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欲望四篇

2024-09-10

人性与欲望 篇1

一、一个事件:一桩命案

影片《罗生门》一开始就用了11幅不同的画面, 别有寓意地展现出大雨瓢泼中一座破旧不堪的小庙——罗生门的各个部景;紧接着是一幅全景, 就是罗生门的整体概貌, 它展示了特定的故事叙述场景。到第15幅画面才切换到人物上来。因为这场大雨, 壮汉、樵夫和云游四方的僧侣避雨于在罗生门中;樵夫的一句自言自语“不懂, 真是不懂”引发了壮汉的好奇心, 在他的再三追问下, 樵夫说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

一对夫妇从森林里经过, 一阵夏日的凉风吹开女人的面纱, 使在路旁歇息的大盗多襄丸色心大起, 于是决定要得到那位如“女神”般的少妇。当时他并不想杀死女子的丈夫。于是他尾随这对夫妻, 并设下骗局将丈夫骗到僻处绑了起来。然后他再回到少妇身边告诉她, 她丈夫被毒蛇咬了;女人脸上担忧的神色让他妒火中烧。他把少妇带到她丈夫被捆的地方, 并当着她丈夫的面对她施暴。在男权极度发达的古代日本社会, 女人就面临了选择哪一个男人的问题, 故事的疑惑也由这里产生, 最后的结果是丈夫被杀死了。女人在一座尼姑庵里被发现, 而多襄丸也因为喝溪水中毒, 醒来后才发现被绑在纠察署里。

于是, 在纠察署就开始了对命案的审理, 当事人和证人作了不同的陈词。

二、四种言辞的立场:欲望在言说

(一) 樵夫的第一次陈词

樵夫是人命案的证人和报案人。 (僧侣也作为证人出现在纠察署, 但是他只在路途上与武士夫妇插肩而过, 几乎没有什么言辞。) 他因为种种顾忌, 只说了常情常理之中的言词。三天前, 他进山去砍柴, 在山里看到一领女人遮阳帽, 后来看见一把女人的木梳旁边有一具武士尸体。于是便赶到纠察署报了官。差役抓住了最大嫌疑犯强盗——多襄丸。

在言词里, 他与案件并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一位老实厚道的樵夫而已;因为他及时报案, 才使衙役能迅速抓获强盗。另外, 他还是故事的叙述者, 影片在他的叙述中展开。

(二) 强盗的陈词

强盗多襄丸在陈述时, 不断地强调他不想杀武士。他得意地说自己如何做到既不杀死武士, 而又能向他妻子施暴。首先, 他把犯罪的原因推给该死的风, 都怪那阵凉爽的风, 吹开了少妇的面纱, 像一个女神。食饱睡足的强盗见到少妇洁白的腿和漂亮的脸蛋, 顿时热血沸腾, 淫欲四窜。他便开始谋划邪恶的阴谋。

在整个陈词中, 强盗好像“盗亦有道”, 而且非常有个性, 显得有勇有谋、豪放不羁、武艺高强、魅力十足。

武士能够被他绑住, 是因为武士贪财。他说在山上有许多好剑, 他愿意低价卖给武士。而武士居然信以为真, 还真跟着他去了。他从没有打算杀死武士, 只是想向他妻子泄欲而已;是少妇央求他杀武士的。少妇央求他“不是你死, 就是我丈夫死, 你们必须有人要死, 当着两个男人面出丑, 比死还难受, 我会跟活下去的那个人走。”杀人动机是女人的祈求。于是他松了武士的绑, 与他公平决斗。他强调说:“即使要杀那汉子, 我也决不想用卑鄙龌龊的手段杀他。那汉子也确有杀法, 我们足足斗了二十三个回合, 光这一点我心里还佩服他, 凡是和我交锋, 能斗上二十回合的, 天底下也只有那汉子一个人。”在这段陈词中, 两个男人都成了武林高手, 还隐含着惺惺相惜之情;电影画面多次出现他吼叫的勇谋兼具的场面。更有意味的是, 在他强暴少妇时, 她并没有强烈反抗, 后来甚至伸出手来抱住了他。他想表明自己并不是强迫少妇发生性行为;女人很愿意、也主动跟他亲热。这不仅减轻了他强暴的罪行, 而且还表现了他的突出的男人魅力。他带着轻蔑的口吻, 得意地述说着自己的风流韵事。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理想的应被崇敬的侠盗, 风流而不失豪气、光明磊落;遇到他, 好像是少妇的福气似的。

在欲望的驱使下, 他不顾一切掩盖事件的真相;如果仅从他编造的言词看, 强盗差不多把自己的罪行洗脱了;因为是风和少妇的美貌促使他去强暴少妇, 而且少妇也很配合, 因此, 就不再是强奸;是少妇哀求他去杀武士的, 而且他是在公平的决斗中杀死武士的, 是武士技不如人, 不能全怪他, 因此, 杀人罪就变得难以成立了。而他不再是十恶不赦的强盗了, 是一位值得大家尊重的侠士;虽然他承认了自己杀死了武士, 但那也是因为他是一位诚实敢作敢为的勇士;甚至连死也不怕, 他镇定地说, 早晚头也会被悬在高梁之上。这是何等的勇气?在言词里, 他已经是一位大英雄了!

(三) 少妇的陈词

少妇是该案件的受害者之一。从常理而言, 她的话应该是最可信的。因为死者是他丈夫, 她应该为自己丈夫申冤报仇;强盗不但杀了她丈夫, 还强暴了她, 她应该在纠察署里控诉强盗的罪行, 使他罪有应得, 尽早伏法。然而她的陈词却是另一番天地, 强盗多襄丸像个疯子, 扑到她身上 (她根本就没有像强盗说的那样主动抱住他的身体, 她反抗了, 但无济于事。) , 发泄之后, 就大笑着跑了。遭强暴之后, 她想靠近丈夫, 想从丈夫那里得安慰与宽恕, 然而丈夫给予的只是鄙视的眼神。“到如今我一想到那副眼神, 还觉得浑身的血像要凝冻似的, 在他眼睛里闪着既不是愤怒, 也不是悲伤, 只是鄙视我的冷酷光芒。”她什么都做不了, 似乎被强盗玩弄过后她就成了一条丧家狗。丈夫的鄙视, 比死还可怕, 而她却没有埋怨丈夫, 只是在祈求他的宽恕。她晕倒了, 醒来后, 就发现丈夫被杀死了, 胸口插着短刀。

在言词里, 她把自己描述为古代日本最标准的妇人典范。柔弱, 虽对于强暴反抗不了, 但是心里却坚贞不渝。她就是日本女子受到的教育中那种最顺从, 永远没有自我, 是跟在男人身后的物。失身, 却没有失节;她不自觉或是自觉地把过错全部推给了男人, 男人才是罪恶的源头, 她一直都是无辜的。她没有提到过爱情, 后来死者的叙述也没有提到两人之间的爱情, 这在当时是十分正常的, 影片也没有展示这一点。 (妇人为何不为自己的丈夫之死而悲戚?) 强盗可恶, 她的丈夫也不近人情, 这些都不是她的错, 她没有任何值得人怀疑的地方, 她是真正的受害者。这是她努力为自己打造的形象!

(四) 死者的陈词

死者何以能开口陈述事件的经过?这是一个东方神秘文化问题, 在此不多追究。通过巫术, 招来死者的魂魄, 依附于女巫身上, 借女巫之口陈词。武士把一切罪恶归根于自己的妻子, 这更是出人意料!整件事情都是由这“贱人”而起 (因为她的美貌引来了强盗) 。他还说是女人求强盗来杀他的, 这使他对妻子的恨立即超过对强盗的恨。“我当时想, 但凭这句话, 也就可以饶恕那强盗的罪了。”这句话是武士在妻子要求强盗杀了他, 而强盗十分诧异和愤怒, 转而询问武士应该如何处置这女人后说的。他认为自己对妻子十分仁慈, 没有要强盗杀死她。他不断地强调“我那美貌的妻子”, 在他的观念里可能下意识地存有红颜祸水的意识。他对妻子的不屑与鄙视是与生俱来的。他丝毫没有考虑妻子被强暴后的可能遭遇, 似乎认为男人可以像处置奴隶或物品一样随意地处死女人。他和妻子组成的是一个古代社会典型的婚姻。他将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妻子身上, 自己是自杀的, 以表明他的气节!而强盗在这件事情中好像微不足道, 没有罪恶。

在言词中, 武士把自己编织成一个深明大义的人, 所以他没有责怪强盗;他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所以没有要强盗杀妻;他是一个有气节的人, 所以自杀;而妻子遭人强暴居然还苟活于人世, 万恶似乎都源于女人!

(五) 樵夫的第二次陈词

纠察署里四种记录在案的陈词, 不但没有破解命案, 反而使案情愈加扑朔迷离, 真假难辨。这时影片不再纠缠于公堂上的审判, 而是转到了罗生门中的直接叙述者——樵夫身上。峰回路转, 樵夫说三个当事人都在说谎, 都带着虚伪的面具, 他们为自己编造有利的言词, 以证明自己的光明磊落, 他们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欺蒙听众!这是他从未遇到的情况, 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来。樵夫承认自己在第一次陈词中隐瞒了很多东西, 那因为不想惹麻烦。

樵夫说, 其实他基本上看到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强盗和武士的武艺很平常, 而且他们在决斗中也是畏首畏尾、内心充满了恐惧、汗流如雨、胆小如鼠、无勇又无谋。强盗也不像他自己吹嘘的那样神勇无比!其实强盗、少妇和武士三个人都在说谎, 他们都自私, 都把错和罪推卸给别人, 把自己说成没有错。其实他们都是自欺欺人!在樵夫的嘴中, 少妇作为一个有独立的个体站了起来, 她不再柔弱, 因为柔弱于事无补, 两个男人都将舍弃她。她鼓起勇气开始了对两个男人的控诉。在控诉中, 两个懦弱的男人如鼠搏斗起来;少妇带着恐惧观战, 然后离去。樵夫的述说耐人寻味, 他对少妇关注颇多。“你要是我汉子, 为什么不杀了这汉子?”樵夫在少妇的控诉中看出了她的惶恐与无助;她害怕没有一个男人愿意要她这样的“贱人”, 害怕社会的流言蜚语, 所以对强盗也寄予希望, 如果他一人活着便跟他过日子。在樵夫的看来, 少妇是应该怜惜的, 她是无辜的。而两个男人却是同样的卑劣和猥琐!其实, 在叙述中樵夫若隐若现地控诉着不公的社会;如此懦弱、自私、粗暴的两个男人却拥有惬意的生活, 他借着女人之口教训了他们。在道德上, 他把自己放到比那两个男人更高的位置上。他一个诚实厚道的人, 勤勤恳恳为家庭劳作, 但却一直滚爬在贫困里!他至少是一守法, 说实话的人!

影片到这里, 看似真相大白于天下了。然而, 一个弃婴的出现再次把言辞推到欲望的深渊。作为听众的壮汉最先找到弃婴, 他立即把婴儿的值钱饰物和衣服抢到手中;樵夫“恻隐之心”顿生, 他便和壮汉吵了起来, 最后动手搏斗。壮汉对樵夫的质问大大降低了樵夫第二次陈述的可信性。他问樵夫:短刀哪去了?那把镶有贵重饰品的短刀一定是你拿去卖钱了。顿时, 樵夫无语, 陷入痛苦的境地。他承认自己因为穷便起了贪念, 把值钱的短刀拿走了。樵夫除了隐瞒了拿走了短刀, 还隐瞒了什么?他的陈述可信吗?他的陈词不也是在掩盖自己的贪婪和自私吗?

三、最后的希望:言辞回到正义

所有人陈词之后, 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相对明显地被揭示出来。影片中的聆听者是一个关键的角色, 主题一次次被提到:“人这种东西么, 对自己本身都不肯坦白的东西多着呢。”以此看来, 似乎故事中叙述者们并没有刻意撒谎, 他们似乎连自己的心灵都蒙骗了, 自然而然地道出了自己认定的真相。人性的阴暗从这里得以凸显!对于损害到自身的东西, 我们本能地就将其去掉了, 不用经过大脑的思索。这种阴暗的行为, 充斥着现实, 以满足述说者的个人欲望。比如多襄丸的风流侠盗、少妇的标准妇人、武士的伟丈夫形象还有樵夫的忠实厚道形象。这些都是他们深藏在腹中的渴望, 通过可以随意更换的言词, 得到了满足。人性究竟是恶是善, 每个人都在拼命地说谎, 只是为了维护所谓的身份和尊严, 每个人都是自己欲望的木偶, 在恰当的地方扮演最佳角色!作为强盗, 尤其是赫赫有名的多襄丸, 当然是以杀人为荣耀, 把女人当作胜利品, 死也要轰轰烈烈, 在剧中的大笑, 是对别人的嘲弄, 是征服的满足, 他的陈述仅仅是一个强盗的臆想而已;至于女人, 那个少妇在自己被污辱后, 她还想在两个男子中选择一个, 并跟着他;她的陈述将自己摆在了无助的位置, 因为武士的懦弱和强盗的狠心使她不得已这样, 而她还在竭力维护作为一个良好妇女应有的尊严;那个武士, 在强盗的面前没有能力反抗, 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妻子, 还对遭遇不幸的妻子无动于衷, 投以蔑视的眼光;他的叙说把所有的情节理想化, 仿佛一切的不幸都落在他的身上, 只有死, 才能维护他的可怜的自尊。

在满足各自的欲望面前, 良知已经不重要。每一种言辞都站在欲望的立场上!欲望一张嘴, 真相永远是一个谜团!善在哪里?社会的正义去了何方?

在影片的最后时刻, 导演撩开了人性光亮的面纱。聆听者之一的壮汉似乎是一个对人世看得相当透彻的人, 他深信人之不可信任, 是一个已经泯灭良知的恶人。当他用质问驳倒樵夫后, 拿着弃婴的饰物和衣物就心安理得地走了。恶行在这一刻已经达到了顶峰, 留给人们的是绝望, 对人的绝望和对欲望的无能!在场的僧侣陷入了相当大的痛苦之中。在当时罗生门的破庙中, 三个人代表了人性的三种简单类型:善、恶与中间值。那个壮汉离开了, 始终都带着恶。而僧侣是柔弱的善者, 对于世风日下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中间者的是樵夫, 但他也摇摆不定, 开始在价值上不知该何去何从。他指出了三个人都说谎, 第二次陈述事件的经过, 看来他还有几分正义感;他从死者身上取走了那把“值几文钱”的短刀, 当被壮汉揭穿时并没有否认, 看来他还留有几分诚实;当僧侣急着问他是不是要把婴儿抢走时, 他悲戚地说自己已经有六个孩子了, 不在乎再多养一个, 于是便把弃婴抱走了, 他的良知不但没有泯灭, 而且在经历这些事情后更加增强了!

樵夫在僧侣面前进行了反省;在言词里, 他觉得自己是最应该感到羞耻的人, 他不理解自己的灵魂。僧侣感激地回应:我该感谢你!多亏了你, 我想我可以继续保持对人类的信心了!言辞从欲望中走出来, 终于回到了正义的立场!人性的光亮终于出现, 希望就像雨后的太阳照耀着世间!

摘要:经典影片《罗生门》通过简洁的叙事, 揭示了种种阴暗的人性。言辞的立场在多重立场中变幻不定, 往往因言辞者欲望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 通过言辞能够窥视言辞者的内心世界;导演最后将言辞推回到正义的立场, 对善良人性寄予希望。

关键词:罗生门,言辞,立场,正义

参考文献

[1]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人性与欲望 篇2

关键词:张炜;仇恨;欲望;人性;伦理

八十年以来的土改小说,一改四五十年代传统土改小说的人民伦理大叙事,开始了土改小说伦理维度的转身,作家们关注土改中人的命运和遭际,以及在动荡的社会中人类感情的变异和人类理性的迷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考。他们热衷于描写动荡时代的“仇恨”和“欲望”,在暴力和血腥的文字过后进行人性的追问。

《古船》是张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发表后轰动一时,被奉为改革文学的代表作,该作也是作家对自我的一次超越和突破。小说以胶东半岛的洼狸镇土改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续写了隋、赵、李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纠葛,以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历史变革下人性的冷酷和荒诞。小说的叙述从改革开放以后,洼狸镇土地重新分配,赵多多承包镇上大大小小的粉丝作坊并改称“洼狸粉丝大厂”开始。细心的读者在阅读中会发现叙述者不经意地在小说中布下的一个情节发展的隐线即隋赵两家的仇恨。在第二章,赵多多故意刁难在晒粉场玩耍的隋含章(隋抱朴的妹妹)、小葵、小累累等人。隋见素与赵多多发生正面冲突。最后,隋见素说,“没什么。我不过是想告诉他,今后对老隋家的人得多多少少客气一点。”当老多多承包的粉丝厂发生第一次“倒缸”以后,隋见素盘算着帮了他的忙,在中秋节的酒桌上,隋见素恶狠狠的瞄着赵多多,一直到李知常要“机械化”粉丝厂,小说叙述者才告诉读者,“他终于明白了:老隋家和老赵家有世仇。”这一家族“仇恨”得追溯到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洼里镇的土地改革运动。

小说对土改的正面叙述主要在第十七、十八章,隋赵两家仇恨的根源也始于土改。土改这一事件在这里不是现在时发生的,而是存在于小说人物隋抱朴的回忆之中。叙述者在这里没有采取全知视角对土改进行叙述,而是通过隋抱朴与病中的弟弟隋见素之间的对话而进行的叙述的。虽然全文一以贯之的全知叙述视角使得叙述者有足够的权利去进行土改的叙述,但是小说中的叙述者却将这一叙述的权利让与小说中“亲历”过土改的隋抱朴,叙述视点暂时得到转换。“那时候我刚刚四五岁。到了六七岁上,镇子里就天天开大会了。老庙旧址上人山人海,贴近场子的墙头上、屋顶上都卧了枪。镇子内外的地主斗拉到场子上斗,到后来哪天都死人……”,随着隋抱朴对土改回忆的叙述开始,小说中的开始形成某种聚焦。这里,隋抱朴暂时登上舞台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读者作为听众与隋见素一同加入其中。隋抱朴告诉我们“一个地主的大少爷,在外面读洋书,回来有事情,村里人就把它逮住了——他父亲跑了,正好,让他顶上。”后来被藤条抽死了。隋抱朴回忆着,开始发抖,停止了讲述。“哥哥,你说下去。”见素想知道的也是读者想知道的。四七年夏天,还乡团回到镇上为死去的亲人们报仇,“还乡团的人骂着穷鬼,点了一堆大火,扔进火里一个人。……那个人烧死了。为了防止逃跑,他们找到一根铁丝,穿进人们的锁子骨里。铁丝带着血,从这人皮下拖出又穿到那人的皮下!他们用刀捅、撬,老太太小孩全都串到一起。……他们什么错也没有,只不过留了一点斗地主的‘果实。”隋抱朴的叙述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与以往的土改创作大相径庭的伦理图景。历时性土改小说阅读经验,这对读者而言造成的是一种“不可信的叙述”。叙述者的叙述与读者、作者是相悖的。读者对这一叙述会渐渐产生距离,但会带着惊奇和将信将疑的态度继续读下去,但是随着阅读的进行,读者与叙述者的距离缩小,反感、厌恶、同情、思考奇妙共生。还乡团的残忍抱负行为源于土改中农民的对地主阶级式的审判和斗争,然而报复场面的血腥和凄惨,让故事讲述者隋抱朴发出感慨,“可是,见素,你没有亲眼看见!你没有听见他们呼喊的声音!这可差得太多了。如果你听了看了,一辈子都在心里,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这一感慨既是对隋见素也是对读者,更是对作者。没有经历过土改的人,那样的心情是无法体会的,可是,这一番叙述之后,读者是会展开画面想象和思考的。随后,故事讲述者隋抱朴像一个哲人,开始了对土改中“人”的思考和诘问。“我常常想,人哪,你到底能走多么远?就一直走下去吗?让人害怕的绝不是天塌地陷、不是山崩,是人本身。……洼狸镇曾经血流成河,就那么白流了吗?就这么往镇史上一划了结了吗?不能,不能轻易忘记,得寻思到底为什么?”这里与其说是叙述者隋抱朴在寻思人,倒不如说是作者张炜在传达一种对人与人之间的仇恨、杀戮的思考与探索。正是仇恨引发了这样血腥、残忍、惨绝人寰的杀戮。在对人的 “寻思中”,叙述主体渐渐脱离了隋抱朴,俨然是作者从幕后走出来,与读者面对面“寻思”人性。

隋赵两家的仇恨,源于在土改中流氓无产者赵多多带领民兵抄了隋家大院。并且在隋的母亲茴子死时极尽侮辱。赵多多用剪子铰下正在死去的茴子身上的细绸衣服。最后,照准茴子的身体撒起尿来,两手摇动着,把尿从头撒到脚。赵多多对隋家变态的仇恨和报复,以至于后来几十年中隋见素对他恨到无以复加。小说也在仇恨的驱使下继续展开情节,在叙述中进行伦理意义的思考。

同为新土改小说代表作家刘震云的《天下故乡黄花》中,仇恨的根源都是欲望,从前是权利的欲望驱使引发杀戮,现在则是物欲、性欲的驱使引发赵多多等人的变态行径,反过来,杀亲的仇恨又引发了新一轮复仇。“叙述者成为一个冷眼旁观者,对于笔下的故事、人物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同时也不作任何道德和价值判断,采取冷漠的客观化视角。”在刘震云的小说中,没有《古船》式的借人物来叙述和发表评论,进行叙事干预,而是直接叙述仇恨的来源和欲望的满足。描写土改中的仇恨和欲望为这些土改作家所钟爱。在池莉《预谋杀人》中,王腊狗对丁宗望的仇恨贯穿小说情节始终。他参加土地改革除了分地分财物,更重要的是能够斗争地主丁宗旺,实现自己多年的“复仇”。但是这一计划落空,丁宗望以个人的才智化解了这场厄运。王腊狗的仇恨是没有依据的,只因为奶奶的“教诲”,这样的仇恨不合道义,因此王腊狗“预谋杀人”始终是失败的。

其实,不论是在小说的进行叙事干预,还是冷漠客观叙述,亦或是奇异独特的视角叙述,都是在探讨“人”。作家们艺术地呈现土改中人的处境和生存状态,关注历史洪流中人性的变迁甚至异化,在生命的宽广与丰富中,对历史、当下、未来的人的罪恶、欲望、仇恨、扭曲进行思索,将生之悲哀与困顿乃至喜悦融合,追问人类生存的伦理走向。

参考文献:

[1]张炜.古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第1版).

[2]格非.文学的邀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第1版).

[3]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M].作家出版社,2009,6.(第1版).

[4]池莉.预谋杀人.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池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第1版).

欲望、目标与定位 篇3

亲爱的各位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的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关于欲望与目标的话题。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公司领导以及人事部,是他们策划组织了这次演讲活动,从而给了我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人都是有欲望的。这欲望也就是佛家所讲的贪念。包括名利欲,生存欲,表现欲,爱欲,还有性欲。我认为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人有思想,人会控制欲望。人还可以为了满足自己欲望而给自己设立目标,其实就是给自己定位。比如我想买房,买车,或是回故乡建房啊,开厂啊,开公司啊。这些都是由你自己来定的。要敢想,视野要开阔,思想格局要放大,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你们讲对不对?对?那给我一个掌声。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不妨给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我们用几十年挣多少钱,或是在单位工作做到一个什么职位。可以分阶段去做。这时你会发现你会很有动力,好,只要用几年实现第一个阶段目标,第二阶段目标就有希望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是通过正当途径达到目的的,势必是要付出辛劳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除非你有那个运气买彩票中个1000万。但毕竟那个是讲概率的。反之你就应该调整心态,改变观念,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去工作,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历练,让自己与时俱进,不致被公司,社会淘汰。我有一个网友,他很厉害的,哈工大机械工艺与设备专业本科毕业,就是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三年都在试用期度过,这是为什么呢?老换工作嘛。这其实就是定位不准,有不肯多付出的结果。在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也是倒腾过很多事情。承包过室内装修,在宁波机场做过几年飞机运输业务,后来是买车加盟快递公司,都是赚了又赔了,到头来两手空空。再后来就是加入到咱们公司这个大家庭。可以说来时我连到外面租房子的钱都没有,现在呢,应该说是小有积蓄。所以人们老讲这里赚钱,那里赚钱,我说稳定最赚钱。

有人说:无论你选择了这个岗位,还是岗位选择了你,这就意味着你有了一份追求,意味着你有了一份责任,意味着我们需要去珍惜,因为伟大出自于平凡。马丁.路德.金曾经说:“哪怕你是一个注定要扫大街的清洁工,你也要对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就如同米开朗其罗作画、贝多芬作曲、莎士比亚创作戏剧那样投入,倾注全力所取得的成就会让每个人对你驻足称赞,称你是一个杰出的清洁工。”

社会中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工作时消极怠工,对交代的工作不情不愿,到了发工资时精神头十足,往往会为了几十元加班费或是绩效工资喋喋不休。谁都想挣钱多,这是人的本能欲望。你有什么专长或本事使出来,让领导赏识你,重用你,这才是本事。在背后说一些见不得人的话,做见不得人的事不是真本领,这种成天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在任何单位都不可能做的好,做的长久。你们说是不是?

我们不反对有人为了更远大的目标而离开我们公司,离开现有工作岗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们为他们祝福,祝他们一天更比一天好。同时他们也为公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咱们为他们鼓鼓掌好不好?有段歌词是如果你有新的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但是还有一些有离开想法的人,你真的有新的彼岸了吗?

为了欲望设立目标,为了目标而定位,朋友们,你们给自己人生定位了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祝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华丽篇章。谢谢大家。

理想与欲望发言稿 篇4

一、理想与欲望的区别

理想和欲望,看似褒贬分明,却又是咫尺之隔,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常被问道“有什么理想”,绝不会有人问“有什么欲望”。人们认为理想是高尚的,而欲望是不堪示人的,但给出的回答十之八九是欲望,诸如:“成为某层次主管”,“达到年薪XX万”,“在XX地买个什么样的房子”等等。有个同学说自己的理想是考公务员,但他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个人抱负,个人价值,而是醉心于特权阶层的虚荣,“如果有一天我坐的车前面有警车开道,那种感觉多棒”。人们打着理想的美丽招牌,任凭欲望肆意膨胀。

我们在高中时,考上某名牌大学成为最普遍的“理想”,这是自我中心的体现和物质欲的最初表现形式,诚然,所谓的理想学府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悠久绵长的文化,但更多的考虑在于毕业后的“便利”;毕业工作后的理想就已经完全物质化了,多数人把“理想”定义为具体的可知可感:去马尔代夫旅行,看银色的沙滩,或者买一座林海的房子,倚在落地窗边看日落„„欲望就是欲望,不管描述得多么美轮美奂,都是思想里物欲的驱动力。

把理想和欲望混为一谈,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理想还是欲望。那么,理想是什么?往高大上了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通俗易懂的说,理想是内心的充盈,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欲望追求物质的满足。

欲望来自于人的动物性,每个人都有吃饭、睡觉的欲望。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欲望,而理想是将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尺,人有理想,而动物没有理想。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会有所追求,就是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的生命之旅就是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进的过程。其实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获得人生的幸福共同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人们大致选择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路是追逐欲望以满足肉体的享乐与安逸,另一条路是追求理想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向往。因为当人们的肉体获得享受和欲望得到满足时,或当人们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得以实现时,都会给人们带来类似幸福的成就感与快乐,所以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中,不断地去追逐那些能够帮助自己获得快乐和满足的东西。但有人追逐理想,有人追逐欲望。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欲望是低层次的需要,追求个人物质和肉体上的满足,而理想是高层次的需要,它是自我实现,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人们按特定次序满足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可以满足,只是有些人一直追求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只是追求欲望的人,有的人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他们在在追求理想。

理想是理性的,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合理估计,它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欲望是感官受到刺激产生的一种相对短暂且目标明确的冲动,欲望是满足自己的肉体和精神的需要,满足自己的享乐。

二、欲望是贬义词吗?

欲望其实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欲望其实是一个中性词,作为人的基本的生理欲望是正当的,你吃饭的欲望、睡觉的欲望,这些都是人生存下去的基础,就如经济学上所说的,欲望是幸福的基础,你一个人连欲望都没有,清心寡欲,又怎么会有欲望得到满足之后的幸福感呢?

经济学承认利己是人的本性,即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利己来自人的欲望。满足欲望需要物质财富特别是金钱,有了钱才能购买满足各种欲望的物品与劳务。所以,人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推动着人们不停地去追求满足。从这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欲望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传统伦理观把欲望看作万恶之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对人性的扼杀。经济学对欲望和利己的肯定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要特别强调的是,欲望、利己并不等同于贪婪。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肯定了由欲望产生的利己的合理性,但他严格区分了利己与贪婪。他在另一部名著《道德情操论》中说明了利己的人应如何在社会中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行为,使得由利己的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他的这两部书描绘了既承认利己、又要以道德克制贪婪的理想市场经济社会。

三、理想和欲望有区别,社会上人们推崇理想,而将欲望看做是一个贬义词,这不是对于理想和欲望的定义,而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人们将欲望看作是坏的东西,因为这些欲望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人们将所贬斥的不是欲望,而是过度的欲望,是贪婪。

欲望与贪婪有什么不同呢? 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欲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贪婪则表现为追求无法实现的欲望。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渔夫的妻子从要一个木盆到房子、世袭的贵妇人,统治者,海上的女霸王,不是正当欲望,而成了贪婪。在现实中,一个有能力的人想买一辆汽车是正当的欲望,还可以促进汽车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想马上要一辆汽车就属于贪婪。可见,不切实际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会使欲望变为贪婪。

欲望推动人努力工作,而贪婪会使人犯罪。当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想买车,人们就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这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如果是贪婪,一无所有却想迅速发财致富,就很可能走上犯罪之路。许多人正是被贪婪推上不归路的———从抢劫犯到贪官。欲望与贪婪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谬误。人的欲望是很容易变为贪婪的,斯密多次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正是由于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一个社会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会导致对大自然的掠夺;一个人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会不去勤奋工作,而是想歪门邪道了。

过度的欲望尽头是毁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直接或通过其子刘德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3558万余元,被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将欲望变成了贪婪,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不该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金钱,最终也将自己送上了毁灭的道路。

我们推崇理想是因为理想是每个人的人生愿望与追求,理想能够使人达成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是无害的,是不以损害和侵犯他人的权利为手段的。理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更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证实自己对社会的价值而赢得社会的认同与尊重,理想对整个人类社会是有建设性的。

上一篇:间接被动句下一篇:农资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