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医院精神十篇

2024-08-02

培育医院精神 篇1

关键词: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作用,培育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 是城市文化的灵魂, 是一个城市品格的外显特征。它是从一个城市的历史沉积中和城市居民共有的性格、气质、风貌、行为倾向、价值取向中升华出来的。一个国家要有一个全民共有的国家精神, 一个地域要有其特有的地域精神, 一个城市也要有它自己的城市精神。我们在培育城市精神的过程中, 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城市精神的积极作用, 准确把握好城市精神的提炼、表述、宣传等方面的规律和方法。

一、城市精神的作用

城市精神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1. 凝聚、激励和引领作用

由于城市精神是城市的品格特征, 是从特定城市中人们共同性格、气质和风貌中凝练出来的, 那么它一定是被这个城市绝大多数的居民所认同的东西。如果我们把这个城市精神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人们就会对它有了认知。当一个人作为城市群体中的个体成员认识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中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品格, 而自己的品格与人们共同的品格存在差异的时候, 那么他出于趋同的心理也会改变自己, 用人们共同的品格来塑造自己。同时城市精神对克服城市现存的缺点具有明确的批判性, 也能起到引领作用。城市精神可以针对城市市民在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方面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缺点, 进行批判和矫正, 从而引领城市自觉克服落后于时代、有碍城市发展进步的思想和观念, 扬长避短, 形成褒奖进步、摒弃落后的社会舆论氛围和追求卓越的群体意识。比如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就是通过市民讨论活动提炼和概括出来的。2005年哈尔滨市承办第五十三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博览会期间哈尔滨市当地的一家报纸报道了外地客商对哈尔滨人不讲卫生、铺张浪费、不遵守交通规则等陋习的批评。这让哈尔滨人“很上火”, 感觉无地自容。许多市民通过媒体发出倡议, 号召全体市民查摆身边陋习劣俗, 总结冰城人美德, 提炼“城市精神”。面对广大市民的强烈愿望, 哈尔滨市委迅速做出决定:在全市开展哈尔滨市“城市精神”的讨论活动, 并将其纳入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经过2个多月4万人次的讨论, 哈尔滨人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城市精神, 即“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这种对“城市精神”的培育过程提高了市民的素质, 也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市民眼睛能看到的效果就是当年年末哈尔滨市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2. 吸引和辐射作用

城市精神是城市向外部发放的一张“城市名片”。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对外具有很强的吸引、辐射和影响作用。深圳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人才到那里创业?正是因为深圳的“垦荒牛”精神与这些人才的创业志向和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所以这个城市就把那些有创业志向的人才吸引进来。

在城市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中, 倡导城市精神, 有利于城市的软环境建设, 提升城市的品位, 扩大城市的知名度, 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那些竞争力比较强的城市都在提炼、概括和宣传自己的城市精神。比如上海的城市精神被概括为“海纳百川、服务全国、艰苦奋斗、追求卓越”, 体现了上海这座全国最大的城市所特有的地位和功能;温州人将自己的城市精神概括为“敢为人先、民本和谐”, 体现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行为特点和精神气质;南京的“厚德载物”, 体现了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所具有的宽厚、坚韧、包容的人文特色。杭州的“精致和谐, 大气开放”, 体现了历史上的和今天的杭州人追求完美的价值观念。

国外的城市也十分重视城市精神的塑造。纽约人把他们的城市精神表述为“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 强烈的竞争意识、非凡的应变力”。“非凡的应变力”体现了纽约人对应变能力是非常看重的。虽然纽约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 但在它短暂的城市发展历史中却经历了许多大的突发事件。1929年的经济危机在华尔街爆发, 2001年的“9·11”又使这个城市遭受了突发事件的打击,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在华尔街发作。纽约所经历的变化确实使这个城市应变的经验更丰富, 市民的应变意识也更强, 这也使这个城市形成了其所特有的一种品格特征。

人们通过对某一特定城市精神的表述, 使这些城市的品格特征彰显出来, 使外部主体能更准确地认识和了解这个城市, 也使该城市知名度提高, 影响力增强。

二、城市精神的培育

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品格特征没有物质形态, 是抽象的。它要被人们认识到, 就需要我们从城市既有的精神资源中提炼素材, 用语言符号将其形象化, 用文字将其表现出来。有关方面在培育城市精神的过程中, 需要把握好价值的取向, 题材的选取、表述的方法、推出的方式、打出时机的选择等问题。

1.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

当今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 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 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城市作为中国人口高度聚集的重要聚落, 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这决定了城市必然要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运行提供广阔的空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面的结构, 都与城市精神的塑造密切相关。城市精神的塑造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道德价值层面上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符合精神价值层面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要求, 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城市精神必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2. 从历史积淀中提炼素材

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品格特征没有物质形态, 是抽象的。它要被人们认识到, 就需要我们用语言符号把它形象化, 把它用文字表现出来。文化具有传承性, 城市的历史对现实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会影响到城市居民在今天的行为习惯, 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许多城市都有厚重的历史积淀, 这为这些城市培育城市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这样的城市可以利用这些历史积淀中来提炼素材来塑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南京的“厚德载物”这一城市精神就是从它的历史积淀中提炼出来的。

3. 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中获取题材

城市精神要反映一个城市及其居民在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品格特征, 它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我们需要在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中寻找城市精神的主题。比如杭州“精致和谐, 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就是从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中获取了“和谐”、“开放”的主题。

4. 进行画龙点睛的表述

在对城市精神进行文字表述时, 需要我们用最简练、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某一个城市的精神恰当、准确地表述出来, 抓住该城市精神的独特之处, 切忌一般化、空洞、无特点。某一特定的城市精神表述用语一定要成为该城市形象的理念识别系统中的标志性的符号, 使人们能够利用它将该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区别。

5. 全体市民参与推出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的城市居民共同的品格特征的反映, 它是全体市民共同塑造出来的。因此, 我们在推出城市精神的过程中, 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只有这样, 我们所推出的城市精神才会是这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的真切表达。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就是通过市民参与的形式推出来的, 这为我们推出城市精神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6. 抓住重要的机遇打出城市精神

培育医院精神 篇2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以后, 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尽管党在执政以前开展了长期的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 七届二中全会特别提醒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袭, 要求党员干部做到两个“务必”, 但是, 从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进入和平环境, 而且执掌了政权, 一些党员干部就开始憧憬执政给个人带来的种种好处, 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经受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 滑向了腐败的深渊。党的廉政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具体说有三个方面。

(一) 资产阶级腐蚀和旧政权贪腐文化的影响。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执政22年即被推翻, 内因就是它严重腐败, 导致丧失民心, 激起人民的普遍反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使得贪腐文化盛行, 这种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党和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一些不法资本家在利益的驱使下, 为了摆脱政府的控制, 也为了获取更多的非法利润, 用他们熟悉的官商勾结手段, 腐蚀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资产阶级的腐蚀拉拢产生了恶劣后果, “各地工作干部中的贪污分子其贪污行为出于资产阶级腐蚀勾引即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击伤者, 均在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以上, 大贪污犯更无一例外”。[1]另外, 新中国成立后, 留用了一批旧机关里的工作人员, 还招收了一批旧人员,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有改过自新、要求进步的表现,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承袭了国民党的腐败作风, 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二) 伴随着革命胜利滋生的官僚作风。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些自认为对革命有功的干部, 认为该是享受的时候了, 因而贪图安逸、贪图享乐。他们在工作中计较个人的地位和待遇, 摆老资格, 看不起新党员和新干部, 看不起党外人士, 也看不起人民群众, 不求进步, 甚至于贪图个人享乐, 走向腐败的道路, 有的更发展到违反党的纪律和人民政府法令的严重地步, 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革命性。[2]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刘青山、张子善。当时的党内许多干部已经沾染了不少官气。有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 不了解下情, 对工作不检查、不督促;对待犯错误的党员干部, 片面地以所谓照顾干部的历史、情绪出发, 不敢或不愿正面提出批评, 而是旁敲侧击, 轻描淡写;在处理贪污受贿案件时, 怜悯姑息。有些领导甚至官官相护, 互相包庇, 致使党的纪律松懈, 党内存在贪污腐化倾向。

(三) 制度不健全, 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新中国成立伊始, 各项事业百废待兴, 百端待举, 各部门各行业中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 有很多漏洞可钻, 这就给心术不正、腐化堕落的人制造了可乘之机。

二、加强政治理论教育, 培育廉政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廉洁奉公, 绝对不能腐败, 这是党政干部廉洁奉公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就把廉洁自律当做对自身的要求,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 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思想建设, 要求党员首先要从思想上入党, 牢记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新中国诞生后,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 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 通过整党整风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整风运动的重点是各级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干部。通过整风会或整风班逐级集中整训, 中央局、省 (市) 委、地委和县委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央文件, 进行自我批评。

整党主要进行三项工作: (一) 党员登记; (二) 审查鉴定; (三) 组织处理。刘少奇提出了党员必须具备的8项条件。其中规定:“一切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即党的利益, 摆在自己私人的利益之上, 党员的私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即党的公共利益”;“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 不是人民的‘老爷’。一切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虚心地听取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见, 及时地向党反映, 并把党的政策向人民做宣传解释, 使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领导群众前进”。[3]在对全党普遍进行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的同时, 党中央还对全体党员, 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1951年2月, 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 (草案) 》, 要求全体党员都应“在统一的制度下无例外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系统的学习”。为配合理论学习, 从1951年10月到1953年2月, 相继出版了《毛泽东选集》1至3卷。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推动下, 全党上下形成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热潮。

整党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 分期分批进行, 到1954年春基本结束。在总数为650余万的党员中共有41万人被开除出党或被劝告退党。[4]通过这次整风整党, 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普遍的马列主义的理论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无产阶级价值观占领了思想阵地, 廉政精神入脑入心,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传承和弘扬。

三、通过政治运动对腐败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查处

整风整党主要通过正面引导和教育, 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增进廉洁观念。当各地相继揭发出大量贪腐问题后,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及时果断地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腐运动, 对腐败现象保持高压查处的态势, 通过活生生的贪腐案例, 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廉洁奉公的教育, 惩治与教育相配合, 筑牢了廉政防线, 有效地消除了腐败。

1951年底到1952年,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发起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根据“三反”运动的要求, 要把大大小小的贪污分子通通挖出来, 着重打击大贪污犯, 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老虎”运动。据统计, 在“三反”斗争中, 被开除党籍者有23.8万人, 被劝告退党者约有10万人, 截至1952年6月, 共查处犯有贪污等严重错误的县级以上干部4029人, 其中省级25人, 地级576人。[5]

1952年上半年发起“五反”运动, 把反对资产阶级腐蚀和反腐败结合起来, 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在全国一切城市, 向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五反”斗争 (“五反”即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 , 以配合党政军民的“三反”斗争。

“三反”运动范围仅局限在中央、大行政区、省市和专区四级, 而在县及县以下范围基本上没有开展, 加之“三反”运动的重点是反贪污, 对于官僚主义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 因而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县以下的基层干部, 相当多数因为权力不受监督和限制, 违法乱纪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共中央就在“三反”结束后, 于1953年紧接着发动了以反对干部违法乱纪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反”运动。这次运动采取了“边反、边防、边建”的方针。“反”就是处理案件;“防”主要是指对党员干部进行认真教育, 防止类似事件发生;而“建”则是指进行必要的规章制度建设, 如建立人民来信、来访制度。1954年, 党在领导“新三反”运动的同时, 又开展了新的反贪污运动。

这一系列群众运动式的反腐举措, 固然有其时代局限性, 但是对防止干部贪污腐败, 保持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数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既反腐败, 又反腐蚀, 教育了全体党员干部, 表现了共产党知行合一、廉洁从政的决心和信心, 廉政精神在党员干部心中扎下根, 党和政府的威望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来, 党风政风得到端正, 社会风气得到净化。

摘要:建国初期是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为了保持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 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党整风, 对广大党员干部作了一次普遍的马列主义的理论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同时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对腐败始终保持高压查处, 教育与惩治双管齐下, 培育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精神, 塑造了建国初期的良好党风, 对党的廉政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精神培育

参考文献

[1]刘澜涛在华北区节约检查委员会报告[N].人民日报, 1952-2-8, (1) .

[2]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N].人民日报, 1950-10-10, (1) .

[3]刘少奇选集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62-64.

[4]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318.

如何培育法治精神 篇3

培育法治思维是紧迫任务

郑权(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

法治思维是党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既是法治的精髓,也是法治思维的核心。

依法治国首先体现为依法治党、依法治权。人治、专制、特权思维带来的行为方式必然是以言代法的家长制、以权压法的官僚主义、徇私枉法的贪污腐败等现象,法治、规范、平等思维带来的行为方式才可导向公平、秩序、和谐。

法治思维指导下的依法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探索执政规律的又一大步。

培育法治思维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要求。反腐败斗争要不断推进,关键是从法治、制度中汲取力量。人人平等的法治思维与超越法律的特权思想格格不入,法律打破了等级和权威,特权思想和行为就无法横行。

运用法治思维,找准容易发生利益冲突的环节,让权力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在监督的环境下行使,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形成完善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培育法治思维,才能不断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在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上,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选拔任用标准之中,并且应该占很大的分量。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有教育惩戒措施,才能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

法治文化是社会必需品

马怀德(中国行政法学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法治文化的形成需要多重力量组合发力。

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克服人治思想,增强法治观念,习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够带动全社会崇尚法治,形成法治文化。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这些都是影响法治文化的重要因素。

媒体要理性传播。媒体是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一环。媒体的理性和规则意识、自律和责任担当,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文化的养成不可能速成,必须从小灌输、教育、训练。法治信仰涉及三观,学校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公众要理性表达和行动。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国式过马路”、“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大行其道时,我们就必须反思,是什么力量让规则失效,是什么力量让理性缺位。

法治文化还需制度保障。社会信用制度对人的行为和习惯有明显的规范作用,其后又有强大的威慑力保障。社会信用缺失本质上还是制度缺失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成法治文化还有赖于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

将法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张英洪(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

过去我们迷信单纯的经济增长,崇拜GDP主义;依赖于“一票否决”、“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方式和行政逻辑。基于经济增长的地方政绩竞赛令公权力行使缺乏权力边界,地方执政者掉入非法治行政的陷阱中,导致社会出现一些畸形发展、病态发展的现象。

转变发展方式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是以人为本,不要损害个人权利的发展,要保护个人权利的发展,切实把政府的施政核心转变到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上来。

要使法治在治国理政中起根本性作用,就要树立现代法治观念。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国人学习法治知识、养成法治思维、树立法治观念,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

一方面要把法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全民法治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要把法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国家不仅要给地方“放权”,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样要给地方政府“限权”,将地方政府全面纳入现代法治轨道。要从现代国家制度建设上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确地方政府的权力行使不得侵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既是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目的,也是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边界。

法治社会不是单一的“打官司”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我们的法治观念需要反思。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地理环境、族群、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采取统一、均质化的治理模式。

而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型国家”,其国人对什么是正当、正义、合法、权威、理想生活等支撑法治的根本性问题,有独特理解和看法。

为了将传统社会变成法治社会,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某种程度上,普法似乎变成了教育老百姓如何打官司。由此导致原来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比如民间权威、政法传统中建立起的单位调解和人民调解均失效,法院成了唯一的纠纷解决机构。

一个时期内,一方面,法治社会被理解为诉讼社会,“为权利而斗争”甚至变成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伦理;另一方面,法院不堪重负,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普遍下降,集体抗法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整个社会面临治理危机。

培育医院精神 篇4

【摘要】医院图书馆员构建职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同时也关系到图书馆行业的服务水平,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处在当前这个信息服务互相渗透、信息技术同质化的“互联网+”时代,加强医院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构建与培育就成为新医改背景下各个医院共同关注的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内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针对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构建的障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构建与培育的对策,旨在为促进医院图书馆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馆员;职业精神;培育

医院图书馆主要是为有效配合临床医疗、科研以及教学需求而设置的,其是有效收集、整理、储存以及利用医学文献的重要场所。医院图书馆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文献的传递,从而影响广大医务人员对医学文献的使用及相关知识的更新,最终对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医院图书馆员工作质量在较大程度上都是由其职业精神所决定的,对医院来说,良好的职业精神不仅是医院图书馆员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医院图书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强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构建与培育已经成为各个医院高度重视的内容。

一、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深刻内涵

精神既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是一种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指的是创新、奋斗、志向以及信仰的集中体现,其本身是价值观的实际体现,是一种行为方面的准则与规范。针对医院图书馆员来说,服务医疗事业是职业,更是一种事业,并且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何谓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近年颁发的《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将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发展为敬业精神、诚信精神、专业精神、平等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医院图书馆员通常较为注重塑造“服务精神”,处在理想的境界当中,医院图书馆员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并高度崇尚智慧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光辉形象。图书馆服务之所以与其他服务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主要原因在于其是促使知识增值、促使智力开发的服务类型。处在当前这个信息服务互相渗透、信息技术同质化的“互联网+”时代,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内涵应当是一种敬业、负责、奉献的精神,也是一种诚信、服从、合作的态度,更是一种创新、开拓、智慧的能力。

二、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构建的障碍

(一)缺乏职业崇高性认知。医院图书馆工作本身是一项崇高、神圣的工作,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其对医院图书馆工作均有极高的重视程度与尊重程度。而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对医院图书馆的工作了解程度不足,片面地将医院图书馆工作等同于常规服务工作。正是因为受到上述认知行为的影响,部分图书馆员片面地认为自身工作缺乏实际价值,甚至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使得部分医院图书馆员开始对自身职业产生抵触、厌倦情绪,最终发展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图书馆开始面临新兴信息服务行业带来的竞争。与此同时,因为社会与历史方面的因素,过去图书馆员本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传统技能等,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相关要求,新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技术,对广大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正是因为“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引发医院图书馆工作越来越大的工作要求与图书馆员自身适应能力方面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医院图书馆员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层面的压力,最终引发职业精神丧失。

(三)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制度约束。现阶段,我国图书馆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重视针对图书馆员开展科学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另一方面,没有构建对应的制度规范与激励体系。医院图书馆自然也不例外,在针对医院图书馆员管理方面,主要是以医院领导层个人评价作为标准,在使用、选拔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正是因为制度约束方面的缺乏,使得许多医院图书馆员认为学不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不掌握专业技能都一样,逐渐丧失不断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在医院图书馆员职称晋升方面,仍旧存在轻服务质量、重科研成果的现象,导致医院图书馆员基本上朝着科研方面倾斜,最终使得他们出现积极性、主动性逐渐降低,为医院图书馆事业服务的职业精神自然也被不断磨灭。

三、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构建与培育对策

(一)全面树立图书馆职业意识。图书馆是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柱,在任何医院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门。医院图书馆员同样享有医院职工待遇,然而广大图书馆员并不能感受医师“救死扶伤”的成就感。因此,对医院图书馆员来说,正确认知图书馆职业价值,全面树立医院图书馆职业意识是至?P重要的。必须要认识到医院图书馆工作并非单纯的服务工作,而是一种科学性质的工作,其不仅与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差异性,也不同于常规医学科研工作,更不同于一般服务工作,其本身是一种专业性质强、知识内容广的服务工作。图书馆员的工作是为广大医师提供医学文献方面的服务,从而有效满足医师医学文献的使用及相关知识的更新需求。其直接决定了医院图书馆员的工作成果凝聚了他人有形的知识更新、科研成果以及素质提升方面,其正是医院图书馆员工作本质的集中体现。因此,既然意识到自身工作的实质在于帮助他人,广大医院图书馆员就需要树立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职业精神,在工作中应当准确认知自身工作的待遇与定位,正确对待职业方面的责任与荣耀,真正树立良好的勤劳观与职业观,将自身工作与医院图书馆寻求的目标理想进行充分结合。

(二)大力培育爱岗敬业精神。敬业作为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其本身所传达的一种对自身从事职业的敬畏态度,通过无私的奉献与付出,最终获取成就感、荣誉感。“互联网+”时代,社会在不断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但医院图书馆员敬业乐业的精神并没有过时,并且还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对医院来说,应当加大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力度,让广大图书馆员意识到自身“服务育人”的重要责任,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基本原则,通过专业、先进的技术,最大程度满足医院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在工作中做到用心服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医院图书馆员只有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落实到自身的工作中,针对工作方面精益求精,真正具备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时刻牢记献身医院图书馆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此,广大医院图书馆员才可以感受到自身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感受到自身在工作中创造的人生价值。

(三)建立健全图书馆员绩效考评体系。美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专家马克霍哲(Marc Holzer)曾经提出过,广大公民清楚并可以表达自身真正的需求,同时也极有可能清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让广大公民参与绩效评估,能够帮助公共管理者将精力放在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方面,针对设计并完善绩效评估系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医院图书馆员的绩效评估不应当局限于图书馆方面的成就,而是应当尽量吸引医院职工参与进来,医院应当积极组织问卷调查、职工座谈会以及网络投票等模式,使得各个层级的员工均能够参与到医院图书馆员的绩效考核制定方面,以便于对医院图书馆员提出全新的履职要求。读者参与是有效培育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良药,对医院来说,广大职工共同参与是有效培育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良药。这就需要各个医院综合参考图书馆现状、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医院发展战略,同时主动将广大医院职工意见纳入进来,以此来不断完善图书馆员绩效考评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全面调动医院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通过医院内部职工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加强监督的覆盖面,真正促进医院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鼓励图书馆员自我学习提升。具备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是医院图书馆员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而是否能够养成自我学习的职业精神就成为图书馆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医院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医务、科研人员解决现实问题,图书馆员的工作能力在这当中的影响巨大,特别是处在“互联网+”时代,医院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意味着有缜密的思路、具有执着的钻研精神。所以,医院??当积极鼓励图书馆员自我学习,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促进图书馆员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具体来说,医院图书馆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技能:①熟练的业务技能与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理论。医院图书馆员能力不仅仅局限于编目、分类等传统的图书馆技能,同时还需要涵盖现代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必须要持续了解国内外医疗事业发展的新动向及图书馆技术的发展情况,能够引导医院职工准确、快速地利用医院图书馆。②医学知识。医院图书馆读者群体主要以医务、科研人员为主,主要需求集中在医学专业方面的信息、文献以及知识。医院图书馆员必须要具备丰富、专业的医学知识,才可以使用专业术语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为读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医院图书馆的利用率。③信息技术。处在“互联网+”时代,医学知识交流、传播模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要求医院图书馆员必须要全面掌握信息技术,互联掌握数据库特征、检索方法,以此来保障服务的效率。因此,医院应当基于三个方面针对图书馆员进行指导,引导其在上述三个方面来进行自学,同时辅以相应的培训教育,以此来培养图书馆员自我学习的职业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构建与培育是一项漫长、系统的工程,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效果显然是不大现实的。各个医院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医院应当针对当前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现状进行分析,加强职业精神方面的宣传力度,在图书馆内部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氛围,同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全面加强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构建与培育,以此来提升医院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浅议民法精神及其培育途径 篇5

那么, 什么是民法精神呢?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所存的是怎样的一种希冀呢?笔者认为, 这种希冀应该是不断追求人类幸福的生活。因此民法的精神, 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和产品交换以及文化发展中形成的、指导相互间民事行为准则的共同意识。这种共同意识所指向的目的———幸福的生活, 是亘古不变的。基于人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环境下对这一目的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 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内容的民法精神。

一、当代中国民事法律模式下的民法精神

1. 身份平等。

不同民事主体之间民事关系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平等, 规定了这一原则, 显然要比“神圣”等概念准确得多。[1]

2. 意思自治。

真正平等的地位, 要求任何人都不能因自己的权力而强制另一方参与一定的民事活动, 这是自愿的含义。

3. 诚实信用。

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公理性原则, 不仅指民事义务的履行上要诚实守信用, 在实施其他法律行为时也必须做到诚实、守信用。

4. 公平。

社会民事关系是众多而复杂, 有些民事关系连适当的名称都很难界定。这种民事关系, 法律并没有规定, 它是否合法, 仅根据法律判断, 无从知晓。但只要符合“公平”原则, 就应认为是合法的。

5. 禁止权利滥用。

此原则不见于民法通则, 但却洋溢在整个民法通则的字里行间。在尊重社会公德、相邻权、民事责任等处, 尤为明显。

综上, 笔者认为我国民法学界对民法基本原则的论述体现了身份平等、诚信自治、公平、公序为内容的民法精神。

二、培育民法精神的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 就应该坚持并弘扬民法的基本精神, 逐步推进民法制度的完善, 进而培养民众的平等、自由、契约等思想观念。那么怎样培育民众的民法精神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开始做起:

1. 推进民法制度的建设。

只有民法制度的完善, 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私法轮廓, 也才能彰示出完整的民法精神。民法典作为民法制度系统而集中的载体, 具有单行法规不可比拟的整体优势, 在彰显民法精神的进程中尤为重要。因此, 民法典应当在可预见的将来尽快出台。

2. 缔造和谐的、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

英国著名法学家、法官、国会议员威廉·布莱克斯东 (1723-1780) 讲:“无可否认, 能够懂得我们借以生活的那个社会的各项法律, 乃是每一个绅士和学者应有的教养;是自由文明教育中极有用的, 甚至可以说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人们教养的法律不是刑法或其他公法, 而是民法。被民法文化熏陶的人, 是具有权利意识、自律精神、契约观念、平等意识、诚信理念的“理想人”。人既是和谐社会成果的享有者, 也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者和实践者, 越来越多的“理想人”的出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保障。

民法文化有助于缔造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民法从来都与优良的社会公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诚实信用原则, 最初适用在契约关系中, 要求人们不仅恪守各种约定义务, 而且对于合同没有约定的先合同义务、附随义务也要认真履行。如今这一原则扩大到民法各个领域, 甚至在侵权法领域也引入诚信原则, 意味着从过去“无害他人”的普遍义务, 转变为在特定情况下要行为人“适当地爱他人”。

3. 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民法基于平等精神要求为社会主体提供均等的机会。每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就业、接受教育、享受社会福利等不得因其年龄、性别、籍贯、户籍、生理条件等非主观因素而受到差别对待。一些带有歧视性规定, 如同命不同价的赔偿制度、城乡差别待遇等都应当予以废除。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合法权益都应予以尊重和保护, 社会弱势者的利益应该受到特别保护, 以平衡与强势者的关系。每一个社会成员包括弱者所享有的社会保障不是出于谁的恩赐, 而是他们应有的权利。社会的发展应是经济、文化和社会均衡而全面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权享受发展的成果, 发展的过程不能以牺牲某些人特别是弱势者的利益为代价, 对权利的尊重和对利益的保护应该贯穿在发展的全过程。司法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当公民的和谐关系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 利益救济机制就应该启动和运行, 从而使失衡的社会关系迅速得以修复, 使失和的人际关系重新建立起来。

4. 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保障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目前, 对矿藏、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的归属、开发和利用, 相关法律和政策都存在很多问题, 其结果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少数人疯狂掠夺、多数人承受生态灾难。甚至越是资源丰富的地方, 当地人民的生存条件越恶化, 经济上越贫穷, 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一些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人, 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缺乏持续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条件。民法应该理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收益的关系, 保证资源为多数人所用、为多数人所享, 保障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市场经济本能地要求民法赋予权利自主、企业自治、契约自由三块法律基石, 不赋予市场经济主体以应有的资格和地位, 其他法律的作用就会黯然失色。同时, 民法通过物权制度和债权制度的调节, 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平衡经济生活中动的安全和静的保障, 保护市场主体对于市场的信赖利益,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5. 运用产权机制, 激发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极性。

民法保障民事主体的财产及人身权利, 要求人们按照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等原则从事社会经济活动, 使得社会全体成员能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公平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知识产品的创造者能够从其创造成果获得独占的收益, 不仅进一步激发人们从事知识产品创造的积极性, 而且为创造者提供持续的物质条件。充分体现民法的激励作用, 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无障碍地显现其作用, 并使每个人的个体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6. 适度规范主体行为, 保证人们意志和思想的畅达。

民法通过法律行为制度、民事责任制度以及诚信、公序良俗等原则适度规范人们的行为, 对合法行为赋予主体预期的法律效力以鼓励, 对于不法行为施以民事责任以惩治, 从而形成人们的行为调节机制, 避免权利滥用和行为有害他人。

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各种市场和社会主体持有不同的意志和思想意识不仅是正常的, 也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一种体现。民法应该赋予并保障人们充分表达其意志和思想的自由, 国家和社会应创造条件, 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他们的利益需求, 并引导各种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 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只有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才能体现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主权在民的精神。

7. 重点解决弱势群体的权利。

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1) 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在我国现阶段主要由以下几部分人构成:一是下岗失业人员;二是那些从没有在单位工作过, 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 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进城农民工;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五是收入较低的贫困农民。弱势群体问题是我们政府和立法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总之, 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价值, 民法精神的提炼充满了理性主义色彩, 处在不断地反思、修正和自我完善之中。首先, 现代民法不仅关心人本身, 而且关注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从《德国民法典》第90条“动物非为物。动物受特别法律保护”[2]的规定, 到我国民法典立法中关于绿色民法典的立法建议, 都表明民法的主体意识并非夸大人及其意志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民法理性文化的回归。其次, 现代民法出现了权利社会化、私法公法化的思潮。依这种精神, 权利并非绝对, 权利不得滥用, 权利的行使不得有害他人, 社会秩序也正是通过对许许多多个人权利及其行使的调整而构筑。民法旨在通过个人权利规范, 实现一种人与人之间稳定而有序的社会关系, 使社会按自身的规律有序地发展。再次, 对于主体从注重形式平等转而追求实质平等, 即结果的公平。针对存在社会弱者的问题, 一些国家积极支持这些弱者集结成团体, 利用集体力量与强者抗衡, 如消费者协会即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另一方面, 法律还通过赋予弱者某些特殊权利, 以维护其与优势者的平衡, 如对消费者、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等, 法律在权利分配上向这些弱者倾斜。和谐社会的存在离不开自由的空气和秩序的土壤。只有在以人为本的社会, 权利才会受尊重;只有在民主法治的社会, 权利才有保障。所以在和谐社会, 人是最高的社会价值, 其他都是第二位的, 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 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 所以构建我国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法典的最高指导思想就是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我们立法者们的血液里应静静地流淌着民法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江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剖析[M].江平文集,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2.36.

如何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 篇6

一、培育具有石油特色企业精神的意义

1.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 是提高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石油企业面对的是国际和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 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新旧交替时期的摩擦碰撞, 职工队伍在新形势下暴露出的多元思想动态, 部分企业、特别是专业化公司提前触及到生存危机的挑战等等。在严峻的形势面前, 只有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做法和经验, 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 进行一场企业文化革命, 才能继续保持和焕发石油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敢于和能够抗击风浪, 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2.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 是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的迫切需要。一个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及发展动力, 都来源于企业精神。成熟的企业精神是凝聚职工队伍, 培养团队精神和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比如, 胜利油田结合企业实际, 提出的“从创业走向创新,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鼓舞和鞭策油田广大职工, 使其成为塑造个人品牌、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和力量, 引导职工自觉参与胜利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 鼓励职工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 实践自己的岗位职责, 从而把胜利油田打造成了国际知名企业。

3.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 是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成功的企业精神, 在市场上就是一面旗帜。社会认识一个企业, 首先是从认识这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开始的。因此, 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 是企业扩大知名度, 提高社会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二、培育具有客观性、独创性和时代感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即企业文化的精神层, 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 企业精神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 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 它处于核心地位。培育充满魅力、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 应是具有客观性、独创性和时代感的企业精神, 使其形成群体心理定势, 并上升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一般来说, 它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 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是构成企业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企业精神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 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应。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化学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它的企业精神是“通过化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产品”, 表现出了高人一筹、独具个性的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 我国的石油工业也曾产生过以“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为核心的“大庆精神”,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石油儿女奋发图强。因此, 企业精神至少应具备客观性、独创性和时代感等几个要素, 并上升为企业员工群体心理定势中的主导意识。摩托罗拉的企业精神是“精诚公正”, 海尔的企业精神是“敬业报国, 追求卓越”, 他们的企业精神个性鲜明, 体现了独特的企业风格。

三、培育具有石油特色企业精神的主要措施

1.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要有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 就是要与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因为, 企业精神是企业行为规范的体现, 是企业之魂。没有本企业的企业精神, 就无所谓企业的行为规范, 没有企业的行为规范, 也就无所谓企业。因此, 在培养和确立企业精神的时候, 一定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 切不可无的放矢地空喊几句口号, 或者是提几句华而不实的语句。如地质录井处“准确、齐全、服务、奉献”的企业精神, 就是该处针对录井工作的实际提炼出来的。大家都知道, 录井资料是钻井过程中唯一连续记录的时实地层信息, 是找油找气的重要依据, 要求各项录井资料必须准确、齐全, 即钻时记的准、地质预告准、油气层位置卡的准。试想, 录井工作如果不讲“准确、齐全”哪有准确无误的地质资料?没有完整的地质资料, 又怎么开采地下油气呢?正因为如此, 企业精神才起着了规范全体员工行为的作用。

2.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要有群众性。

所谓“群众性”, 就是着眼于企业全体员工。众所周知, 企业精神的形成, 既来源于广大职工群众之中, 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和工作的实践中弘扬, 同时又反过来激励、教育、鞭策和鼓舞职工群众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因此, 确立企业精神, 切不可仅凭几个“秀才”拍拍脑袋或闭门造车, 一定要从职工群众的意愿、心声和要求出发, 只有这样, 弘扬企业精神才能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才能使之发挥其激励、鞭策作用。从地质录井处形成和确立企业精神的实际来看, 职工群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而其企业精神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 该处中标英国凯恩能源公司在孟加拉陆上15区录井项目, 在施工中广大职工弘扬“准确、齐全、服务、奉献”的企业精神, 准确、齐全、高标准录取各项资料, 发现了较好的天然气显示, 其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受到了凯恩能源公司钻井总监、现场工程师、地质师的书面表扬, 他们为中原油田参与今后的国际工程投标留下了权威性的业绩证明。

3.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要有长期性。

所谓“长期性”, 就是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因为培养、确立和弘扬企业精神, 是一项较为繁杂的系统工程, 它反映出领导的意向、决策, 职工群众的意愿、精神风貌, 同时还反映出企业的特色、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严格来说, 一个企业精神的形成、确立的全过程, 实际上就是该企业决策者、全体员工及企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的全过程。因此, 其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和确立, 就必须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保持其内容地位和作用不变。换言之, 就是克服短期行为, 树立长远观点, 不论情况怎样变化, 但企业精神不变, 千万不可朝令夕改, 一个将军一道令。这样, 会致导职工群众无所适从, 盲目行事甚至各行其事。比如地质录井处602综合录井队于进入西部录井市场后, 施工人员始终把为甲方提供准确、齐全的录井资料当作自己的追求, 先后完成了英科1等10多口重点探井的施工任务, 资料“三率”均达100%, 受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从而提高了中原录井的知名度, 为站稳西部录井市场奠定了基础。

4.培育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精神要有实践性。

论民间社团公益精神培育理论基础 篇7

关键词:民间社团,公益精神,理论

1民间社团公益精神培育的概念诠释

1.1 民间社团

对于社会团体 (也称社团) , 我国官方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定义其为:中国公民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国际上, 与社团组织类似的代名词有非政府组织、志愿组织、非营利组织等, 它们虽然称谓不同, 但在本质上都是指向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之外的那部分公共领域。关于“民间”一词, 在我国的文法用语中习惯将其与“官方”做明显的区别, 本文中民间社团的概念并不是独立于社团概念之外, 它与社团的概念仍然是互通的, 强调民间是考虑到我国不少社团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 如共青团中央、妇联等组织虽具有社团的性质但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法律地位通常被划归于人民团体而不属于民间社团的范畴。

1.2 公益精神

公益的概念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解释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内涵。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考虑到本文的研究对象, 以下是从狭义的角度来使用公益这一概念, 即“公益”主要是公益主体以非政府的形式进行的、具有非营利性、非强制性、救助性和社会性的一切公益活动的总和。公益的基本特征得以显现:①非政府性, 它的行为主体不是来自于政府, 而是来自于社会公民的自发组织。②非营利性, 它是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 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的, 而非营利。③非强制性, 即实践公益的主体是通过自愿的行为来进行参与的。④救助性, 即帮助或者扶住弱势群体是公益产生的最主要的出发点, 这些弱势群体不仅是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对象也公益事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⑤社会性, 这代表着公益实践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

公益精神中的“精神”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它在哲学上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 它不仅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具有对客观现实的能动作用。结合起公益的特性我们在此可以将公益精神的内容定义为:公益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出于关怀意识、公共意识、利他意识, 为促进社会群体和人类共同发展, 而有所施为的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

1.3 民间社团公益精神培育

公益精神属于社团的文化层面。它是在社团这个特定群体中所体现出来的, 对与公益精神的价值判断, 并由此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所作出的行为选择。具体是指社团成员具备的以高度的责任感, 出于崇尚的人文关怀和利他意识, 自愿的参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精神, 公益活动是其参与表达的一种方式。而社团公益精神培育正是打造社团精神文化, 推动社团公益行动的重要桥梁。

2民间社团公益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2.1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民间社团公益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内在逻辑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公共管理学家登哈特夫妇提出的, 它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和批判, 以公民社会的公民权、社会和市民社会模型、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为理论起源, 而构建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行政理论不同, 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 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 重视公民意识和公民权利, 强调通过政府与公民间的交流与协作, 提升公共服务的效果与价值。

新公共服务理论蕴含了进行社团公益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首先,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共同的事业, 源于对共同价值标准的对话协商, 理论指出“效率和生产力等价值观不应丧失, 但应当被置于民主、社区和公共利益这一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之中”。其次, 新公共服务理论并更突出公民而非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行政观念中, 政府被认为是凌驾于社会各利益团体之上的、以普遍利益的形式而出现的公共权力, 即政府是超越个人和集团利益之上的, 政府提供的是公共服务, 也是公共利益的主要提供者。但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是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提供者, 它的作用应该是趋向于协助公民表达和实现并共享公共利益, 公民作为治理体系的核心必须参与进来。因此培育公民的公益精神, 强化公民对公益的理解与参与, 对于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 如有效提升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公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 只有进行公益精神的培育, 才能更广泛的调动全体公民的公共意识, 当公民能够自觉为公共利益行动时, 社会才能摆脱对私利的拖累, 成为一个广泛的共同利益的集合体, 才能使公共服务成为美德最终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2需求层次理论为民间社团公益精神的培育给予了深刻启示

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类动机理论》中首次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等级论, 即需求层次论。这一理论将人类纷繁复杂的基本需求划分五类。从层次上看, 五类需求是按阶梯式的逐级递增。这其中生理、安全和归属需求被归类为低层次需求, 主要是指满足个人基本物质生活的需求, 可以通过外部条件达到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主要指个体获得物质生活的充分满足后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社会尊重、理想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需要通过内部因素得以满足。从理论实践上看, 马斯洛与其他心理学家都认为,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 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之间相关的”,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类需求层次也不断增长, 因此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中, 有高层次需求的人所占比例也更高, 反之亦然。

公益精神的发扬正是可以满足社会成员多层次需求, 以达到社会需求发展的动态平衡的重要过程。现阶段我国虽然经济上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 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社会成员对于基层需求仍占很大比例, 同时因为财富的增长,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公益精神的传导过程中, 一方面参与主体通过表达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采取积极的作为帮助了弱势群体实现其合理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满足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 最终获得了高层次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不同层次的需求得到了相应满足, 并且这些需求可以相互影响和推动, 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有机体系。

2.3社会资本理论为民间社团公益精神的培育赋予了独特的功能视角

社会资本是社会学首先兴起的概念, 起源于与上世纪80年代, 之后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前沿和焦点。社会资本的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正式提出, 布迪厄认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 这些资源与由对或多或少制度化关系的认可所形成的群体网络有关, 也就是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角度向它的成员提供支持, 可以说, 网络为其成员提供了获得信任的凭证”。可见, 公民的社会参与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 而公民的社会参与网络又是通过公民积极地参与社团组织来实现的。因此, 从社会资本理论看来, 对社团进行公益精神的培育被赋予独特的功能视角。

我国目前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各种社会服务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 经济体制的改革各种生态环保、科教文卫等都需要社会团体的参与, 为满足这些需求, 社团以公益为目的提供的社会服务无疑将分担政府的重担, 促进社会稳定, 也为建立良好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搭建了一个互信的平台。而普特南认为, 测量社会资本在于民主社会中人们参与社团活动的水平, 其中包括参与各类体育、文学社团的数量、跨区域组织的规模以及对政治权威的信任等。因此, 信任是社会资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外, 规范同样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之一, 在因改革带来的一些道德问题如贪污腐败, 诚信失守等困扰这个社会转型时, 社团正是以其所具备的公益精神和责任心为源, 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为社会带来了清新的风气, 也促进着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自觉的遵守社会规范法则, 不难看出, 社团在优化社会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公益精神也正是社团得以发挥能力的基础点, 因此要提升社会资本的存量需要培育社团的公益精神。

2.4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为民间社团公益精神的培育提出了新的期待

中共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 它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也是在面对新的历史形式下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

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不仅在社会发展目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社团公益精神培育也提出了新的期待。这是因为, 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有效运用社团组织。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是构建稳定社会结构的必要元素, 它们的关系是互补的,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的转型期, 各种利益关系变得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 要达到三者之间的和谐, 才能使各种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尤其是社团作为人与人的集合体、人与社会的结点, 社团的和谐环境是组成社会和谐的重要单元。另一方面公益精神的内涵是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的。和谐社会以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强调发展社会事业, 从根本上改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的社会福利事业, 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公益精神所倡导的仁爱、利他主义、互助原则, 可以有效的抵制市场竞争中的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 能够为社会营造诚实守信、互助互爱、平等融洽的环境, 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建设对社团发展和公益精神的发扬都有着高度的期待, 而将两者进行融合, 进行社团公益精神培育, 为我们社会生活领域提出了新的价值取向, 也成为最终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卓高生.公益精神概念辨析[J].理论与现代化, 2010 (1) .

[2]刘文萃.“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3] (美) 罗伯特.B.丹哈特著, 刘俊生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北京:中国行政管理, 2002.

[4]范进学.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J].法学论坛, 2005, (1) .

[5]Bourdieu, Pierre (1986) ,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 by John G.Richardson,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6]丁道韧.论培育民间社团组织是发展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5) .

[7]Putnam R.D (1995) , 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

弘扬季子精神,培育临港学子 篇8

关键词: 季子    “季子”文化精神    季子文化环境

临港实验学校坐落于延陵古驿,春申旧封,延陵季子“守礼、谦让、淡泊名利”的形象,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遗存,深深根植于申港大地上,是我校德育发展的精神底蕴。作为季子的传人,学校重视挖掘“季子”这一地方传统文化,以“尚德崇文”作为校训,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富有新时代特点的“小季子”。

一、挖掘“季子”文化精神

季子是申港的历史名人,因诚信礼让闻名于世。延陵是季子故里,我们挖掘地方文化,开发季子校本德育资源,结合八礼四仪等时代教育特点,大力弘扬季子文化,传承季子美德与精神,丰厚学校文化底蕴。

首先,引进临港开发区《延陵季子文史汇集》,师生积极搜集有关季子的资料,利用学校网站、广播介绍有关季子的故事,让学生人人知晓季子故事,领会季子精神。

其次,编制季子校本德育手册。2014年,学校德育处在挖掘、梳理、整合季子文化的基础上,策划并印制了《小季子在行动》学生德育手册。不仅体现了季子“诚信”、“礼让”、“友善”、“仁爱”的美德、精神,而且诠释了新时代季子精神的内涵,成为学生人手一册的学习季子精神、规范学生行为的指南。

二、建设“季子”文化环境。

学校将季子文化作为校园特色文化,彰显我校德育的主色调——诚信礼让,尚德崇文。

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校园各处景点清晰地烙上“主题德育”的印记。“季子”高大的雕像矗立在季子教学楼前,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校训“尚德崇文”高悬在天桥长廊上,全校师生人人关注、牢记;“季子”卡通形象处处呈现在校园展板、季子文化苑门口、季子德育手册上,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形象标志。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临港实验的校歌“先贤美德,熔铸理想;诚实守信,谦逊礼让”在校园处处传唱;由师生自编自演的戏剧小品《枣树挂钱》、《徐墓挂剑》、诗歌《季子颂》是季子故事中的经典节目,曾获无锡市、江阴市文艺汇演金奖,并多次在学校师生活动、家校活动中展演,在“小季子春蕾广播”中播出,使季子形象深入人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引领学生做诚信、礼让的时代“小季子”。

三、弘扬“季子”文化精神。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教育,根据不同年龄和学段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德育处科学地设计开展季子文化教育一系列活动,弘扬季子精神。

结合时代教育特点,开展“弘扬季子精神,争做八礼四仪好少年”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小季子志愿者“学雷锋,践行季子美德”活动;“诚信、礼让、守纪”主题班会;季子文化节“十佳季子小歌手”“季子形象设计”大赛;“颂季子”庆元旦活动、“延陵季风”、“为青春喝彩、让梦想起航”市级展示活动。学校团委组织“小季子文学社”到季子祠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采风”实践体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达到“用先贤的精神激励人,用身边的榜样感召人,用实际的行动完善人”的目的。

结合学校特点,把季子精神融入时代特点,开辟各类阵地:起飞小广播、季子文学社、季子文化苑、小季子社团等,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真正体现“小季子在行动”的动人景象。同时,学校开展“十佳小季子”、“季子之星”、“季子中队、团支部”评优活动,选出典型,隆重表彰,构建和谐校园,让季子的诚信礼让成为典范之举。

作为季子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弟子规”的精髓学习,不断开发“季子”德育资源和教育阵地,完善“季子”校本德育内容,依托德育活动载体,弘扬和放大季子美德,努力培育诚信守纪、谦逊懂礼、友善好学的当代“小季子”,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季子精神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浅谈培育企业精神 篇9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职工群众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具有民族特点,时代精神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员工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荣誉感。

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它包含了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这是社会主义企业精神的实质和核心。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

企业精神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是维护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判断企业文化优势强弱的标志。江泽民书记曾经指出“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也强调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培育企业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改革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精神在我国五十、六十年代就有象“大庆精神”、“孟泰精神”等等。对广大职工曾起了激励作用,影响和鼓舞了一代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精神又得到了发扬。当前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根据新任务的要求赋予新的内容,从而不断创新。

过去,我们一谈到企业精神时,差不多是同样的话,如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拼搏之类,这些字当然很好,很重要,但对于形成企业精神来说,雷同化,没有个性,一看就知道是套用的原则话,并不是从创业、发展、开拓市场的特有实践历程中发生、凝结、概括来的。由于各个企业因地区、行业、管理状况、传统习惯、职工队伍结构等存在着差别,因此,企业精神也必须反映出本企业的实质和特殊性。比如同仁堂“济世、养生”的宗旨很有个性,长虹集团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已任”的广告语和企业精神,邮电系统提出“一封信、一颗心”和东方超市“关注百姓生活”,市人商集团“与时代同步发展,与顾客心相印”等等。通俗形象地概括了行业精神及企业个性。同时,企业精神要为广大职工所认同。企业精神是广大职工先进意识和崇高理想的结晶,它来源于职工实践,又指导职工的行动。只有为广大职工们接受和认同,成为群体意识和共同价值观,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倡导、精心培育、反复锤炼;需要系统规划、长期作战、点滴做起。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培育社会主义企业精神是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和搞活企业服务的。因此,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才会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和精神。其次,要有融合企业目标的丰富思想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为了使职工群众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成为“四有”新人。对企业来说,应该将这一目标和企业管理目标融合,形成合力。一是要用企业的发展目标启发职工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用企业精神,振奋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三是要用企业面临的困难激发职工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要有独特的风格与特点,不同的企业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精神的提出和培育要加强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样,才会对职工有号召力。第四,企业领导要带头实践企业精神。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对职工个体的吸引力的产生,或者说职工对企业的热爱、忠诚都需要企业领导在道德原则上严于律已、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言九鼎。否则就会破坏企业集体的道德规范,失信于民,企业则将失支精神支柱。

企业精神的培育过程可由三个阶段延续而成。即企业精神的确认阶段、对树立阶段和深化阶段。在确认阶段,要引导人们提高认识、发动人们酝酿提炼,概括确认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在树立阶段,要采取宣传、教育等各种方法、引导职工群众树立和体现企业精神,使他们成为企业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在深化阶段,要重在养成,将企业精神人格化,使广大职工成为具有企业精神的企业人,完成由非自觉到自觉的飞跃。

企业精神培训的基本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灌输教育。任何一个企业培育企业精神都离不开教育。企业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不会在企业实践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只能靠灌输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种长期的灌输;不是一人一事的教育,而是整体上升到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高度的教育。

二、实践养成。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劳动竞赛等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

三、榜样示范。这可使企业精神形象化、具体化,使人们在无形中感到有形,学有样子,赶有目标,从而增强企业精神的可信性、感召力。

四、环境渗透。即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反复宣传自己的企业精神和先进典型,造成一种良好的客观气氛和浓厚的环境;通过人际环境,在企业员工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每个人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活动,感到轻松愉快。

五、活动熏陶:即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活动中熏陶和培养人的群体意识。

六、形象塑造或导入CI(CI:企业形象简称,是英文Corporte.Identity的缩写)。既要有良好的内部形象系统如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管理水平等等,又要有良好的外部形象系统,包含企业外部经营决策、经营战略、企业物质形象、员工形象、品牌商标形象等,还可通过穿厂服、戴厂徽、唱厂歌、办厂史等,通过这些形象化的东西来激励。

七、制度保证:包括领导制度、经营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都充分体现企业精神,并使企业精神在高标准、严要求中养成。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培育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为培育企业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社团为载体培育志愿精神 篇10

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成为先进文化的象征。我院凌云电脑学社自1998年12月5日创建以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以提高学生电脑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全院师生及校外提供电脑专业服务为宗旨,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如义务电脑维修活动、电脑知识公益培训、电竞比赛、速打比赛,组织计算机方面的各级各类比赛等,传承和发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凌云电脑学社自成立以来,在社团内部、校内外通过自身力量力倡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积极营造“崇尚雷锋、学习雷锋、争当雷锋”的良好氛围,不断壮大学雷锋志愿者队伍,逐步完善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如今凌云电脑学社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活雷锋”,学雷锋活动已经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校内外认可度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一直是我院的优秀社团之一。

社团文化助推志愿精神培育

弘扬雷锋精神,引领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欲横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己主义有所盛行。学生中的利己倾向、冷漠情绪有所抬头。我院凌云电脑学社自成立以来,以计算机特长特色为依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发挥专业特长,为校内外同学、群众提供电脑义务维修、培训、电脑相关知识技能活动等。在活动中,雷锋精神得到弘扬,也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志愿服务的精神。一次为窗口,带动、感染身边的同学和群众,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校园内外引领、践行雷锋志愿服务精神,引导正确价值取向。

培育精品队伍,打造志愿品牌。社团在学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社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着力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社团成立以来,以计算机特长特色为依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了校内外的赞赏,多次获得校内优秀社团称号,充分展现了社团学雷锋志愿者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时代风采。

凌云电脑学社一直坚持把学雷锋工作作为加强社团精神文明建设一项硬任务抓紧抓好,成立了学雷锋工作领导小组,由指导老师负责担任组长,以技术部为中心、社长、各部部长担任副组长,全体社员为成员,形成了学雷锋工作组织网络。同时,通过电脑知识公益培训对学雷锋活动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电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及满意度。

为将学雷锋工作落到实处,凌云电脑学社每学期初都会专门召开组长、副组长会议,专题研究讨论学雷锋工作,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每学年初拿出学雷锋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将务电脑维修活动、电脑知识公益培训、电竞比赛、速打比赛,组织计算机方面的各级各类比赛等活动做好预算,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组长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学雷锋系列活动,并要求大家自觉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巩固学雷锋活动成果。

社团文化助推志愿精神培育方式

开展主题活动,构建实践育人。开展“义务维修一服务你我他”与“公益培训一提升你我他”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每学期凌云电脑学社都会组织校内外义务维修电脑活动,在校园内篮球场、老区小广场、家属区、校外人民社区等开展现场义务维修,发挥学生专业特长,更好地为校内外老师、学生、群众服务。而且电脑操作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所以,为了提升成员的服务水平,达到群众满意的效果,凌云电脑学社每学期会定期开展电脑知识和操作公益培训,主要针对学雷锋成员,同时校园内外其他想学习电脑知识和技能的同學和群众也可以参加。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去培养学生的爱人助人、志愿服务精神。

做好宣传带动,“雷锋”无处不在。把雷锋的奉献服务精神贯穿于社团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完善服务细节,坚持开展义务维修、公益培训、电竞比赛、速打比赛,组织计算机方面的各级各类比赛等活动,前期面向校内外积极宣传,张贴海报,进宿舍、进办公楼、进小区全方位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助人的快乐,一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来,人人都是“活雷锋”。同时,提升服务受益面,将雷锋精神切实落到实处。

开设“雷锋课堂”,提升志愿服务意识。为保证学雷锋活动在社团蔚然成风,结合社团工作实际,开展学雷锋相关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创先争优、提升服务意识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成员的思想道德风尚,把雷锋精神广播在每一个成员心中。

每年换届后,社团都会有新鲜血液注入。为了让新老社员更好地学习了解雷锋精神,提升志愿服务精神,将雷锋精神深入社员内心。只有将雷锋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主动意识,才能落实到行动上。

社团在换届之初及整届活动过程中,都会不定期组织社员进行雷锋精神集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查找自身的不足,学习雷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雷锋精神的学习,为社团活动、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而且,雷锋精神应常学常新,结合社团特色、时代特色,服务雷锋精神新的内涵。

评选先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雷锋的榜样作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向他看齐。在每届凌云电脑学社工作中,都会涌现一批积极上进,用于奉献的先进个人。他们热心社团工作,积极策划开展社团服务活动,通过社团平台,发扬雷锋服务精神,为校园师生及校外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在每届换届大会上,都会评选社团先进工作者,他们有精湛的电脑知识和技术,热心服务社团和师生群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其他成员更好地发扬雷锋精神。

社团文化助推志愿精神培育方式成效

树立青春榜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每届社团工作中,都会涌现一批热心社团工作,热心义务维修、公益培训的典型,他们是师生身边弘扬雷锋精神、志愿者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榜样。他们的经历和事迹,亲身讲述、宣传给身边的同学,引领广大师生乐于助人、追求进步,在温暖、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凌云电脑学社以义务维修、公益培训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

上一篇:医药专科院校论文下一篇:采访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