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十篇

2024-09-11

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 篇1

一、“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为了对“说课”有一个质性的认识,可以把“说课”与上课做一番比较,“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

其相同点首先表现在二者着眼点都是一节课的教材,其次,两者都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说课”与上课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的不同。上课的目的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与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即使学生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这一设计的理论依据,使听者听懂,进而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修养。

第二,内容不同。上课的主要内容由教学的知识点以及为阐述这些知识点而充实的事实、现象、理论与实例构成。“说课”内容则主要是教学设计所设计的项目,以及支撑这一涉及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第三,对象不同。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

第四,方法不同。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讲解、阅读、讨论等形式完成,其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都处于主体地位。“说课”则全部是说课教师的活动,主要由教师的述说、解释、展示构成。

二、“说课”前要做的准备

要说好课,在“说课”前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和训练工作。“说课”前应做哪些准备呢?归纳起来应是做好知识准备、理论准备、技术准备。

1.知识准备

知识是基础,没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要想说好课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课”前首先要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的内容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课程标准、教材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这一点说课教师往往忽略。说课前,教师一定要熟悉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离开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说课就会迷失方向。

(2)钻研教材。

(3)阅读其他的教学参考书。要把握一堂课,只靠个人的智慧还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查找教学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研究其他教师在处理这堂课过程中的策略,根据自己的情况吸取有效的策略。

2.理论准备

“说课”的理论因素很浓,教师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是说不好课的。“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研究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否则说课就没有高度,就是无本之木。

3.技术准备

(1)明确“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要想说好课,首先明确“说课”要说什么,从几个方面展开“说课”。在阐述每部分的时候,“说课”教师不但要说出是如何操作的,而且还要说清这样做的理论依据,使用听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掌握说课的技巧

(1) 加强说的功夫

“说课”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目的,但却得用语言表述。要动口,就要加强说的训练,要有说的功夫。要注重语气、语量、语调、语速、语感;要进入角色,脱稿“说课”不能用背诵的语调,要用“说”或者“讲”的语气,设计意图则用说明性语气,二者要有区别;要注意教师所处的位置,要和讲课相同,板书和演示等操作等活动要自然和谐、落落大方。

(2) 对“说课”的内容要分清主次,教师在“说课”时对说课的各方面内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只要说清“是什么”和“为什么”即可。应把主要力量放在说教学程序上,这是重头戏。

(3)准备好“说课”所需的教具

三、“说课”的步骤以及具体的操作

“说课”是一个公开场合的正式活动,因此应该有一个导言。导言部分抓住说课的对象和内容。对象是要说的那堂课,在阐述对象的时候必须把这堂课的学科、年级以及在教材中的位置详细的说清楚,如同计算文件中的路径,给人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其次,“说课”的性质既然是“讲解具体某一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那么“说课”的内容也就是教学设计和依据两个方面。

导言介绍完毕后,就要清晰地向大家呈现本次“说课”的几个部分。“说课”一般由几部分构成呢?从教学活动的直观角度看,教学活动是一个运用一定的方法,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一个活动过程,那么在“说课”的时候必然要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过程,同时板书是教学内容在黑板上的呈现方式,也是教学的一种外在的体现。因此,一般“说课”主要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说明和这样处理的依据。

1.教材分析

(1)教材某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说课”要求:准确地说出相关联的绪前教材内容和相关联的继后教材内容。

(2)教材的教学目标及其确定依据

(1) 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

“说课”要求:正确说出某一教材内容需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学生学完本课能做些什么?

(2) 确定教材某一内容的教学目标的依据

当前,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划分教学目标体系。

第二,紧扣课程标准

教师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不是随意编造的,基础教育的教材都是根据一定的现在的课程标准编写的,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最终考察学生素质的依据(如基础教育的各类考试试题都是围绕课程标准出题),所以,教师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精心地研读课程标准。

第三,要有具体可操作性

如何使教学目标具有具体可操作性呢,这就涉及到怎么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

例如:一个老师在教《杠杆原理》这节课的时候,提出的能力性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很显然它不符合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性的特点。

那么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才符合具体可操作性的原则呢?当前人们用得比较多的是马杰的ABCD模式。

ABCD模式:A (Audience):学生。教学目标编写中主体应该是学生。B (Behavior):行为动词。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必须指明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表现,即他学后能做什么。C (Condition):行为条件。指明产生具体行为表现的课堂教学限制或范围,即学生是在什么样的教学途径下才能学会这样做。D (Degree):表现的程度。即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

(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及其确定依据

(1) 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说课”要求: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法的形成和情感的培养等方面出发,准确地说出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2) 确定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依据

一般来说,教材的重点是指教学目标中占主导地位目标所对应的教材知识点,难点是教师或学生教与学的过程中难以把握的地方,难点并非就是重点。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对教材难点的理解不是很恰当,很多老师在写教学难点的时候就是从教学重点中抽出几个做为难点,这是对教学难点理解的偏差。

2.教学方法

(1)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陈述所用的教学方法

在说教学方法的时候,注意一定不能把一堂课的教学方法采取简单罗列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应该在谈到每一个方法的时候应把用这种方法完成的教学内容或任务呈现出来。同时,尽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个人方法的使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但是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一些,不然容易使学生的心理产生疲劳感,降低教学的效率。

(2)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在说教学方法的时候还应该阐明具体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一般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涉及到这两个大的方面。

(1)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中常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在技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多用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这种心理特点对方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方法的制约,小学阶段教学受学生形象思维的制约,教学方法应多选择直观性的教学方法,而中学后,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教学方法就应体现讲授过程中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二是不同班级学生的课堂气氛也是制约方法的一个方面,有的班级比较沉闷,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要考虑那些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方法,例如提问,讨论等。

(2)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所以,一些能实现师生互动,能最大程度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方法,就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方法选择的一个重要的趋向。例如现在提问法,讨论法等几乎成为每节课教师都使用的方法。

3.教学手段

(1)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陈述所用的手段。

在说教学手段的时候,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谈自己选择的教学手段。

(2)教学手段选择的依据

在说教学手段的时候还应该阐明具体选择的基本依据,一般教学手段选择主要是配合方法的使用,当然也有些新颖的手段例如多媒体等等自身的功能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也是教学手段选择的依据。

4.教学程序的设计

由于不同的学科、不同性质的知识的教学过程多种多样,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模式。这里只是就一般的课堂教学程序来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1)复习旧课

一般来说,复习旧课是上课的第一个环节,由于复习的目的不同,复习存在着两种:系统性复习和针对性复习。系统性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上堂课所学的内容,针对性复习主要是选择以往与本课联系大的旧知识复习,从而为学生学习新课程提供知识上的准备。

(2)导入新课

为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动机,复习完旧的知识后,不宜直接讲授新课,而应该有适当的铺垫和导入部分。

导入新课的方式很多,例如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演示实验导入等等。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导入的目的性、生动性、简洁性

(3)讲解新课

在具体的课程讲授过程中,通常是由几个活动环节构成,说课时,在阐述不同活动后还应该说明这几个活动设计的依据。

(4)总结归纳

讲完新课后,应留5-10分钟的总结,系统地回顾本课讲授的知识要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5)布置作业

在下课之前,应给学生布置课间作业或家庭作业,作业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作业考察知识点的分布合理,难度适中,题量不能过多。

5.设计板书

在说板书设计的时候,主要谈自己板书是要点式板书、总分式板书、对比式板书、线条式板书亦或其他,然后着重谈自己这样设计的理由。例如高年级教材的体系性强,教材的各标题本身就呈现好了教学内容,因此采用要点式;有的教材有着明显的总体结构,这样板书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相互包含关系;有的教材涉及到的不同事物在同一维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存在着对比的特点,所以就采用对比式。

在说完课的主要内容以后,同样要做一个结束性的发言,例如:说课完毕,请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3.

[2]崔允漷.理念与策略 (上)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95.

[3]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77.

[4]扈中平, 李方.现代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96.

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 篇2

“数控铣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是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实施注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教师团队化。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融合为一团体,教学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二是教材一体化。理论课教材和实践课教材融合为一体,将原来的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三门课程教材综合为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教材。三是教室一体化。多功能教室设在实训车间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接受程度教学地点随机变化。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由同一教师主讲,两位实践教师辅助,教学场所可在多功能教室或实训车间,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可边教、边学、边做,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技能的传授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

课程内容在构建过程中主要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出发,结合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 四级) 中的应知应会内容,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力求做到“有用、实用、好用”,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特点。本课程以项目、任务为引领,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将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数控铣加工工艺编程知识与数控铣床操作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中,以零件加工要素来确定课程框架和课程内容及教学资源的利用,采用理论教学、数控仿真教学和实际操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共分八个项目( 见表1) 。

三、教学组织的构建

1. 师资配置

教师作为教学的三大要素之一,既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师资配置时,配一位主讲教师,两位辅助教师,主讲教师应是一名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较扎实的数控加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又具有课堂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最好有机械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

2. 教学评价设计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以人为本的综合性评价、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评价在教学情境设计中不可缺少。通过建立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能引导学生具有严谨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整个评价由理论知识评价、在仿真软件上零件虚拟加工评价和在实际机床上零件加工评价、学习态度四者相结合( 见表2) ,实际机床上零件加工评价是按任务加工评价表( 见表3) 累计得分,既考虑作品的精度还考虑学生的工作态度、文明生产等要素。

3. 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还要注重“一体化”学习场所建设,既要有集理论教学、小组工作、仿真加工练习的多功能教室,还要配置足够的实训设备和工位数量。两个教学点距离比较近,根据教学需要,学生掌握情况,不断在两个教学点交替,理论与实践没有明确的固定时间。

四、课程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 1) 开展“数控铣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改革,体现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操作能力的职业性。通过将本课程的主要知识进行项目化为导向,通过任务引领课程为主体,以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交替教学,并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实际生产产品的加工要求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新的课程内容。

( 2) 本次教改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教师也体验到久违的成就感。通过本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组织的构建,为其他学习领域提供启示和借鉴。

( 3) 教学安排灵活多样。教师的教学可以先理后实,也可以先实后理,学生有足够时间解决问题和实践训练,教师更多地给予示范、引导和点拨。

“说课”的理论与操作研究 篇3

一、“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为了对“说课”有一个质性的认识,可以把“说课”与上课做一番比较。“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

其相同点首先表现在二者着眼点都是一节课的教材,其次,两者都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说课”与上课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的不同。上课的目的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与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即使学生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这一设计的理论依据,使听者听懂,进而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修养。

第二,内容不同。上课的主要内容由教学的知识点以及为阐述这些知识点而充实的事实、现象、理论与实例构成。“说课”内容则主要是教学设计所设计的项目,以及支撑这一涉及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第三,对象不同。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

第四,方法不同。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讲解、阅读、讨论等形式完成,其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都处于主体地位。“说课”则全部是说课教师的活动,主要由教师的述说、解释、展示构成。

二、“说课”前要做的准备

要说好课,在“说课”前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和训练工作。“说课”前应做哪些准备呢?归纳起来应是做好知识准备、理论准备、技术准备。

1知识准备

知识是基础,没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要想说好课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课”前首先要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的内容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课程标准、教材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这一点说课教师往往忽略。说课前,教师一定要熟悉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离开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说课就会迷失方向。

(2)钻研教材。

(3)阅读其他的教学参考书。要把握一堂课,只靠个人的智慧还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查找教学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研究其他教师在处理这堂课过程中的策略,根据自己的情况吸取有效的策略。

2理论准备

“说课”的理论因素很浓,教师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是说不好课的。“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研究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否则说课就没有高度,就是无本之木。

3技术准备

(1)明确“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要想说好课,首先明确“说课”要说什么,从几个方面展开“说课”。在阐述每部分的时候,“说课”教师不但要说出是如何操作的,而且还要说清这样做的理论依据,使用听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掌握说课的技巧

①加强说的功夫

“说课”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目的,但却得用语言表述。要动口,就要加强说的训练,要有说的功夫。要注重语气、语量、语调、语速、语感;要进入角色,脱稿“说课”不能用背诵的语调,要用“说”或者“讲”的语气,设计意图则用说明性语气,二者要有区别;要注意教师所处的位置,要和讲课相同,板书和演示等操作等活动要自然和谐、落落大方。

②对“说课”的内容要分清主次,教师在“说课”时对说课的各方面内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只要说清“是什么”和“为什么”即可。应把主要力量放在说教学程序上,这是重头戏。

(3)准备好“说课”所需的教具

三、“说课”的步骤以及具体的操作

“说课”是一个公开场合的正式活动,因此应该有一个导言。导言部分抓住说课的对象和内容。对象是要说的那堂课,在阐述对象的时候必须把这堂课的学科、年级以及在教材中的位置详细的说清楚,如同计算文件中的路径,给人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其次,“说课”的性质既然是“讲解具体某一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那么“说课”的内容也就是教学设计和依据两个方面。

导言介绍完毕后,就要清晰地向大家呈现本次“说课”的几个部分。“说课”一般由几部分构成呢?从教学活动的直观角度看,教学活动是一个运用一定的方法,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一个活动过程,那么在“说课”的时候必然要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过程,同时板书是教学内容在黑板上的呈现方式,也是教学的一种外在的体现。因此,一般“说课”主要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说明和这样处理的依据。

1教材分析

(1)教材某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说课”要求:准确地说出相关联的绪前教材内容和相关联的继后教材内容。

(2)教材的教学目标及其确定依据

①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

“说课”要求:正确说出某一教材内容需要达挚的具体的目标,学生学完本课能做些什么?

②确定教材某一内容的教学目标的依据

当前,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划分教学目标体系。

第二,紧扣课程标准

教师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不是随意编造的,基础教育的教材都是根据一定的现在的课程标准编写的,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最终考察学生素质的依据(如基础教育的各类考试试题都是围绕课程标准出题),所以,教师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精心地研读课程标准。

第三,要有具体可操作性

如何使教学目标具有具体可操作性呢,这就涉及到怎么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

例如:一个老师在教《杠杆原理》这节课的时候,提出的能力性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很显然它不符合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性的特点。

那么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才符合具体可操作性的原则呢?当前人们用得比较多的是马杰的ABCD模式。

ABCD模式:A(Audience):学生。教学目标编写中主体应该是学生。B(Behavior):行为动词。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必须指明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表现,即他学后能做什么。c(Condition):行为条件。指明产生具体行为表现的课堂教学限制或范围,即学生是在什么样的教学途径下才能学会这样做。D(Degree):表现的程度。即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

(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及其确定依据

①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说课”要求: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法的形成和情感的培养等方面出发,准确地说出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②确定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依据

一般来说,教材的重点是指教学目标中占主导地位目标所对应的教材知识点,难点是教师或学生教与学的过程中难以把握的地方,难点并非就是重点。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对教材难点的理解不是很恰当,很多老师在写教学难点的时候就是从教学重点中抽出几个做为难点,这是对教学难点理解的偏差。

2教学方法

(1)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陈述所用的教学方法

在说教学方法的时候,注意一定不能把一堂课的教学方法采取简单罗列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应该在谈到每一个方法的时候应把用这种方法完成的教学内容或任务呈现出来。同时,尽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个人方法的使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但是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一些.不然容易使学生的心理产生疲劳感,降低教学的效率。

(2)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在说教学方法的时候还应该阐明具体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一般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涉及到这两个大的方面。

①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中常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在技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多用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这种心理特点对方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方法的制约,小学阶段教学受学生形象思维的制约,教学方法应多选择直观性的教学方法.而中学后,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教学方法就应体现讲授过程中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二是不同班级学生的课堂气氛也是制约方法的一个方面,有的班级比较沉闷,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要考虑那些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方法,例如提问,讨论等。

②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所以,一些能实现师生互动,能最大程度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方法,就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方法选择的一个重要的趋向。例如现在提问法,讨论法等几乎成为每节课教师都使用的方法。

3教学手段

(1)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陈述所用的手段。

在说教学手段的时候,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谈自己选择的教学手段。

(2)教学手段选择的依据

在说教学手段的时候还应该阐明具体选择的基本依据,一般教学手段选择主要是配合方法的使用,当然也有些新颖的手段例如多媒体等等自身的功能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也是教学手段选择的依据。

4教学程序的设计

由于不同的学科、不同性质的知识的教学过程多种多样,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模式。这里只是就一般的课堂教学程序来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1)复习旧课

一般来说,复习旧课是上课的第一个环节,由于复习的目的不同,复习存在着两种:系统性复习和针对性复习。系统性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上堂课所学的内容,针对性复习主要是选择以往与本课联系大的旧知识复习,从而为学生学习新课程提供知识上的准备。

(2)导入新课

为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动机,复习完旧的知识后,不宜直接讲授新课,而应该有适当的铺垫和导入部分。

导人新课的方式很多,例如故事导人、情境导人、演示实验导人等等。在导人新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导入的目的性、生动性、简洁性

(3)讲解新课

在具体的课程讲授过程中,通常是由几个活动环节构成,说课时,在阐述不同活动后还应该说明这几个活动设计的依据。

(4)总结归纳

讲完新课后。应留5~10分钟的总结,系统地回顾本课讲授的知识要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5)布置作业

在下课之前,应给学生布置课间作业或家庭作业,作业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作业考察知识点的分布合理,难度适中,题量不能过多。

5设计板书

在说板书设计的时候,主要谈自己板书是要点式板书、总分式板书、对比式板书、线条式板书亦或其他,然后着重谈自己这样设计的理由。例如高年级教材的体系性强,教材的各标题本身就呈现好了教学内容,因此采用要点式;有的教材有着明显的总体结构.这样板书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相互包含关系;有的教材涉及到的不同事物在同一维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存在着对比的特点,所以就采用对比式。

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 篇4

《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为考试课, 课程设置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为1∶1, 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单列。其中, 平时操作考核成绩占20%, 期终考核成绩占80%。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合格, 才能参加理论考试。否则, 该门课程只能重修。

2 存在问题

(1) 护生对“以人为中心”知识的应用不灵活。在操作考试中我们看到有些护生操作前的评估均以模式化出现, 如解释不区别对象的具体情况, 用同一样的模式解释:你好...因为你...我为你..., 为了应试而解释, 没有以热情的态度询问病人的感受或心理需求。即使在操作过程中能与病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也显得生硬与刻板, 如静脉输液时嘱咐病人说:你的手不能乱动, 否则的话...。全然不顾病人听了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只是为了应试而嘱咐。

(2) 护生的“模拟操作”概念强化。在操作考试过程中有部分护生“模拟操作”概念强化, 表现为: (1) 操作过于流程化, 缺少与病人的互动。如考口腔护理时, 从第一个棉球擦拭口腔开始到最后一个棉球擦拭完毕, 均没有与病人沟通, 嘱咐病人怎样配合, 询问一下病人的感受。 (2) 有仿真操作现象发生。平时操作练习大部分在模拟人上进行, 因为是模拟练习, 练习时有仿真操作现象发生, 如口述洗手或戴口罩, 模仿皮肤消毒动作, 或者是将物品反复使用。或多或少强化了一些非规范性操作的概念和行为。以致将这些非规范性操作的概念和行为带到考核中。

(3) 评分标准不一致, 考核结果大相径庭。在操作考试时, 有的老师不参考评分标准, 凭着某一个操作步骤的失误, 认为就不应该及格, 而且没有一个具体的成绩。在操作中经常提问或打断学生思路做评价, 导致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紧张, 发挥失常, 影响考试结果[1]。

(4) 考核用物繁多。学生抽签后根据考核项目自己准备用物, 用物繁多, 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将用物准备齐全, 有时难免找不到或遗漏用物而慌乱, 影响考试质量。

3 对策

(1) 更新教材、更新护理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我院于2006年6月编写省级精品教材《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 以培养学生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面的智能结构及必要的护理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宗旨。编写采用“以人为中心,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 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 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主题进行教学[2]。如操作前的准备包括4个方面:评估病人、用物准备、环境准备、操作者准备。我们把评估病人放在首位。操作前先到床边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评估, 操作中注意“病人”的心理反应和需要, 操作后对护生进行整体护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2) 注重培养护生的人文护理观和行为。从存在问题可见, 护生认为模拟人非智能化, 即使与模拟人之间互动, 也了解不到自己的操作带给“病人”的感受。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反思技能教育的过程, 提出对策: (1) 有些操作让护生扮演病人, 使护生既有对真人操作的感觉, 又有作病人的感受, 体会到护理工作的深刻内涵。如从2010年开始, 我院护生开展静脉输液的真人真练; (2) 改变护生练习课操作中的“模拟”概念, 把模拟人当作医院内的患者或社区的特定人或家庭中的人, 教师或学生随机提出假设问题, 护生边实践边与“病人”交流沟通, 养成边说边做的习惯, 更好地体现人性化护理。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矫正。

(3) 规范操作。 (1) 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步骤进行。护生平时在模拟病区练习, 任课老师严格指导。护生在期终操作考核前1~3周, 到模拟病区复习各项技术操作, 教师再次示教讲解要点和动作, 对共性问题及时矫正和规范。 (2) 进入模拟病区前教师强调学生在着装、仪表、行为举止方面的要求, 发现护生的不良行为及时指正。

(4) 针对护生心理素质的群体差异, 采用不同教学手段, 调动、激发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护理技能的学习热情,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 操作考试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监考老师事先对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统一认识, 考试时, 每个护生一份, 针对评分标准扣分。老师在护生考试时基本保持沉默, 缓解了他们的紧张心理, 使得学生能正常发挥, 及格率明显提高, 结果让学生和老师都比较满意。

(6) 考核前将所有的用物在用物准备室分门别类地放置, 墙面上贴上用物的类别标记, 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就能找到用物。有些用物需当场配置, 如灌肠液的配置, 由学生在用物准备室当着监考老师的面进行配置, 大大方便了学生的操作和老师的监考。

参考文献

[1]孙红侠.护生毕业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6 (14) :169.

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 篇5

关键词: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一体化

1 问题的提出

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教学科研相结合、因材施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历来被我国高教界认为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究其原因有二点:一是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二是教材内容及其组织方式不符合学生能力提高的要求。进一步讲,实验与理论教学分开设课,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形式,二者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是很难保证彼此的相互依托和相互补充,必然会出现明显的两张皮现象。从教材内容及其组织情况来看,现行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学科、专业知识的罗列与陈述,并按照知识层次,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组织形式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传授。而教学内容既不是当今社会的实际问题,也不是与未来学生职业相关的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建立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教材体系,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增强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改善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一个自主学习的探索性研究活动,才能彻底改变目前教学原则与实际教学相背离的现实,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适应人才。

2 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教学教材体系的功能特点

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教材体系,必然是以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紧密相联系的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为主线,以解决这些问题而构建的教材体系。它必然废除旧的课程体系(以专业知识的体系性,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所组成),以解决职业的实际问题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来构建。也就是说,是以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个体创造能力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不难看出,新的教材体系与传统的课程体系比较,从内容上来看,其知识成份既具有更加广泛的迁移性、更适合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需要;也具有广阔的综合性,是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综合集成,更适合于学生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角度分析问题。由于这里的知识不是按照过去传统教材的简单的陈述与罗列,而是以围绕解决职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面貌出现,即赋予了新的活力,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更乐于利用这些解决问题的知识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从记忆知识中解放出来,从而成为探索知识、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工巧匠。从教学情况来看,更适合于应用发现法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教师从繁重的讲授中解脱出来,而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索与提高。从整体功能上来看,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即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了教学的主导;改进了教学的过程,使实验与理论教学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的发展。

显然这一体系是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的产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推动力,是改进教学形式的促进剂,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着迷药,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3 高校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3.1 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思想将引领高校的整个教学行为

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思想,通俗地讲,就是将实验与理论紧密地联系起来,避免二者相脱节。实际上它既是对实验教学的改进,也是对理论教学的改进。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教学改革举措,还是一项伟大的教学实践创新活动,还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规范我们教学行为的总则和改造传统教学观念的强大思想武器。

可以说,实验与理论一体化是改善现行高校教学体系所采取的积极行动,是我们面对现行教学所存在问题而采取的重大决策,是综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各自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体系进行自我构建需要的要求下而进行的创造性的尝试和探索。它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为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将众多相关的不同专业的学科知识组合到了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体系和专业学科体系的限制,着眼围绕于解决实际问题,由学生自我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所采取的措施,并进行具体的实验,使原先只局限于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扩大为多学科、多专业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通过自主性学习转变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传统教学行为具有重大冲击的一次深刻革命,它将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形式,使高校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都将产生质的变化。这在高校教育史上也是一次罕见的变革。

3.2 将使教学的形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教材体系的建立,可确保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它将成为今后我国高校教学的主要依据。现行教学形式主要是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两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没有有采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理论教学)和照方抓药(实验教学)的方法。原因是缺乏符合发现法教学的教材。发现法是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在发现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一种具有较高程度的独立学习的方法。显然这种学习方法,最适宜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即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相应的理论,促使实验能够有序进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并在发现的过程中有所提高;或在理论的教学中引入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论知识和探索新的知识。显然,符合这样教学需要的教材,其教学内容不仅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还要引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拓宽学科、专业的范围,把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作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引擎,通过这些知识、技能和原理对学生开展学生方法的学习训练,即将学习的内容结构与发现法相结合,将科学研究过程适度地引进到教学之中,而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组合方式,建立“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造力”的组合方式,以社会实际问题,也就是与未来职业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来组织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动机。可见,这样的课程建设,必将未来整个高等教育教学的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3.3 平息人们对实验与理论教学形式优劣的评价,专心研究新的教学方式

为了改善和提高学习的效果,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实验与理论教学二者究竟谁更重要的问题,通过争论,固然能够提高人们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但是,仅靠重视方法的改变还是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们将实验教学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但实验教学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化,按方抓药的实验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实验仍然是一个验证的过程,与理论的联系还是不够紧密;距离因材施教还有很大的距离,教师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动摇,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实现;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还是没有同步提高,实际上,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仍然把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没有按照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思想进行其教材建设,没有脱离原先的教学形式,仍然把理论和实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人们对理论与实验教学一体教学方式的认可,这种教学方式必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使人们从无谓的争论中解脱出来,从而投入到其教材建设研究和建设之中。

3.4 真正提升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改善实验教学人员的地位

随着理论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深入发展,理论与实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必将日趋完善和成熟,这时,人们普遍会对实验教学有新的认识。事实上,理论与实验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其教学形式是对原先的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整个教学过程是紧紧围绕实验这个主线而进行的,这时的“理论(教学)”只是为了“实验(教学)”服务的,是附属于“实验”的教学,从教学地位看,居于从属地位,而“实验(教学)”的地位却成了主体地位。从教师的情况来看,原先的实验教学队伍成了新型教学方式的骨干,而其原先的理论教师,只有加强实验技能的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实际上是实现了理论教师队伍向实验队伍的分流、靠拢、转岗,无形中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地位,成了教学的主体。

3.5 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建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由上可见,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建设,才能使当今高校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师生间的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主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探索性研究活动;才能真正按照教学原则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挖掘其潜能,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适应人才。

4 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实施思路

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教材体系的建设与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高校广大教师,包括所有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学人员共同的努力,认真地研究和大量的实践。首先,必须建立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坚持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原则,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武装并指导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其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投身到实验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大胆对教材进行改革。即更新目前高校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知识结构体系转变成为“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个体创造能力”的能力结构体系,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去重新组织其课程的知识成份,用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作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基本内容,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引进到教学之中,而不是对其内容一如既往地进行陈述与罗列。从而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具有较为宽广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学到独立学习的方法,并使其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学到的知识,即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换。同时,要将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学习对象,并按照解决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来组织教材,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实行相互协调作,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打破原来专业知识的限制,采取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融合,构建新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总体的建设要求,真正落实起来有很大困难。从现实来看,我们只能采用渐进的方式逐步对现行教材进行改造。即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开展对现行课程内容的改造,使理论教学实验化,实验教学理论化,最后实现实验与理论教学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文档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6

一、实现文档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一) 前端控制思想模式。

前端控制思想, 是最初由法国的档案学者诺加雷所提出的:档案管理工作者要重新思考他们在文件生命周期中进行干预的时间, 必要时, 重新思考文件生命运动的周期本身。

前端控制就是针对文件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管理要求, 将这些要求放入到文件设计阶段, 确定管理好文件的先决条件是功能合理的文件管理模式;在文件维护和形成阶段, 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以使得电子文件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和格式, 进行自动文本的生成, 以确保文件的背景、内容、结构的一体化和完整性;改变过去的档案与文件管理工作分阶段、分流程的管理思想, 从而对于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和控制;强调档案与文件工作的协调、统一规划性, 以充分地发挥文件的总体及各个部分的最大功能性。[1]

(二) 文件的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的生命周期理论源于欧美的生命周期理论, 被认为是现代档案管理成熟的标志。它所对应的理论依据是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规律, 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文件从形成、保管到最终的销毁,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运动周期, 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文件在生命运动过程中, 依据其所处的不同阶段, 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不同阶段的文件, 其所具有的不同的管理方式、保存场所、服务对象, 其间存在着种种内在的对应关系。

国内著名文档管理研究专家陈兆祦, 将文档的管理工作, 划分为四个阶段, 将文档的生命运动过程划分为永久保存阶段、暂时保存阶段、现实使用阶段、制作阶段等, 这种划分方式是比较贴近我国现实情况的。文件的生命周期理论较为强调文件自始至终的连续性、动态性、完整性。当前, 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通过进行归档口的设定, 将文件的第一、二阶段, 作为文件, 第三、四阶段才作为档案, 而非采用统一的方式和标准, 进行统一化的管理, 导致文档的不同阶段都是相对独立的, 因而形成了文档分离的不正常现象。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采用统一性的档案管理标准, 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 重新缝合以往被人为划分、割裂开的文档管理的二、三阶段, 形成统一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这种杂糅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化与统一性, 较为符合文件运动的特点。

二、文档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一) 文档一体化的切入点。

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工作, 最早是针对于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档案、文件管理的工作而提出的。档案管理与文件管理, 是文件管理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的阶段与过程, 它们通过归档口实现链接。在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两个阶段中, 两者是相互脱节的, 是两个不同的管理流程与阶段, 因而,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档案管理与文件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不太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文档管理一体化的最佳切入点, 是归档。归档既是将电子档案纳入到档案管理范围的最佳途径, 同时也是实现完善电子档案政务环境、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流程重组的重要手段。在电子环境之下, 应该以归档为切入点, 实现对于文件的前端的控制和监督, 进而形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

文档一体化的切入点, 要以归档为主要的工作参考依据;在进行归档的过程中, 各文档管理单位可以结合台湾国立大学的电子档案管理方式, 通过汇编不同时期的优秀出版资料, 给人们提供可以查阅的各种文理学资料库, 开创了档案文化的新意象;这一归档的过程, 是建立在对于既往知识经典的整合与分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二) 文档一体化的前期准备。

文档一体化的前期准备, 主要是指从法律的法规、制度标准方面, 进行文档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程序、步骤方面的改革与规划, 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文档管理工作体制;积极采用成熟的文档管理硬件设备及软件设备, 使得文档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化、快捷化;在文档管理工作中, 必须积极加入电子化的文档管理形式, 使得文档管理工作能够较早地介入到电子化的管理终端中;在电子文档的网络化管理研究方面, 必须深入研究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 从而做好非纸质载体的文档管理工作。

文档一体化的前期准备工作, 可以拟定文档管理章程, 出台并贯彻实施《文档管理纲要及工作细则》, 以切实保障文档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实现文档管理的电子化与技术化, 相关的文档管理工作机构, 可以参考江苏省南京大学图书馆的电子文档管理模式, 采用电子阅览室和自动用户服务终端网络信息体系, 实现文档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化。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文档管理工作实现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 已经成为当今文档管理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与任务之一, 实现文档管理工作的一体化,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更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文档一体化,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春雷.试论文档一体化管理的理论依据及其实现[J].云南档案, 2008.

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 篇7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郭亚丁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涉及诸多关键要素,表现出自身特性,具有明确目标取向,其成果将产生良好效应。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必须把握平等、协调、融合、创新、发展和服务等战略要点,并注意处理好不同方面的关系。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思考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性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就是要围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实践,确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的思路,以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有效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作用为核心,以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为基本途径,以加强基层党组织、激发党员活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活动阵地体系、党员管理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和领导责任体系,构建起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努力使城乡基层党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整体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融合、相促进。

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总体规划一体化。城乡基层党建需要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真正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整体。二是资源配置一体化。这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场地资源、信息资源等。消除城乡障碍,使各种资源在城乡之间相互无障碍流动。党建资源配置要达到“质与量的统一”,着力提高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内在质量。[1]三是保障机制一体化。改变传统的城乡基层党建的保障待遇不平等,组织管理不统一的状况。此外,必须制定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一的标准,实现统一的检查和监督。四是工作方式一体化。城乡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是单向行为,而是双向行为,是在良性互动中形成有机的整体。在工作方式上寻找共性的统一,使党建的方式方法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五是政策制定的统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需要建立统一的政策支持体系,这就需要清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政策性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统一的体制、统一的政策。

但要看到,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一是过程的阶段性。切忌不分阶段、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地搞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更要防止搞“突击”、搞“赶超”等急于求成的做法。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工作。二是内容的差异性。在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过程中,决不能搞“一刀切”。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逐步促进城乡基层党建的融合。三是实施的特殊性。从共性看,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适用的,它的基本要求对于不同地区都具有指导意义。但从个性看,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属于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具有党的自身建设的特点,必须符合党建的自身规律。

二、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目标取向和预期效应

目标取向关系着发展方向,主导着行动的态度,进而影响战略任务的实现。我国社会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时期,城乡关系正在向着一体化的目标取向迈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取向必须与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取向相契合,其“新格局”的终极目标取向也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组织阵地上的均衡布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也是包括党员、组织、阵地等在内的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要顺应党员就业多样化和分布结构变动的趋势,本着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教育管理和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对城乡组织结构、阵地结构、要素结构等进行合理布局和有机更新。从实践成效看,要更加注重功能区块、中心村庄、行业协会、城乡社区等“节点领域”的区域性组织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形态稳定和机制开放、有效聚集高度协作的立体式、网络型、均衡化的组织网络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的网络化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工作阵地系统,形成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分布网络,推动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为城乡基层党员创造无缝隙、敞开式、全吸纳的组织空间和活动环境,为城乡基层党员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活动载体。

二是党建资源上的均等配置。要强化资源集约意识,打破城乡分割的党建资源配置格局,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城乡基层党建资源能自由流动、相互流动、有序流动,以达到党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有效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充分发挥党的组织资源对激活、配置、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作用,形成城乡一体考虑、配置公平、良性互动的资源分配环境。建立城乡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布局合理、区域均衡、城乡共享的党建公用设施体系,培育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同质、均等、便利的服务环境,努力在人财物等方面做到双向开放、优势互补、城乡共享,充分发挥党建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是党务管理上的协调统一。要以开放的观念,着力打破区域界限,改变城乡基层党建事务管理相对封闭的状况,建立城乡一体的民主开放、协调统一的党务管理体系,做到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建设、城乡党内事务统一管理、城乡基层党建互促共进机制统一建立、城乡党内关怀激励统一开展,积极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之间党务公开、发展党员、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双向拓展。在党员教育、组织生活、发挥作用等方面做到双向促进,在开展党内帮扶、关爱、激励等方面同向加强,使之相互衔接、互促共建。建立健全城乡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协调机构,形成城乡联动、统一有序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的政策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为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提供协调统一的制度保障。

四是服务网络上的均匀分布。要坚持把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发展作为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搭建以党员服务区、党员志愿者、党员先锋岗为基本形式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服务网络,使党员群众的服务需求与组织服务资源的有效无缝对接,努力实现党员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系统化服务。健全城乡党内基本服务网络,在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科技文化、信息咨询等方面做到对城乡基层党员一体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均等化,最大化体现城乡基层党建的社会价值。

五是党员权利上的平等保障。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念,消除城乡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以及具有的条件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公平对待城乡所有党员,发展平等和谐的党内关系,使城乡党员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同时,城乡基层党组织要平等对待流动党员,把流动党员纳入管理服务范围,形成城乡互动、双向服务、融入组织、双重管理的流动党员权益保障体系,实现城乡流动党员民主权利无差异对待、无差别保障、无障碍行使。

六是党内文化上的同步发展。要以加强党内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支撑,促进城乡党内文化同步发展。在承认城乡党内文化在差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等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将城乡党内文化统一起来,明确宗旨信念导向,增强执政意识和协同意识,培育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积极营造城乡党内团结、协作、统一的和谐氛围,以文化软实力求得党内思想上、政治上、价值取向上的一致,增强党的凝聚力。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城乡关系演变的发展进程,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城乡分割”、“以城带乡”、“城乡交融”最终走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的预期效应是:

一是有效推动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2]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城乡党组织必须自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使基层党的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工作目标互相协调、工作部署互相呼应、工作成效互相促进,引领和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

二是有效促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必须在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改变城乡自成体系、相互分割状况,推进城乡互动、区域联动,把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统筹起来,促进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城乡基层党员一体共管,党建工作城乡互促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协调有序发展。

三是有效帮助城乡基层破解难题。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城乡一体化旨在消除城乡对立,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和矛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步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引向更高水平。[3]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承载着创新基层党建、帮助城乡基层解决难题的重要使命,努力使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组织构架更加适应城乡统筹,领导班子更加胜任发展使命,工作方式更加有利于城乡和谐。

四是有效帮助城乡群众得到实惠。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应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性、区域性、群众性、基层性公益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基层党建融入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之中,服务工作不断加强,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功能不断强化,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五是有效推进城乡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根据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的变化,把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尊重党建工作规律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思想观念、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的创新,努力使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城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巩固发展,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关于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战略要点和内在关系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是以城乡协调、统一、均衡发展为核心的总体战略。为此,必须把握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平等”是推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要逐步破除政治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考虑、共同享受的资源分配环境,培育城乡基层党建基本服务同质、均等的服务环境。尊重城乡基层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念,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公正公平地对待城乡党组织中的所有党员,保障城乡基层党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协调”是推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在平等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城乡基层党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推动城乡互动、区域联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纵横贯通、全面衔接、开放互动、双向受益的组织架构、活动阵地、党员管理、服务网络、电子党务、要素保障、开放运行等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系统。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促进党建工作格局从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融合”是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趋向。要注重体制融合,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基层党建互促共进机制,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和交流。要注重资源融合,强化资源集约意识,推动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双向开放、相互促动,提高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要注重功能融合,强化基础与特色并举、质量与速度并重、各个领域与区域党建工作并进的统筹发展意识,形成关系密切、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整体布局。

“创新”是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动力源泉。要辩证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大力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用先进的理念方法对那些不合时宜的党建观念、体制、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机制,丰富内容,拓展方式。

“发展”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效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服务”是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的核心。一是服务发展。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思想,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二是服务社会。引导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关注民情、维护民安、促进民和,切实做好通达民意、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服务群众。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党员的工作机制。

在探索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六个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统筹规划与有机推进的关系。规划是统筹的基础。坚持把城乡基层党建规划与城乡空间规划、产业规划、镇村体系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在统筹城乡发展大局中同步规划。要依据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和党组织、党员分布等情况,搞好党建中长期规划,着力形成城市、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同时搞好专项规划,并与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设置阶段性、有限性目标,从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统筹考虑、有机推进。

(二)正确处理好共性均衡与个性鲜明的关系。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格局,不是要消除两者之间的个性特色,而是要在统筹谋划部署、推进联动发展、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相互融合等共性要求上做好工作、创造条件。坚持特色化、多样化才是有生命力的建设思想,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城乡基层党建的历史因素、文化因素、人口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在组织设置、活动方式上突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城乡基层党建共性要求更加均衡,个性特色更加鲜明。

(三)正确处理好独立自主与联合共生的关系。在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过程中,党员管理的多重性、组织设置的网络性、党建资源的共享性等特征更加凸现,组织联建、合建、共建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既要积极引导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又要在搞好“统”的同时,保证参与单位原有的独立地位和自主权;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又要注意充分发挥其他组织应有的作用。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在联合中共生、在共生中共荣、在共荣中共进。

(四)正确处理好行政调控与利益引导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不再是基于政治动员,而是基于组织和个人自身的利益需求,这样的机制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用单纯的行政调控带动起来。这就要从基层社会的利益需求中为城乡基层组织互助合作乃至党的建设寻找新的动力。只有围绕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才会有生命力、持续性。

(五)正确处理好探索创新与制度规则的关系。在探索创新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与现行党建工作模式的关系,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要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寻找创新与现行制度规则的共同空间和发展空间。做到既有利于加大制度创新,又能养成遵守制度规则的良好习惯和素养;既通过创新不断推动工作的规范,又通过规范促进工作创新。同时,坚持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一厢情愿,必须充分了解基层组织、党员群众的自身价值取向,从“党员本位”、“党员主体”的角度去改革组织设置、设计具体制度、创新活动方式,使广大党员便于活动、易于遵守、乐于参加、体现价值。

(六)正确处理好城乡一体与逐步融合的关系。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是方向性、战略性的制度设计,必须正确处理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党委主导与社会共建的关系,逐步整合基层党建工作组织、人才、场地、信息等各种资源,让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两新”组织、农村等不同的“党建板块”能够互动互促,使城市与乡村党组织全方位的对接和融合,进而成为有机整体,达到城乡基层党建“观念融合、资源融合、工作融合、体制融合、方法融合”,从而更好地推动城乡基层党建在空间形态、政治形态、经济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等领域上进一步全面融合。

[1]汝信等主编.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7.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3]王伟光主编.中国城乡一体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5.

本文为2010年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前期部分成果。课题批准号:10BDJ031。

作者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所长、教授

■ 责任编辑:古悦

D267

A

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 篇8

德育与心育的关系, 是彼此相互促进, 相互渗透。教会学生有多方位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德育心育一体化的教学, 更能让学生在辩证细致思考的同时, 也能有所直接的感悟和提高, 切实增加他们的德育心育水平。总结来说, 就是心育保证德育有效开展, 德育促进心育养成, 彼此融合渗透, 形成一套成型的理论与实操体系。下面会从三个方面介绍“德育、心育一体化”例证与理论对比研究。

1 心育保德育

一个人的精力和能量是有限的。一个被心理问题折磨而耗去大半能量的学生, 很难要求他有更多的能量去给别人奉献, 他的德育水平很难要求达成一个高的层次。

例证:边缘人格障碍的学生, 他的主要心理症状之一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会产生过度的敌意, 与他人发生争执等。如果不通过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那种与人为善、团结友爱的德育氛围根本无法实现。

2 德育促心育

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首先让学生有大局观。想让学生造就一船, 最主要的不是先告诉他怎么去买木板等, 首先让学生有对海洋的渴望!所以, 想让学生在学业、生活和工作中, 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保持一颗良好的心理状态, 方法有很多, 但是最根本的是, 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学业、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 是一种高层次的意义, 是脱离了个人利己主义, 成为能为多数人谋利的更高层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 就是要德育教育来实现。一个把民族兴亡作为己任的学生, 绝不会为宿舍的条件而苦恼, 绝不因同学的嘲笑而退缩, 当有高层次的德育水平时候, 心理健康水平得以良好的促进和提升。

例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融合了世界文明成果, 符合人类美好价值追求。德育教育中,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有效的帮助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时, 理清思路, 正确、理智地处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情绪管理等方面出现的困惑和迷惘, 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这充分体现了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提升作用。

3 德育心育相结合

我们很多工作的困难和被动都源于观念的陈旧落后, 未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更新观念、改进方法, 是我们对新时代青少年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与时俱进、互为所用、相互借鉴、共同提升”, 这几个词, 可以很好的展现出德育心育将作为良好配合的典范。

例证1:德育把握方向, 心育提供方法“大学生0元生存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为两周, 在此期间, 每人除手机以外, 不允许携带任何钱和物品。在学生们没赚到生存必需的生活费之前, 可以统一向活动组委会申请“借款”, 但要在一周之内还清, 否则就视为体验失败。

通过众多第一次的尝试, 好多学生找不到了象牙塔里的舒适感, 却体会到了初入职场的职业挫败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上说, 求职中的挫折比小小的成功更为珍贵, 这种体验是用挫折教育的理念, 通过创设困难情境, 用系统脱敏的方式, 让学生增加抗挫折能力。从德育教育理念上说, 通过感受和面对困难, 学生更加珍惜当下生活、热爱生活、理解他人, 同时也更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同理, 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顶替清洁工人一小时, 用身体实践, 去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 增加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并通过与自己生活的对比, 来提升自身幸福满意度。

例证2:心理模式借鉴德育方法———主动出击心理辅导教师深入宿舍法, 是一种及其有效且欲推广的一种借鉴德育方式而产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近年来众多校园突发问题出现在宿舍, 宿舍尤其是心理问题学生的“重灾区”, 如何借用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来开展心理工作, 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2004年的马加爵案, 起因就是他和同学打牌时发生争执;2007年的中国矿大的铊投毒则是因为常某对三名同学心生不满便向其投毒;2013年4月, 复旦大学研究生因为同学矛盾在宿舍饮水机中投毒;2013年4月17日, 南昌航空大学惊现女装男尸;2013年4月发生在南航的案件起因则是被害人蒋某敲门打扰了袁某玩游戏;2013年4月22日, 山东建筑大学男生宿舍一名大三男生自缢身亡……

这些在宿舍中出现的惨案, 折射出大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沉迷自我、过度竞争等多方面心理问题, 那些看似优秀学生的背后, 可能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心理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也调查发现, 学生咨询的问题中有1/3与寝室关系、同学关系有关。不少大学生因为生活习惯不同、情感纠纷、考试排名等原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事情而结怨, 使矛盾一步步走向激化。这样的学生可能不会因为自身的心理困惑咨询, 也可能会意识不到自己性格存在的缺陷而去寻求专业咨询师求助, 这时, 心理咨询师主动走入宿舍,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接近学生、了解学生,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 这才能更为有效且及时的解决学生潜在的心理隐患。

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应根据中国大学生将自我调节作为首选的解决心理问题方式的特点, 改进过去那种坐等学生主动上门, 个别保密交谈的单一方式, 借鉴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 心理教师主动出击, 可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深入宿舍座谈等多种形式, 普及心理健康理论和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4 德育心育融会贯通

这里我们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育。高校学生的特点之一, 就是有自己的专业方向, 一定意义上说, 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所以探讨在专业学科中渗透德育和心育一体化的教育, 是一种时尚且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例证:高校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 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 用自己所学的专业, 进入到社会中为社会组织和团体进行服务, 既能锻炼自身专业能力, 又能增加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心理素质水平, 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 就是德育教育的好途径, 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养成教育。

5 结束语

特别应当使心育与德育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方面结合起来, 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德育与心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善于参与, 乐于接受, 最终通过行之有效的心育德育活动, 让学生健康快乐发展。

摘要:德育与心育是亲姐妹, 谁也离不开谁。心育、德育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一方面, 建构起符合目前国情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的育人机制。另一方面,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育人工作中互为补充, 殊途同归, 共同为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而努力, 所以通过各种教育手段, 我们争取达到“以心育德, 以德养心”的教育目的。关于德育心育一体化的例证研究尚无人关注, 本文通过实际例证与理论对比研究, 为广大一线德育心育教师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实际案例。

关键词:德育,心育,一体化,例证,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洪军.从社会学视角浅析隐性德育课程[J].广西师院学报, 2000 (02) .

[2]张敏生.论德育、心育、美育的有机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16) .

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 篇9

多年来, 药理学教学惯用的方法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段进行, 即理论讲授到一定的阶段后进入到实验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优点是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别进行, 能突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并对后续的实验教学起到较好的理论铺垫和指导作用。但实践证明, 传统的理论与实验教学采用分割、分段式的模式, 这种重理论系统性、完整性, 而轻实践轻技能的培养模式, 已不能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教学改革, 尤其是职业院校改变培养模式, 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1 传统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一直为课堂上教授理论, 后安排实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其弊端已日益凸显出来, 其存在的不足是:第一,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在课堂和实验室分别进行, 造成理论与实验教学存在着脱节现象。按照教学计划, 一个年级的平行班级在完成了药理学某一个板块的理论内容讲授之后, 开始进入到实验课教学环节, 而这个

黑龙江叶宁廖林楠彭波

周期往往需经过二至三周的时间, 经过了这个周期, 进入到实验课环节后, 为了能将实验课顺利进行, 教师往往需要将几周前讲授的理论内容重新进行复习, 否则多数学生对几周前学到的理论知识均存在着淡忘的自然过程。而理论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实验则无从开展。这种重复教学过程既浪费教学资源, 又让学生感觉到重复的知识没有新意,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别讲授, 其教学效果值得推敲。传统的药理学教学过程就是, 先进行理论教学, 讲授药效学及药动学的基本理论, 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纯理论内容, 教师在教授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时, 往往费神费力, 学生理解起来也存在困难。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可将某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但也仅仅是将抽象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比较形象化而已, 仍然难以使学生尽快理解、加深记忆, 教学效率事倍功半。而且药理学一些抽象的理论叙述使学生难于理解, 兴趣索然, 难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第三,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授完理论内容以后, 学生按照教师拟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来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操作, 由于学生完全不参与实验设计, 即使完成了实验操作, 但重要的实验原理却理解得不深, 实验教学的收效有限。显而易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不利于实用型、技能型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2.1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我校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 探索出理论———实验教学一体化的新模式, 其基本概念是, 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授课地点放在实验室, 将讲授、示范、观察、讨论、设计和实验操作等相互融合、同步进行, 使学生能够用刚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验, 在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创新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讲授某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 启发学生提出疑问, 思考本理论的确立过程, 应该采取什么手段来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 今后将要如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个理论,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 广泛提出各种验证理论知识的思路, 然后教师加以引导, 总结出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可行的实验方法, 进而课堂进入到实验环节, 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完成实验。最后,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实验的理论依据、设计思想及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指出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今后将如何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 更好地补充和完善这个理论, 从而使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由于在实验讨论、实验设计中要广泛的涉及到多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 要求学生独立去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众多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既开拓了学生视野, 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2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药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为实验性学科, 理论实验的整体性体现的非常强,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比较适合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方法。我校2011级药学专业在药理学教学中, 选取药理学教材中的几个章节内容以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现阐述一体化教学基本过程。

2.2.1 教学准备

在开展一体化教学前, 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备课, 讨论制定课程方案, 对教材每一章节进行分析讨论, 选取教材中最适合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内容, 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和教学大纲的制约, 药理学教材中只有一部分是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内容, 比如局部麻醉药, 其作用机制比较单一, 验证其药理作用的实验程序比较简单, 对实验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低, 比较适合学校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一体化教学所用课时也接近教学大纲的要求, 即一体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对完成同一授课内容所用的时间比较接近, 目前开展一体化教学尚需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

2.2.2 课程设计

一体化教学需要对理论及实验教学的全部环节进行有机的融合, 既不能将二者生硬的对接, 而回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老路上, 也不能使理论与实验二者相互削弱, 而导致理论的讲授不深不透、实验过程松散零乱。其课程设计的关键在于理论实验二者要相互切入、相互融合, 讲授理论知识要准确切入实验设计思想, 以进一步加深对药理学所述理论依据的支持, 使学生能深入理解药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 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 又要借助所述理论内容为实验找出理论根据。故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既不是二者简单生硬的对接, 又不能使理论实验二者分割脱节, 重回传统的老路, 失去教学创新的意义。

2.2.3 课程实施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中, 要求教师在讲授某一理论知识过程中, 应准确恰当的提出所属理论其建立的根据是什么,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找出验证该理论的手段方法, 讨论中学生提出各种设想, 教师对其设想的可行性进行点评归纳, 并向学生介绍与所述理论相关的现代科技水平、实验方法, 以及本校目前的实验室实验设备情况, 让学生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设计出可行的验证性实验程序, 来验证本节课所述理论建立的依据。课堂中教师还需扩展所述理论相关新知识, 以及药理学实验相关的方式方法、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注意事项等。学生在对讲授的理论知识深入理解、讨论分析、总结归纳的基础上, 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亲自动手对本节课所述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实验。

2.2.4 课后总结

课后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尤其应重视对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结果进行分析, 这是整个理论、实验教学的难点所在, 并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 教师不但要在课前作充分准备, 查阅大量文献, 全面了解和掌握所设计实验的相关背景资料, 而且在课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需要提醒学生要同样重视意外的实验结果, 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因为许多伟大的发现就孕育在意外之中, 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个很好的例证。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和自信心, 这也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

3 总结与探讨

药理学课程开展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 是教学方法改革一次新的尝试, 课后教研室全体教师对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其先进、合理的一面,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第一, 教师对一体化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差, 将一体化教学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将授课地点放在了实验室, 讲完了理论即开始进行实验, 而没有认识到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其内在的联系, 从而使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没有很好地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二, 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制约, 现今颁布的教学大纲和与其配套的教材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依据, 在内容上仍然适应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实验内容的选取、实验课教学课时数的设定等均对开展一体化教学有很大的制约。第三, 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也影响着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总之,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是教学改革一次新的尝试, 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教师应加深对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的理解, 充分认识其先进性与合理性, 这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教学大纲、教材、实验室等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配套改革也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故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改革需多方位启动、多部门协作, 才能使其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使这一教学改革成果能对培养创新性、实用性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黑龙江张丽媛

对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网络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是对会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完善其知识结构, 提高其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促进会计人员个人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是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出台后,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改革创新, 成为探索的首选。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这样的规定旨在让持证人员及时更新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结合我市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 对近三年会计人员面授和网络双轨制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就进一步

完善会计人员网络教育方式和提高培训效果作如下思考。

一、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缺乏强硬的约束力。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是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进行的, 是“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 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同时法律法规又缺少相应激励或惩处措施的规定, 所以, 这种规定, 只是强调了应该, 却没有体现强制, 对持证人员的约束性并不强, 这就造成持证人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持证人员甚至认为, 只要交了培训费, 就可以不参加学习和考核, 同时, 对那些多年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 管理部门对其处理无法可依, 使得继续教育处在一种被动的境地。

我市区 (县) 登记的持证人员近10万人左右 (包括已退休、待业、在校学生等非执业, 但仍登记在册的持证人员) 。

摘要:改革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 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 是教学改革一次新的尝试, 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辩证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使培养人才模式适应现代社会对素质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 篇10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一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学院的教育培养模式,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全面推行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本文以学院在预科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为例,阐述如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实践与理论一体化,并讨论了学生对其开展情况的反馈意见。

关键词:实践和理论一体化;基础课程教学;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一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巴黎高科学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与法国巴黎高科工程师集团(以下简称“巴黎高科集团”)于2012年联合创办的。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集“综合性、研究性、国际化”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而巴黎高科集团则汇集了全法最具声望的12所工程师学校,其毕业生能够在相当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展现才能,深受工业界、企业界的欢迎。此次强强联手,创立了独特的“预科基础阶段+工程师阶段”培养计划,学院学制为“4+2.5”年。其中,最初3年为“预科基础阶段”,不分专业,课程以数学计算机和物理化学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和探讨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是如何实现实践和理论一体化的。

一、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方式介绍

为了强化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引进了法国工程师预科教育阶段的大平台教学制度,即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分专业,强调建立扎实的数理基础。所有学生除了思想政治、人文语言类课程外,只上两门课程数学计算机和物理化学。在除去语言学期的五个预科阶段学期中,数学计算机共有58学分,物理化学共44学分,全面涵盖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化学)的各个学科,且课时量相当大。其中,数学计算机课程包括微积分、复变函数、概率论统计、操作系统、操作结构等,物理化学课程包括电学、光学、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物质结构导论、普通化学原理等。打个比方,法国的预科基础阶段就是国内基础课程的升级和加强版,而且两门课程均由同一位教师或一个教学团体连贯地完成所有教学。一些重要的数理课程会周期性地循环出现,且难度逐步上升,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并学会融会贯通。

在教学方式上,交大巴黎高科学院预科基础教学与传统的中国基础课程教学相比,具有极为鲜明的特色:实践与理论一体化,并具体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通常情况下,国内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授课,伴有少量随堂习题和实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如此以教师为主体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迫学习,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了当代社会渴求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而法国工程师教育强调应用型与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毕业后立刻能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除了常规的大班理论课,还设置了大量的实践习题课程、实践实验课程和每月考核模式。交大巴黎高科学院也沿用了这一教学方式,引进了法式教育中习题课、实验课和每月考核模式。

小班授课的习题课着重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由任课老师根据当前讲解课的进度,选择典型的计算类题目和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类题目,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最后在习题课上教师采取互动的方式,引导性地讲解题目。同样小班授课的实验课,着重强化对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由教师先讲解实验的大致内容,接着学生动手实验并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如有问题,及时和教师交流,以实践、实验和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提出创新思路,从而在本质上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切合实际应用。每月考核模式包括口试、家庭作业和月考,此系统性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持续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扩展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能使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口试是法国工程师基础教学模式中的一大特色,由一位教师对三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考核,就理论知识及其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当场解答并解释思路,在互动中完成考核。每月的家庭作业安排在月考之前,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理论知识及拓宽其实际应用。家庭作业和月考的题目都是由任课老师按照教学进度精心出题,意在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上所述各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要做到实践和理论一体化,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自主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趣而主动的过程。

二、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开展情况

在预科基础教育阶段,每位学生每周有讲解课若干课时、习题课2课时,每周或每两周2课时的实验课;每月有法语、数学和物理化学各1小时的口试,家庭作业设计时长约为2~4小时,月考2小时。

理论课由任课老师统一给整个年级的学生授课,在严谨的理论讲解及推导的同时,重视联系其在实际意义中的应用。例如在物理课上,当引入新的参数概念或现象时,教师会给出其在现实中的数据或实例,以便学生建立直观认识。比如在解释电磁波的反射和透射现象时,教师会给出如何通过极化去除反射的例子(如太阳眼镜、相机滤镜等);在解释瑞利散射时,教师会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太阳落山时是红色,等等。

习题课与实验课则是小班化教学,一般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做到师生配比高,以此保证教学质量。习题课采取随堂让学生思考解题或者事先分发题目要求学生思考的方式,题目是由任课老师精挑细选的,具有代表性和实际应用意义。比如在经典力学原理课程中,通过受力分析和计算来证明为什么我们从高处跃下时要弯曲膝盖;而在电磁学中会介绍磁悬浮、微波炉、钳形电流表等工作原理。為鼓励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学习思考,教师有时会提前布置问题,在习题课前查看每位学生的解题情况,并和他们做简短的个别交流,便于了解学生的共同难点,在之后的讲解中就这些难点作详细引导和解释。除此以外,教师还会请同学上黑板边书写解题过程边说明解题思路,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并给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计算互感电路之后,我们会引出电动牙刷进行充电的实例。可以看出,习题课不是死板枯燥的公式计算,而是通过计算去解释、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我检查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endprint

实验课是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环节。每次实验由任课老师挑选具有实用意义的主题,教师会事先分发实验指南,包括实验目标、操作步骤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最后一部分是学生在某一目的要求下自主设计实验,并要求学生事先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并考虑如何实现实验。实验课上,学生随机地两两分组合作做实验,如遇任何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解决,每堂课配有两名任课教师,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觉得学有所用,并且锻炼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他人协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除了常规课程,每月进行的考核(口试+家庭作业+月考)也旨在加强学生在实践中的理论应用。时长1小时、一对三的口试,先由教师提出有关课程内容的理论问题,再要求学生通过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比如热化学,在提问自由焓、化学势的概念和推导系统平衡的条件后,让学生解答通过反渗透来实现海水淡化的题目。对于家庭作业和月考的题目,任课老师会亲自撰写或精心挑选相对较长的、难度循序渐进的系统性题目,以此来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其灵活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能时时督促学生学习。比如在电路基础中,要求学生通过电路、功率的计算,来理解法国高速列车的充电原理和研究如何提高其充电效率,等等。

三、实践与理论一体化在教学中的反馈研究

预科基础阶段课程已经过4届学生的实践,我们就学生对于实践与理论一体化在教学中实施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涉及2012-2015级4届学生,试卷共125份。问卷就实践和理论一体化在物理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和每月考核中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首先,我们就学生希望的教学方式和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中的诉求做了调查。绝大多数学生(90%)希望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践。预科基础阶段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且难以理解,纯理论的教学更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其实,基础课程的很多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才能让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直观,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记忆,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学生们认为,通过理论联系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检验作用。

对于实践和理论一体化在理论课中开展情况的反馈,约70%学生觉得理论课是纯理论教学,并且理论学习时间过长;30%学生认为理论课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而且理论和实践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对于每学期平均8.8学分的物理,除去习题课、实验课及每月考核占去的课时,每周只有4小时左右的理论课,导致任课老师没有充裕的时间深入地将实践引入到理论中来。因此,教师今后需更加注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现象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就实践和理论一体化在习题课中开展情况的反馈,仅20%学生觉得习题课是机械重复的理论计算,绝大多数认为习题课是很有帮助的。通过习题课,学生不仅能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其应用知识面,而且能让学生从中自我检验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加以完善。这和教师对于习题课预期的目标是非常符合的。

同时,我们也调查了实践与理论一体化在实验课中的实行效果。实验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把理论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更有效地掌握理论,并且增强了动手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学生的反馈完全符合教师对于实驗课设定的目的。

最后,作者就学生对每月考核进行了调查。“口试+家庭作业十月考”作为一种创新的持续性考核方式,不但能经常督促学生学习,避免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而且通过实际场景的模拟,能够真正了解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上一篇:器官指数下一篇:政府负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