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十篇

2024-06-26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 篇1

关键词:畜牧防疫体系,建设问题,建议

1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于畜牧的防疫工作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比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同时,对基层畜牧防疫站的重点动物疫病防治和疫苗管理等工作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规定。目的是通过这些文件规定来促进动物防疫的科学管理,切实地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但是,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就总体来看,动物疫病仍然呈上升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2 基层畜牧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在基层防疫站,由于资金投入力度的影响,各级防疫机构的建设情况存在很大差别,一般乡镇级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严重限制,具体体现在:防疫站的工作环境比较狭小,在很多基层防疫站,总是一两间房子即当宿舍又当办公室。同时,基层防疫站的防疫设备相对落后,很多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缺乏必要的预防、诊断、检疫和监测手段和仪器,这严重阻碍了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乡镇基层畜牧站工作人员学历不高,专业基础知识不全面,很多工作人员虽然接受了相关技能的培训,但仍不会使用相关检测设备。同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基层动物防疫要求;还有就是基层防疫工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固定时期进行2次普检,因此其他时间内多数工作人员被借调到政府机关从事中心工作,使人员学习荒废,素质普遍下降。

2.3 职责不明确

虽然广大乡镇已经成立了畜牧兽医站,并配备了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但存在着政事不明、职责混乱的工作现象。比如,有的工作人员同时在政府单位任职,或是有的乡镇将一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调入主管部门工作,使得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责任划分不明,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虽然在权利上划分明确,但事实上经费不明、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严重降低了行政能力。

3 做好基层畜牧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性建设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大力支持,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在农业发展领域拨了不少财政款。但是,具体用于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少之又少。因此,当地政府应当提高对基层畜牧发展的拨款比例,加强基层畜牧防疫体系的基础性建设。基层畜牧基础设施建立后要明确其使用权和所有权,所有权应该属于畜牧局或者畜牧站,使用权归乡镇防疫站,不受政府改革变动的影响。

3.2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应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各项关于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关于培训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季节性流行疾病的发生情况、常见动物疾病和用药情况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了解当前社会需求,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新型的疫情有着清楚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到专业机构去学习,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并让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便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3.3 强化基层制度建设

为了促进基层畜牧防疫体系的有序进行,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比如,根据工作需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畜牧防疫工作的考核办法,把各个岗位的职责、权利、义务落到实处。同时,要严格制定工作指标,并结合考核奖励制度推动工作开展,提高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4 结语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 篇2

1 长白县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情况

长白县目前设畜牧兽医总站一处, 下辖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根据实际需要, 现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与县畜牧兽医站整合, 编制、人员由县畜牧兽医总站统一管理。县畜牧兽医总站现有人员47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人, 占总人数的74.5%;专业技术人员中男性24人, 占68.6%;女性11人, 占31.4%。从学历状况上看, 本专业本科以上9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5.7%;大专学历20人, 占57.1%;中专及以下学历6人, 占17.1%。从专业职称结构上看, 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的8.6%;具有中级职称的21人, 占60%;具有初级职称的11人, 占31.4%。长白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 著名的长白山脚下, 全县幅员2 506平方公里, 总人口8.6万, 下辖8个乡镇, 77个行政村, 50个自然屯。长白县与朝鲜两江道一市五郡隔江相望, 边境线长达260.5公里。由于这里交通不便, 许多村 (屯) 都座落在高山峻岭中, 给科技人员技术推广带来了很大困难。据统计, 2012年末全县生猪饲养量8.6万头, 肉牛饲养量4.5万头, 羊饲养量3.2万只, 禽类饲养量62万只, 梅花鹿饲养量7 800头, 蜂1.2万箱, 主导产业是长白黄牛养殖。

2 基层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做法

长白县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按 (吉牧联发[2012]23号) 文件要求, 研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 并结合本地实际扎实稳步推进。

一是与县财政局联合下发了《长白县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 从政策、资金、措施等方面规范了技术推广工作开展。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各项制度。按要求县畜牧业管理局与财政局成立了以两局主要领导为组长, 相关人员组成的《长白县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兽医总站, 主要负责日常工作。根据《长白县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方案》和领导小组提出的要求, 组成了由本行业优秀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 经过遴选和公开、公平、公正竞聘, 全县确定了27名同志为科技指导员。结合长白县实际情况制定了《长白县畜牧业技术推广人员聘用遴选制度、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多元化技术推广制度》等五项制度, 在制度上保证长白县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加强补助项目资金管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补助项目是国家强化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支持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和有效提升畜牧业科技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按国家相关要求长白县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农技补助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 制定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 确保项目补助资金发挥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技术推广相关档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下发的文件、县级推广专家、科技指导员、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各项制度、资金使用、图片资料、科技培训等均分类归档, 建立了档案。

五是强化绩效考核。我们结合实际, 会同财政部门建立了绩效考核工作机制, 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办法, 建立了县级畜牧部门、乡镇政府和养殖场 (户) 考评制度, 对乡镇畜牧兽医站项目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对工作完成好的, 效果明显给予表扬;对完成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不合格的技术指导员进行解聘, 重新选聘合格的技术指导员进入岗位。

3 畜牧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白县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2012年8月刚刚起步, 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长期以来, 由于体制原因,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面临许多困难。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少、机构不稳定, 以及推广单位与县局合属办公, 难以发挥技术推广机构的效能。乡镇畜牧推广机构编制被挤占, 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被长期抽调从事与畜牧技术推广不相关的工作, 而一些非专业人员被安置在基层畜牧兽医单位, 加剧了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

二是近几年来, 乡镇政府办公楼扩建, 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办公场所被出售, 一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被安排在乡镇政府办公楼内,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畜牧技术的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基层畜牧技术人员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知识陈旧、整体素质差, 很难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由于体制机制原因, 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资金难以发挥最佳作用。

五是现阶段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与市场经济和产业化经营不相适应, 具体体现是只注重技术推广而忽视市场信息与预警预测服务;只注重疫病防治而忽视产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注重普遍指导而忽视不同畜种的分类指导;只注重技能培训而忽视整体素质提高。

六是各项制度制定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多是流于形式, 真正有约束力的或有抓手的不多, 基层技术推广单位难以履行职责。

4 几点建议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是在更高质量上为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 对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具有重要意义, 是确保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在人才、技术、资金和设施设备等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基础, 是适应现代畜牧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长白县现行畜牧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政府对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深化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 改变工作方式方法,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农技人员聘用管理, 建立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基层技术人员聘用制度, 逐步建立总体稳定、留优汰劣、人尽其才的人员进、管、出新机制, 不断优化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

4.2 进一步理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按《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 结合县乡农技工作特点, 完善县乡农技推广体制, 确保县乡推广机构有效履行职责, 实现人员、岗位、职责有机统一, 真正做到基层技术推广单位有职、有权、有责, 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3 加快基层高素质、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面临人才缺乏, 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骨干人才匮乏的实际困难, 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按《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 应加快培养农技高素质、高层次骨干人才, 不断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大力实施人才强牧战略。通过各种培训与学习, 使他们成为本地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真正发挥科技人才对基层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4.4 严格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

基层兽医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基层 兽医 防疫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是连接畜牧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而畜禽生产流通中的主要问题一直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满足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难以做到合理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而建立良好的畜牧兽医新秩序和结构合理的畜牧兽医队伍,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指导生产,组织广大养殖户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一、制约兽医防疫工作的因素

(一)兽医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管理制度,兽医工作目标不明确,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混乱,工作制度不完善,没有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基层兽医站虽有规章制度,但缺乏监督机制,制度大都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对基层兽医人员疏于管理,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兽医站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药房管理混乱。资产管理不善,造成兽医站房屋和院落被挤占、抢占。

(二)专业队伍不稳定

兽医工作脏、苦、累,劳动强度大,加上政府支持不够、养殖户不配合等因素,开展业务工作非常困难。

1.工作条件差:办公条件差,无交通工具;

2.社会地位低:工作和生活条件比其它行业差,但收入却低于其它行业。越是贫困地区,这种行业反差越大,这对兽医工作者的心理、思想及行为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致使兽医人员思想不稳定,不安心工作,队伍不稳,改行调动多。

(三)专业队伍素质差,技术力量薄弱

缺乏较高学历或相应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或高技术专业人才理论与实践脱节;兽医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操作能力差,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对现有兽医人员缺乏培训,知识更新不够,知识老化;兽医人员断层严重,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缺乏中年技术人才,缺乏兽医技术带头人。

(四)投入少,基础设施差

影响防疫工作的首位障礙因素是兽医防疫经费不足。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政府投资少,动物防疫经费在整个畜牧业投入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使乡兽医站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仪器设备陈旧老化,长期得不到更新,办公费、差旅费、业务费逐年减少或无,缺乏冷链设备,防疫手段落后,防疫功能削弱。一旦出现严重的疫情,首先造成产地检疫疏漏,后果不堪设想。

二、基层兽医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增加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的投入

由于各级政府对动物疾病防疫体系的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疾病诊断难,化验设备短缺,疫情监测、通报系统存在漏洞。因此,要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增加动物防疫经费,在资源配置上向基层防疫倾斜,如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冷柜、冰箱和冷藏包等冷链建设,确保疫苗从生产厂家到使用环节的安全。

(二)建立健全和强化农村动物防疫体系

各级政府不要把动物防疫认为仅是业务部门的任务或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任务,而应将其视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重点在乡镇,难点也在乡镇,大部分措施要靠乡镇来实现,因为动物防疫工作是政府行为,各地方政府要对本地方动物疾病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和加大对动物防疫灭病工作的投入。

(三)推广饲养小区、规模养殖等饲养方式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要与改进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科学的饲养方式, 引导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饲养方式即生产方式的改进,养殖业也应朝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布局方向发展。引导和帮助农民逐步改变人畜禽共居的养殖模式; 探索定点和集中饲养, 推行饲养场的饲养规范,推广饲养小区、规模养殖等饲养方式; 提倡科学的养殖方式, 防止各种染疫动物的交叉感染; 鼓励养殖户成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在动物防疫方面的组织和宣传工作。

(四)加强疫情监控体系建设

现有疫情监控体系过于依赖基层的报告,是一种被动监控,通过严格管理,可以大大增强养殖场、相关企业等报告疫情的及时性与主动性,但对于农民家庭散养,则效果显然不佳。必须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设立疫情监控员,由村防治员兼职,及时发现。

(五)严格遵守报检和准调制度

各畜禽养殖场( 专业户) 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对病死家畜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所有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业主都必须凭《动物准调证》外调动物及其产品; 调入动物,在到达经营场所之前都必须向当地畜牧兽医站报检,以便基层畜牧兽医站能及时安排动物检疫员对动物进行验证查物,确认动物及动物产品来自非疫区,重检健康后才准卸下经营,对证物不符或疑似染疫的就地留栏观察或无害化处理,以确保流通环节的安全,从源头杜绝疫病。

(六)畜禽养殖场应依法经营并建立养殖档案

畜禽养殖场应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依法经营,并建立养殖档案,载明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等。

目前,畜禽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提高动物疾病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在体制、机制、制度上迅速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农村动物防疫体系,严格执行和落实各种防治措施,全面提高动物防疫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水广.我国兽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4(04).

关于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 篇4

改革情况汇报

一、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1、机构设置方式

州级机构设置--XX畜禽繁育改良站,20XX年XX月正式成立。县市机构设置—XXX市畜牧兽医站、XXX县畜牧兽医站、XXX县畜牧兽医站,XXXX县畜禽改良站(20XX年XX月从畜牧兽医站分设)。

乡镇设置机构设置—乡(镇)畜牧兽医草原站,另加挂“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管理体制方面:XX畜禽繁育改良站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隶属州畜牧兽医局管理;县(市)畜牧兽医站(畜禽改良站)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隶属县(市)畜牧兽医局管理;乡(镇)畜牧兽医草原站均为“三权归县”,即业务、财务、人事归县(市)畜牧兽医局管理,行政归乡(镇)人民政府管理。

有效履职:XX、县(市)、乡(镇)三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各自按照工作职责在努力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近几年畜牧牲畜品种改良为农牧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畜牧人还在不断努力为XX广大农牧民增收做出新贡献。

经费保证方面:XXX所属三县一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财政自给率不足7%,所以州、县、乡三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均按编制拨付 1

工作经费,超编人员没有工作经费,所拨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尤其是州级,没有收入来源,现在工作开展都靠所争取项目经费来解决。因此,经费都很紧张

职能定位改革进展情况:畜牧技术推广部门是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20XX年开始实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来,我州三级畜牧兽医站(畜禽改良站)均完成了改革。

搞活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地德才兼备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引入新思想、新管理、新措施,将工作业绩与收入挂钩,将职务、职称的聘用与工作业绩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

二、体系建设改革中取得成绩

XXX州在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有: 20XX年XX月,成立了XXX畜禽繁育改良站,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XX年XX月,成立了XXX县畜禽改良站,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畜禽改良站的单独设立,业务性更强,更加专一,可以更好地为农牧民开展好畜禽繁育、改良技术服务。

三、体系建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1、缺乏工作经费:由于克州财政自给率不足7%,州县乡三级工作经费紧张,财政拨付的经费远远不能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

2、缺乏培训,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由于缺乏经费,外出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的机会少,业务技术人员大多靠学校学的和工作中实践的,跟不上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尤其是猪禽饲养管理方面十分缺乏人才。

建议

1、XXX区畜牧总站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来多给我们克州以支持帮助;

2、帮助解决工作经费不足问题;

3、多给我们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最好把邀请区内外专家进行培训的培训班多放在我州,这样花费少,我们可以多派人参加,不断提高克州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以利于更好地服务农牧民,为他们的增收做出新贡献。

XXX畜禽繁育改良站

要扎实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篇5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式处于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 加强畜牧兽医法制建设, 推行依法治牧, 是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动物卫生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维护广大农牧民合法权益,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畜牧兽医执法的重点在基层, 难点也在基层, 基层畜牧兽医执法能否有效开展事关畜牧兽医执法的全局。尽管各级畜牧兽医执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存在认识不足、体制不顺、手段薄弱、多头执法等问题, 一些地方畜牧兽医部门, 特别是基层全面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仍不强, 部分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 北京、湖北等地已通过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将种畜禽生产经营和畜禽养殖环节、兽药饲料、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等畜牧兽医处罚职能交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 加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牌子, 在合理整合力量的基础上, 建立专职的执法队伍, 实现了基层畜牧兽医执法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 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了法定职责的履行。实践证明, 推行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能够有效整合行政执法资源, 提高执法效能, 是强化基层畜牧兽医执法的有效途径。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全面加强农业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对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认识, 切实把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加大工作力度, 整合执法力量, 确保各项法定职责得到全面履行。

二、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原则和目标

(一) 基本原则。

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以全面履行畜牧兽医部门法定职责为核心, 以强化动物防疫检疫、种畜禽生产、饲料、兽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 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依托, 以充实执法人员、落实执法经费、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为保障, 强化日常监督, 着力创新畜牧兽医执法体制机制, 切实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执法水平,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 基本目标。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全面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和执法水平, 经过3年努力, 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实现以下目标:

———执法体系基本健全。县级畜牧兽医单独设置的, 全面推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各项法定职责得到全面履行。

———执法监督制度逐步完备, 执法行为有效规范。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机构的指导、监督有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机构在执法工作中做到程序合法, 案卷齐全, 管理规范。

———执法装备手段得到改善, 执法能力显著提高。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经费有保障, 执法装备明显改善, 动物产品及投入品检验检测能力大幅提高。

三、扎实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一) 认真梳理法定职责。

目前, 由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执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共有11部。各级地方畜牧兽医部门要对承担的法定职责进行认真梳理, 将涉及种畜禽生产经营、兽药饲料管理、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畜禽养殖及资源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法定职责细化分解, 落实岗位责任。要定期对所负责实施的每一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 分门别类地制定整改措施, 切实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确保法定职责得到全面履行和落实。

(二) 整合畜牧兽医执法力量。

要创新畜牧兽医执法体制机制, 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县级畜牧兽医部门没有单独设置的, 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畜牧兽医部门单独设置的, 要实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对现有的畜牧兽医行政处罚职能进行整合, 交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 同时加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的牌子, 归口同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管理。要明确细化综合执法机构职能, 科学评估工作量, 调整增加综合执法人员编制。力争在3年内县一级全面推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实现行政处罚职能统一行使, 执法人员统一管理, 执法力量统一调度, 为畜牧兽医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 严格办理委托执法手续。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承担的行业管理的相关处罚职能交由综合执法机构承担。要按照《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尽快办理委托执法的相关手续, 签订行政执法委托书, 使执法行为合法有效。行政执法委托书应载明委托机关和受委托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委托执法的事项、权限、双方责任以及委托期限等内容。

(四) 完善执法工作机制。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谁委托、谁负责、谁指导的原则, 加强对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处理好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关系, 处理好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的关系。受委托的综合执法机构要加强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切实肩负起赋予的法定职责。

(五) 规范执法管理。

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要严把执法人员考试录用关, 强化对执法人员培训, 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专业素质, 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建立执法公示制度, 推进“阳光执法”, 实行执法依据、权限、程序和办案结果四公开。

(六) 切实保障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有序开展。

要加强对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解决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动执法体制机制创新, 协调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计划财政等部门, 强化综合执法机构, 健全执法队伍, 加大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将执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调查取证设备等执法装备, 推进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不断改善执法条件, 提高执法装备水平。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 篇6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及执行现状

1.1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点[1]。这一工作要求兽医师做好当地畜牧养殖动物的调查工作,对动物的健康情况、养殖环境等进行了解,明确可能会发生的动物疫病,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已经出现的疫病情况,并立即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避免疫情扩散,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证动物健康。同时,对发生的疫病灾害信息、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保存,以便日后出现同样情况时得以借鉴。

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各地畜牧事业的联系,畜牧动物疫病症状逐渐展现出非典型化、慢性化的特征,且十分容易出现病源变异的情况,因而需要对动物进行多种疫病的防治工作。再加上部分养殖户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并不重视,养殖环境十分恶劣,也使这一重点工作的执行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1.2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专业人员是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主体,其专业技能水平对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作用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因而,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也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重点。现阶段这一工作重点的执行效果不佳,很多基层动物防疫部门都存在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通常乡镇部门所配置的工作人员只有3~5人,且专业水平、业务素养相对较低,在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时,难以良好解决其中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必须合理配置各种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场地,才能够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目前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很多基层部门的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即使一些部门配置了较为完善的设备,也往往由于经费不足和监测人员的缺乏,无法合理运用,影响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1.4动物健康检查

动物健康检查也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这一工作要求兽医能够定期对本地区动物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实现对动物健康情况的动态了解。同时,对于需要注射疫苗的动物应及时进行注射,以保证动物健康,避免疫病突发。

1.5防疫技术研究

为提升动物防疫工作水平,保证工作质量,也应将防疫技术研究工作作为其中的重点,对现有防疫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措施

2.1加强动物防疫知识宣传

大部分群众都是由于对动物防疫工作认识不清、缺乏防疫意识,而不愿配合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因而,为实现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应首先加强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使群众意识到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在保证食品安全、维护群众身体健康、经济效益获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从而积极配合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和健康检查。

2.2优化专业人才队伍

对人才队伍的优化是现阶段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防疫部门应适当完善对专业人才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前来就业。同时,对于在岗专业人员,应定期开展培训,补充其专业知识,提升其实践操作水平,使其业务素养得以提高,能够应对复杂的防疫工作。另外,还需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定期对专业人员进行考核,提升其学习意识,促使其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并了解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有条件的情况下,基层防疫部门也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防疫部门进行参观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以提升整体人才队伍水平,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

2.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基层部门往往资金十分有限,在设备的购置、技术引进、人员招聘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还需要政府部门能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根据各基层防疫部门的实际需要,下发专项资金,以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公共事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2]。因而,这一工作在开展中,也可以寻求社会上资金力量的支持,以获取更多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保障动物食品安全。

2.4重视防疫技术研究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专业技术予以支持,但是目前很多基层部门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相对落后,难以保证工作效果。基层防疫部门应积极引入先进的防疫技术,并加强对防疫技术的实践研究,要求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前沿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保证工作质量。同时,适当增加相应的检测设备及人员。全面开展动物防疫监测工作,优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手段[3]。

3结论

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畜牧业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牢牢掌握工作重点,针对现有工作难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工作水平,使这一工作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小强,李辉,周科.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初探[J].北京农业,2014,(9):176-177.

[2]刘成柱.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6):256.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 篇7

1 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现状分析

1.1 观念落后知识陈旧

不少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观念比较落后, 危机感不强, 进取意识不浓, 不注重新的知识学习, 不了解新的疫病动态, 主动性比较差, 知识更新频率慢, 不善于思考, 因循守旧, 停滞不前, 对不断出现的新病和非典型疾病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 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较低。部分人员虽然注意学习, 也掌握不少的畜禽疾病知识, 但由于缺少交流, 使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与实际结合起来。

1.2 技术装备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基层畜牧兽医站经费严重不足, 国家对基层站的硬件配套设施投入较少, 基层站没有规范着装, 没有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 设施和检测设备简陋。很多村兽医室没有冰箱、冷藏包等, 村兽医员无法开展正常工作。只能靠“一把刀”、“两只眼”、“一根针”来维持防疫与检疫, 严重制约了整体服务功能的发挥。很难想象, 没有一个用现代化装备武装起来的基层畜牧兽医组织能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3 待遇低队伍不稳定

村兽医员待遇太低, 每月补贴少的可怜, 部分报酬还要靠收费来解决, 由于防疫收费难, 许多地方该收的钱收不上来, 经济收入无法保证, 严重影响了基层防疫队伍的稳定。很多人工作不安心、精力不集中、服务态度差。部分乡镇连村兽医都没设置, 遇到春秋两防临时找人开展防疫工作, 一年工作仅限两次防疫注射, 种草养畜、畜种改良、疫情监测、畜牧知识传递等很多科技推广工作则基本不能开展。

1.4 事业经费不足

由由于于基基层层畜畜牧牧兽兽医医站站在在体体系系改改革革时, 定性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而他们的工作却承担着动物防检、牧政管理、技术推广、生产调研、技术培训等大量无偿服务工作, 而国家规定的动物防检疫收费收入、动物诊疗低偿服务收入和少量财政定额补助, 难以支付人员的工资、养老保险、医疗及单位事业经费支出, 基层畜牧兽医站经济十分拮据。

2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2.1 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筹划发展策略

畜牧业已成为新时期农民增收的重要的支柱产业, 也是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政府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畜牧兽医工作, 认真研究新时期乡镇牧兽医工作的新特点, 制定一个长期的、切实可行的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推进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正规化建设。

2.2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 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 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承担动物强制免疫的监督实施、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疫情报告、兽药监督管理的政府公益性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 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 使其走向市场, 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

2.3 深化教育培训提高基本素养

深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必须重视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培训。主要应侧重政治素质提高和专业素质更新升级。在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上, 要注重抓思想理论的学习灌输、抓思想道德的劝导养成、抓理想信念的巩固坚定、抓政治品行的操守执着, 使畜牧兽医人员达到政治上的进步和成熟。在经常性的专业培训上, 要针对队伍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的状况, 适时开展各种培训, 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究、函授等方式, 使队伍在工作理念、法定职能、制度规章等方面, 不断充实新知识, 提高工作能力。要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 鼓励相关人员参加高等院校的专题研究和专业深造, 提升专业素养。在深化培训教育的过程中要联系大专院校的知名老师, 定期举行兽医人员的培训, 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要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 实行执业兽医制度。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 实行行业自律, 规范从业行为, 提高服务水平。

2.4 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工作正常进行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也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动物卫生工作者是动物强制免疫注射、畜禽免疫标识的佩戴、免疫档案的建立、动物疫情报告、法律法规和防控知识宣传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具体实施者, 有基本的经费保障, 才能确保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相对稳定, 完成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要建立科学、稳定、合理的财政保障机制, 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工作经费及村级防疫员的补贴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各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机构应实行全额预算管理。要将乡村级防疫经费列入财政拨款, 用于乡村级防疫员的工资 (依地区而定工资标准) 、培训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立和购置。

2.5 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 篇8

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用药素养兽药在畜牧兽医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治,保障动物的健康与生长。但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个别养殖户及兽医从业人员滥用、误用兽药的现象,使一部分动物产品的药残超标,产品品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不利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制约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提高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科学用药素养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基层兽医临床用药现状

兽药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物质,错误用药或滥用药物,不但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动物健康,延误治疗时机等不良后果,甚至引起药物中毒,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基层兽医临床用药常见的用药误区有以下几种:

1.见病抗菌。在基层兽医临床常常在病因不明,没有对动物疾病确诊的情况下,凭所谓的养殖经验或治疗经验,或仅仅凭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想当然”的选用抗菌药,不仅不能起到疗效,也会增加用药成本,诱发耐药性。

2.见好就收。疗程是针对病情经用药多长时间后所达到何种程度,然后再决定新的治疗方案。如未把握疗程,症状刚刚好转就停止用药,疾病会在短暂好转后复发。

3.见泻就止。腹泻是对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腹泻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治疗腹泻时,应先查明腹泻的原因,然后根据需要,适时选用止泻药,如果多量毒物引起的腹泻,则不应急于应用止泻药,而应先用盐类泻药以促进毒物排出,待大部分毒物从消化道排出后,方可对症使用止泻药。

4.见咳就止。咳嗽是对机体的保护性反射。当呼吸道感染时,咳嗽是排出呼吸道病原体的方法之一。如果见咳就止,会使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滞留于呼吸道内,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加重感染。因此在未明确咳嗽病因及呼吸道内有痰液时,不要轻易镇咳。

二、提高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科学用药素养的有效途径

1.正确诊断,对症下药

诊断是治疗的前提,而治疗是对诊断正确与否的验证。所以,基层兽医从业人员应熟练掌握疾病诊断技术,准确诊断,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药。

2.制订科学的给药方案

(1)准确的给药剂量。兽医临床多半是按千克体重来计算药物剂量的。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应按照患病动物的体重准确严格药物的剂量。

(2)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途径是根据药物剂型和吸收程度等确定的。如链霉素治疗仔猪腹泻时不宜注射而应采用口服用药,是因为链霉素注射后可很快被吸收循环到全身,口服后不易吸收,可在肠道内保持较高的浓度。对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规范的给药次数和疗程。为了使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地发挥作用,需要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因此,在连续用药时,通常每两次给药的间隔时间应严格按照药物的半衰期执行,并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有所调整。

(4)必要時的联合用药。为了提高抗菌效果,增强对重症感染或耐药性致病菌的疗效,扩大抗菌谱,使严重的混合感染获得及早有效的控制,降低毒性反应及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常常采用联合用药。

三、结语

由于行业、岗位的不同,各种类型的职业人需要具备职业素养也有差别。作为基层兽医从业人员重要职业之一——用药素养,是体现兽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然而,面对基层兽医临床用药现状,提升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用药素养仍然任重道远。基层兽医从业人员可分为专业从业人员和非专业从业人员两大类。作为专业的基层兽医从业人员,提升用药素养应从学校教育抓起,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经济有效的途径,各学科授课教师应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共同抓起。而对于非专业从业人员,除了专业人员的传承示范作用,更应对他们加强滥用药物危害的宣传,加大对滥用药物监管,使科学用药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观念上转变的结果,才能从行动上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李科利.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下(149):170-172.

[2]罗兰芬,袁维新.职业院校学生现代职业素养缺乏社会原因的分析[J].科技风,2008,(2):116.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 篇9

关键词:基层; 畜牧兽医; 动物防疫;

近几年来,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都广泛地宣传相关的工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由许多部分组成,常见的组成部分有普及相关的法律条例、收集当下最新的畜牧兽医行业信息、以及为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规划建设等。下文就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详细地研究和分析。

1、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分配现状

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工作人员人数较少,工作任务较多,负责范围相对较广,工作分配不均衡、工作强度太大,这就导致了防疫工作人员的心理负担较重,严重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效率。所以,在进行防疫工作分配时,领导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和人力调动,不可盲目分配过多的任务,给防疫工作人员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领导者也可以根据分配工作的多少和难度,适当地给予防疫工作人员奖金奖励,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2、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现状

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大部分来自兽医站,普遍缺乏专业的防疫知识,在知识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待提高。特别是针对先进的防疫设备,不能够正确地熟练使用,给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总体来说,现阶段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整体仍然处于中下水平。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相应措施如下:

要加强对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训练,反复进行测试,确保防疫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增加学术交流的频率,随时了解世界各地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最新动态。在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上,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适应,不断进行最优操作,达到一定的熟练度和准确度。

在工作内容上,需要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的效率,提高其对自身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首先,防疫工作人员要做好本人负责地区的基本动物防疫工作,辅助兽医完成基本的防疫措施。其次,对于接受过防疫的动物要进行实时记录,要求记录详细,记录内容包括防疫次数、接种时间以及周期等,要严格遵守相应的相关规定,不得擅自修改。并且,要熟悉当地常见的流行病以及突发病的发病特征,特别是针对季节性的疾病,在做记录时要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3、防疫工作资金利用现状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政府在畜牧方面投放的资金比例也在逐渐增长。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和经济条件不足的乡村,用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经费仍然不足。为了节省开支,增加经济效益,这就会使部分地区无法正常完成防疫工作,对于先进的防疫机器设备,更是没有经济条件购买,这就给防疫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或者有能力购买的地区,在机器设备损坏时,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进行设备维修,无法达到预期的防疫效果。另外,个别地区或单位还存在着防疫经费挪用和滥用的情况,导致用于防疫工作的经费更少。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对于国家和政府发放的防疫经费,每一笔经费支出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和使用说明,确保每一笔经费用在防疫工作上。监管部分应该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增大监督力度,扩大监管范围。另外,针对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地区,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帮助基层地区完成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4、小结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内容包括许多重要方面,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讨论了关于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分配现状、工作水平现状以及用于防疫工作资金的利用现状三方面,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及整改措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完成,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

参考文献

基层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篇10

1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1 缺资金

主要是政策性投入缺口较大, 扶持农户发展畜牧业的资金缺乏,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少, 技术能力差导致引进投资少, 导致一些项目建设和科技推广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1.2 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全县畜产品生产主要是原料型生产, 对进一步转化、深加工、增加附加值的水平相当低。产、加、销脱节, 缺少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1.3 销售难、防疫难

销售难主要表现在多了卖不掉, 少了不够卖, 其主要原因是饲养规模、质量与市场问题, 还有政府对畜牧业的宏观管理和对市场调控不到位。

防疫难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够, 执行《动物防疫法》的意识不强, 主动防疫、计划免疫难落实。

2 推动畜牧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2.1 克服不良心理影响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畜牧业是点多、面广和基础薄弱效益低下, 基层不重视畜牧产业存在应付心理, 对畜牧产业实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大多基层单位存在等机会、靠上级的项目和要资金的心理,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色找准突破口, 用心多想办法克服工作具体、麻烦多、回报低和投入大的问题[2]。

2.2 处理好关系

处理好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关系, 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 处理好产量增长与质量安全的关系。

2.3 抓好建设

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 抓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抓好市场休息建设, 抓好加工体系建设。

3 树立品牌

树立主导产业的生产品牌, 树立畜牧服务保障的品牌, 树立深加工的品牌。

4 工作措施

用电视、报纸和网络进行宣传, 参加畜牧方面交易会来扩大宣传, 增强主导产业的品牌效应, 学技术、学管理和引进先进设备来抓好深加工,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引进深加工龙头企业, 扩大深加工的生产规模, 创建优质深加工品牌。抓好营销队伍建设, 加强畜产品的流通, 建设高效的线上交易平台。完善基础建设, 规范经营秩序, 提高交易次数。抓好职能部门内部管理, 增强服务功能。加强执法监管, 规范畜牧业健康发展。

5 讨论

上一篇:吸烟对消化系统的危害下一篇:给水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