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选手

2024-09-11

女子选手 篇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中国女子职业网球选手李娜, 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坦切娃, 白俄罗斯的加沃尔索娃, 罗马尼亚的科斯蒂娃, 德国的格尔格斯, 波兰的A-拉德万斯卡, 俄罗斯的莎拉波娃, 白俄罗斯的阿扎伦卡,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知网, 中国期刊网, 澳网官方网站, 新浪体育网站等广泛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本研究的资料, 把握目前网球比赛技术特征分析的研究现状, 将有关资料全面阅读, 并加以归类和分析。

1.2.2 信息技术法

(1) 资料获取:通过Internet用Bitcomet软件在http://sina.com.cn下载2013年澳网视频。 (2) 资料处理:运用技术分析器对李娜与对阵选手在澳网比赛的技术特征进行技术指标统计和定量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1.2.4 个案分析法

根据研究需要, 对李娜近年来参加的网球重大比赛事进行搜集、整理、记录和分析, 就有关个人技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2013年李娜澳网比赛技术特征分析

2.1.1、比赛整理分析

通过澳网比赛录像分析, 得出李娜与对阵的7名选手在比赛中的技术特征主要为:赛前准备充分, 而且执行力很不错, 底线进攻有力, 反拍直线十分出色, 关键分把握较好, 但是有很多非受迫性失误, 决赛中击球节奏不够流畅等。因此, 从整理上讲, 李娜发球水平比之前要好, 双误数量在减少, 发球之后的连接节奏非常快, 意志坚定心态调整较好, 并且打法更加果敢, 同时, 我们也发现不同的选手与李娜对阵由于自身身体条件、技术水平、个人习惯、技术等条件的不同, 对李娜在比赛中产生了不同的比赛技术特征, 下面就对阵的不同对象进行个别的技术分析。

2.1.2 比赛对阵分析

李娜在第一场比赛以6-1、6-3, 大比分2-0战胜卡拉坦切娃, 本场比赛在失误方面李娜全场她共出现1次双误, 卡拉坦切娃有4次双误, 李娜非受迫性有24次, 而对手只有13次。在发球方面, 一发成功率李娜67%比47%优于对手, 一发得分率李娜74%比65%比对手占有优势, 二发得分率上, 李娜53%比35%都胜过卡拉坦切娃。破发方面, 李娜逼出5次破发机会, 成功了3次, 卡拉坦切娃有4次破发机会, 但没有成功把握。在网前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上, 李娜都优先于卡拉坦切娃, 面对李娜强有力地底线进攻, 卡拉坦切娃试图用上旋球去延缓李娜的进攻, 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不过李娜展现了十分出色的稳定性和进攻状态, 比赛中李娜虽然打出了非常多精彩的制胜分, 但是也有很多非受迫性失误。

李娜在第二场比赛中以6-2, 7-5, 大比分2比0战胜白俄罗斯选手加沃尔索娃, 李娜发出了4记ACE球, 加沃尔索娃却是零蛋, 在失误方面李娜全场她共出现2次双误, 而加沃尔索娃有5次双误, 非受迫性失误方面李娜有30次, 而对手只有22次。在发球方面, 一发得分和二发得分李娜都占有明显优势。关键分上李娜把握得非常出色, 虽然只有6次破发机分却成功了5次, 加沃尔索娃有10次破发机会, 遗憾的是只有2次成功, 在制胜分方面26比10也优于加沃尔索娃, 李娜的接发球会变成她一个很有利的武器, 加沃尔索娃的腿部力量、爆发力不足, 很难应付落点刁钻的回球。李娜打出了她招牌式的反拍直线, 这种漂亮的击球也给对手更大的心理压力, 加沃尔索娃在发球环节上不是很好, 不能带来任何的压力。

李娜在第三场以2比0战胜罗马尼亚选手科斯蒂娃, 晋级第四轮。两位选手过去有过4次交锋, 李娜3胜1负占据优势。本场比赛李娜与科斯蒂娃只有一个ACE球, 但在一发得分率李娜68%比37%明显高于对手, 在二发得分率上两者相差无几。破发方面, 李娜逼出10次破发机会, 成功了7次, 科斯蒂娃有6次破发机会, 成功把握住3次。网前得分率上李娜40%落后于对手的60%, 在失误方面李娜全场她共出现6次双误, 科斯蒂娃有3次双误, 非受迫性失误也多达27次, 对手有24次, 可以看出李娜在失误分方面较多说对手, 说明稳定性比对手逊色, 但在发球和关键分的把握方面要强于对手。两位选手在开局争夺非常激烈, 双方在底线进行拼杀, 转折点在李娜完成破发并在连续化解对手两个破发点之后顽强保发成功并取得领先后, 科斯蒂娃士气明显受到了影响。

李娜第四场比赛以2比0表战胜德国选手格尔格斯, 晋级八强。场地上的阴影可能给双方的击球带来困扰, 开始李娜失误有些多, 经过调整状态非常出色, 尤其是进攻中的取舍、发球的威力都不错, 即便有意外的小插曲, 也可以很快调整过来, 展示了稳定的控球能力, 令对手非常狼狈, 本场比赛李娜发出了6记ACE球, 格尔格斯一个都没发到, 一发成功率李娜69%57%、一发得分率73%比62%都高于对手, 说明李娜在发球方面优势明显并给对方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 在失误方面李娜全场她共出现4次双误, 格尔格斯有4次双误, 非受迫性失李娜16次, 对手有22次。在破发方面, 李娜逼出5次破发机会, 成功了5次, 格尔格斯也有5次破发机会, 只成功了2次。在网前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上, 李娜都好于格尔格斯。

李娜第五场比赛中以2比0战胜波兰选手A·拉德万斯卡, 晋级半决赛。李娜赛前准备充分, 而且执行力也很不错, 李娜的打法对A·拉德万斯卡有很大的压制, 本场比赛李娜关键分把握得非常好, 破发方面, 李娜逼出10次破发机会, 成功了5次, 而A·拉德万斯卡有10次破发机会, 却只有1次破发成功, 可以看出李娜心理状态调整得非常好, 虽然在非受迫性失误比对手多19次, 但这种敢打敢拼的态度使对手压力增大。在发球方面, 一发成功率李娜66%比68%基本持平, 一发得分率李娜51%比47%比对手稍好, 不过在二发得分率上, 李娜56%比33%胜过A·拉德万斯卡, 但是两人在发球局中都有些缩手缩脚, 尤其李娜是进攻型球员, 发球质量差强人意。在网前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上, 李娜都要优于A·拉德万斯卡, 可以看出到了对方底线相持阶段, 李娜也会有选择的打出一些变化球。

李娜第六场比赛中以2比0战胜俄罗斯选手莎拉波娃, 晋级决赛。李娜和莎拉波娃都属于进攻型的选手, 都会去力争比赛的控制权, 本场比赛李娜表现的相当稳定, 而在失误方面李娜发球全场共出现1次双误, 而莎拉波娃有6次双误, 非受迫性失误方面李娜有18次, 而对手有32次之多, 说明李娜在执行赛前安排, 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再寻找制胜球的机会。在发球方面, 一发成功率和一发得分率方面两者旗鼓相当, 不相上下, 但是在二发得分率上, 李娜63%比32%大胜莎拉波娃, 莎拉波娃二发赢球率太低, 李娜在二发赢球率上做的很好, 死死的压制住了莎拉波娃, 使莎拉波娃有沉重得心理负担, 在破发、网前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上, 李娜都优于莎拉波娃, 同时李娜心态的调整也非常成功。

李娜第七场比赛中双方苦战3盘, 比分分别是6-4/4-6/3-6以1比2负于白俄罗斯选手阿扎伦卡, 获得亚军。本场比赛李娜发出了4记ACE球, 阿扎伦卡只有一个, 而在失误方面李娜全场她共出现5次双误, 阿扎伦卡有4次双误, 可能因为受伤的缘故, 李娜的非受迫性失误多达57次, 而对手只有28次。在发球方面, 一发成功率李娜65%比78%落后对手, 一发得分率李娜48%比54%比对手逊色, 不过在二发得分率上, 李娜42%比38%胜过阿扎伦卡。破发方面, 李娜逼出18次破发机会, 但成功了7次, 阿扎伦卡有12次破发机会, 成功把握住9次。在网前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上, 李娜都逊色于阿扎伦卡。李娜虽然没有将正拍速度打到极限, 但是落点控制的非常好在多拍相持中能有优势, 但还是不能够太放松, 击球节奏不够流畅, 让阿扎伦卡找到了一些机会。

通过李娜与7名世界优秀女子网球选手对阵交战技术特征分析, 本文认为我国选手李娜在技术战术有优势, 但是由于决赛中比赛突然中断, 打乱了李娜的比赛节奏, 心理产生了一些波动, 最终没有登顶夺冠。当然, 比赛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 所以李娜在有些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比如在接发球上要更加主动和稳定, 凌空抽击还要冷静, 非受迫性失误还需要降低, 比赛心态的调整还要加强。因此。应提高发球角度的变化, 接发球的稳定性与攻击性, 同时, 在心理抗压训练方面还要加强。

2.2、与对阵选手比赛各项技术指标分析

2.2.1、发球

ACE球、一发成功率、双误的比较。发球是网球比赛进攻的开始, 发球质量的高低可能直接影响比赛的进程, 如果发球质量高, 在比赛过程中就可能占有优势, 也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发球直接得分, 或者是通过多变的角度和旋转来获得进攻的机会。表2统计了李娜在澳网中7场比赛的ACE球、一发成功率、双误, 从中可知, 对阵的7名选手中李娜ACE球平均每场2.86个, 多于其它选手均值, ACE球数有4场领先, 2场持平, 1场少于沙拉波娃, ACE球最多的是李娜;一发成功率有4场领先, 平均保持着68.6%的成功率, 高于对阵选手平均数的60.1%, 也处在领先, 虽然高一发成功不能代表直接得分, 但是对比赛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在发球双误方面李娜平均每场3个低于对阵比赛选手平均数4个, 说明了她在发球过程中发球角度和速度都处于领先位置, 但是在发球方面心理压力有时较大, 会随对手实力而改变发球质量, 这表明, 李娜在发球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 特别是在压力的情况下注重发球的稳定。从表2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娜在7场比赛中发球优势比较明显, 显然, 李娜在提高发球质量的训练就目前而言是有效果的。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出提高发球优势减少双误是比赛的关键, 随着李娜年龄的增大, 体能的下降, 能否在发球上有提高呢?这值得我们期待, 毕竟年龄的增大, 会导致体能的下降, 如果没有体能优势, 李娜的发球还能保持现有的水平吗?

2.2.2、得分率

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网前得分率、接发球得分率的比较。表3为各选手在比赛中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网前得分率、接发球得分率的统计参数。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是反映选手发球的有效得分比较,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 在一发得分率上7场比赛领先5场, 1场持平, 只是在决赛对阵中少于阿扎伦卡, 二发得分率7场地比赛李娜完全领先, 但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 说明在网球比赛中一发是多么重要, 因为一发有威胁性, 会干扰对方接发球, 发球后有利取得先机, 进而得分, 所以发好一发就能在比赛中占据主动。在网前得分率方面有4场落后于其它选手, 表明李娜在底线优势明显, 但是在网前较薄弱, 加强网前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比赛节奏的转换。接发球技术在现代网球比赛中越来越重要。7场比赛中李娜得分率为52.3%高于其她选手41.4%的平均接发得分率, 但是低于阿扎伦卡, 说明李娜在接发球上与有优势, 但是在决赛中接发球水平发挥不好, 与阿扎伦卡相比还有不足。

2.2.3、关键分

破发成功率、制胜分的比较。表4为各选手关键分的数据对照, 在7名选手破发成功率、制胜分中, 李娜71.0%的破发成功率, 大大高于28.4%的均值, 但是在决赛中落后于阿扎伦卡, 说明李娜在比赛中已初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态较稳定、敢打敢拼, 把握机会能力较强, 有时运气比对手差了点。制胜分是指用很大的力度, 或者运用精巧的角度, 迫使对方无法防守, 或者防守但球拍无法碰到球就得到了的分。在制胜分方面李娜在7场比赛中遥遥领先其她选手, 说明李娜击球攻击性强, 线路变化多, 角度大。

2.2.4、失误分

非受迫性失误的比较。非受迫性失误是指在网球比赛中, 选手自身主动失误造成回球下网或出界, 而与对手无关。网球比赛中的非受迫性失误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比分趋向, 所以, 越少的非受迫性失误代表越好的竞技状态。图1中各选手的非受迫性失误数据对比, 李娜的非受迫性失误是较多的, 7场比赛中有5场比对手多, 特别是在决赛中对阵阿扎伦卡中, 非受迫性失误高达57次, 比对手多29次, 所以最后输掉了比赛, 由此可见, 非受迫性失误在网球比赛中并不是一定是评定比赛结果的依据, 但可能会使运动员产生心理情绪变化, 从而影响比赛结果, 同时也表明, 李娜已初步具备较有效的得分手段, 主动得分能力在提高, 但是非受迫性失误过多则是摆在李娜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因此, 解决进一步提高攻击能力, 避免过多的非受迫性失误, 则是李娜今后训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3、结论

3.1、比赛中展现出了李娜在训练中的成果, 火力全开, 在各项技术指标中都占有优势, 非受迫性失误较多是决赛中致命的弱点。在加强进攻的同时, 如何减少非受迫性失误, 是李娜今后团队要解决的问题。

3.2、李娜比赛中已初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态较稳定、敢打敢拼, 把握机会能力较强, 得分能力强, 制胜分遥遥领先其她选手, 但是决赛中的运气稍差些。

3.3、主动进攻得分能力有着较大的进步, 这比较符合现代网球发展的趋势, 在比赛中也显示出夺冠的潜力。

3.4、李娜在比赛中的主要技术特征为:赛前准备充分, 而且执行力强, 底线进攻有力, 反拍直线十分出色, 关键分把握较好, 发球之后的连接节奏非常快, 意志坚定心态调整较好, 并且打法更加果敢, 但是有很多非受迫性失误, 决赛中击球节奏不够流畅等。

摘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中国女子职业网球选手李娜在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的7场比赛进行技术特征统计分析, 表明李娜在发球方面ACE球、一发得分率和二发得分率上占有优势, 在制胜球和破发方面把握较好, 在网前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上, 发挥出了较高水平, 意志顽强, 但是在决赛中非受迫性失误偏多, 对关键分的处理不好。

关键词:网球,澳网,技术特征

参考文献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

[2]将川等.2009美网中外女子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统计分析与评价[J].体育科研, 2010, (4) .

[3]姜惟.底线综合型网球选手取胜需要具备的能力要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50-52.

[4]刘宝华.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彭帅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速度特征的对比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5) :65-68.

[5]张志华等.美国网球公开赛李娜单打竞技能力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3) :50-52.

[6]金春林等.柏衍网球发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2) .

[7]陶志翔等.从上海网球大师杯赛看世界男子网坛发展趋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92-94.

[8]陈享明等.对网球女子单打比赛制胜分技术手段的研究——以2010年“WTA单打年终总决赛”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 2012, (4) .

女子职业女选手的发球通病 篇2

大威作为反面教材,从图中可见,有一个典型的上半身带动整个身体的动作,腿部弯曲程度非常少,而且肩膀转动的力量也用的很少。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大威有着超凡的腰腹力量,帮助她在最终的发球速度上仍然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可惜,大威在整个职业生涯里腰伤缠身,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强力却不合理的发球方式造成的。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一结论如果发生在具体球员身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动作会有何不同呢?

在这里,笔者以费德勒和大威廉姆斯为男女球员代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取发球时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击球瞬间,作为二者技术动作的比较点。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一刻,大威廉姆斯有一个明显的弯腰动作。接着看,大威除了手臂在尽力伸直够球外,上半身却有明显向下降的趋势。现在,再我们回想一下女子职业选手的发球动作,事实上,除了海宁,几乎所有的女子选手都会在击球瞬间,就出现跟上面类似的弯腰,下栽动作。接着我们再往下看费德勒,击球瞬间,上体很好的保持了直立,整个身体呈现出向上的趋势。

由此动作的细节差异说明的正是,女子选手发球并未充分利用到下肢蹬地的力量,往往多是依靠上身去拉身体,而不是用腿蹬地推身体。而这点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发球这个环节上男子选手的发力协调链更加合理、流畅。

同样,我们还看到南美和西班牙等地区的选手(包括男选手)发球技术普遍更多的都是在用上半身拉,而不是蹬地推身体,所以南美和西班牙等地的网球选手发球好的非常少,这点与他们从小主要接触的是足球,而不是棒球,橄榄球有关。反之美国,诸如罗迪克一类,从小就接触棒球,因此他们有着很良好的投掷机制,顺畅的发球动力链,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仅仅发球速度快,而且还不容易受伤。

最后,作为广大业余爱好者来说,首先要吸取大威廉姆斯的教训,要想发好球发快球的根本还在于,打造一个科学、合理的投掷机制,以此作为基础,再不断地练习发球。在这里,不妨给大家一点练习小建议:每次发球活动前,先放下拍子,花5分钟时间,拿起球来与同伴相互对投球,20次。

上一篇:新兴文化业态论文下一篇:教师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