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建议十篇

2024-05-11

改造建议 篇1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土地资源

0 引言

城中村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重大决策。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 把城中村改造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 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切实加大推进力度。特别是2014年王儒林书记调研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作, 做出重要指示后, 我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推进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城中村改造情况报告如下。

1 城中村的概念

城中村是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受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约束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目前, 国家对城中村的概念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解释, 学术界也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

从字面上理解, 城中村就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落。

较为常见的观点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过程中, 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 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 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 或者是位于城区边缘的农村被划入城区, 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

2“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加快改造的重要性

2.1“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1) 居住环境差。由于房屋密度高, 室内采光通风条件差, 违法违章建筑随处可见, “一线天”“握手楼”“贴面楼”现象普遍, 道路泥泞、垃圾成堆、污水横流, 没有基本的卫生保障, 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2) 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中村的道路、供暖、供电、给排水、垃圾处理等, 一般没有与市政设施干线配套, 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并且缺乏公共绿地、体育锻炼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3) 用地管理混乱。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 非法出租、转让、倒卖以及“小产权房”等问题突出, 住宅多以独家独户的传统家庭模式建筑而成, 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4) 消防隐患严重。城中村街巷狭窄弯曲, 人口密集拥挤, 建筑杂乱无章, 消防通道严重不足, 存在严重消防隐患。5) 治安形势严峻。“城中村”人口杂乱, 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构成, 流动人口成为主要犯罪群体, 治安形势严峻。“城中村”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 全面开展“城中村”改造已势在必行, 且刻不容缓。

2.2“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性

加快“城中村”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重大决策, 是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既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二元结构矛盾,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促进社会综合治理改革, 又可以消除城市安全隐患,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整体形象, 同时, 还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住房消费、提供城市就业岗位等, 对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2013年12月,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 解决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2014年10月, 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太原市调研考察时强调, 要坚持以人为本, 把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 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解决“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问题, 进一步加大力度。省政府从2015年开始实施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将城中村改造列为了重要内容, 明确分年度改造目标, 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工作。

3 全省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计划

为认真落实王儒林书记指示, 2014年11月, 我厅组织对各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计划进行了调查摸底, 统计汇总如下。

3.1 全省城中村改造总体情况

全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共有681个城中村, 涉及44.6万户。截至2015年年底, 已开工改造390个村, 涉及25.8万户;还有291个村需要改造, 涉及18.8万户。

3.2 2015年—2017年改造计划

按照我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纲要, 2015年—2017年全省计划改造330个城中村, 涉及22.2万户, 其中:2015年计划改造7.2万户, 2016年7.5万户, 2017年7.5万户。还有99个城中村计划在2018年以后改造, 涉及4.5万户。

据测算:2015年—2017年, 全省改造22.2万户城中村可以拉动投资和住宅消费约3 578亿元。其中:安置住房建设投资642亿元、带动商品房开发投资1 332亿元、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494亿元, 拉动住宅消费投资1 110亿元;同时, 可提供就业岗位32.2万个以上, 年均10.7万个。

4 影响城中村改造的难点问题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市政建设、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诸多方面, 关系到城中村居民、村集体、政府、开发企业等多方利益, 改造工作难度较大。

4.1 征收拆迁阻力较大

1) 由于城中村中村民违法自建房的租金收益较大, 村民征收补偿要求普遍较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中村违法加建, 村民宅基地普遍形成3层~6层建筑现状, 加之大量流动人口和外地商贩需求, 致使村民出租房屋获得较大的既得利益。以太原市区域位置较好城中村为例, 户均年出租房屋收入在25万元左右, 其他市中心区域城中村出租房屋收入也均在10万元以上, 村民们注重眼前利益, 对城中村改造有抵触情绪, 补偿要求过高, 加大改造成本。

2) 存在大量违法违规楼盘。由于部分城中村地处城市中心区域, 地理位置优越, 受利益驱使部分村集体组织以安置村民改善居住环境为由, 自行或与开发商私定协议进行大规模集体土地开发建设, 将安置少数村民以外的建筑违规向社会销售, 由于价格低, 销售旺, 供不应求, 导致大量小产权房产生。由于政府和职能部门监管不力, 此类小产权房大多数存在超越红线、增肥增胖等违反规划的行为, 但已既成事实, 拆除十分困难, 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

3) 城中村改造补偿标准不一。部分市县政府由于未能出台统一的或分区别类的补偿标准, 个别村补偿标准较高, 这是对城中村改造较大的负效应和干扰。如:2009年太原市杨家堡村北区改造时, 一处院 (4分地) 补偿500万元, 形成各区城中村不顾区域位置的攀比冲动, 普遍抬高了补偿标准, 畸型加大改造成本, 严重影响开发合作企业的引入。

4) 部分村两委班子整体能力不足, 影响征收拆迁进度。有的村虽然启动了整村改造, 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 由于改造方案制定不周密, 缺乏公信力, 或是基本停滞, 或是出现不稳定, 或是历时多年难以完成。有些村在制定改造方案时, 没有遵循既要考虑大多数村民利益, 又要兼顾少部分村民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村集体和村民利益, 又同步考虑合作方的合理回报;既要考虑村民的眼前利益, 更要测算大于眼前利益的改造前景;既要满足改造需求, 更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形象等基本原则;出现或是方案无法通过, 或是实施中受阻, 或是合作方中途退出, 或是无法兑现承诺, 导致改造停滞。

4.2 改造资金筹措较难

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成本高、基础设施不配套, 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改造资金筹措困难, 而房地产开发企业受房地产市场低迷、住房需求不旺、商品房价格走低的影响, 对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也不高。如太原市万柏林区下元村拥有

张威山西省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建议750户、2 800人、544亩城改用地, 旧村宅基地建筑面积70万m2, 整村拆除后, 分地块引入4个开发企业, 按规划方案完成158万m2建筑总量, 总投资约85亿元。由于开发企业要承担回迁住宅和发展经济用房建安费用、安置过渡费用、部分货币补偿费用、15%土地出让金等费用, 开发投资强度大, 而中央和省补助资金仅有约每套13 000元 (中央补助约1万元/套, 省补助3 000元/套) , 占安置房总投资不足3%。另外, 受房地产市场影响, 投机性购房需求大幅减少, 成交量下降, 老百姓购房持观望态度, 投资风险加大、获利预期降低挫伤了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 致使城中村改造引资工作较为困难。

4.3 手续办理比较繁琐

集体土地变性及基本建设手续申报所需要件较多, 程序繁琐, 审批周期较长。一个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需经立项审批、土地审批、环评审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预售许可等多项审批事项, 还需经过人防、电力、通讯等多部门审核批准, 审批环节大多数为串联审批, 一环接一环, 一环止而全盘滞, 影响开工改造进度。

4.4 部分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滞后

部分城中村改造项目基础设施落后, 特别是供暖、供电、供气配套不完善, 这是制约城中村改造建设和按时回迁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些改造村整村拆除后, 迟迟不能建设和回迁, 使得未改造村对改造产生了后顾之忧, 损伤了改造的热情和积极性。

4.5 组织机构亟待健全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管理事务, 涉及部门多, 协调任务繁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先建后拆、边建边拆、先拆后建”等违法违规现象, 与政府及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由于城中村改造的土地性质的特殊性, 国土部门认为拆迁建设中违法违规行为应由建设部门负责, 而建设部门则认为集体土地性质的拆迁和建设应由国土部门负责, 相互扯皮推诿, 各由其说, 各有其理, 另外与之相关的执法、公安、环保、社保等部门合力不大, 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联动机制。对此太原、临汾等市成立专门的城中村改造管理机构, 但人员不足, 职能有限, 统筹力、协调力还需进一步加大, 而其他市目前还尚无专门机构。

4.6 社会管理任务较重

城中村改造后, 大批农民变为市民, 需要多元化的产业支撑来提供多层次的就业岗位。同时还需从户籍管理、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资源共享等体制机制方面全面推进, 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避免产生新的社会矛盾。

5 推进工作建议

山西省城中村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改造完成, 要坚持依法行政和改革创新, 把城中村改造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统筹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1)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城中村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市县政府是责任主体, 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机制, 强化部门合作, 综合考虑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集体土地流转、居民就业及社会保障等工作, 深入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 制定稳定、延续、可操作的改造政策,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

2) 区分轻重缓急, 分类指导推进。要稳步有序地加快城中村改造, 区分不同情况, 先易后难、先里后外, 突出重点, 分清主次, 循序推进。防止一哄而上, 避免一哄而下, 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确保分类推进, 取得实效。

3) 科学规划布局, 合理制定改造方案。将城中村改造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统筹, 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结合实际制定城中村改造方案, 广泛征求城中村居民意见, 征得他们同意后再组织实施。同时要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和出行等需要, 做到配套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同期规划、同步建设、同时交付使用。

4) 主动协调服务,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充分发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导组及专项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的职能, 围绕城中村改造年度目标任务, 主动服务、跟踪办理、简化程序、并联审批, 指导和监督各市抓紧办理项目审批手续, 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从项目征收拆迁、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入住分配等方面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 确保城中村改造项目合法合规、有序推进。

5) 加大政府投入, 多方筹措改造资金。省、市、县三级政府都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纳入预算安排, 并将地方债券优先用于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省安投公司要加大融资力度, 根据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三年建设计划, 最大限度争取国开行和农发行专项贷款, 服务于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同时, 也要探索设立棚改基金, 推行PPP合作模式, 鼓励社会机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改造, 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6) 推进货币化安置, 消化商品房库存。按照国家要求, 要把货币化安置作为今后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的主渠道。明年要将货币化安置作为考核各市的一项重要指标, 逐步将比例提高到50%以上, 通过采取政府回购商品房安置、搭建平台组织群众购买商品房、纯货币化安置等方式, 缩短棚改安置周期, 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 加快消化商品房库存, 以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带动房地产开发, 以房地产开发拉动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

改造建议 篇2

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堪称青岛近现代历史的缩影,不仅体现了城市风貌,也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

中山路最早修建于德占时期,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修建了南北向纵干线,将德县路以南的路段命名为“斐迭里街”(即今中山路南段),德县路至大窑沟路段命名为“山东街”(即今中山路北段)。当时的“斐迭里街”是欧洲人居住区的商业中心。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将中山路南段改称“静冈町”,北段改称“山东町”,也叫“新泽町”。中山路商业区的功能进一步扩充,一个集居住、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功能混合区逐步形成,是当时青岛最繁华的地区。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将中山路南北两段合并,称为“山东路”,1929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路”,一直沿用至今。近代的青岛的商业基本是以中山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山路对青岛经济的发展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山路商业街始终是青岛最繁华、最重要的商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青岛”战略的提出及1992年青岛市政府东迁,城市中心随之东移,中山路在商业上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新区的崛起加速了中山路商业区的衰落。面对日益萧条的百年老街,政府部门多次组织国内外专家(包括德国建筑专家)对中山路的保护与改造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力求重现中山路历史街区的风貌。

本文在此主要讨论对中山路北部地区(德县路、保定路以北,胶州路、北京路以南,河南路以东,济宁路、安徽路以西)的改造。中山路北区地区以中山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商业氛围明显呈现东强西弱的态势。分析其原因,东区地块大多较为方正且每个地块占地面积较小,道路与地块的关系非常明确,便于商业街区的发展;而西区地块形状较为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在结合地形建造时,互相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并不利于商业街区的进一步深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改造,以适应中山路发展的整体需要。

2 北部街区建筑更新建议

2.1 建筑现状及特点

在对中山路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发现,新老建筑之间的差异以及社会认同感的缺乏,是困扰中山路历史街区整体和谐感的重要因素。中山路历史街区在形成的过程中,在统一的规划控制下,建筑相继建造,同类型建筑相互模仿,建筑功能要求相似,同时同一时期建筑建造技术相同,审美倾向也较为类似,也就形成了中山路统一协调的风格——尺度宜人、机理统一、文脉承接关系明晰等等,但这些对历史街区文学性的描述却缺少理性的分析而难以把握,而现在设计中所经常使用的指标(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对老街区来说又难以把握其特征,使历史街区对新建建筑来说只是一个表象的参照物,这些不确定性往往使新、旧建筑物缺乏统一感而不被社会所认知。

分析中山路北区的几个地块,总结其特点如下:1)建筑体量。均不是很大,建筑进深较小,建筑层数多在2层~4层,局部有5层~6层的房屋。2)外部空间。多以封闭或半封闭的院落来组织建筑,形成建筑内部小环境,各院落之间灵活,既可相互连通,也可各自独立,整体来看,虚实得当。3)街道界面。建筑沿街道界面虽然有立面上的许多变化,但整体是连续的,给人以统一感,注重对转角处的建筑处理。

2.2 建筑更新建议

1)建筑体量与空间关系的控制。

常规的控制指标是必要的,在对所涉及的几个地块以及周围的地块进行调研后,发现常规控制指标并不能约束改造方案与传统历史街区的相似性。常规控制指标注重描述地块内的实体部分(建筑部分),而对构成中山路里院建筑的“虚体”(院落空间)却缺乏相应的分析、定位。从中山路北区各个地块的空间构成关系可见,每个地块均含一定数量的院落空间,形成一种房围院的模式,而这种方式又随着地形条件、居住情况、建造年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更好的把握历史街区的这种空间特性,故此提出补充控制参数——院落密度、院落量值、院落尺度,并归纳院落的类型,以便准确把握建筑体量与院落空间的关系。

2)街道界面的控制。

人们对中山路老城区的感受,不仅来自空间体量关系的变化,更与街道的界面尺度息息相关。因此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对街道界面的尺度感非常重要,在此可以增加一个控制标准——孔洞系数,来实现对街道界面更加有效的控制。

建筑高度可以勾画出沿街建筑的外部轮廓线,它反映了街道界面在垂直方向上的量度,而建筑层数则可反映沿街建筑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度感。孔洞系数为沿街建筑的洞口宽度与街道界面总长的百分比,它表示街道内部院落或建筑与外部街道的联系程度。当中山路历史街区加入这些控制参数后,使建筑的体量,院落的数量,街道的尺度以及整体的虚实关系均可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改造后的方案与原有的历史街区在各方面均有较好的相似性,而不是简单的立面符号的翻建或模仿。

3)修正指标控制。

中山路老城区历史街区的重新复兴,应该把其看作一个不断生长、自我完善的有机体。当街区的空间格局基本确定后,在符合原则的条件下,对局部地块适当的加建或对某些地块中的局部进行适当的扩建,只是在符合发展规律的轨道内扩充量的积累,并不会影响其空间性质的变化。历史街区会随着功能的完善以及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地扩张,所以对历史街区的控制指标也应该是动态的。同时,历史街区在原有空间格局下也有一个相对的临界点(饱和状态),当建筑的扩张突破这个临界值,就会使空间格局产生质的变化,从而打破原有的格局形成新的空间格局,表现出新的空间属性。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应该在总的指标控制范围内,有效地控制开发强度,不致使历史街区就此凝固,再无生长可能。由此可知,界定历史街区饱和状态的各项控制指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北部街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议

1)居住功能。现代的生活方式对老的里院建筑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在改造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原有里院建筑的每一寸空间,从而改造成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住所,使老的里院建筑散发新鲜的魅力。2)商业功能。利用原有里院建筑的特点,改变原有沿街设店的方式,使中山路的商业店面向里院建筑的进深发展,进而形成一组组、一簇簇别具一格,不同风味的特色商业休闲空间。3)餐饮功能。利用青岛里院建筑自然形成的独特优势,功能布局上改造成适应餐厅或酒吧、咖啡屋的特定要求,内部装修充分体现个性化倾向,配以灯光的变化,来营造独特的经营气氛。4)旅馆功能。利用老里院建筑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优势,迎合许多来青岛的旅游者的怀旧情怀,把里院建筑改造成为一个个微型的、独具特色的旅馆经营场所。独特的建筑布局,良好的内部小环境是吸引消费者的魅力所在。5)办公功能。随着里院建筑的成功运作,在发挥其各种效益的基础上,利用其特点,通过改造,优化里院建筑的各方面条件,逐渐吸引一些有层次公司在此进行办公,提高中山路地区的消费层次,使里院建筑形成良性的循环链。6)文教建筑。可结合地区的情况,把一些小规模的小学或幼儿园吸引进来,形成类似古代私塾式的教学环境,成为中山路北区的一个点睛之笔。

4 结语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历史街区的复兴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山路北部地区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对北部地区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部分建议和意见,希望中山路历史街区能够在保持其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尽快走出萧条,迎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M].翁致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徐飞鹏,张复合,村松伸,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美]凯文.林奇(Kevin Lynch).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7]陆安.青岛近代现代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8]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18.

[9]伍江.对建筑保护的几点思考[J].世界建筑,2001(6):77.

医院机房改造四大建议 篇3

性能改造是重中之重

在《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已明确将三级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定义为B级。此类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出现故障后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导致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因为当前医院的整个医疗流程已经完全依赖于信息系统。一旦机房空调宕机、UPS损坏导致信息系统瘫痪,必将带来就诊秩序的混乱。

保障机房的高可用性就是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就医院而言,与门诊挂号、收费、取药等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的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机房高可用性改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保障高可用性的基本原则,简单来说就是“N+1冗余备份”,即:空调、UPS以及网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始终留有一台冗余设备,从而保证整个信息系统在一台设备宕机时,仍健康运转。

当然,高可用性并非是不需检修的连续运转,参照国际标准TIA-942,电子信息系统B级的可用性要求为99.75%。定期的计划停机检修,恰恰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应对系统的潜在风险,更好地避免意外宕机事故的发生。

选址:化被动为主动

信息系统机房的选址应从设备运输、管线敷设、雷电感应、结构荷载、空调外机这五方面综合考虑。 最佳位置是设置在高层建筑的二、三层或是裙楼的中间层。但在实际情况中,医院的楼宇建设首先会考虑医疗用房,然后才会考虑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辅助设施。因此,医院信息系统机房的选址通常都是被动的,在优质楼层设置为医疗用房后,被安排在顶层或地下。

既然“被选址”难以避免,以下两点就更应注意。

一是办公空间不能直接拿来用做机房。因为普通办公楼承重设计只有200〜250kg/m2,而信息系统机房荷载要求为800kg/m2。更应注意的是,增加荷载的不仅仅是机房本身,被改造机房及其以下的建筑都需要加固。原则上,对建筑用途的设计改造工程需由原设计单位或与原设计单位资质相当的公司负责。坚决避免因结构荷载过大,造成楼板开裂、机房报废的负面先例。

二是高度重视机房选址时的空调室外机安装。许多楼宇从美观考虑,不允许空调室外机外挂在外立面上。空调室外机安装要求通常为向上不超过20米、向下3〜5米,安装距离越远效能越差。如果没有合适的室外机摆放位置,极有可能造成机房建设项目“小河沟里翻船”。

以我院为例,信息系统核心机房设在4层,楼高9层。原有的通信空调室外机放置在设备层的外突部分上,不但空间局促,噪音扰邻,清洁维护也极为不便。改造后配置了精密空调,室外机体积更大,只能放置于楼顶,此时管线需要从4层延伸到9层,垂直距离为19米,已接近空调室外机安装的极限,对空调性能的发挥提出了巨大挑战。

选用精密空调

精密空调较之普通空调,不仅仅是增加了湿度控制这么简单。

环境热负荷包含显热和潜热两个独立的部分,显热是指机房中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潜热则与空气中水分的增大或减小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在一般的办公环境中显热约占总热负荷的65%,而在信息系统机房中,环境中显热比高达90%。空调的总制冷能力为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之和。因此,精密空调在设计中能够更大比例地去除显热设计,能效比更高。

从技术上讲,精密空调与普通空调最大的不同在于“大风量、小焓值”。精密空调出风温度一般在15℃左右,与环境温度相近,可以避免结露;大风量的特点可以保证在地板下形成恒压箱,使远端和近端的出风口保持风量一致。而普通空调的出风温度通常为4〜5℃,甚至更低,由于没有湿度控制,很容易在某些位置形成结露,造成设备短路。

另外,精密空调正如其名,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365天全年不间断运行设计,使可靠性远远高于普通空调不超过1200小时/年的设计运行时间。

简而言之,精密空调是为机器而设计的,普通空调则是为人而设计的。精密空调更能满足医院信息系统机房的配置需求。虽然精密空调的初期投资较大,但在空调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行中综合考虑其维护、保养和用电费用,精密空调的综合成本将低于普通空调。

别让配线间成为短板

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仅仅依靠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健康运转是远远不够的。从客户端接入网络,经过一个个配线间,再到数据中心及服务器的整个IT基础设施环境都时刻影响着信息系统的运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导致软件故障。抛开客户端PC机的单点故障不谈,最可能导致大面积系统宕机的因素就是网络。以门诊为例,为了方便病人就医,医院通常会把收费处、挂号处、药房集中设置,然而一旦该楼层配线间的网络设备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门诊系统瘫痪。

因此,务必切实加强配线间建设,别让配线间成为医院IT系统的短板。

在《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配线间的标准称谓是“电信间”,其主要设计要求有三点。其一,按不超过400个信息点配两个42U机柜计算,面积不应小于5平米。其二,温湿度要求按设备要求提出,一般要求为:温度10〜35℃、湿度20%〜80%。其三,为保障网络设备的不间断运行,UPS也是必备的设备,满负荷延时半小时,足够配电切换即可。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每个配线间安装一个基于网络温湿度探测器,周期(如5分钟)采样数据,结合短信报警,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例如:

场景一:空调系统发生故障时,温度会逐渐升高,产生报警事件。

场景二:当网络设备故障时,轮询采样不成功,也会产生报警事件。

场景三:当有消防事件时,温度迅速升高,温湿度传感器甚至比烟感设备还要早发出报警消息。

场景四:如果配电出现问题,网络设备断电,也会采样不成功报警。

如果再安装一个监控探头,每个配线间的硬件投入不超过3000元,这样对温湿度、空调、配电、消防等都能进行实时监控。

总而言之,机房配线间是IT设备运行的外围环境,构建良好的机房环境是保障IT设备正常运转,从而实现医疗业务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陈金雄专栏:

好的CIO也是营销高手

大部分CIO都觉得自己非常忙碌,而不愿意承担更多“营销IT”的责任。这显然不是一种使IT价值清晰可见、增进与其他部门伙伴关系的积极方法。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纳闷,自己既不是企业老总,又不是营销人员,作为CIO或者信息主管,需要什么营销能力,营销能力跟我有什么关系?其实要搞好信息化工作,提高营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少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经常会抱怨,抱怨领导不支持,抱怨科室不配合,其实好好反思一下,这都是别人的责任吗?是否跟自己营销能力差也有关系呢?

提高营销能力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营销IT价值。一般来说,IT对医院所做出的贡献或许都不是直接或明显的,其价值很容易被人忽略。因此,学会营销IT价值,加深领导和其他部门对IT价值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领导重不重视,关键是对IT价值的认识程度,要学会观察IT从哪里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的本领。要将IT价值对业务绩效的提升直接挂起钩来,而且还要学会如何向高层领导沟通和展示IT价值。

谈点个人的切身体会。1991年研究生毕业,我刚被分配到福州总医院,事情不多,偶尔列席一些会议,发现医院各个部门好象都很忙。院领导经常召集业务科室开会,大会小会都强调一个主题,堵住医院的“跑、冒、滴、漏”。我敏锐地意识到,IT应该会发挥作用。于是主动跟医院和科室领导要求,下到各个相关业务科室调研。两个星期跑下来,对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撰写了题为《建立计算机网络,提高医院费用和药品管理水平》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医院“跑、冒、滴、漏”问题的根源是信息不透明,业务流程管理混乱,建立计算机网络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报告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认可,让领导认识到IT的价值。到医院不到一个月,院长就在全院大会上表扬了这种做法。

二是推进IT项目。如果说IT企业要把产品卖到医院,首先要做好CIO的工作,那CIO要想把项目落地就相当于把该产品转卖给领导、相关部门和科室。实现IT价值归根结底要靠IT项目来落地,而CIO的核心价值也在于推进几个能真正体现IT价值的项目。要加快IT项目推进,CIO及信息部门不能仅仅承担软件开发与技术维护工作,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医院的管理与工作模式,必须要知道医院各级领导、各类人员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遇到哪些困难和阻力,对未来有什么构想,这些做法、想法、困难能否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甚至必须大胆地对管理与工作模式进行研究,对各种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才能更快地推进IT项目,才能更好地推动医院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三是树立IT意识。不少医院CIO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事情明明跟信息化有关,却没人找他们商量,等遇到问题了,才想起他们。这就是缺乏信息化意识造成的。由于医院信息化发展时间不长,大部分人IT意识并不强,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往往还是用习惯的思维、传统的办法。因此树立良好的信息化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CIO们经常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是培育IT文化。有人说,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营销,三流企业靠生产;也有人说,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人才,三流企业靠制度。不管这么说,文化都是最核心的,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培育IT文化,让大家对IT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愿意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作出努力,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

CIO除了需要耐心地证明IT能给医院带来收益之外,更需要加强IT部门与非IT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让IT在业务运作中能得到肯定,以实现IT价值的清晰可见。

医院机房建设方案及稿件征集启事

医院机房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机房犹如医院信息系统的“心脏”,一个稳定的“心脏”是医院正常运营的保障,机房建设一定要好好规划。但目前很多医院的机房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尤其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

新卫生栏目特此征集机房建设方案、案例及观点性稿件。

1.方案及案例

避免通用性、宣传性的方案,须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需求,包括如下内容:根据不同医院等级和规模(如床位数、服务器数、机柜数)制定机房面积、基本硬件配置方案、投资规模等规划建议;医院机房的通风、制冷、空调、电源、机架、布线、监控管理等。

所征集的方案和案例,经过审核,将有机会刊登在《新卫生》专刊和新卫生网站(http://www.chinanewhealth.cn )方案中心,推荐给医院用户考察。同时,将优先推荐参加新卫生组织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优秀方案”评选活动。

2.观点性稿件

针对医院机房的建设,您有哪些高见?有哪些经验或教训?欢迎您投稿参与讨论。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方式(单位、通信地址、电话等)。稿件一经采用,即按本报专家稿标准支付稿酬。

酒店工程改造建议报告 篇4

一、酒店前坪及外围: 项目:地砖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前坪地砖为10*10蓝色小砖,地砖与地砖之间的贴砖缝隙较大,加上过往车辆较多,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造成地砖与地面剥落,酒店工程部经过屡次维修,但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同时加上后补地砖有一定的色差,局部影响了酒店的外观形象。

建议:

如酒店进行前坪改造,建议使用花岗岩石材,第一、因现用凹凸不平的地砖,在日常的清洁中需要过多的人力清理地砖之间的泥土及杂物,在使用洗地机进行清洗时不能完全清理干净。第二、花岗石岩质坚硬密实、耐磨,耐酸。对于经常出入酒店车辆的前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作为酸雨较多的长沙,同时使用该石材也可一定程度保持抗腐蚀性。

项目:花岗石台阶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外围马蹄形花岗石台阶离酒店前坪地面为20公分左右,另每层台阶约有1厘米左右较薄石材延伸包边,车辆在停车时车轮无意中经常撞到酒店马蹄形花岗石台阶包边处,造成一定程度破损,现破损程度已到11处。如要彻底改变除非完全拆除重建马蹄形花岗石台阶包边处。

建议:

酒店花岗石台阶因地制宜,根据酒店台阶马蹄形结构的特点,仿照天然水景改造为小型喷泉水池,其一设计为以壁泉为主体的水帘瀑布景观,其二设计为两侧为双马奔腾的马口喷泉,中间为风水球的具有酒店文化主题小型喷泉池。除上述喷泉设计外最为节约方式为马蹄形台阶改造为花坛。

项目:酒店雨棚

现存在之问题:

其一、本酒店雨棚在原设计时考虑重点为酒店能为客人提供遮风避雨的停车落客区,夏冬两季因雨量及风向的原因在实际运营中由于酒店雨棚较短不能实际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其二为修饰酒店门楣整体效果,现外观上效果并不大气。

建议:

经询问酒店采购部彭经理及工程部曾经理酒店在酒店红线范围内可考虑将酒店一楼大堂向外移3米左右,与两侧翼楼平行,酒店雨棚外移,其材质为材质钢结构玻璃立柱雨棚,立柱位置为酒店马蹄形台阶两侧。

酒店标志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如大堂外移,现位于酒店主3楼玻璃幕墙的酒店标志必将受到视线的限制,现有标志的款式及颜色也不显眼。另因天马楼的修通现仅有北面可以看到酒店8楼顶的标志。再则酒店因租赁户较多,在酒店外墙上制作各类招牌影响了酒店整体形象。

建议:

拆除酒店所有租赁户招牌,所有的招牌必须按照酒店的统一标准重新设计及制作,由酒店租赁户负责除去或替换不符合要求的标志的所有费用。酒店的标志都

应在显著位置展示,加装两组标志,其

一、在酒店马蹄形台阶立面处设一石材标志,其

二、面向潇湘路的酒店8楼顶加装一组霓虹灯标志。

酒店景物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在南翼楼酒楼处有一花坛,与之呼应的天马路北翼楼处相对单调,现仅有一颗树及消防栓与酒店整体建筑相对比尤显突兀。

建议:

在酒店天马路北翼楼加栽二颗树,在绿色植物上安装绿色LED灯衬托酒店绿色植物效果,同时利用树荫掩饰消防栓或其他相似的设备。

停车场

现存在之问题:

按照标准酒店的设置每三个客房设两个车位,餐厅每四个座位设一个车位的要求,酒店现有车位50个,其中地下22个,地面28个,酒店远远达不到标准停车场的要求。

建议:

天马路不属于主要干道,也不在禁停区域内,酒店可与长沙泊车公司联系,在酒店天马路道路两侧安装咪表,可以在交通法规内解决停车位不够的问题。同时也可完善酒店主楼功能的分离运作停车结构。

玻璃幕墙及墙面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在6年的营运中从未清洗酒店玻璃幕墙,从而影响了酒店美观度,其原因有二,其一因天马路在修缮中会造成较多的尘土;其二考虑到酒店将于2012年年

初进行装修需清洗避免重覆性浪费。酒店幕墙结构为单层玻璃,隔热保温的效果不甚理想。酒店的南北两翼楼的墙面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为与周边建筑主题颜色相同,不能有效的突出酒店外形效果;其二酒店墙面的空调掩体装饰板因使用年限的问题造成自然脱落。

建议:

酒店的幕墙从节约成本考虑建议清洗即可,同时在幕墙内侧加装玻璃。酒店的南北两翼楼可由设计师按照酒店整体装修风格重新设计墙面颜色。酒店墙面的空调掩体装饰板进行维修。

亮化照明

现存在之问题:

考察长沙新建酒店亮化照明主要有三种模式,其一为LED灯带装饰酒店建筑轮廓;其二为整体玻璃幕墙上内置LED,通过电脑控制LED灯变化点缀酒店整体墙面;其三为主体建筑分层次局面亮化,衬托酒店建筑亮点。本酒店现有两盏钨丝照明灯,量化效果不甚明显。

建议:

以节约酒店能源为前提,建议酒店采取主体建筑分层次局面亮化模式。

二、酒店大厅: 入口大门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大堂区域采取的是格力空调组,没有中央空调效果明显,室内温度在夏冬两季达不到标准酒店要求,酒店安装中央空调费用及成本较大,只能在门的功能上解决此问题。

建议:

建议酒店入口大门应定制加装抗风门或改建为旋转门从而保证室内温度及隔音效果。

大堂地面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现铺设为80x80瓷砖,材质本身与大理石无法媲美且酒店大堂的要求比酒店其它营业场所的地面要求更高,对比周边酒店现仅剩我店大堂铺设为普通瓷砖。

建议:

建议酒店铺设大理石地面石材,具体材质须设计师根据酒店的设计风格再进行定夺。

前台

现存在之问题:

1、酒店前台接待、问询、收银、总机、服务中心、商务复印、公安上传系统、传真等集中在前台接待台,分别有多种设备放置于前台,因前台长度较短显得杂乱无章;

2、酒店前台有多组工作资料柜放置于前台后侧,按酒店要求前台后侧不能摆放任何多余物品;

3、前台电脑的摆设,经常需要员工半蹲式观看酒店电脑客人信息,其仪态不雅;4、5、6、前台后侧无背景墙,影响前台美观度;

前台接待台内无空调风口,导致员工冬天工作时较冷; 前台接待台内坑光线较暗;

7、前台强弱电前期布线较少,导致接线较多,影响消防安全也使工作不便;

建议:1、2、3、4、5、6、7、8、前台接待台加长,保证各类设备的安放; 工作资料柜放置于前台接待台下侧; 前台电脑的摆设改立式为卧式;

前台加装背景墙,可由设计师设计风格及材质; 前台接待台内加装空调风口;

前台接待台内坑及接待台上加装射灯;

前台强弱电重新布线路,按照设备的位置确定各类端口及电线插座; 前台的造型和镶嵌应让客人感到亲切,另加设客用吧台椅,服务模式沿用站式服务;

9、为考虑到人性化服务,前厅接待台内加设茶水服务台,为办理入住及退房的客人提供便易的茶水服务;

10、前台设置1个保险箱,放置于较安全的位置,只能由前台工作人员才能触碰。

大堂客用休息区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客用休息区皮质家具保养尚可,但由于使用较频繁导致座位局部下陷,另客用茶几款式陈旧需更换,客用地毯至今尚无。

建议:

皮质沙发进行维修即可,茶几进行更换,在休息区的地毯采用小地毯延伸到大厅座位下面。建议地毯为防静电质地,要求最少6.5磅的综合织物地垫,并具有B

级防火级。

大堂艺术品

现存在之问题:

大堂在艺术品装饰上较少,现仅有为数不多的花瓶及艺术插花,前台右侧的迎客松玻璃艺术画,颜色暗淡。无法突出酒店主题文化特点及装饰风格。

建议:

在大堂艺术品选择上以酒店文化主题为前提,以油画、砂岩、陶瓷、石材浮雕等艺术元素点缀酒店大堂装饰。

公共洗手间

现存在之问题:1、2、3、未使用防滑地板砖;

瓷砖老化发黄且质地已淘汰; 男卫生间内无烟灰缸;

建议:

1、洗脸盆应悬吊、镶边、独立洗手台,垂高至少5英寸。洗脸盆上方贴墙安装全身镜,采用悬墙式油画框镶边镜,;2、3、4、5、6、7、设香皂盒。

设毛巾架、电力干手机。

在每个公共洗手间放置一个大废纸桶。在每一个洗手间放置一个厕纸卷。设置一坐厕。

在女厕放置卫生巾垃圾桶。

8、9、在每个洗手隔间安装挂衣钩。建议放置烟灰缸。

10、在女厕安装全身镜。

三、工程及安全 酒店主楼主体建筑

现存在之问题:

经过询问酒店原建于潭基之上,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有下沉现象,导致酒店7楼部分房间墙体开裂,酒店工程部技术资源有限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7楼墙纸也是修修补补严重影响了顾客对酒店硬件设施的评价。

建议:

建议酒店请相关设计及技术人员对酒店对7楼房间墙体进行加固处理。

学府楼主体建筑

现存在之问题:

学府楼建筑质量较差,其墙体渗水情况非常严重,学府楼3楼走道及房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渗水及发霉现象,经过工程部多次的维修,始终治标不治本。每当下雨天必须封闭3楼部分房间。

建议:

建议酒店在3楼顶加盖防雨顶棚。

客房窗户

现存在之问题:

在酒店外围气温为0度时,由于空调除霜时间加长、客房为单层玻璃、玻璃推拉门间隔缝隙大、房间空间大等原因使酒店空调制热效果明显减弱,酒店遭遇到客

户投诉。

建议:

根据酒店现有条件,建议将酒店客房卧室面积减少,扩大卫生间面积。同时改造酒店客房内玻璃推拉门为双层外推小型窗。

客房锁具

现存在之问题:

酒店在购买锁具及房卡系统中使用的是低频卡,在使用时客房房间经常失效打不开房门,客人及员工经常需要往返到前台换取房卡,导致员工频繁换卡及顾客投诉。

建议:

可与深圳华高门锁厂家直接联系更换高频卡设备。

暖气与空调

现存在之问题:

在酒店外围气温为0度时,由于客房空调除霜时间加长使酒店空调制热效果明显减弱。

建议:

长沙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天气很少,主要集中在1月至2月,建议酒店采买电热暖气片,相对采购成本较低。

供水、排水

现存在之问题:

供水:酒店的生活用水日用水量为30立方米,由市政水管引入,引入的生活用水将储存在屋面两个12.5立方米的主要生活水箱,然后经加压后供到各用水点。

由于学府楼为原用水设计外建筑,故学府楼客人在使用热水时需要等15分钟至30分钟才可供应热水。另根据工程部酒店实际用水总量与水表量进行数据分析对比,有一定的差距,后与自来水公司维修工沟通,质疑酒店可能存在管道漏水现象。因漏水量水量较小加之维修水管费用较高的原因,等酒店整体装修时再作改造。

排水:酒店电力管道沟因水分流管道较小,无法顺畅分流到下水道,大雨季节时经常会发生水随着电缆线流到配电房,虽然工程部在配电房做了二次水分流处理,但终究有重大安全隐患。

火警控制

现存在之问题:

学府楼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消防通道、烟感系统、喷淋、消防报警系统等方面还需增加,如遇到火灾只能靠人为的疏散及扑救。

建议:

每间客房都必须如法律所要求,设置火警控制系统,设置探测烟雾/火警系统及自动灭火装置。

电梯

现存在之问题:1、2、3、光线较暗; 酒店楼层指南无;

电梯按键装饰板由于使用年限导致一定破损;

建议:

1、每台电梯加装4组LED顶灯;2、3、4、每台电梯内加装亚克力酒店楼层指南; 电梯按键改造成不锈钢面板;

为增加客人私密性及安全性在电梯内安装房卡读卡系统控制电梯到达区域。

网络:

酒店按照配置80间客房端口以下,带宽至少达到4M;81间-120间客房,带宽至少达到8M;121间客房以上,带宽至少达到10M所有的客房里能正常上网

酒店管理软件系统

现存在之问题:

因酒店前期购买盗版管理软件导致酒店数据库不稳定,操作经常失灵、模块不能升级等问题发生;

建议:

酒店购买国内有一定实力的、稳定性及操作性较好的酒店管理软件。

四、客房

主三楼客房存在问题

1.卫生间地漏下水慢,导致积水,造成客房与卫生间交接处浸水,墙面起泡掉灰;

2.卫生间干湿未分区,淋浴间的水流道马桶和化妆台地面; 3.房间空间较大,无挂衣柜,杯具及酒水现放在电视台板上; 4.房间网线在空调下面,现被沙发阻挡,无书桌和书椅、行李架; 5.空调的风口对着沙发,床上感觉不到效果; 6.化妆台灯光太暗;

7.房间隔音效果太差,外面走路的声音影响休息; 8.房间窗帘坏,无纱帘。

改造建议

1.卫生间进行干湿分区,将淋浴间用玻璃隔断,做防水处理,淋浴间内下水地漏单独走下水管道,不要与卫生间下水共用,可保证下水通畅;

2.卫生间下水管道改造,保证下水管道是直接向下流通,从而减少卫生间地面积水,不会影响到客房墙面起泡; 3.化妆台镜面上方加暖色雾灯,保证亮度;

4.面盆更换龙头,将水龙头加高,保证水能直接流到面盆中央; 5.卫生间玻璃门更换合页,方便使用,安全性能好;

6.房间建议增加行李架和挂衣柜,主三楼客房为新装修客房,建议增加电脑桌,并配备电脑。房间其它家具不动,增添有特色的圈椅个茶几; 7.空调更换位置,安装在靠窗户墙面,出风口对准床,保证空调效果; 8.更换长杆式家用窗帘,配纱帘,给客人温馨的感觉; 9.房间门加密封条,达到最佳的隔音效果;

10.走道地板砖更换为地毯,可避免走道噪音传道客房内。

四楼五楼客房存在之问题(普通客房,团队为主)

1.卫生间面积太小,无干湿分区,造成地面积水带到客房地毯上,地面长期积水,直接影响到卫生间门套腐蚀; 2.淋浴喷头生锈,花洒容易跌落损坏;

3.房间落地灯损坏严重,无灯罩,台灯无电源接口; 4.墙纸老化,变颜色,接口处开裂严重;

5.门厅地毯长期有水印,无法清洁干净; 6.地毯使用年限过久,感觉不到舒适;

7.窗帘破损率高,几乎所用客房窗帘缩水,遮光帘破损严重,窗帘钩及窗帘槽变型破损;

8.房间密封不好,空调效果差;

9.布草陈旧,毛巾发黑,破损率高,被芯太薄。

改造建议

1.四楼和五楼定位为接待团队,故房间电器设备不需做太大改动,保留现有家具;

2.更换房间地毯、墙纸、窗帘;

3.增加房间插座,位客人提供方便,更换落地灯;

4.将房间门厅至卫生间除非地毯更换为石材,可减少卫生间水带到地毯上,保证房间地毯整洁;

5.卫生间做干湿分区,保证地面无积水; 6.更换卫生间门套;

7.更换淋浴喷头,用主三楼花洒即可保证客人需求,降低破损率;

8.房间门窗加密封条,保证隔音和密封,更换房间空调,加大空调P数,保证房间空调效果;

9.更换房间布草和巾类,被芯和枕芯用较好的材质,保证舒适度。10.房间所有灯可改用LED暖色调节能灯,卫生间加雾灯。

六楼客房之问题(商务楼层)

1、卫生间面积太小,无干湿分区,造成地面积水带到客房地毯上,地面长

期积水,直接影响到卫生间门套腐蚀;

2、淋浴喷头生锈,花洒容易跌落损坏;

3、房间落地灯损坏严重,无灯罩,台灯无电源接口;

4、墙纸老化,变颜色,接口处开裂严重;

5、门厅地毯长期有水印,无法清洁干净;

6、地毯使用年限过久,感觉不到舒适;

7、窗帘破损率高,几乎所用客房窗帘缩水,遮光帘破损严重,窗帘钩及窗帘槽变型破损;

8、房间密封不好,空调效果差;

9、布草陈旧,毛巾发黑,破损率高,被芯太薄。

改造建议

1、商务楼层必须配备电脑,房间需增加电脑桌椅;

2、卫生间向房间推宽一米左右与现有吧台齐平;

3、卫生间做干湿分区,将淋浴间和卫生间用玻璃隔断分开,化妆台面加宽至强面顶部,以阶梯式,分别摆放洗漱用具用品、毛巾灯物品,配备电吹风和正反两面小妆镜;

4、更换淋浴喷头,用主三楼花洒即可保证客人需求,降低破损率;

5、更换卫生间门套;

6、将房间门厅至卫生间除非地毯更换为石材,可减少卫生间水带到地毯上,保证房间地毯整洁;

7、房间门窗加密封条,保证隔音和密封,更换房间空调,加大空调P数,保证房间空调效果;

8、增加房间插座,位客人提供方便,更换落地灯;

9、更换房间地毯、墙纸、窗帘;

10、房间所有灯可改用LED暖色调节能灯,卫生间加雾灯;

11、房间床上用品更换为舒适鹅绒保护垫,鹅绒被芯,布草更换为材质较好的被套、床单、枕套;

12、房间增加一个床头柜,将床头柜摆放在床的两侧,两张床可根据客人或团队需要随时合并为单人间,房间备用和床后尺寸的床上用品;

13、电视机更换为液晶电视机,挂在上,保留行李柜,取消电视柜,做与行李柜相同宽度的面板直接襄到墙内,台面上摆放杯具和开水壶灯物品;

14、更换房间电控开关按钮,改用触摸屏电控器控制房间所有电器设备;

15、房间增加迷你小冰箱,衣柜内增加保险柜和擦鞋篮;

16、增加洗衣服务。

七楼客房现存在之问题(行政楼层)

1、卫生间面积太小,无干湿分区,造成地面积水带到客房地毯上,地面长期积水,直接影响到卫生间门套腐蚀;

2、淋浴喷头生锈,花洒容易跌落损坏;

3、房间落地灯损坏严重,无灯罩,台灯无电源接口;

4、墙纸老化,变颜色,接口处开裂严重;

5、门厅地毯长期有水印,无法清洁干净;

6、地毯使用年限过久,感觉不到舒适;

7、窗帘破损率高,几乎所用客房窗帘缩水,遮光帘破损严重,窗帘钩及窗帘槽变型破损;

8、房间密封不好,空调效果差;

9、布草陈旧,毛巾发黑,破损率高,被芯太薄;

10、七楼墙体开裂严重,有下沉现象;

11、有部门房间有漏水现象。

改造建议

1、商务楼层必须配备电脑,房间需增加电脑桌椅;

2、卫生间向房间推宽一米左右与现有吧台齐平;

3、卫生间做干湿分区,将淋浴间和卫生间用玻璃隔断分开,化妆台面加宽至强面顶部,以阶梯式,分别摆放洗漱用具用品、毛巾灯物品,配备电吹风和正反两面小妆镜;

4、更换淋浴喷头,用主三楼花洒即可保证客人需求,降低破损率;

5、更换卫生间门套;

6、将房间门厅至卫生间除非地毯更换为石材,可减少卫生间水带到地毯上,保证房间地毯整洁;

7、房间门窗加密封条,保证隔音和密封,更换房间空调,加大空调P数,保证房间空调效果;

8、增加房间插座,位客人提供方便,更换落地灯;

9、更换房间地毯、墙纸、窗帘;

10、房间所有灯可改用LED暖色调节能灯,卫生间加雾灯;

11、房间床上用品更换为舒适鹅绒保护垫,鹅绒被芯,布草更换为材质较好的被套、床单、枕套;

12、房间增加一个床头柜,将床头柜摆放在床的两侧,两张床可根据客人或

团队需要随时合并为单人间,房间备用和床后尺寸的床上用品;

13、电视机更换为液晶电视机,挂在上,保留行李柜,取消电视柜,做与行李柜相同宽度的面板直接襄到墙内,台面上摆放杯具和开水壶灯物品;

14、更换房间电控开关按钮,改用触摸屏电控器控制房间所有电器设备;

15、房间增加迷你小冰箱,衣柜内增加保险柜和擦鞋篮;

16、增加洗衣服务;

17增加行政套间:取消房间麻将机,客厅摆放沙发,电视机改用投影,投影机直接连接有线,可为客人提供商务洽谈和行政会议服务,偏房配备电脑桌椅和休闲圈椅。

会议室

会议室存在之问题

1、现有三楼七楼两个会议室,基本上使用率不高,三楼会议室比较周正,但只能接待100人课桌式会议,根据酒店客房数量,应该配备260人至300人大小的会议室,七楼会议室使用较少;

2、投影仪、影响、话筒等设备不适合会议接待规格,经常投诉;

3、隔音效果太差,影响客房休息;

4、地毯破损,缩水严重;

5、三楼会议室四周未贴墙纸,;

6、无休息间和更衣间,无消毒间和茶水间;

7、灯光不统一,冷光和暖光同时使用;

8、无小型会议室;

改造建议

1、增加会议室配置:会议桌椅、台呢、可移平台陈列物等;

2、改造会议室隔音效果;

3、考虑使用衣帽间;

4、改造会议室照明可调光暗,并各自配有灯光控制器;

5、考虑额外的电器插座;

6、建议使用话筒座与P.A.扬声器;

7、所有的椅子都要加垫;

8、更换地面地毯,可以直接粘合

9、更换现有的投影仪、影响、调音台,设立专业的DJ室

10、贴墙纸,墙纸抛光应符合所有防火法令规则

11、建议将主三楼8341、8340两间房废除,扩大会议室面积,可容纳260人左右课桌式会议接待;

12、将现有的三楼办公室和储物室改造成休息室和小会议室;

改造建议 篇5

关键词:危房改造,法律法规,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长期以来, 家和房子一直都是我国公众生活的主要内容。有安身立命的处所, 人的生活就会安定和幸福。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和农民住房的关心, 都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中。对农村的危房改造就是一个证明。随着我国农村危房改造的不断推进,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影响危房改造工作的大趋势。将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改变的策略理清, 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将会更加有利。下面结合我的实际工作内容和体会, 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以便和大家共同商榷。

一、农村危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改造工作缺乏法规的制约导致监管无效

在长期的农村工作中, 针对农民住房的具体问题, 一直都没有相关的办法出台, 这样就导致在农村危改造中, 缺乏法律法规制约的具体改造工作, 存在一定的疏漏和弊端, 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掣肘。比如, 在危房的界定中, 一些具体的工作人员把关不严, 或者是不容易把关, 使危房的认定工作存在一些漏洞, 在群众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还有一些私下买卖房改指标的问题, 导致应该享受这项政策扶持的困难群体, 不能全面享受待遇。比如, 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规定, 能够享受危房改造的人员包括:因灾倒房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其他生活贫困的农业人口。但是在实际中, 一些干部没有完全按照政策办事, 也没有将危房改造人员进行公示, 甚至存在人情房改的问题。这样就影响了党的政策的贯彻, 影响了危房改造的工作开展, 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 房改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协调能力不足

针对具体的老百姓工作, 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 这样才能保证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但是在农村的危房改造过程中, 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 党的惠民政策没能深入人心。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在工作中协调工作做得不好, 也是影响房改工作的一个因素。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 比如, 财政、发改、民政、农委等部门, 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一个环节出问题, 都会影响危房改造的实施和效果。在实际中, 协调工作做得如何, 直接影响危房改造的质量和进程。计划不周、投入不足都是掣肘危房改造的主要因素。

二、改进危房改造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法制建设, 用法律监管危房改造

根据目前农村危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各级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用以规范农村危房改造的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规划、国土、镇政府等部门的工作都要有相关的法律约束, 而且确定相关的责任人。施工过程的质量要有相关人员负责, 确保政府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在危房改造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按照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操作, 力求使工作合乎相关法律规定, 给政府工作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任何一项工作如果能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开展, 其效果会更好。危房改造这项惠及民生的重要工作更应该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以确保质量。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将质量问题放在首位, 让施工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指标, 并确定专人负责。

(二) 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确保危房改造顺利进行

危房改造工作涉及多个部门, 但是不管是哪个部门, 其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每一名百姓都知晓。各部门有各自的职能和职责, 在执行自己的职责过程中, 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切实做到为每一名百姓得到实惠而努力。涉及哪个部门, 哪个部门就应该积极执行, 不能因为一个部门的推诿影响整个危房改造的实施。具体承办人要负责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关系, 保证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让百姓尽早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在确定上、公示上、资金准备上、工程施工等方面, 都应该认真做好细致的工作,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法律执行。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确保每一分钱和每一块砖都用在恰到好处的位置, 让每一名农民都能感受到生活在当代中国的幸福和幸运, 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心。

参考文献

改造建议 篇6

我国水泥工业不仅在技术装备方面上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和提高, 单线生产能力可达到12 000t/d, 且规模齐全, 适应范围宽, 在产能上也跃居世界第一, 为我国大规模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水泥企业在管理上也取得长足的进步, 无论在产品质量、能源消耗, 还是环保指标的控制方面均取得了成就。但快速发展也带来产能过剩, 市场盈利空间变窄, 因此强化管理, 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产品质量, 成了企业追求的目标, 也是其生存之道, 尤其对于那些早期建设的项目, 单线规模相对较低, 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 节能降耗成了他们的首选。目前水泥生产技术改造专业技术公司较多, 经验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在缺乏基础研究和技改经验的情况下, 仅凭一些简单的经验和认识, 对水泥生产系统大加改造, 非但不会带来节能降耗效果, 反而会给系统增加众多不稳定的因素。本文结合一个具体的分解炉改造案例进行分析, 并提出下一步的技改建议。

1 基本情况

皖北地区某水泥厂有一条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早期设计的2 500t/d生产线, 采用Φ6.6m的TDF分解炉。为提高产量, 降低能耗, 该厂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 在分解炉出口至C5之间增加了一条直径4.5m、长43.6m的管道, 延长了分解炉内气固相反应时间, 期望提产到3 000t/d。限于对烧成系统结构及生产过程了解不足, 系统改造后, 分解炉存在频繁塌料现象, 导致烧成系统不稳定, 严重影响了系统的产能和产品质量。项目改造后, 没有达到预期的增产、节能、降耗的目标要求。

众所周知, 设备表面温度与其内部反应区域的温度分布密切相关。为了解其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情况, 本文首先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现场设备的表面温度进行实地测量 (测量在中午无风情况下进行) , 并对其内部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然后对分解炉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 以判断改造后分解炉结构的合理性。

2 温度测量与分析

根据分解炉炉体结构设计, 选择分解炉炉体温度检测区域。具体做法:在分解炉表面顺时针选取四个方位, 每个方位的高度不同,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炉体的外表面温度, 组成如图1b所示的表面温度分布图。

由图1可知:

1) 分解炉下半柱体的锥部表面温度高, 部分煤粉在旋流的作用下向分解炉锥部运动并燃烧, 产生局部高温。分解炉下半柱体的底部4~5m处温度低且均匀。温度均匀是由于来自窑的高温烟气和三次风二者的混合, 为煤粉挥发分的析出提供热量, 同时来自预热器的生料在该区域吸热分解, 因此此处温度相对较低、温差小、均匀性好。

2) 随着 (1) 和 (3) 区域的煤粉挥发分的完全析出并燃烧, 残余焦炭颗粒在主气流的携带下向上运动并逐渐燃烧, 为分解炉下半柱体的上部空间提供了大量热量, 温度升高。但分解炉同一平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5~11m的温差变大, 其中9m处的最大外部温差为23℃, 相应的内部温差可能高达200℃以上, 该区域的物料浓度场和温度场分布严重不均匀, 存在黏结和塌料的风险。

3) 气流经缩口后, 进入分解炉上半柱体, 且偏向分解炉侧面出口, (2) 和 (3) 之间区域的温度高于区域 (4) 的温度, 顶部的温度高于下部温度。这就意味着分解炉顶部和靠近出口处存在涡流, 使未燃尽的焦炭继续在该区域燃烧, 导致炉内浓度场和温度场分布极不均匀, 温度分布存在较大偏差, 尤其28m处的温度比下方偏高。因回流或涡流区内温度偏高, 物料随着时间推移, 越积越多, 当其超过承载能力后, 将会造成物料的塌落, 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分解炉外表面温度分布可知, 炉内的流场和浓度场极不均匀, 更不合理, 导致了温度场分布不均匀, 直接体现在炉体外表面温差较大。

3 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 采用离散相模型 (Discrete Phase Model) 和组分传输模型 (Species Transport Model) , 碳酸钙分解采用Vosten的收缩核模型 (Shrinking Core Model) , UDF定义其分解过程, 结合生产线的原、燃料条件和工艺操作控制参数, 经大量的数据处理, 形成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 如表1所示。通过计算结果, 分析研究其存在问题的原因, 验证炉体外表面温度测量的分布。

注:*入分解炉碳酸钙中, 假设有20%杂质不分解。

3.1 气流场

图2为分解炉横截面和竖截面速度场分布图, 图3为分解炉速度场局部放大图。

1) 从图2可以看出, 窑内烟气与三次风混合后, 在三次风上方和分解炉缩口之间形成一个大的漩涡 (图2的A区域, 详见图3放大图A区域) 。该区域速度分布不均匀, 且漩涡区速度较低, 入分解炉的碳酸钙在此处易形成塌料。而实际生产中确实经常发生塌料, 造成烧成系统难以操控, 严重影响了稳定生产。

2) 在分解炉缩口处, 风速增大, 贴壁面处, 形成小的回流区 (图2的B区域, 详见图3放大图B区域) 。

3) 由于分解炉顶部C处 (见图2) 密闭, 气流不能顺畅流动, 只能从侧壁面D处流出, 造成顶部C处气流回流, 且流速减小, 系统阻力增大;因D处截面变小, 且有拐角, 局部阻力增加, 导致风速增大 (详见图3放大图C、D区域) 。

4) E处的气流发生180°的转向流动, 贴壁面处形成较高流速。

5) 转向后的气体由于惯性的作用, 形成了高速区F和低速区G。

3.2 碳酸钙浓度场

碳酸钙颗粒在分解炉内的分布见图4。碳酸钙颗粒在生料进口处入炉, 部分颗粒在三次风的旋流作用下向锥部旋转运动 (图4的H区域) , 该区域温度较高, 物料高温受热黏结, 易造成分解炉锥部结皮。

进入分解炉的生料在喷旋气流作用下分散在分解炉的下半柱体, 因图3的A区域气流场极不均匀, 造成该区域颗粒的浓度场也不均匀, 图4的A区域颗粒浓度低、K区域颗粒浓度高, 且A区域回流的存在, 易导致塌料。浓度场的不均匀导致温度场的不均匀, 直接反应为分解炉外壁面的温差较大, 这与图1的5~11m的温差变化情况一致。

从图4可见, 部分颗粒运动到分解炉顶部, 在图3的C区域涡流作用下, 物料循环会积聚在顶部的角落, 时间越久, 积料越多, 当超过承载力时, 也易引起塌料。

3.3 温度场

图5为分解炉横截面和竖截面温度场分布图, 图6为煤粉颗粒运动轨迹图, 图7为挥发分和氧含量分布图。

煤粉的燃烧可分为两个过程:挥发分的析出、燃烧和残余焦炭的预热、燃烧。由图5~图7可知, 两股煤粉自三次风进口上方喷入分解炉后, 在气流的携带下向中心汇聚, 在此过程中, 大部分挥发分析出并迅速燃烧, 导致图7中的L和M区域的氧含量极低。其中L区域面积大于M区域面积, 这是因为L区域的燃烧器 (靠近生料进口) 与三次风进口在同一侧, 此处的空气流量大, 氧含量较高, 有利于煤粉所释放出的挥发分迅速燃烧。靠近生料进口喷出的煤粉, 在旋流风的作用下, 部分向分解炉锥部运动并燃烧, 如图4和图5的H区域, 易造成锥部局部高温, 产生结皮, 与图1的分解炉锥部外表面温度较高一致。

挥发分主要在分解炉下部完全燃烧, 残余的焦炭颗粒在悬浮气流的携带下, 沿着分解炉向上运动并继续燃烧, 其运动轨迹与主气流的运动路径相一致 (图6所示) 。部分焦炭流动到分解炉顶部后, 返回至侧面出口继续前行, 增加了炉内的停留时间, 提高了焦炭的燃尽率。

高温区出现在分解炉下半柱体部分, 该区域富含高温氧气, 并携带了大量煤粉, 使得煤粉在此处能迅速燃烧, 这是导致该区域高温的最主要原因。相比之下, 在分解炉上半柱体部分, 温度差异小。但是由于分解炉下半柱体的气流场不均匀, 大的漩涡回流导致的塌料, 造成该区域浓度场不均匀, 温差较大, 分解炉的分解效率降低, 从图5的横截面和竖截面的A和K区域可以清晰看出温差, 验证了图1的分解炉下半柱体外表面温度分布。

3.4 碳酸钙分解

二氧化碳分布如图8所示。在生料进口处, 碳酸钙被两侧燃烧的煤粉加热分解, 越靠近煤粉侧 (O区域) , 碳酸钙吸热分解的二氧化碳越多, 而与生料进口空间位置相对应的另一侧 (N区域) , 挥发分未扩散到该区域, 热量相对同一平面的其他区域较低, 碳酸钙吸热分解的少, 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从下部空间向上, 碳酸钙逐渐分解, 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大。但分解炉下半柱体各平面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均匀, 这也与炉内的气流场和浓度场极其不均匀有直接的关系。

在图8的生料进口下方P区域,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主要是因为分解炉锥部的旋流携带着碳酸钙, 部分碳酸钙在锥部不停旋转 (如图4的分解炉锥部) , 不能随主气流向上运动, 造成该区域的碳酸钙吸热分解, 释放出二氧化碳。C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是由于该区域是气流的死区, 气流量较小, 但煤粉颗粒和碳酸钙颗粒有一定的惯性, 少部分大颗粒在顶部角落循环、堆积, 碳酸钙持续吸热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 从而出现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现象。

4 改进建议

综上分析, 分解炉系统的改造必须做到:

1) 尽量避免炉内产生不均匀的流场、浓度场和温度场, 降低物料在分解炉内的返混度, 以保证分解炉空间反应的有效性和操作控制过程的稳定性。

2) 尽量保证燃料和氧气在分解炉内的分布均匀, 以确保充分燃烧, 为炉内物料的分解提供有利条件。

3) 改造过程要给操作控制留有一定的可调整空间, 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相应的控制参数, 满足生产控制需要。

综上分析, 现经改造的分解炉尚难满足上述的改造控制要求。因此, 建议再做如下调整和改造:

1) 调整高温风机和三次风闸板的开度, 匹配分解炉内的两股气流, 必须保证来自窑内的喷腾风和来自三次风管的旋流进风相互适应, 以便在两股气流混合后很快在分解炉内形成理想的活塞流, 满足气流场和浓度场的均匀性, 消除不必要的回流和漩涡, 避免产生局部堆料和死区[1]。

2) 取消分解炉的中间缩口, 减少所谓的“二次喷腾”, 降低物料在炉内的返混度[2], 保证每部分物料同等预热、分解的机会。

3) 改变分解炉出口的连接方式, 消除顶部的冲顶和侧面出气连接管道结构, 以避免气流和物料在出口前形成不必要的涡流和回流区, 导致物料浓度场不均匀问题。应将风管改成渐变连接管道, 从预热器框架内引至框架外, 形成连续无涡流或回流的区域, 以保证分解炉内物料分布的均匀性。

总之, 分解炉的改造不是无限制的放大炉容, 而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 尽量满足流场、浓度场、温度场等多个物理场的均匀性, 这是改造的重点, 同时降低物料在炉内的返混度, 提高分解炉固有容积的反应效率, 满足生产的控制要求, 还要做到适时灵活可调可控, 以满足适时调整操作的要求。

5 结束语

1) 改造后的分解炉虽然增加了物料的反应空间, 但由于结构不合理造成流场、浓度场、温度场等分布不均匀, 内部存在大的漩涡区, 导致空间失效, 易形成物料积聚区, 造成塌料等问题, 影响系统的稳定生产。

2) 从分解炉的炉顶侧面增设鹅颈管, 虽增加了管道长度和煤粉的燃尽率, 延长了生料在分解炉内的停留时间, 但管道的转角较多, 分解炉顶部存在死区和局部的突变, 导致系统的阻力增大。

3) 在生料进口两侧, 分解的碳酸钙大于空间位置与之相对的另一侧, 分解炉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均, 部分碳酸钙在分解炉锥部不停旋转并分解, 高温黏结导致锥部结皮, 分解炉顶部死区仍有部分碳酸钙分解和积聚, 存在塌料的风险。

4) 通过测量分解炉外壁面表面温度, 可以清晰地判断分解炉内部的温度场和流场状况, 有助于了解分解炉运行工况, 对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了某2 500t/d生产线分解炉改造后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其技术改造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或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改造,分解炉,问题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

参考文献

[1]蔡玉良.5 000t/d烧成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技术指标控制[J].水泥工程, 2003 (2) :65-80.

改造建议 篇7

中国的老龄化伴随着”未富先老”的特征, 多数老年人对于高档的老年居住社区生活是可望不可及, 事实上居家养老仍是中国目前养老模式的核心, 大多老年人以旧的居住社区作为安享晚年的息身之地。所以, 老年新社区未普及而又需要提供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历史前提下, 对于旧居住环境的改造显得格外迫切。

近年来政府已经开始注意对旧建筑的保护和重新利用, 但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居住环境, 只是一些大城市有个别的改造案例, 对于适老性的改造更是凤毛麟角。通过有关邯郸市社区的调查问卷, 老年居民对旧式住宅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空间配置不合理、设备不全、卫生间使用不便、楼层过高、老年服务设施不健全等问题, 旧的居住环境以现在居住环境标准来衡量就显得十分简陋狭小, 陈旧破败, 一方面对城市的外观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老年人居住生活的需要, 不符合老年人行为活动的尺度。

1适老性改造的原则

1) 以节约资源, 节约成本为原则。

根据我国建设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公布:我国规定普通住宅的使用年限是50年, 但建国以来建造的许多住宅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 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其实旧式住宅的外观陈旧, 但结构主体还可以改造利用, 应尽量少的改动原有结构, 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 采用朴素的改造理念。

2) 以满足老年人心理和行为特征需要为改造原则。

老年人易产生自卑、孤独心理, 他们希望与外界多沟通, 被尊重。其次, 老年人有特殊的行为特征, 例如行为迟缓, 反应较慢;不易有过高的攀援姿态等。有部分老年人行动不变, 需要借助轮椅, 在设计时要考虑他们的通行方便, 具体可按照《无障碍居住标准和规范》。

2住宅适老性改造的措施

1) 空间形态的改造。

旧式住宅的建筑面积比较小, 起居室和餐厅概念在户型设计中体现的不突出。对于多代共居的家庭养老模式来说, 居住面积就显得更加局促。实施的空间调整是在保证户型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有空间的功能做适当的改变。

如图1所示是对旧户型进行改造的实例。该户型为邯郸市80年代建设, 原卫生间与厨房面积狭小。改造后增加了4.7 m2卫生间的面积;餐厅、厨房、起居室同处较开敞的空间内, 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有益的分割开来;同时将原储藏室合并到卧室面积内, 扩大了使用面积, 减少了走道面积, 提高了房间的使用率。

2) 交通设施的改造。

从外部进入建筑内部交通是否便捷, 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旧式住宅多为低层或多层, 由于没有电梯设置, 通常多层住宅4层以上的老人感到上下楼有疲惫感;对于借助轮椅行动的老人来说, 由于楼门口没有坡道设计, 出入更是不便。以下针对普通住宅提出一些改建意见:a.在单元入口处增加残疾人坡道的设置, 坡道两侧离地高0.90 m和0.65 m连续的栏杆与扶手, 坡道宽度不得小于1.80 m。b.在楼梯内间增加0.65 m高度的扶手, 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扩大平台的宽度, 其净宽不小于1.5 m;踏步铺设防滑材料, 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 mm的异色防滑条, 踏面前凸不宜大于10 mm。c.对于6层多层住宅, 可考虑增加电梯的必要性。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 轿厢沿周边三面离地0.90 m高处设借助安全扶手。

3) 内部设施的改造。

a.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建筑内部墙体阳角部位, 宜做成圆角或切角, 且在1.80 m高度以下做与墙体粉刷齐平的护角, 防止老人在行动时不小心磕碰造成身体伤害;在靠近老年人卧室、卫生间的位置设置报警装置, 可以直接联系小区医疗服务部门, 及时处理老人疾病或其他突发性情况。b.标识性设计。主要针对老年人遗忘, 增强辨别性差的特点, 在每层平台或入户门口处做不同颜色的处理, 使老人较易记住自己的单元和楼层。c.舒适性设计。老年人出入和通行的厅室、过厅、走道地面, 应选用平整耐磨保温耐潮湿材料, 不宜用硬质光滑材料;老年人通行的楼梯踏步面应平整不滑无障碍, 不宜采用黑色、深色面料;老年居室地面宜用硬质木料或富有弹性的塑胶材料, 不宜采用陶瓷材料。

4) 居住空间的改造。

a.卫生间的改造。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对卫生间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在旧住宅的卫生间空间狭小, 安全设施不全, 距离老人卧室的距离较远, 可适当增加卫生间的使用面积, 配置老年人服务设施。b.厨房宜设吊柜, 柜底离地高1.40 m~1.50 m为宜, 吊柜深度比案台宜退进0.25 m。吊柜底高度不大于1.2 m。厨房操作台的高度一般在75 cm为宜。台

摘要:结合中国老龄化的社会特征和目前旧式住宅存在的问题, 深入探讨了对旧居住区进行“适老性”改造的问题, 介绍了适老性改造的原则, 具体阐述了住宅适老性改造的措施, 以期解决老年人住房问题的同时延长旧式住宅的实际使用寿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旧式住宅,适老性改造,原则,措施

参考文献

[1]蒋媛.中小户型的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 2007 (11) :55-56.

[2]胡仁禄, 马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

[3]高宝真, 黄南冀.老龄社会住宅设计[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赵青.旧居住环境改造的前景[J].建筑学报, 2007 (11) :101-102.

数字会议系统改造建议(一) 篇8

数字会议系统改造建议(一)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部弱电组

系统设计要求

酒店目前90%的营业收入是靠会议团队,会议的好坏决定酒店的经营效果 根据酒店目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必须建立会议智能化系统,建议设计方案由数字会议系统和大屏幕投影系统组成。方案中也同时要为多个语种的同声翻译系统提供预留。在系统扩展时只需安装相应的红外发射机、红外反射板、传译机及红外接收机,轻型耳机即可完成同声传译功能。

建议会议系统应有如下要求:

1、电视会议返传功能。能够实行双向传送功能,以保证会议现场直播需要。

2、会议灯光、音量有集中控制功能

3、音响系统要考虑会议、演出两者的兼顾性。

4、MD数字录音功能。

5、数字视频影象输出功能。

6、有有线、无线音频传输功能。

数字会议系统

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和酒店各综合会议室各配置数字会议网络系统,供大型会议和小型会议使用。该系统是同类设备中较先进的、采用全数字技术的无失真、无衰减、无噪音的系统,音质清晰、稳定。其模块化的设计,使系统构成十分方便灵活。

1)基本的设备:

包括中央控制器、主席机、代表机、表决机。每一种设备都有多种型号可选,以满足不同的功能及外观需求。(在接待政府类型的会议中非常重要)

系统配备的标准型中央控制器,可实现基本的话筒管理功能,有申请、越权、声压控制等管理模式,可允许1、2、4支话筒同时启用及“出席”、“赞成”、“反对”、“弃权”四项表决功

能的应用。更高级的中央控制器,可使用计算机实现更丰富的功能,如多选式表决,意向式表决,全局话筒管理,电视屏显示等。

中央控制器有标准的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可以方便地与音响系统连接,或输出进行扩声、录音,或输入背景音乐。

代表机是最基本的发言设备,主席机除基本的发言功能外,另具主席优先功能,可随时打断代表的发言进行插话。

以控制会议的进程、维持会议的秩序。表决机拥有“出席”、“赞成”、“反对”、“弃权”四项表决功能的应用,或根据中央控制器的计算机扩展表决功能。

所有代表机、主席机均可带有表决功能。

2)各会议室端点设备配置:

根据功能要求配置2套DCN数字会议系统,适应2个主要会议室的需求。考虑会场的用途,采用台座式设备。所有发言设备以串联方式连接至中央控制器。

3)建议实施方案

根据酒店的功能定位,国际会议中心,主要适用于大型会议及多功能用途,采用数字会议系统系统1套,红外旁听系统30套,带同声传译功能,适用于3语种会议。西山爽气和商务会馆设数字会议系统各1套,带表决功能,适用于领导决策会议。

(1)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内设1台中央控制器、1个主席机(带表决功能)、8个代表机(带表决功能),并设有30个听众场外旁听席位。需实现主席发言、代表发言、主席可对代表进行控制,具有三声道同声传译系统,适用于三语种会议。

系统设计如下:

DCN数字会议网络系统主控由1个DCN增强型中央控制机(LBB3500/00),实现提供240个发言设备的控制、90个发言设备的电源供给,使用LBB3500/00主要为了在今后可以扩展用

户对多种表决方式的需求。在当前配置情况下,可把表决结果送到主席机的LCD屏上。

系统使用1台球形摄像机进行会场监控及发言者视频录像,达到对整个会场的监控及发言者录像,以便会议记录资料留档。

考虑到会议室的使用及将来扩展的需求,预留同声传译功能,所有线缆敷设到位,设备暂不作配置,可与其它会议室设备共享或以后扩容。

(2)西山爽气和商务会馆

西山爽气和商务会馆从面积及功能考虑为课桌和回型会议室,内设1个主席机(带表决功能)、15个代表机(带表决功能)。需实现主席发言、代表发言、主席可对代表进行控制,并可进行全体代表及听众的表决,表决功能含有同意、否决、放弃式表决。

建议系统设计如下:

DCN数字会议网络系统主控由1个DCN标准型中央控制机(LBB3500/00)实现提供240个发言设备的控制、90个发言设备的电源供给。

讨论机使用1台带表决功能的主席机(LBB3554/00)、15个带表决功能的代表机(LBB3551/00)。系统可把表决结果输出到主席机的LCD屏上。整个会场的监控及发言者录像,由一台安装在会议室上方的球形摄像机完成。考虑到会议室的使用及将来扩展的需求,预留同声传译功能,所有线缆敷设到位,设备暂不作配置,可与其它会议室设备共享或以后扩容。

2.10.5 大屏幕投影系统

1)总体设计

根据需求,在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和酒店其他大型会议室各配置一套大屏幕系统。

本系统包含下列子系统和功能:

显示系统:有1台投影机显示计算机、视频播放设备、会议

电视和实物展示台等设备的视频信号。

音像系统:由话筒、音频信号扩音和视频信号两部分组成,话筒扩音部分用于会议或教学培训过程中话筒信号的扩放。音频扩音部分用于录像带、DVD等音频信号的扩放。话筒、音频信号扩音要具有良好声场效果。视频信号切换要方便。

控制系统:对系统的主要设备和设施进行控制,使系统的操作方便、灵活和可靠。

2)显示系统设计

显示系统主要承担各种视频信号的显示,该系统由1台投影机担任。系统组成有:1台投影机、1块银幕、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一台计算机信号切换器等。

投影机的选择:

- 要求在能做笔记的亮度下,投影效果要清晰。因此亮度指标要不低4000ANSI流明。

- 由于目前应用的计算机的分辨率大多是1024*768,工作站的分辨率为

1280*1024,因此投影机的分辨率应为1024*768,并可支持1280*1024;同时

具有计算机DVD和影视频输入接口,并支持多种制式。

- 考虑到安装维护和控制的方便,避免投影机进行投放时出现梯形和长时间开机出现热保护,又适合于正投和背投,因此选用具有双梯形校正,采用冷光源NSH高能节效灯的功率小、散热量小的投影机。

- 根据墙面尺寸和整个房间空间的大小,国际会议中心一楼会议室设置120”投影幕,2楼大型议室设150”投影幕。

3)音像系统设计()

音像系统分为话筒、音频扩音和视频信号两部分。

建议音响系统使用1台声艺8路带功放调音台,英国CELSTION KR8音响1对。其输入信号包括:有线电视、CD、TAPE、VCD、录像、切换器、调频调谐等。

话筒扩音系统要求声场均匀分布。尽量避免自激和嚣叫。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的音频信号接入该系统,音频信号要具有良好的声扬效果。视频信号包括录像机、DVD机等。视频信号图象要清晰。切换及时方便。

4)控制系统设计

为了使系统的操作达到现代高科技水准,建议控制系统采用美国先进的快思聪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操作方便、灵活和可靠。

集中控制系统可控制的点包括:

- 电动窗帘、灯光、电动银幕。

- 投影机的分别控制和组态控制。

- 计算机、录像机、DVD、影碟机、卡座等。

控制系统主要为声音和图像设备、灯光和窗帘等环境设施提供实时切换,设备控制(录放、快进、快倒等)集中于红外遥控、银幕升降控制等,以达到节省时间,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弱电组:徐恒东

改造建议 篇9

1 落实《 规划建议》 ,力推墙材革新健康可持续发展

墙体材料革新与节能建筑推广,已经跨越我国5 个“五年规划”,历时27 年,回顾以往多个中央“五年规划建议”,对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的明确具体指示,心情十分激动,正是由于这些“规划建议”的指示,才获得国家多部门对墙材革新的政策支持,我深深感到“规划建议”的落实,是推动我国墙材革新和节能建筑推广工作持续不断前进的总动力。从以实心黏土砖为一统天下的墙材产品,发展为砖、块、板3 大类,适应不同建筑体系、不同建筑功能的多种新型墙材产品;从以年土为单一原料,发展为利用多种工业废渣、建筑渣土、城市污泥、淤泥等多种原料;从人民生活中不起眼的最低级的砖瓦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大战略举措,墙材革新和节能建筑推广为我国节约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推动节能建筑发展、提升房屋建筑功能,治理环境污染作出了巨大贡献,墙体材料行业的同志为此立下的汗马功劳永远不可抹煞,应当以此为自豪。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房地产业发展逐步趋于平稳,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由量的增长转为质的提高和功能的提升,墙体材料革新决不只是实心黏土砖的简单替代,新墙材发展必须满足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高的要求,必须适应建筑结构体系的变化;加上国家对资源和环境约束力度的加大,墙材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十分繁重,墙材行业的现状与国家“深入推进墙材革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改造”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这些要求和变化将使墙体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全新的课题,墙材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到底如何发展?这是每个墙材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又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这就是要清醒认识当前墙材行业的新常态,顺应新常态,坚持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墙材行业可持续发展;要切实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变为提质、增效发展,提高企业技术档次和水平;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使各类企业尽快达到国家节能减排新标准;要进一步扩大利用废渣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各种建筑垃圾、城市污泥、淤泥和工业废渣,使新墙材产品性能更好地适应当地节能建筑需求和建筑功能的提升。当今墙材企业正处于大转折、大调整、大淘汰时期,墙材企业仍然要以落实《规划建议》为原动力,主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力推墙材革新健康可持续发展。

2 认识墙体材料行业的新常态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方案明确建材行业的任务要“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包括加快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烧结空心制品、加气混凝土制品、多功能复合一体化的墙体材料”。最近,工信部与住建部又联合颁发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保温隔热及防火性能良好的、施工便利、使用寿命长的外墙保温材料”,“研发推广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应用的配套墙体材料”;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建设速度的加快,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污泥和淤泥,地方政府急待有效利用,这些导向政策和新形势的需求对新型墙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说明当前新型墙体材料行业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

但是,随着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的加重,治理环境污染力度的加大,国家首次颁布了《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个标准大大提高了砖瓦企业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规定,该标准不但适用于以黏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的砖瓦烧结制品生产过程,而且也适用于以砂石、粉煤灰、石灰和水泥为主要原料的砖瓦非烧结制品生产过程,但不适用于污泥、垃圾、其它工业尾矿等为原料的砖瓦生产过程。这就意味着除烧结制品外,加气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砖、灰砂砖、混凝土砖等非烧制工艺的砖瓦企业都要执行该标准。2014 年4 月颁布了国家标准GB 30526—2014 《烧结墙体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014 年5 月又颁布了GB13271—2014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和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这些标准都对能源消耗、大气污染物排放规定了强制性执行的约束性指标。甚至有的文件对享受优惠政策的利废产品也提高了标准,这一系列新标准和文件的贯彻落实,必将对现有墙材企业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加上我国目前新墙材产品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不但产品供大于求,而且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尚难以全面满足国家环保节能和建筑功能的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改造,这就是我国当今墙材行业面临的新常态。为使墙材企业顺应新常态,我想就墙材企业在“十三五”期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改造,谈谈个人见解,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3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墙材企业转型升级改造

这里我仅就当前节能减排形势紧迫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情况,重点讨论隧道窑的建设,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保温砖和保温砌块,扩大利废资源3 个问题。

3.1 关于隧道窑建设问题

(1)必须坚持规范化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隧道窑

近年来,我国隧道窑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工程质量事故,各种大小断面宽度的窑型五花八门,有的窑体结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有的预热、烧成、冷却三带分布不合理,造成烧成制度不能按照正常的烧成曲线运行;有的保温材料、耐火材料和密封材料的选择、铺设和砌筑不当,不但窑内温度达不到热工要求,浪费能源,而且会大大缩短窑体和窑车使用寿命。凡此种种,几乎在隧道窑烧成各个运行系统中都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事故。为此,还是提醒大家,必须建设规范化隧道窑。

所谓建设规范化隧道窑,就是要坚持选择有资质单位,按照正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施工;遵照国家住建部和质检总局颁布的《烧结砖瓦工厂节能设计规范》的规定,隧道窑内宽度必须≥4.6 m,且为符合模数的平顶窑;窑顶、窑墙和抽送风管道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少散热损失,保证窑顶表面温度和窑墙表面温度分别比环境温度≤20 ℃和≤15 ℃;焙烧系统的热效率至少大于48%、煤耗小于15kg/t;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隧道窑必须同步设计余热利用系统和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这些规定已是最基本最低要求的规定。我们考察国外的隧道窑窑内宽度最小6.9 m,一般为9~10 m,单窑规模产量1.2 亿~1.4 亿块/年,窑的热效率高达80%,相比之下我国隧道窑建设标准低得多,今后可能还要逐步提高建设标准。只有建设符合标准的窑型才能便于安装高效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较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否则非但产品达不到烧成质量,能源消耗增加,排污难以治理,环保达不到要求,而且会发生各种质量和安全事故。

(2)必须开展隧道窑烟气高效脱硫除尘技术改造

根据国家2013 年颁布的《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将烟气粉尘颗粒物限值,从原来三类地区300~400 mg/m3降低到100 mg/m3,新建和改建砖瓦企业降低到30 mg/m3;煤矸石烧结砖的SO2排放量由原来的排放浓度1200 mg/m3降低到850 mg/m3,新建和改建企业降低到300 mg/m3;氟化物排放浓度由原来的15 mg/m3降低到3 mg/m3;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任何1 h平均浓度规定,总悬浮颗粒物限值为1.0 mg/m3,二氧化硫浓度限值为0.5 mg/m3,氟化物浓度限值为0.02 mg/m3,这些标准值规定都是强制性约束指标。该标准已规定2014 年1 月1 日起实施,从2016 年7 月1 日起,现有企业也将执行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更低的标准。这就意味着在不到1 年时间内,现有企业必须采取减排措施,否则将有一大批企业因减排不达标而关闭,形势十分严峻。

国家为了确保这些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实现,2014 年9 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废气中SO2和氮氧化物排污物征收标准提高1 倍以上,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都超标情况下,甚至于加2 倍征收排污费;对于企业生产工艺装备或产品属于国家颁布《产品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本)》(修正)规定淘汰类的,也要加1 倍征收排污费;相反,如果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将减半征收排污费;通知还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加强环保执法检查,建立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通报制度。这次十八届五中全会还作出决定,“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这是环保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将会克服地方行政部门对环保执法的干扰,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可见国家对节能和污染物排放的防治措施是如此坚决和有力。砖瓦行业只能面对现实,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节能减排新措施才有出路,否则将被环保不达标而淘汰。

根据标准规定,砖瓦企业产生大气污染物的生产工艺和装置必须设立局部或整体气体收集系统和集中净化处理装置。目前,我国隧道窑脱硫除尘装备技术尚比较简单粗放,虽能收到一定效果,但与国家颁布的《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必须提高装备技术水平,采取高效收尘净化措施,我建议能否在总结优化现有净化装置基础上,参考国外和同类行业的收尘技术,例如参照水泥窑或火电厂的湿法脱硫和袋式收尘等技术,开发适合砖瓦窑的高效净化装置,以大幅度提高脱硫和收尘效果。我们今天反复提醒大家,必须加强隧道窑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改造,就是因为当今节能减排的形势要求迫不及待,因此砖瓦企业一刻不能容缓,否则将被环保执法检查而淘汰。

3.2 加快烧结制品的结构调整

(1)大力开发符合当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保温空心砖和保温砌块

当前烧结制品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发符合当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保温空心砖和保温砌块。要知道,我国目前烧结制品生产工艺,与其它墙材产品生产工艺相比,在节能减排方面处于弱势,要想在我国节能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唯有开发符合当地节能建筑要求的保温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按照我国现有设计规范和技术规程的施工应用要求,现有烧结制品尚难以全面达到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要求,或是孔结构不合理,达不到外墙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要求,或是由于壁薄,装修时订钉容易爆裂,或因密实度不高,吸水率较大,造成孔洞中积水,降低保温效果。为了更好适应各地节能建筑应用要求,在这里我想重点谈,如何设计生产符合各地建筑节能标准的高保温性能空心制品,按照我国三类不同地区建筑节能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多排孔空心制品,或带有微孔结构的低密度多排孔空心制品。要根据墙体不同传热系数K值,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设计计算,确定三类不同地区的产品结构型式,例如对于严寒地区,墙厚为420 或490 mm时,可以设计开发密度为550 或600 kg/m3,导热系数为0.21~0.24 W/(m·K)的多排错位排列孔,或带有微孔结构的空心砌块,则可达到当地节能65%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寒冷地区墙体厚度为370 mm时,可以设计和开发密度600 或850 kg/m3,导热系数分别为0.25 和0.35 W/(m·K),多排错位排列孔或带有微孔结构的空心砌块,就可达到当地建筑节能65%或50%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在夏热冬冷地区,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热工设计在这一地区的设计要求,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适当兼顾冬季保温”,为此,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要求,除了传热系数K值外,还要有抵抗温度波和热流波传播能力的热惰性指标D值的要求。因此,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的产品结构型式,应按照《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要求进行设计,在体形系数≤0.40时,该产品外墙热惰性指标D≤2.5,必须要求外墙传热系数K≤1.0 W/(m2·K);若D>2.5 时,则要求K≤1.5 W/(m2·K)。我们按此要求进行设计,墙厚为240 mm,可以设计和开发密度为1110 kg/m3左右,导热系数为0.46 W/(m·K)的多排孔空心砖,就可达到当地建筑节能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如果再进一步要求墙体传热系数K≤1.0 W/(m2·K),墙厚为240 mm,可开发密度为900 kg/m3左右,并含有微孔结构,使其导热系数为0.28 W/(m·K)的空心砖,均可满足建筑节能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要求。对于夏热冬暖地区,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热工设计在这一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一般不考虑冬季保温”,为此,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要求,主要是抵抗温度波和热流波传播能力的热惰性指标D值的要求,传热系数K值的要求是次要的,因此,烧结节能砖和节能砌块的产品结构型式,应当以隔热性能要求为主,我们按照《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要求进行初步设计,建议在墙厚为180 mm时,开发密度为1280 kg/m3左右,导热系数为0.53 W/(m·K)的空心砖,就可以同时满足当地节能建筑外墙传热系数2.0<K≤2.5 W/(m2·K);D=3.6 的热工性能要求。当然这些建议仅作参考,具体产品结构型式的确定还需要根据原材料品质和性状,通过试验确定。目前,各地新墙材产品均供大于求,但适应节能建筑要求的适销对路产品却严重不足,砖瓦企业应当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和当地建筑节能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传热系数K值和D值要求,设计保温砖和保温砌块的结构形式,并通过试验检测,使之达到墙体热工性能要求,只有这样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才能确保烧结制品受到当地建筑市场青睐。

(2)开发高品质的清水墙饰面砖

开发高品质的清水墙饰面砖,同样具有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它的性能要求除了强度外,主要是材料密实度高,吸水率低,以及抗风化能力和大气稳定性能好,同时外观尺寸工整、误差小。我国目前无论生产空心砖或多孔砖,大多达不到清水墙饰面砖的要求,一是材料密实度不够,吸水率普遍较高;二是尺寸误差较大,在北方墙体必须要通过外批荡砂浆抹面或贴瓷砖等防水防冻处理。如果能像发达国家那样生产材料密实度一般为1700~1800 kg/m3,制品的体积密度一般为800~900 kg/m3,保温与装饰合一,吸水率仅为6%~8%的外饰面砖,不但抗风化能力和大气稳定性能好,而且色泽美观,有的还进行压花、打毛或抛砂等表面处理,外观十分美丽。

开发清水墙饰面砖,不仅具有装饰效果,而且可以使墙体表面省去抹面砂浆和贴瓷砖等装饰材料,大大节约原材料和装饰工时,并能提高墙体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可为国家节约大量建筑资源,大大提高房屋建筑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对生产企业也能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事实证明,通过开发高品质烧结制品来调整产品结构,是当前砖瓦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3)扩大利用废渣资源,把砖瓦企业变成消纳固体废弃物的新型节能环保大产业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镇建设的建筑渣土,包括城市淤泥和河湖海污泥的排放逐年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城建渣土及建筑垃圾,包括淤泥和污泥堆存量已超过500 亿t,每年还将以15 亿~20 亿t排放量增加。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累计堆存量,包括煤矸石、粉煤灰、各种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已超过110 亿t,每年还将以30亿t排放量增加,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和池塘,还严重污泥环境,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地方政府急待处置和有效利用。从目前比较各国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途径看,唯有生产新型墙材利用量最大,利废产品的应用相对较安全,而且耐久性良好。根据国外资料,用淤泥和固体废弃物制砖的淤泥掺加量可以达到20%~50%,有的甚至高达70%。目前国内多家墙材企业已探索出各种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尤其是烧结制品企业已研发了无害化利用的生产技术,实现建筑垃圾和污泥、淤泥制砖产业化的可行性。我国上海河道淤泥制砖的淤泥掺加量已达到40%~50%,加上淤泥干粉配比用量可达到70%以上;惠州瑞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用污泥制砖,建设4.6 m宽度的隧道窑年产3000 万~4000 万块标砖成规模的生产线,其污泥的配比可达到30%,每天可消纳污泥300~400 t。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在墙材行业的深化,有的地方正在拟定建设较大规模的建筑垃圾,包括渣土、淤泥和污泥制砖生产线。

改造建议 篇10

一是110k V马角坝变电站是灾后重建站, 由于5.12地震该站设备全部损毁, 无法继续运行。马角坝变电站主供马角坝镇重工业、厂矿、重要用户 (电铁) 用电, 同时35k V二马线还向35k V雁门变电站提供单电源供电。平常该站负荷较重, 两台主变总容量315MVA, 高峰负荷期间可达到主变容量的80%~90%。本次基本上是原址重建, 该站负荷通过改变运行方式由110k V二郎庙转供, 电网运行方式薄弱, 可靠性降低。故重建任务迫在眉睫, 工期短, 要求高。土建开工到投运180天左右。

作为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我们提前介入, 了解设备安装调试期和设备结构性能情况。认真组织设备验收, 在验收中我们发现10k V母线PT柜存在避雷器接线不合理的情况, PT手车拉至检修位置, 柜内避雷器仍带电, 可能导致人员误碰触电事故发生。提出必须对10k V母线PT柜进行改造。由于迎峰度夏, 高温高负荷天气即将来临, 为增强电网运行可靠性, 决定该站先投运后改造。

二是类似接线的PT开关柜发生过触电事故。2010年8月19日, 江西赣东北供电公司所属新星实业总公司变电工程分公司在更换220k V垱岭变电站10k VI段母线PT过程中, 作业人员触碰到10k V开关柜内带电的避雷器上部接线桩头, 造成两人死亡、1人严重烧伤。事故现场设备接线如图3所示。

国家电网公司立即下发文件, 要求各单位要认真贯彻“8.20”公司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全面排查10k V开关柜存在的安全隐患, 立即落实整改措施, 防范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立即开展10k V~35k V高压开关柜母线避雷器接线情况排查的通知》 (国家电网生变电[2010]50号) 。

我单位高度重视, 立即与设备厂家联系, 对10k V母线PT柜进行整改。在未整改前, 为吸取江西赣江“8.19”事故教训, 特制定反措如下:

1. 立即组织全体值班员认真学习事故通报,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做到人人知晓。

2. 在10k VⅠ、Ⅱ段母线PT刀闸手车柜门上张贴警示提示牌:母线未停电, 严禁入内。

3. 在10k VⅠ、Ⅱ段母线PT刀闸手车检修时, 严禁入柜内工作, 并将手车柜门锁好。

4.10k VⅠ、Ⅱ段母线避雷器工作时, 相应母线必须停电, 方可工作。

二、KYN28-12-003型高压开关柜结构介绍

110k V马角坝变电站是灾后重建站, 110k V设备采用室外GIS设备 (型号:ZF21-126型GIS整机, 2010年1月生产、2010年5月投运, 正泰电气有限股份公司生产) 。10k V设备采用中置式手车开关柜 (型号:KYN28-12-003, 2009年2月生产, 2010年5月投运, 四川华仪电器有限公司) 。

该型号的开关柜分上、中、下3区:上柜主要与10k V母排相连接, 包括手车带电的静触头部分;中柜, 主要是手车开关或者手车刀闸, 一旦手车开关由运行位置拉至检修位置, 中柜内没有带电设备;下柜主要是出线侧部分。一般只开中柜门, 设备转检修后才能打开下柜门。

马角站10k V母线PT与母线避雷器在一个手车刀闸柜内, 母线避雷器直接接在10k V母线上, 即使PT手车刀闸在检修位置, 柜内的避雷器仍然带电, 如果要在柜内工作或避雷器上工作, 只有将10k V相应的整段母线全部停电, 这样扩大了停电范围, 如图1所示。

三、10k V母线PT柜改造及整改情况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典设计图纸要求, 将10k V母线避雷器接在间隔手车之后, 该间隔手车检修后, 避雷器不带电。如图2所示。

我单位分别于2010年9月24日、25日对马角站10k V母线PT柜进行改造, 手车刀闸更换, 将原来的母线PT和避雷器接线进行改接, 改造后避雷器接于手车之后, 只要手车在检修位置, 避雷器不带电, 柜内也无带电设备。满足运行和检修工作的要求, 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典设以及设计图纸要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内语感研究概述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