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导师

2024-06-29

潜能导师 篇1

关键词:导师制,特长生,方法

一、实施特长生导师制的意义

1. 特长生导师制是改革高职教学模式的需要

特长生导师制的实施, 既延伸了课堂教学, 又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特长生导师制的实施, 延伸了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空间与时间;通过开放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 专题性指导,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等多种途径, 促进了“教”与“学”观念与模式的转变。有意识培养高职生的实践能力, 对未来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 无疑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2. 特长生导师制是引导高职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长生导师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导师的选报到科研选题的确定,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习惯养成。通过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 拓展知识面。

3. 特长生导师制是探索高职创新性教育模式的需要

在科研选题、课题申报、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研究总结等各个环节中, 特长生导师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 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强与不强, 对就业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实施特长生导师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 制定管理办法

为了使特长生导师工作有章可循, 要制定特长生导师制度, 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配套管理办法。特长生导师申报和选聘办法、特长生导师考核管理办法、特长生选拔和管理办法都为特长生导师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这些管理办法主要从担任导师的条件, 导师聘任与管理, 导师的职责、权利、义务、待遇、监督考核以及特长生申请条件, 特长生选拔办法, 特长生管理细则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

2. 聘任导师

包括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干部, 担任特长生导师必须是政治思想好, 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师德, 具备某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 有专业特长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 在聘任与管理上, 采取个人申报, 各系部及有关处室推荐, 专家组审议, 系部批准。对导师实行学期考核, 动态管理, 考核不合格的特长生、导师系部予以解聘。

3. 选拔特长生

将“特长生选拔和管理办法”下发到班级, 同时张榜公布特长生导师名单及承担的课题与研究方向, 并将导师的基本情况予以介绍, 让学生充分了解特长生导师和各研究课题状况。在此基础上组织报名, 由系部组成的考核委员会进行选拔。确定的特长生只能是面向在系部学生中的少数尖子, 必须严格控制特长生数量。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导师面试的选拔方法。

4. 导师指导特长生

导师根据课题涉及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制订出整体学习计划, 指定参考资料, 每周进行辅导, 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指导要求上, 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 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 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

三、如何通过特长生导师制提升高职生就业力

1. 拓宽高职生专业知识面是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基础

由于立项课题多数是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与开发, 导师要围绕课题指导特长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拓宽知识面, 形成合理知识结构, 这是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知识基础。

2. 培养特长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就业力的关键

导师带领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 使特长生介入科研课题,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具备知识宽广, 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职生, 就业力将得到提高。培养创新能力, 这是高职生提升就业力的关键。

3. 提高特长生的学习能力是提升就业力的重要措施

特长生参加课题活动都是在课余时间开展, 普遍采取研究性学习方法。导师根据被指导学生的专业特长的具体情况, 制订并实施导师工作计划, 以个别交流为主要形式, 开展经常性的、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导师提出课题的要求, 介绍参考资料, 由特长生自己设计课题内容, 自己查找学习资料, 不明白的地方与导师沟通和交流。

四、如何完善实施特长生导师制

1. 建立严格的导师选聘制

导师的遴选既要审核导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术成果, 还要审核导师的道德水准, 即导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高的育人热情;能胜任融教学、科研、育人管理为一体的教育指导工作。导师的聘用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 建立科学严格的评价标准。

2. 实施技能特长生为主的培养模式

高职学生的导师制与研究生的导师制不同之处在于:高职学生的导师应该着重于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拓展。高职学生导师制, 不应以科研为重点, 而是以技术应用为主。将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 利用课余时间与导师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导师在操作技能上给学生以具体指导, 培养一批技术拔尖的有专长的学生, 使学生毕业时, 凭借“毕业证书+综合发展”“毕业证书+特长”“毕业证书+实践经验”“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等不同特色, 形成自己的特色就业力。

3.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

实行特长生导师制, 应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 将导师指导特长生的工作过程以及特长生的目标, 量化到具体的指标中去, 考核体系应坚持科学、全面、奖惩结合的原则,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 构建激励机制

一要与教师业绩挂钩。对于成绩优异的导师进行奖励与表彰, 对导师给予指导津贴, 评选“优秀导师”等;二要与教师工作量挂钩。做导师的要给予相应的工作量, 使导师的劳动得以承认;三要营造学生特长训练的良好氛围。在特长生中开展“基本技能达标”活动, 评选“优秀特长生”, 可优先推荐特长生就业。

特长生导师制有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但这只是外因, 在拥有良好的外部条件的时候, 学生自身重视和努力显得更为重要。特长生导师制是对高职教学的一种补充, 是解决当前高职生的就业力问题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渠道。通过特长生导师制这种培养模式, 在高职生中能培养专业技能强的学生, 能培养出高职精品人才。

潜能导师优秀事迹 篇2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在我的辅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本人所指导的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庹梦玨同学获2013翻译大赛三等奖,这是该专业所有学生中的最好成绩;另外12级法学专业马思同学也在2013翻译大赛中获得优秀奖;金融专业12级陈玉洁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及翻译大赛三等奖;外语学部余好同学在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一等奖;除此之外还有近10位同学均获得各种英语竞赛的奖项。

在平时的辅导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陈露同学。该同学大一期间非常好玩,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甚至对生活也没有任何兴趣,愤世嫉俗,从不与老师和同学有任何交流。对于他的情况我深思了很久,我觉得无论什么学生,只要遇到好的老师,经过循循善诱和细心引导一定能有所进步。事实上我觉得部分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复杂,还有的学生来到学校感觉与自己的期望不同,甚至有的学生一直无法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因此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加关心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稳定学生的心理。因此我平时尽量给予他更多的关怀,无论是学习上的还也是生活上的,做他的良师益友,让他喜欢我,从而喜欢英语这门学科。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该同学再也不迟到,上课再也不睡觉,而且开始回答问题。今年开学该同学主动要求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演讲,他的这个勇气让我和所有同学都震惊了。他给我们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去年期末8门考试结束以后,当他知道自己有7门考试不及格,尤其是数学老师给他59分以后,他已经做好了退学的打算,而且觉得活着也没有太大意义。最后他怀着极度沮丧的心情查询自己的英语成绩,英语居然及格了,顿时间,他觉得还有一线希望,觉得自己还有擅长的地方,觉得还有必要在大学继续学习。接着他告诉全班同学:是一个人让我重新审视我自己,让我觉得生活还有乐趣,也正是这个人让我决定彻底改变从前的我,那个人就是我大学英语的老师,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特别要好好学习英语,过四级,过六级….回顾这所有的点点滴滴,回顾这段时间所有的付出和来之不易的成果,我深刻体会到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引导,足够的关爱,学生就一定能够有所进步。

上一篇:石榴种苗繁育技术下一篇:精神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