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产品十篇

2024-06-30

山西省农产品 篇1

一、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山西省农村网络总体发展比较平缓, 相对于城镇地区而言, 增长幅度比较小。但是, 三网融合方案在部分农村的试点推广将有效地推动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 许多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纷纷涌现。截至2013年7月, 山西的淘宝卖家总数为75744人, 比去年同期增长36.6%, 其中约60%是销售农产品;去年山西省在淘宝网销售出的23亿余元的商品中, 仅农产品就占到1.4亿元。其中, 瓜果蔬菜等季节性、时效性较强的特色产品在不断增加。2013年9月, 中国首个绿色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生态960·中国”日前在山西太原启动上线交易, 这是生态中国智慧农业基地总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 在国内外应用前景广阔。同年, 山西贡天下商贸有限公司利用其“贡天下特产网”, 搭建起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 并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现场培训和对接推介。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在其他各市的进一步推广, 更多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将会走出山西, 最终走向全国。

二、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1. 农村网络设施比较落后, 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据调查数据显示, 在山西省农村的非网民中, 分别有21.2%、3.9%的人由于缺少上网设备以及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而不能上网。可见, 山西省农村网络设施与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并且农产品信息服务市场、农产品信息的加工、分析、渠道开辟、市场推广等方面发展缓慢, 严重缺乏实用可靠的市场供求信息, 缺乏本土化的信息资源, 农产品信息化体系尚未健全。

2. 农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缺乏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 在农村非网民中, 40%的人都是由于不会电脑操作而拒绝网络, 广大农民还是凭借多年来的个人经验以及来自邻居、集市的信息决定作物播种和出售等问题, 很少依靠互联网进行决策。由于农民平均知识水平较低, 国家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重视程度不高, 导致山西省农村缺乏电子商务人才。许多农产品相关网站存在信息陈旧、重复且杂乱无章, 内容抽象、更新缓慢的情况, 这显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 要想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推广, 不仅需要把握市场消费需求及市场行情的相关人才, 同时还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的专业电子商务人才。

3. 农产品由于自身特点限制, 标准化程度较低。

一直以来, 中国农业发展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业生产明显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农产品生产种类虽然繁多但标准化程度极其低下, 农产品质量优劣档次不同, 不能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大生产。目前, 虽然山西省很多农业企业实现了农业生产发展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但整体而言, 山西省农产品仍然难以形成集中规模优势, 在农产品生产管理方面缺乏规范化体系, 这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推广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4.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落后。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 但是由于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较少, 物流业发展滞后, 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销售范围仅仅局限在山西省及周边地区, 严重影响了本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由于农村交通通讯条件差导致物流设施无法覆盖, 其次, 由于农产品本身不易保存, 很容易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产生病虫害及腐烂霉变现象, 进而给农户及消费者都造成损失, 所以如何缩短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货期, 快速响应市场, 尽量使农产品保鲜, 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

三、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 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 完善上网设备, 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 山西省网民规模达1755万人, 占全国网民规模的28.4%, 较之2012年增加了10.4%, 网络普及率达到48.6%, 在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中排名第十;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将近600万户, 固定宽带接入速率及普及率得以提升。为全面实现“宽带山西”2014专项行动的目标, 省通信管理局将继续在今年实现多数农村学校通网络, 抓好农村网络普及工作。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山西省网络普及率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网络普及问题, 但是山西省农村网络普及率依然偏低, 鉴于此, 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网络建设的力度, 落实“电脑下乡”, 提高农村网络宽带服务能力, 缩小城乡之间的互联网差距, 创造更好的上网条件, 切实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 同时建立起专业的内部农信网及第三方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 使农户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农产品网上营销活动。

2. 加强农民电子商务培训活动, 提高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和技能, 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首先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在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到当地就业, 以帮助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其次, 企业应该针对农民有计划地安排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活动, 内容涉及身份认证技术、网上识别技术、网上支付等方面, 使农民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 并且消除他们对互联网技术安全性的顾虑, 使他们了解交易双方在没有电脑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其他媒体获得最新信息, 并进行交易、联络物流运输,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查询货款的支付情况等;最后, 利用当地人力资源, 培养高级电子商务人才, 同时使农户解放思想, 提高其利用网络信息的意识, 有效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 扎实推进农产品信息标准化建设,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农产品标准化是指处于同一级别的产品品名、类别、重量标准、质量等级、包装规格、保鲜标准等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政府在其网络营销环节中, 必须发挥其重大作用, 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从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到最后的包装等, 都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 同时, 政府还应该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认证, 进而从根本上推进农产品信息标准化建设, 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及管理。

4. 完善与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 物流配送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能否顺利到达消费者市场。目前, 农村地区比较偏远, 道路不畅、物流配送欠佳, 这严重制约了山西省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因而山西省政府应在资金、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物流配送企业扩大配送范围。另外, 对于大宗的农产品可以建立物流中心, 对于生鲜农产品可以建立加工物流一体化的物流基地, 加强其在运输途中的保鲜及妥善存储, 以便实现快速高效的配送, 从而保证农产品能够新鲜上市。简而言之, 山西省应在农产品网络信息体系及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 不断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综上所述, 山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正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但是它的发展是必然的, 其市场前景无比广阔。通过电子商务平台, 能够解决农民销售农产品的价格信息不对称、产品滞销、交易效率低下等难题, 一方面解决了“三农”问题, 另一方面又使山西省农产品满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 从而带动了整个山西经济的大发展。同山西省类似, 辽宁也是我国一个农业大省, 农产品种类繁多, 急需要相应的电子商务活动推广其农产品, 可以在借鉴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 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培养高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农产品为例, 通过分析其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及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的发展对策, 以期对辽宁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山西省农产品 篇2

作为中部省份, 山西互联网目前的实践情况是这样:“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在摸索的途中也渐入佳境,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崛起, 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西特色农产品销售正加快步伐向前迈进。

产业破局亟需谋新求变借助互联网成必然

近日, 山西太原的小李一直琢磨着一件事:同样的小米, 在实体店购买和网店购买的差价巨大, 虽然他心里早有准备, 但是悬殊的价格让小李有些闹心。“之前公司想要购买一批沁县有机小米作为活动的礼品, 打电话询问了一家实体店后得知, 0.5 kg小米加上运输费需要50元, 包装下来得60元左右, 还得第二天才能到货。”由于时间仓促, 小李在朋友的“点拨”下, 尝试用微信联系了一家小米销售微店, 0.5 kg不到20元, 而且当天就能送货上门, 小李随即下了单。

“折扣诱人的电商大战, 经常让网购一族心动, 如果能以优惠价格买到和实体店等价的产品, 那更是令人心动。价格低了, 质量还没有‘缩水’, 我为什么不选择‘网络快线’呢?”小李告诉记者, 最近他宅在家里, 收获了不少宝贝。

面对悬殊的价格, 记者随后联系到沁县有机小米的经销店。据店里负责人解释, 物流成本还有另外的包装都需要找人来做, 这些费用累加到了售价中。而对于当地的销售商, 并不需要考虑这些线下成本。此外, 他提醒像小李这样爱网购的消费者, “不少网民冲着品牌下手, 但是拿到的实物却未必是‘真货’, 线上线下差别供货的现象非常严重, 希望消费者谨慎购买。”

沁州黄小米在全国声名远扬, 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品牌塑造, 都是首屈一指的。虽然名声在外, 但是销量一直“屈居二线”。如何借助政府的强大支持和凝聚企业自身品牌优势形成巨大合力, 不断扩大其产量, 畅通产品销售渠道, 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是农产品销售的未来趋势, 但是想要做好农业电商, 必须坚持沿着3种道路走, 即生产标准化的平台化道路、资源整合化道路和企业品牌化道路”, 沁州黄小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侯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涉猎农业经营服务, 开网店、微店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农业企业的选择, 也渗透到了其他经营主体身上。小李的这次经历就间接反映了市场对他们的选择倾向。

对于种养大户等主体而言, 其经营规模相对小而散, 线上一般只能销售存放期长的农产品, 对于鲜活的农产品来说, 不具备物流技术和成本;对农业企业来说, 想上电子商务但投资巨大;对农民而言, 既要种养还要线上线下销售, 就更不现实了。

20元的小米成本, 却要30多元的物流费用, 这也是农业经营者绕不过去的坎儿。对于像小李这样的广大消费者来说, 只能退而求其次, 心想着品牌却尝不到味道。

从够得着的互联网技术入手

在山西省临猗县, 农民几乎家家户户种苹果。过去, 如何让果农们脱贫致富, 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个难题。2013年2月, 当地村民李祥开通了微信, 通过微信推销苹果。让他没想到的是,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他不但通过微信和电商把自己的苹果推销了出去, 他本人竟然也凭着微信成了网络红人。

这个笃信通过网络发家致富的“网络红人”, 曾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络反对者”。“别人都游说我说互联网这好那好, 但是我反复仔细分析后还是放弃了, 且不说花费的时间和资金, 如果苹果烂在路上, 顾客不接受, 我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啊!”

谈起微信和他之间的缘分, 李祥滔滔不绝。有一次, 他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外地的一户农民在微博上火爆销售核桃的消息。李祥看到, 那个农户在微博访问量迅速攀升的同时, 在核桃的销售上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件事折射出网络的巨大能量, 像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吸引了他。李祥告诉记者, “我当时就在想, 别人能在微博上推销核桃, 我为什么不能用微信销售苹果?”面对亲戚朋友各方评价不一, 有质疑的, 有赞同的, 他自己还是信心满满, 决定在网络上大试身手。

“现在明显有很大的变化, 2014年我在市场上销售的苹果约有2.5万kg, 已经是很多了, 而今年截至目前, 仅仅通过电商淘宝网、微信等平台订购的鲜苹果已经达到3万kg以上, 订单多达600单左右”, 说到这儿, 李祥一脸自豪。

在微信上的尝试让李祥迈出了解决多年苹果销路不畅的第一步。就在不久前, 他又主动加入了山西农业电商联盟网, 彻底从传统的销售模式转向网络平台的电子商务模式, 农业电商的探索正在一步步深入。

李祥坦言, 电商模式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是一个利好。“这种途径不光是把销售、生产都组织起来了, 从生产的环节慢慢以需来定产, 而且通过农业电商联盟, 加速推广自己的品牌, 使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

山西省农产品 篇3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体系;农村经济农业分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流通已由国民经济末端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但由于传统“重生产,轻流通”,“重城市,轻农村”思想观念的束缚,造成农产品流通严重滞后于农业生产。自发形成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产品民间流通组织难以应对大市场、大流通。并且,因受文化素质、市场竞争意识、信息发布渠道等条件的限制,农民难以掌握充足的信息,生产决策盲目性较大,频频引发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因而,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有助于促进农村市场化发展,深化农村分工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而解决“三农问题”。

1、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山西是个农业小省,各种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所占比率都较低。但整体而言,农业呈健康发展趋势,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1)形成多元化市场交易主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形成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经纪人队伍、批发商、贩运商、零售商等参与的多元化市场交易主体。其中,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尤为迅猛。据资料显示,2007年、2008年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2)建立多种类型交易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山西省农产品市场迅速增长,已形成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和批零并行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尤其是在“双百市场工程”实施下,山西启动“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建立了一批集农产品综合仓储、物流、批发、交易为一市的多功能、高平台销地农产品交易市场。

(3)创新多种流通渠道

山西省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要由大量的农户分散进行,农户直接进入市场。近年来,出现一些中介组织,参与农产品流通, “公司+农户”,“农超对接”等流通渠道模式。

(4)引入新的交易方式

目前山西省农产品购销主要是以现货交易为主,订单交易为辅。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交易,远期合同交易、期货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相继出现。

上述都是山西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取得的一些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因素。

2、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产品产销脱节,农产品流通体系功能不足

由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功能不足,使得农民获得生产和销售的信息渠道较窄,大多信息来源于一些小报纸、广播、及农村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缺乏准确性和使用性,再加之农民受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性,缺乏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分析和预测,导致其在生产和销售上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性,产销脱节情况频频出现。

(2)农产品流通主体缺位、功能不足、规模过小

现阶段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使得农业生产呈现个体化、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面,这严重弱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其在农产品流通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农民自己创办的农业合作组织,由于其数量有限、规模小、经验不足、组织分散等,力量比较单薄。

(3)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地市场不发达

山西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中,由于前期对产地市场重视不够,导致其呈现不平衡的发展局面。城市或销地批发市场建设速比较快,发展也较好。而农村市场建设却相对滞后,尤其是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严重落后生产发展的要求,主要靠集市贸易市场。

(4)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程度低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重生产,轻流通”,“重城市,轻农村”,造成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及相关配套改革普遍滞后。目前山西省农产品流通大多是农民自产自销,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缺乏冷藏、保鲜等技术,现代化的交易方式也未推广。

(5)农产品流通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地位

农村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农民有后顾之忧,离不开土地。农村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商品化率低,农民自给自足性较强,农民为维持自己的生计也不会完全从事农产品流通。农民这种后顾行为和消费行为限制了农村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农产品流通无法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

3、建设山西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可知,由于历史体制、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造成山西省现行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功能无法得到发挥,这造成农产品市场无法扩大,从而抑制农业分工,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深化农业分工,拓展农村市场,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发挥农产品流通在农村经济中的先锋和主导作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就是指农产品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载体等的现代化。因此,要加快建立农业分工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产品流通主体;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培育农产品自有品牌,优化农产品流通客体;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农产品流通载体;完善农产品流通的监管与服务体系,优化农产品流通规范支撑类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广平.山西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张闯,夏春玉.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系统性框架及若干关键点[J].财贸研究,2008年1月

【3】徐振宇.新农村建设增长与分工的视角.商业时代[J],2007年12期

【4】韩一军.加快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刻不容缓[J].中国发展观察,2008.02

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篇4

(2008—2015年)

引 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党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省在实施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基础上,把农业现代化提到了战略层面,实现“三化”协调推进。根据农业部编制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的安排和我省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是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我省优势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布局优化和产业开发,总体上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构建山西优势农产品产业群体,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提高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按照一种产品规划一片优势区域,建设一项重点工程,推出一套发展模式,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的发展思路,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对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 发展现状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省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从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省农业的进步是在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优化中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被动性调整。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赋予了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结束了“以粮为纲”的历史,逐步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迅速发展。1984年与1978年相比,林牧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7.4%上升到24.4%;在种植业内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适应性调整。表现为随着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农业结构内部调整继续加快步伐。种植业生产由单一的追求高产转向高产优质并重,内部结构趋向合理,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继续上升。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发展,优质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比重上升。1997年与1990年相比,水果总产增长近3倍;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增长99.5%和89.5%。畜牧业连续几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比1990年增长77%、120%、2 76.5%。林牧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28.7%上升到33.4%。

第三次是90年代后期以来的全面战略性调整。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全面接轨给我省农业带来的影响,农业结构进入了全面战略性调整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开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农业产业结构与各业内部结构同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框架初步构建,优质专用品种比例大幅提高。这一时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在三次大的结构调整中我省优势农产品逐步显现出来,但是“多的不好,好的不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具有“走出去”能力的产品还很少。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为6233万美元,只占全国出口份额0.2%。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立足点出发,综合分析我省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潜力,对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和实施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粮食作物现状与潜力分析

我省粮食作物种类繁多,品种多样。主要有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大豆、高粱、红薯、莜麦、荞麦、糜黍、杂豆、水稻等十几种。全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300万亩左右,总产100亿公斤左右。从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分析,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玉米、专用小麦、马铃薯和以谷子、燕麦、荞麦为主的小杂粮。

玉米: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生产带,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是全国玉米主产省之一,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8位,单产水平居第5位。玉米在我省广泛种植,播种面积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9%,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60%;玉米加工产品多,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在我省发展玉米生产很容易形成规模优势。

小麦:小麦是我省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中部和南部麦区分别被划定为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和黄淮北部强筋麦区,专用小麦生产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随着我省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小麦生产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专用化方向发展。2006年全省小麦面积为1100万亩,总产量253万吨。运城、临汾、晋城三市总面积达到926万亩,占到全省小麦面积的87%。全省优质专用小麦达到539万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需求逐年加大,我国每年仍需进口200万吨小麦专用粉以满足需求。因此,充分挖掘我省的资源优势和品种优势,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型小麦生产具有较大的潜力。

马铃薯:我省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所产马铃薯商品性好,干物质积累含量高,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我省马铃薯种植在全国面积位居第七,产量位居第十。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用途,既是高产粮食作物,又是开发潜力很大的增收作物。马铃薯可开发出2000多种产品,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种植效益好。以脱毒种薯为依托,调整我省马铃薯品种结构,发展专用马铃薯生产前景十分可观。

小杂粮:我省自然气候条件适宜于谷物类、豆类等杂粮栽培,其产品污染少、无公害、品质优良,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目前,全省小杂粮种植面积1500万亩,总产量185万吨。其中,谷子、莜麦在全国面积位居第一,产量位居第二;荞麦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现有大中型小杂粮加工企业90多个,年加工转化能力60多万吨,占小杂粮产量的近1/3。一些名优产品开始在国际国内市场立足发展。如:沁州黄、汾州香、东方亮等小米,山阴的燕麦片,大同新荣区的燕麦粉,平鲁、灵丘、寿阳的荞麦不仅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还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农博会金奖。因此,谷子、莜麦、荞麦三种小杂粮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二)主要经济作物现状与潜力分析

我省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品种多样,主要有蔬菜、瓜类、水果、棉花、油料、红枣、核桃、麻类、甜菜、药材、烟草等,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综合考虑我省的优势和潜力,优先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红枣、核桃等几类农产品。

蔬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我省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生产区域优势明显,已列入国家的七大优势产业带——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业带中。全省初步形成中南部设施冬春蔬菜生产和中北部越夏延秋茄果类、根茎类蔬菜生产的格局。南部在冬季完全不加温的情况下,日光温室可生产茄果类的喜温蔬菜;中部和东南部由于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适于越夏延秋茄果类和根茎类蔬菜生产;北部气候冷凉,适合夏秋季露地蔬菜生产;沿黄河滩涂地,适于芦笋生产。全省已认证的无公害蔬菜 5 生产基地已达300万亩,榆次、寿阳、新绛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以永济市为主的南部黄河滩涂是我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全省已建各类蔬菜常年批发交易市场264个,蔬菜加工厂133个。我省发展蔬菜产业基础较好,特别是设施蔬菜、茄果类、根茎类蔬菜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水果:我省是水果栽培最适宜的区域之一,主要品种有苹果、梨、葡萄、桃、杏等。晋中、临汾和运城属于全国苹果优势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带。截止2006年底,全省苹果园面积502万亩,产量46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0.1%和19.5%。梨园面积132万亩,产量47万吨,位居北方梨区第三位。目前,国内水果市场需求旺盛,同时,我国水果价格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1/4—1/8,2006年全省出口水果8.2万吨,出口潜力巨大。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市场、科技、产业整体优势,开发以苹果、梨为主的水果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中药材:我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同时也给中药材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中尤以黄芪、黄芩、党参、生地、柴胡等道地中药材量大质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陵川的党参,浑源的黄芪,屯留的黄芩、柴胡,襄汾的生地,新绛的远志等品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远远大于国家药典规定标准。2006年,全省中药材栽培面积120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9亿元。其中,生地年产量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连翘年产量5000吨,占全国总 6 产量的67%。中药材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我省境内制药企业141家,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20余家,年生产规模2万吨。因此,我省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产业基础。

(三)畜牧业现状与潜力分析

畜牧业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我省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兼有农区和牧区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猪鸡食粮型和牛羊草食型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猪:我省发展养猪业具备良好的隔离条件和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绿色肉猪产品的最佳区域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就加大了对养猪业的投入,建立了14个省级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逐步形成了区域性集中分布的产业化生产格局。2006年全省肉猪出栏821万头,猪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67%。随着猪肉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沿海城市和内陆大中城市逐步退出肉猪养殖,我省发展肉猪养殖大有潜力。

鸡:我省养鸡业起步较早,产业基础较好,基本实现了集约化饲养和产业化经营。由于养鸡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集约化程度高的特点,再加上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对保健、营养、绿色食品的家禽消费食品需求呈上升趋势,我省发展优质家禽产品前景广阔。

奶牛:奶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奶牛养殖是实现农牧结合的最佳途径。2002年我省被列入全国奶牛优势区,随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开发,全省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省有国内知名企业古城乳业 7 集团,蒙牛、夏进等知名企业也落户我省,全省年加工鲜奶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生产乳制品100多种。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加工优势、市场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具有较大的潜力。

肉牛:我省肉牛养殖有一定的基础,晋南牛等地方特色品种养殖历史悠久,西门塔尔改良牛也有三十多年的养殖历史。90年代,太行山中段西门塔尔改良牛和晋南牛养殖区已被国家划入中原肉牛带。目前,国际市场牛肉价格坚挺,需求旺盛,国内市场需求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我省有6800万亩的草地和每年1200万吨的秸秆饲草资源,发展肉牛养殖具有较大的潜力。

羊:我省肉羊养殖历史悠久,培育了晋中绵羊、黎城大青羊等一些地方特色品种。我省的饲草、饲料资源和环境条件适合养羊,与内蒙、陕西、河北共同形成肉羊产业优势区,是生产绿色优质羊肉产品的理想区域。2006年全省羊存栏1141万只,羊出栏683万只,羊肉产量10万吨,羊绒产量785吨。全省现有年加工能力在300吨以上的肉羊加工企业50多个,年加工能力30多万吨,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市场。岢岚县已成为鄂尔多斯集团的原料基地之一。养羊属于节粮型草地畜牧业,依托我省的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肉羊、绒山羊养殖前景广阔。

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当前,推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必 8 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步伐。

一、指导思想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目标,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要求,以工业理念谋划发展农业,重组和优化生产要素,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升优势产业集中度,培育和扩大优势农产品产业规模,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优势原则。既考虑省内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需求,更要考虑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潜在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特别是要瞄准国际市场,开发我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

坚持比较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资源的禀赋条件、现有生产水平和产业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生产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和产区,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坚持产业开发原则。着眼于提高产业竞争力,立足开发整个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名牌产品,构建优势产业群体。重点解决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脱节的问题,通过产业开发,形成我省的优势产业带。

坚持适度规模原则。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生产条件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特点,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适度规模生产,防止过度开发,以保持特色产品的自然特性和经济价值,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原则。首先是突出重点产品。即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当前生产力不足的产品,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冲击、替代进口、出口潜力大的产品。其次是突出重点区域。优势产区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不全面开花。特别是对列入国家规划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产品和区域,要优先规划,重点发展。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始终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切实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凡是与农民利益有关的问题,都要和农民商量,不强迫命令,不强制推进统一种植和统一经营。

三、发展目标

依据我省资源优势和主要农产品发展潜力, 规划发展的重点确定为玉米、专用小麦、马铃薯、蔬菜、油料、苹果、梨、生猪、奶业、肉牛、肉羊、鸡等12种优势农产品和杂粮(谷子、莜麦、荞麦)、棉花、中药材、蚕桑、绒山羊、蜜蜂、红枣、核桃等8种特色农产品。按照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的要求,到2010年,建成一 10 批规模较大、有市场、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我省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建成一批规模大、市场稳定、结构科学合理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符合山西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势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在保持总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适应我省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全省粮食单产、总产稳定提高,自给率稳中有升,商品率、优质率和加工转化率显著提高;玉米、小麦、小杂粮、马铃薯四种粮食作物优势区总产量目前占全省的比重为73%,到2010年和2015年,占全省比重将分别提高到74%和78%。主要经济作物蔬菜、水果中优势品种面积和设施生产面积大幅度增加,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产品优质率达到95%、产后处理与加工率达到75%以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大幅度增加;区域性优势经济作物棉花、油料、红枣、核桃、中药材、蚕桑等,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批有稳定的市场、有稳定的商品生产基地、有区域特色的名牌产品;粮菜兼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率达到40%以上,种薯、商品薯、加工薯三大基地初步形成。

以肉、奶、蛋生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优势区总量在目前占全省62%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占全省比重将分别提高到70%和79%。到 2010 年人畜分离的小区型规模养殖率达到 50% 以上,猪、鸡良种优质率 11 达到 90% 以上;牛、羊良种优质率达到 30% 以上;到 2015 年人畜分离的小区型规模养殖率达到 80% 以上,猪、鸡良种优质率达到 100%,牛、羊良种优质率达到 50% 以上;基本实现无害化健康养殖的生产格局,保障市场有效供给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章 区域布局和建设重点

以《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区域布局为基础,根据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逐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对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按照粮食、园艺、畜牧三大产业进一步科学布局。

——粮食产业:太行山一带河谷地带及晋北、忻定、晋中盆地重点发展优质玉米生产,晋南盆地重点发展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和复播玉米生产;东西两山及北部高寒区的丘陵区重点发展优质马铃薯和杂粮生产。

——园艺产业:在临汾、运城、上党、晋中、忻定、大同盆地城郊区及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好的重点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太原以南各盆地丘陵区重点发展优质苹果生产,在雁门关以南各盆地边山丘陵区发展优质梨生产。

——畜牧产业:依据自然地理的分布特征、农民养殖的习惯和畜禽养殖具有规模效应的县为基础,重点规划发展肉、奶、蛋三大产业带,即大同、忻定、晋中、晋南、上党五大盆地为肉猪、奶牛、蛋鸡产业带,12 东山为肉牛产业带。晋北、晋西为肉羊、绒山羊产业带。

本规划提出的优势农产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大宗优势农产品,是指在全省农产品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市场前景广阔,与周边省或全国相比有规模发展的相对优势,而且对全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影响较大的农产品;另一类是特色农产品,是指在我省局部区域有一定规模,特色明显,市场前景好,产业开发有一定基础和条件,对局部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影响较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

(一)玉米

1、区域布局(共43个县):结合“十一五”规划,全省玉米生产优势区域重点规划发展 “一条带四大区”,共涉及43个县。一条带即太行山玉米生产带,包括:晋城市的陵川县和高平市,长治市的屯留县、长子县、襄垣县、长治县、沁县、壶关县、潞城市和武乡县,晋中市的寿阳县和昔阳县,阳泉市的盂县和平定县,临汾市的安泽县和忻州市的五台县(16个)。四大区分别为:晋北盆地区,包括大同市的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和大同县,朔州市的朔城区、山阴县、怀仁县和应县(8个);忻定盆地区,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和代县(4个);晋中盆地区,包括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和平遥县,太原市的清徐县和阳曲县,吕梁市的文水县和汾阳市(8个);晋南盆地区,包括运城市的盐湖区、闻喜县、夏县和永济市,临汾市的尧都区、13 襄汾县和洪洞县(7个)。43个县玉米种植面积均在20万亩以上。在发展方向上,太行山玉米带及晋中、忻定、晋南盆地重点发展加工专用、粮饲兼用和特种玉米,晋北盆地重点发展粮饲兼用、青贮玉米及特用玉米。

优势区43个县2006年玉米种植总面积1345万亩,总产量495万吨,分别占全省73%和76%。到2010年,优势区面积计划达到1550万亩,总产量达到58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73%和77%;到2015年,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600万亩,总产达到72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78%和80%。

2、建设重点:以标准化玉米新品种展示区和玉米丰产方建设为重点,建设100万亩以上玉米高产稳产示范田,把优势区43个县建成生产规模大、市场竞争力明显的优质玉米生产基地。

玉米新品种展示区建设。优势区每县建立优质玉米新品种展示田100亩。引进、示范和推广耐密型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强展示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渠道防渗、农机具、田间道路等。

标准化玉米丰产方。每个县建设一个面积1万亩以上和10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玉米丰产方。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和地力建设,推广优质品种和配套技术,大幅度提高丰产方生产水平。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在总结当前我省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地膜、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生产等 14 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引进试验新技术,加强各种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和示范推广,大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水平。

(二)小麦

以发展优质小麦为重点,规划建设南部中熟冬麦区和中部晚熟冬麦区。南部冬麦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在全国属黄淮北部优质强筋冬麦区,是山西省小麦主要产区。

1、区域布局(共33个县):南部中熟冬麦区主要包括运城市的13个县,临汾市的洪洞、襄汾、尧都、翼城、曲沃、侯马、浮山、霍州等8个县,晋城市的泽州、阳城、高平、沁水等4个县,共计25个县;中部晚熟冬麦区主要包括黎城、襄垣、祁县、太谷、平遥、介休、文水、孝义共8个县。

到2015年,优势区33个县和现在相比,小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但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将由87%提高到91%;小麦优质率达到85%以上,商品率达到50%以上,订单率达到2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

2、建设重点:以推广优势专用品种为基础,以推广综合配套技术为重点,在优势区33个基地县引进、培育和推广不同用途的专用小麦品种,争取在优势区每个重点县建设1个万亩小麦繁育基地和1个百亩新品种展示田,力争到2015年优势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统供率达到95%左右。

(三)马铃薯

1、区域布局(包括优势生产区域27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12个县):重点规划建设北部加工专用型马铃薯、中南部早熟菜用型马铃薯两大优势生产区域及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共29个县(不重复计算)。北部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包括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4市的天镇、阳高、左云、浑源、灵丘、平鲁、右玉、朔城区、神池、岢岚、静乐、五寨、保德、偏关、河曲、五台、临县、岚县、兴县、方山等20个县。中南部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包括寿阳、和顺、武乡、沁源、平顺、隰县、蒲县等7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包括阳高、天镇、平鲁、右玉、临县、岚县、五寨、五台、古交、娄烦、沁源、平顺等12个县。

两个优势区27个县2006年马铃薯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比重为46%和42%;到2010年,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0%和48%,脱毒种薯推广率由目前的12%达到25%,加工转化率达到30%;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5%和54%;脱毒种薯推广率将达到40%,加工转化率达到45%以上。

2、建设重点:一是改、扩建省级及繁育基地县的马铃薯脱毒苗快繁实验室、微型种薯繁育日光温室、原种生产网棚、种薯贮藏窖等设施。在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县建设原种繁育基地和种薯贮藏窖,形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供应体系;二是在北部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建设高淀粉型、油炸薯条、油炸薯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中南部早熟菜用 16 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建设鲜食菜用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生猪

1、区域布局(共26个县):依据生猪重点县地域分布的集中度,生产水平的先进性,充分考虑以集中连片形成产业优势等因素。从南往北规划为三个优势发展区26个基地县。

南部发展区,包括高平、泽州、长治县、长治郊区、长子、屯留、襄垣、洪洞、襄汾、翼城、尧都区、临猗、芮城13县。主要利用原种场、种猪扩繁场的基础配臵优势,生产三元、四元、五元杂交高档优质瘦肉型猪和为中南部地区提供优质能繁母猪更新,推进规模化优质肉猪生产发展;

中部发展区,包括太谷、榆次区、平遥、介休、汾阳、孝义、清徐、阳曲、平定9个县。主要利用原种场、种猪扩繁场的基础配臵,发展大型规模化养猪场、户,提高规模养殖份额;

北部发展区,包括天镇、阳高、浑源、原平4个县。利用马身猪、山西黑猪等品种资源,开发特色风味肉猪生产,发展多元化肉猪产业。

三大发展区猪肉产量2006年34万吨,占全省比重54%,到2010年计划达到52万吨,占全省比重达到55%,区域内规模养殖比例达到 72%;到2015年产量达到12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75%左右。

2、建设重点:以清洁化健康养殖工程为重点,新建 3000 个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标准化小区和规模场。力抓好良种繁育体系、新建省级良种猪繁育中心 1 个,新建一批原种猪场、种猪扩繁场、地方猪种资 17 源保护场和输精站点,每年平均更新能繁母猪 16 万头。在北部发展区推广山西省瘦肉型猪 SD-I 系、SD-II 系、SD-III 系及 SS-I 系品种。建设大型沼气设施 26 个,户用沼气设施 5000 个。在 70 个规模场内进行 “三改两分离”粪污处理建设。建设有机肥厂 26 个。制订生猪生产标准 4 个。推广 15 项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成立规模不等的养猪经济合作社 100 个。

(五)奶业

1、区域布局(共22个县):依据龙头加工企业的购销点布局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居民消费水平因素。重点规划北、中南部两大发展区22个基地县。北部发展区,包括大同南郊、大同县、天镇、浑源,朔城、山阴、应县、怀仁,忻府、定襄10个县;中南部发展区,包括小店、晋源、清徐、阳曲、榆次、太谷、祁县、平遥、洪洞、翼城,长治郊区、盐湖区12个县。

两大发展区牛奶产量2006年67.6万吨,占全省83%;到2010年,牛奶产量达到112万吨,占全省比重达到93%;到2015年,牛奶产量达到175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98%左右。发展重点是提高奶牛质量,奶牛单产由现在的 4.15 吨提高到 6 吨。

2、建设重点:改造(扩建)500 头以上规模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50 处,改造(扩建)300 头以上规模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150 处,新建 200 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550 处。完善 22 个改良配种站点。在省级和重点市分别建设DHI测定系统 6 个。建设机械 18 化挤奶站 300 处。在 500 头以上养殖小区或养殖场配臵全日粮混合加工机械 50 台。种植青贮玉米或优质人工牧草,确保每头成母牛至少有 2 亩饲料地。按每头奶牛10立方米,建设青贮窖(池)120 万立方米;购臵青贮揉切碎机2200台;购臵青贮收获机械 220 台。奶牛全部配臵耳标,全面实施良种登记,生产性能评价检测。

(六)肉牛

1、区域布局(共26个县):依据改良肉牛和地方良种分布的特点,重点规划发展雁门关、东山、晋南三个优势区26个基地县。

雁门关黄牛区。包括五台、繁峙、五寨、应县、灵丘、交口6个县。主要利用黄牛存栏规模优势,引进优良种精,加大改良力度,发展肉用母牛繁殖基地;

太行山西门塔尔改良牛区。包括盂县、清徐、和顺、祁县、榆社、沁县、沁源、武乡、襄垣、屯留、交城、文水、阳城13个县。

晋南牛培育区。包括新绛、垣曲、夏县、芮城、安泽、乡宁、襄汾7个县。此区域为晋南牛的主产区,可借助“晋南牛保种选育工程”培育发展晋南黄牛优质肉牛产业。

三大区的牛肉产量在2006年6万吨、占全省38%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12万吨和16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提高到60%和70%左右。肉牛带规模县的存栏量、出栏量比重保持在 60% 以上。

2、建设重点:以能繁母牛可持续发展和育肥牛增产为重点,建设规模母牛繁殖 养殖小区600个,发展能繁母牛60万头以上;建设规模育肥牛养殖小区100个,发展优质肉牛 20 万头以上。为养殖户新建塑 膜圈舍设施1000万平方米;建设沼气粪便处理设施6000处;改良牧坡,种植优质牧草80万亩;新建青贮池 200 万立方米;配备饲料加工设备 3000 台(套);引进优质种精200万粒;修建小区道路、绿化隔离带,通水、通电设施,发展肉牛健康养殖。在运城、临汾2市的主产县,建设晋南牛保种选育扩群小区10个,发展晋南牛10万头,作为开发优质高档改良肉牛的基础。

(七)肉羊

1、区域布局(共20个县):重点发展晋北肉羊区和中南部东山的20个基地县。优势区域包括:大同、浑源、左云、广灵、灵丘、右玉、平鲁区、朔城区、宁武、神池、五寨、代县、偏关、寿阳、左权、浮山、大宁、沁水、陵川、黎城。20个基地县羊肉产量在2006年3.8万吨占全省38%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9万吨和19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56%和73%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年存栏肉羊 1000 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小区(场)700 个,建设优种羊制种中心1个,扩建肉用绵羊原种场2个、改扩建肉用绵羊扩繁场5个,并配套饲草饲料用地。新建或扩建年加工能力在50万吨的羊专用配合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5个。养殖小区配套大型饲草揉搓机700 台(套),规模养殖户配备小型饲草揉搓机15万台。以畜禽耳标为载体,建立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八)鸡

1、鸡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25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遥、文 20 水、尧都、夏县、稷山5个县。):重点规划发展中南部为主的盆地鸡优势生产区25个基地县,包括小店、榆次、太谷、平遥、祁县、榆社、介休、文水、汾阳、孝义、原平、忻府、长子、洪洞、尧都、曲沃、襄汾、夏县、稷山、临猗、盐湖、永济、新绛、朔城、大同南郊。

其中,蛋鸡优势县20个,包括榆次、太谷、平遥、祁县、榆社、文水、汾阳、孝义、原平、忻府、长子、洪洞、尧都、曲沃、襄汾、夏县、稷山、临猗、朔城、大同南郊区。禽蛋产量在2006年26.4万吨占全省50%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41万吨和7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提高到55%和58%左右。

肉鸡优势县10个,包括盐湖、永济、夏县、稷山、新绛、尧都、文水、平遥、介休、小店。特色肉鸡区以运城市的基地县为主,重点发展三黄鸡、穗麻鸡、广西黄鸡生产。优势区10个县在2006年肉鸡出栏量2200万只占全省37.5%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肉鸡出栏量分别达到4000万只和1亿只,分别占到全省比重的44%和50%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存栏50000只以上的标准化蛋鸡小区25个。建设出栏50000只以上的标准化肉鸡小区10个。扩建存栏万只以上的规模户45个。以文水、永济、太谷、长子、平遥等5县(市)的禽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扩建。完善25个基地县中心(站)的疫苗冷链、贮藏运输、抗体监测配套仪器设备系统建设,力争免疫率达到100%,最大程度地消灭重大传染性疾病,搞好清洁、净化生 21 产,改扩建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使其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

(九)蔬菜

1、区域布局(共44个县):重点在六大盆地规划发展四大特色蔬菜产业区:一是以临汾、运城、上党盆地为主体的南部冬春蔬菜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新绛、闻喜、夏县和盐湖,临汾市的洪洞、尧都、襄汾、曲沃、翼城和侯马,长治市的长子、屯留、黎城、潞城和长治县,晋城市的沁水、高平和泽州等,共18个基地县(市、区)。针对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西北市场以及省会太原市场,以冬春设施蔬菜生产为发展目标,主要生产冬春茄果类喜温蔬菜;二是以晋中盆地为主的中部夏秋蔬菜生产区。包括太原市的清徐、小店和晋源,晋中市的寿阳、榆次、太谷、祁县和平遥,吕梁市的文水、离石和交城,阳泉郊区,共12个基地县(区)。针对以广东为首的华南市场,发展夏秋露地菜生产,主要生产茄果类、甘蓝等;三是以忻定、大同盆地为主的北部恋秋蔬菜生产区。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定襄、河曲和原平,朔州市的应县和朔城,大同市的阳高、天镇、大同南郊和大同县,共10个基地县(区)。主要针对京津、华南市场,重点发展胡萝卜、萝卜、洋葱、甘蓝等根茎类蔬菜生产;四是运城沿黄芦笋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永济、芮城、万荣和河津,共4个基地县(市)。主要针对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等国外市场,重点发展芦笋出口加工品。

优势区44个基地县将逐步引进名优特蔬菜品种,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稳步增加种植面积,积极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增加总量供给。到2010年,优势区蔬菜面积要达到470万亩,其中设施面积要达到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300万吨;到2015年,优势区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72%和75%;设施面积达到120万亩。在优势区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食用蔬菜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全省基本实现蔬菜无公害生产 , 无公害蔬菜产品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全省蔬菜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 40%,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蔬菜产业贡献额超过 800 元。

2、建设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优质无公害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为目标,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加强生产设施、示范和生产基地、市场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

生产设施建设。在四大蔬菜区44个基地县,加强节能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建设,大幅度提高冬春蔬菜生产能力。坚持基础设施实用化,配套设施科学化,因地制宜建设经济实用的日光温室和大中型拱棚的基础设施,降低投入产出比。根据生产需要,配套滴灌、CO2气肥及水肥一体化和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黄蓝诱虫板等技术装备,为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无公害示范基地建设。在蔬菜万亩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布点,开展环境与产品的监测、评估、申报、认证等工作。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生产,通过示范,带动区域内400余万亩优势蔬 23 菜生产的实施。在示范基地县各建立示范园区1个,示范村10个,重点承担区域内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在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且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内,选择部分县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为区域内和社会提供优良种苗,提高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水平。

市场流通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在44个县建设净菜配送中心和冷库,提高蔬菜产后处理能力和预冷、贮藏能力。在省、市、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站)配备技术服务、培训设备;在区域内万亩蔬菜乡(镇)建立技术服务站。为蔬菜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开展各种技术服务。

(十)油料

1、区域布局(共40个县):重点规划建设向日葵、胡麻、大豆、油菜四个品种的两大优势产业区40个基地县:一是东南部复播向日葵、大豆和冬油菜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永济、临猗、万荣、盐湖、闻喜和绛县,临汾市的襄汾、曲沃和翼城,晋城市的沁水、高平、泽州和阳城,长治市的长治县、平顺共15个县(市、区);二是中北部春播向日葵、胡麻、大豆生产区,包括晋中市的平遥、祁县、太谷和榆次,太原市的清徐和小店,吕梁市的兴县、临县、柳林和岚县,忻州市的河曲、原平、代县、神池、静乐、五寨、偏关、岢岚和宁武,朔州市的平鲁、山阴、朔城和右玉,大同市的新荣、左云共25个县(市、区)。优势区40个县2004年四种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48.8万亩、总产量28.6万吨,分别占全省的49.4 %和48.8%。到2010年,规划发展到350万亩,总产达到29.3 24 万吨。到2015年,规划发展到360万亩,总产达到31.1万吨。

2、建设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突出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不断发展油料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提高产品的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推进油料的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一是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制定10个油料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建设10个标准化技术示范园,每个面积5000亩,总面积5万亩;建设31个优质油料生产示范区,每个面积1万亩,总面积31万亩。到2015年,生产基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率达到 90%。项目区各县至少有1个品种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获得认证的产品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达到5000亩以上。二是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引导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在生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单,积极支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油料生产组织化程度。三是质量安全建设。由省级牵头制定符合项目区生产特点的油料质量标准10个,生产技术规范10个。四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优质向日葵、“双低”油菜、优质胡麻新品种和新技术;做好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加强技术培训。

(十一)苹果

1、区域布局(共30个县):根据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在太原市 25 以南规划建设5个优质苹果生产区共30个县。一是运城优质苹果区,包括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盐湖、闻喜、夏县、河津、稷山、新绛、永济等11个县;二是临汾优质苹果区,包括曲沃、翼城、吉县、襄汾、隰县、尧都、乡宁、霍州、大宁等9个县;三是晋中优质苹果区,包括太谷、榆次、祁县、平遥、介休、榆社等6个县;四是晋城优质苹果区,包括高平、陵川两个县;五是长治优质苹果区,包括沁县、武乡2个县。优势区30个县目前苹果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72.2%和88.6%。到2010年,优势区30个县苹果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78%和90%,平均亩产达1300公斤,比2006年增长14%;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85%和90%,单产水平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建设重点:包括五大优质苹果优势生产区和出口基地建设。在优质苹果生产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优质苗木供应、生产技术服务和产后处理能力。在5大区分别建设2万亩规模的高科技示范园区、1600亩规模的苗圃和2000吨气调保鲜库各1个。选择条件较好的县建设一批无公害苹果出口基地,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基地300万亩,制定、推广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水利设施及配套技术建设。

(十二)梨

1、区域布局(共20个县):重点规划建设4个优质梨生产区。一是忻定盆地优质梨生产区,包括原平、代县、忻府、定襄等4个县;二是晋中优质梨生产区,包括祁县、平遥、榆次、太谷、文水、临县等6 26 个县;三是晋南优质梨生产区,包括隰县、蒲县、盐湖、临猗、芮城、万荣等6个县;四是晋东南优质梨生产区,包括高平、泽州、长子、屯留4个县。优势区20个基地县梨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的70%和80%。到2010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比重达到80%和85%;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92%和93%。

2、建设重点:在优质梨优势生产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优质苗木供给、生产技术服务和市场建设。在优质梨重点县各建设万亩规模的高科技示范园区、500亩规模的优质梨苗木繁育基地各1个。在4个优质梨优势生产区建设无公害梨出口基地50万亩,分别建设产地果品批发市场1个。

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

(一)杂粮。优质杂粮重点开发谷子、荞麦、莜麦3个优势品种。

1、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48个县):

①谷子(共30个县)。规划为“三带五区”:一是太行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又分为三大优势区域。太行山北部优势区,包括大同市的广灵、浑源,忻州市的繁峙、五台、定襄共5个县;太行山中部优势区,包括太原市的阳曲,阳泉市的盂县、平定,晋中市的榆次、榆社共5个县;太行山南部优势区,包括长治市的武乡、沁县、襄垣、屯留、黎城、平顺、壶关,晋城市的陵川、泽州、阳城共10个县。二是吕梁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分一个区。包括兴县、临县、柳林、离石、汾阳、石楼共6个县。三是太岳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分一个区。包括临汾市的古县、安泽、27 浮山、翼城共4个县。

②荞麦(共9个县)。规划晋北、晋中两大优势生产区域。晋北荞麦优势生产区,以生产苦荞为主,包括灵丘、左云、广灵,朔州市的右玉、平鲁共5个县;晋中荞麦优势生产区,以生产甜荞为主,包括寿阳、和顺、左权、昔阳共4个县。

③莜麦(共13个县)。优势生产区域包括大同市的新荣、左云,朔州市的右玉、平鲁、山阴,忻州市的神池、河曲、五寨、保德、岢岚、宁武、静乐、偏关共13个县。

以上优势区48个县(不重复计)近三年三种杂粮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0%和63%,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分别为50%、30%和30%;到2015年,优势区播种面积、总产量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70%和75%、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80%、50%和60%。

2、建设重点:一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根据优势区域布局,在重点县建立良种繁育圃,每圃面积不少于100亩。二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设标准化技术示范园和优质小杂粮生产示范区。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要求,制定并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项目区各县至少要有1个品种获得无公害或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认证产品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要达到5000亩以上。三是围绕谷子、莜麦、荞麦三种作物的生产基地,择优扶持建设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到2015年,全省小杂粮系列产品加工率达到 60%以上。

(二)棉花

1、区域布局(共7个县):重点规划建设运城中熟优质棉区、临汾中早熟中短绒棉区两大优势区域。运城中熟优质棉区包括永济、临猗、盐湖、夏县、芮城等5个县,临汾中早熟中短绒棉区包括襄汾、曲沃等2个县。优势区7县2006年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5%和95%;到2010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87%和96%;到2015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92%和98%。

2、建设重点:重点建设5个优质棉花基地县,规模达到115万亩;建设2个专用棉生产基地县,规模达到15万亩。通过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努力降低“三丝”含量,使优势区棉花优质率达到90%以上,商品率达到95%以上,订单率达到40%左右。一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初步形成原种和良种配套的棉花种子繁育体系,保障优势区内全部实施统一供种,每个县统供品种不超过3个,优种统供率达到90%以上。二是在优势产区每个县建立1个5000亩高标准示范棉田,示范面积3.5万亩,辐射带动130万亩棉田的生产水平提高。推进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加强棉花播种、管理、采摘、晾晒、运输、包装行为规范。实现棉花从“生产环境、存放环境到加工运输环境”全过程的纤维品质跟踪检验检测。三是棉种加工设备配套建设。对现有棉种加工设备进行更换、改造和完善,提高脱绒包衣棉种的年加工能力。

(三)中药材

1、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20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顺、榆社、29 陵川、闻喜4个县。):重点规划发展黄芪、党参、柴胡、生地、远志连翘、黄芩7个品种。

①黄芪(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浑源、应县、繁峙、五寨等4个县的恒山、管涔山区,到2010年发展到24万亩,2015年发展到26万亩。

②党参(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陵川、平顺、壶关、武乡等4个县的太行山区,到2010年发展到7万亩,2015年发展到9万亩。

③柴胡(共6个县):优势区域为平顺、屯留、陵川、万荣、闻喜、垣曲等6个县的太行山、中条山山地丘陵区。到2010年发展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2万亩。

④生地(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太岳山、中条山一带的尧都、襄汾、曲沃、侯马等4个县。到2010年发展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万亩。

⑤远志(共2个县):优势区域为中条山地区的新绛、闻喜等2个县,到2010年发展到12万亩,2015年发展到14万亩。

⑥连翘(共3个县):优势区域为太行、太岳山区的安泽、陵川、榆社等3县,到2010年发展到6万亩,2015年发展到8万亩。

⑦黄芩(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陵川、平顺、榆社、和顺等4个县的太行、太岳山麓地区,到2010年发展到14万亩,2015年发展到17万亩。

以上不重复计算共20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顺、榆社、陵川、闻喜4个县。

2、建设重点:以提升山西道地中药材质量,创造一批在国内外公认 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中药材品种为目标,开展野生半野生药材抚育,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制订和实施质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GAP生产基地建设,扶持一批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建设中药材市场交易平台,形成产、加、销产业链。一是在全省建立10个苗木繁育基地,开展我省大宗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二是制定我省地方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依托全省农技推广体系,重点抓好种子繁育技术、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轮作倒茬、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商品储存养护等项技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三是对野生药材尤其是濒危的野生药材品种进行野生、半野生抚育技术的研究。四是在大宗药材主产区,建立符合GAP要求的大型中药材生产基地。同时系统整理山西省中药材具有传统道地特色的栽培技术,建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体系。

(四)蚕桑

1、区域布局(共15个县):重点规划发展东南部和南部蚕桑优势区域,包括晋城市的阳城、沁水、高平、陵川、泽州,长治市的屯留、沁县、武乡、襄垣,运城市的垣曲、闻喜、夏县,临汾市的隰县、翼城,吕梁市的柳林共15个县。目前,全省桑园面积共17万亩,分布在27个县。规划前三年,每年发展新桑园6000亩,到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8万亩;后五年每年发展新桑园5000亩,到2015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

2、建设重点:开发优质桑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一是新建桑园5万亩,其中2010年以前新建2万亩;淘汰老桑园和 31 低产桑园5万亩。二是建设优种桑树苗木基地1000亩,2010年以前建成;三是引进和选育优质蚕种,配臵蚕种质检仪器;四是推广养蚕新技术,包括大棚养蚕技术,2015年以前建设永久钢筋塑料养蚕大棚4300栋,其中2010年前建成1800栋;五是推广方格蔟上蔟新技术,优良蔟具使用率2010年前达到70%,2015年达到90%以上;六是烘茧设施配套,到2015年,年产茧达50万公斤以上乡镇配套相应的全自动烘茧机。

(五)绒山羊

1、区域布局(共11个县):重点发展晋西年存栏规模在6万只以上的11个基地县,包括岢岚、神池、静乐、偏关、河曲、保德、永和、隰县、兴县、岚县、临县。11个基地县在2006年羊绒总量293吨、占全省37%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600吨和1230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55%和74%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年存栏绒山羊 1000 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场)500 个。改扩建绒山羊原种场 1 个;改扩建绒山羊扩繁场 3 个,并配套饲草饲料用地。建设年加工能力 10 万只以上的大型精梳绒生产场 1 个。为养殖小区配套大型饲草揉搓机,规模养殖户配备小型饲草揉搓机设备。以畜禽耳标为载体,建立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六)蜜蜂

1、区域布局(共12个县):规划重点在榆次、阳泉郊区、盐湖、临猗、沁水、泽州、吉县、临县、忻府、平定、灵石、沁县等12个蜜源条件好和有养蜂基础的县建立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全省养蜂11.5万箱,蜂蜜产量为2600吨。到2010年,全省养蜂达到13万箱,32 蜂蜜产量达到3000吨;到2015年,全省养蜂达到16万箱,蜂蜜产量达到3500吨,优势区占全省的比重达到40%和45%以上。

2、建设重点: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开展蜜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养蜂生产。一是抗螨蜜蜂品系培育推广,依托省晋中种蜂场 在沁水、临猗、榆次区、忻府区、阳泉郊区 5 县区推广“抗螨蜜蜂品系” 2 万群,控制蜂螨危害,提高蜜蜂质量,推进专业化、标准化养蜂生产。

在上述5县区建立5个蜂王扩繁场和15个蜜蜂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形成我省优质蜂产品示范基地;三是推动蜂产品生产多元化发展,大力推广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等系列产品优质高产技术;四是大力发展授粉专用蜂群,探索建立蜜蜂授粉示范园区,提高种植业授粉专业化水平,提高养蜂生产效益;五是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养蜂业及产品开发的产业化经营。

(七)红枣。

1、区域布局(共27个县):重点规划建设三大优势区27个基地县:晋中汾河中游区,包括晋中市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吕梁市的交城、文水,太原市的清徐共7个县;西部沿黄区,包括忻州市的保德,吕梁市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临汾市的永和共6个县;晋南盆地丘陵区,包括临汾市的洪洞、尧都、襄汾、翼城、曲沃,运城市的稷山、临猗、河津、闻喜、夏县、盐湖、永济、芮城、平陆共14个县。三大优势区现有枣树面积385万亩,总产45万吨,到2010年,优势区面积发展到400万亩以上;到2015年,在面积稳定的基础上,总产达到200万吨以上,占到全省比重分别为70%和80%以上。

2、建设重点:以地方名枣开发为重点,配合建立名枣栽培管理技术规范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申请国家产地地理标志产品和品牌商标。一是优势高产枣园建设。在优势区建设纯正优质名枣高产示范园;整治改造结果枣园,高接换优。二是优质种苗采穗园建设。在每个优势县建设1个标准化采穗园,在优势区基地县选建标准化优质苗木生产基地,以满足枣园扩建与更新改造所需。

(八)核桃。

1、区域布局(共12个县):在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低山丘陵区三个核桃优生区重点规划建设汾阳、孝义、交口、左权、榆社、黎城、陵川、灵丘、平定、盂县、古县、安泽等12个优势核桃生产重点县。品种以适合我省生长的酥核桃为主,同时发展晋龙1号、晋龙2号以及其他优良品种,逐步高接换优,改造低产林,使我省核桃的品种得到进一步优化。优势区面积在2006年200万亩占全省44.7%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550万亩,占全省比重达到50%;2015年达到600万亩,占全省比重达到55%以上。

2、建设重点:以优质高产核桃园建设为重点。一是在核桃生产重点县建设高产示范园区和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扶持产地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二是在重点县建设无公害核桃生产基地。

第四章 保障措施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34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我省优势农产品生产总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省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职责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进一步转变职能,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切实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认真做好规划制定、政策宣传、信息引导、示范建设、科技推广、产销衔接等服务,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要以规划为指导,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整合相关政策,引导资金投向。要形成全省一盘棋,分步实施,分级负责,有序推进的格局。到2010年,要通过实施“四项计划”即玉米丰产增粮计划、规模健康养殖计划、高效园艺建设计划、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优先发展玉米、水果、蔬菜、猪、鸡、牛、羊、红枣等优势农产品,尽快形成我省的优势区域带和一批产业龙头企业,提高我省农业整体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省里将成立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领导组,组织指导规划编制、实施和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各市、县(市、区)也要以政府牵头,农业部门为主体,吸收计划、财政、林业、水利、农机、国土、金融、保险等相关部门参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本地区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和实施方案。各地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目标管理,层层落实任务分工,按照工程化管理办法实施优势农产品项目开发。农村基层单位、农民群 35 众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实施规划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宣传引导,把实施政府规划与自身生产经营行为结合起来,把获取局部短期收益与追求全局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提高主动参与规划实施的自觉性。

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决定了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模。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设施比较脆弱,物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要做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必须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淤地坝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力度,每年完成建设200万亩的高标准旱作田、节水灌溉高产田和盐碱化治理田,提升耕地质量和等级。大力扶持农技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综合执法、新型农民培训等六大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充实优势区域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完善试验示范基础设施,配备必需的技术服务装备,建立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扶持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启动“金农”工程,推进电视、电脑、电话“三电合一”建设。加快市、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和病虫害预警应急功能。解决基层执法人员办公场所和必要装备。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健全农民培训网络。全省农业六大支撑服务体系基本达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运转协调、服务到位的目标。

围绕20种优势农产品,全面启动基地县建设项目。在深入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小杂粮产区和中南部无公害水果蔬菜产业区的同时,重点在不同区域,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每个县建设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示范村和1000个科技示范户,要把种子工程和畜禽良种工程放在优先位臵。在粮、棉、菜优势产区,建设完善一批新品种研发和种子繁育、质检、加工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优质专用品种开发和应用步伐;在水果优势产区,建设完善一批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逐步实现优势产区果园无病毒化;在畜牧优势产区,建立完善一批种畜(禽)繁育站(场),发展能繁母畜,加快品种改良。使全省每一个基地县都成为我省的名优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基地县规模2008年拟建33个,到2010年发展到40个,2015年达到50个。

三、提升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必须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推广应用水平,把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与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按照市场化、标准化、安全化的思路,提升我省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加强品种创新和技术集成。要把良种作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先导产业来抓,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和产品优质率。扶持农业科研机构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科研设施,改善科研手段,开展科研创新,解决优势农产品开发的技术“瓶颈”。建 37 立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课题攻关。近3-5年,要围绕20种优势农产品,在旱作节水、农机化、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储藏、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加强协作攻关,尽快形成适宜不同优势品种、不同优势区域的技术应用体系。发挥农科教综合的优势,大力推广应用节本增效、节能减排、提质增量型的农业现代实用技术。

二是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生产体系。要加强农业技术标准试验研究,逐步形成科学、统一、规范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跟踪、研究和转化国际标准,在优势区域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国际化战略,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养殖)示范基地。坚持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化全程实施体系,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要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优势农产品从“生产环境、投入品到批发市场”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整治力度,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建立优势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农民技术培训。要整合省市县技术力量,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20种优势农产品都要成立专家顾问组,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每个基地县都要成立技术指导组。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和务农技能,38 不断增强农民接受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培育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农民队伍。

四、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的重要举措。每一种优势产品都要围绕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思路,整合生产、加工、经营资源,健全公司+基地+农户的机制,培育一批规模较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范围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叫响全国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立足产业整体开发,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优势农产品转化增值。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带区内聚集,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在优势产区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2012年之前,着力打造玉米、肉类、奶业、果品、蔬菜、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等产业链条。以目前确定的龙头企业方阵为重点,不断优化和整合资源,分别发展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及1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10个、100个。销售总收入由316亿元增加到5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由36%提高到40%以上。

五、加强市场和信息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提升我省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建立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相衔接,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市场网络,提高优势产区产品集散速度。要在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产地批发市场,完善市场交易、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发展现代流通。

加强省、市、县和优势区域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科学、完备、高效、权威的农产品信息体系,提高农产品信息化服务水平。2008年要建设省级信息数据中心,2010年要覆盖市县两级。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及时做好市场信息的预测预报,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有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积极引导和支持优势区域内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农民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合作,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2010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到1万个。

六、积极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要充分利用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取向,立足省情,积极探索“以煤补农”、“以企帮村”的新途径,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要集中用于优势区域。要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及 40 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措施,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建立完善20种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补贴机制,启动和扩大先进实用物化农业技术补贴。二是建立完善产粮和养殖大县奖励政策,对规模养殖实行“以奖代补”,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鼓励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三是完善我省优势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减免有关收费。鼓励扶持我省名优农产品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和评选活动。四是完善农业相关政策性保险与优惠税率政策。逐步将优势农产品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不断提高保费补助标准。支持对生猪、奶牛、种畜禽、设施栽培等风险较大的产品,率先在优势产区进行试点。对优势区域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实行优惠税率。

江西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对策研究 篇5

目前, 江西省对外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食用油, 水果, 活猪, 水产品和茶叶等农副产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除茶叶的产量有明显的减少, 食用油和活猪的产量略微的有所下降。而以水果为主要农产品的产业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1) 江西省农产品与其他省份的差距不断加大甚至对外出口停滞不前。江西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 1994年位居14位, 1997年位居第20位, 即便有所退步但仍旧位居前列, 但是也反映出我省的农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是在不断退后。并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的拉大。 (2) 我省农产品对外出口的结构以活动物产品为主。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1997年我省活动物及活动物产品的出口额约为3600万美元, 占当年所有对外出口农产品的比重第一, 位居第二的为植物产品, 如大米和茶叶及水果。位居第三的主要为烟草制品及食品。 (3) 江西省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始农产品。我省对外出口的农产品中超过一半是初始农产品, 如稻米, 畜产品, 茶叶, 特色食品等等农副产品。加工的农产品不足四分之一, 众所周知, 初始农产品的附价值不高。 (4) 我省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是日本, 中国香港和美国。

2 我省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来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挤占威胁。我省的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势必将受到来自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势力的威胁。 (2) 我省的农产品出口大都是通过中间商实施转口贸易, 还未能实现自主出口。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为了躲避国外强加给我国的贸易壁垒, 承受各种不必要的附加关税条款。因此这种贸易方式几乎成为了躲避贸易制裁的专用方法。 (3) 对外出口贸易的结构不合理。我省对外出口贸易结构的不完善和不合理。仍以初始加工农产品为主, 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极低。要想扩大对外贸易, 唯一途径只有不断的扩大生产数量。 (4) 企业规模过小。企业规模过小, 种类又过于繁多不仅会导致我省的这些企业在面对众多的有利竞争者时缺乏市场竞争力, 还会迫使这些小企业最终濒临破产的的边缘。 (5) 对外贸易市场过分集中。我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出口的市场主要还是集中于环太平洋地区, 过分集中的市场结构将会极大的打击农产品抵御外国对我国所强加的贸易保护壁垒。 (6) 农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目前相当部分的企业只能够采取中性包装和贴牌生产方式出口, 赚取的只是中间的那点微薄的加工费用。大部分的利润最终还是被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所赚走。

3 提高我省对外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的对策

3.1 优化农产品结构

我们的目标始终是积极的引导我省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企业努力争创省级品牌, 国家品牌乃至全球品牌。这不仅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与建设, 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这样有的放矢的有效措施将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同时逐步的完善构建起以省, 市, 县为一体的三级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出口支持系统。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就是尽快的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可以更好的为农产品的出口提供及时, 充分, 稳定的货源。生产基地这样规模化的生产也可以将我们手中已有的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又可将成本花费最小化,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成本花费的最小化相结合, 最终会促进我省农产品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这对于扩大发展我省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是极为有利的。就目前来看, 全球的农产品贸易结构主要以传统的大宗农产品贸易为主, 但由于这些农产品的附加经济较低, 近几年来全球对外贸易越来越趋向于高值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贸易的发展。因此在这些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扩张潜力。这是商机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省应该把握抓住时机, 看准方向, 大方面的进行改革。针对我省现存在的对外贸易结构中不够完善, 不够合理的部分予以改进。下面介绍具体的措施如下。

对于粮食类产品, 如大米, 关键就是严格把控我省优质大米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产值相对来说较高的重点企业的建设与完善。世界的粮食贸易环境不断变化, 这个我们无法控制但是各消费国居民对产品的口味偏好仍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这一点我们要好好把握。无论市场的环境再激烈, 我省也不可以降低原有的大米生产标准, 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培育出口感更好的, 品质更优的大米, 来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的注意。

对于活动物, 活动物产品, 我省在面对品种繁多的肉类产品时也要分清重与次, 而划分两者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选择那些存在消费潜力的肉类产品及拥有竞争发展优势的肉类加工企业。针对如何加工, 如何对外进行销售, 都应该根据我省及我省的主要对外贸易市场来灵活的应对。如活猪, 肉牛, 蜂蜜这些大众日常必须消费产品可以加大生产基地的建设, 重点进行生产与销售。而像一些动物的内脏, 头, 脚对于我省的主要市场之一的美国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消费的潜力。

对于茶叶, 水果, 蔬菜类产品, 我省存在的特色龙头企业, 如赣南脐橙, 婺源茶叶, 乐平果蔬, 奉新大米, 宜春皮蛋。我们要做的就是建设好这些地方的有机产品的生产基地的建设, 并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基地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包装和推广, 着力提高这些产品的品质和档次。

3.2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

我省在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引进利用外资在全省引进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仅为6%,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因为江西省对外出口农产品仍然以初始农产品为主, 所以吸收引进外资严重的不够。如果要想更加长远有效的发展我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 就必须积极的引进和利用外资, 是我省发展的必经之路。具体方法可以通过打造出一个对外招商引资的平台, 也可以给予外资企业一定经济和政策上的优惠政策。目的都在吸引外资。最大限度的去利用外国资本, 不仅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还可以雇佣外国人对我省企业进行管理从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 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以改变传统的以初始农产品为主的不合理的对外贸易结构。反过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国外市场更多的国外资本。我省经过五十年的发展。下一步就是要将农产品的进出口业务由国有垄断的经营体制逐渐地转向以“三资”企业为主的经营体制。

3.3 强化出口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全世界人民也在关注。但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也层出不穷, 这给我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带来不小的挑战。要想扩大我省的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那就必须要重视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从生产到出口, 环环相扣, 严格把关。尽可能的将存在危险降至最低水平。在种, 养, 殖的过程中不使用违禁激素, 农药等违禁药品, 即便非用不可也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控制用量。同时建立健全我国的出口检验检疫制度体系, 防控可能出现的疫病疫情和农兽药残留。海关要严格检查对外出口的农产品的质量。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各企业各部门各组织一起共同来规范一个相关的共同遵守的行内标准, 或组建一个以优化产品质量为目的的行业协会, 并由政府对其进行监督。多管齐下共同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网。

3.4 加强开拓国际市场力度

目前, 我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区, 如美国, 中国香港和日本。中国香港曾是江西省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所以我省除了要稳定住中国香港这块已经拥有的市场还要更充分的利用中国香港作为对外扩展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引进的同时也要更加有力的走出, 为的是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我省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打下牢固的基础。像非洲国家, 澳洲国家, 韩国, 拉丁美洲这些地区都是我省接下来要努力开拓的市场。

3.5 增加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

对于我省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 目前政府应给予尽可能多的扶持, 继续加大扶强, 扶优, 扶重点。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信贷力度, 给这些对外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 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政府还可以对其优先提供退关服务和出口退税服务。简化手续, 将对外出口的农产品以最快最便捷的速度出口出去, 从而保持产品的新鲜度。除此之外, 政府还可以利用自身在国家政策等各方面的所掌握的灵活信息为我省对外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提供一个详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信息咨询与服务的窗口, 因为信息的及时传达与否直接决定了我省的这些农产品生产企业是否能够及时的调整生产经营方向, 为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做出关键性的决定。目前而言, 我省的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还存在一个主要不被重视的问题:生产与贸易的相互脱节。管生产的其实并不了解市场, 而管贸易的又无法超控生产。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组织来发挥政府必要的调控作用, 调整生产关系中不如人意的地方, 才能使大众所需要的信息更加公开, 也更加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3.6 提升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

农民的整体素质体现在方方面面, 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更好的促进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 农民所生产出的农产品品质更优, 消费者对其消费的农产品的品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 不断学习新的养殖, 种植技术, 培育新品种, 改进旧有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农业生产者也应与时俱进。要想了解市场行情, 就得积极主动的与外界联系。企业也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 抓住机遇进行改革, 加快为农产品生产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建立。

摘要:江西省农业资源充沛, 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 对于我省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迈向质的飞跃具有非凡意义。据此, 详细的分析江西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最近多年来的现状, 同时也揭示了我省在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未来我省的农产品对外贸易进行了展望, 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江西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2014年上半年江西省农产品进出口情况[Z].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杨咏, 张红燕.江西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及启示[J].价格月刊, 2007, (12) .

[3]张爱民.江西主要农产品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5, (02) .

山西省农产品 篇6

农产品物流模式是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组织管理模式, 其绩效直接影响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不同地区和适应场合有不同的物流模式, 江西省现存主要农产品物流模式有:自产自销模式、批发市场主导模式、以中介主导模式、农超对接模式、农产品电商模式。

1.1 自产自销模式

自产自销模式指农户自行将农产品销售到产地市场或者外地市场, 是目前广大农产品生产者普遍选择的营销渠道。农产品自产自销可免增值税, 农户可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农产品能够及时变现。由于一般自产自销模式的规模不大, 而且农户一般难以了解到市场行情, 无法及时调整生产适应市场, 如遇到生产过剩、市场价格暴跌的时期, 最终导致农产品滞销, 往往在市场营销当中不能掌握主动权。且这种模式由于缺乏合理的包装、运输、保鲜措施, 导致农产品附加值极低。自产自销模式主要运用于部分欠发达地区, 物流效率比较低下。

1.2 批发市场主导模式

批发市场主导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牵头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 为生产和消费架设桥梁, 使农民直接面向市场组织生产, 从而带动当地区域的发展和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健全市场功能和规范市场行为, 保护农产品生产者利益。这种模式由于降低了农产品生产者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还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帮助的农户增加收入, 因此成为目前农产品物流主要模式, 运用非常广泛。由于批发市场模式的参与者众多, 涉及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加工商和零售商等主体, 农产品从产地销地经历的物流环节过多、时间过长, 物流成本不断上升, 加之批发市场配套物流设施还不完善, 造成农产品终端环节价格过高质量下降。

1.3 以中介主导模式

以中介为主导模式指的是由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之外的专门从事购买和销售的组织和个人完成农产品物流活动的过程。中介组织在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之外借助其专业化的组织和信息搜集能力, 合理分担主渠道物流与销售风险;同时简化物流流通环节, 降低物流成本;中介组织的存在利于农产品快速流通, 方便农户回款、消费者购买。在供应链角度分析, 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中介功能, 把分散的农产品集中起来到终端市场, 采用契约的方式进行后向资源整合, 避免繁杂的中间环节, 提高了物流整体效率。但中介主导模式毕竟不能代替农产品主渠道流通模式, 市场上中介组织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缺乏统一规范和管理。

1.4 农超对接模式

农超对接模式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协议书, 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商务部从2008年开始推动农超对接试点, 到2011年底, 中央财政总共安排了7亿元的资金, 在19个省市支持1000多个农超对接试点项目, 目前开展的农超对接的连锁经营企业已经有800多家, 从业人员已经有200多万。农超对接省去了不少物流中间环节, 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 有利于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还有利于生产者增收, 消费者也能用低价买到优质的农产品。但现行农超对接适用范围还不大, 以江西省为例, 赣南脐橙、乐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相对成熟, 但总体规模不大。虽然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较大, 但由于受到现行农业合作社专业化和规模化制约, 农超对接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1.5 农产品电商模式

农产品电商是现代商流、物流、信息流高效运行发展的产物, 以电子商务为平台, 消费需求为导向,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为保障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由之路。农产品电商物流运作流程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物流成本。但目前农产品电商平台限于技术和高成本的制约, 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 现有农产品物流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孤岛影响供应链运行效率

现有农产品物流模式虽然构建了物流信息系统, 但由于供应链上产、供、销还存在信息不对称, 客观上形成了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孤岛。长期以来, 从农产品生产端到销售终端往往缺少完整的信息采集、加工和发布, 供应链主体对物流信息的获取不畅、供应链节点信息滞后, 使得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出现了“牛鞭效应”。处于供应链起点和终点的农户和消费者由于存在“搭便车”心理, 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而连接供需双方的中介组织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优势侵犯农户和消费者利益, 谋取暴利。

2.2 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单一

虽然江西省农产品资源丰富, 物流模式也存在多种类型, 但运作模式还是较为单一。以赣南脐橙为例, 批发市场模式和以中介主导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农超对接发展“四处碰壁”, 并且这种情况还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在供应链角度上来说, 无论是时间还是流通效率上, 都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的瞬息万变。当市场供需发生巨大变化时, 由于储运和运输条件限制, 容易导致物流不畅, 无形当中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效率。

2.3 农产品可追溯性系统建设滞后

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物流各环节, 对农产品进行向前跟踪和向后追溯, 追究安全责任, 增强供应链透明性, 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维护节点企业声誉。尽管部分地区正在进行农产品可追施系统的建设, 但迫于技术方面和理论研究的不成熟, 加上大部分节点企业认知层次较低, 迫于政府压力或消费者需求, 缺乏农产品安全的自主追溯意识, 导致整体追溯系统建设滞后, 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1]魏国辰, 刘沈艳.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 2013 (3) :4-8

山西省农产品 篇7

山西省农机局展团

◎最佳畅销产品奖

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QJ系列井用潜水电泵

◎畅销产品金奖

山西飞象农机制造有限公司4YZ—3型不对行玉米收割机

山西征宇喷灌有限公司“征宇”牌快速拆装喷灌机

繁峙县农机修造厂6DZ—75/1200型低温榨油机

山西河东雄风农机有限公司2BQFM型气吸式免耕施肥播种机◎

山西省新绛机械厂2BJD—4A型半精密施肥播种机

襄垣县华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CM—2型马铃薯种植机

山西农机新技术开发公司生物质颗粒炊事取暖炉

山西中天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YZ—3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山西卓里集团有限公司WYT—8.5型微型遥控链式田园管理机

6FY—2240磨粉机

◎优秀贸易成果奖

运城市河东粮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粮食精选与面粉加工机械项目

◎最佳科技创新产品奖

山西信联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信联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优秀科技创新产品奖

山西飞象农机制造有限公司4YZ-3型不对行轻型玉米收割机

繁峙县农机修造厂6DZ—75/1200低温榨油机

◎优秀设计造型奖

山西省农机局展厅

农产品加工机械区造型

农村新能源装备区造型

先进集体◎

朔州市农机局

运城市农机局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管理站

山西省农机新技术服务中心

山西省农机研究院

山西省农机试验鉴定站

山西省农业机械总公司

山西现代农机推广展示服务中心

陕西省产品质量鉴定 篇8

陕西省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简称质检站)挂靠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授权的具有法定第三方公正地位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与质检中心、材料分析中心实行一套管理体制,陕西省产品质量鉴定。

1980年,由陕西省标准局和冶金局考核,决定由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负责省有色站的工作。

1985年省标准局以陕标发(85)48号文正式建立本站,挂靠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同年9月启用陕西省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印章。

1987年根据《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条例》通过了省标准局为首的专家组的审查认可,并以陕标发(1988)8号文予以发布。

1988年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更名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1989年质检站取得陕西省计量局对省有色站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89)量认(陕)字(E0101)号,并向社会公告。

1993年、1998年及2003、2009年质检中心四次顺利通过陕西省技术质量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复证,现行有效证书为CMA 2009270030号和CAL(2009)(陕)质监认字008号。

2009年12月,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批准,质检站可使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材料分析中心实验室认可章CNAS L3864。

陕西省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陕西省经委、技术监督局评出国家级、部省级有色金属优质产品130项,为省进出口公司、国家储备局检验了美、英、日、法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量进出口金属材料,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我们还承担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委托的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工作和陕西省技术监督局下达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季度性监督抽查任务。接受委托承担了航空、航天系统等的军工产品验收复查任务,政府各执法机关的产品鉴定任务,各企事业单位的采用国际标准认可检验、新产品投产鉴定检验、仲裁检验、产品质量认证及其它重要产品的委托检验任务。

齐继战 本报记者 王 梅/文

“打假维权情系百姓企业,公正廉明彰显质监形象”、“企业拥护,为民服务”,这是一年多来,陕西省质监局帮助企业解决质量纠纷、维护企业权益所获得的真诚感谢。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质量纠纷的解决难度越来越大,鉴定材料《陕西省产品质量鉴定》。很多案件成了马拉松式拉锯战,迟迟得不到解决。为了解决这类纠纷,陕西省质监局专门制定了《关于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工作程序》,通过全面发挥质监部门的调解作用,探索解决质量纠纷的新方法。

推荐阅读

杨文俊卸任蒙牛总裁职务 中粮地产孙伊萍接任

房地产库存超5万亿

发改委再度约谈食用油涨价企业

信号商卡斯柯回应动车事故

北京建筑业劳动合同范本出炉

车晓离婚后否认3亿分手费

涨停王浮出水面

馨月:央行意外降准的三大原因

日前,从600多公里外的榆林专程赶到西安,给省质监局送去感谢信的榆林市鑫钰油田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鑫钰公司)总经理曹新钰告诉记者:“几百万的损失,通过陕西盛榆林市质监局调解,不仅得到快速解决,还与那家企业成了朋友。我们感受到,质监部门是在用良知、善行和责任,服务社会和企业。”

据曹新钰介绍,去年5月,鑫钰公司从上海某钻具生产厂购买的石油钻杆,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严重断裂,造成近300万元经济损失。更让企业头疼的是,钻杆从几百米深的井下抽出时已经严重变形,给技术鉴定带来困难。面对双方僵持不下、企业一筹莫展的困境,陕西省质监局组织专家现场调查,又专程赶赴上海全面了解产品相关情况。负责处理纠纷的质监局工作人员、专家给钻具厂家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厂家同意退回150万元现金,并免费更换50根钻杆。

这起跨区域质量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为鑫钰公司挽回了损失,还促使钻具生产厂家转变服务理念,从适应恶劣生产环境入手,不断改进工艺,同时,企业进一步加强产品售后服务,专门派出技术人员常驻榆林,进行现场指导。如此一来,这家企业非但没有失去重要客户,反倒是在陕北的业务迅速展开。

前不久,华丰食品(咸阳)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电热水器质量事故。由于热水器移位,现场被破坏,产品无法鉴定,法院也无法受理。面对焦急的企业,陕西省质监局组织专家赶到事发现场,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有理有据的说理、入情入理的分析,使得纠纷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类似于这样的产品质量纠纷,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陕西省质监局已经受理了36件,涉及产品价值1348万元。《中国质量报》

(来源:中国质量报)

山西省农产品 篇9

质量黑榜:

报告解读

山西省农产品 篇10

质量黑榜:

报告解读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文化下一篇:管理体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