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占位性病变九篇

2024-09-13

盆腔占位性病变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分析的100例盆腔占位性病变患者,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已婚患者86例,未婚患者14例(未婚患者中有8例有性生活史);本组患者中有8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坠胀、疼痛、腰痛等,有10例患者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有16例患者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有28例患者出现白带增多、腥臭、甚至血性白带。妇科检查时,可与一侧或双侧腹部触及包块,部分包块的边界不清,活动欠佳,甚至与宫旁粘连成团不易分开、宫体处有明显压痛。

1.2 方法

对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仪器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Envisor HD及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为经腹与经阴道检查两种,对于经腹检查的患者,要求膀胱保持中度充盈,探头频率为3.5~5.5MHz;对于经阴道检查的患者,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或膀胱截石位,探头频率为6.5~8.0MHz。检查时根据病变特点及局部解剖学结构在耻骨联合上方或经阴道用探头作纵向、斜向、横向及多角度的连续扫查,从而探测盆腔包块的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注意盆腔、髂窝、腹腔等有无积液,必要时结合探头加压扫查。

2 结果

对此组100例患者的后续治疗进行跟踪,与其病变的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如下:

3 讨论

由于彩超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报告检查结果较快、实时动态多切面扫描观察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目前超声被公认为妇科疾病诊断和普查的首选方法。但彩超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以及对恶性病变的分期有其局限性,且对小于2cm的实性肿瘤也不易查出[3]。必要时可借助CT、MRI等检查。盆腔占位性病变最常见的是由生殖器官的病变所引起,如子宫、输卵管和卵巢也包括周围邻近脏器和组织,少数盆腔包块来源于腹膜后组织[4]。由于盆腔的结构复杂,且包块有囊性、实行、囊实混合性,在利用超声进行诊断中需注意如以下三点:

(1)识别包块特征性的图像,熟练掌握各种包块的异常声像特点。超声的图像特点一般可以囊性、实性、囊实性具有不同的超声特点:囊性包块:此种包块超声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一般有包膜、囊壁薄且光滑,包块内部多为无回声区,或有少许细弱的光点,对于多房囊肿患者,囊肿内部有线状间隔光带,囊壁局限性增厚或均为厚壁性,后壁及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实质性包块:此种包块形态不一,超声可见较规则包块亦可见形态不规则的包块,一般边缘清晰,包块内部回声均匀呈弥漫密集的光点。如包块有出血、坏死,囊性变时可有不规则无回声区呈非均质性。混合性包块:以囊性为主的包块,一般包块形态规则,囊壁光滑,完整,内部无回声区有少许规则光团或强光点回声;以实性为主的包块,内部可见规则或不规则的光团,肿块边界清晰亦可模糊,包块的后壁及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

(2)盆腔占位性病变的病种繁多,面临床上常有一种疾病多种声像图,此给超声诊断带来困扰,因此要细观包块的生长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认真、仔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3)根据包块的生长速度、规律、临床特征、声像图特点鉴别病变的良、恶性,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超声诊断。一般良性包块声像图特点为边缘清晰,囊壁较薄且完整;而恶性包块的边缘模糊不清,包膜不完整、囊肿的外壁和间隔曾不均匀增厚,包块内多见密集光点、光团;以及包块出血,坏死而引起液性暗区[5]。

彩超在诊断盆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上,不但能够从物理性质准确鉴别出包块是囊性,混合性,实质性,同时根据包块内部结构回声特点,包块边界的完整、清晰与否,包块的生长速度等,结合临床资料对包块的性质做出诊断。从而提高临床术前诊断准确率。综上所述,超声显像可作为我们诊断盆腔占位性病变的首先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应郎,陈丽君,周敏,等.B超及CT检查女性盆腔疾患的比较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3:4(5):285-287

[2]丰兰秀,陶云平CT和超声检查对女性盆腔肿瘤的对照研究(附67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2):142-144

[3]李晓红,岳建国,贺锋,等盆腔炎性包块的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3(2):119-121

[4]张建宏,雷亿成女性盆腔原发恶性肿瘤的CT、超声影像诊断分析[J].实用发射学杂志,2001:17(11):813-815

盆腔占位性病变 篇2

关键词:超声,眼球占位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

眼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均会对视功能产生损害, 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 临床常见的眼内肿瘤为葡萄膜肿瘤与视网膜肿瘤[1]。恶性眼内肿瘤影响大, 可全身转移, 一旦得不到及时治疗与控制, 对患者生命将构成严重威胁。所以眼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2]。为了探讨超声在眼球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42例眼科患者进行分析, 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眼科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 男性患者30例, 女性20例, 年龄8~67岁, 平均年龄为 (40.4±3.2) 岁, 均为单眼发病, 其中左眼32例、右眼18例。

1.2 方法

患者眼球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均采用意大利esaote Mylab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12 MHz, 患者取平卧位, 并轻闭双眼, 在眼睑表面涂上耦合剂, 将诊断仪探头直接置于眼睑上, 行横向与纵向扫查, 发现病变部位后再行多方位扫查[3]。在使用诊断仪扫查期间, 发现病变后, 应注意观察病变大小、内部回声、形态及视网膜脱离情况, 是否合并玻璃体出血, 并测量病变内血流分布与频谱[4]。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 详见表1。

超声诊断情况: (1)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形状为不规则形或玻璃体内半球状, 内部现不均匀回声, 可见不规则斑块状强回声, 病变波及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2) 睫状体黑色素瘤及细胞瘤:病变内血流丰富, 主要表现为睫状体部位半圆形或类圆形病变, 且部分患者见“挖空”征; (3) 虹膜黑色素瘤:内部见均匀回声, 根部为圆形, 但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4) 脉络膜血管瘤:边界清晰, 后极部为半球形实性病变, 内部见均匀回声, 血流信号丰富, 为中等或强回声; (5) 脉络膜转移癌病变:病变形状为扁平, 且表面为波浪状起伏, 内部见低回声, 血流信号丰富; (6) 视网膜下出血:内部见不均匀回声, 呈现为玻璃体内半球状病变, 病变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2.2 手术治疗情况

该研究50例行手术治疗20例, 患者均治愈出院, 见表2。

3 讨论

眼球肿瘤对视功能产生损害, 对患者生活与工作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临床常见的眼内肿瘤是葡萄膜肿瘤与视网膜肿瘤。该研究纳入的眼球占位性病变患者中, 主要的占位性病变类型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睫状体黑色素瘤、视网膜下出血, 以及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虹膜黑色素瘤[5]。为了提高超声诊断与鉴别的准确性, 笔者对常见的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鉴别进行了分析。

3.1 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与鉴别

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中, 超声诊断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高。通常, 规模较大医院配备有超声生物显微镜设备, 对黑色素瘤的诊断准确率高, 而基层与规模小的医院, 可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进行黑色素瘤的检查[6]。

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为诊断提供价值高的参考图像, 通常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 以准确确定病变范围及性质, 更好指导临床手术[7]。比如本研究虹膜黑色素瘤1例, 由于病变较小, 超声检查未能显示内部血流信号, 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睫状体黑色素瘤1例, 由于无典型声像图特征, 增加了与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相鉴别的难度。但另外1例睫状体黑色素瘤由于显示“挖空”征, 诊断价值较高。

3.2 脉络膜及其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在成人眼球内肿瘤中, 脉络膜肿瘤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 在临床上由于各种因素, 易发生误诊情况。如果脉络膜黑色素瘤突破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及Bruch色素上皮层时, 则彩色超声检查的难度小, 但如果未能够突破Bruch膜, 且不具备典型的“挖空”征及“脉络膜凹”, 由于其二维形态与脉络膜血管瘤相似性大, 就会增加彩色超声检查的难度[8]。该研究纳入的1例患者, 由于无典型的声学特征, 由于在检查过程中, 操作者未进行认真仔细观察, 且内部回声比脉络膜血管瘤还要低, 两者的彩色血流无明显差别, 均显示出比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因此出现误诊。在脉络膜肿瘤中, 脉络膜血管瘤内回声均匀, 且为高回声病变者, 通常为内部回声最高的眼球内肿瘤, 而脉络膜转移癌病变, 彩色超声检查, 内彩色血流丰富, 但与二维形态特点有明显差别, 其二维形态特点表现为扁平病变, 且隆起度低表面主要呈现为波浪状。视网膜下出血不属于肿瘤病变, 由于其病变形态与脉络膜肿瘤相似, 因此临床诊断时易出现误诊情况, 其超声特点表现为, 球内半球形病变, 且内部见不均匀回声, 相邻球壁及表面探及丰富血流信号, 不过病变内无明显的血流信号显示[9]。

3.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

儿童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之一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属于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眼球内肿瘤之一, 临床诊断时, 易于ROP、PHPV及Coats等肿瘤相混淆, 但是临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 可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二维形态、内部血流信息, 临床诊断与鉴别的难度小。该研究纳入的患者, 凡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者, 病变均可见“钙斑”, 且具有典型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相延续的信号, 明确诊断的难度较低[10]。

综上所述, 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 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可显示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形态, 以及病变的血流特征, 对于提高眼球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有效与其他病变相鉴别, 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在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建群, 胡淑芳, 梁平, 等.眼内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9 (5) :444-446.

[2]郭佩琦, 王燕霞, 马刚, 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9) :87-88.

[3]李佳, 张桂林, 刘虹, 等.眼内及眶内肿瘤的超声及临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01, 23 (11) :657-658.

[4]魏炜, 艾红, 金晨望, 等.眼球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及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8) :1225-1227.

[5]魏小奇.彩超在白内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美学美容, 2014 (11中旬刊) :231.

[6]邢开宇, 于惠萍, 魏晓莉,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1) :85.

[7]胡建群, 王亚丽.睫状体肿瘤的超声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 2012:57.

[8]王小燕, 沈桂新.双眼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1例的高频声像图表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 17 (2) :153.

[9]Benson SR, Blue J, Judd K, et al.And ultrasound and clinical intraocular surgery, pathology analysis of orbital tumors[J].Am J surg, 2014, 188 (4) :381-385.

当心颅内占位性病变诱发头痛 篇3

慢性硬膜下血肿

患者赵某,男,66岁,右侧上下肢无力、说话不利索,进行性加重2天,在当地医院按脑梗死治疗,服药、输液无效。经脑CT检查发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完全恢复。经再三询问有无头部外伤史,患者回忆道:在喂牛时,由于牛摇头、牛角敲击头部当即倒地,之后起立未在意,平时患者偶有头痛,并不严重,不影响吃喝。医生认为这就是一次轻外伤史。

乳突状瘤

患者李某,女,8岁,诉头痛加剧两个月,开始以前额部疼痛为主,初期未引起重视,后来逐渐出现全头痛。一直口服止痛药治疗,无明显好转,时好时坏,改变体位与头痛有明显关系,如睡觉中头痛翻身即可好转,有时撅起屁股趴着等头痛消失。直到病情加重,头痛时间逐渐加长,间隔缩短,而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及精神萎靡,才到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侧脑室内占位性病变。经开颅手术证实此肿瘤生长的位置在侧脑室的室间孔附近,病理诊断为脉络丛乳突状瘤(良性)。

据回顾,患者头痛不是两个月,从轻微头痛算起已经一年多。患儿头痛主要是因肿瘤逐渐长大并阻塞了侧脑室的室间孔。造成脑脊液循环不通畅而产生颅内压力增高所致,所以患儿在特殊体位时脑脊液循环通路改善以后,增高的颅内压力得到缓解,头痛症状随之减轻。乳突状瘤为良性肿瘤,术后2年未复发。

脑膜瘤

患者林某,45岁,慢性头痛三年,呈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重,且以晨起症状明显,曾多次到医院就诊,诊断为鼻窦炎、血管性头痛,口服止痛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早期患者口服止痛药物头痛症状能够减轻,后期口服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并且出现了恶心、呕吐,呕吐后头痛有所减轻。后来经过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大脑前部额叶有一个鹅蛋大的肿瘤。经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脑膜瘤。

本例病人的头痛特点是病史较长,进行性加重,后期出现恶心、呕吐,这是因为额叶肿瘤生长缓慢,未发生瘫痪、抽风等,发生在“静区”不容易发现。随着肿瘤的长大,颅内压力逐渐增高,症状越来越重。

专家提醒

头痛不一定是“小病”

通过以上3个实例可以看出,或轻或重的头痛,不一定都是“小病”,不能轻视,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运动和感觉异常情况者,应尽早就诊、检查,在经有效的检查后,若未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可考虑进行早期治疗。

颅内占位性病变

包括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寄生虫等形成的病变,并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大多会逐渐长大,向周围压迫脑组织,使脑组织移位而引起临床症状,这类病变医学上称为“占位性病变”。

为何会引起头痛

颅内占位性病变会引起头痛,最主要的原因是成人的颅腔大小是固定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颅内压力明显增高,并且病变压迫或牵拉脑组织、血管、神经导致移位,刺激了颅内的疼痛敏感组织所致。

颅内压

颅内压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侧压力。

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与血液等成分,由于可以自动调节维持颅内压保持正常的稳定水平。成人颅腔容积约为1400~1500毫升,其中脑组织体积为1150~1350毫升(约占80%),脑脊液总量约150毫升(约占10%),血液量约占2%~11%,变动幅度较大。

正常颅腔的容积恒定,颅腔内容物总的体积也是保持稳定。若脑、脑脊液、血液三者中,有一种的体积增大或增加,自动调节则使其他两种内容物量相应减少,实现颅内压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即正常平衡状态。

正常颅内压力:成人平卧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为70~200毫米水柱(0.7~2.0千帕),儿童为51~102毫米水柱(0.5~1.0千帕)。若超过正常颅内压水平的上界,即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颅内容物体积增加,当超出自动调节代偿的能力时则导致颅内压增高。包括颅内占位病灶本身及其引起的周围脑组织水肿,可引起颅内血管移位、相邻血管受压导致局部血管动脉供血减少及静脉回流障碍,颅内占位病灶及其效应进一步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颅内压增高常见病因

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包括:颅脑损伤;颅脑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脑脓肿;脑囊肿;高颈段脊髓损伤、肿瘤;脑内猪囊虫;占位效应明显的动脉瘤和血管畸形;颅内感染,包括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等。

颅脑肿瘤的疼痛特点

多表现为慢性头痛,伴有进行性加重,且多为全脑胀痛以额部、颞部疼痛明显,有的伴有双眼球或单侧眼球胀痛、怕光。

多数是早晨头痛较重,下午减轻,或活动后减轻,劳动后或低头时症状加重,休息和站立时症状减轻;除有头痛外还常伴有呕吐、精神萎靡、局部症状和视乳头水肿,有的表现为强迫体位(如斜颈)。往往与肿瘤的性质、部位、患者的年龄及体质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数患者发病后,虽未进行治疗而中间出现缓解期;当肿瘤囊变和瘤内出血或肿瘤破溃时,可表现为突然性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强直、意识改变或局部定位体征。

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要哪些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眼底检查;一般内科检查、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检查(包括化验)等;针对颅内病变需要脑CT、核磁共振检查(MRI)、血管造影检查(DSA)等。

如何治疗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

盆腔占位性病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华山医院2008—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有颅内压增高所致的头痛、呕吐10例;视交叉及垂体受推压或受侵犯产生相应的症状8例, 如尿崩症、视力下降;发育迟缓8例;视野缺损6例;闭经泌乳12例;性功能障碍、柯兴氏综合征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4例。

1.2 检查方法

本组病例2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所用机型为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CT扫描机, 对比剂为碘海醇80ml, 注射速率为2.5ml/s;20例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 40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 所用机型为西门子MAGNETONA AVANTO 1.5T MR扫描机, 对比剂为钆喷葡胺15ml, 注射速率每秒2ml。扫描序列:T1WI (TR756 ms, TE10ms) 、T2WI (TR3690 ms, TE96ms) 。

2 结果

CT和MRI发现鞍内鞍上生长病变17例, 鞍内9例, 鞍上6例, 鞍旁10例。

2.1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部位

垂体瘤21例, 其中垂体大腺瘤16例, 其中11例 (占69%) 由鞍内向鞍上生长, 5例 (占31%) 向鞍旁生长, 5例垂体微腺瘤局限于鞍内;颅咽管瘤10例, 6例 (60%) 位于鞍上, 4例 (40%) 病灶位于鞍内、鞍上;5例Rathke′s囊肿中3例 (60%) 位于鞍内, 2例 (40%) 由鞍内向鞍上生长;脑膜瘤4例, 其中3例位于鞍旁, 1例位于鞍内;脊索瘤2例位于鞍旁;根据病变密度和信号特点, 分为囊实性、实性和囊性三种, 42例中实性10例 (10/42) , 囊实性12例 (12/42) , 囊性20例 (20/42) 。CT发现钙化10例, 其中颅咽管瘤6例 (6/10, 60%) , 肿瘤边缘壳样钙化3例, 肿瘤内不规则斑片样钙化3例;脑膜瘤3例实性肿块, 1例见小斑片样钙化;脊索瘤2例, 其钙化为斑点状或斑片状多发钙化。

2.2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和MRI表现

16例垂体大腺瘤位于鞍内, 向鞍上生长, 其中5例向鞍旁生长, 包埋颈内动脉, 均表现为垂体窝扩大, 正常垂体消失。肿瘤形态呈葫芦形最常见, 最窄处位于鞍膈, 11例可见“束腰征” (占69%) 。CT平扫为低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囊变坏死区为低密度。实性部分T1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T2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 囊变坏死T1为低信号, T2为高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和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肿瘤卒中CT表现为稍高密度, T1、T2均为高信号。

5例垂体微腺瘤CT平扫均未发现垂体内的异常密度。肿瘤很小时, MRI平扫T1WI可呈等信号, 或为稍低信号, T2WI微腺瘤信号不一致, 可为低信号, 或高信号, 注射对比剂后表现为强化的垂体出现局限性低信号区。动态增强对于垂体微腺瘤的显示优于常规增强扫描。肿瘤与正常垂体组织相比, 强化低于正常垂体。延迟相对高强化, 可以与一般囊性病变鉴别。

颅咽管瘤10例, 囊性4例 (40%) , 囊实性4例 (40%) , 实性2例 (20%) , 囊性成分CT为低密度, T1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T2为高信号。实性部分CT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T1为不均匀等低信号, T2为不均匀高信号, 增强后实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强化, 囊壁强化明显。CT见肿块边缘不规则弧形钙化6例。视交叉受压移位6例。3例侵犯鞍结节, 前床突骨质吸收。7例可见阻塞性脑积水表现。

5例Rathke′s囊肿, 其中3例病灶位于鞍内, 2例由鞍内向鞍上生长, CT为囊状低密度灶, T1W1为低信号, 2例T1W1为高信号, T2W1均为高信号, 2例可见漂浮结节, 增强后可见边缘环形强化。

脑膜瘤4例, 3例肿瘤局限于鞍旁, 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 边界清晰, CT为稍高密度, T1、T2均为等信号, 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3例均可见“脑膜尾征” (3/4) 。1例肿瘤内见小斑片状钙化。

脊索瘤2例, 病灶来源于鞍旁斜坡, CT可见斑点状钙化影, T1为混杂低信号, T2为混杂高信号, 增强肿块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

所有42例鞍区病变术前正确诊断38例, 4例诊断错误或未做提示性诊断, 其中鞍内脑膜瘤误诊为垂体大腺瘤1例, 垂体受压变形不易发现, 1例Rathke′s囊肿误诊为囊性颅咽管瘤, 增强后囊壁成环形强化。1例垂体微腺瘤合并出血误诊为Rathke′s囊肿 (漂浮结节) ;1例囊性颅咽管瘤误诊为囊性垂体瘤。

3 讨论

3.1 定位 鞍区病变主要区别是鞍内、鞍旁还是鞍上, 通常的横断位很难准确定位, 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或重建能清晰的显示蝶鞍, 对病灶的定位很有价值。寻找鞍内垂体是否存在是鉴别垂体瘤与其他鞍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方法。3.2 钙化 鞍区占位钙化最常见于脊索瘤和颅咽管瘤, 脊索瘤的钙化 (2/2) 为斑片状或斑点状;颅咽管瘤钙化 (6/10) 可以是位于肿瘤边缘的弧形钙化, 也可以是肿瘤内的斑点状、斑片状或不规则团块样钙化;鞍区脑膜瘤钙化率低于其他部位脑膜瘤, 1例肿瘤内见斑片状钙化;垂体大腺瘤钙化1例罕见。颅咽管瘤呈弧形、斑片、不规则团块状

3.3 定性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肿瘤, 以成人多见, 可分为有分泌激素功能和无分泌激素功能两类。根据大小分为垂体大腺瘤 (直径大于1cm) 和垂体微腺瘤 (直径小于1cm) , 无分泌功能垂体瘤较大, CT或MRI冠状面呈“束腰征”该征象具有特异性 (占69%) 。垂体瘤坏死、囊变并不少见 (占62%) 明显高于文献报道18%, 大多数囊变大腺瘤为无功能性, 可能由于本组肿瘤发现较晚, 体积较大, 易造成鞍隔附近血管受压而致肿瘤缺血坏死有关。垂体微腺瘤的CT直接征象为垂体内低密度灶, 但其阳性率低, 本组5例微腺瘤CT平扫均未发现病灶, MR平扫及增强对垂体微腺瘤诊断价值较高, 为首选影像检查方法。间接征象为局部膨隆, 垂体柄稍偏移、鞍底骨质变薄或受侵犯, 结合临床病史 (内分泌改变) 和MRI征象, 常可做出正确诊断。当然, 垂体微腺瘤合并出血与Rathke′s囊肿鉴别困难。

颅咽管瘤是颅内鞍区常见肿瘤之一, 占鞍区占位50%, 约2/3患者发病年龄小于20岁, 本组病变发病年龄小于20岁5例 (占50%) , 略低于文献报道 (66%) 。肿瘤分为囊性、囊实性和实性, 囊性成分可富含胆固醇结晶, 也可含蛋白质成分及较多胶样物质 (本组囊性病例占40%) ;颅咽管瘤有较特定的发病部位, 而且钙化率高 (占60%) , 凡是主体部位在鞍上区的肿块, CT表现其边缘或中央有钙化者均首先考虑本病。颅咽管瘤偶可经鞍膈突入鞍内, 单发于鞍内者罕见, 小儿鞍上伴有钙化的肿瘤, 绝大多数为颅咽管瘤。CT或MRI增强后嚢壁及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 囊液无强化。囊性颅咽管瘤和其他囊性肿瘤样病变的主要鉴别是:病灶内的钙化和增强时有囊壁的强化, 所以CT平扫有助于钙化颅咽管瘤诊断。

Rathke′s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 突出鞍膈呈葫芦样生长, 囊内的液体可为黏液、胶样物质或血清, CT平扫为低密度影, 边界清晰, MR信号多样, 最常见的为长T1、长T2信号, 小的Rathke′s囊肿增强后囊壁无强化, 但较大的Rathke′s囊肿增强后可见囊壁强化, 文献认为该强化部分可能为受压变形的垂体 (5) 。该病变与颅咽管瘤的鉴别诊断关键是定位和病灶内是否有钙化, 病灶内出现钙化一般考虑颅咽管瘤。本组1例Rathke′s囊肿周边未见钙化影, 增强后囊壁明显强化, 误诊为囊性垂体瘤, 结合文献报道, 强化部分为受压垂体。

发生于鞍区的脑膜瘤约占鞍区占位的2%, CT平扫为等或高密度, 密度较均匀;平扫T1WI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T2WI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信号较均匀一致;CT或MR表现明显强化, 强化较均匀。本组病例占4/42 (9.52%) , “脑膜尾”征是其较为特征性表现, 占75%。一般容易诊断。其中1例鞍内脑膜瘤误诊为垂体大腺瘤, 可能是由于肿瘤较大, 正常垂体受压不易发现, 另外鞍内脑膜瘤罕见, 应仔细观察寻找正常垂体是鉴别垂体瘤与鞍区其他病变的关键。

脊索瘤好发于骶尾部和鞍区, 来源于骨髓的成浆细胞;受累骨质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 CT表现为内见多发钙化的混杂密度影, MR因为内有出血灶, 表现为混杂信号, 增强病灶内见弓环样、网格样强化, 其肿瘤内的钙化和持续逐渐的强化特点可与侵袭性垂体瘤鉴别。

总之, CT扫描可显示鞍区占位的生长方式、钙化等特征。MRI多方位、多序列扫描有利于显示肿瘤不同的组织成分, 较CT扫描能在显示病变的范围及邻近结构的侵及程度上明显优于CT。由此可见, 只有充分认识鞍区占位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有关临床资料, CT和MR检查两者相结合, 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提高鞍区占位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影像诊断 (CT、MR) 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鞍区占位性病变临床、影像诊断表现 (CT和MR) (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等)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垂体瘤21例, 其中垂体大腺瘤16例, 垂体微腺瘤5例;颅咽管瘤10例;Rathke's囊肿5例;脑膜瘤4例;脊索瘤2例;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 术前正确诊断38例, 4例诊断错误, 主要原因是病灶较大, 定位、定性较为困难。结论 CT发现病灶内钙化有优势, MR显示病灶的范围、血管及周围组织解剖关系优于CT, CT和MR检查相结合, 有利于鞍区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关键词:鞍区占位,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参考文献

[1]柏沙美, 江新青, 郑力强.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诊断[J].中国CT和MR杂志, 2009, 5 (7) :8-10.

[2]任冰, 康枫齐, 旭生工, 等.颅咽管瘤的MR诊断[J].中国CT和MR杂志, 2006, 4 (4) :21-23.

[3]任伯绪, 江绍禹, 张晓方, 等.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6 (7) :666-668.

[4]初曙光, 陈宏, 张俊海, 等.鞍区肿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 18 (5) :553-562.

[5]Razek AA, Castillo M.Imaging Lesions of the Cavernous Sinus[J].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09, 30 (3) :444-452.

盆腔占位性病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41例使用宫腔镜诊治宫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42.6±5.7)岁;手术前对患者的盆腔行B超检查均提示为宫腔占位。其中,有5例患者于B超检查前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经B超检查后方发现,并有3例有生育要求。患者中有11例继发性贫血、30例子宫异常出血。术后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5例子宫内膜息肉、2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其中,9例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6例为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根据国际宫腔镜中心对宫腔占位性病变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分类标准,15例0型,8例I型,3例Ⅱ型。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均选择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5~7d进行,患者有不规则出血症状的应在抗感染治疗后再行手术。术前行常规检查,以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贫血情况(根据患者的贫血情况在术前纠正贫血症状,使血红蛋白>8 g/L)等[2]。术前一晚于患者的阴道后穹窿处置入400μg米索前列醇,以软化宫颈。对于患有青光眼、高血压的患者则视具体情况给予静脉注射50~70 mg苯三酚。

1.2.2 手术方法

于腰硬或硬膜外进行联合麻醉,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并常规消毒和铺巾。暴露宫颈,扩张宫颈管至10~12号。采用葡萄糖(5%)或者甘露醇(5%)作为膨宫液。设置宫腔压力为85~95 mmHg、凝固功率为60 W、切割功率为80 W[3]。置入宫腔镜后,注意观察子宫内膜、双侧宫角、宫颈管、官腔病灶的情况(包括大小、数量、颜色、位置等)、蒂的宽度与肌壁之间的关系、宫腔等。根据术中的不同情况进行有差别的手术方法。对于0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则直接将蒂根部切断并取出瘤体,若瘤体较大难以直接夹出时,则可分次切割瘤体将其取出。对于I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可在接近宫壁处使用电切使瘤根变细,将瘤体切割成沟槽样结构,再用钳夹旋转瘤体,使之断离宫壁,然后使用电凝止血。对于II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则可自瘤体最为突出处将被覆内膜划开,再将凸现宫腔的瘤体切削掉,切削方法与I型相同。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识别子宫肌壁和肌瘤包膜的分界线,为了便于进行切割操作,可使用缩宫素,以促使肌瘤突向宫腔。同时,完全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并酌情将息肉旁内膜组织切除。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患者缩宫素以及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对于创面较大的患者则给予雌激素治疗,可修复子宫内膜。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制定随访计划表,于术后第1、6、12、18、24个月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对来院随访者行盆腔B超检查。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41例手术中,40例顺利完成手术,仅有1例出现子宫穿孔现象,主要是由于活动性出血开腹而进行子宫修补术造成。手术时间最短10 min,最长9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28.5±9.8)min;术中出血15~120 ml,平均出血量为(33.1±7.2)ml。其中,子宫内膜息肉、0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手术时间均在30 min内完成。经术后病理证实,有15例子宫内膜息肉、2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而经宫腔镜诊治的结果为14例子宫内膜息肉、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检出率分别为93.3%、96.2%。

2.2 随访结果

进行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均未发生宫腔粘连和感染等并发症,贫血的症状也得到很大改善,并未发现有子宫异常出血和复发病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属于宫腔占位性病变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与B超技术相比,宫腔镜技术的诊断价值更高。采用宫腔镜能够直视病变组织,同时准确定位病变组织,其检出准确率很高。在本研究中,使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为93.3%、子宫黏膜下肌瘤为96.2%,可见,宫腔镜检出率很高。另外,使用宫腔镜进行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子宫无切口、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今后子宫在妊娠时发生破裂的概率。

另外,使用宫腔镜电切术对于治疗0型和I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显著,其安全性很高,但用于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则有一定的限制,子宫浆膜层与肌瘤的距离必须超过5 mm,肌瘤在5 cm以下方可采用该手术[4]。而对于蒂宽和多发肌瘤且直径>15 cm的肌瘤则应在术前做好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的预处理工作,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而针对深埋于肌层的肌瘤,在进行初次手术时应将周围肌壁和肌瘤切除,其他剩余部分则可在再次手术时清除。采用宫腔镜进行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时的适应证应注意结合手术者的临床经验、技术操作水平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但使用宫腔镜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即不能发现子宫肌层的受累情况。作为形态学检查手段,即使组织被放大很多倍也无法替代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此临床上多采取宫腔镜与彩阴超联合检查的手段,这对降低误诊率,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有很大意义。综上所述,使用宫腔镜诊治宫腔占位性病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小芬.宫腔镜诊治宫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分析.安徽医学,2013,34(06):79-780.

[2]孟君,马琳.宫腔声学造影、宫腔镜与组织病理学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一致性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0):1553-1555.

[3]娄玉芹,郭清,张铭娜,等.宫腔镜结合宫腔超声诊治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河北医药,2012,34(23):3593-3594.

盆腔占位性病变 篇6

本文对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经阴道超声诊断的120例宫腔占位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 均为门诊患者, 均以阴道出血来就诊, 最大年龄72岁, 最小为27岁, 平均年龄35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日本ALOKA-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阴道探头频率8 MHz。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 常规阴道探测, 观察子宫、卵巢, 重点观察宫腔内有无肿块及肿块的形态、边缘及大小、内部回声、与宫壁关系及血流情况。

2 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 子宫内膜息肉90例;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癌8例, 其中6例侵及子宫肌层;11例宫腔内残留, 其中2例为右宫角内残留物机化;1例为残留胎儿骨骼。

3 讨论

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病, 临床最常见为子宫内膜息肉, 黏膜下肌瘤, 子宫内膜癌及宫腔内残留物机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频率高, 贴近子宫, 较经腹壁超声检查有更高的灵敏性。

3.1 子宫内膜息肉

由腺体和间质增生而形成, 其恶变率0.89%[2], 多为中强回声, 部分其内可见无回声。CDFI:其内可见点状彩色血流信号或未检测到血流信号。

3.2 黏膜下肌瘤

宫腔内可见均质或不均质低回声, 可见宫腔线偏移, 肿瘤较大时可呈典型漩涡状, 边界欠整。CDFI:可见环状血流信号。

3.3 子宫内膜癌

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约20%~30%,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3], 大约80%的病例发生于绝经后妇女[4]。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而子宫肌层是否受侵及受侵深度直接关系到手术方式的选择,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获得更清晰的二维图像及血流情况, 了解子宫壁的浸润程度, 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肿瘤局限于内膜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 内部回声欠均, 与子宫壁分界清晰, 子宫壁回声均匀。肿瘤浸润肌层<1/2肌层厚度, 子宫正常或增大, 内膜增厚, 病灶局部不规则低回声, 肌层回声欠均匀与子宫壁分界不清。肿瘤浸润>1/2肌层厚度, 子宫增大, 子宫内膜增厚, 回声不均与肌层分界不清, 子宫肌层回声不均。CDFI:病灶内均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 RI0.33~0.44。

3.4 宫腔内残留

右侧宫腔可见不均质中强回声, 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3.5 胎儿骨骼残留宫腔内可见强回声, 后方伴声影。

上述几种疾病均有阴道不规律出血病史, 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有经期过长、经量多病史, 宫腔内残留可有流产史, 子宫内膜癌多发于绝经妇女, 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较简单, 快捷, 无创伤, 可重复, 不受体型肥胖、肠腔气体、膀胱多重反射等因素干扰, 能够细致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与肌层之间的关系, 敏感地显示病变部位及其周边血流动力学改变, 现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355

[2]谢晴, 雷小莹, 方镇冰, 等.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观察[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 17 (10) :783~786

[3]连秀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56~371

盆腔占位性病变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发生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0例, 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其中, 男27例, 女23例, 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 (56.8±8.2) 岁, 病程2~18年。所有患者经医学造影及病理学检查确定为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 临床伴有不同程度腹水、肿大、心脏杂音等临床症状。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

1.2.1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检查时采用左侧卧位, 探头涂耦合剂后置于胸骨左缘第3或第4肋间, 定点或做弧形转动扫查。扫查区域由心底部至心尖部, 必要时在胸骨上窝探查。

1.2.2超声造影检查在超声心动图检监测下, 将一定浓度声维诺造影剂与氯化钠溶液混合, 取2.4 ml混合溶液经左肘静脉注入, 进行造影检查。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心脏占位病变大小、形状、内部回声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观察占位性病变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根据两种检查方法评价患者占位性病变类型。

2结果

50例患者经过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28例患者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血栓, 22例患者诊断为肿瘤, 但肿瘤性质不明。通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显示, 血栓例数为28例, 肿瘤例数为22例, 与心动图检查结果一致, 同时22例肿瘤患者中15例为良性肿瘤, 7例为恶性肿瘤。本组超声造影检测中, 患者造影实质性回声均匀, 轮廓清晰, 并随心动周期有规律地来回运动。见表1。

3讨论

心脏发生占位性病变将造成对心脏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 绝大部分占位性病变将对人体产生危害。及早发现与识别病变类型病变程度对患者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不断运用与发展, 超声诊断在心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成熟与精确。在超声诊断运用以前, 对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通常采用的是血管造影与心脏外科手术[2], 其诊断准确率低, 患者承受较大的风险。超声心动图是超声技术运用于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波回声探查心脏的功能状态。因其无创伤、无痛苦、可重复检查等优点, 现仍然是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但该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即无法对病变组织学类型进行准确诊断, 对血栓与血肿及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识别上具有一定难度, 采用此法可能造成恶性肿瘤的误诊和漏诊。通过对本院50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 22例患者诊断为肿瘤, 但肿瘤性质不明。超声造影术是在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超声诊断技术, 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 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造影术的基本原理[3]是利用造影剂气泡的散射作用, 使血管灰度增加。良性肿瘤因其微血管中有不同程度的机化和血栓形成, 与正常心肌细胞相比其造影强度低, 而恶性肿瘤中因其产生了丰富的新生血管, 其造影程度明显强于正常心机细胞, 从而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开来。本组50例患者通过超声造影术, 可明显辨别22例肿瘤病变中, 良性肿瘤有15例, 恶性肿瘤有7例, 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超声诊断技术能准确定位心脏占位性病变的位置, 其中超声造影术还能准确定位病变性质,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姜霄鹰, 曾燕荣, 刘宇毅, 等.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评价.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 30 (8) :756-759.

[2]陈孝宪.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延边医学, 2014 (30) :7-8.

盆腔占位性病变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经临床证实的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2例, 均经上腹部磁共振常规T1WI、T2WI及DWI扫描, 其中原发性肝癌36例, 男20例, 女16例, 中位年龄52.5岁;肝血管瘤34例 (45个病灶) , 男19例, 女15例, 中位年龄47.6岁;肝囊肿32 (47个病灶) , 男20例, 女12例, 中位年龄46.4岁。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 原发性肝癌病灶大小为0.9~16.1 cm, 肝血管瘤病灶大小为1.1~14.0 cm, 肝囊肿病灶大小为0.6~12.5 cm。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或病理对照与随访证实。

1.2 方法

1.2.1 MRI仪器

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Philips ACS-NT 15型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 (MRI) , 应用腹部sense体线圈扫描。所有受检者检查前均经吸气后闭气训练。受检者仰卧位, 头足位入主磁场, 连接心电信号, 于吸气后闭气扫描。

1.2.2 扫描参数

扩散加权成像 (DWI) 采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 (SE-EPI) 序列扫描, 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T1WI、T2WI及DWI。扫描参数:T1WI为TR100-250 ms, 激发角度50度-90度;TE一般同相位为4.4ms, 反相位为2.2ms。T2WI为TR4000-4500 ms, TE为60-90 ms, ETL=24;同时常规施加脂肪抑制技术, 我院采用的是频率选择脂肪饱和法进行脂肪抑制技术。DWI扩散敏感梯度b1=0S/mm2, b2=600-1000S/mm2, TR2500~4000 ms, 扩散方向=3, 采用并行采集技术, 加速因子=2。层厚8.0mm。层距2mm。视野36×36cm。呼吸触发序列矩阵为128×128;屏气序列的矩阵为256×256。采用3个不同扩散系数, b值分别为 (0, 300) s/mm2, (0, 1000) s/mm2; (0, 1500) s/mm2。平均采集2次。相位编码方向:横轴位及矢状位以前后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 冠状位扫描采用左右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

1.2.3 ADC值测量

应用仪器配套SENSE软件进行DWI图像处理, 重建ADC图像, 在感兴趣区 (ROI) 取病灶直径最大层面测量其ADC值, 每一病灶均测量3次, 取平均值 (测量中应尽量避开液化性坏死病灶区、血管及伪影区) , 对于坏死区较大的病灶进行多点测量[2]。

1.2.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 (χ—±s) 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种肝占位性病变的DWI及ADC图特征

本组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DWI表现多为混杂信号, 共27例 (75.0%) , 肝实质部分显示为高信号, 坏死囊变部分显示为低信号, 边界清晰。其余9例 (25.0%) DWI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 信号随b值的增加而轻度下降。ADC图像呈高信号, 信号随b值的增加而明显增加;47个肝囊肿病灶DWI均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 信号随b值的增加而轻度下降, ADC图像信号反之;45个肝血管瘤病灶的DWI均表现为均匀不等的低信号或稍高信号, 其中信号不均匀血管瘤病灶13个, 可见坏死区。病灶信号随b值的增加而下降, 降幅介于原发性肝癌与肝囊肿之间, ADC图像显示为稍高信号, 信号随b值的增加而增加。

2.2 各种肝占位性病变位于不同b值时的ADC值变化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当b值分为位于300, 1000, 1500 s/mm2时, 相同肝占位性病变的ADC值和相同b值下3种疾病的ADC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随着b值的增加, 3种疾病的病灶ADC值均下降, 其中原发性肝癌的ADC值下降幅度最小, 肝血管瘤次之, 肝囊肿下降幅度最大, 三者间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肝癌与各种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自1994年Muller等人研究指出活体测量腹部脏器的表观弥散系数 (ADC) 值具有重要的疾病诊断价值, 国内外学者纷纷将目光转向对DWI及ADC值对肝脏疾病诊断的研究中, 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但仍存在差异。近年来, DWI技术开始逐步应用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领域, 经大量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 DWI可通过图像反映肝脏的病理解剖特点, 并可通过测定ADC值来准确反映肝脏组织的分化程度[3], 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供更多的鉴别诊断信息。结合本研究结果, 相同肝占位性病变的ADC值和相同b值下各种肝占位性病变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 。

综上, 依据DWI图像及ADC值可比较准确的判断肝脏占位病变的性质, 从微观水平为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从而提高肝肿瘤的检出率[4],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闫新成, 杨广夫, 刘晖, 等.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 24 (8) :1002-1005.

[2]李磊, 赵卫东.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 10 (2) :272-274.

[3]杨涛, 秀荣, 杨广夫, 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 (4) :56-58.

盆腔占位性病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副鼻窦占位性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 经手术病理证实, 本组患者均存在副鼻窦占位性病变。本组62例患者中, 男性39例, 女性23例, 年龄为21~71岁, 平均年龄为 (51.62±2.94) 岁, 病程5天~2年, 平均时间为 (1.06±0.34) 岁。

1.2 一般方法

MRI检查:扫描前先调整仪器的扫描参数, T1W1TE参数设置为20 ms, T2W1TR参数设置为3 000ms, 从多个切面对病灶部位进行平扫。取GdDTPA对比剂注射后, 再行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切面与平扫相同。螺旋CT扫描:扫描前先将通过电流调至130千伏, 层厚调至5毫米, 层距调至5毫米, 对鼻腔行冠状位扫描。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种仪器的检测准确率;②分析两组检测方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敏感性=阳性检出例数/总病例数×100%;特异性=阳性检出例数以及误诊例数/阳性检出例数×100%)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准确率

分析表1中数据, MRI检查结果显示, 62例患者中, 61例病情确诊, 占98.39%, 1例误诊, 占1.61%, 无1例漏诊;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 62例患者中, 55例病情确诊, 占88.71%, 2例误诊, 占3.23%, 5例漏诊, 占8.06%, MRI的检查准确率高于螺旋CT, 漏诊率低于螺旋CT,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种检测方式的误诊例数无显著差异, 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螺旋CT组相比,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敏感性、特异性分析

分析表2中数据, MRI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39%、100%, 螺旋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71%、91.9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螺旋CT组相比,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解剖学指出, 鼻窦位于眼眶中间位置, 部分组织与颅骨、颌面相连。因此, 患者出现副鼻窦占位性病变后, 往往会伴随出现多种临床体征, 例如:面部感觉衣长、牙齿松动、视力下降等。若未早期行干预治疗, 可能引发恶性病变, 直接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2,3]。

螺旋CT是临床诊断副鼻窦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式之一, 不仅能够探查窦腔变化情况, 还有利于了解组织坏死情况[4,5]。然而, 该诊断方式无法明确副鼻窦占位性病变性质,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该研究结果与马祖霞研究结果相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MRI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副鼻窦占位性病变中, 取得满意效果[6,7]。MRI方式突破了螺旋CT的局限性, 对微小病灶的敏感性相对较高, 有利于提高对软骨组织病变的诊断率[8,9]。同时, MRI能够观察鼻窦外脂肪层间受累情况, 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0,11]。

上一篇:电子信息教育论文下一篇:口服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