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规律六篇

2024-09-12

专业规律 篇1

一、布迪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简述

尽管早期学者已涉及社会关系的资本研究, 且使用了“社会资本”一词, 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 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从社会学角度入手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研究时, 此概念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布迪厄提出了“场域”、“资本”以及“惯习”概念。所谓“资本”就是“积累的 (以物化的形式、具体化的、内深化形式的) 劳动。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 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能够以物化的或者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1:190]他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 其中文化资本以身体化、客观化以及制度化状态存在。此后,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指出自然人从一出生就拥有遗传天赋形成的人力资本、土地和货币等构成的物质资本、所处社会环境构成的社会资本这三类资本;著名社会学家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可以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 / 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2]在这一概念中, “资源”是中心词, 占据重要位置, 所有行动者都会采取行动来获得有价值资源, 以促进自我利益。个人的目的性行动则分为同质性互动与异质性互动, “前者以拥有相似资源———可以包括财富、声望、权力和生活方式———的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为特征。后者描述的是拥有不同资源的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2]。

通过社会资本理论, 不难发现特级教师从一个平凡的、默默无闻的毕业生, 自步入教师岗位后, 能在短短数十年间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3], 就说明特级教师一定善于积累社会资本为自己的成长服务。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入手, 拟结合人民教育编辑部汇编的《名师人生》一书中43位特级教师为分析对象, 总结其何以有效调配各项资本, 并凭借资源谋求同质性和异质性互动时实现资本的多重转换, 实现自我专业发展。

二、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分析

通过对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程进行梳理, 可以得出特级教师之所以专业发展优于其他教师就在于他们有意识并善于应用各种资本, 妥善为自己的发展服务。

1.学习和教育科研:文化资本的积聚

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本表现状态有三种, 一是身体化状态, 表现为心智和肉体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 这种文化资本多是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二是客观化状态, 表现为文化商品, 它们是理论的印记;三是制度化的状态, 意指社会对资格的认可, 特别是颁行的资格证书和文凭。该书中的名师大都是初中、中师毕业,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止步, 而是积极谋划后期的文化资本再积累。这些特级教师或因深感理论水平过低或放弃多年爱好, 如李吉林放弃了年轻时打球的爱好, 婉言拒绝了邀请和疗养等, 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方面的书籍;或萌发继续求学之路, 如邱学华就为了研究小学教育, 决定报考大学深造, 并一举考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此, 他遇到了刘佛年、沈百英、张耀翔等知名教授, 广览了小学算术教学方面的藏书, 尝试编出了大学用书。正是在求学过程中有幸遇到大师, 结交今后课程论等方面的同学, 为他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张思明因家庭原因放弃进入大学, 但在继续深造的坚强意志的引导下, 他在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完成了在职硕士学位。[4]

这43位特级教师大都来自普通之家, 有些还在幼年遭遇变故, 他们的家庭并未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资源, 但是他们凭借坚强的学习信念, 不断求学的决心, 或进入大学深造, 或放弃其他爱好, 在多年的学习和研修基础上最终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资本。

2.提升和内化:同质性互动

《名师人生》中列举的特级教师进入的学校并不是该地区首屈一指的小学, 初次踏入教师岗位也并非完全如鱼得水, 他们能将文化资本的基础迅速扩展, 就在于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后, 善于应用同质性互动。他们有些接触了教学经验更为丰富的老前辈而深受启发, 如支玉恒受到了斯霞、袁瑢、杨再隋等名师的提携和帮助, 教学、为人等更进一筹;吴正宪在教学改革之路上蹒跚摸索时, 有感于特级教师马芯兰教改, 便一头扎进了马老师的课题;有些则与先进思想进行同质互动, 如张天孝听区内一位校长谈到上海崇明区的“三算结合”后, 突发灵感, 建议领导依托进修校在本地区开展“口算、笔算、珠算结合”的教学实验。[4]以此为基础, 张天孝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文章;李元昌颇为崇拜陶行知, 故在与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互动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己的提升。李元昌论学问、声望等远不及陶行知, 但是他们选择了共同生活方式, 也就是回归到乡村中, 力图在乡村这篇土地中实现自己的教学梦, 并力图通过语文学科入手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陶行知所走之路就是很好的探索, 通过相似路径实现的同质性互动推动了李元昌自身的提升和内化。[4:78]

特级教师通过与自己力求达到的榜样, 或感悟的教改思想等进行同质互动, 通过内化思想和行动可以进一步促进自己的不断提升, 一步步向特级教师迈进。

3.拓展和延伸:符号资本的运筹

布迪厄认为符号资本指的是一种受到社会认可的, 能够生产、再生产和长期积累的声誉、名声、精神、特殊性或神圣性等以符号方式存在的稀缺资源。《名师人生》一书中的教师在还没有成为特级教师之前, 大都秉持着以学生为本, 爱每个学生的心, 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中, 他们不盲从于固有教学模式, 均讲求教学艺术, 践行教学改革。也正是他们敢于作为、敢于试验的精神, 支撑了他们最终教学改革小有声势, 使得他们获得了一定荣誉和声望。这些符号资本使得他们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使得更多学者、领导等对他们赋予更多支持和帮助, 也进一步参加省级、国家级课题, 参加省级、国家级以及世界级研讨会等。如张桂蕊成为县级教学能手后, 成为其前进的“鞭子”, 他更加竭尽全力、踏踏实实地向上攀升;成为特级教师后, 她又参加了省级重点课题, 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由于符号资本的获得, 使得特级教师获得资源、同伴、前辈等的更有力的帮助或推动, 促进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教师发展中社会资本积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 提升教师素质,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何以实现专业发展?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可以为广大教师所借鉴。特级教师通过文化资本的积累、同质性互动以及符号资本所带来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的相互转换, 实现了自身专业发展。今后, 广大教师在专业发展时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本理论,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注重文化资本的积累

长期以来,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虽一直提倡“教师要成为学习者”, 要通过科研、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优化教师的业务水平。但是很多教师一旦踏入工作岗位后, 大多忽视了后期文化资本的再积累。《名师人生》中的特级教师他们虽然前期学历不高, 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教育科研等积极进行后期文化资本的积累。这就说明“学历低的教师也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高学历教师未必能成为优秀教师”, [5]关键在于踏入教师岗位后是否注重后期文化资本的积累。因此, 无论教师本人还是学校管理者等都要注重教师踏入工作岗位后文化资本的再积累, 打消“高学历就是好教师”的狭隘观念, 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研究, 通过“教学做合一”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2.重视符号资本的延伸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因此, 特级教师是模范, 是一种学术和师德的代表。特级教师所拥有的符号资本就是他们所拥有的声望、荣誉, 因此要广泛重视和利用特级教师的符号资本。重视和利用特级教师的符号资本并不是侧重于“宣传和介绍特级教师的生平、事迹和工作成就, 展示特级教师在学科教学案例, 建议和反思当下特级教师制度”, [6]而是要利用特级教师的榜样力量对其他教师进行熏染, 或是成立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讲学, 或是实行当地教师与特级教师结对子互相帮助, 或是建立特级教师互动网站, 实现特级教师在线互动来帮助急需提升的教师。

3.强调教师的同、异质互动

当下, 特级教师虽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 但是特级教师作为经验丰富的教学、学术能手, 其富含的优秀资源、教学经验等大都仅是局限于书本、经验的介绍, 忽视了其与其他正处于发展期的教师的同质互动, 也更忽视了特级教师与其他领域的异质互动。特级教师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群体, 要继续保障其与相似经历的同质群体进行互动, 也要注重与处于发展期的教师进行互动。此外, 还要注意的特级教师除要与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领导, 学校的正处于发展的教师等进行同质互动, 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互动的范围, 实现异质互动, 也即实现特级教师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互动。只要这样才能将特级教师的社会资本扩展到不同领域, 也只要那样才能将社会不同领域的资源吸纳到学校中, 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有利于学校拥有教学名师。更多的只有这样才能将特级教师所蕴藏的社会资本扩展到不同领域。

特级教师通过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 促使其最终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其他教师要想不断发展, 就必须不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 娴熟地应用社会资本来促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摘要:特级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 他们能获得专业发展上的巨大成功, 与其有效地积累社会资本等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社会资本理论, 通过《名师人生》一书中特级教师案例进行分析, 指出特级教师可以成功累积文化资本、符号资本以及有效进行互动。特级教师的经验对其他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是:要注重积累文化资本, 扩展符号资本以及实现同质、异质互动。

关键词:特级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社会资本理论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特级教师评选规定.人民教育, 1993 (Z1) .

[4]人民教育编辑部.名师人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胡定荣.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的样本分析.教师教育研究, 2006 (4) .

专业规律 篇2

在高考试题的安排上有区别于传统高考的顺序, 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考查放在第二卷表达部分, 考查的重点主要体现在熟练、有效地运用常见的语言文字。具体要求是:在识记方面, 对于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个知识点, 并没有用传统的选择题直接来考查。而是放在像作文等主观题中来间接地测试学生的基本素养, 难度系数相比传统高考应该说有所降低。这其中是有许多原因的, 比如地方语音因素等。其他语言基础与运用考点的难度系数都在E级, 并且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分值适当减少, 新课标高考只重点考查成语、语病、衔接等三个方面, 并且都是每个考点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三个试题和以往的试题形式大致一致, 难度也相当, 都是平时常见常用的知识。唯一要强调的是稍微增加了一点的灵活度。2012年在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时考了“芝兰玉树”“闻过则喜”“上下其手”“从一而终”四个词语, 其中“芝兰玉树”虽然不常用, 但在课本《滕王阁序》中学过, 课下注释有解释, 也应该属于常见范围之内的词语, 并且学生只要会用“闻过则喜”选出使用恰当的也不是难事。

新课标高考语文基础试题考查的难点依然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备考这一个考点, 学生必须做到基础知识过关, 也就是要先搞清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做到心中有概念, 出手分类型。对病句试题, 大可不必过多地关注试题所考查的知识概念, 学生要明确知道有六大病句类型即可。但是当一个句子摆放在面前, 却不能够迅速判断出它是不是病句, 错在哪里时, 那么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就只能是摆设了, 没有一点实际作用。因此, 应该有一定量的经典试题积累, 能够准确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和经常出现的病句特征, 并且养成一定的语病敏感。经常阅读积累来增加自己的语文素养, 只有拥有比较丰厚语言积淀, 比较敏锐感悟的能力, 才能读出语病。虽然语言运用题考查逐步趋向于灵活性, 但均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做好语文基本功, 搞清语病试题的种类和病因, 应对高考语病试题还是可以的。

针对以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命题规律, 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每天积累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每月额外增加练习习作的次数。坚持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开展诗词评讲或演讲小活动, 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教师要关注新课标高考语文新的动向, 如有改动之处, 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面:语言运用的成语病句试题、文言文翻译试题、诗歌鉴赏试题、选考试题中的文字表述部分以及作文。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 掌握每一个学生出错的原因, 并即时加以改正, 掌握避免差错的规律。在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把基础运用考点尽量讲详做细, 争取在平时的教学中夯实基础, 为高考在语言基础运用上拿到高分做好铺垫。

语言表达剩余的两个题是对长短句变换和修辞仿写知识点的考查, 都是传统高考常见的试题类型, 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只要按试题的要求认真去落实每一个细节就可以拿到高分。这部分也属写作范畴, 在作文训练时可努力加强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练习, 有目的性地进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强化训练。特别注意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只有平时常加练习, 反复演练, 加以揣摩, 熟悉掌握各种类型的试题的具体要求和变化, 考试的时候才能驾轻就熟。

高考语文在语言基础运用的考查上也是花样百出的, 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形式, 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的同时, 引导学生关心时事, 使他们积极从生活中学习, 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当然也要注意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 让学生主动去积累,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特级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研究 篇3

特级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

1978年12月,教育部、国家计委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发布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自此我国特级教师评选工作拉开了序幕。为进一步落实特级教师工作,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于1993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1978年的《暂行规定》修订为《特级教师评选规定》,颁行至今已有20个年头。特级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是如何实现专业发展的?有什么规律可以总结和借鉴?这是值得研究者深入系统研究的主题。但是以往对特级教师的研究多是榜样式的课堂教学经验介绍,还缺乏对特级教师群体专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本文拟从社会资本理论这一视角入手,通过深入挖掘其统筹调配的资本,较为系统地总结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以期望对其他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一、布迪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简述

尽管早期学者已涉及社会关系的资本研究,且使用了“社会资本”一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从社会学角度入手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研究时,此概念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布迪厄提出了“场域”、“资本”以及“惯习”概念。所谓“资本”就是“积累的(以物化的形式、具体化的、内深化形式的)劳动。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能够以物化的或者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1:190]他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其中文化资本以身体化、客观化以及制度化状态存在。此后,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指出自然人从一出生就拥有遗传天赋形成的人力资本、土地和货币等构成的物质资本、所处社会环境构成的社会资本这三类资本;著名社会学家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可以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2]在这一概念中,“资源”是中心词,占据重要位置,所有行动者都会采取行动来获得有价值资源,以促进自我利益。个人的目的性行动则分为同质性互动与异质性互动,“前者以拥有相似资源——可以包括财富、声望、权力和生活方式——的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为特征。后者描述的是拥有不同资源的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2]。

通过社会资本理论,不难发现特级教师从一个平凡的、默默无闻的毕业生,自步入教师岗位后,能在短短数十年间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3],就说明特级教师一定善于积累社会资本为自己的成长服务。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入手,拟结合人民教育编辑部汇编的《名师人生》一书中43位特级教师为分析对象,总结其何以有效调配各项资本,并凭借资源谋求同质性和异质性互动时实现资本的多重转换,实现自我专业发展。

二、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分析

通过对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程进行梳理,可以得出特级教师之所以专业发展优于其他教师就在于他们有意识并善于应用各种资本,妥善为自己的发展服务。

1.学习和教育科研:文化资本的积聚

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本表现状态有三种,一是身体化状态,表现为心智和肉体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这种文化资本多是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二是客观化状态,表现为文化商品,它们是理论的印记;三是制度化的状态,意指社会对资格的认可,特别是颁行的资格证书和文凭。该书中的名师大都是初中、中师毕业,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止步,而是积极谋划后期的文化资本再积累。这些特级教师或因深感理论水平过低或放弃多年爱好,如李吉林放弃了年轻时打球的爱好,婉言拒绝了邀请和疗养等,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方面的书籍;或萌发继续求学之路,如邱学华就为了研究小学教育,决定报考大学深造,并一举考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此,他遇到了刘佛年、沈百英、张耀翔等知名教授,广览了小学算术教学方面的藏书,尝试编出了大学用书。正是在求学过程中有幸遇到大师,结交今后课程论等方面的同学,为他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张思明因家庭原因放弃进入大学,但在继续深造的坚强意志的引导下,他在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完成了在职硕士学位。[4]

这43位特级教师大都来自普通之家,有些还在幼年遭遇变故,他们的家庭并未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资源,但是他们凭借坚强的学习信念,不断求学的决心,或进入大学深造,或放弃其他爱好,在多年的学习和研修基础上最终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资本。

2.提升和内化:同质性互动

《名师人生》中列举的特级教师进入的学校并不是该地区首屈一指的小学,初次踏入教师岗位也并非完全如鱼得水,他们能将文化资本的基础迅速扩展,就在于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后,善于应用同质性互动。他们有些接触了教学经验更为丰富的老前辈而深受启发,如支玉恒受到了斯霞、袁瑢、杨再隋等名师的提携和帮助,教学、为人等更进一筹;吴正宪在教学改革之路上蹒跚摸索时,有感于特级教师马芯兰教改,便一头扎进了马老师的课题;有些则与先进思想进行同质互动,如张天孝听区内一位校长谈到上海崇明区的“三算结合”后,突发灵感,建议领导依托进修校在本地区开展“口算、笔算、珠算结合”的教学实验。[4]以此为基础,张天孝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文章;李元昌颇为崇拜陶行知,故在与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互动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己的提升。李元昌论学问、声望等远不及陶行知,但是他们选择了共同生活方式,也就是回归到乡村中,力图在乡村这篇土地中实现自己的教学梦,并力图通过语文学科入手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陶行知所走之路就是很好的探索,通过相似路径实现的同质性互动推动了李元昌自身的提升和内化。[4:78]

特级教师通过与自己力求达到的榜样,或感悟的教改思想等进行同质互动,通过内化思想和行动可以进一步促进自己的不断提升,一步步向特级教师迈进。

3.拓展和延伸:符号资本的运筹

布迪厄认为符号资本指的是一种受到社会认可的,能够生产、再生产和长期积累的声誉、名声、精神、特殊性或神圣性等以符号方式存在的稀缺资源。《名师人生》一书中的教师在还没有成为特级教师之前,大都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爱每个学生的心,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他们不盲从于固有教学模式,均讲求教学艺术,践行教学改革。也正是他们敢于作为、敢于试验的精神,支撑了他们最终教学改革小有声势,使得他们获得了一定荣誉和声望。这些符号资本使得他们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更多学者、领导等对他们赋予更多支持和帮助,也进一步参加省级、国家级课题,参加省级、国家级以及世界级研讨会等。如张桂蕊成为县级教学能手后,成为其前进的“鞭子”,他更加竭尽全力、踏踏实实地向上攀升;成为特级教师后,她又参加了省级重点课题,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由于符号资本的获得,使得特级教师获得资源、同伴、前辈等的更有力的帮助或推动,促进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教师发展中社会资本积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何以实现专业发展?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可以为广大教师所借鉴。特级教师通过文化资本的积累、同质性互动以及符号资本所带来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的相互转换,实现了自身专业发展。今后,广大教师在专业发展时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本理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注重文化资本的积累

长期以来,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虽一直提倡“教师要成为学习者”,要通过科研、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优化教师的业务水平。但是很多教师一旦踏入工作岗位后,大多忽视了后期文化资本的再积累。《名师人生》中的特级教师他们虽然前期学历不高,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教育科研等积极进行后期文化资本的积累。这就说明“学历低的教师也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高学历教师未必能成为优秀教师”,[5]关键在于踏入教师岗位后是否注重后期文化资本的积累。因此,无论教师本人还是学校管理者等都要注重教师踏入工作岗位后文化资本的再积累,打消“高学历就是好教师”的狭隘观念,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研究,通过“教学做合一”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2.重视符号资本的延伸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因此,特级教师是模范,是一种学术和师德的代表。特级教师所拥有的符号资本就是他们所拥有的声望、荣誉,因此要广泛重视和利用特级教师的符号资本。重视和利用特级教师的符号资本并不是侧重于“宣传和介绍特级教师的生平、事迹和工作成就,展示特级教师在学科教学案例,建议和反思当下特级教师制度”,[6]而是要利用特级教师的榜样力量对其他教师进行熏染,或是成立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讲学,或是实行当地教师与特级教师结对子互相帮助,或是建立特级教师互动网站,实现特级教师在线互动来帮助急需提升的教师。

3.强调教师的同、异质互动

当下,特级教师虽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但是特级教师作为经验丰富的教学、学术能手,其富含的优秀资源、教学经验等大都仅是局限于书本、经验的介绍,忽视了其与其他正处于发展期的教师的同质互动,也更忽视了特级教师与其他领域的异质互动。特级教师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群体,要继续保障其与相似经历的同质群体进行互动,也要注重与处于发展期的教师进行互动。此外,还要注意的特级教师除要与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领导,学校的正处于发展的教师等进行同质互动,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互动的范围,实现异质互动,也即实现特级教师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互动。只要这样才能将特级教师的社会资本扩展到不同领域,也只要那样才能将社会不同领域的资源吸纳到学校中,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拥有教学名师。更多的只有这样才能将特级教师所蕴藏的社会资本扩展到不同领域。

特级教师通过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促使其最终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其他教师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娴熟地应用社会资本来促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

参考文献

[1] 布迪厄.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特级教师评选规定.人民教育,1993(Z1).

[4] 人民教育编辑部.名师人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胡定荣.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的样本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6(4).

[6] 王芳,蔡永红.我国特级教师制度与特级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5(6).

[作者:贺撒文(1979-),女,湖南邵阳人,洛阳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博士。]

考研专业课真题规律总结 篇4

 对立原则。这个原则贯穿整个历年真题试题中,如果细细研究真题的同学,一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当某一年考了某一个知识点,那么下一年就有可能考这个知识点的对立面,如: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 相近原则。与对立原则理解一样,当某一年考了某一个知识点,那么下一年就有可能考与这个知识点相近或相类似的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常考原则。一般一门专业课,都会有它重点内容,因此导致它容易成为常考的知识点,通过研究近五年的真题,会明显发现有些知识点是经常考到的,所以这些内容一定要熟练掌握。

专业规律 篇5

近年来, 教育领域、心理学领域、脑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颇多, 但这些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将研究成果及北京市特有的教育教学规律应用于教育实践, 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学生成长规律与育人策略研究”项目, 旨在促进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在不同学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 提升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及师生关系的质量, 真正实现科学育人。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1. 尊重规律, 科学育人, 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需求

我国的教育发展已经走过了以规模扩张为显著特征的阶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 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 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的战略目标, 将提供更加丰富的高质量教育作为重要任务。育人为本是实现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育人为本的前提是要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因此, 落实纲要精神, 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需要建立在了解学生成长规律、遵循规律科学育人的基础上。

2. 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在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认知心理发展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 不同能力的发展起始时间、发展速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同, 能力发展涉及的重要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关键时期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以发展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 有助于教育管理者、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调整育人策略、科学设计教育教学过程和内容, 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发展规律, 不了解学生行为和表现背后的规律, 就会“凭感觉而教”、“凭经验而教”, 还有可能出现“好动机——负面结果”的情况, 因此, 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有助于教师制定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育目标, 采用恰当的方式, 使教育工作由盲目走向科学。

3.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需要教育管理者、教育者更新人才教育观念, 转变育人方式。

更新人才教育观、转变育人方式, 要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为突破口。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首先要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 研究教育规律, 在教学中实践规律,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这样才能摆脱以往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方式, 推进教育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若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 采用无效的教育方式, 学生发展受限, 教师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职业价值感, 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整体设计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 揭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 概括和提炼出6~15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并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形成有效的育人策略, 提高教育质量。

为实现遵循规律、科学育人的目标, 本项目基于时代需求, 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原有基础上进行全面客观的调研和分析, 确定了基于规律、以实践策略为主、及时反思的整体设计思路, 通过三大途径促进教师由意识到行为的全方位改善与提升。

1. 认知体系

本项目系统揭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 总结提炼出小学低、中、高年级及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要发展任务和每个阶段的关键问题, 指导教师不仅要从横向角度看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 更要学会从纵向角度看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 关注学生的当下发展和持续性发展, 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的奠基作用。这是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2. 策略体系

本项目分别针对梳理出的小学低、中、高年级及中学阶段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 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学校适应、行为习惯养成、人际关系、家校合作等几个方面提出科学、有效且可行的育人策略, 促进教师在实践中使用、体验并验证学生成长规律和策略的有效性, 使教师学习和掌握“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3. 评价体系

本项目在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及中学阶段学生成长规律梳理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科学有效、系统、可操作的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和工具, 为教师的各项工作提供准确的反馈, 帮助教育者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评价育人策略的效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通过反思“培养得怎样”的问题, 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三、项目理念

教师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 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其能力的发展顺序、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及其重要影响因素等都有所不同。要真正实现科学育人, 就要在把握规律、尊重规律、应用规律的基础上, 逐步探索有效的育人策略。

1. 学生是完整的个体, 全面关注学生各个领域的发展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因此学生的成长包含了认知、情绪、行为、人际、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 而且, 多方面的发展也是相互影响的。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践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和系统发展的教育规律,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情绪情感、同伴关系、行为习惯等, 制定科学合理的育人策略,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生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期和最佳教育时机

学生的发展是连续的, 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体现出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如小学生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 生活、学习等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低年级学生的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中年级学生发展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发展阅读能力、完成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到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性得到迅速的发展, 同伴的影响力会超过老师和家长产生的影响力, 为青春期做好准备。

然而, 学生能力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又有各自的特点, 如注意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 到了高年级逐渐发展为有意注意为主;记忆力方面,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为主, 进入高年级开始掌握记忆策略, 以有意记忆、理解记忆为主。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 掌握学生在每个阶段要发展的关键任务, 充分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育优势, 探索学生各种能力及要素的最佳发展期, 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师生关系中顺应学生能力发展水平, 通过有效的方式挖掘学生潜能。

3. 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 顺应学生发展的群体特征并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学生的成长遵循一定的规律, 认知能力、行为习惯、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发展规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用的, 但是由于学生的生理特征、家庭养育方式等具有不可避免的差异, 因此学生在学习方式、交往模式、情绪感受等方面具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世界。因此,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把握每个学生行为表现背后的潜在需求, 在把握普遍规律的基础上, 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这才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

4. 学生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学生提供支持性环境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学生生活在由家庭、学校、社区等组成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系统环境中, 其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方式及同伴关系等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教育也要多方协同, 既需要教育管理部门作整体合理的规划, 也需要学校、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育环境, 更需要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念, 塑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性的外部环境。

四、项目实施

1.通过多种方式梳理成长规律和关键问题

这一阶段主要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 邀请大量知名教育理论专家、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专家、发展心理学专家、学校校长和家长, 系统梳理6~15岁学生七大领域的成长规律。通过访谈和座谈会的形式, 对经验丰富的一线教育实践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收集和梳理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问题, 归纳和梳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学业、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总结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2.实施发展性评价, 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

这一阶段主要实施发展性评价, 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 全面了解北京市小学生的发展现状。本项目将主题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长规律和育人策略, 基于“测评与诊断—分析与反馈—反思与改进—后测”的测评模式,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编制用于教师和学生的测评工具, 在北京市的50多所中小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大规模的测评。通过数据分析, 向参与测评的学校和教师出具测评结果反馈报告。

3.围绕低年级学生的关键问题, 组织实验校实施前测, 形成育人策略, 实施后测检验

这一阶段主要围绕低年级学生的关键问题, 组织实验校实施前测, 基于学生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和方案, 通过组织育人策略的交流和指导活动, 促进反思工作, 通过后测检验育人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根据梳理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聚焦适应和习惯培养、认知能力和学习品质、社会性发展三个主题, 编制有效的测评工具, 在全北京市16个区县40多所小学实施大规模的测评。基于前测的结果, 实验教师选择参与的研究主题, 参考低年级学生育人建议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提出合理、有效、可行的培养策略与实施方案, 并应用到后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此外, 这一阶段围绕不同的主题, 通过组建学习共同体, 组织一系列形式丰富、有针对性的育人策略的指导和交流活动, 促进教师分享自己的有效经验和策略, 为实验教师设计育人策略、培养方案提供具体指导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同时辐射更多的教师, 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项目当中来。通过对前后测结果进行分析, 检验育人策略的有效性。

五、项目成果

1. 系统梳理出6~15岁学生七大领域成长规律

本项目通过近2年的时间, 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专家研讨的方式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出北京市6~15岁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适应和习惯培养、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学习品质与能力、情绪和自我发展、亲社会行为和品德、人际交往、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等方面的规律。

2. 提炼出北京市小学低、中、高学段学生发展的30~40个关键问题

本项目概括提炼出小学生不同学段发展的关键任务, 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发展问题, 用“五星级”的方式清晰地标识出七大领域能力在各个学段发展的重要性程度, 为教师教学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3.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 形成《小学低年级教师培训手册》

本项目通过指导并参与实验学校教师的实践活动, 收集近一年来的教学有效策略, 形成了让教师准确把握不同学段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且具有指导性价值的《小学低年级教师培训手册》, 对学生每个发展领域的具体发展特点、标准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并为教师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培训手册太好了, 爱不释手呀!”很多教师在拿到手册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理论性知识的讲解不再抽象, 离实践工作的距离逐渐在缩短。同时, 《小学低年级培训手册》给出了很多具体做法, 教师看了之后会受到启发。

4. 整合实验学校教师育人策略, 编制《实验学校教师育人策略精选》

参与本项目实验的教师在学生成长规律的指导下, 进行了很多创造性的探索, 并在课堂教学、班级氛围、行为习惯塑造、人际交往、家校合作等方面形成了很多有效的策略, 编制了《实验学校教师育人策略精选》。

5. 涌现出一批优秀学校和教师

“受益匪浅, 学校被带动整体发展!”很多参与实验的学校有这样的感受。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丰台区第五小学、昌平回龙观中心小学、房山良乡第三小学、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东城区培新小学等众多学校都脱颖而出, 成为践行这一育人策略的优秀学校。这些学校自从参加项目之后, 学校教师开始真正地研究学生, 结合自己任教学段、班级确定研究课题, 让学校有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链接

乔树平院长 (本项目研究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乔树平院长首先对本项目研究的意义及阶段性工作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指出本项目梳理出的学生成长规律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关键问题, 是提高教育针对性的核心。通过本项目研究, 应该看到只有立足于校情、生情, 立足于学生的成长规律, 学校才能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 教师才能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家长才能塑造积极的家庭氛围。通过本项目的研究, 教师变得更善于调查研究, 更善于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更愿意反思。将行动研究渗透在教学中, 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乔院长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发展观, 指出本项目在统筹设计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 要将小学低、中、高段及初中进行分段研究, 考虑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自主性, 研究学生, 尊重规律, 向研究型教育者转变, 不断丰富教育智慧, 让教育逐渐走向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

乔院长指出:“教育是事业, 需要我们去奉献;教育是科学, 需要我们去探索;教育是艺术, 需要我们去创新。”期待本项目能够深入研究规律, 走出教育误区, 借助创新平台, 成就孩子一生!

张凤华处长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

张凤华处长从北京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角度对本项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期望。

张处长认为通过项目研究积极倡导所有学校树立尊重规律、科学育人的理念, 这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导向。“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学生成长规律与育人策略研究”项目之所以受到重视, 是因为这是在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之后提出的有关小学教育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支撑项目, 关注的重点体现时代的命题, 是时代的呼唤。项目体现出鲜明的学生立场, 通过研究学生, 尊重学生成长, 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 张处长特别强调了项目的专业视角,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及发展性评价系统的专业基础进行系统梳理。同时, 项目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指导, 还是实践的方法, 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能够转化成实际的策略和育人的行为,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创新和指导意义。

张处长还特别呼吁要把科学育人作为教育的信念, 把尊重规律看作教育者的一种职业责任, 把研究学生当成专业自觉;要处理好教书育人的关系, 教书是途径, 是手段, 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是目的。

最后, 张处长希望更多的区县、学校关注学生成长规律和育人策略, 这是未来教育工作的方向, 希望学校教师学习、借鉴项目成果, 结合实际实践、创新、丰富这一项目成果, 真正把尊重规律、科学育人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让教育更成功。

刘永胜校长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刘永胜校长对项目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刘校长指出, 教育也是成就教师的事业。项目研究主要依靠基层教师。在这一年中, 教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实验校的领导和教师根据测评结果, 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 从关键问题入手, 探索出了很多育人策略, 许多思考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刘校长指出, 各位教师的发言都涉及了“基于评价结果、遵循认识规律、运用育人策略”的内容, 这恰好是本项目研究中的三个关键环节, 说明我们教师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都有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刘校长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让教师们感受到项目的意义, 并推进项目的继续实施, 在今后的研究中用更大的热情、更多的思考, 使更多的学校和个人都得到成长, 为实现北京教育的梦、中国教育的梦、整个民族的梦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 完成我们的使命!

家长反馈

丰台区第五小学三年级3班嘉嘉同学的爸爸反映, 孩子从入学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 不论是在生活习惯、礼貌礼仪, 还是在自律自信、求知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家长还特意讲到学校通过精美的系列图书陈设、鼓励亲子阅读等方式, 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情况。孩子入校后, 家长参加了新生家长培训, 根据学校设计的习惯培养量化表, 共同制订了家庭评价方案, 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交流, 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 逐步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 聚餐时主动扶着老人入座;小心翼翼地给每个人倒茶水;参观园博会时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 将其扔进垃圾桶里。

专业规律 篇6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难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问题:世界是物质的,那么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着呢?

总结: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板书: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出示问题:1、什么是运动

2、运动和物质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深化: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和展示春夏秋冬的变化。

问题:这是不是运动?

总结: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就是运动。

展示《刻舟求剑》的故事

问题:故事中的人物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从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出示问题:慧能的论述

问题: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者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展示各种运动的图片

问题:请同学们找出各种运动的主体,

总结:各种运动的主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阶段总结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教师过度:

整个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那么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有没有静止不动的物体呢?

展示:王夫之的名言: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问题: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什么关系

教师问题:

问题:名言对比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问题: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教师总结: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如果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那么就会导致相对主义或者诡辩论。

教师过度:

世界是运动的,那么运动是否有规律可循?

问题:1、什么是规律

2、为什么说整个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问题:判断下列现象是否是规律

地球绕着太阳走 水往低处流

西瓜是甜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老病死 乌鸦叫丧 喜鹊报喜

教师总结:

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性的概括、抽象和总结。 他们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问题:既然世界是有规律的,那么规律能否被认识,规律能否被主观创造?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同时规律可以被认识的

问题:1、印度洋海啸的发生,对人类的巨大危害,说明了什么?

2、大家都知道,成语“对牛弹琴”是讽刺弹琴者不看对象,白费劲。但现代科学却证明:定时给奶牛放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法国科学家曾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它每天欣赏3小时音乐。结果番茄长到达公斤重。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声音是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节奏和音量放出,易被动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师总结: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要受规律的惩罚。

【专业规律】推荐阅读:

找规律08-14

找规律05-06

融合规律05-07

揭示规律05-09

规律调查05-11

实验规律05-21

感染规律05-29

利用规律06-04

活动规律06-08

周期规律06-15

上一篇:课堂巧生成教学更相长论文下一篇:不同病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