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排球在高中的教学八篇

2024-09-06

软式排球在高中的教学 篇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沈阳师范大学学生、沈阳医学院学生、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沈阳师范大学学生100份、沈阳医学院学生发放100份。实际回收问卷192份, 回收率为96%, 并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对专家进行访谈以进行综合分析。

1.2.2 文献资料法

根据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现状, 查阅了大量资料。从相关因素的各个方面寻找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2.1 互动式教学法概念的界定

“互动式教学又称交互式教学,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 采用专题讨论、辨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 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由此要求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为特点的教学向师生平等, 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变。

2.2“互动式”体育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及基本原则

“互动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教学理念。教师在适当时候应该运用教师与学生讨论互动的方式,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另外利用讨论互动的方法教学, 还可以帮助学生寻找易忽视和易遗忘的知识。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适当地设计悬念, 同时, 教师应注意利用学生这一有效资源库进行互动式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互相学习, 做到真正的领会与提高。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2.1“互动式”体育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1) 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2) 学生的主体性。 (3) 体育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4) 互动式教学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2.2“互动式”体育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 “教”的原则。教师要教好学生, 就要了解学生, 熟悉大纲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教法手段等。

(2) “学”的原则。教师要深挖自身的情绪因素, 倾注满腔热情, 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肢体语言去创设一个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从而产生“学生学”的同化效应。

(3) “互”动原则。师生之间是公平的交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教师本人也是学习者。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 教师能更细致地体察到学生的阅读困难所在, 学生更高效地接受教师的技能指导。

2.3 互动教学法在软式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在软式排球教学中实现互动和共同发展, 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交流、鉴赏、总结, 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解疑释难。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评估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

2.3.1 软式排球互动式教学促进师生双方情感交流

以前的软式排球教学受到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模式一直普遍存在, 学生在课堂上缺少想象、表达、思考和质疑的机会和条件。新型互动式教学模式重新审视了高校的教育对象并对其做出了客观的估计, 尤其是强调切实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鼓励学生去发现和创新。使软式排球教学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2.3.2 软式排球互动式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 就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备课、对课堂中的各环节, 要充分体观“互动”的过程。要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 仔细设计出更加有效的互动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我们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软式排球中学生将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考虑到, 这也要求我们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 教学教师花在备课的时间上要比一般项目教学要多很多, 课堂也比较一般教学要困难, 教师通过对互动式教学的教学, 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改变, 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2.3.3 软式排球互动式教学处理了终身学习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终身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身体变化的关系, 教师在软式排球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掌握软式排球技能, 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教师应试善于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进而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软式排球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使用一些技巧, 教学策略的结构由外化的方法系统和内化的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监控系统的心理机制是“反省性思维”。在“反省性思维”的作用下, 教学策略的操作将以“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 (即再尝试) 再反思……”不断调试的方式展开。

2.4.1 问题

教师通过教学对课堂的总结, 思考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接受情况, 一般软式排球教学班人数都在40人左右, 一般的教学方法只能满足部分学生对学生的需要, 而不适合所有的学生, 一次性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的问题, 教师要学会反思问题, 善于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 及时的反思学生的实际情况, 解决教学不足的情况。

2.4.2 尝试

根据存在的教学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对教学进行改革。

2.4.3 反思

反思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经常考虑到的, 教师要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进行总结,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看看是否解决了原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是否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如果产生了新的问题, 就要针对新的问题再次进行反思。

由于教学策略强调“反省性思维”, 因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方法。但教学策略仍然与教学方法有关、只是教学策略更强调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对教学方法的超越。“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学策略的意义。无定法调没有固定不变的、包治百病的处方, 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总之, 互动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也不是留一部分时间让教师来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互动式教学应该是从根本上对教学进行改革, 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会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葛春林.软式排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 2001 (121) .

[2]肖德生.软式排球教学与改革[M].潍坊市新闻出版局, 2001.

[3]李新.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采用比赛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C].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二) , 2000.

软式排球在高中的教学 篇2

近年来, 随着“健康第一”健身理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加深, 人们愈发认识到“健身”、“健心”、“娱乐文化”在他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笔者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发现, 很多女生特别喜爱排球, 但又不敢积极地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来。原因有:一是多数高校都进行硬式排球教学。其特点是硬式排球速度快, 女生身体素质差跟不上;二是是硬式排球力量大, 球体重, 打在手臂上较疼, 给女生带来了特殊畏惧心理;三是动作难度大规则复杂、技战术性强, 一般女生难以掌握。所以, 为了加强高校女生对排球的参与意识, 把软式排球作为高校女生体育选项课的基本内容, 并对其与硬式排球教学进行对比研究, 为更好地开设软式排球课提供参, 并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软式排球作为排球运动家族的新成员, 其历史并不长, 它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于日本的山梨县, 开始只是作为家庭成员和老中年人健身、娱乐的体育活动项目, 随后流传到日本其他地方。1999年10月, 我国成立了全国软式排球推广领导小组, 这也标志着中国软式排球运动开始进入了有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

二、软式排球的技术特点

2.1、软式排球的技术种类更加丰富, 击球方法多种多样。

2.2、软式排球在比赛中防守技术难度降低, 使得攻守更加趋于平衡

2.3、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动作相比仍存在着较多共性, 这也为由软式排球技术向硬式排球技术过渡提供充足的保障。比如拦网和扣球等方面。

三、开展软式排球的意义

由于软式排球具有健身性、娱乐性、活动性、观赏性较强, 所以在高校女生中开展软式排球具有以下意义:

3.1、有利于调动女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软式排球的技术易学、易练, 更容易掌握, 也便于在学生中组织比赛, 并且有着高娱乐、低难度、无伤害的特点, 打在手臂上又不向硬式排球那样较疼, 减轻了给女生带来的畏惧心理, 所以, 软式排球运动无疑能迎合女大学生的需要。在对软式排球的学习和比赛中, 增加了女生对软式排球的正确认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主动性, 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3.2、观赏性强

由于软式排球在规则上规定可以采用双手捧球、单手捧球, 学生垫球活动的范围扩大, 又由于软排重量轻、质地软、气压小、球速慢, 而且在击球动作上不象硬式排球那样严格要求, 所以, 垫球不易落地, 来回球次数增多, 增强了观赏性、娱乐性。

3.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同学们通过对软式排球的学习, 逐渐对排球产生了兴趣, 同时在课外活动中也能积极地投入到排球运动中来。由于排球是集体运动项目, 更有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体会与感情, 比赛中学生更是相互配合, 增强了团队精神。这为她们走出校门参加排球活动创造了条件, 也为她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与他人的协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软式排球的教学方法

4.1、在垫、传球教学中, 应该在基本技术掌握以后迅速进入对垫、对传练习阶段甚至垫球过网、传球过网等接近于比赛的练习形式, 以此来增加练习难度, 更快地导入到学生们更为感兴趣的比赛教学之中, 使整个教学过程更为紧凑和高效。

4.2、多采用比赛 (分组) 法、串联技术练习等方法来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们的比赛意识、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大家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使其学会与他人的团结合作。

4.3、教学中多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注意根据软式排球的特性引导学生“发现”排球运动的规律, 鼓励他们大胆运用各种技术完成练习内容和比赛任务, 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4.4、教学比赛的规则应灵活、多样、合理、简单, 以有利于学生发挥技术、锻炼身体为原则, 并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改变。

4.5、技术教学中多采用完整教学法, 少采用分解练习法。

五、结论与建议

5.1、.软式排球由于球体软、重量轻、飞行速度慢、易判断等特点, 降低了学习者难度, 技术动作较易掌握, 能激发高校女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5.2、软式排球在垫球、传球、接发球等技术环节中运用成功率明显高于硬式排球。在比赛中往返球明显增加, 失误率有所降低, 对不同的情况能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并能通过对对手技术动作判断来球, 提高了排球意识, 比赛气氛非常活跃, 效果较好。

5.3、高校女生进行软式排球学习, 可作为健身手段在学校体育和健身活动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5.4、在高校女生选项课中开设软式排球, 不但可以达到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的目的, 而且对软式排球的推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德生.“软排之春”──北京软排活动掠影, 中国排球.1998 (3) .

[2]赵芳, 吴中量.对高校女生试行软式排球简易规则的教学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年02期.

软式排球在高中的教学 篇3

摘 要 软式排球虽然是排球运动中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派生于传统的硬式排球,但由于它无论在运动的安全性、娱乐性、健身性还是教学中的技、战术动作的学习、掌握上都要优越于传统的硬式排球,在促进学校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软式排球的基本特点及教学情况对其作用和价值做出一定阐述。

关键词 软式排球 高校体育 排球教学 作用 价值优势

软式排球一项既具有竞技体育特点又具有大众体育特点的体育运动,自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从日本引入我国后,以其球体软、重量轻、球速慢、难度小、伤害小、易上手等特点迅速以北京为中心在全国得到了的大面积普及与推广。软式排球的特点优势使排球运动不再受限于传统排球的局限性,更显排球运动的娱乐性、安全性、趣味性、全民性,使排球运动真正成为一项适合全国民众的健身运动。

一、软式排球的基本特点

中国式软式排球由橡胶和海绵等材料制成,手感轻,质地柔软,免充气,气压小,反弹力较低,使排球运动者在运动中的手指、手臂受损伤、挫伤的可能性大大减低;其飞行时间长,飞行速度慢的特点使排球的技动作学习难度以及身体的协调性、肢体力量等要求相对于传统排球而大大降低,易于学生的学习掌握;加上软式排球规则灵活,趣味性强,使软式排球成为最适合大众发展普及的健身运动项目,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二、软式排球在高校教学中的价值优势

(一)技术简单,便于学习和开展

传统排球由于其特点要求学习者必须有较高的身体协调性、手指及肢体力量以及较为规范的技术动作和排球运动基础,否则很难真正将球“打起来,传出去”。而软式排球的球体软、球感轻等特点使排球运动相对于传统教学的难度大、身体素质要求高、一定的运动功底等局限得到最大化的解决,使排球运动更简单上手、易学习掌握,学生能很快的将球打起来,传出去,投身于运动之中,极大地提高排球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学生在运动中得到的成功感和快感,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吸引力和魅力。

(二)趣味性高,激发参与兴趣

软式排球的比赛规则灵活宽松,不受场地限制,既可采用3-4人、也可采用6人或9人制进行比赛,场上队员可随意站位,不易死球,易于学生自由开展。加上软式排球的气压小,球速慢,球体飞行时间长的特点,即使学生的击打位置不准确,对球的运行路线改变也不明显,运动者有着充足的时间处理来球,接发球的失误率大大降低。即使没有排球基础的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连续击球的乐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娱乐兴趣,大大增加高校体育课的吸引力。

(三)运动伤害低,减轻心理负担

运动伤害一直是体育运动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大桎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教学质量。软式排球的诞生完美的解决了排球运动伤害系数大,学生畏惧性強的难题,使学生们对排球运动易戳伤、淤血、疼痛等心理负担大大减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和出勤率。也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加轻松、高效。

三、软式排球在对高校体育的作用和发展意义

(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一定的教学分析发现软式排球更适合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公共体育教学。其球体轻、软、飞行路线慢而稳定、伤害小等优势使绝大部分学生在练习中都能将球击起来,发出去,适合绝大部分学生甚至没有排球运动基础群体的参与。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同时也符合和满足了高校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习惯和人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要求。

(二)适合我国国情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受我国国情现状,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都不同程度的局限于场地狭小、器材落后、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有效率都偏低。软式排球的加入,不仅使高校体育教学重添活力,激发了活泼的生气,更因其投资少、适用范围广、不受场地规模的局限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促进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养成,增加我国体育运动人口

软式排球无基础、低伤害、上手快、趣味高等特征使其很容易调动广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充分、快乐的运动中感受着体育的魅力、运动的乐趣、体育的激情与魅力,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无形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意识和动力,是帮助高校体育、终身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我国体育人口稳定增长的最行之有效和简单实用的体育健身方法。

四、软式排球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措施

(一)加强教师意识的转变和养成,加强对软式排球教学业务能力的学习和培训,杜绝放羊式的散漫教学心理,保证课堂质量。

(二)目前不少地区还存在开课率较低的情况,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部分地区学校领导对软式排球的思维桎梏。

(三)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平衡软排趣味性与健身性的特征,保证软排的健身性,加快竞技排球教学向健身娱乐于一体的软排转变

(四)对于力量性、体育素质较好的男生,应在课堂中灵活而有区别的将软排与硬排相结合,充分发挥排球运动的特点,真正的使所有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连道明.软式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 吴长青,许瑞勋.影响我国软式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软式排球教学的研究探讨 篇4

摘 要: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但需要传授学生先进的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充分重视各种运动教学的开展。软式排球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选修项目,文章主要针对软式排球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软式排球;体育运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7-08

一、软式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没有重视体育课程的积极开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偏重于专业课程教育,忽略了体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体育教育投入资金少,运动场所以及运动器材少,校园运动氛围不足。②体育课程开设时间短,仅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再加上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限制,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③体育教师少,导致教师往往要教大量的学生,使得教师没有精力研究教学改革以及开展课外活动。总而言之,体育仍不受高校重视[1]。

(2)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我国体育教学体系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通过传授学生专业的体育知识、动作和技巧。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竞技类体育项目,导致基础较弱的学生的运动意识薄弱,缺乏对运动锻炼的兴趣与爱好,使高校体育流于形式。并且现代大学生见多识广、求知欲强,在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时,往往无法提起兴趣,故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的目标,反而会影响学生对软式排球教学的积极性。

(3)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高校体育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只注重考试成绩,没有重视大学生在软式排球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往往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参与课程的次数,导致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参与软式排球运动的能力弱,缺乏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软式排球运动能力,也就很难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2]。

二、提高软式排球教学效率的对策

(1)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增加排球?买数量,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排球训练的机会,同时及时更换破损严重的排球,避免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明确软式排球教学的目标和方法,通过优化安排课程、选择教材、创新教学模式等形成系统的软式排球教学框架。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体育思想,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个体差异;以学生未来发展为重,可以通过排球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划一但却僵硬死板的体育组织形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体育知识、动作以及技能学习的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因此,高校体育需要采取科学的体育组织形式。我国大学生年龄普遍在18~24岁区间,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大脑和身体机能发育也已经成熟,其不但能够进行一些激烈的运动赛事,也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技能锻炼,因此可以通过多样化、灵活化的组织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改革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趋向于个体化教学方向,通过“教”与“学”的结合,以学习小组为形式,通过不同兴趣小组的划分,能够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软式排球活动,培养学生对软式排球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体魄、娱乐身心,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软式排球中的学习水平,活跃课堂氛围。

(3)改变传统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大学生在软式排球训练中能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和水平,此外,还能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在进行一项体育锻炼时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同的。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好,不用刻苦练习就可以达到理想成绩,而部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无论如何努力都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进行软式排球评价与考核时,教师不但要考虑大学生的软式排球技能掌握状况,而且应当考虑学生的努力水平,并结合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状况、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软式排球是现代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学生参与软式排球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软式排球教学效率受到影响,无法实现软式排球教学的目标。学校的不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以及教师理念的滞后,导致学生对软式排球运动的积极性下降。教师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学生未来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软式排球在高中的教学 篇5

1 研究目的

对一般人而言, 排球只是一种运动项目, 对其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对硬式排球和软式排球的区分没有明确的概念。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通常进行的是硬式排球的教学, 因而只要求掌握硬式排球的训练方法和技术[1]。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对排球技术的学习, 对学生的感受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硬式排球是的硬度比较高, 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导致手臂、手指等关机部位受伤, 即使没有受伤也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 对于初学者的女生来说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在教学当中受到学生的排斥。而软式排球作为一种新的排球形式, 在制造材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体积增大降低了在训练中的飞行速度, 便于掌握飞行轨迹。相对于硬式排球复杂的规则而言, 软式排球的规则比较宽松。综合因素的影响下, 软式排球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 尤其是女学生更加喜欢这种运动项目。我国中学和大学学生的人数呈现增长趋势, 在体育教师比较缺乏的情况下, 学校开设排球教学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对软式排球和硬式排球的对比研究, 达到优化教学资源, 实现更好的教学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河南经贸职业学院2011级非体育类班中选取2个班级的97人作为研究对象, 教学实验的时间为1年。将这2个班级的人数进行随机排序, 序号是1~97号, 其中双号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共48人, 单号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共49人。实验前对学生的各种身体指标进行医学检查, 排出不适合体育项目运动的学生, 通过检查97人当中没有不适合体育运动的学生, 全部达到医学标准。2个组在年龄阶段、性别结构以及日常体育运动爱好和强大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文献法

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有关排球理论和教学的数据和资料。搜集国内有关排球理论的文献100多篇, 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资料。对该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2.3 问卷调查法

在实验开始之前, 对2个班级的97名同学发放相关的问卷, 了解学生对实验以及的意见。同时对在校的参加过排球训练的其他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实验结束后, 对学生的感受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对实验效果的感受和评价。

2.4 对比法

对2个组的学生分别进行适当的教学, 对教学结构进行分析比较。

2.5 统计分析法

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 对得到的数据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 分析结果显示, 两组的显著性水平P<0.05。

2.6 实验结果评定

对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身体机能进行比较, 对实验后两组学生在技术水平、受伤害程度以及成绩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垫球技术对比

垫球是进行排气训练的第一步, 通过2个小组的对比发现。软式排球的垫球技术成绩评定结果明显好于硬式排球。在调查中发现, 对照组中大部分学生对垫球容易产生排斥心理, 主要是因为在垫球过程中容易造成疼痛, 而实验组由于采用新的软式排球, 在实验中没有畏惧心理的产生, 更没有因训练造成的疼痛[2]。对照组有1/2左右的学生在训练中存在垫球部位不准确的问题, 而实验组在这方面只有1/10的学生存在类似问题。主要是由于, 硬式排球的材质比较硬, 飞行速度快, 在与人体的接触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力, 造成身体疼痛, 对于初学者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畏惧心理, 对垫球技术的训练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错误的动作形成之后很难给予纠正。实验组由于使用了软式排球, 软式排球在材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飞行速度缓慢, 球与人体的接触中产生的力较小, 不会产生疼痛感,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会产生畏惧心理, 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训练, 对于养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垫球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1)

3.2 传球技术对比

在传球技术方面, 实验组与观察组没有太大的差距, 但是实验组比对照组好。传球与垫球有着明显的不同, 传球中不会受到球的拍打因而不会出现疼痛的现象, 训练起来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大部分学生对传球没有畏惧心理, 2个组的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软式排球传球技术和硬式排球传球技术可以互换。 (见表2)

3.3 发球技术对比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在发球技术方面, 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太大的区别, 两组效果类似, 但是在达标成绩方面存在着差异性, 对照组优于观察组。软式排球、材质柔软、缺乏弹性, 在发球中, 对力的掌握要求比较高, 训练者在这方面的能力有限, 对发球技术掌握不到位, 在发球过程中, 用不上力。而硬式排球, 在发球过程中, 很容易就能够达到良好的训练状态, 发球过网率比较高, 稳定性好。 (见表3)

3.4 身体机能对比

在为期1年的训练当中, 2个小组在同一个体育老师的教学下, 教学的时限、内容方法和进度方面都保持一致[3], 最后的实验结果有很大的不同。软式排球不仅在球体方面具有优势, 而且对技术要求比较低, 初学者能够很快掌握训练要领, 快速进入实验状态当中去。在掌握基本技能后, 在教学比赛中的运动量增加,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奔跑和弹跳力。硬式排球材质硬, 速度快, 初学者在开始训练中, 身体经常会受到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修养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后续的训练,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不高, 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结语

通过实验研究对比发现, 软式排球垫球和发球技术的综合成绩评定要优于硬式排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传球技术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效果基本相同, 在教学中可以相互使用。在学生身体机能方面, 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在综合对比软式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之后, 发现软式排球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 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在结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改变传统的以硬式排球为主的教学模式, 制定软式排球教学计划, 加大对软式排球的推广力度, 在学校中加快软式排球的普及力度。

摘要:在传统的排球教学中, 以硬式排球为主, 对学生的训练主要是掌握硬式排球的运动技巧, 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硬式排球在教学训练中容易造成一定的身体损害, 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训练效果不好。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软式排球和硬式排球在教学的情况, 通过对二者的比较, 分析软式排球的优势和长处。通过研究发现, 软式排球在垫球、发球以及对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训练效果明显好于硬式排球, 这对于软式排球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软式排球,硬式排球,实验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芝荣.软、硬排球技术教学实践效果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莫的丽.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在初中女生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浅谈如何提高软式排球的训练水平 篇6

关键词:软排,移动,发球,垫球,扣球,训练

排球的发展趋势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全面, 队伍要想发展, 就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趋势来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有针对性长期不断地坚持训练。如何使队伍达到更高、更快、更强、更全面, 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当中不断创新, 不断研究, 有所突破。随着现代排球的快速发展, 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队伍要想取得优异成绩, 需要长期系统的专项训练。软式排球是一种质地柔软, 有一定的弹性, 飞行速度较慢, 不易引起伤害, 这些特征促使了软式排球更易于在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中普及和开展, 目前这一运动已在亚洲和欧美一些国家普遍开展。由于在我国开展时间比较短, 其竞赛规则不尽相同, 技术、战术教学与训练更是沿袭了硬排。通过近几年来的训练, 现总结了一些较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以供参与软排训练者提供参考。

一、发球能力的训练

排球的发球是比赛、进攻的开始, 凶狠的发球可直接得分或破攻。以前人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 比较强调发球的稳定性而不注重进攻性。发球的攻击性主要体现在发球的速度、性能、飘度、落点及变化上。总把发球的性能放在第一位, 而把落点和速度放在二、三位置。而实际比赛中, 力量大、速度快、飞行时间短, 发球效果最好。因此, 加大发球的力量, 提高发球速度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发球以速度为核心, 结合发球的性能变化、落点的变化, 将大大提高发球的攻击性, 也就可能大大地提高发球的得分率和破攻率。发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击球的手形和击球部位, 且力量要集中, 送球抬臂, 注意下落球。软式排球比赛规则是采用下手发球技术。由于软排气压小、球体软, 当球加速飞行时, 球的表面容易被气流挤压变形, 球在飞行过程中, 容易改变飞行轨迹。由于球的重量轻, 球的飞行速度会减慢, 球会下沉。所以在发球时, 击球的部位尽量在球的中下部, 以保持球的飞行稳定性。由于采用下手发球, 击球瞬间要注意手臂伴随球的上抬动作, 以避免球飞行过程中下沉而造成不过网的现象。另外, 由于软排球体比较软, 发球时的击球力量和速度易被化解, 球的飞行速度也会相对减慢, 因而发球时, 击球力量应集中, 要比发硬排球的击球力量略大些, 这样才能提高发球的成功率。

二、移动取位能力的训练

现代排球战术中对于场上移动要求非常高, 各国的运动队排球运动水平能力高低, 不是你的扣球能力高水平就好, 就一定能够最终赢的比赛。所以, 场上的移动至关重要。还有移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一传的到位与否, 而一传的能力高低与否直接影响战术能否实施到位。现代排球战术中越来越将防反战术看得更重, 只有一只打不死的队伍才有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纵观近几年中国女排的比赛的一些赛事可以看到, 一传与防反的能力有时发挥不好, 使得比赛无法串联, 导致比赛基本无涨分的机会。其很大程度在于脚下的移动取位没有及时到位, 起球到位率不高, 所以加强移动取位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训练中, 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比如排球场地的摸线跑, 场地摸线的计时跑, 横向移动并步、交叉步、阔步、后退步等多种步伐的训练, 来提高队员在场上的移动能力。

三、垫抛来球技术

在训练中首先要确保规范的准备姿势。没有练好准备姿势就参与垫球训练, 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 有的队员站位就像扎马步, 当球过网后即使离球不远, 脚底却像生了根一样, 使身体动弹不得, 无法迅速的移动取位, 导致有些球近在咫尺也无法接起, 或接起的质量不高、不到位, 无法形成有效的进攻。所以, 在训练中应一脚的脚后跟应稍提起, 身体稍向前倾, 使身体重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时刻观察来球, 微调身体取位, 确保视线不离开球。判断球的落点后迅速移动, 做到正面对准来球。将双臂插到球后下方边压腕边夹紧双臂上抬击球。幅度不宜过大, 在击球的瞬间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 确保出球的稳定。

四、对墙打垫球训练

对墙打垫球训练在排球训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练习中不仅可以锻炼反应速度, 更重要的是可发展身体协调的能力, 观察球的能力, 以及加强插夹抬的能力。练习方法:身体正对墙面, 双手将球抛至离身体一臂距离的上方3~4米的高度, 在抛球的同时将身体打背弓, 脚跟提起。右手臂引肩后撤, 肘关节高于肩, 左手臂自然协调上举。协调身体的平衡发力!在球下落到合适的位置开始收腹, 以肩带肘, 肘带手快速鞭甩击打下落球。将球向斜下击上墙面, 球反弹后, 身体快速移动取位成准备姿势完成垫球, 球上墙反弹后接住来球。反复练习后将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接打垫球能力的训练

排球打垫训练在训练手段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 其意义在于通过此训练能够加强球的落点的判断和移动取位的能力。能提高接发球的能力, 在训练中教练站在网口抛球扣球, 队员迅速移动取位接扣来的球。如能配合两个或多名队员接球后再由二传组织再进攻, 效果会更好。在中学生排球的排球训练中, 能较快地取得较好的位置并能接好球, 完成组织进攻, 其目的已基本达到。

六、扣球能力的训练

由于软式排球的球体软、易变形, 飞行中易下沉, 给扣球队员在判断上增加了难度, 因此, 助跑距离不宜太远, 空中击球动作幅度不宜过大, 若扣长线球时, 则由于球体软、重量轻, 球飞行时易下沉。软排的扣球不像硬排那样速度快、力量大, 当较大的冲击力与软排撞击时, 球体迅速凹陷, 由于球体气压小, 所以球被扣击出后, 球的飞行速度衰减大;由于球体重量轻, 球飞行时惯性小, 所以易下沉。正是基于这一点, 扣球时, 要击打球的后上方并主动用力曲腕, 手指张开并保持紧张, 以全掌包满球。在训练中多采用扣固定球、扣二传固定球, 扣球队员多扣、多总结。还有在平时训练中, 应多采用观察对方情况来吊球, 但是要做到只有在最后一击时收住轻吊, 做到隐蔽。关于排球扣球更多应注意助跑上步的训练, 多练习一步起跳、两步助跑起跳、三步助跑起跳的训练, 多练习一些摸高的项目, 以提高弹跳的能力。

软式排球在高中的教学 篇7

软式排球是一项完全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体育项目, 具有轻柔、软的特点, 重量比硬排球轻, 消除了初学者怕砸伤手的恐惧感, 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然而,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软排”开展的现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开展软式排球较好的省市不多, 大部分地区开展的状况有待改善。“软排”的特点和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在教学中真正地体现。

二、中学普及和开展“软排”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 对“软排”宣传力度不够

任何一样东西, 想要让人们知道、了解和应用, 就必须加大宣传。而“软排”进入课堂也是一样的。通过相关调查, 仅有很少人了解“软排”, 许多学生还没有听到过“软排”的名字。说明国家、地方和基层有关部门对“软排”的宣传力度不够。

(二) 体育教师对“软排”的认识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在校求学时, 学习硬排都是以竞技体育为主, 而在教学中也是以竞技体育为基础进行教学。“软排”进入课堂后, 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其技术要领及教法知之甚少, 因而, 对“软排”的教学也仍停留在“硬排”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 “软排”的特点和“健康第一”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也没有在教学中真正地体现。

(三) “软排”比赛活动较少

经常进行体育比赛方能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 而“软排”比赛活动很少进行, 尤其是在那些条件较差, 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 软式排球的普及还处于空白的状态下, “软排”比赛活动就更谈不上。因此学校体育是否正常开展“软排”教学和课余训练, 以及学校对“软排”活动资金的投入多少, 是直接影响“软排”活动的推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 “软排”质量较差

软式排球的使用寿命短且价格偏高, 是制约中小学深入开展此项运动的一个潜在因素, 最终影响软排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有些厂家的产品质量较差, 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且真正拥有专用软式排球场地的学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不符合要求的场地上使用一段时间球皮就破了, 造成“软排”的损坏率极大, 导致学校添置“软排”的费用也相应增加。

三、在我国中学体育中深入开展“软排”项目的对策

(一)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政策调控, 学校应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

我国学校软式排球的发展程度与水平在地域上表现出差异性, 在这种情况下, 要使我国学校软式排球有较快的发展, 既不可过分地依赖政府行为, 也不可操之过急。因此, 一方面, 需要依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一些法规、制度、指令来进行调控, 对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要有重点地扶持和发展软式排球, 以发达地区软式排球的发展经验带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软式排球的发展, 逐步促进我国学校软式排球的全面普及与提高。另一方面, 除强调政府的强制性功能和重点扶持政策外, 也要培育和发挥各地区各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各地区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各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切实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软式排球运动, 保证我国学校软式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认识和增加教育投入

尽管我国各中学近年来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 但许多学校在办学方向上还存在偏差, 素质教育行动缓慢, 各地发展也不均衡。我们要在全国各中学大力发展软式排球, 只有更新观念,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学校体育作出新的认识, 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把软式排球等现代体育项目发展成为健全人类自身的手段, 才能突出学校体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有利于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真正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经费是学校体育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 器材和场地是开展软式排球的必要物质基础, 但目前存在着学校的软式排球数量有限, 场地也不合格, 有的学校体育教师严重不足, 对体育教师在职培训不够重视等问题。呼吁政府教育部门在对中小学的体育评估中, 把软式排球项目作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标之一, 对评估指标进行量化, 促使软式排球的推广和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软排竞赛和娱乐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趣味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选择自由度大, 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扮演了“主角”。由于软式排球具有不伤手、技术易掌握等特点, 因而它更适合无任何排球基础的初学者锻炼身体、娱乐和进行比赛。在将软式排球引入学校体育课的基础上, 学校体育教研组 (室) 可以经常组织开展校内的多种形式软排竞赛和娱乐活动, 对学校的素质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降低软式排球价格

软式排球在高中的教学 篇8

摘 要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健康第一”的原则指导下,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个高校通过挖掘各种资源,增添新的运动项目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软式排球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以其显著的特点深受学生们的青睐。本来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软式排球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目的是对河南省高校软式排球的开展现状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高校软式排球运动开展普及和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我省软式排球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软式排球 开展现状 调查研究

一、前言

1996年国家体委在制定“中国排球事业2001年计划纲要”中规定,要通过开展软式排球激发青少年运动的兴趣,并要求把软式排球发展成为全民健身和文化娱乐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全国开展和普及这项运动。软式排球是一项用球体轻,反弹力低的柔软排球进行的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是球由橡胶制作,柔软,重量轻,飞行速度慢,使接球的难度减小,来回球次数较多,从而增加趣味性。在高校中开展软式排球,是一项既符合竞技体育,同时又符合全民健身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大学生通过学习软式排球,可有效地增强体质,健全心理,发展个性,培养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扩大社交,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高校软式排球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社会学,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统计学及排球专业理论等相关文献,检索相关的网络资源,以及国外公开发行刊物上的有关资料,论文,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体育信息网”“我爱排球网论坛”等权威网站收集与软式排球有关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抽取河南省7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289份,有效回收率96.3%,教师问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回收率97%。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归纳整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提供量化指标和可靠的数据资料。

三、河南省高校软式排球开展的现状

(一)教师对软式排球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对软式排球的认识会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推进软式排球运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调查显示,对软式排球了解一些的体育教师占到一半,对软式排球非常了解的仅有3%,这反映出体育教师对软式排球的了解程度比较肤浅,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软式排球。同时还有一小部分的体育教师不了解和说不清楚,因此要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体育教师才会深层次的认识和接受软式排球。对软式排球了解的体育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4%,这部分教师精力充沛,求知欲较强,较喜欢接受新兴项目,在软式排球的教学中担任着重要的教学任务,但同时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等缺憾,如果加强这部分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那么,他们将是今后承担教学,科研和训练的有生力量。从体育教师对软式排球技术掌握的状况的调查研究中,有19.5%的体育教师选择技术掌握较好,67.3%选择技术掌握一般,15.4%的选择掌握不太好,另外还有7.2%选择说不清楚,这说明体育教师的软式排球技术水平整体不是太高,基本技术掌握还有待提高,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软式排球技术的训练。

(二)学生对软式排球的认识

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兴趣倾向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对软式排球的接受程度,而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因此,掌握学生参与软式排球的动机,是知道他们了解此项目的必要前提。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学生参与软式排球的目的是以强身健体43.76%,好奇20.72%,娱乐22.89%为主,基本符合软式排球的特征。学生首先对软式排球产生好奇心,才会有参与活动的动机,软式排球所具有的特点正好符合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它是一项适合广大学生参与并能较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此外,从对学生的软式排球技术掌握的调查研究中,有55.3%的学生选择掌握不太好,25.6%的学生只是粗略掌握了传,垫,发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技术进行比赛,这反映了软式排球在高校中的现状。

(三)高校软式排球场地器材现状

适合的场地,场馆,设施和器材是学校排球运动开展的重要条件,对软式排球开展起着很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根据2002年软式排球竞赛规则,比赛场地分为A制和B制,A制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9米的长方形,B制比赛场区为18米,宽9米的长方形。排球的场地的长为18米,宽9米,可作为软式排球的场地。调查结果显示:7所高校都有排球场地,但是标准的软式排球场地较少,平均每个学校不足两个排球场地,而且基本都是硬式排球的场地规格,即使在较少场地的情况下,体育教师也可以利用已有的条件进行软式排球的教学,为软式排球在高校的开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高校学生参加软式排球比赛的现状

竞技性是体育运动的共同特点,也是它们最吸引人的地方。软式排球运动的特点虽然突出体现在“软”字上,但它仍然具有较强的竞技性,比赛是软式排球最重要的活动方式,是向人们展现其项目特点与优势的最主要手段,而且其娱乐,健身,育人等功能在比赛中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调查显示:学生参加比赛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软式排球比赛举办的比较少,只有较少的学生能得到比赛锻炼的机会,因此高校应该增加软式排球的举办次数,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既提高了自身的软式排球的运动水平,又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团体协作能力。也可以通过友谊赛或者运动会等形式加强沟通与联系,这样无形之中使得河南省高校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

(五)学校领导对软式排球的重视程度

体育项目的选择,如果学校的领导不重视,即使是上级教育部分有完善的竞赛体制和政策,学校的场地和师资还是不可能得到解决,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根据调查显示,有近65%的教师反映,学校领导对软式排球的开展不太重视,为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这对软式排球的开展不利。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校中软式排球教师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少中间多正态分布,教师的职称结构比例相对合理,但软式排球教师的专业培训较为缺乏。学生对参与软式排球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参与软式排球运动的动机呈多元化趋势,大多数学生希望参与软式排球运动是为了强身健体,追求时尚,满足好奇心,发展个性因素不可忽视。软式排球在各高校均没有标准场地,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都是使用硬式排球的场地,各高校举办软式排球的比赛次数较少,高校之间缺少沟通与联系。学校领导对软式排球不是太重视。

(二)建议

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应该更新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软式排球运动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由执行者向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转变,教学方法由陈旧向创新发展,激起学生学习软式排球的热情和兴趣。注重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加强培训的力度,使软式排球更好的蓬勃开展。扩大软式排球的宣传面和力度,高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组织活动,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使软式排球深入到学生中间,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动力,相邻学校之间也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也可以相互之间交流经验,使软式排球在高校更好的开展。高校体育教师的领导充分重视软式排球的开展,认真执行培养计划,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为更好的掌握软式排球的各项技术,养成“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鼓励和提倡学生拓展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和参与软式排球的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连道明.软式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郑群.软式排球在高校体育中的优势与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2):75-77.

[3] 中国排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关于在全国进一步推广软式排球的意见[Z].2002.

[4] 薛志.软式排球教学初探[J].教学与管理 2006(1):79-80.

[5] 吴敏才.高校推广软式排球运动的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9(6):35-37.

上一篇:民文图书下一篇:关键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