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达标

2024-05-12

血压达标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湖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224例, 选取100例参加过1年以上患者教育培训且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所有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 患脑卒中遗留有智力、听力、肢体活动明显障碍者, 排除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疾病者。经询问病史, 胸片、血压测量及心电图检查将其分为OBPM组 (55例) 与HBPM组 (45例) 。

1.2 研究方法

HBPM组患者进行高血压及相关知识培训, 主要规范其家庭自测血压方法, 随后发放本中心与罗湖区人民医院共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表格, 并连续24周每天分三个时段测量血压:7:00-9:00、12:00-14:00以及18:00-20:00进行HBPM, 同时, 每周进行1次OBPM。OPBM组患者连续24周进行每周1次的诊室血压测量。所有患者都进行高血压治疗, 其血压 (BP) 的目标值为80≤DBP≤89mmHg, 为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社区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组后, 所有患者单用非洛地平, 5mg/d (第1步) , 如果BP仍未能达标, 则加入厄贝沙坦, 75mg/d (第2步) , 如果BP仍未能达标, 则非洛地平 (10mg/d) 或厄贝沙坦 (150mg/d) 逐步加量 (第3步) , 第4步:非洛地平 (10mg/d) 与厄贝沙坦 (150mg/d) 同时使用, 若BP仍未能达到目标值, 则加用哌唑嗪或倍他乐克缓释片 (第5步) 。随访过程:患者的DBP为80≤DBP≤89mmHg则维持原有治疗方案, 如DBP≥90mmHg, 则进行方案改良, 如DBP<80mmHg, 则减少用药。

(±s)

1.3 血压测量方法

OBPM:患者静坐15min后, 用标准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左臂血压, 测量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诊室血压。HBPM: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使用前与医院经过定期检测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对照, 血压误差在±5mmHg之间方可选用, 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定方法的严格培训。要求测量血压前至少休息5min, 测量前30min内不吸烟、不进食、不饮用含咖啡因来饮料。测血压时取坐位, 手臂有支撑, 袖带放置肘上2~3cm处, 高度和心脏保持一致, 每次测量2遍, 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血压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Mean±SD) 表示。随机分组的均衡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提示随机分组均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种测量手段的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HBPM与OBPM达标率比较

治疗24周后, HBPM组单药治疗达标率与OBPM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32) , HBPM组的单药治疗达标率为80%。两组联合治疗达标率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2。

(n)

2.2 HBPM与OBPM用药情况的比较

通过Kaplan-Meier法对HBPM与OBPM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 两组之间对高血压的用药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性 (P=0.032) 。相对于OBPM组 (18.18%) , HBPM组有33.33%患者不再坚持原有治疗方案。同时, 我们也对两组进一步进行血压治疗的情况进行KaplanMeier检验, 组间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P=0.16) , 但从两种以上药物的联合治疗情况看, OBPM组有41.6%患者不再坚持原有治疗方案, 而需要进入第3步以上的治疗, 才能达到目标血压值, DBP为80≤DBP≤89mmHg。在HBPM组的随访中, 有3例采用单药治疗者, 其家庭自测血压的BP值小于120/80mmHg, 随访两周后停止高血压药物治疗, 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 其BP值小于130/80mmHg, 但诊室测量的BP仍大于140/90mmHg, 初步认为这3例患者为白大衣高血压。

3 讨论

随着诊治指南的不断变化, 高血压管理也不断细化、个体化及立体化。2013ESH/ESC高血压管理指南仍强调OBPM是临床诊断高血压的“金标准”, 但也强调HBPM更能反映患者实际血压, 更好地预测靶器官的损害[1]。2012年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也指出, 家庭血压监测除了对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部分隐匿性高血压进行鉴别诊断, 还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质量和达标率[2,3]。SHEAF研究使用Cox回归模型控制了剔除变量, 如年龄、心血管疾病史与吸烟等, 认为HBPM能预测心血管事件, 家庭监测收缩压每升高10mmHg, 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17.2%, 同样舒张压每升高5mmHg, 其风险也增加11.7%。相反, OBPM却未观察到CVD事件的显著增加[4]。THOP研究表明, HBPM组有25.6%高血压患者停止治疗, 其BP仍控制在目标血压值内, 而OBPM组仅有11.3%的高血压患者终止原有治疗, 其结果进一步证明HBPM能减少高血压药物过度治疗[5]。

综上所述,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表明HBPM对白大衣性高血压行鉴别诊断, 还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质量和达标率。我国高血压管理和心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严峻, 建立优化血压管理模式, 社区在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控方面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又离不开高血压患者自身的参与。家庭血压监测可以让患者充分了解其血压水平, 不管是血压太高, 还是太低, 都可以促使患者积极寻找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的原因, 特别是生活方式方面的原因, 如钠盐摄入量的增加, 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等, 从而通过生活方式干预, 稳定降压疗效。同时, 高血压患者通过家庭血压监测更容易检测到尚未控制的血压, 从而为医生调整降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将血压控制到达标水平, 为高血压患者带来长期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诊室血压与家庭自测血压两种监测手段对降压疗效判定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诊室血压DBP≥95mmHg的患者随机分为HBPM组 (n=45) 和OBPM组 (n=55) , 并随访24周。结果:HBPM组单药治疗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OBPM组 (80%vs 60%, P<0.05) ;有更多的HBPM组高血压患者停止原有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案 (33.33%vs 18.18%, P<0.05) 。结论:在OBPM诊断与监测的基础上, 对患者进行HBPM诊断与监测能更好地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过度治疗, 并提高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同时, HBPM还能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在BP的诊断与监测中, HBPM应作为OBPM的辅助诊断与监测手段。

关键词:高血压,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

参考文献

[1]GIUSEPPEMANCIA, ROBERT FAGARD, KRZYSZTOF NARKIEWICZ, et al.2013 ESH/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Eur Heart J, 2013, 34 (28) :2159.

[2]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联盟,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 4 (4) :43-45.

[3]王文, 张维忠, 孙宁玲, 等.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 2011, 12 (7) :1-15.

[4]MALLION JM, GENèS N, VAUR L, et al..Blood pressure levels, risk factors and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s:lessons from the SHEAF study[J].Hum Hypertens, 2001, 15 (12) :841-842.

血压达标的根本措施 篇2

(摘自《降压药应终身服用》2003年5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日渐改善,超重或肥胖的人数不断增加,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使更多人存在过大的精神压力。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增加1倍)。另一方面,人们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远远不够,许多高血压患者不能长期坚持降压治疗甚至根本不治疗。因此,与5年前相比,我国高血压治疗率与达标率不增反降,防治情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鉴于这一现状,我刊再次邀请5年前曾为我刊撰文《降压药应终身服用》的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内科胡大一教授为大家讲解高血压防治知识,以使更多高血压患者能长期接受降压治疗,将高血压的危害降至最小程度。

胡大一教授: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治疗只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因血压升高所导致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通过有效降低血压并使血压达标,可以显著减少上述器官的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完成的大量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下面,给大家谈谈长期降压治疗中的2点注意事项。

1、平稳降低血压好处多

高血压达标率是降低高血压危害的主要措施,而提高患者长期治疗率则是提高血压达标率的重要前提。为了有效降低血压并使之达标,至少2/3的患者需要应用两种甚至更多种类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短期内明显波动容易增加主要脏器损害的危险性,因此,目前更加重视“平稳降压”。由于以前常用的短效降压药物(如心痛定等)降压速度快,作用时间短,不利于平稳降压。因此,有条件的患者应尽量选择作用时间较长的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物可以在数周内使血压缓慢下降,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血压波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器官保护作用。由于长效降压药物一般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服药数日后发现血压无明显下降就急于换药。

2、保证收缩压达标

上一篇:内科常规治疗下一篇:服装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