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改造十篇

2024-08-09

技术改造改造 篇1

我公司是一家颇具规模的中型化工企业, 氨醇生产能力10万t/a, 浓硝酸20万t/a。由于合成氨系统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 造气工段采用的是传统常压固定层制气技术。原有1#~6#造气炉系统流程统一采用了单炉流程, 采用单系统配置燃烧室、废热锅炉、洗气塔, 该流程繁琐, 系统阻力大, 煤耗和蒸汽消耗高, 造成合成氨成本居高不下, 已属淘汰工艺, 装置已闲置3a。2006年建成的7#~10#造气炉采用的是“四炉一锅一塔”的新工艺, 但生产能力为32 000m3/h, 负荷低, 不能满足进一步扩大生产的要求。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制气能力, 公司决定将原有1#~6#造气炉系统拆除, 利用原有场地再建4台造气炉, 以满足生产需要。

1 技术改造方案的确定

通过考察其他兄弟单位造气工艺, 借鉴其运行经验, 并根据公司原有4台小造气炉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综合目前老造气炉系统框架、现场布置情况, 确定了新建4台造气炉的技术改造方案。

1.1 设备选型方面

1.1.1 煤气炉

由于煤炭价格较高, 为降低成本, 多采购劣质煤作为原料, 因此选用破渣能力较强的ϕ2 610/ϕ2 800锥形造气炉。炉箅采用六边七层的DF-ϕ2 800型炉箅, 高度比ϕ2 600六边形增高145mm, 总通风量加大, 各通道间隙缩小, 带出物减少, 能适应强负荷生产。材质为高铬高锰耐热耐磨铸铁, 寿命也比老式炉箅提高50%。

下灰部增设防流装置, 可烧8mm左右的小粒煤, 破渣条加宽加长, 侧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 直接与夹套内筒焊接, 下灰部破渣筋焊成曲线结构, 解决水夹套内筒下部的磨损以及破渣和悬炉问题。

从烧劣质煤、稳定工况、高负荷运行、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消耗等方面考虑, 将夹套上部筒体加高500mm, 并将上气道的位置由煤气炉侧面改到顶部, 增高炉膛高度的同时, 也减少了煤气中的带出物, 降低了后续工序的负荷。

1.1.2 洗涤塔

从塔型来看, 填料塔的阻力最大, 其次是筛板塔、挡板塔、旋流板塔、无返混板式塔、角钢塔等, 阻力最小的是空塔喷淋。根据原有4台造气炉的运行效果同其它厂家对比, 仍选用空塔喷淋, 降低系统阻力。为了进一步保证除尘降温效果, 循环水总管由原来的DN250增加到DN300, 塔径ϕ2 800mm, 塔内喷头层数由4层增设到6层。

1.1.3 余热回收锅炉

根据其它厂家运行经验, 采用200℃过热蒸汽制气, 可使煤气炉的气化强度和蒸汽分解率提高8%~10%左右, 半水煤气有效成分可提高3%~5%, 入炉煤耗可降低1%~2%。我公司原有4台造气炉采用的是一段式余热回收锅炉, 产生的饱和蒸汽送回系统使用。为进一步节能降耗, 充分利用系统热量, 将一段式余热回收锅炉改为两段式, 增设过热段, 利用煤气带入热量将饱和蒸汽进一步加热产生过热蒸汽, 之后送回系统使用。

1.1.4 蒸汽缓冲罐

本次设计也采用4台造气炉共用一个蒸汽缓冲罐。原有4台造气炉的蒸汽缓冲罐容积较小, 仅有10m3, 造成蒸汽压力不稳, 影响了造气炉的正常操作。此次改造将蒸汽缓冲罐的容积加大到32m3, 确保了造气炉制气阶段蒸汽的供应, 并且入炉蒸汽压力平稳, 有利于工况的调整。

1.1.5 空气鼓风机

原有与1#~6#造气炉配套的空气鼓风机耗电量大、检修费用高, 操作繁琐。考虑到设备检修维护方便, 选用与原4台小造气炉同型号风机D550-22一台, 与原有4台炉子的空气鼓风机形成二开一备。

1.2 工艺设计方案确定

(1) 采用“四炉一机一站一锅一塔”流程、即4台炉, 1台空气鼓风机, 1个油泵站, 1台废热锅炉, 1台洗气塔。该流程的特点是阻力小, 设备少, 余热回收完全, 是一套成熟的工艺路线。

(2) 将鼓风机送出的空气总管管径加大, 由原来的DN700增加到DN800, 减少了管道阻力损失, 确保了吹风阶段的吹风气量充足。

(3) 将烟囱阀改到旋风除尘器出口上部, 烟囱由地面移到三层操作平台上, 取消烟囱前的水封, 减少了吹风阻力。

(4) 将造气炉夹套产生的饱和蒸汽和余热锅炉一段产生的饱和蒸汽送入余热锅炉过热段与煤气换热, 产生200℃左右的过热蒸汽, 送回32m3的蒸汽缓冲罐缓冲后供系统生产使用。

(5) 原有4台造气炉是2台造气炉合用1台汽包, 由于汽包设计容积小, 且上部分离装置汽水分离效果差, 造成汽包液位波动很大, 出现蒸汽带水现象, 造成制气阶段炉面热碳遇水粉化且温度急剧降低, 影响了造气炉的正常操作。此次改造是每台造气炉配套1台汽包, 确保了水汽的有效分离, 稳定工况操作。

(6) 主要控制阀门均采用油压控制的座板阀。油泵站布置尽量靠近4台造气炉, 油压控制的阀门布置尽量靠近炉面或炉底, 以缩短制气间歇时间, 提高制气效率。在吹风阀前增设了手动调节阀门, 便于根据生产状况调整负荷。

1.3 DCS油压控制系统

采用造气优化控制DCS系统, 实现吹风时间自动寻优、上下吹比例自动寻优、排渣量自动寻优、吹风自动排队、氢氮比自调等功能, 实现造气工段全自动连续生产, 降低操作工人劳动负荷, 确保工况稳定。

2 改造投运效果

工程于2008年10月开始建设, 2009年5月建成, 7月正式投入运行, 目前工艺指标正常, 操作稳定, 单台炉发气量已经达到7 000m3 (标) /h, 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能力。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工艺路线调整, 新建1#~4#造气炉总体运行效果较原有7#~10#造气炉好。

1) 通过改为上出气, 并增加了洗涤塔的喷淋层数, 使煤气中携带物大大降少, 煤气温度也降低了3~5℃, 从而提高了煤气质量。

2) 通过使用大容积蒸汽缓冲罐, 彻底解决了蒸汽系统压力不稳和蒸汽带水的问题, 稳定了炉况, 便于操作工人进行炉况调整。

3) 通过增设余热锅炉过热段, 使入炉过热蒸汽温度达到220℃以上, 提高了蒸汽分解率, 降低了煤耗, 大大降低了合成氨的成本, 现吨氨煤耗平均在1 280kg, 蒸汽消耗1 400kg。

3 结 语

技术改造改造 篇2

现有城市老公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1种是近代历史上租界开辟的公园;第2种是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向公众开放形成的公园;第3种是民国以后新建的城市公园;第4种是改革开放以后设立于城市新区或城郊景区内的新型公园, 带有主题公园和游乐园的性质。本文探讨的解放北园改造工程属于第一种, 本文以恢复重建公园场所记忆及体现改造项目中的人文关怀为切入点研究老公园的改造, 一方面通过对老公园及其所在环境的保护与再生寻回正在消失的城市记忆;另一方面是从人文精神角度出发通过对老公园自身文化价值的挖掘与重建引发人们对于老公园的归属感、认同感等情感体验。

1 解放北园历史沿革

解放北园, 是天津的英租界最早的一个园林, 同时是天津的第一个租界公园。该地块原为臭水坑, 建设初期, 只做些平整场地及其简单绿化的一些工作, 并无完善的设置。到了1887年, 恰值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50周年庆典, 英租界工部局遂投资并对该园重新修整, 于1887年6月21日, 即英女王50周年的纪念日正式开放。因该园地处维多利亚道, 且有纪念日含义, 故定名“维多利亚花园”, 又称“英国花园”。1949年, 维多利亚道更名为“解放北路”, 遂定名“解放北园”, 并沿用至今。

解放北园位于英租界维多利亚道 (今解放北路) 。北邻宝顺道 (今太原道) , 南邻咪哆士道 (今泰安道) , 东邻维多利亚道 (今解放北路) , 西邻海大道 (今大沽路) , 计1.23hm2。周围遍布英租界主要建筑, 可谓英租界之行政中心和休闲、集会、娱乐中心区。

2 早期造园特色

维多利亚花园的总体布局呈方形, 全园的主景是绿地草坪, 没有地形的起伏。公园设中式六角凉亭1座, 并且通过4条园路, 和公园的四角相互连接。路上设有1些花架。中央的凉亭东侧设小型六角凉亭1座, 形制和大亭类似。园西侧设温室花窖, 呈半地下式, 顶部堆土成台, 植有花草, 西南角初设圆亭1座, 后改为假山, 东南部原设兽栏, 又先后改成火警钟、欧战纪念碑及雕塑等物, 北侧原为马术训练场, 后改建戈登堂。

3 项目建设改造背景

解放北园周围历史遗迹众多, 历史建筑荟萃, 位于天津市规划确定的5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中心。为落实空间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使现有文物和历史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使该地区的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2012年天津市相关部门决定对此园实施提升改造建设。

4 公园改造现状分析

解放北园坐落于泰安道风情区内, 该风情区规划总面积16.3万m2, 总建筑面积39万m2, 规划以公园———院落为基本单元组织公共空间布局。形成围绕解放北园的5大英式院落体系和3大功能区。

(1) 解放北园历史悠久, 中西合璧的风格在建园之初已被确立, 在经历了多次改造后公园虽在保留公园原有六角亭和运动健身区的基础上形成开放式的整体景观格局, 但整体景观没有充分再现公园原有的园林风格, 设计缺乏人文关怀和对城市文脉的延续。 (2) 园区现状交通组织较差, 沿大沽北路一侧绿地由于长时间被游人践踏绿化景观遭到破坏。 (3) 运动健身设施吸引大量人流在园内长时间逗留, 开敞的公园空间格局使园内喧闹的现状对相邻酒店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 (4) 道路过宽、绿化景观层次不够丰富, 过于空旷的园内景观界面难以吸引游客在园内穿行、游赏。 (5) 园区现状植物长势较好, 乔木高大, 但种植空间层次较为单一, 绿化风格缺乏英式园林特征。

5 改造设计思路

为契合泰安道风情区整体规划, 体现公园中西合璧造园特色及重拾公园特有城市记忆。本次改造设计以重塑解放北园英式风情, 打造泰安道风情街景观地标为总体设计理念。设计上保留公园早期景观元素并充分尊重解放北园建园早期园林风格;植入英国自然式园林景观元素, 以疏林草坪结合花境的自然式种植风格与公园部分景区规则式布局相互交融、碰撞, 形成独具魅力的折衷主义英式花园, 与泰安道风情街的景观契合性, 增强公园整体的游赏性。

6 公园改造内容

解放北园现状占地面积8500m2, 改造以现状为基底, 充分尊重现有园林景观的同时兼顾改造的经济合理性。主要改造内容如下: (1) 设计中对公园原有景观, 尤其是建园初期遗留景观构筑物及园内现状树形、长势良好的高大乔木进行大量保留。 (2) 去除园内消极景观元素如西南入口变电柜及管理室。取消南侧运动场地, 通过设计引导游人在公园内以安静休闲活动为主, 减少对相邻酒店的环境干扰。 (3) 植入英式景观元素, 从空间布局、硬质景观营造及种植设计几个方面融入具有鲜明英式园林特色元素, 使整个公园重现建园初期英式园林风貌。 (4) 建立沿街视线通廊, 使公园与周边环境景观相互渗透、呼应。

7 种植改造内容

(1) 中轴线种植:以对称布局的花境突出场地的轴线感, 以色彩艳丽、层次富于变化的地被花卉突出主轴线庄重、热烈的景观氛围。以对称布局的花境突出场地的轴线感, 以色彩艳丽、层次富于变化的地被花卉突出主轴线庄重、热烈的景观氛围。 (2) 东南入口花坛种植:以花卉对称栽植配合局部花灌木的自然式栽植突出该空间自然亮丽而又不失秩序感的空间氛围。 (3) 西侧入口种植:通过对现状植物的梳理、及造型植物、地被花卉的补充形成组团式入口点景空间, 与环境栽植风格统一的同时形成独特的观赏点。 (4) 公园沿街种植:去除遮挡视线的灌木及修剪篱, 以有序的花境组团形成开敞而又独具英式园林格调的外围景观序列。 (5) 园内自然式绿地种植:保留现状骨干乔木、灌木, 在此基础上以花灌木、造型植物及大面积地被花卉塑造英式自然花境, 丰富林下空间, 增加公园的游赏性。

通过以上解放北园改造项目的分析, 得出老公园改造项目尤其是具有历史特色的风格园林景观改造, 一方面需要有透彻的现状分析, 对老公园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更需要抓住重点, 善于提炼总结及创新融合 (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突出改造重点、对公园的原有元素取其精华进行提炼, 使公园的历史特色更加突出。

结论:老公园由于其所处地段、所含的历史信息等原因对其实施改造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工程, 稍有偏差会对公园的场地记忆和历史信息造成严重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 公共绿地的设计也从人本角度出发, 讲究“以人为本”, 特别是在公园改造的项目中, 由于这些老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 及其对人们归属感、认同感等情感体验, 其改造更应该放慢步伐细细斟酌。老公园场地记忆的修复与重建或许是老公园重新焕发生机的一个方式。挖掘与重建老公园的价值;以整合改良及优化等具体设计手法实现老公园的景观优化和历史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庆.上海老公园改造的创新及成效探析[J].上海农业科技, 2013 (4)

“改造与被改造”的践行 篇3

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跟村民们张罗专业合作社的,是大学生王德斌。这是河北省顺平县柴各庄,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最初村民把王德斌当成“北京来的人”。两年过去了,合作社蹒跚着起步,他们也逐渐明白,王德斌和他们一样“无权无钱”。

这个下乡的年轻人多少带有些理想化色彩,大学期间组织社团支农活动,毕业即加入一个叫“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民间NGO,开展农村人才计划。他自诩有着晏阳初、梁漱溟的志向,“愿意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八十年前晏阳初骑着毛驴进村,城市知识分子掀起乡村改造运动。他们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为“愚、穷、弱、私”四端,主张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分别医治之。

王德斌出生于南方农村,相较“医治”,他更愿意称之为“自治”。两年前,这位有着“农民儿子”情怀的大学生,热忱饱满地回到农村;两年后,他更为明白的是,村民仍是指望着“有权有钱”的人去改善他们的状况。

“北京来的人”

王德斌到柴各庄,村民并不意外。一些村民看过“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带去的一张报纸,上面刊登了王德斌毕业前夕写的一封家书。他在信中写道:

“万事开头难,就算没有美好的前景,我们也应该去做。想想为什么占绝大比例的人口却不能过着便利轻松的生活,为什么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劳作却抵不上别人几个月的工作,为什么别人可以拿退休金,而我们却在60岁后还要脸朝黄土背朝天;为什么别人有这个保险,那个保险,而我们生病却不能及时医治;为什么大多人都把眼睛投向远方,而不顾生我养我的地方?”

王德斌在华中农业大学的专业是农村区域管理。“我来自农村,所学与农相关,有责任也有条件回到农村,让农民过上有自信、有尊严的生活。”

这封家书,建立了他与村民间的信任。

早在2003年起,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就对台鱼乡,包括柴各庄、小水村、史家沟等在内的周边六个村进行调研,先后有两名大学生驻村了解当地情况,组织发展当地合作社。村民并不清楚何谓NGO,知道他们从北京来搞乡村建设,称他们为“乡建中心的人”。

乡建中心的前期工作是组建老年协会、文艺队。2004年,各类文化组织相继转型为合作社。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当地已运行了2到3年的六个合作社终于可以改变“黑户”的身份。法律施行的第二天,小水村的葛大爷就找到工商局,但随后的注册跑了两个月,葛大爷明白,合作社缺个“明白人”。

“理论说得火热,实际上农民自己并不明白合作社。”王德斌到顺平县要办两件事,一是让村民搞明白合作社的事,二是搞明白农民如何合作的事。

8月29日,王德斌第一次来到顺平县,协助周边六个合作社的运作。葛大爷到村口迎接,第二天又送他到五里外的柴各庄,转些天是史家沟、东五里岗、南委村。

10月,王德斌返回顺平县城,先后到银行、税务、技监等部门咨询。“后续工作像无底洞,领到营业执照之后还要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逾期一个月罚款。农民不可能知道,也没有任何机构履行告知义务。”他说。

王德斌就跟着村民跑手续,但这个“北京来的人”并没有尚方宝剑。六个合作社为技监局“逾期罚款1000元”磨了整整七个月嘴皮子。最终免罚款办下组织机构代码证,又在税务上卡了壳。

如此多番折腾,王德斌有些心凉,也越发明白办事不易。他劝村民,“别着急,先做事”。他也在顺平县安顿下来,他的“安顿”,就是流动着住在村民家里,家当是一包衣服,一箱书。

王德斌频繁往返于各村,参加六个合作社的大小会。合作社有自己的理事长,而这个年轻人更像是拿主意的“领导”。他入股柴各庄“闻名柿子专业合作社”,成了社员。“闻名”是顺平第一个在工商部门注册成功的合作社,社员有48户。

村民们看得很清楚,一个大学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王德斌眼里,农民最盼望的还是扶贫款,“没有钱也确实不能办事”。王德斌就对他们说,“不能情绪化,把能办的事情先办了。”

王德斌开始着手眼前能办的事。

小打小闹的理想

农资站销售点的土墙上,贴着一幅大字,“为理想而奋斗”。作者是合作社的会计老靳,他有些拘谨,不像他的字显得有力量。

问到理想是什么,他说就是合作社。而对于这个理想,村民们没有更多构想。

这是一片极为干旱的土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崎岖,经济作物以果树种植为主,品种主要是桃树、柿子树。柴各庄的四口机井被上届村委班子承包给了外村人,灌溉用水靠购买,一小时60元左右。干旱直接影响了果品的口味和质量,也限制了粮食作物的种植。

与干旱的环境相比,王德斌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心态和农村组织生态。

柴各庄有村民

1400人,计300户,到2009年6月加入“闻名”合作社的有69户。柴各庄曾在2004年成立了两个协会,一个老年协会,一个文艺协会。2006年转型合并为合作社时,文艺协会退出。

“当时选举理事,没有选上他们的人,他们就要走。” 闻名合作社现任理事长于宝银,王德斌称她为于阿姨,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记者,“我们合作社现在也拉起了自编自演的文艺队,可不比他们差,宣传效果也好。”

“双方已经有些矛盾,以前的文艺协会继续在村子的另一边活动。”王德斌夹在中间为难,“想让村民都组织起来办事太难,他们自己都说,那是人民公社时候的事情了。”

柴各庄没有村长,两次选举都没有人票数过半。2009年初,村支书组织村里一部分人注册了另一个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就是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经济互助组织,王德斌想,只要这69户村民认同合作社是自己的组织,他们投票选理事,开会议事就开了好头。王德斌为合作社描绘了发展蓝图,于阿姨为合作社提供场地,花费3000元加盖了两间房屋。

但实际上,这个柿子专业合作社还名不符实,“柿子产、供、销一体化,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就是做不起来。”

合作社开会讨论,统产统销?需要生产标准化,69户人家的柿子树遍布山坡,王德斌还拿不出生产计划;柿子深加工?村民说,“这坡上产的是水柿子,做成柿子干不划算。”

能立竿见影的是农资统购。“农资是每户的必需品,统购统销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一定的销售量,利润也可观。”

王德斌分析,分散的小农市场交易成本非常高。农户组织到一定规模与厂家直接联系,省去中间环节,生产成本能降低一半。“乡建中心有成功案例,大家一算账,也都同意跟着做。”

2008年3月,由柴各庄、小水、史家沟三个专业合作社组建的农资服务部开始运作,从进货、分货到定价销售、收回款基本由王德斌安排。

“第一年的尝试效果不错,尽管我们在分货和管理上还有一些争吵,4个月的农忙时间利润近万元。”由于利润会按比例分还到社员手中,第二年社员积极性高涨,农资站的一切事项也都交由王德斌管理。

因为涉及行政许可经营,工商税务部门还是会来找“麻烦”,王德斌不管他们,“他们要按红头收钱,我们也按红头办事。他们罚款,不交就是。”

这一年,合作社开展了文艺表演、农资统购统销、无公害柿子种植试验、合作社骨干外出培训学习的活动。

在村民看来,这些事不来大钱,还是“小打小闹”。合作社注册运行两年后,他们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谈论最多的仍旧是扶贫款的“贪污问题”。于宝银希望“政府派来的大学生村官快点来,最好能做村长,不能做村长,至少也能监督扶贫款”。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拓宽农村干部来源,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相比大学生村官,王德斌显得“没权没钱”,往后的角色也会更加尴尬。他的下一步计划是组建技术服务队,联合附近的农业大学,为柿子产业化做准备。这仍旧是一件见效慢、见钱慢的事。但王德斌坚持认为,一件事不坚持五年以上,看不到成效。

“我之前想告诉农民如何做,现在认为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唯一坚持的是他们能有一些最基本的权利。”在王德斌看来,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能为自己说话,为自己谋利。“如何为自己谋利,并不需要人教,只要放开让他们自己去做。”

然而直到2009年初,六个合作社才相继跑完所有注册手续。

改造与被改造

也是2009年初,又有四名大学生到了顺平县。柴各庄两户村民给了他们几间房。乡建中心提出付房租,村民说,一年给个200块吧。

这五个人组成团队,细化合作社的工作,他们的目标是让农民学会打理属于自己的企业。

张可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对几个合作社的财务做了梳理,成为了六个合作社的“总会计”。“合作社有完整的组织机构,运转良好,尤其是财务记录,每月一次财务通报。”张可说。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到柴各庄的当天,正是农资站的结账日。于宝银负责每日的流水账,张可建立了现金流、应收、应付账本,教村民如何记账。

这些大学生试图改造农村的同时,也被农村的现实渐次影响。

包括王德斌在内,他们曾是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学员。2004年起,人才项目每年挑选三十到五十名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有人无法接受农村现实,中途离场,也有人加入乡建中心,留在农村。至2009年初已有30名学员留下,分布在全国70多个村工作。

乡建中心在小水村办了农场。他们与当地一家农户合伙,计划养羊、养鸡开发农户承包的荒山,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徐英全今年20岁,培训后期在农场负责放羊,直到7月培训结束,9月回到学校。

“我说服了父母,休学一年,提早看看这个社会。”这一年,徐英全参加了中心的理论培训课程、到深圳的玩具厂装零件、纺织厂剪线头;在小水村,她体验村民的生活、王德斌们的生活。这一年,也将影响徐英全毕业时的抉择。

“或许我们是看到真实世界的一群人,”王德斌说,“农村凋敝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实,但我心不死。”

乡建中心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办公室在北京市海淀区温泉村,院子的地种着蔬菜,天上飞着鸽子。

办公室的志愿者招募,针对女生有两个固定面试问题,一是怕不怕狗,二是怕不怕农村的厕所。

“据我所知,愿意长期留在农村的大学生很少。”王德斌很理解,尽管他热爱农村,但同样是,“看得还不够清楚,不知路还有多长”。

这个年轻人会在黑夜里哭泣,他是家中长子,他说自己不孝。一次跟村民喝酒,王德斌醉得不省人事。村里的王大爷哭了,他为这孩子的前程担忧。

而王德斌仍旧坚持去做。

低产枣园改造技术 篇4

1 肥水管理

改造的枣园是坡地, 干旱少雨, 土质瘠薄, 水土流失严重, 根据这些具体情况, 春季对枣园进行了1次耕翻, 深度为15~20 cm, 并在树干基部修1.0 m×1.5 m的保水坑, 以增加枣园地面的蓄水能力。结合耕翻, 每株施碳铵2.5 kg或尿素1.0~1.5 kg。施肥的方法:在树冠下的地面上均匀挖4~5个坑, 采用分散施肥, 避免集中施肥, 或进行围树冠环状沟施, 坡地应在树的上部施肥, 以施农家肥最好。在夏季干旱时, 特别是花期或坐果期喷水1~2次, 在喷水的同时喷洒0.03%~0.05%尿素液1~2次。通过这些措施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450 kg/hm2左右。

2 复壮修剪

改造枣园的枣树已经成形, 且长势弱, 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增强树势, 提高产量。根据具体情况, 剪掉病虫枝、枯死枝、平行枝、并生枝, 短截下垂枝、衰老枝。对衰弱的主枝、侧枝、多年生抚养枝、结果枝组、下垂枝, 在较强枝的部位进行回缩更新或抬高角度, 使其恢复生长势。注意及时更新复壮树冠下部的内膛枝, 以便其不断产生新的健壮结果枝, 对于各部位的结果枝、长果枝和长势中庸的发育枝, 只要不是过密, 一般不疏除。对生长弱势的枝组, 用生长健壮的背上枝换头, 或将直立枝回缩, 使隐芽萌发更新, 以使树体健壮, 增加产量。通过修剪产量提高了240 kg/hm2左右。

3 加强防虫

3.1 上树前处理

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在树干基部的地面撒西维因粉剂 (0.2 kg/株) 毒杀枣飞象出土成虫。4月上旬在树干基部20~30 cm处扎15~20 cm宽的塑料膜裙, 用土埋住下沿, 阻隔枣尺蠖雌虫上树, 或在塑料裙上涂抹黄油、机油、1605乳油按10∶5∶1的比例配成的药膏, 粘杀爬行上树的枣尽尺蠖雌虫[1,2]。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在树冠下的土壤中喷洒32%辛硫磷100倍液, 毒杀桃小食心虫的出土幼虫。

3.2 树冠处理

4 月中旬至5月上旬, 对树冠喷洒5%氯氰菊脂乳油3 000倍液, 防治枣飞象、枣尺蠖、第1代黏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 树冠喷洒功夫乳油5 000倍液, 杀死第2代黏虫、第1代桃小食心虫。由于所改造的枣园是山地枣园, 食心虫不严重, 喷药1次便可。如果食心虫严重时, 每隔10~15 d继续喷3~4次农药[3]。经过防虫, 不但提高了枣的产量, 而且提高了枣的品质, 百果重增加81 g, 产量提高300 kg/hm2。

4 花期和幼果期管理

枣树花芽分化与抽生结果枝同时进行, 花期营养消耗大, 养分不足会引起落花落果。为防止落花落果, 在花期追施速效肥1次, 或从花期开始每隔7~10 d叶面喷0.3%~0.5%尿液1次, 最多不超过10 d, 共喷3~4次, 如遇干旱, 需对树冠喷几次水, 喷水与施肥也可同时进行。通过上述措施可使产量提高330 kg/hm2。

5 改良品种

佳县枣树资源丰富, 品种繁多, 但这些品种大都是低劣品种。低产枣园改造的重点是品种改良, 即对一些低劣品种用高接换头的方法进行品种改良, 用当地的低劣品种做砧木, 选用当地或外地的优良品种的一年生枣头做接穗进行嫁接。时间在5月上中旬, 嫁接的方法是皮下接或劈接。

5.1 皮下接

选择砧木需要的高度, 将上部锯掉, 削平砧面, 用刀尖将皮与木质部挑开, 把削好的接穗插入, 然后用塑料膜条把接口与砧木绑紧封严。削接穗方法:在接穗的下端削一个长5 cm的马耳形斜面, 再把斜面背后两侧各轻削1刀, 深达韧皮部即成。皮下接1个砧木截面可插1~3个接穗[4,5]。

5.2 劈接

选择需要嫁接的高度, 将砧木上部截掉, 截面要平, 将截面至中间劈开或“十”字形劈开, 插进去削好的接穗每边插1穗, 接穗的形成层要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 否则嫁接不能成活。然后用塑料膜条把砧木与接口封严。削接穗的方法是将接穗削成双楔形, 也就是将接穗的两侧都削成长4~5 cm的双斜面。1个砧面可插1~4个接穗[6]。

嫁接法的成活率都很高, 由于被改造的枣园都是大树, 每个截口可插几个接穗, 这样成活率就更高, 可达90%之多[7]。高接换头后新梢生长很快, 一年生枝条可达1.28 m, 二年生枝条可达2.1 m, 3年可超过原来树冠的投影面积。产量恢复也很快。当年生枣头的1个枣吊最多可接16颗枣, 高接后第1年株产2.3 kg, 第2年株产9.8 kg, 第3年株产14.0kg, 3年可以恢复原产量, 甚至超过原产量。

5.3 高接后管理

高接后, 虽然生长快, 产量高, 但新枝与砧木的愈合不太牢固, 加之结果多, 易受风折。因此, 要加强管理, 对新枝要绑杆护枝, 适时摘心, 分多次抹除原树萌芽, 促使新枝的正常生长。

6 密度调整

一般山地枣树栽植450~600株/hm2较为适宜, 把太稠的植株疏掉, 稀处补植, 以调整产量, 使之稳产、高产。

参考文献

[1]李宗圈, 马新孔.枣树开花座果期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 2009 (5) :32-34.

[2]王朝富.枣园的土肥水管理[J].中国林业, 2011 (17) :41.

[3]李立颖, 崔启志.干旱贫瘠山坡枣园改土方法[J].落叶果树, 2011 (6) :58.

[4]杨进花.秋末冬初枣园管理要点[J].农家顾问, 2011 (11) :36.

[5]幼龄枣园秋季管理技术[J].果农之友, 2011 (11) :41-42.

[6]朱耀东, 张昊, 崔峻桥.提高枣园经济效益的分析与研究[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 (9) :9, 11.

甲醇合成系统技术改造 篇5

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的必要性

1.1 概述

河北金牛旭阳化工有限公司的20万吨/年甲醇项目依托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装置于2009年投运后, 经过一年的运行发现甲醇合成系统中驰放气的CO的平均含量为3% (v/v) , CO2的平均含量为6% (v/v) , 驰放气量为18000Nm3/h、年损失碳1296万Nm3, 根据反应生成1吨甲醇需要700m3碳计算, 如果进行合理回收每年多生产甲醇5554吨。于是在2010年通过在原合成塔后串联增加一套小合成系统, 将这些驰放气中的碳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

目前大合成塔设计催化剂装填量为39.1m3, 入塔气气量为470323Nm3/h。通过查找国内几家知名催化剂厂家 (四川天一、南京南华、大连瑞克) 提供催化剂参数可知, 催化剂空速6000-20000h-1、反应压力4.0-15.0MPa、使用寿命2-3年, 我厂催化剂空速理论计算值为12029h-1、反应压力7.0MPa、生产6年共更换3次催化剂平均寿命为2年, 可以看出我公司催化剂的使用情况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属于中等水平。

1.2 项目提出背景

目前我公司大合成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 大合成塔催化剂装填量较小仅为39.1m3、空速较高12029h-1、催化剂寿命较短仅为2年。

1.2.2 大合成塔反应压力较高需保持在6.5-6.7MPa, 导致前工序合成器压缩机能耗较高。

1.2.3 转化系统压力长期处于高危值运行, 系统加量难度较大无法保证装置满负荷生产, 而且对生产装置长周期、满负荷、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2 同行业解决办法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有两套年产10万吨的焦炉煤气甲醇装置, 于2009年3月投产、2012年对合成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 (每套装置都新增串联了一台小合成塔) , 再加上焦炉气压缩机镗缸增加打气量和系统补碳 (补液态CO2) 等一系列手段, 单套装置产量由原来的360t/增加到420t/d。通过技术交流, 我们发现了对方增产降耗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几点:

2.1 催化剂装填量:

中润单套100kt/a大、小合成塔催化剂装填量为29.5m3、15m3, 金牛200kt/a大、小合成塔催化剂装填量为39.1m3、4m3。都折合成100kt/a这个平台做比较, 中润是我们的2倍。

2.2 操作方式:

中润采用大小合成塔并联操作、金牛采用大小合成塔串联操作。原因:唐山中润甲醇装置是化二院设计的系统富余量较大 (管道直径、压缩机功率都大) 改造后期有加量余地, 采用并联操作可以多吃新鲜气是增产的原因。金牛旭阳是由天一设计系统富余量较小, 改造后期加量余地几乎没有采用串联保持原有气量不变情况下总碳转化率较高是增产的原因。

2.3 空速:

空速=合成气气量/催化剂装填量, 中润:7206h-1、金牛:12029h-1。

2.4 反应压力:

唐山中润:6.0MPa, 金牛旭阳:7.0MPa。

2.5 使用周期:

唐山中润使用大连瑞克生产的RK-05型, 使用周期为3年 (最长一次3.5年) , 金牛旭阳使用四川天一生产的XCN-98型, 使用周期仅为2年。

3 查证相关资料

空速的概念:在规定的条件下,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催化剂处理的气体量, 单位为m3/ (m3催化剂·h) , 可简化为h-1。反应器中催化剂的装填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设计原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要求达到的转化率。

空速越高表示催化剂活性越高, 装置处理能力越大。但是, 空速不能无限提高。对于给定的装置, 进料量增加时空速增大, 空速大意味着单位时间里通过催化剂的原料多, 原料在催化剂上的停留时间短, 反应深度浅。相反, 空速小意味着反应时间长, 降低空速对于提高反应的转化率是有利的。

所以, 较低的空速意味着在相同处理量的情况下需要的催化剂数量较多, 而在目前我公司大合成塔的催化剂装填料数量无法改变情况下, 结合我公司实际生产情况, 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再增加一台新合成塔提高催化剂的装填量, 以此能达到降低空速的目的。

最后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分析论证, 现已提出系统技改方案:即在现有甲醇合成塔旁边并联一台催化剂装填量为20m3的合成塔, 使合成催化剂的装填量达到59.1m3, 共用现有气气换热器、汽包、蒸发冷和甲醇分离器不增加其他设备。改造完成后可明显降低催化剂的空速、同时合成反应压力也随之降低, 并解决了系统压力过高造成的能量损失, 以达到提高装置整体高效、稳定和安全性。

4 工艺和施工方案

4.1 工艺方案

新增合成塔与现有大合成塔并联操作, 共用一个气气换热器、蒸发冷、甲醇分离器。从联合机经加压后的入塔气经气气换热器换热后同时进入大合成塔和新增合成塔参与反应。由于采用并联操作法, 中控操作难易性几乎没有发生改变。

4.2 施工方案

新增合成塔R0603入塔气进出口碰口位置:在R0603进口前增加一道DN600自调阀并联在SG0602-600A-E16M4-H4上, R0603出口与SG0602-600A-E16M4-H4并联。

与开工蒸汽碰口位置:与MUS0601-100-D6M4-H8管线并联, 引外来过热蒸汽用于开车操作。

该方案由我公司技术部人员自己设计、自己实施、以便压缩项目投资成本。

5 项目实施规划

5.1 项目投资估算

该项目估算投资需:合成塔 (1台, 设备规格:DN3000) 600万元;管道阀门115万元;电气仪表70万元;土建60万元;安装110万元;其他15万元, 合计970万元。

5.2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5.2.1 节约电费

项目完成后系统压力 (由7.0MPa降低到6.0MPa计算) , 合成气压缩机有用功由5656Kw降到5000Kw, 节省了11.5%, 年节约电费为:5656*11.5%*8000*0.68/10000=353.84万元。

5.2.2 提高甲醇产量

项目完成后, 合成催化剂装填量由39.1m3增加到59.1m3, 最大的改善体现在CO和CO2转化率长期维持在高限水平, 增产按照全年平均进气量52000m3/h、总碳含量38.5%、平均总碳转化率94%、全年累计生产8000小时计算。每小时产量=52000*0.385*0.94/700=26.88t/h, 合计全年产量:26.88*8000=215040吨。目前按照210000计算, 每年多增产5000吨甲醇。

参照2014年甲醇价格平均2228元/吨, 再参照2015年1-5月份甲醇价格2350。平均价格在2300元/吨, 我公司甲醇每吨净利润为300元, 全年可以增加效益:300*5000=150万元。

6 结语

6.1 综合评价

6.1.1合成系统改造项目只是在原有合成塔旁边并联一个较小的合成塔, 共用原有入塔气换热器和蒸发冷, 其余设备不增加, 不增加操作难度和工作量, 不额外增加占地面积, 简便易行。

6.1.2项目完成后节能带来的年效益为353.84万元;增产带来的年经济效益为150万元。两项合计年经济效益503.84万元。

6.1.3本项目完成后由于降低了合成催化剂运行空速, 使合成系统运行压力 (系统运行参数) 降低, 因此可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此带来的综合效益要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

6.2 结语

6.2.1本项目完成后年均创造直接效益503.84万元, 投资970万元设备折旧92.15万元 (970*0.95/10) , 投资回收期为:970/ (503.84-92.15) =2.36, 即两年三个月就可收回投资。

6.2.2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完成后可明显提升公司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摘要:针对目前大合成系统运行中存催化剂装填量少、空速高、催化剂使用周期短、前工序压力高功耗大、单程转化率低等问题, 在原有合成塔基础上再并联一台小塔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 提高了甲醇产量和装置操作的稳定性, 改造后效益显著。

核桃低产园改造技术 篇6

一、放任树的改造

1. 整形修剪

多年放任生长的核桃树,一般表现为树形乱,枝条密集,通风条件差;结果部位外移,结果枝细弱;树势衰弱,病虫害严重。改造放任树要根据树龄、树势、立地条件等进行。

(1)树形改造,解决大枝过多的主要矛盾修剪前,要对树体进行全面分析,通盘考虑。如立地条件较好,中心干明显的树,宜改造为主干疏层形,选留方位较好的骨干枝6~7个主枝,分2~3层配置;立地条件较差,中心领导干很弱或无中心干的树,宜改造为自然开心形,自然开心形可选留3~5个主枝。为了避免一次去枝过多,影响当年产量,对一部份交叉、重叠的大枝,可先行回缩,改造成结果枝组或辅养枝,待以后分年分期处理。

(2)修剪中型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中型枝是指着生在主干和骨干枝上的多年生枝,处理时要选留一定数量,第一年去掉较多的大枝时,对中型枝的疏间要适当减少,一部分可先回缩改造成结果枝组,以后再根据空间大小决定去留。反之,如去掉大枝较少,对应去掉的中型枝可一次疏除。其余枝条的处理原则是:以不影响通风透光和有利于萌生新枝为前提,采取疏间和回缩相结合的方法,疏间过密枝、重叠枝,回缩过长的下垂枝,使其抬高角度。

(3)培养结果枝组,提高产量当树体营养得到调整,这时应根据空间的大小、枝组类型、枝组的生长势对结果枝组进行调整。如核桃树内膛结实能力强,可在强壮的分枝处回缩,利用徒长枝培养结果枝组,形成内膛结果枝组。对生长中庸、长度在80~100cm的徒长枝,第一年放,第二年根据需要的高度,回缩到角度开张大的分枝上,将枝组引向两则,去掉纤细枝、雄花枝和干枯枝,达到强壮枝组、连年结果的目的。

2. 花果管理

(1)人工辅助授粉核桃存在雌雄异熟现象,严重影响坐果率和产量,而人工辅助授粉可显著提高坐果率。首先采集花粉,即在生长健壮的成年树上采集将要散粉的雄花序,放在干燥的室内或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晾干,经1~2天后即可散粉,将花粉收集置于2~5℃的低温条件下备用。当雌花柱头开裂并呈倒八字形、柱头羽状突起、分泌大量粘液、具有一定光泽时,为雌花接受花粉的最佳时期。最好在上午9~10时,将所采花粉与滑石粉按1∶10的比例混合均匀,用授粉器授粉或用毛笔将花粉轻轻点弹在柱头上,以提高坐果率。

(2)疏花疏果核桃一般雄花量大,大大超过授粉需要,疏花疏果由于节省了大量养分和水分,不仅有利于当年树体的发育,提高当年的坚果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有利于新梢的生长和保证翌年的产量。疏雄花时期原则上以早疏为宜,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核桃雄花芽膨大时去雄效果最佳。方法是用手指抹去或用木钩去掉,一般以疏除全树雄花芽的70%~90%较为适宜,使雌花序与雄花数之比达1∶30~1∶60。对于品种园,作为授粉品种核桃树的雄花可适当少疏,主栽品种可多疏。要疏除过多的幼果,可在核桃长至l~1.5cm时进行,首先疏除弱树和细弱枝上的果,内膛和外围延长枝上要多疏,一般以1m2树冠投影面积保留60~100个果实为宜,坐果部位在冠内要分布均匀。

二、劣质品种的改造

1. 品种选配

优良品种是改接树丰产优质的基础,所以在品种选择上必须严格把关,做到品种纯正,来源清楚,质量可靠。首先应根据自然条件拟选品种,必须为经当地引种试验表现最佳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经过多年的引种试验观察,适于我州目前推广的优良品种有大优1号、香玲核桃、薄壳香核桃、泡壳核桃、中林核桃、新新2号核桃等优质系列品种。每个高接园品种不宜太多,以1~3个品种为宜,以免给后期管理和采集带来诸多不便。高接时还应注意考虑授粉树的搭配问题,要选择一个花粉相匹配的品种作为授粉品种,按照8∶1的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高接配置,以提高授粉受精能力。

2. 伤流控制

核桃春季嫁接时常有伤流从接口处溢出,集聚于接口造成缺氧环境,抑制砧穗接口处的呼吸作用和愈伤组织的形成,从而降低了嫁接成活率。因此,要充分重视对伤流的控制。主要采取以下3项措施进行处理:(1)推迟嫁接期。因核桃在休眠期伤流量大、而萌芽展后,逐渐减少,所以,推迟至萌芽后至展叶期进行。(2)提前剪砧顶或断根处理。于高接前3~5天剪去砧木上部顶稍或刨开根部切断约1cm粗的细根1~2根,使伤流液提前从梢部伤口或根部溢出,避免了伤流对嫁接成活的影响。(3)干基部锯伤。在干基部或分枝基部用手锯锣旋状上下锯2~3个伤口,其深度为树干或主枝直径的1/4~1/5,变伤流上流为下流。

3. 嫁接方法

(1)芽接核桃芽时间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为适宜,此时气温达25~30℃,接口愈合快,成活率高。选取饱满无损伤的新芽,先去掉芽下叶柄,然后在芽上方和下方1cm处各横切1刀,再在接芽左右两侧1cm处各切1刀,用手指抓住叶柄基部轻轻捻动呈正方形的芽片,或用嫁接刀的骨轻轻挑起,使芽片能够取出,注意芽眼处小木芯应在芽片上,但不要带木质。在砧木根茎以上10~25cm处的光滑无疤处,迅速切成正方形切口,切口大小与芽片一致,立即把芽片紧贴在砧木木质上,紧缚绑,切忌在绑缚中造成芽片挪动。接完后,芽片上方留4~5片完整复叶,去掉上部枝条,半月后,当接芽已长出5~10cm时,再从新芽上方3~5cm处将砧木剪掉即可。

(2)枝接因为核桃树有“伤流”,故最适宜的枝接时间为核桃树展叶至雄花末期。核桃枝接方法很多,但以装土保湿插皮舌接法成活率高,在生产上应用最广。首先选取充分木质化的接穗,剪成长12~15cm,保留2~3个饱满芽,用切刀将接穗下部削成长4~6cm的马耳形平滑斜面。将高接枝干的光滑部位用手锯截去上部,然后用利刀削平断面,按照接穗面的形状,在切口下部由下至上轻轻削去老粗皮,留2~3mm厚的嫩皮,削面的大小略大于接穗削面。在砧木侧削面上端中央木质部与形成层之间纵切1~2cm的切缝,用手捏开接穗削面前端的皮层,使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将接穗的木质部插入砧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皮层之间,使接穗的皮层敷贴在砧木的嫩皮上。用塑料膜将接口包严,然后用塑料绳或麻绳绑缚4~5圈,以绑紧、绑牢为度。然后用报纸卷在砧木接口部呈筒状,将接穗及嫁接部位包起来,筒高要超过接穗2~3cm,扎紧下端,往筒内装入细湿土(手握成团,丢之即散),轻轻捣实,湿土埋住上芽1cm,严防伤芽。然后用塑料袋由上至下套上,下部扎紧,以防纸筒歪倒,筒上留一定空间,再用丙烯带从下至上螺旋状帮扎即可。

选矿机械改造技术浅析 篇7

【关键词】设备改造工艺;选矿机械;环境效益

1.矿区概况

我矿现有新老2条选矿生产线,原矿处理能力为500t/a,生产精矿粉120万t/a。其中老生产线原矿处理能力为300t/a,生产精矿粉70t/a,新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处理原矿200t/a,生产精矿粉50万t/a,但由于新生产线在工艺设备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一直未能达到生产能力,必须对新选矿生产线进行工艺设备改造。

2.选矿设备改造

矿区的选矿作业机械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选矿作业机械流程图

2.1设备改造

(1)将破碎振动筛骨架管换成厚壁无缝钢管,并将筋板全部改成凹槽形式,提高了筛体的整体强度,同时将筋板由原来的7根改为3根,增加了近30%的筛分面积。通过改造,极大地提高了筛分效率,缩短了开车时间。

(2)将破碎系统的破碎产品运输皮带合并,用长传动丝杠作牵引装置,对拉紧装置进行改造,解决了皮带的跑偏和打滑问题,简化了操作。将圆锥破碎机给料皮带带速由1.25m/s降至1.0m/s,,皮带宽度由650mm加宽至800mm,降低了手选除杂难度和圆锥破碎机的故障率,提高了圆锥破碎机的破碎效率。

(3)选用1台MQG2700x3600型球磨机代替原来的3台MQG2100 x2200型球磨机,与2FLG-2000螺旋分级机配合,简化了磨矿操作,节省了备件库存费用,稳定了人选矿浆的浓度和细度。

(4)精矿再磨系统选用1台MQY2100x3000型球磨机代替原2台MQY1500x3000型球磨机;分级设备改用聚氨酯材质的旋流器组,配有压力显示装置,安装维护方便,分级效率高于原旋流器5个百分点左右。安装使用后,再磨细度合格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0.043mm含量提高了4个百分点,氰化回收率提高了0.28个百分点。

(5)先后对氰化作业中的12m单层浓密机、洗涤作业中的12m三层浓密机进行了高效化改造,给浓密机安装给矿缓冲脱气槽,并在中心给矿处安装给料竖桶,桶下安装扩散板。改造后浓密机运行稳定,跑浑现象消失,回水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2.2工艺流程优化

(1)将原来外排的尾矿库溢流水回收后返回生产系统循环使用,每日增加回水1100m3,并且最终实现了全厂生产废水的零排放,产生可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将浮选作业2次精选改为1次精选,减轻了铁表面的二次污染,使浮选流程更加适合下部中段矿石性质的变化,在保证浮选回收率和精矿品位的情况下,简化了操作,还可节约电耗和备件费。

(3)在浸出前增加压滤作业,脱出精矿中的水分返回主厂房重复利用,并在浸出作业采用置换贫液调浆,实现了含氰污水不外排,同时每日多返回水120m3,每年节约新水费用若干。

2.3工艺条件优化

(1)将原细碎圆锥破碎机更新为HP300型圆锥破碎机.将破碎段筛孔尺寸从20mmx30mm改为14mmx14mm,使破碎产品粒度从-20mm降为-12mm,同时将一段闭路磨矿细度由-0.074mm占50%-55%提高至-0.074mm占60%-65%,将二段精矿再磨细度由-0.043mm占90%提高至-0.043mm占95%以上,保证了铁矿物较充分的单体解离。

(2)浮选捕收剂由原来单一使用丁基钠黄药改为将85%的丁基钠黄药与15%的异戊基黄药配合使用,发挥药剂的协同效应,提高了有用矿物的疏水性。

(3)尽可能多地用液体氰化钠代替固体氰化钠,使得精矿药剂成本得到了下降,而且使用液体氰化钠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4)在冬季对浸出作业采取保温措施,使冬季矿浆温度提高了5-6 摄氏度,促进了铁矿物的溶解;另一方面将氰化作业区域隔离,严禁外来水量进入流程,保证了水量的平衡。

(5)在浮选和浸出作业共采用4台电磁程控加药机代替原来的人工加药,加药精度得到了根本改善,药剂成本也有所下降。

在精矿浓缩用4台12m单层浓密机和一洗作业中用12m单层浓密机上安装自动放矿装置,使浓密机排矿浓度得到了稳定控制,保证了氰化流程的连续、均衡和稳定,为氰化指标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展望

虽然我国原矿部分选矿工艺技术和精矿质量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矿石贫、杂、细及种类多的特点,选矿工业对精矿的新要求等给我国选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国冶金矿山选矿技术还有着更深的发展:

(1)在推广应用以磁选-反浮选、高效磁选(磁重选)等为代表的高质量精矿选矿技术的同时,选矿工艺流程应该尽可能的高效、简单,因此应加强对选矿设备、选矿工艺的研究,尽可能以最合适的流程取得最佳的效果。反浮选工艺对提高金属的回收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应积极加强对反浮选药剂的研究。

(2)在磨矿、选别设备方面,今后应抓好节能型超细碎设备的引进及合作开发,应加大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工作,尽快提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同时配套考虑粗粒抛尾工艺及相关设备的开发研究工作。应进一步加强能有效回收微细粒矿物的节能型选矿设备的研制,包括强磁设备的永磁化、微细粒浮选机及浮选柱等。要对具有多段连选性能的多筒磁选机更深入地研究。

(3)在浮选设备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向大型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浮选粒级下限降低,把复合力场引入到浮选机中,此外浮选机的自动控制方面也应加强研究。对于浮选柱在矿山中的应用还有很大工作要做,具有较大前景。

(4)在过滤脱水设备方面:①研究与开发高效过滤介质;②开发多功能一体化元器件,增强密封性;③发展复合过滤技术设备;④设备大型化、节能和自动化。

【参考文献】

[1]刘春成.西石门矿选矿工艺设备改造的探讨.金属矿山,总第347期

技术改造改造 篇8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党委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统筹推进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提高农村住房质量,结合我区实际,现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省、市住建部门《xxxx年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继续做好脱贫人口住房安全保障,确保新增危房及时排查和保障安全,逐步提高金川区农房抗震能力。

二、重点任务

(一)巩固危房改造成果

区住建局要统筹做好全区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组织工作。以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员(监测户)为重点,将xxx镇xxx村六七组、xx村和xx镇xxx村等存在较多生土住房的重点区域作为关注对象,兼顾区域内其他农户住房安全,组织镇村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及时掌握农村住房安全状况。通过农户申报、镇村初排、区住建局组织认定鉴定,持续做好新增危房动态监测和改造,确保新增危房排查鉴定及时准确、不错不漏。坚持实行危房动态监测月报制度,由两镇于每月xx日前向区住建局报送《xxxx年xx区农村新增危房动态监测统计表》,区住建局建立农村新增危房动态监测统计台账,经认定(鉴定)确认的新增危房,由两镇、区住建局根据危房现状、农户意愿等实际情况,逐户制定除险加固方案,分类建立整改台帐。由镇村及时组织实施,确保发现一户、改造一户、销号一户。其中:

1.经鉴定为C级的农村住房,具备维修加固条件的,两镇配合区住建局制定维修加固方案,其中重点对象的危房由两镇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维修加固;其他农户的危房由两镇指导农户自行维修加固;对不具备维修加固条件的,采取直接拆除、拆除重建或置换的方式进行。对本人无意愿进行重建的,另有安全住房或经子女同意可搬入子女安全住房的,督促农户拆除整宗旧宅后,可按照《xx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残垣断壁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区委办字〔xxxx〕x号)文件中关于拆旧不建新政策对旧宅拆除进行补助。

2.经鉴定为D级危房的农村房屋,采取直接拆除、拆除重建或置换方式改造。短期内不能拆除也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按暂停使用或在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后改变用途,确保不再居住。有保护价值的D级传统民居及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等,专门研究确定处理方案。

3.对自筹资金不足或经济条件差的困难农户,可采取入住扶贫周转房、幸福互助院、村内闲置住房等方式解决农户住房安全,并督促农户拆除整宗旧宅。

4.对因灾导致的危房户,要做好统筹,通过争取灾后重建、农房抗震改造试点等项目,保障其住房安全。

5.协调推进xxx镇xxx村六七组等成片老旧生土住房规划重建工程。xx镇、市自然资源局金川分局等部门要持续沟通协调,全力推进xx村六七组等成片老旧生土住房的规划重建工作,区住建局要全力做好建设中的技术指导。

对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确认程序、改造方式、建设标准、补助标准等参照《省社会救助条例》、《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及xxxx年《xx区农村危房“冲刺清零”筛查问题整改方案》(脱领办发〔xxxx〕x号)相关规定,实行差异化补助。

(二)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根据省市住建部门支持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开展农房抗震改造相关政策,稳步有序推进我区农房抗震改造工作。

1.确认程序

将仅有一套(院)住房并经鉴定不满足抗震设防目标要求的,且有能力、有意愿按照抗震设防标准新建住房的农户纳入农房抗震改造试点范围。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将经鉴定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自建房纳入农房抗震改造范围。农房抗震改造试点对象的确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执行农户自愿申请、村级评议、两镇审核、区住建局鉴定、区政府审批的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1)申请。以户为单位,农户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房抗震改造申请书》,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一卡通”复印材料及《农户家庭住房基本情况登记表》。

(2)评议。村委会收到农户的申请材料后,尽快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农户拟改造房屋是否为唯一住房进行审议并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上报镇政府进行初步审核认定,对公示有异议的及时核实原因后向有关方面说明情况。

(3)审核。镇政府收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对议定对象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经审核无误后上报区住建局组织鉴定。

(4)鉴定。区住建局接到镇政府的初审认定材料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据《省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评估技术导则(试行)》进行认定鉴定。其中:对已鉴定为危房、生土承重结构、砖土混杂结构、建成超过xx年及拟按照抗震设防标准拆除重建的房屋,无须对原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可直接认定为不满足抗震性能要求;拟加固改造的房屋必须对原房屋进行抗震鉴定。

(5)审批。对拟改造加固的房屋,区住建局根据鉴定结果,按照《省农村抗震房屋新建与加固技术导则(试行)》制定加固方案,报区政府审批,经同意后组织两镇实施。

(6)验收。农房抗震改造项目竣工后,两镇组织各村、包村部门按照《省农村抗震房屋新建与加固技术导则(试行)》相关要求进行初验。初验通过后上报区住建局,由区住建局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形成验收意见,经验收合格方可足额拨付补助资金。

2.建设方式和标准

针对待改造房屋的具体情况、农户意愿、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引导农户采取维修加固等方式进行抗震改造。改造后的房屋必须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xxxxx—xxxx)、《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xxx—xxxx)、《省农村抗震房屋新建与加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等有关标准要求,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农房抗震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两镇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鼓励支持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企业统建农房。区住建局协调设计单位编制符合抗震标准的农房设计推广图集,引导农户选用规范通用图集或有资质单位的设计方案,积极推广适合我区农村特点的农房抗震改造技术、新型节能建造保温技术材料和新型装配式农房,加强乡村建筑风貌引导,提升农房建设品质。

3.质量安全管理

区住建局通过采取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督促建筑工匠或施工队伍严格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做好农房建设合同管理等措施,探索加强农房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有效办法,以此加强对农房抗震改造工作的指导。特别在农房抗震改造施工过程中,要组织人员严格按照《省农村抗震房屋新建与加固技术导则(试行)》有关要求,适时到场进行监督指导,督促建房户落实农宅改造“上下圈梁构造柱”的基本抗震要求。同时加强对农房抗震改造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和施工安全检查,建立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巡查制度,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及时告知建房户并提出整改建议,做好记录。

镇村要主动加强对农房抗震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日常巡查和督导,及时发现并制止农户在农房抗震改造过程中不良行为。

4.补助标准

对被确定为抗震改造试点对象的农户,视情况进行差异化补助。其中,仅有一套住房且未曾享受过农村危房补助政策的,按以下标准进行补助。

(1)新建房屋并拆除原有整宗旧宅的,按每户x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2)加固改造的房屋,由区住建局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量,根据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进行结算,经区财政局审核后,按审核值的xx%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xxxx元。

5.档案管理

区住建局要指导两镇做好农房抗震改造档案管理工作。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制度,批准一户、建档一户,每户档案应包括农户申请、审核审批、抗震鉴定、施工协议、竣工验收意见和资金拨付等材料,加固改造的还应包括加固技术方案或设计图纸等材料。对集中连片统建的,可按整体建设施工合同进行管理。

三、工作保障

(一)加大资金使用监管力度。在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过程中,补助资金由两镇农经财政服务中心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改造对象,或在征得农户同意并签订协议的基础上,可将补助资金直接支付给施工单位。农房抗震改造补助资金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

(二)强化工作调度。区住建局负责做好改造对象审核审批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同时,要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强指导调度督促制度落实。两镇负责做好改造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原则上应于当年年底前完成,特殊情况无法完成的最晚不得超过次年x月底前竣工。

(三)加强培训管理。区住建局要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力量,组织村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水平及业务素质。两镇要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管理,并指导农户与工匠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探索建立农村建筑工匠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和公示制度。由工匠按责任书约定对所改造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施工方责任并纳入“黑名单”,切实发挥农村建筑工匠保障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

城镇照明节电改造技术 篇9

在建筑和环境景点创造出恰当的气氛, 构筑出独特景观的照明称为景观照明。夜间用适当的光照明于建筑整休, 既强调了建筑的形态和特有的结构, 又渲染了建筑色彩, 增强了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使建筑物在夜间也能产生同白天一样的动人效果。景观照明一般用于建筑物的立面照明以及广场、繁华街道、绿地、喷泉等场所的照明, 已经成为城镇文化的一大特色。无论是道路照明还是景观照明, 都必然耗费大量的电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使节约电能成为可能, 城镇照明的节电技术在各个城镇广泛应用。

1 照明节电技术措施

1.1 选定合理的照度。照明节电的前提是不降低照明质量, 也就是说不能单纯为节电而降低照度标准, 而是不影响工作效率和人的视力健康条件下节约照明电能。合理的照度应根据国家规定的照度标准对工作和活动场所选定。

1.2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荧光灯比白炽灯发光效率高, 节电;节能荧光灯和异形节能荧光灯比普通荧光灯节电。稀土荧光灯、高压钠灯、低压钠灯、镝灯等都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当然各种电光积有其自身的特点, 显色指数等也不同, 应根据使用场合的具体要求, 尽可能选择发光效率高、节能多的灯具。

1.3 采用节能镇流器。电子镇流器和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比普通镇流器节电很多。如采用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 功率因数高, 比普通电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节电40%以上。

1.4 采用高效能反射罩。灯具反射罩表面, 以铝镜面反射率最高, 达到84.3%;其次是白色喷涂面, 反射率为83.2%;铝素材的反射率为82.5%;铝研磨反射面的反射率为79.7%;不锈钢的反射率为7.5%。

1.5 灯具不要安装得很高, 因为灯具越高, 受照面的照度就越低。如白炽灯距照射面分别为0.5m和0.75m时, 两者照度相差50%;在0.75m和1m时, 相差40%。当然, 为了安全, 也不宜安装过低。一般吊灯距地面以2.5m左右为宜, 并应尽可能考虑采用壁灯、台灯等局部照明, 以便灯具更接近工作面。

1.6 充分利用自然光和环境的反射光。这点在房屋设计、工作面布置都要作认真考虑。利用墙面、天花板、地面的反射光, 能减少照明照度。

1.7 采用照明自控装置, 避免不需要照明时白白浪费电能。如走廊灯采用人感自动开关, 路灯采用光控自控装置等。

1.8 街道路灯采用光伏电源照明。即白天利用太阳能蓄能, 到了夜晚用所蓄电能点燃路灯。

1.9 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当较长时间离开照明场所时, 应及时关灯, 以节约电能。

1.10 经常清洁灯具, 注意更换已到寿命期的灯泡, 保持灯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2 采用高效节能灯

2.1 改白炽灯为荧光灯的节电。白炽灯在工作时, 主要以热辐射形式发光, 钨丝温度可达2500℃左右。这种光称为“热光”。由于输入灯泡的电能, 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和不可见光, 因此, 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很低, 其电光转换效率只有7%~8%。

荧光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 它是利用水银蒸气所辐射的紫外光线去激励灯管肉壁上的荧光质而间接发光。这种光称为“冷光”。荧光灯工作温度很低, 热损失很小, 因此, 发光效率高, 一般为白炽灯的3~4 倍, 使用寿命也比白炽灯长得多。如果我国村镇居民每户都把一个60W的白炽灯 (光通量6301m) 换成20W的荧光灯 (光通量9301m) , 单灯日照时间按6h计算, 每年每户可节电 (60—20) ×6×365=87.6 (k Wh) 。

2.2 采用高效节能灯。高效节能灯有异形节能荧光灯、块板结构节能灯 (它与传统的光滑铝板反射器灯具相比. 能提高光效100%) 、稀土荧光灯 (比同辐射亮度白炽灯节电80%) 、高压钠灯、低压钠灯等。

2.3 采用LED节能灯。LED节能灯, 即半导体节能灯, 是一种廉价的发光二极管 ( LED) 灯泡。这种灯的照明效率是传统钨丝灯泡的12 倍, 是荧光低能耗灯泡的3 倍。现在各国都在大力开发使用。若使用这种灯, 则将减少家庭照明耗电量的3/4。若在每个住宅和办公室安装这种灯, 将使每年照明用电由占总耗电量的15%降低至4%。LED灯可以持续点燃10 万h, 比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长10 倍, 同时无频闪。由于灯泡内不包含汞, 所以在废物处理时不会破坏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于冰等.夜景照明工程中的光源浅析[J].灯与照明, 2008, 1.

[2]卞桃华.关于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照明, 2009, 4.

[3]阳光.照明节电器及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 2004, 10.

[4]李铁楠.城市道路照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

技术改造改造 篇10

关键词:300MW机组,技术改造,煤耗,差异

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10月到2011年6月, 对国产引进型300MW机组进行整体通流部分改造, 其中1号、2号机组采用西屋公司的改造技术, 3号、4号机组采用西门子公司百万级大容量机组的改造技术, 均使机组的经济性、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造后汽轮发电机组铭牌 (额定) 出力为320MW, 降低煤耗达10g/k W·h以上。

一、技术上的差异

1. 改造目标的差异

改造目标的差异如表1所示。

2. 改造后性能的差异

(1) 各典型工况下机组出力和热耗率的差异如表2所示。

(2) 不同额定出力时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的差异如表3所示。

(3) 不同额定出力时汽轮机缸效率差异, 如表4所示 (高、中压缸效率包括蒸汽阀门的损失;低压缸效率包括排汽缸损失) 。

3. 主要改造措施的差异

(1) 高压缸改进措施的差异如表5所示。

(2) 中压缸改进措施的差异如表6所示。

(3) 其他改造措施的差异如表7所示。

二、改进后的效果比较

1. 改造前后热耗比较

(1) 西屋技术改造前后的热耗率比较如表8所示。汽轮机通流部件改造后热耗率平均下降约3.5%。

(2) 百万级大容量技术改造前后的热耗率比较, 如表9所示。汽轮机通流部件改造后热耗率平均下降约3.8%。

2. 改造后的煤耗比较

改造后的性能试验表明, 在300MW扩容到320MW的基础上, 改造后在负荷300MW时煤耗降低约11g/k W·h, 在负荷320MW时煤耗可降低约12g/k W·h, 达到了改造的目标, 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效率,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西屋技术改造前后的煤率比较如表10所示。

由表10可知, 在额定工况下, 机组改造后的供电煤耗率为309.5g/k W·h, 比改造前的供电煤耗率324.4g/k W·h降低了14.9g/k W·h, 下降了约4.6%。

(2) 百万级大容量机组技术改造前后的煤率比较如表11所示。

由表11可知, 机组改造前的供电煤耗率对机组负荷加权平均值为328.3g/k W·h;机组改造后的供电煤耗率对机组负荷加权平均值为316.1g/k W·h, 比改造前降低了12.2g/k W·h, 下降了约3.7%。

三、结语

从实际效果看, 改造项目总体达到了降低煤耗、提高效率、消除安全隐患的良好效果, 尤其是在目前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 对于一些老机组如何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从1号、2号机组采用的西屋改造技术与3号、4号机组采用的百万级大容量机组改造技术相比, 后者更具有潜力并且代表了新的改造技术方向。

上一篇:效能化发展论文下一篇:人员规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