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十篇

2024-07-29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篇1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大部分从农业科研院所转制而来,在面向市场的体制转轨阶段,农业科技企业仍存在缺乏激励机制、创新动力不足、社会资源整合程度偏低、产权制度不清、治理结构不健全等较多问题,没有发挥出对农业发展应有的支撑作用[1]。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形式——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尽显活力,虽然农业科技园区在发展中也存在障碍性因素,但是凭借其制度创新优势来克服科技企业发展的诸多障碍性因素,体现在农业科技园区能依靠政府统一管理、规划设计指导、资金投入和税收减免及创新上予以的政策扶持,为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国内学者从诸多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杨金深从转制型科技企业的产权和治理结构、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构建和以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分析[1];董德显描述了国外多姿多彩的农业科技园,以假日观光、科普教育、试验示范等为主题的农场、公园和科技园等[2];钟甫宁、孙江明建立了以建设基础、内部和外部效益三个角度评价的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运行进行了分析评价[3];盖会权等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运行环境和动力机制,提出政府应进行宏观指导、财税支持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及园区的企业化运行机制的政策措施[4];王博文等分析了杨凌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杨凌农业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发展的战略[5];黄钢等从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形势出发,分析其本身存在的思想观念、投入、产权、成果转化和管理等问题,提出新形势下科技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产学研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思路[6]。但目前的研究仍缺乏从理论层面对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互动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因此,本文从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其主要发展载体——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入手,从理论层面对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1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

1.1 农业科技企业及其发展状况

所谓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以从事或推进农业新生物品种、新设备技术、新生产工艺、新产品开发为主,能够在科技研究、开发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研究开发成果,或吸纳外来研究成果进行后续创新,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品规模生产的企业。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形成的历史较短,现有农业科技企业数量较少、实力不强。目前,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科技企业逾千家,主要从事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精细农化、兽药、疫苗、生物技术农业工程等农业科技产业开发项目和业务。1995年以前,农业科技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为国家各级科研院所转制而来,从1995年开始,各农业科技企业加快了企业的改制进程,逐渐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企业。

1.2 农业科技园区及其发展状况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多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开展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工作,且发展态势良好。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装备、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集成创新和示范的模式场区或平台。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能力较强;而省市、县级的发展水平,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能力水平,亟待整体提高,更好地成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良好支撑。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探索和模式尝试,从1994年起开始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科研教学单位等社会各界对园区的建设工作都非常重视,并在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建立了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试点,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进和孵化了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截至2004年底,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入园企业总数已达2 245家;园区自主开发项目975项,引进新技术1 606项、新品种7 959个,推广新技术2 232项、新品种2 775个[7]。目前,一些发达省份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水平较高、投入大、科技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转化效果好,这些农业科技园区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培育龙头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和带动农民增收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1.3 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定位不准。各地的农业科技园区趋于雷同,普遍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高精尖轻实用高效”的思路,例如,不分东南西北一窝蜂搞高档次温室大棚,而不少成了形象工程;有些园区套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的做法,过分追求现代化的高起点、高投入,脱离了我国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政府主导型居多。相当一部分农业产业园区为政府主办,产权不清,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经济效益差,投资回报率低,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3)缺乏统一领导和统一的指导标准,影响规模效益的发挥。大型农业企业和非农工商企业投资建设不多、机制不活,管理落后。多数名为科技园区,其实科技含量并不高。园区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能力弱。

(4)重物质轻科技。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技术要素的投入比例不恰当,过分依赖物质资本投入,而对人力资本与技术要素的投入重视不够。

(5)园区科技水平低,没有形成科技企业的良性运行平台。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投入水平低,造成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能力低;创新动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仍缺乏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基础;农业高新技术的储备和开发人才不足;农业科研体制滞后,农业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市场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不能形成很好的相互支撑。

因此,必须从农业科技园区制度创新角度,搭建好农业科技企业创新的平台,形成园区与企业的互动,促进科技水平和创新绩效的提高。

2 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分析

2.1 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微观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充分运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国民经济发展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一个产业总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和装备逐渐从工业部门扩展到传统的农业部门,从而带动农业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美国农业的现代装备水平、信息化水平、特别是农业投资的密集度还略高于一般轻工业,农业的资本与劳动比例非常高。因此,遵循一般发展规律并适应中国特色,为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竞争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竞争力,就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这涉及到“谁是农业科技的提供主体”问题。一般说来,农业科技进步具有显著的技术外溢性特征,这客观上决定了农业科研的投资主体部分的公共投资特性。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农业科研与转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础研究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而科研转化大多由农业科技企业承担,这一分工合作模式,既体现农业科研基础性工作的技术外溢效应,应当由国家作为投资主体而提供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又体现农业科技随着物化产品的生产而具有的专利特性,在得到较好知识产权保护下,能取得并独享较好经济效益。如何形成基础研究成果,取决于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水平、制度设计及激励机制的建立,而基础研究成果如何形成创新成果、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关键,而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成为联接二者的关键枢纽。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左右,证明这一联结和转化并不顺畅。

2.2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及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作用

对于农业科技园区主体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协调问题,其内涵功能的科技集成、导向、示范、辐射都是主体功能,外延功能的培训和农业科普也是主体功能,其他如旅游、休闲和文化教育等是辅助功能。这明确了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功能是其主体功能,吸收公共基础研发成果进而同农业科技企业合作。农业科技园区为农业科技企业搭建平台,吸引农业科技企业入驻并与之合作,共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实现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合作共赢。

现阶段,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农业科技进步成果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农资部门和农业科技企业。农民部分地从农业科技企业购买良种、农药、化肥,学习养殖、栽培技术等,同时获得较好的服务保障,比从农用生产资料零售商获得物化农业科技产品具有明显的技术服务优势。在长期的竞争中,农业科技企业占据主导优势。因此,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作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展示平台和运作载体,农业科技企业依靠农业科技园区,其示范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科研院校是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源泉,农业科技园区是农民学习新技术、新模式的场所,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平台与技术集成的载体。作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良好载体,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集成、示范为主要功能,面向广大农民使其增收致富,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3 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建设

农业技术创新及其外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导致农业科技企业之间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对于企业集群或产业集聚的出现,有着运输成本的节约、市场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效应、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等多方面的解释,其中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效应起着关键作用。产业间或产业内的技术创新外溢、知识信息的传播,直接导致企业创新的成功和创新成本的降低。但是,企业集群发展或产业集聚需要诱发因素,按照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搭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创新平台,诱导农业科技企业集聚于科技园区内,共享技术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形成;通过科技园区提供的试验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企业利用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成果,使农业技术发明和新奇思想快速转化为农业创新活动,进而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企业借助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平台,服务于农业的微观经济主体——农户、农业企业,形成信息、产品、资源共享的网络结构(图1)。

3 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建议

在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上,二者的功能定位要清晰,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展示和运行载体作用。

3.1 切实进行农业科技企业制度变革

(1)农业科技企业产权制度变革。转制型农业科技企业要明晰产权,首先要做好国有资产的核定、剥离、重组和管理工作,通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等程序,理顺产权关系,明确投资主体;进而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建立自主经营的企业管理体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产权制度的创新,广泛筹集资金,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逐步解决研发和转化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2)农业科技企业组织制度变革。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国家各级政府机构不再直接干预农业科技企业发展,而是提供公共服务。农业科技企业自身要不断完善由综合服务体系、科学研究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开发体系等组成的组织体系,优化由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监督层、咨询层组成的分权制衡体系。

(3)农业科技企业管理制度变革。农业科技企业应建立股份制,围绕公司制的要求,分别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等分层次的组织机构和权力制衡机构,并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和权力,不同权力机构之间权责分明,形成层次分明、相互制约的权力制衡机制。

3.2 农业科技园区要发展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的真正载体

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应从技术体系、发展范式、独立地位、轨迹和模式上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的合作,进行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拓展农业科技园区功能,确立以支撑区域现代农业为主导方向的功能定位,园区发展与区域农业发展结合,体现区域特色,突出优势和特色,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推广作用。农业科技园区的效益职能和公益职能并举,效益型园区和公益技术服务型园区共存,按照综合效益原则,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和体系,理顺关系、创新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顺园区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农民的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园区运行模式和机制。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要与国际国内关联企业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联系与合作,以技术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组织结构的虚拟化和规模化,以此降低农业科技园区的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园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园区真正成为企业的运行载体。

参考文献

[1]杨金深,于慧丰.转制型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1):28-31.

[2]董德显.多姿多彩的国外农业科技园[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17(5):43.

[3]钟甫宁,孙江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J].农业开发研究,2007,13(1):21-27.

[4]盖会全,李其才,李中新,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99-101.

[5]王博文,孙养学,李桦.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战略研究[J].乡镇经济,2006,13(2):45-57.

[6]黄钢.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6):31-35.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篇2

在11月5日开幕的2011中国杨凌现代农业高端论坛上,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 我国将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积极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 不断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策略, 实现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和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

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农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 土地、水等农业生产资源刚性约束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下,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是中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 保证基础农产品自给自足的重要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 挖掘增产潜力。

农业企业创新“七把剑” 篇3

看到政策机遇,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手中有资源,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产品?

农业投资大,回收慢,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农产品需要品牌,需要营销,但不知该如何去做?品牌如何从区域市场、本地特色走向全国?

如何和现在商超渠道对接?如何构建销售网络?

解决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全新的运营模式,将市场迅速激活。

维持性创新

根据企业既定的战略与品牌方向以及市场的发展,渐进性地完善现有产品,向市场提供更具需求性的产品,逐步抢占更多消费人群以及销量。这是企业基本的产品创新模式,是企业不断跟进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

运用这种创新模式的,往往是行业老大,善于集团军作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逐步侵轧对手,从而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此类创新以来自江西的茶油品牌——润心茶油为代表。其运作者青龙科技公司以一款战略新品迅速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使其成为“中国第一山茶油”。

应该说,这个品牌的成功就是在于没有大的企业变动的情况下,进行维持性创新,开创第二代高品质食用油,提升了产品内在价值,提高了产品的价格空间,使润心茶油走上了高端路线。

商业性创新

商业性创新更多的是对产品现有卖点的重新梳理与定位,并通过营销模式、包装及促销方法的改变,对产品进行重新打造,让消费者有全新的认识,从而促进企业成长,提升企业品牌,带动企业其他产品销售。

这更像是重装骑兵营,旗帜鲜明、冲击效果好,能够快速打开市场,并取得显著效果。

此类创新以乌江榨菜为代表。原本是一个酱菜市场的小品类,但乌江榨菜却以快、准、狠的商业性创新,在市场上迅速崛起。

但是,商业性创新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需要在前期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从产品包装、产品卖点、到后期推广,促销安排都需要环环相扣,并充分利用好每个环节的作用。

转型性创新

严格来说,这类创新模式是“维持-转型性创新”,即在企业原基础上进行一定革新,重新构建现有产品种类,一般会极大地改善甚至彻底改变某项业务,而且常常会在产品的市场份额、利润水平和消费者接受度方面带来突破性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转型性是在集中挖掘企业优势的前提下,针对市场或潜在市场进行品牌、产品、营销模式、渠道等的合理转型性创新。

此类创新以今麦郎为代表。用一碗“弹面”,在方便面日渐下滑的情况下,却“弹”出了一个新的市场机会。

在充分利用原有资源优势的情况下,今麦郎进行战略转型,不但快速占领消费心智,而且借此提升了品牌地位。

颠覆性创新

企业以全新的产品或服务进入全新的业务领域,或对市场原有结构进行颠覆,从而重新界定产品属性,创造全新的市场价值。颠覆性创新堪称“埋葬”市场原有产品的终结者。

应该说,“操刀”这种创新模式的,是两军阵前、稳坐军帐、执掌“帅印”的将军,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变化寻找,制定出最适合企业的战略新品,短时间内实现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开创性成功。

此类创新以白家食品的“爱紫记”为代表。这款首次使用紫薯为原料的高档休闲食品,一上市就受到追捧,因为这个品牌更契合崇尚时尚健康的年轻人。

颠覆性创新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企业战略的创新。只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才能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为新产品空间的占位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整合性创新

企业围绕自身独特的资源能力、优势,设计链条性关联盈利模式,挖掘利益相关者间的吸引力,为利益相关者编织一张盈利模式矩阵,让他们各取所需,各得其利,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分散交易风险、升值交易价值的目的,形成生态价值网络。

尝试此类创新模式的,是典型的和平家,有他在,战场变成了演习,他更多时候会从企业利益出发,通过完整的调研、分析、综合考虑后,结下利益链条网络。

此类创新以龙润普洱茶为代表。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龙润普洱茶从产地品牌中跳出来,成为国内第一高端政商茶饮品。

整合性创新是建立在企业对于行业、消费者、消费环境、大趋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点关联度等各方面的深刻理解之上,对各种因素的统一运用,以各方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才是成功的关键。

破坏性创新

利用行业的进步效应,从产业的薄弱环节进入,颠覆市场结构,进而不断升级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一跃进入行业的领先地位。

运用这种创新模式的,更像是军医,像扁鹊,看到企业被满身“毒瘤”压得寸步难行,大胆下刀,彻底割除原先的市场症结,洞察瞬息万变的市场,寻找新的切入融合点,为企业“再生”创造机会。同时,他也是拳头产品的缔造者,先筑造坚不可摧的产品壁垒,并迅速抢战行业老大的位置。

此类创新以“同福碗粥”为代表。一个毫无优势的八宝粥品牌,却以剑走偏锋之力,开拓细分产品,创造了3年15亿的销售奇迹。

即使在“无经验、无渠道、无品牌”的恶劣形势下,在有强势的竞争对手的环境中,它依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市场环境,打造适销对路的、成功的战略新品。

破坏性创新只有打破原有市场格局,才能发现新的市场契机。

模式性创新

商业模式已经远远大于并包容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战略”,只有创新商业模式,企业才能少走弯路,突破成长瓶颈,进入低风险、高成长、高利润的黄金区,而获得超额利润,更能进一步对接风险投资从而登陆资本市场。

擅长于模式性创新的,是最有商业头脑的“君王”,凭借他敏锐的观察力,深谙得商业模式者得天下。

此类创新以多利农庄为代表。把菜卖给有钱人,成为有机农业的普遍路数。但要让消费者认可你才是更重要的。多利农庄独创的“品牌+连锁”会员直销模式,让消费者相信它的蔬菜是有机的,这不仅可以让品质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容易建立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度。

责任编辑:朱丽

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篇4

《 农民日报 》(2014年05月20日

03 版)

毛世平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基于我国农业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的背景,本课题着力于企业开展涉农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过分依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不符合科技创新主体的一般规律。不同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壮大不仅受到科研体制的约束,也会受到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的影响。伴随着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向占据主体地位的逐步演变。

从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来看,企业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中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明显不同;传统农业阶段,企业尚未出现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现代农业阶段,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加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明显。

从不同农业产业领域与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来看,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总体呈现出逐渐加强的趋势;不同农业产业领域中,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同,其中以农副食品加工行业最弱。

发达国家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分析

(1)在创新主体方面,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都占很大比例,企业始终居于创新主体的地位。

(2)在创新模式方面,美国是产学研结合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法国是链条式环保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英国是政府引导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但这些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都分为农业科研机构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两大部分,创新主体分为政府、学校、农业协会和农业企业四种类型。

(3)在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方面,财政投资与补贴、税收优惠、自主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企业投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1)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畜禽良种项目中,企业承担的农业项目盈利能力和固定资产形成能力最强,科技创新的经济效果较为显著;在促农增收、农民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比较突出。但目前我国企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托的科技平台层级较低,国家级科技平台数量较少,仅占科技平台总数量的17.73%。43.16%的项目承担企业尚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企业科技成果不突出,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获得过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

(2)我国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设立研发机构的涉农企业科技活动仍然偏少。

2000~2010年,设立科技机构的涉农企业占全部企业的平均比例为20.05%;2010年涉农企业中设立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涉农企业的比例为20.10%,比全部企业的平均比例低7%(27.60%)。开展科技活动的涉农企业数占涉农企业数比例呈下降趋势,该比例从2000年的33%下降到了2010年19.34%,2000~2010年该比例的平均值为28.79%。

(3)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科技创新的能力远低于其他行业。

涉农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仪器和设备原值占全部企业研发机构的机构仪器和设备原值比例(7.1%)远远低于涉农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比例(16.34%)。涉农企业研发机构人员占全部企业研发机构人员的比例为6.67%、涉农企业研发机构人员中的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占全部企业机构博士和硕士人员的比例为5.01%。较差的基础条件导致涉农企业新产品工业价值、新产品营业收入分别占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非常低,在2008年以前均处于10%以下的水平,直到2009年刚超过10%,2010年涉农企业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工业产值和营业收入中新产品收入的比例最高水平也分别比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低5.79%和5.19%。

(4)我国企业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产出水平不高。

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自筹经费占有主导地位,企业自筹经费占经费筹集总额比例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82.62%增加到2007年的88.17%。政府资金只占很少的比例,2007年仅为1.86%。涉农企业科技人员的配置比例一直明显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且其技术开发机构的科技人员数量近年来没有明显的增加。涉农企业的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例远远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仅为18%。

(5)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企业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的情况较少。

在涉农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研究机构支出与对高校支出之比约为1:1,均占总R&D经费外部支出的35%左右,而企业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经费支出不到30%。这说明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时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同等依赖,需高度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科技创新。因此,目前我国农业创新的主体仍然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只居于次要地位。

从行业比较上看,在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中,涉农企业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更为明显。

(6)在创新模式上,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引用为主。

目前,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四种类型。2000~2010年,涉农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总额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总额占到了创新经费总支出的90%以上,而用于消化吸收和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支出占创新经费总支出的比例不到1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主要是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课题组通过选取1994~2010年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构建混合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1)涉农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涉农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能力就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越多。

(2)涉农企业经费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涉农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越多。

(3)在创新模式上,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更能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消化吸收经费比例与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涉农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能力越强。

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1)涉农企业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涉农企业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并将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支持涉农企业加快培育开展科技创新的研发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涉农企业积极组织技术研发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技术,为市场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加强涉农企业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目前,涉农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合办、合作等形式开展协同创新,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来源,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力。随着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不断深入,为涉农企业更快成为独立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积蓄力量。

(4)加大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政府部门和涉农企业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管理骨干;通过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等方式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产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和积极倡导涉农企业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5)政府营造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宏观环境。为尽快使涉农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应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扶持、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篇5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生物气候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人文风俗差异大等特点,如云南、广西、新疆等地区。该类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而且拥有较多的农业特色产业和产品,但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发展农业的潜力更大[1]。然而边疆民族地区复杂的地形、落后的经济、特殊的民族文化、多样化的技术需求给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带来了困难,因此选择一种适宜地区特点、切合农业需求、有较高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国内外均涌现出了较多取得较好实际效果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根据组织形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和社会参与型, 政府主导型模式又分为“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示范点+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信息服务点+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特派员+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农村信息员+农户”型[2]。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已经严重落后于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市场经济的转变使传统科技服务队伍逐渐呈现出“散、软、差”的问题,即人员松散、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不过硬、科技服务效果差,传统科技服务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农业科技服务不仅经济压力大,在人力和科技支持方面也受到制约,难以持续有效开展,农业科技服务迫切需要由以公益性为主向公益性、经营型并重转变[3]。目前相关研究也指出,如何充分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等非政府部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4,5]。非政府主导型的服务模式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有益尝试,如太行山模式[6]、3+3校县合作[7]、湖州模式[8],以及科技大篷车、农业科技协会、专家大院[9]等模式在不同的地区都取得较好的服务效果,但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国内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东部地区,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仍比较单一[10],主要为政府主导型,难以应对不同地区复杂的农业科技需求,亟需探索其它有效的非政府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西部边疆部分地区的企业和协会等社会组织已经参与到农业科技服务中,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但还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因此本研究针对西部地区的地形特点、产业特点、文化特点,发挥企业优势,提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组织和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资源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模式,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2 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和需求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多为地形复杂,地区生产力总体偏低,农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地区整体农业水平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如2011年国内各地的GDP统计显示,云南、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在国内31个省区里面排名为24到31位。

(1)立体农业特点,资源丰富,特色产业多。

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气候和地形复杂,资源丰富,拥有较多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以云南为例,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和高原面积占9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6 740m,平均海拔2 000m左右。云南省跨立体气候、区域气候,使得自然资源较中、东部地区更为丰富,除烟、糖、茶、胶等传统优势产业外,近年来,热带与亚热带水果、优质大米、冬早蔬菜、花卉、咖啡、葡萄、香料、药材等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农业服务部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如农业生物技术、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等,与传统意义的服务内容脱节逐渐加剧,许多涉农部门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力量难以满足需求,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急需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撑。边疆民族地区受到偏远区位、城市稀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等客观条件制约,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及中部地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难以应对富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产业的多样化技术需求,这种差距及其影响更甚于经济上的差距。

(3)农业产业化企业初具规模,具有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边疆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虽然与东部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但是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根据统计,截至2009年,云南省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303家,其它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 470家,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各个行业。农业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有自己一定数量的工人或者加盟农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加速农业企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则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地区农业发展水平。

(4)农民科技素质相对参差不齐,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从近几年农业产业化实践看,决定产业化进程快慢的往往不是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投入,而是劳动者即人的素质。边疆民族地区受民族风俗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民族多为大杂居状态,农民的科技素质参差不齐。据统计,云南省人口人均受教育5.8年,比全国平均少1.3年;农村人口占80%,其中文盲占60%,比全国平均高出20个百分点。根据2006年全国二次人口普查,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16.78万人,占5.4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7.36万人,占1.27%。部分地区40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群众只会讲少数民族语言而不会讲汉话,常规科技培训难度很大。目前边疆民族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大多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对现代市场规律了解少,对现代技术理解能力较弱,因此虽然目前边疆民族地区也形成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但是其成果转化率低。随着社会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民也逐渐意识到了科技在农业中的作用,但受限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信息获取渠道等问题,仍无法有效地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综上可以看出,边疆民族地区拥有较多的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是受到地区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缺乏信息获取渠道等原因,农业现代化相对发展缓慢,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既了解地区农业需求、又能够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的服务。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完全可以承担科技服务的角色,而且实际上,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凭借自身优势,在带动地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农业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

农业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的内涵是,充分发挥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在了解地区需求、与农民联系紧密、对产业的带动作用等方面的优势,从自身发展出发,提高企业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进而带动加盟的农户以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学习和利用现代化技术,从而实现企业所在地区相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3.1 服务主客体情况

边疆民族地区农业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涉及的服务主体和客体通常包含农业科技人员、企业技术员、企业一线生产者以及企业加盟农户,其中农业科技人员为服务主体,企业一线生产者和加盟农户为服务的客体,企业技术员既是服务的主体、又是服务客体。农业龙头企业在该服务体系中不仅接受农业科技服务,同时还承担着主体与客体间组织协调的任务。

农业科技人员主要是农业企业结合自身需求聘请的农业专家,为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农业企业技术人员除负责企业内部日常的农业生产指导和活动组织外,还负责及时向农业专家反映和咨询农业生产问题,接受农业专家的技术培训并将通过培训所获技术知识传递给农民等;农民是该模式的最终服务对象,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民在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常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服务过程中必须有农业企业这个联系专家和生产一线的纽带。

3.2 组织机构设置

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在组织机构方面不同于政府主导的科技服务模式,企业作为核心环节,既是服务的组织方、也是接受方,是该模式所有人员的组织管理者,更是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现代农业技术与实践应用的关键纽带,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邀请和聘请专家、组织技术讲座和指导、建设示范基地及监督科技服务等。

该模式下的科技服务通常没有固定的机构和部门,但人员分工和管理办法更加明确,其职能人员包括企业的技术员、农业科研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等。该模式的组织机构是以农业企业为主导,根据企业生产需求,面向社会或者高校等外聘农业专家,通过灵活的方式形成合作关系,农业企业的生产技术部门承担科技服务办公室的功能。

3.3 保障机制

该模式中科技人员作为农业企业的外聘或者邀请人员,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或聘任合同,规定合作双方的职责、利益分配等。合作协议或合同是科技服务活动的主要保障,因为科技服务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该模式的管理越来越趋向于规范、科学。

该模式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企业生产利润、科研项目经费和政府帮扶等。以企业为主导开展科技服务能够更加有效地迎合企业科技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收入和利润,保障了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服务的持续开展。

3.4 组织运行方式

该模式综合多种科技服务形式,其中主要有不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建立信息咨询站、建设科技示范基地3种形式。

(1)组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是农业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在必要时节开展的技术培训服务,包括现场指导和技术讲座形式。合适的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能够使农民更好地掌握技术并付诸实践,如: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前,开展施肥技术培训;在果树剪枝的关键时期,组织专家现场教学等。

(2)信息咨询站服务,是农业企业搭建信息咨询网络平台,结合现代通讯终端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通常需要有办公地点、信息咨询员、网络通信设施、电话、计算机终端等。在现代通讯技术支持下,企业一方面可以将现代生产技术、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的一些具体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快速便捷地传递给生产经营人员;另一方面也为农户和生产经营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农业专家三方提供了在线交流平台。该形式具有信息发布及时、准确,节省成本,信息量大等优点。

(3)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的形式,是农业企业集成利用现代技术建设示范基地,以此为培训基地,传递现代技术的服务形式。农业龙头企业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成熟的运行方式为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提供了基础,示范基地是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的前沿阵地,也是企业提高生产水平的特区。该形式服务效果直观,宣传效果更好,对于地区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有效。

4 农业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特点分析

4.1 服务链联系紧密

农业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通过企业和企业技术人员较好地解决了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的脱节问题。企业技术人员是服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日常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因此与加盟农户和企业一线生产人员联系密切,能够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现状和问题。企业技术员在企业的统筹下与农业专家保持紧密联系,凭借自身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农业专家的理论和技术,及时改进生产技术并解决生产难题。

该模式中农业科技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是在农业企业的综合组织管理下,农业科技人员根据企业发展诉求和生产实际提供技术指导,企业作为科技服务的组织方,负责为科技服务工作提供财力和物力支持,提供科技服务活动需要的设施条件。该模式中科技服务人员、企业、企业技术人员、生产一线共同组成了最为实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4.2 立体有效的服务形式

“科技人员+农业企业”的科技服务模式与其它服务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农业企业承担了科技服务的主导角色,其优势是企业对其农业科技需求把握最为准确,企业从自身发展需求和切身利益出发,就能够发挥最好的科技示范和应用效果。农业龙头企业通常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基础,因此在科技服务方式的选择上受到的局限更小,一些经过实践检验切实有效的服务方式,如专题科技培训、建设示范基地、成立信息咨询站、公布宣传栏、发放技术指导卡、手机短信通知等方式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开展,服务面广泛,实际效果良好。

4.3 合理的运营机制

经费管理和运营机制是衡量一种科技服务模式能够长期应用和推广的重要标志。农业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农业龙头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效率和效益的需求是该模式应用的原始动力,企业根据自身利益需求,选聘相关领域专家,在节约生产经营成本、减少农业病虫害、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寻求技术支持,获得更多企业利润,从而为进一步的科技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该模式是主要靠市场驱动的服务形式。企业的规范管理和雇佣双方合作协议是该模式的运行保障,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重要驱动力量,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效服务模式。

5 农业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边疆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和近年来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为农业企业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奠定了基础。该模式以农业企业为主导和纽带,提高了农业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科技服务的实效性;通过企业将农业生产者与技术专家联系起来,实现了流畅的沟通,提高了服务模式中各服务环节联系的紧密性;有合理的运营机制,企业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企业利润,并从中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报酬,解决了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科技服务过度依靠政府投入的种种弊端。该模式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媒介,不需要加盟农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也不过分依赖网络等基础设施和通信手段,因此对于经济欠发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的边疆民族地区,其优势更为突出。

综上分析,农业企业主导型科技服务模式通过企业在科技服务中的纽带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有效解决了边疆民族地区对新技术接受慢、普及难、不可持续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科技服务的经费问题,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西部边疆欠发达地区是一种较为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胡强,刘振环,陈颖晏,等.农业科技在云南兴边富民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6(l9):424-428

[2]李道亮.零公里探索——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姜开圣.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12(2):24-25

[4]丁楠,周明海.科技非政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服务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5):133-138

[5]郭晶.非政府部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9(1):112-115

[6]国万忠,袁艳平,周燕.拓展“太行山道路”优势,智力服务新农村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9,(6):93-95

[7]李文峰,张海翔,武尔维,等.“3+3”校县合作——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89-192

[8]童举希,邱慧萍.“浙大—湖州模式”对高校服务农村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9):93-95,99

[9]郭鹏,杨文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J].科技情报杂志,2006(6):121-122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篇6

1 地方区域是农业科技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空间

1.1 地方区域为农业科技企业创建提供了土壤

农业科技企业离不开农业生态系统, 其生存经营的本质就是在适应环境、创新环境,使企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经营环境实现相似、和谐和互动。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作为经济组织, 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经营环境,如农业科技、经营资源、体制政策、市场生态、产业集群、人文环境、政府的软硬件管理服务等[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农业资源条件形成了多样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农业生产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正是基于各地不同的资源气候条件、以解决地方农业技术问题、服务地方农业发展为目标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农业科研院所顺应市场化改革趋势,或由事业单位直接转制、或以科研成果和技术管理入股等形式,建立起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竞争主体。可以说,脱胎于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企业与地方区域有着天然联系,其创建必定首先立足于地域特定的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2 地方区域是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基地

(1)地方区域是农业科技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地。

农业科技企业的地域性,决定了其产销活动应就近取材、就地销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优势。

农业科技企业创办与发展初期,一般都是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农业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加工的农副产品也首先进入当地市场推广销售,这种就近发展、快速切入的经营方式,不仅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极大促进了相关产业在当地的发展壮大,成为地方优势产业,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发展后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原材料供应约束和市场需求约束,这种早期的优势也许会成为发展的障碍,然而,实际调研表明,这种障碍却往往又会成为催生该地区形成全新产业的诱因,这为农业科技企业打开了另一个广阔的市场[2]。

(2)地方区域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促进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农业科技企业,各地方政府往往都给予极大的支持。包括制定政策以营造企业与当地农户、市场连接的制度环境,提供协调服务以理顺企业与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关系,提供资金支持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贷款贴息,提供信贷支持帮助企业经营开发地方名特优新农副产品,提供税收支持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等。地方区域的支持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企业在当地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区域范围的大小是相对的,可以是县域、市域,甚或是地理位置相邻、自然资源条件相近的某一农业功能区,而非一般意义的行政区域。只要该区域内的农业资源能被企业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人才、科技、信誉等生产要素优势,能形成广阔市场空间,都可能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的活动范围。

2 农业科技企业紧密围绕地域农业发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1 引导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科技企业利用紧密联系地方的优势,能及时洞察并预测地方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技术研发或直接引入相关技术成果投入应用,引导、优化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地域主导产业,形成了农业科技企业引导地方农业生产,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模式[3]。一些农业科技企业通过组建农副产品销售公司,从过去只包技术不包销售,转向技术销售一起包,解决了农民“种难卖更难”的问题,提高了当地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4]。同时,农业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及时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各种瓶颈问题,实现对地方农产品的深加工,并延伸产业链,向前带动农业生产,向后牵动市场销售,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近代国内外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要素。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织,已成为实现科技成果进入农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桥梁和纽带。伴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企业为地方农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农业基础。

2.2 提高地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地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关键体现在最终产品质量的竞争,只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才能在市场中赢得可观的市场利润。传统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水平低,产量小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科技企业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研发并推广适合当地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拓展市场,提高地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些农业科技企业集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通过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纳地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小型企业和教育与研究单位加入,形成大型农业集团公司,利用其自身既具有雄厚的资本,又联结和辐射地方经济组织、与当地农户有广泛联系的优势,对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向进行导引与控制。如农业种苗企业通过开发优质品种,提供高标准种苗,提高面上品种质量。同时,通过农业科技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地方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有机化建设步伐,增强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地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3 面向地方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技术推广

地域化发展的农业科技企业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最为了解,通过农情咨询、农技培训、专家技术指导等多种服务形式,将农业产销信息、农业技术、优良种苗及时介绍给当地农户、农技推广部门和专业合作社。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研究员赵亚夫被人们称为“农民的科学家”,他提出并践行的“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卖,实现农民富”的工作准则,成为当地各级干部和农业科技组织全体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指南[5]。

2.4 依托地方建设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特定地方区域为基地,以农业科研、教育和科技推广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资源为依托,集成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设施,通过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以实现技术与生产和市场有效对接的现代企业实体[6]。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集假日观光、科普教育、试验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建设中充分利用了地方独特的农业资源,目标也定位于地方及区域周边市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企业运作模式,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形成极富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形式。例如,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作为地区农业科研机构,组建了以该所科技骨干为主、聘请国内外专家参加科技指导的企业法人——“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通过与所在地村民联合起来,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使科技更好地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尽快实现小康,为科技兴农再作新贡献[7]。

3 农业科技企业从地域性发展获得竞争优势

3.1 围绕地方提供公益服务,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企业形象的塑造可使企业获得社会的好感、信任与尊重,使社会公众由对企业的好感进而发展到对其产品的好感,由信任企业进而发展到信任其产品,从而形成稳定持久的购买选择定势[8]。大部分研究也表明,公司的社会参与行为和经济效益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弱质产业,由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可以看出,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创立于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企业,既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也是农技推广的主体,作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公益活动符合公众对企业的期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社会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同,并最终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潜在的利益。因此,农业科技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应响应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号召,秉承农业科研部门的优良传统,承担起农业科技组织的公益职能。通过经常性的开展诸如农业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指导、农情发布、市场行情提示等公益活动,直接为地方“三农”服务,以建立与地方群众的感情纽带,赢得广大农民的心,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才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2 贴近“两头”进行一体化产销,形成产业组织优势和成本领先优势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特定区域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在相互依存和互动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产业组织能力,对该区域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也同样证明,同一产业内社会化程度高的企业更能获取竞争优势[10]。农业科技企业以一项技术、一种产品为依托,开发一片市场,带动相关产业,从而把“地头”生产和“柜头”消费很好地联系起来,向前拉动农业生产,向后联系市场,同时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前后一体化的社会化发展,将相关经营单位串联成为一个产业链,帮助企业形成产业组织优势。

同时,农业科研机构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在广大农村建立起覆盖广泛的技术推广、生产示范网络, 农业科技企业有效借助这一网络,可以弥补企业创建初期营销渠道的不足,较快地建立企业自已的市场营销体系。融入地方的农业科技企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消费市场最为了解,一方面,贴近“地头”选育、繁殖适合地方农业生产条件的农业新品种,就近开发利用具有地域特色农业资源,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贴近“柜头”,生产加工符合地域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农产品,缩短新产品的市场周期,降低交易成本。就近生产、加工、销售的发展方式,使科研、生产、销售相衔接,形成良种选育、新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育、繁、加、销”一体化发展,降低了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了投资风险。因此,紧贴“地头”“柜头”的本土化发展,促使地方资源优势向企业成本优势的转变,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赢得成本优势。

3.3 秉承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良好传统,分享其带来的无形资产信誉优势

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这些活动形成企业价值链,而无形资产支撑着整个价值链,影响着每种价值活动,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11]。因此,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农业科技企业大多是农业科研机构创办的,农业科研机构由于长期的基层工作,在农村及农民中形成了良好信誉[12]。在地方农民心中,地方农业科研院所是熟悉而亲切的,是值得信赖的,它所创办的农业科技企业在成果、人才、技术等方面是有保证的。群众正是基于对科研院所的认可与信赖而产生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认可与信赖。可以说,农业科技企业在继承了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技与人才优势的同时,更分享和使用了科研院所的无形资产[13]。农业科技企业利用这种信誉形成的无形资产优势可以促进企业产品的营销,特别是在企业还未建立起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传统的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12]。这将大大缩减企业进入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市场的时空距离,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3.4 扎根“一线”开展科技与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创新优势

地区农业科技企业为科技人员走向农村一线,接受生产实践检验,接受广大农民测评,加快自身锻炼成长,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好机遇[7]。一方面,农业科技企业紧跟市场需求,着眼于实际运用来开发或引进科研成果、生产加工技术,并将其首先运用于地方农作物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园区建设等,其效果的好坏将直接接受当地农民和地方市场的检验,地方区域成为企业科研活动的第一个试验场,也成为检验效果的第一个考场。企业可由此判断技术成果有无推广应用价值、有无市场潜力。“真刀真枪”的实战培养锻炼了企业科研队伍、管理和营销队伍,提升了企业人才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技术创新与合作研发已内化为农业科技企业参与竞争的核心优势,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创新活动开展的目的,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但农业技术应用也会受到地域限制,新产品能否具有稳定的性状,能否尽可能地满足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4]。融入地方发展的农业科技企业,对“一线”的生产与市场情况最为了解,在确立科研选题之前,首先要对一定范围的地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使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有目的的开发研究,使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由地方市场直接的需求刺激导致的研发与创新冲动也更为明显与迫切,这将极大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赢得技术创新优势。

摘要: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企业与地方区域有着紧密联系,地方区域为农业科技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空间,农业科技企业也紧密围绕地域农业发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农业科技企业融入地方区域,汲取并聚集生产要素,实施地域性发展,成为农业科技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篇7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研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提到的乡镇企业是指乡镇企业中主要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那部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农业资源利用技术由初级加工、商品化技术向高级服务型、观赏性技术过渡。实现农业产业技术升级, 创新农业技术, 进而开辟更多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途径, 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2 乡镇企业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各项指标选择

2.1.1 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

本文分别从经济和社会层面, 来测度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在经济层面, 选择乡镇企业投入产出能力指标、乡镇企业产品竞争力指标、乡镇企业盈利水平指标。在社会层面, 选择乡镇企业社会贡献指标。

①乡镇企业投入产出能力, 乡镇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 (plpit) =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员工总人数 (万元/ (人·年) ) ;②乡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水平, 产品产销率 (psrit) =产品销售总额/产品生产总值;③乡镇企业盈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 (cpmit)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④乡镇企业的社会贡献, 社会收入贡献率 (sicrit) =税收收入/销售总额。

2.1.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

农业科技进步率可以通过估计下面的回归模型的参数得到:

2.1.3 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影响的其他变量。

①农业投资强度 (aet) 。农业投资强度aet=农业固定投资额/农业产值;②农民受教育程度。eduit=6primit+9midit+12sespit+12higit+16juniit, 其中, primit、midit、sespit、higit、juniit分别表示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和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农民占省市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③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因素变量。定义i省第t年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度govit= (当年政府财政支出-科教文卫支出) /当年GDP。当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除了受到以上选定指标的影响外, 还受到前一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故采用从2001~2012年全国30个省市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做实证分析。最终设定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2.2 数据来源

本文相关指标数据来自《中国乡镇企业年鉴》与《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与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由于西藏数据不全, 本文研究对象是30个省市的相关面板数据。

2.3 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全国30个省市级单位从2001~2012年相关数据, 按照上面的模型构建方法进行GMM估计。同时将基于不同类型效应模型的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一并列入表中, 与广义矩估计结果比对。

从表1可以得到:系数联合显著性检验的Wald检验值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 故应拒绝原假设, 表明系数极显著相关。AR (p) 结果说明p阶差分的扰动项不存在p阶自相关 (p=1, 2, 3) , 模型设定合理。Sargan检验结果表明接受原假设, 所有工具变量都是有效的。

表1中, 工具变量法从理论上给出了系数的一致估计, 但不是有效的;差分GMM方法可以得到一致且更为有效的估计结果, 但其估计量有限样本的特性较差, 较易受弱工具变量的影响, 从而使估计时出现偏误。差分GMM一步的Sargan检验的p值<0.05, 不能通过过度识别检验。表明差分GMM一步所选择的工具变量并非都有效, 也即工具变量与误差项相关或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并且其AR (1) p值表明差分GMM的扰动项一阶自相关。差分GMM二步纠正由异方差所带来的系数估计不一致问题, 其通过了过度识别检验, 扰动项也不存在三阶自相关。蒙特卡罗实验表明, 差分GMM相对于系统GMM有较大的下偏或估计的不准确。通过比较系统GMM一步与二步的Sargan检验和差分Sargan检验的p值可知, 系统GMM二步的估计量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故, 下面将选用系统GMM二步中的回归结果对乡镇企业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滞后项的影响。从表1可以得出,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滞后项的影响系数在0.8以上, 并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受到前期的贡献率的影响。

乡镇企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影响。从表1系统GMM二步估计结果来看, 乡镇企业的投入产出能力、产品竞争力、盈利水平和社会贡献的估计系数为0.3669、-0.1336、0.2844、0.1112, 并且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从表1的系数来看, 乡镇企业投入产出能力与盈利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结果表明:本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下一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的影响较大。此外,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还受到了农业投资强度、农民受教育程度与财政支农的影响。故,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使原有发展模式从主要依靠资本要素投入与劳动力要素投入转变为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提高乡镇企业的集约化程度, 形成规模化经营, 打破分散经营农业技术利用效率低的弊端;②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拓实硬件基础。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水平, 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与实用型人才, 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人才资源保障;③加强不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省份间的农业技术沟通交流, 实现技术共享。先发达地区通过不同渠道向欠发达地区提供农业科技人才、资金、农业技术方面的支持, 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红涛, 党国英.劳动生产率对工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方法[J].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4) :66-73.

[2]张应禄.科技进步的原理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J].农业科技管理, 2009 (06) :40-43.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农业 篇8

近十年来,我国的现代科技及装备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多领域的科技集成,各类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高度融合,现代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特别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与网络、遥感监测、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诸多应用,传统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被信息化。据统计,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国内外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变迁因素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

调查显示,良种的科技固化程度最高,易被农民接受和利用,成为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测算显示,在1985-1993年和1994-1996年技术进步对粮食单产提高的总贡献中,推广优良品种所占份额分别为35%和38%。据农业部资料显示,近年我国品种选育推广水平稳步提升,良种增收能力显著增强,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在粮食增长背后,化肥也立了大功。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巨晓棠曾说,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0%~50%。因此,良种和化肥使主要农作物实现了高产稳产。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给农业机械化生产提出了新的问题。目前,不少地方农民打个电话就可以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者送农资上门,帮助机耕、机收等田间管理和农产品买卖,传统的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耕种收的场面已越来越少。如农业部2012年全国“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投入“三夏”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51万台,全国夏收小麦机收水平达到90%以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等主产省的小麦机收水平达到96%,玉米机播水平提高到80%。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新农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气象农业的发展,已经在改变靠天吃饭为顺天吃饭或用天吃饭。国家气象部门根据我国农作物区域性种植特点推出了很多针对性较强的气象服务信息。如全国“三夏”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全国小麦收获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全国早稻(或晚稻)收获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等。目前,可以说,从解决即时、实时气象信息服务为主已经转变到重点针对不同农作物不同时期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昔日不可捉摸的气象越来越变得可以捉摸了,气象农业的发展,已经在改变靠天吃饭为顺天吃饭或用天吃饭。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篇9

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一五”期间,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52%。同时也必须清醒意识到,迈入“十二五”,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迫切需要科技。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几年,中国粮食生产虽然已经取得“八连增”的巨大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趋势不可逆转,城乡居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最终依靠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迫切需要农业科技。近年来,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问题屡禁不止;“红心鸭蛋”、“多宝鱼”、“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又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此外,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动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等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新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种养,全面升级农业产业。

确保生态安全迫切需要科技。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再加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急需加强资源环境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加快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确保产业安全迫切需要科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农业领域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主要来自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竞争的核心。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的水平,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量仍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要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减少国际农产品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冲击,就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质能源和资源环境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产业化,加快农业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有效增加科技储备,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力争占据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面对需求刚性增加,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农业发展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空前提高。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若干重大举措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轮”驱动,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轨”运行作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论文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任务艰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我国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经费分配和过程管理办法,突出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必须建立适合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做到有破有立,改革是手段,建立是根本,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夺取农业科技制高点、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等基础性工作。着力提高农业知识创新、生物技术领域、机械化技术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公益性农技机构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定位,积极推行“三权归县”,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全面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强水利、林业、气象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以及技术合作组织等,积极发展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多元推广模式,并给予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同等的政策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篇10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 制约广东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如生产技术落后、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等,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东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 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就在于农业科技创新, 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 把农业科技研究的新突破、新成果和新技术进行有效推广和应用, 才能改变广东农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 力求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加强环境保护, 增加农业收益, 增强广东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广东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一招。在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广东农业一直为粤港澳地区供应着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这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有着密切关系, 可以说, 农业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广东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 广东要建设农业强省, 就必须将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是要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 不断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 把更多的资金引导并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参与的科技投入新体系。二是要培养一批农业科研人才, 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充分发挥这些研究机构的作用, 要针对广东农业自主创新, 着重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农业科研创新人才, 为广东农业强省建设打造一个专业团队。三是要培养新型的现代农民, 因为农民是农业的经营主体, 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 科技创新如果不能使农民受益, 他们是不会有积极性的。因此, 要着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农民, 只有使农民成为科技创新的受益人, 才能促进各项科技创新的应用和推广。四是要加强引进国际农业科技资源, 要加快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公司, 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 既要注重品种、设备、技术的引进, 也要注重国际优秀人才的吸纳, 努力促进广东农业科技产品与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上一篇:等离子体切除术下一篇:萘夫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