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十篇

2024-06-21

孔子教学 篇1

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思想家, 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世人奉为“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他在四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在教学方面的经验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火花。这些经验是孔子留给后世的珍贵遗产。

首先, 对传统各科教材的小心选择和灵活运用。

孔子对传统的各科教材不是机械地加以搬用, 无选择地或无批判地传授给他的学生, 而是对各科教材都加以选择和灵活地加以使用。孔子很重视实际的根据, 所以“怪, 力, 乱, 神”之类问题, 他是不讲的;“文献不足”的资料, 如“夏礼”、“殷礼”、他也只好割爱不谈。他常按当时时代的要求和学生个别的需要, 围绕着一些中心目标, 选择、活用已有的教材。例如:春秋时代对诗非常重视, 应用非常广泛, 诗可以增广知识, 可以用以从政、做外交官等。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季氏》)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诗既是那样的重要, 所以他把诗列为他主要的教学科目之一。孔子对于传统的诗的教材不是机械地加以搬用或死用, 而是把当时的诗加以活用的, 按他标准加以选择、删正和解释。他选择诗的一个重要原则, 无疑地是诗的可靠性, 所以“诗三百”, 基本上是周代有名诗歌的选集, 夏、殷的诗一篇也没有。另一个标准, 是合于他的道德原则, 即《史记》所说的, 可以“施于礼义”者。这些诗歌都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学遗产和历史资料。

其次, 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孔子认为师生之间在教学上是可以互相启发和帮助的, 学生有助于教师, 教亦有助于学。正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 特别善于向学生学习, 他经常从与学生讨论的问题中, 加深自己对那个问题的理解, 以发展自己的学说。如他在与子夏讨论“诗”的问题以后说:“启予者, 商也”。 (《八佾》) 相反, 由于颜回对教师的话无条件的全部接受, 孔子对此反而不满意说:“回也, 非助我者也, 于吾言无所不悦”。 (《先进》) 在我国历史上这种教学民主的精神, 教学相长的思想, 可以说在孔子那里已经开始有了萌芽, 以后才大大发展起来。

第三,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宋代的教育家朱熹说:“孔子教人, 各因其材。”[2]所谓因材施教, 就是对于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同是孔门弟子、同是高材捷足, 而又同时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这就引起了公西赤的疑惑, 孔子解释说“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先进》) 孔子之所以要这样解答问题, 就是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罢了。在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矣;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矣。” (《雍也》) 。本来么, 有中等以上水平的, 可以教给他高深的理论知识;而中等以下水平的, 当然吃不透高深的理论知识了。在教学班上, 可以教授一样的课程, 但未必都能达到一致的要求;即使达到了一致的要求, 但未必都能有所成就。即使达到了某一成就时, 在灵活运用通权达变上就未必能完全一样了。对于这一系列因爱好、因造诣、因致用等等程序的教学, 孔子曾提出过一整套的教学辨证方法:“可与共学, 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 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子罕》) 。这样不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方法, 同我们今天设置的必修课、选修课、基础课、专业课, 还有哪些不同的呢?两千多年来,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在我国的教育史上, 一直放射着辉煌异彩。

第四,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 这是孔子教学方法中的另一重要内容。“诲人不倦” (《述而》) 和“人不知, 面不愠” (《学而》) , 本是孔子自诩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态度, 同时他又强调“不愤不启, 不诽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 。这种启发式的特点在于教师不是硬性地注入, 面是掌握在学生求知而未知 (“愤”) 和欲言而未能 (“悱”) 之时, 启而发之,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 学生不但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而且可以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如颜渊主常在孔子“循循善诱”启发下而进入一种“欲罢不能”的求知境界 (《子罕》) , 做到“闻一以知十”, 以至孔子都自叹“弗如” (《公治长》)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心愤愤, 口悱悱”的适当时机, 提出问题进行启发[3]。

孔子首先明确地将“问”纳为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环节, 他不仅提出“问”这一学习范畴, 而且还将“问”与“学”、“问”与“思”、“问”与“辩”、“问”与“习”、“问”与“行”其他环节密切联系起来《中庸》。用“审问之”来概括孔子关于“问”的教学观点, 是有一定道理的, 《论语》中“问”字凡一百二十一见, 绝大部分与教学活动有关。如“多问”、“切问”、“以能问于不能”、“不耻下问”、“每事问”、“问仁”、“问礼”、“问智”、“问政”等等;问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广泛, 问的方法十分灵活。从某种意义上分析, 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师生质难问疑的审问法的活的记录。班固说:“《论语》者, 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夫子之语也” (《汉书·艺文志》) 。细读《论语》, 则孔子师生相互问答的景象跃然脑中, 孔子真不愧是善于解放受教育者的“脑”和“嘴”的教育界大师, 这种以启发式为主的“审问观”、就方法论的价值来说, 可以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反诘法媲美, 都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的典范。

第五, 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孔子教学善于引人入胜。他的“循循善诱”, 使他的学生对于学习极感兴趣, 甚至对于学习有“欲罢不能”的感觉 (《子罕》) 。他认为, 教学不应该停留在知识的传授, 还应该进一步注意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爱好知识并乐于接受和应用知识。他说:“知之者, 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雍也》) 。换言之他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原则是很重视的。他善于应用旧经验来解释事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认为当教师的起码条件应当能够“温故而知新”———从旧经验产生新经验、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他常用他的学生所知道的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如文、武、周公、管仲、子产等的言行作为教材。他善于应用譬喻或实物作为直观教材, 以阐明抽象的原则。他尝用流水帐、的例子来阐述万物生生不息的原理 (《子罕》) , 用松柏晓喻节操 (《子罕》) , 用“北辰”譬诸德政 (《为政》) , 用“朽木”、“粪土之墙”斥责昼寝的宰予 (《公治长》) , 用“草上之风”譬喻君子之德 (《颜渊》) , 用“天何言哉”暗示无言的教育 (《阳货》) , 以“为山……平地”譬自动努力求学的道理 (《子罕》) 。其他如门、路、车、苗、山、水等日常事物, 都是孔子教学的资料。他说:“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 (《雍也》) 。他很注意语言的形象化, 他的语言常富有直观的意味。

以上仅就孔子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个简要的论述,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三言两语不足于道其皮毛, 从古至今, 有无数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比照当下的教育现状, 试图找到解决现实困境的钥匙, 但是, 孔子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所达到的高度今人却很难企及, 如启发式教学, 因材施教等等, 在现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仍然被置于重要的位置, 知之者众, 但灵活运用者少, 问题的突破口还是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味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探讨是毫无意义的, 孔子的成功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丰富的知识背景, 完善的自我修养, 还有对学生的爱, 一个教师如果能如孔子这般, 那教育的兴盛指日可待。

摘要: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学, 思想家, 对后世的贡献堪称巨大。试图对孔子在教学方面的独特之处重新进行归纳, 以期对当下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孔子,教学方法,教育原则

参考文献

[1]范希春.孔子本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1]范希春.孔子本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

[2]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5.[2]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5.

孔子教学 篇2

一、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表达情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先秦时期,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论著《乐记·乐本篇》中讲“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 也说明了这一点。

《音乐鉴赏》不能单纯地只注重聆听、只播放音像资料就万事大吉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感染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教学中把音乐的美育思想贯穿其中, 使学生完成对美的感受与欣赏后作出鉴赏与评价, 通过音乐的艺术熏陶培养美的感情与情操, 进而形成和发展审美的精神世界, 这是美育教育的任务。因此, 选择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作品的分析, 使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表现风格等, 引发思想感情上的共鸣;针对不同风格的作品也要使学生在美的旋律、美的意境中, 提高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视听, 逐渐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至关重要, 通过引导、分析、讲解、提高来培养学生在美的旋律和意境中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逐步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真正懂得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真、善、美。

古琴是一件大家并不十分熟悉的乐器, 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它。然而, 这却是在孔子时期便已盛行的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 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位居“琴、棋、书、画”之首。关于古琴有着各种传说: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以一首《凤求凰》追求才女卓文君, 被传为佳话;诸葛亮空城弹琴退数万雄兵, 又展示了古琴的另一种力量。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 要达到这样的意境, 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 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只有通过对古琴知识的介绍以及作品的欣赏, 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提高审美情趣。

二、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孔子办学以培养“君子”为宗旨, 他说:“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 其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 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 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 都渐渐形成君子风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 德育渗透功能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 其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易于展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音乐教材中内容大多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 树立远大理想, 继承革命传统, 尊敬师长, 互相友爱等, 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当牢固树立德育意识, 以教材为内容, 以课堂为阵地, 认真钻研、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 抒发美好的感情, 让学生在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鉴赏》不仅要使学生了解音乐常识, 学会欣赏音乐作品, 更要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 感受和传达真、善、美的真谛, 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净化。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广泛地接触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中外音乐作品,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讲解和对世界各国优秀作曲家及时代背景介绍, 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启发,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而逐步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例如, 声乐作品《松花江上》是张寒晖于1936年11月创作的, 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 由于亲眼目睹了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 流亡关内, 耳边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 于是谱写出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 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 唱出悲愤交加的声音。类似的作品都有着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应就其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给学生作以介绍,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 教师具有的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质、治学态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要具备多元素养和多元文化知识:一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文化素养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悉所教学科, 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不断以新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二是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大学生精力充沛, 求知欲强、视野开阔, 新的想法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学的发展显现出不断综合和相互渗透的趋势, 科学知识本身是相互联系的。素质教育实践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所以, 教师应当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努力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这样才能满足当代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源泉。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现代教育更是要求教师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 以自身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举止,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因此, 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愉快、新颖、平等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来实现教育的目标, 这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 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艺术教育是灵魂的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鉴赏》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面对的学生多、范围广, 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 触及学生的灵魂, 使学生的心灵发生莫大的变化, 进而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一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因此, 我们应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 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为开创公共艺术教育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包含许多符合教学规律的、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合理因素。《音乐鉴赏》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教学体会出发, 浅谈孔子“乐教”思想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启发, 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关键词:“乐教”思想,公共艺术教育,《音乐鉴赏》

参考文献

[1]聂振斌.儒学与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 2006.

[2]褚斌杰.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孔子游春》教学品评 篇3

师: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孔子的心情就如同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由此看出孔子对泗水情有独钟。快速读第3~9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集中写出了孔子对水的情意。

生:我从第8自然段孔子论水中看出孔子对水的情意。

师: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生:是围绕“水是真君子啊!”来写的。

师:(板书这句话)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再读此段,从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生:从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中看出水是真君子。

师:(板书这些词语)水的这些品性一定让你联想到了一些成语、诗句、名言、故事、课文……再次默读这一段,拿出笔来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评析:这一环节设计,巧妙地把读书的具体方法教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细读文本重点,拓展思维,充分联想,自主体悟文本,把文本读厚。】

二、 用语简要,深层悟“水”

生:我读了“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这句话,想到了《长江之歌》中的一段话:“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师:“乳汁”一词让你想到了谁?

生:母亲。

师:这一切的生灵,包括你,包括我,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没有水——

生:就没有我们大家,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

师: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激之情来读这句话呢?(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这是乳子对慈母的感激,这是落叶对大地的感激。(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这有德行的水啊,应该就是真君子。

……

【评析:在学生汇报环节中,教师机敏地捕捉了学生思维中的触点,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相关词语“乳汁”,把水与母亲联系起来加以体会,这样,对水的“有德行”理解更加具体化。】

三、 环节简化,迁移用“水”

师:水仅仅有这四点美德吗?从哪里看出?

生:不仅这些,我是从文中的“……”看出。

师:选择其中一句,补充完整。(出示填空)

水清澈透明,一眼见底,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水川流不息,好像有坚强的意志。

生:水波涛汹涌,好像感情丰富的勇士。

生:水海纳百川,好像有博大的胸怀。

生:水源源不绝,好像有韧劲。

师:你们都是孔子的知音啊!短短的数十个文字,表达了孔子对水怎样的感情?

生:依恋、敬仰、无限感激……

师:一个字,一片情。话传情,语动情,难怪孔子凝望泗水如此深情。请大家读出孔子的这份情。

【评析:通过填空题的练习,促进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有机拓展了学生对水的理解。在师生互动朗读中,教师以情激情,巧妙地为学生的朗读作了示范,学生的朗读效果明显增强。】

四、 目标简明,升华情感

师:水在孔子眼中,仅仅是水吗?水是什么?

生:母亲、良师、益友……

师:水既像他的母亲,又像是他的良师益友。在孔子深情的凝望中,让我们动情地表达心中的感受。

师:(乐曲响起)古人曾说,知者乐水。对水的喜爱尽在一个“乐”字。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哲学家都喜爱水。(出示名言)指生读,齐读。

师:先贤哲人看水的角度不同,话语也不同,但都蕴含着同一个道理。

生:孔子用水教育弟子做一个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师:还能从中听出什么?孔子仅仅是教育弟子吗?这些话还是对谁说的?

生:对自己说的。

师:是啊,这些不仅仅是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的,同时也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白。

【评析:名言的相机引入,引导学生由对“水”的情自然过渡到对“人”的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主题。教师的追问,更进一步引发学生体会孔子的智慧,感受孔子以水育人的真义,也体会到孔子自己就是一位如水的真君子。】

孔子教学法 篇4

向经典汲取智慧,向圣贤学习教学.4月26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新教育“理想课堂”暨孔子教学法研讨会.孔子教学法创始人闫合作老师为我们老师们系统的讲解了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从中让我受益匪浅,严老师说,教育的成功与否要看老师和学生是否幸福,我想孔子教学法做到来.孔子教学法的学习内容是新知、旧知。学习过程是组织教学与教学组织、开口、收口,学而时习。

1、开口

2、学前习,温故知新即生成知识,包括习旧生新、收口。

3、学中习,举一反三即巩固旧知,包括习新即从新知反旧知收口。习新习用到的,相关的旧知、收口。

4、学后习,学以致用即检测知识,一题多变,题题收口。

5、收口。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了新知,培养了能力,提升了素养,开启了智慧。

学了就要用,回到学校,走进教室,我试着讲了一节语文课,不断地重复问话,重复知识,让孩子轻松的学会了知识。并且我让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看着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我看到了他们的幸福,我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孔子教学 篇5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汉语教学

孔子,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至今仍为世人所敬仰。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国内及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将孔子思想与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 得到了几点启示, 在此与大家分享, 借以抛砖引玉。

一、对教学原则的启示

《论语·卫灵公》中有记载:“子曰:‘有教无类。’”其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 不分国界与华夷, 只要有心向学, 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 可以说, 孔子的学生中也不乏外国留学生。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阶层之分, 也打破了国界限制。

“有教无类”也同样是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之一。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学习者, 他们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风俗文化、特点习惯甚至在某方面汉语知识上的接受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可谓“习相远也”。例如, 由于日韩等过处在汉语文化圈内, 这些国家来的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几乎没有什么困难, 对于老师上课讲授的汉字知识、结构、笔画等接受起来很快, 教师上课相对比较轻松。但是对于大部分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来说, 汉字是学习汉语的一大难关, 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任何汉字的概念, 即使模仿书写也不知如何下笔。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在教学上下工夫, 不能因为学生接受起来比较慢而丧失耐心和信心。

再如有些学生对于所学习的语言知识, 很快就能够掌握并运用, 而有些学习者则由于母语影响、个人性格内向或对汉语及汉文化的陌生度较大等原因, 接受起来比较慢, 甚至有反复学习也不能理解的情况。作为汉语教师, 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有教无类”, 积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对教学目的的启示

孔子认为《诗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人生教材:“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但他同时又认为:“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奚以为?” (《论语·子路》) 即是说你把《诗经》读得滚瓜烂熟, 却不会运用, 让你管理政务, 你不会办事;让你出使各国, 不会办理外交事务。你读得虽然很多, 又有什么用呢?

由此可见, 孔子要求学生不可只停留于课本知识, 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正如我们的国际汉语教学, 是帮助和指导留学生掌握汉语这项技能, 而不是只理解它的语法概念、词语意思。注重实践, 培养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能够在言语交际中灵活使用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1、因材施教

孔子讲学的时代往往是面对不同的学生讲授同样的问题。在遇到不同学生提出同一问题时, 他通常会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回答。《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教学场景:有一天, 孔子与弟子冉有、子路、公西华在一起, 子路问“闻斯行诸?”即听到就行动吗?孔子答到:“有父兄在, 如之何耳闻斯行之”, 孔子要求子路先征求一下父亲、哥哥的意见, 才定行不行动。过了一会冉有又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到:“闻斯行之”。一同听课的公西华感到困惑, 追问老师, 为什么两个人的答案不一样呢?孔子解释说“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在孔子眼里, 子路生性直率、做事鲁莽, 这样的人如果听到什么就行动, 往往容易犯错误, 于是教他征求父亲、兄长的意见, 希望他做事谨慎、少犯错误。而冉有呢?他是一个优柔寡断, 做事常常显得有些退缩的人, 所以教导他听到后就要立即行动, 以便养成做事果敢的习惯。

而我们国际汉语教学也经常会碰到和孔子同样的问题, 虽然我们尽量做到按语言水平分班, 但是很多学校由于一些实际问题, 如:学生数量较少、入学时间不同步等, 常常会有一个班里的学生汉语水平有差异的情况。此外, 不同的国别、生活背景、母语迁移程度, 以及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国家理解接受的差异, 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因此, 如何寻找可以“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2、褒贬并举, 激励弟子积极向上

孔子在教学中也常常碰到表现不令自己满意的学生, 他以褒贬并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既让学生明确自己错误所在, 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据《论语·子罕》记载, 有一天孔子表扬子路“衣敝温袍, 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者, 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孔子赞扬子路在富贵者面前无贪求与嫉妒之心, 表现出不卑不亢之态, 只有品德高尚者才能做到。子路听到后“终身诵之”。孔子感到他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 于是批评子路要是仅仅这样就不算好, 以此来激励他不断进步。

3、启发式、讨论试教学

《论语》主要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就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老师向学生提问,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 老师直接回答或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老师循循善诱, 平易近人,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赞同或否定的评价。这种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有些教师认为国际汉语教学就是让学生模仿、背诵。其实不然, 我们的教学中会遇到很多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尤其到了中高级阶段, 很多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自己去思考, 然后课上进行讨论, 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比一味“填鸭式”地“满堂灌”要好得多。

三、对教师自身的启示

1、注重师德培养, 提高业务技能

子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述而》) 这是孔子对弟子们的要求, 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是说要以道为志向, 以德为根据, 以仁为依凭。对外汉语教师所面向的教学对象来自世界各地, 教师不仅代表着个人, 也代表着中国。这就对我们对外汉语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国内, 我们在工作中都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向各国学生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言传身教, 让学生们不仅体会到汉语的魅力, 也体会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魅力。

而“游于艺”是孔子对我们在道德规范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 “艺”指“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即要求我们要具备各项技能。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 不仅要牢牢掌握汉语知识和教学技巧, 还要掌握有关中国文化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书法、绘画、历史, 甚至中国传统医药知识。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2、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不断提升自己

国际汉语教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 不断有学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新理论。教学研究也逐渐向细化发展。如若固守旧的教学方法和理论, 则必然不能赶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正式与这一点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白话论语》三秦出版社2003.8陈枫、文晖注译

[2]、《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杨伯峻

孔子教学 篇6

关键词:《〈论语〉〈孟子〉选读》,孔子,教学定位

孟子曾言:“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教学《〈论语〉〈孟子〉选读》, 不可避免地要与孔子这个世界级文化巨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正如北大教授李零在教读《论语》时所说, 要还原“真实的孔子”, “以心契心”。立足原典的教学, 不是朱熹对孔子“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式的“神话”, 是真正从学生出发, 真正立足经典的传承意义, 让学生发现孔子的人格魅力, 亲其人而“思”其道。

李蹊在《孔夫子:性格复杂而脆弱的圣人》中指出, 孔子性格的丰富性有“伟大与平凡, 坚强与脆弱, 浩然与纤细, 执着与委顿, 信心与绝望, 正直与屈曲……”下面仅撷取《论语》中最具代表性的只言片语或生活片断, 通过人物独白或对话的简单方式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一、童心未泯、风趣幽默的孔子

孔子在庄重严肃场合, 往往拘谨守礼, 但平日闲居、与门人弟子相处时显得那么平易近人, 真实可感。

孺悲欲见孔子, 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 使之闻之。 (《论语·阳货》)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 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子罕》)

子与人歌而善, 必使反之, 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

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 曰:“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 长而无述焉, 老而不死, 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论语·宪问》)

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 吾为尔宰。”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适郑, 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 其颡似尧, 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 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 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 然哉!然哉!” (《史记·孔子世家》)

二、言不由衷、激情冲动的孔子

中庸之美、中和之用, 是儒家处世至道,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是孔子推崇的情感境界。但真实的孔子, 绝非一个纯理性纯道德的人, 绝非想象中的古板苛刻、不苟言笑, 他只是这样的理论标准下积极的践行者。

对待喜欢的学生:“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论语·雍也》)

对待心仪的圣君:“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 其有成功也。焕乎, 其有文章。”“禹, 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

对待学习:“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论语·卫灵公》)

对待音乐: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述而》)

对待日常生活: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

对待颜渊之死: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 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对待樊迟问稼:“小人哉, 樊须也!” (《论语·子路》)

对待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论语·公冶长》)

对待伯牛有疾: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对待冉求为季氏敛财:“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 可也。” (《论语·先进》)

对待原壤箕踞:子曰:“幼而不孙弟, 长而无述焉, 老而不死, 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论语·宪问》)

三、贵生重死、胸怀城府的孔子

可能因为孔子在《论语》中所倡扬的“杀身成仁”、“守死善道”、“朝闻道, 夕死可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期以来他对生命的那些非常有价值的思考都被忽略了。而事实上, 对生命的珍视, 对生命价值的探索, 正是儒家关于人性最重要的关怀。

对生命的珍爱: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对危险的预警:“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 (《论语·微子》)

对学生子路的担忧:“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 “暴虎冯河, 死而不悔。” (《论语·述而》)

对明哲保身的褒扬:子曰:“甯武子, 邦有道, 则知;邦无道, 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 “邦有道, 则仕;邦无道, 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

对待死丧之事:“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未知生, 焉知死?” (《论语·先进》) “丧致乎哀而止。” (《论语·子张》)

对死者的尊重:食于有丧者之侧, 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 则不歌。子见齐衰者, 冕衣裳者, 见之, 虽少, 必作;过之, 必趋。 (《论语·述而》)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 如不祭。” (《论语·八佾》) “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孔子一生“一以贯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但孔子并不是一意孤行的莽汉, 而是一个胸有城府的智者。例如: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 无自辱焉。” (《论语·颜渊》)

孔子曰:“言未及之而言, 谓之躁, 未见颜色而言, 谓之瞽。” (《论语·季氏》)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子曰:“贤者辟世, 其次辟地, 其次辟色, 其次辟言。” (《论语·宪问》)

子曰:“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综上所述, 夫子理想博大, 富有个性, 人格魅力的影响震撼古今:由子贡守孝六年的感佩举动, 到司马迁“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的由衷赞佩, 直至当代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仍理智地评价其“大成至圣”“君子坦荡荡的风格”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很难说, 究竟是儒家之“道”成就了孔子, 还是孔子完善了儒家之“道”。

四、结语

儒道何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根源在于它们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气质。老子证明了天道高邈, 让人敬畏自然;孔子则证明了人性伟大, 让人尊重自我, 从而拥有完善自我的信心。教学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 不应忽视对孔子进行基于原典的逻辑探求, 这不仅契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而且传承了“经典阅读”的科学方法, 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鲍鹏山.先秦诸子十二讲.

[2]鲍鹏山.说孔子.

孔子教学 篇7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语文,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是目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敢于探异求新, 走进新的学习领域, 尝试新的方法, 追求思维的创新, 表达的创新。”而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他通过培养民主气氛、利用互动合作、注重思维培养这些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和借鉴。

一、培养民主气氛, 营造创新氛围

孔子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不以师者自居, 教学中充满了民主气氛。孔子不以长者自居, 打消了学生因惧怕孔子的威严而不敢畅所欲言的顾虑, 使学生像闲聊一样轻轻松松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间没有距离、没有拘束, 以致在子路和颜渊说出各自的志向后, 子路又反问孔子的志向, 就像朋友间的平等对话一样。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非常放松, 能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 而且在师生互动中培养了创造力。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首先应该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能根据教师的问题积极思考, 使思维迸发出火花,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想北平》一文时, 我在课前先播放饱含思乡之情的乐曲《念故乡》, 针对班里的学生多是第一次远离家乡, 独自在外求学, 难得回家, 周记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 我以住校生在外读书求学想家的周记为切入点, 凄美幽远的思念故乡的歌曲、周记中对于家的思念触动学生的心弦, 牵动着学生的思乡情, 调动学生长期在外对家乡的想念, 这样学生在心理上自然能处于一种情感认同的状态, 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讨论, 为什么老舍要选取寻常景物, 抛开风景名胜, 以此激发学生思维, 挖掘文本的深层次意韵。

二、利用互动合作, 训练创新思维

不同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是创新学习的一个外部条件。在孔子师徒那里, 师友之间的交游是实现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孔子强调合作性的学习方式, 《论语》第一章就向我们展示了孔门师徒之间合作学习的热烈场景:“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在《论语》中, 孔子与其弟子子贡论诗,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更是师徒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例。在合作性的学习氛围中, 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 产生了创新性的学习结果。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其目的就是利用互动合作, 为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 在讨论、争论与辩论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注重思维培养, 拓展思维空间

欣赏艺术作品离不开想象, 孔子是最早以《诗经》为教材的人, 从他与弟子的谈话中, 可看出他把想象和联想作为欣赏诗歌的重要条件。在《学而》和《八佾》中, 子贡、子夏与孔子的对话, 原本是在讨论做人的问题, 可是两位弟子都想到了《诗经》中的句子, 孔子很赞成, “赐也, 始可与言《诗》矣。”“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认为具备了这种想象、联想的品质, 就可以探讨、研究《诗经》了。

在教育或学习中, 孔子还注意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其实这是在培养一种有联想、注重灵活运用、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另外, 其“叩其两端”的辩证思维, 也可以说是发散思维的一个具体表现。如他引导学生对“知”与“不知”“爱”与“恶”“义”与“利”“学”与“思”“贤”与“不贤”“苦”与“乐”等进行辨析, 使学生既看到事物的正面又看到事物的反面, 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这样的思维训练长期下去无疑会使学生思维更流畅, 更灵活, 更有利于思维的培养。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 强化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训练, 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教学、课外训练中, 达到多元互补、多层巩固、形成习惯的目的。在教学中可巧用想象思维导读, 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想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一种,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 进行想象思维的导读, 使学生形象思维的效率提高。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 在雄浑激越的音乐声中, 展开想象的翅膀, 盘旋于二十年代的湘江上空, 在大脑的“屏幕”上放映词中的形象。可采用如下几个步骤:

1. 勾勒形态。让学生在脑子里勾勒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

2. 染上色彩。学生脑中出现彩色画面;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 使画面动起来。

秋风送爽, 吹动满山的枫叶, 像熊熊燃烧的烈火, 江水流淌, 大小各式船只争相竞发, 雄鹰在翱翔, 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 让画图更细致、更逼真。

同学们还可以在大脑中回放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 游鱼的细鳞, 水底的沙石。

这种想象训练, 能把学生的经验充分汇入文本, 既审美, 又冶情, 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激发创造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无定法,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教学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语境品味和理解“温文尔雅”等词语,引导学生归纳描写春景和水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的个性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阅读,体会水的含义以及孔子的教育智慧和浓浓师生情。

重难点是理解孔子关于水的论述以及弟子立志的教育过程。

一、以孔子地位为激发点,引发学习热情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孔子博大精深,其儒学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孔子的认知,然后对孔子的生平以及学术成就作简要的讲述。同时适时介绍我国在美国、韩国等世界范围内开设几千家孔子学院的盛况。当下,全世界都在研究孔子,学习孔子。这一环节的教学明确了孔子的地位和影响,必将激起学生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和民族的自豪感,从而达到孔子所说的学习的“愤悱”状态。

二、以故事内容为生长点,把握课文重点

课文内容较长,我先是进行一段配乐朗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故事所描写的诗意情景中,借助音乐和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听完后,我激发学生对出现在眼前景色的叙述以及个人主观上的感受,说说自己的体悟和想法,并学习用对应文章的词语进行概括,从而梳理出文章的三个层次:赏景、论水、谈志。泗水河畔的景色描写优美,但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不是上课所要讲解的主体。而故事的主旨,即课文重点论水和谈志才是我们课堂需要细细消化和感悟的主体。对于泗水春景,可通过语言的描绘,引入情境,带领学生读一遍,把握描写春景的技法,然后切入到课文主旨部分的学习。

三、以文与人交流为核心点,实现多重对话

本课重难点教学中,我致力于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伴、与自我心灵对话,同内外世界的对话,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从而,让文本的思想内涵与外延鲜活起来。

重难点之一,孔子论水。

采用步骤:先是通过画面的优美展示,教师精准语言的描绘,再现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沉思的情与景,引导学生随着孔子的论述,进入情境。然后出示《荀子》中与课文相应的部分片段,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突出文本的厚重,激起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从侧面帮助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并且结合日常观察、思考,凭借个人的独特生活经验,交流发表自己对孔子心目中关于对水的理解。最后,拓展情境,由泗水之境,延伸到碧波荡漾的洪泽湖,浩瀚无边的长江,奔腾不止的淮河水,波澜壮阔的南海,引发学生对“司空见惯”的水发表自己新鲜的见解。如水浩瀚无边,包容万物,像君子一样有博大的胸怀;水不知疲倦,一路欢歌,像君子一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一拓展既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既有文本的体验,又有个人生命的感悟,看是解读水,实则是在观照自身,是学生思想、情感的交融点。

重难点之二,孔子谈志。

“孔子论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赞美水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地表达出孔子内心的世界,即论水的真正意图:希望弟子能够成为像水一样的真君子。从个人体验与思考中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再次强化文本,即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讨论从子路和颜回所表达的志向中看各自的人物个性,充分领悟子路和颜回都明白孔子话中的内涵,即像水一样,有着水的崇高品格;同时加深了文本的理解深度。随即延伸过渡到学生表达自己的志向或为人的品格,你想准备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志向。最后,我出示一些关于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句子,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进一步体会孔子儒家学派的“仁爱”思想,让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落实。

孔子简介 教学材料 篇9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孔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而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熟悉古代经典,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形成为一个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成为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丘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史记》有《孔子世家》。

孔丘是一个无冕圣人,却被后世追封为“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名号,成为万世不易的“文皇帝”,他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创立者,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哪一朝的统治没存他的影子?又有多少文人学士不尊奉他为贤哲呢?他的言行录《论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他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了解中国文化,不可能绕开孔丘。

公元前496年的一天,一位年逾五十的长者率领一群弟子,路过一个叫匡(今河南长垣县境)的地方时被包围,匡人误以为是曾暴虐过他们的阳虎。匡人的包围越来越紧,弟子们有些恐慌,但年长者却镇定如常,并说,如果“天”不想毁灭文化的话,匡人不会把他怎么样。结果,匡人真的没把他们怎么样,但这不是“天”的拯救,而是匡人了解到他们确实不是阳虎后自动解围的,这位自称为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的长者,便是被尊为“圣人”的孔丘。

孔丘,习惯上称为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避乱逃到了鲁国。父亲叔梁纪,是鲁国的一位著名武士,晚年娶颜氏征在为妻,生了下孔子,因是次子,所以字仲尼。

孔丘幼年时,常爱模仿祭祀的礼仪。他“十五而志于学”,有积极向上的志愿。十七岁母亲去世,他把母亲和在他三岁时就已死了的父亲合葬在一起。为了能早日出头,身上还穿着孝服,就莽撞地跑到鲁国贵族季孙氏家去赴宴,被其家臣阳虎赶了出去。此后,孔丘更加发愤求学,没几年,他就以博学多才而声名大震。他年青时作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畜牧的“乘田”。而随着学业的长进,求教的人也多了,三十岁左右时,孔子便开始收徒讲学,第一批弟子中有颜回、子路等。孔丘生活在中国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政治法典“周礼”已开始动摇,孔丘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难免对旧的统治有所留恋,但他主要以教学为业,且广泛接触社会实际,因此他采取改良主义的办法,认为对“周礼”应有所“损益”,这样才可以巩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由于鲁国内“三桓”(即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互相征讨,他的这一政治主张无法实现。公元前517年,孔子率弟子赴齐国,想在那里有所作为。当时的齐国相对稳定,他先是做高昭子的家臣,经高昭子的推荐得见齐景公。当齐景公询问治国道理时,孔子谈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政见。他认为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于要象子,君、臣、父、子要名符其实.各按其等级身份行事。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只有正名才能恢复周礼,维持统治。齐景公听了颇为满意,以后齐景公又问政于孔子,孔子针对齐国统治者奢侈浪费的情况,提出了“政在节财”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听后很高兴。当他准备重用孔子时,遭到齐国政治家晏婴的反对,齐景公便打消了这念头,以“吾老矣,不能用也”为借口,婉言辞谢了他。于是,孔子在齐国呆了一年多时间后,又回到了鲁国。虽然在政治上无获而归,但在齐国听到的韵乐(舜乐),竞令他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

回到鲁国后,孔子主要从事教育事业,经常和弟子们讲有关“仁”的道理。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他提出的“仁”学包含的内容很广,几乎包含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但主要要求是“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两个方面,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以符合周礼,维护宗法等级的上下尊卑关系的是礼;爱护别人,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及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的是仁。他还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意思是帮助别人而不伤害别人,作为“爱人”的内容,或言说是“为仁之方”。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不仁的人是不能实行周礼的。这就把“仁”用作推行“礼”的保证。“礼”规范了“仁”的内容。所以他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这样,视、听、言、动都符合周礼,才能做到真正的“仁”。

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时,终于有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他当上鲁国的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做了一年的中都宰很有成绩,又晋升为鲁国的司空,管理工程建设,后又由司空而迁司寇,管司法工作。不久,他参加了齐景公提议的齐鲁两君夹谷会议,当鲁定公让孔子同去时,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请求让指挥军事的司马同去,得到鲁定公的允诺。当他们到齐国后孔子发现了齐人的阴谋并当场揭穿,使齐国劫持鲁定公威胁鲁国的计谋失败,还退还了以前齐国侵占鲁国的三座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孔子的声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公元前498年,鲁定公接受孔子的建议,拆毁了费城和邱城,消除了季孙、叔孙两家隐患。公元前496年,孔子56时,又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据史料记载,孔子摄相后,便杀了“乱政”大夫少正卯,仅“闻国政三月”,鲁国风俗就大变。但由于鲁定公消除了季孙和叔孙两家隐患后,思想上松了劲,加上齐国的离间之计,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冷淡了,最后孔子只得率领弟子辞职出走。

孔子出走后,在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之间奔波游说,竭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末被采纳。于是,公元前484年,他六十八岁时,又回到了鲁国。

孔于回到鲁国后,曾向鲁哀公提出过一些治国的建议,然而他对参与政治已经看得很淡薄了,主要还是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他早年培养弟子的目标是参加政治活动,晚年则侧重培养弟子做学问的能力。

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之分,持“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在他看来“生而知之”的是圣人,一般劳动人民是“下愚”,只有被圣人奴役的命运,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唯心的,荒谬的。但他在教育实践中,并不主张“生而知之”,而是肯定“学而知之”,强调知识来源于学习,认为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获得知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认为自己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勤奋学习得来的,不是天生的。故而,他热心教育,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活动。同时他也肯定一般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他都来者不拒。他以学“礼”为主要内容,着重孝悌等道德的训导,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鄙视“学稼”、“学圃”等生产劳动。虽然他的教育思想是为恢复和保持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也培养了不少有才干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教学态度,主张“不愤不启,不诽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习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对于学过的东西,要“学而时习之”,经常重复学习,加深印象,才能“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知识。“学” 和“思”还要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才能有“所得”。反对道听途说,赞成“多闻”、“多见”,对存有疑问的地方,也不要乱解或盲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臆断、不主观、不固执,不自以为是。相传他教过的弟子有三干,著名者有七十二人。

孔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古代的诗歌、历史都曾加以整理讲习,作为教学用课本。到了晚年,孔子主要是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他收集夏、殷、周的文献资料,编订或整理出了《诗》、《书》、《易》、《礼》、《乐》等文化典籍。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订,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这些典籍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我国古代的政治、宗教、哲学、文学、史学、以及文化制度、社会情况和历史事迹的记载,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并系统地表达了儒家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孔子在积极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晚年生活今,体验到了以前在政治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安宁和愉快,感到“得英才而教之”的快乐。但也遇到了厄运,他六十九岁时,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了,隔年,他的大弟子颜回也死了。第二年,他最亲密的弟子子路不幸也死于非命。这些接二连三的噩耗对孔子自然是沉重的打击,公元前479年,即子路死后的第二年,七十三岁的孔子离开了人间。

孔子教学 篇10

古代中国, 读书人大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学习内容, 洪秀全也不例外, 他自幼熟读经史, 受儒家熏陶很深。曾四次参加科举考试, 力图走“学而优则仕”的老路, 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幸的是, 他一次又一次的名落孙山。个人仕途的坎坷, 使他平时对清朝腐朽统治所郁结的愤懑和仇恨急速迸发。加上长期存在的满汉民族矛盾, 官府与百姓的尖锐对立, 外国侵略者的压迫……都深深刺激着进身无望的洪秀全。1843年洪秀全科考又一次失败了, 他失意灰心, 开始研读七年前在广州得到的一部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此书主要是教人们只要把希望寄托于虔诚敬拜上帝和幻想死后升入天堂, 就可以在精神上摆脱罪恶世界的折磨。书中对儒家的抨击, 很迎合他当时的心情。自此, 洪秀全从醉心科举到不满现实, 再到挑战孔子, 一步步地走上了神坛, 并发动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以后对孔子和儒家思想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呢?在这个问题上面史学界历来充斥着争议。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对洪秀全拜上帝后, “将偶像扫除, 并将塾中孔子牌位弃去”这一行动的认识。

表象上看,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以后, 处处体现了“反孔现象”。《劝世良言》中一开始就移植成基督教排他性的宗教原则。他拜上帝后的第一个行动, 是扫除偶像和弃去塾中的孔子牌位。不久, 洪秀全发展冯云山、洪仁玕加入拜上帝教后, 同样是“将二人书塾中之偶像尽行弃去”。金田起义以后, 太平军所到之处, 更是尽扫孔庙和孔子牌位, 并将儒家经书斥为“妖书”, 据清廷官方记载, 在太平天国, “凡一切妖书, 如有敢念诵教习者, 一概皆斩……搜出斩首不留”。[1]“始以《四书》《五经》为妖书……圣人亦为妖……乃谓孔某向本在天堂, 忽逃下凡间, 变妖惑人, 所以天父大怒, 今已捉上高天, 罚他种菜园了”。[2]“贼目某到苏开考, 因出《四书》《五经》题被诛”[3]等等。全国各地记载的太平天国反孔斗争不胜枚举。曾国藩就曾对这一行为发出“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之九原”的感慨。孔子日臻神话的地位和儒学不可动摇的权威受到了灾难性的冲击。

但仔细研究天平天国政策的实质, 焚毁儒家经典最烈的太平天国, 在具体事务上奉行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儒家正统思想。这种形式上的激烈和内容上的肤浅, 正是太平天国激烈反孔却又深受儒学影响这一奇特现象的原因。洪秀全作为一个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人是不可能完全从他的文化根基中摆脱出来的。他长期为登科入仕而不懈努力, 恰恰说明他当时正是遵循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信条, 走一般儒生所走的道路。他建立拜上帝教后弃去孔子牌位, 并非对孔子其人有什么恶感, 更不是对儒家学说的反动性方面有什么认识。他不能容忍眼前的孔子牌位, 仅仅是要信奉“独一真神”而已。

从1844年至1847年间洪秀全所著的《原道救世歌》、《百正歌》、《原道醒世训》等看来,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洪秀全不仅是皇上帝的虔诚信徒, 而且是孔孟儒家的忠实弟子。著作中洪秀全大量援引了儒家经典的论说来为自己的理论作依据。他在著作中把儒家所推崇的人物树为拜上帝信徒必须学习的正人, 将一向被儒家否定的人物成为不正之人。多次称颂尧舜禹稷, 这样使拜上帝教和儒学有机结合起来。

除上述证据外, 我们还能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出种种儒家思想的痕迹。在分配土地时, 该纲领参照了《周礼》“以土地之法辨五物九等, 制天下之地征”的九等土均之法, 将所有田地, 按产量高低, 分为三级九等, 按人口平均分配。洪秀全还根据《周礼》“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五人为伍, 五伍为两, 四两为卒, 五卒为旅, 五旅为师, 五师为军, 以起军旅”的记载, 确立了太平天国的军职和乡官制度。

综上所述, “反孔”只是表象, “崇儒”则是洪秀全思想的本质。当他准备揭竿造反时, 他必须推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儒家思想;当他要建立新政权时, 又急于利用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和等级制度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摘要: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 拜上帝教是外来基督教与中国儒教相结合的产物。他既是基督教义和儒家教义的继承者, 同时又是他们的叛逆者。他从未真正的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 反而是利用孔子来批判孔子, 游离在反孔与推崇儒家思想之间。

关键词:洪秀全,反孔,崇儒,拜上帝教

参考文献

[1]张德坚:《贼情汇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2]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 上海着易书局, 1890年。

上一篇:识字教学科学化摭谈下一篇:安全性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