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论文十篇

2024-05-14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论文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 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这种教学模式内容更丰富, 方法更灵活, 对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更高。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 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

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 这较多出现在教授常识性课文。教师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 让课堂成为少数学生的“一言堂”。有的课堂热热闹闹, 学生的活动形式多, 唯独读书不多。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 作为一名教师, 通过参与式教学培训, 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 瞻前顾后不好, 邯郸学步也不好。唯有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 去伪存真, 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 减少机械追随与模仿, 潜心提炼, 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反思一: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 很多教师和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 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 教师在乎什么, 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 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 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尊重“需要”, 注重“激趣”。“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 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 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 找来相关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 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反思二:民主、开放但不放任自流

我认为课堂民主是人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当你对学生采用某种手段时, 应当换位思考一下, 我能接受吗?但是, 有一句话说得好:物极必反。过度的民主会让学生产生惟我独尊的思想, 不利于学生与别人的交流与沟通。所以, 课堂上确立了学习目标, 应当民主, 应当放手, 但不能放任自流。

反思三:语文作业的改进

与我们现在的人教版相配套的练习有《快乐语文》《语文探究乐园》等, 这些练习都与我们的教材比较吻合, 对于巩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是要有选择的练习。对于生字的掌握, 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汉字的特点, 尽量使学生的作业既能激发思维, 保持兴趣, 又不加重学生负担。

反思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落后地区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 家庭情况、教育背景, 对语言的掌握能力都各不相同。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应让他们在和谐而又不乏新鲜的教学氛围中, 学到他们应当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这也遵从了教育心理学中的个别差异性原则。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论文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反思,意义,内容,方法

初中语文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它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课程。人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收集加工信息能力乃至交际能力, 都将藉此打下一生的基础。而且, 初中是人的学识、思想、性格、思维诸方面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故此, 初中语文教学的成败至关紧要, 而作为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学反思越发显得举足轻重。

教学反思, 简单地讲就是执教者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审视和思索,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结合教学理论与实际学情, 对已发生的不可逆的教学现实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剖析。这种剖析是先于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所无法比拟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让别人听自己讲一堂课的收获, 比自己听别人讲一堂课的收获要更大些, 就是因为前者是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体验过程。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学反思正是对教学过程的再次深入的体验。如果教学反思有同事们的参与, 集思广益, 收益当更大。从本质上来看, 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的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 才能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有所提高, 从这个意义来说, 教学反思已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 而且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核心素质之一,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我校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反思活动, 有教师“反思卡”, 有集体教研, 还有备课教案的课后记。下面, 我想结合语文老师的几则课后记, 谈谈教学反思问题。

例一: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 描绘了花卉争荣, 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作者的这种诗情与画意的结合, 结构严密, 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 语言朴实, 隽永, 在学习时也着重讲了, 对文中一些句子还需让学生自主练习,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后在文章结构, 还有语言方面也需着重加强讲解, 且在本课的讲解中教师讲得过多, 以后要注意。 (初一课文《春》课后记)

例二:在本文教学中, 应该避免逐字逐句分析内涵, 因为对初三学生来说, 要彻底理解艺术的真谛和人生的境界, 还有一定困难, 关键在于引导他们通过学习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 获得一些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 让学生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领会爱的几重境界。 (初三课文《傅雷家书两则》课后记)

例三: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理想对人生的重要, 有理想的人, 才使生活丰富多彩, 对于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是值得学习的。在讲解过程中, 虽有渗透, 但不太全面, 课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一课文《理想》课后记)

例四:由于时代背景差距, 国情背景的不了解, 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所以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 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 没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初三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后记)

从这几则课后记来看, 老师们在教学过程结束后, 确实进行了反思, 而且是“放出眼光, 运用脑髓” (鲁迅先生语, 出自《拿来主义》) , 但给人总的印象是缺乏应有的深度和高度, 重点不突出, 有就课论课之嫌, 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入思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除了受到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表达概括能力的局限外,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握教学反思的精要, 说得通俗点, 就是想写好却写不好, 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 好的教学反思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第一要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理念不光是《标准》中的概括表述, 也不是其他教学理论著作中的抽象概念, 而是表现为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切合学情?以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能否理解教学内容?如例二和例四中, 教师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得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体现?在例一中教师认识到“教师讲得过多, 以后要注意”, 这是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自己在这堂课中的表现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教学反思中应首先考虑的, 因为没有先进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 是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第二要反思教学过程。这方面老师们均能注意到。教学过程中需要反思的内容很多, 诸如:新课的导入是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各教学环节设置是否合理、顺畅?衔接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有无设计之外的情况发生?自己是如何处置的?处置是否妥当?有没有值得仔细回味和认真分析的“神来之笔”?哪些地方自己觉得处理得不够满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现实学情而言有无改进的可能?如何改进?……相对而言, 教学过程的反思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第三要反思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否适应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传统的教学手段真的过时了吗?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施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学中的得力助手还是应景的点缀?课件与教师相得益彰还是喧宾夺主?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是不是落到了实处?……这些方面是真正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 如果每节课都能从这些方面找出差距并加以弥补, 一定能使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很大的提高。

第四要有针对性地设想教学应对。通过对一节课的反思, 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是进步的开始, 但最关键的还是找到解决的办法。当然, 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能在一次教学反思中得到解决, 但只要积极思考, 努力探索,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矫正、积累、提炼, 久而久之, 一定会大有裨益。只有善于发现问题, 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有人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可能成为名师, 但如果认真地写一年教学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 用在这里非常恰当, 谁能说教师的“教”不是“学”的过程呢?

教学反思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质疑法。质疑是思维深化的标志, 不断提出疑问才会有新的发现。对上述几个方面, 我们要多划几个问号:这样做好吗?这是最佳选择吗?为什么效果不理想?同样的教学内容, 同样的方法, 为什么一班的效果比二班要好呢?相信通过这样的深入思考, 对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比较法。作对比是非常实用的思维方法。就教学反思而言, 可以“横比”, 也可以“纵比”。横比, 和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相比, 和比自己年长的或年轻的教师相比, 往往能发现问题。纵比, 可以把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同现在作对比, 也可以把往届学生同现在的学生作比较。不管是求同还是求异, 往往能通过参照系有所发现。

三、换位法。“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回忆起学生时代, 每位教师都能想起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 并能说出自己佩服他 (她) 的原因, 在课堂上, 有的严肃认真, 不苟言笑;有的幽默风趣, 寓庄于谐;有的知识渊博, 旁征博引;有的画龙点睛, 一字千金……都能搏得学生的好感, 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把自己设想成班上的学生, 进而想一想:“老师这样讲我喜欢听吗?”“这样讲我能理解吗?”“这样处理学生的提问 (或回答) , 我满意吗?”……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 自己也会成为将来学生记忆中的好老师。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3

摘 要: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曲解。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要理性的对待,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鼓励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自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76-01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有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我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反思。

一、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新的语文课标中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课上,语文教师把课文分的很细,从字词句到篇,语文课上没有师生互动,教师占主体地位。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统一。例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在学生熟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故事整体上把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此基础上来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学生很自然的就得出了一个启示:人们要敢于说真话,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这就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统一。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人文性的最好体现。针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不但重要,而且必要。如我在教《散步》一文时,重点就是感受母爱并回报母爱。每当我看到父母们为了子女的升学、就业、婚姻嫁娶等名目繁多的事情操心费力、奔波劳碌的时候,心中不免叹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可是,子女们对父母的付出会心存感激并回报同样的爱吗?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如徐力杀母这样极端的例子也有不少,我想,这种状况的造成,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孩子身体与智力的开发,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塑造和情感的培育。

我在教《散步》一文时,引导学生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行动上。据课后反馈,学生们有给母亲洗脚的,有给爷爷提水的,有给外婆劈柴的,做法不一,效果相同。浇花须浇根,育人先育心。知恩图报的前提是学会感恩。只有让孩子们心存爱心,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语文课程资源非常广泛,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演讲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师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凭借教材中的语言,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的生命活力,根据教材的语言特色、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裁剪,真正把教材当作例子,把学生的问题、困惑、兴趣、经验、感受等作为教学新的生长点,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师生在教学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流,问题的探究,生命的提升,在共同的生命活动中实现了双赢。

在《散步》的教学中,我揉合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如用心感受母爱、用实际行动回报母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美德,可谓一举两得。

三、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引领”有机结合

新的《语文课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例如在教《故宫博物馆》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故宫建筑布局图,读完画完,再引导学生以书为证来评议所绘之图是否符合原意,画图与议图的过程也就是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同时也自然地理解了课文的结构。在这个感悟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一定把主要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高效,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领”有机结合。

四、鼓励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例如在教《智取生辰纲》一文时, 教师先告诉学生: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蔡京师生日的礼物,派扬志押送到北京去,这是不义之才,你有什么办法把他弄到手呢?学生开始认真思考问题。想出各种办法来。然后教师让学生这再认真读课文,看书中主人公智取的“智”表现在哪里呢?这就是语文教师精心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

五、在教学生理解文中不懂得词语时,注重学生自悟

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词语的讲解是先解释再死记方法,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记做了,可是不久又忘了。新课标不要求死记硬背,注重学生自悟,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解词方法。如分析语素法,有些合成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的意思的总和。例如:不毛之地:“毛”指草木,不长草木的地方;同义词注释法,尽量用一个已经掌握了的、与之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来注释。例如:憧憬——向往;描绘说明法,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对词的意义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明白。例如:水泄不通——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泄,排出。掌握了多种解词方法,不仅能提高记忆新词的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4

----教学反思

自实行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从总体上看,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改变,学生爱学,乐学,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教师转变了观念,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教学的研究者,学生的合作者。课堂教学活起来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体验成了新课堂的有机整合目标。但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问题,是一个长远常新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年来,讲授课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陆陆续续出现过很多种教学模式,如:“三主四式导读法”,“六步自读教学法”,“五步阅读教学程序”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三四五” “5+5+20+10”等,这些教学模式,有些是一种教学理念,有些是一种教学方法,有些是一种教学流程或教学环节,不一而足,形式各种各样,也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要学习借鉴这些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教学主张,学习借鉴这些教学模式的内涵精髓。这些模式的本质都是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教学模式。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二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应有所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三 初中语文课堂学习方式应有所改革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浅议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与反思 篇5

一、教师对“教”的反思

1.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每当带新的一届学生, 每当新学期开始, 每当进行新单元教学, 每当上新的一课时, 教师都应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认真的思考。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和控制功能, 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适宜, 决定着目标的达成程度。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总是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制订出每学期、每一单元及每课时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提交备课组讨论修订后实施, 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对教学内容反思。

首先是对教学内容深度的反思。例如, 《紫藤萝瀑布》教学中, 第一课时以自读自学为主, 先读课文初步感知, 然后读宗璞的《哭小弟》, 了解背景, 为深入学习课文, 准确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再反复读课文, 自己解决简单问题, 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 基本由学生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 老师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选出同学们最认可的答案作为最后答案。这样, 在合适的深度情况下, 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其次是教学广度的反思。例如《童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戏蚊之趣”和“丛早之趣”这一教学中心环节里, 教师设想将发问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学生不同的见解, 只要言之成理, 教师就予以肯定, 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 从而避免了文章的一元解读。拓宽了教学的广度。

3. 对教学方法反思。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说明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方法, 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对教学效果反思。

一段教学活动结束后, 应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写教后感。一节课下来后, 可根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对学生询问或问卷, 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写出教后感。记录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学生存在的误解, 及时调整思路, 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 对比较成功的做法也记录下来, 以便发扬光大。

做考后小结。每次小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 我都要对试题, 学生得失分情况做详细分析和统计, 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掌握的还不够, 以便在以后教学中查漏补缺, 重点加强。

观摩交流。定期进行教学观摩和教学汇报,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评价别人, 反思自己。

二、学生对“学”的反思

1. 对学习目标反思。

有了目标, 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因此, 我要求学生学习的时候, 首先要明确学习对今后的发展、对人生的意义和对社会的贡献, 树立远大的目标。其次, 学习每课时应搞清楚要达到什么目标, 使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情感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再次, 还要明白本课学习还有哪些困难,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 对学习态度反思。

每隔一段时间, 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 如上课是否认真听讲, 注意力够不够集中等, 然后找出问题所在, 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3. 对学习方法反思。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学习的优劣, 除了智商、学习态度等因素外, 学习方法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每个学生应经常性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反思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采用的方法是否得当, 若方法不当, 必须做出调整。

4. 对学习结果反思。

反思学习结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必须建立在对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找到问题的症结, 分析得与失, 总结经验与教训。

总之, 反思性教学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的反思和学生的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会教”和“会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探索和实践。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共赢。

摘要:伟大的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 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和思不能偏废。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 才能使之成为有道德、有学知的人。本文从对初中语文课的教与学两方面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从中找到了, 影响教学效果的种种因素。指出了, 我们广大教师在以后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宋荣.初中语文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2 (03)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论文 篇6

一、冷静反思:“主动意识”激发的误区

1.“华而不实”——认识错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可是, 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表象的东西, 而忽视其实质性内容, 使得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普遍存在“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教学中硬是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改为“小组讨论”。

例如, 一位教师在上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 一堂课中就安排了三次小组讨论。 (1) 在“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 让学生分组朗读, 并通过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 (2) 在“品味语言, 学习修辞”环节中, 又安排了小组讨论:“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体会美在哪里, 精彩在哪里?” (3) 在“合作探究, 学习写作”这一环节中, 再一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作者朱自清把春天描绘得这么美, 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他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其实, 上面的三个问题, 有的提得低效而又浅显, 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三五分钟的讨论, 才能得到答案。

2.“东施效颦”——生搬硬套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本应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是我们应当提倡的。但综观当今的课堂教学,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而忽略教师的作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全国上下纷纷效仿“杜郎口”和“潍坊五中”模式, 片面理解“主动意识”, 认为学生上台讲解, 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甚至是名校“东施效颦”, 相继推出自己所谓的“教学模式”。还有人一口否定“教无定法”, 高举“教有定法”的口号大旗。在这种错误引导之下,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多印几份导学案, 多安排些小组讨论, 多让学生代替教师来讲课, 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二、理性实践:“主动意识”激发的策略

1. 注重实质, 以“问题”激发思维

问题的产生则来源于学生的主动探究, 也就是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以“问题”激发思维,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1) 以“火点”燃烧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深“挖”教材, 注重课前导入, 选择一个“火点”来燃烧学生的思维。例如, 在教学文言文《桃花源记》时, 可针对本文出于成语典故的特点, 在课前搜集一些有着奇妙典故的成语。课堂上, 让学生讲述其出处, 并配以音乐, 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 从而将学生带入浩如大海的古代文化宝库之中, 再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典故,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燃烧”, “主动意识”得以激发。

(2) 以“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的灵活性就是不固执于某一点, 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地重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设疑提问, 启发学生的思维, 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例如,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连最末次相见也已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 “确凿”是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中, 思维得到启发, 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意识”。

2. 灵活施教, 以“需要”安排讨论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 切不可以同一种模式取代教学方案的灵活性。因此, 要想真正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应当灵活施教, 以学生的需要来安排教学活动。例如, 在教《谈生命》一课时, 当笔者讲道“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时, 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句话的含义提出质疑。既然有学生提出了异议, 就说明学生有弄清楚此问题的需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 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独到的见解,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热烈,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由此看来, 灵活施教, 以“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是十分可行的。

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反思与质疑 篇7

一.多方反思, 形成反思意识

1、对文本阅读的反思

学生阅读文本是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有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有对作者旨意的探求, 有对社会现象的剖析, 也有对自身言行的反省。若缺少对文本的反思或是淡化这一环节, 就会使阅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对语文作业的反思

学生通过独立作业, 将知识点内化至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享受探究成功的乐趣。作业做完了要进行反思:思路是否正确, 条理是否清晰, 答案是否完整, 遣词造句是否恰当。

3、对学习态度的反思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 成绩、素质能超过其他同学。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对比, 坚定“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的信念。

二.掌握反思法, 养成反思习惯

1、相互反思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相互反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接影响到小组汇报的质量。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巡视, 针对不当的结论提醒学生适时反思。

2、自我反思

教会学生自我提问是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自我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坚持下去, 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判与分析的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后,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 以寻求思维规律;测试后, 让学生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做错了哪些题目, 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今后改进的措施是什么。让学生动笔写出来, 便于今后更好地学习, 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三.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有疑, 才有思, 才会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质疑创造氛围。

1、营造和谐氛围

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 互相尊重。在教育学生养成尊重别人发言良好习惯的同时, 允许他们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活动。提倡讨论、辩论,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与教师、学生沟通信息。消除学生的“问题”心理障碍, 让每个人在发现问题时都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在平等、安心的环境中激疑促思。

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 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 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 才会有发展。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 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先导, 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 是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前提。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情境也应是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或教学材料, 结合学习过程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意识越强烈, 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

3、给学生质疑提供空间和时间

学生有质疑的天性, 要多给他们质疑的空间与机会。课题往往是文眼, 对课题进行质疑, 可以展开教学, 能更清晰地理解文章;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在课堂结尾质疑, 可以激起继续深入探索的欲望, 使课显得余味无穷。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一定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质疑的空间和时间。

四.引导学生质疑

学会是前提, 会学是目的。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教师要做好示范, 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 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找。启发学生说有创见的话, 说错了重说, 说得不完整的, 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引导学生质疑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 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 并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 认真观察善比较。

五.反思中质疑, 释疑后反思

质疑建立在反思基础上, 没有深刻的反思, 就没有高质量的质疑。我们鼓励学生反思, 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在反思中质疑。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导学案的设计

高效课堂教学的精髓就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自主合作展示”,而所有学习环节的导引者即是导学案,所以,打造精品导学案尤为重要,它是教学高效的前提和保证。导学案该怎样设计?我认为应该紧扣三維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对一篇文章,首先,要在思考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这篇文章的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然后依据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合理设计导学案。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笔者的导学案设计过程和思路如下:

思考文本内容后,笔者将本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确定为: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2.了解众多人物聚集时场面描写的方法。过程方法目标:1.课前让学生搜集文中涉及作家的资料。2.自主阅读法、合作展示学习法、自主写作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四位作家的情操情趣及他们间的真挚情谊。笔者将本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众多人物聚集时场面描写的方法。针对以上目标,笔者在导学案的“基础过关”、“整体感悟”环节设计了字词、文学常识、介绍文章中几位主人公、了解主人公的出场顺序等问题,完成了贯穿于这篇课文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力目标——字词及文学常识的识记,并通过了解主人公及其出场顺序这一问题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思考文本,同时也完成了过程方法目标1;导读案的“深入探究”环节的问题是紧扣本文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比如:“根据文中的语句来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本文的描写有怎样的特点?”这两个问题是针对教学重点设计的,“怎样介绍人物群像,学习本文对你有何启示?”这一问题是针对教学难点设计的。“深入探究”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要求运用‘这是一个______的场景的句式给课本中的插图配一句话,使其内容更丰满。”设计这一问题既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总结回顾和提升,同时也是为了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学生对这一问题异彩纷呈的回答也证明他们已顺利完成我所预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在“当堂训练”环节设计的问题是让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写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者是某位老师,让大家猜猜他(她)是谁。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并能迁移运用本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进一步达到过程方法目标。笔者认为,本课的导学案设计是成功的。

总之,设计导学案应该紧扣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来设计。关于单子容量,我认为应该少而精,因为多而杂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长期预习作业多,会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这是得不偿失的。

二、感悟

FFS教学模式在理论上的优点是不容置疑的,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有时,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甚至会让整个实验从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据观察了解,部分学生常借助教辅书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他们预习时不熟读、领悟文本、完成导学案时不动脑思考,只是简单地东罗西抄,让教辅书代替了自己的结构化预习,使得结构化预习从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抄来的答案常常准确无误,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只是形式而已!展讲时照着抄读,也是形式而已!尽管老师多次强调要在认真读文本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得出答案,但抄袭仍屡禁不止。据了解,这也是几乎所有语文科实验老师遇到的普遍问题。为此,一段时间,我很担忧实验在实践操作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后来我想,实验肯定离不开创新和突破,何不放手去尝试?于是笔者果断将学生参考书全部收上来束之高阁。这样,学生不得不认真阅读文本、不得不自己动脑思考分析问题、合作交流时为避免展示出错尴尬而不得不认真和小组同学交流。脱离了参考书的答案常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但它是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的结果,它远比抄参考书上的准确答案有价值有意义!展讲时其他组举手质疑补充的同学也大大增加,学生真正从内而外地动了起来、活了起来。离开了参考书的束缚,学生常常会给我一个个惊喜:原来A的知识面蛮开阔的!原来B的语言表达如此流畅准确!原来C的思想远比我想象得成熟!……看着他们为一个个问题争辩、看着他们认真地阅读文本、看着他们皱眉思考,看着他们单上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明白了我的尝试是成功的!

说这些只是想说,教改实验成功的道路并不会那么平坦,要真正在实践中贯彻这一教改理论,确保它真正落到实处,对我们每位参与教改的教育工作者和实验老师来说,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它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锐意创新,任何大跃进式的浮夸都是对教育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会将教育引入歧途。让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与教改共成长。以上是我个人在实验操作方面的一点做法和在观察、听课、实践中的些许感悟,如有不妥,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9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一定的典范性。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必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我们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造成了学生为学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日常化系统化教学,使大部分同学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日积月累的写作,何愁作文课写不出好作文?

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论文 篇10

一分析框架

综合考察先前学者的研究, 本文将分析分为两部分: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

所谓量化分析 (频度分析) , 其分析指标包括:教科书中课文选文作者男女性别频次, 课文中男女两性出现的频次, 教科书插图人物中的男女性别频次等。

质性分析 (形象塑造) 指标包括:教科书课文中男女两性的故事主线、形象描述、课文内容等。

二具体的统计分析

1. 选文作者的统计分析

语文教科书通过选文等隐含着一定的社会意识, 这些意识可能是无意的, 但却是客观存在的, 下面对康轩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具体的选文作者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统计。

从选文作者的性别数量统计可以看出, 康轩版语文教科书从七年级至九年级选文作者均是男性占绝对优势, 其中有重复出现的男性作家, 如莫泊桑。当然这也与男性作家占多数, 女性作家占少数有关。

2. 课文主角的统计分析

课文主角的身份比较特殊, 通常反映着课文的主要价值取向, 课文通过他们的言行来达到各种教育目的。教科书选择什么样的人物进入课文, 有着重大意义, 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考察。下表是教科书中课文正文中的主角性别统计, 明显看出正文中的主角以男性为主, 男性数量是女性的3倍之多。

3. 插图中心人物的统计分析

教科书的课文插图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的一幅图, 只有一个人物, 可以称之为单人图;另一类是一幅图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 可以称之为多人图。单人图中的人物性别具有不可争辩性, 而多人图则需要综合考虑, 本文确定以多人插图的中心人物为统计对象, 何为中心人物可以参考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内容等来确定。如八年级下册的《空城计》一文的插图中就有三个人物:诸葛亮和两个童子。而这一课的中心内容是通过讲述诸葛亮沉着应变、机智退敌的故事, 描述遇事冷静应对有勇有谋的诸葛亮人物形象, 所以插图的中心人物应该是诸葛亮而非童子。对课文插图人物的性别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这里所指的插图仅指主体课文内的插图, 课文的其他部分插图不计入统计范围。多人图则指在其表现的场景之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物形象。

4. 课文人物形象的考查

通过统计表可以发现, 康轩版语文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基本上是以男性为中心, 这与前面所表现出来的倾向“不谋而合”。但需要注意的是, 从榜样的数量上来说男性是占优势, 可在男性的榜样品质上却有许多“反面教材”。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差不多先生传》中, 以虚构的人物来讽刺国人敷衍苟且的通病, 暗喻处理事情须认真的重要性, 所以这个差不多先生是学生学习的反面“榜样”。又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王蓝田忿食鸡子》一文中, 刻画了王蓝田的急躁个性, 这种言行举止不是为人处世的良好态度, 自然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三结论与反思

根据上述对教科书中性别意识体现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和反思。

1. 男性在数量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康轩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呈现出的基本上是一个微缩型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男性在数量上的主宰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人物重心向男性的严重倾斜, 导致教科书中人物呈现单性别中心倾向, 这一趋势会使学生无形中形成关注男性的定式思维, 从而间接地忽视女性的存在, 无形中藐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由此而导致和强化社会的性别偏见。

2. 力图淡化男性中心的倾向

虽然男性角色在教科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可康轩版语文教科书正在试图淡化男性中心倾向, 教科书在男女人物的选取上有一定的平衡, 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人物的职业、能力和品质上, 教科书中出现的榜样人物中有一定量的女性身影。可以看出, 课文中的女性也不乏坚强和智慧, 而男性同样具有软弱和愚笨的表现。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那默默的一群》中忠实认真尽职尽责的女工人形象,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另一个春天》里对生命充满热情和活力的老妇人形象等。

3. 对教科书中性别倾向的反思

从康轩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可以发现, 教科书的编写者低估了传统性别差异观念对教科书的渗透, 对层出不穷地出现性别偏见现象而不自知, 更没有系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当然, 如果深究其中的原因, 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文化方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男尊女卑, 男主女从, 这些传统的文化习惯自然会映射在教育中。 (2) 自身条件, 女性在力量、身材等生理方面与男性相差很远, 因而使其就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 (3) 社会期望方面, 国内外诸多实验表明, 社会对男性的期望高于女性, 不同的社会期望必然造就不同的人。

参考文献

[1]史习江.语文教科书与性别平等意识培养[J].语文建设, 2005 (3)

[2]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11~2020)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56842.htm 2011

上一篇:睾丸生精细胞下一篇:多分支T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