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审十篇

2024-09-11

课程评审 篇1

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误区

(一) 精品课程建设定位与人才培养脱节

高职教育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其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 (市场) 需求却存在着很大距离, 给学生造成了就业困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课程设置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精品课程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高职院校应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确定应以能够体现教育目标为原则。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材料》两门课程, 在确定精品课程时, 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职教特色进行选择和建设。《建筑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强、职业特色突出的技能型课程, 通过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和建设, 能够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及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材料质量鉴定能力、材料技术性能检测能力, 使学生符合试验检测岗位的要求, 实现零距离就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短期内无法实现毕业即顶岗的基础课, 无法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积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原则, 其课程建设应该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性, 使学生获得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 得到社会认可, 缩小以致消除学与用之间的距离。

(二) 精品程课建设与行业 (职业) 和就业脱节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应从设置什么课程, 为什么设置这门课程的分析入手, 确定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从“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出发, 以“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为前提, 选择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必须服从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的要求, 精品课程建设应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展示技能训练的过程, 应突出能力的职业性、技术的应用性、课程的示范性。然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经常脱离这一总体目标, 根据某些课程主讲人的特殊身份, 将其所授课程确定为精品课。另外, 在精品课程的整体设计上, 没有以岗位和具体工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鲜明特色, 忽视了行业 (职业) 对人才的需求, 没有以行业 (职业) 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为导向, 选择和建设精品课程, 使得学生无法获得与未来所从事职业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 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评估脱节

“五个一流”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设置“岗位型”教学内容、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具有“特色性”的教材、设立“情景性”教学环境。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重在实践, 并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完善的评价体系是确保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然而,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没有把握住这点, 存在突击建设、为评审而建设、为名利而建设等情况, 没有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质量工程, 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 致使精品课程建设无法与教学评估结合到一起。

应从全校整体专业建设出发, 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规划, 明确国家级、省级、院级重点专业必须具有精品课程, 形成全校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包括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设立精品课程建设程序, 建立精品课程评价体系, 制定精品课程验收标准等。明确精品课程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过程, 为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至少应确定为期三年的建设工期和五年的建设规划。具体地说, 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建立系、院、自治区、国家四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体系, 制定四级精品课程的定位、选择、分级和分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质量监控体系。

第二, 严格精品课程申报和评审程序, 贯彻先立项、有规划、有过程的原则, 制定明确的申报条件和申报要求, 建立专家评审、校园网公示、企业参与等评审程序。

第三,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并在校园网建立质量跟踪系统, 将评估体系深入到教师、学生、企业。

第四, 建立精品课程奖励机制,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对课程负责人及参与建设的骨干教师在学术活动、评先选优、职称晋级等方面应给予优先考虑。

第五, 建立精品课程评价和淘汰制度, 不断加强提高已建成的精品课程, 对停止不前、发展缓慢的精品课程要进行及时评估调整, 直至取消其精品课程资格, 确保精品课程的含金量。

第六, 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特点, 建立达标课程、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等递进课程建设体系, 有计划、有标准、有目标、有过程、有组织地实施课程建设, 创造精品课程建设环境。

(四) 精品课程建设与精品内涵脱节

许多院校没有在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而是“临阵磨枪”, “短平快”, 谋求在两个月内完成从院级到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为了评选而建设, 没有建设规划。在课程的定位和选择上, 存在个人争名夺利的倾向;在精品课建设上, 过于注重外部包装, 即网页或页面的视觉效果;没有将精品课建设的内涵落实到每个教师, 有些教师甚至对精品课建设感到非常茫然。另外, 精品课程建设缺乏规范的建设程序, 以教研室或系推选代替申报、立项、建设、检查、验收、评价等程序。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 没有将教学手段和方法体现在技能训练、工作能力培养等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教学成果, 尤其是实训成果反映在课程评价中;没有将课程设计理念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如内容的前瞻性、思想的先进性、训练的实践性等等。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没有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学习与研讨。另外, 精品课程建设应与专业建设同步开展,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 如校园网、集体讨论学习、宣传栏、广播等, 对精品课建设进行宣传, 使全体师生深入了解精品课程建设情况, 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对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具有重大影响。

精品课评审中的误区

评、审不能有机结合 由于精品课程评审在网上进行, 无法对微观层面的内容进行评、审结合, 实地考察, 忽视了许多关键的核心内容。如实践教学环境是否能够满足技能培养要求, 如何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工学结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如何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课程在本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等。因此, 应加强对精品课程评审的审核和考察, 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套用评审指标进行打分, 应考证相关的佐证条件, 不断探讨、研究更加全面、科学、有效的精品课程评审方式。

重视外表而忽视了内涵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教学质量工程, 提高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 适当进行页面或网页设计等形式建设, 无可厚非, 但如过分注重包装, 无疑将会误导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据调查, 有的学校为了评选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 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网页或网站, 使得此项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高达20%~30%, , 加大了精品课程建设成本, 造成浪费。应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 贯彻“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 使精品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一致, 把精品课程建设融入到专业建设当中, 使两者同步发展。

短期成果掩盖了长期建设 精品课程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 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提高、完善、再提高的发展过程。短期内无法建成成熟、牢固的精品课程, 无论从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还是从教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管理机制建设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需要一个检验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完整的质量工程, 只有扎扎实实、认真持久地建设, 才能建设出真正的精品课程。

摘要:结合近年来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及其评审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存在的误区, 指出了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 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评审,误区

参考文献

[1]张尧学.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9) .

课程评审 篇2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hospital accredi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for Zhejiang's hospita accreditation/ZHANG Pingping,YANG Quansen,WU Jingyan//Chinese Hospitals.-2013,17(2):15-17

Author’s address:Zhejiang Provincial Health Bureau,No.216,Qingchun Road,Hangzhou,310006,Zhejiang Province,PRC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形成科学的医院评价体系,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建立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为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主要对美国JCI评审体系与中国医疗机构评审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浙江省20余年评审工作实践,提出对浙江省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建议,实现医疗机构评审工作可持续性。

1 美国的JCI评审体系与中国医疗机构评审制度比较

美国是国际上最早开展医疗机构评审的国家。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及其前身,近8 0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迄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医疗机构评审组织。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是JCAHO下属的国际性分支机构,成立于1998年,并于1999年向美国本土以外的国家推行医院评审活动,JACHO及JCI的医疗机构评审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评审体系,JCI已给60多个国家提供了医疗机构评审标准。美国JCI评审体系与中国医疗机构评审制度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都是在医疗机构合法执业前提下的一种更高层次再评估,均是通过评审这种“外力”来帮助医院不断找出自身问题,并督促改进以符合评审标准,最终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医院绩效的提高。但两者有以下主要不同之处。

1.1 评审机构

JCI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非政府组织,在评审过程中不易受到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影响,而能更好地保持其公正性、客观性、可比性和稳定性。中国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则是由国家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主导,在评审结论的判定上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医院评审委员会往往成为由卫生行政部门直接操作的非常设机构,没有形成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

1.2 评审标准

J C I是以国际公认的标准作为评审基础,基本理念是基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强调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权利,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注重医院信息管理和绩效评价指标。中国医疗机构评审标准由卫生部制定,各省在卫生部标准框架基础上按照“标准只升不降,内容只增不减”的原则自行制定,由此容易造成各省标准之间差别较大,导致评审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

1.3 评审方法

JCI包括了评审前咨询指导与正式实地评审,尤其强调评审前的多次咨询指导,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往往超过了正式实地评审,能够针对每所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个性化咨询指导,这样将对医疗机构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也有利于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在具体评审过程中,JCI往往跟踪一个病人从门诊、入院、手术、出院的全过程,来现场观察医院各相关部门的规范管理和符合标准情况,且较多地使用约见普通职工、和病人交谈等方式获取信息,相对来说比较真实、可靠和客观。中国医疗机构评审由各省自行组织,为去除人为因素干扰,多数省在评审前对所有参评医院进行集中培训,由医院对照标准自行准备,1所医院一般只进行一次性实地评审,评审专家较多地采用查阅存档病历、会议记录等历史资料和现场考核相结合方法,只有个别省采用追综方法进行评价。各地将评审结果报上级卫生部门备案,必要时卫生部门适时组织复评抽查。

2 浙江省医院评审工作

浙江省是全国较早开展医院评审且持续进行的省份之一。1989-2 0 0 1年,浙江省完成了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全省154家医院通过评审,占卫生系统所属医院的92.3%。2 0 0 2年起草第二周期评审标准,2 0 0 4-2 0 0 9年,完成了第二周期医院评审,全省310家医院评审了等级,占县以上医院的99.4%,其中:综合医院占56.5%,专科医院占9.4%,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占22.9%,妇幼(妇女、儿童)医院占11.2%。2010年开始第三周期医院评审工作,目前已对175家医院重新评定了等级,第三周期评审进度已过半。不同的历史背景赋予事物不同的内涵,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也是如此。第一周期评审工作十分强调硬件配置,在当时医院硬件建设普遍落后的背景下促进了医疗环境的改善,引起政府对医院发展的重视;第二周期评审工作弱化医院硬件要求,重视内涵建设、学科建设、依法执业和日常考核,促进医院科学发展;第三周期评审工作紧扣医药卫生改革的主题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强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服务内涵和人文关怀,评审模式引入全程管理理念,标准内涵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明确了医院的公共卫生责任和任务,强调软实力建设,评审方法上引入PDCA管理法则,检查方法采用了必查、抽查、模拟案例和模拟查房等四种形式,以考验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整个评价过程更加注重制度的落实,力求更加科学合理。

3 浙江省医院评审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医院评审制度的比较和分析,按照卫生部对各省开展评审工作的要求,对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有以下启示和建议。

3.1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严格按照规划设置医疗机构,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评审只是判定是否合格或对医疗质量和专科水平进行排名。浙江省也强调区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但执行时刚性不够。由于浙江省医疗机构等级评定是以专家评分值为基础,经由卫生、财政、物价、人力社保、科技、编委办等部门组成的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委员会综合评议后具名投票确认,因此,医院等级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医院等级除了与医院领导、职工荣誉和地位有关,还与卫生强市和卫生强县(市)评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选、省内区域专病中心评选、医疗收费标准、医保报销、大型医疗设备准入、二类和三类医疗技术准入等内容直接挂钩,因此,政府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争等上级的愿望非常强烈,通过各种理由和关系,希望突破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新一轮医院评审中,要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执行的刚性。医疗机构等级划分不宜太多,设三级五个等次,即三级特等、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不再设置一级医院,基层医院可分别转型为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对综合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级进行宏观调控,设定各等级比例,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医院评审贯彻规划的刚性执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建立和完善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使之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和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小病在乡镇(社区)、大病到县、重病进城,把一般疾病解决在基层的就医格局。

3.2 建立第三方评审制度,确保评审客观公正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都是由独立的、非营利的机构作为医疗机构评审主体,其评审结论也得到社会认同和医疗保险机构认可,形成了一种社会强制。浙江省前两个周期评审工作完全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从组建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制订医疗机构评审管理办法、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医院评审标准、确定评审具体时间等评审前期工作,再到组织参评医院和专家库内的专家培训,抽调专家进行现场评审,召开评审委员会成员会议确定医院等级,下发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等工作都由机关公务员包办,由于政府机关公务员承担大量行政管理工作任务,评审工作只能靠阶段突击来完成,评审的专业性和连续性都相应欠缺。浙江省第三周期医院评审工作引入政事分开管理理念,委托行业协(学)会修订评审标准,组织开展培训工作。2011年,浙江省成立了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办公室,挂靠在浙江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第三方医疗质量监管与评价机构,该办公室将依靠强大的辐射能力,依托各专业学(协)会和质控组织的技术力量,对医疗质量进行第三方监管。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应利用现有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办公室这个平台,建立并完善第三方评审制度。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审,让专家来管专业的事,确保客观公正,在体现专业性和中立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医院评审工作的可持续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医疗机构评审工作从政府强制逐步向社会强制转变。

3.3 合理设置评审指标,改进医院评审方法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均定期修订评审标准,使之评审指标更趋合理和可操作性。浙江省第一周期评审标准分两个部分,即必备标准和评分标准。第二周期强调依法执业和内涵建设等,将标准分为三部分,即一类指标(否决指标),二类指标(准入指标),三类指标(评分指标)。第三周期扩大了第二周期中二类指标(准入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将医院的技术力量考核纳入二类指标中,同时改进了评审方法。希望新一轮医院评审指标除了继续强调一类指标的依法执业、三类指标的同质化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理念,更应加强对二类指标中管理水平、服务能力、质量安全和技术力量的考核力度。二类指标内容,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评价。充分利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规范医院的疾病分类编码和住院病案首页填报的基础上,收集和利用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建立医院质量管理数据库,用诊断相关疾病组(DRGs)方法,实现对医院质量常态化评价。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医院不但可避免弄虚作假,提高评审结论的可信度,更能将日常评价与定期评审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三类指标继续采用同质化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方式,优化模拟案例设计,深化追综方法学的应用,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3.4 强化评审开放意识,引入社会力量监督

国外医院评审的质量指标和专科水平排名向社会公开,有较强的开放意识。浙江省医院评审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实行监督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已将医院依法执业、医疗安全、诚信执业、行风建设、重大事件、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和就诊患者综合满意度等15个指标列入一票否决指标,在一标否决指标中既有政府评价也有群众评价内容。在新一轮医院评审中,要强化评审开放意识,对医院管理能力、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等评审信息向社会进行公示,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院评审和医疗服务监督,如邀请人大、政协、纪委、卫生监督、记者协会、城调队、群众代表等参与,使评审结论成为社会公众对医疗服务的可信度标志。

摘要:通过国内外医院评审制度比较分析,吸取成功的经验,结合浙江省医院评审实践,提出对浙江省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建议,实现医疗机构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医院评审,比较研究,工作启示

参考文献

[1]郑洁,王华,江博,等.JCI医院评审与中国医院评审(评价)办法的比较[J].中国医院,2006,10(4):5-7.

公司内部课程评审标准及验收方案 篇3

为提高内部开发课程交付质量,加强内训课程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2020公司内部开发课程评审验收,具体要求及流程如下:

一、评审验收时间:2020年X月X日至X月X日

二、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课程开发者所属部门总监、课程开发者直接上级、课程内容领域骨干员工3-5名、人力发展中心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培训专员;

三、评审地点:三楼培训室

四、评审验收流程和标准:

1、评审流程

(1)人力资源部根据已开发的课程,排出评审验收进程表,并通知到相关人员,作好评审准备工作;

(2)依据评审验收进程表,组织评审验收:

A、主持人宣读评审验收流程、评审标准及现场相关要求;

B、课程开发者宣讲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框架、教学手段和工具、教学考查及评估方式等;并展示课件;

C、评审委员依据课程宣讲内容,实施评审并给出评审结论;

D、评审委员点评课程;

E、主持人宣读评审结论;

(3)发布课程评审验收结果。

说明:总监级以上讲师课程以内部课程应用方式直接通过评审。

2、评审标准及验收表

课程评审验收表

课程名称

目标学员

课时

课程类别

□知识理论为主

□技能技巧为主

□观念态度为主

课程要件

□课程大纲

□练习资料

□案例资料

□PPT

□考试题

□讲师手册

□教学录像

□学员手册

□其他

评审模块

得分

评价、改进意见

培训目标20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行;(10分)

准确界定授课对象,适合其学习发展需求(技能课程有具体的任务目标);(10分)

培训内容35分

内容适合在公司内进行推广;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案例及相关数据等,帮助理解掌握;(10分)

既能密切联系授课对象的工作实践,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又有理论高度,能够帮助学员举一反三;内容完整细致,深入浅出,融会贯通;(15分)

培训内容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主次分明,易于接受;(10分)

培训方法35分

与目标学员相匹配,有效调动学员积极性,保证学员高效参与学习;(10分)

与内容的特点和重要性匹配,重点内容重点练习;(15分)

讨论、内容、练习的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满足教学目标要求,要素齐全;(10分)

课程资料10分

PPT、讲师手册、学员手册、辅助材料等设计合理,质量优秀;(10分)

综合得分:

课程评审 篇4

该第三版反映了全球医疗服务的动态变化, 例如新技术和新治疗方法的应用;医护工作者面临着接触到生物及其它的危害。感染因素在全球迅速传播, 医疗错误不断发生, 医疗服务面临种种道德与法律的挑战日益增长等。该第三版医院标准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 (比第二版增加篇幅约近1/3) , 新增加并修订了一些标准, 以处理出现的这些问题, 包括了新增“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一章, 新的评审决定规则, 以及修订了评审政策。与所有国际联合委员会标准一样, 第三版医院评审标准包括整套的标准、每条标准的含义、以及评估是否达到各项标准的衡量要素。这种结构将使读者明确和理解体现在这些标准中的具体要求。

本书中文版将忠实于原文, 内容准确, 具有专业水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独家发行, 即日起征订, 每册定价人民币80元 (邮购每册另加挂号费3元, 一次订阅30册以上免收挂号费) 。

邮购地址: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芳群公寓6号楼203室《中国医院》杂志社邮编:100078

电话:010-67609652 67609651传真:010-87677821 87677705

联系人:袁英均赵珊E-mail:zgyy@vip.163.com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崇文支行南三环东路分理处户名:《中国医院》杂志社

账号:2006 0104 0007190网址:www.chaj.com.cn或www.yyqbts.cn

课程评审 篇5

该第三版反映了全球医疗服务的动态变化, 例如新技术和新治疗方法的应用;医护工作者面临着接触到生物及其它的危害。感染因素在全球迅速传播, 医疗错误不断发生, 医疗服务面临种种道德与法律的挑战日益增长等。该第三版医院标准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 (比第二版增加篇幅约近1/3) , 新增加并修订了一些标准, 以处理出现的这些问题, 包括了新增“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一章, 新的评审决定规则, 以及修订了评审政策。与所有国际联合委员会标准一样, 第三版医院评审标准包括整套的标准、每条标准的含义、以及评估是否达到各项标准的衡量要素。这种结构将使读者明确和理解体现在这些标准中的具体要求。

本书中文版将忠实于原文, 内容准确, 具有专业水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独家发行, 即日起征订, 每册定价人民币80元 (邮购免收邮费、挂号费, 订购5册以上8折优惠) 。

邮购地址: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芳群公寓6号楼203室《中国医院》杂志社邮编:100078

电话:010-67609652 67609651传真:010-87677821 87677705

联系人:袁英均赵珊E-mail:zgyy@vip.163.com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崇文支行南三环东路分理处户名:《中国医院》杂志社

账号:2006 0104 0007190网址:www.chaj.com.cn或www.yyqbts.cn

课程评审 篇6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 (第4版) 中文版2012年10月隆重面世, 该书由中国医院协会组织卫生领域权威专家进行翻译, 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黄洁夫作序,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院》杂志社独家发行, 即日起即可向《中国医院》杂志社预订。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 (第4版) 与第3版相比, 新增和修订了部分标准, 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管理者对医院所有合同负责, 并对院内提供服务从业者的资质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 更加注重患者权利和对服务的感受。同时修正了部分词汇的表述, 提出了新的名词, 如跟踪性专项检查、独立从业者、整合式医疗服务系统等。

该书作为JCI在国际上实施医院评审的工作手册, 是国内有志于通过JCI评审、与国际医疗服务接轨的医院所必备的工具书。与此同时, 本书所提倡的质量标准对于改进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履行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 本书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制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详情请关注《中国医院》杂志官方网站:www.chaj.com.cn)

课程评审 篇7

(一)《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A4纸型双面打印,向省高评委报送的使用印刷件,手工填写)1份;

(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A4纸型双面打印)一式3份;

(三)《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原件(其中:高等学校和党校申报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填报《高等学校、党校教师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校申报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填报《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申报其他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填报《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一式3份(A3纸型打印);

(四)学历及学位证书,成果及奖励证书(按填表顺序排列,不超过3项);

(五)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其他代表性著作、论文、作品等(增刊、内刊、论文集不予采用,总数不超过3件;

(六)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人社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公布现专业技术职务的文件原件或经原公布单位审核盖章的复印件、单位聘任文件(或聘任书)1套。或原低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单位聘任文件(或聘任书)1套;

(七)有效期内的外语考试合格证书;

(八)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

(九)《推荐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六公开”监督卡》;

(十)继续教育证书及单科结业证书;

(十一)《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公示情况》;

(十二)《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专家评议情况表》;

(十三)改系列转评的,须同时呈报《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A4纸型双面打印)一式4份,原《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简表》1份,并报送反映其工作变动后业务水平、业绩情况等证明材料。

参加业务测试的,应同时报《业务考试报名登记表》(A4纸型打印。报名登记表中的报考专业及报考代码见各系列业务考试专业代码与报名人数统计表。参加业务考试的人员应提供三张同底版的一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由呈报部门连同报名登记表和报名人数统计表汇总后集中上报)。

以上材料,无特殊要求的均报送原件。按照《2011职称评审XXXX系列花名册》(A3纸,Excel格式上报,成果奖励栏、论文论著栏的内容必须完整具体)的顺序整理好,申报人员的档案材料顺序也应与《2011职称评审XXXX系列花名册》的编号顺序相一致。

上报省评审材料,与上述要求不一致的,由承办部门根据省评委会要求,经市人社局同意后另行规定。

二、其他有关问题

1、申报材料的时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各呈报部门应

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报送材料,凡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报送材料的单位,应提前与评审中心联系,约定时间,逾期不再接收材料。

2、接收材料时,一律不受理各种用稿证明、获奖证明等。申报材料时,请一次性把所有材料整理好,不再接收补报的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等各种材料。

3、关于业务考试。根据评审工作日程安排,今年的业务考 试工作不再安排补考,缺考者不予评审。

4、事业单位上报材料时,必须连同人社部门关于核准岗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及《2011年事业单位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情况表》一起上报,以便核查。

三、申报呈报要求

(一)呈报部门在报送评审材料的同时,要填报用EXCEL制表的《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上报材料情况统计表》、《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花名册》(从《职称评审管理系统》系统导出)各1份,并报数据软盘。

(二)申报材料须按要求装入统一的材料袋内,并将材料名称、件数和页数据实、按顺序登记在档案袋封面上,实际材料件数与材料目录必须相符,材料不登记或登记与材料不相符者不予受理。

(三)呈报的申报材料打印上报,必须手续完备,内容齐全,字迹清晰,不得涂改、漏页或缺页。

汽车造型评审浅议 篇8

1.1 相关的术语和活动定义

1) CAS (Computer Aided Styling) 为计算机辅助造型, 造型早期比较粗糙的计算机造型数据, 未定义光顺要求。2) CAS&P在本文中含义为带有分缝的CAS数据。3) CAS&P1为第一次带有分缝的CAS数据发布。4) DTS (Design Tolerance Specification) 为内外观尺寸品质基准书。5) 造型效果图为表现造型效果的图片或者图画。6) 油泥模型指用油泥制作实物模型展示造型效果, 更直观且便于细节的优化。7) T/S (Typical Section) 为主断面。8) B-Surf为B级光顺曲面。9) A-Surf为A级光顺曲面。10) Styling Freeze为造型冻结。

1.2 造型评审的输入条件

1) 造型效果图;2) 油泥模型;3) CAS面;4) 主断面结构。其中, 只有CAS面是必要条件, 开展造型评审工作的关键部分是针对CAS面开展的。

1.3 造型阶段的一般流程

图1所示的流程是汽车行业内有关造型工作的一般活动, 而非标准的工作流程。其中效果图+油泥模型+CAS+主断面评审工作合称为造型评审。

1.4 造型评审的参与专业

原则上, 工艺设计和产品设计部门都应参与造型评审工作, 主要就工艺和产品的可实现性进行反馈。尺寸专业参与造型评审的主要关注点是尺寸质量目标和可实现性以及感知质量的风险识别和优化。

1.5 造型评审的输出物

造型评审报告:对造型设计从尺寸角度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提出修改意见并形成的报告。在造型早期造型成熟度很低的情况下多用造型评审报告交流。

造型评审报告一般不用会签, 不具备约束力, 而主要用于技术交流。完成交流以后要通过会议纪要或者正式的ECR落实更改要求。

造型设计变更申请 (ECR或DCR) :通过正式的《设计变更请求》提出的造型更改要求, 需要经过会签, 具有约束力。

2 造型评审的维度

2.1 造型评审综合维度表格 (如表1)

2.2 感知质量的评审细则

尺寸工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整车的感知质量提升, 因此在感知质量设计上的优化工作也是尺寸工程工作的重要部分。

2.2.1 识别和优化处理造型“老鼠洞”现象

“老鼠洞”现象定义:在新车型进行造型分缝设计时, 由于实际零件工艺性的原因, 所有的零件都必须设计R角, 在某些接口区域, 由于R角比较大, 零件比分缝位置回退, 就自然形成了一块无零件覆盖的区域, 称为“老鼠洞”现象。

“老鼠洞”现象并不一定是缺陷, 只有引起客户不悦的情况才能定义为缺陷。而多数情况下, 经过设计优化, 可以降低客户的识别敏感度, 成为可接受的的造型方案。“老鼠洞”现象形成原理和实际现象展示见图2。

形成这种现象的严重程度也和冲压及注塑的能力相关, 比较小的R值会使现象减轻;如果不能, 通常需要增大形成圆角的角度, 使得工艺上能以更小的R值完成零件, 减小“老鼠洞”现象。

优化设计措施:1) 造型时对于冲压和注塑的边界角度做严格控制。一般冲压小于30°, 塑料件小于15°时就可能有潜在的风险需要跟踪识别。2) 修改分缝线或造型线, 避免在潜在的风险区域形成明显的视觉边界 (见图3) 。3) 在现象区域, 采取增加胶条或者“加黑色”等方法, 减弱“老鼠洞”的视觉效果, 也能达到目的 (见图4) 。

图3优化措施:修改造型线, 避免出现“小洞”

2.2.2 识别和优化处理造型中的“漏缝”现象。

“漏缝”现象定义:在车型的分缝位置, 如果由于正对视角, 而缝隙内部颜色不同就会让客户产生间隙过大的不悦感受, 则定义为“漏缝”。严重的情况下, 可以看到缝隙内部的涂胶/焊点/铰链结构/切边等杂物, 会导致感知质量极大地下降。

图4优化措施:增加黑胶条配合灯的边缘“加黑”处理, 堵住缺料的区域, 减弱“老鼠洞”视觉效果

实际现象展示见图5, 尾门玻璃与侧围的间隙正对视角, 内部的钣金涂胶等结构看得非常清楚;同时尾门与侧围的间隙中露出了焊点和钣金的台阶面, 这些设计都会导致客户得出“做工粗糙”的结论。

优化设计措施:

1) 针对客户视角的分缝 (不含一些需要采取特殊观察姿势比如下蹲等) 容易出现“漏缝”问题, 对造型应做逐一排查, 结合公差极限状态判断是否能够轻易看到内部结构, 如果有缺陷及时修改。2) 对于正对视角有漏缝风险的分缝, 可以结合具体造型提出修改分缝方向的建议, 使之避开用户的正视角 (见图6) 。3) 可采用增加胶条等措施遮挡内部结构避免漏缝, 如A柱/机罩分缝、后风挡/侧围分缝增加胶条遮挡内部结构

图6改进方案:A柱/翼子板分缝由45°角改为水平分缝或者偏竖直方向分缝避免正对视角

2.3 尺寸定位可行性的评审细则

1) 针对关键零部件的定位元素的可实现性进行分析, 结合定位方案的设计提出造型更改要求。

如图7中设计箱灯的定位完成以后, 借助过往案例分析或者经过与灯具工程师沟通以后发现定位点由于灯造型太小无法布置, 则可发出造型更改要求。当然也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由产品工程师发出。

评审案例 (仅示例) :打紧点由于面积小无法布置, 可要求造型更改分缝位置 (见图7) 。

2) 针对定位方案的可实现性结合造型分析, 如果造型影响了定位方案的实现, 也可以提出造型更改要求。如前脸尺寸控制方案中设计机罩为关闭打紧一个螺钉, 则要求机罩造型上后部的一颗铰链打紧螺钉露出打紧空间, 这个要求必须在造型阶段就进行确认, 否则难以实现。

问题案例:机罩铰链打紧点, 图示位置, 打紧工具与机罩边缘干涉无法实现 (见图8) 。

2.4 尺寸公差可行性的评审细则

1) 结合公差的定义和分析, 对于存在外观和功能风险的造型提出修改建议, 或者是为其它部门提供的相关造型修改的支持。

2) 结合DTS的设定公差和尺寸控制方案对现有造型进行分析, 若所有设计方案均不能达到DTS设定公差且项目不同意让步, 则应提出造型的修改意见。

如造型中的仪表板和副仪表板搭接形式, DTS公差要求±0.5 mm, 经过方案设计和尺寸链分析以后, 只能保证±1mm公差要求。项目考虑到感知质量, 不同意修改DTS公差, 则只有提出造型更改要求来实现目标。结合DTS的设定公差和尺寸控制方案对现有造型进行分析, 若设计方案不能达到DTS设定公差且项目不同意让步, 可提出结构修改意见。

问题案例:部件A装配在仪表骨架上, 开关支架装配在仪表骨架上, 然后部件B装配在开关支架上, DTS要求A/B面差±0.5 mm, 无法达到要求 (见图9) 。

改进方案:调整开关支架结构, 保证部件A和部件B同时定位在开关支架上, 可达到A/B面差±0.5 mm要求。

2.5 尺寸造型优化工作

在尺寸保证要求, 即名义值和公差均能满足的情况下, 尺寸部门还应在造型和其它相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 通过造型的优化, 来降低间隙面差实现的难度, 提高尺寸质量的保证能力, 同时也缩短了整个项目尺寸调试需要的时间和费用, 达到了成本控制和质量提升的双赢。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尺寸造型优化方法:

1) 通过造型更改使分缝处规避间隙面差要求。以机罩/前保、机罩/大灯的分缝结构为例, 尺寸要求较高的造型:机罩和前保对接的造型断面, 大多应用于高端车型, 例如保时捷等。尺寸要求较低的造型:机罩遮盖前保的造型断面, 大多应用于中低端车型, 例如大众系列车型。

2) 在造型界面进行“视觉遮挡”的设计弱化间隙面差要求。在进行分缝设计时, 可将形成间隙的两个零件中靠近视角的一个加高, 形成“视觉遮挡”的效果, 使得该部位的间隙和面差可视角度变小, 敏感度降低, 由于遮挡的作用内部的结构难以发现, 解决了漏缝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尺寸造型优化方法。普通的间隙面差设计见图10。设置造型视觉遮挡的间隙面差设计见图11。这种设计方案的案例是最常见的, 比如:a.翼子板/机罩。将翼子板面差加高0.5 mm, 可对间隙起到部分弱化的作用, 减少漏缝见图12。b.尾门/侧围。尾门面差低侧围设置1~1.5 mm, 有一定弱化间隙面差和避免漏缝作用。c.B灯/A灯。B灯面差低A灯设置1~1.5 mm, 有一定弱化间隙面差和避免漏缝作用 (图13) 。

3) 在分缝处设置胶条或唇边, 起到弱化间隙面差要求的作用。胶条对间隙的弱化作用:增加胶条以后, 对于R角和观察角度变化引起的视觉间隙变化会减弱, 由于内部结构被遮挡, 间隙的变化不再容易引起关注。

3 结语

尺寸参与造型评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尺寸定位和公差的可实现性, 以及识别和规避感知质量的风险。但就整车造型工作而言, 在确保可实现性的前提性下, 应尽可能地保证造型风格不被干扰。因此, 尺寸参与造型评审应遵守以下原则:尺寸应按照已有的检查规则和经验识别尺寸风险, 对于可实现性风险和重大感知质量风险, 应同造型和其它部门一起寻求解决方案, 直到风险消除。对于非重大的感知质量风险, 应及时告知造型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 经过评估认为可接受的, 可收回修改建议。对于提出的尺寸造型优化建议, 应尽可能告知造型部门并争取达成一致。如造型部门认为该更改对造型的风格和效果构成了负面的影响时, 应以造型部门结论为最终意见。

摘要:汽车造型评审是在造型阶段, 由工艺和产品各专业 (包含尺寸专业) 参加的一项对造型进行设计反馈的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工艺可行性和质量风险等进行预判, 并推动造型部门进行合理的修正优化, 以避免或者减少风险的产生。

关键词:造型,分缝,尺寸品质,造型评审,感知质量,公差

参考文献

[1]赵江洪.汽车造型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日本自动车技术会.汽车工程手册3:造型与车身设计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电石企业能源的评审分析 篇9

关键词:电石生产,工艺流程,能源评审

1 电石企业能源评审的必要性

企业应识别出是否有正在使用的国家限制使用或淘汰的耗能设备, 制定更新替换的方案, 并按计划进行更换。如电石产品限制使用或淘汰的耗能设备:小型开放式/半开放式电石炉。

2 电石企业能源评审的过程

2.1 确定能源变量所符合的具体情况

如电石企业在确定能源变量时应关注:回收炉气, 炉气综合利用, 炭素材料的水分、固定碳、挥发份粒度及灰份。

2.2 考虑节能技术的使用情况

电石企业在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时, 要考虑节能技术的使用情况。如进一步推进大型密闭电石炉替代开放电石炉工艺及炉气回收、炉气综合利用、节能型炭素材料烘干、中空电极、余热回收等技术推广。

3 能源管理体系策划与能源评审示例

以某电石生产企业为例, 重点对如何策划能源管理体系并实施能源评审进行示例。

3.1 能源评审输入信息

3.1.1 工艺流程

企业主要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 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 (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 在电石炉内, 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定义为用单位标准产量表示的综合能耗, 即单位标准电石产量直接消耗的能耗量, 以及分摊到该产品的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和损失量。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范围从焦碳等原材料和能源经计量进入电石生产开始, 到电石成品计量入库的电石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由生产系统工艺装置、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设施3部分组成。具体生产流程如图1-2所示。

电石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 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 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 O+3C→Ca 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 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

3.1.2 电石生产工序能耗

(1) 原料准备工序能耗:包括石灰石煅烧、石灰破碎、筛分输运以及炭的干燥、破碎、筛分、输运等所消耗的以电能形式计量的能源。 (2) 电石生产工序能耗 (单位产品电炉电耗) :用单位标准电石产量表示的生产过程中生成电石所消耗的电力, 其中包括烧炉眼用电, 但不包括动力电、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 (3) 电石冷却破碎工序能耗:电石冷却、一次破碎、二次破碎、电石运等所消耗能源。

3.1.3 电石产品综合能耗

(1) 电力消耗包括电炉电、动力、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 (2) 炭素原料包括焦炭、石油焦、无烟煤、电极糊和其它炭素还原剂等。数量从进入生产后第一道工序为计量点。 (3) 干燥焦炭耗燃料, 热值和计算起点同上。如用电石生产的余热干燥焦炭时, 其余热不计算燃料消耗。 (4) 电石生产系统中消耗的各种耗能工质:包括冷却水、氧气、氮气、压缩空气, 其热值按规定的当量热值计算。 (5) 辅助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各辅助工序 (包括电石生产界区内自石灰进厂到电石成品入库止) 所消耗的能源 (前项中计算过的不得重复统计) 。 (6) 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 包括电石生产界区内维修工段、化验室、控制室、库房及车间办公室等消耗的能源。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应全部分摊到产品中去, 产品分摊辅助、附属能耗及能源损失量, 采取按产值比例分摊。由于各种能源的热值不同, 应折合为标准煤统一计算单位。企业外购的各种能源, 其热值以该地区或该企业在报告期内实测的低位热值为准。综合能耗中应扣除向外输出的能源。电石产品综合能耗具体包括耗电量、耗炭量和耗石灰量3种:①单位产品综合电耗:单位标准电石产量总计消耗的电量, 包括动力电、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等。②单位产品耗炭量:统计期内生产单位电石所消耗的炭量, 其中炭量按焦炭、兰炭、煤炭用量填写。③单位产品耗石灰量:用单位标准电石产量表示的生产过程中生成电石所消耗的石灰量。

3.1.4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1) 电石炉废热利用率:电石炉废热利用率为电石生产过程中电石炉废热利用量与电石炉产生废热总量的比值。

(2) 电石炉炉气利用率:电石炉炉气利用率为电石生产过程中炉气总使用量与电石炉气生产量的比值。

4能源评审的实施

企业成立了由各专业部门组成的能源评审小组, 利用工艺流程图、能流图、能源统计网络图、能效对标等工具, 分析能源种类和使用现状, 寻找节能机会。

4.1 能源管理机制

企业为电热法电石生产企业, 建立了文件化的能源管理体系, 企业领导对能源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明确了能源管理的相关职责划分, 主要生产工艺车间员工节能意识比较强。为保证节能降耗工作的落实, 企业应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能耗计量和考核机制, 制定《节能责任制》《能源管理办法》《用能统计分析管理办法》《测量设备管理办法》《能源消耗指标管理办法》等, 并每月对企业的耗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 为了提高相关人员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企业需制定奖惩措施, 对节能降耗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处罚。

4.2 能源状况分析

4.2.1 主要用能设备情况

企业重点能耗设备共计xx台, 包括破碎机xx台、输送皮带xx条、各类电机xx台、电热窑炉xx座、环保设备xx台, 已经在逐步开展设备能耗的监测工作。

4.2.2 能源输入、输送分配及使用管理

该企业主要涉及的能源计量种类有电力、炭、石灰、自来水、电炉气体等, 除电炉气体外其他全部由社会购入, 企业建立了电计量网络图。企业的能源分配传输管线布局较为合理, 供电线路由电仪车间进行维护, 各车间维修人员负责对企业全部的管网进行维护, 定期巡检, 形成书面的管线维护、巡检制度。企业各车间充分实现了电的合理性利用, 生产及冷却用水的循环使用, 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 计量各车间的能源消耗总量。

4.2.3 能源计量状况

电力企业在企业进厂母线安装电能表计量购电量, 共安装电能表xx块, 用于计量各主要用能工段和主要用能设备的用电量, 电力部门计量企业用电量后增加一定的线损和变损后, 作为企业的总购电量。自来水从自来水企业购得, 在进厂主管道和主要用水工段安装水表xx块, 计量自来水用量。为便于准确可靠的对能源进行计量, 并为能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测量数据。炭素原料由衡器计量后使用。企业计量管理实现三级管理, 其中设备部设有计量管理人员, 各分厂机动处设有计量管理人员 (不包括检定、维护人员) 2人, 分厂各车间分别设有1名计量管理人员, 负责计量全厂所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 以及相关文件的编制整理工作。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计量检定站, 负责计量器具的检定、维修等。企业对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及报废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企业严格按照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 配备了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 截止目前已经配备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总计xx块, 配备率达xx.x%。其中进出用能设备配备率标准要求达到100%, 实际100%。

4.2.4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企业根据实际能耗情况, 并参照同行业的先进能耗指标开展对标管理工作, 制定能源消耗定额标准, 编制管理办法, 并定期分析实际消耗情况, 分析消耗指标降低和升高的原因。企业制定了产品综合能耗数据的计算方法及依据, 明确了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数据统计范围及计算标准, 电石产品依据GB 21257《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 统计方法依据《电石生产技术经济核算规程 (电热炉法) 》。企业通过每月能耗统计、目标指标考核、绩效考核、每日的运行检查及不定期的综合大检查, 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2.5 能量平衡分析

企业主要涉及的能源计量种类有电力、炭素原料、石灰、水等。消耗方式分为工业生产消费和非工业生产消费, 其中工业生产消费为生产线、厂区照明耗能, 非工业生产消费为办公楼、食堂等耗能。通过采购量与监测量比对进行能量平衡分析。

4.3 识别出影响重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电石生产主要耗能工序有:原料运输与破碎工序、原料预热工序、电炉冶炼工序、成品破碎分装工序等, 主要能耗设施设备有窑炉、运输设备、破碎机、筛分设备、电石炉等 (见图1-2) 。企业从能源、原辅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参数, 生产过程中影响能源使用的工艺参数、环境参数及其它相关因素,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 (含废物的处理) 相关参数;反应热、余热余压、循环水等利用;副产品利用, 识别出影响重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4.4 识别改进的机会

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合理的工艺布局进行电热法电石生产, 按照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各要素的要求, 提高了节能意识,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耗计量和考核机制, 通过持续改进使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体系职责的划分;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现状,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加强人员能力评价、培训有效性的确认;严格执行企业岗位操作规程;按照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要求,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规程、管理标准等制度, 并切实得到贯彻实施;加强能源使用监视和测量工作, 完善计量检测手段, 实现不易拆检的计量设备的定期校验;完善用能设备的能效分析, 合理匹配生产负荷;完善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

4.5 能源评审的输出

4.5.1 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

企业确定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炭量、单位产品耗石灰量、电石炉废热利用率、电石炉炉气利用率作为能源绩效参数, 并以上一年度的实际值做为能源基准, 同时参考行业标杆值, 建立了企业的能源目标和指标。在日常的能源管理过程中, 企业将能源目标、指标分解至各生产车间, 每月进行监测和考核。

4.5.2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课程评审 篇10

广州市技工学校教师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 公布广州市技工学校教师高、中、初级专业 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和评审专业名录的通知

市属各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技工学校教师职称改革办公室设在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处理评委会的日常工作。现就广州市技工学校高、中、初级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和评审专业名称及评审组设置情况公布如下:

一、广州市技工学校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

(一)理论学科评审一组

评审专业:机械、模具设计与制造、钳工、制图、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制冷技术、汽车技术、力学、测量、工程力学、热动技术、船舶技术、船舶内燃机、公路与桥梁工程、印刷技术、建材技术、城市燃气技术、航道技术、轻工产品制作技术、建筑设计、眼镜设计、工业设计。

(二)理论学科评审二组

评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工程、信息工程、通信终端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供电技术、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摄影技术、出版发行、造纸技术。

(三)理论学科评审三组

评审专业:食品、烹饪(点心)、旅游、市场营销、统计、交通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商业管理、金融、国际贸易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建筑施工管理、家政管理、酒店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畜牧、兽医、环境工程、园林设计、室内设计、教育管理、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四)基础学科评审组

评审专业:职业指导、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化学分析)、英语(外语)、音乐、舞蹈、体育、地理、历史、美术、装潢、广告设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秘书、服装、心理辅导教育、保险、医药、保健。

(五)实习指导学科评审组

评审专业:机械工艺、钳工工艺、电工工艺、电力供电工艺、汽车制造与维修工艺、建材工艺、烹饪(点心)制作、医药制药工艺、公路与桥梁施工、筑路机械、印刷工艺、计算机操作与维修、园林施工、城市燃气施工、水泥工艺、给水排水施工、路桥施工、化工工艺、眼镜制作工艺、建筑施工、食品工艺、轻工产品制作与维修工艺、服装工艺、建筑装饰工艺、摄影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纺织染整工艺、照相器材维修、眼镜验光(定配)工艺、水产养殖、精密仪器仪表修理、锅炉设备安装与维护、畜牧、兽医。

二、广州市技工学校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

(一)机械学科评审组

评审专业: 机械、模具设计与制造、钳工、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力学、测量、工程力学、汽车技术、制图、热动技术、船舶技术、船舶内燃机、公路与桥梁工程、印刷技术、建材技术、城市燃气技术、航道技术、轻工产品制作技术、建筑设计、眼镜设计、工业设计。

(二)计算机学科评审组

评审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商务、摄影技术、通信终端技术、出版发行、造纸技术。

(三)电工电子、制冷学科评审组

评审专业: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供电技术、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制冷技术。

(四)基础学科评审一组

评审专业:语文、秘书、政治、美术、装潢、广告设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服装、舞蹈。

(五)基础学科评审二组

评审专业:数学、物理、化学(化学分析)、体育、音 乐。

(六)基础学科评审三组 评审专业:英语(外语)、地理、历史、保险、医药、保健、心理辅导教育、职业指导。

(七)旅游服务经济管理学科评审组

评审专业:旅游、烹饪(点心)、交通管理、市场营销、统计、企业管理、物业管理、建筑施工管理、商业管理、家政管理、酒店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国际贸易、园林设计、室内设计、食品、畜牧、兽医、物流管理、工业设计、工商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教育管理、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八)实习指导学科评审组

评审专业: 机械工艺、钳工工艺、电工工艺、电力供电工艺、电子工艺、汽车制造与维修工艺、建材工艺、医药制药工艺、公路与桥梁施工、筑路机械、印刷工艺、计算机操作与维修、园林施工、城市燃气施工、水泥工艺、给水排水施工、路桥施工、化工工艺、眼镜制作工艺、建筑施工、烹饪(点心)制作、食品工艺、轻工产品制作与维修工艺、服装工艺、建筑装饰工艺、摄影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纺织染整工艺、照相器材维修、眼镜验光(定配)工艺、水产养殖、精密仪器仪表修理、锅炉设备安装与维护、畜牧、兽医、旅游。

三、广州市技工学校教师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初级评委会不设专业组)

评审专业:机械、模具设计与制造、钳工、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制冷技术、汽车技术、力学、测量、统计、制图、工程力学、热动技术、船舶技术、船舶内燃机、公路与桥梁工程、印刷技术、建材技术、城市燃气技术、航道技术、轻工产品制作技术、建筑设计、眼镜设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通信终端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供电技术、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摄影技术、出版发行、造纸技术、食品、会计、金融、烹饪(点心)、旅游、市 场营销、交通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管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建筑施工管理、商业管理、家政管理、酒店管理、财务管理、畜牧、兽医、园林设计、环境工程、工业设计、工商管理、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会展服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室内设计。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化学分析)、英语(外语)、音乐、体育、美术、装潢、广告设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秘书、服装、心理辅导教育、地理、历史、保险、医药、保健、职业指导、舞蹈。机械工艺、钳工工艺、电工工艺、电力供电工艺、汽车制造与维修工艺、建材工艺、烹饪(点心)制作、医药制药工艺、公路与桥梁施工、筑路机械、印刷工艺、计算机操作与维修、园林施工、城市燃气施工、水泥工艺、给水排水施工、路桥施工、化工工艺、眼镜制作工艺、建筑施工、食品工艺、轻工产品制作与维修工艺、服装工艺、建筑装饰工艺、摄影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纺织染整工艺、照相器材维修、眼镜验光(定配)工艺、水产养殖、精密仪器仪表修理、锅炉设备安装与维护、畜牧、兽医。

2015年11月9日(联系人:赖尔静,电话:

上一篇:电视谈话节目研究下一篇:丰田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