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八篇

2024-09-10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汇总我院2012年10~12月58例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会诊记录, 其中男47例 (81%) , 女11例 (19%) , 均进行了病原学检查。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会诊记录单中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诊断、标本来源、菌株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使用科室

58例中, 重症医学科27例 (占46.6%) , 骨科13例 (占22.4%) , 呼吸科9例 (占15.5%) , 余为结石科、肾病科、康复科、外科等。

2.2 诊断与感染

58例中涉及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开放性骨折、脑外伤术后、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泌尿系感染、慢性骨髓炎等。

2.3 标本来源

58例共采集标本114例, 其中24例同时采集了痰、血、尿;5例同时采集了痰、血;3例同时采集了痰、胸水;11例仅送检痰标本;7例仅送检尿;6例仅送检伤口分泌物;2例仅送检全血标本。

2.4 标本阳性率114例结果

有细菌生长为89例 (78.1%) ;无细菌生长25例。病原菌分布具体见下表。

2.5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58例中 比阿培南:24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5例;去甲万古霉素11例;头孢吡肟5例;氨曲南3例。

2.6 抗菌药物疗效

58例中痊愈54例, 3例骨髓炎患者症状好转, 1例肺纤维化患者死亡。

3 讨论

3.1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管理

我院所有应用特殊药物的病例均有抗感染专业的临床药师会诊, 会诊后详细填写“会诊记录单”, 并跟踪随访。此制度执行以来, 该类药物使用数量下降了56%。

3.2 应用情况

我院应用特殊使用类药物主要有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比阿培南) 、糖肽类 (去甲万古霉素) 。耐药菌株多涉及: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MASR[2]。主要与患者入院前曾有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有关。

3.3 病原学检查

本组中, 无细菌生长25例。其主要原因有: (1) 标本的质量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或无结果:如标本采集不当或者在送检、保存等各个环节未规范操作[3]。 (2) 抗生素影响:标本中含大量抗生素, 病原菌受到伤害, 不能正常生长。 (3) 苛养菌 (如嗜血杆菌) :因培养基营养成份不佳或培养条件限制, 导致漏检。 (4) 特殊病原体:常规培养无法检测的病原体如厌氧菌等。

3.4 临床药师的作用

临床药师应有自己的见解。首先:对细菌培养阳性的结果, 不能简单地按其药敏测定结果随便用药。培养阳性并非就是感染, 或一定是该病原菌感染[4]。区分污染菌、定植菌、致病菌。第二:应结合个体情况和本院现有药物。如某肾衰患者 (有癫痫病史) , 药敏结果提示仅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考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不良反应[5], 可建议选择本院现有药物比阿培南给予治疗。第三:会诊中应明确提示抗菌药物的静脉应用注意事项 (浓度、速度) , 另需要对患者做好用药教育和监护。

综上所述, 按照上级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与控制的有关规定, 我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规范, 但在合理用药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应加大对这类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管理, 认真执行卫生部办公厅38号文件,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58例特殊使用类药物会诊记录单, 分析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品种、使用科室、病原学等。结果 58例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以重症医学科为主, 其次为骨科, 以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为主, 标本阳性率为78.1%。结论 特殊使用类药物会诊以多重耐药菌为主, 临床药物参加会诊, 是加强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会诊记录,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赵泉, 王颖琳, 等.200例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的细节耐药情况分析.中国药房, 2012, 23 (46) :4366.

[2]刘又宁, 余丹阳.我国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构成、耐药特点及治疗策略.中国临床医生, 2005, 33 (3) :2.

[3]蒋燕, 刘利, 等.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182例应用分析.西南国防医药, 2011, 10 (21) :1104.

[4]张永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思路.今日药学, 2009, 5 (19) :1.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篇2

1抗菌药物对小儿的特殊影响

婴幼儿肝、肾发育未成熟, 对抗菌药物的消除能力较弱, 易引起毒性。例如, 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尚未发育, 应用氯霉素易致灰婴综合症;新生儿肾功能只有成人的20%, 庆大霉素的血浆半衰期长达18h, 为成人2h的9倍, 用药易储积而致患儿听力障碍[1]。另外, 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 因此慎用于正在发育的婴幼儿及儿童[2]。

2儿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常见误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约80%为病毒所致[3], 抗菌药物的使用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和预后, 更不应该在此时用来预防细菌感染[4]。病毒性感冒若无并发症, 一般5~7d即可痊愈, 对症治疗, 多饮水, 注意休息即可。但是儿科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误用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它不仅引起细菌耐药, 每年浪费大量资源, 而且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

3儿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可应用抗菌药物;病毒性感染者或感染诊断不能成立的患儿不可应用抗菌药物, 避免临床随意或仅依靠经验用药;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同时, 对母乳期用药, 也要考虑对乳儿的影响, 有些药物易通过乳汁分泌, 例如红霉素, 四环素, 使乳儿产生过敏、溶血等反应。

(1)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儿的生理状况、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

品种选择。尽早查明感染病因, 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①住院患者抗菌治疗前, 先正确留取相应标本, 送细菌培养, 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②门诊患者按需要做药敏工作;③急需治疗的患儿, 可结合临床症状、原发病灶等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给药剂量。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包括折算法、体重法和体表面积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临床可根据经验进行剂量调整, 但必须要注意经肝代谢或肾排泄的药物, 用于肝、肾疾病的患儿时, 应减少剂量;联合应用药物时, 也应注意药物浓度的变化, 及时调整用量;与其它肝药酶抑制剂和诱导剂合用时注意增减剂量。

给药途径。小儿用药时, 应注意不同时期患儿生理发育特点, 来决定给药途径, 剂量要充足, 疗程要适度。新生儿皮下脂肪较少, 肌肉注射可损坏周围组织, 且吸收不良, 皮下硬结, 一般不采用肌肉注射;而采用口服给药, 若病情严重危急时可选用静脉给药[5]。儿童皮肤结构异于成人, 皮肤粘膜用药很容易被吸收, 甚至可引起中毒, 体外用药时应注意。

给药时间或次数。时间依赖性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当抗菌药物血药浓度或组织浓度>致病菌最低抑制菌浓度 (MIC) 时才有抗菌效应, 要>50%的给药间歇时间的血药浓度能维持在细菌MIC以上时, 才能发挥良好的抗菌效应, 所以时间依赖性药物给药间隔时间十分关键。但对门诊的患儿增加给药频率有很大的困难, 而且也带来很大的痛苦, 可采用以下的方法减少给药频率:第一、序贯疗法如先静滴红霉素后再口服琥乙红霉紊或红霉素肠溶胶囊;第二、联合应用延长其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索和丙璜舒;第三、选用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如头孢曲松。

疗程及更换。抗菌药物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炎、深部真菌感染等须较长疗程, 以防复发。抗菌药物的更换, 一般感染患儿用药72h或重症感染48h后, 可根据临床反应和药敏检测结果决定是否更换。

(2)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当有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较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 联合用药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得以减少时应选择联合用药。但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 而红霉素为速效抑菌剂, 故不宜联合用药;青霉素与头孢类抗菌药物联用, 可对付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双重感染, 但同时杀死正常菌群;头孢类抗菌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有协同作用, 也增加肾毒性, 不易混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与多粘菌素类抗菌药物联用, 可增加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与其它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用, 可增加肾毒性和耳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林可霉素不可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等合用。

(3) 抗菌药物的一般应用。

注意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适用证, 能用窄谱的药物不应用广谱的药物, 不要长期滥用广谱抗菌药物, 可用一种药物时不应选用两种或多种药物, 经验治疗已获得确切的临床效果时, 不必急于更改。

(4) 选择合适的剂型。

国内目前已陆续上市了较多儿童剂型的药品, 我院药房儿科的抗菌药物有如:阿齐霉素颗粒 (博罗舒) 、头孢克罗颗粒、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 (安素美) 等, 但在药品的品种结构、数量和规格上与临床需要还远远不够。对于治疗指数窄的药物还没有合适儿童的剂型, 临床使用剂量很难掌握, 容易造成药物中毒。临床常常还会遇到小儿喂药困难的情况, 生产糖浆剂或颗粒剂时应该考虑加入水果香料, 以改善口感。而且还应针对小儿不同的年龄, 生产滴剂、混悬剂、咀嚼片和泡腾片等多种可选择的剂型, 方便患儿使用。

综上述, 我们要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 掌握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规律,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治愈疾病,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研究, 总结规律,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摘要:从婴幼儿及儿童生理特点, 结合临床儿科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分析了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以促进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明性.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36.

[2]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4.

[3]怀有为, 朱启.在儿童中应用抗菌药物应注意的问题[J].新医学, 1999.30 (9) :502.

[4]郭仁宣, 苏东明.抗生素手册[M].第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5) .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篇3

【摘要】目的:为了规范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使我院外科合理使用率达到98%以上,特回顾分析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状况。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的外科出院病历100份,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提出干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2013年7月抽出同类出院病历100份,比较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状况。结论:通过干预可使我院外科合理使用率达到98%以上。

【关键词】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为了规范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使我院外科合理使用率达到98%以上,响应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抽查外科2个阶段200份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现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由我院临床药师通过病案管理系统抽调2011年9月—2012年9月(干预以前),2012年10月—2013年7月(干预以后)各100份,患者的病种包括:腹股沟斜疝,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性甲状腺肿,四种普外科常规性手术,干预前后两组在年龄、伴随疾病、健康状况、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情况、预防用药效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原因分析:

(1)医师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认识不足;

(2)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教不足;

(3)医院管理缺乏针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及处罚措施;

(4)手术切口部位感染(SSI)是一个多环节治理工程,对其余环节的信心不足,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

1、2、2 计划实施:

(1)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临床药师针对Ⅰ类切口下临床;

(3)印发《横店集团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4)药剂科主任宣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1、3 分析方法:

填写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主要内容为病历号、患者基本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所选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给药剂量、用药疗程、使用目的、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项目等。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2 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生素占98.0%,使用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占100%,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干预后抗菌药物在用药时机、疗程较干预前明显规范,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按照《抗生素临床應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如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高龄、免疫缺陷等高危因素。外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选择抗菌药物时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预防用药应选择针对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杀菌剂[2]。头孢菌素类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我院干预后外科未使用抗菌药物98%,预防使用时以头孢一、二代为主,符合原则要求。 外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和时间:术前30min~2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如果手术时间>3 h或失血量>1500 mL,可在术中给予第二剂,以保证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总预防时间不超过24h,部分可以延长到48h[3]。马红秋等[4]应用头孢呋辛,即术前、术后各1次,与常规预防应用该药3d比较,切口感染率及体温变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短程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是一种合理有效而又经济的方案。我院干预后围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达到《原则》要求。 我院进行药学干预后,I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是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药品种类选择、用药时机及疗程、合理用药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进行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进行合理药学干预对规范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有效的,且统计发现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后Ⅰ类切口手术发生的切口感染率并没有增加。有效实施合理的药学干预提高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加强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减少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以及细菌的耐药和播散,降低了医院感染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和无指征联用抗菌药物现象有了下降趋势,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天数亦有所降低;临床医生在思想上意识到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为临床药学的发展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上带来重要契机。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整治的长效机制,加强督导检查,逐步将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化和精细化推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任南,吴安华,冯丽,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48-1050.

[2] 蒲丹,谭成,张卫东,等.1380例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79-1781.

[3]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篇4

为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根据《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计委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重症感染者须经两名以上抗菌药物会诊小组成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副高以上医师开具处方;其他需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情况,可由科主任会诊同意后使用。

1、会诊成员由医务科组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感控科等相关专家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对于容易涉及医疗纠纷的病例,可邀请医务科人员在场旁听,在会议上提出规避医疗风险及纠纷的措施并记录。

2、我院重症感染病例会诊专家小组成员名单:

林东兴 何华清 林锦如 黄卿 郑晓静 郑敏华 林艺 王聚新 肖卫文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

重症感染病例会诊专家小组成员以及各科主任(不含主诊医师)

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5、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做好血常规、PCT、细菌涂片、细菌培养等检查,且微生物送检率必须100%。

5、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越级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①感染病情严重者;②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③已有证据表明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使用时间限定在24 小时之内,其后需要向我院重症感染病例会诊专家会诊申请,同意后并由具有处方权限的医师完善处方手续。

6、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7、对未经申请擅自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按医院相关奖惩措施予以处罚。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流程

主管医师提出申请会诊

填写电子《会诊单》

会诊专家会诊(确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

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师开具处方

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3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200例作为干预前组, 另选取2012年1-3月患者200例作为干预后组, 排除出现多器官或多系统严重疾病、围术期出现与手术无关的感染或术前存在伤口感染等患者。干预前组男117例, 女83例;年龄 (42.26±16.17) 岁。干预后组男123例, 女77例;年龄 (43.58±15.70) 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按设定好的表格记录患者各项情况, 包括年龄、病历号、入院时间、诊断及抗菌药物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应用情况、应用抗菌药物名称 (含剂型、规格) 、用药起止时间、高危因素等情况, 并对抗菌药物品种、使用时间、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1.3 干预方法

1.3.1 发布相关文件:

在医院办公平台上发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 《2011年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医院《2011年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组织医师学习上述文件。

1.3.2 制定规范:

与骨科主任沟通, 并将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反馈给科主任与临床医师, 并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出具有专科针对性的规范, 即:一般骨科手术 (包括内固定拆除术及关节镜检查术) 原则上不得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若需使用必须在病程记录中注明使用理由 (如高危因素等) , 可选用头孢唑啉1~2g, 但使用时间不得>24h;关节置换术、脊椎融合术及一般骨科手术中有内植入物 (内植入物部位及材料大小、时间不论) 时, 允许使用头孢唑啉1~2g或头孢呋辛1.5g或头孢曲松1~2g预防感染, 但使用时间不得>24h, 若需延长使用时间必须在病程记录中注明延长理由。

1.3.3 改进电子病历:

与信息科合作设计程序改进电子病历系统, 医师在开具抗菌药物时必须填写电子申请单并注明使用理由, 针对各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给予设立自动停嘱时间。

1.3.4 设立审核与奖惩制度:

每周一对前1周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后采用周报表的形式, 在医院网络平台上公布每位患者的用药情况, 并评定合理与否。医师如有异议, 可在公示后5d内以书面形式上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工作组申辩, 对重点、难点科室则与科主任进行诫勉谈话以期达到目的。并采取行政手段, 将检查结果与奖金、个人评优、职称晋升挂钩。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24h者比例及用药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干预后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干预前组,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24h者比例高于干预前组, 用药时间短于干预前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干预前组比较, *P<0.05

2.2 抗菌药物品种

干预后组抗菌药物均以头孢呋辛针剂为主, 所有患者均无抗菌药物联用现象, 符合要求。干预前组使用头孢呋辛针剂184例 (93.88%) , 使用头孢唑啉针剂和头孢曲松针剂各4例, 使用左氧氟沙星针剂和头孢地嗪针剂各2例。

3讨论

干预前我院骨科I类切口预防用药率达98.00%, 几乎每台手术均选用抗菌药物, 通过干预, 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呈下降趋势, 进步明显。干预前医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中, 内固定植入术预防时间为48h, 内固定拆除及一般骨科手术预防时间为24h, 而骨科手术以内固定植入术居多, 因此总时间≤24h者比例偏低。通过干预, 医师组织学习及电子病历系统的升级, 预防用药总时间下降十分明显, 除急诊手术外大多选择24h作为总预防时间, 符合率达100.00%。医院每月例行归档病历检查, 重点涉及围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时机、抗菌药物品种的检查, 因此各手术科室对给药时机及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基本符合要求, 干预前后相差不多, 因此不作为此次干预的重点。通过对围术期预防用药的使用率及预防用药总时间的控制, 平均用药时间也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用药时间降至 (24.00±7.85) h, 与国内其他研究相比, 处于领先地位[2,3]。本结果显示, 通干预举措, 使医师认识到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提高了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费用, 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摘要:目的 评价抗菌药物干预前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预防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3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200例作为干预前组, 另选取2012年1-3月患者200例作为干预后组, 比较2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24h者比例及平均用药时间。结果 干预后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干预前组,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24h者比例高于干预前组, 用药时间短于干预前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干预, 可显著提高骨科围术期的抗菌药物用药水平, 降低药物费用, 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骨科,Ⅰ类切口,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张镇源, 张琴, 王亚非.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J].中国药房, 2011, 22 (30) :2806-2808.

[2]贾荣娣, 周林辉, 吴琳.5种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比较分析[J].抗感染药学, 2011, 8 (4) :275-279.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篇6

关键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干预,合理用药

Ⅰ类 (清洁) 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 局部无炎症、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一般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确需使用时, 应首选第1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会加快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菌群失调, 造成二重感染,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2]。为加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自2011年11月对住院及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重点对乳腺手术、疝修补术和甲状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现将干预前 (2011年8~10月) 和干预整改后 (2012年1~3月)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源于医院病案室, 抽取干预前3个月 (2011年8~10月) 和干预整改后3个月 (2012年1~3月) Ⅰ类切口手术全部病例 (乳腺手术、疝修补术和甲状腺手术) 共367例, 已剔除手术前进行过侵袭性操作或有明显感染因素而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

1.2 研究方法

查阅出院病历, 登记患者一般信息 (病历号、性别、年龄) , 手术信息 (住院天数、手术名称、切口是否感染) , 抗菌药物选用情况, 住院费用 (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简称《指导原则》) 规定,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评价标准如下: (1) 用药指征:不使用;或具以下高危因素之一:手术范围大, 时间长;涉及重要脏器;有异物植入;年龄>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射、化学疗法中;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2) 药物选择: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无禁忌证。 (3) 给药时机:术前 (切皮前) 0.5~2h内。 (4) 术中用药:手术时间<3h无须追加。 (5) 用药疗程:<24h。 (6) 联合用药:无。符合以上要求为合理, 否则为不合理。对比分析干预前后, 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在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费用、种类与频次, 抗菌药物选用等是否合理。采用OFFICE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1.3 干预措施

(1)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 (2) 重点对外科医师和护士进行宣教, 规范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 首选1代头孢菌素, 手术室护士严格按照医嘱在术前0.5~2h内给药; (3)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成员到临床科室督查, 完成了5轮督查; (4) 临床药师每月到病案室抽查出院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5) 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 定期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 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6) 根据调查资料, 制成幻灯片, 针对外科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对科室具体情况进行通报, 进行整改; (7) 为临床科室推荐常用抗菌药物种类、DDD值、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等, 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67例Ⅰ类手术患者中干预前组乳腺手术124例 (男3例, 女121例) , 中位年龄40.89岁;疝修补术47例 (男41例, 女6例) , 中位年龄52.49岁;甲状腺手术15例 (男5例, 女10例) , 中位年龄61.53岁。干预整改后组乳腺手术122例 (男6例, 女116例) , 中位年龄40.72岁;疝修补术50例 (男41例, 女9例) , 中位年龄50.83岁;甲状腺手术9例 (男3例, 女6例) , 中位年龄47.33岁。

2.2 干预前、后费用和住院天数分布比较

Ⅰ类切口3种手术干预前后对比:平均住院总费用由6778元降至6309元, 平均下降469元;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564元降至373元, 平均下降191元;平均住院天数由9.8d降至8.43d, 平均下降1.37d。见表1。

2.3 干预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机分布比较

乳腺手术使用率干预前为27.4%, 干预后为19.7%;疝修补术使用率干预前为95.7%, 干预后为70.0%;甲状腺术使用率干预前100.0%, 干预后未使用抗菌药物。术前用药时机合理率, 乳腺手术从干预前5.9%升到干预后的62.5%, 疝修补术从干预前的37.8%升到68.6%, Ⅰ类切口3种术前0.5~2h给药合理率仅为22.3%, 干预后合理率达66.1%, Ⅰ类切口3种手术预防用药不超过24h的合理率由干预前36.5%升至干预后66.9%。见表2。

2.4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品种分布比较

乳腺手术中1代头孢菌素从干预前的58.8%升到干预后的75%, 干预后无使用3代头孢菌素和硝基咪唑类。疝修补术中1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从干预前66.7%升到85.7%;甲状腺术干预后未用抗菌药物。见表3。

2.5 干预前、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联用比较

干预前存在联合用药, 干预后无联合用药, 成效显著。

2.6 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感染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干预前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干预后未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现有切口感染现象。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3 讨论

3.1 给药时机和给药时限

《指导原则》规定, 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 高龄和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时才考虑预防用药[3]。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是关键, 适时给药可使其以有效浓度进入手术部位, 及时杀灭污染组织的细菌或抑制其生长, 有效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4]。在术前0.5~2h内 (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为2h[5]) 给药, 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污染手术野细菌的药物浓度[6], 过早或过迟均失去了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Ⅰ类切口3种术前0.5~2h给药合理率由干预前22.3%升至干预后66.1%, 甲状腺术在干预后未用药。干预后Ⅰ类切口3种手术患者预防用药不超过24h的合理率达66.9%。

3.2 抗菌药物选择

Ⅰ类切口预防切口感染, 应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 《指导原则》和相关管理规定推荐的1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干预后选择1代头孢菌素虽有明显上升, 但仍存在个别病例使用头霉素类, 选择药物超出了《指导原则》、选药起点过高。

3.3 抗菌药物使用率

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相关要求: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通过实施干预后Ⅰ类切口3种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干预前51.1%降到干预后29.3%。

3.4 其他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应针对危险因素, 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注:青霉素类为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通过对Ⅰ类切口3种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 Ⅰ类切口3种手术使用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均有所下降, 术前0.5~2h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有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个别病例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 术前0.5~2h预防用抗菌药物及预防用药不超过24h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进一步继续加大干预力度, 持续改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 (23) :1594.

[2] 董杰, 刘振娥, 陈鹏.药学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较[J].中国药房, 2011, 22 (26) :2427-2429.

[3] 郑咏池, 陈佳, 印君.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J].华西医学.2011, 26 (6) :922-924.

[4] 殷立新, 张志清, 王淑梅, 等.1076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 10 (11) :995.

[5] 程迎秋, 崔德健, 黎占良.抗菌药物研究进展与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治疗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 10 (3) :194.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 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 2012年9月至2012年10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 共186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的病例设为2011年整治前组, 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的病例设为2012年整治前组, 2012年9月--2012年10月的病例设为2012年整治后组。三组共186例, 其中男性107例, 女性79例, 年龄2~7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利用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中《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收集患者一般信息 (性别、年龄、诊断) , Ⅰ类切口手术信息 (手术名称及持续时间) ;抗菌药物应用信息 (通用名、单次剂量、频次、给药途径、给药时机、持续时间) 等指标, 每份病例逐项填写调查表, 并汇总、归类、分析。

1.3 考察指标

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2]、《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3]及药品说明书结合本院实际设定以下考察指标: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等, 计算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术前0.5~2h用药率 (%) 、给药剂量的合理率 (%) , 品种选择合理率 (%) , 联合用药率 (%) , Ⅰ类切口手术平均用药天数, 进行2次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对照评价。

1.4 整治措施

我院在整治前只是单纯的由药师抽查病历, 将问题反馈质控办并随医疗质控一并下发各科室, 2011年5月开始第一轮整治, 院方给各科下发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分级管理办法、关于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规定等一系列文件, 实行了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制度。2012年5月第二轮整治, 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明显加大了管理力度, 在全院召开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 进行了指标任务分解并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定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 提出了3个月整改的目标, 明确了各科室在每个月所应达到的指标, 每月科主任例会上通报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将科主任考核目标及年终科室、个人的评优评先与抗菌药物整治工作的成效挂钩。

2 结果

如表1、表2所示, 两次整治后, 选药合理率由40.4%→69.7%→80%逐步上升, 用药时机合理率由54.1%→70.7%→97.6%逐步提高, 预防用药时间由 (5.0±2.0) d→ (4.0±1.0) d→ (2.5±1.5) d逐步下降, 186例手术中仅2012年9月1例左足跖骨远端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出现切口处皮肤发黑, 需再次行皮瓣转移手术, 整治前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P>0.05) 。

3 经验讨论

3.1 院长重视, 主抓人员方案方法到位。

按卫生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 院长是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这一要求必须落到实处, 否则无法彻底整改。医院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有两个时间节点前后数据的变化明显说明此问题。

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本院的整治方案, 科室主任责任明确, 目标、步骤及阶段性任务、奖励与惩罚等措施到位, 不能照搬其他医院或上面文件的套话。具体由医教科牵头, 药剂、院感、检验等科室在其领导下积极参加、分工合作, 特别明确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各科室成立科室主任为组长的合理用药管理小组, 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作为医疗质控工作的重要部分, 将科主任考核目标及年终科室、个人的评优评先与抗菌药物整治工作的成效挂钩。

3.2 严格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药师深入重点科室进行现场点评、培训。

比如头霉素类药物头孢美唑、头孢西丁曾经在我院使用泛滥, 甚至在I类切口中常规使用, 还出现部分病历联合使用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 很多医师都不知道该药是头霉素类只知道是头孢类而且是进医保的。针对此问题药师多次深入科室, 单独与科室主任临床医师交流沟通, 使临床对立情绪得到较好解决, 从而更有利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4 小结

通过2011、2012两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 明显规范了我院I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 但老问题个别病历依然存在。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将是我院今后长抓不懈的目标和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 2004, 45 (22) :41-42.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为循环管理调查对象。

1.2 方法

查阅病历, 统计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信息, 包括: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平均用药天数、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选择。

按笔者所在医院Ⅰ类切口手术的情况分析, 在整治前 (2011年6月) 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发现: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与用药时长。而导致的原因主要是: (1) 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足, 包括抗菌谱、分级管理、用法用量; (2) 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问题; (3) 缺乏培训, 于传统的应用管理影响, 对预防用药理解的不恰当。按照PDCA循环管理的4个阶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制定工作计划 (P) 、按执行与实施 (D) 、总结与分析 (C) 、处理与构思 (A) 。过程持续跟踪监控,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 计划 (Plan)

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措施: (1) 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 组织全院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3) 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权限; (4) 临床药师查阅并收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信息, 汇总分析存在问题见表1; (5) 信息反馈并改进[4,5]。

1.2.2 执行与实施 (Do)

(1) 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明确责任人机制, 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2) 医务科及药学部组织全院医师、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并考核, 合格者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调剂权; (3) 明确抗菌药物分三级管理:非限制使用级 (医师) 、限制使用级 (中级职称以上医师) 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高级职称医师) ; (4) 临床药师每月收集前月共10 d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 包括: (1)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2)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 h比例; (3) 围手术期平均用药天数; (4)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术前30 min~2 h比例; (5) 选药品种合理率。

1.2.3 阶段性总结与回顾分析 (C)

(1) 临床药师对每月调查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半年期为一阶段, 持续跟进调查, 形成报表上报医务科; (2) 由于工作方式只是每月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医嘱分析前月10天的Ⅰ类切口手术, 做回顾性地分析汇总报告, 没有抽取实体病历, 无法获得术前用药的实际时机 (一般在麻醉记录单上记录) ;虽然有一定的成效, 但效果不是很显著 (使用率64%→57%, 平均用药时间5.5 d→2.6 d) 。由于收集的数据滞后, 不能给临床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整治效果远远达不到要求 (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0%) , 见表1。

1.2.4处理与构思 (A)

(1) 临床药师更改工作方式: (1) 每日到麻醉科记录手术信息, 整理出一类切口手术, 查阅病史病记, 收集用药信息, 分析用药指征和使用情况; (2) 改进抽取数据的方法, 通过HIS查找关键词“术”的文字医嘱, 筛选出Ⅰ类切口手术, 将Ⅰ类切口的整治工作常态化, 避免门诊手术室或在病区局麻做的Ⅰ类切口手术的遗漏; (3)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发出咨询函, 把对该病例疑问、规范及要求附上, 请临床解释并改正, 起实时监督和宣传的作用; (2) 对于用药不符合规定的病例, 由医务科进行每日公示, 责任医师进行解释, 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处罚; (3) 针对存在的问题, 由药学部主任带队[6], 临床药师到临床科室进行合理用药的宣教, 大大提高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的认识与重视, 在宣教中体现“可考虑用药不等于必须用药”的理念, 这也是大大降低Ⅰ类切口使用率的重要原因。

2 结果

根据前2个阶段的持续跟进与处理构思, 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出台《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严控Ⅰ类切口手术的预防行使用抗菌药物, 结果在持续的跟进监督中达到预期的目的。至第3个整治阶段结束, 笔者所在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良好, 使用率从48.1%降至21.0%, 平均用药时间从2.3 d降至1.3 d, 预防用药术前30 min~2 h给药比例从50.2%增加至100%, 选药合理率从64.7%增加至100%, 见表1和表2。

注:“/”表示该阶段无调查该项目

例 (%)

注:“/”指没有病例选择该种药物;“0”指有病例选择该药物, 但不合理

3 讨论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减少术后创口感染的发生, 而针对该目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直接作用于可能引起感染的细菌。但临床医生对“可考虑用药不等于必须用药”的理念理解不透彻, 而将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是不正确的。应根据各种高危因素, 如:手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植入物否及患者的自身条件 (年龄、免疫状况等) 因素而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

PDCA循环管理并不是停留在单次的整改活动中, 而是通过不断的追踪、督查、改进[7,8]。笔者所在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从开始的单一、不接受、不支持, 通过对《整治方案》的解读与认知, 到后来的相信、采纳与实施, 直至在诊疗活动中发挥各自的特长, 找出新一套的解决方法, 透露着医护人员在PDCA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和体现自身价值。由此可见PDCA的循环管理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是有效果的, 值得加强力度在抗菌药物的整治活动中全面推广, 进一步提高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 规范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资料, 利用PDCA循环的方法对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落实及持续改进。结果:利用PDCA循环法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整改后,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 不合理使用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促进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法,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

参考文献

[1]何琴, 黄心意.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举措和思考[J].中国药业, 2012, 21 (18) :70-71.

[2]丁玉峰, 杜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策略[J].医药导报, 2011, 30 (2) :14 0-142.

[3]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S].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4]龚时薇, 沈韦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问题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11, 24 (1) :1-3.

[5]崔立然, 胡凯, 李兴江, 等.“联动式”督导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6) :149-150.

[6]赵志敏, 李小静.浅谈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状况[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 :145.

[7]刘爱军, 王韬.基于电子病案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抗菌药物管理的探讨[J].中国病案, 2011, 12 (8) :33-34.

上一篇:边角后方交会下一篇:矿用防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