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量十篇

2024-05-20

信息过量 篇1

1 语用学理论对人际交流中信息量的要求描述

1.1 语言经济学理论

法国语言学家Martinet最早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 (Eco nomic Principle) ”。在言语交际中, 人们总是在追求以最少的言语投入获取最大的交际满足, 即追求言语效用最大化 (向明友2002) 。美国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于1965年在《行为科学》上以“语言的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nguage) 为题发表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语言经济学这一概念。他认为经济学与语言方面的“最佳化” (optimality) 有着密切的费用-效益关系, 并在现代经济活动与信息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末, 博弈论大师Ariel Rubinstein的《经济学与语言》提出了经济学的语言问题和语言的经济学分析, 把经济学的概念和手段应用到语言的研究上。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 言语交际行为中同样存在资源的稀缺和选择问题, 因而言语使用者会不断追求言语效用最大化, 这样言语投入量和需求量才能达到均衡 (骆裴娅2009) 。

1.2 会话的合作原则

1967年,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会话与逻辑》中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他指出, 会话要根据你参与的交谈的共同目标和方向, 按照交谈所处阶段的要求进行表达, 并且概括了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四条准则, 即数量准则 (quantity) 、质量准则 (quality) 、关系准则 (relation) 、和方式准则 (manner) (Grice, H.P.1975) 。其中对数量准则的描述为:语言内容如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 但所提供的信息不要过量, 即用最经济、最有效的话来表达最大的信息量 (何兆熊2003) 。

1.3 冗余信息与过量信息

“冗余” (redundancy) , 这一术语是由信息论的创始人Shannon提出来的。Shannon认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噪音的干扰。为了增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必须在原信息中加入比实际需要更多一些的信息, 这些多出来的信息便是冗余信息 (王磊2010) 。信息冗余有积极冗余 (positive redundancy) 和消极冗余 (negative redundancy) 之分 (万成兵2005) 。积极冗余的使用, 一是交际背景的需求, 二是为了增强交际的效果。消极冗余主要是指交际语言不够精炼简洁, 语言运用重复, 没有提供新的信息。

过量信息 (overinformativeness) 指交际一方或双方提供了超过交际需求的信息。过量信息是一种与交际话题有关或无关的多余信息, 是在需求的基本信息外超额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交际产生积极作用, 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会话信息过量对会话发展进程造成阻碍、拖延等负面影响 (张璐2011) 。虽然信息冗余有时也包括有多余的信息, 但是主要指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层面上的问题, 而过量信息主要指交际中提供的信息量。因此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2 造成人际交流信息过量的原因分析

当说话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交际目的, 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 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 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 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 (何自然、冉永平2002) 。信息过量是发生交际语用失误的重要表现形式, 对人际交流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造成人际交流中信息过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性格型信息过量

人际交流中, 性格外向的人倾向于滔滔不绝。滔滔不绝的过程就是提供过量信息的过程。所谓“言多必失”,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赞成少言寡语, 给人们一种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淡感觉。但是, 不分场合就“滔滔不绝”是一种冲动或习惯。有时滔滔不绝也许没有提供什么实质信息, Shannon将其称为冗余信息;但是有时也许会泄露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即过量信息。有一篇文章《The man who talked too much》, 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名叫Fred Crane的旅客, 因为太爱说话, 而个人贵重物品被乔装打扮成警察的小偷偷走的故事 (曾肯干等:1998) 。

2.2 情感型信息过量

人际交流中, 交际的一方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 如热情、友好、积极主动, 或者冷淡、反感、厌烦、消极被动, 在提供正常的信息之外, 总会在冲动中提供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属于过量信息。如在一次行业交流会议前, 一名男士对一名与会女士感兴趣, 女士仅仅问了一句“您贵姓?”, 男士便将自己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年收入、家庭状况等一股脑说出来, 最后还加上一句“我还没有女朋友”。这是典型的情感型信息过量。

2.3 炫耀型信息过量

喜爱出风头、喜爱炫耀的人在与他人交流时倾向于提供更多的信息。这种人在公共场所更爱大声说话, 接打电话旁若无人, 周边的人并不需要他提供任何信息, 但是由于其炫耀的声调、骄傲的心态、居高临下的心理, 造成他人获取过量信息的结果。有一名在外打工的男青年, 乘火车回乡途中与一貌美女孩邻座。因想与女孩套近乎, 就向女孩说起在外打工一月能挣多少钱, 还把自己回乡带的钱当着女孩的面数了好几遍。一小时后, 女孩向乘警报案, 说自己的钱丢了, 怀疑是邻座的男青年偷的。经检查, 男青年衣兜里的钱数与女孩说的一致。男青年大叫冤屈。在乘警就要带走男青年进一步审讯的时候, 女孩向大家说明了真相, 是看不惯男青年的做派, 才故意惩罚他一下子的。虽然在这件事上女孩做得不妥, 但是留给男青年的教训是深刻的。

2.4 解释型信息过量

为了取得交际对象的信任, 交际的一方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之外, 很可能会接二连三提供很多其他信息。这些信息与交际主体无关, 一则浪费时间, 二则别人不一定感兴趣, 三则显得急于取得别人的信任, 反倒引人怀疑, 四是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2.5 目的型信息过量

在人际交流中, 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有些人在特定的交际场合, 专门或故意提供过量信息。与上述四种情况无意中提供过量信息不同, 主观型信息过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有的是预先安排的, 有的是根据情况的变化临时调整的, 但是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如为了取得交际对象的信任、了解对方的更多信息, 鼓动别人做事, 制造假象, 麻痹对方, 引人上钩等。三国演义中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段, 东吴主帅周瑜就是采取主动提供虚假过量信息, 一方面说老同学聚会, 不谈公事, 谁谈严惩;另一方面假装醉酒, 故意泄露虚假军情, 使蒋干自以为窃取了重要情报, 从而促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两员大将, 达到了离间计的目的 (罗贯中2002) 。

3 信息过量的消极后果及语用例析

从以上分析得知, 在正常的信息需求量之外, 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地向对方提供过量信息, 作为为对基本信息的补充、强调、解释, 有助于人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有益于增强双方的理解, 加深双方的友谊。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活动中, 有目的地提供过量信息作为一种交际手段, 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讲, 会话信息过量又能反映合作原则, 从而促进会话积极发展 (张璐, 2011) 。但是过量信息产生的消极后果不容忽视。话语过多会增加听者的负担, 使其抓不住重点;不恰当的多余信息会让听者产生另外的想法。只要交际不受影响, 经济的表达比信息冗余的话语更易接受。一般来说, 过量信息主要有以下消极后果:

3.1 泄漏机密, 给别有用心之人造成可乘之机

顾客:你们能大量供应优质虫草吗?

店员:没问题。我们在对面仓库院中有专门库房, 存放有大量现货。

结果:据报道, 2005年12月12日清晨, 四川省成都市某虫草行被盗。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个地洞, 经过初查, 是盗贼利用简单的挖掘工具和盗墓原理, 从虫草行对面的商铺中挖了一个地洞直通道虫草行的库房, 并将大约200公斤的虫草盗走。上等的虫草一公斤要卖到近20万元, 200公斤的上等虫草被盗, 损失高达数千万元 (四川在线:2006) 。

语用分析:根据格赖斯的会话合作理论, 店员只需有礼貌地提供真实、相关、适量信息即可, 无需提供过量信息。在本案中, 店员显然把乔装打扮后的窃贼当成了正经的生意人, 于是为了拉一个大客户, 就提供了过量信息, 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所利用。窃贼通过暗地跟踪, 认清库房地址, 偷挖地道, 制造了这件弥天大案。

纠正建议:在上面案例对话中, 店员每天接待顾客较多, 有了解市场行情的, 也有确实要购买的, 也不排除有伺机偷盗诈骗的。店员应具备一定的鉴别技巧, 根据具体情况, 分别应对。在初次询价阶段, 如顾客问能否大量供应现货, 店员只用回答:“没有问题, 我们有稳定的进货渠道, 能够保证按时供应”即可。其他具体问题等顾客看过样品, 凭销售合同交易即可, 完全没有必要将库房位置告知对方。

3.2 泄露信息, 上当受骗

一名女大学生乘火车去广州东莞实习。一路上, 该女生非常兴奋, 没有信息防范意识, 与邻座旅客交谈, 把自己的身份和此行目的说得一清二楚。火车快到广州时, 该大学生与接站人员通电话。由于噪音太大, 女孩提高嗓门, 周围旅客可轻易听到其交谈内容和接站信息。

结果:下车后, 女孩被冒充的接站人员接走, 随后银行卡上的3000元资金被诈骗一空。通过公用电话紧急联系实习单位接站人, 方知是车上同行旅客骗子在途中获取过量信息, 见财起意, 策划了一起诈骗案。

语用分析:在人际交流中, 有时会因某种原因不便向对方传输自己的信息, 或在某种场合, 对一些问题不愿回答又不可回避, 此时人们会选用模糊语言间接委婉地表达意思, 给谈判双方都留有余地, 缓和语气 (杨劼、李芳2006) 。模糊语言可用于减少真实值的程度或改变相关的范围。另外, 在对有些问题难以回答时可以闪烁其词, 避重就轻, 以模糊应对的方式解决。 (胡庚申1990) 。火车是一个流动的社会群体, 各色人等, 鱼目混杂。在旅行中旅客们相互攀谈并无不妥, 但是不要谈到个人的私密问题。对打探个人行踪目的的旅客要有戒心。总之, 不让他人掌握你的实际情况, 你就有主动权。本案例中女大学生涉世不深, 交谈中不知保护自己, 让骗子知道了她是第一次来广州, 又让骗子知道了自己与接站人不认识, 结果由于提供过量信息而被骗。

纠正建议:旅行中不过多谈及自己的情况。如有人问起你的行程目的、行程安排、个人情况, 可以模糊回答。该女孩如果说是去广州亲戚家玩, 亲戚家有人来接站, 则骗子一般会打消行骗念头。另外, 应对过于殷勤、别有用心的提问, 采用外交式回答, 也称为冗余对话策略, 不提供任何过量信息, 巧妙地保护自己。

3.3 言多必失, 伤人自尊

顾客在试衣间换上新上衣后出来, 在试衣镜前看衣服是否合适。

店员:这件上衣您穿上太合适了!

顾客面带微笑, 继续在镜子前走动, 欣赏衣服的合适程度。

店员:上衣很合适, 不过你的裤子太过时了, 与上衣不太搭配, 您干脆再买条裤子吧。

结果:顾客皱起眉头, 面露不快, 对店员说:我再转转看看。

语用分析:语言的经济性提醒人们注意尽可能少地使用语言手段, 尽可能多地表达信息, 实现言语效用最大化 (骆裴娅2009) 。礼貌原则强调说话要看对象、要注意言行的时间和场合、要注意言行, 还应注意言语表达和效果, 要恰到好处。不严谨的言语就会冒犯他人。 (何兆熊2000) 。委婉表达并不是语气、态度上的软弱, 并不是一味的讨好对方, 它是一种对谈判“起积极作用的语用策略” (邱天河, 2000) 。本案中店员说一句:“上衣很合适”就很好了, 但是或许出于热情, 或许想多卖一条裤子, 多说了“顾客的裤子太过时了”, 既违背了语言的合作理论, 又违背语言的礼貌原则和顺应轮, 无意间伤害了顾客的自尊, 造成顾客心理上的不快, 失去一次做成生意的机会。一般来说, 人际交流中不要对对客户的年龄、性别、品味、层次、宗教信仰、肤色、长相、学历、习惯、用品等进行评判, 这极易伤人的自尊, 造成交际的不愉快。

纠正建议:顾客进店, 店员友好问候致意即可。关注顾客需求, 必要时提供帮助, 不厌其烦, 始终面带微笑。顾客试衣期间可适当进行评价, 但不可对顾客的穿着说三道四, 看似热情关注, 实则最容易伤人自尊。对顾客着装的否定会造成心理上的不愉快。如有顺势推销裤子, 不要说顾客的裤子不好, 而要委婉地说:“这件上衣您穿着很合适。我们这儿有新进的裤子, 与这件上衣很搭配, 您试试看?”。让顾客自己去感受, 去评判, 去接受。

4 结束语

雅格布·马尔萨克的语言经济学理论、格赖斯的“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对人际交流中信息量的多少和信息的提供方式提出了很好的指导。除非有特殊需要, 我们应坚持语言经济学原则, 根据交际要求, 向交际对方提供适量信息。这样既节省时间, 又减少误解。总之, 在人际交流中, 我们向对方提供哪些信息, 该不该提供过量信息, 都要慎重考虑, 不可信口开河, 口无遮拦, 否则必会造成种种后果。人际交流中并不是信息量越大越有助于达到好的沟通效果, 不受限制的信息流动会导致信息过量而影响交际 (张璐, 2011) 。汉语中有一句话:沉默是金。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不说话, 而是提醒我们说话不要太随意, 做一个有涵养、有技巧的交流者, 是对交际对方的尊重, 也有利于人际交流活动的正常进行。

摘要:语言的合作原则和语言经济学理论都对人际交流中的信息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信息冗余不同, 信息过量主要指提供超过交际需求的信息量。在特殊语境下, 信息过量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 信息过量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分析造成人际交流中信息过量的多种因素, 结合实际案例, 开展人际交流信息过量现象的语用研究, 对于提高人们参与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提升人际交流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际交流,信息过量,信息冗余,语用解析

参考文献

[1]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C]//Coie P, Morgan J L.Syn tax and Semantics3: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5:45-46, 75.

[2]胡庚申.涉外外语:语言表达策略技巧[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0.

[3]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353-355

[4]何兆雄.语用学文献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370-372, 374.

[5]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205-207.

[6]骆裴娅.经济语言学视域下的广告语言[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9 (4) :142-145.

[8]邱天河.语用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4) :40-42.

[8]向明友.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5) :309-316.

[9]杨劼, 李芳.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委婉表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 :260-262.

[10]曾肯干.英语泛读教程:一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84-91.

[11]张璐.会话信息过量现象的语用解释[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1 (2) :73-75.

信息过量 篇2

外汇储备, 又称为外汇存底, 是指一个国家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一部分是外汇, 即一个国家政府拥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所拥有的并可以任意兑换外币的资产。换言之, 外汇储备是证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表现, 是一个国家用于稳定汇率, 使一个国家收支得以平衡的保障, 也是偿还债务的外汇储备, 也就是说, 外汇储备是指除外汇以外的现钞, 在国际银行上的存款, 国际上的有价证券等等的资产。

二、我国过量外汇储备原因

(一) 国际储备资产结构不合理

据报道, 中国银行近几年来公布的数据显示,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约有4万亿美元, 较走之前增长约1300亿美元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世界第一, 而日本, 是外汇储备余额排名为世界第二。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统计显示,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黄金储备量为世界第六, 排名前五的分别为美国、德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意大利和法国。

在2004年至2011年, 我国对外投资收益均值为3.3%而美国相较于我国会更高。

(二)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不合理

长久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存在着问题, 比如在外汇储备保值方法单一, 在我国大部分的外汇储备中, 主要用于了购买美国国债。上半年我国购买日本国债达到了202亿美元, 创下了纪录, 是以往购买日本国债规模的7倍。如今美元储备过多已经存在了问题。比如我国的我国收到其他国际经济状态的波动加大, 风险提过, 利率也不断上长, 导致通货膨胀, 如果将这些外汇储备到了老百姓头上, 就更难以变现, 风险也会加大, 因此, 我国储备大量美元, 若美元贬值我国就要承担风险。

(三) 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缺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家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时候并没有给予帮助, 而且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也是会附加一些极为严格的调整方法, 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抵御金融风险不得不出被大量的外汇,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样也是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着较大的外汇储备, 保持外汇储备的增长。

三、我解决国过量外汇储备原因的相应对策

(一) 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改变

第一, 要转变政府外贸管理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减轻就业压力, 造福于民, 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第二, 在出口中要坚持以质量取胜, 提高产品各项质量。努力将我国产品的质量与国际产品的质量达到一致, 坚持把关拒绝将一些劣质, 低质的货物出口,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 要做到公开透明, 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信誉, 虽然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中发展较快的国家, 但也不能对于产品质量有所松懈, 应进一步扩大规模, 将我国更多的国产商品走出国门推销到国际市场中去, 让更多的国家了解我们的中国产品并使用它们。这是提升我国产品在各个国家中的产品形象。

(二) 调整现行结售汇制度

对于强化结售汇制度, 国家在控制企业和个人的同时, 也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在我国进行出口和个人赚取外汇的同时, 也增加了一些外汇储备, 近几年, 我们就会发现我国成为了外汇储备过剩的国家, 但是结售汇制度依然保持原先的状态, 对于这项制度, 我国不应该要求过高, 国际不一定要掌握大量的外汇, 应该将外汇分散给老百姓, 让老百姓自由分配手中的外汇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 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规避汇率风险

导致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要解决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根本途径是, 积极促进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结构调整, 对外汇管理以及对外投资管理体制要进行改革, 目前中国企业要尝试“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来推进我国开放性经济国际化的进程。鼓励急需设备的技术进口、研发国际化和国外大宗商品的投资。 (1) 大力进口高附加值设备和技术。 (2) 推动设立海外研发基地。 (3) 加快战略物质投资和储备。中国可以依靠多边合作机制, 鼓励各国运用外汇储备共同注册成立区域内国际化的政策性开发金融机构。中国利用外汇储备, 建立区域内开放性的金融机构或外汇储备基金, 对稳定区域经济环境, 改善金融系统, 规避金融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终归要的是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他不仅可是平衡国际收支, 还可以稳定外汇汇率, 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国家的信用。在近几年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在整张幅度上会有所下降, 而外汇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但过度的外汇春悲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他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目前, 我国在保证外汇储备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 应合理地运用外汇储备增加其盈利性,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 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 和对外经济的实力起到一定的象征力, 我国应在此基础上, 将外汇储备合理运用, 实现外汇储备效益最大化, 有针对性的调整外汇管理的机制, 以保证我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摘要:外汇储备是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象征, 它抵御了金融危机, 弥补了各国在国际上的收支平衡的差距, 稳定了各国汇率以及维持国际信用的各种前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国的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 与其他国家的数据相比, 我国在国际上的储备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完善我国在国际上的储备管理就成为了目前讨论的热点。

关键词:外汇储备,过量,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国际金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魏晓琴, 尤元宝.“论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基于对模型的改进及运用”[J].中国管理科学, 2004, 101

[4]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过量信息让股市随波逐流 篇3

问题并不在于无休止的调查、研究和统计数据——零售额、房屋价格、消费者信心指数、失业率等等。不管准确与否是否有用,这些数据至少描述了经济领域的发展动态——从长远来看,是股票价格根本的推动力。真正的问题是投资者还面临着另一股数据流。即来自于世界各地众多市场的交易信息。这些信息源源不断,纷繁复杂,对投资者判断其他投资者的想法起到误导作用。

投资者一直关注其他投资者的行为,但目前他们整天被市场主导者的论调所困扰。美国的股市收盘后,美国的投资者把目光转向标准普尔期货市场,以此判断未来股价的走向。然后他们又求助于国外市场,先是亚洲然后是欧洲。这些市场的行情通常又会为美国股市的开盘定调。与以往相比,近来,大家熟知的市场对股票行情产生很大影响的情况越来越少。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有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指数——VIX指数(波动率指数)。

因为它反映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预期,所以通常又被称作“恐惧指数”。CDS市场(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在影响股市方面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讲,CDS是为了制约公司的违约。近一段时间,如果一家公司的CDS价格上升(意味着人们认为该公司违约的可能性更大)它的股价通常会下降。

这些市场和指标是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一种极不确定的环境中,由于市场和指标受到商务媒体的极大关注,投资者很自然地根据他们预测未来。这种趋势令人担忧。只要打开CNBS或上网就会看到日本市场在暴跌或恐惧指数在飙升。结果使得投资者不去仔细分析公司业绩和经济基本规律,鼓励纯粹的投机投资——投资成为一种预测其他投资者将会做什么的行为。同时,其他市场的交易人也在依赖美国的股市提供指导——当道指上升时,日经指数交易人通常会做出积极反应——VIX和期货交易人公然试图预测美国股票市场的走向。投资者发现自己就像《来自上海的女人》中的枪手一样陷入了镜子迷宫。

这种对市场的关注很少会产生好的影响,它很容易导致连锁反应——一个市场的卖出引发另一个市场的卖出,同时还会为操纵市场提供可乘之机。今年早些时候,金融公司受到空头围攻。有一种猜测是人们在购买他们以前所回避的公司的CDS,因而推高了这些公司的CDS价格。看起来好像是CDS市场非常担心这些公司可能倒闭,从而使得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空头增加。如果空头不这样做,他们就发不了意外之财。

即使这些辅助市场不是在赌博,对它们的关注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它们自身的参考价值。与庞大的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相比,这些市场都很小,因而左右这些市场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同时由于这些市场保证金要求低,投机者投入很少的钱就可以对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CDS契约一般也不是很贵。因此很少的投资就能推动它的价格。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人从这些市场获取信息就是螳臂当车。

职场双语]如何应对职场信息过量 篇4

如何应对职场信息过量]

“命令-控制”模式并未消失,也永远不会消失,老板还是老板。如果我的老板吩咐我做件事,我会立刻起身去做。如果巴茨让手下做什么事,而他们没有立刻照办,就会有麻烦了——而这与互联网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寿终正寝。互联网让“命令-控制”模式不复存在。如今,人人都可以抢在老板之前,对他们的`一举一动加以分析和奚落,对员工颐指气使已不再可能。

上述观点是雅虎(Yahoo)新任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在《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年度特刊《的世界》(The World in )中提出的。它听上去十分新颖,也貌似有理,我差点儿就被哄弄住了,以为“信息洪流”或许真的彻底改变了管理方式。但随后我向四周张望了一下,看到许多人平静地趴在办公桌边,做着自己拿钱要做的事情:工作。

“命令-控制”模式并未消失,也永远不会消失。老板还是老板。如果我的老板吩咐我做件事,我会立刻起身去做。如果巴茨让手下做什么事,而他们没有立刻照办,就会有麻烦了——而这与互联网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巴茨说的不错,可获得的信息量,的确改变了公司运作以及我们相互沟通的方式。但看上去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老板与下属的沟通方式。被海量资讯歪曲和吞噬掉的,都是其它方面。

Traditional management is over. The internet has killed command and control. Now that everyone can analyse and ridicule their chief executive’s every move almost before they’ve made it, it has become impossible to order people about.

This view is put forward by Carol Bartz, the new head of Yahoo, in The Economist’s “The World in 2010”. It sounds pacey and plausible and for a second I was lulled into thinking that perhaps the “Niagara of information” really has changed management for ever. But then I looked around me. I saw lots of people at desks calmly doing what they were paid to do: working.

Command and control is not over and won’t ever be. Bosses are still bosses. If mine tells me to do something, I’m inclined to get up off my bottom and do it. If Bartz’s employees don’t get off their bottoms when she tells them to, there is a problem – and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ternet.

She is right that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does change the way companies are run and the way w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ut it seems that the only line of communication that has not changed is between boss and underling. It is all the other lines that have become distorted and muffled by the sheer amount of stuff out there.

In the past couple of weeks, I’ve come across two ways in which companies are managing this – and both of them are quite worrying.

The first comes from a friend who works in communications for a large organisation. She has noticed that her staff are responding to the information overload not by digesting too much of it, but by stopping to digest anything at all. She tells me that, in her company, the written word has lost almost all its power. No one reads e-mails any more –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ose from the boss. Messages from anyone else are either deleted unread or given a cursory glance and then ignored. Messages on Twitter have slightly more impact, but 140 characters seem to be too many for some, and the sheer number of these messages means many of them miss their mark.

Her answer is to bypass the written word and convey simple messages in little snatches of video instead. Watching these snippets, I wanted to laugh. Here was a woman with a first class degree from Cambridge university talking as if she were a manically smiling children’s TV presenter. The camera showed her delivering a simple, upbeat message before moving to a man who wrote the same message – “Keep it simple” – on a flip chart with a chunky felt tip marker.

Isn’t that a bit patronising? I asked. Quite possibly, she replied. But because people seemed to be listening, she didn’t care.

Other companies have decided to deal with too much information by giving up any attempt to manage it on the grounds that to do so costs too much. Since the recession began, many have closed their libraries and taken the axe to their knowledge management divisions, set up with such pride and optimism barely a decade ago. In one big consultancy, all the people who used to sort information into usable chunks have just been fired, and consultants have been told that they will have to “self-service their knowledge needs”.

This is almost certainly a mistake. Self-servicing our knowledge needs is something most of us are pretty bad at. Which is why, as Bartz points out, we need business leaders who will not only tell us what to do but help us know what to think.

Bartz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do this successfully, leaders must acquire two skills. First, they must listen more than before. I’m not so sure about this. The trou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age is that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talking simultaneously. Leaders surely need to do not more listening but more ignoring. More than ever, the good leader surely needs to learn how to become selectively deaf.

我国大学生过量饮酒行为流行现状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分层随机整群方式,自27个省级单位下辖高等院校抽样;分3片:东片含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中片含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西片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等。各省内由社会经济发达、较发达、欠发达3片组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测试队,按《全国大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实施方案》[7]调查。对象由大专生(3 a制)和本科生(4 a制)组成,年龄为17~24岁;93.2%为汉族,民族学生随校参与。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集体匿名填写问卷;现场质控符合要求。合计有效人数52 150人(男生23 912人,女生28 238人)。

1.2 指标

按国际规范定义[8],各指标分别为:①曾饮酒(lifetime drink),(以往任何时候)曾喝过1杯以上酒(半瓶/1听啤酒,1小盅白酒,1杯葡萄酒或黄酒)。②开始饮酒年龄,分7~9岁、10~11岁、12~13岁、14~15岁、≥16岁5组。③目前饮酒(current drink),除以往30 d未饮酒者外的所有对象(有不同的天数频次)。④频繁饮酒(frequent drink),上述目前饮酒者中≥20 d/月的。⑤过量饮酒(binge drink),1~2 h内连喝5杯以上在1 d以上。⑥重度过量饮酒(heavy binge drink),过量饮酒中的≥10 d者。⑦曾醉酒(drunkenness),以往12个月曾因过量饮酒而头晕、头疼、嗜睡等,1次以上。⑧中重度醉酒,醉酒者中,合计次数为3~9次(中度)和≥10次(重度)。

2 结果

2.1 曾饮酒率

受试男生87.4%、女生75.1%回答曾饮酒。各年级男生都在85%或以上,大专二年级高达89.5%;各年级女生都超过72.0%,本科二年级达77.1%。见图1。

2.2 目前饮酒率和频繁饮酒率

本群体目前饮酒率为48.8%,其中频繁饮酒率(≥20 d/月)为4.9%。表1显示,目前饮酒率男生为66.1%,女生为34.2%;频繁饮酒率男生为5.7%,女生为4.3%;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且均为西片最高,东、中片目前饮酒率相近,而频繁饮酒率清晰表现为西片>中片>东片。相同省内发达、较发达地区目前饮酒率略高于欠发达地区;频繁饮酒率则显著表现为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大专生、本科生目前饮酒率相近,但前者频繁饮酒率较高。目前饮酒率随年级逐步上升,大二频繁饮酒率较高。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P<0.05,**P<0.01。

2.3 过量、重度过量饮酒率

本群体23.5%有过量饮酒行为;其中重度报告率(≥10 d)为1.7%。在表2中,男生过量、重度过量饮酒率都3倍以上于女生,且都表现为西片>中片>东片。重度过量饮酒率西片2倍于东片,而东、中片间差异较小;但在社会经济3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科生过量饮酒率高于大专生,但两者重度过量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年级(大三、四)过量饮酒率高于低年级,但重度过量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曾醉酒、中重度醉酒率

本群体29.9%过去1 a曾醉酒;6.3%醉过3次以上(中重度)。表3表明,该2项百分率男生分别2,4倍以上于女生。东、中、西片醉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重度醉酒率西片>中片>东片。两报告率在社会经济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醉酒率较发达地区最高,其次是发达,欠发达地区;中重度醉酒率则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曾醉酒、中重度醉酒率本科生都显著高于大专生,且随年级上升趋势均非常明显。

2.5 不同饮酒开始年龄组5项过量饮酒行为发生率

表4显示,35.7%的男生、25.7%的女生13岁前开始饮酒。频繁饮酒率男生大体随饮酒开始年龄增大而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则≤13岁、≥16岁两头高,14~15岁最低。过量饮酒率无论男女,均为≤13岁前开始者最高,14~15岁其次,≥16岁者最低。“重度过量饮酒”率有以下特点:≤13岁开始者最高而≥16岁组最低;男女13岁前都出现7~9,12~13岁2次峰值,发生率显著高于10~11岁组。曾醉酒、中重度醉酒率的共同特征是无论男女,≥16岁者才开始者发生率均最低。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P<0.01。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P<0.01。

3 讨论

本研究利用全国性调研数据,所涵盖群体考虑各社会人口学特征(如社会经济差异),对大学生饮酒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指标分2类:一类反映一般饮酒状况,如曾饮酒率、开始饮酒年龄,“目前饮酒”指标中的多数频次等;另一类由5项指标(频繁饮酒、过量饮酒、重度过量饮酒、曾醉酒、中重度醉酒)组成,反映过量饮酒,属明显的健康危险行为。不过,这2类指标不能截然分开:前一类不属物质滥用,但它提示早期酒接触状况和环境因素,是易感者逐步发展成过量饮酒、酒精成瘾的基础。各指标角度不同,对其结果的有机综合分析可为制定青少年酒精滥用的防控规划和策略措施提供依据。

分析表明,大学生多数指标流行现状远比同期对中学生群体的调研结果严重:①曾饮酒率男、女分别达87.4%和75.1%,显著高于中学生(男62.3%,女51.2%;18岁时达77.6%和61.6%)。②目前饮酒率男为66.1%,女为34.2%,远高于中学生(36.4%和23.8%)。③过量饮酒率男为37.4%,女为11.6%,分别比中学生(男15.9%,女7.5%)高1.35倍和55%。④醉酒率男为42.2%,女为19.5%,分别比中学生高1.4倍和81%;中重度醉酒率男为10.8%,女为2.4%,分别比中学生高1.9倍和71%。与此同时,部分指标大学生好于中学生,如:①频繁饮酒率男为5.7%,女为4.3%,低于高中生(男9.8%,女10.9%)更远低于初中生(男13.7%,女11.2%);②重度过量饮酒率男为2.8%,女为0.9%,显著低于中学生(男3.3%,女1.2%);与本群体具备较高的理智性、较强的自制力有关。

本研究还揭示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些高危特征:(1)男生所有指标都显著(甚至成倍)高于女生。该性别差异远比欧美发达国家明显;换言之,即使和这些国家有相同的流行率,作为相对高危的中国男生群体实际上危害程度更严重。(2)除醉酒率外,西部(尤其男生)报告率显著高于中、东部,而后两者间差异较小,与中学生群体表现一致。(3)不同过量饮酒行为指标在各社会经济片间表现不同,与这些群体的生活环境密切关联。如发达、较发达地区学生目前饮酒率、醉酒率都高于欠发达地区,中重度醉酒率清晰表现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地区,与前者生活水平高,接触酒的机会更普遍有关。不过频繁饮酒率却是欠发达地区最高,而过量、重度过量饮酒率3地间也未显差异,提示消费水平的高低并非影响饮酒行为的关键因素,而人文社会、酒文化传统等环境因素即使在生活水平不高的群体中,对过量饮酒的易感者也有重要作用。(4)过量饮酒行为随年级上升的趋势明显,其中大二年级的突增现象起关键影响;这一“逢二必乱”现象在中学生群体中有相似表现[9,10]。

国内外学者都很关注“饮酒开始年龄”在过量饮酒行为发展中的指标性意义。York等[11]分析证实,13岁前(青春早期)开始饮酒是导致个体易出现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关键因素。陶芳标等[12]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人口统计学协变量后,证实13岁前饮酒既是导致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吸烟、滥用药物、自杀意念、危险性行为等)的综合因素之一,也是一个独立变量。本研究对饮酒开始年龄的分组更细致,结果有2点:首先,5项过量饮酒行为流行率均表现为开始饮酒年龄≤13岁者高于14~15岁更高于≥16岁;组间差异(除男频繁饮酒外)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发现≤13岁内的7~9、12~13岁组各过量饮酒发生率明显较高;其内在机理待深入研究,但提示今后的饮酒相关研究可将“13岁前开始饮酒”作为过量饮酒的高危指标之一;对过量饮酒干预越早,越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不能忽视对其他年龄饮酒行为的防控。男生46.5%、女生63.3%16岁后才开始饮酒,而这恰是以往局限于中学群体(年龄多在17岁前)的研究易忽略的,说明今后防控青少年饮酒的工作应延伸至高校,才能真正有效阻遏成年期酒精滥用行为的泛滥。仅根据≥16岁者过量饮酒行为发生率较低的现状,就得出“饮酒开始年龄越晚越不易发生饮酒危险行为”的结论为时过早,因为这些青少年刚开始饮酒,其相关危险尚未充分展现。

本文姐妹篇系统阐述了影响青少年饮酒的社会文化、风尚,观念变化,各种认知-心理因素(尤其如饮酒期望和“拒绝自我效能”的矛盾对立),同伴压力等众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而言,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环境的变化和伙伴的影响。他们开始独立生活,来自家庭、学校的约束明显减少;集体生活在同一环境,伙伴对其行为有突出影响[13]。Kuntsche等[14]研究发现,青少年如何应对聚会时的饮酒诱惑,是否因此而加入过量饮酒者行列,和他们的朋友密切关联;若将无饮酒朋友者今后2 a内成为过量饮酒者的可能性设为1,则那些有少数饮酒朋友者的可能性为3.3,而有多数饮酒朋友者可能性达8.2。社会风尚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经济水平高者),“毕业饮酒”、“生日饮酒”等聚众豪饮现象在大学生中日益盛行。考试结束、毕业离校、开学重聚,甚至自己喜爱的足球队得胜,都要开怀畅饮一番。这些都是导致很多大学生(包括女生)出现频繁饮酒、重度过量饮酒、中重度醉酒等现象的重要原因。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青少年过量饮酒行为。美国已连续实施9次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YRBS,1991-2007,每2 a进行1次)尽管以9~12年级高中生为对象,和本文对象不全具可比性,但其经验可供借鉴。和我国大中学生饮酒、过量饮酒流行的蔓延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近十余年来的显著下降趋势:1991-2007年曾饮酒率从81.6%降至75.0%;目前饮酒率从50.8%降至44.7%;过量饮酒率从31.3%降至26.0%。其实,美国青少年饮酒、过量饮酒行为都曾泛滥成灾,程度远比我国严重;目前饮酒率、过量饮酒率分别在1995,1997年达到高峰(51.6%和33.4%)。然而,这些流行率都在采取以下措施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后出现拐点,迄今维持着逐步、稳定的下降态势[15]。措施包括3个方面:①立法。主要由州议会通过,依法禁止在电视上播放酒类广告;禁止酒吧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精饮料;提高酒的征税等。②政策。许多政策很简单,但可操作性强并严格执行。如许多州规定,一旦发现酒后驾车,不仅驾车者要受严惩,乘车者也要受罚。③学校健康教育。各地各类学校纷纷将控制学生饮酒立项,向CDC等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申请经费,开展各种以拒绝饮酒的专题教育[16]。根据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特点,应采取以下逐步推进的步骤:一,力争将控制过量饮酒列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政策。二,加大社会宣教力度,广泛开展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教育,提高民众自我保健意识。对那些将酒类生产销售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GDP挂钩的做法不仅不应鼓励,还应逐步加以纠正。四,从有条件的地区开始,加强地方立法,做到控制青少年滥用酒精行为有法可依,有政策保障。五,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是控制该群体过量饮酒行为的重要途径。四,针对高校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以校医院为基地的高校保健网络建设和骨干师资培训,以此为基础开展生活技能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各种拒绝劝酒的技能。大学生认知水平高,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远超过中学生,加之他们已具备较强的理智性和自制能力;只要将健康教育认真落到实处,可实现良好的预期效果。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饮酒、过量饮酒现状和群体特征,为制定防控酒精滥用行为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分东、中、西3片抽取我国27个省级单位下辖高校,共抽取大学生51 250人,分析5项过量饮酒相关危险行为。结果 男、女受试者分别有87.4%和75.1%曾饮酒;目前饮酒率为66.1%和34.2%;频繁饮酒率为5.7%和4.3%;过量饮酒率为37.4%和11.6%;重度过量饮酒率为2.8%和0.9%;曾醉酒率为42.2%和19.5%;中重度醉酒率为10.8%和2.4%。男女5项饮酒危险行为流行率均表现为开始饮酒年龄13岁以下组>14~15岁组>16岁以上组。结论 我国大学生群体内过量饮酒行为普遍流行,存在分地区、社会经济片、年级等方面的高危因素,亟待尽快采取有针对性防控措施。

信息过量 篇6

三氯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 被广泛添加到牙膏、洗手液、香皂等具有杀菌、抑菌功效的个人洗护用品中。据美国FDA报告, 牙膏中添加三氯生安全性需要重新评估。

专家:三氯生属允许添加的防腐剂, 但要限量

“三氯生在牙膏中一般作为防腐剂使用, 是行业里通用的规则。”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环境保护署宣布“三氯生安全性有待重新评估”后,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添加三氯生是业内通则”的说法。

中国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王伟健教授表示, 目前国内外对三氯生应用于牙膏中是否足够安全尚无定论。但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新版《牙膏用原料规范》中, 三氯生属于“允许添加的防腐剂”, 但限量最高不得超过0.3%。

评估:三氯生风险界定关乎用量和产品种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三氯生的毒理实验数据显示, 0.3%的三氯生不产生黏膜刺激性, 致突变性研究、光毒性实验结果也都显示, 微剂量的三氯生相对安全。在致癌性实验中, 三氯生的风险性也被否定。不过, 2009年SCCS (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 对三氯生在化妆品中的安全评估意见称, 连续使用所用化妆品均含有0.3%的三氯生, 由于高暴露量, 是不安全的;三氯生在驻留类产品 (身体乳) 和漱口水中该浓度是不安全的。

质疑:牙膏成分表不见“三氯生”, 真没有还是故意不标?

调查发现, 尽管牙膏中添加三氯生被曝已成通则, 但在绝大部分品牌牙膏中几乎很少见到三氯生的踪影。这一矛盾现象同样遭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质疑。“既然三氯生是个业内通则, 为什么公众没有从相关日用品的产品成分栏中看到其身影?究竟是我们使用的牙膏等产品中不含有三氯生还是用了也不让你知道?”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明确要求, 化妆品标识应当标注全成分表。

常识:“刷不到位, 再好的牙膏都白搭”

“如果刷牙方式不到位, 最好的牙膏和牙刷都白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预防科博士王鹏称, 很多人在选牙刷、牙膏上费尽心思, 却采用错误的刷牙方式或糊弄了事, 反而适得其反。“有效刷牙”应做到以下几点:

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正确方式:牙刷与牙齿保持45度角, 最好画着圈刷;每次刷牙应至少2分钟。千万不能像“拉锯”一样刷, 这会破坏牙齿表面的保护层, 造成牙齿敏感。

买小管牙膏, 一两个月内用完。尤其是已经开口的牙膏, 最好在一两个月内用完。此外, 尽量换着使用不同功效和品牌的牙膏, 能发挥多方面的功效。

牙膏1 cm就够, 含氟牙膏要减量。《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指出, 每次使用1 cm的牙膏, 仔细刷到每一颗牙齿即可。美国马萨诸塞州牙科保健协会会长简·克罗克博士建议, 特别是含氟牙膏, 每次挤出豌豆粒大小即可。

信息过量 篇7

1. 比值法

比值法判断过量的具体方法是:关系量 (式量总和) 比已知量, 比值小者过量。 (或者反过来说, 已知量比关系量, 比值大者过量。)

应用举例:将纯度为80%的碳酸钠40g与100g质量分数为25%的稀盐酸充分反映, 试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因为所以盐酸过量。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以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进行计算。

2. 十字叉乘法

十字叉乘法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关系量与已知量交叉相乘, 积大者其中所含已知量对应物质过量。

应用举例:将32g铜片投入11物质量浓度为2.0mmol/l的浓硫酸中与之完全反应, 试计算生成标况SO的体积是多少升?

因为64×11×3.0mol/l×98gmol>196g×32g, 所以浓H2SO4过量, 计算时, 应以参加反应的铜片的质量计算。

3. 计算反应物法

计算反应物法判断过量的具体方法是:假设其中一种物质完全反应 (设为A物质) , 以它为标准计算所需另一种物质 (设为B物质) 的量。若计算所得值比实际值大, 则A物质过量;若计算所设值比实际值小, 则B物质过量。

应用举例:在上例中, 假设Cu片完全反应, 需消耗浓HSO的质量为X, 则

因为95<11×2.0mol/l×98g/mol, 所以浓H2SO4过量, 亦可假设浓H2SO4完全反应, 则计算所需铜片质量比实际质量大, 反过来, 同样可推知浓H2SO4过量。

4. 计算生成物法

计算生成物法判断过量计算的具体方法是:分别以反应物中各已知量为标准, 计算生成同一物质的量, 计算所得值大者, 则对应反应物过量。生成物的实际值应取计算所得的较小值。

应用举例:假设例1中的Na2CO3和HCl均反应完, 该反应生成CO2的质量分别为Xg和Yg, 则有

同理, 73g:44g=100×25%g:yg

y=15.068g

因为15.068g>13.28g, 所以HCl过量, 反应生成CO2的质量反应为13.28g。

饮水过量谨防水中毒 篇8

科学饮水警钟敲响

4月3日,武汉的郭小姐随父母前往石门峰扫墓,出门时忘记带水,一直要求健康饮食的她又不愿意喝外面的水,硬是忍到中午12点扫完墓回家。回家后,她拿起玻璃杯就狂灌白开水,边喝还边跟妈妈说,每天要喝8杯水皮肤才好,耽误了一上午,应该把上午没喝的4杯水补回来才行。一口气喝完4杯水,郭小姐还是觉得口渴,就再喝了1杯。然而,坐在沙发上没10分钟,她就开始呕吐,呼吸急促,这可吓坏了她的父母,赶紧带她去医院。经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紧急处理,郭小姐脱离了危险,医生诊断郭小姐是“水中毒”。

同一天,37岁的重庆人赵敏和老公一块到医院体检。因为要查肝功,赵敏早晨没有吃早餐,饿着肚子就去医院。抽完血以后,看着B超室的人不是很多,赵敏开始等着照腹部B超。在B超室里进出了两回,还是不行,医生让赵敏再去喝几杯水。赵敏随身带着一个350毫升的水杯子,一咬牙,她强行灌了自己6杯水。一个小时左右,赵敏做完检查后发现自己有点头晕,呼吸有点急促,以为是饿着了,赶紧掏出自己带的煮鸡蛋吃了,可情况没有好转。老公觉得老婆可能是低血糖,赶紧将赵敏带回家,喂她吃了两块冰糖。很快,赵敏开始呕吐,而且头痛欲裂。下午2点多,赵敏被送进新桥医院急诊。医生诊断赵女士的病因其实是过量饮水,患了“水肿性低钠血症”,即俗称的“水中毒”……

4月26日,正值春游的好时节,沈阳市一家公司组织员工进行郊外拉练。两个多小时的徒步走结束后,口渴至极的一名员工一口气喝下5瓶矿泉水……当天中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室送来一个年轻人,只见他脸色煞白,双手一个劲地抖动,嘴里不停地呕吐。经查,他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指征都十分危险。陪同的同事介绍了拉练的情况后,急诊医生再结合年轻人的各种症状,立即判断为“水中毒”!

一起起水中毒事件,给办公室白领敲响了如何科学饮水的警钟。

日饮8杯水的误解

郭小姐说,她所在的写字楼内,“日饮8杯水,皮肤水灵灵”被当成标语贴在办公室内。

她说,白领久坐办公室,对着电脑的时间要高于其他职业,所以水不能少喝,否则皮肤会老得很快,“8杯水”的格言一直都流行在白领阶层中。

可谁会想到,喝下大量干净的清水后,也会中毒?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营养科专家陈红说,如果一次性大量喝水,过多的水分会导致血液被稀释,渗透压降低,水通过细胞膜渗入细胞内,使细胞水肿,轻则使人头晕、呕吐或产生幻觉,重则使人昏迷、呼吸暂停乃至死亡,这就是“水中毒”。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主任袁发焕教授说,水是人体很重要的一种物质,约占体重的55%~65%,儿童与成人相比体内水量更多些。水可以自由出入人体细胞膜,在人体内维持着水、电解质的平衡,只有它保持稳定、平衡,各种生命代谢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一旦体内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症。

大量喝水导致水中毒

哪些情况下会造成“水中毒”呢?袁发焕教授说,一般情况下有3个原因:长期超大量喝水和短时间内大量喝水,肾脏代谢功能有问题但又短时间内大量喝水。

大量喝水后,身体必须借着尿液和汗液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但随着水分的排出,人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会受到稀释,血液中的盐分会越来越少,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

有些人在夏天干渴得难受时,或在运动、劳动出汗之后,一口气喝个够,觉得很痛快、很解渴。袁主任说,人在运动之后或者经历过酷热煎熬,身体出了很多汗,这不仅丢失了水分,同时也丢失了不少盐分。如果一次大量喝进白开水而不补充盐分,水分经胃肠吸收后,又经过出汗排出体外,随着出汗又失去一些盐分,结果血液中的盐分就减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造成水中毒。这时人就会觉得头晕、眼花、口渴,严重的还会突然昏倒。有的爱美女性光喝水,大量运动,以此来减肥,这样的减肥方法也容易造成水中毒。

解决办法:适量饮水,少量多次、饮用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喝几杯水要因人而异

在白领中流传的“8杯水”真的是金科玉律吗?大坪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杨剑说,一天8杯水源于一项医学研究,结论是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000毫升水,折合一算,250毫升的水杯子刚好大约8杯水。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8杯水呢?杨剑说,这首先要看我们一日三餐中吃进去的东西到底有多少水分,还要减掉人体内生成水的量。

其实,每天我们吃的食物中已含有大量水分,像蔬菜90%是水分,水果80%是水分,肉类和鱼也含有70%的水分,用2000毫升减去已摄入的水分,一天的喝水量就可以知道个大概了。比如,你今天吃的蔬菜有500克,500×90%=450(毫升),水果有1000克,1000×80%=800(毫升),这样一来,你通过蔬菜水果吸收的水分已经有1250毫升;再加上人体内新陈代谢后在体内生成的水大约有200毫升,还有一日三餐喝的汤,你每天另外需要补充的水分差不多只有500毫升,相当于1瓶矿泉水的量。保持这个量,人体的水分收支基本上就平衡了。当然,这个量还会因为天气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大量运动出汗后和高热干燥的环境下,喝水的量肯定应该适当增加。如果在湿润而寒冷的天气中,喝的水量应该有所减少。总之,死记“8杯水”并不科学,而应该因人因环境而异,并非一概而论。

科学喝水,可防“水中毒”

重医附二院急诊科主任简华刚说,防止“水中毒”,一个办法是喝水时要多次少量喝,一次最好不要超过200毫升,最好是隔1个小时喝100毫升水。如果要一次性大量喝水,最好喝淡盐水,可以补充由于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最方便的办法是,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这样既可补充机体需要,还可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运动过量补充方法是什么呢 篇9

蛋白质除了吃含有动物性蛋白质的食物外,还应多吃富于植物性蛋白质的豆制品。黄豆芽含有丰富的天门冬氨酸,有利于肌肉中乳酸的代谢,推迟疲劳的出现,是一种价廉物美、适合健身锻炼者的食品。一般说来,在训练后的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有:瘦肉、鸡蛋、鱼类、牛奶和豆类。

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只要常吃品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就能从中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一般在健身锻炼前要补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肝糖原储存,为训练提供能源和维持血糖水平做好准备;运动后要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促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恢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主要有:大米、谷类食物、土豆、蔬菜和水果。

能量比例健身运动中的基础营养是能量。有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食谱中的营养比例说法不尽相同。一般蛋白质20%、碳水化合物60%、脂肪20%较合适。蛋白质主要对大强度训练中破坏了的肌肉纤维起修复作用,有的健身者不知何时摄取蛋白质,常常边训练边饮用牛奶、酸奶等,这样既造成浪费,又损害了身体。

水盐平衡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夏天比较旺盛,出汗能排出人体内的毒素,释放出热量,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而被动出汗(如由于天热、心情烦躁等形成的出汗),却对人体不利,如果身体状态不佳的话,这种出汗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主动出汗是人体主动运动所出的汗,是为保持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而流淌的,有利于身心健康。

信息过量 篇10

石家庄市为河北省省会, 由于长期以地下水作为近乎唯一的城市供水水源,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区内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严重影响了河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科学管理与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1 石家庄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石家庄市位于天然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滹沱河冲积平原的中上部, 属于山前倾斜平原水文地质区,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石家庄地表河流滹沱河在丰水期只形成一股很小的径流, 并且一年中仅有几个月的时间有水流过, 而石家庄年降雨量一般在550 mm左右, 蒸发量大于降雨量造成地表水无法补给地下水。近年来石家庄的降雨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属于严重的资源性缺水的城市, 正在实施的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计划调配给石家庄市总水量为9.36×108m3, 向总干渠两侧的7 个县区供水。由于长期以地下水作为石家庄平原区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源, 地下水超采与水质恶化问题非常严重。

1.1 受城市化影响, 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

近年来, 石家庄市地下水补给量的变化趋势呈逐年递减之势。天然状态下, 该区地下水补给途径应主要为降水入渗补给和同前侧向补给, 上外还有地表水入渗、灌溉回归入渗量等。然而, 该区地表水资源并不丰富, 地表河流仅有滹沱河, 且自1958 年上游岗南和黄壁庄水库建成后, 滹沱河流量减少, 加之1980 年以后降水量减少, 对该区地下水的补给量更是微乎其微。

此外,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扩展, 路面硬化造成地表接受降雨入渗的水量减少, 同时雨水通过统一的排水管道进行排泄, 更加弱化了降雨对地下水的补给。另一方面, 如果地下水埋深较小 (≤4m) , 降水尚可少部分补给, 若埋深较大, 那么补给量微乎其微。近年来石家庄城区地下水埋深超过35 m, 导致降水入渗补给量大大减小, 其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比重由1990 年的32.0%锐减到201 0 年的6.6%。

1.2 地下水严重超采

石家庄市地下水开采量由20 世纪50 年代的4.5 亿~ 5.0 亿m3猛增到2001 年的29.54 亿m3, 1 980 年石家庄市地下水开采量为26.33 亿m3, 1990年开采量为23.93 亿m3。进入21 世纪以来, 石家庄市地下水持续超采, 2000年为28.74 亿m3, 2011 年为26.42 亿m3, 占年总用水量的82%, 平均年开采量为27.32 亿m3。从20 世纪60 年代至今, 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150 亿m3, 特别是80 年代以来, 年均超采8 亿~ 1 0 亿m3。

由于长期持续超采, 地下水资源得不到保护和涵养, 导致地下水补排交通系统失衡, 形成超采漏斗。该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由20 世纪60 年代的6.0~ 7.0 m, 降至地下水埋深超过40.0m, 漏斗中心位于石家庄市区的化肥厂, 最大埋深52.4 m。今后漏斗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北部滹沱河水源地, 东部由于留村、藁城良村两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石家庄炼油厂水源地集中开采, 其边界将以较快的速度东移, 其他方向的边界基本稳定。漏斗面积随着开采量的日益增大迅速增加。

2 地下水超采的危害

超采地下水造成危害的过程是缓慢的, 但危害一旦形成, 将很难恢复, 治理起来非常费时费力。

2.1 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

过度超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可导致区域性地面沉降, 造成公路、铁路、桥梁等地面建筑物基础下沉, 城市地面低洼、排水困难, 河道排洪、排沥能力降低, 机井报废, 地下管道断裂等。目前, 石家庄市地下水埋深急剧下降, 已经造成市区工业开采型漏斗和高邑—赵县一带的农业开采型漏斗的形成。

2.2 加速地下水漏斗形成

石家庄浅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1 965 年具雏形, 当时漏斗面积58.0km2, 漏斗中心水位埋深7.57 m。随着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 加之对地下水大量的开采, 漏斗面积和深度不断扩大。1 980 年漏斗面积1 89 km2, 漏斗中心水位埋深20.39 m;1995 年漏斗面积达370.8 km2, 漏斗中心水位埋深37.22m;2006 年漏斗北部边界越过滹沱河到达正定西关—战村果园一带, 东部边界到东庄—南村一带, 南部边界至方村—永壁一线, 西部边界为于底—孔寨一线。漏斗呈南北直径约22.0 km, 东西直径约20.5 km的椭圆形。漏斗影响面积约达410 km2;到2010 年漏斗面积451.7 km2, 漏斗中心水位有所回升, 漏斗面积的扩展速率也有所减少。

地下水降落漏斗, 改变了地下水的流畅, 加剧了地下水系统的水分循环, 人为的环境污染物质通过大气、土壤、地表水系统进入地下水环境, 使地下水特别是浅层地下水受到了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2.3 地下水污染成因

2.3.1工业污染工业“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业废水如工业酸洗污水、电镀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轻工业废水和冶炼工业废水, 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到大渗坑、水沟里, 导致地下水化学污染。

2.3.2农业污染由于农业活动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土壤中剩余农药、化肥、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等, 引起大面积浅层地下水质恶化。

2.3.3生活污染基础设施缺乏管理, 农村污水、生活垃圾直排现象愈发严重, 加之大量金属、塑料、电池等不可净化的新型垃圾的出现, 这些垃圾经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洗, 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 污染地下水。

3 防治与对策

3.1 加大宣传, 增强市民节水意识

认真贯彻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由于市民缺乏节水意识, 浪费严重, 因此应大力宣传石家庄的地下水现状, 使市民充分了解用水现状, 形成危机意识, 动员全社会节约用水。

3.2 分区控制开采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预测评估, 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 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 进行分区开采。深层地下水和浅层严重超采区实行禁采政策, 如市区内、长期农业灌溉的严重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已引发地质灾害地区和受污染地区, 并具有一定的补给及恢复能力的地区实行限采政策;轻微超采区实行控制开采, 实现采补平衡。并通过适当调整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费来协助施行分区管理的政策。

3.3 加强地下水信息监控管理

针对目前地下水监测存在的突出问题, 研究和建立水资源实施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 对提高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 实现国家对全国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控以及对特殊类型区域的实时监控, 为科学管理水资源和科学防治地质灾害、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为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 地下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是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必备手段。

进一步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和地面沉降的检测, 改进监测手段, 如采用GPS技术等, 实现GPS监测与分层监测标组监测自动化, 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和服务水平。从而及时掌握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动态情况, 适时调整地下水开采计划, 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管理, 所得数据对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3.4 对于地下水超采的治理措施

3.4.1 合理配置, 加强调控超采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联合调度与合理配置, 优先利用地表水, 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 充分利用其他水源, 如:污水处理回用、拦蓄雨水等。

3.4.2 总量控制, 计划开采加强超采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为目标, 根据各地实际, 实行超采区地下水年度取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采取综合措施, 实行计划用水, 强化节水意识。

3.4.3 科学规划, 综合治理从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条件和实际状况出发, 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需要, 科学规划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 明确不同阶段地下水超采区控制和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提出具体治理实施方案, 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 采取合理的综合保障措施。

摘要: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指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超过了允许开采量, 易引发了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对石家庄市供水现状和需水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过量开采带来的一系列危害, 并从分区控制开采、加强信息监控管理等方面对地下水过量开采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过量开采,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普霞.临汾市控制地下水超采对策与措施[J].山西水利, 2007 (6) :25-26.

[2]郑朋.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 2007 (10) :60-62.

[3]李坤.陕西省农业节水问题探讨[J].地下水, 2014 (3) :103-104.

[4]于开宁.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以石家庄市为例[J].地球学报, 2001 (2) :175-178.

[5]乔世珊.加强我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水利, 2008 (23) :37-39.

上一篇:环节中控制下一篇:高校机械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