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别处十篇

2024-08-28

成功在别处 篇1

有些常识中的好, 反成了摄影创作中的壁垒, 比如好声一片的名胜旅游地。大众化的美景, 本身就是束缚创作力的一个因素。而常识中的坏, 诸如四季的极端变化, 对于摄影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好消息。当思想足够深刻, 技术足够娴熟, 要创作出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好作品, 对行摄目的地的选择至关重要。

对于玩哪里, 拍什么, 人们的兴奋点和取向本来就有很大差异。有想法的摄影人, 行摄的方向常常背离人群, 被他们选中的地方往往人迹罕至。本期为这些旅游摄影人独到的见解和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为他们的独出心裁开拓道路, 将原生态、非主流的目的地一一展开。

《跌落古村, 镜头下的时空交错之旅》带你走入古村落, 体会“不走寻常路”的快乐。生态摄影是一项受欢迎的主题, 《生态摄影的N种玩法》一边欣赏生命一边进行摄影创作, 是令人感动的生命体验。《行摄国内10处好玩又鲜为人知的风景》推荐的一些地点, 可能是闻所未闻的, 由此, 你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拍摄收获。

《大美阿拉斯加》是早先美国从俄罗斯手里廉价购买来的“冰盒子”, 盒子里面却装着意想不到的万千风情。《查干湖“冬捕”演绎别样风情》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带人触摸冬捕文化层面的质感。《犹太老教堂:镜头下如歌岁月的记忆》里这座坐落于哈尔滨的老教堂虽然已改成他用, 但最珍贵的典雅气息还在延续。

作为生态旅游摄影的标志性栏目, 本期《生态大观》从生态和摄影的角度介绍了美丽的精灵“灰鹡鸰”。《女市长眼中的中国城市》让我们通过作品看到, 作为新时代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女市长用独有的智慧勾勒着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 用细腻的情感体恤着百姓的生活。

《鸟类摄影“P”档亦可优先》列出用P档也能拍出出色鸟类作品的理由。高手也未必非要选择复杂的拍摄方法, 有时往往简单才是最好的, 因为这种简单是提炼出来的精华。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生活。

成功在别处 篇2

擦黑板,虽小事一桩,偶尔为之还可以,可久而久之,还是感觉累人,特别是感冒生病的时候。二虎深有感触,所以他一直在琢磨,能否有一种自动工具来代替人工擦拭黑板。

初三年级的一天下午,二虎的父亲到省城出差,二虎就跟着去玩。一路上阴雨绵绵,客车的雨刮不停地洗刷着前面的玻璃窗,这情景触动了二虎的心事,他认定擦黑板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的。回来后,他请教了汽车修理厂的技术人员,购买了汽车专用的雨刮电机,仿照汽车雨刮制成了带摇臂的黑板擦头。安装调试完毕,二虎兴奋地接通电源、启动开关,果然获得了成功。

那一年,二虎初中毕业,他带着自己的发明到一家教学仪器厂上班了。他改进、完善了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电动黑板擦头投入了批量生产,二虎也终于在人群中抬起了头。

三年后,他已经是副厂长了,他忽然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参加了成人大专函授,也参加了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类似于二虎这样的成功,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实例较多。美国一家企业给下属的公司选派了一名优秀的管理干部,他刚刚到任就大刀阔斧地实行标准化管理,充分展示了他固有的管理才能。员工们也比较配合,不几天就达到了预想的目标。可是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但没有起色,相反比先前有所下降。后来,他离开了公司,另外一位平和的人接替了他的职位。这人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拿不出象样的施政方案,他只是要求职工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作,至于如何干,他根本没有兴趣。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公司的经营业绩居然直线上升了。

为何会这样呢?美国MM公司总裁李维士·李尔道出了其中蕴含的管理哲学。他认为,假如员工是真正的人才,他们一定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份内的工作。而我们公司所要的,正好就是有个性有特色的人,只要个人风格不背于公司的营运原则,那么就是值得鼓励的。当然,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办事不出差错,所以,假定员工的个人风格在本质上是对的,那么,就长远的眼光来看,他们所犯的错误是无伤大雅的。但是,如果管理者独裁武断,规定员工必须听命行事,不得显露个人风格,则管理者一旦出错,便会酿成致命的后果。因此,最佳的管理,就是“能让员工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无为而治。”这种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成功,与二虎无意之中获得的成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在别处诗歌 篇3

1

相遇在五月,你的草原

瞬间开满了花朵

杜鹃鸣唱

一只小鹿,闯进春天

捂着渐热的心跳

起程,扬鞭

昭乌达盟的碧玉龙

早已苏醒

2

你说,赶在五月之前

会有一次拥抱

于是,着一袭蒙袍

相约敖包

只等一回首

三千里烟云路遥

一地相思,一地月光

数着日子,数着心跳,望穿双眼

3

我曾经是你遗失在塞外的

梦想,在贡格尔草原

在游走的`马背上

我们结草为盟,情定三生

只一转身,草原依旧

而一缕烟云,飘渺

跪向北方,我撕心裂肺般的牵挂

正轻轻地,轻轻地将你套牢

4

你又一次说到套马杆

说起一场邂逅

小马驹迷恋的故乡,远在燕山以北

梦回,只等你逐马而来

散乱一地的诺言,醉入酒囊

被你虏上马背的一瞬

天地合一

长竿在手,生命延续

5

情节洒落一地,绿色覆盖

越来越空茫的大地

汇入夜色,篝火闪亮

战鼓遁空而来

回到乌兰布统古战场

收拣

遗失的珊瑚找不到归期

生活在别处 篇4

成一个家,耗尽三代积蓄

我叫卢峻轩,1981年出生在佛山市禅城区的一个工人家庭,2002年从广东商学院毕业后,应聘到广州荔湾区一家鞋业贸易公司做成本核算员,月薪2500元。该公司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我的工作主要是下到工厂车间去核算各种产品的成本。由于公司没有自己的工厂,都是在珠三角的城市寻找质优价廉的协作厂家,所以我经常四处奔波,十分辛苦。

2003年初,我认识了与我同龄的史卉瑶。她是广东韶关市仁化县人,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天河区一家装饰公司做出纳,相恋后,我们在杨箕村租房同居了。

2004年9月,卉瑶怀孕了,我们急需买房结婚。这时,我的工资升到了5000多元,卉瑶也有3000多元,广州的房子均价为4618元/平方米。我们只有5万元积蓄,离首付还差得远,不得不向家人求援。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彼此并没有多少亲戚帮忙,因为不仅我俩都是独生子女,连我俩的父亲也是独子!我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生活在佛山,父母已下岗十几年了。卉瑶的父母则居住在仁化县城,爷爷奶奶生活在该县农村。

尽管我和卉瑶都不愿“啃老”,但孩子都有了,我们急需在广州有个家呀!2004年国庆节,我回佛山向父母求援,父母为难地说:“为了供你读大学,这些年哪有积蓄呀,欠债都是刚还完不久……”

无奈,我们只好前往仁化寻求“资助”,但岳父母家境也不好:岳父在县城一家药材公司上班,工资只有七八百元,岳母一直以卖菜为生,而他们还要赡养卉瑶的爷爷奶奶。不过,最后他们还是连凑带借地给了2万元钱。

首付的钱还不够。正在我们一筹莫展时,母亲打来了电话,她抱歉地说:“轩儿,我们帮不上忙,心里很难受。这几天,我和你爸商量来商量去,想把佛山的房子卖了,搬回老屋去住……”

母亲的话让我鼻子一酸。卖了父母的集资房,他们和爷爷奶奶就只能搬到佛山郊区的祖屋去住,可祖屋已十来年没住过了,透风漏雨,我怎能狠得下心哪!可不这样,我们何时才能在广州安家呢?和卉瑶商量了一下,我决定把祖屋翻修一下,让爷爷奶奶搬过去住,爸爸妈妈则到广州来跟我们住。

不久,父母卖掉了佛山的房子,给了我们20万。就这样,在两家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底,我和卉瑶在广州海珠区南洲路万华花园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75万,交了25万首期后,月供3000元。2005年春节,两家人聚在新居吃了顿团圆饭,我和卉瑶一个劲地给8位老人敬酒,感谢他们的倾囊相助,并表示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

一开始,父母怕增加我们的负担,并没来广州与我们同住,直到卉瑶生下女儿珊珊后,他们才过来帮忙带孩子。卉瑶为了多赚钱,产后第二个月就上班了,但因为家里多了老人和孩子,日子还是越过越紧张,每月的收入根本没有盈余。一天晚上,我对妻子感慨道:“真没想到,成一个家这么难啊!”卉瑶说:“更难的事儿还在后头呢!你想想,再过几年,咱们的父母都上了五六十岁,爷爷奶奶更是80多了,人一老,哪有个不生病生灾的?你掂量掂量吧……”

一听,我的头顿时大了。年轻人都喜欢瞻望未来,但我一想到未来就毛骨悚然。

摁下葫芦起来瓢

怎样赚更多的钱,成了我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其实,像我这样的工作,只要胆子大一些,还是能捞“油水”的。比如我到工厂核算成本时,可以和厂家联合起来,报一个稍高的价格给公司。一次,有个厂家几次这样提醒我,我犹豫了几天,还是不敢,万一事情败露,我失业了,还怎么养家?

父母见我们困难,便处处节俭,父亲还到附近的批发市场做起了搬运工,母亲则专心带孩子,每天做好饭菜等我们回家。他们这样做,既为了减轻我的压力,也为了一家人能和睦相处。但时间长了,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尤其是母亲年龄大了,有时会丢三落四,带孩子时也欠周到,更与卉瑶的养育理念相差较大,所以婆媳之间难免有矛盾。

2006年初的一天,母亲在卫生间洗衣服时,不小心把一块尿片倒进了马桶,把排污管给堵了,只好花几百元请人砸了瓷砖疏通。为此卉瑶不停地向我发牢骚:“真没想到家里有老人会这样烦!”我心里很不舒服,说:“别说房子是我父母出钱买的,就算他们没出钱,赡养老人也是我们的义务啊!”卉瑶终于沉默。本以为她睡了,我却看见她的眼角滑下两行泪水。我能理解她心里的苦,但我有啥办法呢?再说,老人容易吗?出钱给你买房子,一把年纪了还帮着带孩子。

5月中旬,爷爷在老家喝酒时突发高血压住进了医院,我和父母连夜赶往佛山。一位老邻居告诉我们:“他太孤独了,脾气又犟,让他少喝点,他就是不听。自从你们去了广州,他就经常喝闷酒。唉,养老人,可不是每月给几百元钱就能打发呀!”

这时我才知道,爷爷奶奶在郊区住得很不习惯,因为愧疚,爷爷这次住院花的几千元我都主动承担下来。为了照顾爷爷奶奶,父亲不得不搬回佛山跟他们住,平时打打零工。这样父母就两地分居了,没个说话的伴儿,母亲情绪波动很大,多次跟我说想回佛山。

卉瑶提议让我妈回去,请她妈来带孩子,考虑到婆媳关系难处,我同意了。不久,我妈一走岳母就来了,和自己的亲妈相处,卉瑶显然开心不少。可2007年春节前夕,我到佛山看望家人时,却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说我没孝心,老人帮我在大城市买了房,我却把他们都赶回了乡下!我很难过,劝父母跟我回广州,但他们不肯,我知道,他们是不想给我增加压力。

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处境,让我心如刀绞,于是我决定,就是再难也要每月抠出600元来,分给父母和爷爷奶奶作为“补偿”。另外,我打算拼命挣钱,将来在佛山重新给父母买一套二手房。為此,从2007年2月开始,我豁出去了,想方设法在工作中捞“油水”,每个月能多挣两三千元。但如此一来,我的压力更大了,经常提心吊胆,晚上更是常常失眠,时不时地还生场小病。半年后,因为我的状态不好,被公司解雇了。

8月底,我应聘到广州另一家公司做主管,薪水有6000元。为了生活的稳定,我不敢再冒险挣外快了。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卉瑶的奶奶摔成了脑震荡,急需钱治疗,我赶紧还了岳父岳母那2万元钱,还另外拿了1万元。当时,岳母正帮我带小孩,听说此事后天天嚷着要回去。显然,在我家住了一年后,岳母其实也有不少怨言,比如我每月给家里4位老人600元“赡养费”,却没有给他们钱。她经常对卉瑶说,我这个女婿没有“一碗水端平”。我深感无奈,只好让卉瑶每月也给她家里寄600元钱。

此后,我们请了一个保姆带小孩。几个回合折腾下来,我们的身心异常疲惫,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太大了!我俩虽然月收入加起来有1万元,也算个白领之家,可到2007年12月,我们结婚3年后竟只有1万元积蓄,父母给我们买房的钱还分文未还!我仔细算了算,花在8位老人身上的钱,每年大约有3万元,平均每人每月也就200多元。说起来并不多,可这是我们将近1/3的年收入啊,但再苦再累,这是我们的责任,必须扛起来。

痛失贤妻,泪别广州

2008年春,由于广州的楼市持续低迷,卉瑶所在的装饰公司效益急剧下滑,她的工资也一降再降。到6月,她被裁员了,本想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出去找工作,可9月发生了金融危机,就业更难了。我的工作也岌岌可危,因为珠三角很多鞋厂倒闭,我们这种贸易公司也跟着倒霉,我的工资只有4000多元了——除去月供,我们一家三口仅有1000多元生活费!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11月,卉瑶迫于生活压力,去了附近超市做收银员。保姆请不起了,我们把孩子白天放托儿所,晚上接回家。一天,父亲打来电话说,他原来的单位要求一次性缴清养老保险,大概还差1.5万元,如果过期不缴,他60岁后将领不到养老金。情况很急,我二话没说就把钱送了过去。卉瑶知道后生气地说:“家里就这点钱,你不想过了啊?”我说:“这钱迟早要还的。再说,以后我爸能领养老金,我们压力也小嘛!”卉瑶虽然没再说什么,但把剩下的1万多元“救命钱”藏了起来。

一个多月后,卉瑶的母親又打来电话说,卉瑶爷爷的关节炎、奶奶的哮喘病都复发了。我和卉瑶猜测,是不是我们几个月没寄钱,他们有意见了?卉瑶解释了一番后,岳母叹息道:“那就算了吧。这边下了大雪,你爷爷奶奶年纪这么大了,我担心他们挺不过这个冬天。”果然,2009年春节前夕,卉瑶的奶奶因病去世,我们不得不赶到仁化奔丧。显然,如果把老人送到大医院治疗,应该还能多活几年,为此我们十分自责。办丧事加过年,我们又花了近万元,也算是努力减少内心的自责吧。

到4月,卉瑶总感觉全身乏力并疼痛,到医院一查,是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她不要做收银员之类长期站立的工作,否则容易晕倒甚至骨折。卉瑶想换一份工作,可人才市场里大学生密密麻麻,她根本没有机会。无奈,我只好让她辞职在家带女儿,她情绪显得异常低落,经常忧心忡忡地叹息:“压力太大了,我实在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了!以后爸妈一老,这么多老人,我们哪养得起啊!”

我也常常为此彻夜失眠,但人总要向前看。我是一家之主,便经常给她打气说:“慢慢来,总有办法的!”我把家里的情况跟双方老人说了,他们都表示不再要我们的钱,但我知道,他们的心里一定很苦。2009年6月,卉瑶的母亲因腰痛得厉害来广州检查,竟查出了椎管肿瘤,需要两三万元手术费,可我们哪有这么多钱?她只抓了些药就回去了,第二天卉瑶哭着说:“我们把房子卖了吧,我要给我妈治病!”

我不同意卖房,因为卖房后钱必然会打散,拿一部分给岳母治病,还我父母20万,再拿些给老人们养老……这样,我们好不容易在广州建立的家就摇摇欲坠了。而且,广州的房价已翻了几倍,想再买一套房已绝无可能。卉瑶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我不能看着我妈病死啊!”吵了几次后,我有些绝望地说:“如果你坚持卖房的话,咱们就离婚吧……”她听了顿时嚎啕大哭。

那段时间,卉瑶经常大哭大闹,一会儿说她不带女儿了,要去找工作;一会儿又说,离婚就离婚,财产一人一半!父母听说后十分生气,说:“当初卖了房子给你们买房,就是希望你们好好过日子。现在闹成这样,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付出太不值得了。”岳父母得知后也坚决反对我们离婚,岳母还特地打了个电话对我说:“你不要多想,我的病不要紧。人这一辈子活长活短都一样,你们还是好好地在一起过日子吧!”

在双方父母的劝阻下,我们终于打消了卖房离婚的念头。其实,这些年我尝尽了建立一个新家的苦头,哪还有勇气打碎它再去重新拼凑啊!可我明显感觉家已不是原来的家,婚姻似乎已经名存实亡,我和卉瑶每天难得说上几句话,她变得沉默而乖戾。2009年8月,我在家里发现了她藏起来的病历,她竟然患抑郁症快半年了,却从来没告诉过我!我心痛极了,赶紧带她去医院,医生说,她的病是由于长期的生活压力所致。

卉瑶的病情似乎越来越严重。9月的一天,阳光灿烂,别人都着短衫,她竟然穿着一件羽绒服去买菜。我下班回来,从邻居那里听说后十分心焦,和她沟通了几次,可她总说没事。11日上午,卉瑶竟穿着睡衣在小区里转来转去,我接到邻居的电话后赶紧回家,整个下午都守着她。下午4点,我见她精神恍惚,提议带她去医院看看,她吼道:“别吵!我头痛!我死了算了,反正我也没啥用了……”说罢,她竟真的跑向阳台。我吓呆了,赶紧冲过去拦她,但已经来不及了,等我赶到时她已经纵身从5楼跳了下去……

随后,我被民警带到派出所接受调查。警方最终确认卉瑶是自杀,没有追究我的刑事责任,但我知道,我的余生将在痛苦的自责中煎熬。2010年1月,我和岳父母商议后卖掉了房子,还掉银行欠债和父母的20万元,余下的20多万都给了岳父母。很快,我就会带着女儿离开——两手空空地离开这座令我心痛一生的城市……

本刊视点

独生子女到了该给父母养老的年纪了,这是为人子应尽的道义和责任,是必须的!也是无法逃避的。

一对社会新人进入一线城市工作、安家,花天价买房,最后成为“房奴”,这是不是一个理性的、唯一的选择,本文给出了一个答案。就是在发达的国家,刚工作就买房子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本文的小两口暂时选择租房,条件好了买二手房,是否能增强他们抗击打的能力?应该是肯定的。无论如何,让年迈的父母卖掉立身之处,以这样的钱来筑自己的香巢,都应算是不孝之举了。

生活在别处作文 篇5

一连两天没去上班,吃过饭便蜷缩在被窝里,难怪有本书叫《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原来,青春是用来祭奠的。

上月中旬,朋友从西安坐了八九个小时的车专程来看我,我们是大学校友,一开始他是我的学长,后来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总是挂科,便留了一级,我们是因为同一兴趣认识的,他的书法写得好,练了一手绝活,没事总喜欢写魏碑,像《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西岳华山庙碑》等写的很传神,我和他不同,我不是中央军,我是地方的杂牌部队,或者是被收编的土匪,流里流气的。每当他一出场,底下人就能看出典型的做学问的大师,而我一出场,则像是走秀的跳梁小丑。不过,从学校出来后,他却没有与书法有缘,倒是我与书法沾了点儿边。

这次见面,我们仅仅是聊了会儿,也没多说别的。我发现他变得接地气了,见面寒暄了几句,便问起我最近怎么样?一个月多少钱?有什么想法?谈女朋友了没?这和他以前是大不相同的,我先是一愣,而后便沉思起来。深深地叹了口气,原来任何人在现实面前,都那么脆弱,都那么的不堪重负,都会低下高贵的头颅,生活,毋则说是命运,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任何人在现实面前都会屈服。于是,我也会叹道:此乃时也,运也,命也。哦!他也是凡人。

中午,我带他去吃饭。我打算带他去吃西餐,他却断然拒绝了,说生活不易,来点最简单的,我不情愿地带他去楼下吃了快餐。

之后,由于工作忙,走不开,简单的续了一会儿,告诉他去外滩该走的路线,便分别了,晚上我也没有去送他,不是不想去,是不愿意看到现在他浮沉世俗的样子。

最近网传歌手李玉刚在台湾某寺庙剃度出家,佛渡有缘人,莫非他看透了,释然了。一直觉得他很高尚、很纯粹,像他这样不染纤尘的男子,实是难得。今天偶然打开网页,才发现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红尘俗世,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放下,即使放下了,也不会万般自在。而后李玉刚说修禅是为了艺术的沉淀。直白些,就是想寻找灵魂的寄托,或者说是抱一只公鸡去生蛋。

前几天,阿影买了一些墙纸,两块桌布,被罩床单四件套洗干净,过来给我收拾房间。我说不用,理由是简简单单的就好。我的人生里不需要去装饰,顺其自然就好。可她却不这么认为,她的信条里不能有半点尘埃,哪怕是地板也要用拖把拖一遍之后,再拿毛巾把它擦干。

好像这个世界不能有半点污秽,在她的世界里,真善美与假丑恶永远是泾渭分明。倒让我想起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

最近忙着出国签证的事,胡子也懒得理,周六去照二寸白底相片,胡子拉碴的,很伤大雅。晚上回来快十点了,之后懒得洗头,索性去门口理发店,洗剪吹倒是方便。回到家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东西乱放,懒得去擦地板,懒得去叠被子,懒得去整理衣物,不过几天,所有的一切都回归原位。仿佛生活对我来说,不是那么精致。我想要适应生活,更多的是要顺从。

每次上班,走在地铁通道内,总会遇见一位三十多岁的疯疯癫癫的女人,她习惯性的跪在拐角,摇着手里的铁盒子,等着过往的人去施舍。每次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总会遇见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跪在那里,头贴在地上,前面有一铁罐,里面零零星星的放着几个硬币,即便是天上下起雨来,她也不去躲避,任由雨点打在她弯曲的背上。生活,很是残忍,有时候对于他们来讲,不仅仅是无助,更是一种等待,在生与死的边缘上徘徊。

我也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哪怕是努力过,可最终也会灭亡。我会叹道: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若生活,在别处 篇6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个称之为“市区”的地方,水泥还没形成森林,有公园有绿化,却难以寻找田野的清风和树林的幽静。终究又是一个落后的三线城市,交通也好,基础设施也罢,都无法和大城市媲美。

由于上述缘故,我身上或多或少有着农家孩子的乡土气息:没有见过世界的广阔和繁华,淳朴之中又夹杂文雅。却怎么也比不上农村孩子那般早熟、沉静与能干。不及大城市娃娃那般热衷享乐和小资,却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咖啡、旅行、摄影和欧洲风情,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了渴望发声的寂寞愤青,文艺不起来而当了“伪文艺”,在没有资本小资之前就沾染了“小资情调”的习气。不管怎么看,终究觉得自己长歪了。

因此,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幻想,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出生成长的地方,不是如今生活的沿海小城,会变成怎样呢?

如果生在老家的山村里呢?

在田野之间,与田鼠为伍,伴游鱼嬉戏,烧柴采莲,春耕秋收,不亦乐乎?正如回乡所见的亲属们那样,过着沈从文笔下静逸美满的农家生活。男孩儿或女孩儿,在大自然中成长,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玩具,却多了城市子女无法领略的乐趣。这样长大的孩子,应该会像余华笔下的少年们一般可爱吧?或者,多少带着苏童笔端下少年们的恶习?

可又正如爸爸拿我开玩笑那般:“小时候在老家门口和你一起玩的小女孩儿们,现在都当母亲了。”是啊,就算没有生娃娃,也在嫁人或者当母亲的路上了,哪里会像我这样,开学上课,放假读书?更别提旅行和摄影了。

我大概也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我不知道我生于像广州那样的大城市的话,我会变成什么样。是否会如现在这样,在大学的空闲时间里,去展览会场,泡咖啡厅、逛创意园?或许正如喜欢旅游的我,会像现在这样,在一座适合旅游的悠闲城市里生活,却从未去过许多人慕名而来的旅游景点,甚至弄不清楚去那儿应该搭公交还是乘渡轮。

也许我更应该构想的是,我应该生活在怎样的家庭而不是出生于农村或者大城市。可我不知道在怎样的家庭我才会感到快乐。我的父母到底应该给予我多少东西?或许他们应该有很多很多的钞票,给我买更多的书,让我去看更远的风景?但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好,拿自己的稿费买书和旅行,让我真切地感觉到独立带来的存在感——这些都是我凭着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

话说回来,更接近我的生活的,应该是我居住的小区,那是青春小说里经常见到的单位居民楼。不同的是,陪我长大的不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男孩儿,而是一个年龄相仿的邻家姑娘……

住在这样的小区里也不错,在一个“房祖宗”都亮相了的时代,连管理费都不用交还能有几十平米的屋子。父母不做生意也不是高官,工资不高时间不紧,喝茶聊天看新闻,平平淡淡一辈子,其实也蛮好,而且我的成长他们都参与了。

我不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我只是真的不知道如果我生活于别处,是否还会和今天的我无异。我生在的城市,我出生的家庭,都不能让我满意,正如我对自己也不满意一样,但是不管怎么,我住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走过的时光,堆积在一起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我。

生活在别处作文 篇7

我总是幻想自己是个旅行家,去世界各地游玩,摆脱了低俗乏味的生活,任心在天地间自由驰骋。著名音乐家高晓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我所向往的别处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吧!我曾在生活中想过自己去撒哈拉沙漠骑骆驼;去海底世界去潜水;去迪拜一睹世界第一高楼的壮观;去…那些已经在梦里千百次闪过的远方。

然而现实浇灭了我的幻想,面对学习的压力,父母的期许,我还是得回到那小屋里,开始作业“奋斗”、“抗争”。每当消灭完全部作业的时候,已是深夜,关灯,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因为我知道,在这短暂的放松之后,迎来的只有新一天的学习和那堆积如山的作业。还有那些足以让我精神崩溃的学校。

我曾经也有想过逃跑,想过放弃,想自己一个人去自己向往的地方,没有学习,没有作业,没有压力,也没有这些那些等等的规矩。而我也无数次地幻想着去那遥远的大海,造一栋小屋,像海子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每次想到这儿,我总是对老天爷说一句感叹:“为什么的人生如此平庸,在平庸出生,在平庸中学习,最后在平庸中成家直到老去。”唯有努力学习,在枯燥中生活,最后才能出人土地!我为什么不能像大诗人马克波罗一样,来到遥远的国度,欣赏这个国家的风俗人情。为什么不能像明代的郑和那样七下南洋,遨游四海!

我苦笑一声,然后对自己说:“因为生存。”是啊!在这弱肉强食的时代,光想着遨游世界各地是无用的,更别说是在一个你向往的地方面定居、生活。因为到头来你会发现,那些整天在乏味中生活的同学,却都已成家生子,可你除了花光自己的积蓄外,发现什么都没有,还是一事无成。

可人也需要有这样那样的幻想,你敢说那些刻苦学习的同学没有叫过苦吗?没有幻想过美好的生活吗?他们只不过把这些想法埋藏在心底,埋藏得很深、很深罢了。

南方:美好在此,不幸在别处 篇8

这首先在于他的作品消解了传统绘画在构图上的均衡和稳定,更多地具有一种不平衡感和不稳定感,这样就使画面在单纯的背景上更大程度地存留了更多的空间,从而表达更为充实的个人体验和内心感受。—栗宪庭

南方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画家,一种平和、宁静的社会环境和幸福生长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很自然地脱离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画家或更早一些的画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那种深刻与沉重。

他的作品所关注的焦点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题材,而是诸如孩童成长等等生活中人们都非常熟悉的人和事,因此他的作品传递给人的是一种亲切、可爱、幸福的感受。画面单纯、优雅,造型上融入了卡通艺术的一些风格特征。更重要的是在一种似乎不相干的戏谑中增添了作品本身的情感表达。—岳敏君

南方的油画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个性化,不管是画面形式、还是内涵感触、乃至畫法技巧都给予观者非常强烈的印象。他的聪慧和功底使他能从容不迫地从当代多元文化观念和日新月盛的技法中提炼出适合打造非常自我的艺术语言元素,真实表现出他既不同于前人,又具有与同代人的差异之处。他的油画笔触真实而大胆地显现出他们一代“后生”们的生存状态和审美取向。—杨维民

南方的绘画一直在表述这样的主题:美好在此,不幸在别处。幸福、成长以及快乐是他的所有图像经验的核心,这个领域几乎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点。但南方的绘画则强调一种美好的自我本质,给与一种在此美好的图像,而这也潜在呈现另一个意义,即不幸在别处。

南方直接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人绘画中图像的价值观,确立了图像对于自我的一种精神滋养作用。南方的绘画强调自然和自我即绘画的图像在于一种美好的此在。但这实际上不是那种真正的美好此在,而是在强调不幸在别处。这个价值观的核心就是70后一代的艺术不仅在于成长纪事,还进一步将自我导向一个美好在此的领域,使绘画不仅产生自我满足,而且可以看到一种理想此在的经验。—朱其突然出现这样一系列作品,南方说是“幸福着生长” 。南方和我概念里70后的艺术家完全不一样,但是我通过阅读南方的作品,看到他理解的幸福和我所理解的幸福是有差距的,恰恰他通过这样一种差距,使幸福产生一种异样的变化,他通过玩偶性的,或带有游戏性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对社会的理解,同时这种理解的丰富性是南方作品中的一种内涵,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问题意识”, 这个“问题意识”是一个艺术家在这样一种社会生活里必然要发出声音的方式,是通过审美角度去体现他对问题的思考。—尚辉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篇9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没有人能够解答。人类从远古的洪荒走来,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一切问题都围绕着生存展开,怎样追捕猎物使自己免遭饥饿,怎样采集火种使野兽不敢侵袭。第一问题是生存,而不是生活。但是人类的所谓高出一般动物的智慧使我们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时代里,人类的悲剧就是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这是一句非常玄妙的诗句,就像海子的那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样令人捉摸不透,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永远的期待,也同样可以认为是一声绝望而无奈的叹息。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都有过渴望抑或至少是幻想过“生活在别处”,就像小说主人公雅罗米尔一样,创造了一个叫泽维尔的人物,作为他在幻想世界中的替身。泽雅尔的生命是一个梦,他睡着了,做了个梦,在梦中他又睡着了,又做了个梦,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前一个梦里,梦的边沿模糊了,他从一个梦过渡到另一个梦,从一种生活过渡到另一种生活,不存在任何障碍。唯一不同的是,雅罗米尔在泽维尔身上否定了梦与现实的分界,而麻木的人们只能固守在现实的围城中不敢动弹。

每个人对于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期待,期待的生活往往像彼岸之花,美艳而朦胧,正是因为朦胧的不真切感产生了空间上的扭曲,人们往往憧憬于花的美感而忽略了那些尖锐的刺,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距离模糊了现实,花不是作为现实中的形象出现,而是成为一种形而上的理想概念存在于人的视线中。生活永远在别处,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的未来,当你被对面朦胧的美好而吸引,进而打碎玻璃的时候,生活残酷的一面也许就在你准备靠近的时候瞬间赤裸裸地呈现在你面前。不断地期待,不断地面对,理想与现实,巨大的矛盾被统一在生活的过渡之中,无论怎样追寻,生活依然在别处。

那么,到底哪里才是生活的真正出路?

小说的主人公雅罗米尔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雅罗米尔的一生就是逃离与背叛的一生。在他发现母爱变成限制现实行动的枷锁时,他对母亲说:我不得不背叛你。然而他已经一辈子都无法逃脱母爱世界所施加给他的束缚。他的一生就在理想与现实的裂谷深渊中挣扎,他渴望进入现实生活,但诗人的特性使他无法舍弃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他渴望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他向往的生活是理想世界的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分裂是现代人无法逃脱的厄运。诗人成了这种厄运的象征和化身。雅罗米尔究其一生辗转于两个世界的边沿。

诚然,雅罗米尔的一生是一幕悲剧。但他的人生给予了我们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我们是应该在理想中过生活,还是在现实中过生活?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绽放出生命最为美好的一面?

我的回答依然是诗人兰波的这一句话:生活在别处!

寄居在繁华城市中的人们有着同样对生活的困惑。难道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生活就是每天面对不断重复的单调,每天沿着既定的冰冷轨道匍匐行进,每天在物欲的混水中拼命捞取所谓的幸福,最后忘记自己。所有人叫嚣着人类工业革命的伟大,对物质顶礼膜拜,所有的家长都用同一种姿态教育孩子:读书!挣钱!然后幸福。的确,无可否认,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然而,又有多少人在物欲横流的漩涡中迷失了自我?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真正杰出的人物生前都贫困不堪,有些甚至甘愿自己放弃富裕的生活。这种情况并非完全出于偶然。我始终相信,物质当然是必要的基础,但若是把物质当作生活的最高追求,难免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物质的奢华是没有尽头的,不断膨胀的欲望是人性中难以驾驭的劣根性。因此,自古以来圣贤之人就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们洞悉了生活的真相,也为世人指出了一条相对明确的生活道路。就像孔子所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注重精神的智者必然无意物质生活的奢华。同样的,用淡定的态度面对奢华的人终将找到精神的归属。精神上的简朴不是一种刻意为之的造作,而是一种追求更高境界的生活态度。

所以,现代人生活所需的可能只是一种突围——精神上的突围。带着像雅罗米尔一样决然逃离的勇气,带领精神从物质的围城里突围,保持灵魂的自由,然后去往一个更高的地方审视远处的生活,你将收获一个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美丽世界。这可能才是“生活在别处”的积极意义,也是简朴生活的真正意义。

在别处遇见未知的自己 篇10

六七岁时曾跟妈妈去过宁夏沙湖,印象不深了。记得当时骑骆驼,很谨慎地听导游讲注意事项,骑上去之后还是害怕摔下来。尤其在骆驼趴卧下去的时候。还有滑沙,可能因为当时个子不高也挺轻,总是担心往下冲的时候会飞出去。现在忆及竟还有点心慌。原来从小时候起我就是个玩起激烈游戏便容易担惊受怕的人。

后来跟爸妈一起去日照和连云港游玩,我第一次对坐火车和住宾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坐火车容易理解,因为沿途能看到山川田野的风光,也能认识对面的旅客。分享到他们从陌生地方带来的风尘和故事。而喜欢住宾馆是我现在都颇感奇异的,可能是突然发现了一个五脏俱全的“新家”,抑或是觉得玩了一天特别累,能立刻扑到床上是件很爽的事情吧。

2011年首次去北京,借着参加少年作家班面授活动的机会,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在一起谈论喜欢做的事,偶尔开玩笑互损。盛夏的北京很热,每天都出很多汗,但还是扯着嗓子聊天说话。在结营仪式前一天的傍晚,去附近的夜市吃烤肉、买零食、轧马路,回到酒店之后大伙儿都聚到一个房间,依依不舍,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少年作家班的暑期活动我参加了几次,一直觉得不同城市的那些时光都是每年夏天最有磁性的召唤。

最近一次去到别处是去年和好友疯在上海。我们很幸运,住在思南路上的酒店,周围交通方便,就算不走远,思南公馆、田子坊、淮海中路上的各类书店也能充分满足我这类人的需求。酒店对面是打浦桥地铁站,地铁站出入口连着一个很大的购物广场,美食很多。那几天,每顿晚饭都是和好友在那里解决的,先是在商场里畅游够了再决定吃什么,每次吃完都幸福得走不动路,终于明白熊小源所说的“人能吃,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啊”是怎样的感觉。

淮海中路上的书店都格调十足,有一家藏在巷子里的书店,曾是张国荣在世时经常光顾的地方。古色古香的唱片机立在书架旁,能瞬间把人拽入老上海的风情里去。后来还去了虹口区的犹太难民纪念馆,那是座不容易被发现的红白色建筑,却包含了一段专属于上海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珍贵记忆。

离开上海之后,好友去另一个城市开始高中生活,我还在西安,但也开始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学习。再次和她在微信上聊起在上海的日子,还会怀念无比,不过强调最多的还是:“当时为什么没有把那个广场里所有好吃的都尝一遍呢?”

别处的故事还会继续。很多神往中的地方会一个一个地被我短暂“占领”,而那留有遗憾的别处,谁又能断定哪一天我不会去“再续前缘”呢?记忆,生活在别处,而你我,渴望遇见未知的自己。

从上海回程的火车上,对面是一对来自法国的老年夫妇。听说我是西安人,住在大雁塔旁,两人两眼放光:那你岂不是可以天天看到高入云端的大雁塔?真是。太羡慕你啦!

去远方看你,或者在西安等你,记忆就这样丰满起来。

编辑/梁宇清 张婷

上一篇:健心运动处方下一篇:经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