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世界四篇

2024-06-13

共享世界 篇1

世界城市日是第一个由中国发起设立的国际日, 也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2013年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10月31日为“世界城市日”, 旨在唤起人们对城市问题的关注,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是世界城市日总主题, 每年还有不同的主题。作为联合国人居署全球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主要围绕“共建城市、共享发展”这一主题, 重点研讨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建设问题, 探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开展城市领域国际合作的途径。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在致辞中指出, 今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集中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化进程、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愿景和理念。共建为了共享, 共享需要共建。推进城市的共建共享, 必须牢牢把握共建与共享的辩证法, 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 健全完善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 保障人人参与城市建设的权利, 提供人人尽力的机会, 让人人享有发展成果。

实现城市的共建, 必须大力弘扬多元化、合作性的城市建设理念。积极发挥政府、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 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各个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 应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领域的国际合作, 努力营造合作共赢的政策环境。

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是每一位城市居民的权利。实现共享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消除贫困, 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权力和机会, 不落下一个人;要促进公平、公正、公开地分享城市发展成果, 让社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有尊严地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

易军表示, 面向未来, 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按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部署,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推动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 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我们将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科学谋划城市发展蓝图。切实树立规划的权威性, 加大对规划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和法律震慑。增强规划的公开性, 使规划体现人民意愿, 让群众来监督规划有效实施。

我们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筑牢城市发展硬件基础。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 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着力解决各种城市病。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提高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水平, 推进建造方式变革, 努力建造无愧于时代的建筑。

我们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全面增强城市软实力。建设智慧城市, 让城市运行更智能、更聪明。保障城市安全, 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治理机制, 形成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格局。

易军强调, 今年恰逢20年一届的联合国“人居三”大会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召开, 大会通过的《新城市议程》, 提出了为全人类建设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的共同愿景, 为今后20年世界城市的发展确立了方向和目标。我们愿意秉持“共建城市、共享发展”的理念,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互动, 分享城市建设经验, 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务实合作, 携手前行, 努力实践联合国《新城市议程》确定的目标方向, 共同促进城市创新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共享改变世界? 篇2

搭陌生人的车、住进陌生人的家、将宠物寄养给陌生人、去陌生人家吃饭……四年前,当以Uber为代表的共享出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收割信徒的时候,你不会意识到它将如此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闲置资源、高效供需配置、只使用而不占用——这一模式让每一个个体更容易通过自身闲置的有形及无形资源创造价值,获得收益。

这无疑是一场自下而上推动着的经济制度变革,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进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预计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 350亿美元。而目前中国参与共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更有效率的经济模式,其影响远超经济层面,冲击着比经济模式更加稳定的、经年不变的社会观念。

共享,这种让渡权利的行为,将对传统经济带来多大的变革?在占有观念极为强烈、信任机制较为薄弱的中国,共享经济将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根深蒂固的所有权观念将受到多大的冲击?

每个人都将是这个慷慨时代的设计者和参与者。`

前线直击

共享经济蓝皮书

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是共享经济产生的原动力。

通往独角兽之路

据腾讯研究院调研,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已达1 644亿美元,占GDP的1.59%。预计未来五年里,中国共享经济年均增长幅度高达40%,2020年占GDP比重将达到10%。未来十年中国共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堪称“爆炸式突进”。

这与中国国情高度相关。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共享经济无与伦比的市场体量。此外,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现有服务承载能力的扩充需求,老龄化社会产生的大量闲置资源,以及中国消费者对互联网消费方式的适应,都预示着共享经济大有可为。

从数据上看,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孕育独角兽企业的最佳摇篮—另一个则是硬件领域。

共享型企业容易形成竞争壁垒,并且成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初创企业。截至2016年3月,国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6家。他们是P2P领域的陆金所、有利网、信而富;出行领域的滴滴、Uber中国、神州专车;自媒体领域的今日头条、唱吧;专业/个人服务领域的猪八戒网;医疗领域的挂号网、好大夫在线;租房领域的途家网、魔方公寓;教育领域的沪江网、VIPABC;物流领域的达达配送。此外,还有30多家准独角兽企业,如人人贷、河狸家美甲、春雨医生等。

据统计,共享经济席卷国内10大主流行业,超过32个子领域。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几乎全部场景。实物、技能、时间都可以通过连接达成共享,实现更多效益。

存量供给VS增量市场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共享经济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助力元素。显而易见,共享经济通过对存量资源的盘活整合激发经济效益—在企业层面体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在个人层面则表现为闲置资金、物品和认知盈余—一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社会总供给量,完全颠覆过去“不断增加新投入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思路。

但有一种普遍的担心是,共享经济粉碎了原有的生产关系,是传统行业最大的敌人。比如以Uber为代表的打车软件,就将全球的出租车和租车行业拖入了新一轮竞争格局。

事实上,如果从消费一端考量其优越性,共享经济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与更多选择。Airbnb在旧金山的一项调查显示,房屋分享带来了14%的新客户;在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独特的旅游体验让游客会有重复旅游的欲望,28%的游客表示如果没有房屋分享,将会缩短在当地的停留时间。

无限的社会存量供给有助于降低社会价格总水平,提升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与此同时,通过个人端的非标产品供给,扩大消费者可选择空间,也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换句话说,共享经济是一个挖掘用户更多增量需求的蓝海。

传统行业革新逻辑

以滴滴出行、小猪短租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正在全面推动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BAT三巨头也在这一领域抢得先手,涉足出行共享、二手、专业/个人服务、教育、P2P网贷、自媒体和众包物流诸多领域。

为避免在未来的竞争中被边缘化,一些传统企业其实已在共享经济中寻求突破方向。

第一种方式是以租代售。比如通用汽车,成立全资子公司Maven,探索如何利用其数以亿计的车主推出分享服务。在房地产领域,SOHO中国推出共享办公SOHO3Q,万科推出长租公寓“万科驿”。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社会化众包或众筹。3W咖啡通过众筹模式筹集股东会员,提供了新的募资方式;微软则通过Gigwalk任务众包平台召集了35个城市10万人,为它提供商户和餐馆的3D全景图。在海尔,送货计划在自有平台上公开展示,拥有车辆的司机均可以竞标物流订单,使物流成本降低、效率更高。

当然,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投资。如凯悦酒店集团参与Onefinestay4 000万美元融资,进入闲置豪宅租赁领域;宝马集团投资共享停车初创公司JustPark,已是全球共享停车领域的龙头老大。

客观评价,共享经济并非洪水猛兽—它能让我们所有人变得更好。

变量考察

中国式陷阱

完全照搬Airbnb模式的“爱日租”,2013年年底烧掉两千万美元融资后倒闭。征信不足,个人房源不愿意让陌生人短租,成为其诉说失败故事的关键。而这一诚信问题,在之后诸多共享经济模型遭遇“中国式失败”中被反复提及。

2015年夏天,伴随大量网络租车之后将车辆倒卖、损伤和违约的新闻,共享租车模式在国内大面积失败。某共享租车企业发布数据称,基于风险考虑,即便是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也仅有17%的车主愿意分享自己的车辆。

共享世界作文 篇3

我们的生活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们所改变。

让我们讨论一下“共享时代”的利害吧!

众所周知,“共享时代”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就拿共享单举个例子吧!ofo小黄车知道吧,她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共享资源。只要你有手机,扫一扫,点击支付几毛钱就可以使用小黄车,由于推出小黄车的数量庞大,公司可赚了不少。小黄车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要去某地时,扫一扫;要做运动时,扫一扫;坐公交来不及上班时,扫一扫。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小黄车的停放地点,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他。

不过虽然小黄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他的害处也在慢慢体现出来。最近热门的“小黄车事件”大家应该略有耳闻吧,一个12岁的学生独自使用小黄车,导致重伤,为此,原本“不赔”的小黄车公司一下字损失了好几百万,!甚至还闹上了法庭。这件事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在几百万双眼睛的注视下,小黄车那些鲜为人知的害处也慢慢体现。1、不安全。2、不防盗等等。尽管对此,小黄车公司感到十分抱歉,但火爆的小黄车依旧下降了许多人气。

从小黄车事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大家不知道不熟悉的利与害,在享受她给我们带的好处同时,也时时面对着隐在深处的灾难与危险。单单一辆普普通通的小黄车便可以使人受伤,甚至丧命,可想而知,其他的共享资源更是有着我们不知道的危险。

共享时代很好啊,他非常好,又方便又节省了时间,但在享受他的同时,你不要忘记了,他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什么馅饼,皮薄馅多,他是一盆带刺的仙人掌,在你不注意时,狠狠地给你一针。

米饭糖果不可兼得,别整天想着一样东西没有害处,只有好处,说不定,当你正优哉游哉地享受共享资源时,一只“老虎”已悄悄在你身后,追被给你个致命一击。

共享世界 篇4

关键词:社区参与;世界遗产地旅游;保护性开发;青城山-都江堰

1.相关概念的理解与特征

1.1 社区参与旅游的内涵。社区参与旅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是居民;第二,社区参与旅游的客体是有居民参与的社区内与旅游相关的各类事物和活动;第三,社区参与旅游的目的是促进旅游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全面发展。

1.2 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或群体。“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仅仅在管理学中运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公平伦理等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之中。

1.3 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的特征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要坚持保护主导的原则,是保护和开发融合的模式。对极其脆弱、稀少、珍贵,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的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一样适用。

2.研究地旅游概况

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山上的道教宫观建筑及建筑装饰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项古代无坝引水工程,它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是人改造自然的典范,被称作是“活的水利博物馆”。

2.1 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政府现在对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保护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重规划,编制了景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等;二是加强领导,实行统一管理;三是严格保护景区植被和地形、地貌,维护自然生态;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五是有预算维修经费和专业人员,并建立了覆盖全景区的视频监视系统;六是坚持做好景区资源的调查、评价和鉴定工作。

2.2 社区参与度现状。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主要有:受雇于旅游企业、参与景区基层管理工作、导游讲解员、经营旅游纪念品商店、开办家庭旅店或餐馆、租赁相机服饰、抬滑竿、开展民俗表演活动等。但是在旅游规划以及决策方面,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明显不足,旅游开发的决策,一般是根据省市政府国民经济要求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上级旅游部门的规划,再结合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青城山的道教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来决定的。

3.遗产旅游开发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冲突

3.1遗产地和当地社区。许多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都要求当地居民迁移,并且将社区居民排除在景区规划开发相关工作之外,这使得社区居民对遗产地怀有敌意,不愿意开展旅游活动,甚至出现破坏遗产地环境的行为。

3.2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旅游企业要获得利益,而社区则要求改善经济,维持生态和谐。社区提供了生态自然、社会文化,却只能经营家庭旅店餐馆,制作销售手工艺纪念品,生产销售果蔬、腊肉等农产品,提供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方式获得少量利益,使得社区居民心理不平衡,引发社区安全问题。

3.3旅游者和当地社区。遗产地优美的自然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原因。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带入的不同文化信息,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社会标准、价值观和态度。

4.社区参与世界遗产地保护性开发的途径

4.1参与遗产地旅游规划决策。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社区居民可以决定旅游发展目标、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出建议、参与选择旅游发展的具体形式。在社区参与的遗产地旅游规划中,政府必须保证居民的参与通道畅通,让居民的意见建议体现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促使旅游规划决策的实施成为社区居民的责任。

4.2参与遗产地的旅游营销。遗产地的居民作为遗产的主人,应该了解本地发展旅游潜力和前景,了解旅游资源的特色,增强旅游意识,自觉保护当地的文化符号,有责任有义务对遗产地进行宣传营销,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遗产地保护。

4.3参与遗产地旅游经济利益分配。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决策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居民的旅游收益,包括:参与遗产地旅游规划直接获取的利益,因为旅游发展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遗产地的旅游纪念品采用当地原料加工出售给旅游者获利,由遗产旅游对社区的反哺,向居民开放为了旅游者兴建的服务设施、环保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

4.4参与遗产地的资源保护。大量的游客涌入遗产所在地,遗产地的环境和文化均可能遭到破坏。为了保护遗产地的环境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居民必须提高保护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参与旅游开发这种方式避免旅游开发商的掠夺性经营和过度开发,把对遗产地的开发损害控制在生态环境能够同化和自净范围内。

5.达到社区参与遗产地保护性开发的措施建议

5.1政府有限主导。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干预,但是政府的主导地位应该是有限度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可行的旅游公共政策;提供社区居民参与的制度平台;当好社区参与规范制定者的角色;从旅游经营领域淡出,充分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不与民争利,等方面提高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

5.2社区能力建设。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引导,使居民了解遗产资源的价值,旅游开发带来的各种好处和环境破坏、传统文化失落等坏处。让社区居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抑制开发商对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社区旅游从业者在接待游客、经营小店方面应该保持当地的传统风貌,获得旅游者青睐的同时保持遗产地文化的生命力。

5.3第三方力量的介入。第三方力量主要是指独立于政府之外又区别于市场部门的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行业协会、志愿者团体、学者阶层、新闻媒体等组织和群体。第三方力量一般具有公正性,并且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可以扶助相对弱势的社区,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贯彻科学的观念,允许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规划开发中,同时,他们还能为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涛,张立明,任亮平.基于社区参与的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5):114-116.

[2]张灵波.世界遗产旅游地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J].绿色科技,2010(7):162-163.

[3]苏明明.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J].旅游学报,2012,27(5):9-10.

[4]邓明艳.世界遗产旅游与社区协调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4):107-110.

[5]赵娜娜,熊康宁,肖时珍.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旅游与保护研究进展[J].旅游論坛,2010,3(6):682-686.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下一篇:聚乳酸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