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美国文化十篇

2024-08-26

怎样看待美国文化 篇1

最近, 笔者采访了安德鲁·伯克利教授, 请他谈一谈中美企业间的文化差异。

笔者:您在来中国之前, 对中国是怎样预想的?现在, 您对中国的认识是否发生了变化?

伯克利:我实际看到的中国, 和原来预想的中国不太一样。大多数美国人谈到中国的时候, 想到的都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还有中国的历史、政府结构等等。我在中国已经生活一年多了, 感觉中国远远不像大多数美国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并且十分多样化的国家。当今中国的年轻一代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与更高的自身期望。

问:中国文化的哪些方面给您的印象最深?

伯克利:中国年轻人对于求变的渴望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美国人总是说, 现在的中国就像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日新月异, , 身身处处其中你就感到一股对未来的乐观情绪。我知道道, , “中国梦”这个说法在中国被反复提到。。我我相相信, 中国要实现“中国梦”, 没有哪个时代比比现现在更有可能了——现在正是时候。正因如此此, , 我我觉得外企应该意识到, 中国已经不再是单纯纯制制造性的世界工厂了, 中国正在独立自主地创造造与与创新。如果外企意识到这一点, 我认为就会达达成成更多的跨国合作, 不仅能帮助中国改进现状状, , 也也更能帮助世界改进现状。

问:您认为中美企业间存在着哪些主要的的文文化差异?

伯克利:就企业文化而言, 我并不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 而且一些细微的差异也是可以转变为机遇的。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差别点, 就是在西方人眼里, 中国的商业模式中仍然存在着“等级制度”的色彩, 而美国企业正在向着公平对待每一个雇员的投入的合作式商业模式靠近。我认为, 中国可以寻找到一种结合两者的方式, 这种方式对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来说, 可以使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问:这种“等级制度”的色彩, 曾经给您带来不好的感受吗?

伯克利:嗯, 是的。比如, 我在和中国企业领导一起吃饭的时候, 连座次都是有讲究的。在美国就没有那么多讲究, 比较随意。我观察, 中国员工对企业的领导普遍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甚至有的员工很怕领导。我觉得, 领导和下属同样是人, 有什么好怕的。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 但不需要向谁低头。

问:在很多外企里面, 下属对于领导直呼其名。而在中国企业里, 一般都要在领导的姓氏后面加上其职位, 比如“张总裁”、“李经理”。对此您怎么看?

伯克利:这种差异很明显。据我所知, 在中国的家庭里面, 孩子也是不能直呼父母大名的。这种现象延伸到企业里, 也就不足为奇了。我理解, 这样称呼是中国人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体现出对对方职位的重视。美国人很注重自己的个性, 也很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重要性。而在相互称呼时, 直呼其名就表示了一种尊重, 即便是子女对于父母也是如此。

怎样看待美国文化 篇2

1. 古希腊罗马哲学—朴素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演化

恩格斯指出, 在古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 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这些“胚胎”最初孕育于宗教意识中, 随着文明的进步、认识的深化, 人类对世界根本性质的认识逐渐脱离表象式和宗教形式, 而转向对世界奥秘的探索。

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初始形式是朴素实在论, 毕达哥拉斯探讨了万物的本原问题。通过恩培多克勒等人发展到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 柏拉图由此形成了唯心主义唯理论。柏拉图及其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诞生于对柏拉图“理念论”的反叛。列宁对此做了充分肯定。

2. 中世纪哲学—神学的婢女

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双重性质和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发展养育了中世纪哲学。经院哲学则是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在那里, 哲学被至高无上的神学取代。神学囊括了一切。《神学大全》卷首语道出了中世纪哲学的真谛, “所谓其他科学, 都是神圣理论的婢女。中世纪哲学经历了两个阶段: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教父哲学是经院哲学的前身, 其核心的内容是宣扬上帝是现实世界唯一真实的存在、是唯一的造物主。教父神学的这种精神一直贯穿于中世纪哲学中, 经院哲学只不过是将其系统化、理论化而已。这一时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仍以特殊的形式展开斗争:即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斗争的焦点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

3. 文艺复兴时期—泛神论下的唯心主义倾向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这一阶段, 理性不再屈服于信仰, 上帝不再统摄一切。伴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宗教神学、经院哲学开始崩溃, 人文主义思潮和自然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已经出现。马克思指出, “就布鲁诺的体系本身来看, 似乎很难判定他究竟属于哪个‘阵营’;从总的发展过程来看, 布鲁诺是在总结唯物和唯心主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将两者加以综合、部分地克服了它们的片面性,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把它们统一起来的真理’。”由此可见,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是古代哲学向近代哲学的过渡形式。

4. 近代哲学: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进程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持续活动, 到近代开始走向成熟。这一阶段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 跨入了第二个历史形态—机械唯物主义。从该阶段哲学发展的逻辑来看, 哲学依旧向唯心主义“下滑”。

从现象上看, 这一时期的哲学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但一般可以把它们归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派别。而这两个派别发展的结果恰恰是唯心主义取代唯物主义的历史。从经验论的进步来看, 它的创始人是培根。培根的后继者霍布斯将这一思想系统化, 但到了洛克那里, 经验论开始转折, 而见克莱和休漠则把经验论彻底推向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历程与经验论颇为相似。近代哲学的开创者笛卡尔在本体论上首创“二元论”, 在认识论上提出唯心主义唯理论。

5.18世纪法国哲学:唯物主义辉煌的时代

18世纪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高举唯物主义的旗帜、反对唯心主义;用无神论反对宗教神学, 使唯物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突出成就是确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性的存在, 进一步给物质下了较为科学的定义, 不再依赖上帝来说明世界, 而是给僧侣主义、唯心主义以猛烈的打击。马克思高度称颂他们,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 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 同时是反对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 特别是反对笛卡尔、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萨和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的公开而鲜明的斗争。”因而, 将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归结为唯物主义也是从总体上而言的, 这样同样说明哲学发展的复杂性。

6. 德国古典哲学:“主体性”走向“绝对精神”

恩格斯指出, “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是连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这种“连贯的、合乎逻辑”的精髓是什么?归纳起来无非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由“自在之物”走向“绝对精神”。康德是德国哲学的创起人物, 他建立了先验唯心主义体系和不可知论。费希特清除康德哲学中唯物主义因素, 建立了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谢林改造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 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黑格尔在批判康德、费希特、谢林唯心主义过程中, 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把唯心主义推向顶峰。二是辩证法的充分发展。

二、唯心主义的辩证发展

唯心主义以较完备的形态出现始于柏拉图。这是唯心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 内容“抽象”、“贫乏”。在哲学上, 柏拉图首次提出“理念”和“现象”这对矛盾范畴, 且认为前者是永恒不变的、真实的存在;后者是可变的, 由“理念”决定、派生。这是一种粗俗的唯心主义。因为, 柏拉图的“理念”先于“现象”是一种先天的假设, 他自己就是这一假定的确定者, 至于“理念”如何派生“现象”柏拉图无法自圆其说, 他难以找到连接“理念”和“现象”的桥, 只能借主观加以臆断。因而, 这种唯心主义只能是“粗俗的”、“简单的”。抽象唯心主义的“丰富”者是亚里斯多德。如前所述, 亚里斯多德的哲学始于对柏拉图哲学的反叛, 而最后又回归柏拉图哲学。但是, 他的唯心主义明显高于柏拉图。

从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唯心主义的超越, 我们可以看出, 唯心主义本身不是静止的, 而是发展变化的。

唯心主义进步的更高阶段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 黑格尔站在这一时期的顶峰。如果说柏拉图抽象地规定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 那么黑格尔哲学, 虽然从哲学性质上与他同出一辙, 但却包含了更加丰富、具体的内容。在哲学上, 黑格尔借助于“绝对精神”构筑他的体系, 并给整个世界确立秩序。但他第一次把整个世界描绘成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涅, 而超越于以往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三、全面认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从哲学发展的全过程看, 唯心主义一直在哲学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在西方哲学史上表现得更为彻底。直至当代西方哲学, 其哲学性质仍然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窠臼。

根据经典作家客观分析, 理论界通常把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归诸于三个方面:一是阶级根源。列宁概括地指出, 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对立的党派。因此, 在阶级社会中, 唯心主义能长期存在, 得益于统治阶级的支持。二是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根植于人类认识的困难。《哲学笔记》中, 列宁更进一步指出,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无限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此外, 还有社会根源。以上几方面确实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

西方哲学认为, “‘第一哲学’是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存在, ”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 这门科学与任何其他的所谓专门科学不同, 因为在其他科学中, 没有一门是一般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文化背景问题。西方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特别是许多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之所以热衷于唯心主义与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因此, 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许多思想家身上, 我们都可以发现上帝的影子和宗教的阴影, 由此导向唯心主义。这种情形的出现显然与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摘要: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主流是唯心主义。表现在:从古希腊罗马到德国古典哲学, 哲学以唯心主义的形式宣告“终结”;西方哲学发展的每个“小圆圈”, 其最终结果是唯心主义;西方哲学在迈向唯心主义的过程中, 唯物主义与其斗争并相应得到进步。

关键词:西方哲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过渡哲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445.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523.

怎样看待美国文化 篇3

美国文化的形成

美国创立至今仅短短 200余年,便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无可匹敌的超级强国,这一切都与美国的文化、民情有着密切关系。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融合而成美利坚民族,形成了一种整合程度较高的杂交文化。与此同时,许多移民又保存了自己母国的民族文化。在众多澳洲和美洲的移民国家中,美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它的移民在种族、民族、文化构成上最为复杂。当今的美国俨然是地球上最大的人种博物馆,也是世界文化的万国博览会。

美国文化是从欧洲文化那里继承、发展而来的。当年欧洲移民来到北美大陆,把欧洲文化也带到了北美。这些欧洲移民和来自其它地方的移民一起,传承各自原有文化,融合这些文化,最终发展成所谓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化不仅是对欧洲文化基督教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更融汇了其他亚、非一些民族的文化,包括华人文化在内。它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集中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的精髓,可谓当今世界人类文化中集大成者。我们不能以一个地域,一个国家的偏狭概念理解美国文化,因为美国文化不仅仅是美国人的文化,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化。

美国文化特征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的文化有其显著的特点。

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开放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美国文化是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构建了它自己宗教的、政治的、社会的、思想的和哲学的体系。而在这构建的过程中,它汲取了世界诸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的精华。欧洲的政治文化对在美国形成的三权鼎立制的模式、美国的人权观念和美国的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欧洲的文学对美国作家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如亨利·詹姆斯往来于美国与英国之间,其作品大多以异国为背景,他奠定了美国小说写作的形式。

美国文化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它对黑人音乐的吸收和融合。黑人音乐使美国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美国黑人的音乐从非洲音乐吸收了不少旋律。非洲类似讲话的音乐传统直接影响了阿姆斯特朗的歌唱。戴维斯将爵士乐和摇滚乐融合在一起,开创了如传媒所说的融合的时代。其实这并没什么新鲜,爵士乐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融合其他的音乐。黑奴对白人宗教和音乐作了独特的改造,当这种改造的音乐在20世纪初和非洲遗产融合在一起时,便产生了以身体摇摆为主的雷格泰姆音乐。美国文化的开放性帮助形成了独特的、与欧洲音乐全然不同的音乐。

美国文化不断地吸纳世界各地的头脑和文化。这种吸纳使美国文化总是处于一种演进的过程之中,它不断地吸收诸文化的优点,并使这些优点成为自己文化组成的有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文化开放性,使美国文化成为近100多年来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支生气勃勃的、不断进取的、不断自我调适的文化力量。

美国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实验性。无论是学者、科学家、思想家、作家还是艺术家,不囿于其领域内传统的固有的模式,而从事创造。他们追求新奇的形式与内容,全然不顾客观与世俗的观点与要求。在美国艺术中,艺术家试图实验了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色彩,新的视角。20世纪50年代,行动画家强调蘸满颜料的画笔横扫画布的画面效果,同时出现了洒满画面的滴色画。凯奇鼓励艺术家破除生活和艺术的界线。钢琴家走上舞台,坐在琴凳上,启开琴盖表明音乐开始,盖上琴盖表明音乐结束,什么也不演奏。凯奇和50、60年代的纽约学派完全改变了作曲家与演奏者之间的传统关系。

说到底,美国文化的实验性(在政治文化上,它就是一种制度创新精神)就是它的一种不断探求、不断更新的一种文化精神。这种实验精神与传统、守旧以及保守是相对的。可以说,美国文化的实验精神是美国文化的生命线,没有实验精神,就遑论美国文化了。虽然实验性有可能带来好的与坏的结果。但如果不实验,不实践,何以知道其好与坏?

美国文化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当今世界,美国好莱坞影视片、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风靡各地。不论欧洲、日本、加拿大和澳洲这些发达地区,还是亚洲、非洲、拉美等比较落后的地区;不论是白人,还是黄种人、黑人;不论是英语国家,还是非英语国家——地域的相隔、肤色的不同、语言的差异,并没有妨碍人们对这些来自美国、隐含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东西的接受和喜爱。

由于好莱坞影视片魅力难挡、对其它国家影视业文化市场的冲击占领,部分国家官方也出面呼吁人们多看自己的影视片,甚至有的以“保护本国文化”为由,多方限制美国影视片大量进口,采取文化贸易保护主义。就连法国这样在欧洲乃至世界各方面都算是比较发达的国家,也难以抵挡所谓的“美国文化侵略”。最近,欧洲又发出了“发展欧洲文化抵制美国文化”的声音,仿佛对美国文化的盛行十分不满。

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对中国文化也有相当的影响。倘若把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文化排列在一个连续体上,中美文化无疑处在接近两端的位置,表现出迥然有别的特性。中国人觉得美国文化独特而陌生,美国人觉得中国文化神秘而诱人。

中国人对美国文化的接受程度,要根据不同的美国文化种类和中国消费者类型来区分研究。总的来说,接受度是比较高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它是美国的,而在于它是商业化的、是消费者导向的。法国人当年很排斥巴黎的迪斯尼乐园,1992年,耗资250亿法郎的该乐园开业后,法国不少媒体的态度是“看你怎么死”。两年之后,公司开始盈利,而且40%的游客是法国人。

对美国文化生活的吸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冲击。但适度的开放,也有利处。如果说一个文化或市场,它从未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挑战的话,那么它自身必然会出现封闭停滞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外的文化开放,对激活我们回应的能力,在回应中提高竞争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国外文化企业的运作手段对我们有帮助。如美国《商业周刊》把自己定位为“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信息工具”,它的产品线、产品理念、产品设计及各个产品线之间的互动,对我们有很大启示。特别是生产流程,今年初它就把全年50多期的很多重要选题都确定下来了,它是用一种事前设计、“模块化”的方法来进行生产流程的控制管理,去年夏天《商业周刊》做的“21世纪的经济是创造力经济”的专题,调动了30多人,做了半年。没有提早的周密计划,这是不可能的。还有,外国传媒巨头进入中国后会使我们整个文化产业的游戏规则、管理规则发生变化,慢慢趋于规范化,跟国际接轨。这对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跨国的文化资本、传媒资本进入中国有一个非常漫长的阶段,即使在中国加入WTO后,三五年里它们所能进来的也只是在一些类似音像制品、书刊的批发环节,再往后是零售环节。也就是说,直接正面的“施压”还不太可能。当然,不排除它们进入发行环节、或广告环节后,资本意志会对内容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局限还是很明显的。关键是我们要加快对内开放搞活,壮大力量。如果我们自己也束手束脚,进步缓慢,那将是对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不负责任。

为什么一定要抵制美国文化?为什么不反思自己的文化缺乏吸引力?难道美国文化里所反映的价值伦理、意识形态都是低级趣味?现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多种信息,好莱坞影片反映的内容,有美国的人文精神、民主政治、科技意识、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体现美国价值和文化的东西,之所以吸引人、被人推崇,是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实在,符合人性,能够多方面满足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许多荡气回肠的好莱坞大片,不但拍片的科技含量高,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们往往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仿佛不经意地体现出严肃的人生哲理。不似某些国家(尤其是威权专制、控制意识形态的国家)的影视片,典型人物的塑造与现实生活相差得太远,往往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常常扳着面孔讲大道理,浓厚的说教味让人不胜其烦。

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篇4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使中华的传统很难改进和发展。

1.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使几千年期间,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科学文化,一直难以进步,终于在近代社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国际社会。我们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像智、信、忠、孝、礼、义、廉、耻都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身为青少年,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继承其优良传统。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中华美德,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

3.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别人可以学习我们,我们也可以学习别人。学习永远不是一件丢面的事,而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是一种追求进步的表现。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才能赶上别人,超过别人。即使已经超过别人,也要继续向别人学习,因为别人总会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一些。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样。而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学习中不能照搬照抄。这是肯定的。不同在哪里?人口多一些,生产力起点低一些,文化教育落后一些,人均资源少一些,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特殊性。但是,更有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如:都要发展经济,都要科学、民主,都热爱美好生活,都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都要讲道德和法律。因此,别人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就应积极借鉴。

有些人动不动以中外国情不同为由,千方百计为学习别人先进文化设置障碍。中外国情不同,所以中国不能搞市场经济,不能崇高人权,不能普选,不能倡导思想自由,不能搞股份制,等等。这与其说是重视本国国情,不如说是自甘落后。许多别人文明的先进成果,被排斥在一边。害了谁?害了自己民族的未来,害了广大人民的最切身利益。若以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那么我们民族与世界先进民族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必然越来越大了。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携手前进是最明智的。这样大家都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成熟。人类文明,必然要以这种方式前进,才能发展更好,也才能使各个民族更快地进步。

中华民族这个传统民族,走向现代民族的脚步,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4.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进而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要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社会、自然有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无知、愚昧基础上的文化,是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真正幸福的。这就要求个人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求社会倡导思想自由,倡导尊重真理,重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的相结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要灌输当今文化的特点,符合世界发展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阶段。

因此,在新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倡导人的社会责任,鼓励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基础上,为社会多做贡献;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矛盾,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必须使人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造更多优秀的劳动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的新型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弘扬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

九(2)班

浅谈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理性,教育

中华上下五千年, 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现在的共产主义社会, 一路走来, 中国经历了无数风雨。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就有了文明, 有了文明就有了文化, 有了文化就诞生了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的特点, 而中国历史的社会文化体系主要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 以家庭宗法为背景, 以个体的农业经济为基础。而这些都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重要遗产, 曾经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位置。根据所蕴含的的价值观念、行为准侧以及思维方式可知, 它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和变异性;另一方面具有强烈的遗传和历史性。而这些方面在当今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 为开创新的文化而提供历史的根据和历史的现实基础。

1 理性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公元前3000年左右, 我国已有了“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 于是也就诞生了专门传授和学习文字的机构——成均, 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到了夏代, 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 文化日趋进步, 科学日渐发达, 教育也随之发展, 有了新的学校——“学”与“瞽宗”。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 都有符合每个时代的教育制度, 不是用一篇文章可以归纳的, 我觉得当今这个时代应该去传统教育之糟粕, 取其精华, 理性的来理解和接受, 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全盘接受。

历史上有些学者对传统文化有过激烈的批判, 再次有必要做以思考。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 甚至偏激, 我认为对鲁迅的这种态度要一分为二来理解。即, 既有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使然, 也有鲁迅内心世界的忧国忧民的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愤懑淤积促成。当中国正受外地侵入, 军阀混战, 挨打的年代, 中国一度出现民不聊生和动荡不安的时候, 处在国际环境的弱肉强食当中, 同时还面临着亡国和灭种的危险, 但是在另一个方面中, 封建思想文化仍然在不断的禁锢着、麻痹着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和灵魂, 消耗着活力。这就出现了一是保国保种的焦虑, 一是大多数人民还沿袭着封建传统中, 不肯变革, 甚至衰腐到没有任何精力, 同时还要自相残杀, 这时需要引起国民疗救的就必须要有一种强劲的、激烈的、可以说是近乎极端和偏执的思想来唤醒国人已被麻木的神经。鲁迅站出来了, 踏在风口浪尖, 以“刽子手”、“解剖师”的身份来肢解当时沉睡昏迷、死气沉沉的中国社会。而在我看来, 一个社会不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有这样一些人来揭露现实的黑暗面, 正所谓居安思危, 更不用说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更是需要有这样一群斗士, 一群时代的弄潮儿来充当旗手, 引领人民冲破黑暗, 走向光明。所以实际上从时代的背景意义上来讲,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所表现出来的决绝甚至是偏激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当然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做苛刻的要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 有一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学, 绝对不能强加之名, 以为己用。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要批判?为什么要偏激?那肯定是其中有非常不好的东西, 或是糟粕的东西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比如最典型的, 也是大家熟悉的, 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 通过狂人之口, 把中国历史、文明高度概括和比喻为“吃人的筵席”, 而传统中国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席的厨房”。狂人晚上睡不着, 翻开历史书, 在满纸仁义道德的字里行间, 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吃人”。这当然是一种小说的形象表现, 不是逻辑判断, 但其中有鲁迅独特的体验和发现。《狂人日记》用“吃人”来概括中国传统, 主要是一种象征的说法, 但的确又是一种猛烈的批判, 是极带义愤的攻打和否定。在五四时期, 鲁迅一谈到旧文化旧制度, 往往深恶痛绝, 有时把话说得很“绝”。他甚至曾经用这样义无返顾的语气来表示:“无论是古是今, 是人是鬼, 是三坟五典, 百宋千元, 天球河图, 金人玉佛, 祖传凡散, 秘制仙丹, 全部踏倒他。”尤其是在《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和《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这些人的命运无不透露这种“吃人”的传统文化的本质。

2 加强教育,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 无论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还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 它们都是良莠混杂的。传统文化里面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先进思想已经融入到国人的血液当中, 是我们民族的魂之所系、根之所在, 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有很多糟粕, 比如说君权神授、男尊女卑、读书为做官、看不起士商农工的思想。这些都应该让青少年了解, 我不是很赞同有些学者要求孩子或者年轻一代全盘接受传统文化, 以至于封建思想。对于年轻人来说, 让他们学会批判性地看待我们的过去, 批判性地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批判性地继承我们一些优良传统, 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 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现代化的百年之旅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无一不在昭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在于塑造一代新型人格, 现代化的滞后也正缘于人的落后, 而新型人格的塑造取决于教育的成败, 教育本身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样, 在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中, 一方面要超越传统文化悖谬的历史魔圈, 消除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劣质国民性。另一方面, 要在传统文化的理性氛围中, 注重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 知识的增长, 品性的陶冶, 体质的增强, 以达到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与完善。这样才能走出传统文化悖谬的误区而通向辉煌的理性彼岸!

参考文献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5.

怎样看待美国文化 篇6

文明和文化这两个近义词经常会出现混淆的情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就掀起了一场对两者比较研究的风潮, 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明与文化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 是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

首先, 文明和文化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 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 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从哲学的角度讲, 文明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间的合理程度, 文明是循着同一的路线进化的, 之所以出现文明程度的不同是因为进化的速度不同。

文明是衡量社会发展或进步的综合尺度, 可以以生产工具为标准, 区分出先进和落后之分, 但是对于文化的判定, 就不能仅凭生产工具作为判断的标准, 同时又难以找出特定的标准以区分出孰优孰劣, 这也可以归因于对文化的定义。

在西方,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字cultural, 最初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 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自身的培养和训练。对于文化的定义, 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但是几乎所有的文化定义都注意把文化与人类的活动及其结果联系起来。其中,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规范文化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狭义的文化则是指排除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创造活动及结果部分, 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笔者将两种观点融合, 认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复合体, 包含多种元素, 但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意志、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简而言之, 文化是一种知识、价值观念、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而文明则是通过人的实践使对象转化为物质产品或者精神产品。文明与文化是相对独立的, 两者之间既不能简单将两者的等同, 也并非有特定的因果关系, 不能认为在先进的文明环境下所形成的文化就一定是先进的。

其次, 文明与文化又是相互联系的。

文明与文化都是由人创造的, 是依靠人类的劳动、生产、实践创造了自身的文明与文化, 它们只不过是人类实践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来的成果。不过文化早于文明的生成, 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就出现的, 而文明则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才产生。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曾有过有文化无文明的时代, 如同影片中布须曼人就是文明程度极低但却有较为理想的文化, 这说明只有在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 文化才有可能能转化为文明, 也就是说文化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也是文明的精髓, 文明是文化的升华。

同时, 文明对文化又有促进作用, 文明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存在的方式, 文明成果对文化进行了记录, 使得文化得以保存、继承, 并由此成为了文化的传播工具, 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最后, 文化没有高低之分, 却有又强弱之别。

同文明的一元发展不同, 文化的发展是多元的, 具体表现在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上, 这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但是文化是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看待文化要回归到文化的环境中, 从整体出发来看待, 一切文化价值是相对平等的。影片在一开始就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边是布须曼人原始的草原生活, 没有犯罪、没有惩罚、没有法律, 所有物品共享, 人人平等。一边是现代文明下繁荣、繁忙、繁杂的生活, 每个人都在人为的环境中艰难的生存。影片通过两者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的对比, 甚至将文明程度较低级的布须曼人的文化视为更理想的文化。

然而在文化的交流中, 常常会出现强势文化, 甚至的霸权主义, 这是由于现代文明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在文化交流中形成文化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文明社会可以以较低成本批量复制自身文化信息, 并通过多种媒体和渠道将其传播, 形成强大的信息洪流, 使他者的信息淹没在自己的信息洪流中, 从而抢占并主导话语权, 使文明相对落后一方处于弱势地位。影片中可乐瓶作为文明的产物, 只是被飞行员随手一扔便掉进了布须曼人的世界, 而且还轻易的打破了他们的宁静。当前世界发展迅速但不均衡, 更进一步的拉大了各地间发展的差距, 文化强势的现象比比皆是, 虽然文化具有排外性, 影片中凯最后就将可乐瓶扔到了“世界的尽头”, 但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必定会导致另一方的消弱甚至是消失, 如此的文化交流难以确保文化的多样性, 所以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分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和联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发展不仅需要自主创新, 更需要吸收全世界的文明成果。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意识等精神的东西是有好有坏的, 而且文化要与特定的环境相适应, 若将文明与文化混淆, 一味的吸收, 必将会扰乱我国固有的文化, 阻碍我国的发展。只有充分认清两者的差异和关系, 在吸取先进的文明成果同时, 又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质, 通过文化建设为文明建设提供精神保障, 最终推动文明建设, 才能够谋求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艳红、周文.《<上帝也疯狂>戏剧性探究》.电影评价.

怎样看待男性性疲劳 篇7

所谓性疲劳,就是在性生活尚未开始或正在进行时就出现疲劳感。本文只谈男性性疲劳。

性疲劳的原因

生理性疲劳传统的性生活基本上是男性进行全身运动,到性高潮到来时,呼吸频率可达40次/分,心率可达110~180次/分,血压明显升高。这种剧烈的全身运动,必然会诱发生理性躯体疲劳。

心理性疲劳传统的性生活不仅要求男性进行全身运动,为了达到双方的和谐,还要求男性进行紧张、复杂的脑力劳动,由此可以带来程度不等的心理疲劳。

病理性疲劳按时间顺序可分为:

性生活前疲劳以阴茎勃起障碍(ED、阳痿)为主要表现。

性生活中疲劳以早泄为主要表现。即性器官刚一接触或尚未完全接触,便已泄精,阴茎随之疲软,不能继续进行性生活。

性生活后疲劳以不应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所谓不应期,主要指男性在性高潮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刺激生殖器也不能引起性唤起。

惧怕性疲劳的根源

几乎每次性生活都会让男子出现快感和高潮。有高潮,自然也会有低潮,即所谓疲劳。不少男子从不惧怕在进行各种活动、运动和游戏后出现疲劳,惟独对性疲劳忧心忡忡。其实,这种心理负担来源于性无知,即受所谓一滴精十滴血的影响。

辩证看待性疲劳

性疲劳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疲劳是性生活后必然出现的发展阶段,它对男性体力的恢复具有保护作用。

对待性疲劳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正如人们对一种运动、一种劳动产生的疲劳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那样。随着熟悉和适应,可能熟能生巧,使性技巧逐渐多样化,让性生活更加和谐。

性疲劳也能产生消极作用

有些男性会夸大疲劳的消极作用,对生理性疲劳过分紧张、焦虑,这样更容易产生性疲劳。一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性疲劳会逐渐加剧。

性疲劳需要治疗吗

病理性性疲劳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

多数男子在性生活后感觉精神疲倦,腰酸腿软,属生理性性疲劳,经过休息即可逐渐恢复,无须治疗。

怎样看待美国文化 篇8

但很多教师俨然一副传统教育专家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而忘却了那个曾经小小的自己——会为小蚂蚁搬家困惑.想问“它们要去哪里”:小蜗牛为什么要背着壳等等,也忘却了自己的经验就是等待开发的宝贵教育资源。

教师在回忆童年游戏,挖掘自我教育潜力时,就是让孩子们在独立自主游戏中实现自我教育的出发点。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场景法的理论原则:

探察,即分析生活场景,找出具有教学意义的幼儿教育关键场景。决策,即关键场景+教学目的=教学方案。在幼儿教育关键场景法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学前教育阶段应以孩子自我教育为主.教师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支持者,应当和孩子共同约定规则,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解释价值和标准,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性。

幼儿教育关键场景法区别于当前流行的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它注重的是教师深度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大量涵盖幼儿教育关键场景的教学方案,通过关键场景使幼儿好奇心与幼儿教育形成联结,学前教育便水到渠成。

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由教师的专业特质决定,教师形象的形成源于我们眼中孩子的形象。教师专业特质类型包括“专业利他主义者”“社会工程师”“阐释生活者”。“专业利他主义者”眼中孩子是天真可爱、易受伤害的,全心全意热爱孩子几乎是一种自发行为,也是一种天赋,和孩子相处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比起教育方法、技巧和知识而言,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对孩子的信任更加重要。“社会工程师”眼中的孩子是任性、顽皮,认为教育的合理规划是工作的中心。提供高效的服务需把教育目的、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三者有机结合。“阐释生活者”眼中的孩子是爱幻想的天才,所以尊重孩子的另类想法,观察孩子的行为并与孩子共同分析、阐释观察的结果。教育目的不是一成不变,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孩子共同改变的过程,给孩子留出很多尝试与犯错的余地。不同的教师专业特质外化为不同的教学风格,形成不同的教师形象,从而在与幼儿的日常接触中,影响幼儿最初的情感培养。

怎样正确看待手工制作课 篇9

[关键词]手工制作课;关系;创造力;优性循环

在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课作为授课内容之一,对学生美术技能、发明创造等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既是对基础专业知识掌握的一种升华,使平面的形象立体化,又是对专业特性所赋予的个性化的进一步深化,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一、摆正手工课与其他美术专业课的关系,确立手工课不可或缺的地位

目前,提起美术教学,学生大部分崇尚国画、彩画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为这些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学这些提高快,更易产生成就感。相比之下,手工制作则显得琐碎、零乱,整体感差,做出来的东西往往不被人们重视,不被人们当作艺术品来欣赏看待,学生对手工课的认识只是觉得有趣、好玩,把手工课当作是一种休闲课,没有领会手工制作对培养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所以,师生观念的更新是上好手工课的前提。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是从手的劳动开始的,手的劳动促进了人体机能与大脑的进化,人类的进步要归功于手的劳动。不是有“心灵手巧”一词吗?“手巧”是指用双手做出一些有形有状的制品,手服从脑的支配,而脑来源于心灵的召唤。大脑的活动促使了手的运动,反之,手在不断的运动中又带动了大脑的不断思维,手脑并用,相辅相成,在这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审美水平、劳动能力等得到进一步提高,智商、情商得到升华,学生严谨而扎实的学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让手工课与其它美术专业课并驾齐驱,共同探讨手工课教学的新思路与新观念。

二、冲破传统手工对学生的束缚,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手工授课模式往往是教师依据课本边讲边做,做出一个样本,而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衡量好坏的标准往往是谁“画”得像,完全不顾学生对所做内容的个性感受和独创的见解,这就失去了手工课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其实,学生的内心潜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那么,如何挖掘学生内心的创造潜力,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对创造性的发挥是有利的,而教师对学生的赞许是促进心理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鼓励和强化学生的独创性,就要培育学生对学科强烈的兴趣、自信及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进取的心理特质。教师要耐心考察学生的智能与个性,挖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不断地适时地鼓励、表扬,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努力、积极地动手进行创造制作新作品。

其次,要营造环境,使创造力的培养具体化。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的趋势和方向,手工教学也要注意探讨新的教学形式,开启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通过感受、想象、体验、实践,找到最能表达自己情感与认识的艺术语言。例如:在进行纸板造型练习中,让学生明白,一张平面的彩纸经过切、折、粘、组合的处理,会形成一种立体的形态。这种形态源于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生活,更理想化。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新的表现形式,充分给予发挥个性的自由,感受一种从步骤过程到结果的全新体验,还可以只给材料,不给任何工具,不讲授,不给方法,让每个人自由发挥。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养成爱动手的习惯,并发现这种习惯给自己带来得愉悦和成就。俗话说“熟能生巧”,当真能生巧的时候,心灵的大门已经打开,学生的创造欲就会迸发出来。

三、尊重学生,激发优性循环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尊重学生,表现是多方面的。善待学生的作业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具体表现。手工作业是智慧和劳动的心血结晶,记录着学生的思维感受,表达着学生的审美标准和艺术性格。珍惜学生的作业,就是爱护学生的劳动,就是对学生本身的一种尊重。几年来,我们把课堂上有特点、新颖的作品收集起来,装扮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手工制作展室,每当手工的第一节课,我都带新生参观。当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小制作呈现在即将开始手工学习的学生面前时,那种惊讶、新奇、羡慕的神态自然地流露在脸上,这种激情的积淀就会在心中萌生出强烈的创造欲,而这种激发学习兴趣的形式是任何理论描述、渲染都达不到的。在这种心态下,教师有目的的去引导欣赏、观察、思考,例如:找出你认为不满意的作品,假设让你来做,你会改变什么。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并进一步启发:你想在这展室中留下自己的一件作品么?这就好比带学生到舞厅听音乐,跳动的环境会让人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收获的不止是听到了音乐的旋律,还有音乐带给人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活力的感受,运用这种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强烈的感召力,使学生充分领悟创造的魅力,让他们用作品展现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这些点点滴滴的不经意间的纯真流露,丰富了我们的展室作品,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作品的不断更新,质量的不断提高,说明手工教学已经形成一种优性循环的状态。

手工创作层出不穷,手工课教学也在不断创新,让我们带领学生发扬传统,突破传统,使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手工作品从我们学生的手中诞生。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手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顾平.学校美术教育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盛甬水.手工课的启发[J].幼儿教育,1983,(6).

[4]《美术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艳.积极动手,快乐体验[J].中国美术教育网.

[6]罗恩克拉克.教育的55个细节[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怎样看待大学生翘课 篇10

认真上课认真聆听老师讲课内容是作为学生的一份责任与义务,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中,都存在着学生频繁翘课的情况。说到翘课,翘课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逃课现象:既学生没有通过老师或班主任请假,在没有告知任何信息的情况下,未按规定时间到教室上课,在以前的传统社会中,尊师重道是为重多数人所推崇的,所以学生无论遭遇怎样的情况,都以上课为大,而到了现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翘课已成为很多学生做得最为频繁的事了。

研究大学生的翘课情况应该从翘课的原因、翘课的去向和翘哪种类型的课来展开研讨。

一、翘课的去向

大学生翘课去向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去休息娱乐,另一种是去学习工作。休息娱乐里面又可以分为睡觉、打游戏等,学习工作里面又分成考证、兼职等。

大学生翘课去休息娱乐是普遍的,但为何大家愿意花时间经历参加考证的培训、图书馆的自习和兼职,却不愿意坐下来学习课堂知识呢?到底什么对大学生来说更有意义?

二、翘课的原因

大学生翘课原因有大学自身和学生自身两种因素,大学自身的因素有上课时间安排不科学、课堂无聊和听不懂。学生自身因素有懒惰、兼职和考证培训等。

这些原因可以改善或解决吗?从自身入手还是从大学入手,哪个更能使出勤率提高呢?

三、一般翘哪种类型的`课

大学课从专研角度可以分为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从修选角度可以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

对大学生而言,一般存在“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准则,在专业课与非专业课之间也是“遵守”如上“准则”来进行。那么是不是选修课与非专业课真的没必要也不重要呢?大学生是如何看待专业课、必修课与非专业课、选修课的呢?

上一篇:农科院校数学教学下一篇:特大跨度悬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