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任务三篇

2024-09-10

若干任务 篇1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进展

1 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简介

1.1 灾害性天气的种类与标准

1.1.1 热带气旋

按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 沿用国内现行规定分为4种:热带低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8级 (风速<17.2m/s) 。热带风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8~9级 (风速17.2~24.4m/s) 。

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10~11级 (风速24.5~32.6m/s) 。

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以上 (风速32.7m/s或以上) 。

1.1.2 大风

指非热带气旋侵袭所造成的平均风力达6级 (风速10.8~13.8m/s) 或以上的强风。

1.1.3 暴雨

指24h内降水总量达到50mm或以上的降水。全国统一规定标准是按照雨量多少区分为暴雨 (50.0~99.9mm) 、大暴雨 (100.0~249.0mm) 、特大暴雨 (≥250.0mm) 3级。

1.2 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名称与标准

根据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和影响该地区的迟早和预报把握程度大致分为公开发布和内部发布2种, 发布名称分为。

1.2.1 消息

灾害性天气远离或尚未影响到该地区或预计危害性一般时,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发布“消息”, 报导灾害性天气情况, 警报解除也可以用“消息”形式进行报导或发布。

1.2.2 警报

预计未来1~2d内灾害性天气将袭击或影响本地区或附近海面, 且影响较大时, 应发布“警报”。

1.2.3 紧急警报

预计未来24h内灾害性天气将袭击本地区或附近海面, 且危害性大时, 应发布“紧急警报”。

2 灾害性天气预报取得的工作进展

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 灾害性天气预报工作在技术提升、管理方式改进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2.1 强化了预报激励机制

通过设置完善的激励机制, 定期进行评比, 对工作优秀、创新优秀和管理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并给与奖励, 以此来促进灾害性天气预报领域内部的创新氛围和员工竞争意识。

2.2 强化了基础业务意识

地方气象局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工作质量列入日常考核指标之一, 促进了气象局将灾害性天气预报作为基础性的业务内容, 对其研究和运行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促进了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发展。

2.3 建立了预报科研机制

在完成灾害性天气预报日常工作的基础上, 各级部门积极鼓励员工进行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探索, 制定科研任务和指标, 对科研任务完成优异的单位和个人给与奖励;同时, 加强各地方气象局之间的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交流, 实现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最后, 选择对当前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有促进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提升服务质量。

2.4 调整了预报结构

简化原有的天气预报流程和组织结构, 观测人员在气象数据采集之后, 直接进行灾害性天气预报, 上级部门对预报质量进行监控, 这样既可以增强信息的时效性, 提高信息发布速度, 又可以提升观测人员的责任心, 有助于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的提高。

3 灾害性天气预报的近期任务

3.1 完善业务发展的技术路线

现代数学分析方法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领域的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报的数值分析效果, 但是近些年预报业务过于依赖数值分析, 而忽略了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本身的发展, 导致了预报业务发展速度放缓, 质量难以继续提升现象的发生。因此, 需要完善气象预报业务发展的技术路线, 从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数据采集 (如改进数据采集仪器) 、数据分析 (改善分析方式) 和播报形式 (如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等方面对预报业务进行技术水平提升, 进而提升预报质量。

3.2 发展精细化预报业务

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精细化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区域划分精度, 在仪器分辨率允许的前提下, 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定点预报, 可以使得预报业务更为准确;增加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分析因素, 增加如气压、湿度、紫外线强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 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服务范围。

3.3 提升预报技术水平

随着更多雷达和卫星资料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领域的业务应用, 以及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模式的发展, 使得多种资料融合技术与中尺度模式结合成为了灾害性气象预报的主要发展方向——即动力诊断预报技术。依据此技术可以进行灾害性天气的短时和邻近预报。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进行数据采集进而提升预报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模式。

3.4 开展集合预报

集合预报作为解决单一性预报不确定性问题的途径, 正在越来越多地被预报业务部门所重视。但是受技术水平所限, 集合预报还不能大规模的在国内灾害性天气预报领域进行应用, 但是国外已经开始将其运用于灾害天气预报和高质量的中期时效预报。因此, 应用集合预报发展灾害性天气的概率预报将是今后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发展方向, 集合预报也将为预报员的天气系统分析预报和面向用户需要的针对性预报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4 结语

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我国灾害性天气预报领域在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信息传递速度、观测仪器研发和预报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并且已经形成了浓烈的研发氛围,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国内外交流不断增加。可以预见,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领域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在国家灾害防治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诗言, 赵思雄, 周晓平, 等.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 2003 (4) :451-467.

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任务 篇2

一、课程育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以及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推动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上述学科以及所有课程的德育要求。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德育,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育。

面向2020,应定期交流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突出指导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课程育人。各地应研究课程德育现实,把握课程德育规律,关注学生成长特点,通过恰如其分的课程教学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校,落实到班,落实到学生心坎上;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机地转化为年轻一代的自觉行动。全国1064万中小学专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良好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班主任教师应加强班级建设,把班级各项工作都作为德育契机,深入分析每位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保持与学生有效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文化育人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反映,是全体师生认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功能。

面向2020,应组织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与深入研讨,推进各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提倡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一要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品位。自觉追求高品位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应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文化创建,增强学校核心发展力。

二要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全体师生指明了共同愿景,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的共同愿景是规范教育行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三要改善校长的管理行为。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掌舵者、营造者。学校管理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校长必须保持强烈的文化意识,避免陷入事务堆里。校长对学校文化的理论认识如何,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是否具有文化自觉性,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与宽度。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和学校管理团队应该自觉转变领导行为。

四要着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精神规范,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主与法制是建设现代学校的人文基础;学习与创新是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不竭动力;发展与诚信是个体与团队的信誉所系。

五要提升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外显性视觉对象,它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应该独具匠心,以物载德。建筑或造型新颖,具备时代气息,或古朴典雅,体现文化底蕴。学校建筑要符合学校特色,适合教育之用,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协调、和谐,从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实践育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结合课程改革,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针对学生年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有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使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不仅学到知识,还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面向2020,国家将会支持建设一批大型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并支持这些基地以及此前已建成的县级学生校外场所发挥作用。各地须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旅游活动、专题考察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现实背景下,抓工作光靠提倡和自觉是不够的。为此,要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礼仪育人

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新的生长点。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面向2020年,教育部将在全国大力提倡开展礼仪教育,推介通行交往礼仪,让学生学会尊重,文明礼貌,彬彬有礼。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不断引入和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在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中小学校要引导学生主动担当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还要在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开放意识的同时,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小学教育阶段要侧重培养小学生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文明礼貌、孝敬感恩等良好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是非观念、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中学教育阶段要侧重培养中学生自立自强、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为造就有明晰的法律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强烈的责任观念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五、心理育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育。根据上述要求,各地应提高思想认识,总结成功经验,深化科研引领,开展教师培训,狠抓措施落实,认真做好心育工作。

面向2020,加强心育师资队伍建设。心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教师需要做行家里手。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心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心育专业教师培训,造就一支骨干力量。同时,培养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开展心育的基本能力。要统筹解决心育教师编制和职称评聘问题,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着的“没人做”或“不愿做”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广大中小学校要建立以专兼职心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育工作体系。

面向2020,深入开展心育的科研探索。各地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育提供依据。针对中小学心育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启动了科研课题,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和学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各地都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要依靠专家力量深入开展工作,还要立足于实践,关注心育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开展心育的试验研究,着重解决点上的问题,从点上总结经验,再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一种星罗棋布的局面。

面向2020,将心育真正推向全面普及。各地应制订或完善实施心育的规划,明确到2012年达到什么目标,到2015年达到什么程度,到2020年全面普及需要提前采取哪些措施。学校应把心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摆上重要位置,予以合理安排。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确定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规范使用,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服务。要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情绪变化,创造性地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耐心做好青春期教育。探索建立校园突发性应激和危机事件情景下的心理应对机制,及时干预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六、网络育人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的重要方式,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和道德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网络中的不良或虚假信息确实太多。面向2020,应兴利除弊,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这是学校德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一要提倡正确认识网络。把握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德育,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用主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文化引领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

二要提倡绿色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不断丰富和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逐步建成集德育管理、信息资源、活动管理为一体的网络德育平台。

三要提倡网络道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

四要提倡网络法制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七、机制育人

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没有人否认,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更重视的仍旧是学生课业学习或升学率。因此,面向2020,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开展督导,深化研究,相互配合,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体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要完善德育工作责任机制。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德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确立年度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相关责任主体。让学校德育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开展德育活动需要花钱,因而有必要设立德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并保持稳定增长。

二要完善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机制。教育督导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三要完善德育工作的研究机制。德育有规律,不能人云亦云。学生成长有年龄特征,不能超越阶段,搞假大空或高大全。要大兴研究之风,重视成果运用,让大批学校受益。

四要完善德育工作协同机制。要联系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大课堂。努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保障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若干任务 篇3

张军扩 侯永志http://2010/9/10 10:31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

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设想,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标,人民生活在上个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所做出的部署,本世纪头5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小康更加宽裕,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现在即将进入第二个十年,即2011-2020年,正在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0年的努力,在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现代化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彻底改变了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改革开放以来长达30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的高水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按照世界银行统计计算,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如果用汇率法衡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6.4%;而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法衡量,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为11.3%,高于日本的6.2%,低于美国的20.4%。与此同时,体现综合国力的钢铁、化工、粮食等若干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国民经济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空前提高,为经济持续增长和技术不断进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祖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根据2008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标”,2006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2.7岁,高于中等收入国家71.1岁的水平。同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达到93%,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生活从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过渡。200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6.6%,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28.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每年有1000—2000万人口,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跨越50%的大关,将实现从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到以非农业为主的城市社会的历史性过渡。

第三,中国已经成功开辟了适合国情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和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引领我国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的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保障。它不仅能够提供现代化所需要的动力,而且能够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兼顾和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巩固政治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在看到我国现代化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现代化水平总体上依然较低,在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比如: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不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个水平仅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纪40年代初、日本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韩国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水平(参见附件1)。

——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不多,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在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研发人员数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倍左右。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已有显著提高,但绝对水平依然较低。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0多个多百分点,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个多百分点。况且,这46.6%的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但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文明生活的农民工群体。

——虽然我国现代化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养老、医疗和住房等方面,为全民提供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而我国在这些方面,不论是就保障水平还是就均等化程度而言,与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总体来讲,我国国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甚相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的阶段有关,最主要的是与我国国民受教育的水平有关。2006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仅为21.6%,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为24.7%,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66.6%,美国为81.8%。考虑到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更低这一因素,我国国民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要远低于发达国家。

——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很明显。为评价各国的环境和生态状况,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四家国际及学术机构联合开发了“环境绩效指数”(EPI)。根据其2008年发布的报告,我国在报告所列出的1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05位,而排位在前50名之内的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我国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

可见,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国要在2050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于这个目标,有两点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一,什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二,我们要达到的,究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三步走”战略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是2050年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理解和认识,所谓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应当是指发达国家群体中的中位水平或平均水平,而我们要努力实现的,应当是2050年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不应当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见附件2)。据此,我们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要求做了情景分析。即,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50年达到届时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后的40年中仍然按照它们过去40年的年均2.6%的速度增长,那么,我国在今后4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需要达到7.3%左右;而如果发达国家年均增长速度降至2%左右,那么我国需要的增长速度为6.6%左右(见附件3)。

当然,这只是就经济增长的目标要求而言的。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实现其他方面的任务,保障现代化的全面协调推进。

第一,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始终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但这并不能保证今后还能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内外经济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要想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十二五”或稍长一段时间里,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此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还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深化。为此,要通过扩大人民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没有自身的文化建设作后盾,现代化模式将是无力的,不稳固的。同样,只有物质的现代化,而没有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文明素质的明显提升,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取得最终成功,就必须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开放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博采众方之长,逐步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开放性的优秀文化。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全体国民的文明素养,形成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具有自信、开放和现代意识的国民素质。

第四,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国际经验表明,由政府以公共产品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社会

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减轻居民后顾之忧,使居民把原本用于养老、看病、子女教育等的储蓄转化为消费,从而扩大总的消费规模;还有利于改善国民健康状况,提高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后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再发达也会黯然失色;收入水平再高,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全面和高质量的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虽然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但把生态文明列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重要内容,还只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时代背景所决定,我们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此,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等,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生产模式;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和引导城乡居民形成文明、合理的消费理念,减少直至杜绝消费环节中的各种浪费现象,形成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消费模式。

我国现代化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主要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主要有以下五个有利条件: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多数基础性因素,在今后一个时期还会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有些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在较长时期保持较快发展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仍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继续存在,并得到质的提升。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优势又呈现出高素质劳动者数量多、成本相对低的特点,这使得我国有可能在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素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和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扩大了我国技术选择空间,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革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以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空间、海洋等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并不断地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酝酿技术突破和孕育新经济增长点。“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概念的出现,预示着信息技术与物质生产有可能形成深度和全面融合,并对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可以使我们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进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虽然经济全球化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总体趋势不会改变,而且还可能在结构变革的基础上得以深化。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跨国、跨境交易更加

便利,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过程相比,现阶段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程度更深,这可以使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更长一个时期的平稳较快增长。

第四,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最为重要和基本的条件。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社会政治的稳定是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我们现在不仅具有这样的前提,而且也有能力维护这样的前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的国情特点相适应。既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又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促进发展,又可以保持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作为我国现代化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丰富的保持政治社会稳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执政经验,也具备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自我完善能力。

第五,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推进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在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和认识成果、充分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现阶段变化和新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它不仅与新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也站在了世界发展理念的最前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能够指导我们有效解决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保障我国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实现既定的目标。

与此同时,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在传统的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加重的同时,又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压力。我国的人口规模比世界上现有的56个高收入国家的全部人口之和还要多出3亿多。如此规模的人口进行现代化,相当于把过去一两百年来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重演一次,而我们既不具备他们早期发展所具有的相对宽松的国内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也不可能像他们那样通过开拓殖民地掠夺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在能源和其他资源约束加强的同时,水资源不足的约束更具挑战性。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而且在可预见的较长时间内难以缓解。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正赶上世界范围新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印度等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使我们面对的资源环境挑战更为严峻。

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减排的本质是给全球的增长附加了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要求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单位碳排放的产出。显然,这种约束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将产生重要影响。虽然目前我国人均历史累积碳排放水平仍然很低,但年排放总量已达世界前列。而且,由发展阶段所决定,我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还不可避免地具有高碳排放的特征,使得我们面临的减排压力和难度异乎寻常。我们既要在国际谈判中积极争取我国应有的权益和发展空间,又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减弱的同时,将会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而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政策的转变,这

种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模仿、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空间越来越小,传统意义的后发优势也会逐步减弱。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人口的老龄化。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在2013年左右达到最高值72.1%,而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将会在2016年左右达到最高值,为9.97亿左右。另据全国老龄委预测,本世纪头20年将是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阶段,期末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而2021-2050年将是老龄化加速阶段,期末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的迅速提高,和人口总抚养比的大幅攀升,势必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人口红利”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消失。

第三,由我国发展阶段和独特国情所决定,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还是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表明,“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利益格局和社会成员相对地位的变化,需要始终把握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面临的矛盾更为复杂,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是从发展阶段来讲,我国正处于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的时期。二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和地域大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利益关系问题更加突出。三是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体制改革的过程,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异常复杂。四是我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在较长时期完成的任务,使得我国现代化过程同时存在传统农业社会的矛盾、工业化进程中的矛盾,以及后工业社会中的矛盾,而这三种矛盾在发达国家是在不同时期相继发生的。

第四,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现代化将会面临一些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外部挑战。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对全球市场供求关系和既有国际经济和利益格局有重要影响。虽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会相应增大,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我国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期望,也会不断提高。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虑,甚至采取或明或暗的方式进行干扰、阻挠和破坏。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在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性,我国也将始终面临一些国际势力西化、分化的企图。另外,各国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反思和应对,可能导致今后一个时期有关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治理结构的重构,以及国际利益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如何促进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着朝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是辩证的。如果应对得当,就可以将挑战转化成机遇,而如果应对不当,则不仅会使挑战变成难以克服的现实困难,还可能丧失宝贵的发展机遇。比如,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成本,增加了难度,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减排将会催生许多新技术,包括节能技术、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这又为我们提高生产率、改善发展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全过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才能抓住机遇,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把我国的现代化顺利地推向前进。

第一、在我国现代化成功启动并已迈出历史性步伐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环顾全球,曾经成功启动过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少,但真正能够推动现代化进程持续不断进行下去,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国家并不多。不少国家在启动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但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阿根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上世纪上半叶时,人均收入水平与最发达的国家不相上下,但此后其国民收入一直没有显著增长,甚者出现过大幅下降。又如印尼,它曾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但一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使其收入水平下降了将近一半。再比如伊朗,在上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上半期,其增长速度之快堪称举世无双,但此后国内社会和政治的连年**,也使得发展进程严重受阻。

即使那些最终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多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西欧北美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此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和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瓜分世界市场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白热化竞争,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不仅使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也使世界经济出现了长达30年的停滞与徘徊。

直观来看,导致现代化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有的是由于国内社会政治动荡导致发展过程受阻;有的是由于在经济对外依赖较大的情况下受到外部因素的严重冲击;有的则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长期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等。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关键是没有及时调整发展方式,而这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增长已经跨越最初的启动阶段、传统竞争优势开始减弱的情况下,由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及相应的体制未能及时做出调整,使得新的竞争优势迟迟未能形成,从而导致发展动力不足。二是由于经济和社会政策未能随经济发展阶段和利益格局变化而适时变化,导致国内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财富分配极不平衡,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国内社会政治动荡。

转变发展方式是现代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如果能够成功应对这个挑战,就能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反之亦然。我国的经济已连续保持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要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最关键的是要适应发展阶段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创新和提升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增强抵御内外风险的能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同时,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及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全社会能够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更加注重现代化的全面协调推进,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只有经济的现代化,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7

上,现代化的某些方面可以发展得快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可以发展得慢一些,然而,如果这种不协调长期存在下去,则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延缓现代化进程。

从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来讲,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很难在一个国家的某个或某几个地方率先实现。比如: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是全国范围内的事,很难在一个地区单独推进。因此,人们常说的某个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率先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或其他某个方面的现代化,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也正因为如此,在评判现代化实现程度时,学者们大都认为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才是较为理想的评判单元。

国际经验也表明,区域差距过大,既不利于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也不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和政治局面。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大多聚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民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得协调推进各地现代化、保持区域发展大体平衡尤为重要。当然,所谓不同区域之间现代化的协调推进,主要是指,使不同地区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和福利水平,而不是说所有地区都要实现相同水平的工业化或城市化。相反,由于不同地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不同,其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全局中的功能和定位也应该有所不同,其现代化的过程和最终形态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三、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我国后发优势的新特点,牢牢把握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我国的现代化总体上属于后发国家的追赶式现代化。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这种现代化一般都会呈现出“时间压缩”和“内容叠加”的特征,我国也不例外。实现同样水平的收入增长,我国所用的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比如,按照1990年可比价格衡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美国和日本用了将近70年,而我国只用了不到20年。这说明,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后发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但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后发优势。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和快速传播的背景下,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所决定,我们利用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具有增长空间大、成本较低的优势。发达国家在传统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而其市场则相对饱和,需求增长的空间小、速度慢,在进入新的技术和产业领域时,往往需要大规模淘汰旧的生产能力,面临大量沉没成本。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国内市场需求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增长迅速。这使我们有条件直接“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增需求”,而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必须大量淘汰现有生产能力。比如:为了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我们既可以直接采用超超临界技术建设1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在经济性允许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最新光电转换技术和风能技术建设电力设施;为满足我国城乡建设对钢材的大规模需求,我们可以集成当代先进技术,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型钢铁企业;为了满足城乡居民迅速增长的对家庭轿车的需求,我们也有可能在技术和成本条件允许时,直接采用最新技术生产节能环保汽车。

同时,国内潜在市场巨大,也有利于新产业的成长及其规模化发展,积累产业发展的经验,快速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迅速回收投资成本,缩短新技术应用周期,推动技术以更快的速度进步。

另一方面,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又具有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明显优势。我国不仅在一些新技术、新产业领域接近世界前沿,甚至在若干领域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具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人才储备和研发能力;而且,由于我国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使得我们具有更强的将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这些条件有可能使我们在一些新的技术和产业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还可能局部领先。当然,也要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的竞争必将异常激烈。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采取行动,力争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赢得优势。比如,美国奥巴马政府准备把研发投入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欧盟宣布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本地区的“绿色经济”。面对竞争,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国内潜在市场规模大的有利条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选择一些具有优势的技术和产业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全面系统地加快制度建设,为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根本保障。制度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化又好又快推进的根本保障。国内外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的启动与现代化过程的持续需要不同的制度安排,前者只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条件,比如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等,而后者则需要更多的持续不断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比如建立完善的价格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国家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等。据《哈佛商业评论》最近刊发的一项研究成果,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上,发展绩效与制度因素之间的关系不甚密切;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绩效和制度因素之间的关系则越来越密切。这项研究还表明,如果不能建立起良好的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制度,那么,一个国家便不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发展水平最终难以逾越人均收入10000-12000美元的“高墙”,而进入现代国家行列。

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要清醒看到,这个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过去,改革的重点是突破旧的体制,而新时期则需要更加注重体制创新,不仅要在经济体制方面继续创新。也要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形势的变化,经济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体制障碍也会有所不同,改革和创新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变化。

纵观建国以来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国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我国的现代化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领导人民根据时代变化,独立自主地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要继续顺利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我们依然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与模式创新。

附件1

中、美、日、韩发展比较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的分析,按照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衡量,200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83 美元(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统计》,第562页)。

再根据2001~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中国统计摘要2009,第22页),则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的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应为6902美元。这相当于美国1940年的水平(在二十年代末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6899美元,但由于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延误了十年的增长);相当于日本1966~1967年的水平;相当于韩国1987年的水平。

附件2

关于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两点认识

第一,所谓中等发达国家,首先应当是属于发达国家,而不是中等收入国家,但又不是最发达的,也不是发达国家中水平最低的,因此应当属于发达国家群体中的中位水平或平均水平。

第二,关于现代化,理论界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它看成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即由工业革命所导致的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根据这种理解,一个国家可能并不需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赶上世界最新潮流,就可以实现现代化。而另一种理解,则把现代化视为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和世界潮流的过程。按照这种理解,即使一个国家完成了传统意义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但如果其与发达国家或与世界潮流存在较大差距,仍很难说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对于我国而言,第二种理解可能更为贴切。就是说,我国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赶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潮流的过程。事实上,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先驱,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大都是从这个意义上认识我国现代化的。如果到2050年我们达到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与2050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存在70年的差距,这很难说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附件3

中国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景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按照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下同)计算,200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84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为34312美元。

如果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需要达到目前(2007年)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则2008~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达到4.5%。

假设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2050年维持其过去47年的平均增速,即2.6%,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50年达到当时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3462美元,则2008~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达到7.3%。

上一篇:高校学籍管理改革方案下一篇:全民大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