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十篇

2024-07-17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篇1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大多是独身子女,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思维方式趋向成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上可能会遇到或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焦虑、孤独、愤怒等,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现代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 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在体育的消耗中会逐渐减弱。本文通过对武术锻炼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的概述, 能使人们更注重青少年的武术锻炼,从而使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与心理健康。

2、形成青少年不良心理的原因

2.1、激烈的社会竞争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而匆忙,使人们难以调整和适应,青少年不得不思考自己前途、去向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就使青少年经常处于应激状态,精神压力过大。一些不能很快调整适应的青少年就可能出现焦虑、空虚、淡漠等不良心理状态。

2.2、家 庭生活环境

有大量的心理健康调查证明, 父母或家庭主要成员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不好的,往往会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且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些青少年的父母过分忙于工作,从而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关爱,来自这种家庭的青少年,往往脾气暴躁,言辞激烈,缺少关爱感,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这些也正是形成青少年不良心理的重要根源。

2.3、人 格障碍

所谓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系统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有人格障碍的青少年一般表现为智能是正常的,意识是清醒的,能处理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但由于缺乏对自身人格的认识,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但很难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这也是形成青少年不良心理的原因之一。

3、武术锻炼对青少年心理效益的研究现状

80年代以来,关于武术锻炼对于参与者心理效益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武术锻炼能使参与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锻炼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发展, 国内学者关于武术锻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效益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成果。大多数学者认为武术锻炼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的心理, 能够促进青少年采 用积极的 应对方式 , 减少消极 性应对方 式。本文 对2002-2012年间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回顾总结,从而更加全面了解武术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效益。

3.1、武术锻炼改善青少年情绪状态

情绪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直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很多学者认为武术锻炼改善青少年的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武术锻炼能有效改善心境状态,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2、武术锻炼提高青少年的认知功能

武术锻炼能提高青少年的认知功能, 一直引起学者的重视和关注。翟芳等关于不同强度的身体锻炼对男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维度若干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表示, 不同的锻炼强度对男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同的影响。还有关于武术锻炼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锻炼能够有效调节注意和意识,排除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调整意识活动的指向,促进认知功能的提高。这些研究表示武术锻炼能提高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健康水平,能改善注意力, 同时也表示认知功能和武术锻炼可能存在中介变量。

3.3、武术锻炼培养青少年积极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至今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传统观念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我的身体、心理、思维和情感的整体评价,对人格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系统。而自我概念是个体精神的中心内容,与其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江雄等学者建构了锻炼对中学生身体自我价值感影响的心理机制理论模型, 发现参与身体锻炼的中学生比不锻炼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身体自我价值感,锻炼量、锻炼持续时间都对身体自我价值有正相关的关系。

同时, 在武术锻炼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探析中提出青少年通过武术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消除消极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并保持精神上的愉悦。在对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中发现体育生活方式、体育动机定向、身体自我概念等变量产生直接心理健康效益, 身体自我概念出现锻炼方式的显著性差异。这些研究表示持续的武术锻炼能使青少年身体得到锻炼,保持良好体形,维持良好人际关系,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3.4、武术锻炼提高青少年主观幸福感

陈作松等在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中提出, 不同锻炼情境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不同,有利于激发锻炼者自主需要、关系需要的锻炼情境更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表示,武术锻炼可以直接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而且可以通过身体自尊,人际关系,人格等中介变量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3.5、武术锻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性格

社会性格是指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大多数人为了适应社会条件的需要而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倾向及其行为习惯方式。

3.6、武术锻炼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

学校体育以身体教育的形式, 让学生在运动中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痛苦与拼搏。实践证明,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强壮体魄,还有益于培养学生不懈努力的意志品质和坚强乐观的灵魂。

一些学者提出, 在武术锻炼与青少年心理一致感关系的研究中对心理一致感概念的提出、界定、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特点和差异进行了阐述, 并且探讨了影响青少年心理一致感的压力源和普遍性抗拒资源因素, 得出武术锻炼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一致感的发展和完善的结论。这些研究表示,长期坚持武术锻炼可以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4、小结

(1) 武术锻炼不仅能改善青少年的情绪 , 提高认知功能 , 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而且能提高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 对塑造人格有特殊的作用, 使青少年更加外向和情绪稳定;积极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我国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武术锻炼对心理健康、情绪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而关于武术锻炼对主观幸福感、自我观念、人格发展、生活质量乃至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存在很大程度的不一致。因此,今后应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而丰富我国锻炼心理学的理论成果。

(3)对于中国的应试教育 ,让青少年面对升学以及所谓的成才压力,让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到应对考试上。虽然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依然没有把学生从考试中解脱出来,体育课从一定程度上只是个形式,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再多的研究,如果没有给青少年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武术锻炼,都没有价值。同时在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为展示学生的个性、排解不良情绪及宣泄紧张的心理压力提供空间和平台。

综上所述, 武术锻炼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有较多的理论成果,但是这些领域的实证性研究较少,仍需进一步探索。而且我国武术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理论及方法,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体育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这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因此,加强武术锻炼对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效益有积极的作用。

摘要:武术锻炼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关于武术锻炼对青少年健康的研究中表示武术锻炼对消除青少年的疲劳、调节情绪、提高认知功能、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主观幸福感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青少年武术锻炼所产生的心里效益进行了总结概括,希望能够为青少年心里健康发展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篇2

随着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自身的积极心理力量与美德。心理资本( psychological capital,Psy Cap) 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能量与资源,一般包括自我效能( 对挑战性任务投入必要的努力并充满信心) 、希望( 为了追求成功对目标锲而不舍) 、乐观( 对现在与将来的成功作积极的归因) 和韧性( 面对困境与逆境能承受、复原并超越)等4 个方面[4 - 5]。方必基[6]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资本是可开发、可管理的,且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王阳等[7]在控制医生的性别与年龄变量后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理资本对抑郁症状有直接的负向作用; 杨新国等[8]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良好的心理资本可以缓解负性生活事件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国外研究还发现,高心理资本水平领导者的左、右侧前额皮质和杏仁核的活跃度显著强于低心理资本水平领导者[9],表明生理基础的差异可能导致心理资本水平的不同。因此,笔者于2014 年12 月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与心理资本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从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吉林市高级中学中各随机抽取1 所中学,再从每所中学整群随机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2 个班,共计1 140 名高中生纳入调查。共发放问卷1 140 份,收回问卷1 132份,回收率为99. 30% ; 经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为1 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7. 53% 。 其中男生519 名( 47. 01% ) ,女生585 名( 52. 99% ) ; 高一学生363 名( 32. 88% ) ,高二学生369 名( 33. 42% ) ,高三学生372名( 33. 70% ) 。年龄在15 ~ 1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17 ± 1) 岁。

1. 2方法采用梁德清等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PARS - 3) 对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10]。该量表包含3 个条目,主要对中学生前1 个月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进行评定,从强度、时间、频率3 个方面来考察,每个方面均分为5 个等级,强度与频率从1 ~ 5 等级分别计1 ~ 5 分,时间从1 ~ 5 等级分别计0 ~ 4 分。计算公式为: 运动量= 强度 × 时间 × 频率,运动量得分范围为0 ~ 100 分。运动量等级评定标准: ≤19 分为小运动量; 20 ~ 42 分为中等运动量; ≥43分为大运动量。该量表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 76,重测信度为0. 82,适合对中学生体育锻炼量等级的评估。采用方必基[6]编制的“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量表”( PCQAS) 对中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进行调查。该量表共有22 个项目,分为希望( 10 个项目) 、乐观( 4 个项目) 、自信( 4 个项目) 和韧性( 4 个项目) 4 个维度或分量表。采用里克特自评式5 点量表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计为1 ~ 5 分。总量表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 91,分半信度系数为0. 88,各分量表同质性信度系数在0. 72 ~ 0. 91 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71 ~ 0. 88 之间。 在效标效度方面,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为标准效度,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分量表及总量表与SCL - 90 分量表及总量表之间均呈负相关( P值均< 0. 01) ,总量表相关系数是- 0. 46,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之间相关系数均在- 0. 26 ~ - 0. 50 之间[6]。该量表信、效度均达到测量学标准。

1. 3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果

2. 1 中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平均得分为( 26. 8 ± 24. 0) 分。根据运动等级评定标准,1 104 名中学生中,小运动量学生有648 名( 58. 70% ) ,中等运动量有225 名( 20. 38% ) ,大运动量有231 名( 20. 92% ) 。运动量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 男生运动量高于女生,高一年级学生高于高二和高三学生。见表1。

2. 2 中学生心理资本状况中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平均为( 86. 5 ± 7. 7) 分,希望、乐观、自信、韧性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42. 1 ± 4. 5) ,( 15. 4 ± 2. 5) ,( 14. 7 ±2. 4) ,( 14. 4 ± 2. 6 ) 分。不同性别中学生心理资本总分与乐观、韧性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在希望与自信维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 不同年级中学生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05) 。进一步的事后比较发现,各年级的心理资本水平为高二> 高三> 高一。见表2。

2. 3 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资本关系不同运动量的中学生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1) 。运动量越大,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见表2。

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除了乐观维度之外,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自信、韧性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 24,0. 27,0. 35,P值均< 0. 01 ) 。为了进一步考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资本的关系,以运动量为自变量,分别以心理资本各维度及总分为因变量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运动量均能正向预测心理资本的希望、自信、韧性3 个维度与总分( P值均< 0. 01) ,其中对韧性维度的影响最大( Beta = 0. 22,t = 7. 50,P < 0.01) 。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不是十分理想,小运动量接近60% ,中等运动量和大运动量各占20% 左右,与以往的调查结果较为接近[11]。从客观上看,被试全部来自东北,冬季室外寒冷且漫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在户外参加体育锻炼,而室内运动场地又比较缺乏。从主观上看,可能和目前的应试教育和高考政策有关。学校管理者、教师,包括家长对中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与成绩比较重视,而对体育锻炼,甚至是心理健康没有足够的重视。目前高考政策又规定,高中生的体育成绩不计入档案,也不和高考挂钩,所以中学生“重文轻体”的现象比较严重。中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的性别差异主要是因为在生理体质方面,男生要强于女生,致使男生有能力来完成一些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能更长时间参与体育运动; 男生在天性上比女生更好动,身体自尊总体状况高于女生[12],更容易在体育运动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年级的提升、高考的临近,中学生感受的高考压力越来越大,能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运动量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运动量的中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存在差异,其中拥有大运动量的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于中等、小运动量的学生,且运动量与心理资本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还能正向预测心理资本水平。马国全等[13]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SCL - 90 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因子上; 周翔等[14]做了拓展训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即通过户外的体能锻炼,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中学生的概念、身心状态、自尊、自信、意志与社会适应能力感等心理品质。究其原因,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能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有利于增强其自我正性的心理品质,对缓解学习压力有良好的作用。中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与他人合作、沟通与交流,这有助于他们感恩意识的培养; 长时间、高频率的体育运动,能磨练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持之以恒的信念,提高其韧性水平[15]; 通过体育锻炼还能掌握一定的身体活动技能,改善自我能力的评估,从而增强自信心。可见,体育锻炼对心理资本各方面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促进作用,运动量大的中学生自然拥有更高的心理资本水平。所以,学校、家庭与社会应创造各种条件,培养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倡导在学习之余进行体育锻炼,除了可增强他们的健康体魄,也是增进其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目的 了解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资本现状及二者间关系,以便进一步探讨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方法采用具有较高信、效度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与“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量表”(PCQAS),随机整群抽取的对吉林省3所中学1 140名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平均得分为(26.8±24.0)分,不同性别(t=8.85)、年级(F=9.78)学生运动量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中等、大运动量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70%,20.38%,20.92%。中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平均为(86.5±7.7)分,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4,P<0.01),高二年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87.9±7.4)最高,其次是高三年级学生(86.0±7.9)、高一年级学生(85.6±7.6);不同运动量的中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乐观、自信、韧性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88,7.56,11.30,21.34,47.67,P值均<0.01),均表现为运动量越大,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自信、韧性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27,0.35,P值均<0.01)。运动量对心理资本的希望、自信、韧性维度及总分均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分别为0.08,0.12,0.22,0.19,t值分别为2.80,4.11,7.50,6.52,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偏低,心理资本水平中上;体育锻炼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

克服心理缺陷的体育锻炼方法 篇3

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不过,人体各异.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也应有的放矢。

1孤独、怪僻的心理缺陷。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你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并热爱集体。

2腼腆、胆怯的心理缺陷。如果你感到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那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箱)、平衡木等项目活动。这些运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的胆子自然会大,处事也老练了。

3优柔寡断的心理缺陷。如果你觉得自己处理事情常犯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角力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良机、遭到失败,久练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

4急躁、易怒的心理缺陷。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射击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5缺乏信心的心理缺陷。如果你感到自己做事情老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得事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个时期,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6遇事紧张的心理缺陷。假使你感到自己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紧张、失常(如考试),那应多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篮、排球等项目。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过分地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可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7自负、逞强的心理缺陷。倘若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断地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 篇4

1.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抑郁达到可以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可能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问题。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如:麦格曼(McInman)等人(1993)对体育锻炼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在精力和愉快程度上却显著提高。伯格(Berger,1993)研究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min,有助于情绪的改善;还有些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这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作用,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2.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它由许多自我认识所组成。由于锻炼可增强体质、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非常重要。许多研究发现锻炼者比不锻炼者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体质好的人比体质差的人倾向于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躯体概念。躯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道54%大学生对他们体重不满意,特别是女性。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对身体表象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下降,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研究表明,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自信心相一致,加强力量训练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3.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认知的发展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动作的形象,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感知动作的要领、肌肉用力大小,以及动作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等,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感知能力、观察力以及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培养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锻炼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和趣味性,能使人从中体验到快乐、满足、紧张、兴奋、焦虑等多种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活动的团体性和互助互学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自尊、自信及责任感。体育活动中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同样,体育活动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其中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意等情绪,也有来自外界的,如环境、设备、能力限制等。为了实现目的,就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克服困难。所以,锻炼的过程就是意志行动实现的过程,可以发展学生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良好意志品质。

5.体育锻炼可以影响人的人格,从而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形成及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不可分割。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学生是活动主体,并拥有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领域,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

合有利于人格的显示和发展;同时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为学生人格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一项元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活动对人格培养有积极效应。

6.可以减轻心理的应激反应应强调的是科学锻炼才可能促进心理健康,如果锻炼不合理,则损害身体,给心理健康带来负效应。这些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心理耗竭和成瘾。

心理耗竭指锻炼者在运动中因长期无法克服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常见心理症状有心境状态紊乱,身体、精神和情绪的筋疲力尽感,自尊心下降,人际关系质量消极变化(玩世不恭、冷酷无情等)。研究指出:心理耗竭不仅损害心理健康,而且还直接导致退出锻炼。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篇5

关键词:体育锻炼,中小学生,心理素质

1 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在2007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针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已然成为当代学校教育重要标志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结合下提出的新观念。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更应重视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健心方面的独特功能。怎样有效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师面对的新课题。

2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缺乏社会经历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磨练,心理承受能力较成年人脆弱,而现代学校教育又多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父母对子女的过高期望无形中为学生造就了过大的压力。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又充斥着网络的诱惑,青少年学生自身不能客观理智的处理好学习、交际、友谊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复杂问题,因此常常引起心理矛盾等冲突,造成心理发展过程失衡,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埋下心理疾病的隐患。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存在于某些特定群体的成年人,在中小学生中也同样存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研究所的活建中博士在“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构建与培养研究”的调查中表明,全国中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14.2%和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小学生、初中生分别为4.2%和2.9%。我国学者辛自强等[1]选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对1992—2005年间107篇文献,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分析,证实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逐步增加。在对江苏省的300多所大中小学校进行的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的调查中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形式不同。小学生较多表现为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问题,而中学生多表现为人际关系、学习适应以及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任性、自私、胆怯等人格问题也较为突出。

尽管中小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占的比例较小,但我们并不能忽视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会向严重心理问题方向发展,若未能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中小学生人格的形成,这将会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渴望独立,但又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常常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因此,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学校、家庭及相关教育部门的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

3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义务教育更是国家体制为教育事业带来的福音,国家不仅重视高精尖人才,同时给与了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然成为义务教育面对的首要任务。体育教学无异于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已被大众广泛认可,而其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引起了学校教育的关注。

(1)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学生既可以体会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的情绪体验。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释放压力,缓解自身的胆怯心理和紧张情绪,有效培养学生吃苦的精神,激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例如在篮球课堂中体育教师讲述的运球上篮这一动作,运动参与者既要运球前进,同时又要防止对方球员的拦截,这就需要控球时要有广阔的外部注意,极大范围的了解队员的位置,这都要求运动参与者有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等的良好品质。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的喜悦,或经历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在提高自己运动水平的同时,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热衷于体育运动,自发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升了中小学生在日后成长中克服困难的信念。

(2)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中小学体育中,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学校体育开展了许多诸如篮球、足球等的集体性运动项目,而体育运动过程中又难免会有一定的竞争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他们自身的能力、修养、魅力等都会展现出来,这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自我的客观认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在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对于调节学生的身心疲劳,振奋其精神,提高其组织性和纪律性具有显著效果,这促使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今后的人生。

4 学校体育培养中小学生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式

对于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学校是学生走出家庭接触到的第二个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必要的,也是义不容辞的。学校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

4 . 1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还停留在以往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强调规范的动作、合理的运动量以及锻炼频率等问题,以至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却遭到忽视。个性于行为活动中产生,学校体育应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多样化的体育内容与形式,使学生在体育情境中得到情感的交流,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既得到他人的肯定又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

4 . 2 开展合理科学的体育教学

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调动中小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在体育运动中获益。针对体育锻炼中运动量、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等特征因素,前人也做了许多研究,可以发现遵循一定科学锻炼原则的体育课程才能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我国学者王润平[2]分别为每天锻炼1h内、1~2h和超过2h的三组受试者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结果表明:运动时间越久,参与运动的中小学生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的数量越多。也有学者采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育锻炼关系进行调查,发现在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下,参与者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而大强度的体育运动反而会增加锻炼者的焦虑和紧张等消极情绪。对于锻炼持续时间及锻炼频率这一问题,张晓虹等[3]对成都市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每周参与体育锻炼3~4次,每次锻炼持续时间30~60min的中学生具有更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和更强的情绪自控能力。

4 .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和心理体验,需要得到满足更容易使个体获得愉悦的体验。学校体育应将快乐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将健身性与育心性、技术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满足学生运动的各种需要,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变“要我练”为“我要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还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释放,进一步使学生在体育能力提高中,加强与团体的交往,产生自信和自豪等心理状态。有学者曾提到,无论选择何种类型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在于锻炼参与者本身喜爱这项运动,同时能够从活动中获得乐趣[4]。这强调了兴趣对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部分学者[5]在对体育锻炼和学生心理健康探究中,引入人格特质这一变量,对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证实了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越大,努力程度越大,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更为积极的影响。

5 结论

(1)体育教学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方式、其它任何学科所无法代替的。我们要在体育课堂中充分发挥体育的这种作用,有意识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良好体验,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会与他人交流。体育锻炼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状况,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尽量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各年龄阶段的喜好来设置不同的体育项目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篇6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指中职学生能以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骄不躁,在学习、生活和就业问题上都能从主观出发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1]。中职学生大多处于16~19岁的青春期,是心身发展的关键时期,俗称“第二断乳期”。这一阶段是人生理发展过程中波动最大的阶段,如何加强该阶段的体育锻炼,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既是中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素质要求的需要。体育锻炼作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原因

1 . 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面对家庭、学习、经济、就业等压力,又缺乏积极的心理调控措施,使得中职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2]。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成果显示:66.46%的农村中职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 19.44%的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自我中心、任性、自私;成就动机低;意志不够坚强; 承受能力及抗挫折能力较差;情感较难自控;与他人友好相处较困难等。部分学生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但会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而且会影响其将来的职业发展。

1 . 2中职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中职学生存在上面所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其内在外在的原因,有中职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原因,有社会传统观念的原因,也有中职学生自身社会适应力偏差的原因。综观来看,中职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自身认知偏差

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得读高中、上大学成为更多学生的选择,以学历来增值自己,为进入社会更高阶层奠定良好基础的现实,致使中职学校被沦为落榜生的“收容所”。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没差别,不但让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性高级应用人才的目标变得空洞,也让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等目标变得迷惘。

1.2.2理想与现实偏差

对新学校的美化及学校学习生活的理想化,与到校后现实的差距,难免会产生情绪低落、失意,甚而失去学习动力,导致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

1.2.3独立自由与束缚制约偏差

中职学生崇善独立自由,凡事不希望被管教,强调突出个性。学校一些规章制度难免在时间和空间上极大限制使了他们的活动和意愿,致使他们出现抵触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1.2.4学习任务与能力偏差

为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性高级应用人才的目标,学校设立相应学习任务体系、目标体系及培训标准体系,而大多学生由于文化底子较差,完成学习任务困难,感到难以适应,进而丧失信心,产生厌学、自卑等心理问题。

1.2.5人际交往的失败

中职生既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又缺乏相应的交往技巧; 既需要被理解,却又不能正确地认识交往;信息化发展不但减少了人与人正面的交流,同时又为不法分子骗术敛财滋生环境,造成人际信任危机。致使他们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从而产生交往恐惧症、自卑、暴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1.2.6对就业的焦虑

“毕业即失业”,对中职学生对求职、择业过程产生矛盾心态, 感到困惑;毕业后的工作,工资过低不能保障生活的悲观想法。许多学生表现出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稍遇挫折就容易走极端。

1.2.7传统观念遗留的影响

受社会上“金钱万能,享受至上”等传统观念遗留的影响,部分中职学生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如吃喝玩乐、抽烟酗酒等,不仅对学习有影响,还造成不求上进的心理。

2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机理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或提高人的生理机能,即:利于人体的骨骼、肌肉的生长;有利于增加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而生理与心理又居于一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理机能的变化。大脑与肌肉进行着信息的双向传递, 神经兴奋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给大脑,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肌肉积极活动,大脑兴奋水平就高,情绪就高涨,反之大脑兴奋性就会降低,情绪就不会高涨。运动可以直接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提高大脑内啡呔水平,从而实现改善心境、调节情绪的心理健康效应。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正是应用了这一机理。

当人受挫折时,大脑形成一个强刺激,引起一个兴奋状,陷入痛苦与懊丧。通过体育锻炼,运动中枢的兴奋性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转移了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使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驰,情绪趋向移动。左脑是空间图像、音乐等直观形象的优势半球,而运动能使左脑的激活水平处于优势地位。国外研究表明:跑步者在跑一段时间后,产生像欣赏音乐一样的愉快感、兴奋感,同时运动也能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 使人觉得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压抑、不满等负面情绪,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转移情绪指向,进而达到改善、调节人的情绪、情感,提高心理健康的目的。

3体育锻炼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 . 1体育锻炼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3.1.1改善中职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改善情绪状态就成为检查其影响的最主要指标,体育活动的情绪效应,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类。温伯格等人研究报道一次30min的跑步可以显著的改善紧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3]。研究对受试者立即进行检测,发现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状态有显著的短期效应,活动后的受试者其焦虑、抑郁、紧张状态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 而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研究者同时指出,有规律的活动者比不活动者在较长时期内很少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3.1.2陶冶情操,促进中职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强调指出体育锻炼对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性:“应该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因为身体是一个人及其精神的基础,‘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4]人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放松心情,得到快乐,使心境变得积极、向上,陶冶情操、振奋精神。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勇气和自制力(如:气候、动作难度、或外部障碍、胆怯、畏惧的心理等)有助于帮助培养中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而轻松活泼的体育活动也能减少紧张与不安,获得愉快和喜悦。

3.1.3治疗中职学生的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亦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体育锻炼能够引发神经递质,如改变B-内啡呔等内源性阿片酞物质、儿茶酚胺、5-HT等的含量,导致运动中的情绪高涨,使不良情感体验发泄出来,使患心理疾病所积聚的大量心理能量被消耗,这样就能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维持心理平衡,从而消除患者已形成的病态心理秩序。[5]

3.1.4有助于改善中职学生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在一定空间和环境中进行,发生着与他人的交往和联系,彼通过平等、友好、和谐的练习和比赛,相互之间产生亲近感。体育运动中的肢体语言自觉或不自觉产生一种情感,通过手势或眼神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并获得比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直接和间接参与体育运动都会对自己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自我认识,通过体育运动可以结识更多朋友,更快地融入集体。大家友好相处、团结互助,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3 . 2体育锻炼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体育锻炼对中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甚至人的社会适应力都有积极的影响。但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损伤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如:超量、超时、不合理体育锻炼等。

3.2.1运动性的疲劳

根据身体、心理具体情况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过量或不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手段,既损害身体健康,也给心理健康构成损伤,比较严重的是心理耗竭和锻炼依赖性。心理耗竭是指锻炼者在锻炼中因长期无法克服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锻炼心理症状。[6]

3.2.2过量的运动负荷

经常性体育锻炼造成的心瘾,会追求不断递进的运动负荷量来满足身心需求,运动负荷太大会引发疲劳和损伤,运动负荷和强度不大又引不起机体兴奋和满足。Mertesdorf研究认为:“高强度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水平,但它对改善心境状态的效果不理想。而另一些研究者发现,大强度(80% VaO2max)锻炼可以降低焦虑。”[7]

3.2.3应激源

体育锻炼有各种各样的应激源,如身体对抗、环境改变、胜负等,而构成焦虑、冲动、不顾后果等心理成因。竞技类活动后的胜负结果对运动者的心境会产显著的影响,失败会导致竞技类活动对心境状态的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竞技类活动结果、心理失衡或活动内容与强度不适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构成损伤。

4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处方

在锻炼心理学领域,体育锻炼处方是指锻炼者为了获得较大的心理效应而制定的包括锻炼内容、运动量等方面的计划。具体包括锻炼的种类、频率、强度、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其研究表明:个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和上述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几个方面密切相关。从体育锻炼种类、频率、强度及时间维度四个维度给出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的处方。

4 . 1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的种类

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种类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无氧运动;以娱乐性项目为主,辅以竞技性项目,如:慢跑、韵律体操、体育游戏、打排球等。

4 . 2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

中职学生锻炼频率以每周2~4次或3~5次比较好。

4 . 3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

体育锻炼强度会较大地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应,中职学生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较好的达到锻炼心理效应。

4 . 4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

每次锻炼持续时间20~60min,坚持进行8~10周的体育锻炼是最适宜中职学生的时间,它可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心理健康效应; 而对于焦虑患者,可以将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适当延长,这样也能得到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摘要:本文从心理健康定义出发,分析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原因、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机理,并认为中职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改善、个性发展、心理疾病治疗、人际关系改善等具有积极作用,给出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处方,该处方主要内容包括体育锻炼种类、频率、强度和时间四个维度。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篇7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 接受新事物快、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 心理疾病已经悄悄入侵校园这片净土, 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焦虑、紧张状态较严重, 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大学生正处于半依赖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 他们许多心理的冲突、苦恼或被自我掩盖, 或被忽视。以致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 觉得孤立无助, 只好隐抑于心灵深处, 备受煎熬, 任其折磨自己, 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2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如“勤体育则强筋骨, 又足以增知识, 又足以调情感, 又足以强意志。”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并能发挥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 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 通过体育锻炼, 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 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 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 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 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 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 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 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 体育锻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并且能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 学会互相关心、照顾, 理解他人, 帮助他人, 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 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 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 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 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能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 在这一空间中, 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 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 使人达到身心平衡, 获得身心健康。

3 科学教学对体育锻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 科学施教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1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者缺一不可, 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保健方法, 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启发诱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 教师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 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 或让学生自己选择, 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 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2 教育学生正确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教师要宣传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教育学生要忘却自我地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在健身运动中尽量轻松, 在健身运动前听听音乐, 和自己的朋友一齐参加健身运动, 创造欢乐的气氛, 并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健身运动常识, 每次锻炼后要及时总结锻炼效果, 根据生理、心理状态, 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 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3 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

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 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和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和项目,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 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达到减轻或治疗各种不同心理疾病的效果。

3.4 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计划学校要对体育教师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

使他们能够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等有关知识、并掌握具体的操作原则。让教师认识到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 应结合体育的特点, 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学生的心理状况, 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 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锻炼, 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组织抒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 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师;意志品质;生活态度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体育课堂一直采取的是“放羊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或者是所起到的作用很小,仅是一个监管者,只要学生不出问题就可以,可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要从自身的形体与健康入手来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体育课堂,并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

一、教师的形体与健康影响着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保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才能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体育课,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认为体育教师的工作是最简单的,任何一名老师或者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甚至还有人说,体育老师不就是让学生跑、跳,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等,这些话都从不同程度上看到了人们对体育教师的“误解”。其实,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是形体与健康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都会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我们要从自身的形体与健康等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锻炼心态。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不断地锻炼,要有意识地保持自己的形体美,保持自己健康,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教师的观点,才能以此为依据;反之,学生就会从心理上认为体育锻炼没有用,就会以老师作为例子来反驳,尤其是在网络普概率越来越广的情况下,学生的锻炼意识越来越差,所以,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做好榜样工作,要用自己的形体与健康来向学生传递体育锻炼的价值,进而使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进而用思想驱动行为,并自主地、积极地走进体育课,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二、教师的形体与健康影响着学生生活态度的形成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师除了要注重保持自身的形体外,还要教学生进行形体锻炼,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确保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健美操”教学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形体,以避免出现因为形体问题而产生的自卑,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健美操”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一人对全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要在将基本动作教给学生之后,实施“分组学习”。首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效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组织学生在“兵帮兵”的学习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个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健美操动作,同时能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进而使学生在坚持锻炼中塑造出良好的形体。学生在自主锻炼中也能将自己的不高兴、不快乐散发出去,这对学生健康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教师的形体与健康有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锻炼,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学生形成正确心理的保障。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从形体与健康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体育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

对于现今的小学生来说,肥胖、肢体不协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自卑,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但是,要想真正地改变这一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而是需要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存在,更需要学生坚持不断地锻炼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形体的匀称以及身心的健康都会是学生的榜样,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锻炼的意识,要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形体与健康的重要性,并在自主锻炼、坚持练习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而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正确情感态度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来发挥体育教师形体与健康的作用,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在以教师为榜样的高效体育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最终为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形成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乔金雨.形体训练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亚太教育,2015(9).

[2]胡招莲.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J].俪人:教师,2014(20).

[3]吴春娟.不同强度的体育锻炼效应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亚太教育,2015(34).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篇9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惜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大学生由于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精神负担过重,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关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作基础。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1.体育锻炼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充分获氧,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化能力,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对智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

体育活动能有效调节人的情绪,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和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可以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口,达到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

许多研究也发现,经常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Mclnman等人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Berger也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大学生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消除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4.体育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其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与互动,能够满足其交往的心理需要,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增强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此外,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艰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篇10

1.1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偏向。当前, 许多的高职院校都已开展了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 并将这种教育融入到了学校的正规课程中, 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就像讲授数学、语文课那样, 热衷于讲解心理学的有关概念以及理念, 方式过于单一, 而且也非常传统, 只是在课本上进行简单的笔记记录、做作业而已, 却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帮学生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状态。

1.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偏向。在现实的理念中, 许多人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咨询及治疗工作, 特别是强调其中的治疗意识, 但是心理障碍较多, 对问题的发展的理解也就没有分析, 就把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医学化, 这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规律有所相背, 更有的学校是来让校医来充当心理的辅导人员, 让他们像医院一样,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记录, 许多学生也错误的认为, 只有当心理有毛病时才会去咨询室, 而这也将心理健康教育转变成了医学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心理教育的顺利进行。

1.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偏向。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体现就是一些学校在名义上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并开设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并配备了一定的教师。介理, 因为教育者本身的教育观影响, 这将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品德的课工作方法来进行所谓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同时对相关的宣传力不够, 再加上心理咨询室以及有关课程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同时导致心理教育过于形式, 未能发挥真正作用。

2. 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策略

2.1创设有利于高职院校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在学校我们要让学生感到学校就是家一样, 营造优美文明的校舍环境学校, 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 主要是从外界的环境改善学生们心理障碍。当前素质教育主要是强调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素质, 并且良好的、舒服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

2.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解决心理问题。学校应该提倡阳光体育, 让学生参与社交和自我锻炼的平台, 促使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对高职学生来说, 体育锻炼, 特别是阳光式的体育教育可提升学生身体方面的素质, 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 把这些优点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增加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让学生在没有内部、外部压力的情况下, 开展沟通、合作, 一起进行并更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学的效果。

2.3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增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质量师资队伍, 这也是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基础条件。因此, 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相应教育的质量。当前, 江苏省高职院校已成功构建了一支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但是, 在专业、规范化的程度上来仍然要加大优化。要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现在生活日益繁忙的中, 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心理变化, 同时对老师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 加强老师教育这是必不可少, 只有老师的心理良好才能很好的教育学生。如果教师本身的心理就不健康, 那么则教育行为也会不当, 甚至还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教师也要非常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比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同时要用科学的知识来优化自己的状态, 这可让自己拥有比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 同时还要用科学的知识, 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 让自己一直处在积极、乐观的、平衡的心理状态, 同时充分保持积极性把心思全部投入到教育中来。

2.4在高职院校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2.4.1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因为高职学院的学生, 本身发育未完全成熟, 所以情绪与有一些不稳定, 如果在遇到问题后无法及时得到宣泄有可能会导致不好的后果发生。所以根据这个特点应该创设合理的发泄途径, 以防止他们有过激的行为。2.4.2淡化被动受教, 培养自主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比其他高校要复杂得多, 多数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自主能力方面比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帮助他们, 可以形成自己的自主能力。一般来说要采取引导、鼓励等方式, 多发生他们身上的优点, 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找到解决自己的问题对策。2.4.3注意养成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制性以及处理性都不是非常成熟, 很多心理障碍表现是和不良行为习惯有关的。所以对其进行调节时, 一定特别注意相关的行为习惯训练, 以严格的纪律制度来规范其中的行为, 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不良行为的改正, 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束语

高职院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直以来就是一项非常长期的、复杂的、艰苦的工作, 其需要我们对教育事业要有绝对的忠诚, 要我们有着责任心, 并对学生充满着爱, 并且需要我们有着健康的心理, 不断去学生、创新有关精神, 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细心、耐心。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 在思想上有很多的冲突, 伴随教育学习从普通转成高职教育, 学习的方向也言重了一些变化, 由之前的教育为主转变为现在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面临着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 他们的心理承受这很大压力, 学生也就会更加的增加学生心理压力, 他们在自我意识、成长、生活及学习, 包括与人沟通方面都各产生一定和心理问题。所以本文就以此为基础, 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相应的有效教学研究, 并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保障高职院校生在学习的时候的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宇晴.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J].知识经济, 2012 (22) .

[2]王景龙.浅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高职院校, 2011 (10) .

上一篇:内科急危重症论文下一篇:社会控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