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研究十篇

2024-09-12

规模研究 篇1

党的十八大期间, 在国企代表见面会上,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 蒙牛开始自建奶场、提高奶源收购标准、加强产品研发、改进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 这个过程可以保证蒙牛不再出现以前发生的事情。并表示对蒙牛集团未来的信心, 是和整个中国乳业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希望能够以新的经营理念、质量检测水平和严格的要求来提升产品质量, 获得消费者对蒙牛的信心支持。

资料来源:2008年报数据。

据资料显示, 蒙牛今年将完成自建牧场12座, 奶牛存栏11万头, 并斥资30多亿建设规模化牧场, 到2015年实现100%原奶由规模牧场提供。截至目前, 现代牧业已建成运营的万头牧场有16个, 在建牧场4个, 拟建牧场10个, 2015年前, 现代牧业将完成30个万头规模牧场的规模与经营, 奶牛存栏超过26万头, 日产高品质牛奶3000吨以上。伊利也计划增资建20个“奶联社”模式下的牧场, 在呼和浩特建设1.5万头规模的牧场。上海光明也已建设了自己的海丰万头牧场。河北三元宣称在3-5年时间建成2万头奶牛的牧场和20个畜牧场型奶牛基地。完达山与河北贝兰德合作成立的新公司计划再建4个万头牧场。经历三鹿事件教训之后的新西兰恒天然表示要在中国兴建万头规模牧场。

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年鉴, 2010。

二、研究意义

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之下, 经过30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乳制品也成为继粮食、肉类、水产品之后的人们生活必需用品。乳品行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也推动了与其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饲料种植业、种业、包装印刷行业以及运输业在乳品行业繁荣的同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可见, 乳品行业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带动农民生产致富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然而“三聚氰胺”事件为乳品行业的稳定发展敲响了警钟, 这次行业性的危机表面上看, 是供需矛盾导致的一次产业危机, 实质上则是中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问题的暴露:奶牛养殖小、散、低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 使得整个产业链效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规模养殖建设给予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

相对于分散的养殖方式,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所面临的生产安全问题更加可控, 也可较好地在奶源上控制牛奶安全。悄然之间, “万头牧场”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而每一行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奶牛养殖搞规模化发展本身没问题, 但过度的规模化却不可取, 其在经济效益上也未必是最佳。万头牧场奶牛养殖不仅对地理环境、饲料、水源、物流运输等要求很高, 对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有严格要求。在污染、防疫、疾病等方面很难做到有效控制。万头奶牛的集中饲养, 容易滋生疫病, 特别是大规模圈养, 饲养环境条件恶劣, 所产原奶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同时, 由于管理经验不成熟, 万头牧场缺乏必要的管理人才。由于空间的有限, 动物几乎没有活动范围, 降低了动物的福利水平。因此, 建设万头牧场, 不能赶时髦, 更不能过于盲目, 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条件与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 研究奶牛牧场的最优规模问题对于中国乳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就奶牛牧场规模分析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并且缺乏一定的深度, 因此本研究针对牧场建设规模的选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牧场的效益, 进而采用数学规范法, 计算出奶牛养殖牧场的最优规模, 研究结果为大规模牧场的后续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借鉴与帮助, 使乳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中国奶业发展都做过很多研究, 涉及奶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但对奶牛牧场规模问题方面的研究则很少。以往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规模经营的研究

规模经营是与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报酬 (Return to Scale, 也被称为规模收益) 等概念相伴生的一个概念, 它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它一般指的是各种生产要素以一定数量的规模化结合进行的经营。规模经营作为经济问题的提出早在18世纪末叶就开始了, 但作为以独立经营实体为单位,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是在20世纪初才开始的。规模经营研究的内容很多, 但主要的是研究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各种条件下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 规模经营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等。我国农业规模经济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 大体上是从建国以后才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形成了两种理论观点。第一种理论认为推行农业规模经营势在必行, 但要适时适度, 因地制宜。第二种理论认为中国现阶段不具备扩大农地规模经营的条件, 为防止农业的萎缩, 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同时引导农民争取农业的外部规模经济。研究农业规模经济的方法有边际分析法、统计回归法、线性规划法、比较分析法、成本函数法、系统优化法等 (钱贵霞, 2005) 。关于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对粮食等作物的生产上, 而很少关注养殖业规模经营的。

(二) 奶牛规模养殖的研究

对于奶牛养殖规模的研究是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才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的, 并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在这以前, 只有张芳等 (1993) 通过对华北地区集体奶牛场和个体奶牛户的效益规模和经济规模的研究, 提出了适度经营规模:集体奶牛场45-75头;个体奶牛户15-40头。在此规模下能兼顾总收入和每头奶牛盈利, 生产成本达到最低,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朱娟等 (2009) 指出农户散养作为我国主要的奶牛养殖模式, 农户受益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 并根据对奶牛养殖主要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散户的问卷调研, 对散户的成本收益情况作了定量分析, 认为散户的经济效益与养殖规模、养殖组织模式、养殖技术和奶牛品种等因素有关。在6~10头的奶牛养殖规模下, 奶牛生产性能最高, 奶农净收入最大。雷有玲 (2009) 对奶牛规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她认为要提高奶牛规模养殖, 必须要依靠科技, 重视疫病防治, 遵循养殖规律, 才能更好地发展奶牛业。王莉等 (2011) 指出,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 奶牛规模养殖发展速度加快。但目前奶业也面临效益不好、防疫难度大、环保措施不到位等难题。作者结合宏观数据资料和对奶牛主产区河北省的实地调研, 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认为奶牛规模养殖的发展应循序渐进, 必须根据当地农业经营特点、饲料供给潜力、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环境承载能力等多个方面,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模。陈念红 (2010) 等运用VRS的一阶段DEA模型方法, 测算了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生产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规模效率来看, 中规模的规模效率最高, 散养的规模效率最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奶农养畜规模很小 (2-10头) , 为此, 他们认为政府应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奶农进行专业化生产, 尤其是鼓励养畜能手放弃种粮食而专门养奶牛 (羊) , 并给予适当的补助或政策优惠。任文军 (2008) 认为规模饲养奶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提倡集约化奶牛饲养, 但决不能搞形象工程, 盲目投资。要知道奶牛养殖投入大, 风险也大, 而且相应的配套条件也必须要跟上, 尽管国家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发展养奶牛, 可要与国外发达国家齐步同轨还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所以发展千头万头的大型牧场要慎之又慎。

上述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的很多理论和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但上述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于奶牛养殖规模效益的研究, 主要是利用统计数据来进行分析的, 只有朱娟等人的研究中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外, 没有类似的研究成果。对牧场最优规模问题的研究, 除了研究粮食等作物的经营规模外, 还没有对奶牛养殖牧场的最优规模问题展开研究的研究成果。因此为填补这一不足, 本论文针对奶牛牧场的规模效益和最优规模问题展开研究, 进而建立最优规划模型, 得出当前奶牛牧场的最优养殖规模, 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合理规模的牧场、完善奶业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分析不同规模的奶牛牧场对其经营与收益的影响部分,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在确定奶牛牧场最优养殖规模部分, 运用了数学规范法构建了最优经营决策模型。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

(一)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本项目主要是研究规模问题, 因此根据调研数据, 把牧场按照奶牛头数进行了分组。为了分析不同养殖规模的效益对上述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改进, 引入了表示养殖规模的虚变量, 来说明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 不同的奶牛养殖规模对收入的影响。改进后的模型形式为:Ln (Income)

其中:Income为牧场养殖的收入;Labor为劳动力, 以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工日数来计算;Fee为物质费用, 包括精饲料、粗饲料、配种、防疫医治、人工费用以及油电费用;Cow为奶牛头数;D为不同规模组的虚变量, 数量要比规模组数少1个。α、β、γ分别为劳动力、奶牛头数、物质费用的弹性系数;b1, b2, b3, b4分别是虚拟变量的弹性系数。每组的生产弹性系数之和是规模报酬系数RTS。当RTS>1时, 为规模报酬递增, 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当RTS=1时, 为规模报酬不变, 投入增加的比例等于产出增加的比例;当RTS<1时, 为规模报酬递减, 投入增加的比例大于产出增加的比例。

(二) 最优经营决策模型

将生产函数代入效用函数, 牧场场主的最优规划可简化为:

H*即为牧场主的最优养殖规模。

五、项目的针对性与价值性

在新世纪里, 人们更加关心自身健康, 更加关注奶产品的安全问题, 同时也关注产区的生态环境、奶牛饲养方式及动物福利状况等。这是全球化的大趋势, 代表着人类食品消费的未来。而三聚氰胺、性早熟、蒙牛毒奶等事件几乎把所有乳企推至风口浪尖, 国内奶源屡屡遭受质量质疑。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中国原奶主要有三种来源, 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站占比约为20%, 企业自建规模奶牛场比例较小, 仅为10%-15%, 而散户养殖却占到70%以上。以散户养殖为主的中国奶牛养殖模式是原奶质量低的根本症结所在。为了解决危机, 很多专家认为应该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设, 但是大规模牧场养殖模式的快速扩张也是有利有弊的, 因此针对最优规模的选定以及促进牧场健康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论文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分析在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投入既定的情况下, 不同的生产经营规模对收益的影响。进而利用数学规范法建立奶牛牧场规模经营决策模型, 得出奶牛养殖牧场的最优规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奶牛牧场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摘要: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之下, 经过30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三聚氰胺”事件为乳品行业的稳定发展敲响了警钟, 这次行业性的危机表面上看, 是供需矛盾导致的一次产业危机, 实质上则是中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问题的暴露:奶牛养殖小、散、低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 使得整个产业链效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规模养殖建设给予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相对于分散的养殖方式,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所面临的生产安全问题更加可控, 也可较好地在奶源上控制牛奶安全。悄然之间, “万头牧场”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所以研究奶牛牧场的最优规模问题对于中国乳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奶源建设,万头牧场,规模效益,生产函数

参考文献

[1]李胜利、曹志军、杨敦启、周鑫宇、刘玉满.当前我国奶业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中国乳业, 2009 (.3) .

[2]钱贵霞、郭建军.中国奶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与趋势展望[J]农业展望, 2008 (.4) .

[3]钱贵霞、郭晓川、郭建军、邬建国.奶业危机产生的根源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 .

[4]魏玉栋.特殊时期见证决策的力量——农业部清理整顿奶站扶持奶业行动纪实[J]农林工作通讯, 2008. (20) .

规模研究 篇2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 住宅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 住宅需求迅速释放。然而, 由于过度地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 我国住房供应体系十分不健全, 致使房价过快上涨。2008年, 中央下决心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 “十一五”期间, 我国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630万套, 基本建成1100万套。截至2012年年底, 全国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 (含棚户区改造住房) 超过3000万套, 基本建成1700万套以上。201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任务是基本建成460万套、新开工600万套。可以说, 我国已经进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高峰期。

保障性住房对于解决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 在保障性住房问题上地方政府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特别是在一些中西部地区。此外, 由于管理不到位, 在一些居民住房困难的同时, 还存在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入住保障房的问题, 造成了资源的低效使用。因此, 如何科学有效地供应保障性住房, 真正发挥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选取相关指标, 利用ECM模型回归分析对保障性住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期望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影响保障性住房的因素分析

1.从保障性住房的需要角度来看影响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因素

第一, 居民的家庭收入

通常以“家庭可支配收入”来描述居民的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形成家庭的基本积蓄, 家庭积蓄决定家庭支付首期付款的能力, 而家庭月收入决定家庭支付抵押贷款月还款额的能力。当居民的家庭收入越高, 则对商品房的需求越高, 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越少, 反之, 则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会增加。

第二, 居民的消费结构及住房消费支出比例

居民的消费结构是指居民的衣、食、住、行、教育等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其消费结构也随着其生活的社会经济中各类要素的变而不断地发生改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消费特色和消费发展趋势,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各类消费的变动规律。消费结构根据居民收入水平和不同的消费偏好是有区别的。其中, 住房消费支出比例占总消费支出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用于住房消费比率的适度水平。当居民的总收入一定时, 用于住房消费的比例越高, 则对商品房的需求就越大, 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就越小, 反之, 其住房消费比例越小, 则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越大。

第三, 恩格尔系数

从简单的情况出发, 即不考虑买房, 只考虑租房, 应该说可以看到下述过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 居住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有可能先上升或稳定, 然后呈下降趋势。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而且如果再加上买房还是租房的选择问题, 情况就会更复杂。H.W.Singer (1937) 实证研究发现了相反的情况, 在最低收入群体, 人们用于住房维护的费用比食物的花费更多, 而随着收入的增加, 更多花费于食物而不是房子。

第四, 居住面积标准

居住面积标准是指一个家庭所使用的住房面积大小的居住标准, 通常以人均使用面积或人均建筑面积来表示, 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家庭的居住水平。一般而言, 居住面积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住房保障水平的改进逐步提高。

第五, 住房自有率

居民现居住的住房自有率反映了城镇人口居民住房的基本情况, 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单个家庭住房的居住水平, 却能从总体上反映居民的基本居住情况。居民住房自有率的大小也决定着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力度, 如果现有住房自有率达到较高的水平, 那住房需要保障的总量相对会小些。

2.从供给能力角度考察影响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因素

第一,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住房保障建设的基本支撑力, 是一个地区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基础。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很多, 但是一般而言都会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描述,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综合反映一国或地区生产水平最基本的总量指标。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 人们的收入也会越高, 与此同时商品房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此时就要看商品房的价格与人们收入多少的关系来决定保障性住房的假设量。

第二, 财政收入

保障性住房是国家的公共物品, 是国家出资建设的, 其基本的资金来源就是国家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得到的收入, 财政收入同国内生产总值、生产与积累的关系、税收率等指标有密切关系, 它是保障性住房能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地的财政收入越多, 那么可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额就越大, 那么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就越大。

第三, 居住用地供应量

居住用地供应量是指城镇土地供应中用于居住用途的土地供应量。从经济学意义上说, 土地是必要的生产资料, 是稀缺资源。居住用地的供应量直接关系到住房建设的总量, 从而影响到房价等。当然, 居住用地中用于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比例的不同, 更直接影响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能力。

第四, 固定资产投资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总量, 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房地产投资、城乡私人建房和其他经济单位的投资。

3.影响保障性住房的其他因素分析

第一, 商品房市场价格

商品房价格是指商品住宅的市场购房价格或租金、经济适用房的微利价格或廉租房租金。一般而言, 商品房的价格与大的经济环境是协调发展的, 整个经济环境的欣欣向荣会使得商品房的价格上升, 但是商品房在定价时也会考虑到人民的收入。若是商品房价格高于人们的收入中用于住房消费的配额, 那么人们对商品房的需求就越少, 进而增加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反之, 若是商品房价格低于人们的收入中用于住房消费的配额, 那么人们对商品房的需求就会加大, 从而减少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第二, 城市发展水平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 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 城市规模随之扩张和发展。城市化率是衡量人口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 一般用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包括城市户籍人口和在城市居住长达六个月以上的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通常情况下, 城市化的进程就是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 最基本的就是农村人口在城市有房可住, 所以说城市化率越高, 要求住房保障的家庭的绝对量也越多, 那么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也越多。

第三, 城镇人口密度

城镇人口密度是指城镇总人口数量与其所在城镇区域总的土地面积的比率, 是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状况的一个经济学指标, 其作用在于考察与分析一定面积土地上的人口容量和按人口平均的土地数量。适当的人口密度可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 从而预防和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反之, 则会带来居住、供应、交通、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般而言, 当城镇人口越多, 则对住房的数量的要求也就越多, 当在总的商品住房面积一定的前提下, 会推高商品房的价格, 从而一部分人群无法负担起这些消费, 从而会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城镇人口密度指标直接反映居住的拥挤程度, 一般情况下, 人口密度越高, 城镇居民家庭需要保障的家庭比例越高、保障量越大。

3、实证检验

1.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来源

根据我们上文中的分析的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数量的因素, 其具体的表述可以如下表1所示:

我们选取2000年到2011年近11年的数据, 其数据的来源作者根据历年的全国统计年鉴和一些基本的公式计算和整理而得, 其具体的数据如下表2所示: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历年的全国统计年鉴和一些基本的公式计算和整理而得

2.模型的设定

1) 数据的处理

由于上述数据都是有各自的量纲的, 不同的量纲之间无法相互统一, 所以我们首先将其去量纲化。其除去量纲之后的数据如下表3所示:

2) 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

由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影响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的因素很多, 并且这些影响因素之间会出项相互影响的交叉关系, 即多重共线性问题, 而且由于影响因素甚多, 在模拟起来比较繁琐, 还有可能出现伪回归的现象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我们需要将上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

首先我们计算其特征根和累积贡献率, 其结果如下表4所示

其次, 我们计算其交叉矩阵 (见表5)

综上我们可以确定在影响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的众多因素之中, 我们可以简化为只考虑城市化率、国内生产总值、商品房的价格、城乡恩格尔系数、人均纯收入和住房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即可。

3.) 模型的设定

根据上面我们最后选取的变量, 并设M表示每年的保障性住房的面积增量;U表示城市化率;G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GDP) ;P表示商品房的价格;E表示恩格尔系数;CP表示住房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我们选取ECM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回归的方程如下:

其中xi=y, u, e, cp, p, g

j表示滞后期, 从1-m, 由赤池信息 (AIC) 准则可以得到。

4) 模型的估计

根据上述我们设定的模型, 我们应用EVIEWS6.0估计我们的模型的结果如下: (见表6)

(注:*表示在90%水平下显著;**表示在9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99%水平下显著)

模型的公式为:

其中xi=y, u, e, cp, p, g

其中拟合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4、结果的分析

根据我们的理论阐述和我们上述实证检验的证明, 首先可得保障型住房的供给量与人均纯收入成反比, 这与现实是相符合的。当人均收入增多时, 那么人们可以自主的支付起住房的费用, 国家就可以减少其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其次, 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与城市化率成正比, 当城市化进程快速增加时, 大量的人们涌入城市,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买起新房, 所以就需要国家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数量。第三, 保障型住房与商品房的价格成反比。第四, 保障性住房与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成反比。第五, 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与住房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大小成正比。

参考文献

[1]褚超孚:住房保障规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2010, 64-65

[2]李晶: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影响及融资模式[J], 国际融资, 2010 (11) , 26-28.

[3]任鸿: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10.6

[4]褚超孚:城镇住房保障模式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8

中国股市规模前景研究 篇3

一、对中国股市利润长期增长前景的分析

股市的规模即股市市价总值,是流入股市的企业利润与平均市盈率的乘积,因此研究股市的合理规模,就离不开对股市利润前景与合理市盈率水平的分析。目前,关于合理市盈率标准的研究很多,意见也很分歧,所以单纯从理论角度分析很难得出统一的意见。我的看法是,要参考发达市场经济体中长期的市盈率水平,因为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也是一个股市长期波动的平均值,可以作为一个合理市盈率的参考标准。

如果采用这个标准,二战后发达国家股市的市盈率一般都在15倍上下。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以前,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会比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要高得多。例如,在过去20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年均为10%以上,而美国只有3%,中国是美国的3倍。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差别,大体可以反映出各国企业利润增长率的差别。由于市盈率是股市投资额与流入股市利润的比率,当股市投资额不变的时候,利润增长率高,股市投资的回报率也高。因此,不同股市利润增长率的差距倍数,就会表现为不同股市市盈率水平的差距倍数。按照这个道理,如果发达国家股市的正常市盈率水平为15倍,由于中国企业利润增长率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则到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前的长期内,中国股市的合理市盈率水平就是45倍。我在分析中国合理股市规模的时候,将采用45倍市盈率为参考标准,时间跨度是从目前到2020年。

中国股市的合理规模首先取决于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前景。由于在企业总利润中由工业企业创造的利润约占70%,所以我们主要考察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前景。2006年根据当年全国企业所得税7020亿元和考虑部分所得税减免后,企业平均所得税率为30%计算,全国企业利润总额在2.3万亿元左右,其中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约为1.6万亿元。

工业企业利润包含在工业总产值中,分析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前景,就要看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前景。根据国际经验,中国目前已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2020年前,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较高增长率。按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GDP平减指数年均为3%计算,GDP的现价增长率就是11%。今年中国GDP现价总值将达到约24万亿元,如果未来13年以年均11%的现价速度增长,到2020年将超过93万亿元。从国际经验看,在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后,服务产业比重一般都会有明显上升,但是在当今时代,新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发达国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产业转移正在逐步出现高潮,而最有能力承接发达国家重工产业转移的国家,仍是非中国莫属。预计在未来13年,中国工业产出在经济总产出中的比重还是难以下降,因此工业产出的年均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同步。2007年工业总产值估计为37万亿元,如果未来13年保持年均11%的现价增速,则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43万亿元。

如果在未来13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企业利润的年均增长率至少不会低于11%。但是近年来中国工业的利润增长率却显著高出工业增长率水平,这个情况今后是否会持续下去呢?从理论上说,企业利润增长率不可能长期超过产值增长率,因为如果是这样,早晚有一天利润额会等于总产值,而这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中国目前这种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难以持续的根据。这个道理虽然对,但还是必须看到中国目前乃至今后长期内,都将处在剧烈的工业产出结构变动当中,这种结构变动的基本方向,就是向重工业阶段迈进,而这种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变化,就是使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长期超过工业总产出增长率的强劲动力。

在本轮经济增长中,中国的工业化明显显露出进入到重工业阶段的特征,在过去的4年中,重工业产值增长率比轻工业高出了3.3个百分点。在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发展阶段后,主要会经历两个阶段,即先进入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代表的重基础工业发展阶段,然后会进入到以机电工业为代表的重加工业阶段。本轮由住宅和汽车拉动的经济增长高潮,首先是拉动了工业基础部门的高增长与高投资,钢铁、有色、水泥、电力、煤炭等工业部门的投资增长高峰都出现在2004年上半年。到目前为止,这些产业部门高达100—170%的投资高增长率都已经回落到20%以内,而机电产业部门的投资增长率却在2005年以来出现了高峰。能源与原材料部门通过投资高增长所取得的产出高增长,迅速拓宽了中国工业化的主要瓶颈制约,就为下一阶段重加工产业的高速增长铺平了道路。

重加工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进入到重加工业阶段,由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并且大量使用技术设备和高素质劳动力,对原材料的加工深度就不断增加,使单位能源与原材料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获得大幅度提升。由于这个原因,发达工业国家的工业增加值率,即工业增加值对工业总产值的比率,都要显著高出发展中国家。

工业总产值由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工资和利润三部分组成,如果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水平不变,企业利润就只能与工业总产值同步增长。但是在进入重加工业主导增长阶段后物耗水平趋于持续下降,利润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就可以相应获得提升,由此就可以使利润增长率快于工业增长率的水平。如果到2020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提升到40%,当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将达到约57万亿元。目前,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如果工业增加值率从目前的29%上升到40%,将可提升11个百分点以上,这11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当然不可能都转化成利润,也会有一部分转变成职工工资,但主体部分还是会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来源。如果在这11个百分点中有8个百分点进入企业利润,则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就会提升到28%。按此计算,到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将会增加到16万亿元,即比2006年增长9倍,13年平均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就是18%。

如果到2020年工业企业利润总规模为16万亿元,按工业利润占中国企业利润总额的70%计算,届时的企业利润总额就有约23万亿元。有了企业利润规模,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中国股市的合理规模了。

二、对到2020年中国股市总规模的预测

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6年股市市价总值为8.94万亿元,当年市盈率为33倍,则当年流入股市的企业利润总额应为2709亿元。如果当年中国企业利润总额为2.3万亿元,则流入股市的企业利润仅占中国企业全部利润的12%。在发达国家,股市吸纳的企业利润都要占到企业全部利润的70%左右,中国股市也应朝这个方向发展。如果到2020年中国股市吸纳的企业利润占到全部企业利润的50%,则当年流入股市的利润总额应为11.5万亿元。

其次,按市盈率45倍计算,到2020年股市的市价总值应为520万亿元。相比于今年的24万亿元股市市值,后13年股市年均增长率为27%,这个增长速度将大体等于1998—2007这10年中国股市的平均年扩张速度。如果从这个测算结果看,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扩张速度的确是太快了,虽然在经济增长高潮时期股市扩张速度应该快很多,但也不能在一年之内就增长近两倍。中国股市规模有着巨大的成长前景,重要的还是应保持稳健增长步伐。

如果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5∶1,则股市总市值按美元计算将超过100万亿美元,是美国目前27万亿美元股市市值的近4倍,中国股市就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根据有关资料估算,今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规模将首次与美国持平,如果中国到2020年的工业总产值是前面所估算的143万亿元,而美国在未来13年的工业增长率仍保持目前水平,到2020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就是美国的4倍!此外,中国的钢产量今年将接近5亿吨,并且还在高速增长,而发达国家钢产量最大的日本,在产出高峰时也不过只有1.4亿吨。中国是14亿人口走向现代化,在主要物质产品产量远远超出当代主要发达国家以后,股市、债市和期货市场等资本市场规模也远远超过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是迟早的事情。

股市所吸纳的利润增长还有一个重要来源也不能忽视,就是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根据有关资料,在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4000亿元利润中,有1/4即1000亿元是来自投资收益。有些人极力反对在上市公司的利润中计入投资性收益,理由是这部分利润不是上市公司在生产中创造的利润,而是股市投机泡沫的反映,这个观点我不同意。

股市是产权交易的市场,反映的是企业生产要素的价值,而随着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过程的推进以及新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至少有内外两大因素会推动中国企业的要素价值迅速提升。

第一个因素是,中国企业生产要素价值随工业化进程的自然提升。首先,是土地的价值会大幅度提升。到2030年以前中国达到15亿人口高峰前,为了保证人口的食品需求,中国农用土地不能少于18亿亩。未来23年,可占用的耕地仅有2700万亩,即仅能比目前城市化占用的耕地增加36%,但GDP总规模却可能比目前还要增长8倍。仅仅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城市单位土地产出率就可能比目前要增长6倍,或城市地价还要平均上涨6倍,因为土地产出率的提升,必然会带来地价的上升。其次,是劳动力素质的提升。2006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2.4倍,当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4倍。高校毛入学率从本世纪初的10.5%上升到22%,提升了近12个百分点。今年高校招生总人数又比去年提升了7%,达到567万人,当年毕业生人数高达495万人,增长了30%。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进入劳动市场,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向高附加值化阶段迈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劳动力的价格。近10年来,中国职工实际工资的年均增长率为10.2%,仅比同期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慢了0.3个百分点。生产要素由资本、土地与劳动力这三大要素构成,在当今时代,由于资本在全球范围流动,并且已经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所以货币资本的价格即利率水平,不会成为推动中国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的动力。但土地与劳动力价格在未来的显著提升,却会不断推高中国生产要素的整体价格水平,而上市公司在投资与并购活动中对投资与并购对象不断进行资产价值重新评估,并反映到投资利润与股价水平当中,就是对中国企业生产要素价值提升的主要反映渠道。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平均价值与发达国家股市的巨大差价。目前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平均价为20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折算只有2.6美元,而美国标普500指数公司的股票平均价2006年末为85美元,日经225指数公司股票平均价接近150美元。中国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平均股价的巨大差距固然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但许多可以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股票仍有巨大差距,就不能全归结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了。例如,美国道指成份股的埃克森美孚公司今年10月17日每股的收盘价格是97.7美元,而中石油同一天在香港的股价每股只有17.9港元,相当于2.3美元,两者相差42.5倍。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衡量生产要素的价值尺度不同。例如,在美国本土生产一双耐克运动鞋的成本至少要100美元,但是到了中国却只需要5美元,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的地价水平和劳动者报酬水平都远比中国高。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同样产品却存在产品价格、利润与生产要素价格巨大差距的情况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这种差距是推动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制造产业的根本原因,这种转移也迟早会拉平这个差距。从股市发展看,就是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股价会持续向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股价水平靠近。而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股价的提升,由于有上市公司的投资利润提升作保证,会表现为上市公司平均股价与股市利润的同步上升,不会提升市盈率水平,也不会形成资产泡沫。

所以由于以上这两个因素,上市公司的投资利润也会成为推动中国股市规模扩张的重要来源。如果在进入股市的利润中,上市公司的投资利润仍保持在目前占1/4的水平,到2020年中国股市的利润规模将可达14.5万亿元,股市总规模则可达到650万亿元。

三、两个与股市相关的政策问题

首先谈一点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与股市发展的关系问题。

目前,中国的货币投放已经全部来自于外汇流入,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外汇流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贸易顺差,二是国际直接投资,三是流入的“热钱”。其中贸易顺差是大头,也是引起热钱流入的主要原因。现在有些人以为,把小幅度提升人民币汇率改为一次大幅度提升就可以消除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主张汇率提升一次到位。这个观点有问题,因为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生产要素价格差距,至少需要十几、二十年才可能拉平。在新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才刚刚开始,而重工业才是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大头。未来20年,中国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只会比目前还大,而只要存在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就不会消失。所以即便把人民币升值100%,对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几十倍的生产要素价格差而言,还是不可能改变贸易顺差扩大的趋势,热钱就还会不断流进来。

我曾经作过一个测算,到2030年前,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平均将达到3000亿美元,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将达到1000亿美元。热钱流入近年来是占外汇流入比重不断提升的趋势,2003—2006年平均占到73%,今年上半年已上升到46%。未来20年可考虑平均按外汇流入的50%计算,如果是这样,从目前到2020年这13年,外汇流入总额累计就是10.4万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目前的水平提升到5∶1,未来13年的平均汇率水平就是6.25,则累计投放的基础货币就是65万亿元,按目前货币乘数1∶3.5计算,形成的广义货币M2的规模就是227.5万亿元,加上到今年末的广义货币存量约41万亿元,13年后广义货币的总规模就是268.5万亿元。这个测算结果与以往的广义货币增长速度比较并不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广义货币的年均增长率高于20%,在本轮经济增长中仍超过17%,而广义货币从今年的41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27.5万亿元,未来13年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4%。

如果到2020年中国的GDP现价总值是前面计算的93万亿元,则广义货币对GDP的比率即货币化率,就会从2006年的165%上升到289%。在货币化率165%的时候,中国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到2020年的货币正常需求即使按目前这个水平计算,也只需要153万亿元,则未来13年货币流动性剩余的规模将达到116万亿元。当然我们可以继续进行目前已经在进行的货币对冲操作,但平均每年的对冲操作规模将接近9万亿元,已是目前的央票存量的3倍了。这样大的年均对冲规模是否能长期持续是需要研究的,央行发“央票”来对冲是必须有借有还的,持续的对冲操作必然会导致累积的央票越来越多。如果央票也累积到接近120万亿元,按央票利率3%计算,到2020年央行仅当年必须支付的利息就高达3.6万亿元。

解决货币流动性过剩可以有许多办法,比如鼓励资本流出等,但也必须看到,由于中国股市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主要依靠发展股市来吸纳过剩流动性,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从目前情况看,流入股市的资金大约有1万亿元,推动了约6万亿元的股市流通市值,如果到2020年中国股市规模可以扩大到520万亿元,其中80%是流通市值,则按1∶6的比例,股市可吸纳的货币就是69万亿元;如果再加上股市所形成的投资利润,可以吸纳的货币就是108万亿元,这就大体上等于未来13年过剩货币的规模了,而“过剩货币”不仅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麻烦,还是中国股市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还必须指出,与房地产相比,股市才是吸纳过剩货币的最好去向。近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2个百分点的水平稳步提升,按这个水平计算,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还超不过60%。从国际经验看,各工业发达国家在基本完成工业化的时候,城市化率都在80%以上。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之前,还会有大量农村人口要进城,而且城市居民中的大部分人也需要在未来13年里陆续购买住房。老百姓可以不买股票,但是不能没有住房,因为住宅不仅是投资物品,更首先是民生中的重要消费品。不堵住过剩货币流向房地产市场的渠道,不仅会形成房地产泡沫,还会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如果到2020年中国的股市总规模增长到650万亿元,而当年的GDP为93万亿元,则中国股市总值对GDP的比率就会从目前的100%上升到接近700%,但发达国家的这个比率一般在100%左右,美国最高,目前也不过才220%,那么中国的这个股市发展水平是否会太高了呢?

这个问题还是首先和货币规模相关。美国在股市总值对GDP比率达到220%的时候,广义货币M2对GDP的比率只有55%,而中国今年股市总值对GDP的比率超过100%的时候,M2对GDP的比率却超过了170%。从货币对股市市值的相对比例看,美国是中国的7倍。换句话说,在美国相当于GDP1个百分点的货币可以推动4个百分点的股市市值,而在中国却只推动了不到0.6个百分点的股市市值,4除以0.6就是差不多7倍。所以,如果到2020年中国的货币化率水平维持不变,而货币与股市的比例关系也提升到目前美国的水平,股市总值对GDP的比率就会上升到7倍。

其次,当中国生产要素价格通过股市提升到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中国的产品价格水平也会向发达国家水平靠近,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当然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要素价格提升会推动产品价格提升,中国的GDP总值也会随着产品价格的普遍提升而增加。到2020年,中国的GDP总值恐怕就不是只有93万亿元,而会高出很多,股市总值对GDP的比率就不会那么高了。

第二个问题是,应当放慢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

前面已经说过,中国目前的股票平均值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因此是一个巨大的“价值洼地”。如果在这个时候迈出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庞大的国际资本就会大量涌入,中国企业生产要素长期升值前景所带来的巨大社会财富就会被外资掠夺。然而,如果在中国基本上实现工业化之前能使中国的股市相对封闭,就可以把这笔巨大的财富留在中国人手中。而随着中国股票平均价值的提升,再过20年当中国股票价格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再全面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外资所购买的已经是“高价股”了,中国人民辛勤劳动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不会外溢。所以坚持中国A股市场长期不开放应当成为一个原则。

中国股市所吸纳的企业利润从目前全部企业利润的12%上升到2020年的50%,和2030年的70%,是中国企业大量上市的结果。从股市角度看,这只是股市的平面扩张,而不是单位股票价值的提升。前面已经分析过,提升股票平均价值的主要动力,是通过上市公司的重组、兼并类投资活动,释放出中国企业生产要素价值提升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并由此来带动股市利润总额的大幅度增长。刚刚召开的党的17大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中国居民大量进入股市并长期持有中国企业股票,平均股价在今后长期内的大幅度提升,就会给中国居民带来巨大的财富,所以鼓励上市公司的投资利润增长,就应当成为中国股市发展的长期政策方向。

规模研究 篇4

昨日,记者从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高校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我省现有86所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达82.86万人,研究生增加到2.38万人。今后,我省将控制和稳定本科和高职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

记者了解到,我省普通高校由的`32所增加到现在的86所(含独立学院13所)。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还将在高校建立若干个优质科研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医院床位规模增长与适宜模式研究 篇5

近年来, 医院床位总数的快速增加和医院单体规模的扩大, 医疗服务供给显著增加,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促进了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院管理建设水平也得到提高。然而, 医院床位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也并发了一些问题, 如部分医院负债经营、病人承担过度医疗风险、医疗服务体系结构不平衡、优质资源稀释以及大型医院作用发挥受到影响等, 引发了卫生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对床位适宜规模和适宜增长模式的深入思考。本期特别策划以我国大型医院床位规模增长成因与适宜模式为研究内容, 详实阐述了我国医院床位规模发展现状与增长模式、充分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总结归纳助推增长的成因, 进而探索我国医院床位发展的适宜模式、规划办法和规模测算方法, 为卫生行政部门在医院规模建设上的统筹规划和医院内部床位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增强国家医疗资源配置科学性, 促进床位资源的高效利用。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物流研究 篇6

1 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可定义为: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Mass Customizatio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产品族零部件和产品结构的相似性、通用性,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等方法降低产品的内部多样性。增加顾客可感知的外部多样性,通过产品和过程重组将产品定制生产转化或部分转化为零部件的批量生产,从而迅速向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定制产品。

物流在实现大规模定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有效的物流管理效率,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不能及时运抵,客户定制的产品不能按时送达,大规模定制根本不可能实现,物流过程直接影响大规模定制的成本和敏捷性。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提供高价值的增值服务降低大规模定制的总体成本,并完成一些定制活动,作为供应链中的一员,在大规模定制中做出贡献。

2 大规模定制物流

传统上,厂商或物流服务提供者为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尽量简化物流操作,对所有客户提供相同水平的物流服务,称之为大规模物流。其优势在于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物流操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未意识到或有意忽视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企业物流服务目标的多重性,因而单从企业内部角度考虑物流服务的提供,很少或没有客户参与物流服务的设计和评价,客户服务标准的建立旨在有利于物流活动的开展,而非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由于企业规模、产品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客户对物流服务产生不同的需求,如降低库存水平、快速反应市场、追求最小变异等等,同时企业物流观念逐渐从减少复杂性和节约成本转向提高收入和边际利润,从而产生了定制物流:充分考虑客户需求的差异性,视每位客户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并设计专门的物流服务模式来满足客户的特定要求。定制物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通过提供独特的物流服务方案来满足客户需求,达到共赢目的。但另一方面,定制物流也存在不足,由于将每位客户作为一个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务,则企业物流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变成一个庞大的工程,无论是厂商自营物流或第三方物流都面临有效管理和满足客户需求、维护客户关系、评价物流业务绩效等诸多问题,物流活动的开展难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难以降低物流总成本。

以上两种物流服务方式是降低成本或追求服务的极端情形。当前厂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要满足客户不同的物流需求,而且面临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和供应链效率的挑战,要求探寻一种有效将规模经济效应运用到定制物流服务的新的物流模式。为此,将大规模物流与定制物流进行集成,在二者中求得某种平衡,从而产生大规模定制物流(见图1)。

一般认为,大规模定制物流指的是根据客户的不同物流需求进行市场细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通过物流功能的重新整合,实现以大规模物流的成本和效率为每个客户提供定制物流服务。除了有效提供定制物流服务之外,大规模定制物流还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利润等。

3 大规模定制物流的特征

3.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大规模物流主要追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一种推动型物流服务模式,而大规模定制物流旨在充分识别客户的物流需求,并根据需求特征进行市场细分,寻求差异化的物流战略,从而通过对物流功能的重组和物流操作的重构,提供客户化定制物流服务,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物流服务模式。

3.2 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为支持

大规模定制物流要在获得大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提供客户化定制物流服务,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条形码(Barcode)、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技术(RF)等。这些技术使企业能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如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准时制管理(JIT);提供客户要求的供应商管理库存计划(VMIP)、提前运送通知(ASNs)、协同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上架准备等特定服务;支持工厂和仓库中新增的物流活动如直接换装(Cross-docking)操作、运输调度及回程安排等。

3.3 以物流细分为手段

大规模定制物流通过对物流需求的细分,划分出客户群,并根据每个客户群的需求特征确定物流服务水平,从而避免为单个客户定制物流服务水平的复杂性和低效率。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根据客户具体的物流服务需求,将客户细分为某个客户群,然后以该客户群对应的物流服务水平为基础,综合考虑客户的需求特征,对物流服务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确定客户化定制物流方案。从产品角度进行的市场细分可以从充分识别客户需求,进而确定目标市场,寻求差异化市场机会,为每个客户群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同样,从物流角度进行市场细分,可以明确各个客户群的物流需求,在此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物流服务战略,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服务。

3.4 以物流功能模块化、标准化为基础

物流服务功能主要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个功能可以视为物流服务的模块,并进行标准化。各模块功能的实现可通过自营或外购的方式获得,以每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为依据确定自营功能模块,外购非核心能力的功能模块。在实现标准化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标杆瞄准(Benchmarking)方法,以该功能领域的领先者或竞争对手为标杆,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操作等的标准化。最后,根据具体的客户需求进行物流功能模块的组合,以物流服务总效益最大化为指导,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协调。

4 大规模定制物流的设计与实现流程

4.1 物流细分

由于大规模定制物流要提供有效的客户化定制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因而实现大规模定制物流首先要从物流角度进行市场细分,通过物流细分来识别客户的需求特征,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客户群,从而为物流服务水平的设计打下基础。

物流细分所使用的工具与市场细分相似,主要是进行因素分析,不同之处在于决定分类的因素不同,市场细分主要以客户需求的产品特征为基础,物流细分则主要以客户的物流需求和产品的物流特征为基础,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购买关系性质、订货和账单送交方式、运送和服务支持、订单内容、运送内容等。本文通过综合考虑物流服务对客户的重要性与物流服务的相对复杂性,将整个市场划分为4个客户群:传统型、跟随型、集中型与伙伴型(如图2所示)。

根据客户潜力及公司潜力对每个客户的战略重要性进行评价,确定客户成本——服务的均衡,将成本——服务分析和战略重要性分析相结合,制定出新的物流服务战略,从而有效地提供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如图3所示。

通过物流细分将具有相同需求特征的客户划为一个客户群,并界定不同客户群的需求,以识别物流服务的优先性。

因此,通过物流细分,企业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客户群,明确了各个客户群的物流需求以及各种物流需求的优先性,从而可根据企业实力、竞争状况等因素确定目标市场,选择不同的目标市场战略。

4.2 定制物流服务水平设计

在细分市场之后,要针对每个客户群定制物流服务水平。为此,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物流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物流细分的结果设计满足客户群物流需求的服务水平。由于明确了各客户群的物流服务需求,设计相应的物流服务水平是一件比较直接的事,但在很多情形下,如为了跟上竞争者的物流服务水平,或采取差异化战略而缺乏相应的物流能力,或缺乏满足重要客户物流需求的某些物流能力等,在物流服务水平的设计方案中需增加新的物流服务能力,才能满足客户的物流服务要求。这时,就应比较新增物流服务能力的总成本和收益机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进一步地,所设计的物流服务水平必须进行内外部的测试和检验,并根据测试反馈情况,进行适当的变更,最后确定物流服务水平。内部测试主要是针对市场营销部门和销售人员进行,当某些方面发生抵触时,要进行协调,确保总体效益最大。

最后,在为具体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实际操作中,为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以该客户所在客户群的物流服务水平为基础,再根据客户特定需求对物流服务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从而在大规模的基础上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

4.3 物流服务能力重构

要达到设计的物流服务水平,必须重构企业的物流服务能力。为此,要综合考虑物流操作流程、物流资产和技术以及人员安排三个方面。

新的物流操作流程要确保能有效地提供定制物流服务。对制造商而言,需要明确新执行的物流活动;了解由于物流服务变动所影响的客户数目和预期的产品数量,寻求执行新流程而不干扰其他产品流的最好方式;明确单个流程(接收、入库、存储、拣选、分拨、运输计划)所受到得影响;弄清市场预测、生产计划、存货管理和分销管理流程和政策,以及市场营销流程和政策需进行的调整与改变。

物流资产和技术也是物流服务能力重构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进行重构时要分析资产构造的变化,确定重构的仓储设施、新增物流设备的数量;明确为支持新流程,在销售、订单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系统方面的变化;明确为支持提供新服务,在生产计划、供应链计划、仓储和运输管理系统方面的变化等。

物流服务能力重构还需考虑人员安排。一般地,工作流程上的变化、引进新系统需对人员进行培训。另外,如果物流能力的实现是外包第三方,则需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进行新的协议,因而物流服务能力重构需对人员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

综上分析,在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时,应根据客户的需求情况选择适当的定制方式。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定制化产品或服务,企业可选择多种方式相结合,或在不同的阶段、或针对不同客户、或不同的产品选择不同的定制方式。进一步对所设计的物流服务水平必须进行内外部的测试和试验,并根据测试反馈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最后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最后,在为具体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实际操作中,为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以该客户所在客户群的物流服务水平为基础,再根据客户特定需求对物流服务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从而在大规模的基础上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解决方案。

5 小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规模定制模式正在成为21世纪的主流模式之一,而物流过程管理是其关键因素。当前大规模定制环境下物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流总成本的降低、物流柔性的提高、响应速度的提高和供应链中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吴清一,等.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马辉,等;一种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产品可拓设计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5.(15).

[4]王博,刘巍.制造物流如何应对定制生产模式[J].物流科技,2005.

[5]杨之雷.依托产业集群的大规模定制物流[J].市场经纬,2006,(17).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综述 篇7

家庭农场的概念是在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被正式提出,并明确指出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家庭农场将是主要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即主要劳动力来自家庭成员,主要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取得的农业收入是其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12年年底,我国家庭农场已发展到87.7万个[1]。尽管其发展势头强劲,但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农民而言,家庭农场仍是一个新鲜事物。本文则有针对性地对国内外关于家庭农场规模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希望能对各地实践和家庭农场的良性发展有所帮助。

2 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大背景下,选择能够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最高资源利用率的规模效益最佳点。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农业生产要想取得最佳效益,就必须先让土地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国内外关于农业规模效应的研究多从土地规模入手,研究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3 家庭农场的规模效应

3.1 国外家庭农场的规模效应研究

3.1.1 农业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1962年Sen提出,在印度扩大农场规模,农业综合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是提高的,但单产却是下降的,呈现出“IR关系”。Roumasset在对俄罗斯、印度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时发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不能使农业生产力得以提高,二者呈反向关系。N.S.Randhause以印度200个农场为例,得出农场规模显著负相关于土地生产率的结论。Berry&Cline、Carter、Heltberg通过调查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庭农户,得出规模与效益负相关。

3.1.2 农业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1964年Sen首先对自己提出质疑。1968年Rudra修正了Sen之前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肯定了Sen的怀疑。Enke在研究秘鲁、泰国、孟加拉国等国的农场时发现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效率会得以提高。Ngwainmbi和Deolalikar认为在技术水平较高的条件下两者是正向关系。

3.1.3 农业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存在着其他关系

Seckler研究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Helmberger总结二者为“U”形关系[2]。瑞丁杰等在研究菲律宾的农地规模和农业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时也得出二者不是绝对的正向或反向关系。

3.1.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才更有效率

Hall和Le Veen发现在加利福尼亚中等规模农场最节约成本。Anne Booth和R.M.Sundrum认为只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对应着最高单产。Herdt发现0.47 hm2是孟加拉国家庭农场的最优规模。而在Hoque的研究中,2.83 hm2是孟加拉国农场经营的最佳规模。

3.2 国内家庭农场的规模效应研究

近几年,国内不少学者也投身于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研究中,力求为农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但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跨度大,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影响了相关研究的普适性。

3.2.1 定性研究层面

中国学者多数是站在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能实现最佳效益,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这一立场上的。朱立志指出不能片面追求大规模家庭农场。李应中发现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间不是绝对正相关。万宝瑞也强调家庭农场应采取适度规模,以避免大规模的粗放经营和小规模的生产要素闲置浪费。黄祖辉提出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对粮食种植类的大宗型家庭农场比较重要。伍开群提倡不雇工时的规模最适合。朱启臻和黄建新等人为家庭农场的规模设定了上、下限。朱启臻设定下限为刚好满足家庭消费时的收入需求,上限为其他因素一定时,使家庭劳动力发挥出最大潜能的界限;黄建新等将其下限设定为农户收入与打工收入相当时的规模,而上限设定为亩均收益最大时对应的经营规模。此外,郑风田认为在土地流转比例地区差异性较大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是确定家庭农场规模的关键。马跃提出应把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作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衡量指标,并指出“度”要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调整。

3.2.2 定量研究层面

党国英在对平原地区的家庭农场进行分析时提到,大田作物类种植20 hm2效益最好,而蔬菜类的种植面积不宜超过2 hm2。曹东勃提出6.67~20 hm2是平原地区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所能承受的劳动强度范围。刘维佳认为辽宁地区传统阶段的家庭农场面积在6.67 hm2以内效益最好;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的家庭农场,规模应控制在6.67~66.67 hm2为宜;进入农业机械化较高阶段,66.67~200 hm2为最适规模。于作富等提出黑龙江地区平均规模为123.2 hm2的家庭农场经营效果最佳。农业部提出在北方一年一熟地区,6.67 hm2为适度规模,而在南方一年两熟地区最适规模为3.33 hm2。顾海英提出在南方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应在10~15 hm2;蔬菜类家庭农场应在1 hm2左右;而园艺类农场把控在10~15 hm2较好。

张晓萍等认为浙江嘉兴海盐县的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应以6.67~26.67 hm2为标准,而蔬果和养殖类家庭农场以2~6.67 hm2为标准。罗艳研究安徽省金安区家庭农场时发现,8.40 hm2为合理规模。冯昕测算出虎林市家庭农场应把规模控制在113.33~126.67 hm2。黄新建等以江西省水稻种植类家庭农场为例,提出4.73~10.00 hm2为当地适度规模。高阔等[3]调查发现鄱阳湖水稻种植类家庭农场在7.79 hm2生产效率值最大。张祖桥认为荆州市大田水稻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在13.33~33.33 hm2区间,农业生产是有效率的。白士天等探讨出14~36 hm2是延边州水稻种植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韩苏等通过对浙江省果蔬种植类家庭农场分析得出:小规模的经营面积在1.33~2 hm2综合效率值最高;中等规模的在4.67~6.67hm2或8~10 hm2效率最高,大规模的则在26.67~33.33hm2。王玲娜等测算出15.16 hm2为浙江省果品种植类家庭农场的最适规模。

4 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同时点、地区和种植结构的家庭农场,甚至不同的测算方法其最适规模是不一样的。要确定合适的“规模度”就要综合考量各类因素,既要与当地经济社会条件、劳动力转移情况相适应,又要与农业机械化程度、经营内容、技术水平等相协调。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各地实践提供参考。各地可通过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性分析,适当调整其最适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避免因标准失当破坏了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机制,动摇了农村的稳定局面,阻碍了“三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乐.从国外农业经济DEA的应用谈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效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5(1):360-362.

[2]杨培,王磊,张楠,等.国内外家庭农场规模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6(14):200-204.

渤海国上京城规模与布局的研究 篇8

[关键词]规模;布局;研究

一、渤海上京城的位置与规模

渤海国上京城位于宁安市渤海镇行政区划内,东北距宁安市35千米,西南距国家旅游风景区镜泊湖13.4千米,遗址四至地理坐标为东经129°06′55″~129°10′41.1″,北纬44°06′09.8″~44°08′19.4″,海拔高程285~290米。

上京城的的营造既依照唐都长安城,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设计严谨、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结构对称,宫廷、寺榭、浑然一体。整个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6.4平方千米,周长16.56千米。北城垣全长4.952千米,中间向北突出一部分,突出部分的长度恰与皇城东西长度相等。南垣长4.590、东垣长3.364、西垣长3.402千米,城垣为土石混筑,北城垣用石量较其它三面为大。

二、渤海国上京城的布局

整个城址分别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从平面看宫城在郭城的北部居中,呈规整的长方形,皇城在宫城之南,北隔“横街”与宫城相望,整个城址以中轴大街为轴线东西对称。

(一)郭城

郭城总长16313米、占地面积15.93平方千米,郭城内有门十座,东西各二、南北各三;全城内有街道十条和一条环城路,宽度28-110米不等,由皇城正南门至郭城正南门的一条宽达110米的中轴大街,把郭城分为东、西二区。市区、街坊、里巷全部建在郭城内,清初尚“明堂以外九陌三街,依稀可识”。郭城内外发现有渤海寺庙址十三处之多,每座寺庙址都有较高的台基,硕大的础石。位于中轴大街南部东侧的寺庙址,殿基东西长52、南北宽30米。清初在原址上重建寺庙,名曰“兴隆寺”又称“南大庙”。兴隆寺内珍藏有渤海时期珍贵文物石灯幢和大石佛。

(二)皇城

皇城在宫城之南,由东、西两区及2条大街构成,平面呈横长方形,石筑墙垣,东、西两区边长几乎相等,东墙长354、南墙长1045、西墙长354米、北面抵宫城南墙,通长1050米。南墙临6号大街、中间为皇城城门,北隔92米宽的“横街”与宫城相对应,中部以南北长370、宽200米的“天街”将皇城分为东、西二区,东、南、西三面各开一门,其东、西两门各设1条门道,南门设3条门道。

皇城是王国百司官署所在地,经钻探发现官署建筑遗址有十处之多。渤海国“宪象中国制度”,仿唐朝官制,建三省、六部、一台、七寺、一院、一监、一局,各官衙遗址的具体所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三)宫城

宫城位于皇城正北,呈规整的长方形。宫城的布局有以下特点:一是采取中轴线对称进行配置建筑单元;二是仿唐大明宫实行“前朝后寢”的宫室制度,即将宫城中区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王国百官上朝议政区域,北部为国王的生活区域;三是在中区由南至北建有五重宫殿,以应“九五之尊”;四是在宫城区的东、北、西三面设有禁苑。

宫城南北长720米,东西长620米,占地面积0.45平方千米。宫城主体部分可分为:东区、西区和中区。宫城中区东西宽200米、南北720,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宫城正南门、五重宫殿、北门等大型建筑及与之相配套的廊庑等附属建筑。此区建筑是上京城的精华所在,至今遗址格局依然原貌保存。

在宫城的东、北、西三面分别建有类似艺苑的宫城附属建筑,总面积约为0.55平方千米,分别称为:东掖城、西掖城、圆壁城。东掖城俗称为“御花园”,今存池塘遗迹,面积近二万平方米,池塘东西两侧有假山址、北部有亭榭址。东掖城遗址是目前国内已知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皇家园林遗址。

三、上京城宫殿的建筑及功用

宫殿建筑大部分位于宫城中区,主要为宫城正南门和前后排列的5座宫殿建筑基址,在宫城西区和东区及御花园也有一些大型建筑,经1963~1964年中朝联合考古调查队勘察和地下钻探发现在宫城及其附属区域内共有44处殿址和其他建筑址。

宫城正南门、第1号宫殿、第2号宫殿、第5号宫殿各自成单元,第3、4号宫殿合为1个单元。

宫城南门址由三个台基和两个通道组成,中部台基东西长42米、南北宽27米、高5.2米,现存础石南北十排、东西七列,中间一列减四柆,为一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建筑,整个门址无正门只在中部台基两侧有侧门。

宫城正南门是渤海国的外朝(元旦冬至日之朝)所在,是举行大规模朝贺仪式的地方。是国王进行阅兵、赦免犯人、接受友好临邦来使、接受唐朝册封的场所。逢元日大朝会,国王在这里接受太子、文武百官,地方各府、州的朝贺使、部落的大小首领及友好国家使节的新岁拜贺和朝觐,场面热烈隆重,仪式繁缛有序。

第一宫殿址台基56米、南北宽27米,高于地面3米多。台基东西各有慢道,南部有两个登殿阶梯、北部中间有一阶梯,基址存础石南北二十排、东西五列,中间一列减六柱,可知是一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的建筑。

一殿是中朝(朔望日之朝)所在,每逢初一、十五日定期举行朝仪,规定品阶官员上朝参拜国王的大型朝会,此日国王也会见内眷及皇亲国戚、处理王室家族事务。

第二宫殿是宫城内规模最大的宫殿,面宽19间、进深4间,系由殿、掖门、廊庑等遗迹组成的建筑群。宫殿基址东边22.5、南边92.3、西边22、北边92.1米,台基南侧设两处踏道,北侧正中设一处踏道,北上可通第三号宫殿。二殿总面积达2094平方米,比唐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的面积还大195平方米,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唐代单体建筑面积之最。

二殿是内朝(常朝日之朝)所在,是国王处理日常政务的场合,只有朝中的重臣、王国的主要官员在这里与国王商议国家大事。

第三、四号宫殿基址位于宫城的中轴线上,结构复杂,是由第3号宫殿、第4号宫殿、3号宫殿和第4号宫殿间的建筑、第4—1号宫殿、第4—2号宫殿及其周边的廊庑等附属建筑构成,这些建筑的台基连在一起构成了第3、4号宫殿建筑群落。通过发掘得知,第3、4号宫殿建筑群是一组前朝后寝的建筑形式:第3号宫殿应该是担负朝堂的功能而第4号宫殿的功用是与日常起居有着密切关系的寝殿。

第五号宫殿基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0.4、南北宽20.4米,台基上共有础石72块,南北向6排,东西向12列,础石间距均为3.4米,为一面阔11间,进深5间的建筑。通过对基址布局的研究分析,其功能可能是对第5号宫殿以北的宫城区域进行守望和警戒。

渤海国上京城是我国现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都城遗址,它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为研究我国唐代城市规划布局及都城建筑的形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凡例和参考佐证。

规模研究 篇9

一:概念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应对空前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建项目,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加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扩大内需,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配合中央政府的计划,全国各省市政府纷纷以基础建设项目为重点,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超过16万亿元。在这种形势下,广东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着力增强金融保障能力,多渠道筹集资本金,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入。

未来两年,4万亿元投资中将有2.3万亿元投向公路港航、铁路基建、灾后重建和廉租房建设四个方面。

(1)公路港航建设:交通部预计今明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年均1万亿元的规模,因此未来两年这方面的新增支出约为4000亿元。单位投资额的水泥需求1.5万吨/亿元,估算港航投资的水泥需求为6000万吨。高速公路每公里建设需水泥4000吨至1.2万吨,平均9000吨。在建的1.2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需求水泥消费1.18亿吨。民航基建2年投资4500亿元。2009年计划新开工成都、西安、广州等枢纽和干线机场工程,及延安、吕梁、淮安等40多个支线机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为2000亿元。据测算,2009年预计水泥需求2500万吨。2010年,计划新开工上海浦东、成都、武汉、南京等枢纽和干线机场及蹈城亚丁20多个支线机场建设,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2)铁路新项目建设:预计2009、2010年发改委对铁路新项目的批复规模投资额将达到9000亿元。桥隧工程量的增加将使客运专线的单位投资水泥需求量较以前普通铁路增加一倍以上。按1.4万吨/亿元的水泥需求量计算,9000亿元的铁路投入将带动1.26亿吨的水泥需求

(3)灾后重建:灾区在3年重建期内将投入1万亿元。按未来两年70%的建设进度计算,期间的投资规模为7000亿元,按1.2万吨/亿元的概算指标计算,未来两年灾后复建的水泥需求为8400万吨。

(4)保障性住房:3年投资9000亿元,一定程度弥补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带来的水泥需求减少的影响,2009年在基础设施、交通建设、民航建设和灾后重建这四个方面,预计需要水泥合计为10亿吨,占总需求量的65%,比2008年净增约1.4亿吨。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及其重要性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若把国民经济视作人体看待,基础设施犹

如人体的生理系统,交通则是人体的脉络系统,邮电是人的神经系统,给排水是消化和泌尿系统,电力是血液循环系统,要维持人体正常运转,这些系统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失灵,都将导致人体失衡。

(2)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础设施是生产力要素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物质生活丰富程度。列宁曾把苏维埃政权和电气化看作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支柱,说明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电气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3)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在当前“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全民的共识,这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4)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劳动密集型的部门。

(5)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半军事性质,要直接为军事服务。一旦战争发生,这些战备公路、军用机场和港口、军事通讯、军用物资运送、军事基地和军事工程设施都需要基础设施为其服务,成为国防实力的组成部分。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飞跃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得重要物质基础,要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现状,就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1)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十五”以来,国家切实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大型灌溉区节水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

(2)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大幅增加,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浙江省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十五”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城乡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新建和改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发展的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数据统计显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业建设的基本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关系,增加农村基础建设支出可以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换言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是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

四: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虽然近年来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历史欠账多,投资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仍然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对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由于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及产业化经营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政企不分,权利、义务、责任界定不清,效率低下,加之污水处理费征收不足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造成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有的停停开开,有的甚至长时间闲置。

2、县城供水能力不足,供水安全保障率亟待提高

2003年以来,国家开始安排国债资金支持各地缺水县城的供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了一些县城的居民“吃水难”问题。但由于县一级财政困难,长期缺少投入,县城供水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较为普遍。此外,由于多数县城只有一座净水厂,运行年限普遍较长,工艺简

单,多年来虽然陆续投入资金进行改造,但净水工艺仍然落后,再加上供水管网大都存在老化和腐蚀问题,容易引起供水二次污染,供水安全受到威胁。

3、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集聚的人口也快速膨胀,一些特大城市的常规公共交通方式难已满足客运需求,市内交通日趋紧张,加之近年来私家车的迅速增加,城区车流不畅、交通堵塞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如何缓解大城市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日趋严重的交通紧张状况,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是资金投入不足,来源渠道单一。近年来,虽然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均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还有差距。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投入和农民集资,中央财政对于农村基础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同时农村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比如农村通水、通电、通路的“三通”工程筹集主体主要为上级和本级财政,政府承担很大的资金压力,而相当一部分村组几乎都为空壳村,无集体经济,村民无力承担建设资金,从而导致相当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受到一定影响。

2、是布局不合理,缺乏规划,建设的随意性大。由于受资金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经过有资质单位的规划和设计,在建设的同时又缺乏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至使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布局不合理,缺乏规划,建设的随意性大的问题。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等不良情况。另一方面农村民房建设存在乱搭乱建、违法建房现象。

3、是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缺乏相应的管理维护。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年久失修,缺乏管理维护的问题。以中梁山以西几个镇为例,经调查,80%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需维修,比如陶家镇现有山坪塘80口,需要维修的就有69口;70%的村社级公路无专人定期养护,大多都是每年底镇出资维护一次,同时还存在缺乏垃圾处理设施、体育文化设施、卫生医疗等基础性设施,有的群众反映电压不稳、山坪塘关不起水、道路坑坑洼洼、垃圾没地方倒等现象。

4、是群众依赖思想严重,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着重突出于经济发展,放松了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农民群众的自由思想泛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漠。部分群众表现出严重的依赖思想,盼望国家更多、更大的支持,缺乏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意识,目前很多公益项目难以实施,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种等、靠思想作怪。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社级干部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主要因素是村社级干部报酬过低,导致纪律松散、作风飘浮、工作懈怠的问题。

五:以高铁建设为例研究

高速铁路是一个集各项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先进的运营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在内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效率的运营体系,它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配置、站车运营规则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本文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出发,总结了高速铁路定义和主要类型,分析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现状与趋势,以供同行参考。高速铁路定义和主要类型

高速铁路一般是指运行速度达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铁路,是由适合于高速运行的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完善且科学的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输组织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高速铁路按列车的支承和推进原理可分为轮轨式和磁浮式;按建造和运营方式,轮轨式可分为新建客运专线、新建客货共线和既有线改造提速三种类型;轮轨高速列车按动力分布和驱动设备的设置可分为动力分散式和动力集中式,按转

向架布置和车辆间连接方式可分为独立式和铰链式。以上各种类型又有单层和双层列车之分。磁悬浮列车按悬浮机理可分为电磁式和电动式,按材料可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1964年10月1日,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建成通车,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10公里。东京到大阪的运行时间从过去的6小时30分钟缩短为3个小时。后经改造,目前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70公里。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法、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但我国铁路的现状是路网不发达,技术装备较落后,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主要干线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经趋于饱和,铁路负荷水平居世界首位。兴建高速铁路的动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为我国的有识之士所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国力能够承受,因此应该建,而且应该及早建。1998年3月,全国人代会在“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带来的变化

(1)推动都市圈

中国人口多,密度大,国土广大等特点都非常适合发展高速铁路,高铁让城市之间的距离消失,越来越多的距离500公里以上的两个城市因高铁的建成而同城化,人们的交流和旅游因高速铁路而变得快捷方便和舒适。高铁沿线,将串联成一个贯穿东部与中部的城市带,据预测,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均为高铁沿线城市,“四横四纵”高铁沿线城市人口占中国城市总人口近半。也就是说,预计到2030年,将有几亿人次会乘坐高铁出行。庞大客运量将极大推动“高铁 沿线都市圈”的早日成形。

(2)形成交通圈

今后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时期。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将连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并将在区域内建设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由此,快速客运网建成后,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而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缩短了区域及城市之间地理空间上的时间距离,将对我国的产业地理格局及大城市圈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3)促进旅游业发展

高铁开通后,沿线旅游业将出现“井喷”式发展。京津城铁链接两大直辖市,也连通了商务、会展、旅游业协同发展。从2010年2月6日开行至7月,已运营半年的郑西高速铁路,成为推动陕西、河南两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高铁旅游“蛋糕”越做越大,直接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半年,陕西省接待境内外游客7 299.06万人,旅游总收入445.8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和30.3%。福厦铁路及温福铁路的开通,盘活了闽南和闽东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使福建省内形成了一个“周末城际铁路旅行圈”,福建和浙江东南等1 000公里以内的景区都将受益。

.(4)带动房地产商机

沪宁高铁开通为“长三角”房地产带来商机,万科、龙湖等中国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沪宁高铁管委会接洽频繁,表明沪宁高铁开通后,品牌开发商认为高铁站点所在区域的未来价值将有大的提升。京沪高速铁路济南段济南西客站2010年投入使用,京沪高铁及济南站的建设对济南市西部的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战略性影响,同时也将成为带动西部房地产业发展、提升项目规模档次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也意味着未来的济南西部地产将有巨大的升值空间。济南西部的房价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原来西部的房价2 000多块钱,现在新世界阳光花园均价6 000元以上。

(5)驶出国外市场

当全世界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数年后,国内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而引发了全球高铁热潮。与此同时,中国高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了一系列角逐,从沙特Haramain高铁二期,到美国佛罗里达的Tampa-Orlando高铁项目,处处可见南车、中铁建、北京铁路局、北车等中国企业投标的身影。打开出口市场对中国高铁企业自身的意义自不待言,从国家整体而言,集装备制造与工程承包于一体的高铁出口更可望为中国货物、服务和资本输出带来巨大发展动力。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趋势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铁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清使命,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加快我国铁路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多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不能适应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高速铁路速度快、运量大、能耗少、污染小、安全、舒适、占地少,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铁路专家就提出,中国修建高速铁路势在必行。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能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又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最适合我国经济地理特征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骨干运输方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铁路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从根本上解决铁路供需矛盾,国家制定了铁路中长期规划以及“十一五”铁路建设发展规划。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铁路网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六: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制订规划,加强管理。一是牢固树立规划意识;二是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思路,提出重点建设项目;三是加强规划的管理和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权威性。

2.拓宽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争取政府适时逐步扩大投资,重点用于城市道路与环境建设。二是探索通过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区域整体开发与经营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租赁等形式筹资的路子,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人、集体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把交通建设的“四自”办法推广到城市道路建设。三是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四是充分利用股票、债券等方法,扩大直接从市场融资的份额。

3.抓住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

4.深化改革,加快产业化发展。供水、燃气、公交三个行业在不断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已发展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增速相当高。除供水行业效益还比较好外,燃气的煤气(液化气保本)、公交亏损严重。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改组。

5、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要改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先行资本”,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和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务求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6、集中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抓好重点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对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布局具有导向性作用。鉴于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实际,当前,有必要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适度超前的总体规划,并制定量力而行、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建设方案。由于资金等方面因素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因此,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诸如水、电、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3、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作用。借城乡统筹发展的东风,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城乡联动单位之间的帮扶力度,同时组织企业帮扶村社,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加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村社的投入,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4、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国家财政要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最大规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完成 篇10

研究者针对125株人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组完整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 这些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全能性的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共有的遗传突变、缺失和扩增, 其中4个特定染色体1号、12号、17号以及20号最容易产生变异。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了第20条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DNA序列扩增频率最高, 并锁定了该区域内的单个候选基因BCL2L1, 突变后过度表达BCL2L1的细胞在培养中逐渐拥有生长优势。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所金颖课题组与瑞金医院教授冯云开展合作研究, 已建立7株人胚胎干细胞系 (其中3株在无动物源成分的条件下建立) , 并已向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课题组提供人胚胎干细胞系。他们所建立的中国人种胚胎干细胞系SHh ES1和SHh ES2参加了该项国际百株人胚胎干细胞遗传变异研究。这些宝贵的细胞资源既丰富了研究的覆盖面, 同时研究数据本身也为进一步分析、并向国际干细胞研究组织提供培养过程中中国人种特异的遗传突变提供了可能。

人胚胎干细胞最诱人的前景和用途是为细胞移植提供无免疫原性的分化细胞。然而, 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科学家发现, 各种细胞遗传突变在体外不断被报道。这一方面提示要优化现有的培养环境, 另一方面通过针对类似BCL2L1基因的相关靶向检测, 发现更好的技术来快速鉴别培养基中恶变的细胞, 这样才能为人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

上一篇:基数核定论文下一篇:石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