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十篇

2024-09-09

孔雀东南飞 篇1

近日再读更加叹服, 也参悟到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但有几点疑惑, 经过思索倒也有点自己的看法, 仅付一笑。

一是“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中的“复”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江夏、肖毅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注 (以下简称江注) 为“复、能”,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下简称朱本) 中未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复”有十二个义项, 但无此注, 也没有近似“能”的注解与义项, 在商务印刷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典》中也没有。《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没有, 而其他义项又不妥, 只有巴蜀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字典》第八个义项“补偿”。《汉书陈汤传》:‘虽斩宛王母鼓之首, 犹不足以复费。’”将之引入《孔雀东南飞》中可译为“儿已经生就了一副福薄命浅的穷相, 幸好娶得这个好妻子作补偿”, 语义相符, 天衣无缝。

二是“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中的“徘徊”一词, 江注为“便在庭树下徘徊, 自缢在朝东南方向的树枝上头。”唐弢在《<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 (《唐弢文集》第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中说:“兰芝死后, 以他 (焦仲卿) 爱兰芝之深, 终于以身殉情, 作者写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 然后上吊, 活活地画出了这个怯弱的书生的性格和面貌。”“徘徊”也是直接移入译文, 朱本中未注,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上也未注, 足见此词古今通义。《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 :“徘徊, 亦作‘俳佪’‘裴回’。来回地行走。《汉书·高后记》:‘[吕产]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内, 徘徊往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 :“[徘徊]来回地走。《汉书·高后记》:‘殿门弗内, 徘徊往来。’○引犹豫不定。向秀《思旧赋》:‘心以踌躇。’又写作‘俳佪’。”《古汉语字典》 (巴版) “[徘徊] (1) 来回地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2) (思绪) 等往来不定。陶渊明《闲情赋》:‘恫恫不寐, 众念徘徊。’”

由此可见“徘徊”一词, 自古在理解上无异义, 而我说的是焦仲卿为何“徘徊”呢。唐弢先生认为是“懦弱”, 江夏等认为“对封建势力退缩, 被封建道德约束”, 江说与“徘徊”无关, 唐弢先生明确告诉我们是因为“怯弱”, “弱”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封建道德”体系, 具体的说是焦母面前;“怯”呢, 也是在焦母面前的。但是焦仲卿表面上“遣归”刘兰芝, 却又与刘兰芝订“磐蒲”之盟, 立“不负”之誓, 已经违背了焦母“遣去慎莫留”之命, 况且又明谓“故作不良计”, 何“怯”之有呢?更没有什么留恋的。

还是本诗作者在后面暗示了我们, 焦仲卿“来回地走”, 是在“庭树下”寻找那长在向阳一面的“东南”方向的粗壮的树枝, 担心枝细承受不住自己的身体, 那样会欲死不能, 反惊动母亲, 进而行动受到限制, 更说明其抱定必死的信念, 而且死前镇定坚决, 不存丝毫犹豫之情, 更不是做样子, 以示其忠于爱情。这也正是“寡妇起彷徨”的内涵 (当然这是此诗之糟粕) 之所在。只有这样理解, 仲卿的形象意义才更有价值, 才配做刘兰芝的陪衬, 才当得往“外柔内刚”之性格, 才能真正起到编者所期望的警世作用。

孔雀东南飞 篇2

一、孔雀:美丽、吉祥;孔雀落单:悲伤、凄凉、孤寂

全诗首句“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借孔雀失偶起兴, 引出刘兰芝、焦仲卿这一对恩爱夫妻被迫分离的凄楚故事, 并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美丽吉祥的孔雀可作爱情的意象, 被迫分飞的孔雀与下文描写的夫妻各自坚守爱情的情节遥相呼应。

二、蒲苇:柔韧、顽强

蒲草多生在水边或池沼内, 每年春季从地下宿根发芽生长, 并且不断分株;冬季遇霜后, 地上部分完全枯萎, 宿根在土中过冬。用手抚摸它, 它极其柔韧, 像极了女人的某种性格。正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 她对爱情的坚贞, 就借蒲草来表达“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文中两次提到蒲草, 后世的诗文中也多次化用这一意象:“奴心若蒲草, 蒲草韧如丝, 奴心亦如是, 缕缕铭相思。”

三、磐石:坚定、专一、结实

磐石也作盘石, 厚而大的石头, 有坚固, 不易移动等特点。常被人们用以表达一些坚定、结实、专一的信念和希望。如:“良无盘石固, 虚名复何益” (《明月皎夜光》之七) 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 声称着同门“坚如磐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 “磐石”友情安在, 叹息和感慨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呢?《驱车上东门》说:“人生忽如寄, 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 贤圣莫能度。”用磐石来象征友谊、寿命固当, 而用之来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却也颇为贴切。本诗中“君当作磐石”、“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 (磐石方正且厚重, 可以千年不变)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焦仲卿对刘兰芝的执着爱恋, 可以千年不朽!

四、黄泉:共同的归宿、生死相依

黄泉, 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古代认为天地玄黄, 而泉在地下, 所以称为黄泉。《左传》中郑庄公对母亲曾有不及黄泉不相见的怨语。本诗中仲卿与妻兰芝约定:“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当无力对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时, 兰芝与仲卿诀别, 面对对她有所误会的丈夫, 兰芝在言明真实情况后, 提醒仲卿“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 这种反抗似乎是消极的, 但在没有更合理方法的前提下, 他们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心, 两人的爱情获得了圆满。

五、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忠贞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国时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 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在《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的结尾处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在刘焦二人的合葬处“东西植松柏”寄托了人们对两人忠贞爱情延续的一种美好祝愿。

六、梧桐:伉俪情深、凄苦、期待、知音难觅

花木常被用来表示爱情和思念, 青干碧叶的梧桐, 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 桐为雌, 梧桐同长同老, 同生同死, 我国有“梧桐相待老, 鸳鸯合双死”之说, 因此, 古代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最具有想象力和浪漫特色的末段, 就化用了以上意蕴。“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这幅美妙、神异的图景既寄寓了人们对纯洁爱情的企盼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 同时也借助神话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七、连理枝:恩爱夫妻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常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孔雀东南飞》中没有直接明写连理枝这一意象, 但从诗句“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不难看出它是化用了连理枝这一意象。

八、鸳鸯:成双成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鸳为雄鸟;鸯为雌鸟。鸳鸯常成双成对出现, 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 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人们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 便相伴终生, 即使一方不幸死亡, 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 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正是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认识, 在长诗中紧承连理枝两句“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焦刘二人魂化为鸟, 现实被阻隔的爱情, 在死后获得了圆满, 与《梁祝》中的“化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结尾处, 在刘焦合葬的墓地, 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 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 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爱情不朽, 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 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 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 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延伸, 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 使全诗格调有了质的飞跃。

开头以“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起兴, 比喻两情难舍难分, 情调凄恻悲怆, 暗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结尾用美丽而富有神幻的“鸳鸯对鸣”作结, 前后呼应, 给人以联想回味。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 却不能长相厮守, 便有了“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 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 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 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 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后人《孔雀冢》同样也化用了本诗中的几个重要意象:“此情此景如斯, 磐石盟约蒲苇, 一园草木参差, 我驻亭边水尾。千古孔雀之心, 不忍焦畈南飞, 萋萋柳岸青草, 岂知汉府别离!默吟长廊乐府, 后人何以为继?两厢痴情, 两地相思!仰饮杜康, 试作柳词, 两行热泪润脸颊, 两阕艳词问先师。”

孔雀东南飞 篇3

初三末。

语文课。

老师不知因为什么,跟我们谈起了《孔雀东南飞》。我一向不听文言课,只是这个名字独有的韵味引起了我的注意。

“孔雀东南飞创作于南朝,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齐名。”

—我没有见过这首诗,所以我不敢和前人的看法贸然苟同。

“它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描写的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吗?也只有悲惨的爱情故事有震撼力。

“它讲述了……,最后殉情而死。”

—死了,那自然。

“它起首的诗句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我不吱声了,心里揪着疼。对于悲剧我早已麻木,因为结局非离即死。无论多凄惨的故事塞给我,我总能不动声色看到底,最后嘴角边会不自觉地显出几丝幸灾乐祸的微笑。故事永远只是故事,根本不会在我身上发生,那又何必为此动情呢?

我就是这样一个冷漠的人,只会任凭别人痛苦,而自己决不会为之所动。我何时曾有过像今天这般心痛?

是的,我有过。

和小怡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应该算是在初一开学的一星期后。虽然是同班同学,但我们毕竟是初次见面,不免还有些羞怯。

那天她伫立在自行车旁,等待着车水马龙快快退去,但是怎么也不如愿。我是乘公共汽车来的,为了乘车回家,当然和她站在同一“阵地”上。站在她身后我很窘迫,我的嘴唇嚅动着,总想开口和她聊聊,但令人烦恼的是我并不知道她的名字,更不清楚应该称呼她什么。我总是独来独往,但现在却迫切得想与她同行。

眼前的马尾摆了摆,接着出现了她那张可爱又热情的笑脸,就像见到熟人一般,她随意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一愣,接着呐呐地开口:“楼南蔚。”

“我叫怡口莲……”她带着特别的狡黠的微笑看着我,自信满满地等待着我的惊叫。

可我却漠然一笑:“挺怪的,小怡。”

“你的名字好特别啊,楼……南蔚?本想让你也惊讶一下的……我的真名是傅怡……也挺特别的,是吧?……不要板着脸啊……”

眼前的女孩如此健谈,我很奇怪,但并不像往常那样讨厌。相反,我很喜欢这个极有些神经质的女孩—她浑身上下散发着纯真的热情。

我终于咧开嘴,微笑着看着她,笑容并没有勉强和做作—难得的晴朗。

小怡看见我笑,眼里闪着特别的光亮。她突然腾出一只手,勾住我的小拇指,拉住我穿过了马路。从此,每天她都会拉着我的小指一起回家;从此,我的世界除了自己,还有小怡……

我终于明白了那阵揪心的疼痛来自何处,它源于整整两年的回忆。那么甜蜜的记忆,现在却使我异常痛苦。初三了,我们分开了。再没有人像她那样让我开怀了,我回到了三年前那段尘封的日子。没有小怡的时候,我学会强迫自己用函数及其图像来代替她。

我自认为我习惯了、麻木了、淡然了,但实际上呢?

我把学习和中考当创可贴贴在我心中那痛苦又失落的伤口。孔雀东南飞,它似乎预示着我和小怡最终的结果。它像一只粗糙的大手揭开了创可贴,接着我便突然发觉伤口竟还没有愈合,原来我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之中。但梦醒了,却未必是好事。

我放不下我的自尊去请求她的原谅,但隐约之中我又觉得我错了。

不会是这样的……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忘了那一天。

初二末的一个星期五。学校组织我们去10中参观什么科技展览。我知道这根本没什么意思,但能有时间与她单独在一起我也就没有怨言了。

一路上与她说说笑笑,大都谈一些15岁少女在乎的事。我一直认为我与小怡只是小女生之间的友谊,但我们却越来越难舍难分。有人也早已察觉到这一点,有时见到我独自行事,也会打趣地问一句:“小怡呢?”

想到这里,我回过头问她:“小怡,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作你的朋友呢?”她收起满脸笑容,不假思索却郑重其事地说:“因为我觉得,你笑起来很美。”

我默然不语,我清楚这句话的含义和分量。

我们是步行去10中的,自然也是步行回校。毕竟走了那么多路,我与小怡也觉得两腿乏力,口干舌燥,别的班的同学纷纷去买饮料,我知道小怡一定忍不住了。果然,她悄悄地拉着我,驻足在一家小屋前。我没吱声,也没阻拦,手已情不自禁地伸进了口袋里。这时,一只手拦住了我俩,说道:“渴了回去喝水!”

是曹老师!

我们最终没买成饮料。我很恼火,我不希望给这位新来的班主任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这时,小怡怨怨地说:“别的班都买的嘛……”我一听,更加气愤。

我猛一回头,恨恨地说:“别的班是别的班,与我们无关!”

“你这话是说给曹老师听的吧!”

她带着特别的狡黠的微笑,半开玩笑地说。我一看身后,却恰好见到曹老师紧跟着我们!

老天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我只觉得血往上涌,这简直是对我天大的污辱!我封闭自己就是因为类似于这样的伤害。现在,傅怡!你为什么要勾起我伤心的回忆?你不要以为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就……我决不会原谅你今天的所作所为!

“是啊,我就是说给曹老师听的,那又怎么样?……”我似乎很平静,却带着变调的声音。接着,我对她诧异的面容冷笑一下,头也不回地隐入人群。

接下来一个星期中,我对小怡充满了敌意。她对我一切如故,似乎比以往更热心,更殷勤。我自认为她很愧疚,不过既然要惩罚她,我就要让她深刻地清楚我的自尊与自傲之处:我的人格。

我明白冰冷的眼神有多么让人心寒和难受,但,这是我以后才知道的。

她一直忍耐着。

小怡照例要同我去吃饭,同我回家。我高兴时,也不过应付应付她。我不高兴了,就一句话也不回答,连一个点头或摇头也不表示。

她的目光终于冷下来了。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她的耐心已经被我耗得干干净净。我有我的自尊,她也有她的自尊。我一味地维护着我的尊严,一味地刁难她。但事实上,是我一直在践踏着她的尊严。

暑假过去后,我们初三了,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我与小怡,算是彻底决裂了。假期中的两个月,我几乎无时无刻不想着她,但我什么也没做。

我常常与她的目光相撞,总感到我的心结成了冰。我终于明白小怡当时的感受。但我放不下我的面子,我要自己相信整件事的错在她。多么可笑又可悲的自欺欺人!

那节语文课我确实被那句诗句震动了,它那么哀怨,那么无奈。我突然发现我与小怡早已成了陌路人。

欲哭无泪。

中考的逼近使我不再多想。没有人再愿意听我诉说心里的事情。我才不愿写日记呢,因为我知道,日记上一定会出现孔雀与小怡。

一切顺利。

没想到我能考上如此理想的高中。高兴是自然的,心境也不知不觉宽广了许多。但我心里一直留有一个遗憾。芸芸众生之中我选择了小怡成了我第一个真正的知己,我与她相识、相知,无论是谁都付出了自己的情感。因为她的出现,使冷漠自负的我变得开朗。却因为一句玩笑,我们联手葬送了我们的友谊。

拿到通知书的那天下午,我到学校去取回自己的东西。我抚摸着伴我度过三年的储物箱,心中不禁荡起了一阵涟漪。我叹口气,把箱子里同学送的生日礼物—装进自己的背包。

我很留恋啊……

快要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小怡进来了,我们相对驻足而立。她的脸上并没有惊愕的表情,而我相信自己也没有尴尬的神色。她对我微微一笑,眼神里充满暖意。我已没有再逗留的理由了,我刚走出了教室却突然立住。犹豫片刻后,我回头说:“再见了,小怡……”

接着我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

花瓶碎了,可是我宁愿去回想它完美的样子,也不愿修补它。因为不管怎样,补好的花瓶始终会有裂纹。

我记得白瑞德曾对郝思嘉说过类似的话。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 篇4

孔雀东南飞

作者:汉无名氏朝代:汉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篇5

作为人妻,刘兰芝无疑是端庄贤淑的,对婆婆“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一心只想“供养卒大恩”,可谓明理孝顺。面对这样的好儿媳,焦母为何会对她积怨深重,嫌恶不已,多次表示“遣去慎莫留”的蛮横无情呢?一方面是封建家长专制的传统思想作怪。兰芝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出身低微,在东汉门阀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这也许是婆婆“有钱就任性” 的源头,但婆婆应该是早同意和接受了这一点差距的,不然兰芝与焦仲卿也成不了夫妻。虽然婆婆对兰芝的多次评价可能有失公正,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无主见、任人摆布、唯婆婆“马首是瞻”的人, 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表面应允, 骨子里坚决,以及遭到丈夫误解后无情嘲讽责备,兰芝以死明志等情节来看,兰芝的确是过于优秀的 “独一个”!她不同于传统的平庸女子,平日肯定同样无法完全顺从于婆婆专横的统治欲,所以婆婆才愤愤不平:“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因为厌恶情感占了上风,婆婆的理智躲在了后面,开始罔顾事实,搬弄是非,“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对儿子的正常申诉也置之不理,还直接亮明情感来源: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对儿子的坚决态度恼羞成怒,只管自己不顾他人地恶言威胁:“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同时对儿子以利相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专断顽固也好,恩威并施也罢,她的确想除掉兰芝这一“眼中钉,肉中刺”。

另一方面,婆婆对兰芝的绝情恐怕还有无法言明的原因,那就是太爱儿子了。纵观全诗,我们不难看出,焦刘是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他们的誓言是“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两人最后更是义无反顾双双殉情,他们爱得多么纯真、深沉和痴迷!可是他们不明白爱得越深,对焦母的伤害就越深: 焦母早年寡居,与一双儿女相依为命,作为母亲她无疑将所有情感和精力都用来哺育儿子;随着时间推移,年迈的母亲已把儿子当作了靠山,以致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产生了独占儿子情感的欲望,这种复杂的母爱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现在倒好,兰芝嫁进家门,儿子情感一点点倾向了儿媳,这种失意甚至是嫉妒之情怎可向他人倾诉?何况,儿子和儿媳太过恩爱,有时会不经意间“秀恩爱”,却不知这如同在焦母的心口上“撒盐”!

其实,兰芝的自身也有性格缺陷,她不仅忠于爱情,多才能干,而且还倔强好强。在东汉,出嫁女子被休回家是极难为情的事,大多数女子宁愿选择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也不愿自毁前程。而兰芝却因不能忍受婆婆的驱使而自请回家———“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她宁愿被人误会和戳背,也不愿在婆家过不被宽容的日子。当丈夫安慰她“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她却回答“勿复重纷纭”, 因为她知道,哪怕是自己主动离开,婆婆对自己的态度也不会改变。离别是分外痛苦和不舍的,但她在婆婆面前丝毫不示弱不服软, 而是精心打扮;上堂辞别婆婆更是说了一番不卑不亢且略带不满的话,“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明显柔中带刚;只有与小姑辞别时,才情不自抑“泪落连珠子”, 而出门登车去,也是“泪落连珠子”。兰芝其实不想走,但她的倔强却为自己的爱情悲剧埋下了祸根!

当然,焦刘爱情陷入困局还有焦仲卿本人的原因。他对事情后果缺乏充足认识,对兰芝的支持欠坚决,分不清事情轻重缓急,家里后院起火不勇当消防员还火上浇油, 想着先到官府报到,不仅多次错失挽救兰芝的机会,还在母亲面前愤激刺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哪个当亲妈的这时不撞墙! 这些都促使了自己出路被阻和兰芝以死殉情。此外,还有刘兄的原因,他热衷富贵,对妹妹的确缺乏同情心和理解心,相反当太守差人说媒时,还极其露骨地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一副市侩嘴脸令人生厌,对妹妹威胁之中明明带有逐客的口吻,这也促使了兰芝不得不以生命来实践自己的誓言。

然而,焦刘的爱情并非只有死路一条,“解铃还须系铃人”,他们的爱情困局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是外因毕竟为次,内因才是主,焦仲卿拘谨的言行和刘兰芝本身的倔强个性理应有所改变,一旦他们学会了换位考虑问题并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给危机更多点时间缓冲, 他们的爱情出路就宽了。

按焦母的说法,“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焦仲卿出身于没落的官宦家庭,自己在做小吏, 虽然职阶卑微,但毕竟有逐渐进入仕途的机遇,前途应该是光明的, 却不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对待家庭矛盾,面对爱情困局,他虽是深爱妻子,却无顽强毅力。对母亲的驱遣兰芝要求, 先是婉 “启”,继是“跪告”,待母亲“槌床便大怒”时,他却“默无声”退出,对妻子哽咽出下策“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他这样做,其实只是暂时逃避了现实,逃避了自己该负的责任,犹如饮鸩止渴,使事情滑向不可控的深渊。兰芝了解仲卿的性格,也深爱着仲卿,知道仲卿同样深爱着她,儿女情深使她对现实还是抱有希望的,当仲卿和她告别时,她这样叮咛:“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假如仲卿在母亲面前一开始就铁了心与兰芝继续幸福的婚姻生活,消除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极力支持妻子留下,并多次态度更加坚决地启告母亲“终老不复取”,还当好妻子和母亲的和事佬,事情并不是没有改变发展方向的可能的。即便这样努力了,母亲还是一意孤行的话,他也大可不必苦逼妻子去殉情,应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之理,可以先把公事放一放甚至放弃都不足惜, 和兰芝出去生活一段时间。正是因为焦母具有浓厚的恋子情结,想念儿子时间长了,焦母应该会权衡利弊;如果他们夫妻二人有了爱情的结晶后再回家,那是再好不过的了,焦母看见自己的孙子一定会心花怒放,将自己对儿子的爱转移到孙子身上,时间长了,爱屋及乌, 因对孙子疼爱而逐渐改变对兰芝的态度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此这般, 这一大家子就真的找到了幸福的真谛了。

解决爱情和现实矛盾的关键人物还是兰芝自己,西方有谚“上帝只救自救之人”,兰芝要想不被休弃,就要从焦母身上下功夫:首先,她要切身体会婆婆多年来的艰辛和特殊的爱子心理,在婆婆面前更加矜持,与丈夫不要太过“秀恩爱”,并经常性拉近丈夫与婆婆的感情,让焦仲卿可以花更多时间关心母亲,不让婆婆有被冷落的感觉;再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兰芝的倔强个性还是需收敛收敛, 用自己的温情融化婆婆那颗铁石炼就的内心,温度高了,再硬的铁石都会融化成为柔水。毕竟焦母是爱自己的儿子的,她和刘兄的本意并不是想害死自己的亲人,这从焦刘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两人晚到的认可和祝福。所以,如果兰芝不那么过于刚烈和决绝,再努力学会沟通,例如经常性地和婆婆拉拉家常,打打洗脚水,送点小家什作情感投资,婆婆对家庭的“专制”还有什么意义?家庭就会由婆婆的“一言堂式专制”变成“全家总动员式股份制”,他们双双殉情的悲惨结局也就避免发生了。

至于刘兄,兰芝其实也是欠缺交流的,即使兰芝还是被遣送回家,虽“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但长兄如父,她回家后虽有能力自谋生活,但只能依靠哥哥生活,这是她和哥哥之间的主要矛盾,包含有封建宗法制度下女子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严重缺失的问题。但是兄妹毕竟是兄妹,只要当妹妹的不那么任性,一方面告之自己和焦仲卿的约定,明确表明自己的想法, 打消哥哥以自己为富贵交易的梦想,另一方面让体察自己的母亲劝说哥哥,哥哥也难以违背母命,再者刘家基本温饱是绝对可以保证的,甚至还是小康生活水平,从兰芝嫁妆“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可知,哥哥养妹妹一段日子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可否认, 《孔雀东南飞》 的主题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家长专制力量的强大、冷酷,肯定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为追求美满自由的爱情和婚姻作出的不懈斗争,但是落后势力越是强大和顽固时,就越要讲究鲁迅先生主张的“韧”的斗争策略。以殉情来表明抗争,与其说是斗争,不如说是逃避。

孔雀东南飞 篇6

一、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在封建宗族社会的礼制下, “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是结婚的必备条件。男女双方的婚姻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父母手里, 当事人不得自主, 尤其是女性;否则就是“非礼”, 即不合礼仪, 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在诗歌中可以看到, 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完全是由双方的家长做主的。另外, 与“父母之命”相提并论的是“媒妁之言”, 这也是婚姻的重要条件。如果婚姻中没有媒人, 是不合礼制的, 会遭到人们耻笑和鄙视。“媒”分为“官媒”和“私媒”, 民间大多是“私媒”, 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媒人”, 主要是奔走于两家之间, 替两家撮合, 从中取得一定的报酬。如诗歌中县令和太守都是让媒人先去刘家提亲。

二、三从四德

在古代, 女子出嫁后要遵从所谓的“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三从四德”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昭在《女诫》一书中提出的。班昭的《女诫》开了中国女教的先河, 也使汉代女性受到了更多的束缚和压迫。“三从”是指:未嫁从父, 已嫁从夫, 夫死从子。在家要听父亲的话, 出嫁要听丈夫的话, 如果丈夫死了, 还得听儿子的话。总之, 女性永远没有自己的自主权, 得听从男性的安排, 他们的命运永远掌握在男性手中。我们看刘兰芝的遭遇, 就能想见当时妇女的处境了。兰芝非常优秀, 可以说无可挑剔, 但还是被丈夫休弃了, 她不能反抗。回到娘家, 哥哥逼她改嫁, 因为“长兄为父”, 她不能反抗, 只能改嫁, 因为女性没有自主权。“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主要是女性出嫁后的行为准则。即女性嫁人后要专心纺绩, 好好侍奉公婆, 服侍好丈夫, 少说多做, 保持家庭的和睦。像兰芝出嫁后, 在焦家“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 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大人故嫌迟。”早起晚睡, 勤于纺织, 就这样还会受到婆婆的指责和刁难, 最终被休弃。封建礼教男尊女卑的主导思想注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幸, 女性只能是受害者, 无论她们表现的多么好, 也未必能保住她们的婚姻。

三、“出妻”制度

汉代有所谓的“七出”制度, 即只要女子违反了“七出”中的任何一条, 丈夫就可以把她休掉。“七出”是:一无子, 二淫佚, 三不事舅姑, 四口舌, 五盗窃, 六妒忌, 七恶疾。“出妻”制度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离婚方式。这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离婚手段。从战国时代之后便行诸于法律, 一直实行到清朝末期, 上下贯穿三千余年。“出妻”是封建社会中男方的特权, 是典型的男尊女卑观念的体现。应该注意的是, “出妻”有时并非是男子本人的意愿, 而是男方父母的意愿, 实际上, 也可称为“男家”的特权。如《孔雀东南飞》中, 焦仲卿和刘兰芝感情很好, 非常相爱, 从下面这段话可以看出来, “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 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一方面, 焦仲卿很爱自己的妻子, 因为刘兰芝知书达理, 容貌漂亮, 多才多艺, 勤劳能干, 任劳任怨, 这样的媳妇哪里去找, 因而他发出了“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的誓言, 活着要和兰芝在一起, 死后也要和兰芝在一起。同时他也为兰芝抱不平, 质问自己的母亲“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所以当焦母要仲卿休掉兰芝时, 他最初是抵制的, 反对的。但出于孝顺, 他最终还是听从母亲的话, 休了兰芝。

孔雀东南飞 篇7

《孔雀东南飞》是个著名的爱情悲剧, 其主题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这个悲剧发生的原因, 很多文章进行过有益的探讨, 从总体上看, 大多把悲剧主因归结到焦母身上, 认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赋予他们迫害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权利, 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个观点应当是比较中肯也比较好令人接受的。可是, 怎么把这个结论引出来, 是不是就是由于焦母对这段婚姻横加干涉, 就体现了封建家长制的专横与无情, 就代表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残酷呢?我总觉得这种推导显得过于平面化, 过于简单化。由于父母干涉造成爱情悲剧的故事千千万, 《孔雀东南飞》卓绝于世的魅力在哪里?对课本的简单处理使得这篇文章失去了很多的光彩, 而且学生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也并不一定有真切的体会。如果就这样草草了事, 对这篇课文的处理可谓是“浅入深出”。

怎样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真切感知到文章真正的思想魅力和文学魅力呢?在多次研读课本, 多方阅读资料和反复思考后, 我有了一个设想。在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婆婆为什么不喜欢刘兰芝?对学生而言, 这个问题看上去浅显易答, 其实并不容易, 答好它需要有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和深刻思考;对组织教学而言, 这个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重温课本细节, 又容易引发兴趣, 展开讨论, 同时可以顺理成章地完成人物形象分析和概括主题两个教学任务。

对这个问题, 传统看法有这么几种:焦母嫌弃刘家地位低, 或者是兰芝无子, 也有干脆就说是焦母无理取闹。其实只要仔细阅读文本, 就会发现前两个答案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如果是嫌弃刘家的门不当户不对, 当初这门亲事是如何定下的呢?而若是因为无子, 焦母遣归刘兰芝就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 一纸休书便了, 因为在古代女子有“七出”, “无子”位列第二。这是个非常冠冕的理由, 以焦母那强悍的个性, 肯定会天天、时时挂在嘴边, 可是文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 所以这个理由也讲不通。那就是焦母无理取闹了, 可这并非答案,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就算是看某人不爽, 也该有不爽的理由。

仔细研讨课本, 我认为理由有以下两个:

其一是兰芝的“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其实焦母看人倒是很准, 这个对兰芝的评价可谓入骨入髓。“无礼节”可以说是夸大其词, “举动自专由”就说得很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刘兰芝做事情自作主张, 全凭自己意志, 或者说就是太有主见, 从不跟在婆婆的后面唯唯诺诺。从故事情节来看, 这句话实在诚实, 从兰芝自行遣归到临行的盛装, 从在娘家对兄长逼婚的坚决抵抗到婚姻前夜以死殉情, 都可以看出她实在是个太不凡的女子。如此的美好、聪慧又自尊, 怎能容于焦家那充满腐旧气息的门庭呢?在“七出”中的首条, 就是“不孝父母, 去”。兰芝并非不孝, 但却的确不顺从。正是“孝而不顺”中的“不顺”使她成为焦母的眼中钉。

第二个激怒焦母原因, 正是兰芝和仲卿的融洽感情。焦母是守寡带大了儿子, 对儿子的依恋感肯定很强。如果刘焦二人感情一般也就算了, 偏偏两个如胶似漆, 这肯定让老母亲倍感失落, 转而迁怒于儿媳。 (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也还是这样的) 这种算不上健康的心态, 在古代居然还有白纸黑字的典籍支持。《礼记》有载:“子甚宜其妻, 父母不悦, 去。”

综上所述, 两个相爱的人被生生拆开, 竟然是因为这两个匪夷所思的原因:一是女主角稍有些脑子;二是两人感情太好。可见封建礼教、封建传统有多么冷漠与残酷, 所谓的“灭人欲, 存天理”指的就是这个, 同是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对人的感情的极端漠视, 讲忠义讲孝悌, 就是不讲感情, “兄弟如手足, 妻子如衣服”, 即为一例。所以, 在仲卿决定为爱而死的时候, 焦母教训他:“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何薄。”在过去, 为一个女人纠结, 就已经令人不齿了;为一个女人去死, 更是有失体统的事。

上课的时候, 学生讨论了很久, 最后也基本达成了一致。同时对主要人物、主题也有了比较真切的感受。

何为“深入”?我认为“深入”就是深度解读文本, 进入文本, 感受更多的是“文学”的、精神的, 文质兼美的存在。只有深度地去解读文本、细读文本, 你才能抓住教材的主题思想, 方可在你的语文课堂上确定语文的灵魂。那么, 何为“浅出”呢?当我们已经能很好地解读文本了, 下面就应该想到怎样把你解读到的东西渗透给学生, 怎样能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去接受文本、感受文本,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浅出”的功夫。

解析《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 篇8

鲁迅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我们今天再次走进这一凄婉的爱情悲剧时,都不禁唏嘘不已。是啊,大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家和万事兴这些字眼总是充斥在我们美好的愿景中。那么是什么让这“精妙世无双”、“伶俜萦苦辛”的女子不被婆婆所容?面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诸如无子说、恋子说、门第说等此类占多数。

《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到了东汉时已经摆脱了从属《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渐渐得到一般士人的尊信和传习。如此一来,如果真的是因为兰芝久嫁无子而被休的话,那么婆家休掉兰芝应该是休得理直气壮、合乎情理。然而当焦仲卿询问母亲为何要休掉刘兰芝时,老妇人一脸怒色,只是愤然抛下一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话语,而非大义凌然地向焦仲卿抛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慷慨之词。所以兰芝被休原因的无子之说确实有待斟酌。

同样的,门第一说的证据无外乎就是兰芝在向婆婆告别时所说的“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然而从后文的县令和太守相继派人到刘兰芝家求亲可知,门第一说实在有些牵强。要知道焦仲卿只是个小小的府吏,其身份与地位怎能与县令和太守同日而语。焦家讲究门当户对,难道县令家和太守家就不顾忌?更何况焦家娶得是一个大姑娘,而县令家和太守家娶的还是一个“弃妇”,这也从侧面证明婆婆休兰芝实在是休得没啥道理。

关于“恋子说”,乍听是不错的。想想也是,一个寡妇,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成人,其中的艰辛自然不必多说。等到儿子成家立业了,终于可以享受儿子带给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时候,兰芝的出现几乎夺取了儿子所有专注的眼神,其失落的心情自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通观全文,似乎并不能找到一处有关焦母对儿子的畸形依恋,反而只是见着一个家长对晚辈的多次训斥。所以恋子一说也就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凭着我们后人的揣测而得出的结论。

那么,兰芝究竟是因为什么被休呢?笔者认为,兰芝被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婆媳之间性格的不相容,在于“婆婆”那高高在上的地位不容挑战。

《礼记·内则》中记载:“妇事舅姑,如事父母……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涕,寒不敢袭,痒不敢搔,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由此我们可知,媳妇在婆婆面前,只能“下气怡声”,甚至于在婆婆面前不可以打嗝,不可以打喷嚏,不可以打哈欠,冷了不敢加衣痒了不敢去搔。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婆婆在儿媳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媳妇在婆婆面前只能是低声下气,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正因如此,才会有“天下没有不是之父母”的说法。

那么,刘兰芝在婆婆面前是一个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的人吗?答案显然不是的。文中有诸多证据。

首先,文章开篇兰芝的主动请遣。兰芝请归的理由有两点:一是焦仲卿作为府吏,不能与之每日耳鬓厮磨,让她经常独守空房故而心生哀怨;二是因为与婆婆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新婚燕尔,经常不能相见,有些怨言自然是司以理解的,所以兰芝就这一点也仅仅是轻轻带过,而说到她与婆婆之间的矛盾之时,则是态度坚决,情绪悲愤。且来看看她是如何说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是一段非常直白的话语,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婆婆,而且没有丝毫旋转的余地。这要放在今天,也许不足为奇,可这要放在那个年代,那真是惊天骇俗的举措。因为被夫家休掉实在是一件颜面荡然无存的事。这从后文兰芝回到娘家时“进退无颜仪”的举动以及其母亲的“大拊掌”的反应可以看出。可她在明知有这样的结果的情况下还毅然请归,这不能不让人深刻地体悟到其性格中刚强不容侵犯的一面。这也自然印证了兰芝实在不是一个委曲求全的人。

其次,兰芝辞行前的精心打扮。“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踏......”无论是被遣还是请遣,都是受人诟病的事。所以,离开夫家时,女子总是“哭着出门”,更有甚者“没脸回家去自尽”,而兰芝却还有心情大张旗鼓地精心妆扮。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应该有性格中倔强和坚强的一面。她的请辞,自然是焦母所乐意看到的。为了保留自己仅剩的一点尊严,兰芝强打起精神,把自己妆扮得美若天仙,目的就是不想在对自己“久怀忿”的婆婆面前示弱,不想让婆婆看到自己狼狈不堪的样子。而她的做法显然也起到作用,在与婆婆话别时,婆婆是“怒不止”。由此可见,两人的矛盾实在是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其三,兰芝的殉情。兰芝的殉情既是全诗的结局,又是全诗的高潮。而兰芝的殉情自然也就成为她性格刚强的最直接写照。“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为了维护爱情。兰芝纵身越向清池,她用她的死来兑现她的诺言,来维护她为之苦苦挣扎的爱情。面对兰芝的这一举措,很多人都不理解。毕竟,和许多被休的女子相比,她该是何等的幸运,既没有被娘家扫地出门,又没有被众人所唾弃。相反的,从接二连三的提亲到太守家操办婚礼时的盛况,都足以羡煞旁人。按照事情的发展,刘兄所预言的“足以荣汝身”未尝不能实现。而兰芝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表面上为了维护她和焦仲卿的爱情,其实仔细推敲,还是离不开兰芝那刚强的性格。因为性格中刚强的因子,所以,面对唾手可得的“幸福”,她想到的不是今后的荣华富贵,而是眼前想妻维护爱情而不得,想要选择生命自由、生命尊严而不能的绝望。所以,死就成了兰芝唯一的选择。试想,这样一个倔强到用死亡来抗争的女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唯命是从的人?怎么可能愿意一直低声下气地任人宰割?

《孔雀东南飞》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3.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教学设想

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诗中人物的对话极富个性,拟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进而理解全诗主旨,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乐府诗,简介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初读全诗,把握全诗情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 提示:北朝民歌。

师:单元知识短文指出:“两汉及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古乐府民歌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这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叙事诗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

什么叫乐府呢?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二、初读。

1.圈画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古今异义的词。2.找出文中的十九个“相”字。(只作上记号,备用)3.标出全诗各自然段序号。4.对照小序及书下注释读懂全诗。

三、把握情节。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诗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经过、结果吗?

例:东汉末期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嫁与仲卿双双殉情。

2.本诗共有33个自然段,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请按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理清全诗情节。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第(1)段—(2)段开端 第(3)段—(12)段发展 第(13)段—(22)段再发展 第(23)段—(32)段高潮、结局(33)段尾声

(此时学生如未将第1自然段单独列出,教师不必强加,待到最后研读时再解决第1自然段的起兴问题。)

3.师:请为每部分(包括每部分内的层次)拟一小标题。

生甲:“兰芝自诉”——“兰芝遣归”——“兰芝拒婚”——“兰芝殉情”——“合葬化鸟”

生乙:我补充一些小层次的标题: 兰芝自诉 合葬化鸟

生丙:我拟的标题是:自诉;乞母、遣归、辞母、泣别;拒媒、逼嫁;死别、殉情;化鸟

四、朗读全诗(教师大声带读,学生跟读)。

注意读准:箜篌、襦、葳蕤、蹑、玳瑁、珰、誓(愆)便(pián)言、否(pǐ)泰、鹄、幡、骢、赍、鲑

五、同桌互译。

教师译前提示一:正确正确“公姥”(偏指“姥”)、“作息”(偏指“作”)、“父兄”(偏指“兄”)、“父母”(偏指母)、“弟兄”(偏指“兄)”等偏义复词。揣摩的窍门是根据句意、文意理解偏指义。

提示二:注意有些词的古今意义差别。如:“自由”,今义为“自由自在”,古义为“自作主张”;“可怜”,今义为“值得同情”,古义却可作“可爱”讲;“却”今为转折连词,古义却有“退”,“回头”义;“要”今义为“需要、要求”,古义却可作“约定”讲;“适”今义为“适合”,古义“有“刚才”义;“劳劳”今不用,古义作“怅惘若失”讲;“奄奄”今义作“气息将绝”讲,古义却可作“暗沉沉”讲。

教师巡迴答疑。

六、作业:

课后整理本诗中“相”、“谢”、“见”、“迎”、“自”、“适”的用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本诗所用的铺陈、比兴表现的手法。

2.了解本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塑造人物的手段。4.辨析词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交流。

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难字多义辩析在全班进行交流。例:“相”字的用法。(见表)

二、研读一,分析人物形象。教师设问,学生讨论、发言。

1.兰芝是不愿离开焦仲卿的,为什么她要自求遣归? 生甲:因为她感到与焦母实在合不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君家妇难为”,所以不如回去。

生乙:我认为还有一层意思,即兰芝从焦母的故意挑剔中,感到了遣归之势已无可逆转,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来。

2.兰芝是不愿离开仲卿的,为什么在离别前还要“严妆”一番呢?

生:这表现了兰芝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她是严妆来的,因而也要严妆走,这表明她遇事十分沉着、冷静、镇定自若。

3.兰芝遣归是焦母逼迫的,为什么兰芝在离别前还要向焦母告别? 生甲:她不卑不亢。

生乙:她最后要再说几句,把面子要回来。生丙:她有礼有节。

小结:这表明兰芝从小受过很好的教养,有礼有节,举止得体。

4.兰芝是忠于爱情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允婚了,这岂不破坏了兰芝的形象? 生甲:兰芝殉情之意早已决定,允婚是假,殉情是真。

生乙:如不允婚,就会被其兄纠缠不清,说不定还会锁起来,后面的殉情反而难了。

生丙:如果兰芝不允婚,就没有后面太守家准备迎亲的一节,便达不到抬高兰芝身价,加强悲剧气氛的效果。

5.仲卿与兰芝相比,有哪些同异处?

同——同样忠于爱情,同是封建礼教的逆者;异——在洞察世情上,焦不如刘聪慧,在反抗封建礼教上焦不如刘坚决。

6.焦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生:她是一个反面人物,在诗中,她是封建旧礼教的代表人物。她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她无视焦刘的爱情,折磨兰芝,威逼利诱仲卿。是一个摧残青年,摧残爱情的封建家长。

7.你是怎样认识这众多各别的人物的?

生甲:通过故事情节发展及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逐渐鲜明。如刘兰芝,第一部分只知道她是个聪明要强的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到第二部分通过她严妆、辞行才觉得她这个人不简单,在焦母前不掉一滴泪,而且语言绵中带针。读到允婚一节,真还觉得她“坚持不住了”,后来看到她“举身赴清池”才更体会到她的坚贞。

生乙:诗中人物的对话也特精彩,焦母的专横:“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多有个性特点。还有焦仲卿,先是个脓包,去求母亲:“儿已薄禄相”、“伏惟启阿母”,这些对话也很有特色。

三、研读二,理解鉴赏。

1.在“兰芝自诉”、“着装遣归”、“太守迎娶”等情节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些语句改为概括性的语句好不好?

提示:在“自诉”时,兰芝说了“十三、十四、十五”等句,在“着装遣归”一节中,写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及足下、头上、腰、耳、指、口、步态等。“太守迎亲”一节也有大量的铺陈。如果将这些文字概括成“从小受教养,多才多艺,”、“着意穿与戴,美丽世无双”,“四处买珍奇,迎亲准备忙”等句,简则简矣,神韵皆无了。

2.文中用了哪些比喻?本体、喻体有哪些相似点?

提示:写兰芝美,用“削葱根”喻手的白、嫩、尖;用“含朱丹”喻嘴的红润。写他们对爱情忠贞,用“磐石”喻仲卿的坚定,用“蒲苇”喻兰芝的柔韧。

3.第一课时中我们分了段,现在大家想想,第1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合在一起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合在一起不合适,第1段从孔雀失偶徘徊眷恋写起,这就是《诗经》中常用的“兴”,托物起兴。第1段可独立为“序曲”。

4.本诗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表现现实生活本质的,主要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什么在尾声中又写了“化鸟”一节呢?这岂不破坏了全诗的统一风格?

提示:最后一节“化鸟”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与全诗的主旨,歌颂忠贞不渝爱情及对压迫的反抗精神是一致的。这一节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在诗歌创作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传统有时是兼而存之的。

四、自由朗读。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三、五题。

孔雀东南飞 篇10

自然,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积极营造乐学的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实效。一直以来, 这是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一个难点问题。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而要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欢乐, 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其美在其中, 乐在其中。

下面, 以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阅读教学为例, 具体阐述如何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欢乐, 享受成功的喜悦的问题。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著名的乐府诗。这首诗是叙事性的, 文句的理解难度也不大, 但篇幅较长。由于文章太长了, 学生可能没有信心把它看完。自然, 看的时候也没能很好地结合注释。再者, 而今的中学生也不会轻易地为悲惨的故事所感动, 因为他们远离了那个沉闷的年代, 淡化了自由与幸福观念, 对那个时代发生的许多事自然会不可理喻。如果按照“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的话, 那么课堂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要优化课堂教学, 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畅想的蓝天,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样才能构建出一个乐学课堂, 学生也才能真正拥有一个乐学课堂。新课程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课时紧, 像过去一样教学肯定是不行的。因而, 在教学方法上, 我在充分考虑相关教学内容之后, 简化枝节性的内容, 突出对学生语文学习和精神成长作用较大的内容, 并且试图通过激趣、活动等方法让学生阅读文本, 以便更好地沟通交流, 推进教学。

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上,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从四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一是歌曲渲染激情导入;二是看图读古诗与读诗绘画;三是用对对子激活课堂教学;四是用戏剧形式进行片段改编。

一、歌曲渲染激情导入

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相辅相成。歌曲的旋律很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预设情境。

课前, 教师播放屠洪刚的一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 我愿生死相随……”这歌唱得荡气回肠, 催人泪下。这样通过歌曲渲染激情导入, 把学生带到悲剧的氛围中, 为课堂奠定了“悲”的基调。学生呢, 也通过聆听歌曲, 在内心深处进一步激发了探究这千古绝唱中的悲情的热情。这种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导入, 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能利于调动学生情绪, 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导入, 自然而然就收到了“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看图读古诗与读诗绘画

阅读, 是读者与作者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 它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学中, 应当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地去发现、建构甚至创造。基于此, 我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只字不提作者、背景、评价等有关常识, 也没有让学生把故事完整地复述下来。上课伊始,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萧玉田《古代诗词画意—孔雀东南飞》部分精美图画, 然后进行看图读古诗的教学。凭借生动形象的图画, 引导学生把图看“细”, 让学生感知多幅图后在脑中留下了图的印象, 并把这种印象转换成一两句话叙述出来。同时与原诗认真地做个比较, 看看学生是否把图的意思十分简练地表述出来。之后, 让学生把图看“活”, 然后根据画面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词描述图的内容。没想到学生看图后, 充分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把话说得具体、形象、生动。原先几幅孤立的图画经过学生的丰富联想与细腻的陈述, 就转化成动态的图了, 立体的图了。紧接着, 我运用《七巧板》读诗绘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读诗绘画。要求他们开动脑筋, 大胆地解放手脚, 为诗歌内容“誓别”配上自己的创作。让人高兴的是, 他们都兴趣盎然地沉浸在读诗绘画的乐趣中。虽然他们当中画技有些粗糙, 甚至有的不尽人意, 但能去建构心中的美妙的幻想那就够了。

三、用对对子激活课堂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我班内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好,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节课我也尝试运用“对对子”的方法教学。课堂上, 我先后展示出上联:“精妙无双慧兰芝”“焦母遣媳蛮横无理”“叹世间无缘, 空留孔雀飞东南”“兰芝至死不渝抗刘兄”“仲卿眼里, 罗敷露婧, 不若妻贤惠”, 让他们针对诗歌内容试对下联。在此之前, 我已经让学生先学习了《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 在这里又简要地讲解对对子的要求。于是, 学生很认真地看起书来, 因为要对出对子肯定要熟悉课文内容。之后, 我叫学生按学习小组上去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大家唯恐落后争着上去写, 一下子就写了很多, 比如:“情深意重痴仲卿”“刘兄逼妹见利忘义”“愿黄泉有姻, 能得鸳鸯结连理”“仲卿情深意重违阿母”“兰芝眸中, 太守显贵弗如夫厚重”。这些答案令我非常欣喜。其实, 学生并不笨, 他们是可以学好语文的。然后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来评评谁对得最工整, 哪个词用得最棒, 当时大家讨论得很激烈。经过这一环节, 课堂气氛比以往热烈了很多。因此我们要坚信:学生是有灵气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能把语文学好。

通过对对子, 让学生走进作品, 真正体会人物独特性格, 感受作品的人性美。学生也学得轻松, 既达到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又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四、用戏剧形式进行片段改编

要培养学生兴趣, 必须针对学科特点, 进行课堂改革。教师不能安于现状, 应当多思求变。授课《孔雀东南飞》时, 还可以让学生用戏剧形式进行片段改编。之所以布置这样的练习, 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孔雀东南飞》早已搬上了戏剧舞台, 而且近期正在热播电视连续集《孔雀东南飞》。我们能否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 结合自己的理解, 用话剧的形式改编这篇诗篇呢?何尝不让同学们尝试一下呢?于是课前我补充讲解了一些戏剧的基本知识, 并引导全班学生写片段剧本《兰芝被遣》《夫妻誓别》《兰芝抗婚》《双双殉情》。之后, 进行精心排练表演。此节课上我进行了初步尝试, 让学生从学中演, 演中学, 同时也尽量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 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们对这一课程类型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学完了《孔雀东南飞》, 学生们在自己编剧、表演的过程中, 深刻地领悟了诗歌的主题, 生动地再现了剧中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 我对学生又有了很大的信心。

所以, 只要改变教学方法, 更新观念, 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许我的这篇阅读课教学就是一个较好的尝试。通过以上综合能力训练, 既能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又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最终达到“乐在书中, 学在课堂”的效果。我相信, 今后经常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 一定会较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积极营造乐学的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实效。因此, 要优化课堂教学, 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构建出一个乐学课堂。新课程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课时紧, 在教学方法上, 可以在充分考虑相关教学内容之后, 试图通过激趣、活动等方法让学生阅读文本, 从而推进教学。新课改的实施, 打破了原先固定僵化的模式。因而, 今天可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过程极力创设学生自主乐学的课堂氛围。

上一篇:合作学习原则下一篇:项目动态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