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任务驱动教学十篇

2024-08-22

启发式任务驱动教学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任务驱动,学生自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真正实现由内向外的任务演化, 帮助学生建构探究、自主、实践的高效学习体系, 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具体来说,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置情境

任务驱动法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人本教育观,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且被学生喜爱的内容作为切入点, 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情境设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帮助他们明确任务。小学生受各种因素限制, 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都相对匮乏, 很难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对此,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置,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行讨论, 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 在学习《猴子种果树》一文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或播放动画, 组织学生观赏, 然后提问:“同学们, 你们种过树吗?你是怎么种的?你有和文中的小猴子一样的经历吗?”问题一提出, 学生兴趣很浓, 大家相互讨论, 积极发言。我们不难发现, 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 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调动自身原有知识经验进行联想, 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或“顺应”, 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合理分组

任务驱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众所周知,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个人不仅要具备良好技能, 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对此, 教师应创建合作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 借助其他同学的力量, 共同完成任务, 达到目标。首先, 小组的划分应该由教师科学规划。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特点、性格爱好等多方面因素, 合理地划分小组, 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协同进步。教师还要任命小组长 (可由小组成员推选小组长) , 方便管理。在布置任务时,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发布, 确保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参与到任务中, 并且引导各小组自主分配任务, 这样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锻炼学生之间的默契。例如, 在进行朗读时, 可以由小组成员自行分工, 明确各自任务, 合作朗读, 体验文章情感。

三、巧妙提问

提问是运用任务驱动法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提问时机, 灵活掌握提问方式,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条件。提问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为了有效发挥提问的价值, 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 在提出一个问题后, 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 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问题的难度, 要尽量避免在问题提出后立刻指名回答, 这样可以为其他没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其次, 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 不要使提问流于形式。例如, 在学习古诗《江南春》时, 在理解古诗含义后可以提问学生:我们能不能把“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啼”字换成“叫”?为什么?通过这样一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古诗中用字的精妙和古诗的意境。此外, 教师提问时要学会制造悬念, 让学生对问题充满兴趣, 不要提问在原文中马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要给学生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文章中探寻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 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明确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主要经历了“出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任务评价”四个阶段, 教师要从这个四个阶段入手, 使任务能够环环相扣, 与此同时, 要帮助学生明确任务, 使其学习过程更加顺畅。首先, 教师在出示任务时就要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各个任务之间相互连接, 层层递进, 教师对学生需要完成任务的步骤可以先进行分析操作, 做重点示范, 将任务落实到学生手中。其次, 任务的实行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生实施任务时要密切关注学生表现, 以便给予适时指导, 也可以将学生在实施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记录下来, 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之一, 将其纳入评价体系。最后, 教师要进行合理的任务评价, 通过评价给学生以激励, 对每个学生的表现做出细致的点评, 以此提升其任务完成的质量, 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做一个检查。另外, 教师要在评价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 这也是启发、驱动学生自学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任务驱动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新勇.任务驱动在小学语文作业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 (25) .

[2]王景国.小学语文任务驱动法教学探究[J].学周刊, 2015 (20) :82.

启发式任务驱动教学 篇2

研究生评估类课程是解决社会、经济、工程、军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重要课程,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研究生运用评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时限制, 课堂内只能讲授基本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而随着数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评估理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 这对就需要研究生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总认为这是一门理论课, 内容体系庞杂, 数学味道较浓, 不知道如何运用评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兴趣不高[1]。因此, 评估类课程教学模式急需进行改革,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2]。传统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知识的规律,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3]。启发式教学方法已在“软件工程与应用”、“高等数学”及法学等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良好效果[3,4,5]。

针对研究生评估类课程人数少的实际情形, 在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该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探索兴趣, 而且科研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

二、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内涵与价值

1.内涵与价值。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 是指在课堂开始之前 (简称课前) , 将下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 并分配给学生相关的参考文献, 要求阅读文献并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课中引导学员采用合作与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 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教师针对学员理解错的地方重点讲解, 基于师生和生生互动讨论的方式完成本节课内容的讲解,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问题, 由此加深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与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相比, 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提前分配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将新知识的学习隐藏在这些问题之中,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新知;③问题是核心, 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④问题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拓展的一系列过程之中。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将教学内容凝练成若干直观易懂、层层递进的问题, 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目标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避免学习的麻木性, 保证了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明确, 课堂问题讨论深入, 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同时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新知, 而且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③坚持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2.设计理念。在“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 始终以把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员认知思维过程相结合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为主线, 以问题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拓展的一系列教学过程,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将新老知识联系起来, 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理论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以问题求解为纽带和出发点, 基于师生和生生互动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新知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案例讲解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主要步骤

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 明确目标 (课前) 。设计并提出“问题”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关键点, 因此“问题”的设计须兼顾针对性、趣味性与复杂性以及层次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创设与下节课学习目标相关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给学生分发相关参考文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献并撰写文献阅读报告, 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已初步形成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并带着疑惑进课堂, 避免学习的麻木性。 (2) 课代表收集归纳各个学生在文献阅读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及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以此为参考进行教学设计, 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设计教学重点及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等。

2.解决问题, 层层递进 (课中) 。 (1) 针对疑难问题, 引导课堂讨论。教师将课前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解决的目标, 尤其重点关注学生阅读参考文献中存在的疑惑。教师以问题为驱动, 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 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 信息循环流动, 思想火花不断碰撞。随着讨论的深入, 教师与学生会发现更多更深层次的新问题, 针对新问题不断进行探究, 循环往复, 直至解决新问题, 不断加深对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培养了他们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 课堂小结, 获得新知。教师引导学员对本节课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提炼本节课的新内容和知识点, 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明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难点。总结的过程非常重要, 是一个知识提炼与升华的过程, 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转变, 培养学员能从具体问题中总结一般规律的能力和素养;其次, 必须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 “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但很多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 答案并非唯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活跃气氛;最后, 教师须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中肯的评价和总结, 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和肯定, 针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进行鼓励, 总结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过程中运用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科研态度。

3.课后拓展, 探索研究 (课后) 。针对基础一般、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 只需要完成分配的作业即可;针对学有余力和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 提出更高要求, 引导他们针对课中提出的创新拓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提供相关文献资料, 撰写科研论文, 鼓励质量好的论文向高质量的期刊投稿, 并作为平时成绩的加分项, 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

四、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存在的难点

1.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讲授围绕着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展开, 因此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 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要对课堂内容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 提出的问题须符合以下要求:①问题目的明确, 即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教学目的服务的;②问题内容难度适中, 过难的问题不仅会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而且挫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③“问题”的设计须兼顾针对性、趣味性与复杂性以及层次性。因此, 问题的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 其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课堂的实施和最终的效果

2.如何启发诱导学生也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的难点, 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 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工作, 全面分析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 以此为参考, 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跑题或不解, 教师要适时点拨, 诱导探究的方向,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发现新问题, 对学生不明白的内容要重点讲解。

3.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法以学习的课前预习和文献阅读为基础进行展开, 全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足够的学习时间, 研究生一般均有充足的科研时间, 因此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习惯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课堂讲授内容可能和某些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不一致, 导致部分研究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 如果问题设计恰当, 如何激发那些研究方向与课程内容不一致的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小结

在分析研究生评估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详细介绍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内涵与价值、设计理念和以及主要实施步骤, 最后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了在实施基于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时存在的难点。

参考文献

[1]马正平.论高校开设评估课程的重要意义[J].陇东学院学报, 2009, 20 (3) :104-106.

[2]姜鸿.评估类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科学教育, 2008, (03) .

[3]袁子厚, 石先军.高等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意义的模糊分析[J].大学数学, 2005, 21 (5) :7-11.

[4]林惠强, 刘财兴, 林丕源.“软件工程”课程启发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5) :112-115.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篇3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任务驱动学习法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起。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学习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广大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自学

那么,何谓“任务驱动学习法”呢?任务驱动学习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与引导下,全体学生以解决同一个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或方法获取资源,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进行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将其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设计预习任务,培养探究能力

课前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只有预习充分,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预习是确保新课学习得以成功的关键。预习既包括对之前知识的复习,又包括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提前了解及对新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因此,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解的教学内容有初步理解,教师应当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为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奠定基础,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例如,在执教“扇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预习任务:同学们,相信你们对扇子一定不陌生,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也会自己用纸张折叠扇子,那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请问一下各位同学,做一把纸扇子需要纸张的面积是多少(允许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预习任务的设计,加之,在课堂上老师的层层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推测计算出扇形的面积公式。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的课前预习任务应当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执教《平行和相交》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同学们,在咱们平时生活中相信大家经常会看到天线杆、三脚架等类似物体,那么同学们可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明确教学任务

任务是激发与引领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动因,是师生进行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任务”的真正作用,使之与知识和情感相结合,创设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情境。当然,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点考虑课堂教学效果,还要从新课程标准角度出发,确定教学任务,紧密地将教学内容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索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教学任务,进而在不自不觉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相关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都有哪些呢?同学们纷纷举手:cm2、m2,教师接着发问:现在老师手里有个长方形纸板,需要测量它的实际面积,你认为哪一面积单位合适?如何测量其面积?这时,有学生回答说:用1m2的正方形直接进行测量。教师发问:这个方法确实可行,可在咱们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操场、森林及中国领土面积,这种方法似乎行不通,这时就需要咱们需求一种更快捷、有效的面积计算方式,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就能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而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补充必要资源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学任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明确教学任务后,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的难易、简繁程度,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及采用分组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紧密地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同时,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难题,此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与监督,帮助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要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数学教学中还应当把握与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内容、任务、进度与方向,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此外,为了加强学生对于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必要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这一块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补充有关统计学的知识及现实生活中与统计有关的事物,让学生对统计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既能有效地将教学任务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又能补充必要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任务驱动学习指明学习方向,使学生快速、准确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当将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学任务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较广泛,教学效果较理想,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采用。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科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探究活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高昶.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任务驱动教学法 篇4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将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一个一个相对独立而相互关联的“任务”,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有序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达到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的方式来调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课堂中特别注重教师的教,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用什么方法或手段来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方式而忽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导致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现代教学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仅仅起到组织、指导、帮助学生的作用,因而 “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线性方式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的主要步骤

1、课前分析,教师制定具体任务。

2、课始导入,诱导学生明确任务。

3、课中指导,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当顺势而为 篇5

任务驱动教学不同于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完成任务循序渐进地、自然而然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以生为本, 在不露痕迹的顺势而为中, 通过一个个任务的穿插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也是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

在情境创设阶段, 主题要精彩

理想的情境创设有两个功能, 一是引起学生注意, 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或学习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或惊奇, 这是教学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使教学真正走向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 其关键就在于要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如任务的完成、知识的获得、教师的赞许、同伴的关注等等。

在情境创设阶段,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 确定一个精彩的教学主题,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给小学生上课, 课型要生动活泼, 素材要可爱、有童趣。在学习W i n d o w s X P中新建文件夹、文件时, 我们可设计这样的任务:让学生建造一间“房子” (将文件夹比喻成房子) , 同时“房子”里要装有许多“东西” (将学生自己写过的文章、绘画作品等比喻成房子里面的物件) 。这种比喻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好理解, 兴趣就会很浓厚。教师接下来可以再用一些引导性的语言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给初中生上课, 要突出实用性, 课型要侧重于综合动手能力。在创设情境时不妨尽量给学生提出真实的任务, 让学生进入角色, 完成提出的具体任务。

在问题确定阶段, 兼顾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引导

在情境创设之后, 我们要确定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或任务作为中心内容, 同时注意分组探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E x c e l筛选数据》一课, 我们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提出问题一:让我们看看从抚顺发车可以到达哪些城市;问题二:怎样取消或关闭筛选;问题三:若始发时间为早上8点至1 2点, 看是否有到北京的车次。在布置任务时, 我们要注意委任有责任心的组长, 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培养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任务的有效解决才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因此,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发, 给学生提供资源和帮助并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需要教师因地制宜, 选择和设计好探究内容和探究形式, 明确探究范围并提供适当的活动框架, 避免时间上的过度消耗和浪费。教师布置任务时要从多角度出发, 对所布置的任务进行必要的描述,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设计任务的意图。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会布置明确而有意义的任务, 优化设计, 确保实施每项任务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有目的性。任务还要紧扣大纲、教材, 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 任务与任务之间应相互联系。如在学用计算机编写文稿一课, 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即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检验所学知识的过程。其中, 字符段落格式设置、文本框的使用、表格的制作与修饰、页面设置和分栏、图片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插入都是完成这一整体任务的每一个小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这些步骤既有平行交叉, 又有递进, 使知识得以巩固、延伸、内化。

在协作学习阶段, 注重探究合作的过程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可独立思考也可几个人为一组,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探究式, 多给学生思考和尝试的空间。如学过的复制和粘贴、网页中插入水平线和插入时间等功能的运用, 只要教师对其相通之处稍加指点就可以了, 将充分的上机操作时间留给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 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自然融入学习中。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是一节好课的外在表现。教师在提出问题、布置任务的过程中, 会遇到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况, 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营造好学习氛围, 学生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 学生的感官没有受到刺激, 学生在这种沉闷压抑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抵触甚至厌恶学习的情绪。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吸引学生的学习任务,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形成好的学习氛围, 使教与学的过程和谐融洽。

在评价和延伸阶段, 强调成果的反馈和知识的拓展

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任务驱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给出评价量化问卷——这是基础。另一方面, 教师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这是重点, 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凸显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恰当的评价是为课堂增色添彩的必要环节, 而评价的反馈同样重要。评价不要流于形式, 可以结合提问、指导和交流进行过程性评价, 让评价得到落实。

浅谈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 篇6

一、设置兴趣任务,指导学生“玩”中学

在上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这一章节时,教师先利用广播教学开启Cool Edit,切换到单音轨状态,示范演示了录音的操作,再设置一个任务,要求利用录音功能把学生们平时想说的话、想唱的歌录制起来,事先不直接讲解录音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样一来大家“玩”的兴致就很高,整个机房里充满他们想录的声音。很快学生陆续把录音作业完成,在播放试听之后,他们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小心唱错了,怎样才能把唱错的地方删掉”、“高音部分没有唱上去,如果能用电脑处理就好了”、“我想添加一些伴奏,这样我的歌声就更美了”、“能不能让后面的歌,软件处理一下,我不用重复的唱”“为什么我录进去的声音这么小,能不能大声点”等,其实这些问题正是这节课要掌握的重点、难点?接下来教师只要顺着这些问题来一一解决,学生们上课不但不会觉得烦,反而觉得很容易接受,解决了他们实际操作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学生课上像是在玩,但却学到了很多知识。可见,任务设置的巧妙,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任务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玩”中学

很多人说,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这个时期都会有一两个自己玩得很好的朋友,然而时光易逝,朋友之间平时不一定去合影留念。很多教师想到学生会有合影照片留念的实际需要,何不利用个人照片合成来实现这个目的,于是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任务:各自找一、两个好友组成一组,把他们的个人照片跟好友的个人照片合在一起制作成一张合影,要求合影要有背景。上课之前,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上交一张数码个人照片,在下一节上课时,通过上课辅助软件把文件分发到学生各自的电脑上。但如何把好友的照片跟自己的照片制作成合影,学生又犯愁起来。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是“套索”工具、“移动”工具和“滤镜”工具的使用,如果上来就讲解操作步骤,学生可能会不喜欢,觉得枯燥、机械,但有了这个具体任务后,学生们就会想办法跟自己的好友合作完成任务。在讲解中,教师先演示用班长的照片和明星制作一张合影,演示选择人物时可以根据图片的背景来决定用哪一种工具,同时复习以前学过的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再引出不规则图片所应该使用的套索工具,如此,对象的选取就学会了,接下来把对像与背景融合起来,这有多种方法,教师选择其中的一种详细讲解,并告诉学生信息技术是一门创新性很强的学科,只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实现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之后的讲解,学生也听得特别认真,实际操作也得心应手了。学生的合影制作任务完成后,教师把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广播展示,让学生们交流借鉴,经过这些环节,一些平时操作能力比较薄弱,不爱提问的学生,也能把作品制作得颇有创意,还能进行课堂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见,这样贴近生活的任务设计对掌握学习是有效的,因为这样的方式更具有亲切感和新鲜感,学生更喜欢。

三、任务驱动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玩”中学

游戏作为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不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只要通过正确的途径,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游戏的形式渗透进去,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到FLASH动画制作时,教师先让学生玩“贪吃豆”游戏,一种比较简单的动画游戏,如果一开始就接触复杂的动画游戏,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制作动画失去耐心,而先玩游戏可以让严肃的“学电脑”变成轻松的“玩电脑”,最后“用电脑”。有了这个游戏,再来介绍FLASH的基本动画原理———即利用人们眼睛的视觉残留作用,通过制作的一帧一帧静态的,但又是连续变化着的画面,以每秒钟跳动24格的速度连续放映,造成画面动态活动的视觉效果,同学们就觉得很直观清楚,但要制作成自己想要的作品,就成为他们的一个难题。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诱饵,循序渐进的引入制作方法:FLASH动画制作的一般方法是先构思和准备素材,接下来通过“时间轴”面板中的图层和帧来组织和控制包括图形、声音、各种素材和其他综合对象的动画效果。进而介绍各种素材和对象要在场景(或舞台)中完成,由于情节不同,可能需要安排多个场景。通过“玩”游戏,学生有了自己的制作目标,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还能加入自己的改进和创意,最后的劳动成果就在一种放松与娱乐的方式下诞生。看到自己制作完成的游戏作品,学生们大都会颇有成就感,同时觉得学习很有收获。

四、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课不应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演示、讲解、学生的模仿练习上,这样的机械式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而利用任务的巧设置,引导用“玩”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指导他们从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能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设计合适的任务让学生“玩”起来,不仅可以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有生机有活力,而且能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整体有效的提高。

摘要:不管什么时候“玩”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活动,如果教师能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巧设任务,把枯燥单调的课堂讲授变成学生都喜欢的活泼有趣的“玩”的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便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有效地掌握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玩,学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多媒体技术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2.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05.

[3]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J].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4]秦新华.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尝试[J].现代阅读,2012(4).

浅谈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篇7

那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探究呢?这还得从小学生的作文现状说起,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这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写作文时常常咬着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无从下笔,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怎样写才好。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乐于写作?在此我就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而进行了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研究的探索,来谈谈个人的三点认识和做法:

一、对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认识

任务驱动是借用电脑术语而命名的,作文中增加了“任务型指令”。指令性要求写作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来引导规划学生作文,写作的针对性强,作文导向十分清晰。这类作文早先在英美等国的作文中比较常见,命题者往往是给学生布置一个明确的写作任务,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理念基础上的,将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写作理念,转变为以明确写作目的、加强思维协作的多维互动式的写作理念;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任务指令”,着力发挥条件任务引导写作的功能;要求创建任务目标和写作情境,从而驱动小学生带着担负的责任互动交流,学会“思考”,主动完成既定写作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核心是任务指令,着力发挥任务引导写作目的内容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任务指令设定了写作的思维路径,使作文旨意聚焦于“指令”,它通过发挥“实践与思考”的导向作用,来引领作文教学向“思维”能力的转变,进而提高写作教学效率。于是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语言积累情况,构建开放性结构框架的任务指令。框架不仅要有写作任务的提示、引导功能,还有要一定的弹性,留有学生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任务,了解要“做什么”;然后创设任务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怎样做”的具体做法。

二、明确目的任务,明白要写什么

我曾在网上看到几堂美国学生的作文课实录,颇受启发。有一堂作文课,老师的要求大意是“选择一份自己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采访正在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然后写出一份报告。”学生们遵照任务要求去做了,一周后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我看到这种“任务驱动作文”十分注重生活实践,他们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走出校门调查访问,甚至同学间可以协作完成,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学生必须根据任务指令进行思考,“要写什么”这写作目的、内容又十分明确,根本不必望风捕影、无中生有地编造,就可把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

张开先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提到了关键点“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命题者设置了任务指令,学生还需仔细分析任务的重点内容和具体要求。从任务指令角度来看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学生写作时就必须抓住核心要求来确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的内容。明白了这些要求,再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就能符合命题者的意图。学生的习作与成人的写作乃至作家的创作当然不能等同看待,但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牵,辞以情发。”(梁,刘勰《文心雕龙》)“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宋,杨万里语)任何文章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经过互相碰撞融合,形成话语文章这一物化形态的。写任何文章都要先有一个写作目标任务,而后经历“物质———精神———物质”这样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双向转化过程。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如何做到内容具体明确,当然就需要有个明确的目标,要写什么具体的内容了。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布置具体的写作任务,而后学生由此引发思考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就不会苦于“要写什么”了。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一文时,先布置了任务,安排时间让学生先照照镜子,看看照片,想想自己的最主要特点;画一画自己,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学生兴趣盎然,写作任务明确,就不会出现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情况,学生“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三、由任务驱动写作,明白应怎样写

有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就可以按照这任务指令来观察、思考,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这样提出指令性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任务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内容来写作,不至于随意和偏题。

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去写作呢?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在写作实践的指导中,老师可以为此设计“观察———思考———讲述———作文”的实战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老师的要求,老师甚至可以先来一番“口头作文”表演,学生受到了“口头作文”的感染,兴之所至也就跃跃欲试。这样老师的“下水口述作文”,比孤立地抽象地讲写作方法,效果自然好得多。

再如写《煎蛋》一文前,我先布置任务,请学生回去请家长示范煎了一个荷包蛋,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家长是如何煎荷包蛋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出几大过程:开煤气灶———倒油———敲蛋———下锅———煎好一面———翻身再煎———放调料———盛起吃蛋。这样一来,目的明确,方向可靠,过程真实,观察可感,就是原来不大会写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作文了。然后再布置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烧一样菜,并把烧菜的过程记录下来。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吃得饱”了,好一点的学生则能做到“吃得好”了!这样任务驱动的写作教学方法,学生怎么会不爱上写作呢!

综上所述,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色有两点:第一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第二明确要写作的任务。为了强调写作目的要求,老师下达了一个指令性任务,目的让学生更好地围绕指令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写作文。

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那么,我们的小学任务驱动作文的探索将进一步拓展空间,更富有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语文学习》20157-8

[2]李移伦,姚和芳《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 1

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介绍 篇8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以具体的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以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在教学进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任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班级教学中“分组合作”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而“任务驱动”中的任务为分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以学习任务来分组的前题条件,在教学中二者结合运用可谓相得益彰。职业学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能使用计算机把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出来,然而在实践教学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全班学生后,有的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够很快完成任务,也有学生不会做或做了没能通过计算机的检验,因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间能力差距所造成的学习效果差距十分明显。为了改善这种学生之间在计算机课程任务学习的差距,我部2008年提出在我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探索任务驱动与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研究项目,试图总结出一套适合职业学校计算机类课程的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

在我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可把“任务驱动”和“分组”两种教学法结合起来应用,形成了课堂或实习教学的在任务驱动下的分组教学法。通过在计算机部内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传统教学法片面追求计算机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一知半解,实操制作认识散乱,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只是浮于表面兴趣没有用计算机做出自己的东西而带来的茫然。把任务驱动与分组教学法相结合起来,让学得快学得好的学生带动全班同学学习,完成任务的面更广,成为维系班级学生学习进步的纽带。

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在任务驱动中再加入对学生的分组去教学,让学得好学得快的学生成为小老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内容的深层次剖析,选择制作更加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容教学任务,进而在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更高层次。

计算机专业部推行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三年来,专业部全体老师积极参与了教学法改革的探索,进行了大量的教改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高,以全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为例,全面推行该法后,统考教学课时安排由先前的136课时加一周实习压缩为90课时,统考合格率仍然保持在95%以上,在节约了76个教学课时的情况下保持了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先进地位。

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模式初探 篇9

任务驱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方法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具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产生新的任务。

这种教学法,特别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和任务展示评价三个基本阶段:

2.1 任务设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是最关键的元素,它将决定该课程学生是主动的去学习还是被动的去接受。一般地,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2)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任务出现;(3)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该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4)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学习较好的一部分同学的进一步学习;(5)针对性:“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不同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去获取知识,去运用知识。

下面就以“WORD中绘图工具栏”一课为例进行任务设计:

圣诞节就要到了,同学们想不想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好朋友送一张贺卡表达一下自己的祝福呢?如果去商店买,既花钱又没有新意。那么同学们可以利用这节课的时间,自己动手做一张精美的贺卡。

2.2 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阶段。学生根据任务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去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对基本要求的任务应独立完成,对较大的任务可以用分组形式合作完成,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层次差异,对任务的完成质量提出不同要求。

任务实施具体过程:(1)任务的呈现。先把“任务”通过大屏幕投影或系统广播展示出来,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习目标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比如说“WORD中绘图工具栏”这节课,老师可以自己先做一张贺卡作为参考,通过系统广播展示出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2)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教学的高潮阶段,是学生活动最热烈的时段。这里我采取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自己来分析贺卡的制作方法,讨论制作贺卡需要到哪些工具。学生以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若干组,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为组长浅谈一下本组的设计思路,并提出制作时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3)执行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贺卡的制作,学生在明确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带着强烈的兴趣,很快以小组形式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检查,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要求学生尽量从教材和帮助菜单中获得答案,教师应及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必要的讲解或提示,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汇总,为贺卡展示评价阶段做准备。对那些能较快完成任务的同学,应积极鼓励他们去“改造”和“创新”和“完善”贺卡。

2.3 任务展示评价

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一定要及时交流,展示和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展示评价具体过程:(1)学生交流。a.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讲解自己的贺卡所表达的含义,其他小组同学针对这个制作成果提出不同建议,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b.同学们畅谈完成任务的各种收获和体会。(2)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并提出希望。首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对某些问题提出个人意见,并从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进行正确引导,而后提出期望,建议同学们选出优秀的作品并发布到校园网或组织一个校内展示。

这样,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尤其重视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和创新的机会。

摘要:职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育目标,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努力造就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几年来,本人与同行几位老师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课题,专门总结了一套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以供大家交流。

启发式任务驱动教学 篇10

一、创设情境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过程中,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内化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如“画图软件”教学,在导课时,将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呈现在大屏幕上,使学生在悦耳的音乐的刺激下,在如诗的意境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确定任务

在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中,任务的确定是关键。教师确定任务要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把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安排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须是对学生有价值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使学生觉得要学习的知识是重要而有趣的,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或让学生因预期到学习所带来的“报酬”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任务要目标明确。

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切不可为了任务的所谓“完善”,而偏离本课的教学目标,应使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具体的任务与之相对应。如教学“word制作表格”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设计“6行4列的空表格”的任务。这个任务就包含插入空表格、合并单元格、表线添擦等子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表格的插入、表线的删除、表线的处理等操作就会逐步熟悉,从而达到本课时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单表格的方法的教学目标。

2. 任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抓“任务”的可操作性,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而用非计算机手段是难以实现的,以此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实践能力。

3. 任务要符合学生特点。

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如学习“画图程序”中的矩形、直线、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时,在了解了矩形、直线、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给学生确定任务,要求学生画出家居平面图、教室平面图、学校平面图等,学生既学习了画图工具的使用,又掌握了画平面图的方法。

4. 任务的大小要适当。

一个教学内容可设计成多个任务,在同一时间内由不同的角色分别完成。如在讲授“Word表格功能”时,教师可让学生编写自己的简历并在表格中插入自己的照片,也可让学生制作本班课程表并可插入彩色底图。

三、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习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学习群体共同完成的,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阶段,学生将投入最多的时间与精力设计、开发、解决各自的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带动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前进,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任务举一反三,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组织与引导:

1. 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任务的有关线索或资源,或提供一个完成任务的基本框架。

2.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争论、补充、修正,加深每个人对该问题的理解,找出并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

3. 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调整计划、进度,从而使学习活动深入下去。

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四、学习效果评价

上一篇:网络实名下一篇:音乐与情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