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武术六篇

2024-05-13

湘西苗族武术 篇1

1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1.1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

湘西苗族武术的保护主要包括苗族武术的基本套路、器械、对练、点穴以及硬气功的练习方法等技击格斗的动态性形象[1]。也包括现存的拳谱、典籍文献、相关的文物、习练场所以及器材的制作方法等静态性的文化记忆;也包括运用湘西苗族武术文化形式所体现出来的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内涵中。

1.2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现今主要传承人的保护

国家文化部于2004年4月公布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入其保护试点区[2]。湘西苗族武术于2007年6月8日申报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3]。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湘西苗族武术由四大派系组成。即:花垣金牛村的蚩尤拳属于正宗苗拳;凤凰苗拳属于本地拳术加外界拳的融合;古丈苗拳也是本地加外界拳的融合,保靖水田河镇属于本地拳术加外界拳的融合。目前已申报成为湘西苗拳传承人的基本情况见表一。由表可以看出,武艺精湛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大部分已处于六十左右。笔者认为政府在给予传承人的奖励资金方面偏低,对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传承人来说,下拨的保护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1.3 湘西苗族武术流传区域

苗族武术一直在湘西地区广为流传,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在的流传情况如下:《蚩尤拳》、《小四门》、《穿四门》、《闭四门》、《六合拳》等主要流传于花垣县的麻栗场镇等18个乡镇;《苗家八合拳》主要流传于吉首、花垣、凤凰、保靖、泸溪及古丈的默戎镇、坪坝乡、以及双溪乡、河蓬乡等地;《小四门》、《大四门》、《猴儿拳》以及《猫儿拳》等主要流传于凤凰县的腊尔山镇等16个乡镇;同时,只要有苗民聚居村寨都会有苗族武术的传播。目前苗族武术传承的对象主要以这些地区的特定人群为主。

1.4 湘西苗族武术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虽然受外出打工潮的影响,习练武术人员的规模不断减少,习武的风气还是一直延续了下来。政府、民间组织或武术协会组织的武术比赛,武术展演和引进校园等活动也不定期的进行着。例如:麻江县龙山中学组织收集编撰了校本教材《龙山情韵》,第一次将苗族武术以文字的形式引进了课堂,并聘请“苗拳”教师,将“苗拳”引进校园;凤凰功夫小子麻建辉在“中泰美法”拳王争霸吉首山城”比赛中运用猛烈凶悍的苗拳击败了泰国拳手萨拉米影响巨大,足以看出苗拳是最凶悍和勇猛的技击格斗术之一;2012年花垣县职业技术学校组织200余名师生走村串寨,学习苗拳等技艺,既能强身健体,又有利于湘西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对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为流传的信心。

1.5 政府对湘西苗族武术的保护现状以及项目申请立项情况

随着政府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政府出台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保护,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并支持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收集、挖掘整理、录制影像及撰写文字等相关资料,组织开展相关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研讨会,对其进行保护。同时,支持和鼓励各县市“非遗”保护中心及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湘西苗族武术申请并立项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情况见表2。

1.6 政府部门的保护规划及措施执行情况

据访谈湘西州非物质文化中心委员龙佩林教授了解到,湘西州政府相关部门将已成功申报省市州的非遗项目都制定出相应的五年保护规划和措施。目前,各县市的保护措施正井然有序的进行,花垣县苗族武术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各项措施执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对花垣县苗族武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他的非遗项目保护规划和执行情况按五年规划进行着,总体来说,执行情况良好,但在措施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如:经费补贴、人手不够等。

2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劳动力转移造成人力资源断裂

湘西苗族武术的现有传承人大部分为60岁左右的老年人,青年人寥寥无几,出现了传承人“断代”现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石仕贞老师今年85岁,他感叹道“如此优秀的苗族武术文化遗产就这样流失着,没能传承好,让人惋惜”。近年来,刮起一股外出打工高峰,目前在各村寨很难找到16~50岁之间的劳动力,直接导致习武的人群基数及规模的减少。人们现在变得很现实和功利化,大部分青年上完初中或高中直接进入社会打工赚钱,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并形成了一定的风气。还有部分青年认为,父母也不再同意在家呆着,倒不如出去赚钱的思想。因此,作为理性人来说,他们会懂得如何去取舍利益之间的得与失,所以随着人力资源的转移与农村人口断层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苗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2 武术价值的转换

随着历史更替、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文明的冲击,武术在近代中国历史中被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变了命运,它的价值功能也随着自己的命运而改变[5]。由技击格斗、防御为主,强身健体、娱乐为辅向强身健体、娱乐、竞技表演为主,技击为辅的方面转化。国家法律的逐渐健全和道德的完善,无形中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人们对技击的追求正在逐渐的淡化;而现在的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事物的追求时尚,他们更愿意接受简单易学的散打和跆拳道,而缺乏耐心去领略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这也阻碍了传统武术的传承。

2.3 传承人的报酬收益偏低

湘西地处湖南的西部,地理环境恶劣,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而又孕育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湘西苗族武术就是其中一项。自2008年以来,国家给予了每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8000元的传承资助经费,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鼓励其开展传承活动。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实行省、市州、县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用于生活资助情况是:省级传承人3000元;市州级传承人1000元;县级传承人分文没有。然而,这些传承人日常生活缺乏保障,既无其他的经济来源,又无退休工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有的甚至还很窘迫,村寨大部分人生活仍是非常艰苦。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虽身怀绝技,但却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因此,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他们来说,这也只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应增加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资助、报酬收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发挥传帮带作用,全身心的投入文化遗产的传承。

2.4 项目保护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文化部主抓、体育局参与及非遗中心制定鼓励方法,落实项目经费问题,建立专款专用制定,强化政策的透明度。通过项目立项后,项目传承地与项目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的项目经费问题很含糊。认为政策的透明度不强,项目经费很难达到项目传承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落实项目经费问题,建立专款专用制度,强化政策透明度,政府部门进行检查督促。

3 基于博弈论的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3.1 政府部门应完善传统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针是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是以人为载体、活态传承的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递者和承载者,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知识产权、社会政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护好传承人,并使他们有效地履行传承义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援助,用以维护其生存和发展,另一种是授予荣誉,以满足和提高其精神追求。对于那些确有才艺而身体欠佳的传统武术传承人,必须进行重点保护。加大武术教育、教学的投资,把武术纳入完整、正确的教育体系中来,营造校园习武氛围,让更多喜欢武术的人加入其中,扩大练武人的基数。

3.2 保有者应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行动策略

传统武术传承人具有开发某些传统武术与当地旅游相结合的项目以获得经济收益,必须要把开发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防止开发性破坏。保有者应该自主对其进行保护,自发组织学习、表演和参与比赛等活动。同时将苗族武术与发展当地的一些人文旅游、景点旅游相结合,使苗族武术与旅游业的发展相得益彰,不但传承了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拉动当地经济收益,同时也展示了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只要开发策略得当,也会给传统武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3 社会力量应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保有者的沟通

社会力量应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与遗产保有者之间的交流,首先,促进武术教学书籍和音像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其次,聘请社会老拳师进校园传授传统武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学院与民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搭建桥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再次,培养苗族武术人才。从高等学校、体育院校或武术馆校招收自愿为传统武术献身的青年,对他们进行武德、技术、武术理论、教学方法及武术文化的培养。然后把他们分配到全国各地的武术辅导站、传习所、武术指导中心及武术俱乐部传授传统武术,增加“武术人口”,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4 结语

保护好湘西武术文化遗产,应处理好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力转移造成人力资源断裂、武术价值的转换、传承人的报酬收益偏低及项目保护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的保护,同时将苗族武术的价值融入生活中去,并对其传承内容进行保护,尤其是传承人的保护,将其纳入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当中,成立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聘请民间老拳师进行教学,与当地旅游相结合,举办苗拳与其他拳种的对抗赛,进行宣传,促进其社会影响力,并通过传媒联袂打造影视文化,加强其在当地中小学的普及力度,力争民族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厂、进家庭”的良好局势,使得湘西苗族武术文化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才能使苗族武术得到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吴荣臻.苗族武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5-19.

[2]胡建文,舒颜开,文明华.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11).

[3]文乃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的认定[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4]李春龙,李向勇.传统武术的价值转变与发展中的困惑[J].搏击.武术科学,2007(02).

湘西苗族武术 篇2

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所熏陶、融合而成的。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和日常行为上, 尤其表现在一个民族处于逆境中所呈现出的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品格上。苗族民间传说《吴八月》《涿鹿之战》就彰显了苗族人民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苗族民族英雄吴八月生于清雍正六年 (1728年) , 是乾嘉湘黔川苗民反清起义的杰出首领。《吴八月》传说中讲述了吴八月等人看到朝廷搜刮苗民血汗, 进行屯田制度, 均七留三, 并设立总兵, 指令驻军镇压苗民, 民不聊生, 吴八月就勇敢地发动农民进行起义, 焚烧官府、关卡、楼哨, 并且杀死清兵80万之多, 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3]《涿鹿之战》相传为中国远古时代, 黄帝、炎帝两族联合同蚩尤九黎部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涿鹿之战》说的是距今5000年前, 苗族的先民———九黎部落居民居住在黄河中下游, 与黄帝、炎帝一样, 也是一个强悍的民族, 农可种稻、麦、粟、薯, 能养蚕, 会纺织;工可冶铜、制造农具、兵器;战可与黄帝分庭抗礼。后因以黄帝和炎帝为代表的汉人西进与以蚩尤为代表的九黎部落居民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在涿鹿大决战中, 九黎部落前赴后继, 英勇奋战, 但最终蚩尤惨遭杀害, 九黎部落惨败。失败后, 九黎部落民众不是大逃窜, 而是边撤退边抵抗。他们的精神鼓舞了几千年来英勇反抗压迫、反抗剥削、反抗围剿的苗族人民。这类苗族民间传说反映出强烈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 凸显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主义精神。经常让儿童聆听此类传说, 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和深刻领会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激励他们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牢记历史使命, 弘扬民族精神。

二、热爱劳动、惩恶扬善、机智勇敢的品德教育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苗族民间传说中有较多与劳动有关的传说。《三弟兄开荒》讲述的是三弟兄靠挑水打柴度日。有一天, 弟兄三人在开荒时, 看见很多银子, 哥哥看见后很眼红, 跳下洞去,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看见他出来。[3]这则传说蕴涵着贪得无厌、想不劳而获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寓意, 告诫每一个苗族人都要热爱作为生活源泉的劳动, 热爱辛勤从事劳动的人民, 要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 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动才能有所收获。青少年儿童在聆听这类传说时, 既可以领悟到劳动能带来收获, 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体会快乐。

善和恶是道德范畴中最基本的因素, 它是对人或事进行肯定或者否定评价的最一般的概念。苗族民间有许多惩罚恶行、表扬善行的传说, 如《常青树的故事》《他的下场》《蒋爱财与李害仁》等。苗族还有一个老少皆知的《亚哥嚼》传说, 其大致内容是:有一个妇女全家三口住在深山老林。一天妇女走亲戚, 留下两个女儿在家, 亚哥嚼即老虎婆婆就假装隔壁邻居的婆婆, 想借机吃掉她们, 聪明的姐妹俩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盐客的帮助成功逃脱。后来老虎婆婆被盐客惩罚, 盐客给老虎婆婆送药, 结果使它痛得哭爹爹喊奶奶, 声音嘶哑, 精疲力竭, 最后四脚朝天, 紧闭眼睛永远动弹不得了。[3]受到憎恨和蔑视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是苗族民间传说里的善恶观念, 它教育人们要多做好事, 不做坏事, 在当下运用此类传说教育青少年儿童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面对困难与危险, 苗族人不是选择退缩、莽撞, 而是选择运用智慧的大脑, 想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如《方江山斗虎》系列传说, 其中有一传说说的是:方江山用钢水当面条请客, 诱骗老虎来吃, 弄死大部分老虎。剩下的一只大老虎立志复仇, 一天在崖脚下与方江山相遇准备吃他。方江山先以崖危将塌为由诱得老虎一起支撑“危崖”, 再以寻找替代支撑物为由脱身, 最后使得老虎又累又饿而死去。这类传说曲折生动, 集智慧、勇敢、诙谐、创新于一体, 并将丰富多彩的苗族语言表达艺术发挥到极致。它告诫青少年儿童, 遇事不要慌, 要善于用脑、敢于面对、勇于创新, 事情一定就能得到圆满的结果。也教会少年儿童要学会用理智来解决问题, 克服困难, 而不是单纯的冲动, 不经过大脑思考就直接处理问题, 那样不仅不会很好地处理问题, 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把事情搞得更加糟糕。同时它还能启发青少年儿童要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才能在解决问题时信手拈来, 机智勇敢地解决问题, 化解矛盾。

三、助人为乐、真诚待人的仁爱教育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是苗族传统的德行要求。苗族有许多倡导助人为乐的传说, 如《龙甲》讲述龙甲是个捕鱼能手, 不用渔船, 不用渔网, 不用钓竿, 也不用药杀。泅水的本事很出名, 当洪水来时他会背人过河, 不要分文, 救落水的人, 也不肯要报酬。但是自从有一位局长和局长夫人后他就再也不救有钱有势的人了, 因为他们落水丢了首饰却诬说是龙甲拿的, 所以龙甲此后就不去管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落水的事了, 但还是很乐于帮助那些穷人。[3]这类传说可以教会青少年儿童乐于助人, 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重情重义、仁爱友善, 被视为苗族做人的根本。湘西凤凰万溶江村流传着一个十分感人的《雀儿坟》传说。这个传说的大体情节是:一个苗家青年与一个汉族小伙子一起捕获了一只野鸡, 苗家青年说“亩阿嘎外阿嘎” (苗语:你一边我一边) , 汉族小伙子说“你一半我一半”。但因语言不通, 两人声调渐高, 情绪失控, 最终苗家青年打死了汉族小伙子, 后来他得知对方的主张与自己的意愿相同, 羞愧难当, 自绝于汉族小伙子坟前。于是人们将他俩合葬在一起, 取名“雀儿坟”。[3]这个传说诉说了一个一向对朋友非常友爱的人面对自己对朋友的不友善行为, 在良心上深深的自责, 最后靠结束自己的生命获得心灵解脱的悲惨而又感人的故事。这个传说告诫青少年儿童应学会与人交流、善于交往、真诚待人、理智处事。

四、执著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教育

古今中外文人和艺术家的笔下有许多痴情男女对爱情执著追求的故事。湘西苗族也有许多歌颂对爱情坚持不懈、追求不舍的民间传说。例如《世上人和龙王女》讲的是世上人很喜欢龙王的三女儿, 希望与她成亲, 龙王有三个要求:第一要汤和茶, 第二要金银宝贝, 第三要酒。世上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 终于完成了龙王的三个要求, 娶到了龙王的三女儿。[3]又如《蚕的传说》是一个赞美对爱情执著追求、忠贞不渝的传说。说的是某坊主有个精明能干、善良美丽的女儿名叫玛汝。年过二十玛汝还没找婆家, 父母为此举行一个“招亲比赛”。要求小伙子必须参加苗鼓、苗歌、锥牛、打秋、抢狮、踩火坑等项目的比赛, 优胜者便是玛汝的郎君。比赛时参赛的小伙子可谓人山人海, 个个才貌双全, 但没有一个能让玛汝动心的。最后一天一个白衣小伙来了, 没想到这位小伙苗鼓、苗歌、锥牛、打秋、抢狮、踩火坑样样了得。玛汝相中了他, 但父母得知小伙无家并一人住在山洞里而嫌弃他。可是, 玛汝喜欢上他啦, 在小伙要离开赛场时, 玛汝叫他上来说几句话, 并偷偷地用针丝线穿在小伙的衣角上, 心想小伙离开时, 她就可以顺着线找到他。但是, 父母管教严厉不让她出门, 可她非他不嫁。玛汝饭菜不食, 得了相思病……父母终于同意玛汝去找白衣小伙。玛汝顺着花线去找白衣小伙, 没想到线头穿在山洞里的一条白莽蛇身上, 奄奄一息的白莽蛇见到玛汝后幸福地闭上了眼睛。玛汝十分伤心, 回到家后不久便病死了, 死后她变成了蚕。迄今为止, 湘西养蚕人在蚕面前是不能提到蛇的, 因为听到蛇蚕就会不吃不喝至死。[9]在夫妻关系上, 苗族民间也有赞美夫妻间同甘共苦、至死不渝的爱情传说。如《满芝芒的传说》讲到洛帮和勾香是一对年轻夫妻, 他俩同心同德、相亲相爱, 十分幸福。可是苗王却强迫洛帮娶他的丑女为妻。于是他俩发誓:海枯石烂不变心。虽然洛帮被绑架到苗王家, 但洛帮仍忠实于自己的妻子, 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逃出了虎口与妻子在山里相会。可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实现夫妻俩同生共死的愿望, 二是夫妻俩永远分离。夫妻俩能同生共死就是最幸福的了。于是他俩选择了第一条道路。[3]这种坚贞的爱情与那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爱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能给青少年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 湘西苗族民间传说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意蕴。教育者、研究者都应该尝试通过苗族民间传说这一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来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德]埃里希·凯斯特纳.德国民间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张卫民, 石胜钱.论湘西苗族民间传说的教育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1) .

[3][4][5][6][7][8][10]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凤凰县资料本[M].1987.

湘西苗族武术情况调查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激励机制

一、基于校企合作开放体制视角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开放体制常表现为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董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等开放的校企兼容的职业教育组织形态。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要求继百所示范高职建设之后的百所骨干高职建设,应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所创新,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高职院校经2010年以来的国家骨干校建设,推进了校企合作开放体制的建立,取得了深化校企合作的显著成效。但如何能够在已经建立的校企合作开放体制之下,持续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影响因素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职业教育通过行业企业参与,实现培养目标的职业针对性要求,因而培养的人才,是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但是在现实中,我国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政策法规方面。目前我国有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规定不确切,对于“提供实习”“税收优惠”等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对于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没有规定直接的利益所得;政策法规中,没有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也不具有约束力。二是来自职业院校,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共赢点。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对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偏弱,例如在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服务企业产品开发及技术进步等方面,都不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三是来自企业自身的动力不足。过剩的劳动力供应市场、承担学生实习实训的安全风险等,都直接影响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一)细化宏观层面激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从政府层面研究制定有利于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优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明确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所应享受的、可操作的税收优惠规定;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资金支持、企业美誉度提升等多方面鼓励企业发挥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对于较大规模企业拒绝接受学生实习、教师实踐的,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二)赋予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责

目前,我国产业行业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还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责尚未明确。借鉴国外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经验,加强行业的指导能力建设,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其中包括: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学、开展质量评价;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规范、监督、指导企业的职业教育行为。成为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桥梁。

(三)强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开放体制建设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开放体制建设,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创造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从微观层面,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的构建搭建了平台。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校企合作董事会这一开放的办学体制下,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激发并有效保障了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

1.“三级贯通式”保障了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同等话语权

“三级贯通式”即学校层面的校企合作董事会、专业群层面的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校企合作董事会章程》《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工作方案》《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实现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具体操作机构三级贯通。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董事会包括两个行业协会、12个行业龙头企业。三级机构的人员组成,分别由企业的决策者、技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的人员与学校的决策者、专业带头人、教师组成。从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上,保障了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并且与学校具有同等的话语权。

2.“双主体育人”明确了企业与学校共同的办学主体地位

“双主体育人”即学校与企业共为育人主体。大连机床集团是国内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是校企合作董事会成员。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在“双主体育人”平台上,共同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活动全过程与生产活动全过程、学习项目与生产任务“三对接”的课程体系,打造了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了大连机床集团区域技术服务中心作为“校中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体现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双主体育人”,培养了企业所需、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了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

3.“项目对接”形成了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契合点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秉持“以共赢为基础,以资源求合作,以服务获支持”的校企合作理念,寻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发展的契合点,极大激发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自2012年起,实施了依据企业需要开发的技术服务项目对接,当年,为天津轻工行业11个企业开发了16个技术服务项目,推进了企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

4.“反哺企业”体现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战略高度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增强了办学活力与办学实力,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师资、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等资源优势,不仅校企协同育人,还协同融入区域经济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服务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和“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近三年,学校帮助行业内外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参与技术研发及转型升级项目72项,实现了学院与行业企业的相互促进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校企合作开放体制下,职业院校可以依托政府宏观层面激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依托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职责的履行,坚持服务宗旨,紧紧围绕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探索提高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参与度的激励机制,解决行业企业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问题,从微观层面促进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11.

课题名称: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3年度课题《基于校企合作开放体制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ⅩⅢ420)。

作者简介:安薪睿(1983—),女,硕士,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湘西苗族历史调研 篇4

湘西苗族历史调研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及东南亚。在中国,苗族约为894万人,为中国人口占第5位的民族。中国境内的苗族48.1%散布于贵州省全境,其中黔东南的苗族组成比例最高。其次是湖南省西部(21.49%)和云南省(11.67%)。

此次暑期实践调研所前往的正是六大苗族自治州之一的湘西。

1、苗族的祖先:

根据各地所流传有关苗族历史的传说,他们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黄时代。一般认为九黎民族的先祖蚩尤也是神农的后裔。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2、苗族的语言和姓氏:

苗族人语言的统称为苗语,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语支。据当地苗寨老人所述,苗语曾有文字,但已经失传。各地的苗语有不同的复杂程度,但简单来说,受汉文化影响愈大的地区,其语言的简化程度及汉字词使用的程度也愈高。而且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湘西除了吴、龙、麻、石、廖这几大姓,还有符、滕、陈、尹等不少杂姓。我们前往的苗寨就是一个龙姓的村庄。

3、苗族的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盛情款待,当我们到苗家做客时,即使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主人们总会拿出许多事物热情得招待。他们笑说,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的年轻人很浪漫,当他们对遇到的人有好感时,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唱山歌来表达。有趣的是,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据说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4、苗族的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苗家人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当地手工酿造的猕猴桃酒、杨梅酒等味道都十分独特,甘甜而清醇。

5、苗族的节庆:

苗家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比较特别的苗家节日有以下几个:

苗年: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杀鱼节: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

祭鼓节: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6、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

第一次大迁徙,是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龙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大迁徙的原因是远古羌人南人,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时

间约在若干万年以前。

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在这里又经过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这时诞生的蚩尤,后来成了九黎族的首领,与来其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时间约在4300—4600年之前。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国;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隶,后来融合到汉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

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到舜即位,“分北三苗”,这次是分途迁徙,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欢兜是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时间大约在4100年之前。

第五次大迁徙,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如:被逐到三危的三苗,他们三危山出来,过甘肃、青海,沿金沙江到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欢兜,由崇山往东,曾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后来被迫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这支苗人迁徙的方向是先向东、后向西。往东逃迁三苗中的部分有苗,逐步往西归迁,由洞庭湖溯沅水迁移到五溪地区,后达到今黔东南地区。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大体是由东向西。上述三支苗人的这次迁徙时间,大约在1200年以前。

湘西苗族武术 篇5

原生态, 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事物原始生存的状态”, 是指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形下事物所呈现的自然面貌。“原生态”具有“自然的原生态” (原生态自然) 与“文化的原生态” (原生态文化) 两层涵义, 其中文化的原生态的涵义可以定义为:没有被特殊雕琢, 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 包括原生态唱法、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歌手、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等。因此, 原生态舞蹈即为没有被特殊雕琢, 存在于民间原始的、乡土气息的舞蹈表演形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 境内苗族历史悠久, 主要分布在花垣、凤凰、古丈、泸溪、吉首、保靖等县内, 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舞蹈一直是湘西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湘西苗族舞蹈是以鼓、舞的形式描绘人们的生活、精神, 同时它也是湘西苗巫民间文化的具体体现, 大多舞蹈都具有原生态的祭祀性。对其进行旅游开发, 无论对湘西州的旅游发展还是苗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的分类及特征

(一)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的分类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种类很多, 其中主要以苗鼓舞、接龙舞、跳香舞、司刀绺巾舞、盾牌舞流传最为广泛。一般的大型商务表演除了最富盛名的鼓舞出现外, 其他的一般只有在湘西的苗族聚居地湘西吉首市、花垣、保靖吕洞山苗区才能看到。

(二)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的特征

1. 就其主体看, 创作、表演、传承的主体是普通的民众, 而非专业人士。

苗族的原生态舞蹈的创造者即为普通的苗族群众, 今天我们见到的舞蹈者无一不是来自乡间村落的民众。苗族的原生态舞蹈的传承具有一大特性即流传的民间性, 其流传主要在民间, 很少有文字记录, 鼓舞、踩鼓舞、跳香舞、芦笙舞、接龙舞、傩愿舞、祭祀苗歌等苗族特色舞蹈都是湘西苗巫民间文化的具体体现, 这类舞蹈只出现在民间最为平常的生活中。

2. 就其内容看, 主要表现和反映的是湘西苗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湘西苗族鼓舞的表演内容完美地再现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劳作, 例如男子的鼓舞动作一般有“鸡公啄米”、“鳖鸳伸腿”、“肩荷担”等, 女子鼓舞动作有“美女梳头”、“穿衣整容”、“烧茶煮饭”、“巧媳织锦”、“桃花绣朵”、“铺床理被”、“春稚推磨”等, 因性别而异。在解放之后, 湘西苗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因此, 反映生活的鼓舞表演内容也因此在传统鼓舞动作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内容, 如“开拖拉机”、“踩打谷机”、“运送公粮”等, 这些动作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反映了当代苗民们的生活状况。进入21世纪, 湘西的鼓舞也开始有了新的内容, 《迎宾鼓》、《八合鼓》、《吉祥鼓》、《湘泉鼓》、《吕洞山迎宾鼓》等, 这些鼓舞都体现了新时代苗族人民顽强向上的精神和欢快的劳动生活。

3. 就其表现形式看, 诙谐风趣, 质朴自然。

苗鼓是通过生动的舞蹈动作及苗鼓的响声, 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图画。湘西苗族广泛流传的著名舞蹈“猴儿鼓”就是质朴而未经加工的代表之一。猴儿鼓舞即是一种以摹拟猴子动作为主, 围绕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属于单、双人鼓舞的范畴, 舞蹈除摹拟生产劳动以外, 还要随着鼓点摹拟表演猴子摘桃、抓痒挠腮、戏鼓等动作, 样子滑稽、诙谐风趣。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 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 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

三、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Strength)

1.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源流优势。

凌纯声、芮逸夫先生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指出:“山左金石志、南阳汉画像录存诸书, 均记载有汉代鼓舞图像、图赋, 则汉代鼓舞, 宛然在目, 与今日红苗鼓舞极为相似。”红苗即为今生活在湘西地区的除凤凰腊尔山一带的花苗外的苗族, 由此可见鼓舞于汉代之前便已传入湘西苗族生活之中。苗族原生态的舞蹈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 遭受种种阻碍, 仍然得以流传至今, 不仅历史久远, 而且保存得很完好。

2.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具有数量多、文化性强及独特性的优势。

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湘西苗族则以跳香舞、接龙舞、盾牌舞、先锋舞、采桑织锦舞、狮舞、鼓舞等最为出名, 数量多, 舞种丰富;在湘西苗巫文化中, 鼓舞、踩鼓舞、跳香舞、接龙舞等都成为了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湘西苗族民间的原生态歌舞的表演内容记录了苗族人及其先祖的生产劳动与远古时代的生活方式, 有独特的民族性。

3. 湘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苗族原生态舞蹈资源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湘西的旅游业在近几年得到很快的发展, 接待的游客数持续稳步上升, 旅游收入逐年增高。近年来湘西旅游发展统计图表显示, 2004到2008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每年接待的游客数在持续增长, 就在天灾人祸对旅游影响最大的2008年也得到了7.5%的增长, 旅游收入也增长了22.8%, 旅游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

此外, 从湘西州统计局了解到, 湘西旅游近年来除了自身得到飞快发展外, 它还带动了湘西州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和其他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湘西旅游业的如此发展为湘西其他的旅游资源, 特别是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弱势 (Weakness)

1. 原生态舞蹈旅游产品游客的可参与性不强。

大多旅游者都希望能广泛地参与到旅游项目中, 一方面可以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可以活跃旅游文化生活, 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但是在对湘西表演类节目游客参与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游客选择的旅游产品中, 67%的旅游产品只能坐着观看, 可参与的产品仅占33%, 而且其中有22%是收费产品, 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游客的参与积极性。

2. 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不高。

游客对于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的认识仍处于陌生状态。被调查的游客中, 对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全然不知的有55%, 对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很了解的仅为5%, 占有比例相当少, 由此可见, 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并不高。

(三) 机遇 (O pportunity)

1.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旅游消费增长奠定了基础。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动力, 旅游业将进一步开放, 关税和贸易壁垒有望减少, 生活用品价格大幅度下跌, 特别是近期, 国家降低燃油费, 取缔收费站, 人们自主度假的阻碍大大减少, 从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休闲、度假这一类高层次的消费方式;与此同时国内外旅游业的交往频繁, 客源将大增, 开放的旅游市场无疑将会对湘西苗族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大好的机遇。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能积极地刺激旅游需求的增加, 提高出游率, 促进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进一步认同。

2. 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为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发展依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处于湖南西北部, 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范围内,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把“发展特色旅游业”列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湘西自治州政府于2008年6月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提升“神秘湘西”旅游品牌。挖掘神秘内涵, 突出神秘主题, 依托多样性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 展示湘西神奇的原生态和民族文化。认真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深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原生态文化, 弘扬民间技艺、民族语言、习俗、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饮食等民族民间文化,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土家族、苗族民族传统节日。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湘西自治州的旅游规划两大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 为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提供了发展依据和有利支持。

3. 交通的发展将极大地改善旅游可进入性和便捷性。

旅游费用和旅行时间是制约旅游者出游的两大限制性条件, 而交通直接影响了旅游费用与旅游时间, 制约了旅游者的出游。交通问题是历来阻碍湘西旅游发展乃至整个湘西州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但是近年来, 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航空, 湘西的交通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 直接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也极大地改善了本地区少数民族旅游可进入性和便捷性。

(四) 威胁 (Threat)

1.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受到威胁。

政治环境的改善给苗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人民走上了更加幸福的康庄大道, 但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大量的青壮年走出苗乡, 涌向城市, 苗寨日益空虚, 苗族民族民间原生态舞蹈文化的基础也在不断沙化, 许多村寨听不到了往日通宵达旦的苗鼓声, 随着一大批苗族巫师和老年歌手的相继离世, 很大一部分苗族文化的精华在快速地失落。“原生态”本意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 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 如果保护不及时, 原生态舞蹈文化因子就可能无疾而终, 一个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文化痕迹就可能烟消云散。

2. 周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竞争日益激烈。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所属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巨大的吸引力。但从其所处地理位置来看, 西靠苗族主要所在的贵州省, 北接以土家族为主的著名的旅游胜地张家界, 南临正在大力开发侗族旅游的怀化市。

众所周知, 贵州的少数民族以苗族居多, 贵州的苗族文化受到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受到外界的冲击并不如湖南大, 因此, 无论是在文化特色还是知名度上, 都较之逊色。另一方面, 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 相似的资源禀赋地区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 湘西与贵州、张家界及怀化地理位置相邻, 而贵州各个地区大都拥有或多或少的苗族文化旅游资源, 张家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土家族文化做的比较成功, 这种局面在构成“资源共享、产品互配、取长补短、客源互流”同时, 又会因为资源的雷同, 造成客源流失。因此, 湘西苗族的原生态舞蹈的旅游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宣传壮大, 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四、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的旅游开发策略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也是传承苗族历史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 在对待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时, 我们应该将这种艺术与苗族本身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 通过保护原生态舞蹈以达到保护苗族生存与生活的目的。当然, 保护原生态舞蹈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纯保护行为, 原生态舞蹈的保护需要与原生态舞蹈的开发联系起来, 保护与开发是继承与发展的两种方式, 如果说对原生态舞蹈的保护要从思想观念与制度保障上着手的话, 对原生态舞蹈的开发就需要构建更科学、更具有可行性的策略。

(一) 确定保护发展基地, 着力抓好传承人的认定工作

保护与开发是一组相对应的关系, 但并不相互对立。从逻辑上说, 保护在前, 开发在后, 只有将一种有价值的文化真正地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新意的发展与开发;另一方面, 对一种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 通过与其他文化形式进行交流与沟通, 必定会给本文化注入新的东西与新的元素, 它反过来促进原来文化的发展。所以, 一种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实质上是一种互相推动的关系。

对于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来说, 通过苗族原生态舞蹈艺术的保护要达到最终保护苗族文化的目的, 笔者认为要进行开发, 首先应该从保护开始。一是确定保护发展基地, 做好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保护;二是着力抓好传承人的认定工作。同时, 对全州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人发放传承补助金, 并选出著名的传承表演者进行宣传。

(二) 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 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湘西民族传统文化, 来自于民间, 流行于民间, 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这个显著特点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和观光旅游者都能广泛的参与, 可以自娱自乐, 活跃旅游文化生活, 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因此, 把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的开发朝体验式、参与式的方向进行, 让游客自己参与或者通过表演现场与游客互动, 调动游客的参与激情, 给予游客特殊的艺术参与体验, 使游客对这次旅游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旅游宣传的长期效应。

(三) 充分展示苗族文化, 增加苗族原生态文化含量

1. 挖掘名人人文资源文化。

众所周, 知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为苗族人, 因此, 可以利用这一名人资源, 把宋祖英的老家湘西州古丈县苗族聚居地作为一开发基地, 对外主要以宋祖英故乡和苗族原生态舞蹈基地为宣传重点。

2. 制造苗族“原生态”氛围。

湘西州可以采用要求在主要的苗族文化旅游区, 鼓励旅游景区 (点) 从事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的个体工商户及行业窗口的工作人员着苗族的民族服装, 教育、民族等部门可以尝试研究设计有民族特色的校服, 景区 (点) 周围的学生一律着有民族特色的校服, 通过充分展示苗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建筑文化等, 把游客在未真正欣赏到苗族原生态歌舞之前就带入“苗族”最“原生态”的氛围之中, 让随后的原生态舞蹈的表演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四) 打造原生态文化品牌, 注重市场推广

近几年来, 湘西自治州州共投入宣传促销经费5000多万元, 制作了《湘西走玩》、《印象湘西》、《神秘湘西旅游指南》、《神秘湘西导游图》等旅游宣传促销品。策划了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新闻发布会、猛洞河土家族社巴节、德夯国际攀岩比赛、德夯苗鼓节、中国南方长城中韩围棋邀请赛、谭盾音乐会、凤凰天下美群星演唱会、穿越大湘西、走进边城大型文艺活动等旅游宣传造势活动。由于这些宣传促销活动立足点高, 创意新, 特色突出, 机制灵活, 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产生了很强的轰动效应, 打造了湘西旅游整体形象, 提高了湘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基于以上活动的成功, 笔者在此有几点建议。

1. 打造原生态文化品牌, 推动旅游发展。

用文化包装、促销旅游产品, 可以定期组织“苗族原生态舞蹈文化旅游知识大赛”等能普及全民旅游意识的比赛, 这种比赛主要针对的参与者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群众, 以此加深当地社会公众对苗族原生态舞蹈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举办一些苗族原生态舞蹈文化旅游的专题研讨会、辩论会及原生态舞蹈的影展等活动, 在汇演、评奖、展览、观摩中, 既能促进苗族原生态舞蹈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又能激发人们通过参与旅游消费获得文化陶冶的热情。

2. 利用各种形式的节庆活动做好宣传。

在清明、赶秋、“三月三”湘西苗族的传统歌舞节及“七月七”苗族的传统鼓会上设立展台, 做好宣传活动, 举办新闻发布会, 招商引资, 制作丰富的纪念品赠送旅游者, 吸引目标顾客注意力。

抓住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时机进行集中宣传, 然后做好有关专题的促销活动。

3. 利用资源优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招揽游客。

举办“苗族原生态舞蹈文化夏令营”等休闲活动, 开展苗族的集体婚礼, 以苗族原生态的舞蹈为主打演出等各种活动, 成立各种苗族原生态舞蹈文化的爱好者俱乐部, 广造声势, 提高社会影响力。

(五) 拓展人才培养渠道,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兴国, 笔者认为, 人才也能兴业。要发展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的旅游, 人才是不可少缺的一部分。人才培养的途径有三条:

1. 送出去。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的富有区可以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文化水平较高、年富力强的人员到专业的歌舞团或专业舞蹈院校去进行培训。

2. 请进来。

可以请一些专业院校的教授老师来湘西, 对湘西原生态的舞蹈进行研究, 向外做好宣传, 再对当地原生态的表演者进行指导。在推进苗族原生态舞蹈的发展的同时增强当地民族群众对原生态舞蹈的自豪感。

3. 院校培养。

通过积极支持当地的高校如吉首大学、湘西民族高级职业学院等, 协助办好有利于本地区旅游开发的旅游学院等院系, 促进本地区民族舞蹈发展的音乐舞蹈学院等, 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主渠道的作用。

五、结语

湘西苗族的原生态舞蹈是湘西少数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传承、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 是当代社会的历史使命, 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旅游开发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但是笔者相信, 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要加以合理的引导、规划, 共同努力, 原生态舞蹈旅游开发必将推动湘西旅游的大发展。

摘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极为丰富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湘西苗族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湘西苗族原生态舞蹈旅游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舞蹈资源,SWOT分析,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赵世林, 曾茜.原生态.光明日报, 2008.5.20 (11)

[2].湘西州委办.湘西州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督查调研报告[EB/OL].www.xxz.gov.cn, 2007.2.14

[3].湘西自治州交通局.2009年湘西州交通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2009, 2

[4].田定湘, 傅家旺.论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及其资源保护[J].湖南社会科学, 2004 (6)

[5].凌纯声, 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民族出版社, 2002

[6].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保靖县志[M].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1990 (10)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主要特征 篇6

中华武术, 博大精深。不仅拳种丰富, 而且流派众多。在中华武术宝库中, 贵州苗族武术文化是重要的一员,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汉族武术类似, 贵州苗族武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与苗族的民族史和斗争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苗族武术几经演变, 不断地吸收民族文化涵养, 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每个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 各个地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贵州苗族武术也不例外。那么, 贵州苗族武术文化与其他地域或民族的武术文化相比, 有何特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表现出了哪些文化特色?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尤其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 苗族不断被汉化已是大势所趋, 通过苗族传统武术的发展环境及历史, 探讨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主要特征, 为我们有效地继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武术文化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将是众多民族学者和传统武术家们在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 也是本文要着重讨论的问题。

2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概述

2.1 贵州地理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地势西高东低, 向东、南、北三面倾斜, 平均海拔在1100 米左右, 全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 重峦叠峰, 山高谷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在这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下, 却居住着49 个少数民族, 成为仅次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大省。

2.2 贵州苗族

贵州苗族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 人口超过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一半。贵州苗族历史文化悠久, 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等, 其中尤以苗年最为隆重。在苗族的传统节日里, 苗民往往以唱歌跳舞等体育娱乐活动来庆祝。在这些庆祝节日的文体活动中, 有上刀梯、下火海、习练苗拳等。

2.3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

特殊的地理环境必然造就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山多地少、崎岖不平的地理环境赋予了苗族传统武术文化成长的土壤。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拳种丰富, 流派众多, 已成为中华武术宝库中重要的一员。按照现代武术分类标准, 苗族传统武术可分为拳术和器械两大部分。拳术主要有苗族拳、蚩尤拳、猴拳、四门拳、杨家拳、六合拳等。“器械套路有苗族棍、牛尾棍、四门棍、三步棍、八方棍、排棍、桥棍、苗刀、苗族双刀、环首刀、双环刀、环钩刀、竹刀、苗族镜钯、三解阴叉、苗族刀矛、苗族双锤、竹条镖、烟杆、棒棒烟、苗族刺、苗族斧、苗族鞭、苗族戈等等。”[1]

如今,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也成为苗族人民重要的生活内容, 在历史上曾一度被当做全民族的武备活动来开展。苗族有一句俗, “养儿不读书, 犁耙功夫便是字;养儿不学武, 一辈子受欺负”, 形象地折射出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在苗民生活当中的重要地位。

3贵州苗族传统武术的历史脉络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萌芽于原始先民与自然界的斗争。恶劣的生存环境促使苗民采用击、打、提、摔等简单的动作与野兽进行搏斗, 这简单的一击一刺便成为了苗族传统武术的萌芽。据《后汉书》关于竹王传说的记载, “竹王是一个有武艺而又勇敢的人物, 当了夜郎濮人的首领”[2], 所以, 竹王成为传说中的苗族武术创始人之一。

进入奴隶社会后, 随着阶级和私有制的产生, 部落和部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原始先民“九黎”、“三苗”等部落间战争促进了武术的发展。”[3]之后, 苗族传统武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军事活动紧密相连, 成为军事战争的主要搏斗技术之一。

随着火器的出现, 军事武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武术朝着体育化、娱乐化、表演化等方向发展。但由于中央王朝的民族压迫政策, 苗族传统武术一直是苗民反抗官府的主要技术, 至今仍然保持着重实用的特色。

明清时期, 在全国武术繁荣发展的同时, 苗族传统武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拳种丰富, 流派众多, 成为一个完整的武术体系。特别是在苗族反抗清廷压迫的斗争中, 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武术家。“张秀眉和杨大陆在苗族武术的基础上, 吸收了少林、武当等各派的武术精华, 使苗族武术日臻完善, 并自成一派。”[4]

建国后至今, 苗族传统武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 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并开始注重理论研究, 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4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主要特征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 受地理环境、历史、宗法等因素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技术上的山地特征、传承上的封闭性、与民俗紧密结合、“打练结合”、持守传统等主要特征, 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4.1 技术上的山地特征

贵州山多地少, 少数民族大多居住于山地, 有“侗族住山脚, 苗族住山腰, 瑶族住山顶”之说。在山地环境的影响下, 贵州苗族武术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

在套路的演练上表现为:单个技术动作多直来直去, 整套动作则以某一点为中心, 向四周演练, 如“苗族武术一般善用‘十’字手法, 俗称跳‘四方’, 即一个套路以一个点为中心, 面向东南西北各一个回合, 最后落脚在中心点行毕手礼即算完成。”[5]这是适应山地崎岖不平的结果。在技击方法上, 苗族传统武术不像中原武术那样, 大开大合, 窜蹦跳跃, 而是“善用‘七’字步, 又名赶步, 进退时大都踩‘品’字形, 套路多以‘四门’为主。这与苗区地势不平、道路坎坷是相关联的。”[6]

在实战格斗中, 苗族传统武术手法较多, 腿法较少, 注重下盘的稳固。并且, 处于保护自己的考虑, 在高低不平、山坡较多的山地环境中, 腿法多用踹腿或蹬腿, 而不用脚尖踢。

4.2 传承上的封闭性

苗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口传身授, 即师徒传承, 且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说。古代苗民为了保护自己家族的安全, 不让外族掌握本家族的“绝世武功”或“绝招”, 对技术进行封锁, 所以才有传内不传外之说, 而传男不传女是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这种保护性措施一定程度上使自家的武功在某些方面占据领先, 但却阻碍了传统武术的传播范围, 使得苗族传统武术只能在本部族甚至一个家庭内传播, 体现了苗族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封闭性。

另一方面, 贵州的山地阻碍了古代苗民的出行, 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传统武术家的收徒范围, 也限制了苗族传统武术的传播范围, 加之传内不传外的封建宗法, 构成了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上的双重封闭。

4.3 民俗性

武术有健身和娱乐的价值, 所以才有了与民俗紧密结合的可能性。“传统武术基本上以两种表现形式出现, 同时这两种形式也不能截然分开:一种是以拳种、流派的形式出现:一种是与其它民间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杂技等结合在一起构成民俗活动。”[7]

“中国自古就有武舞同源的说法, 武术和舞蹈被称为民俗文化中的双壁。中国文化对中国武术和舞蹈的滋养可谓源源不断, 在二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有分有合,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在不断的分合之间, 二者得以相互交融。”[8]贵州苗族铜鼓舞、芦笙舞等各式舞蹈, 都与苗族武术有着同源共本的关系。

苗族民俗节日较多,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民俗,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是其真实的写照。黔东南部分地区盛行过“苗年”, 在农历的九月、十月、十一月的卯日或丑日举行, 举行盛大的娱乐活动, 有踩鼓、芦笙舞等, 跳芦笙舞时边吹边跳, 伴有各种武术动作, 体现了武术与音乐的结合。而“踩花节”则是苗族一个民族情趣浓厚的传统节日, 开场当天要举行跳芦笙、耍刀、爬花杆等文体活动。

而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体育项目, 每当赶年场或重大节日都有勇士表演。相传民族英雄吴八月打响反清第一炮就是利用“刀梯会”聚集苗民起义的。上刀梯技术难度大, 急需要耐心, 更需要较强的武术内功。苗族上刀梯是苗族传统武术中功法的集中体现, 是杂技与武术的完美结合。

除此之外, 在各种丧葬仪式上, 苗民为了表达对死者的缅怀之情, 边跳边唱, 以武祭丧, 以示敬意, 体现舞蹈与武术的结合。在贵州从江, 在苗民的葬礼上, 为表示“孝道”, “由一人鸣炮在前, 另一人持刀表示开路护关, 再由数人分别提“火笼”、抬牛鼻、猪蹄等殉葬物, 表示为死者赶猪牛。”[9]持刀开路的人是苗族的武士, 做各种武术动作, 以示为死者保驾护航。

贵州苗族为世居少数民族, 在其逐渐汉化的今天, 通过武术与民俗的结合, 回归传统, 实现民族认同, 对于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显得尤为珍贵。

4.4 训练体系的“打练结合”

传统武术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苗族民族传统武术也不例外。在训练的形式上, 除了有各式习练套路之外, 更有许多拆招练习和增强功力的气功练习。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苗族传统武术“打练结合”的训练体系。

苗族先民习练武术时, 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其一是首先运用传统苗拳的基本功法教人, 进而将这些基本功法依照传统方式排列组合成一些传统的基本招式, 并力争创造性地排列组合成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招式或新的套路, ……其二是在第一次飞跃的基础上, 开展对‘净’、‘度’、‘堂’的操练, 而变‘本能’为‘本领’, 把‘体力’转换为‘功力’”[10]。这就是苗族传统武术的“打练结合”。

“打练结合”遵循武术技能规律, 是传统武术实战化的要求, 是苗族传统武术家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典训练模式。在竞技武术“打练脱节”的今天, “打练结合”的训练模式对于有效地继承和发展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显得尤为珍贵。

4.5 沿袭传统

贵州山地环境限制了苗族传统武术的传播领域。王阳明说:“天下之山, 萃于云贵, 连亘万里, 际天无极。”据传, 刘基在游览贵州且兰黄平后也感概:“江南千条水, 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 云贵胜江南。”复杂交错的山地阻碍了古代先民的出行和武术传播, 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 使得贵州苗族传统武术长期沿袭着传统, 几乎没发生过大的变化。

首先, 贵州苗族世居高山、丛林中, 在交通极不方便的古代, 与外界进行武术交流是相当难的。在某种程度上, 山地成为阻碍苗族传统武术与外界交流的天然屏障。这使得贵州苗族传统武术在技术上自成体系, 别具一格。与外界交流的缺乏, 客观上使贵州苗族传统武术长期保持着原生态民族特色。

其次, 中央王朝对贵州苗族始终保持着民族高压政策。为了限制苗族的发展和抵制苗族的反抗, 中央王朝甚至在西南边陲修建了南长城———“苗疆”边墙。“边墙也可以看做是对苗疆的一种双重封闭。对于处于双重封闭环境下的苗疆, 根本不可能吸取外来文化, 对于苗族武术文化来说也是一样, 因为受到如此严密的封锁, 就很难与其外界的武术文化进行交流, 只能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自身的重复性循环发展。所以直到今天, 在苗族武术的身上, 能清晰地找到其不同于其他民族与地域的文化元素, 同时苗族武术文化也是最原汁原味的地域民族武术文化的一种代表。”[11]

所以,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从萌芽到成熟, 受外界影响极少, 尽管有清朝张秀眉吸收了少林、武当等派的拳法, 但传统武术文化主体仍是苗族传统武术, 总体来看,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一直沿袭着传统。

结语:综上所述,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 在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作用下, 表现出了与中原武术文化等独特的特点:技术上的山地特征、传承上的封闭性、民俗性、训练的“打练结合”、沿袭传统。通晓这些主要特征, 是我们把握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前提。

摘要:苗族传统武术文化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阐述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简史, 分析贵州苗族传统武术的主要特征:技术上的山地特征、传承上的封闭性、与民俗紧密结合、训练体系的“打练结合”、持守传统, 为贵州苗族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过重要理论参考。

关键词:贵州,苗族,传统武术,特征

参考文献

[1]冯胜刚.独特的贵州苗族传统武术[J].当代贵州, 2010 (20) .

[2]贵州省民委等.贵州少数民族武术[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2.

[3][4]杨近文, 杨敦慧.贵州苗族武术[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9.

[5]张濒化.云南文山苗族武术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7]刘铁梁.标志性文化与昆仑文化[A].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4:49.

[8]同源与殊途:武术与舞蹈的文化之路[J].搏击·武术科学, 2007 (6) .

[9]苗疆风情网.苗族葬礼习俗[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10-04.

[10]吴曙光.试论苗拳[J].贵州民族研究, 1990 (7) :33-40.

上一篇:家蚕生物体论文下一篇:北方树木移植成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