市政综合管廊十篇

2024-06-15

市政综合管廊 篇1

1 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的特点

市政管廊也称为市政综合管沟, 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 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 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 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监测系统及通风消防系统, 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市政综合管沟的建设作为利用地下空间开发一种方式, 使得部分城市功能转入地下, 因此建设市政共同沟有着积极的意义。

市政综合管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名称。在日本将共同沟称为“共同沟”, 在我国台湾省将共同沟称为“共同管道”, 在欧美则将共同沟称为“Common Service Tunnel”。综合管廊根据其所收容的管线不同, 其性质及结构亦有所不同, 大致可区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电缆沟、干支线混和综合管廊等四种。

2 综合管廊的设计与建设

综合管廊的建设应符合“将城市规划、建筑、社会与经济发展、城市景观、技术、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方面尽早地、有效地统一起来”的原则和目标。

在以下情况, 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集中敷设: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主干道等工程地段;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等。

综合管廊工程应结合道路交通和各类市政公用事业管线的专业规划进行设置。管廊内的管线, 应符合各主管部门制定的维修管理要求。管廊的断面布置在满足维修管理要求的基础上, 应尽量紧凑, 以充分体现经济合理, 应适当考虑各类管线分支、维修人员和设备材料进出的特殊构造接口, 需考虑设置供配电、通风、给排水、照明、防火、防灾、报警系统等配套设施系统。

综合管廊的土建结构及附属设施应配合道路工程一次建设到位, 所纳入的各类公用管线可按地区发展逐步敷设。为了减少工程投资, 节约道路下部地下空间, 宜尽量布置在道路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方, 同时, 在道路建设的同时, 预留足够的进入地块的各类管线过路管。

目前综合管廊的建设普遍采用混凝土现浇及预制拼装两种方式。

3 进入综合管廊的各种管线

(1) 电力管线:随着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及对城市环境整治的严格要求, 目前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建有不同规模的电力隧道和电缆沟。电力管线从技术和维护角度而言纳入共同沟已经没有障碍。

(2) 供水管道:供水管道传统的敷设方式为直埋, 管道的材质一般为钢管、球墨铸铁管等。将供水管道纳入共同沟, 有利于管线的维护和安全运行。为了便于吊装, 共同沟的供水管线可采用轻质管材。供水管道纳入共同沟需要解决防腐、解露等技术问题。

(3) 通信管线:目前国内通信管线敷设方式主要采用架空或直埋两种。架空敷设方式造价较低, 但影响城市景观, 而且安全性能较差, 正逐步被埋地敷设方式所替代。随着通信光纤的发展, 通信光缆直径小、容量大, 进入共同沟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通信管线纳入共同沟需要解决信号干扰、防火防灾等技术问题。

(4) 燃气管线:目前我国规范, 对于燃气管道能否进入共同沟没有明确规定, 在国外的共同沟中, 则有燃气管道敷设于共同沟的工程实例, 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并没有出现安全方面的事故。但在国内, 人们仍然对燃气管线进入共同沟有安全方面的担忧。在上海安亭共同沟建设中, 燃气管线与共同沟结合建设, 但是置于管沟舱外的上方, 即为直埋。根据燃气规划, 热气管线统一采取直埋方式, 本初步设计共同沟断面不考虑燃气管进入管沟。

(5) 排水管线:排水管线分为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两种。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均为重力流, 管线按一定坡度埋设, 埋深一般较深, 其对管材的要求一般较低。采样分流制排水的工程, 雨水管线管径较大, 基本就近排入水体, 因此, 雨水管一般不进入共同沟, 进入共同沟的排水管线一般是污水管线。共同沟的敷设一般不设纵坡或纵坡很小, 污水管线进入共同沟的话, 共同沟就必须按一定坡度进行敷设以满足污水的输送要求。另外污水管材需防止管材渗漏, 同时, 污水管还需设置透气系统和污水检查井, 管线接入口较多, 若将其纳入共同沟内, 就必须考虑其对共同沟方案的制约以及相应的结构规模扩大化等问题。

(6) 交通信息管线:随着城市交通智能化控制的发展, 大量道路监控设施在城市中广泛应用。这类管线应在共同沟空间内予以考虑。交通信息管线纳入共同沟需要解决信号干扰、防火防灾等技术问题。

4 综合管廊的附属工程

(1) 消防工程:共同沟内敷设的主要有电力电缆、通信光缆、上水管道等市政管线设施, 此外还有部分自用的缆线设施。在共同沟内的各种管线中, 主要是电力线路具有自身起火的可能性。电力线路起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相间短路、对地短路、接触不良、线路过载等。在以上几种起火的情况中, 相间短路、对地短路、接触不良等造成的起火一般在局部产生, 而线路过载起火则有可能造成整条输电电缆多处起火。由于电缆起火将引起供电的中断, 从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此外, 由于电缆过火后, 其绝缘材料已被破坏而不能再使用, 因此, 输电线路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电缆起火的发生。通常对于密闭环境内的电气火灾, 可采用以下一些灭火措施:气体灭火、高倍数泡沫灭火、水喷雾灭火。此外, 由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原因, 不再考虑采用卤代烷灭火的方式。共同沟内可燃物较少, 电缆等均采用阻燃型或防火型, 局部燃烧时危险性较小。故共同沟内消防按轻危险级考虑。

(2) 供电及照明系统:综合管廊供配电系统接线方案、电源供电电压、容量、供电回路数等应根据建设规模、周边情况、运行管理模式及经济性比较合理后确定。根据共同沟负荷运行的安全要求, 混流风机、监控设备、疏散照明为二级负荷;一般照明、排水泵、检修插座箱为三级负荷。控制中心管理楼设办公一般照明和事故应急照明。管廊出入口和各防火分区防火门上方应有安全出口标志灯。

(3) 监控与报警系统:每个分区内采集的信息:温湿度;集水坑的水位上上限信号、开/停泵水位;爆管检测专用液位开关报警信号;排风机、排水泵、分区照明总开关工况;投料口、排风口红外对射报警装置报警信号;水管上压力开关压力低报警信号和电动阀门工况。在沟内每个防火分区设置1套火灾报警/气体灭火控制器, 通过总线与中心控制室火灾报警主机连接。在沟内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2套手动报警按钮、2套警铃, 防火分区防火门外分别设置1套警铃;在每个防火分区出口设置气溶胶灭火紧急启/停按钮、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在每层高压电力电缆上S型设置感温电缆。采用不可恢复式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双路监视。其中一路报警, 开启相应防火分区和该防火分区防火门外的警铃;两路均报警, 关闭相应防火分区正在运行的排风机、风阀、百叶窗, 经过30秒后启动气溶胶灭火装置实施灭火。气体灭火控制盘应能将火灾报警信号、喷放动作信号及故障报警信号反馈至控制中心。火灭后, 开启相应防火分区风机、风阀、百叶窗通风。

(4) 通风系统:为排除共同沟内电缆散发的热量, 并补充适量的新鲜空气, 需设置通风系统。当管沟内发生火灾时, 火情监测器发出的信号使电动防烟防火阀关闭, 同时关闭通风机。待冷却后由排风机排除烟雾。 (1) 高温报警通风。当共同沟内空气温度>40℃时, 温度测量系统收到信号后, 自动开启全部排风机, 使管沟内的环境温度尽快达到设计要求 (不超过40℃) ;当共同沟内空气温度≤40℃时, 自动关闭排风机。 (2) 冷却通风。在春秋季节或夜间, 当共同沟内空气温度在正常温度范围内 (≤40℃) 时, 可以开启部分排风机, 或者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 保持管沟内空气畅通 (防火门均处于打开状态) , 利用沟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冷却管沟, 以便减小高温报警通风的次数。通过适当的运行管理组合, 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3) 巡检通风。当有工作人员进入管沟时, 手动开启部分排风机提供必要的新风量, 确保人员的安全需要。 (4) 火灾后通风 (排除烟雾) 。由火情监测器发出的信号自动关闭防烟防火阀和通风机, 待管沟内空气冷却后由排风机排除烟雾。

(5) 排水系统:综合管廊排水主要排出的是管廊的结构渗漏水、地面井盖的雨水渗漏水、管廊内的冲洗水及管廊内给水管道爆管检修等排放水。管廊的露天出入口及敞开式的通风口, 因考虑雨水排放量, 设计可按当地50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并且管廊内应采取有组织的排水, 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5%, 在纵坡最低处设置集水井, 采用潜水排水泵提升至就近市政排水系统。排水泵出水管应设置止回阀, 以防止雨水倒灌。

(6) 标识系统:在综合管廊的主要出入口出应设置管廊的介绍牌, 对综合管廊的建设时间、规模、包含的管线等情况进行简介。尤其在综合管廊内, 应设置“禁烟”、“注意碰头”、“禁止触摸”、“安全出口”等警示、警告标示。

5 结束语

市政综合管廊 篇2

1 综合管廊定义

所谓综合管廊, 即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综合管廊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 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 以利于各种市政管线的养护维修。

综合管廊按照其功能、设置位置、敷设管线的等级和数量, 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电缆沟三种形式。

2 市政综合管廊建设的优缺点分析

综合管廊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综合管廊可作为管道外部保护设施, 能够有效减少管线由于地质变化所产生的事故。2) 综合管廊可有效减少因敷设管线导致的道路频繁开挖, 减少对路面质量及周边环境的影响。3) 由于综合管廊内的管线维修较直埋方便, 可大大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4) 管线采用直埋方式时, 管线之间要满足规范要求的净距要求, 而综合管廊内管线集中敷设, 可以大大节省土地。5) 综合管廊内管道的检修和更换方便, 并可以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6) 综合管廊为后续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区域建设和发展, 市政管线需进行增加及更换, 对敷设在综合管廊内的管线可减少后续投资的费用。同时, 综合管廊也有其局限性:1) 建设综合管廊不便分期修建, 一般土建按照远期建设, 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2) 由于综合管廊内各管线的权属单位不同, 管线的维护归各个单位, 导致管道维护管理协调较为不便。3) 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应能够满足周边区域的发展, 管廊容量不足或过大, 都会使得建设投资浪费。

3 综合管廊的适建范围

市政公用管线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 宜采用综合管廊形式规划建设[1]:1) 交通运输繁忙或地下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地下铁道、地下道路、立体交叉等建设工程地段;2) 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3) 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4) 需同时敷设多种工程管线的道路;5) 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6) 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4 纳入市政综合管廊管线种类

市政管道主要有:电力、电信、给水、输水、再生水、热力、燃气、雨水、污水等管线。电力、电信管线数量较多, 管线敷设较频繁, 扩容的可能性较大, 应纳入市政综合管廊。电力与电信管线可设置于同一舱内, 但考虑到电磁感应干扰的问题, 一般敷设于同一舱内的两侧。给水、再生水管道为压力管道, 宜纳入市政综合管廊中。雨、污水管道均为重力流管道, 其特点为管径大、埋设深度随水流方向逐渐加深, 若纳入综合管廊会大幅增加工程造价, 因此地势平坦建设场地的排水重力流管道不宜纳入综合管廊。燃气管道可以纳入综合管廊, 应以独立于一室为原则, 并需要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热力管道若管径适中, 可考虑纳入市政综合管廊。但热力管道、燃气管道不得同电力电缆同舱敷设[1]。

5 综合管廊的布置

综合管廊断面应根据容纳的管线种类、数量、施工方法综合确定[1]。综合管廊除所满足的市政管线敷设空间外, 应设置适宜宽度的检修通道, 以保证管理、检修人员巡视、维修各种管线。综合管廊除设置投料口、通风口外, 需设置人员逃生孔, 以保证检修人员安全。逃生孔宜同投料口、通风口结合设置[1]。

同时综合管廊还应包括必要的附属系统, 以维持管廊的正常运行。附属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及标识系统等。

6 市政综合管廊的建设模式及运营管理

综合管廊的投资建设可采用建设费用分摊、投融资途径等模式进行建设。建设费用分摊也有各种形式, 如建设投资由政府承担, 以出租的形式提供给管线单位实现投资的模式, 或者由主管单位和管线单位共同出资建设, 后期共同运营管理的模式。

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应以协作型构建、公司化运作、物业式管理的思路进行设置。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公司负责综合管廊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其主要管理工作包括巡回检查、管线维护、进出管沟的管理、监控管理、设备运转及管理、紧急时的应变处置等。

7 国内综合管廊案例

根据国内外综合管廊的建设经验, 综合管廊建设投资较直埋管线高出许多, 有的地区综合管廊的投资可达管线直埋投资的一倍以上。国内部分城市综合管廊投资情况如下:

1) 中关村西区市政综合管廊, 土建结构及设备管线总投资约4.2亿元, 全长1 900 m, 主管廊标准断面宽13.4 m, 净高2.2 m。管廊内包括给水、天然气、电信、电力、中水、热力等管线。2) 上海浦东张杨路综合管廊, 1992年建成, 投资3亿元以上, 累计全长11.125 km。3) 上海松江新城共同沟, 投资1 500万元, 一期长323 m, 每平方米约2万元。4) 上海世博园综合管廊, 投资17亿元, 全长6.6 km。5)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 投资约4亿元, 全长约18 km。6)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综合管廊, 投资约3.11亿元, 全长约7.76 km。7) 石家庄正定新城综合管廊, 2011年5月开工, 投资约1.53亿元, 全长约3.52 km。8) 石家庄太行大街综合管廊投资约1.7亿元, 全长约4.2 km。

各地市政综合管廊投资情况表见表1。

8 结语

综合管廊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城市重视, 国内各大城市也已经有了许多综合管廊的工程实例,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较高的工程投资成为综合管廊建设的制约因素。同时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模式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成熟, 以促进综合管廊更好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市政综合管廊 篇3

【关键词】BIM;市政;综合管廊;设计

一、BIM的概述

BIM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其中包含大量的建筑实体信息。这种信息模型主要是以三维数字成像技术作为基础,通过IFC集成多种建模工具,利用数字信息来模拟建筑物具有的真实信息,以此来获得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BIM研究的对象是建筑本身,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建筑信息模型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种信息化管理技术,其不仅模拟的是整个立体建筑的原貌,还可以通过整个立体的模型来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参与整个工程项目的各方可以从模型中获取更多的工程管理信息,然后根据自身的管理权力对各种信息进行提取,实现工程信息的共享以及相关数据的更新,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工程管理方的合作方式,从而实现协同的管理模式。通过采用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整个项目建设的效率,同时还对于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应用中,BIM被分为三种应用模式,分别是设计方指导模式、施工管理主导模式以及施工单位主导模式。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6D运作方式,是可以将建筑模拟化、虚拟化以及信息化的系统,能够根据建筑的相关数据最大程度的整合建筑资源,为施工项目提供更好的交互平台,从而最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二、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BIM应用优势分析

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采用传统的施工设计方式主要是在管线没有进行施工前将设计图纸进行汇集,送到管线综合专业,然后由各个管线综合专业对管线实施总体规划,之后才能够进入正式的施工阶段。如果后期施工过程中遇到两种管线出现冲突,就需要变更施工设计,还需要对工程进行返工处理。而与此种施工技术不同,BIM技术可以在工程施工之前对整个工程进行施工预测,通过预施工的方式检测地下管线铺设中可能出现的碰撞,从而进行施工设计,这样就能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避免由于管线的碰撞而出现返工问题,进一步减少施工的变更。在市政管廊设计中融入BIM技术,通过模拟施工的方式能够校正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二维管线综合设计中,由于这些问题不会与设计相冲突,经常会被施工人员所忽略,但是到实际施工遇到阻碍时再去解决问题已经是无力回天。因此,BIM技术的应用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良好的预估。BIM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2D的设计,其设计成果不仅能够表现整个工程的现状,而且还能够将局部断面以及道路出现交叉的情况直观的反映出来,在呈现二维设计所应达到的成果的同时也具备了二维设计中难以实现的内容。

(二)BIM的应用实例分析

1、工程项目的概述

某城市道路位于省重要线路的交叉阶段,承接着该区域的重要工作。为确保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的安全以及健康发展,在市政管网的主干线上设置综合管廊是最有效的方式。本文所述的城市道路位于两条街的交汇处,各种管网线路在此处汇集,起到相应的传输作用,需要建立综合管廊,减少城市重要区域面临的道路建设负荷。由于该区域是城市的核心区域,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一次性建好,不能再次进行开挖施工,还要为未来城市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此外,该街道的交叉口还承担着地下通道的任务,市政管廊设计需要下穿人行道,管廊中的综合线路包括水电线路以及热力资源线路。

2、设计软件的選择

BIM是所有的三维设计软件的总称,但是并不代表某一种设计软件,目前在工程设计中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三维设计软件是Revit软件以及ArchiCAD软件,这两种都是建筑施工中使用的软件。在市政工程设计中,CAD软件更符合施工人员的操作习惯,主要在于这种软件是在二维软件的基础上更新换代而来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所积累的设计经验在心中形成三维模型,施工中自动生成平面剖面图,配合基础设施插件,能够在同一种模型中布设相应的管道系统,表现出建筑物体的综合性。除此之外,ArchiCAD好能够在施工应用过程中生成一种虚拟的文件,使用者不需要安装具体的软件就能够在自己的电脑上观察整个模型,对于建筑工作的汇报和建筑工作者的工作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施工模型建立以及具体施工环节

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主要使用墙梁板柱工具搭建建筑结构,局部使用复杂壳体,但是需要将材质和图层进行很好的划分。进行管道建模时,可以使用软件自带的水暖电插件,对于不同种类的线路应该设计不同颜色的插件,在布置过程中对管道的直径以及相关的高度信息进行设置,标注好管道的标高以及直径与倾斜角度,根据设计情况,软件就会自动添加相应的异径管。

但模型建成之后,三维设计软件可以使用剖面图工具在模型的任意位置进行剖切,就能够生成相应的剖面图,这些自动生成的剖面图能够联动模型,但出现需要修改的地方时软件就会同步进行修改。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三维软件无法实现自动剖切,需要手动进行绘制,但两个管道的接入口呈现170°角时,可以参考自动生成的剖面图进行手动绘制,生成不同剖面的三维视角。以一个转角为基础。

这种铺设方式不仅方便查看管道的相关信息,还能够对管道使用中的数据进行检测,避免了管道交叉带来的运行不畅等众多因素,为市政地下管道的管理提供了便捷性。

结束语

BIM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综合管线设计模型,为市政综合管廊设计提供了更多方便,但是这种技术在设计流程以及专业设计规范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改善,才能为以后建筑施工使用中减少工作量以及提供便捷性奠定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谢非.建造信息化城市生命线——横琴市政综合管廊BIM技术应用[J].安装,2015,(11):25-26,59.

市政综合管廊 篇4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 曹生龙

论文摘要: 国内地下市政管线常用现浇法施工,缺点较多。近年大型预制混凝土涵管发展很快,采用现场装配施工。在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中应用,具有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环保绿色等优点,既可用于开槽法施工,也可用于顶管法施工,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有较大的意义。预制混凝土涵管,除了传统的圆形及矩形外,已开发出各种异形混凝土涵管,有“三圆拱涵、四圆拱涵、圆弧涵、椭圆涵”等各种形式的涵管,可以满足各种管线、各种工况条件的不同要求。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工法与现浇工法对比;大型预混凝土涵管类型

2013年以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住建部等国家机关发了多个文件,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这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四次人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百项重点工程中三项为: ① 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② 建设海绵城市。③ 建设地下管廊(网)。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四次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等对我国市政、电力、水务的规划、设计、制造、施工等诸多部门提出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要求。我们应响应国务院所作的决定,做好我们的工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1 《装配式建筑》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 1.1 《装配式建筑》工法与现浇工法的比 较

当前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主要是现浇和预制装配两种,两种工法的差异比较如下: 国内采用现场浇筑方法施工的箱形、拱形混凝土涵管,在铁道、交通、水利工程和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中己多年、得到较多应用,现浇混凝土的缺点是: ⑴ 只能采用开槽法施工,不能适应顶管需求。

⑵ 施工作业时间长、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需较长的混凝土养护增强时间,开槽后较长时间不能回填,在城市中不利于道路建设缩短施工工期、满足快速放行交通的要求。

⑶ 在现场制作中,地下水对施工有较大影响,需将地下水降至底板标高以下,才能浇筑混凝土基础,增加施工成本,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⑷ 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抗渗性能不如工厂内制作的混凝土,容易局部发生渗漏,影响管道的使用功能。⑸ 现浇混凝土涵管易出现裂缝(涵体侧壁通裂等)。裂缝会引起渗漏,影响结构应力状态;如结构物所处环境具有侵蚀性介质,介质通过裂隙浸入结构,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构筑物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缩短地下管道和综合管廊的使用年限。

⑹ 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涵管按一定长度(约20m)分段,分段间采用橡胶止水带连接,其缺点有:

① 橡胶止水带形式接口抗地基不均匀沉降能力差。涵管在顶部复土及附加荷载作用下,引起涵管接口发生上下错位和翘曲变形,造成涵管接口止水带变形,在涵管接口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之间产生裂隙,严重时止水带被拉裂。

② 橡胶止水带耐压力差,如输送液体介质,只能在低压状态下工作,一般只用于无压管道,有压管道中易被击穿。

③ 混凝土涵管止水带接口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往往由于止水带部位混凝土捣固不密实而留下暗渗漏通道,引起涵管接口渗漏。

⑺ 现场制作的管道分段间隔长度大,地基如有不均匀沉降、或受外荷载(如地震)作用,易发行折断,因此要求提高管道纵向基础承载力,涵管纵向配筋量也需加大。

⑻ 现场制作生产条件差(图片

1、图片2),影响质量,结构计算中要加大安全度,增加材料用量。

图片1 现浇施工

图片2 预制装配施工 ⑼ 现浇施工需留支模空间,土方量增大。

⑽ 现浇工法总体造价与预制装配式施工工法大致相当。1.2 有关《装配式建筑》工法与现浇工法比较的国内报导

⑴ 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现浇工法与《装配式建筑》工法实例的工期与经济分析

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选用两种施工工法——现浇和预制混凝土箱涵现场装配工法施工,工程中详细比较了不同工法的施工工期和工程费用,列举如下。

整体式现浇段总长6.2km,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作为试点选取了总长200m,施工工期与施工费用以一个标准段25m长度作为标准施工段工期与成本的分析,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经济性。

① 工期分析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可以分为场(现场)内、场外施工两部分,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的所有施工作业均为场内施工。两者场内相同施工部分为基坑开挖与支护体系成型(包括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以及回填土方与支护体系拆除等主要环节。在基坑开挖与支护体系成型以及回填土方与支护体系拆除环节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与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工期差别。而在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施工环节中,两者的施工工艺截然不同,工期差别明显。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施工大部分在场外完成,管节的吊装、拼装等工序施工效率高,所需工期较短。而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施工则全部在场内完成,占用了大量现场工期,是总工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中一个标准段对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施工工期比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缩短18d左右,缩短近45%工期。

② 施工成本分析

基坑开挖与支护成本,其中土方费用为一次性费用,不随工期长短发生变化,而钢板桩及其围檩与内支撑的租赁费用一般按租期计算,受施工工期影响较大,且单价相对较贵。一个标准段相比,预制混凝土 综合管施工工期约为22d,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约为40d,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开挖土方与支护费用为4.5万元,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为7.0万元,降低2.5万元。

主体结构成本一个标准段,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为25万元,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为23.9万元,增加了1.1万元。

土建总成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廓为29.5万元,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为30.9万元,相比节约1.4万元/25m,低4%左右。

③ 环保对比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在现场为干作业,施工机械作业噪声低、基本不造成环境污染,施工现场文明、有序而整洁,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现场包括大量湿作业,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序噪声污染严重,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④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施工工期缩短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从上述对比,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法现浇与预制装配相比,预制混凝土涵管装配化施工更具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等较为显著的优势。⑵ 上海浦江上游一期引水工程等工程

上海浦江上游一期引水工程建于1987年。上海水环境建设有限公司韩显明工程师于2001年8月25日发表于《中国市政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箱涵接口的渗漏通病及设计优化的应用研究”文章中报导:

「1995年1月上海原水公司对白莲泾附近100余米倒虹吸段箱涵作停水检查,发现三分之二以上箱涵接头有2.5-5cm的接口错位,并有三处(75%)漏水;在一期为二期工程预建的长约1km箱涵的检查中,箱涵还未投入使用,已在40条变形缝中发现8条漏水(20%)。在国内其他输水钢筋混凝土箱涵中亦存在上述问题。」

「天津引滦工程长约12.6km,曾对4.4km一段箱涵进行停水检修,在185条变形缝中渗漏水的有90条,约占48.6%。」

「金山石化12.8km暗渠于198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1986-1989年先后检修8 次,1992年停水检查,发现各种渗漏47处。」

⑶ 南水北调某河流倒虹吸箱涵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为国家级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某河流倒虹吸设计为双排三孔箱涵(见图片3),内孔宽与高均为3.6m,顶板、底板厚1000mm、外侧墙厚800mm、内侧墙厚600mm。2014年夏为迎接秋季全线通水,停水检查,发现在0.2Mpa低压作用下,通水5年即有三处止水带被击穿,橡胶止水带接口的使用年限远不能达到南水北调使用年限一百年的指标。

图片3 南水北调某河流倒虹吸箱涵

⑷ 部分有关箱涵施工质量事故的报导

① 上述某河流倒虹吸箱涵施工初期,每隔3m-7m出现贯穿性裂缝,外侧壁竖向由下至上长3m左右的通裂,缝宽0.5mm-0.9mm,起始于底板与侧墙接缝处,终止于侧墙与顶板相交处。

② 施工质量缺陷报导的有关工程实例:

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朱朝东发表于《东北公路》“箱涵开裂及补强措施”;

中铁十七局孙江民等发表于《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施工裂缝的分析与控制” 广东茂名城建设计院李勇等发表于《建筑安全》“浅谈箱涵裂缝问题及控制”; 中铁二十二局曲世安发表于《建筑工程》“谈混凝土箱涵施工裂缝原因的分析”; 徐培利发表于《山西建筑》“压力箱涵的裂缝控制及防渗措施”。

这样的文章很多,不一一列举。据业内人士反映,现浇混凝土箱涵80%-90%都存在质量缺陷、运行隐患。箱涵管道工程投资很大,如果使用几年后就需不断维修,应该是难以接受的。1.3 采用《装配式建筑》工法建设综合管廊的优点

⑴ 预制装配化施工综合管廊,既可采用开槽施工,也可采用顶管施工,在城市中施工地下管道极其重要。⑵ 管道主体结构在专业工厂内完成,产品质量有保证。⑶ 在有水的条件下也能施工(图片4),不需降水。

图片4 正在水中施工的箱涵

⑷ 管道主体结构在施工场地外完成,现场装配速度快,一般工程可不作混凝土底板基础,前面安装涵管,后面即可还土、恢复交通,因而可实施城市系列快速施工工法。

⑸ 接口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的接口形式,接口能满足2Mpa水压要求,闭水性能好。⑹ 带胶圈的接口是柔性接口,如地基发生一定量的不均匀沉降,接口仍具备闭水性能。⑺ 是管道抗震作用最佳的结构形式。

上述对比可知,地下混凝土管道施工工法现浇与预制装配相比,预制混凝土涵管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工法)施工具有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等较为显著的优势,应作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首选施工工法。用于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工法施工的混凝土涵管类型 2.1 预制装配化混凝土涵管类型

国外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管型如图片5所示多种多样,他们多是按管道的功能选定涵管的断面形状,而且常以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的方法施工。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预制混凝土涵管的管型对建设综合管廊的工期、建设费用等有重大的影响,应设计、选用适宜用于综合管廊的预制混凝土涵管。

国内用于大型地下管道的预制混凝土涵管断面形式如图片6~图片10所示有多种型式,分别为圆形(圆管或管片)、矩形(箱涵)、三圆拱形(三圆拱涵)、四圆拱形(四圆拱涵)、弧线组合形(弧涵)、椭圆形(椭涵)等。可以按要求分割为单仓、双仓或三仓。

图片5 国外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断面形状

(a)(b)

图片6 圆形断面地下综合管廊

(a)—圆管;(b)—盾构

图片7 矩形断面地下综合管廊 图片8 三圆拱断面地下综合管廊

图片9 多弧组合断面地下综合管廊 图片10 四圆拱断面地下综合管廊

2.2 地下综合管廊用预制混凝土涵管管型比选 ⑴ 断面形状比选

① 圆形涵管

圆形混凝土涵管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方便,结构受力有利,材料使用量较少,成本较为低廉,因而广泛用于输水管中。然而在地下综合管廊中应用的缺点是,圆形断面中布置管道不尽方便,不能有效利用空间,空间利用率低,至使在管廊内布置相同数量管线时圆管的直径需加大,增加工程成本,也增加了对地下空间断面的占用。为此一些大城市开始开发异形混凝土涵管作为电力、热力等管线的套管和地下综合管廊的管材。

② 矩形涵管

矩形混凝土涵管(称为箱涵或方涵)因其形状简单,空间大,可以按地下空间要求改变宽和高的尺寸,布置管线面积利用充分,因而至今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管型。缺点是结构受力不利,相同内部空间的涵管,用钢量和混凝土材料用量较多,成本加大。③ 异形(三圆拱涵、四圆拱涵、多弧拱涵等)涵管

异形混凝土涵管即是为抑制圆形和矩形混凝土涵管的缺点、综合其优点而研制开发适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新型混凝土涵管。

这三类涵管的特点,顶部都是近似于圆弧的拱形,结构受力合理,地下综合管廊大多宽度要求大,这三类涵管可以通过合理选用断面形状提高涵管承载力,因而使用这类异形混凝土涵管节省较多材料;可以按照地下空间使用规划,调整异形涵管的宽和高,合理占用地下空间;可按照进入管廊的管线要求设计成理想的断面形状,优化布置,减小断面尺寸;异形混凝土涵管接头全部使用橡胶圈柔性接口,能承受1.0~2.0MPa以上的抗渗要求,在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顶进法施工中发生转角或受外荷载(地震等)作用管道发生位移或转角时,仍能保持良好的闭水性能,抗地震功能极强;也可类似圆管那样,利用其接口在一定转角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设计敷设为弧线形管道(图11);这三类涵管外形均可设计成弧线形,因而顶进法施工中降低对地层土壤稳定自立性要求,克服了矩形涵管的缺点、也可使用于顶进法施工工程中。

图11 利用箱涵柔性接口的允许转角,弧线顶进中管道的内景

预制异形混凝土涵管都带有平底形管座,相当于在管上预制有混凝土基础,与圆管相比,可降低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及提高涵管承载能力;管道回填土层夯实易操作、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密实效果,简化施工、减少费用。在不良地基软弱土层中应用,更显其优越性。

一般进入综合管廊的高压电力电缆要求单独置仓,避免对通信等设施的干扰,也为保障安全。因而随着综合管廊建设发展,单仓的形式将为双仓及三仓所取代。圆形涵管如需改为双仓,传统的生产工艺不能用于制造双仓的圆管,如采用立式振动等工艺生产,那么不应再采用圆形断面,可设计为优点更多的异形涵管。生产双仓、三仓异形混凝土涵管工艺上并无难度,分割成多仓后,功能上更能满足进入管廊管线要求,而结构上内力减小,材料用量更少,成本可下降。

从上述比选,三圆拱涵、四圆拱涵、多弧拱涵等异形混凝土涵管较圆形和矩形断面涵管在地下综合管廊中应用有更大的优势,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可更多选用异形混凝土涵管。⑵ 接口形式

混凝土涵管的连接方式是形成管道质量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涵管的连接方式应保证:① 在管道全寿命过程中接口密封的可靠性;② 混凝土涵管的连接方式应能适应施工工艺的要求,可用于开槽施工工法,也能用于不开槽顶进工法施工;③ 混凝土涵管的连接应便于生产制造;④ 混凝土涵管的连接方式形式简单、成本低廉。

混凝土涵管连接形式主要有两种:构件间带有纵向锁紧装置(纵向串接接口)的连接。构件间无约束锁紧装置的连接。构件间无约束锁紧装置的连接又分为刚性接口和柔性接口。

① 带有纵向锁紧装置的连接——纵向串接方式(涵管端面压缩胶圈密封)

带有纵向锁紧装置的连接把每节管子连接成整体,所用的方法即是在涵管中预留穿筋孔道,管节安装时穿入高强钢筋螺杆或钢绞线,经张拉锁紧,管节就被串联成有一定刚度的整体管道,用以抗御基础不均匀沉降。

遇水膨胀胶圈纵向连锁钢筋

图片12 密封胶圈与穿筋孔

图片13 端面压缩胶圈密封形式

因各节涵管纵向具有压力,故此类管道常用管子端面压缩胶圈作接口密封形式图片12~图片14。接口密封材料需用遇水膨胀胶圈。

图片14 混凝土箱涵纵向预应力钢筋张拉连接方法

纵向串接可以在两个管节之间连接,也可在施工条件允许下,在多个管节间实施连接(如图片15所示),以减少操作工序,加快施工工程进度。

图片15 多个箱涵纵向连接示意图

(弧号外数字,构件长度为1.5m;弧号内数字构件长度为2m)

弧形管道施工方式如图片16所示,按转弯半径制作有一定角度异形箱涵。

图片16 箱涵弧线铺设时的连接

带有纵向锁紧装置的连接——纵向串接方式,使涵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管道,当管道基础发生沉降时,纵向串接筋施加的预应力作用在整个箱涵断面上,可以以此平衡基础沉降应力。

② 构件间无约束锁紧装置的连接

管节间不带纵向锁紧装置,依赖承口与插口工作面斜面的间隙压缩胶圈密封涵管的接口,因而称之为“工作面压缩胶圈密封”形式。

构件间无约束锁紧装置的连接管节,又分为刚性接口和柔性接口方式。接口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小企口接口,用砂浆或弹性材料密封(见图片17);b.大企口胶圈密封接口,其分为带胶圈槽的接口和无 胶圈槽接口、单胶圈密封和双胶圈密封接接口;c.钢承口接口,与大企口密封接口相同可分为带胶圈槽的接口和无胶圈槽接口、单胶圈密封和双胶圈密封接接口(见图片18)。

接口密封填料))()

图片17 涵管常用接口形式示意图

(a)—小企口接口的插口;(b)—小企口接口的承口;(c)—小企口接口连接形式

×××图片18 混凝土涵管典型接口型式

(a)—单胶圈柔性接口;(b)—带胶圈槽双胶圈柔性接口;(c)—钢承口插口带钢箍单胶圈柔性接口(d)—钢承口插口带钢箍双胶圈柔性接口;(e)—钢承口双胶圈柔性接;(f)—T形钢承口双插口胶圈柔性接口

③ 构件间有约束锁紧装置与工作面压缩胶圈密封组合连接

应用在综合管廊中的箱涵,管道中安装有上水、中水与供热管线,此类管线大都以钢材制作,大型综合管廊为避免在此类管线中引起纵向应力,要求限止箱涵管道的沉降变形。故而我们设计了工作面压缩胶圈密封方式与纵向串接方式相接合的接口——构件间有约束锁紧装置与工作面压缩胶圈密封组合连接。

承口工作面

图片19 构件间有约束锁紧装置与工作面压缩胶圈密封组合接口承口形式

此种接口即能分别用作工作面压缩胶圈密封接口、纵向串接端面压缩胶圈密封接口,又能形成工作面压缩胶圈密封方式与纵向串接相接合的接口,是我国独创的用于混凝土涵管的新型接口。2.2 预制混凝土涵管大型地下管道工程实例 ⑴ 沈阳市浑南新城地下综合管廊

是为2013年全运会服务的重点工程,一期工程建设总长约20千米,主要纳入220千伏、66千伏电缆及通信电缆。

工程施工工期短,质量要求标准高。原设计全部为现浇施工,主线需要穿越沈营路路口、沈中大街路口等多个交通量大人员密集的道路平交路口,采用现浇法施工每个路口至少需要20天的施工时间,而采用预制方涵拼装的施工方法则只用5天就完成了过路段,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对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交通堵塞、安全通行)也大大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无形综合效益是无法用经济数据进行衡量的。

图片20 沈阳浑南新城综合管廊

⑵ 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整个园区地下公用管线以综合管沟的形式为主,设计使用设计年限不低于50年,混凝土抗渗等级S6。全长约6.2km,其中,西环路的综合管沟标准段管节为工厂预制,每节长2m,现场拼装。

⑶ 厦门市翔安南路地下综合管廊

厦门市2012年5月28日翔安南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开工兴建,全长约10km,总投资5.15亿元。工程设计大胆创新,突破矩形断面和圆形断面瓶颈,管节首次采用圆弧组合断面,断面净尺寸分别为B×H=4×3.2m、B×H=4.7×3.2m、B×H=6.0×4.2m、B×H=6.7×4.2m四种规格,管节接口采用双O型橡胶圈企口型柔性接口连接,密封性能、抗不均匀沉降性能好,管节安装后即可进行接口打压闭水试验,测试方便可靠。工程全线预制装配化,现场不需浇注混凝土,无任何湿作业,所有管节――标准段、工作间、曲线段、及支线连接段等均在工厂预制后至工地安装,大大的加快了施工进度。地下综合管廊全线采用预制管节进行组合拼装这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尚属首次。

圆弧组合断面结构受力合理,克服了圆形断面空间利用率低、高度受限的缺点,具有质量好、施工快、造价低、接口密封性好等优点,该工程的实施将使得综合管廊向简约化、标准化、快速化、工厂化、装配化方向发展,在综合管廊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

a.开工建设

b.弧线段

c.支线连接段

图片21 厦门翔安南路预制装配化施工双仓弧涵地下综合管廊开工建设 结语

4.1 国务院要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网工程体系,地下管网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期间各地政府将会投入大量资金,规划建设市政地下综合管廊、排水排污管道,地下蓄水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2 《装配式建筑》工法施工具有:① 缩短施工工期,社会效益显著;② 工程成本,一般可低于现浇结构成本;③ 更能保证质量,抗渗及工程耐久性均有提高;④《装配式建筑》工法施工,作业噪声低、现场文明、有序而整洁,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⑤ 《装配式建筑》工法施工,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是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的施工工法。

4.3 预制混凝土箱涵、三圆拱涵、四圆拱管、多弧组合拱涵等具有:① 结构合理,节材节能,符合“绿色发展,低碳发展”;② 可调整断面形状和尺寸,适应地下空间需要;③ 可多仓分割,满足入仓管线功能要求;④ 良好的抗渗、抗震性能;⑤ 可利用接口柔性性能,连接成弧线管线;⑥ 可开槽法施工,也可用顶进法施工。

4.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水泥制品得到极大的发展,已能生产高质量大型混凝土涵管,满足各种地下管线工程的要求,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发挥预制装配化混凝土涵管的优势。

济南将建全国最长综合管廊 篇5

济南作为较早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城市之一, 目前已完成4 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投用。其中, 2013 年完工的二环西路地下综合管廊成为全国首个综合管廊教学观摩和实习基地, 也是目前济南市容量最大、技术最复杂、先进化程度最高的综合管廊, 2011 年度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科技示范项目。

截至目前, 济南市已累计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5. 35 公里, 建设综合管廊信息系统2 个, 总投资7. 16 亿元。未来五年, 济南还将新建4 条地下综合管廊, 总长49 公里。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济南已确定重点在城市中心城区、次中心重点片区, 构建地下综合管廊干线、支线和缆沟3 个层次的地下综合管廊骨架网络。其中, 工业北路地下综合管廊全长为22 公里, 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

市政综合管廊 篇6

本次竞争性评审共有20个城市参加,最终选取15个作为试点城市,南宁市总体评审成绩在15个试点城市中排名第八。据财政部2014年底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国家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根据试点实施方案,南宁计划选取12条管廊作为试点项目,管廊总长度为41.53千米,计划在试点期内建设完成;拟采用PPP模式建设的综合管廊长度占总建设长度的48.5%左右。入廊管线包括通信、供水、供电、燃气全部入廊,雨污水管视情况有条件的入廊。目前,拟作为试点的12个管廊项目,有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施工招标),8个项目已完成立项并开展可研工作。

此外,南宁市还编制完成地下管廊工程3年实施方案,编制并批复了《南宁市五象新区市政管廊专项规划》《五象新区总部基地片区市政管廊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市五象新区龙岗片区市政管廊控制性详细规划》《凤岭北片综合管廊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市三塘片区综合管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

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思考 篇7

1 通过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解决“拉链路”

地下综合管廊的概念在1832年由法国提出, 并在巴黎试行, 随后德国、西班牙、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开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我国在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下也建造了第一条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顾名思义, 就是在地下建设的能容纳电力、通讯、供水、排水、燃气等管线为一体的管廊。它的建设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 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拓展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 也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展城市生存与发展空间, 更是完善城市各项功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与此同时,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还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防灾抗毁能力。

2) 减少道路挖掘次数及道路维护费用。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 各种管线入地集中管理, 需要维修或增减管线时, 直接在管廊内操作即可, 而不必再像“拉链路”一样, 每次维修均需对道路开肠破肚, 做大手术。这样也可节约道路维护费用, 同时促进城市景观的提升。

3) 使得管线巡查及维修简便易行。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 对于各管线权属单位来说, 管线不再是日常巡查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而是变得简单易行。这样就能保证管线权属单位正常的巡查次数, 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维修, 而且费用得到较大降低。

4) 公共安全更有保障。现实中, 经常出现因煤气泄漏、管线漏水等原因造成的公共安全问题。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 管廊内可以设置各种检测装置, 一旦出现意外情况, 就可以及时报警并处置, 从而保障公共安全。

5)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可大大增强。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 管道建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 建设期内可以不受天气影响, 施工进度可以大大加快。在出现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时, 由于有管廊的保护, 管线变得相对安全,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便得到增强。

2 国家政策鼓励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1) 各地政府出台制度, 鼓励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5年8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61号) , 提出“到2020年, 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 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 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并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第一, 坚持立足实际, 加强顶层设计, 积极有序推进, 切实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第二, 坚持规划先行, 明确质量标准, 完善技术规范, 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第三, 坚持政府主导, 加大政策支持, 发挥市场作用, 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1]。河北省政府2015年11月也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 (冀政办发〔2015〕35号) , 要求“有条件的县 (市) 要积极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试点, 到2020年底, 各市均要建成不少于20公里且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反复开挖路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 主要街道架空线路逐步消除, 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等重点城市要加大综合管廊建设力度, 逐步形成连片示范、覆盖成网的管廊体系”[2]。

2) 各种技术标准的出台, 使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有了技术保障。国家最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施工标准、监控标准, 保证了建设标准的统一性与可执行性, 从而保障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顺利实施。

3 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相关建议

1) 建设步骤建议。综合石家庄市城区现状及石家庄市政府跨河北扩、发展正定新区的战略构想, 在正定新区首先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有着先天优势:a.征地费用低, 便于实施;b.没有原有道路、管线的限制, 便于规划;c.新区新起点, 新区新的管线管理模式, 便于接受;d.随着新路的修建一起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综合成本降低。故此建议考虑在正定新区首先推广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取得一定经验后, 在向全市推广。

2) 建设资金筹措建议。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初期投入成本高, 这也是发展较慢的原因。我认为可以借助世行贷款、出让建成后经营权、利用人防工程建设费建设人防一体化地下综合管廊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也可以采用政府担保, 管线单位贷款建设的方式完成资金筹措, 总之, 我相信只要政府带动, 民间发动, 在我国经济形式大好的情况下, 建设资金一定可以解决。

3) 运营维护建议。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 运营维护既可以由管线权属单位分别实施, 也可以成立专业的管廊维保单位, 统一负责管廊内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 这样既可以提高运营维护效率也便于统一管理, 运营费用可以由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线租赁费解决。

总之,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要顺应形势、因势而为, 我的家乡就会变得更加美丽、迷人。

摘要:介绍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含义,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 分析了鼓励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方法, 并阐述了石家庄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思路, 指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节约土地资源、保障公共安全、降低管线及道路的维修难度。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管线,道路,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

[2]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Z].2015.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本与收入研究 篇8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制定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中综合管廊单单是建设成本约0.5-1.7亿元。综合管廊PPP项目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成本一部分管廊的建设成本,另一部分是管廊的运营维护成本。

图1.1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图

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建设成本C1,包括管廊的建筑工程、供电照明、通风、排水、自动化及仪表、通信、监控及报巧、消防等辅助设施的相关成本。

在整个设计寿命內,综合管廊PPP项目的运营成本C2,主要包括巡回检査、维护工程、进出管廊的管理、监控管理、设备运转管理以及应变处理等工作的成本。

二、综合管廊的回报机制

综合管廊PPP项目通常使用者付费无法覆盖社会资本的资金投入与合理利润,需要政府补贴弥补缺口,所以回报机制多为可行性缺口补助。其中使用者付费包括入廊费用与运营维护费用。入廊费与运营维护费用的计算依据则是建设成本与运营维护成本。

三、入廊收费依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的要求,入廊管线单位应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交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设计回报机制的目的是使社会资本获取投资回报,获得投资回报的直接途径是收费,收费就是指的入廊费用与运营维护费用。

入廊费也可以说是入廊管线的“买路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主体建设成本及其附属设施建设成本以及各管线单独敷设和更新改造的成本计算确定,主要是用以弥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成本。

日常维护费是综合管廊PPP项目的第二现金流,也可以说是入廊管线的“物业管理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维修、更新等维护成本以及水电消耗费用等因素合理计确定,用以弥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运营维护成本。

四、入廊费与运营维护费用的计算方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2754号)中明确指出,凡具备协商定价条件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标准原则上应由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协商确定。对暂不具备供需双方协商定价条件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标准可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中入廊费与运营维护费用的计算方式主要根据:

(1)直埋成本法:是指按直埋方式敷设管线的直接成本加上道路占用赔补费和挖掘修复费用等间接成本从而形成的管线一次性摊销成本,作为管线入廊费用标准。直埋成本法可以很明确测算出当前管廊不入廊状态下的直埋成本,以此作为测算综合管廊入廊费的依据。

(2)空间比例法:将纳入管廊的管线在管廊中所占的空间比例计算出来,公共空间也按管线的空间比例进行分摊,两者相加,即为管线在成本分摊中所占的比例。

五、地下综合管政府指导价

针对管廊有偿使用指导意见,厦门、威海等城市制定了关于综合管廊的政府指导价,《威海市物价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威海市区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的实施意见》(威价发[2016]13号文)、《厦门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标准》等文件也相继出台。以威价发[2016]13号文为例对于综合管廊入廊费与运营维护费用也给出了指导价的具体计算公式: 某种管线的入廊费用(元/米·周期)=管线在不进入管廊的情况下单独敷设的成本(元)*管廊特许经营周期内某种管线需要单独敷设的次数(次)/(1-税率)

某种管线的管廊日常维护费用(元/米·年)=[管廊的运营成本(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单位的正常管理支出(元)]/管廊的总长度(米)*某种管线空间占比(%)*某管线对管廊附属设施的使用强度是系数*(1+利润率)/(1-税率)从而得到具体的政府指导价: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浅析 篇9

综合管廊是一种统筹建设管理地下管线的新模式,为电力、通信、供热、燃气、供水、排水等各种地下管线建造一个共同的“房子”。由于综合管廊具有避免道路反复开挖、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管线敷设扩容方便、延长管线使用寿命等优点,被国家及地方大力推广建设。当前建设综合管廊的地域分布广泛,但由于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行管理经验尚浅,故具有一定的试验性。全国已建成的综合管廊项目中,入驻管廊的管线主要包括电力、通信、给水等,部分管廊中还含有排水管线,但燃气、热力、空气输送等管线入驻最少。

管廊本体是钢筋混凝土地下构筑物,原则上每隔200m设置一个防火分区,廊内设有通风、供配电、排水、标识、监控与报警系统等附属设施。后期管廊运管部门会通过以上附属设施对管廊进行科学的综合管理,提高廊内管线安全性、稳定性等。其中监控与报警系统是决定管廊是否正常运行及运管维护工作是否方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仍在不断地改良创新。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由管廊前端设备、通信网络、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前端设备包括布置在综合管廊内部的检测、控制及报警设施,主要负责前端现场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通信网络由光纤通信网组成,可实现管廊前端设备与通信中心之间的通信功能;监控中心为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业务管理和指挥中心,前端所有设备通过通信网络接入监控中心。

笔者根据前期建设单位的意见、工程设计中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经验、施工现场问题与后期运管部门提出的改进建议,对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与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1 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综合管廊内部各子系统与监控中心主系统之间通信传输及信息交换的重要枢纽,其系统构架具有多样性。过去,通信网络的设计采用主干环网结构,即在监控中心设置核心交换机,再通过光纤与廊内底层交换机连接成环。这种主干环网结构虽然较为经济,但由于目前很多综合管廊项目规模较大,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断线就会造成断点之间区段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中断,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所以笔者建议将主干环网结构只运用于规模较小的工程中。

对于规模较大的综合管廊,通信网络可考虑采用底层区域环网+主干冗余点对点通信的系统结构,管廊按每6~8个防火分区(可配合电气供配电辖区考虑)组建一个底层区域光纤环网,这样就能将一段很长的通信网络分成几个较小的底层环网;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1套底层交换机,接入本分区内除火灾报警系统和无线对讲系统以外的设备;在每个区域环网靠近监控中心的第一个分区内,交换机通过光缆与监控中心实现主干冗余点对点光纤通信;监控中心配置2台核心交换机,互为热备,负责前端通信设备的接入,同时负责与中心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

上述的设计方案通过增设1套核心交换机实现主干冗余,廊内分区各自成环,无论是主干网还是底层环网出现断线都不会影响系统运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所以规模较大的综合管廊宜采用底层区域环网+主干冗余点对点的通信网络结构。

2 廊内设备与环境监控系统

建议在综合管廊内部每个防火分区内布设1套PLC控制单元,负责监测控制本区内的设备,包括风机、照明、排水泵、井盖、出/入口控制器、综合气体检测仪、温/湿度检测仪及液位检测仪、供配电系统信息化数据设备等。

对于廊内风机、照明、水泵、井盖、环境监测等设备,可采用点对点传输方式接入PLC;出/入口控制器、供配电系统信息化等自带控制单元的设备可通过RS-485总线接入PLC,经处理后通过TCP/IP通信模块接入工业级交换机,从而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在远程控制模式下,PLC接收监控中心发送的联动指令,对上述设备进行监控;在本地控制模式下,将各设备将运行状态输入后根据PLC内预设的程序进行控制,接收控制信号进行本地控制。

考虑到以往工程分区控制点数量较少的情况,往往在多个分区内共用1套PLC主机及数套分布式I/O系统,造成实际施工时反馈PLC主机与分布式I/O模块间距过长不便于扩展,且部分PLC厂家主机与分布式I/O模块之间的线缆需特别定制,会增加投资成本,所以从稳定性及扩展性两方面考虑,建议每个防火分区按1个自控单元设计。

3 火灾监测、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

综合管廊内部多为主干管线,担负着城市或片区正常运行的重任。一旦没有及时发现、扑灭火灾,将导致城市或片区基础设施瘫痪,使城市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不良的社会影响,故火灾监测、自动报警与联动灭火系统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火灾监测系统

火灾监测宜采用线型光纤测温,将光纤测温主机与感温光纤等作为主要的火灾监测装置。先由测温光纤精确定位火灾发生的位置,将信息反馈给光纤测温主机,再由测温主机将实时温度、火灾发生位置、火灾报警信号输出至火灾报警系统,最后由火灾报警系统完成相应的消防联动。

以往部分工程在廊内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光栅等作为辅助或主要的火灾监测装置,但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因为综合管廊内纳入的给排水管、通讯电缆一般不燃或难燃,且廊内电力电缆均为阻燃或耐火电缆,在发生火灾并产生大量烟气时,感温装置早已动作,故采用感烟探测器意义不大;另外在管廊内造成电缆局部升温进而引发火灾主要是因为电力线路出现相间短路、对地短路、接触不良、线路过载等问题,而感温光栅是点式感温,监测时间为循环非连续,故也不建议将感温光栅作为综合管廊内部主要的火灾探测器。所以建议采用感温光纤测温作为综合管廊火灾探测系统的首选。

3.2 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通过接收火灾检测信号或者手动按钮报警信号,在综合管廊内部进行声光报警,以警示管廊内部的工作人员,并同时在监控中心内部进行声光报警及软件弹窗报警,监控管理平台自动将监视器画面切换到发生火灾的位置并通知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相关措施。

该系统包括设置在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主机、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综合管廊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分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其中,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能接入前端所有火灾报警控制分机,监测每台分机的运行情况,当监控区域发生火灾时,系统可以采用自动模式联动控制相关设备启/停,并接收各种联动设备的反馈信号,监视运行状态;工作人员可结合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情况进行火灾预警、火警以及消防指挥调度工作;而管廊内部的火灾报警控制分机负责接入现场所有的火灾报警设备,接收并传递火灾报警信号,且对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火灾声光报警器接入所在防火分区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分机。

各火灾报警控制分机通过专用消防通信链路与监控中心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连接,并通过光纤传输实现前端设备与监控中心的通信。

由于管廊内部一般需要设置固定式电话,故可与消防专用电话合用,只设置单独通信系统即可。

3.3 消防联动系统

在系统自动控制状态下,一旦火灾监测设备检测到火灾发生,火灾报警系统就能够自动启动事先编制好的消防预案,联动控制相关消防设备,如切断非消防电源、启动风机进行排烟、启动灭火装置及时灭火、联动控制防火门及出/入口控制器等;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工作人员对火灾进行确认后,启动消防预案,联动控制相关消防设备,同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按钮启/停相关报警设备和消防设备。

4 IP电话与无线对讲系统

为保证综合管廊后期的运行、维护方便可靠,建议综合管廊内部设置固定式电话与无线对讲系统。

4.1 IP电话系统

综合管廊内工作人员无需拨号,可通过IP电话终端直接与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对话,实现报警应急指挥等功能。通话数据主要通过IP网络在监控中心和综合管廊之间传输,监控中心能通过IP寻址精准定位通话点。

系统通过在每个防火分区、舱室、人员出/入口处布设若干IP电话终端,通过RJ-45网口与各分区交换机连接,经通信链路与监控中心IP网络寻呼话筒连接通话。

同时IP电话终端带有报警按钮,报警开关量信号转换为IP数据进行传输。在监控中心,IP电话系统工作站连接报警器控制盒和声光报警器直接响应前端报警信号。

4.2 无线对讲系统

控制中心人员应能通过无线对讲系统与综合管廊内部持数字无线对讲机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通话,同时持数字无线对讲机的工作人员之间也可以互相对话。

无线对讲系统由设置在监控中心的近端设备和设置在管廊内部的远端接入设备组成。近端设备通过光缆与远端设备连接,系统可实现监控中心与无线对讲机的通信,分机之间也可互通。

将监控中心的近端设备产生的无线信号发送至廊内的远端设备,并在远端设备接入上、下行两个方向的漏泄电缆,既可作为无线信号电波的传输线,也可作为无线信号的天线,从而形成整个管廊区域的无线覆盖网;同时,近端设备还可以通过以太网口连接至核心交换机,接入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对整个综合管廊无线对讲系统的维护管理和操作。

5 视频监控系统

综合管廊应能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管廊内部的重要节点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将监控画面传输回监控中心,使中心值班人员实时了解管廊内部的情况,及时获取突发状况的信息。

系统包括布设在监控中心的视频管理服务器、视频监控计算机、嵌入式多屏控制器、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监视墙等设备以及在管廊内安装覆盖重要节点和设备的视频监控摄像机。监控摄像机通过网线接入就近分区的交换机,再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至监控中心,可全天24h进行录像。

监控中心设置的网络硬盘录像机、视频监控工作站、嵌入式多屏控制器、监视墙均接入中心局域网。前端传送回的录像码流1路进入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存储,1路进入嵌入式多屏控制器,经解码后在监视器上实时显示监控画面进行轮询切换。

6 入侵检测与无线电子巡更系统

为保证综合管廊内部安全、可靠地运行,应在人员出/入口、投料口、进排风口等可能遭到入侵的区域布设红外入侵探测器,建议采用被动式红外入侵探测器,并布设在管廊内各设防口。当人员入侵时,人体在红外入侵探测器探测范围内移动,将引起设备接收到的红外辐射电平变化,并随即进入报警状态。设备将报警状态通过RS-485串口输出,经串口转网口模块后生成IP数据,连接工业级交换机,再通过通讯链路发送至监控中心的报警主机,驱动报警响应。

同时,为实现对综合管廊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能够及时消除隐患等功能,宜设置无线电子巡更系统,提高管廊巡检工作的规范化及科学化水平,以有效保障被巡检设施处于良好状态。无线巡更管理系统由信息钮、巡更棒、通讯座、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组成。管廊运管人员将具有不同编码的信息钮安放于被巡检的设备或线路上,并将信息钮编码及对应安放地点存于计算机中。在巡检人员用巡更棒与该处信息钮进行接触时,该信息钮编号被读入巡更棒中,并与巡更棒内置的时钟记录时间一起构成有效的巡检数据。这些识读器内的巡检数据将由巡检人员通过计算机内的软件定期读入计算机中。

7 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

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通过集成前端监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可实现数据处理、分析和存储以及业务管理和应急指挥等功能。系统应包含服务器及各子系统监控计算机,其中,服务器通过安装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客户端,实现对监控系统进行整体业务管理和数据管理以及对计算机系统中各设备的整体管理和控制。

8 设备供电、接地与安装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设备均按不低于二级负荷考虑,要求双回路供电,且两路电源互为热备,并设置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应采用每个防火分区单独供配电的方式,要求提供两路电源,且每个防火分区配置单独的UPS为监控与报警设备供电。

一般电气工程在综合管廊内部均设有通长接地干线,布设在监控与报警系统机箱以外的现场设备需通过接地导线连接至通长接地干线;布设在机箱内的设备应在机箱中设置接地汇流排;箱内设备通过接地导线连接至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流排引出接地导线与管廊内的通长接地干线连接,监控与报警系统接地电阻≤1Ω。

以往工程中,为安装方便,除在设备夹层内布置现场监控与报警设备外,管廊内部也有不少采用贴廊内墙壁的安装方式,待管廊建成完毕后,特别是管线敷设完成后出现不少管道或电缆遮挡住设备的现象,严重影响设备的运行与操作。故建议管廊内部的现场监控与报警设备宜先固定在底座安装板上,再整体安装在廊道内支架上,方便后期运管人员观察与操作。

9 结语

由于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子项繁多,且系统延伸性与扩展性较强,经过多年发展,新理念与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规范修订也较为频繁,但出不少技术问题在现场施工与后期使用中仍突显,只有不断总结完善,才能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方便、合理、经济、高效。

参考文献

[1]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2]HG/T 20573-201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化工出版社,2012.

[3]YB 4357-2013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S].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4]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5]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6]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7]季文献,蒋熊红.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4(12):103-105.

市政综合管廊 篇10

1 项目概况

为适应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的开发建设、地下空间集约化使用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需要, 玉洞大道的建设红线内采用综合管廊的方式敷设城市功能管线。根据五象新区玉洞大道西段周边市政道路工程管线规划, 本工程入廊的主要的工程管线有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给水等管线。结合本地区路网结构, 本项目沿玉洞大道的南侧10 m绿化带设计, 西起银海大道, 东至良庆大道, 总长6.8 km。

2 自控设计

2.1 设计简述

玉洞大道综合管廊沿线设置1#、2#、3#、4#变电所。其中, 3#变电所作为控制中心, 其他变电所设置在管廊上部。

本设计包括本工程范围的以下自控系统:环境、设备监控子系统;电力监控子系统;安防监控子系统。这些系统共用主干通讯网络, 构成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各变电所区域报警控制器采用通讯网联网。

2.2 监控中心的设置

本工程配置四个监控分区 (中心) 。3#变电所兼作控制中心。所有监控分区 (中心) 服务半径约1 000 m, 服务范围约2 000 m, 4#监控分区预留东侧1 000 m的服务范围。

2.3 监控系统结构

监控系统采用三层结构, 包括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1) 信息层设备设于综合管廊范围的控制中心及变电所, 包括数据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工作站、工程师站 (预留接口) 等。采用具有客户机/服务器 (C/S) 结构的计算机局域网、网络形式采用100/1000M以太网。数据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系统, 控制中心设备由双回路电源供电。

(2) 控制层由各现场控制站组成。综合管廊内相邻的管道仓和电力仓的防火分区作为一个监控区, 综合管廊内共36个现场控制站。采用千兆单模光纤环形以太网, 以对等的通讯方式连接监控工作站、工程师站。

(3) 设备层由仪表、入侵探测器、照明配电箱、摄像机、门禁控制器、人员定位基站、应急电话、机泵管理控制器、综合继保、电量监视器、断路器等现场设备组成。

2.4 环境、设备监控子系统

综合管廊每个防火分区内, 通风口与投料口之间设氧气浓度变送器、一氧化碳变送器和温度/湿度变送器各一套。当区内含氧量过低, 一氧化碳含量过高, 温度过高, 湿度过高时, 监控系统进行报警并可连锁启动该区通风设备, 强制换气, 保障工作人员和综合管廊内设施的安全。对于消防排烟风机的远程模式, 火灾自控报警及联动系统较监控系统具有更高优先级的控制权。在设备就地控制箱上设有转换开关, 实现上述模式的转换。

综合管廊内各排水泵集水井设超声波液位计。当集水池水位超高 (低) 限时, 监控系统可连锁启动 (关停) 排水泵。

2.5 电力监控子系统

综合管廊控制中心内高压配电柜设有出线综合继保, 变压器设有三相温度测量低压配电柜所有进、出线回路均设智能电量监视器;各变电所低压配电柜各回路断路器均设带分/合闸、故障指示触点, 除消防电源外, 其他所有回路断路器都设有分励脱扣器。

变电所现场控制站采用工业现场总线与综合继保及智能电量通讯, 采用常规I/O接断路器信号。综合管廊控制中心设电力监控系统工作站对配电设备相关状态、电量等进行集中监测, 以便进行管廊的用电分析, 用电管理。

高压电缆监测信号预留接口。

2.6 安防/通信子系统

综合管廊每个投料口、变电所、控制中心各出入口设有摄像机。当探测到管廊有人员进入时, 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并激活相应位置的摄像机进行视频监视。设于综合管廊控制中心的安防工作站上自动弹出该处视频画面, 由人工确认入侵事件后报警并进行视频录像。

管廊人员定位终端设备吊顶安装于每个通风口、投料口和防火区间中间位置。工作人员携带定位手机进入管廊, 可在控制中心显示大屏上查看工作人员的位置, 并可结合电话系统进行呼叫通讯。

设置门禁系统, 巡检人员可用打卡形式打开管廊内的防火门;当确认火灾后, 防火门均自动解锁。

设置应急调度服务器, 管廊内设置通讯电话, 应急调度服务平台可以和管廊内的通讯电话、消防专用电话、定位手机通讯。

2.7 监控系统技术指标及控制软件

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城市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 (CJJ120-2008) 表6.14.1的要求;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控制软件基本功能应满足上述规程第6.12节的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功能、性能要求应满足《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第5节的要求。

2.8 设备安装

综合管廊内仪表防护等级应为IP65, 采用不锈钢支架等附件, 并应可靠接地。现场控制站自控设备安装在IP54不锈钢控制箱内, 箱底边离地1.3 m, 箱外壳应可靠接地。

2.9 电缆、导线的敷设

自控电缆、光缆在室内采用电缆沟、桥架或穿管敷设, 在室外采用预埋管敷设或沿电缆沟敷设。自控信号电缆、电源电缆均单独穿保护管敷设, 敷设于支架上及电缆沟的控制电缆专用金属线槽内, 当控制电缆与电源、电力电缆敷设于同一桥架时, 中间应采用接地金属隔板分隔。钢制电缆桥架、电缆套管、电缆支架及其紧固件等均应进行热镀锌等防腐处理。消防系统相关导线、电缆应穿专用金属线槽或金属保护管敷设, 不应与跟消防系统无关线路共线管或共线槽。且金属线槽或金属保护管外应涂防火涂料, 保护时间不少于30分钟。直流线路禁止与交流线路公关敷设及, 两者需共用金属线槽敷设时, 中间应加接地金属隔板分隔。电缆进户处、导线管的端头处、空余的导线管等均应作封堵处理。金属电缆桥架和金属导线保护管均应可靠接地。

2.1 0 防雷接地

所有进出受保护区的金属线路 (如电气线路、信号线路) , 如接入到受保护的设备, 必须加装防雷保护器。所有的保护器都应可靠接地。用电仪表的外壳、支架、控制箱、柜、电缆槽、保护管等, 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电者, 均应作保护接地。信号回路的接地点设在控制箱、控制室一侧。控制箱、柜内的保护接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分别接至各自的接地汇流排, 再由各汇流排用绝缘铜导线接至总等电位连接板。自控系统的工作接地与电气系统的保护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3 结语

综合管廊既是城市发达的重要标志, 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如何监控好综合管廊的内部, 解决工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是每一个设计研究人员的使命和职责。

摘要:综合管廊是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趋势, 是将各类市政管线集中放置的载体。本文通过对南宁市玉洞大道综合管廊工程自控设计的总结,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廊,自控,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838-2012.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S].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S].2008.

上一篇:成立原因下一篇:公司注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