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高中数学十篇

2024-08-13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 篇1

我们以往的回答无非就是:把定理、公式都记住, 勤思好问, 多做几道题, 就能所向睥睨。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仔细这么一想问题就找到了原因。我自己总结了两点:

一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态度不稳定, 说不清楚是进取还是退缩, 是坚持还是放弃, 是维持还是改进, 他们勤奋学习的决心经常动摇, 最努力的时候可能就是考试后了, 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奋发向上, 可是往往投入学习的精力非常有限, 思维通常也是被动的、浅层的和粗放的, 学习成绩也总是徘徊不前。反之, 有的同学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动力强劲, 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主动向同学、老师求教, 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创造学习条件的能力。可能这些孩子不是最聪明的, 但是都能名列前茅。为什么?不用我在说了吧!

二是学习方法问题: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琢磨学习方法, 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老师怎么说怎么是, 上课记笔记, 下课写作业, 机械应付, 就好像一盒机器人一样, 从来不思考老师的问题, 都是等着大家的解决, 解决后也从不思考, 只是记录下来。之后就“老死不相往来了”所以效果平平;还有的同学今天试这种方法、明天试那种方法, “病急乱投医”, 从不认真领会学习方法的实质, 结果到了最后“武功平平”, 从来都不会将多种学习方法融入自己的日常学习环节, 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同学对学习方法存在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一节课下来, 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一样。老师有责任, 但是学生也逃不了!

由此可见,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就好比我们身体的平衡, 偏向哪一边都是错误的, 那它们从何而来?这两大基石的形成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 那我们要如何培养出来呢?下面是我的一点薄见:

一、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而训练并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 而数学语言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要逐步夯实基础,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要多动脑子, 有些同学认为题做多了, 就不需要了, 上来就写, 也许这个题你真的碰见过, 可是万一有一个小变动, 你那机械化的记忆力反而就害了你。

二、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完题目之后, 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 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 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 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 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有些同学认为这是在耽误时间, 影响做题速度, 可是你要是知道老师让你做题是为了什么?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 我认为, “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 重要的不在做题多, 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 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 甚至有偏差, 那么多做题的结果, 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 因此, 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 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 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 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 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想, 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 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 在解其它问题时, 是否也用到过, 把它们联系起来, 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 (老师布置的作业量) 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 也是不行的。 这俩点要充分总结起来。

因此, 在解题后, 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 只有勤反思, 才能“站得高山, 看得远, 驾驭全局”, 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 通法放在第一位, 我们要争取做一道对一道, 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 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三、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 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要养成积极进取, 不屈不挠, 耐挫折, 不自卑的心理品质, 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 寻找错因, 进行更正, 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少问题就会茅塞顿开, 从而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四、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 提高表达能力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 篇2

一、提高认识, 摆正心态, 培养兴趣

进入高中阶段, 学生应该尤为重视历史课。若轻视历史, 则意味着数典忘祖, 意味着否定自身存在的价值; 若忘记历史, 则意味着背叛。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给人以智慧, 教人以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邃眼光看待过去、现在、将来, 而不为眼前方寸之地所局限, 不至于成为鼠目寸光的庸碌之辈。要学好历史, 首先要对历史感兴趣, 不要抱着一种如果不考历史我就不学的心理。兴趣是种很微妙的东西, 有了兴趣, 就能很快把知识点记住, 很好地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历史规律, 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反之, 则无异于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苦苦煎熬, 但炼不出火眼金睛。

怎么培养兴趣呢? 首先要摆正心态, 不要总是抵触;其次, 多看看历史剧, 听听央视品牌栏目《百家讲坛》, 你就会发现许多有意思而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慢慢你就会发现历史并不枯燥而且很有意思;最后, 认真地听几节历史课, 就会发现学校的历史老师课上得还不赖。

二、注重积累, 多读多写

我们反对“死记硬背”, 但主张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要用基本的知识充实自己。单就历史方面的知识来说, 就很多, 这要靠平时积累。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谁也无法使自己的历史水平像钱塘潮般骤然涨起。荀子有言:“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 无以成江海。”讲的就是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重要性。如何积累历史知识呢?这是一个问题, 我想从读、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经验。就目前来看, 学生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文本资源就是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对于教科书, 学生应仔细研读, 不留死角。有些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只看正文, 忽略其他内容 (如地图、图片、表格等) 。这种看书方法不利于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 且近几年高考命题者把目光投向了正文以外的内容, 因此, 学生在研读教材时很有必要对课本中的“小字内容”或“楷体字内容”认真领会、仔细揣摩。在阅读的同时要写读书笔记, 每次考试后都应该反思总结并将总结的经验教训付诸笔端、形成文字。长此以往, 既可锻炼写作能力, 又可训练思维能力。总之, 读写结合, 稳扎稳打, 注重积累是学好历史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若无平时的苦练 , 就不会有考试后的“宝剑锋”与“梅花香”。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没有量的积累, 就不会有质的飞跃。所以, 希望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务必重视积累的过程。

三、认真听讲

在校学习、听课是学生获取新知、提升能力、培养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 我想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多加关注。

1.眼看。

心理学研究表明, 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来说, “看”的记忆为最好。课堂上, 老师集导演和演员于一体。上课时应注意看老师的表情、体态语言;看老师的板书、挂图;看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更要看所学课文的具体内容。板书是教师用提纲形式设计的本节课的重难点, 是考卷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是课文内容的提炼与升华。所以, 学生要字字句句看明白, 力争做到过目不忘、烂熟于心;挂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是老师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 所以, 学生要仔细地看, 认真地看。

2.耳听。

上课时, 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讲解分析, 听学生的讨论发言。紧随老师讲课思路, 听出重难点、考点和疑点。只要认真仔细地听, 听出关键, 听出门道, 就可以把历史知识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以面成体, 全方位、多角度把握历史知识, 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更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3.记笔记。

看明白、听清楚还不够, 还要认真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讲的就是笔记的重要性。在记笔记的过程中, 学生有个认识误区, 就是照抄老师的板书设计。当然, 板书应是笔记的重要内容, 但绝不是笔记的唯一内容。如老师的自学指导、开场白是重点也应是笔记的应有内容;如老师的总结有“画龙点睛”之效, 同学们也应该记下来, 等等。

笔记记在哪? 历史课上笔记一般记在教科书页边空白处, 学完一课后再将笔记整理到笔记本上。自己总结整理笔记的过程, 是一次再认识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 加深记忆, 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

什么时间记笔记? 应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 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 逐步培养听记结合能力。

4.积极问答, 训练思维。

课上答问, 一种是内心独白的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来独自答题。这是学习的有效方式, 回答无论是对是错, 你总会有收获。在答题之前, 你总要积极思考, 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当然, 还要积极向老师提问, 及时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问。

四、独立思考, 学思结合, 交流探究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在历史学习中, 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多思。不论在哪个学习环节, 何种学习任务中, 绝不盲目接受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 从而保持自主性, 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许多学生一看到高考试题中的新材料就“晕”了, 因为平时的阅读太少了, 对新材料有“恐慌症”。历史学习应是“开放”的, 所谓“开放”是指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交流, 带着课本上的问题, 查阅资料、寻根问底;能够以课本知识为依托, 看出现实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具体到课本就是好好利用每单元的“学习建议”、每课后的“探究学习总结”、书后的“历史学习推荐网站”, 带着书中的问题查阅资料。除此之外, 一些历史专注、论文、影视也可以浏览观看, 做这些并不是弃本逐末, 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 适应高考。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改变观念;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120-02

1改变观念

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可较快提高成绩。特别在初三,通过大量的练习,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即使是这样,某些同学对有些问题理解还不够深刻,例如:求解x2-5x-6=0的根,一些同学就解不出来,不会因式分解,不会配方,不知道求根公式。刚上高一,第一章就是集合,常常会遇到含参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例如,求解含参的一元二次ax2-5ax-6=0这类方程的根,需进行分类讨论就更不会了。高中数学知识点多,难度大,进度快,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透所学内容确实不是所有学生能够做到的,它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2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既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避免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也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2.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的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3做好复习和改错工作

3.1做好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及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还应注意一些典型例题,将其典型例题的解法记住,并掌握好。

3.2做好改错工作

对作业中、测试中、月考中的错误,要及时改正过来,要有一个改错集,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4关于做练习题量的问题

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所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把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另外,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没有将来去研究数学,做数学家的意思,而主要指的是不反感,不要将数学学习当做负担。“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要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你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你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你也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最好的老师。

How to Learn Math in Senior High School

Feng Yanling

Abstract: Compared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math in senior high school is more abstract and theoretical. Thus, many students couldn’t adjust to the changes. First, learners will meet function, which is totally theoretical to them. Later, they will learn geometry. Their ability of imagination can’t be formed immediately. Some 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cult to learn math.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the writer offer some advice.

怎样学好数学高中 篇4

一、读好课本,学会研究

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课本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因此,同学们应从高一开始,增强自己从课本入手进行研究的意识。可以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另外,学生要尽可能独立解题,因为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更是一个研究过程。

二、记好笔记,注重课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高45 分钟课堂效益。

其次,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 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再次,如果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种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最后,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 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三、做好作业,讲究规范

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也很有必要.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必须独立完成。同时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主动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写好总结,把握规律

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 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 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坚持“两先两后一小结”(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写好每个单元的总结)的学习习惯。

五、练好悟性,提升能力

学习要注重反思,练好悟性。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反思中才能培养和提高。数学内容的巨变和学习方法的落后,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如山,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最好的悟性。

高中生应该怎样学好生物 篇5

一、学习生物的意义

第一, 对于高考的意义。从功利主义出发, 学习生物对于快速提高高考成绩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高中生物在高考中大约占80分。相对于物理、化学来说, 它所占的分值是最低的。但是在高考中, 没有主次之分, 80分同样很重要, 因为一分之差就可能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相对于物理、化学的难度来说, 生物是比较容易的, 只要花少量的时间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第二, 对于个人及社会的意义。从实用主义出发,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产、国家建设中, 生物是无处不在的。例如, 个人的合理膳食、身体锻炼与保健、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都与生物相关。

二、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总结

根据《生物教学大纲》, 高中生物主要可以分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等, 以及元素的作用;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成分及作用。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 最有效的掌握方法就是记忆。

第二部分, 细胞。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二是细胞增殖;三是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四是植物细胞工程;五是动物细胞工程。这一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在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两个知识点上, 需要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而其他内容则需要记忆。

第三部分, 生物的新陈代谢。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二是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三是光合作用过程、实质及影响因素;四是生物固氮的种类及意义;五是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大代谢的代谢过程及产物;六是细胞呼吸, 掌握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过程及产物。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第四部分,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以及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殖的种类和生物发育的过程及状态;二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三是性别的决定因素与伴性遗传;四是细胞质遗传;五是生物的变异;六是基因工程、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生物的进化简介。这一部分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部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这一部分主要是讲植物和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六部分,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这一部分主要是讲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以及发酵工程。

第七部分, 生物与环境。这一部分主要是讲生态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人与生物圈关系。

三、学习生物的方法

第一, 强化记忆。高中生物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点, 像上面所讲到第一部分——生命的物质基础里面就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 微量元素有哪些, 大量元素有哪些, 等等。有很多人认为生物是一门偏文科性质的学科, 只需要背下来就可以了。其实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需要记忆, 不能因为它需要背下来的东西多一点就下那种结论。记忆是进行一切学习的前提。只有将基础性的概念牢记才能深入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第二, 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生物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各部分的知识点是互相关联的, 前面是后面的基础, 后面是前面的延伸。同时, 生命体的各个结构和部分也是相互联系的, 正如大家常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 高中生物里面的重点知识点“DNA”, 就会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这两个部分出现。我们在学完“生命的物质基础”之后很久才会学到“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间隔太长, 大家可能都忘了DNA是怎么回事了, 那我们在后面学习的时候就应当将前面所学的有关“DNA”的知识复习一下, 以便跟后面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对DNA有全面系统的理解。

第三, 重视实验操作。很多生物现象不是口头表述或者文字描写能说清楚的, 只有通过实验操作, 才能让同学们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认识。例如, 我们在学习细胞的结构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自己做切片或利用已经做好的永久性切片进行观察;在学习DNA和RNA的时候, 就可以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进行观察。

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 篇6

一、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拉近彼此的距离, 对那些数学基础不牢固的学生要总结出原因, 是课上没有认真听讲, 还是公式不会利用等等, 课上多提问他们, 学生对于老师的关心不会无动于衷, 这些都会转化成他们学好这一学科的动力。

教师在课上尽量使用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作为参考, 再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问题, 以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当学生对一些重点或者难点问题能够理解、运用时, 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当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时, 学生自然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

知道怎样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上课前将要讲的知识先进行自学, 做到初步理解, 看有哪些是自己需要着重掌握的, 为课上的学习做好准备。这一步也是初中生适应高中学习的很重要的一个过程, 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预习的意义

预习的意义就在于可以使学生独立进行学习, 可以掌握一些自学的技巧, 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预习还能使学生知道要讲的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使课上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提高听课的效果。学生在听教师讲解预习中自己不清楚的部分时, 自然会集中精力听讲, 从而真正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2. 预习的基本方法

可以将预习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看。即指学生把要讲的内容看一遍, 理解主要意思。比如, 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等就做到尽量理解。如果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内容, 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着急, 可在内容下面标注特殊记号, 以备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或课后咨询老师。

(2) 记录。即指学生对于重点内容、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要标上记号, 上课时则仔细听这一部分。

三、课上做好笔记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

在高中阶段要学好数学, 在学习方法上就要有所改进, 其中做好笔记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份好的笔记不仅能反映课上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还能为今后的复习提供重要的资料。数学笔记应该记录以下几方面内容:

1. 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应将课上自己没有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 等到课后或者请教同学或者请教老师, 将知识点弄懂, 否则很容易造成“一步跟不上, 十步撵不上”的局面。而且, 对于不明白地方, 学生一定要抓紧时间及时解决, 不给自己留下知识的空白区域, 否则, 时间一长, 漏洞会越积越多, 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信心。

2. 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学生应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某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记下来,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3. 记总结性的内容

学生应将教师临下课前对这一节课的总结记下来。这些内容一般都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有利于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最后进行复习时, 先看这些总结, 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记自己所犯的错误

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错误, 不怕错误简单, 只要弄明白, 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是进步。学生对于自己的错误一定要高度重视, 因为这代表着自己对于某些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 记下来以后要重点复习这部分知识点, 这样才能在错误中得到提高。

四、认真做好作业, 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除了课前预习, 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 还要认真对待课后的作业, 因为布置的作业都是对课堂知识的运用。教师平时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除了书面要整洁, 解题步骤也要清晰有条理。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 在考试中学生才能交出一份让阅卷老师心理舒服的试卷。此外, 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并在做作业时集中精神、讲究效率, 不拖泥带水。如果本来几分钟就能完成的题目拖到半个、一个小时才完成, 容易让思维发散, 不利于数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高一开始抓起, 并且要坚持下去, 时间长了, 学生的数学成绩自然能得到提高。

进入高中后, 教材的知识量显著加大, 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要求, 解决一个题目需要几个知识点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 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不动一番脑筋, 就不可能解出题目。所以, 学生自己要制定一个学习目标, 有了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然后, 学生再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将预习、课后复习、做题巩固的时间都安排好, 该做什么时就集中精力做好。此外, 笔记要定期整理, 及时补充不完善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除了指导学生进行上面常规的学习,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数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 教师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然后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 也大大加强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除了善于传授知识, 还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 学习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 学习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将上面的方法坚持下来, 是否能够积极地进行思索。

当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 教师要对重点知识进行及时总结, 设计一些必要的练习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那些检测结果不理想的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查找原因, 对掌握不牢固的知识重点加以强化练习。对于学生来说, 在检测后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认真分析试卷中自己出错的地方, 深究做错的原因, 找出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和盲点, 并将这些心得记录在专门的错题本中, 并在试卷中标明出错的根由, 以备日后复习之用。

普通高中学生学好数学并不难 篇7

首先, 我觉得应该给他们信心。我会用心去和他们交流。刚刚升入高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对高中生活抱有很多的希望和憧憬。由于他们在中考中已经失败了一次, 他们不想在高中还是失败, 所以他们也都总结在初中时学习的不足之处, 在高中能够加以改正。通过在高中学习的三年不让自己比别人更差。因此他们是带着很大的决心和希望来的。当我上第一节课时, 我会和他们交流一些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指出方向。同时要介绍高中数学的模块, 以及各个模块所涉及的初中数学知识, 在这里我会鼓励他们,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认识产生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认识上的偏差就会产生行动上的错位, 行动上的错位必然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这里, 重点帮助同学们澄清关于初中数学基础不好对学习高中数学的影响很大的问题, 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还会举一些以往教学上的例子, 以此来激励他们学习高中数学。同时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但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不要把高中数学说的多么难。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太多的畏难情绪, 心理上也就不会太排斥数学。还要给他们介绍高考中数学试题及难易程度。告诉他们考九十分, 一百分和一百分以上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这样他们就会给自己一个目标, 并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让他们先在心理上有着这样的想法, 学好高中数学真的不难, 只要你努力。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信心, 学起来也就会很轻松。

其次, 在上课期间要注意对学生们数学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 学生感兴趣的学科, 学起来轻松自如, 心情舒畅, 成绩也满意。同样对感兴趣的事情, 会有无限的热情和巨大的干劲, 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去做它。日本教育家木村久有一句名言:“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可见培养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如果要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感兴趣, 那么上课时, 你的讲解就要有趣, 而且要让难于理解和枯燥的数学词语变得生动、有趣。例如, 在讲映射时, 学生就很难理解映射的概念。我就把映射比作人在照镜子, 一个人可照出一个像, 一排人也可照出一个像, 但一个人不可照出多个像, 也不可以没有像。也是说映射可以简单记为一对一、多对一、但不可以一对多, 也不可以没有元素与之相对。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容易记忆, 同时还让学生觉得数学很有趣。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同时又增加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我觉得讲课如果能把难于理解和枯燥的数学词语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不但愿意学, 而且他们也会对你很钦佩, 进而会起到“亲其师, 而信其道”的效果。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再次, 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由于他们的基础薄弱, 那么数学思想肯定不会太系统, 同时运算能力也不会太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很注意对他们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尤其是在习题课上, 我会对一类重要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问题的重要性, 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我会教学生解决每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因为思考问题在高中阶段学习数学是很重要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要遵循认识规律, 善于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 进行独立思考, 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做到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 善于从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 挖掘问题的实质, 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 透彻明悟。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 就说明他思考不够, 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不了。

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因为初中运算量本身就不大, 他们在初中很少动笔, 养成了不动笔, 就算题的懒毛病。但高中数学就不同, 它不但需要思考还要多动笔, 否则问题就解决不了。例如, 数列问题规律性强, 有些题只有写出来才能看出其中的奥秘, 以及和前后的联系。所以多动笔就显得很重要。同时高中数学题有时也需要很大的运算量才能解出来。例如, 解析几何中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问题都需要很大的运算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很注意学生运算的能力的培养。

最后, 我觉得在教学中要有耐心和爱心, 并且要时刻注意学生们的情绪的变化。我认为耐心和爱心是让普通高中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而且经过中考的失败, 他们的心理很脆弱, 更容易受到伤害, 自尊心也特别强。有时会有知识点听不明白, 或理解不上去, 我会主动询问他们, 并帮助他们再讲解一次。直到会了, 理解了为止。尤其在讲解习题时, 更要有耐心, 有时可能讲一遍、两遍、三遍……直到他们会了为止。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问问题, 哪怕是刚讲过的知识点不明白, 也可以问。而且不打击学生, 不挖苦学生。各个问题都会耐心地给他们解决。让学生们知道老师是真心希望他们学会知识, 老师是有耐心的。久而久之, 在老师的正确的引导下, 他们就会形成问问题的好习惯, 自然也就学会了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们的情绪变化, 他们有时对某些问题不理解或者是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成绩还是不理想。这些都能引起他们的情绪变化, 如果引导不慎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进而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 我会主动找学生, 用真诚和爱心去和他们谈心, 和他们交流。知道他们的情绪变化的原因, 帮他们解决。让学生体会到你的耐心和爱心, 重新拾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 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放弃自己,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加之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的学生学好数学并不难。

摘要: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都比较薄弱, 而且在初中他们的成绩都是中等或偏下。所以到高中后, 学习起数学来就更加困难。同时他们也都有畏难情绪, 认为自己本身就学不好高中数学。

怎样让学生学好高中物理 篇8

关键词: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是学生认为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学生之所以怕学物理,除智力因素外,缺乏对科学的积极的情感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学习物理要有正确的方法

一、尝试错误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经常先确定一个解题的方向,选用某一方法试探性地力求达到解题目标。如果这种试探过程毫无结果,或许就可以从这一错误方法中获得正确解题的启示。这种做法就称为尝试错误法。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尝试错误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规律的实质;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归纳出科学的方法。

二、小结的作用及进行

当学习告一段落时就需要进行小结。小结什么?如何进行?这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顺序来实现:

(1)首先考察知识的类属、性质、意义。考察知识的类属即是要将所学知识归到一个知识体系中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考察知识的性质、意义即是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知识的本质及其作用。

(2)对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理解:理解知识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差异;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规则、方法、和步骤,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对知识间因果关系的理解:认识某一物理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某一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

(4)对逻辑关系的理解:认识概念、规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与相应的依存与类比关系。

小结的目的从本质上是深入对知识的理解。关于理解要经历以下阶段:关于知识字面的理解;关于知识的解释(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或举例、或论述);关于知识非本质的认识(能够区分本质与非本质因素);关于知识在新情境下的应用。

三、情感教育与物理学习

1.科学中蕴含着人类优秀的情感品质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冲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正是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科学的大门,而每一个儿童天生具有这种情感。研究过程中的喜悦与快乐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这种情感体验也是研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感之一。在科学活动中还可以造就人的客观、公正、无私的情感。因为科学研究和学习都要求人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由此可见,学习科学的过程蕴含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个过程也正是培养高尚的情感的过程。

2、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物理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让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胆怯、恐惧和过度焦虑之中,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是希望利用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以高中物理课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一)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二)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怎样学好高中政治 篇9

1.钻进去。是指我们要深入挖掘课本,理解、掌握、识记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尤其强化重点,在第一轮复习中主要侧重的是这一方面。这一步必须做好,必须扎实,只有切实钻进教材,理解教材并识记教材,才能既为做选择题打好基础,也能为将来构筑政治知识大厦填充合格的砖瓦。

2.走出来。指知识分类、知识体系的构筑。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政治学习也一样,既要记得死去活来,还要掩卷而思。合上课本,回想每一本书每一单元每一节每一框所包含知识点。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在做主观题时,能够有所想,能够快速答,能够全面准确的答主要的理论观点。比如,“用政府的有关知识回答……”,如果你准确明了有关政府的理论观点,再仔细琢磨材料,用什么答什么,基本可做到万无一失。估计每个老师都给我们构筑了全套的知识体系,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听听看看,而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自己能够亲自构筑出来,把老师的变为自己的,这样,我们就真正走出来了,书也就读薄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只有钻进去,再跳出来,才能既体验了庐山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景,又能从整体上把一点一滴零碎的风景融汇成整个庐山的全貌。政治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怎么审题——大范围,小范围,抓题眼

政治主观题,一般是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我们在看问题即审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首先,弄清答题范围。大范围,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本书;小范围,哪本书的哪个知识块甚至哪个知识点。范围弄错了,一分都得不到,所以这一步非常关键。为此,我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能够走出来,熟悉教材,构筑好知识体系。比如,“用方法论有关知识回答……”大多学生大范围弄错,经济政治文化,乱答一气;再比如,“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些学生却不知是哲学第三单元,即使知道是第三单元,但没掌握这单元的知识体系,结果作答抓不住要害,白费笔墨。

2.其次是抓题眼,即问题中有效的字、词、句,这是我们有效阅读材料,捕捉材料信息,搜集知识库,准确快速作答的关键。比如,“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所采取措施的认识……"。在作答中,个别学生抓错了题眼,大谈对”国家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的认识,却丝毫没谈对”改革所采取措施“的认识,结果答案只可能是碰对了可怜的两三分,甚或一分也没有。再比如,”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当前,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搞好城镇化建设……“这道题的题眼:”政府“、”为什么“、”搞好城镇化建设“。所以答题时,除了答政府为什么要干什么,还得稍微考虑城镇化建设的政治方面的意义,但好多学生题眼没有抓全,只注重了政府为什么干什么,却忽视了城镇化建设的意义,错失几分。所以,在审题时,题眼一定要抓全抓准。

科学审题,它会让你的政治学习事半功倍。

三、怎么有效阅读试题中一个又一个的材料——详读泛读,详略得当,为文综节省一分一秒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的答题得分至关重要。曾经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做选择题可以,差不多每次错的不超过两个,但主观题却得不了分。我一了解这个学生,和猜测的基本一致,这学生怠于记忆,但善思,思维阅读能力十分了得。所以选择题做得很好,但主观题做不到理论统帅材料分析。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从小学到现在一点一点逐步积累的能力。尽管如此,我们也得有临时抱佛脚的智慧和信心。

1.先看问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看问题即审题,上文已经提到了,就不再赘述。

2.详读与泛读。一般情况下,看了问题,就基本知道该怎么阅读材料了。有时,材料只是导出问题的引子,这类材料要快速泛读;有时,问题只和材料的中心思想有关,这类材料的阅读,先走进去通读,再走出来掩卷而思,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主要意思,然后切题作答;大多时候,问题的答案要在材料里体会,这时要步步为营,逐字逐句仔细琢磨,层层意思认真体会,同时把琢磨体会到的和所识记的政治理论相结合,逐条分析解答。

总之,最有效的阅读,就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材料中,全面准确搜集对回答问题有用的信息。

四、怎样答好主观题——理论统帅材料,由主到次、详略得当、内外互补

在阅读材料审好题的基础上,正确作答是先前所有工作的归宿,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论统帅材料分析解答。在审题时,是材料引导归纳理论,答题时则要理论统帅材料,即理论+材料分析。常有学生这样评价政史地的答题:地理试题,是什么就是什么;历史答题,可以天马行空切题切理恣意发挥;但政治答题,切题切理随意了很多,却得分可怜,甚或零分。我说,你的随意答题虽然在理,却是常人之举,不懂政治但懂道理的人,也会如你一样答得在理。我们学政治的独特之处,是用所学政治理论统帅你所分析的道理,即理论+材料分析。所以,学好政治,识记理解政治理论是前提。

2.由主到次。在审题阅读材料时,捕捉到的最明显的信息所呈现的理论,是应该首先作答在卷纸上的,这样由主到次以此类推,最后可答不可答的知识点,如果时间允许,就最好答上。

3.多角度分点答题。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要么对于一个意思,多点狠劲阐述,答得再多,阅卷老师只给一个知识点的分;要么是多个意思却归结为一点来作答,结果容易被阅卷老师漏批少得分。正确的答法,应该是从多个角度分点来回答,做到各点所表达的意思都不一样。另外还要看分下菜,分数多,尽量多角度多点回答。4.详略得当。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最棘手的问题。该详该略,需要针对出题环境具体分析。不过一般来说,在一道综合题型里,涉及的各个小知识点要略答;而就某一个知识点所设计的问题,这个知识点需要详答。比如:

1、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需要详答。

2、用矛盾有关知识分析……或者更大范围: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矛盾主次方面则可能是众多答案要点的其中一点,这时一般只切题略答。

5.注意材料内外互补。一类问题是,除了主要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思索答案外,有时还得稍微兼顾材料以外可以回答问题的理论。另一类是,直接看问题就明了了答案内容,尽管如此,还需要看材料,凭借材料的有效信息再补充答案。这样材料内外互补,得出的答案就比较全面了。

五、怎样做选择题 ——读懂、排除、比较

对于选择题的作答,我这里不想多啰嗦了,老生常谈的那些方法:排除法,比较法,比较时优先考虑直接和本质的选项……但我需要提醒的是,作答时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是战胜困难的法宝。要有信心的去读懂材料,去看每一个选项,相信自己经过认真思考,一定能够透过迷雾,选择正确的选项。若没有信心,看题时浮躁,选择时 随心所欲,难保准确性。都一个脑袋,别人能思考做出来,咱一定也行。

六、政治学习与时政的关系——政治为时政(现实)服务,时政引导政治学习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 篇10

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弱

学生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 第一要做的是读题. 读题是为了审题. 而读题是解题中重要的一环. 因为未知这把锁最终要靠已知这把钥匙来打开. 而很多重要的信息都会在题目中给出或者通过其中的已知条件经过演绎推理得出. 学生往往会忽视读题的重要性. 有的同学在做题时, 根本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 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 添字、漏字, 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 理解错误了, 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 从整体入手, 给关键性的词做上记号, 深入地理解, 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提高了读题的能力和经验, 为顺利、正确地解题打好了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 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 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才分析题意, 找准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并运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的关系. 2. 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 在解题过程中, 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 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 所以在读题时一定要求学生圈出题中的关键词. 学生的读题能力提高了, 审题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二、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弱

曾经有这样一个题目: 在数列{ an} 中证明: 数列{ bn} 是等差数列.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 学生知道证明数列 { bn} 是等差数列, 即证明bn + 1- bn是一个常数. 但是苦于不能把常数找出来. 考后讲评时发现问题出在这里: 学生不知道bn + 1如何表示. 原来障碍在此! 实际上, 由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推理. 但是, 我们在教学中却不能忽视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能力. 高中数学很注重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的培养: 1. 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2. 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 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弱

初中生可以模仿做题, 他们模仿教师思维推理较多, 而高中模仿做题、模仿教师思维的学生有, 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 学生不能全部模仿, 即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 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 现在高考数学旨在考查学生能力, 避免学生高分低能, 避免定式思维, 提倡创新思维和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初中生大量地模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式, 给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僵化的思想, 封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 要不就错, 要不就答不全面, 大多数学生不会分类讨论.

四、文科生听课效率低

听数学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 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 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 更要抓住重点, 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 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因为文科生受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的制约, 所以课堂上听课效率低下, 限制了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因此, 教师要在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最好能够以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通过日积月累的习惯形成, 学生听课才更有针对性, 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五、学生不重视笔记

文科生不重视做数学笔记, 认为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才需要记笔记. 这是对数学教材的忽视. 高中数学教材内容高度精练、抽象, 为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不可避免会补充很多内容和方法, 如果不做笔记, 一旦遗忘, 课后难以复习巩固; 而做笔记和整理笔记, 既参与教学活动, 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好的笔记, 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所以,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做笔记, 养成做数学笔记的习惯, 如记典型例题、错题本等.

上一篇:猪瘟研究下一篇:知识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