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S数据四篇

2024-07-15

OSS数据 篇1

一、现状分析

目前运营商烟囱式的网管系统架构均以专业网管为主, 基于ETOM模型, 实现对通信网络和业务的线条化支撑, 面向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 辅以运维流程及业务质量管理。这种建设模式无法实现端到端的业务质量管理和集中化的性能管理, 难以支撑跨专业、集中化的故障快速定位。同时, 由于网络性能数据在多个系统中分散存储, 难以进行有效整合、共享、关联和深入挖掘, 原有的数据结构也难以支撑大数据场景下的快速应用开发。

在数据生产和维护层面, 同类型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 特别是性能、告警、工单、资源、测试类数据分散程度较大, 导致各应用系统需要重复建设数据转换的相关功能, 重复构建数据模型、关联数据, 并进行同类数据的重复计算。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的重复建设也导致数据存储冗余度高, 处理能力浪费, 备份难度大, 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二、数据共享中心建设方案2.1数据共享中心技术架构

现阶段应适时引入大数据技术, 构建OSS域综合性的数据共享中心:1、Hadoop平台承担原始海量数据抽取、转换、加载和轻度汇总等计算任务 (大量库外计算任务) , 同时满足基于键值的详单查询需求。Hadoop平台如果要支撑复杂详单关联查询, 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定制、改造。否则需要将详单数据加载到MPP RDB集群的数据仓库中支撑查询。2、MPP RDB集群的深度分析库, 承担适合基于库内计算的汇总计算任务, 同时支撑查询模型复杂、多变的自助分析应用和面向创新的相关探索类的分析需求, 数据相对而言是变化的。3、MPP/SMP RDB主库, 支撑数据模型、分析模型已经固化的, 相对规范、标准的报表和报告类应用, 此类数据相对稳定。同时, 随着深度分析库中探索类的分析应用的逐渐成熟, 也可以迁移到主库。4、数据立方体 (OLAP) , 满足典型的多维分析需求 (上钻、下探、旋转、切片分析等等) 。5、实时处理平台, 基于内存数据库或消息服务器提供实时数据处理, 满足面向实时信令和实时决策的分析需求, 比如用户级别的实时消息推送和流量控制策略。

2.2数据共享中心覆盖的数据范围

OSS域数据共享中心覆盖的数据范围应包含如下三个方面:1、整合设备采集数据, 实现长期保存及数据共享, 减少接口解析及数据建模等重复工作。同时面向LTE等新业务接入, 实现提前规划、统一采集和集中存储。2、全面接入传统话音及互联网业务涉及的各类信令监测、业务拨测数据, 通过数据共享中心构建开放环境, 便于实现横向关联分析与综合应用开发。3、应对日益增加的跨域数据关联分析需求, 作为OSS域数据对外开放的统一接口, 同时也负责完成BSS及MSS域数据的引入整合, 减少跨域系统间接口复杂性。

三、建设效果分析

OSS域数据共享中心预期的建设效果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提供开放式的数据分层架构, 在保存海量原始数据的基础上, 既能保证成熟分析专题的数据一致性, 又能保证探索类数据分析的灵活性。2.构建规范化的IT数据架构, 有利于减少域内与跨域系统间接口的复杂性, 同时也为基于数据共享中心重新定义标准化的企业数据管理规范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可行性保证。3.大数据开放架构可灵活选择合适技术与存储方式应对不同类别、不同来源的网络与业务数据, 集中式的存储与灾备设计也有利于降低海量数据存储与应用带来的建设、维护费用。

四、结语

采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中心, 其价值体现在能够规范IT系统的基础数据架构, 提升数据质量, 支撑快速开发;同时, 数据共享中心提高了数据透明度, 能够帮助电信运营商在全业务竞争场景下实现快速决策并获得效果反馈。但我们也应看到, 大数据架构应用多种开源技术, 可能给数据共享中心的架构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 现阶段应注意选择主流技术和产品、构建开放平台, 以适应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文艾, 王磊.高可用性的HDFS-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深度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

OSS数据 篇2

近年来, 某运营商的GSM网载频数7年间增加了3.1倍,TD网载频数4年翻了一番,WLAN网AP数4年增长95.2倍。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运维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建设下一代智能化网络运维体系, 通过IT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支撑手段,投放高度智慧的省端监控和末梢管控手段,实现“低成本高效运维”的集中化运维体制,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集中化运维体改革的深入, 综合监控系统、 运维知识管理系统等的建设正在广泛开展。 为实现业务的端到端管理和网元的多平台监控,运维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多平台接入、单界面呈现能力;为实现运维方式从事后管理向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转变,运维监控系统必须具备7×24小时的预警能力和实时处理能力。 网络维护的实时性、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最终用户对运营商网络质量的评价。 但是,实际工作中运维、优化人员不可能一直蹲守在网元现场。 因此,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网络运行情况、处理故障、支撑网络资源核查与巡检的运维工具,一直备受一线人员期待。

为解决集中化运维体制下的末梢管控手段缺失问题,“掌上运维”逐渐在部分运营商的运维支撑系统中得到应用。 某运营商一方面参照APP Store的开放运营模式, 积极建设下一代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实现集中化的故障发现、定位、智能处理、自动派单、智能校验;另一方面,基于Android终端建设了 “掌上运维”平台及相关APP,基于Flex、Silverlight等技术,兼顾PC平台和手机平台,以模块化松耦合方式与原有网管系统对接。 “掌上运维”的引入,实现了末梢运维手段的随需定制、平滑扩展,更加契合用户的操作使用习惯。

随着“掌上运维”的引入,原有的网络运维流程得到优化,问题处理环节得到有效缩减,一线人员的工单处理和故障处理效率均得到大幅度提升。 网络末梢运维管理的深入开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增效应” 和“替代效应”。 基于“掌上运维”,一方面,产生了工单直派到人、故障定位引导、远程解闭控制等“新增”的现场处理手段的建设需求;另一方面,地市、区县级等中间环节协调调度的减少,提高了沟通效率,网络运维逐渐向省端监控和现场排障双向集中,形成了一定的人员冗余,部分运维人员、运维环节必然被“替代”, 这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2创新智慧手段,提升运维效率

2.1下一代智能化网络运维支撑手段

为提升一线人员的处理效率, 降低一线人员的故障判断、定位、处理难度,某运营商组织了为期3个月的智能化处理规则梳理,通过下一代智能化网络运维平台进行规则实现,有效提高了简单故障的自动处理能力与复杂故障的智能分析能力。 智能化处理规则见表1。

通过告警监控、自动派单、告警关联、自动预诊断处理、督办规则、告警处理规则、现场故障处理经验、排障助手规则、告警解析(汉化)规则的梳理,能够在现场进行故障的简单排查处理, 随时随地参考告警处理经验,并对高频问题提供向导式处理帮助, 促使告警平均处理时长缩短45%, 告警监控效率提升7倍。

如图1所示,以智能化派单规则为例,根据设备维护属性, 自动判断派发给分公司或是代维公司;根据设备的区县归属,自动派发至相应区县公司;根据告警关联结果将故障可能原因自动推送至掌上运维工单中,实现故障定位信息自动推送;将告警智能预处理结果自动推送至掌上运维工单中,实现故障智能预判信息自动推送;梳理接入层告警现象、告警可能原因及故障处理经验知识, 结合网元的资源信息,通过流程固化自动推送至掌上运维工单中,指导现场人员故障处理,实现故障处理经验智能推送;通过语音回单和一键式回单功能,最大程度地简化前台代维人员的操作复杂性,从而实现智能化回单。 智能化工单直派一线如图2所示。

2.2基于Android终端的掌上运维手段

某运营商的网络运维工作, 长期以来都按照话务、数据、传输、信令等进行分专业管理。 “掌上运维”按照代维人员、监控人员、网优人员、管理人员等不同角色的实际需求,整理分析了他们对网络运维实时性、时效性的实际需求点, 借鉴APP Store的开放运营模式,打破常规的分专业功能划分方式, 按照网络运维人员的操作习惯,打包成排障小助手、代维巡检、资源核查、工单直派、日报简报等APP,为各类用户角色提供随需定制的应用服务。

(1)灵活高效的排障助手

调研显示, 网络代维人员在现场处理故障时,需要通过电话了解基站、载频、热点、AP状态等情况,耗时较长;而因为是人为沟通,所以差错率也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中心的值班人员需要与多名故障处理人员进行配合,工作压力较大。

如图3所示,借助排障助手,网络代维人员能够灵活高效、随时随地地对网元进行远程查询、操作,有效缩短了代维人员等待沟通的时间,减少了中心配合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故障的现场发现、现场解决、现场验证率。

(2)及时准确的代维巡检、资源核查

网络运维中,网络资源的数据质量是开展网络建设、监控、优化、扩容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掌上运维 ”规划了贴合资源预勘 、代维巡检 、资源核查等工作需要的APP应用,将网管IT手段延伸至网络末梢。 在数据生产环节起到了准确、初步核对的监理作用,在数据使用环节提供端到端的关联查询能力, 在数据核查环节提供核对依据和快速更新支撑, 弥补了PC系统在数据质量提升方面的力不从心, 有效实现了数据质量保障和网络维护的闭环管理,用贴合业务实际的新技术手段消除了管理盲点。

为代维巡检提供轻量级APP支撑。 一方面,通过动态、定制的巡检核查模版,采用手机终端离线保存与即时数据回传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 “掌上运维”方式,消除传统巡检中纸质抄录、人工流转、文档保存等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缩短采集回传周期,提供数据记录历史回溯,有效提高了资源数据的采集更新效率和代维巡检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手机定位的巡检轨迹回放、到站确认、巡检抽检,对巡检工作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进行过程监控和质量考核,有效强化了对代维人员的管控力度。

目前,某运营商可以通过“掌上运维”系统对全省14个专业 、502类资源对象 、3692万条数据记录 , 累计8.2亿个数据点进行资源核查, 核查更新时间从4天缩短为2小时,能将代维任务工单从省监控中心直派至现场一线代维人员,极大提高了代维巡检、资源核查效率, 提高了现场解决问题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完备性。

(3)强大的图文处理展现能力

通过对Flex、Silverlight技术、Android操作系统的富客户端技术的深入研究,“掌上运维”系统在手机终端的图形呈现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掌上运维APP实现了图形化数据展示、分级分色预警、多维度关联钻取、个性化内容定制、数据15分钟粒度实时更新、核心内容高危数据主动推送等功能,极大丰富了图文综合处理、展现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网管专业软件对图形客户端的图标、拓扑、GIS呈现要求,为后续的应用功能扩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4)精简高效的末端管控

经过统计分析,故障工单占工单处理数量的80% 以上。 利用掌上运维终端,使工作环节从五个缩减为两个(图4),实现了工单从省公司直派到一线代维人员。 流程的优化促使故障工单处理从“现场处理、事后回复反馈”方式变为“现场处理、现场反馈、现场验证” 方式,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省端集中化监控压力,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和末端控制力度。

(5)基于Android平台的动态口令安全认证机制

掌上运维平台涉及内外网数据交互,数据安全尤为重要。 为此,本文对比了当前主流的静态认证和动态认证方式,最终选择了基于事件方式的单向散列函数动态口令。

用户在访问掌上运维平台及其APP应用时,系统返回验证界面, 用户输入口令牌相应的认证数据, 系统通过认证代理访问认证服务器对外发布的认证接口,将用户认证信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模块接收到用户提交的动态口令后,按照相同算法和该终端密钥信息计算正确的动态口令, 二者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用户提交的动态口令是否正确。 掌上运维后台系统, 根据认证结果决定用户是否通过验证。 认证服务器通过管理模块向管理员提供管理界面,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对用户持有的动态口令牌进行有效管理。 为满足系统设计安全性的要求,数据的传输通过安全信道进行。 基于Android平台的动态口令安全认证机制如图5所示。

3“集中监控、末梢便捷”的下一代智能化网络运维,有效提升运维效率

“掌上运维”能够有效支持现场工单处理 ,提升工单处理效率;支持现场作业计划的定位跟踪,提升运维管控能力;加强即时信息查询,提升企业服务形象; 强化与现场的信息交互,提升客户感知度;强化工程过程管控,提高资源数据实时性与准确性;提供动力设备现场管理和网元远程操控,缩短故障历时;提供现场测试、分析,提升自主网络优化水平。 对通信网络运维的效率提升和手段丰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人员结构的优化,某运营商的高级网优、监控人员占比提高了12%,组织精英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减少近30%的冗余审批流转层级,生产性问题得到高效直接的转达。 通过运维知识管理,总结专家经验和知识库,年节约维护人员费用3500万。 通过IT支撑手段完善,实现50%的网络自动日常优化、 60%的告警自动处理,较大程度上实现了维护工作自动化。

实践证明,下一代智能化网络运维的实践研究, 保障了某运营商的网络质量持续领先全国, 万用户网络投诉抱怨比同期下降61.6%, 用户感受显著提升。

4结束语

终端智能化浪潮带来了各行各业工作模式、流程的变革。 基于Android终端的掌上运维及下一代智能化网络运维,具有后台资源集中性、查询监控直观性、 维护操作便利性、故障处理智能性等特点,将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从各种数据源和指令中解放出来,有效提升了网络运维效率。

本文在该领域的实践研究,无疑是下一代智能化网络运维的落地方案之一,对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是通信运营商“低成本高效运维”模式的新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鲁春丛.现代电信运维体系.电信技术,2007(2)

[2] Machael E.Porter.Competitive Strategy.Simon&Schuster,2006(2)

[3] 王玉荣彭辉.流程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赵季红.下一代网的网络管理技术.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4(9)

[5] 靳文波郑刚.下一代网络综合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4)

OSS数据 篇3

1.1 软件安装复杂, 机房维护量大

机房环境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考试、培训等需要, 不得不频繁地重新搭建;由于机器数量大, 配置差异化, 公用机房病毒传播快, 学生有意或无意的破坏系统, 造成机房系统瘫痪频繁;另一方面, 由于每学期课程安排不同, 再加上考试及培训等环境需要, 每学期初各机房的软件需要重新安装调整, 安装困难。机房环境部署工作繁重复杂, 常使机房管理老师陷入到大量的重复劳动中。

1.2 难于统计查询数据

管理员无法对机房的整体运作情况进行便捷的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在教学评估中, 无法对学生上课考勤、平时上机时间进行统计;管理人员无法掌握机房机器的使用率、故障率作为决策的依据, 管理员、教师、学生都不能及时了解机房上课信息;机房数目众多的计算机软硬件资产信息、变更情况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相关统计等等。

2 利用机房OSS系统搭建标准化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平台

2.1 机房OSS系统介绍

O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系统根据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专家们共同认可的标准而设计, 是一套围绕计算机实验教学而设计的操作支撑系统。

OSS系统为计算机实验教学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实验环境;为实验过程提供完善的运维支持, 保障实验平台网络畅通、软件系统免受病毒或人为操作的损坏, 并对学生在上机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约束, 避免学生将宝贵的实验课时间用在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上。另外, 教师可以对学生上机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操作进行监控和统计, 了解实验过程, 为实验效果评估提供详尽的原始数据, 从而掌握实验成果。如图1。

2.2 机房OSS系统具有的功能

(1) 环境部署模块。OSS系统支持Windows全系列及Linux、Unix操作系统, 满足不同专业 (班级) 对操作系统及各类软件的不同需要;同时, 再辅以差异拷贝、单系统多频道、虚拟系统等优势技术, 可快速部署针对各种复杂实验要求的软件环境;按照指定顺序为计算机自动非配IP地址和计算机名;提供软件统一注册功能, 可自动识别并记忆注册信息, 实现软件的自动统一注册, 免除人工手动逐台注册的重复工作。

(2) 系统保护模块。针对机房上机教学、上机实验过程中, 各类病毒、木马的攻击和破坏, 以及部分学生的人为误操作, 对实验环境造成的各种破坏, OSS系统提供全面的系统保护功能, 能有效防止病毒和人为破坏, 保护软件系统安全。

(3) 内网安全模块。因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及互通性, 如网络中的某个节点发生诸如ARP攻击、网络下载、访问不良网站导致病毒感染等问题, 那么整个网络都将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机房的各类教学、实验任务和管理、维护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OSS系统具备完善的网络风险防范措施, 全面确保网络平台畅通。

(4) 行为管控模块。管理端可远程限制学生端可使用的设备, 包含USB、光驱、并口等设备, 满足考试等环境下, 禁止学生使用USB、光驱等设备的需要;OSS系统可提供多种行为控制策略的优化组合, 能有效控制实验课学生行为, 保证教学秩序。

(5) 资产管理模块。计算机作为机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学校的固定资产, 每年都需进行相关资产统计方面的管理工作。机房内的计算机使用频率高, 各硬件设备的老化及自然损坏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部分学生的探索欲望强烈, 也导致机房存在计算机硬件设备丢失问题。OSS系统提供完善的资产管理功能, 能对硬件资产进行监控和统计, 合理保护教学资源, 系统可自定义生成资产报表, 可导出生成文档或打印存档, 快速完成资产统计工作。

(6) 数据统计模块。在以往上机教学、实验教学工作中, 授课教师只能了解学生的最终实验成果, 而无法对学生上机实验过程进行监控, 实验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 管理人员无法了解到学生上机的具体操作, 当机房出现意外问题时, 管理人员无法迅速定位到相关责任人。OSS系统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和统计, 掌控实验效果。

3 机房OSS系统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

3.1 在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各机房的应用

(1) 根据中心承担的各类不同的教学实习任务, 管理员规划好每个机房需安装的操作系统及软件后, 通过使用OSS系统的多操作系统及单系统多频道功能, 就快速的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及衍生出多操作系统上机环境;通过OSS系统的差异拷贝功能, 仅需几十分钟, 就可快速完成中心各机房的上机环境的整体统一部署;针对安装的部分需单机注册激活才能使用的软件, 通过使用OSS系统的软件统一注册功能。

(2) 对需在机房完成周期性上机实验的学生, 管理人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系统的权限账号, 并指定了固定的机房用机。通过权限账号, 被授权学生在各自指定用机上, 就可创建出个人私密的实验用虚拟系统环境。在创建出来的实验用虚拟系统中, 被授权学生可自行安装所需的软件, 搭建满足实验需要的操作环境, 随后可自由进行各项实验任务, 计算机重启后安装的软件也不会被还原, 同时所有操作数据都保存在虚拟系统中。因虚拟系统是需快捷键及权限账号验证才能进入, 当其它非授权学生使用计算机时, 因没有虚拟系统的授权账号和进入密码, 所以只能看到和使用计算机上所安装的正常操作系统, 这样就保障了拥有授权的学生实验用虚拟系统的安全, 让实验任务得以正常、持续开展。

3.2 在电子阅览室中的应用

(1) 机房BOSS系统支持对用户账号进行管理, 同时提供发卡、充值、退款、挂失、注销等功能。管理人员可以为上机的用户分配独有的账号和卡, 通过设置刷卡机, 用户上机可以通过刷卡或者输入账号、密码的方式登录系统。

(2) 机房BOSS系统提供严格的上机行为管理功能, 可对计算机的程序使用、网络访问、设备使用、端口使用、文件访问以及网络流量和带宽等方面进行限制操作。管理人员根据图书馆各区域计算机的不同功用, 有针对性的分别设置不同的上机行为策略, 并可设置时间段自动执行。

(3) 机房BOSS系统的刷卡机提供门禁管理模式, 可用于实体书籍阅览室的日常管理。管理人员通过设置刷卡机为门禁管理模式, 当用户进入相应的区域时, 需刷卡验证后方可通行, 一方面可有效限制无关人员任意进入上述区域, 二是可实时统计实体书籍阅览室等区域的人流量, 实时知晓阅览室的使用率, 为阅览室的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3.3 在计算机考试机房的应用

(1) 无论是上课上机、业余上机, 还是各类考试环境, 都有相应的操作系统环境可用。管理人员预先规划并安装好机房所需的各类操作系统, 不考试时, 管理人员将考试系统隐藏起来, 学生可使用上课、业余上机用的操作系统;当计算机等级考试来临时, 管理人员将上课、业余上机用系统隐藏起来, 而将考试系统调出, 学生就可使用考试系统进行上机考试了。

(2) 通过使用机房OSS系统的差异拷贝功能, 就可快速的对机房内其他的计算机进行数据统一部署了。数据拷贝完成后, 通过OSS系统的不同系统自动分配不同IP功能, 管理员可以一次性对考试系统和非考试系统同时自动分配不同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 这样就免除了手工修改考试用环境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的繁琐工作。

(3) 通过OSS系统的设备管理模块, 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控制考试用机的USB和光驱设备的使用, 防止通过U盘、光驱等进行舞弊现象的发生;OSS系统还可以自动监控、记录和保存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 管理人员通过查询可以详细、全面的了解学生上机考试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

4 总结

利用机房OSS系统搭建标准化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 依托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优化整合, 以上机实验教学为中心, 搭建了一个集应用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支撑平台。机器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 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实验课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向构建高素质人才成长要求的现代化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刘绯绯.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J].广西教育, 2010 (9) .

OSS数据 篇4

运营支撑系统 (OSS) 和业务支撑系统 (BSS) 是确保LTE网络容量和服务质量的关键系统, 并且支撑着运营商对高速移动宽带服务的变现。

在数据驱动的移动宽带世界, LTE无疑将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然而, 运营商如果缺乏激活、监控LTE网络和服务收费的能力, LTE网络则无法为运营商带来效益。

运营支撑系统 (OSS) 和业务支撑系统 (BSS) 是确保LTE网络容量和服务质量的关键系统, 并且其支撑实现了运营商对高速移动宽带服务的变现。现在, 为确保实时服务交付和无缝的客户体验, 需要将运营商的敏捷性、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提升至更高。

在Ovum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中, 其指出用户与运营商所签订LTE合同的头几个月, 是决定其客户长期的忠诚度和客户流失的关键。随着客户升级或迁移到LTE, 运营商必须确保他们的网络实现平滑迁移, 同时又能保留现有客户信息。

运营商需评估LTE、Vo LTE和网络共享对未来的OSS和BSS的影响, 明确真正推动LTE部署的关键服务与应用, 以及其对OSS和BSS的影响。

LTE网络服务驱动变革

虽然OSS、BSS这些支撑系统将受到网络变化的影响, 但实际上这些变化并不是由LTE本身推动的, 而是运营商希望基于LTE或4G技术提供的服务所驱动。即提供丰富、交互式视频和个性化服务的高速移动宽带客户需求, 正在推动这系列变化来临。

这些变化本身需要融合实时环境, 并与合作伙伴在这个多业务模式共存的复杂生态系统环境中, 共同推进。

未来的OSS与BSS系统

传统上, OSS平台专注于技术控制和网络内容管理。然而, 基于IP的网络需要端到端的网络控制、服务控制和客户体验控制, 这意味着OSS需要更加的商业化。

与此同时, OSS仍然是网络设计和容量规划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但它将面临来自更多细节层面的挑战, 以确保服务交付与质量、活跃度以及提供具有关联性和高度个性化的客户服务。

BSS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语音和简单数据的处理, 但现在它们需要处理更丰富、更复杂的实时数据。在BSS数据栈, 需要考虑到一系列新的服务和相关的网络信令流量, 以及来自单个或多个设备上运行的多个并发的数据会话。

伴随You Tube和用户生成的视频内容充斥在网络中, BSS需要为数量增加的短期交易开具账单。在IP和LTE时代, 包括收费、评级、实时政策, 并与网络内容和客户档案集成的新的定价模式, 将成为必须。

运营商部署LTE的战略规划是艰巨的。对OSS和BSS领域的影响自然是与战略部署联系在一起的。但是, IP网络和服务的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意味着对于OSS/BSS的投资, 必须是列入网络迁移计划的早期阶段的一部分。

上一篇:国产电影发展下一篇:民族服装服饰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