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历史论文四篇

2024-08-26

高职历史论文 篇1

关键词:严进,通行证,潜学,控出

中国的高职院校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说, 已经家喻户晓, 但实际上她的蒸蒸态势仅仅现于最近的三十年。回顾其历史, 可谓百年征途, 风雨飘摇。最早的高职院校首推清朝末期, 伴随着一批高等学府, 孕育而出。

1902—1904的“壬寅———葵卯学制”中, 规定“高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师范学堂”, 是中国近现代最早的高职院校;而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12—1913的“壬子葵丑学制”和1922的“壬戌学制”的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 是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而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几近空白, 随着80年代科学技术的步伐, 开始回春。

1980创办天津职业大学, 是1949年后在大陆出现的第一所师范院校外的高职院校,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后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为高职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从此, 全国先后建立起120余所职业大学;1991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重申建立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问题;1993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颁布《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两个重点:一基础教育, 二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如此一来, 高职院校如同雨后春笋, 展翅飞翔。到2012年, 公办的高职院校有944所, 民办的接近400所, 在校生1千多万人。高职院校的规模喜人, 是否总体趋势也如此?冷静之后很是担忧, 高职院校凸显众多问题, 例如, 院校突击成立, 草率上马;专业设置庞大, 缺乏严谨;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缺乏专业化;文凭泛滥, 含金度降低……这些都严重约束了高职院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那么高职院校到底应何去何从, 如何才能迎来她真正的春天呢?

既然说到这, 有必要了解相关词汇———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个地域色彩浓厚的辞藻, 打上了中国元素的烙印, 仅在中国有此一说。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与“职业教育”的复合。根据《教育大辞典》的条目解释: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第三级教育层次”, 而“第三级教育”一般认为与“高等教育”同义。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高等教育, 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就应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技术教育, 是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社会活动。那么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否真正履行了它的界定或承诺呢?就以成立的某一所高等院校作参考:她除了招收的是完成了中等教育的高中生, 学习采纳学分制外, 在课程的实践实训、专业技术的考核、考察中没有任何凸显其高级的所在, 毫不夸张地说, 与一般的中等职业教育形式无异。那么这种没有实质的精髓的外壳的变化, 又如何提升学生的高级专业技术能力, 又如何能让高职院校披荆斩刺、傲视职场?所以归结点仍然在于如何做的问题。

因而本人认为目前关键的问题在于突出高职院校的“高职”分量。怎么突出, 这就需要国家、社会、院校多头并进, 共同配合。

第一步, 严进。众所周知, 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普遍不高,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没关系, 高职的目标本就是专业技术能力, 而非基础文化能力, 所以他们的录取线只是作为一条起准线, 核心在于基本操作能力, 这项审核工作应由国家或社会行业来完成, 由他们设立相应的部门估且称为职业能力检测中心。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情况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 学业结束后参加考核, 考核合格方可取得合格证 (培训和考核的部门既独立又衔接) , 只有获取这一合格证才能成为进入高职院校的“通行证”。

第二步, 潜学。当今的高职院校口碑不佳, 这沉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但如果能遵循第一步的“严进”, 自信心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提高自信心只是学习阶段的第一关, 接下来更是重头戏, 意味着压力、责任, 意味着努力、付出。这首先需要院校的有所作为———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包括良好的学习氛围、专业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与时俱进的教学器材, 尤其是较能上规模的实习、实训的教学场地和基地, 以及与院校联合办学 (培训) 的企业或行业的教学顶岗实习点, 也叫教、学/训一条龙基地 (这一点在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时必须强制规定) 。同时建立起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奖励或评选机制, 当然学分制不可少, 任何学生必须修完相应学分, 否则不予毕业。那么, 学生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自然会孜孜求学、努力钻研;在这种竞争有序的环境中自然会积极上进, 力求突破, 从而使专业技能更上一层楼, 也使三年的学习时光能真正物超所值。

第三步, 控出。所谓“控出”指严格控制毕业生的就业, 不单纯学完三年学制, 而是学生必须经过相应的考核项目和程序, 方可获取就业上岗证, 方有资格作为高职资历的技术人员进入相关行业, 所以这也是对高职技能人员进入社会前考核的最后一道门槛。因而这种考核就如同“社考”或“国考”, 学完学制, 修满学分, 必须参加由国家、行业、院校相关人员组成的高级技能考核, 只有考核过关, 才算踏上通往专业技术人员的途径。否则的话, 重新回炉, 从头开始。当然, 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从头开始, 而是指没有获得就业许可证, 必须通过再次考核或另次考核, 学生个人认为什么时候准备充足, 什么时候就可以根据规定安排参加考核, 什么时候获取了就业许可证, 什么时候才算真正毕业。否则的话, 永远都无法进入专业技术人才领域。

高职历史论文 篇2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要坚持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 要转变观念。

要确立人人德育的观念, 不能只教书, 不育人, 树立辅导员、班主任是德育的骨干力量, 专业教师是德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2.确立学校教育德育为先的观念, 从思想上抛弃重智轻德观念。一个称职的教师, 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3.教师要将做人的道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提升“专业素质”, 赢得学生的尊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传授职业知识, 培养职业技能, 进行职业指导,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只有“学高为师”才能很好的带领学生构建和谐的高职校园。这就要求:

1. 教师要具备广博坚实的理论素质。

教师应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 特别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修养, 以减少实践活动的盲目性, 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师要具备扎实精深的业务素质。

职业教育不但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注重技能的传授。因此教师应该是“双师型”的教育工作者, 即不仅是讲师, 同时还应是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在业务上是多面手, 在教学上是教育家, 一专多能。

3.教师要具备灵活、高效的能力素质。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并把这些知识转化为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

注重“师德修养”, 获得学生的爱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师德则是教师立身从业的基础。教师良好的教风和师德示范, 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品质的发展有极强的感召力, 它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 而且还可能影响他的一生。更能在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不但要对自身的专业孜孜不倦地追求, 而且应该永远充满着对教学、研究的热情, 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尽职尽责, 无私奉献。

2.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 才能立足本职岗位, 认同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 忠于教育事业。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棵草去”,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师德之核心, 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情感基础。教育家夏尊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3.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 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被教育的对象。一个师德高尚、作风优秀的好教师, 都将成为高职学生优良品德形成过程中的表率和楷模。“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辟概括。

发展新型“师生关系”,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师生关系在高职校园各种人际关系中是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平等沟通、相互理解、知识共享、共同学习和进步的关系。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 应把握以下原则:

1.平等、民主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师生关系的平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 只是担负的施教和受教角色分工不同, 对教育教学都拥有讨论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双方没有地位的高低之分, 应当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教育教学氛围。

2.爱心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我国近代教育家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说, 师爱是教育之本, 爱心是教师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育本身向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 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 也是教师全部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离开了爱, 教育将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3. 理解与尊重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高职学生由于涉世不深, 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 做事常常容易冲动犯错。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试错之中, 他们的思想才能逐渐成熟, 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作为教师, 一定要能够看到这一点, 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 善于引导、化解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 高职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 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更新职教理念、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努力践行, 才能为构建和谐高职校园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 2006.

[2]张书明等编著.高校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

[3]林相标.论和谐校园中的教师[J].教育与职业, 2007 (6) .

[4]惠谦顺.浅析当前高校师德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 (5) .

世界遗产与高职历史教育 篇3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教育;旅游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27-02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世界162个缔约国中,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列第三位,这是中国古老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1985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现已有37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项目联系发起了名为“年轻人参与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区域性世界遗产保护项目,在很多国家成立世界遗产学校项目联系示范学校。从国家层面看,通过“世遗教育”可让我们的年轻人深入了解世界遗产的内涵、价值和保护意识,不仅能感受人类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会对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在学生探寻这些历史文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对本土文化遗产的了解中,会对先人的伟大成就及聪明才智有深刻的感悟,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热诚和历史责任感。

从本校的具体情况看,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导游讲解等方式接触世界遗产,既有利于其今后专业的发展,同时又能将书本的知识与此相结合,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历史课的兴趣。开设专门课程即可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又能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提高历史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十分必要,让学生透过世界遗产,穿越时空隧道,领悟古人的睿智,感受自然神奇,让世界遗产世代相传,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功能,在世界遗产的专项课程中,历史学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世界遗产中有丰富的营养值得我们去利用和汲取。首先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所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 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南京地区世界遗产保护为例,讲到明孝陵时选用了世遗评选委员会对明清皇陵的评价,明孝陵“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她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建筑师们的才智,构成了一项创造性的皇家陵寝工程的伟大杰作,做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彼此呼应、溶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在孝陵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和历代管理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典章制度、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重大礼仪活动等诸多方面。明孝陵还曾为明清皇帝,以及孙中山等政治家拜谒、凭吊的重要场所,反映出一种中国的礼仪精神,也是一份珍贵的东方文化遗产。在价值观层面给学生整体的感受,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对古代文明的向往的情绪始终笼罩着学生,支撑着后续知识的学习。

其次,选用贴近学生知识结构的相关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领略世界遗产的绚烂丰彩。笔者面对的主要是5年制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平时选用的主要是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作为普及知识的主要依据,历史课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及今后专业的发展。结合学生特点,我按政治、经济、文化体例来编制教学内容,如:一、陵寝制度中的专制主义特征;二、遗物、遗存与古代灿烂的手工业;三、陵寝背后的文化因素;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反思等相关专题。如第一部分中,强调明孝陵的墓葬制度是中国古代“礼制”的典型体现,它有着“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陵寝制,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明代统治者对陵址的选择和营建是非常慎重和严格的。《大明会典》中规定“陵寝及各王府安葬,选择吉地奏用。其差委管生各有次第,不许紊乱。”明孝陵从开始筹划时就按照“居中为尊”、“皇权至上”、“尊卑有别”、“统绪嗣承有序”的要求建设。在陵寝布局方面,尤其介绍了皇陵中的“下马坊”,这是皇帝威严的表现,位于孝陵的入口,洪武26年,朝廷下令:“车马过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另外,过下马坊,沿着神道向陵墓纵深行进,还要绕过陵园红墙和陵宫红墙。两道红墙将陵区隔成内、中、外三片,并互为表里,层层相扣,在强化了陵宫建筑的纵深感、神秘感和安全要求的同时,也强化了礼仪上的要求。通过典型的事例的讲述,学生从具体的事和物出发,将课本中曾经学过的专制主义制度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并辅以图片、影像等资料,此时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它开始自己说话,学生增强了直观的感受和学习上的兴趣。陵寝文化中相关的事例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但无论怎样,尽可能做到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兴趣与理论相结合、学生需要与今后社会中的承担的角色相结合。

再次,对陵寝文化或其他古代成就,在教学中也不能一味的赞叹,或只单纯的认为他们是后人的摇钱树,我们要教会学生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在明孝陵的课程介绍中,我们特意设置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反思这一专题:一方面,介绍国际上通行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方法,注重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同时对其经济价值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从现代人的眼光去认识历史,在繁杂的历史面前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思考。如讲到明孝陵的陪葬中,特意提到了朱元璋重新启用了活人殉葬的制度,這是我国古代一项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有所收敛。而朱元璋死后,据记载以40名嫔妃殉葬。《万历野获编》中有“帝后以下附葬者,妃嫔共四十人”。这与秦始皇以不生子女的宫人殉葬相比,朱元璋的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可再次引导学生,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如有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有野蛮制度的残留,有朱元璋本人的残暴,更多是专制主义制度的阴影。其实在专制主义背景下,皇权至上的理念造就了气势恢弘、灿烂文明的陵寝文化,但同时也让人民付出的惨痛的代价。这些辉煌的背后是皇帝对国家的掠夺、对百姓的残害、对自然的破坏,我们在惊叹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时,也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深思,尤其我们的学生今后要走上旅游行业,如何倡导一个“绿色”的旅游环境,合理开发古代资源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时不尽想起了一个例子,以平遥古城为例,在未开发之前,每年到此游览的人数为10万人,而申遗成功后,旅游人数呈数10倍的增加,在给当地带来大量旅游经济的同时,也给这个宁静的小城带来巨大的住宿、餐饮、环境等各种压力,有些旅游资源由于过度接待而出现损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天,我们的教学中,面对的无论是今后旅游行业的从业者、还是普通公民,我们都有义务告知孩子们,那些灿烂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我们应尽力保护好她们,要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在现实的反思中更好的树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我想这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北京:光明日 报,2002-11-18(A3).

高职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论文 篇4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史鉴”和“育人”的功能不容轻视,尤其在以培养职业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中,历史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的实用技能,如知识、科学的思维能力,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做事,乃至生存的能力。但现实的高职历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切确的认知

1.历史学科的性质影响。历史学科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虽有培养其人文素养、情感价值、善思明智的作用,但其特点是静态的,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显现出来。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那些技能性较强的、能够立竿见影的专业课更受学生青睐,所以从思想重视度上历史课与之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距。2.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不免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毕业后是否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到技能性较强,且能够有利于就业的专业课上面的会更多一些。无形中在思想上就认为学历史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即使学好了,找工作时别人也看不到,那好工作就有可能与自己失之交臂,还是学好专业课更现实一些。学生内心的不重视及功利思想的影响,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动力,自然也影响高职院校历史教学的效果。3.学生自身原因的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律性较差。再加上学生年龄及学习经历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推着”、“盯着”才能学。历史课也是一样,教师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这就给部分学生创造了课堂上松懈的机会。

(二)历史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

1.教学内容不足彰显时代性、职业性。历史是与时俱进的,历史教学应该突显时代性。然而目前高职历史课所教授的大部分内容是旧知识的重复,基本没有加入新的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且有用的新的知识点。不能把历史与时代相结合,与职业特点相结合,不能把历史学最新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发展成果及时运用于历史教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将不会形成一种新的历史观,体会不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意义,历史也起不到彰显时代性、职业性的特性。2.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相对来说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薄弱,作为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纯理论的以教材讲教材,不从教学内容上本着“简、易、少、新”的原则,不从学生的兴趣、实用入手,不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那么,对历史产生抵触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历史无用论”思潮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则表现得更为高涨。

(三)历史课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1.教学方法落后。在高职院校,历史等人文社会类学科相对专业课来说重视不够,教研活动少,教学改革滞后,大部分教师缺乏工作激情,甚至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因此,讲授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就是好方法。如果教师上课尽念讲稿,稿子又都是干巴巴的“道理”,这样的政治课是不可能受到同学们欢迎的”。同样,在高职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创新教学方法,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只重复已经发生过的静态的历史知识,德育的培养也不贯穿其中,学生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长期下去,历史知识将难以传播,历史的作用将难以实现,历史课堂也将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2.学生主体性表现不明显。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绝对不能动摇。而目前,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受限及教师对教学钻研不到位,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条件认同已经确定过的所谓“正确答案”,极少能把自己的“质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达到“释疑”,更无法通过社会实践考察,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获取知识。

(四)评价体系单一,育人效果不明显

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的评价标准一般是按三、七分比例进行,即平时表现30%,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主要是考勤20%、作业10%,缺少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认定。这样,只要学生能按时上课,及时完成作业,正常参加考试,就会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由此,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更不用谈让他们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了。缺少对学生真实发展关注的历史教学与考核,就永远发挥不了历史育人、史鉴的作用,更达不到在平时表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实施策略

(一)转变观念策略

历史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小到个人修身养性,大到国家治国理政,都离不开历史。尤其是在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为主要目标的职业院校,历史的教育作用更不能低估。首先,通过阅史、学史,能够启迪智慧,塑造人格;其次,在当今纷扰复杂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现象中,学习历史能够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受挫的心理承受力,加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三,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通过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上至管理者,下至老师、学生都要转变观念重视历史教学,加大历史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力度,减少大班上课的可能性,增加课时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新时期、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二)整改教学内容策略

1.教学内容的.选择。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分析能力教育、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德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职业性和社会性,选择一些文化史、思想史以及社会上的热点、焦点,与学生的专业、就业、生存有关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进行教学。2.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决定一节历史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笔者所在的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以武术为特色的五年制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历史知识更为缺乏。大多数学生不在乎学到多少知识,取得毕业证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没有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课睡觉或玩手机等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职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问题设计时,一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适中为宜;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培养目标范围内选择开放性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话说的问题,把学生从手机中、睡眠中唤醒,走进历史教学课堂。如可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登封是个旅游城市,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外闻名,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在讲述唐宋政治史、文化史以及其它相关历史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该资源;三是要与其它学科和专业的结合。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进行学科交叉教学,更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另外,历史教育必须与专业相结合,“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研究历史教学如何有力地支持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寻找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的结合点,增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2]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策略

1.教师的主导作用。五年制高职历史课程实施的主体是高职历史教师,其主导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组织、诱思、引导、点拔。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问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对材料的占有优势,协助学生建构学习思路,如学习的方向、学习的方法等,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让其充分“动”起来;其次,教师要组织课堂和掌控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要及时组织、引导,一是让学生全部参与教学活动,二是学生的讨论不能背离教学主题;第三,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迷茫时,要及时的进行点拨,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其回答或去做该项事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育人”的功能,历史教学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2.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主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习主题积极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其次,要根据自己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围绕问题搜集资料,编辑信息,创新思维;第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主动与教师、同学沟通,勇于表达个人的见解,并在沟通交流中不断的促进个人知识的同化或顺应。

(四)评价多元化策略

五年制高职历史教学评价应以职业院校教育新理念、新时期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3]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五年制高职这个特殊群体积极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达到“以情激趣”、“因趣生欲”,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历史教学“借鉴历史,资政育人”的目的。首先,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现状的评价。如参与学习的欲望、态度,对教学问题回答的质量、回答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团队协作意识的表现、受挫程度的表现以及展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养。其次,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创新性评价。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非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在已有的社会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结构,对各种事物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的。而高职历史教学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在开放且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再次,对教学学习效果的评价。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对其学习效果的考评也应有所不同。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考核法,也就是说根据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分成不同层次,分类分层考核,如采用面试考核法,也可统一组织或学生个人根据教学目标,带着问题参观历史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实地考察体验,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等多种具有教学实效性的考核评价标准。历史教学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授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重视历史教学并深化教学改革,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日益被重视,历史学科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将会更加突显。

参考文献:

[1]刘丽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4.

[2]邓军.高职院校历史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为例[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沟通无限下一篇:肝功能再损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