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系统十篇

2024-07-11

科技信息系统 篇1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以下简称科技资源调查)的总体目标是以重点科技条件资源调查为突破口,以建立我国科技条件资源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为保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摸清我国各级各行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状况,为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实施、科技条件建设和科技资源战略布局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为科技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科技资源调查的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央属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二是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属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科技资源调查的内容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研究实验基地以及全国生物种质资源。在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调查范围和资源类型。

2. 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开展科技资源调查尚属首次,呈现出主要特点。

范围广:调查范围包括500余家中央属和2000余家地方属法人单位。

数据量大:调查中涵盖的高层次人员、科研仪器、生物种质资源数量大。

工作难度大:需要相关各部委、各省科技厅(委)、各市科技局的精心组织,以及相关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转制院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延续性强:调查工作每年都要开展,中央和地方的参加调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上一年度数据的填报,上一年数据是本年填报的基础。

技术要求高:要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

因此,必须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通互联,安全、高效、顺畅地完成科技资源数据采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

设计该信息管理系统应遵循几项原则。

(1)标准化。信息标准化是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在不同地区、不同系统之间传输数据,必须采用相同的标准。首先,要规范代码,为系统对接及计算、统计、分析打下基础。要充分应用国标代码,如学历、职称、所在地等;要充分应用科技条件平台相关系统的标准代码,如资源分类;要充分设计其他代码,尽量使调查数据代码化。其次,要制定数据标准,通过统一要求、规范填报内容格式,保证获得规范的数据。

(2)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要通过软件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格式校验、平衡校验等,保证上报数据是经过校验的合格数据。

(3)操作人性化。系统界面风格应一致,按钮、链接等应具有良好的易操作性强,操作提示信息应全面;系统应简化录入工作,支持批量数据导入导出。

(4)保证安全。要做好保障工作,保证系统不受攻击,保证调查数据的安全。

(5)系统易维护、升级。随着科技资源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系统的功能也要随之变化,要求系统有良好的扩展性。

3.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总体架构

系统采用B/S架构。这种架构下,用户端无需安装应用程序,只要能上Internet网,就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进行填报、审核等工作;避免了C/S架构客户端的部署、升级工作。

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集中式指的是在科技部平台中心建立国家资源调查系统,负责采集中央资源数据、汇总地方资源数据;分布式指的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建立地方资源调查系统,负责采集地方资源数据并汇交至国家资源调查系统。这样设计既便于地方推进科技管理工作、充分利用资源调查数据,也能减轻国家资源调查系统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工作量。

3.2 流程设计

历次调查的数据采集过程都经过填报、审核、核查、再上报、汇交、核对、整理等环节。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如下。

(1)系统准备。要部署各资源调查系统、初始化数据、设置填报期限等。

(2)填报与上报。法人单位组织下属研究实验基地和种质保存机构进行填报,包括分配用户、控制进度、数据录入、数据上报至行政主管部门等。

(3)审核。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法人单位的上报数据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要求法人单位进行修改并再上报。

(4)汇交。行政主管部门在下属法人单位的数据全部审核通过后,将数据汇交至科技部(科技厅)。

(5)核查。所有数据都由行政主管部门或科技厅汇交至科技部后,要组织专家核查数据,以保证调查数据质量。核查后的数据将作为最终调查数据,以此支持后续工作。

数据采集过程完毕后,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返还、决策支持等工作。

3.3 子系统划分

根据以上流程,各资源调查系统包括填报、审核、统计分析、综合管理四个子系统。另外,国家资源调查系统还包括数据核查、决策支持两个子系统,如图2所示。

以上子系统分别提供给不同角色人员使用,如表1所示。

权限管理采用“资源-角色-用户”的模式,资源指访问的页面及页面中包含的操作。一个角色对应一个或多个资源,一个用户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角色。用户所能操作的资源是其全部角色对应的资源总和。通过用户、角色、资源的配置,可以方便的实现并调整用户权限。该模式能够支持为各类人员配表。例如,填报人员只有办公室人员;或者,填报人员细化到财务部填报财务概况表、人力资源部填写人员概况表、资产部填写科研仪器表。

3.4 安全机制

由于信息系统采用B/S,安全保障非常必要。

(1)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的软硬件环境要进行安全确认。

(2)系统采用用户名、密码、校验码认证登录。所谓验证码,就是将一串随机产生的数字或符号,生成一幅图片,由用户肉眼识别其中的验证码信息,输入表单提交网站验证,验证成功后才能使用某项功能,能够防止机器人自动注册、登录、大量发送垃圾信息。

(3)采用SSL安全机制。SSL协议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认证用户和服务器,确保数据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加密数据以防止数据中途被窃取;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改变。

(4)采用日志管理。

(5)严格检查页面录入数据和批量导入数据,防脚本注入。

(6)定期备份。

3.5 接口设计

国家资源调查系统要实时或定时获取地方的进度数据、填报数据,要设计接口程序。在国家资源调查系统部署接口客户端程序,发出访问要求;在地方资源调查系统部署接口服务端程序,返回符合要求的相应结果,如图3所示。接口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互通要经过加密、压缩处理。

3.6 批量数据处理支持

由于填报内容很多是大数据量的信息,如高层次人员表、科研仪器设备表,在线填报非常吃力,应提供xls文件的批量导入导出功能。

考虑到批量导入xls文件会由于时间过长而超时,应设计辅助软件。该辅助软件离线安装,用于处理批量的Excel数据。从辅助软件导出的文件是经过了校验、加密、压缩的批量数据,能够导入到填报系统中。

4. 结束语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当前的目标,提出了建设科技资源调查信息系统的全面技术方案。该方案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资源调查工作。

随着科技资源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调查范围和内容都会扩展,还要与相关的条件平台实现对接,升级、扩展工作可以在本系统之上进行。

参考文献

[1]杨诚,黄萍.电子政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科技信息系统 篇2

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尤其是信息技术, 发展速度更是史无前例。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 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在这种背景下, 教育需要对此给与足够的重视, 积极培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的综合能力, 本文就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一、培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 是由我国的社会以及现实的需要决定的, 具有着十分明显的重要性。首先来看受到社会需求的影响, 学生在具备了较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以后, 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果没有较高的能力, 就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得先机, 也就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除此之外, 随着现代经济的全方位信息化,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的能力, 就很难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取得较大的进步, 这就会严重制约自身的发展。其次, 还受到了自身就业情况的影响, 许多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 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都会成为企业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有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以后,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 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 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

在经过了深入的探究以后, 首先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来相配合, 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 在对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 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工作, 就会严重制约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学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经常会设立较多的计算机理论课程, 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许多的理论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滞后的现象,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 学校在进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主要采用的依旧是灌输式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去学习一些知识, 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制约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能力培养的因素中,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占据着重要的部分。许多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目标, 对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具体内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由于自身缺乏了明确的培养目标, 就很容易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出现偏离的现象, 甚至会出现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除此之外, 由于没有明确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老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 就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出现实践培养体系不完善以及定位不准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进而影响了学生步入社会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三) 实践教学基地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许多的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往往注重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授, 忽视了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忽视了与相关企业联合教学的重要性, 只是一味的埋头讲课, 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影响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许多的学生也会因为缺乏合适的实习基地, 阻碍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学生的以后的工作当中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受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制约, 许多的企业并不愿意与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许多的学校出现了产、学、研脱节的情况, 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提升, 也对学校的整体形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四) 课程设置较为滞后。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 对于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这也就为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挑战。然而, 在我国许多的院校当中都存在课程设置落后的情况, 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 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要求, 这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方面, 更多的是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但是, 许多的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并没有相应的增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说, 许多的学校并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 建立SCM原理与实施以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等课程, 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策略

(一) 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在提升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方面, 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加强相应的实践教学创新与改革, 通过先进的实践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而且它也是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 就应该完善相应的实践培养体系, 从而加强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 可以采用上机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方式,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 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将学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 做好学生科研、创业引导工作。

在我国, 许多的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缺乏相应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学校的相关教师做好学生的科研、创业引导工作, 从而提升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 还要结合自身的研究方面以及科研项目, 对学生加以引导, 促进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可以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竞赛、创业竞赛、演讲会、举办学术科研报告会以及科技学术节等活动, 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增强学生自主学术研究的能力, 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学校在做好引导学生科研以及创业方面的工作以后, 就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水平的提升落实到实处, 促进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实验室等形式的实践教学,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然而, 由于受到实验室建立时间的制约, 许多的实验室的内容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 因此必须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所以说, 学校应该走出校门, 与一些高科技的企业开展合作, 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实习基地,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建立良好的实习基地, 既可以促进利用高科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又可以提升学校的实践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这种校内外相结合的形式, 创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基地, 能够使学校与企业获得双赢, 最大程度上的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提升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

(四) 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许多的学校在培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上, 往往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 这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 想要提升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 就应该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所以说,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改变以往的老师一味的讲授的恶性是, 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老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开发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等形式,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全球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 许多的学生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主要在于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较弱, 因此经应该对于学生所保留出的问题进行研究, 从而培养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靓.高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2.

[2]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3]李晓菊.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与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 2002 (05) .

浅谈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研发 篇3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 信息传输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022-01

随着Internet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全国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網络,并与Internet连接。鹤煤集团内部网络已经建立多年,硬件设备也不断升级,为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但企业受制于人员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办公事务仍处于落后的手工方式,虽然少数部门使用了适合本部门的管理系统,但是各部门只是分别处理各自的业务或无法异地读写数据,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集成,从而难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

1 开发背景

科技信息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从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查、实施到项目的完成总结及鉴定以及科技成果的分类登记,工作量相当大,而且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又浪费了大量的纸质材料,一旦查询起来无从下手,工作效率较低,信息传递和工作交接容易出错,上级和下级之间无法实现协同工作,难以及时沟通,因此,有必要建立鹤煤集团公司的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以改善企业办公环境,提高公司的科技管理运作效率。

2 开发目标

鹤煤科技管理系统从设计上要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一个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Internet技术,使系统的全部功能可以在WWW浏览器内进行操作;

(2)满足企业领导高效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需要,有效地协助企业领导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采用合理的工作台流程方式处理影响工作效率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工传递实物工作;

(4)为实现真正的协同工作提供保证,摆脱部门间或上下级间协作时经常出现的互相等待的状况。

总的来说是为企业科技管理业务提供一套办公解决方案,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先进的开发平台上,利用现有的软件,开发一个具有开放性体系结构的、易扩充的、易维护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录入和查看功能,企业的决策管理层提供准确、精细的科技信息。在此平台上通过协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规范部门之间的协作办公,实现资源共享。

3 网络系统的设计

根据开发目标的需求开发的基于Web的鹤煤科技管理系统的结构体系采用了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Access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最终用户界面系统为浏览器,应用系统全部在服务器端,为标准的三层结构体系,技术标准完全采用国际互联网的标准[2],系统负载轻,开放性好,系统维护省级方便,办公用户的操作比较简单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公司的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专利、会议等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管理。

系统数据库表主要分为一下几个部分:计划管理、成果管理、鉴定项目管理、项目申报管理、专利管理、专利统计等6个部分。系统整体模块关系如图1。

4 数据库的功能

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功能为:实现对公司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专利、会议等进行管理,公司中本系统管理者能存储、管理和查询公司科研信息和个人科研信息,本系统使用用户则可以检索公司提供的授权信息和自身用户科研信息。

(1)用户管理 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用户被分为一般用户(只能修改、查看和增加属于自己的资料)、管理用户(能查看任何资料,但要进行修改必须经过授权)和超管用户(具有所有权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登陆管理系统并进行权属内的操作。

(2)计划管理包括一下几个表:国家项目、省科技厅、省工业局、省安监局项目、公司项目以及其他项目。用户可以录入信息、增加数据,可以根据关键字来查询有关信息。

(3)成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表:国家项目、省部级成果、省工业局或省安监局项目计划、市厅级成果、煤化集团成果、公司级成果、鉴定成果。

(4)项目申报

用户(被授权的一般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登陆进行上传文件、删除上传的文件和文件下载等操作。

本系统基本满足了鹤煤公司科技信息管理的需要,实现了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今夏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方便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长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用户接口良好,使用方便。

5 科技管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资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更新的过程,需要公司各部门及时将各类信息发送到系统中,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公司各部门员工要充分重视和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而推动办公自动化更好更快发展。

6 未来展望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时刻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将新的、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使其更加完善、成熟,更好地为公司和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推动无纸化办公进程。

参考文献

[1]谭章禄,李学芳,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浅议.煤炭经济研究,2003,5:37-38.

[2]局域网组网理论与实践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23-258.

科技信息系统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X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防范科技信息系统运行风险,支持保障业务营运和经营管理活动,依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信息系统,是指营业和管理所用的各类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包括:主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终端、打印机、网络设备、信息安全设备、存储设备、通信线路、机房场地环境和其他外围设备,以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数据及其载体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运行管理工作,是指对科技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监控、管理与维护、事件管理、应急管理、变更管理、技术支持、运行风险管理、运行服务管理、运行人员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 XXX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都应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 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服务客户原则。运行管理工作遵从“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宗旨,支持保障我行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不断提高银行客户和内部用户满意度。

(二)安全运行原则。有效控制运行风险,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三)遵章合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行业及监管部门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符合XXX农村商业银行相关

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四)持续改进原则。对运行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研开发,推广并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不断提高运行服务水平。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六条 科技信息部负责全行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负责全行运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负责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法规以及XXX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制定科技信息系统运行战略规划和管理策略。

第七条 科技信息部是XXX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牵头组织我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保障工作;

(二)负责组织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扩容、升级、改造等实施工作;

(三)承担我行科技信息系统的运行、监控、管理和维护工作;

(四)负责提供我行科技信息系统生产服务,集中受理运行技术支持服务请求;

(五)指导、督促各支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执行。

第八条 科技信息部负责所开发应用系统的运行技术支持。主要运行职责是:

(一)负责组织制定新系统投产上线实施方案;

(二)在运行事件和故障处理中提供应用软件技术支持,修正应用软件缺陷,协助解决系统疑难问题;

(三)在系统基础设施扩容、升级、改造等工作中,负责

应用软件移植、优化、测试和验证。

第九条 负责受理关于系统运行服务的投诉、咨询和支持请求,负责业务系统用户管理和相关业务参数管理等业务运行工作。负责制定系统运行保障计划、系统应急计划和系统容灾备份计划,并实施科技信息系统的测试和应急演练。

第十条 科技信息部是辖内科技信息系统和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负责按照我行科技信息统一规划,承担辖内科技信息系统、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工作,按照我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要求,为辖内科技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障。

第十一条

各业务部门比照部门职责分工承担本行社范围内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岗位与人员管理

第十二条

运行工作岗位设臵要遵循“职责明确、权限分离、相互制约、工作高效”的原则,明确定义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能力与限制条件要求。

第十三条

根据岗位和工作量确定运行人员总量,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及岗位需求配臵运行人员,对于关键岗位必须配备备份人员,对于不相容岗位,严禁同一人员兼任。

第十四条

我行运行管理工作的关键岗位至少应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岗位、系统管理岗位、网络管理岗位、安全值班岗位。不相容岗位设立原则为关键岗位之间互不相容。

第十五条

科技信息部可根据辖内网点规模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运行人员的配备数量,原则上运行人员要有备份。

第十六条

运行人员上岗前要进行任职资格审查和技术培训,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还须签订安全保密协议。科技信息部应按人事考评制度定期对运行工作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

不合格人员提请人力资源部及时调离或辞退。

第十七条

运行人员离职时,应收回其保管的全部信息资产和运行管理权限。

第四章 生产需求管理

第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开发组根据我行科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定级、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和运行服务需求,明确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安全性、容量与性能、服务持续性等目标,按照基础设施架构规范提出系统、网络、通信、环境等配臵和建设方案。

第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提出运行管理功能需求,对系统运行状态监控与报告、日常管理、作业调度、维护、差错处理等所需的各模块功能进行定义和描述,对系统运行管理组织、批处理时间窗口等提出要求。

第二十条

科技信息部开发组负责提出系统资源需求,运行组根据资源需求,确定系统、网络、存储等硬件设备型号及数量、软件平台类型及许可证数量、系统IP地址、通信线路、场地空间及电力负荷等基础设施资源配臵计划,实施并分配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组和业务部门在系统上线前对所需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最终确认。

第二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在系统上线前负责对运行管理功能进行验收。

第五章 系统运行计划管理

第二十二条

系统上线前,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牵头组织开发人员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制定系统运行保障计划、系统应急计划和系统容灾备份计划,对系统上线后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做出安排。

第二十三条

在系统运行保障计划中,应当明确运行组、开

发组、业务管理部门、业务操作部门的系统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职责,确定系统运行管理组织形式、岗位设臵、岗位人员职责和能力要求,确定系统运行服务和保障指标,明确系统监控、日常后台操作、重大业务操作、数据备份、数据清理、系统重启、硬件检修、硬件保养、健康检查、安全管理、技术支持等操作规程。

第二十四条

在系统应急计划中,应当明确系统应急组织的组成和职责,确定应急资源准备要求,明确应急通知、应急响应、应急决策的流程,预先制定各种故障情形下的检查诊断方法、工具、步骤和恢复措施。

第二十五条

在系统容灾备份计划中,应当明确灾难恢复组织的组成和职责,确定灾难恢复系统的恢复目标,确定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资源准备要求,明确灾难通知、灾难响应、灾难恢复系统启用决策等流程,制定灾难恢复系统切换操作步骤等。

第二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统一安排、调度批处理作业,确定有相互依赖关系的批处理的时间窗口。实际运行时,一旦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引起后续环节不能按正常时间安排启动作业的,由运行组启用应急计划,临时调整作业安排。

第二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根据系统运行、更新等情况和业务发展要求,不断修订、细化、补充、完善各项系统运行计划。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和业务部门负责对系统运行保障计划、系统应急计划和系统灾备计划定期进行测试和演练,形成测试和演练报告或记录,并根据测试和演练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系统运行保障计划、系统应急计划和系统灾备计划。

第二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会同业务部门,统筹安排全年系统维护和生产系统重大变更的计划并定期发布。实施前应通知相关部门,并严格按照预定的日期安排生产系统重大变更和重要

系统维护。

第二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应组织制定以下特殊时期专门的运行支持计划,加强系统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

(二)季度结息、年终结转期间;

(三)重大业务促销、预计业务突发增长等期间;

(四)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要求确定的特殊运行保障时期。

以上日期开始前,应当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安全和健康检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制定和实施整改及控制措施。

第六章 值班管理

第三十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和开发组要根据科技信息系统的特点、业务处理要求和技术支持要求编制运行值班计划,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参加现场值班或非现场值班,同时检查、督促IT供应商做好服务支持值班安排,确保能及时发现系统运行异常现象,及时定位故障部位,快速恢复系统运行。

第三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须充分保障值班所需各项资源,部署监控系统和检查分析工具,建立可靠的通信系统和服务请求与事件受理系统,按值班工作要求授予值班人员所需的场地进入权限、系统访问权限和技术文档阅读权限,配备值班操作所需足够的备份介质和低值易耗品以及维护用备品、备件。

第三十二条

科技信息部现场值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值班管理规定和运行事件处理与报告流程,熟练掌握工作职责范围内的技术知识、技能,能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运

行事件。

第三十三条

科技信息部现场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达值班岗位,履行值班职责。值班期间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值班人员交接班时要严格执行登记手续,交班人员离岗前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系统运行状况、介质备份情况、异常情况处理及未完成事项。接班人员未到岗时,交班人员不得离岗。

第三十四条

科技信息部现场值班人员必须按照值班职责和操作规程执行各项值班任务:

(一)密切监控环境、设备、网络、系统、应用等运行状态及自动化作业执行情况;

(二)采用相关工具检查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和业务处理情况,确保系统运行状态正常、性能良好;

(三)严格按照各系统的备份策略和备份计划进行备份操作,及时检查备份结果,并按要求对备份介质进行标记,需异地保存或入库的备份介质应及时办理介质交换或入库手续;

(四)做好系统监控、巡检、操作记录,填写值班日志。第三十五条

值班人员对无法处理的事件,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到场,重大事件须及时上报。

第三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非现场值班人员值班期间,须随时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如遇突发情况需要提供支持,应及时响应。

第三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要安排人员每天定时对设备间进行巡查,在巡查时要认真检查设备间内设备状态、环境温度、供电及电源负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臵。

第七章 变更管理

第三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组织实施软件变更、硬件变更等其他变更操作。

第三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当根据科技信息系统的风险级别以及变更风险、影响范围等因素制定重大变更和一般变更的标准,分别制定相应的变更审批和变更操作流程,并对紧急变更流程做出规定。

第四十条 变更前期准备工作由运行组、开发组和业务部门共同完成,工作内容包括:

(一)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规划和分配变更所需的基础设施资源;

(二)科技信息部开发组负责形成应用版本,并在测试环境内完成测试工作,应用版本应有详细的技术文档;

(三)变更提出方应制定变更计划,明确各相关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对业务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变更,还应当知会业务部门发布公告;

(四)变更提出方应制定变更方案,详细描述变更实施操作步骤、验证方法以及变更失败情况下的回退方案及应急措施。变更方案由科技信息部运行、开发人员和业务部门共同确定。

第四十一条

变更实施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应用版本必须以标准、规范、安全的方式导入生产系统;

(二)变更相关技术文档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变更实施人员应有必要的培训;

(三)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应用版本的部署和安装;

(四)对于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版本的重大生产系统变更,应事先进行充分的业务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

(五)对于不能进行测试或难以达到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的情况,应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第四十二条

变更申请必须附带变更计划和变更技术方案,对于重大变更还应有详细的测试报告。

第四十三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对变更准备工作进行审核,统筹考虑,统一安排,确定变更实施时间。对于重大变更,可聘请专家进行变更评审。变更实施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应严格按照变更计划和技术方案进行变更操作,并对变更结果进行测试和验证。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业务部门应安排人员在变更结束后进行业务测试和验证。变更完成后,应根据变更结果更新配臵管理数据库,并及时将应用版本软件、参数配臵、变更记录等资料归档保存。

第四十四条

在实施可能影响辖内所有网点正常运行的骨干网络、关键设备的变更时,要对变更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变更方案,对变更失败情况要确定回退方案及应急措施。变更操作应选择网点非营业时间进行。

第八章

配置管理

第四十五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严格配臵管理,保证准确地记录和描述组成生产系统的各个组件及其相互关系,确保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四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建立配臵管理数据库或技术文档库,管理各组件的配臵信息,并由具有访问权限的人员能够获取所需的配臵信息,以便顺利开展事件管理、变更管理、可用性管理和性能管理等活动。

第四十七条

关于系统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外围设备、通信线路、应用软件、系统参数、应用参数、介质等系统组件及其技术文档等配臵信息都应纳入配臵管理。各项配臵信息的详细程度应满足运行管理工作的需要。

第四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建立并严格执行配臵管

理流程,规范配臵信息管理,对配臵信息的更新活动须进行审核,确保配臵管理数据库中记录了配臵项的最新信息。

第九章

事件管理

第四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严格事件管理,规范突发事件和用户服务请求的响应、处理流程,并及时跟踪、反馈事件和服务请求的处理进程。

第五十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负责统一受理事件报告和服务请求。运行组应建立事件监控和管理系统,受理事件报告和服务请求,进行记录和分类后,按照预定的流程通知、转发至相关支持人员和部门。

第五十一条

事件处理完毕后,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详细记录解决方案,及时更新知识库,以便再次发生相同的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已知的解决方案进行处理。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定期召开例会对事件进行回顾,总结事件处理经验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第五十二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定期进行事件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考核,统计事件总数、问题解决成功率、平均解决时间等指标,逐步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十三条

科技信息部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相关人员参加重大运行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工作,并负责在规定的时限内逐级向有关联社领导和有关监管部门通知、报告重大事件发生、进展和恢复情况。

第五十四条

确立无条件响应紧急事件的原则。相关人员一旦收到紧急事件请求或命令,都应立即投入紧急事件响应和恢复工作。在签订运行服务合同时,应当对IT供应商及其技术支持人员提出类似的服务要求。

第五十五条

重大运行事件处理完毕后,由科技信息部运行

人员组织完成重大运行事件处理和分析报告,对重大运行事件发生的过程、现象、对业务的影响及影响范围、受影响的相关系统情况、处理和恢复过程、原因分析和采取的措施等进行客观、真实的报告。

第十章 可用性与性能管理

第五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加强系统可用性和性能管理,根据生产需求和测试情况,合理配臵生产系统资源,防止发生可用性和性能问题,确保满足业务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要求,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控制服务成本。

第五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完善可用性和性能监控管理机制,设臵可用性和性能的阀值报警功能,以便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和潜在的问题,准确计算和报告服务可用性和性能。

第五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采取有效措施缩短系统故障诊断、切换、恢复等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系统变更,减少服务停顿的时间,提高系统可用性。采用有效的自动化手段分析性能数据,记录、跟踪、分析系统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性能问题。

第五十九条

业务部门应定期根据业务发展研究出具业务发展趋势报告,科技信息部应根据业务发展趋势报告分析系统运行趋势,采取优化系统配臵参数、优化应用程序、对系统进行升级、扩容改造等措施,提高系统服务性能。

第十一章 数据管理

第六十条 科技信息部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对数据的生成、传递、传输、导出、备份、归档、保存、迁移、转储、恢复、销毁等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数据安全,以满足系统恢复、业务处理和业务监管的要求。

第六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根据系统安全等级,确定

数据的保护等级、访问权限、操作权限和加密措施。

第六十二条

数据介质的运输、保存、保管场地应符合有关物理环境的技术要求。

第六十三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按照业务持续性和系统可用性的要求,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定系统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备份内容、备份方式、备份时间及备份介质保存周期、保存场所等,并制定相应的恢复程序。重要数据的备份必须制作多份,并将其中一份保存在异地。

第六十四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建立数据清理策略,定期清理联机数据,保持系统性能良好。根据业务要求和监管要求,建立归档策略,定期对业务数据进行归档和保存,采用的归档数据格式应不依赖于归档时的系统环境。

第六十五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加强生产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管理,对数据的导出、迁移、转换、传输、加载等操作进行监控与记录。操作需要采取手工方式的,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记录操作过程,需由多人操作的应办理交接手续。操作采取自动方式的,应对自动执行的过程、状态及结果进行监控和自动记录。

第六十六条

有关交易、账务、客户等高度敏感信息须采取加密传输和保存,敏感信息的修改须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并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

第六十七条

数据需要从生产环境导出使用时,须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与安全预处理,防止敏感信息泄密。

第六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定期检查、验证备份数据的有效性,包括备份系统数据与生产系统数据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第十二章 系统与网络安全管理

第六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遵照监管部门有关安全等级规范,制定系统与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第七十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严格网络和系统用户口令管理,制定明确的网络和系统用户口令管理策略和口令的申请、审批、发放、回收、修改管理流程。要定期对网络和科技信息系统用户口令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增强身份认证,加强口令管理,保护系统安全。

第七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控制应用系统密钥的产生、传输、启用、保管和销毁。密钥应由机要人员等第三方人员保管,密钥操作过程应保证符合相互隔离、相互约束等控制原则。针对密钥丢失、损坏、失效等情形须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密钥事故,应立即报告区联社相关部门和主管领导。

第七十二条

科技信息部应逐步建立访问控制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和安全监控跟踪系统等安全防护系统,确保网络和科技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七十三条

重要网络和系统应开启系统日志、应用日志和运行维护日志,并定期对日志进行监控、稽核和跟踪分析。

第七十四条

生产网络必须严格与测试网络、开发网络进行隔离,对生产网络的访问实施严格的权限控制。

第七十五条

未经科技信息部批准,任何人不得在生产系统上安装编译软件和其他与生产运行无关的程序,不得在生产系统上保留任何形式的源代码。如果因系统运行需要必须在生产系统上安装编译软件或保留源代码的,要履行审批手续并进行备案,同时严格控制其访问和执行。

第七十六条

系统软硬件及应用软件的安装,系统参数和数

据库数据等重要信息的修改或恢复,以及其他系统维护重大操作的实施必须由运行相关岗位人员负责,必要时可由运行相关岗位人员监督执行。

第七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严格管理和控制由IT供应商提供的系统程序及其安装程序,防止在系统中保留后门、陷阱等安全隐患。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在生产系统上测试、试用新的硬件和软件。

第七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定期对执行代码和环境参数进行检查、比对,防止执行错误的代码。

第七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严格后台操作流程,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对于批处理作业等后台操作、涉及客户账务和资金风险的技术操作不得采取远程登录方式访问系统,同时应遵循谨慎操作、双人复核的原则,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操作命令,必须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审核,并做好操作记录。

第八十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加强互联网、外联网接入的管理,实时监控网络入侵、渗透、攻击等可疑行为;明确专人定期检查、审计监控日志信息。

第八十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加强对IT供应商人员参与网络和系统维护的监控,IT供应商人员应在运行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操作,同时采取相关技术手段对操作进行记录和审计。

第八十二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加强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建设实施管理:

(一)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系统和网络的建设实施,IP地址和安全策略应符合统一规划。系统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的安装、配臵、调试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其中关键设备的安装应有厂商技术人员现场支持;

(二)严格按照实施工艺的要求施工,通信线缆、光缆应

捆扎整齐、固定牢靠、标记清晰;

(三)严格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应用系统的需要,实施完成后应及时对施工技术文档和配臵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第八十三条

主机设备、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外围设备在投入正式使用前,应依据供货厂商提供的项目和相关指标,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备验收测试,出具验收测试报告,经批准后使用。

第八十四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对维护的项目、步骤、周期、责任人等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按照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做好设备维护记录。

第八十五条

在日常运维中,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做好设备的日常监测、检查、记录,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维修,必要时,通知供货厂商(代理商)的技术人员到场解决。

第八十六条

信息安全设备的使用须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销售使用许可证。信息安全设备送外部维修时,应删除敏感信息。信息安全设备一旦丢失,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防范手段。信息安全设备报废后应经科技信息部主要负责人批准,并实施破坏性销毁。

第八十七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应严格控制和详细记录防火墙、防病毒网关、入侵检测、漏洞扫描、VPN、加密机、认证授权等信息安全设备的操作,严格管理维护和维修过程。

第八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负责所辖范围内的桌面系统、终端及前端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工作,负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及参数配臵。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对其进行变动。

第八十九条

办公桌面系统、终端及前端系统应逐步建立安全管理和病毒防御体系。接入生产系统的终端,必须满足生产系统的安全要求,禁止在终端上安装未经批准的软件。

第九十条 严格禁止生产系统中使用的桌面系统以及前端系统擅自接入互联网。

第九十一条

未经科技部门授权,不得擅自卸载防病毒软件等安全产品以及修改安全产品的配臵,不得擅自变更IP地址及其他重要参数。

第十三章 机房与场地环境管理

第九十二条

中心机房,必须符合国家A类机房的标准。机房环境及场地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机房要实施7x24小时实时监控,监控录像最短保存三个月,并能随时调阅。机房监控系统由专人管理。

(二)机房须实施严格的门禁管理措施,未经授权不得进入,门禁系统的出入记录应最少保存三个月,并定期检查。

(三)机房内严禁携入易燃、易爆和强磁性、腐蚀性、刺激性的物品,禁止违章作业。

(四)非运行人员及外单位人员进入中心机房须经审批,值班人员核查并登记相关证件,由相关人员陪同,方可进入机房。

(五)严格执行机房的定期检查计划,对机房的空调、供电、监控、防水、防盗、防雷击、防鼠、防静电及门禁等相关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机房相应设施应有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并定期演练。

(六)定期对供配电设备、不间断电源设备、发电机组等进行检修、维护,保证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电力供应保持一定的冗余。

(七)定期对机房空调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机房温度、湿度满足计算机设备稳定运行的要求。

(八)明确消防专管人员,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协调消防主管部门维护和更换机房内的消防设施。

(九)机房值班人员要定时巡检机房的设备及环境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

(十)机房内设备的安放须符合承重、散热、抗干扰等方面的要求,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机房现有环境及设备设施。

(十一)机房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机房设施操作使用手册、机房维修和维护指南,以及设备、供电、布线等配臵文档,应由专人保管,及时更新,保证资料的有效性。

第九十三条

机房要符合一般设备间技术要求。承载市、县骨干网设施或与办事处公用的设备间应由科技信息部负责统一管理维护。

第九十四条

设备间的设计或改造方案须经科技信息部审批,由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工程公司施工,由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技术监督,保证施工质量。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按照设计标准及相关的规定进行鉴定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第十四章 IT供应商服务管理

第九十五条

科技信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对运行管理中涉及的IT供应商及人员的管理。

第九十六条

科技信息部应遵循企业制定的购买IT供应商服务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策略,明确购买IT供应商服务许可的边界,具体定义IT供应商人员的操作权限。

第九十七条

与IT供应商签订的服务合同中须明确IT供应商承诺的服务水平,并约束IT供应商及其人员遵循相应的管理

规定。同时须签订安全与保密协议,明确IT供应商及其人员应承担的保密义务和安全责任。

第九十八条

科技信息部应对长期或短期从事技术支持的IT供应商服务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并登记备案。

第九十九条

科技信息部应建立对IT供应商人员的管理机制,包括长期人员的考勤、办公场所的出入、机房的出入、办公秩序等方面。

第一百条

科技信息部应建立对IT供应商人员的安全监督机制,严格网络接入的审批手续,监控各项操作,监督有关文件和数据的使用、保管、传递和销毁,及时制止越权行为。

第一百零一条

科技信息部运行组要建立IT供应商服务登记簿,详细记录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内容、服务级别和服务提交方式,定期对IT供应商服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获得约定的服务,定期对IT供应商的服务情况进行考评,确保IT供应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五章 服务质量管理和考核

第一百零二条

科技信息部应依据区联社相关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和实行运行目标管理,建立运行服务工作检查考核机制,促进运行人员和开发人员提高运行管理工作水平。

第一百零三条

科技信息部应定期对各支行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运行检查可采取普查、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检查时要事先拟定检查方案,各检查项目的指标要量化。

第一百零四条

科技信息部应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召开生产例会,回顾运行、业务处理、系统资源使用等情况,分析运行态势,汇总运行数据,并发布运行维护信息和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第一百零五条 科技信息部应定期对本部门员工的政治思

想、业务水平、工作表现、遵守运行管理制度和规程等方面进行评议和考核。

第十六章 附 则

第一百零六条 本办法由XXX农村商业银行负责解释。第一百零七条 各社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一百零八条

科技信息系统 篇5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NSTL) 是根据国务院的批示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 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程技术图书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专业方面覆盖了理、工、农、医四大领域, 是我国最大的科技图书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

2000年12月26日, 由NSTL组织建设的NSTL网络服务系统正式开通, 向全国用户提供科技文献检索和全文提供服务。为了充分利用NSTL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源,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 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所于2005年11月1日建成东北第一家NSTL镜像站——哈尔滨镜像站 (http://hrb, nstl, gov.cn:7001/index, html) , 并正式对外提供服务。自建站以来至2009年, 哈尔滨镜像站共发展各类用户2813户, 系统访问量7万人次, 全文下载量达到2267篇。通过几年来的镜像站服务, 积累了丰富的文献服务经验, 为建设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的文献服务支撑系统奠定了基础。

2 黑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

为了加强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9月黑龙江省科技厅建成并开通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 (以下简称创业平台) 。其中科技文献服务系统是由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根据创新平台总体建设目标和要求, 在哈尔滨镜像站的基础上, 整合订购的数据库资源建立的黑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 (以下简称文献服务系统) 。

自投入使用以来, 文献服务系统暴露出科技文献数据单一, 不同数据库各自独立, 不能跨库检索, 检索系统不规范等问题。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经过一年的努力, 完成了文献服务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升级后的科技文献系统, 实现了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互联互通, 拥有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源, 引进了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等著名数据库, 自建了新兴产业战略情报数据库、重点产业发展动态数据库, 企业创新创业数据库, 拥有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源, 俄罗斯科技信息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 文献资源种类涵盖了期刊、专利、标准、图书、会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科技成果、统计数据、专家信息、政策法规数据等3000万条。在系统功能上, 实现了强大的文献资源“一站式”统一跨库检索, 使用非常方便, 用户只需登录服务系统, 就可方便快捷地检索到所需之科技文献信息。系统还增设了原文传递、代查代借、定题服务、自助定制、科技查新、科技评估、参考咨询等个性化得服务功能, 突出了人性化, 操作性更强, 实现了网上资源提供的互动, 是一个让全省科技人员都能共享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 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服务8333次, 文献下载、全文传递等3303次。自2005年11月哈尔滨镜像站建立至2010年11月, 共发展各类用户3715户, 系统访问106500人次, 全文下载量4957篇[1]。

3 黑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发展前景

为了进一步完善文献服务系统的功能, 不断提高全省科技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持久性科技文献信息支撑于保障, 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制定并正在实施《黑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发展规划》 (见下图) 。我们期待文献服务系统不断发展壮大, 为黑龙江省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科技信息系统 篇6

1 系统需求

项目需求包含了系统环境、栏目内容、功能模块、权限管理、数据库以及安全管理等基本信息,这些需求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的框架与内容搭建的有机结合。本系统采用三层体系架构,通过全面的监控和技术手段来确保数据安全,采用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进行身份认证、权限管理以及数据加密来杜绝操作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2 系统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B/S模式,利用Visual Studio 2010程序开发工具,以C#、HTML、Java Script、CSS为开发语言,ASP.NET三层架构,SQL Server2008数据库,DIV+CSS网页布局,IIS 7.0Web服务器,Page Office插件将Word文档内容插入和拼接,SQL Server2008数据库实现系统数据的自动定时备份和保存。

3 系统构成

3.1 系统体系结构

从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的功能要求出发,为了便于开发和后期维护,结合ASP.NET技术的特点,系统可设计为3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4]。

1)用户表示层:主要表示Web方式,表现成aspx,只要业务逻辑层足够完善和强大,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很好地提供服务。用户表示层主要为客户提供应用服务的图形界面,也就是用户看到的实际页面,如新建页面、修改页面、提交页面等。

2)业务逻辑层:封装与系统业务相关联的应用模型,封装应用模式和执行应用策略,将封装的模式呈现给客户应用程序,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操作,也就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进行处理。

3)数据访问层:数据层主要功能是连接数据库、连接池,对数据库进行新增(Insert)保存(Save)、修改(Update)、删除(De⁃lete)等基本操作。

3.2 系统功能结构

结合对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流程的整体分析,系统中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课题负责人、课题参加科研人员各具有不同的权限,主要实现了科技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管理、用户管理、文件通知、自动报表等功能。

1)项目申报:实现项目在线申报功能,在线填写项目基本信息、人员信息及经费预算信息,上传项目申报文档后生成标准化项目申报书,自动转化为PDF格式文档,可查看并修改申报信息。

2)项目评审:一般管理员、高级管理员、评审专家三者都可以对项目进行审核,审核顺序是:一般管理员->高级管理员->评审专家->高级管理员。

3)项目管理:涉及在研项目、结题项目、验收项目、成果登记、成果鉴定、科技论文、知识产权、奖励荣誉等类别,种类繁多且记录要素复杂,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规则,采用Page Office的在线Excel功能,能够对Excel进行读写控制以及按照每天自动更新的方式自动保存备份,极大的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能够随时查到以往记录信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

4)用户管理:设立四级管理和维护用户:科研人员、高级管理员、一般管理员、评审专家,其权限分别是:①科研人员:项目申报,信息查询与修改,个人信息编辑;②高级管理员:查询、审核项目信息,人员分配与管理;③一般管理员:查询、审核项目信息,人员分配与管理;④评审专家:项目评审、项目申报、个人信息修改。高级管理员可以对所有权限进行分配、控制和修改,还能够对权限进行授权管理,极大地提高系统权限管理能力。

5)文件通知:发布通知公告,发布的通知公告可以在系统首页显示,而且能够转载通知公告内容,能够根据项目结题时间自动发送邮件提醒。

6)自动报表:从申报项目、评审项目中直接导出Excel数据格式的项目信息,方便打印和管理。在系统中可以对项目的个数、评审结果个数、总金额等进行在线统计。

4 关键技术

4.1 项目申报书文档的生成

科研项目申报书是指科技人员根据科研主管机构的科研项目指南,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撰写的关于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安排、说明和请求的申请文书。申报书包含:封面、项目基本信息、项目成员信息、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正文及项目审查意见,其中封面、项目基本信息、项目成员信息、项目经费预算和项目审查意见在系统中在线填写,项目申报书正文需要在线上传已撰写好的Word文档格式的文档。在设计时需要先在Word中添加书签并制作成申报书模板,将需要填写的内容作为书签插入,项目申报书正文文档也作为书签插入,利用Pa⁃ge Office插件的书签功能和Word文档合并功能实现,在插入书签内容之前必须在Word文档模板中加入数字水印和页码。文档合并完成之后再通过调用服务器端Microsoft Office软件将Word转化为PDF文档,并提供在线显示和下载。部分代码如下:

这样就能生成项目申报书PDF文档。

4.2 邮件通知

项目结题通知需要通过邮件系统自动发送到项目主持人邮箱。系统在项目结题前3个月前通知支持人准备结题,另外对于超期未结题的项目也要发送通知提醒。在Global.asax文件的Application_Start函数中定时发送邮件,邮件发送完后在数据库中标记该项目为已发送,避免重复发送。使用QQ邮箱作为邮件发送服务器,在QQ邮箱账户设置启动POP3/SMTP服务。部分代码如下:

5 数据访问

通过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能够非常便利地实现相关数据的查询与更新。系统主要采用SQL 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管理工具对系统中相关的数据表结构进行设计[5]。

1)用户信息表:该表主要存放系统中用户的基本信息,其中用户包含各级管理员。所包含的主要字段有:用户名、密码、姓名、身份证号、职称、学历、邮箱、电话、单位等。

2)项目信息表:该表主要存放系统中项目信息,所包含的主要字段有:项目类别、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合同、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主持单位、主持人、项目经费等。

3)项目成员信息表:该表主要存放项目成员信息,主要字段为:项目ID、成员姓名、身份证号、学历、职称、年工作月数、成员排序、工作单位、主要工作内容等。

4)项目预算表:该表主要存放项目经费预算信息,主要字段有:设备费,设备费内容、材料费、材料费内容、测试化验费、测试化验费内容、燃料动力费、燃料动力费内容、差旅费、差旅费内容、会议费、会议费内容等。

不仅如此,在数据库中还包含了所在单位、项目类别、项目评审表、用户登录信息表等其他相关的数据表。所在单位表记录单位信息,项目类别表记录项目类别信息、项目评审表记录项目评审信息包含评审意见、评审结果、评审时间、评审人等,用户登录信息表记录用户登录时间、登录人、登录IP地址等。

6 结束语

本文采用B/S模式,利用Visual Studio 2010程序开发工具,以C#为编程语言,ASP.NET三层架构,SQL Server2008数据库,实现了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科技信息管理的使用能够大大减少各级科研管理人员的繁杂劳动,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摘要:为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采用B/S模式,以ASP.NET三层架构作为基础,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平台下使用C#语言开发,综合利用.NET Framework 4.0框架、SQL Server 2008数据库、DIV+CSS页面布局、Page Office等WEB技术来设计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管理以及用户管理、通知、自动报表等功能的集成。该系统已应用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实践证明该系统功能贴合实际,运行安全稳定。

关键词:管理系统,科技信息,ASP.NET,PageOffice

参考文献

[1]周金桥.ASP.NET夜话[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Page Office插件官网[EB/OL].http://www.zhuozhengsoft.com/.

[3]晓红,谢素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完善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07-112.

[4]许博.基于.NET三层架构的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2):188-190.

科技信息系统 篇7

1 需求分析

科技计划项目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强对科技项目评估管理、使用和服务的信息化手段, 通过系统对项目评估进行动态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建成一个数据填报、信息管理、专家评估多方位的信息管理平台。

1.1 数据管理需求

通过该系统对科技项目评价指标信息进行数据填报;各个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随时、自主更新科技项目评估信息;方便组织科技部门及时了解项目评估中项目进展、项目经费、阶段成果、仪器设备以及项目承担单位自查评估报告等情况。

1.2 信息管理需求

通过该系统实时掌握和管理所有评估项目的实时信息。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分类、查询、统计管理;通过图形统计分析为科技部门提供直观的数据统计结果;通过格式转换对统计的结果进行不同文档格式的转换, 并根据数据统计的条件进行在线实时打印汇总。

1.3 专家评估管理需求

通过该系统生成项目评估专家库, 根据评估项目的不同, 分别选取不同专家完成评估专家评议打分表和评估意见表, 为最终评估结论提供参考依据。

1.4 业务流程需求

在业务流程上基于逐层上报、层层审核的设计原则[2], 从而保证数据的权威性。项目承担单位对需要评估项目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评估信息管理单位对提交的评估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和报表汇总。专家评估管理对信息管理部门提交的评估信息负责, 通过在线打分和填写意见表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最终的评估评价。

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遵循可扩展性、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良好的框架结构和参数驱动, 以便今后的升级和重用;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保证稳定性和易扩展性;良好和统一的用户界面, 力求简洁、清晰、方便、易用。

系统分为数据填报、信息管理和专家评估三大子系统。系统功能结构如图l所示。

2.1 数据填报子系统

数据填报子系统的主要操作为填写“科技项目评估表”。分为7大类共29个指标, 分别为: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详细地址、项目起止时间、所属领域、批准部门、计划类别、单位属性、单位属地、项目负责人信息、合作单位等;项目进展包括:项目进度完成情况、结题情况、内容目标变更情况、人员投入、参加单位;项目经费包括:经费投入、经费支出;阶段成果包括:科技成果、申请专利、授权专利、科技成果、软件登记、制定技术标准、科技论文、科技著作;仪器设备;项目承担单位自查评估报告;附件上传。逐项填写完成并保存后, 点击“查询”就能看到所填写的全部评估表, 此时的状态是“未提交”, 点击“提交”按钮对项目进程提交操作, 点击“修改”按钮对项目进行修改。点击“打印”按钮, 自动生成Word或者Excel格式的表格并进行实时打印, 方便项目承担单位上报要评估项目的纸质表格。

进入该系统时, 首先要填写帐号和基本信息进行注册, 通过上级主管单位审核通过后才能登录。然后进行填写“科技项目评估表”操作。

2.2 信息管理子系统

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是科技管理用户汇总各年度数据的管理平台, 它主要由管理员登录、项目查询、数据退回、分类数据统计、数据统计图形分析、数据格式转换、指标维护、模板控制等功能组成。其中:数据退回:主要是管理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可进行退回修改的操作。数据转换:系统需要将用户填报的html的结果格式转换为Word和Excel数据格式供管理用户打印。分类数据统计:是该系统的核心功能, 可按照项目类型、技术领域、项目名称、数据统计起始年度和截止年度选项, 组合查询所需要的数据;同时按照人员基本情况、项目经费投入情况、项目经费支出情况、科技成果数情况、项目专利数情况、科技成果奖励情况、项目制定技术标准情况、科技论文著作情况、学术交流及成果转让统计、项目示范基地及获后资助与配套情况、人才培养及新产品情况、项目经济效益情况、项目仪器设备情况, 进行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 形成数据分析报告。

2.3 专家评估子系统

专家评估子系统主要是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打分及评估意见的数据管理平台, 它主要由专家用户登录、项目分配、项目查询、项目评估、项目评估管理、项目评估提交等功能组成。

用户验证:系统采用实名注册的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避免了用户重复登录。项目分配:是由项目管理员进入系统后, 为专家分配项目, 分配原则根据专家的研究领域进行分配, 也可对同一项目领域的项目分配到多个相同领域的专家中去, 实现单项目多个专家一起评估的模式。提高了项目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项目查询:对已分配的项目进行查询, 根据项目名称、专家用户名的条件查询。项目评估:进行项目评估工作, 填写评估打分表以及意见表。项目评估提交:提交评估以后的项目, 管理员进行保存。项目评估管理:管理用户对评估项目进行删除、修改以及专家账号管理等。项目评估完成情况:对项目评估的进展情况进行查询, 可以及时了解项目评估阶段, 作出合理的时间安排。

2.4 业务流程

根据1.4节业务流程的需求分析, 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开发环境和主要开发工具

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 Server2003, WEB应用服务器采用Apache, 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8作为整个系统的网络数据库服务器。

在线系统开发工具采用丰富的J2EE集成开发环境My Eelipse7.0。使用Sybase Power Designer 9建模工具对系统进行建模。采用Microsoft Visual Source Safe (VSS) 负责项目文件的管理, 进行源代码版本控制。开发工具采用集成开发环境zend Studio for Eclipse 6.1。

3.2 关键技术

3.2.1 JAVA技术

JAVA[3]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 (即Java EE, Java ME, Java SE) 的总称。Java自面世后就非常流行, 发展迅速, 对C++语言形成了有力冲击。Java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广泛应用于个人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 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专业社群。在全球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环境下, Java更具备了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4]。

3.2.2 STRUTS技术

Struts[5]是Apache软件基金会 (ASF) 赞助的一个开源项目。它最初是Jakarta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 并在2004年3月成为ASF的顶级项目。它通过采用Java Servlet/JSP技术[6], 实现了基于Java EEWeb应用的MVC设计模式的应用框架, 其中包括模型、视图、控制器和一个XML文件。Struts有两个相应的配置文件web.xml和struts-config.xml, 其中web.xml除了要对Action Servlet进行相应的配置以外, 还要对Web表示层中使用的有关struts标签库进行相应的声明。而Struts-cong.xm1则描述的是与Struts相关的文件, 主要是用来存储描述用户请求的路径以及相应的Action映射关系的配置信息的[6]。系统主要对以上文件进行配置实现。

3.2.3 数据库调用

数据库的实现, 主要是科技评估表、用户权限及数据管理等输入的数据信息, 并且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汇总统计并进行输出操作。

科技评估表的数据调用是通过struts的框架结构, 利用Java技术直接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 通过SQL查询语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调用, 实现前台与数据库的自动同步绑定。由于篇幅关系只列出单位情况的SQL查询语句。如下所示:

用户权限的不同所对应的数据管理权限也不一样。对于数据填报用户来说, 数据填报人员的信息修改和查询请求, 经过对查询请求的分析得到人员的需求。然后把需求转化为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语句, 送入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根据SQL语句, 查询出结果, 返回。系统接收到数据库返回的查询结果集, 经过一定的分析处理, 转化为HTML浏览页面, 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对于用户管理员和评估专家用户的数据修改、添加、删除等请求经过对数据修改、添加、删除请求的检查, 确定该请求是获得权限的管理员人员发出即为有效请求之后, 对该请求进行分析, 得到请求的具体内容。然后转化为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语句, 送人数据库系统, 更新数据库信息。

4 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对该平台的需求分析,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系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安全防护即:硬件防护和账号安全。

4.1.1硬件防护

通过对防火墙的配置, 将该系统的应用层和数据层都放在DMZ区, 通过一对一的地址转化给相应的访问地址。另外, 关闭该系统服务器的不用的端口并更改了系统开放端口的端口号, 防止通过常用的端口号进行网络攻击。

4.1.2账号安全

账号设置方面, 采用实名注册的方式进行身份验证[7], 通过不用用户的性质, 赋予相关权限。如:数据填报用户只能进行修改、提交操作;评估专家账号只能进行查看、填写打分表等评估专家的操作;管理员账号分为系统管理员和数据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只能修改、删除和审核账号。数据管理员只能统计、退回、修改、删除等操作。数据库密码通过MD5[8]方式进行加密。

5 结语

该系统已经投入使用, 甘肃省14个市 (州) 、86个县 (区) 共计50多家单位进行了评估, 数据统计量达到10万次, 已出的科技评估报告50多篇。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科技评估的深度和广度, 为科技计划评估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决策支持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强, 胡焕焕, 鲍跃华.科技评估标准: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12 (5) :22-28.

[2]徐多勇, 王计生, 许小红.基于Web2.0服务的研究生信息管理平台[J].信息系统工程, 2013 (1) :62-64.

[3]昊斯特曼.JAVA核心技术:卷1+卷2 (原书第8版) [J].中国科技信息, 2014 (2) :110-130.

[4]周锐棠.Java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 (1) :32-38.

[5]王刚.Struts框架技术简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9) :23-26.

[6]肖辉辉.基于Struts架构的网上书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 (3) :46-50.

[7]王毅敏.身份验证技术在网络安全保护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 (5) :34-36.

科技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分析 篇8

关键词:科技信息情报;科学技术;经济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52-2

0 引言

由于科技信息情报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其蕴含的经济价值也为大众所熟知。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它与国防军事方面的信息情报是一样,它可以在公开场所进行讨论,因此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了解。很多部门的机构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便挖掘出它有效的、重要的经济价值。从科技信息情报的字面意思来看,其应该指的是非常宽泛的内容,而经济又是政治的基础,因此分析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就变得尤为重要。

1 科技信息情报详细介绍

信息是指显示运动的状况和物质属性的信号或信号序列。信息可以被一切事物产生。情报是某种特定的人类信息。通过信息的载体而传递的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息、信号。科技信息情报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尽管名词叫法有所不同,但是其实质却是一样的。例如在古代时期,最早运用到信息情报的就是军事战争,即通过获取军事情报为战争的胜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手段。随着历史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信息情报的获取途径以及获取的效率也在逐渐完善和提升。因此科技信息情报如同国防军事中的情报信息一样,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价值,并被大众认可和重视。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科技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就更有必要。

2 科技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

科技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并不是指其具体值多少钱,虽然有人把科技信息情报作为买卖进行过交易,并且也有一些国家或者是企业愿意花重金购买对于自己有利的科技信息情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技信息情报都能够用金钱来加以衡量。因为某些科技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指的是其在经济领域内对于经济所发挥的影响或是作用。科学技术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

2.1 促进经济发展的参考价值

科技信息情报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参考价值。一般来说。国家发展经济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都需要参考科技信息情报,并且国家在制定发展经济的宏观策略以及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的体制时,都需要根据相关的科技信息情报来进行参考和指导。经济发展宏观策略指的就是在一段时期内的所制定的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以及达到预期目标的全局性的策略,它包括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方案以及措施等。它对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而经济体制指的就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经济的表现形式、涉及的生产关系以及运行的体系制度,他不仅能够优化经济结构,还能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使得经济发展的效益更巨大。而要制定出合理的宏观发展策略以及合适的经济体制,就需要参照科技信息情报来操作,既要参照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关系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周边的国际环境。因为如果周边国际环境不稳定,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动荡,这不仅会阻碍经济发展,还会给经济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害,甚至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国家的科技情报的优势被谁拥有,谁就占有了国家的科学技术力量的优势,在国与国之间科技水平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尤为关键。科技情报的争夺战将随着社会的前进而愈战愈烈。五十年代以来,各国建立了庞大的专职科技情报队伍,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它的活动成为科技事业发展的动力,综上所述科技情报的优势是尤为关键的。

2.2 科技情报的经济价值

从科学技术来看,信息情报的价值表现在: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因为结构调整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特别是对于地方经济来说。例如在本地,由于经济结构的落后和不合理,造成龙头发展的产业较少,而支柱产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不仅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还能够促进当地科学技术的提升和进步。而科技情报对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作用。科技情报能够提供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先进理念,同时也能够提供新的经济产业以及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为技术、产业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更合理的理论依据。另外,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也离不开科技信息情报,因为目前的经济模式还比较粗放,并且也很老旧,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发展科技型新型产业,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型的经济模式和发展的战略举措。

2.3 促进科技发展的经济价值

科技信息情报还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经济价值。由于目前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缺乏后劲,缺乏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依靠科技情报信息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加强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结构和战略模式。同时加大对新产业、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和研究,从而提高科学技术的水平,这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另外科技信息情报也是将科学技术引入日常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国家实施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社会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就必须将科技信息情报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并设立相关的科技宣传部门进行宣传和指导,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科技信息情报的作用和意义。

3 工作概述

笔者供职于开封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该单位属综合性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机构,隶属于开封市科技局,是事业单位。单位主要从事科技情报研究、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和网络研究建设。 在日常的工作中,单位主要承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等软科学研究;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检索查新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开封市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政策提供数据参考,为开封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强市、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政策依据。

在以往的工作中,单位承担完成了“开封科技港网站”、“开封市科技信息服务网”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的设计、研发、建设、管理等科研任务;为开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提供了优质服务。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分析科技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过程中,信息情报涉及的面非常广,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防军事,都需要通过信息情报来作为发展和提升的依据。科技信息情报拥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不仅能够将一些世界尖端的科技从国防军事推向经济民生,使得人们能够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率,还能够促进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可以看出,科技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巨大,需要人们认真对待和高度重视。因此对科技信息情报的经济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对于经济、国防、军事的发展以及防止资源浪费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怡佳.经济情报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 孙梅.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政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4.

[3] 胡芳芳.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研究[D].安徽大学,2012.

[4] 陆海红.基于专利文献信息中竞争情报价值的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0(01):27-28.

[5] 张磊.基于价值传递的企业竞争情报价值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10.

[6] 华瑶,王莉,蔡瑞雷.竞争情报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4(09).

[7] 邵凌闅,王曰芬.企业引入竞争情报的效用分析[J].江苏商论,2004(06).

[8] 宋丽萍.企业竞争情报发展面面观[J].山东经济,2004(03).

科技信息系统 篇9

印发《珠海市科工信系统安全生产

督查检查办法》的通知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各区(功能区)科工信部门:

根据《关于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督查检查长效机制的通知》(珠安办〔2017〕8号),以及落实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暨第一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关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督查检查长效机制的工作部署,加强我局职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经局领导班子会议审议通过,现将《珠海市科工信系统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 件:珠海市科工信系统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办法(试行)

2017年3月6日

公开方式:依申请公开

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办公室

2017年3月7日印发

珠海市科工信系统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珠海市科工信系统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力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广东省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办法》等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珠海市科工信系统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事业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活动。法律、法规和规章另

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 分类、内容与频次

第三条 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分为综合督查、专项检查、日常检查三大类。

第四条 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牵头或组织单位结合所属行业安全生产特点、形势、工作部署等因素,可从以下重点内容中选择确定督查检查内容。

(一)综合督查。对科工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的督促检查,由局工业科直接组织实施或有关科室和局属事业单位直接组织实施或共同参与。对企业重点督查贯彻落实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对重点抽查贯彻落实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获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后的活动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安全投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应急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防控、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事故预防和值班值守等情况。

(二)专项检查。对系统内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检查,按照局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要求,由局工业科或有关科室和局属事业单位根据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或牵头联合实施,对系统内有关单位和企业重点检查贯彻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部

署、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规程和标准,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应急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防控、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等情况。

(三)日常检查。日常直接对系统内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的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包括日常监督检查和举报投诉核查,由局工业科或有关科室和局属事业单位组织实施。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应急预案、安全投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防控、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执行、事故报告和处理、对承包单位和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配备、应急预案及演练等情况。举报投诉核查主要是对群众举报投诉、媒体曝光、上级交办、部门移(送)交线索等的核查。

第五条 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的频次。

(一)综合督查。根据我市行业安全生产特点、形势或上级政府工作安排适时开展,每年不少于1次。

(二)专项检查。根据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特点适时开展,每年不少于2次。

(三)日常检查。根据年度检查计划确定的频次和安全生产

举报投诉情况开展日常检查。局工业科或有关科室和局属事业单位应合理编制本单位年度检查计划,编制检查计划应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特点和实际,综合考虑安全监管职责、检查人员数量、负责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分布、安全生产分类分级情况,明确本单位检查工作日、内容及年度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和频次。

局工业科或有关科室和局属事业单位根据行业性质、规模、危险程度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内容,可对行业企业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实施差异化的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确定不同安全生产级别生产经营单位的督查检查频次,对安全生产状况评级较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二级达标的生产经营单位以自我管理为主、随机抽查为辅;对安全生产状况评级较差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重点监督检查。

第三章 方式与方法

第六条 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工作应深入基层一线,可以采取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约谈督导、反馈意见等方式。

第七条 现场检查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为主,注重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搞接待,直奔基层、直奔现场)的方法开展督查检查。

第八条 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点面结合。

(一)综合督查以检查民用爆炸物品、成品油经营企业为主,重点检查企业是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开展情况如何,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是否整改落实到位,防范事故措施是否落实等。

(二)专项检查要结合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特点,重点对照检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情况,突出治理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突出问题,强化隐患整改和事故防范。

(三)日常检查要重点检查相关单位、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情况,查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台账、文件、资料、记录和证照等,抽查设备、设施、工艺、场所和岗位,注重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自查自纠,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九条 对于专业技术性强、工艺、设备、设施复杂的有关企业,应聘请专家或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安全督查检查,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重点排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第十条 对涉及多个单位部门的安全生产问题,由局工业科牵头联合其他有关单位部门开展督查检查,进一步增强督查检查合力,提高督查检查效率,确保涉及多部门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到位。

第四章 整改与督办

第十一条 综合督查和专项检查结束后,各督查检查组要对督查检查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及时向受检单位反馈督查检查意见。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及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力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由相关局机关科室或局属事业单位挂牌督办,并向局分管领导报告。牵头或组织单位要对督查检查情况登记、建档,必要时对整改落实情况和行政处罚情况进行复查。

第十二条 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原则上由检查部门办理书面移交手续后,交由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责令整改,检查单位应对有关信息登记、建档,并跟踪整改和处罚落实情况。也可由检查部门直接处理或提请(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三条 对督查检查发现的存在问题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责令予以立即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整改;对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应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发现应当由其他部门管辖的非法违法行为,应及时移送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

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相关局机关科室或局属事业单位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十五条 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由督查检查牵头或组织科室或局属事业单位挂牌督办,对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予以公告公示,并及时做好隐患整改后的摘牌销号。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和基础台帐,并定期将本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报同级安委办。

第十六条 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事业单位要及时总结本部门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开展情况上报局工业科,局工业科每年年底要将年度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情况上报市安委办和上级主管部门。

第五章 工作要求

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牵头或组织单位应结合行业和领域实际,制定督查检查工作方案,明确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的内容、范围、对象、方法、要求和实施部门。建立督查检查工作台账,记录督查检查时间、地点、被检查企业、隐患和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

第十八条 督查检查组工作职责和组成。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组应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了解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进一步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督查检查组人员必

须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熟悉业务,对专业技术性强、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复杂的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的督查检查,要请相关行业领域专业人员或专家参加。

第十九条 安全生产督查检查人员应当加强学习,掌握督查检查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所涉及的业务知识,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履行督查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履行告知义务,遵守法定程序,保守受检企业的技术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条 局工业科要结合实际,按照局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局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制度,推动安全生产督查检查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强对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将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纳入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事业单位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并严格实施考核。由局和局属事业单位提供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工作必要的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的保障。

第二十一条 由局工业科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诚信缺失制度,将隐患排查治理不力、拒不整改事故隐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屡教不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单位及从业人员列入诚信缺失名单,会同国土、税务、工商、银监、保监等相关部门制订相应的配套惩处办法,在税收、信贷、企业保险费率等方面实施不同的激励约束政策。

科技信息系统 篇10

在最新的金融科技展示方面,深圳市天安源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峰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绿色数据中心的战略解决方案。此外,广州合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喻鹏为大家展示了该公司的产品银盾T24核心监护系统,全方位展示了该产品实施前后的情况对比;广州南天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咨询服务部经理郭静贤进行了以“借力IT提升风险防范——银行操作风险稽核监测管理系统介绍”为题的简短发言;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夏建军与大家分享了对“下一代数据监控管理模式”的观察;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王小山分析了“安全高效的银行企业网”。

在接下来的互动交流时间,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分别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应用层的监控、灾备建设、机房建设等,是与会专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各企业代表踊跃发言,争相解答专家们的提问,气氛相当热烈。

上一篇:衔接探析下一篇:机床实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