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电视纪录片五篇

2024-05-16

中国生态电视纪录片 篇1

本文从形态的角度契入, 力图对中国电视纪录片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早期形态进行梳理, 包涵外部的存在形态, 及内部的创作形态。

一、从电影向电视回归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具体诞生日期至今没有达成一致, 更多人指认1958年10月1日播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为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 片长20分钟, 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 国庆当天拍摄当晚播出[1]。有人却认为应该是1958年7月播出的《英雄的信阳人民》;而在这一年的5月1日, 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试播的第一天, 就已经播出了一部叫《到农村去》的纪录片[2]。

其实对于今天来说, 哪一种观点最准确已经不重要, 但在这种无法确认背后, 可以看到当时纪录片形态的不清晰、不独立, 处于混沌状态。一是与新闻的不可分, 下文详析;二是与纪录电影的不可分。中国电视纪录片是在纪录电影的胚胎里诞生, 在电视新闻的模式里成长的一个混生片种。在它起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整个外部形态、创作观念、题材取向、摄制方式、声画载体, 与纪录电影完全一致, 甚至创作团队也只是从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直接调过来。这样二者的区别只在于终端的呈现与接收上, 即播出载体与收视环境不同。

中国电视纪录片对纪录电影的摆脱, 并不体现在从胶片到磁带的载体转换, 而是在创作观念上对电视的回归。由陈汉元、朱宏、王元洪于1965年底摄制完成《收租院》是纪录电影与电视纪录片实现换位的标志。该片仍然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 片长45分钟, 以四川大邑县“地主庄园陈列馆”的文物史料和“收租院”泥塑群像为基本内容, 以电视散文体的方式, 表现了旧中国压迫与反抗的阶级关系。与之前的《周恩来访问亚非14国》、《战斗中的越南》等作品不同, 《收租院》在创作观念和具体的影像语言使用上很好地把握了电视的本体特性, 如纪录片长运动镜头的运用, 如解说对文学性的强调, 开始以电视而不是电影的思维进行创作。

进入20世纪七十年代, 屏幕上开始涌现出大量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电视纪录片, 以《金溪女将》、《向青石山要水》、《泰山压顶不弯腰》、《太行山下新愚公》、《下课以后》、《放鹿》等为代表[3], 形成一股电视化的创作浪潮,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此告别纪录电影, 走上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二、与电视新闻的重合与决裂

中国刚设立电视台的时候, 人员配置以一批新闻纪录电影创作者为主, 这是当时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新闻形态重合的直接原因。而在电视之前的胶片时代, 纪录片和新闻都未能独立成一种形态, 对新闻纪录电影模式的移植是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新闻形态重合的根本原因。很难说当时是电视纪录片被电视新闻淹没, 还是电视新闻被电视纪录片同化;而结果是, 报道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最初模式, 也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继续发展的形态束缚。

图片新闻和口播新闻是当时比较纯正的新闻形态, 而大量的胶片新闻或被称为电视新闻、新闻专题报道, 或被称为电视纪录片[4]。如《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创刊》、《英雄的信阳人民》、《为首都博物馆工作的画家们》、《大庆铁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周恩来访问亚非14国》、《战斗中的越南》、《英雄的越南南方人民》, 以及当时对原子弹氢弹爆炸、人造卫星发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还有对雷锋、王杰、王进喜、麦贤得等一批先进人物的报道。

这种形态重合的混沌是中国电视起步阶段的必然, 随着实践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 各种电视节目形态必然逐步明朗起来。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新闻的决裂正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当人们熟睡的时候》、《长江行》、《欢乐的新疆》、《芦笛岩》等作品是这一过程的过渡品。1961年摄制的《当人们熟睡的时候》采取多点同时拍摄, 后期汇编的策略, 由众多记者在同一时间拍摄在不同岗位上值夜班的人们。1963年的《长江行》以一艘客轮的行走为线, 点面结合、疏密有致地介绍了长江风貌。1964年的《欢乐的新疆》综合叙述了新疆的地理物产, 及民族生存状态;1965年的《芦笛岩》则是我国第一部风光纪录片。这些作品虽然还停留在报道的层面, 但已经在形态结构上作了一定的探索, 开始区别于一般的电视新闻。

而这种区别的明确化还是体现在《收租院》中, 开创了散文体纪录片模式。首先其核心不在于对某时效事件或现象的信息传递, 而在于利用各种声画艺术手段来解释历史, 突显善恶主题。作品通过实地拍摄四川大邑县的真实人物、“收租院”泥塑, 并结合史料来阐述一个对现实有启示意义的历史主题。在内部形态上, 作品的解说体现出一股浓厚的文学和感情色彩, 而不只是对事实和历史的介绍;另外, 作品很好地处理了声画关系, 使解说、音乐和画面融为一体, 呈现出统一的非新闻形态。在这里, 中国电视纪录片基本上明确了与电视新闻的决裂。

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 出现了一批优秀纪录片, 创作者们开始捕捉细节, 注重其故事性及其布局编排。至1978年元旦, 中央电视台开设《新闻联播》, 中国电视新闻告别新闻纪录电影模式, 屏弃冗长的纪录形态, 开始趋向短小快速。这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本体形态的最终确立。于是, 中国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新闻分道扬镳, 各自步入正轨。

三、电视系列纪录片浪潮的勃兴

1979年11月, 应日本邀请, 中央电视台臧树清等一行赴日本摄制《继往开来》、《势在必行》、《人才开发》三部相互独立又形成一体的电视纪录片, 以纪录二战后日本在科技、经济及人才方面的成就。这三部作品的素材是连续拍摄的, 只是在后期以主题划分, 编成三集, 三集相对独立, 又共同指向一个核心, 反映日本的最新发展, 而且在视听语言、叙述方式、形态风格上是完全统一的。因此, 访日三部曲应该是中国电视系列纪录片的第一次呈现。当时的系列片意识是自发的, 但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由单片走向系列的过渡。

1980年5月,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视系列纪录片《丝绸之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 《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河殇》、《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华之门》、《中华之剑》、《望长城》、《龙的心》、《毛泽东》、《邓小平》等大型系列纪录片喷发而出, 系列开始成为一种主要形态模式, 中国电视系列纪录片的创作浪潮由此形成。

这批系列纪录片基本由中央电视台摄制, 从题材上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系列:河路文化系列和军事历史系列。与日本联合摄制成为这次系列浪潮的一个特色, 从臧树清的访日三步曲, 到最具影响力的《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望长城》, 都有日本力量的参与。应该说系列纪录片模式在中国的发轫与成熟, 与日本的纪录片形态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话说长江》传袭了中国传统小说的体例形态, 采用章回评书体来构架全片, 不但契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也是对电视纪录片形态的一种创新;后来的《话说运河》也继续了这种尝试。在播出上, 《丝绸之路》很不规范, 基本上每月才播一集, 而且没有固定播出时段, 每集的长度也不一样。到《话说长江》则进行了很多改进, 实现了半栏目化操作, 该片共25集, 每集统一为20分钟, 从1983年8月7日开始, 固定每周日晚7点45分准时播出, 延续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在全国掀起一股长江之风。

另外, 《丝绸之路》的播出虽然不规范, 却采用了边拍边编边播的方式, 这与长篇肥皂剧的制播方式相似, 是一种很有创意的探索, 《话说运河》也延续了这种方式, 并在这过程中加强与观众的沟通, 并将反馈及时体现到创作中。

这一次系列纪录片创作浪潮的意义是划时代的, 它基本建构了纪录片的系列形态, 以系列的方式形成中国电视纪录片前所未有的一次高潮, 而且将纪录片的影响扩展至社会各层, 培育出中国第一批稳定的受众群体。

四、早期的纪录片栏目实践

1978年9月30日, 中央电视台开设了中国第一档电视纪录片栏目《祖国各地》, 周播, 每期20分钟。这是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最早步伐, 1980年摄制完成的中国电视纪录片, 约有一半作品在《祖国各地》播出过。该栏目虽然只是对题材和长度作简单限定,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创作, 或收集作品集中播出, 但是, 作为固定化的平台和窗口, 正是当时最需要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栏目化, 一开始就给以电视纪录片极大的创作动力。

之后, 随着中国电视栏目化进程的启动, 电视纪录片栏目稳步发展, 1983年的《兄弟民族》、1984年的《人物述林》、1989年的《神州风采》和《地方台50分》、1990年的《今日京华》, 还有《长城内外》、《岭南风云》、《浦江新貌》、《锦绣八闽》、《可爱的中国》等一批电视纪录片栏目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地方台陆续开播, 中国电视纪录片形成第一次栏目化实践。

从栏目名称即可看出, 这批纪录片栏目多以地域风光、民族风情为内容定位。在时长上, 这些栏目则呈现两极趋势。首先是短纪录片栏目成为一种重要形态, 如中央电视台的《神州风采》和北京电视台的《今日京华》, 时长都只有五分钟, 集中播出短、平、快的小纪录片, 但都是日播栏目, 而且都放在黄金时段播出, 深受欢迎。短而快, 栏目的题材覆盖范围就广, 几年下来上千集, 五分钟日积月累就能形成宏篇巨作, 形成对神州大地、对时代进程的整体纪录。其次, 鉴于当时的短纪录片和系列纪录片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单集的长纪录片佳作却并不多见, 于是中央电视台开设了《地方台50分钟》栏目, 因为50分钟是当时国际上纪录片的通用标准。

其实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界, 系列片浪潮和栏目化实践是同步进行的。多数纪录片栏目都在进行系列片创作。如在《祖国各地》中播出的《长白山四季》 (四集) 、《沙漠散记》 (三集) , 在《兄弟民族》中播出的《中国哈萨克族》 (四集) 、《中国朝鲜族》 (六集) 、《苗乡纪行》 (八集) 等等。更值得关注的是短纪录片栏目推出的特别系列节目, 如在《神州风采》中播出的《在中国的版图上》 (35集) 、《新中国第一》 (41集) 、《抗战故地行》 (23集) 等等。这些系列片在规模和影响上当然都不如《话说长江》这样的史诗性作品, 但也形成了中国系列纪录片浪潮的一个层面, 并为栏目模式中的系列纪录片创作作出初步探索。

五、专题形态的确立、延续与改进

从195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 到1991年纪实主义开山作《望长城》播出的30多年, 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形态的专题模式时代。

在19世纪三十年代, 声音开始进入电影。之后, 世界纪录电影创作领域出现了两种在纪录语言与观念上相互对立的经典创作模式:英国格里尔逊模式和美国直接电影。格里尔逊以解说进行全片的结构和叙事, 解说压倒画面, 解说是上帝的声音, 无所不知而且权威十足。直接电影则通片没有解说, 全部采用现场同期声。而在中国, 专题模式就是格里尔逊模式, 20世纪九十年代的新纪录片运动就是直接电影。

无论是处于纪录电影与新闻形态阴影中的中国电视纪录片, 还是以《收租院》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纪录片作品, 或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和纪录片栏目;无论是新闻纪录片、散文体纪录片、电视报告文学, 还是电视风光片、电视风情片、电视文化片、电视文艺专题片、电视音乐专题片, 都可以被归列在专题形态的范畴里。主题先行、通篇解说、声画分离, 以及破碎的画面时空, 是它们的共同形态模式。局限于现场录音技术的瓶颈, 它们都未能在纪实层面作出根本突破。

然而, 进入到20世纪八十年代, 从《丝绸之路》开始与日本的合作, 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及形态的进化打开一道缺口, 国外的许多创作理念逐渐被引入。如主持人的设置及其从演播室向现场的转移, 构成了纪实形态的原始积累。而在这些系列片之外, 中国最早的电视报告文学《雕塑家刘焕章》也在这方面做出探索:

“假如你要寻找刘焕章的家, 那是太容易了。你不必背门牌号码, 而只要记住胡同就行了。因为在他家的窗户外面, 常年累月搁着那么多怪里怪气的大树桩。那么, 刘焕章在不在家呢?你听…… (深沉的劈木、凿石之声) 。”家常化的解说、声画对位的结构方式、贯穿全片的凿刻音响, 都是对专题模式的形态改进。

之后, 在《地方台50分钟》中播出的一批作品中, 专题模式的桎梏在更大程度上被打破, 纪实元素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如《格拉丹东的儿女》、《少年启示录》、《湘西, 山的咏叹》、《赤土》、《土地忧思录》、《改革, 冲击着女人》、《走向世界之极》等, 还有曾获得第28届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国际大奖的《沙与海》。纪实性在这些作品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 纪实元素的积累在这里达到临界点。

而在技术上, 1978年ENG电子采集设备的引入解决了现场录音难题, 从那时至20世纪九十年代这段时间, 只留给纪实观念作积累。于是, 在30多年的早期形态探索后, 中国电视纪录片厚积薄发, 不断探索发展。今天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事业又面临着新的困惑与迷惘, 回首看看一路走来的印迹, 或许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6.[1]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6.

[2]饶立华, 杨钢元, 钟新.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57.[2]饶立华, 杨钢元, 钟新.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57.

[3]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18.[3]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18.

中国生态电视纪录片 篇2

一、中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的发展现状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国外的电视纪录片频道例如Discovery,还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下面就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的纪录片专业化频道进行简要分析,以此了解我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的现状。

1、CCTV-9——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2011年1月1日八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纪录频道主体内容包括自然探索、历史人文、社会纪录、文献档案四大类,以“30分钟”及“60分钟”分为《人文地理》、《时代写真》、《寰宇视野》、《特别呈现》、《发现之路》、《历史传奇》六大主题时段。每天首播节目4小时,24小时全天候排播,中文国内版、英文国际版两大播出平台同时播出,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也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覆盖的专业化纪录片频道。该频道定位在特色和深度彰显时代主流价值,平衡社会文化生态;目标是体现国家媒体责任,提升央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CCTV-10——科教频道

频道于2001年7月开播。科教频道的定位是“三品”,即教育品格、科学品质和文化品味。

节目在类型上主要分为三大版块,情感版块,以《讲述》、《夕阳红》为主;科技版块,以《走进科学》、《科技之光》、《我爱发明》为主;人文版块,以《地理中国》、《自然传奇》。频道全天播出内容为频道自办栏目,包括纪实类栏目及其他教学、外语、专题等栏目。

由于它过于低调的姿态、过于温和的平白直述很难引起那些习惯于从电视屏幕上寻求感观刺激的观众群的注意力,CCTV-10的收视率自开播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受到的关注度与体育新闻这类话题频道一比微乎其微。

3、重庆科教频道

自2008年全新改版开播以来,一直坚持以“科学、教育、纪录”为频道定位。节目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自然景观类纪录片,如《奇趣大自然》、《寰宇地理》、《传奇》等;生活科学类纪录片,如《科学十分钟》、《健康第一线》等;人文情感类纪录片,如《经典时光》、《重庆故事》等。

目前科教频道主要以引进世界知名纪实节目为优势,与世界三大知名纪实频道——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频道、美国历史频道达成合作,引进如《寰宇地理》《探索人文发现》《新视界》等知名节目,在将来的发展方面要更多的以自制自播模式为发展道路,慢慢做大做强。

二、中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的生存困境

从以上我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电视纪录片频道还称不上专业化,大多数频道都还只能算是纪实类频道。相对于标准的纪录片专业化频道,我国电视纪录片频道的发展目前还面临很多问题。

1、现有的电视制播体制的政策限制和节目源缺口问题

一方面是电视节目短缺,在纪录片专业频道化阶段,较长创作周期与较大投入成本制约了纪录片节目的生产,使其难以应对频道的日播要求,进入规模播出后,节目源缺口更令人堪忧。由于节目片源紧缺,不少频道都用播出非纪实类节目来充实频道作为解决方法。在地方台纪录片频道的节目构成中,外购节目占很大比例,重播率很高。加之我国的电视节目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纪录片节目专业人才又相对紧缺,对纪录片节目进行制作的专业影视公司较少,拍摄的节目水平也良莠不齐,导致节目源流通渠道不畅,市场没有形成良性的交易环境。

而另一方面节目资源被控制在地方电视台手上,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难以进入正规的播出渠道。带纪实性的电视纪录片的遭遇更是悲惨,即使有机会在电视台播出,播出费也是少之又少。

2、电视纪录片内容选择和纪录片工作者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倍受推崇的纪录片大多内容都是纪录普通人、边缘人的生活。毋庸置疑,普通人、边缘人的生活当然可以是纪录片选材之一。但事实上是普通人、纪录人题材俨然已经成为有些纪录片工作者唯一的命题,以致于误导观众纪录片的内容就是仅此而已。甚至,一些纪录片工作者把“纪录片当成彰显个人艺术品位的平台,把纪录片当成电影来拍,精雕细琢,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唯美倾向极度突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题材单一、作为个人展示的艺术手段的纪录片终归会在市场化进程中被淘汰掉。曾风靡一时的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电视纪录片可以说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身处竞争激烈、技术日新月异的传媒大背景中,纪录片如果一味孤芳自赏,是自掘坟墓。

三、中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的发展趋势

中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当下虽然身陷囹圄,但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已有一些电视台在纪录片频道的运作上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关键是如何通过一些有可行性的手段,突破目前所面临的发展困境,真正实现中国电视纪录片频道的专业化。

1、实现制播分离,确保节目片源有保证

首先,制播分离的实现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的关键。制播分离不应该只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电视台在确保新闻舆论导向不会出现政治性错误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应当把一部分节目的制作权转移到节目制作公司。电视台只需做好“把关人”的角色,让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力量逐步壮大。

此外,还要引导纪录片生产要走产业化道路。要认识到纪录片首先是一种媒介,其次才是艺术创作。

2、纪录片必须实现选题系列化,运作栏目化

选题的系列化,是要转变电视纪录片选题上单兵做战的局势。在一个大主题下,以多个故事、内容来呈现同一主题,形成规模,这样有利于商业运作。而栏目化运作,也就是把纪录片这种形式确实固定下来,在观众的脑海里植入固定印象,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当然,栏目化的更高层次是频道化运作。可是就目前来看,各个地方电视台要开通一个纪录片频道是还是需要长远的目光和很大勇气的。

3、加强本土化特色,培养受众的审美意识

目前,就纪录片的选题来看,题目雷同、同质化现象尤其突出。在内容创作上,关注社会生活的作品比较少见,不接地气。当下中国既需要呈现承载宣传功能与主流价值的主流纪录片,更需要能够制作出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

与此同时,纪录片必须实现精英与大众共赏的转变。要尊重市场化的选择,以赢得更多的收视率。纪录片创造者必须从阳春白雪的孤芳自赏中挣脱出来,把自赏融入到社会的市场评价体系中,在市场与个性中寻求最好的平衡。要认识到纪录片并不是专属于精英群体的欣赏艺术,只有变为大众的欣赏艺术,才能最大实现纪录片的价值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在纪录片频道发展的时代潮流背景下,依附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纪录片频道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虽然,从目前纪录片频道发展的现状来看,各频道还面临纪录片片源紧张、收视率低下、收入单一等问题,但在各频道努力寻求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会逐一被克服,中国电视纪录片频道走向专业化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谭天, 陈强.纪录片制作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

[3]刘晶晶.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生存困境与突围之道[J].新闻知识, 2011 (11) .

[4]张同道, 赵蓉.2010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J].电视研究, 2011 (6) .

[5]马昕.关于国内纪实频道现状的一些思考[J].剧影月报, 2011 (3) .

[6]王菁, 黄彩良.我国纪实频道运营之三利三弊[J].中国电视 (纪录) , 2010 (12) .

[7]张同道, 屈铖, 赵蓉, 张欣.2009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研究报告 (上) 、 (下) [J].电视研究, 2010 (8) .

[8]冯平.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之路[J].现代视听, 2010 (3) .

[9]张秀.浅析电视纪录片栏目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电视, 2009 (2) .

读《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有感 篇3

这是一本语句通俗、比喻贴切、形象生动、概括干练、逻辑分明、思维前卫、言辞犀利、本真无暇的一本纪录片精神性史论著作。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将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论述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同时,对关系比较密切的中国电影纪录片也做了相关的阐述,还将每个时期的中外纪录片行情做了详细的比较。就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作者将1958~1977这一时期定义为:政治化纪录片时期;将1978~1992定义为: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为: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9~2004为: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前两个时期,也就是1958~1977和1978~1992这两个时期,离我们较为久远,给我的影像轮廓是模糊的传说,但从第三时期的1993~1998开始,书中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描绘和表述,清晰而生动,使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之所以让我不能平静的,是作者记述了第三时期1993~1998这段时间的1993年4月和11月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三次对电视专题节目(片)和纪录片的定义界定工作,并且在这一年成立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文员会”,这一年有个人独立制作的作品在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获奖。历经20多年了,中国纪录片似乎应该回归到了本体、本性的创作,似乎应该是影视剧、新闻、纪录片在市场和交易上平分秋色了。但是中国今天的纪录片自我消化和独立运作并不乐观,尽管2012年以来从上到下打造了许多纪录片平台,倡导要支持独立制作,很多纪录片个体是蠢蠢欲动,可是这些动作仍然是在主流媒体的支配下操作的,主流媒体是唯一的购买者和纪录片的播出者。主流媒体一定要进行话语选择,告达自己的意志。

长期以来,中国纪录片一直和政治联系在一起,在今天看来,宁可让纪录片变成专题报道也不要让纪录片的制作和形式独立出去。所以,中国没有真正的纪录片市场,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到现在仍然没有买家,所以也就没有纪录片独立制片。主流媒体并不甘心纪录片的灭迹,为了迎合市场,设法把报道和主观制作拿来当作纪录片充数。

纪录片定义不容含糊。电影出现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纪录,世界上最早的影片是记录真实生活景象的影像,并在主题、角色主体一定的情况下记述其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形成纪录意义的影像。纪录片可以说是现代各种类型电影和现代影像的母体。

维尔托夫是纪录片美学的奠基者,提出:电影应该像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纪录生活实景[2],反对人为的扮演,要求摄影师们把摄影机的镜头看作电影的“眼睛”,认为“电影的眼睛”比人眼更完善更真实,为纪录片提供了重要的美学理论。“电影眼睛派”的制作者,事先不征得被拍者的同意,也不要求被拍者的表演,找一个可以隐蔽摄影机的地方进行拍摄,然后再经过剪辑,把混乱的影像片段变得条理分明。巴赞认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3]这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美国纪录片制作人、导演雷德里克·怀斯曼倡导“直接电影”,坚持为公共电视台制作自己风格的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的样式和创作在雷德里克·怀斯曼那里得到了发挥,并在后来影响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样式。[4]

如今的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网络传输的加快,分流了电视节目的部分观众。可是,网络上的纪录片又有什么怎么发展的呢?这是一个转变观念的时期,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定位的时期。从1993年电视专题节目(片)和纪录片的定义开始,我们的界定的思维就一直跟不上设备和阅览观看形式的变迁。这不能怪科技的发展太快,而是我们传统纪录片思维的定势在延伸,因为纪录片曾经构筑过政治攻势,因为纪录片曾经是宣传最有力的武器。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纪录片曾经是“失去人性的一种声画剥离的、失去理智的工具”。[5]

纪录片的历史性,决定了纪录片的创作必须严谨,必须去娱乐性。纪录片影像创作首先要求纪录片制作人从内心遵守伦理道德,尊重事物的真实,把纪录片的真实性当作纪录片的生命,把真实性当作制作者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创作制作者在真诚、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拍摄内容、对待创作。

规范和明晰纪录片的定义,不能口是心非,首先要从影像表现形式和内容做起。要做到纪录片本质属性和外在的表里如一。科技影像时代使制作设备小型化、高性能化,使纪录片创作者可以轻易地完成摄像、录音、画面合成的全过程,独立创作成为可能。纪录片人的自律,是任何时候纪录片样式创作制作者的共同责任。

纪实性是纪录片创作最基本的手法,是纪录片创作不可逾越的思维。但是,通过调研发现,不是难以界定纪录片影片样式和风格,也不是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来不及”界定和梳理纪录片的创作,而是大家对纪录片的样式特征、本性本质心知肚明,是大众文化的浮躁,出于经济利益的娱乐追求,借纪录片的魅力和高雅、尊贵迎合市场的需要,扰乱了纪录片的创作观念和和制作手法,把非纪录片体裁的影像、报道冠以纪录片的名称,主观歪曲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一度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并不是一段时间来的事物,其宣传报道成分占主要内容,制作者的宣传视角、仰视对象、美化对象、非平视或平实的拍摄方式,是明明白白的电视专题宣传报道节目,却要冠以“纪录片”称呼。市场利益的驱使,而是为了娱乐,把拍摄内容进行杂耍。借纪录片的美学殊荣,偷换概念,混淆了纪录片的含义,扰乱了纪录片市场。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纪录片是一个本真的东西,本真在善与美的人性追求中占的分量最重,拥有本真,拥有纪录片的精神,才是我们创作纪录片的法宝,它蕴藏着的“真实、责任、良心”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的保证。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提到纪录片创作和市场发达的国家,其投资、消费与影视剧大致相当,这让我们不可理解。很多外国的纪录片机构正是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潜在市场,将纪录片机构落户中国,同样的拍摄,其投资是中国买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正是中国纪录片市场开发的这种潜力,使得这个市场不是播出而是产出。

何苏六教授指出,纪录片是一种平视的视角,包含平等、平和、平常。[6]《牛津词典》对“纪录”这个词的解释——documentary的词根是document,是人性记录,具有记录性和实证性。纪录片创作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念,是一种自我责任也是历史责任,要远离娱乐而求严谨。团体、协会、赛事甚至体制必须明确和维护纪录片的定义内涵,也要坚守其纪录的宗旨,不能将就而行,否则只能毁掉中国纪录片市场。

[1][4][5][6]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目录,30,127,16,81.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篇4

镜像语言的丰富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为了能使该片的视觉效果与以往相比能有质的飞跃,摄制组专门聘请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两位资深摄影师尼尔和鲍勃,他们传授给剧组的拍摄经验在《森林之歌》的拍摄中派上了大用场。《森林之歌》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吸收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经验,加入了许多电影的拍摄技法,给观众以极大的信息含量和丰富的画面信息。微距拍摄和间距拍摄让各种细节在镜头中纤毫毕现,美轮美奂,为观众展现了平常不易看到的奇观,如红松果成熟坠地、白蚁飞舞、胡杨传播种子等;而特写镜头呈现的过程又使观众形成紧张的观影期待,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本片对自然声响的记录和运用是本片音响效果上的另一大突破在过去的影视制作中,由于设备的限制和缺乏专业指导,自然声响多采用录音室后期拟音制作。而《森林之歌》中,自然声响全部原音重现。雪后融水的潺潺声,松果落地声,无处觅食的黑熊发出的失望的咕哝声……都能深深撞击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三、叙事层面

细致入微的故事化叙事,是《森林之歌》的又一大亮点。该片严格按照Discovery、BBC等国外媒体的商业模式来制作,注重故事化的叙事。其实《故宫》、《大国崛起》等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叙事方式故事化的改革上已经做了有益的实践。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运用到自然生态纪录片中,在国内尚属首次。

《云横秦岭》是《森林之歌》里故事最完整的一集,这个故事被定义为“一个金丝猴家族的王朝政变”,而且故事的角度不是从猴王“甲板”入手而是选择了“王后”圆圆,这样的调整后这个故事就具有完整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犹如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大片。

四、结语

纪录片是大众传媒中特殊的一员。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传媒品类的文化意识、思考品质和责任感,所以它应该肩负起传播生态文明的使命。以《森林之歌》为代表的作品,也的确为传播生态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不过,我国的媒体应该继续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更深层次的生态学观点去观察、思考和解决人类的生态问题,并以此来教育、引领和提升人们生态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所需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华大学出版社,.

[3]刘炘.生态电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转型期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剖析 篇5

自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一年以来,中国步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新闻媒介面临着过渡转型。如今,社会生活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新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传统的电视新闻已经无法与人们的价值取向相协调。而电视新闻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形式,其生态发展也面临着过渡转型。在具体分析电视新闻媒介的转型过程前,我们先对电视新闻这个媒介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电视媒介的概念

什么是电视新闻媒介?一般来说,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

(一)电视新闻媒介的总特点

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图像。随之,电视新闻开始慢慢走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取代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比起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电视这种媒介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好,其可以使新闻以活灵活现的形象直接出现在人们的眼中,让人对新闻印象更深刻。此外,电视新闻媒体除了在视觉性传播新闻上有优势外,还有传播迅速和及时性特点。比起广播新闻媒介,电视媒介结合了图像、文字声音等特点的新闻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比起报纸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媒介的时效性更强,因为报纸从印刷、排版到发行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电视新闻虽然在制作的过程中比较复杂,但它和广播一样几乎是同步的传播方式,可以保证观众在第一时间获取完整的新闻资讯。[1]

(二)电视新闻媒介的过度现象

在信息时代,正处于过渡期的电视新闻媒介开始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说视觉性的优点促进了新闻的传播,但是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都无疑会对传统媒介产生冲击。虽然说电视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广播媒介和报纸媒介,但随着技术的革新,电视传播面的扩大以及人们对于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电视新闻在新媒体过渡期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起初中国电视新闻的关注点主要是国家的政治事务,即电视新闻是作为一种由党向人民传播思想的媒介工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慢慢地人们对电视新闻媒介的作用与看法发生了改变。电视新闻这种媒介开始从单一化的“党宣传思想”媒介慢慢变成了“党宣传思想,人民反映问题,党发布政策以及人民监督党”的过程。在后来,新闻媒体在中国蓬勃发展,人们开始对电视新闻媒介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党和社会的发展,而是更多地关注娱乐资讯和生活资讯,以及一些涉及生活动态的新闻。电视新闻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下,选题范围也更加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很多电视新闻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和获得收视率,开始迎合“公众的口味”使新闻内容偏离正确的舆论趋向,有些甚至为了吸引关注的目光而播报假新闻。现如今的生活背景使得电视新闻出现了另一种趋势,那就是电视新闻除了关注党和民生问题外,电视新闻将关注的焦点更多的放到了负面以及消极新闻上。比如子女不赡养父母、汽车撞人逃脱、肇事司机为逃责任二次撞人、好心救人却被讹诈等待。自从这些负面的电视新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后,慢慢地,中国的社会风气开始转变,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冷漠,信任丧失。现如今,当电视新闻媒体播放一则民生问题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则是负面消息,这样的现象反映出了现代的电视新闻媒介在人们心目中印象的转变,长此下去新闻产业的发展将受到阻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非常不利。[1]

三、转型期电视新闻的应对政策

社会的日益变迁,传统的电视新闻模板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电视新闻的需求了。在过渡期内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电视新闻内容已经从原来的严肃性、政治性演变为娱乐性、负面性以及虚假性等。这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转型时期电视新闻所面临的困境呢?

(一)电视新闻应该加强内容的指导性

如今,很多电视新闻为了迎合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而正是这些阴暗面,使得人们对日常生活渐渐失去信心。由于电视新闻一开始的内容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号召人们服从党的安排。所以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娱乐性和消遣性,而是向人民群众宣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在播放新闻内容时选择偏离社会轨道、社会公德的事件进行披露,通过荧幕频道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电视新闻批判丑恶要把握好力度

加强电视新闻的指导内容,并不是一味地宣扬真善美恶而隐瞒丑恶。这样只会使中国人生活在“乌托邦”的世界里,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事实上,正确的做法是在宣扬真善美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新闻内容的监督。也就是说,电视新闻内容可以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其次要将事件原态还原给观众,那么电视新闻员与记者不能对该事件抱有私人情绪,而是应该在播报的过程中坚持舆论的客观性,让观众有客观判断的能力。此外,因为生活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虚假信息,所以电视新闻媒体要尽量为观众呈现出真实的新闻。比如可以采取跟踪报道等方式让观众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从而避免这种现象。

四、结语

现今,电视新闻媒介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而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电视技术的成熟,使得新闻产业蒸蒸日上,但是随之也带来了许多弊端。所以,我们只有提高警惕,意识到弊端性,才能从本质上去改善过渡期电视新闻媒体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理数的核心概念解读下一篇:消化不良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