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玻璃的选择论文十篇

2024-07-28

建筑玻璃的选择论文 篇1

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绿色建筑可以提高我国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 从而改善民生, 培育出新兴的产业, 进而加快城乡以及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大致处于缓慢发展的起步阶段, 数量较少, 分散不均, 地域发展也不平衡———东部沿海较快而西部地区较慢、南方较快而北方较慢, 但是, 近年来, 各地的绿色建筑发展趋势较过去逐渐加快了。

1 绿色建筑及设计的相关概述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 能够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 给住户营造健康舒适的空间, 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的建筑。此外, 我们应当注意:绿色建筑并不是绿化建筑, 绿化建筑是指绿化环境和净化空气, 而绿色建筑却不单单是追求着两个目标。许多开发商就经常混淆这两个概念, 我们要分辨好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1.2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2.1 整体美化的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与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 从而营造出最佳的环境效益。在设计建筑时要注意关心与尊重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 建筑设计要避免影响到当地的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脉, 应当合理利用好天然的地势地形, 尽量不要破换, 尽量因地施材, 避免环境污染, 做好绿化。

1.2.2 简单而高效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当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要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风能等一些可再生的能源, 注重人性智能化的设计,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注重社会发展和建筑的互动性, 做出有预见性的近期规划以及远期规划, 为以后的种种建设可能做好准备。

1.2.3 健康而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需要确保入住建筑后的舒适, 要有好的空气流通以及好的采光功能, 保证室内处于令人舒适的温度湿度, 另外还要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 表现出对住户的关心体贴, 从而让用户能够在健康舒适的建筑中工作和生活。

1.2.4 同步化设计原则

有了节能节地建筑设计态度, 还要让节能节地建筑设计思维在各设计过程同步化进行。建筑师、设计师从前期分析、策化、方案构思、比选、各专业深化初步设计, 各专业协调定案, 到施工图细节完善、施工中的调整、控制完成等设计全过程, 都要同步思考建筑的“低碳、节能、节地”要求。

2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及技术

2.1 整体环境的设计

要做好整体环境设计就不能只是针对一个建筑进行设计, 而是要放眼于这一个建筑区域, 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前提, 从需要建筑的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水文及动植物的生长状况等多方面来分析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具体设计方法有以下两种。

2.1.1 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

建筑的设计要与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人文景观有机结合, 在建设建筑的同时, 要合理布置好建筑的布局模式、空间结构以及资源的配置, 要保护好所在地的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

2.1.2 加强环境绿化

社会的快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压力增大, 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美好的自然环境, 所以美好的绿化不仅是美化环境, 还可以给当今的人们营造出舒适的工作生活氛围。此外那些路边高大的乔木还可以帮助路面分散吸热, 从而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2.2 单体的建筑设计

1) 建筑的体型系数与热工性能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在相同体积的前提下, 布局较为分散的建筑要比布局较为集中的建筑的热消耗多, 所以在设计这部分时要尽量控制住建筑的外墙, 避免过多的凹凸设计, 从而减小面积, 减少热耗。

2) 在做建筑设计时可以考虑弹性的设计方案, 灵活性的设计建筑结构以及一些设备, 从而可以提高建筑的可变性及适用性。

3) 在设计建筑的能源使用来源时, 要充分利用到太阳能、风能等这些可再生的且无污染的能源, 避免使用煤和石油这些有污染且不可再生的能源, 要做到无辐射、无污染的建筑。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当今社会又迎来了低碳时代, 应运而生的绿色建筑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必然发展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全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热度的阶段, 同样这也是我国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设计师的责任, 同样也少不了民众的积极参与, 相信只要我们运用好共同的智慧和经验, 用我们的勤勉以及努力, 国家的建筑事业肯定能够走上节能减排、保护并美化环境的康庄大道。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环境保护也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在以前的建筑工业大多采用相对简单粗暴的建设模式, 然而这种模式会极大地破坏环境, 不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要求。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也相信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绿色建筑的概念和设计原则出发, 分析应当如何设计绿色建筑。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参考文献

[1]何燕平.解析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21) .

[2]李林芳.基于环保视域下的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初探[J].山西建筑, 2014, 40 (6) .

建筑玻璃的选择论文 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实践,理论,技术,现象学

人类从摆脱动物本质起便进入了技术时代,工具作为伴随物走进人类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技术并未进入思想家们的视野。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费布弗尔曾说过,“技术:未编进历史的众多词汇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主导的观点认为,技术仅仅是科学的应用,而不是思想和流派。在建筑史上,欧洲建筑的发展在现代建筑运动之前受主流文化引导,发展的脉络较为清晰连贯,从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尽管这个主流的中心有所变化,但是在同一时期,只有一个最主要的趋势引领整个建筑界的发展。技术在这段历史中的作用只是为了创造民众心中向往的形式,是辅助手段,这种对科学的运用并不能引起理论界的注意。

但从现代建筑运动之后,或者说工业革命之后,建筑的理论和实践都随着科学的发展生长出不同的枝桠。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改变了生活,提供了人们改造世界的多种可能性。从此理论家们开始关注技术,技术才有了其理论地位。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芒福德,他通过对技术史的考察认为“后来的复杂机器大部分成分或者是希腊人在公元前七世纪到一世纪期间发明的,或者是借助于希腊人首先发明的机器和机械部件来制造的”。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技术才真正的参与历史,被拿到历史层面、理论层面进行探讨,而不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但是,这些历史学家大多数关注的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并不关注技术本身。

真正从哲学上扭转“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这一观点的人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工具的现象学分析认识到,人对工具的使用是在一个由工具、意向性和人类相互牵连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的,想对这种日常活动做出科学上的理论描述是不可能的。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看的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工具的聚集。在这个时期,建筑理论界最具革命性的发现是形成了“建筑空间”的概念,格罗皮乌斯说,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把“空间”作为建筑的第一基本要素,作为建筑的主角统摄着“形式、功能、结构”三大要素,并与它们一起构成了现代建筑的四大要素。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空间论也是从抽象的数学空间、客观的物理空间来理解和规定建筑空间的。勒·柯布西耶认为几何学是理性动物的语言,当人类精神同几何学规律相一致时,精神便找到了家园。密斯的模数空间、流动空间;赖特内外结合的空间;勒·柯布西耶的柱网支撑结构形成的开放空间等等,都把建筑空间看成是欧几里德几何空间的机械组合。

从历史理论上说,科学先于技术,但从本质起源上讲,科学认识事物时,是在先存的“技术”框架之中去展开的,换言之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在对人本身和宇宙的认识中发展而来的,例如几何学的起源便是在丈量土地的测量技术之中诞生的。而这个“技术”,不仅包括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也包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甚至是使用锤子等工具的具体情景。

对技术的理论性研究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越来越多的理论家进入这个课题的研究中来。在《关于几何学的起源》一部分中,胡塞尔就具体地分析了科学世界是如何从生活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也对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进行了区分,认为现象学就是做出这种区分并唤醒我们对生活世界的意识的哲学。“意识的观点认为,世界首先在我周围展现和开始为我存在。重返事物本身,就是重返认识始终在谈论的在认识之前的这个世界,关于世界的一切科学规定都是抽象的、符号的、相互依存的”。当代的建筑现象学认为,应该用身体的其他感知打破视觉主义的一统天下。简单的说,回归现象学,就是排除所有理论、既有规律或者图形样式来控制建筑设计,只从人类最本质的知觉:视觉、触觉、嗅觉组合去感知建筑,从而得到对于建造的灵感。现象学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通过现象学方法研究建筑,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建筑设计中有很多建筑师采用了现象学的设计方法,斯蒂文·霍尔和彼得·卒姆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位。斯蒂文·霍尔的建筑注重一种叙事性。在这种叙事性里,个体意识被带向外部世界,进入了主体间性的范围。于是,人的本质需求通过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得到表达和释放。体验将概念和感觉结合,主观与客观统一,理智的外在知觉和感觉的内在知觉被合成在空间、光线和材料的秩序中。据斯蒂文·霍尔在北大的演讲中提到对中国的印象时说:我对中国印象最深的是苏州的网师园,那里所呈现出的所有的空间关系,透视的叠加,精彩的细节和经过仔细推敲的比例尺度,每个亭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建筑是需要到里面去体验的。这说明了他对建筑最本质的理解:从人的体验感受出发,相对于霍尔的体验式空间,彼得·卒姆托则更注重材料及空间要素的匹配。他说:当注视着那些自身平和的物体和建筑时,知觉就变得安静而迟缓。观察到的对象对我们来说没有信息,它们仅是简单地在那里。我们的知觉器官变得安静,不带偏见,没有欲望。

不得不提的是另一个建筑师卡罗·斯卡帕,虽然严格的说他不属于任何流派,但他与建筑现象学密不可分。斯卡帕作品中的诗意来自于他对细部的建构,来自于他对细部的材料、造形、光和色彩的运用。这些不仅来源于他对场地、材料及当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来源于他在设计中对众多感受的考虑——视觉、触觉、听觉和潜意识,观者参与到斯卡帕的细部中去,细部会随着观者的接触而变化。卡罗·斯卡帕的草图周围常常有细部的多角度透视,这种三维形象的二维表达正是斯卡帕在对人的感受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做出的最优选择,他试着去想象人的所有游览路径、所有感官的感受,他的洞察力就是最好的设计发生器。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注重细部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不论视觉、触觉、嗅觉还是下意识,都要加以考虑。这似乎也是在按照建筑现象学理论所指引的方向前行。如此,建筑理论会自然的回归到人类本质。

但如今的情况是,网络化使信息可以为任何人所掌握。在建筑设计中,掌握一个场地的信息,未必能体验到它的文化氛围。以信息为基础进行的建筑设计明显违背了回归人性本原这一现象学常理,对一个地区生活方式和状态都不了解,就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感官要求的建筑。若迈克尔·斯皮克斯在《设计智慧与新经济》中提出的“更加灵活的设计实践类型”所产生的“无形建筑”大行其道,那么建筑理论界所呼唤的“回归”将面临何种境地。信息时代同样铸就的一批著名建筑师,比如说库哈斯,他们的建筑完全是新时代、新经济下的产物,他们的设计通过无形的网洒落在整个世界,通过数据和虚拟建筑得以表达和被认可。他们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让世界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信息即是全部。但就像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还梳着大辫子,戴着瓜皮帽一样,他们所掌握的“全部信息”实际上常常是片面和虚假的。不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去感受一个事物,认识总是偏颇的,所以迈克尔·斯皮克斯所谓的“建筑学必将被这更为灵活的设计实践类型取而代之”不可能会实现。而建筑现象学对建筑与人性本质的挖掘有着无限的生命力,现象学将会成为建筑设计未来的必然选择。

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然而,歌德这句名言一再被引用的本身却在证明理论并非“灰色”,它也可以是常青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灰色是对理论的学习、提炼、溶解之后留下来的一种状态,而不是毫无前途的灰色。它的深意也许在此:理论的生命在于实践,生命的价值在于实践。只有理论唤醒生活意识,触及人与生活的本质,才能引导实践行为向着更有意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斯皮克斯.设计智慧与新经济[J].凌琳,译.时代建筑,2007(4):46-47.

[2]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贺伟玲,黄印武.瑞士瓦尔斯温泉浴场——建筑设计中的现象学思考[J].时代建筑,2008(6):9.

[4]杨宏杰.运用建筑现象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17):34-35.

住宅建筑采暖方式的优化选择 篇3

关键词:城市能源供应结构调整 采暖制度改革 建筑节能 绿色环保 传统散热器采暖方式 辐射采暖方式利弊优化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能源供应结构调整、采暖制度改革、建筑节能等因素的要求,逐渐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采暖方式。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也日益提高,由过去单纯注重房屋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逐步向舒适型、节能型、和绿色环保型需求转变。在这种需求之下,传统的散热器对流采暖方式逐步被新型的辐射采暖方式所取代。其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和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方式由于其较之传统采暖方式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采纳。下面结合住宅建筑,对上述采暖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

1 传统散热器采暖方式

住宅室内散热器系统采暖大致可分为同程系统、异程系统、单双管串联系统、单管跨接系统,热量通过各线路输送至散热器,再经过散热器散热来加热周围空气,以提升室温。散热器与空气的传热主要是以自然对流方式进行热量的交换,一方面,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导致室内空气扰动厉害,灰尘飞扬,另一方面,室内温度梯度较大,屋顶空气温度较高,地板附近空气温度较低,散热器采暖温度梯度约为0.5~1.0℃/m,致使人的舒适度不强。管道敷设在本层的地板垫层内,散热器一般裸露安装,占据了一定的使用空间,家具摆放和空间布局受到了一定限制。

2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方式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是指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其辐射量占总传热的比例通常约占50%以上。近年来,国内应用范围已逐步扩展,对于住宅类建筑,使用效果令人非常满意。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①在舒适条件的一样的前提下,辐射供暖时房间内的设计采暖温度要比采用传统散热器采暖时的温度降低2~3℃,这样的情况下,供暖能耗大大降低了。②室内不需要再布置散热器,同时也不必安装散热器的水平支管,因此,不但节约了建筑占用面积,也便于合理随意进行家具的布置。室内温度分布比较均匀沿高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较小。③由于室內地板的温度的升高,人体对户内地板的热辐射大大减低,这样就提高了人体的舒适感。④热量以热辐射的情况进行,户内空气的流动比较平稳,从而尘埃飞扬的可能也减少了,室内卫生质量得到大大提高。⑤塑料管代替金属管作为埋管,直接减少了一次成本。现在使用较多的管材是PPR采暖管,这种管材具有耐腐蚀、抗老化、成本低、地下无接口、不宜结垢、水阻力小、膨胀系数小及成本价格低的优点。当然低温热水辐射供暖方式也是有缺点的,即它的初投资较高,通常约比散热器供暖系统高出15~25%。

3 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方式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是以电力为能源,通过红外线辐射进行传热的新型供暖方式。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是以电力为能源,以电热膜为发热体,热量以热辐射的形式送入户内房间,首先加热墙壁和地面,并将热量均匀地传至整个房间,空气清新舒适。主体电热膜是一种半透明聚酯膜,通电后能发热,具有耐潮湿、耐高压、适用温度范围较广、低收缩率、高韧度、便于储运、运行安全等优良性能。施工比较简洁,直接减少了传统供暖的外网管线施工和户内管网敷设,施工时间也大大缩短,而且在投资不增加的前提下,也可提高了住宅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对于物业管理部门来讲,从根本上解决了供暖收费难的问题,又减少了维修人员的聘用人数,直接降低了物业管理成本,避免了由于管道设备老化造成的跑、冒、漏、滴等引起的纠纷。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①从环境保护上来讲:电热膜采暖系统是采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形式,没有产生任何形式的污染,不产生二氧化碳,并且没有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②从居家环境的质量上来讲:电热膜采暖是大面积远红外线低温辐射采暖,户内温度更加均匀,也没有因冷热空气强烈对流引起的灰尘搅动问题,空气更洁净。③从节能上来讲:电热膜采暖系统运行费用经济较低,一方面,电热膜自身电热转换率近90%以上,供暖时房间内的设计采暖温度要比采用传统散热器采暖时的温度降低2~3℃,大大减低了取暖能耗。另一方面,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房间的温度进行设置,而采用其他采暖方式系统很难实现分室控制。④系统的安全性能高。电热膜正常工作室温由温控器进行控制,可实现户内室温在5~30℃范围内进行随意调节,且有良好的接地保护,不会引起明火,而且经过防水处理后,电热膜在潮湿环境下仍可正常运行。⑤使用寿命上长。电热膜系统封装在石膏板上部,不接受紫外线照射,完全不具备可氧化条件,聚酯薄膜这种高分子材料在持续高温情况下才能老化,而电热膜表面正常工作温度在40℃左右,远远低于其老化温度,因此其使用寿命是与建筑同寿命的。⑥系统成本大大减低:减少了市政管网开口费、建造锅炉房的费用以及单元户内管道和散热器购买和安装费用,这三大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既能减少了锅炉的污染和建筑占地,又能减少户内管道井的设置,直接增加建筑使用面积。同样可以实现分户计量以及分室调控,也减少了每户热计量表的一次性购买和安装成本。

4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方式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和利用天然气工业,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国民生活的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方式,以其均匀舒适的供暖性能、高效节能的运转方式、保护环境和安装方便的优良特性备被人们所认可和采纳。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真空系统所组成。每个真空系统包括一台真空泵、热交换器、控制系统和一定数量的发生器。该系统采用天燃气、液化石油气或煤气等气体作为能源,在发生器中燃烧后,使得发生器中的空气温度升高,通过真空泵,将加热后空气及燃烧后的产物输送到辐射管内,加热辐射管至一定温度后,辐射管产生远红外线,向室内传递热量。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采暖能耗低。由于辐射热直接照射室内人体,几乎不加热环境中的空气,所以辐射采暖是的空气温度比相同卫生条件下对流散热器的室内设计空气温度要低2~5℃,而人的实感温度要高于环境的空气温度。②室内温度梯度小,人的舒适度较强。与此同时,地面以及室内设备均吸收辐射热量,并蓄存一部分热量,但辐射采暖停止后,这些积蓄热量开始向环境散热,因此可以保持一定的热环境。所以辐射采暖启动特别迅速,而冷却起来却比较缓慢。利用这样的特点,在住宅取暖中可以实现间歇性供暖,既能满足生活舒适度要求,又可实现节能的目的。③燃气辐射采暖的热量传播的方向性很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的布置户内家具,可以进行全面采暖,也可以在一个较大的客厅内,在局部区域进行采暖。④不用设置室外热网或者锅炉房,减少了热源一次性投资。只需在燃气管网上接管,在系统入口安装调压稳压设备。辐射装置一般均安装在建筑物顶板,几乎不占用建筑的使用面积,可以使室内家具随意布置,同时可以随意分隔空间布局。

建筑玻璃的选择及安装 篇4

常用的建筑玻璃有:平板玻璃、吸热玻璃、反射玻璃、夹层玻璃、夹丝玻璃、磨砂玻璃、钢化玻璃、镀膜玻璃、防火玻璃等。

1 普通平板玻璃

建筑工程中普通平板玻璃宜优先选用优质浮法玻璃。

外墙窗、门扇玻璃厚度宜为5-6mm;

室内屏风等面积较大又有框架保护的玻璃厚度宜为7-9mm;

室内大面积隔断及栏杆处安装的玻璃厚度宜为9-10mm;

地弹簧玻璃门或人流较大的隔断之中玻璃厚度宜为11-12mm。

2 安全玻璃

建筑工程中单块面积大于1.5m2时必须使用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的主要有:钢化玻璃、夹层玻璃、防火玻璃、夹丝玻璃及防护玻璃等。

防火玻璃用于防火门窗、隔断墙、采光顶等既透明又防火的.建筑部件中;夹丝玻璃防火性能优越兼具防盗性能,主要用于屋顶天窗、阳台窗。

钢化玻璃的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能承受的温差分别是普通玻璃的3、5、3倍。同时改善了玻璃的易碎性质,钢化玻璃破碎也呈无锐角的小碎片。广泛用作高层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室内隔断、采光顶棚、玻璃护栏等的玻璃。

钢化玻璃的缺点:一是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二是钢化玻璃在温差变化大时有自爆的可能性。

钢化玻璃自爆

夹层玻璃即使碎裂,碎片也会被粘在PVB中间膜上,能有效防止碎片坠落事件的发生,夹层玻璃有极好的抗震入侵能力。中间膜能抵御锤子、劈柴刀等凶器的连续攻击。

夹层玻璃检验

3 玻璃的安装

⑴玻璃下端不得与窗框直接接触,应用氯丁橡胶垫块将玻璃垫起。

⑵ 玻璃应放置在玻璃凹槽中间,内外间隙≮2mm,否则密封困难;也≯5mm,否则胶条起不到挤紧、固定作用。

支承块与定位块的安装位置

⑶ 玻璃的密封与固定:

① 用橡胶条嵌入凹槽挤紧玻璃,然后在胶条上注入硅酮密封胶;

② 用10mm长橡胶块挤住玻璃,然后在凹槽中注入硅酮密封胶;

③ 将橡胶条压入凹槽、挤紧,表面不再注胶。

【注】上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知识点,但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福利了,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中一定会需要规范和图集。小编就来告诉大家怎么样能免费获得。

在手机应用市场中搜索“又土又木”,下载手机app,那样就可以免费获取了

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的合理选择 篇5

1 塑料管材及其性能

塑料管的原料组成决定了塑料管的特性。塑料管的主要优点:化学稳定性好, 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组分的影响, 耐腐蚀性好;导热系数小, 热传导率低, 绝热保温, 节能效果好;水力性能好, 管道内壁光滑, 阻力系数小, 不易积垢, 管内流通面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管道阻塞机率小;相对于金属管材, 密度小, 材质轻, 运输, 安装方便, 灵活, 简捷, 维修容易;可自然弯曲或具有冷弯性能, 可采用盘管供货方式, 减少管接头数量。

塑料管主要缺点:力学性能差, 抗冲击性不佳, 刚性差, 平直性也差, 因而管卡及吊架设置密度高;阻燃性差, 大多数塑料制品可燃, 且燃烧时热分解, 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烟雾;热膨胀系数大, 伸缩补偿必须十分强调;

塑料管性能的物理性。和铝塑复合管、钢管、铜管、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影响管道的方式、用途、补偿措施和管道保温等方面。当建筑物有热水供应系统且冷热水采用统一管材时耐热性能成为主要指标。塑料管因热膨胀系数高, 在塑料管路中尤其是作为热水管, 采用柔性接口, 伸缩节或各种弯位等热补偿措施较多。其中以PE, PP等聚烯烃类为最。施工安装时如果对此没有足够重视, 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极易发生接口处因伸缩节而拉脱的问题。由于导热系数低, 塑料管的绝热保温性能优良进而可减少保温层的厚度甚至无需保温。当不同塑料管之间绝热性的比较除导热系数外, 还同它们各自的管壁厚度有关。

塑料管性能的承压性所涉及的内容是在一定条件下塑料管材能够承受的内压力和恒压下的破坏时间。从而确定与之有关的设计参数以及对管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一般进行两项试验:液压试验和长期高温液压试验。浅谈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

塑料管性能的卫生性能:其中PE, PE-X, PP, PB和ABS易达标。而PVC-U管材在生产时应使用无毒PVC树脂和卫生及稳定剂才能满足卫生性能的要求。一般情况聚氯乙烯管由于价格低廉, 在不考虑水质影响, 在冷水供水系统属于首选管材, 而当温度较高时, 可选用聚乙烯管或交联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排水塑料管的应用材质单一:硬聚氯乙烯结构形式多样:芯层发泡管, 空壁管, 螺旋管, 芯层发泡螺旋管, 空壁螺旋管。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热膨胀系数大, 需设置伸缩补偿装置来解决;刚度小, 平直性差, 需加密管卡、支架、吊架来解决;耐热性差, 软化温度低, 需限制排水温度, 限制使用场所和控制与热源的距离来解决;阻燃性差, 在穿越楼板、上人屋面的屋面板、防火墙、管道井井壁处需设置阻火圈和防火套管来解决;抗机械冲击性差, 需强化施工技术, 精心施工来解决;隔声性差, 塑料管的噪声大于铸铁管, 管道明装且管道位置靠近卧室时, 问题尤为突出。降噪的方式, 提高管道材质的隔声效果, 芯层发泡管空壁管是基于这一思路而开发的;降噪的另一方式是改变水流条件, 螺旋管是基于这一思路而开发的。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思路是芯层发泡螺旋管和空壁螺旋管的开发。

2 金属管、镀锌钢管及其性能

镀锌钢管的被取代既不意味金属管被取代, 也不意味镀锌钢管在整个建筑给水领域被取代。金属管中最具优势的是铜管, 铜管应用较久, 优点较多, 管材和管件齐全, 接口方式多样, 较多的应用在热水管路中,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铜的折出量容易超标。

给水铸铁管与钢管相比有不易腐蚀、造价低、耐久性好等优点, 适合于埋地敷设。缺点是质脆、重量大、长度小等。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承插连接。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用排水管材, 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经过几十年的推广和应用, 这种管材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这种管材与传统的承插式铸铁排水管道相比有许多优点, 是一种更新换代产品, 但由于这种管材及配件价格相对较贵, 所以在国内一直未能得到普及推广。

3 复合管及其性能

复合管包括衬铅管、衬胶管、玻璃钢管。复合管大多是由工作层 (要求耐水腐蚀) 、支承层、保护层 (要求耐腐蚀) 组成。复合管一般以金属作支撑材料, 内衬以环氧树脂和水泥为主, 它的特点是重量轻、内壁光滑、阻力小、耐腐性能好;也有以高强软金属作支撑, 而非金属管在内外两侧, 如铝塑复合管, 它的特点是管道内壁不会腐蚀结垢, 保证水质;也有金属管在内侧, 而非金属管在外侧, 如塑覆铜管, 这是利用塑料的导热性差起绝热保温和保护作用。

复合管的连接宜采用冷加工方式, 热加工方式容易造成内衬塑料的伸缩、变形乃至熔化。一般有螺纹、卡套、卡箍等连接方式。由于复合管尚属新型管材, 我国还未有统一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及施工人员往往套用镀锌管的工艺来进行设计与施工, 故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总之, 建筑给排水常用的这些种管材, 每一种都有自身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缺点, 要发挥每种管材的长处, 利用其优点与建筑施工合理搭配, 才是最为合理又理性的选择。

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是由管道、管件和各种附件连接而成的, 管道材料及附件的合适与否, 对于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及使用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应熟悉管材、附件的种类、规格和性能, 才能对管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选择, 以达到适用、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关键词:管材,种类,规格,性能

参考文献

[1]张丹.建筑给排水管材综述[J].管材与附件, 2007.

浅论建筑幕墙保温材料的选择 篇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 能耗问题却凸显, 人均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近十倍。建筑能耗约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的30%。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达400亿m2, 并且每年以近20亿m2建筑面积的速度增加, 预计到2020年将累计增加300亿m2的建筑面积, 届时建筑能耗可能上升至40%。

近年来, 国家大力提倡建筑节能, 先后推出了不少强制性规范来规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节能设计和节能施工行为, 比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07) 《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 (JGJ/T 154-2007)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等。

2 不同建筑幕墙保温材料的优缺点

目前建筑领域中外墙外保温材料有两大类, 一类是无机保温材料, 另一类是有机保温材料。有机和无机保温材料在性能与作用上也是有一些明显差异, 在资源与环保方面, 无机保温材料优于有机保温材料, 通过科技手段研制的一些可以循环利用的新型高效复合型无机保温材料, 还有利用具有保温效果的废弃物等, 这些材料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会促进我国建筑保温节能事业的科学发展。无机保温材料容重稍大、保温隔热效率稍差, 但防火阻燃性能好、变形系数小、抗老化、性能稳定、与墙基层和抹面层结合较好、安全稳固性好、保温层强度及耐久性比有机保温材料高、使用寿命长、施工难度小、工程成本较低, 生态环保性好, 可以循环再利用。

3 建筑幕墙保温材料的选择

近年来, 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哈尔滨经纬360°双子星大厦、济南奥体中心、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教师公寓、渖阳皇朝万鑫大厦等相继发生建筑幕墙保温材料火灾, 让保温材料的安全性成为众矢之的。而这些保温材料无一例外都使用了新型的挤塑聚苯保温板。挤塑聚苯保温板保温性能好, 厚度小, 施工环保, 确实优点不少。但是, 不防火, 甚至具有成为引火索的危险。这些材料不仅可点燃, 而且不自熄, 更为可怕的是像导火索一样迅速扩大燃烧范围, 使局部小火变成巨大的火灾, 这些材料甚至在密闭空间内都可以继续燃烧。

为此,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公安部于2009年9月25日联合发布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文通知。其中第五条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24 m时, 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 建筑高度<24 m时, 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 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 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正是因为这一规定的出台, 使得选择建筑幕墙保温材料不仅要考虑其保温性能, 而且要注意其安全性, 必须具有可靠的防火性能。一些新型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其燃烧性能一般仅为B2级甚至更低, 很难达到规定要求的A级, 所以保温岩棉、玻璃棉等传统保温材料近些年又在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起来, 例如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的修复重建过程中, 原幕墙保温材料75 mm厚B2级挤塑板被100 mm厚A级憎水性保温玻璃棉和岩棉所取代。原建中使用75 mm厚挤塑板, 密度38 kg/m3, 材料导热系数0.03 W/m2·K, 重建中使用100 mm厚保温岩棉和玻璃棉, 材料导热系数0.04 W/m2·K。其热阻计算如下:

挤塑板热阻R挤塑板=0.075/0.03=2.5;

岩棉热阻R岩棉=0.1/0.04=2.5。

由上述计算可见, 100 mm厚保温岩棉与75 mm厚挤塑板的热阻等效, 也就是保温性能等效。保温岩棉、玻璃棉的保温效果不如挤塑聚苯板, 自重大于挤塑聚苯板, 但在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的修复重建过程中, 经过专家组的论证, 最后却选择了相对传统的保温材料保温岩棉和玻璃棉, 由此可见安全性是选择幕墙保温材料首先考虑的因素。在近两年的幕墙工程中, 幕墙保温材料已很少看见挤塑聚苯板的踪影, 而大多采用难燃性的岩棉、玻璃棉等。国家大剧院、世博中国馆等工程仍然采用岩棉保温, 这类重要建筑用传统保温材料是经过充分论证的。

4 积极开发和应用新型难燃性保温材料

在建筑幕墙保温工程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保温材料的防火问题一直困扰着方方面面, 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材料界、工程界一直在为此寻找改进方案和彻底的解决方案, 但是进展缓慢。

目前, 已经出现几种新型保温材料, 例如纳米孔绝热材料、复合绝热材料石棉代用品等。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 纳米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纳米孔硅质保温材料就是纳米技术在保温材料领域新的应用, 组成材料内的绝大部分气孔尺寸宜处于纳米尺度。根据分子运动及碰撞理论, 气体的热量传递主要是通过高温侧的较高速度的分子, 与低温侧的较低速度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由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的自由程度均在70 nm左右, 纳米孔硅质绝热材料中的二氧化硅微粒构成的微孔尺寸小于这一临界尺寸时, 材料内部就消除了对流, 从本质上切断了气体分子的热传导, 从而可获得比无对流空气更低的导热系数。但是以上的保温材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并未在国内大规模的普及使用, 极少工程采用, 甚至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新型幕墙保温材料的研发与普及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需要我们同行业的不断努力以及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 对于国内的建筑材料研发企业而言, 这既是极大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巨大的保温材料市场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相信不久就能看到更经济、更高效、更安全的新型幕墙保温材料应用于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中。

摘要:在如今国家大力提倡建筑节能的环境下, 建筑保温材料在大量高层建筑中发挥保温节能功效的同时也在某些场合充当了火灾的催化剂。文章主要探讨了建筑幕墙保温材料的选择以及发展方向。

如何选择玻璃钢 篇7

首先, 要确定需要玻璃钢格栅板是用来做什么的, 也就是明确其使用目标。如洗车场的厂商买格栅板就是准备把格栅板用作洗车的承载板。

其次, 确定了玻璃钢格栅的用途之后, 就是确定使用的格栅板的尺寸和规格的时候了。通过厂家的相关介绍可以大概的对格栅板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在洗车场内, 可以选择2.5cm厚度的格栅板或者是3.8cm厚度的格栅板。在电镀设备厂, 常用的是2.5cm厚度的格栅板。而在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经常是的是3.8cm厚度的格栅板。

再有, 选择了合适厚度的玻璃钢格栅之后, 要计算出使用时格栅板的尺寸。如在洗车场中。一个洗车位的尺寸大多是1.220m×2.440m, 而玻璃钢格栅的尺寸是1.220×3.660的, 这就需要经过切割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最后, 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制作符合要求的玻璃钢格栅板, 如使用在化工厂或者是污水处理厂的格栅板, 就需要选择耐腐蚀性较高的树脂进行生产。

建筑企业资金管控模式选择 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资金管控;关键控制点

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整体实业经济不景气,建筑企业面临的管理困境也显得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现有资金的有效管控,是保证企业顺利渡过经济困难时期,保持长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建筑企业资金配置的特点和现状

建筑企业往往是同时进行多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的总体资金需要按需分配到多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复杂程度不同,相关利益方差别较大,因而对资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的年度规划,详细制定项目资金需求计划,然后依据预算进行资金拨付。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范围和地域分布较广,并且建筑施工工程周期较长,资金回收周期较长,资金周转率很低,因此,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特点呈现出分散度高、回收周期长等特点。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成本波动增大,资金需求变动加大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问题频发,通货膨胀的现象比较严重,建筑企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钢筋、水泥等)的价格不断上升。为了保证民工的基本收入和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国家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些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同时,企业为了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状态下保证正常发展,不得不采用各种更加灵活的方式取得项目,大量低价中标项目的正常开展需要企业垫资或者赊购材料。项目成本的大幅变动及项目数量的增加,使工程项目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和变动都较大,资金管控的难度不断增大。

(二)工程款拖欠严重、垫付频繁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多是以投招标的形式选择施工企业,建筑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中标,争相压低投标价格甚至可以承诺不要项目预付款。这样,企业为了开工,不得不需要企业垫付大额的物料和人工支出。而且,施工项目的大部分款项需要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取得全款,因而在每个项目中,企业都需要垫付较大的款项,如果企业资金供应不足,影响项目完工计划,会直接导致项目无法按时验收,引发工程款拖欠的问题。如此一来,建筑企业资金使用陷入了恶性循环,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地资金管控,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三)资金分散程度高,管控体制不严、力度不够

建筑企业竞争激烈,争取工程项目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对于单家企业来说,其项目可能分散在各个地区。由于项目的分散度较高,企业总部对项目的进展跟踪不够及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整个建筑企业对于资金的管控普遍比较分散。

二、资金管控的基本要求

建筑企业项目较多、资金周转慢、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的营运特点,要求企业对资金进行恰当的管理,以有效利用资金保证项目的顺利完工验收。具体说来,对资金管控的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安全性

工程项目从开始到完工验收都需要较大金额的资金,对建筑企业而言,各个项目均是如此。保证拨付的资金有效地应用到项目中,而不是在项目进程中被某些个体私吞,是企业对资金管控的首要目标。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到位,防止亏空,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展。

(二)效益性

整个企业众多的项目都会占用较大的资金,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很低,大额资金的成本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因而,有效的资金管控手段要确保高效配置资金,降低资金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回收,促进资金的有效循环。资金利用效率增加,企业营运能力增强,才能使企业更好地盈利。

(三)约束性

由于建筑工程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期间除物料和人工成本变动等因素外,也不乏其他不确定因素导致资金的追加,造成工程资金需求与预算相差较大,这一现象容易弱化企业对资金的控制。有效地资金管控还应该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准确更新工程预算,有效配置资金,防止草率拨付资金,增强对资金的约束性。

(四)灵活性

每个工程项目都面临不同的环境和利益相关者,其资金需求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企业除了应对工程资金统一制定管控措施外,还应该针对各个项目制定相应的应急手段,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防止因资金供应间断影响项目进程。

三、资金管控的模式选择

(一)模式讨论

对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资金的管控模式的主要分歧可以概括为集权和分权之间的区别。按照集权程度的差别,资金管控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集权式资金管控模式。常见的集权式资金管控方式是统收统支方式。这种模式将企业所有的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于公司总部的财务部门,子公司和项目等不直接管理和控制资金;建筑企业物料采购、人工费用支出以及垫付款项等支出,工程项目结算款项的回收、银行贷款等现金流入活动,都由财务部门统一开展。集权式资金管控模式的现金掌控权高度集中在总部管理部门手中,企业可以根据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工程资金管理,可以调用其他项目回款来缓解未完工工程的资金压力,有助于提高现金的周转率,减少资金沉淀及周转不灵的现象,以实现全面资金收支平衡。但是,由于建筑企业项目较为分散,企业财务部门对项目进展和具体情况无法及时跟踪,容易出现资金供应断层的情况;另外,项目和子公司人员没有资金的控制权,项目进展缺乏灵活性,影响项目员工控制成本的積极性,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分权式资金管控模式。分权式资金管控模式是指企业在年初根据各项目和子公司的项目预算,对其拨付项目资金,项目组负责具体资金的支付与款项回收的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拨付备用金的方式。这种模式的资金管控,项目组和子公司对资金的使用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可以在备用金范围内,灵活的根据项目的进展进行收支控制。这种模式的资金管控可以让项目组和子公司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资金使用安排,有利于项目组积极进行项目成本的开源节流,可以促进单个项目的运营效率。但是,这种模式下,不利于企业利用企业的总体资金,进行项目之间的权衡分配,在单个项目遇到特殊资金需求时,难以及时进行资金拨付,可能出现较大的资金难题。

3.集权与分权结合的资金管控模式。现今建筑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变化,过于集权和过去分权的资金管控模式各有弊端,很难应对环境的变化。因此,结合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优点的资金管控模式更适于企业运用。设立结算中心的资金管控方式是指,由公司总部成立,专门负责企业各个项目和分子公司的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的机构。结算中心统一管理企业的资金,各项目和子公司向结算中心按时提供项目进展情况、提交资金使用计划,由其及时调整资金配置情况。结算中心不仅可以负责企业内部项目和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活动,也可以作为统一的对外资金往来机构,负责资金借贷及建筑企业的工程款项回收业务。这种资金管控模式结合了集权和分权管控的优势,既可以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有效控制企业的总体资金使用情况,又有利于各个项目和子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是一种有效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模式。

(二)关键控制点

企业资金管控需满足安全性、效益性、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基本要求,企业不论选择何种模式进行资金管控,都需要注意以上要求的满足,才能真正实现资金管控的目的,有助于企业的资金利用。在对于上述要求的满足中,需要重点把握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各个项目资金预算和计划的准确性。建筑企业项目很多,资金占用较大,各个项目在年初编制项目资金预算时,应该详细了解项目发展动态,并切实结合当时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做出相应的预测,制定一套恰当的资金额度预算,这样,企业才能制定出更加准确的资金配置方案和应急方案。

第二,提高资金管控实施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资金集中管控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管理者资金有效控制,防止项目人员的私自占有,然而资金管控实施者掌握更大的资金控制权利,因而应确保其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才能有效实施管控方案。

第三,加强资金管控方案的实施监督与调整。资金管控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有效地监督手段,企业最好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督促管控方案的实施。另外,制定的方案应根据项目的进行不断进行更新,以符合项目的最新动态。

(三)模式选择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结合其项目分散较广,项目周期较长的特点,资金管控模式的选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企业总体可以选择设立结算中心等集权与分权结合的方式,进行资金总体管控。总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结算中心,各个项目和分公司的资金使用预算和计划,直接提交至结算中心,并随时将项目进展与资金使用变动汇报给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经过项目跟踪和计划审核后,对其拨付资金。如果项目过多,为方便起见,也可根据地域设立结算分部,以确保结算中心对项目的熟悉程度。

2.對重点项目组的资金使用重点管控。在对所有项目制定统一管控制度的前提下,结合项目的金额、期限和分布等因素,确定对资金需求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对此类项目进行重点监控。也可以对此类项目制定特定的资金使用规定,以确保项目进展出现特殊情况时,企业能确保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的顺利进行,防止重大意外情况的发生和大额资金的长期占用。

四、结束语

由于外界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内在经营特点的影响,建筑企业对资金管控的难度一直比较大,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制定和调整资金管理控制政策,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尽量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有效促进资金的回收,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罗赛.连锁经营业资金管控模式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2(5).

2.陈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控实践与思考[J].财会通讯,2009(11).

3.吴俊.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2(2).

建筑玻璃的选择论文 篇9

时间:2016-04-05 20:40 作者:会计学习网

【内容概况】建筑业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式的选择及涉税处理 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七)项第3款规定:一般纳税人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建筑业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式的选择及涉税处理

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七)项第3款规定:“一般纳税人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七)项第7款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税。”在该文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字“可以”,即建筑和房地产企业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上,在2016年5月1日后,既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也可以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到底应如何选择增值税计税方法呢?肖太寿博士总结如下几方面:

(一)建筑企业老项目的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及涉税处理

笔者认为建筑企业老项目在实践中体现为三类:第一类是营改增之前(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经完工的施工项目,且已与业主进行了工程结算,但业主拖欠工程款,营改增后才支付施工企业工程款的老项目;第二类是营改增之前(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经完工的施工项目,但没有进行工程决算,营改增以后才进行工程结算的老项目;第三类是营改增之前未完工的施工项目,营改增后继续施工的老项目。以上三类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如下。

1、第一类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及涉税处理

营改增之前(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经完工的施工项目,且已与业主进行了工程结算,但业主拖欠工程款,营改增后才支付施工企业工程款的老项目,分以下两种情况来处理:

一是如果工程结算报告书中未注明业主未来支付拖欠工程款的时间,则营业税纳税义务时间为工程决算书上签订的时间。因此,在2016年4月30日之前,按照3%税率在工程劳务所在地缴纳营业税,向业主开具建筑业的营业税发票。

二是如果工程结算书注明了业主未来支付拖欠工程款的时间,则营业税纳税义务时间为工程结算书中注明的时间。因此,在2016年5月1日后,建筑企业一定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应按照3%的征收率,依照“销售额/(1+3%)×3%”计算缴纳增值税,向业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由于“收到业主支付的工程款/(1+3%)×3%<收到业主支付的工程款×3%”,因此,从节省税收的角度考虑,建议营改增前已经完工且进行工程决算,但业主拖欠工程款的老项目在2016年5月1日后进行开票。

2、第二类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及涉税处理

营改增之前(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经完工的施工项目,但没有进行工程决算,营改增以后才进行工程结算的老项目,一定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根据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二)项第9款的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应按照3%的征收率,依照“销售额/(1+3%)×3%”计算缴纳增值税,向业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3、第三类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及涉税处理

营改增之前未完工的施工项目,营改增后继续施工的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应分两重情况:

一是如果未完工项目在整个项目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有大量的成本发票可以抵扣增值税,则选择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按照11%的税率计算增值税;

二是如果未完工项目在整个项目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已经发生大量的成本发票是增值税普通发票,没有多少增值税进项税可以抵扣,则选择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应按照3%的征收率,依照“销售额/(1+3%)×3%”计算缴纳增值税,向业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及涉税处理

1、营改增前已经开放完毕的楼盘项目,但未销售完毕,营改增之后继续销售的老项目,一定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税,给购买方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2.营改增之前,房地产企业已经进行了项目的立项、报建、审批和规划等法律手续,且已经与建筑企业签订了建筑施工总承包合同,但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导致项目一直未动工,营改增后才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致使工程正式动工的项目为新项目,选择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按照11%计算缴纳增值税。

3.营改增之前,房地产企业已经进行了项目的立项、报建、审批和规划等法律手续,且已经与建筑企业签订了建筑施工总承包合同,并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已经动工,营改增后,继续开发的项目,一定是老项目,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应分两种情况:

一是如果已经开发的项目在整个开发项目中占的比例很小,成本发票还没有收到,有大量的成本发票可以抵扣增值税,则选择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按照11%的税率计算增值税,但是根据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十)项第2款的规定,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照3%的预征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建筑玻璃的选择论文 篇10

元胞自动机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在交通流和行人流的研究中成功模拟出自组织现象,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到物理学、生命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研究中,而且对于建筑疏散和建筑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内部的人员疏散具有向安全出口聚集、并通过竞争安全出口离开疏散空间的特征; 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逃生已成为建筑疏散的一个研究热点[1,2,3,4,5]。本文将通过元胞自动机程序模拟,实现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疏散进行分析研究。

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疏散指示标志的规定还是处于定性的描述状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 3. 4 条: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 仓库) 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②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 0 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 m; 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 m; 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 0m,其指示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 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建筑指示标志的设计大多采用“就近出口”的原则,这种设计原则对于低密度人员情况是合适的,但对于高密度非单一出口的情况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由此可见,建筑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全考虑“就近出口”的原则进行疏散设计难以满足人员密集建筑场所快速高效疏散的需求。为了提高建筑指示标志的设计水平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套更为准确、合理的设计规则。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提出的考虑疏散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式[6]作为建立人员密集建筑场所疏散指示标志设计的基本依据,并以双出口、多房间为例进行疏散仿真分析,探讨提高建筑疏散效率的疏散指示标志设计思路。

1 疏散模型分析

1. 1 疏散模型的建立

目前,对于建筑疏散的研究大多采用软件模拟仿真的方式实现,在众多的实现方法中元胞自动机的方法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关于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基本规则已经在诸多国内外研究文献中得到了阐述[7,8,9,10,11],本文不做详细介绍。多房间人员疏散与单房间人员疏散原理基本一致,其基本的思想是从危险的区域逐步移动到出口外的安全区域( 如图1 所示) 。建筑危险度的表示分为两个步骤计算: 一是走廊区域相对于走廊出口的危险度,二是各个房间相对于房间出口的危险度。具体的危险度包括由距离出口远近而引入的危险度和动态因素( 人员分布、障碍物等) 造成的危险度[9,12]。

图1 中显示建筑共包括10 个房间( 可以拓展到任意数量的房间和结构) ,一个中央走廊,每个房间设有一个出口,走廊左右两侧均设有出口,左侧出口宽度大于右侧出口宽度。此时房间内的人员紧急疏散时可以分为两个过程,首先以房间出口为第一运动目标,按照疏散理论和动力学特征来描述; 进入走廊的人会根据出口选择模型和行人运行规则处理,合理地选择安全出口进行逃生,从而实现成功的疏散。

目前,建筑的疏散指示标志设计通常仅考虑距离出口远近因素,这样的设计对于疏散人员较少时是合理的,因为出口不会造成拥堵; 但是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却不能满足紧急疏散的要求,行人对出口的选择应该由单纯的考虑距离出口远近的因素,过渡到综合考虑出口距离、出口宽度和即时的出口区域人员密度等因素。下面对疏散人员的出口选择进行分析。

1. 2 出口选择因素分析

经研究发现,出口选择由房间内行人的状态和房间自身的属性两个方面的因素确定[6,11]。房间内行人的状态有两个: 一是疏散人员到出口的距离,通常距离越近,出口被选择可能性越大; 二是疏散过程中出口的即时人员密度,出口人员密度越大、越拥挤,选择这个出口的可能性越小。房间属性主要是指出口宽度,出口越宽疏散能力越强,行人选择的可能性越大。下面便给出到出口的距离、出口人员密度和出口宽度三个因素对应的行人出口选择的公式。

设到出口的距离用r表示,rn为行人到第n个出口的距离。由于行人选择第n个出口的可能性随行人到出口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将距离因素对出口选择的可能性表示如下:

式中: pn - r为距离因素对应的第n个出口被选择的可能性; N0为出口数目; kr为距离指数,其作用是调节距离因素对出口选择影响强弱,取大于等于零的数值。

由于出口区域行人密度越大行人成功疏散的可能性越小,而后面行人则会尽力避开密度大的出口,所以出口密度越大行人选择的可能性越小; 基于此,出口密度因素产生的选择可能性可表示为如下公式:

式中: pn - d为出口密度因素产生的第n个出口被选择的可能性; kd为密度指数,是一个调节出口密度因素对出口选择的强弱的参量,取大于等于零的数值。

假设出口宽度用w表示,由于出口被行人选择的可能性随出口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将出口宽度的选择的可能性表示为如下公式:

式中: pn - w为第n个出口被选择的可能性; wn为第n个出口的宽度; kw为宽度指数,作用是调节出口宽度作用的强弱。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考虑三种因素后的出口选择可能性的量化表示公式[6,11]:

式中: pn为出口模型决定的行人选择第n出口的可能性,α、β、γ 分别为行人到出口距离、出口人员密度和出口宽度的权重系数。如果利用出口选择模型得到了行人在某一时间步选择两出口的可能性大小,计算数值大的出口成为选择目标,然后利用人员疏散演化规则进行疏散。

由于计算机仿真在疏散研究中具有经济成本低、便捷、可重复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性能化设计和疏散性能评估中。本部分提出的疏散模型将在下一步的疏散仿真研究中使用。

2 疏散研究仿真与结果分析

通过编制程序语言实现对人员疏散的仿真,并利用仿真结果发现不同出口选择策略下疏散效果的异同。具体研究内容是: 通过仅考虑距离因素和考虑多种因素两种选择出口方式对比分析疏散情况,分析得出考虑多因素出口选择对优化疏散效果。目的是通过研究寻找最佳的疏散效果,并以此确定合理的疏散指示标志设计规则。

2. 1 仅考虑距离因素出口选择的疏散效果分析

本部分讨论仅考虑距离因素选择出口的疏散情况,观察此时两个出口的利用效率和人员分配情况,并分析疏散过程中人员之间摩擦、竞争等作用力[12]对疏散的具体影响。

首先分析不考虑作用力的情况下人员疏散情况。图2 给出了不考虑疏散过程中的作用力时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随房间人员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定义左侧走廊出口为出口1,右侧走廊出口为出口2。从图中可发现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随着房间人数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房间人数相对较少,此时两出口疏散时间基本相等,且随房间人数的改变疏散时间变化微弱;第二个阶段,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随房间人数逐渐增加,且基本呈线性关系,左侧较宽的出口明显比右侧较窄的出口疏散时间短。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单个房间人数小于20 时,由于建筑内部人员数量相对较少,行人疏散过程中和出口处均未出现拥堵现象,此时出口的疏散时间与疏散人员数量和出口宽度无关,仅取决于最远处疏散人员的距离。因此,两个走廊出口各自疏散时间均不随时间变化,而且相互之间基本相等。单个房间人数大于25 时,在每个房间出口和走廊出口会出现拥堵现象,此时出口宽度对疏散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会大大延缓疏散进程; 同时由于走廊出口的宽度差异人员数量越多则在较窄的右侧出口的剩余人员数量就越多,造成两个出口越来越大的疏散时间差。从疏散结果发现:人员数量较多时( 单个房间人数等于或多于25 人) ,疏散人员在两个出口的配置严重失衡、极不合理; 这是由于疏散仅考虑距离出口的远近问题两个出口疏散的人员数量基本一致,而两个出口的宽度不等,必然会造成疏散时间的差异和疏散人员配置的不合理不均衡。根据房间人数和对应的时疏散时间差发现,人员数量较少时疏散时间差接近为零,当每个房间人数大于25 时逐渐增加( 图3 所示) ,而且显示出线性增加的趋势。利用计算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可以得到如下拟合函数:

式中: x为房间人数,y为疏散时间差; 利用拟合函数作相应的数据曲线发现,此拟合函数能够很好的符合模拟计算数据。由此可以预测更多的疏散人数时疏散时间差。

以上为不考虑疏散过程中的作用力时疏散模拟结果,下面分析考虑作用力的疏散情况,研究作用力对疏散的影响,并从疏散动力学规律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图4 给出了考虑疏散人员之间相互作用力后走廊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图。比较发现两个走廊出口的疏散时间的走势与图2 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单个房间人数小于等于15 人,两走廊出口疏散时间基本保持不变,且两者基本相等; 随后疏散时间均随着房间人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增加趋势呈现线性关系。进一步对比分析图2 和图4 发现人员较多时,考虑作用力后延缓了疏散过程,且随着总人数增加,延缓效应就越明显,这是因为人员较少时行人疏散过程中人的作用力基本消失,人员较多时作用力效果明显,人员间的竞争和摩擦等对疏散有延缓作用。

同样对图4 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图5 所示的疏散时间差随房间人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单个房间少于15 人时,疏散时间差接近于零,这是由于人员较少时疏散过程中没有拥堵和其它作用,行人疏散过程顺畅,因此两个出口疏散时间相当; 此时利用仅考虑距离因素的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方式仍能够很好的实现合理高效的疏散。单个房间多于20 人时,疏散时间逐渐增大,对比图5 和图3 发现,相同房间人数的条件下考虑作用力后的疏散时间差会明显增加,疏散不同出口的失衡现象更加明显。同样利用曲线拟合得到人员数量较多时疏散时间差基本满足线性关系,得到的拟合函数为:

利用拟合曲线可得图5 实线曲线,曲线能够很好的符合已经计算的数据。同时与式( 5) 对比可知式( 6) 的斜率偏大,这是由疏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力造成的。同时,分析发现,不考虑作用力时单个房间人员数量达到25 人时疏散时间出现差异; 而考虑作用力后单个房间人员数量达到20 人时就开始出现疏散时间的差异,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在向出口运动的过程中和出口附近人员之间的作用力对疏散造成的影响是明显的。同时研究中疏散人员取值是以5 为最小单位的离散值,结论具有定性分析的局限。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不论是否考虑行人疏散过程中的作用力,出口宽度不同的两个走廊出口在人员数量较多时都会出现明显的疏散时间差,只有当行人数量较少时疏散路径和出口都不会发生拥堵现象,此时两个出口才能够基本达到同时疏散的目的。由此可见,仅考虑距离因素的疏散指示设计规则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出口宽度不等时的建筑疏散优化引导问题。为此,应进一步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式,期望获得合理的疏散引导和人员配置模型。

2. 2 考虑多因素出口选择的疏散效果分析

本部分重点讨论考虑多因素出口选择的疏散在优化疏散方面的合理性,解决仅考虑距离因素的疏散引导所导致出现的人员失衡现象。为了更好的说明此时的疏散演化过程,图6 给出了仅考虑距离因素时疏散演化图,每个房间初始人员为30 人,共300 人。从第10、30、40 疏散时间步的图形中可以看出房间人员进入走廊后按照距离出口的远近选择出口,而没有考虑其他任何因素; 因此,左右两侧的人员数量相当。由于左右两侧出口的宽度不同导致疏散能力的差异,所以左侧出口疏散较快,导致出现了左侧疏散结束右侧仍有人员等待疏散时的现象,图中第80 时间步所示。

图6 所示的演化图充分证明了人员数量较多时仅考虑距离因素确定出口选择会造成疏散人员分布的失衡现象,严重干扰正常的疏散进程。下面仿真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型进行疏散对人员快速逃离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图7 给出了考虑多因素出口选择的疏散演化图。对比图6 可以发现在进入走廊的人员当中有更多的人选择较宽的左出口,图中第30、40 时间步所示。图中第40 时间步所示,走廊中间区域人员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对出口选择作了重新调整,改变了原来的出口选择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发现仅考虑距离因素的出口选择不能够有效地配置和引导疏散人流,会造成疏散时间的延长; 而利用考虑距离、出口宽度、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来确定出口选择,可以更为合理的引导人员疏散,合理分配疏散人员配置,非常明显地提高了疏散效率。因此,基于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来进行疏散指示设计更为实际、可取。

2. 3 建筑疏散引导规则优化设计思考

建筑疏散的计算机仿真具有评估建筑设计优化疏散性能的作用。通过利用疏散模拟仿真可有效地实现建筑疏散性能的评估,并根据疏散情况分析疏散的优化策略设计。本文在2. 1 部分中针对疏散指示标志“就近出口”的原则模拟了多出口、多房间建筑的疏散情况,发现了人员密度达到一定值后“就近出口”的原则会导致出现疏散失衡的现象,这大大降低了建筑出口的疏散效率,浪费了疏散资源。

为解决“就近出口”带来的问题,在2. 2 部分充分考虑了影响出口选择的各种因素,指出了人员密集时疏散人员选择出口目标应充分考虑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并且研究发现考虑以上三个因素来确定疏散指示标志会平衡各出口的疏散,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疏散资源的潜能,提高疏散效率。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疏散指示标志设计仅考虑距离属性的“就近出口”的原则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动态、即时变化的疏散要求。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更应该开发一种适应疏散具体情况的疏散指示系统。同时研究发现,疏散指示标志设计如果充分考虑疏散人员选择逃生出口的三个影响因素,建筑疏散将会更为合理有效、并极大地提高现有建筑的疏散效率和水平。

3 结论

研究分析了仅考虑距离因素进行出口选择和疏散引导存在的问题,建议使用考虑距离、出口宽度、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型来确定疏散指示标志设计的思路。利用疏散模型和出口选择模型对比分析了双出口、多房间行人疏散情况,得到了如下结论。

1) 对于仅考虑距离因素的出口选择,计算发现人数较少时两出口的疏散时间基本一致,而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多两个出口的疏散时间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考虑疏散人员间作用力后的疏散时间更长,两出口的疏散时间差更大; 人员密度较大时,考虑作用力前后的疏散时间差均随房间人数呈线性增长的趋势,并拟合得到了相应的函数。

2) 利用考虑多因素的出口选择模型研究发现,充分考虑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进行出口选择能够有效平衡不同出口之间的疏散人员,最大限度的提高疏散效率。

3) 提出了摒弃“就近出口”的原则,建议在人员密度较高的建筑场所充分考虑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进行疏散优化,以及改进疏散指示标志设计的思路。

本研究为实现更加高效的建筑疏散指示引导和建筑性能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摘要:建筑疏散指示标志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引导疏散的思路,实现紧急疏散时合理、有效地引导人员逃生,提出了以疏散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为基础的出口选择模式作为建筑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规则;研究了仅考虑距离因素选择出口时疏散人员分配失衡的现象,展示了以人员到出口的距离、出口宽度、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为基础的出口选择引导模式对建筑疏散的优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距离、出口宽度和出口区域人员密度三个因素来确定疏散指示标志设计的规则,避免了人员密集建筑场所“就近出口”带来的不利因素,实现了疏散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公共安全,疏散,出口选择,疏散指示标志,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Erica D K,Dennis S M.Modeling pre-evacuation delay by occupants in 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 1 and 2 on September 11,2001[J].Fire Safety Journal,44(2009):487-496.

[2]陈海涛,仇九子,杨鹏,等.一种高层建筑楼、电梯疏散模型的模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8(10):48-52.CHEN Haitao,QIU Jiuzi,YANG Peng,et al.Simulation study on the novel stairs and elevator evacuation model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8(10):48-52.

[3]Huang H.J.,Guo R.Y.Static floor field and exit choice for pedestrian evacuation in rooms with internal obstacles and multiple exits[J].Physical Review E,2008,78:021131-1-6.

[4]张立红,陈海涛,杨鹏,等.心理迫切因素对行人疏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6):79-84.ZHANG Lihong,CHEN Haitao,YANG Peng,et al.Study on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urgency parameter on pedestrian evacuation dynamic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9(6):79-84.

[5]陈海涛,杨鹏,仇九子,等.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电梯疏散效果模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0):1050-1053.CHEN Haitao,YANG Peng,QIU Jiuzi et al.Simulation study on evacuation effect of fire elevator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31(10):1050-1053.

[6]陈海涛,张立红,杨鹏,等.考虑出口选择因素的行人疏散模拟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5,10(4):43-4925.CHEN Haitao,ZHANG Lihong,YANG Peng,et al.Simulation of pedestrian evacuation with the exit-selection factors[J].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2015,10(4):43-49.

[7]Alizadeh R.A dynamic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evacuation process with obstacles[J].Safety Science,2011(49):315-323.

[8]Zheng X P,Li W,Guan C.Simulation of evacuation processes in a square with a partition wall using a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pedestrian dynamics[J].Physica A,2010(389):2177-2188.

[9]陈海涛,张立红,杨鹏,等.视野受限时行人疏散模型分析与仿真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4,9(3):19-25.CHEN Haitao,ZHANG Lihong,YANG Peng.et al.studies on pedestrian evacuation Model and simulation for limited visibility[J].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2014,9(3):19-25.

[10]岳昊,邵春福,姚智胜.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疏散流仿真研究[J].物理学报,2009,58(7):4523-4531.YUE Hao,SHAO Chunfu,YAO Zhisheng.Pedestrian evacuation flow simulation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J].Acta Physica Sinica,2009,58(7):4523-4531.

[11]Yuan W F,Tan K H.An evacuation model using cellular automata[J].Physica A,2007(384):549-566.

上一篇:裂缝特殊处理下一篇: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