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十篇

2024-08-28

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 篇1

(一) 对幼儿园环境及环境创设的含义的理解有失偏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这里所说的环境是广义的环境, 它指的是幼儿园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得以有效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它既包括人的要素, 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也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环境, 如家庭、社会、自然等。所以, 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与幼儿园环境息息相关, 可以说, 幼儿园更好的、更有效的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受到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极大影响, 因为幼儿在一个优美整洁、充满童趣的环境中比在一个杂乱无章、呆板无趣的环境中能获得更多的愉悦和自信, 从而有益于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显现。更让人叹服的是瑞吉欧学校的工作者, 他们对环境更加重视, 他们认为:“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环境, 因此, 教育的内涵应蕴藏在环境之中, 并能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 学校里的环境应是处处有用的”。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将幼儿园环境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物质环境, 片面理解幼儿园环境的意义, 这导致人们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创设的内涵理解的偏颇:一个是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当作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全部, 而没有将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考虑在内, 没有将物质环境建设和精神环境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 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些符合其主题活动的区域活动玩具, 但幼儿在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时候并不能达到老师的与环境互动的要求是, 有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批评, 于是幼儿便会害怕老师, 惧怕幼儿园, 这不利于幼儿与幼儿园环境的全面互动,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有很大消极的影响;另一个是没有较全面的理解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含义, 例如幼儿园环境创设被教师片面地理解为设计和设置幼儿园空间分布、提供符合幼儿园课程和教育目标的设施设备, 亦或片面的将班级环境的创设理解为就简单的是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创设, 而墙饰的设计与布置又被狭隘的认为就仅仅是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等等。现在较多幼儿园对其环境均有其导向性的检查标准, 所以一些教师以上这种理解与实践的偏差常常会在这时较强的反映出来, 同时, 教师们外出参观学习时也能表现出这一点, 新活动区、还有投放的新材料往往成为教师们的关注点, 对这些新活动、新材料的深刻印象导致教师回园后只是一味盲目照搬, 根本不站在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上考虑是否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 忽略本班孩子的兴趣、需要。

(二) 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不明晰

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 教师尤其需要倍加关注、并将其考虑在内的就是环境的教育功能, 毕竟幼儿园环境被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包含在幼儿园课程当中, 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容小觑, 所以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教育的目标相对应。然而教师们在环境创设的具体教育实践中, 他们为图自己教育教学的方便, 创设环境常常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他们忽视孩子的兴趣需要, 毫无依赖基础地凭空地、绞尽脑汁地想象出来一个主题, 过于追求完美, 手段单调, 仅凭自己去评判环境创设的好与坏, 很少去听听幼儿的想法和建议, 孩子并没有完全参与进来。因此老师辛辛苦苦创设的环境激发不了孩子的兴趣兴致, 吸引不了孩子主动与环境互动, 同时环境创设过程中又没让幼儿充分参与其中, 孩子的主动性差, 另外大量的时间也被浪费。例如:极少的幼儿园为幼儿提供针线、剪刀类的物品, 由于孩子好奇心和模仿欲望强, 他们很想去拿起针线模仿大人缝缝补补, 但是即使是在这些投放针线、剪刀类尖锐物品的少数幼儿园, 由于老师过度考虑安全因素, 一般都是禁止幼儿的此类活动, 或者在旁边一直神经兮兮的, 不断打扰幼儿游戏活动, 生怕幼儿发生安全事故。这种禁止完全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忽视孩子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性, 非常不利于幼儿对尖细物体的感知和操作, 不利于幼儿手眼协调的发展。教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教育品位的体现, 在塑造教育环境时, 不能只追求一种高教育的显色, 更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因此, 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必须搞清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 将幼儿的主体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让幼儿充分参与到环境创设当中。

(三) 环境创设内容过于简单化

有的教师虽能意识到环境创设要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 但是却简单地把展示幼儿的各种绘画、手工作品等同于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在他们的理解中, 将孩子或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完成的画作、手工作品贴到墙上后, 幼儿因为自己的作品被展示一定会很喜欢, 而且幼儿的作品展示墙是幼儿一起来完成的, 算是幼儿主动参与了环境创设。但是实践证明, 这种被认为是有效的“作品展示”类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并不是很大, 甚至没有什么作用。另外, 追求新异、新奇往往成为教师创设环境的重要出发点, 他们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就创设出了自己认为对幼儿有良多益处的环境, 但其实不然。

(四) 环境创设过程过于主观化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所能触及的范围越来越大, 他们的成长环境也应该不断的变化, 以让幼儿在变化中与环境“对话”。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一个好的环境创设应该是一个系统, 有很强的整体性和贯连性。而在实践中, 环境创设应时刻与课程主题保持高度的一致是有些教师的一贯观点, 他们认为课程主题随着时间变化时, 环境也需要立即发生改变, 而这就需要把前一个主题的环境全部重来, 赶快创设与新的课程主题相适应的环境, 但其实这是不太科学的。首先, 这造成资源的浪费,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 幼儿此时正处于秩序感关键期, 孩子的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与形成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的不安全感非常容易因为周遭环境的过度频繁的更换而逐步增强, 这会导致孩子心性难以平静, 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坚持力和耐力, 同时环境的过度零散、分段也不利于孩子尽快系统的获得知识。

二、解决园环境创设中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一) 环境创设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结合

幼儿园文化和人际环境组成了幼儿园精神环境, 它是幼儿园生存发展的灵魂和精髓, 它看起来不像物质环境那么明显, 那么精美, 但是却是我们能在日常活动中切身感受到的, 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 应全面的去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真正含义, 努力去改变幼儿园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割裂的现状, 在为幼儿创建丰富而美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础上, 尽力为他们创设对于他们来说良好的充满着爱与宽松的人文环境, 因为只有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才会充分的展现出来, 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二) 充分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导地位, 重视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分析“布置时应注意的弊病时”曾指出:“不要教师自己来做, 让学生们自己来设计, 自己来布置, 这才格外有意思, 也才更有教育意义。”“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 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加深认识, 也更加爱护。因此, 做教师的应当学会如何引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的确是这样, 毕竟幼儿才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人, 我们教师创设环境也是为了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幼儿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需要为出发点, 主动参与、自主结伴、自拟主题、自选工具、独自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接着自发地进行交流、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经历的这个过程中, 他们主动探索周围世界, 自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经验, 情感也得以激发, 社会交往能力也在其中得以培养, 这无疑对他们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三) 增强幼儿园环境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为使得幼儿园环境为幼儿教育目标所服务,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课程教育目标应存在较高程度的一致性, 在环境创设时, 对幼儿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要尽可能顾及到, 不能厚此薄彼。具体来说, 应根据幼儿教育的总目标, 系统地、全面地考虑幼儿园环境创设。为使得教育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教育目标可以在幼儿身上得以显现, 幼儿园在制定年、学期、月、周、日以及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计划时, 都应将环境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充分考虑在内。

总之,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艺术, 它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广大幼教工作者肩负着将良好的环境引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 以促进幼儿在一个健康、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贾莹.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 2011 (7) .

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 篇2

一物理游戏环境创设

创设一个适合幼儿游戏的物理环境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好奇心, 能让幼儿感觉到良好的游戏氛围, 能为幼儿游戏提供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幼儿对周围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好奇心和学习心, 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主动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来逐渐建构自己的思维能力, 因此, 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至关重要。

1. 室内物理游戏环境创设

第一, 适合的活动空间。幼儿所处的环境能促成、鼓励游戏的发生。空间的大小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活动, 如果空间密度值过高, 会让幼儿的游戏无法正常进行, 并且幼儿与幼儿之间更容易出现争吵, 甚至身体上的攻击性行为, 如果空间密度值过低, 虽然看似让幼儿有足够的空间来开展游戏活动, 但是实际情况是会影响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 从而影响幼儿游戏的进行。因此, 合理的分隔教室空间, 为每一个活动区域安排适当的面积, 是在室内游戏环境创设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第二, 合理的活动区设置。一般情况下, 幼儿在活动区的游戏是幼儿自由选择, 教师很少干预, 幼儿的游戏有较大地自主权, 因而在区域中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所以合理的活动区设置能对于幼儿游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区分为常设活动区和临时活动区, 常设活动区是指幼儿园中常见的区域设置, 如美术区、数学区、益智区、娃娃家等, 这些区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 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舞台。临时活动区是教师根据幼儿需要, 临时创设, 一般规模较小, 容易调整和撤换。每个班级根据本班儿童不同的兴趣爱好, 应设置至少五个活动区, 并且区角的类型、功能要各异, 可以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需要。活动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幼儿游戏中人际交往、自由活动的需要, 在创设时区域之间既要有明确的分隔, 又要有一定的关联, 保证幼儿在活动区中可以独立游戏或进行合作游戏。

第三, 动态的游戏环境。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应尽量体现动态性和开放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和幼儿随时进行互动, 有效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有的幼儿园的区域设置、墙面设置一个学期几乎没有变化, 并且缺乏层次递进性, 缺乏挑战性, 很难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环境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可变的空间, 在区域设置中多用带有轮子的矮柜、轻便的隔板、栅栏等作为间隔, 幼儿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二是体现在材料的变化上, 教师及时根据需要更换材料, 在材料的投放时讲究层次性, 以动态的材料维持幼儿游戏的兴趣, 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游戏需要。三是体现在游戏规则的变化上, 同样的区域和材料, 可能因为游戏规则的变化而导致幼儿游戏的变化, 从而给幼儿游戏以新的体验。

第四, 投放适当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数量要适当, 能满足大多数儿童的需要, 尽量让儿童能进行亲自实践操作与探索, 但不宜太多, 游戏材料太多会让儿童养成浪费游戏材料的习惯, 要让儿童珍惜、爱护游戏材料。投放的游戏材料不以价格来判断, 要追求丰富性与可操作性, 最好以半成品为主, 还可以充分利用废旧物品, 鼓励儿童自制游戏材料。无论什么样的游戏材料必须要保证安全性, 不能存在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室外物理游戏环境创设

大量的实践证明, 幼儿园创设安全的、精心设计的室外游戏环境能促进幼儿社会化, 发展幼儿的感知运动能力, 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室外游戏环境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规定, 幼儿园的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能低于2个小时, 寄宿制幼儿园不能低于3个小时。因此室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被投注更多的关注。

第一, 充足的游戏场地。幼儿每天有大量的时间是在室外进行游戏, 场地是儿童游戏首要的空间条件, 幼儿园在室外游戏环境创设时需要按照国家要求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场地。《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 (试行) 》规定室外活动场地应该包括分班活动场地和共用活动场地两部分。分班活动场地每生平均2平方米;共用活动场地包括设置大型活动器械、嬉水池、沙坑以及30米长的直跑道等, 每生平均2平方米。

第二, 环境创设的多样性。游戏环境的多样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丰富性和持久性的重要保障。室外游戏环境创设应提供多样的形式、结构, 多样性的游戏场提供不同的游戏活动, 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引导游戏的开始、给予兴趣的选择及鼓励幼儿的探索, 并使其感官经历更为丰富。这种多样性体现在地面设计、器材安置等多个方面。地形、地面与器材安置的变化可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因此, 幼儿园的游戏场地可以有坡地、土堆或垄沟, 也可以有沙坑、水池, 还可以有石头铺成的小路等。可以设置独立游戏器材和团体游戏器材, 既有适合男生进行较大的团体活动或规则游戏、冒险游戏的设施, 也有适合女生小团体活动的、平行游戏、静态的建构游戏等设施。要顾及全园的幼儿, 必须要有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游戏需要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设施。

第三, 保证安全性。室内的游戏规则更多强调秩序与安静, 而户外游戏则不同, 充满了刺激性和挑战性。幼儿在室外游戏时运动量更大, 危险性更高, 因此室外环境创设的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 包括场地安全、器材的安全和器材使用时的安全维护, 也包括对游戏器材的定期安全维护。在安全的前提下, 满足幼儿各种游戏活动, 如钻、爬、跑、跳等的需要。以器材安全为例, 首先, 选购的游戏器材本身安全耐用;其次, 在器材的安装上要注意动态性的游戏器材和静态性游戏器材的具体安全要求;再次, 需要考虑阳光曝晒、器材间隙口等隐性的安全问题;最后, 定期安全检查和维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二精神环境创设

随着人们对幼儿园环境要求的提高, 现今的幼儿园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游戏物理环境质量创设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从游戏空间、游戏材料的投入等方面看物理环境创设已不是最大的问题。反而因为过分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 而忽视了精神环境的创设, 造成许多幼儿园在硬件方面花费巨大, 让幼儿园成了漂亮、美丽的城堡。其实, 在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对幼儿游戏起决定作用的是精神环境, 幼儿游戏需要一个轻松、自由、安全的精神环境。游戏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教师之间, 幼儿之间的关系乃至幼儿园的园风、班风。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 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 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游戏。

一方面, 这种精神环境的创设取决于教师, 教师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 正确认识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处理好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要多鼓励、积极促进幼儿的游戏活动;第二, 处理好自身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定为,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应是一个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行为的观察者、游戏过程的支持者;第三, 创设让幼儿感觉温馨、自由、平等的班级氛围, 建立同伴间相互关心、相互合作、友爱的气氛。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 在幼儿游戏中表现出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 园长要发挥重要作用。整个幼儿园的人际氛围也是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主要精神环境之一, 园长要创设和谐的幼儿园氛围, 处理好园长与员工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形成良好的园风, 创造属于本幼儿园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周赛琼.创造性游戏和幼儿园环境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11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 篇3

关键词:浅谈: 幼儿园; 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07-001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成长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美整洁、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能让幼儿倍感愉悦和自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瑞吉欧学校的工作者对环境的诠释和实践更让人叹服,他们认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具有教育内涵,学校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1]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一、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

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班的环境创设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创设的,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环境保护主题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

2.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温暖和煦的春天来临了,我们班开设了种植活动,活动不仅可美化环境,更能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还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与动手能力。在我们班级开辟了自然角,放了适合室内生长的植物,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植物的知识。

3.环境创设可引导幼儿有环保的意识

在各区域的环境创设中,都有幼儿提供的材料与作品,这是他们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在我们班级各区域环境创设过程中,有幼儿从家里收集了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小挂历、旧包装纸、塑料泡沫板、吸管、蛋壳等废旧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孩子们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楼、汽车,让蛋壳变成了许多可爱蛋壳宝宝与风景画。用这些作品来装扮我们的班级各区域,孩子们可真开心,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既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不明确

部分幼儿园老师在环境创设上过于追求完美,手段单调,孩子没有完全参与进来,这是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老师辛苦做出来的墙饰既吸引不了孩子,又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性,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教育品位的体现,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高效应的显色,更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2]所以,为了使环境创设取得实效,就必须搞清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坚持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2.环境创设内容过于简单化

把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等同于作品展示。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环境创设要求孩子参与,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孩子的画、孩子的手工作品贴到墙上,这样既省时省力,孩子也一定会喜欢。但实践证明,这样的“作品展示”类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意义很小。另一方面,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过于求新、求奇,没有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

3.环境创设过程过于主观化

环境创设过程缺乏连贯性,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幼儿养成秩序感和系统获得知识。一个好的环境创设,是具有整体性的,是一个系统,从班级设定到环境布置,都是具有一贯性的。有的教师认为环境创设应该与课程主题相一致,一个主题实施结束以后赶忙换成另一个主题,把前一个主题布置的环境全部推翻从头再来,这也是不太科学的。[3]

三、解决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的对策

1.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

环境创设的过程应是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因此,作为教师应与幼儿共同确定环境布置的主题、作品、风格等,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创设的环境,使之能真正支持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参与布置环境,就是注重了活动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活动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习惯和能力。

2.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4]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3.增强幼儿园环境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当前幼儿园虽然都很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追求美观,对环境的科学性和教育性考虑很少。为使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幼儿园应该考虑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创设环境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不能重此薄彼。应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对环境创设做系统规划。幼儿园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划时,都应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才能保证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

环境对于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良好的环境引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让环境成为孩子们的第三任教师,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4]賈莹.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2]杨文.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 篇4

我的这份调查报告是由20个年龄在20~30岁的人的主观看法构成,在这份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家的以前读的幼儿园大多都是公立幼儿园而且都是费竹提创设也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20岁左右的人来说以前的幼儿园条件资源有限,而且幼儿园都是就近选择,而以前幼儿园环境有限墙面更换上大家都是一个学期乃至一学年的特别多,一学年更换占了6个人。没有如今丰富多彩,没有明确目的主要是起到一个托管儿童还有就是很少的启蒙教育而已。

再看接下来这份报告明显表现出现在人们是渴望环境创设的,有90%的人认为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发展重要及很重要,但是也只是我们体积了这个问题大家才会觉得重要,而在平时大家没有过多意识到环境创设的问题及引导幼儿关注,将近一半的人选择了偶尔会引导,30%的人表示不会,在环境创设中,只有2人选择与幼儿共同完成,这大概是出于中国人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其实让其参与实践可以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中,接近一半的人选择所费时间太多及利用不高,在我的观点看来还是目光太短浅,幼儿园是必须要发展完善的,现在不实现以后也必须要实现,其实不然看出以前的幼儿园和现在的幼儿园比起来的差异。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幼儿园在进步。有一半的人选择让幼儿参与的事主题的确定和资料的收集。而同样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幼儿园创设应该达到的效果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及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环境既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班级环境创设上,我们有主题环境的墙面创设与游戏区域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上述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环境1401

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创设及利用 篇5

一、幼儿园教学环境创设的原则

1、幼儿园教学环境创设的目的性与教育性

教学环境在创设上, 需要设定一个目标, 目标可以是近期的, 也可以是中期的, 比如一些幼儿存在挑食现象, 在饮食上对蔬菜存在抗拒, 一些家长可能采取强迫手段导致幼儿哭闹[1]。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个具体的实践目标, 让孩子对蔬菜有一个新的认知, 明白吃蔬菜对身体成长的作用和好处,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进行图片的展示等活动创设一种幼儿可以接受的环境内容,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蔬菜的讲解增强孩子的认识, 并且根据列举的蔬菜准确的说出名称, 或者使用色彩不同的蔬菜来吸引他们的注意, 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根据一些缺乏蔬菜引起的疾病的图片进行结合式的讲解, 对于幼儿挑食的问题能够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另外, 教学环境的创设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原则, 在创设环境的材料的选择方面, 需要提高幼儿选择的自主性, 材料需要避免单一的呈现, 比如在美术课堂上让儿童进行自行的发挥创作, 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指导或者暗示, 增强对其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启发。

2、环境创设中的实际性、参与性与安全性

在环境的创设上, 需要结合幼儿教育的相理论, 了解和认识幼儿的心理, 并结合实际情况满足相应的需求, 将环境创设与课程的设计相结合, 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以及质量[2]。教学环境创设的本身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工具, 主要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具体的则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相关理论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另外, 教学环境的创设还具有参与性, 就是说创设后的环境必须符合幼儿的成长和学习的需求, 如果幼儿难以融入其中那么就是环境创设的失败, 一些创设因素比如实物等放在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 不能对其进行近距离的互动和参与, 就是去了物品的教育意义, 所以在教学环境创设中这种参与性需要贯穿整个过程, 对幼儿也要进行积极的鼓励, 增强其参与意识。此外还有安全性的创设原则, 在教学环境的设置过程中需要将幼儿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比如教师中书架的稳固程度以及桌椅的边角的尖锐程度等等, 都需要以幼儿在空间内安全活动为前提进行创设。

二、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利用

1、利用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脑部开发,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环境的创设, 能够完善幼儿的知识体系,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一些环境的创设是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为基础的[3]。在教学环境创设之中, 其中包含的各种内容需要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传统节日、保护环境等主题, 尽量做到内容的多样性, 保持新鲜感, 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并且可以使幼儿在认知过程中接受到具体的知识教育, 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 对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动力, 而且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效果。另外, 教学环境的创设, 能够在内容上加入一系列的游戏等活动, 提升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认识, 起到激发幼儿的热情以及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在植树节幼儿园可以组织儿童开展外出植树的活动, 通过植树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主体意识, 这可以非常顺利的达到植树活动的教育的目标。其次, 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过程也会使幼儿充满好奇心, 使其在植树中能自主的进行植物生长方面的观察, 这是幼儿思想上的自主探索以及学习认知的初步发展成效。

2、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利用要注重个体差异, 发挥资源优势

在幼儿园阶段, 幼儿可能会因为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差异产生一些个体发展上的区别, 在教学环境利用中, 教师要全面的认识这种差异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可以在教学中将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与环境教学连接, 针对不同幼儿的成长特点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情境教学中找到符合自己的方式, 也就是创设的环境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实际需求。另外,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创设会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完成之后, 为了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师便要充分该种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为其教学服务。

三.结束语:

借幼儿园环境创设诠释闽南文化 篇6

一、通过幼儿园环境创设展示闽南文化

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 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 幼儿园环境就成为了闽南文化教育的极佳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环境创设, 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来诠释闽南文化。

1. 激发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审美倾向

幼儿园环境创设本身具有展示美, 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功能, 闽南文化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也可以通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展示出来。闽南地区的闽南歌曲, 民间习俗等在民间都有相对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着闽台交流的日益频繁, 闽南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基础上, 借助幼儿园环境更多地展示闽南文化的美, 并引导幼儿感受这种美, 能够影响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审美认知, 培养幼儿对乡土艺术的审美倾向, 进而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传承。并通过新一代的成长来纠正当今社会快餐文化下对乡土文化“土”和“俗”的偏见。

2. 引导幼儿认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今社会环境中充斥着“现代”与“流行”, 这就导致幼儿甚至是幼儿教师对当地本土文化的认识都相当浅薄。当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社会大环境有了一定的区别, 幼儿就会对“不一样”的闽南文化部分产生了兴趣, 他 (她) 会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教师就可以通过环境自然地引导幼儿认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幼儿期对一种文化的认识与认可能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要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闽南文化首先要求教师对闽南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因此, 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中对闽南文化的渗透就必不可少, 这也将成为幼儿园闽南文化教育实践的前提保证。

3. 以富有闽南文化特色的环境创设彰显本园特色

在对幼儿园进行闽南文化环境创设的过程其实也是发掘本园特色的过程。闽南文化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 闽南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倾向性, 把本地特色更好地展示出来, 如:南靖独特的土楼文化, 惠安闻名遐迩的惠女文化等。同时, 闽南文化独特的包容性特征也可以让它更好地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其他部分相融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闽南建筑中的“红砖古厝”独具特色, 而在近代, 许多下南洋打工的闽南人回乡以后将“红砖古厝”融合西洋建筑风格形成了别样的“红砖”小洋楼建筑, 如果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单纯的采用“红砖古厝”式建筑会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而一旦借用近代的“红砖”小洋楼样式既突显了闽南文化又能与周边环境密切结合。每一种不同的融合方式, 对闽南文化的不同视角, 都可以形成不同的园所特色。

二、以综合活动的形式开展闽南文化环境创设

闽南文化的环境创设不应该是单一的活动, 更不能是教师独立完成的任务。环境创设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它可以与不同的学科领域形成综合活动。如美术的绘画、手工、欣赏活动;科学的认识活动;语言的谈话、故事活动;音乐活动等。

1. 闽南文化环境创设与绘画、手工活动相结合

通常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离不开美术活动, 特别是绘画与手工活动, 展示幼儿美术作品成了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最常用的招数, 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它能大大提高幼儿对环境创设的参与度, 但不应该被滥用。闽南文化中有许多可以通过绘画或手工表现的内容, 建筑、服饰、雕刻、花灯、木偶、戏曲等, 当幼儿完成作品以后, 教师不能简单地张贴了事, 而应该以幼儿的美术作品为素材进行再创作。还是以闽南建筑为例, 当幼儿或画或手工的方式完成古厝作品以后, 教师可以以这些孩子作品为素材, 再添加一些人物, 树木等组合成一个小村落, 或者一个街道, 一个场景, 而不是简单的粘贴展示幼儿作品。甚至可以把它再加工, 变成区域活动的一个小玩具, 如数学区的《数房子》《住高楼》等。这样既通过幼儿参与来感受闽南文化, 又通过教师的再加工让幼儿园环境更体现美感, 更有整体性, 突出主题, 甚至发挥出多种功用。

2. 闽南文化环境创设与欣赏活动相结合

欣赏活动也是美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环境创设中, 教师经常缺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主动欣赏。欣赏活动可以分成两部分:一种是孩子自发的、无意识的欣赏, 表现在环境创设当中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对幼儿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种就是由教师组织、引导的幼儿主动欣赏, 主动欣赏能催化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正能量。正如前文所提到的, 由于快餐文化导致的幼儿对乡土文化包括闽南文化的审美偏差, 就越发需要通过欣赏活动有意识地引导来激发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审美倾向, 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另外, 专注于电视、电脑的孩子们常常会忽视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教师的适当引导还能增强幼儿对环境的感知力, 理解力以及审美能力, 并在欣赏过程中向幼儿介绍闽南文化, 培养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归属感。因此, 将闽南文化环境创设与欣赏活动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3. 闽南文化环境创设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很多老师会把幼儿园环境创设划归艺术.美术领域, 实际上环境创设应该是综合活动的产物。科学认识活动中对闽南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是进行环境创设的前提;由环境创设中的闽南文化场景引发的语言谈话活动或者故事活动是环境创设活动的拓展;与环境创设中场景息息相关的闽南童谣, 闽南歌曲是环境创设活动的延伸。提线木偶是闽南文化中的一个代表, 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就开设了木偶主题的园本课程, 他们在班级主题墙展示了富有闽南红砖厝建筑风格的尖尖角的木偶剧场, 这个特色鲜明的木偶剧场并不孤单, 在语言活动以及区域活动的木偶表演中都常常借用主题墙的木偶剧场背景, 使得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再是单纯的美术活动, 不再只具有简单的审美功能, 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功用。

三、在环境创设中合理利用闽南文化资源

闽南文化资源丰富, 在环境创设中合理运用, 实现价值最大化也是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1. 在环境创设中渗透闽南文化主题

闽南文化中可发掘的主题内涵很多, 如, 特产瓜果 (火龙果、芭乐等) , 海洋文化 (海产品、渔船等) , 惠女文化 (惠女服饰、惠女精神等) , 建筑文化 (红砖古厝) , 语言文化 (闽南话) , 戏曲文化 (南音、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 , 茶文化 (铁观音、佛手茶等) , 民间习俗 (火鼎公婆、节日习俗) , 信仰、寺庙文化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 民间艺术 (花灯、影雕、石雕、剪瓷雕、刺绣等) , 特色小吃 (面线糊、沙茶面、等) ……这些主题都可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加以展现。每个园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性的渗透这些闽南文化主题, 以闽南文化之精髓伴随幼儿的成长。

2. 在环境创设中使用闽南乡土材料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需要动手布置的, 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材料, 有的老师为了图方便, 直接买现成的材料或者半成品, 稍加装饰就运用到环境创设当中, 这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在闽南文化当中还有一些传承下来的特殊物品, 如惠安女的斗笠, 盛东西的筛子, 船上破旧的渔网, 挑剩下的茶叶梗等等, 把这些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特殊物品搜集起来, 加上一些巧思妙想, 让它旧貌换新颜, 变成幼儿园环境创设一部分, 这一类环境创设的主题也许和闽南文化无关, 但它所使用的材料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如此一物多用既环保又承载了闽南文化的独特内涵。

闽南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更好地借幼儿园环境诠释闽南文化, 并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 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希望本文能对幼儿园一线的环境创设工作有所帮助。

摘要:幼儿园环境是闽南文化教育的极佳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环境创设, 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来诠释闽南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渗透闽南文化将有助于新生代儿童了解、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关键词:环境创设,闽南文化,乡土教育

参考文献

[1]葛晓英.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刘娟, 唐茸, 章文艳.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J].学前教育研究, 2003年11期.

论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篇7

一、材料的突破

材料的准备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使幼儿的感官得到最有效刺激的工具, 是使教学生动形象的得力助手。在这一方面, 我们改变了过去由教师包办的做法, 让幼儿动手参与, 使幼儿成为环境建设的主人。准备的材料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 数量足:

根据教学需求所提供的各类材料能够满足幼儿数人的同时操作, 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对环境产生兴趣, 又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团体交流与协作。对他们的动手能力是一个很大提高, 对他们自身的团结合作品质的培养也是一个有效途径。

2. 品种多:

材料的准备并不局限于一幅图、一堆玩具, 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物品都能成为数学环境的材料, 如自然类材料:石子、树叶、沙、水、土等, 成品类材料:算式卡片、木珠、计算器、七巧板、扑克、算盘、时钟、模型、棋类等, 辅助类材料:剪刀、纸、彩笔、橡皮泥、操作板、沙盘等, 废旧物品类材料:泡沫塑料、布条、线头、废旧盒子、塑料空瓶、包装盒、小木块、小石子、贝壳、火柴棒等。

3. 分层次:

提供的材料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 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地、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而不是采取统一的材质以免限制部分幼儿的思维发展。例如, 我们创设的“量的守恒”数学环境中, 既有探索长度守恒的材料, 又有探索量的守恒、面积/体积守恒、液体守恒的材料,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项或多项去探索、体验。

二、场所的突破

除去数学材料的准备之外, 我们还应注重数学场所的设置。我们在创设数学环境时, 只着眼于活动室的一面墙、一个角, 就会限制幼儿的思维和活动的范围, 不能够对我们现有的资源实行有效配置。因此, 我们应该把幼儿周围的所有环境都充分利用起来, 变单一为多种, 变平面为立体, 变视觉刺激为多种刺激。

1. 活动室:

主要是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和角落。室内墙面有大有小, 我们在设计时, 根据墙面的大小把材料制成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画面, 并在下方设有活动材料, 供幼儿操作。例如, 在大班活动室的主墙上, 布置有加减、时间、空间、分类、排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 下方留一块空间, 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验证。在利用活动室角落设计数学角时, 我们注意到:材料和工具要便于幼儿取放, 每个数学角的内容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又不断更新。

2. 楼梯:

我们在楼梯上设计了各种颜色的数学及与之相对应的圆点, 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去感知数序、序数、相邻数。同时, 把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及按规律排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融入其中, 幼儿在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楼梯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 培养了观察力。

3. 厕所:幼儿在厕所中相对来说是比较放松的, 因此, 我

们创设了一定的数学环境, 以激发幼儿的“无意注意”, 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中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如在平滑的瓷砖上用水将各种几何图形拼贴成一些可变换的图案, 让幼儿观察、操作。

4. 盥洗室:

结合幼儿爱玩水的特点, 我们把布置活动室剩下的小块儿吹塑纸剪成各种几何图形, 供幼儿在盥洗室开展“水贴画”游戏。幼儿只需将吹塑纸片放入水中湿一下, 然后往平滑的瓷砖上一贴, 图形就牢牢地贴在墙上了。刚开始幼儿只是无目的地利用各种图形进行简单的拼贴、排列, 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 他们开始有目的、有主题地根据图形的特点拼贴、排序、分类, 比较大小以及加减运算。幼儿在兴致勃勃的“玩”中增长了知识, 并且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及观察力。

5. 阳台与走廊:

阳台与走廊虽然并不开阔, 但它是幼儿经常玩耍的地方, 所以, 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环境, 如在地板上画上“迷宫”、“房子”, 让幼儿自由地游戏。

三、内容的突破

我们在创设数学环境时, 力求以数学内容为主, 但也根据实际情况, 渗透社会、自然、品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在“自选商场”中, 陈列着大小不同、种类多样的商品, 幼儿在“购物”时, 要用到数学知识, 同时又可受到勤俭节约、不乱花钱, 小朋友之间应相互协作、谦让等教育。再如, “手帕商店”的手帕全是幼儿自己设计, 用几何图形绘制而成的, 这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几何图形的特点, 还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把丰富多彩的数学环境利用起来, 是环境创设的主要目的,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 情景设置法。

例如, 创设“自选商场”, 供幼儿学习“3的加减法”时使用, 让幼儿扮演顾客, 在“商场”里选购三种物品, 教师扮演收银员向幼儿提问, 让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以及数量, 再根据物品的特点列出加减法算式。

2. 趣味游戏法。

例如, 在阳台一角设置小型“保龄球馆”, 幼儿可自由去打保龄球, 也可由教师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 如按要求的数量去击打、按颜色去击打, 击打后说出总数, 按击打结果编应用题, 按一定规律排列球, 等等。幼儿按规则去游戏, 胜利了还可获得一定的奖励。再如, 幼儿每人在数学角取一张小卡片 (实物、圆点、数学) , 然后各自去找朋友, 要求找到的朋友所持卡片上的数量与自己卡片上的数量合起来是5, 朋友找到后互相友好地碰一碰, 可以碰碰脚、碰碰手、碰碰屁股、碰碰肩膀等。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 还获得了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3. 多变操作法。

例如, 在走廊的数学角里布置数学内容, 旁边有供幼儿操作用的长短不一的毛线。幼儿可拿毛线当测量工具去测物体和长短, 又可拿毛线任意绕在几个扣子上形成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梯形, 还可以用毛线任意摆成数字或组成有规律的图案等。

4. 求异创造法。

例如, 有窗台的数学角, 摆放许多颜色、大小、形状、厚薄各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摆出多种有规律的几何图接龙。有的幼儿按大小规律去摆, 有的幼儿按颜色规律去摆, 有的按数量规律去摆。再如, 小班走廊的迷宫图, 幼儿有的按图形规律走, 从入口走到出口到花园去;有的按数序规律走, 从入口走到出口到动物园去;有的按颜色规律走, 从入口走到出口到幼儿园去。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 篇8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园的环境创设分别从家园栏、主题墙、室外走廊、区角几个重点部分进行介绍。

一、家园栏的创设

1、重要性:

家园栏的创设是家园合作中的一种方式,是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在幼儿园里,各班都会开辟一块《家园联系栏》,目的是及时向家长传递班级教育情况,使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协调一致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因此,家园栏的制作在设计上显得尤为重要了。

2、家园栏的设计

“家园栏”的设计应贯穿“经营”理念。不少“家园栏”的效果不佳,往往是因为策划和设计不周密,教师凭个人直觉和兴趣择定主题,以幼教理论为主,突出宣教与学习,而忽视与家长的共鸣、协商和互动。本期我园在制作家园栏之前让每个班先设计家园栏,并将设计稿交保教处审核,每个栏目的内容要根幼儿不断的变化做及时更换,家长可了解幼儿最新动态与幼儿园配合工作,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让家长明白你所讲的事情,从而达到互动的教育效果。

二、主题墙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主题教育活动以其多方面整合教育的优势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这其中,主题墙是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主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媒介;它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因此,创设一面真正能让幼儿喜欢、能积极互动,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在老师们的有意无意中,我园主题墙的创设上已不知不觉地出现了缺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一)内容上的缺失

1、主题墙内容创设与主题活动脱节,缺乏互动性

有的幼儿园里的主题墙在旁人看来是十分美观整洁的,鲜艳的色彩,稚气的涂鸦,有序的排列。但是仔细地查看,不难发现,墙饰内容和主题活动出现脱节的现象。同时,我们都知道,主题墙布置的时间要与课程结合地很紧密,主题进行到哪里,主题墙就应呈现出相应的内容,要让主题墙与主题内容互动起来。

2、主题墙内容创设缺乏层次性

主题墙应随着活动的展开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渐进的系列活动。有很多教师在主题进行前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没有领会主题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创设主题墙时,都是走一步做一步,上了什么课就把课的内容呈现在主题墙上。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展示的内容之间没有联系,内容之间相互重叠、跳跃,没有体现主题内容由浅入深的过程。

(二)形式上的缺失

1、固定多变化少,缺少动态

主题墙的创设,需要关注幼儿兴趣的发展和变化,并随着每个主题活动的自然展开和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但反观我们的主题墙,有很多都是教师在主题的开始就一直不停地往主题墙上贴东西,一直到主题结束,新的主题开始了再不停地往上加,而且一旦上了主题墙的东西,不到主题结束是不会拿下来的。即使是有变化,也是边边角角,小范围的。主题墙基本上是“死”的,整体感觉不“活”。

2、堆砌多规划少,缺少艺术

主题墙的布置也应讲究美感,有的主题墙布置前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设置不合理。如有的地方很空,有的地方却图片、文字一大堆挤得密不透风;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将整个主题墙变成了幼儿作品展示区,除了幼儿的美术作品,就是幼儿的手工作品……同时在主题墙布置时,有的教师很少考虑创新,没有将幼儿作品加以处理,构成一个表述主体。而是简单地将主题墙划分为几大块,一块一块地张贴图画、文字说明或幼儿作品。

鉴于以上种种,我们幼儿园在主题墙的创设上还有待老师们进一步的思考,在目前农村幼儿园现有条件下,如何更有效的实施主题墙的创设。我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以下2点:

1、主题清晰

主题墙应鲜明,让人一眼就能明白所进行的主题。要关注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使主题墙能凸显教师与幼儿的个性特点,切忌毫无个性、毫无特点。

2、方式有效

主题墙首先要与幼儿互动起来。幼儿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不能抛开幼儿来进行,应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给幼儿一份信任、多给幼儿一份权力、多给幼儿一份鼓励,幼儿会做得很好,这样主题墙创设也能发挥其创设本身的意义。

三、室外、走廊挂饰

我园以“竹文化”“和谐校园”为环创理念,围绕“绿色、和谐、快乐、农味”的理念,力求通过生态化的环境设计,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空间。因此,我们在室外的环创设计上,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与设计。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努力想把一些本土的元素引进来,从而打造我园自己的特色。

首先是材料的收集:到哪里去收集各具特色的竹编制品呢?这时候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了,各班广泛动员家长,要求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制作一件及以上竹编、草编或藤编制品。让家长也参与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之情。一个星期下来,各种各样的竹编、草编、藤编制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其次是材料的装饰:让幼儿参与环创老师、幼儿齐动手将一件件物品进行美化,通过一双双能干的巧手把筲箕变成了小乌龟、七星瓢虫、小熊猫、小白兔;戳箕成了百变的脸谱;稻草编织的蟒蛇、草垫;毛线编织的蜘蛛网等等。

最后是成品的挂放:为了能更好的展示我们的作品,突出我园环创的特色,我们确定了四大主题,从校门的办园理念“点点滴滴,天天快乐”,到小中段的“小精灵”大段的“脸谱秀”和“农家乐”。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农村幼儿园本土的文化气息。

四、区角创设

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活动宽松的氛围,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区角活动中幼兒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游戏中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因此,区角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好的教育手段,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创设区角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因此,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创设时,考虑到尽量满足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生活内容、游戏内容、运动内容有机渗透到区域活动之中。

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 篇9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处于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既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又要充分起到其激发幼儿兴趣的作用,并要适时的给予幼儿展示的平台,留给孩子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

一、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1、室内墙饰布局要合理,每面墙壁设计什么板块,教师要心中有数:如,教室后面主墙面,应该突出“主题互动”,因为“主题互动”内容较多。其它小墙面可以设计一些常规性的互动内容。如,“好孩子怎样做”、“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字宝宝乐园”等专栏,这些专栏主题单一,不需要太多的空间。

2、各个板块大小要匀称,高低错落有致,体现美学观念:高出部分,可以放一些供孩子们欣赏的作品。如“数字宝宝” “艺术作品”等。让幼儿在视觉欣赏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低处还可设计一些能与幼儿互动的或需要幼儿动手操作的内容,如 “小小气象角”“字宝宝乐园”等专栏,让幼儿在与墙饰的互动中获得知识体验。

3、墙饰布置要生动形象、富有美感:墙饰布置不仅仅体现教育价值,还应具有审美价值。我们在设计墙饰背景或图案时一定要美观,让孩子感兴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布置春、夏、秋、冬主题时,先设计出不同的背景,再设计出“春姑娘”“夏哥哥”“秋姑姑”“冬爷爷”的形象,使墙饰美丽、富有情趣,充满诱惑感。孩子们看到后特别喜欢,在一天天的参与、欣赏中,完成一幅幅美丽的季节画面。

这学期有几个环境主题,这些主题墙饰将分班级呈现在背景墙上,初定为: 《海绵宝宝和我一起学习》(小班)

《迪士尼乐园》、《彩色幻想曲》(中班)

《喜洋洋和灰太狼》、《海陆空总动员》(大班)

《四季畅想曲》、《可爱的动物》、《神秘的海底世界》(学前班)

4、活动角布置方法:在活动室内可以为孩子们设置玩具角、图书角、美术角、常识角、自然角等。这些活动角落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活动机会和空间,同时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增长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加强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家长园地的创设。

在家长园地墙饰的布置中,用黑色KT板作为背景,再在背景上用水草、小鱼等来稍作装饰。在家长园地上,设计了六个版块:有主题目标、一周活动安排、营养菜单、育儿知识、家园互动、我学会了。其中 “育儿知识”和“家园互动”版块是一月一换,“一周活动安排”、“我学会了” “营养菜单”版快是一周一换,“主题目标”版块以主题实施时间而跟换。

三、走廊环境的创设。

(1)走榔墙饰是以幼儿的作品为主,内容紧扣班级剪纸课题方面的或是美术活动方面的作品。

(2)走廊吊饰主要是将方形与菱形KT板镂空挂在空中的,在镂空的KT板上可以放上幼儿的美术作品或者是班级剪纸作品,也可以是老师或是画家的作品。

(3)用彩色纸折千纸鹤或其他饰品用线固定,垂钓在走廊天花上。

四、班级环境创设中的注意点

视线要压低,是指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墙饰创设不能以成人视平线的高度为准界了,而应以幼儿的视线和幼儿够得着为标准。活动室内外,凡是幼儿能接触到、够

得着的每一寸空间:户外的栏杆、楼梯、走廊;室内的窗、门、角落、窗台等,都是幼儿自由创设的场地,这样,孩子才有机会真正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生动、直观、真实地拉近孩子与墙面主题的“距离”,引发和实现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的“高”与“低”是相对不同的教育观而言的,中间存在互为转换的条件和可能。要搞好班级环境创设,就必须对班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应从(1)教育性、童趣性;(2)创意新颖;(3)主题突出;(4)幼儿参与性;(5)利用废旧材料五个方面对活动室、睡房、过道区角等环境作出科学合理的布置。大班可较多设置一些科学发现区、益智区等活动区,小班则可侧重于生活区、操作区等;中班也可设置些语言区、美工区、角色区等等。

五、材料

布置环境用的材料应是多种多样,一般是使用 KT 板、吹塑纸、植绒纸、电光纸、皱纹纸、牛皮纸、彩泥;可利用废旧无毒物品,变废为宝,例如旧挂历纸(彩印)、包装纸、糖纸、纸盒、纸袋、纸箱、一次性饮料杯、饮料盒、各种塑料奶瓶、乒乓球、中药丸、布头、毛线头、刨花等。

六、参考案例

例如墙面布置“春天”,在常识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认识春天气候的特征,柳树发芽,桃树、迎春都开满了小花,冬眠的小动物已苏醒,燕子从南方归来,小蝌蚪、小鱼

在河水中游来游去,春天是播种季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给幼儿讲述“桃树开花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幼儿朗诵诗歌“春天的秘密”。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唱“春天多美好”、“春天在哪里”。在绘画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画小花、小草、柳树、桃树、迎春、小鱼、小蝌蚪等,并用彩色纸折叠小花、小草、青蛙、小鱼、小燕子等。在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关于“春天”的墙面布置。“春天”这个主题内容比较丰富,根据班内教育活动进展的情况,墙面布置可分两至三次进行,先选择部分内容让幼儿制作挂在墙面上,以后逐步增加内容,不断完善到一幅完整的描述春天特征的大型墙壁画。

“春天来了”的装饰内容应是一片嫩绿的色调,中间夹些浅粉色,表现出春意盎然、春光明媚的景象。

教师要根据节日的性质布置环境,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这些节日都比较庄重,要形成节日的庄重又热烈的气氛。如“十一”国庆节可以制作些国旗、五足、彩旗、纸花来装饰环境,教师和幼儿共同画天安门。“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应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开展“我是小主人”的活动。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将自己所学的本领都施展出来,可以制作彩旗、彩带、纸花、窗花等来装扮活动室,制作些小礼物送给老师、小弟弟、小妹妹们,还可以互相赠送。元旦、春节的环境布臀要体现出节日的喜庆、吉祥的热烈气氛,要多用红色来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可以制作拉花、彩链、彩环、彩球、灯笼、窗花、纸花、民间小挂饰等来装点活动室。

除了以上节日外,还有重阳节、教师节、爱鸟周、爱牙日、粮食日、无烟日、交通日等,结合这些节日教师可以根据本园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进行教育。

例如,以小班主题“春天到了”为例布置墙面装饰。首先在墙壁上画一棵枝多

探析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篇10

物质环境的创设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仅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还增添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 为他们创造了快乐。幼儿园的物质环境需要依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和教育内容来设定, 而教学内容要依赖于幼儿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接收能力来设定。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坚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原则, 灵活地变换活动形式。物质环境是教学环节中首要考虑的因素, 建设幼儿园之初, 就要注意为幼儿的活动建造多种形式的活动空间, 确保孩子能够自由地享受活动的乐趣。物质环境的构建必须符合安全、卫生和健康的基本要求, 注重幼儿教育价值的实现。幼儿的学习过程是探索发现的过程, 这些活动都要在特定的物质环境下开展, 所以完善的物质环境就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和利用的措施

1. 物质环境趣味化, 构建快乐幸福的课堂

幼儿园的室内空间环境包含了三个方面, 就是墙面、地面和空间。三个方面相统一是物质环境建设的关键。地面的颜色, 墙面和空间事物的饰物是室内物质环境的主旋律, 也是确定物质环境基调的三个法宝。整合地面、墙面和空间资源是空间环境最基本的构成, 只要这三者融合为一体, 不排斥不矛盾就意味着空间环境创设的基本成功。空间环境和谐是构建快乐幼儿园的保障。快乐的氛围通常是指趣味性,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 迎合孩子的天性, 满足孩子的需求, 又能保证孩子在玩中学到大量的知识, 这是幼儿园建设的主要目标。

2. 合理规划物质环境, 营造和谐温暖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依据环境的差异性分为喧闹区和安静区。幼儿的成长环境既需要热闹又需要安静, 很多幼儿园忽视了活动区域的划分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应该避免将喧闹区和安静区安置在一起。比如有的幼儿园, 阅读区和音乐区安排在一起, 影响了孩子的阅读, 导致孩子厌烦阅读。因而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和幼儿特点的差异性, 合理地规划和安排幼儿的活动区域, 保证喧闹活动区和安静活动区共同进行而不冲突。此外, 幼儿活动空间的大小等安全因素也是教师不能忽略的因素。合理的物质环境划分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幼儿园的整体布局是幼儿园建设的关键, 教师需要认真地划分物质环境, 为孩子创设安全可靠的成长环境。

3. 丰富环境形式, 创设多姿多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中设有各种样式的材料, 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模型。这些材料大多是无生命的, 无生命材料的优势在于可以触摸, 不易损害, 但是无法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因而布置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 多放置一些有生命的花草和鱼类等。通过种植花草和养殖鱼类, 能够为孩子提供自然的环境, 让孩子切身地感受生命的美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给植物浇水, 给鱼类喂食,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增强幼儿坚持的品质。同时这些有生命的材料还能成为幼儿教育的课程资源, 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比喻成人的成长过程, 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的意识, 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内涵。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和利用的价值

1. 物质环境能够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

孩子与成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个人的需要更是有较大差异, 是我们成人无法理解的。在我们成人的生活环境中, 孩子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 因此, 了解孩子的需要, 并创设符合他们需要的物质环境。只有在他们的物质环境中, 孩子们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过长期地探索, 我们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要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创设了许多较为理想的物质环境。譬如, 我们了解到小班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比较强, 希望时刻都能看到父母。我们针对孩子的这种需要, 向小班孩子的父母要了些他们的生活照以及家庭合影, 做成海报张贴在室内的墙上, 使孩子们时刻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中班和大班的孩子逐渐适应了与小伙伴玩耍, 尤其是男孩逐渐开始喜欢玩具枪、飞机、坦克等军事设备, 于是我们在幼儿园的场地上创设了CS模拟训练场, 使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儿童时期的游戏乐趣;小女孩开始喜欢布娃娃等, 我们准备了很多布娃娃和小衣服, 小姑娘们很快就把布娃娃打扮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小伙伴。

2. 孩子在适合的物质环境中能够获得成长的启示

适合的物质环境能够启发、引导孩子们向着健康的成长方向发展, 培养孩子们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以及正确的生活习惯, 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 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这时候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很容易地培养起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在视野的不断扩展中, 孩子们就逐渐成长起来了。比如, 有一天下过大雨后, 在幼儿园附近的池塘中响起了青蛙的叫声, 孩子们都好奇地问青蛙是怎么来的。我们抓住这个契机, 从池塘中捉了几只青蛙和蝌蚪放在院内的水池中养着, 开始孩子们都好奇小蝌蚪为什么总跟在青蛙后边游, 慢慢小蝌蚪长大了, 逐渐变成了青蛙, 孩子们惊喜地叫着、嚷着, 原来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啊!孩子们只有亲身经历了周围事物的变化, 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成长的乐趣, 收获生活的经验。

摘要:物质环境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主题活动背景下, 实现幼儿园物质环境对于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应该做到:让物质环境达到和谐与趣味共存, 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并预留一定的“行动空间”。

关键词:物质环境,幼儿园,创设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谢全霞.浅谈幼儿文学的语言[J].黑河学刊, 2011 (1) .

[2]王泽香.浅谈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2007 (2) .

[3]王川.简单的幼儿文学与幼儿文学的不简单——论学前专业高职生应确立合理的幼儿文学观[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0 (2) .

[4]卡洛琳·爱德华兹著, 罗稚芬译.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犬球虫病下一篇:精细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