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电教教学论文十篇

2024-05-20

高中数学电教教学论文 篇1

一、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用数学本身的美去感染学生以提高兴趣,用巧妙的课堂教学安排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我们应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在“教”而忽略“学”的现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并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可以说是对电教手段进行教学的最佳写照。的确,电脑技术的加速发展,正逐渐改变人们的思维、表达、沟通方式,乃至改变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

二、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设计课堂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我们应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视“教”而忽略“学”的现状,适当地应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并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

为了在实际教学中体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特点,我们在考虑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时,重点应研究四个方面: (1) 科学安排一节课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 (2) 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 (3) 精心设计安排练习; (4)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认识活动,如操作、观察、测量、画图、解题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电教手段的应用,可以节约传统的板书、画图等的时间,使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变长”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三、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现代的数学课堂上,不论教师采用何种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都要处于主导地位,各种媒体是为教师所学所用的,教师要成为整个教学的设计者、主持者和示范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不是看其讲得多还是讲得少,而是看其能否“善于引导启迪”,是否能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即教师运用各种媒体要用在关键处,做到开拓思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1. 运用电教媒体,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一般情况下,动用电教媒体能营造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这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先决条件。

2. 运用电教媒体,要坚持启发诱导,淡化教学重、难点。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的教学要能温故知新,巧妙地启发诱导,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淡化教学重、难点。

3. 运用电教媒体,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教师要牢牢把握数学学科特点,把握运用电教媒体的最佳电动机,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他们所要学习的方面,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适量控制使用媒体的频率,课前检查电教媒体的质量,以便课上熟练操作。

四、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源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产生了变化: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成为教师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又适应着多媒体技术的变化,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1. 教学内容的外在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是:描述性文字+补充说明性的图形、图表,而不能用声、像、动画一体化表现内容。多媒体的介入,则为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它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有分散的,有合成的,有具体的,有抽象的。

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的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使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生动有趣,使得教材内容得以直观再现,重点易于突出,难点易于突破,极富表现力,易于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还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把板书、各种图表、动画等编制在一个软件里保存和使用。课堂上,教师只要操作计算机,就能在完成相同内容的情况下大大节省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巩固训练,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加快了课堂教学和训练的节奏,提高了课时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容量。

高中数学电教教学论文 篇2

1. 创造问题情景

多媒体教学方法, 集声音、视频、文字、图片于一身, 可以将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数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学生创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2. 突破教学重点

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存在的矛盾, 使小学数学学习变得较为困难, 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则可以将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形象, 从多个方面展现数学知识的特点, 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突破教学难点.

3. 揭示数学规律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应用多媒体, 可以利用形象、直观的演示, 理顺学生的思维过程, 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应用方法研究

1. 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具有初步的几何图形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较为抽象的,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几何图形与实际物体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年级课本中有“图形认识”一节. 要让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 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 将底片制作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几何图形. 上面附加一张实物图形, 与之相对应, 如, 国旗、手绢、三角板和圆形钟面.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实物图片, 了解这些实物的外观形状, 在学生掌握以后, 再将这些实物图片去掉, 展示其几何图形, 有利于小学生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2. 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在学习数学中, 把握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 将新旧知识的学习制作成投影片, 不但可以将语言难以表达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也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数学学习变得简单, 使较难的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 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如, 四年级学习“乘法分配律”时, 在理解数学规律时, 可以利用透明小散片, 方便组合与变化, 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同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 方便师生交流.

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 1) 将画有3件上衣和3条裤子的散片发给学生, 展示问题: 一件上衣6元, 一条裤子4元, 将这些衣服全部买下, 需要多少元?

( 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利用散片自由组合, 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思考方法.

(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步骤:

学生A: 将上衣和裤子分别放在一块, 使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 6 + 6 + 6) + ( 4 + 4 + 4) = 30 ( 元) .

学生B: 将上面学生的连加变为乘法算式: 6×3 + 4×3 = 30 ( 元) .

学生C: 重新移动散片, 重新组合: 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可以组合为一套衣服, 得到这样的算式: ( 6 + 4) ×3 = 30 ( 元)

( 4) 教师对以上方法分别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 作出自己的判断, 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 学生回答, 第三种方法最好. 所以可以得到: 6×3 + 4×3 = ( 6 + 4) ×3.

在学习过程中, 利用重新组合散片, 可以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 学生的思维依据一定的顺序进行, 最后, 教师再一一讲解, 引导学生得到最佳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 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究气氛,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突破了教学难点.

3. 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很多概念都过于抽象, 如果教师单纯利用语言进行讲解, 则学生不易掌握. 所以可以有效应用多媒体, 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一节时, 利用多媒体,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投影在屏幕上, 然后利用割补法得到一个长方形, 接着提出下面问题: 图形变化后, 哪些条件改变了? 变化前后的图形有哪些联系?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什么?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 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的研究当中, 可以将学生分组, 学生自行利用学具进行拼接, 可以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底×高. 利用学生间交流讨论,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 收到的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于坤莲.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训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 (3) .

妙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篇3

【关键词】数学概念;电教媒体;理解掌握

Magical Effect of audio-visual media, the concept of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Li Zezhi

【Abstract】mathematical concept is the basi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have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the omni-directional, multi-sensory perspective of the mobilization of students, it would have a high degree of abstraction, generality and strict mathematical logic of the concept of visual, visualization, simplification, so that students in a relaxed, pleasant atmosphere, a good grasp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Key words】mathematical concepts; audio-visual media;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之本,解题之源,学好它既是基础又是关键。理解掌握概念的过程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学好数学概念极为重要。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思维是以形象化为主,而数学概念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巧用电教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数学中的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并能很好地运用数学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妙用媒体激发兴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时,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利用电教媒体以图、声、色、文等物质材料构成多种激人心扉的具体形象作用于学生感知器官,产生课堂的直观性的良好效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时,利用电教媒体动态地演示“蜻蜓、蝴蝶、树叶的轴对称”伴随着美妙音乐把“轴对称”这一抽象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学生从直观的形象思维过渡的思维特点,积极调动学生耳、眼、脑等器官投入学习。因此,电教媒体能引起学生深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妙用媒体静中求动,对比出概念的异同,数学概念是静止的,抽象的,很多概念有相近之处,有的只是一字之差,很混淆,如果理解掌握得不好,学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概念,教师可设计能动能静的课件,让学生主动,形象地获取知识。先将一条弯曲的橡皮筋映在屏幕上,然后拉紧,以曲衬直,强调直线是“直的”接着把拉直的橡皮筋又向外延长,显示“延伸”的动态过程,一直拉到屏幕显示不出来为止,以说明直线是“无限长”的,进而使学生获得“直线无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的认识。教学射线时,可将一端拉直,一端不动,使学生获得“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伸”的认识。而教学“线段”时,则只将的橡皮盘拉直,则不能延伸的演示,这样,学生将易混的静止的概念,通过媒体形象静中求动的演示。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了。

三妙用媒体,抓概念的关键词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有些概念只要教师利用媒体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就会让学生生的知识具体化。如教学“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如何理解“线段首尾相接”的意思,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第一条线段的尾与第二条线段的首相接,第二条线段的尾与第三条线段的首相接,第三条线段的尾与第一条线段的首相接,由此得出“三角形”是封闭的这一概念,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只要我们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出它的独特感知优势,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就会将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高中数学电教教学论文 篇4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教学课程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相对来说难度系数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克服这样的难题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特别是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借此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利用电教媒体实现资源共享

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作为电教媒体的操作者,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要首先对电教媒体有所认识,明确电教媒体是一种工具,在教学中起着辅助作用,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很有帮助.因此,要主动掌握操作技能,并且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制作工作,在制作中要以吸引注意力和适用为原则,注重图片、声音、色彩的作用,掺杂一些幽默成分,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 在函数y = ax2+ bx + c中,a、b、c数值的不同对其图象产生的影响.

在几何画板中为a,b,c这三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数值,然后让学生根据数值计算出结果,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形式为学生做出图形效果,从而能够总结出a,b,c三个因素的数值对二次函数图象产生的影响.通过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素材资源库,可以在课后将这些教案放在校园网站或自己的主页上与人分享,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口授为主,传统的数学教学设备也只有粉笔、黑板和三角尺等,这些教学工具已经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个刻板印象,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十分枯燥,提不起兴趣.

随着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变.首先,由于电教媒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事物,因此十分好奇,于是产生了第一个兴趣; 其次,教师利用电教媒体结合图、声、文、色等材料可以触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形象而生动,激活了他们的第二个兴趣,也就是学习的兴趣,于是他们开始动脑筋思考问题.比如在讲到立体几何图形的时候,通过电教媒体的作用,可以把各种稀奇古怪的立体图形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图形的异同之处,从而很快地明白点、面、线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眼睛、头脑等器官,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许多的数学概念都十分抽象,这就加大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将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在讲到“集合”这个概念的时候,书中仅仅给出了一句话:“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很多学生看到这里就懵了,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含义,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或者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把它表示或阐述出来.利用电教媒体,将图形或字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白:一定范围内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者简称为元.像《阿Q正传》中出现的不同汉字、全体英文大写字母这些都可以称为集合.当然,其他数学问题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困惑和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旦突破了这些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其他中低档问题,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四、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止一种,可以从多个角度求解得出同样的答案.就拿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来讲吧,里面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值可以通过变换公式,将答案倒推出来,也可以按照原公式算出答案.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快速的演示,对各种解题方法进行参照、对比,哪种方法更灵活,哪种方法更简便就一目了然了.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观察、感知、思考和解答,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灵活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解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挥学生的另一种优势.

五、利用电教媒体拓宽知识领域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运用在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在内的诸多领域.所以数学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教师并不是万能的,许多数学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的水平极高,但当数学应用在其他领域时,可能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了.

当我们在数学教学问题中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媒体,查询相关资料,并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索,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更宽范围、更高领域的知识需求,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还能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友谊,教导他们“学无止境”.上述方法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希望同行予以指出并纠正.另外,笔者始终认为,电教媒体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它在教学前、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后的各个阶段都起着积极的调动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把握好利用电教媒体这个“度”,不能对它产生过于依赖的心理,毕竟电脑不是人脑,我们要吸取其中好的部分,摒弃那些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东西.

六、结束语

数学课堂需合理使用电教手段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电教手段逐步走进课堂。它那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直观新颖的强大功能, 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电教手段走进课堂, 彻底改变了过去一张嘴, 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思维活跃,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今, 电教媒体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反而成了教学的主阵地。电教媒体大量滥用, 整堂课像放电影, 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所云。表现为两大特点:

其一, 基本没有板书, 知识的阐述过程、典型例题的讲解、练习题目及解题过程、图形等等直接用“电子黑板”打出, 一页一页翻得飞快, 学生看都没看清楚, 更谈不上理解和记下来。没有现代教学手段时, 是“人灌”, 现在有了现代化手段加进了“机灌”, “人灌”加“机灌”, 学生怎么能吃得消, 更谈不上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 课件演示得太多、太细。有些简单的内容没必要用课件去演示学生就已经理解了, 或有些内容用传统的方法 (如折纸) 、简易教具去演示效果会更好;演示得太细就如同老师讲解得太细, 使得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 学生的思维同样得不到发展。

电教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如何将其灵活、直观、高效的优点极至地发挥出来, 使其优势能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服务呢?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督导员, 在平时听课、评课和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中相互探讨这个问题, 我觉得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把电教手段用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关键处, 而非整节课都不放过。

1)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 运用数学奥林匹克会徽, 勾股弦图组成的风车, 风车一转, 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电教媒体还原探索过程, 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探索方法。如今教材都强调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探寻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 用多媒体分割图形, 用动画旋转图形, 引导学生探寻勾股定理形成过程, 用感性来体验寻找真理的快感。

3) 运用电教媒体要能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 化抽象为具体, 化静态为动态。用多媒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实际问题用多媒体转化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能动的学会转化数学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 实际问题大风吹树折地, 求树高。很多同学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我用幻灯演示大树折地过程, 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树折地时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搞清了数量关系, 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把静态问题动态化,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运用电教媒体要有利于凸显数学课堂教学的主目标。所谓教学主目标是指一节课最主要的教学任务, 即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形成与提高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多媒体运用也必须围绕这一基本理念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作以恰当的引导、补充、评价和总结。多媒体运用只能对教学主目标起支撑作用、辅助作用, 促使学生理解内容, 生成技能。

高中数学电教教学论文 篇6

一、浓厚课堂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课堂氛围,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注全部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电教媒体技术具有趣味、形象、直观、生动, 声、 色、光、形兼备, 动静结合等优点。利用电教媒体创设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 抽象的数学具体化, 静止的画面生动化, 能使知识点化深奥为浅显, 化繁杂为简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二年级的《轴对称图形》一课, 课本提供了三幅图例:蜻蜓、天平和枫叶。教师可以根据本课内容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 将蜻蜓、蝴蝶、小鸟、飞机制作成动画, 将音乐、旁白插入到画面中, 使学生的情操在优美的音乐、多彩的画面中得到陶冶。再将实物图抽象成轴对称图形。这样既闻其声, 又观其形, 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协同利用起来, 使索然无味的知识变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在动中求知, 在喜悦中探索,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思维得到激活, 把 “要我学”自然而然转变成“我要学”,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课堂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学生是否能获得更多的东西 (知识和能力方面的) 。加大课堂容量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现代电教媒体技术具有传输信息量大、形式多样的特点, 它可以使知识的信息量加大输出, 又可以使思维信息量加大反馈。因为教师可根据需要利用电教平台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解答过程以及图形的转化、公式的推导过程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能将这些内容适时再现出来。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特点, 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 使得在板书、绘图以及不必要的讲解上的时间大大减少, 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展开联想, 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 从而加大课堂密度, 节省课时, 最大限度地取得最佳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操作、交流、讨论、推导公式。集体汇报时, 总结出如下推导过程: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进行转化后, 有的组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有的组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梯形、三角形, 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如果只是分组描述、演示, 其他组的同学很难看清楚, 并且明白、领悟。这时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就能直观、形象、连续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使学生易于理解。公式推导过程如下:

①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②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

③把圆转化成近似的梯形:

④把圆转化成近似三角形 (把圆平均分成10份) :

这种转化、推导的过程如果不借助电教媒体技术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而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出圆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突出了这些图形之间的本质属性, 化静为动, 变抽象为具体, 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不同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了更多的信息, 减少了信息在大脑中的转换时间, 还发展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经过自己观察、探索、概括的知识, 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深刻的理解记忆, 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在遇到知识的重难点时, 如果只通过教师简单的讲述很难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理解掌握知识。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应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制作课件, 直观、形象、连续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演示时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进行操控, 以便对某些需要强调、需要突出的对象进行特写。这样可以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把深奥的内容通俗化, 使学生豁然开朗。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 为了推导出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把圆柱沿着直径切成若干等份, 并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 学生能非常清楚地观察到“切割”和“插拼”的全过程, 并将转化前后两者的体积、底面积、高进行对比, 使之概括出转化后的长方体体积等于原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原圆柱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高等于原圆柱的高, 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样通过电化媒体的形象演示, 使学生认识到形变质没变的辩证关系, 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这堂课的重难点,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启迪学生思维, 提高数学素质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不善于观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能把生活中常见的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理论的问题具体化, 从而发现问题, 揭示事物的现象、本质特征或规律。

如《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其他形状 (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 行不行?为什么?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 学生很难理解接受, 在现实生活中车轮只有圆形的, 为什么不做成其他形状, 学生没有直接经验, 而运用电教媒体的演示,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若是椭圆形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忽高忽低, 无法保持稳定;若是长方形、三角形等车轮, 在行使过程中是跳跃式前进的。如果车轴不在圆心的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则歪歪斜斜地前进。这样借助多媒体进行对比, 使学生感受到了车轮要做成圆的, 车轴应装在圆心位置的道理, 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 也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因此, 利用电教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突破时空限制, 扩大观察范围, 能帮助学生从具体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这样学生的观察、想象、 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 电教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是一项革命性的进步, 真正使教师教得省力, 学生学得轻松, 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愿望。

摘要:电教媒体技术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采用先进的视听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的。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赅的解说, 让学生亲耳倾听, 亲眼目睹, 亲身感受, 更能多渠道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有利于激情、引趣、明理、导行, 能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电教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DB/OL].教育资源网.

[2]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湖北教育.

高中数学电教教学论文 篇7

关键词:电教媒体;数学;课堂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电教媒体,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烦琐的應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业负担,真正使乐学落到实处。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改进数学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电教媒体的功能在不断延伸和扩大,电教设施在学校逐渐普及。因此,把电教媒体引入数学课堂,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这一状况,我认为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把有些教材中的插图、静止的物体,通过投影的操作变成活动的东西。

二、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如,分数的意义,比的意义等;立体图形中,空间观念强,教学难点不易突破,教师必须运用大量的事例来说明。多媒体是电教常规武器,它解决了一幅挂图或一块小黑板容量小、不清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找规律”(四年级数学上册)中封闭与不封闭的问题时,我运用了课件:五个男同学围成一圈跳舞,如果站成一排,每两个人中间站一名男同学,需要几位来补充?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弄清封闭与不封闭的差异。从而突出了重点、难点,学生对找规律应用题特征已了如指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发展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同样用“画图”着色、闪烁等方式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个数;用三组颜色表示相对面、相对棱,用动画平移的方法将相对的面、相对的棱平移后完全重合,使学生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降低了学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难度,促使学生发现和掌握事物规律,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学就要学得实,又能灵活应用,同样的题目要善于变换角度思维,主动寻求新颖的解题途径。比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时,从课件上演示这样的两行图

△△△△△

○○○○○○○○○

问:○跟△谁多( ) 多( )个

跟△同样多的○( )

△跟○谁少( ) 少( )

引导学生说出题意,让学生在几次反复变化比较中得出解题思路,使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概念,然后总结两种物体比较多少时,多的一种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中和少的同样多数量,另一部分比少的多几个(比多的少几个)。从图中可得出○比△多4个,△比○少4个,所以要用减法算。这样通过渗透思路列出式子9-5=4。再如,在教求相差数的应用题时,我同样注重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区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既省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在愉悦的环境下轻松自如地上完一节课,不仅掌握了新的知识,而且达到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目标,课堂时间也得到了充分、科学的利用。

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的合作探究教学,营造一种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里的成员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切割、拼补、拼摆等,然后由小组代表到视频展示仪上交流结果,在这个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的交流过程中,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互相启发和补充,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自己发现了好几种方法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虽然有的比较繁琐,但是他也在动脑思考,有创新的意识,是值得赞赏的。

高中数学电教教学论文 篇8

关键词: 电教媒体 幼儿园 数学概念教学 教学应用

由于幼儿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幼儿园阶段是他们初步接触数学知识的时期。许多的数学概念对于幼儿而言,较抽象、难以理解。利用电教媒体,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形象化,让原本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有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知识。笔者结合自身丰富的幼儿园数学教学经验,从以下方面探讨了电教媒体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一堂好的课,在开篇就应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做个“热身”。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巧用电教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幼儿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例如,在《物体画》这一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倘若教师确定了要画猴子这一形象,就可以在课前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绘画步骤搜集整理出来,并制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幻灯片将这些画面播放给幼儿观看。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中的图片,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课堂上,从而有利于幼儿学会利用绘画描述物体形象。教师通过电教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概念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幼儿由于年龄小和心理不成熟的特点,数学概念对他们而言过于抽象,利用电教媒体,利用图片、音乐、文字等内容构成的具体形象,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启发幼儿的思维。例如,在进行“计数”这一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数字儿歌播放给幼儿听:“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能听话,4像小旗飘呀飘,5像秤钩来计量……”清脆的儿歌,一方面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成形象直观的数学知识,加深幼儿对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使得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1]。

三、利用多媒体区别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中,有许多知识容易混淆,有些数学概念只有一字之差,幼儿理解得不透彻,就无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例如,在“顺数和倒数”这一节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更好地区别这两个数学概念。教师可以呈现鸭妈妈带领七只小鸭子在水中直线游的景象,且规定前进的方向是顺序,其中鸭妈妈是1号,身后的小鸭是2号,3号……一直到8号,假如有一只天鹅无意游入了鸭群,请问顺数的话,天鹅该排几号?倒数的话,天鹅又该排几号?幼儿通过观看幻灯片上的景象,结合所学的数学概念知识,分析出了天鹅的具体位置,也明白了“顺数和倒数”的含义。通过利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区别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四、利用多媒体,抓住概念重点,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知识。

数学概念有着高度概括性的特点,教师在对有些数学概念进行讲述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抓住关键词,能让幼儿对相关概括性概念知识的认识变得具体化。例如,在幼儿园数学概念中,“归类”指的是“把物体按照类别进行归类”。教师在进行“归类”教学时,要抓住这一数学概念的关键词,即“按照类别进行归类”。同时,幼儿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加强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所谓的归类,可以根据颜色进行归类,也可以根据事物的大小或者形状进行归类,还可以根据事物的特性进行归类。幼儿教师在这一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不同颜色、不同类别的水果展示在屏幕上,让幼儿说一说屏幕上的红色水果有哪些?绿色水果有哪些?而苹果有多少个?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积木呈现在屏幕上,让幼儿找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通过鲜明的展示,幼儿对“归类”这一数学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利用多媒体巩固数学概念知识。

在幼儿学了正确的数学概念之后,还应该通过相关的必要练习,使其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數学概念。由于多媒体有着快捷、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帮助幼儿解答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所有的概念知识集中在板书上[2],这样有利于幼儿巩固概念知识,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对于幼儿学习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幼儿园数学概念教学中,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增强了教学课堂的直观性,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知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俭华.妙用电教媒体让数学概念教学插上双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40.

高中数学电教教学论文 篇9

莲花小学

潘红云

教学的改革,技术的更新,是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差,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若单靠老师的讲解,效果肯定不怎么好,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系列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下面,本人就此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提几点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的情境之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一年级学生具有好玩、好动、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用数学金色的秋天时,如果单凭老师讲解,学生学起来很枯燥,于是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一开始就出示没美丽的秋天景色,一下把同学们就带到来大自然,让他们在摘石榴,摘向日葵,到河边看小鱼的过程中学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都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他们觉得是在秋游,而不是在学枯燥的数学。

二、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加强直观,又有利于抽象概括,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表现在小

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往往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此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可以很容易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这样形象、生动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将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图、声、像兼具的动态教材,教学内容范围的扩大,更新速度的加快,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新的灵感,进而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我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估计有多少只羊时,一开始大部分同学都一只一只地数,我利用课件把10只羊圈起来,这样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圈了,有的把10只圈起来,有的把20只圈起来,答案很多。

四、丰富练习形式,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传统的数学练习只是数字与文字的组合,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易产生厌恶心理。运用多媒体形、声、光、色的综合优势,恰当、适量地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型开放式练习,让学生轻松自如的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对新知进行强化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我在学生探究新知后,利用多媒体显示出一位老爷爷站在一棵苹果树旁,树上结了许多写有算式的大苹果,树下有4个竹筐,筐上写有答案。然后请学生用鼠标来帮老爷爷“摘”苹果,如果点击对了,那个苹果就会掉到筐中,老爷爷会说:“你真棒,继续努力!”如果点击错了,苹果就不会掉下来,老爷爷会说:“不要灰心,再好好想想。”像这样利用多媒体设计具有趣味性的练习,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练习是负担而产生厌烦情绪,而且还会怀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练习,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五、搭建教学平台,让学生更好的展示自己

小学生很喜欢表现自己,总想把自己的成果与同学分享。得到同学的认可觉得好高兴。如我在教学数的组成时,让学生用小棒摆出35,看谁最快,并且要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同学是一根一根数 的,有的同学是先拿3捆,再摆出5根,于是我就请快点同学到讲台上的展示台摆,这样利用榜样的示范,同学们一下就学会了。我再让生摆出49,谁先摆好谁就上台展示,这样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随着提高了。

六、实现因材施教,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最先进的学习工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运用虚拟的场景去操作、探索、发现规律、验证猜想,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参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推动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意识。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差生放慢速度。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的场面,每个学生都在自觉地寻求知识发展自己,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相应得到提高。

总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关于数学电教研究的论文 篇10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并且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通常在理解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也是教师着重强调的。这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通常会向学生介绍其概念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口述的方式来完成,其专业术语较强,学生无法深入的理解,导致这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果针对这些难点、重点知识采取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了解例题的解析流程等。例如,教师在讲解“不等式”的时候,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将其解析过程、解题思路展现出来,并将其解题的步骤详细的呈现出来,以便让学生了解不等式之间是怎样转换和求证的。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进行教学,不仅浪费板书时间,还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电教手段教学,缩短了板书时间,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跟着电教手段的解题步骤以及教师的讲解来分析例题,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识点。

二、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是枯燥、抽象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将电教手段运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数学知识。电教手段可以将数学知识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方式展现出来,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学知识的变化与内在联系。学生通过图像、动画等途径了解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降低知识难度,让学生更加轻松掌握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函数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每个环节中。

三、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能动作用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出教学方法与流程。例如,教师在讲授锥体体积的时候,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将三棱柱分割成为三个体积相等的三棱锥,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锥体体积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主动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以及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作用。

四、结语

在高中数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教学,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数学知识点,将难点问题简化处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动思维能力。

作者:陈举 单位:长春市第十中学

上一篇:胃肠及周围病变下一篇:启动学海搁浅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