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十篇

2024-09-09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篇1

值得一提的是, 我县已完成浦江宗谱数字化工作, 经统计, 有宗谱280 多种, 500 多部, 2600 多册, 大部分都载有家训、家规, 最完善的是郑宅镇“江南第一家”的《郑氏规范》。

我们郑宅拥有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易于开展家训传承活动。因此, 2014 年8 月20 日, 县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局、郑宅镇党委、政府和郑宅中小在东明村文化礼堂举行“我们的家训———立训仪式”活动。与会来宾有:县政协原副主席、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郑可喜同志, 县文明办主任方汶主任, 县教育局普教科科员傅江英同志, 县文联副主席方钢军同志, 郑宅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朱建生同志, 郑宅镇党委委员杨珊岚同志, 东明村支书郑宏建同志, 东明村主任郑雨佳同志。郑宅中小配合镇政府组织全村50 多户家庭参与本次活动, 家长朋友们带着已经上学的孩子全程参与。

本次活动分为五个环节:述训———书训———展讯———践训———挂训。即由郑可喜同志讲述、解析“家训”, 由4 位书法家为每户家庭现场挥毫“书训”, 由每户家庭手持作品一一上台“展训”, 由家长代表郑宏建同志发言“践训”, 最后由各位领导到家长代表家中, 亲自为他们“挂训”。

正如郑可喜同志所言:一辆车, 需要方向盘才能开好;一个家, 同样需要“方向盘”, 它便是我们的家训, 它指引我们通往正确的、更好的道路, 这样我们的人生不会走歪路。

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关工委永恒的主题。为更好地落实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 联系我校所在的郑宅镇, 古称郑义门, 又称“江南第一家”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 , 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数年来, 我们一直把孝义、家训家风教育列入学校的重点工程, 并从以下几个层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注重环境布置, 营造孝义氛围

整个校园随处可见孝义事迹的踪影, 营造了一个传承孝义美德的校园文化氛围。每个教室里, 都展出了每位学生的家训家规内容, 供学生们互相借鉴、学习和监督。学生徜徉其中, 耳濡目染, 受到良好的孝义品德熏陶。

二、开展教研科研, 传承研究孝义家训内涵

1.教研活动。学校每学年开展以“孝义”“家训”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诵读经典诗文弘扬孝义文化”的镇教研课活动。

2.课题研究。2008 年以来, 我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 弘扬孝义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相关课题研究, 将学校的常规教学与孝义教育合二为一, 融为一体, 该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市县级奖项。2014—2015 年, 我校有关家训的课题中, 1 个课题获得县级二等奖, 2 个课题获市县级立项, 1 个课题申请省级申请立项。

三、研发校本课程, 实施孝义家训教育

2007 年暑假, 我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编辑了校本课程教材《诵读经典诗文弘扬孝义文化》, 共六册, 每学年使用一册, 四年级为《郑氏规范》。

四、开展多彩活动, 丰富孝义文化

我校对孝义家训教育计划有明确要求:一要明确活动时间, 二要明确活动的组织方式。不仅要在学生层面开展, 还要在教师层面和家长层面深入开展。

1.利用国旗下讲话, 表扬每周日常行为表现突出的学生, 树立榜样。

2.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开展孝义活动。

3.每学期开展班级、校级“孝义之星”和“孝义家庭”的评比、表彰。

4.开创教育阵地。利用江南第一家这德育阵地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如, 义务社会劳动、祭拜宋濂墓、参观郑义门等;

5.我校孝义课程教研组根据郑氏规范, 在金华市老艺术家的帮助下, 创编出一个节目———音舞快板《孝义美德代代传》, 该节目现已成为我校传统节目。

6.开展“知礼节, 行孝义”主题感恩教育活动月。如, 重阳节、母亲节等, 促进我校“孝义”教育的不断推进。

7.深化“我的家训”系列活动。由学生和家长共同撰写自家的家训小故事, 进行班级内分享;再由班主任推荐最优秀的家训小故事, 按年级、班级顺序依次进行全校分享, 并通过校园广播让全镇人民都倾听优秀的家训内容和故事。

8.由镇校合作, 收集所有优秀家训素材, 编辑《我们的家训》读刊, 通过《郑氏规范》将优秀内容进行推广。

9.每学期, 我们组织全校师生, 在操场上进行孝义经典美文诵读, 营造书香校园, 传承千古文明, 享受诗意人生。

通过开展活动, 弘扬孝义文化, 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与修养, 还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与知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又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科研的开展。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篇2

一、保护与传承

利用工业观光游促进市民了解技艺流程

2009年,牛栏山酒厂继续坚持开展工业观光旅游,邀请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等社会团体及普通消费者来厂参观,向其形象、系统地展示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的操作流程和历史文化,全年共计接待观光游客约172817人次,使社会大众充分了解了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并为此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组织撰写书籍扩大项目影响力

为了更加真实地记录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价值,牛栏山酒厂组织撰写了《牛栏山大酒坊—史鉴篇》,详细描述了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形成基础及由清代至今300余年的发展历程和史料对此项技艺的记载。特别邀请中华老字号、北京老字号多位专家及酒业专家、老烧锅传人担任顾问及编委,确保了此书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现已印制万余册,将陆续发放给来厂参观考察的重要人士。

与专业公司合作保护传承链

牛栏山首先确定了人才保护的三条线:即提拔善于沟通、精于管理的职工进入管理层;对创新意识强、学历高的科研岗位员工,鼓励其向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发展;对学历低、从事酿酒技术工作的员工,督促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给所有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逐步建立起企业自身的“牛二学府”,针对部分传承人技艺能力强、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理论知识薄弱等情况,聘请白酒酿造专家、高等院校老师来厂讲课培训,成绩优异者可以获得学府颁发的相关证书,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者同等待遇。并在传承人中择优聘请实践能力强、有一定理论基础的老技师担任学府实操老师,给予补助津贴,向年轻学徒传授技艺关键环节。所有被国家、北京市、顺义区以及企业自身认可的传承人,均可领取不等数额的传承人补贴。

东扩300亩促进非遗项目产业化

为了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 牛栏山酒厂于2009年正式开始实施东扩项目。现已在酒厂东侧新打深井一口, 井深400米, 日可供水2400吨。其水质经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检验, 已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的标准。其中锶含量为0.528 mg/L (规定指标值锶≥0.20 mg/L) 、偏硅酸含量为25.1mg/L (规定指标值偏硅酸≥25.0mg/L) , 均高于矿泉水规定指标值。随着东扩项目的实施, 将建成北京地区最大的生物教学实践基地和酒文化馆。还将建成集研发检测为一体的科研大楼, 深入研究微生物发酵机理与基酒质量关系, 研究大曲制作和酒醅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消长规律以及微生物生态关系, 并应用现代化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进行风味物质分析, 为传统手工技艺的科学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与发展

1、创新思维提高白酒产量

白酒酿造涉及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众多学科, 对生产环境要求十分严格。秋冬季节, 各种发酵条件容易控制, 是白酒生产的最佳季节。而夏季, 由于温湿度较高, 微生物活动频繁, 杂菌容易滋生, 加之其它因素的影响, 白酒生产处于不利环境, 大多数白酒生产企业都停止生产。牛栏山酒厂老技师通过对生产环境的仔细观察和平时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发现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发酵容器——地缸, 具有容量小、散热快、封闭严、卫生条件好的特点。特别是卫生条件好就减少了外界杂菌的侵入, 为夏季正常生产提供了可能。因此, 大胆提出夏季利用地缸酿造原酒,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高温给酒醅发酵带来的不利因素, 保证了生产不掉排。

2、靠科学分析论述传统工艺独特

牛栏山酒厂在2009年引进世界前进的分析检测设备,包括气相色谱仪,配FID、FTD和ECD检测器、附有顶空自动进样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固相微萃取仪等,建立质谱分析检测室及其配套的样品前处理室,将积极开展白酒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以及酒中有机农药残留(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重金属元素(铅、锰)、增塑剂等食品质量安全指标的全项检测。并且规划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对牛栏山二锅头酒的特征成分及未知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建立属于自己的白酒特征风味成分谱库,这将为传统工艺产品的科学化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007年4月,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牵头组织,相关院校、研究单位、企业共同参与成立了“中国白酒169计划”项目,牛栏山酒厂作为白酒行业骨干企业加入了此次研究计划。2009年,重点围绕牛栏山二锅头特征风味物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利用G C-O技术,综合运用香气强度法、梯度稀释闻香法等分析手段,找到了牛栏山二锅头特有的一批重要风味化合物。“169计划”填补了白酒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微生物生物学、分子酶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围绕白酒产业共性的、关键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建立了以风味化合物定向的功能微生物和酶技术平台,对年份酒、白酒中微量成分、白酒中风味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突破。

3、节能减排保护非遗项目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牛栏山酒厂为保护酿造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所必需的地下水资源,自2002年就开始实施中水再利用工程,现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500吨/天,处理后的中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可以重复利用。现厂区30亩绿化用水、锅炉除尘器降尘用水和原煤的喷淋用水等都使用处理后的中水,减少了地下水的提取量,从2000年的71万吨降到2009年的44万吨。

三、展望与建议

近几年“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在牛栏山酒厂的保护和传承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然,发展的非遗技艺也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飞速增长。牛栏山酒厂的销售额由2006年6.4亿元、2007年10.46亿元、2008年15.2亿元增长至2009年19.1亿,三年之间增长三倍。“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人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不但受到更大程度上的重视,而且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过程之中,牛栏山酒厂也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做法:

1、重视“传承人”的作用

首先, 技艺的传承需要人。需要由传承者向承传者进行口传心授地教授, 才能使技艺不失真地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虽然现在国家、政府加强了对传承人的保护, 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并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津贴, 但是, 一个企业真正能被认定为国家级、市级、区级的传承人毕竟是占所从事此项工作员工的少数部分, 绝大多数从事此项技艺的员工没有被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为传承人, 他们的保护和发展就要依赖于企业。但是企业也不能够不加选择地、一视同仁地给予所有从事此项技艺的员工特殊政策, 不然, 在此岗位的员工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懈怠情绪, 同时也造成其他岗位员工的不满。牛栏山酒厂也在探索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所从事此项技艺的员工中选拔优秀者, 企业给予认定, 成为企业所承认的传承人或者承传人, 享受津贴补助。同时规定其义务和职责, 定期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不合格取消其资格, 这样, 既可以对优秀的传承人进行保护, 也可以促进青年员工学习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积极性, 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传承人。

其次, 技艺的保护需要人, 企业的管理者对此项技艺的重视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艺的保护和发展。牛栏山酒厂党委书记、厂长李怀民自身也是从酿酒工人岗位上一步一步成长为企业管理者的, 并且也是首批“中国酿酒大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以他对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高度重视, 进而保证了此项技艺发展的有利环境。

2、积极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保护体系

牛栏山酒厂提出的“传承链”概念其中一部分就是法律保障体系。无论是技艺、传承人乃至最终生产出的产品,都需要依靠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才能有力、有理、有利地保护。牛栏山酒厂要求“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人和承传人在认定的同时都需要签署三方协议,明确其职责和权利,对属于企业机密的内容严格规定,传承人任职期间及离职以后不得使用、泄露商业秘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非遗技艺不会因人员的流动而有所损失。

为了切实保护“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牛栏山二锅头,酒厂积极将“牛栏山”商标申报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加入马德里公约,在海外31个国家、地区进行注册,有效地防止了假冒、仿冒牛栏山二锅头酒行为的发生。

总之,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类的保护都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为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势必将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过度商业化,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质。因此,应当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评比保护情况,对不合格者,取消其保护资格;对保护得力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篇3

关键词 遵义 红色文化 民族精神

一轮红日抱娄山,千里乌江忆往昔——遵义,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孔子编撰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有云:“无偏无陂,遵王之义”,不但记载了遵义名称的由来,而且还可见遵义作为皇家之地在政治、地理、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几千年后,遵义再一次作为历史事件——“遵义会议”的发生地,被载入史册。

1935年1月15日-17日,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纠正王明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领导错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在危急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解决路线、方针、政策的开端,标志着我党从幼年走向了成熟。遵义,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它凝系着我国红色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以红色历史文化为载体,弘扬民族精神

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不胜数。红军纵横二万五千里长征,其间转战了遵义的十多个县(区),一百五十多个乡(镇),遵义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红军的足迹,三千多红军将士埋忠骨于黔山播土。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娄山关激战......红军在遵义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极为珍贵,不可复制。我们应该将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记录和传承下去。组织编撰红色历史书籍、增办刊物,审批创建红色历史研究中心,通过学术规范、补充历史;建立网站、增设报纸板块进行专题记述,通过对老红军的访谈、民间材料搜集,以媒介为载体,扩大遵义红色历史文化的影响,对红色历史进行宣传;以电视纪录片和电影、电视剧的形式,真实再现当时历史,以简单易行的方式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英雄形象;编排谱写大型歌舞剧、话剧、歌曲、地方戏,以民间艺术的形式,增强红色历史文化的感染力,党史人物、事件的故事性以及艺术性,进一步加强党史等文化研究、宣传的力量。

二、以红色旅游文化为载体,弘扬长征精神

革命先烈通过一个个历史故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以每个遗址为中心,建立旅游文化基地,以立体的形式将革命先辈的精神赋予载体,并突出不同的精神主题。通过瞻仰革命先辈的遗物、遗迹,将人们带入当时的场景、当时的年代、融入当时的社会,缅怀抗战先烈,感受创业成长的艰辛、深刻体会长征中红军战士的惊人毅力和伟大精神以及遵义地区不可估量的历史地理意义。

遵义会议会址作为长征走上正确理论路线的开始,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宣传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坚定信念、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四渡赤水纪念馆作为彻底扭转红军被动挨打局面,展示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战绩,宣传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战斗精神;娄山关战斗遗址作为长征实行正确路线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我党迈出成熟第一步的标志,以历史事实证明了认清道路,坚定信念,是最后成功的关键;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埋葬了无数的红军烈士,在陵园中可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苟坝会议会址是继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思想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再一次得到巩固的会议遗址,正因为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得到全党全军的肯定,才能有最后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红色旅游第一街红军街作为现代仿古建筑群,融入了现代经济产业链条,更加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

三、以红色地域文化为载体,弘扬遵义精神

红军长征在遵义不仅留下了一个个文化遗址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如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土司文化、建筑文化、诗乡文化、杂技文化、辣椒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更为遵义人民留下了代代相传的遵义精神。遵义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党我军长征精神的代表,同时遵义还代表着历史的转折、生命的希望。所以要以遵义为地域载体,将沉着稳重、奋斗不息、摆脱困境、转危为安融为一体,展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让祖祖辈辈在遵义这块土地上生存、发展和传承下去。以遵义精神为主体,举办和修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纪念日、大型活动和城市雕像,将红色文化孕育到城市建设之中。将这种精神塑造成为城市印象、人民的精神风貌。

遵义——承载着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体现了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伟大精神。我们应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充分发挥遵义红色资源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遵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把遵义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特色城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遵义也必将不负历史的重任,承载着红色文化,为我国科学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国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洪圣达.运用遵义红色文化有效教育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6).

[2]黄超.关于遵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才智.2009:(22).

[3]张鹏建.红色遵义[J].文化月刊·遗产.2011:(7).

基金项目: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立项编号:ZSHJD1204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篇4

少九 王子昱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一个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她的历史、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当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生活,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包罗万象,有古老迷人的汉字,有充满智慧的《论语》,《孟子》,《道德经》,有文学的四大名著,有数学的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将来也会持久深远地影响着下一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我就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就像看到“神州七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亲的怀抱,看到奥运会赛场上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住。1

这泪花代表了我们对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感动,这力量有一个崇高而伟大、流芳百世,传颂万年的名字——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在我国历史上,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现代的中国,除了国力强大今非昔比,国际形象良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和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也打动了世界。作为代表祖国未来的新一代,让我们认识中华文化之根,熔铸中华民族之魂,让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篇5

一、“庙会”和钢琴组曲《庙会》的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中的“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 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 在近代中国民间也有逛庙会的传统。其形成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密切关系, 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 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较早的庙会仍然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 “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 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 这时的庙会即得名“庙市”了, “庙市”成为中国集市贸易的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 又在“庙市”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 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久而久之, “庙会”演变成人们的节日, 特别是春节期间的活动。

早在一九五五年, 学生时代的蒋祖馨已展示出作曲技术、民族精神于一身的优秀素质。他童年、少年时期生活的成都、重庆都有庙会、集市, 四川“剑门山庙会”和“文昌庙会”是两个主要的大型庙会。后来他到了上海学习, 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庙会依旧盛行, 这些生活经历使他积累了创作素材, 大学期间他创作了钢琴组曲《庙会》一鸣惊人。由于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 所以作品始终贯穿着一条民族精神的命脉, 具有民族民间的纯朴之美。1

钢琴组曲《庙会》是作曲家蒋祖馨以他本人对“庙会”“庙市”的亲身了解和深刻体会, 用音符创作出来的钢琴水墨画卷。作曲家通过对《庙会》组曲的创作, 使中国民间音乐与乐器之王钢琴完美统一, 把中国民族民间的风土人情推上了大雅之堂。《庙会》组曲是以描写近代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娱乐, 节令, 祈祝平安等内容为背景的钢琴组曲。该组曲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活娱乐方式。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音乐素材, 完全没有祭祀活动的影子, 这说明此曲是表现活动题材的作品。这首作品是蒋先生在逛“庙会”和游“庙市”的所见所闻, 描述的是人们逛庙市时所看到的、所参与的娱乐活动的具体情景, 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喜爱和完美表现。

《庙会》组曲为标题性组曲, 由五首作品组成, 分别是《艺人的小调》《二人舞》《老人的故事》《笙舞》和《社戏》。《庙会》组曲在弘扬民族性、展示本民族音乐语言、把钢琴作品和中国地方音乐有机结合等方面可谓大气磅礴, 浑然天成。

二、《庙会》组曲之《艺人的小调》

按照作曲技法, 《庙会》组曲的五首乐曲是标题性音乐。该曲是第一首乐曲, 有明确的标题《艺人的小调》, 而没有具体标出是怎样的艺人, 哪一行的艺人。在中国民间的三百六十行中就包括艺人这一行业, 艺人又分为若干种类, 如吹糖人的、说评书的艺人等等。

经过对作品的分析, 从该曲的音乐表现和旋律走向, 《艺人的小调》描述的应该是说唱艺人, 具体可以在旋律中找到答案。从此曲的第一小节、第二小节、第五小节和第六小节的最后一拍, 都用了同一个和弦, 或者叫“和声音群”, do、mi、sol、la、do。假如去掉该和旋的la音, 这个和弦应该是bE宫调式的主三和弦。加上这个la音, 就是作曲家运用的和声音群, 把这个和声音群与古典和声连接套在一起, 很显然有些勉强。从这几个音组合起来的音响效果, 加上这个和声音组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片段反复出现的意图看, 作曲家很明显是刻意模仿中国民间的类似打击乐器的一种声音。如果我们把这个和声音组发出来的声音假设为“况”, 这个“况”与旋律相结合, 这个类似于“说唱”的句子就清晰可见了。下面把《庙会》组曲中《艺人的小调》前面六小节的旋律与和弦一起写出来。

看过这段乐谱后, 艺人的形象则较明显的展示出来, 我们甚至可以为这段钢琴曲的旋律填上词, 来复原作曲家心中艺人的形象。

据四川“剑门山庙会”和“文昌庙会”记载, 民间有说唱艺术的“金钱板”和“四川清音”都有属于这种边唱边说边打的民间艺人, 即属于《庙会》组曲中《艺人的小调》的背景架构。我们从《庙会》组曲中曲名的原型、旋律的发展和弦音重复使用等技法上, 分析复原了作曲家创作素材的背景, 展示了《艺人的小调》的民族性创作动机, 使人们从中体会了作曲家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以及作曲家本人的思想境界。

俄罗斯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 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而别人被这些感情所感染, 也体验到了这些感情”。2

作曲家蒋祖馨通过对钢琴组曲《庙会》的第一首《艺人的小调》音乐形象的描述, 生动地把他所感受到的艺人, 用钢琴的艺术形式, 传达给了更多的中外听众, 把中国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用世界通用的手法展示在人们面前。

三、《庙会》组曲之《社戏》

《社戏》是庙会组曲的第五首乐曲, 是《艺人的小调》的孪生姐妹, 但《社戏》的背景比《艺人的小调》有更深一层的戏剧文化的生活背景。钢琴曲《社戏》是作曲家蒋祖馨对绍兴等地区的社戏深入观察, 亲身体验, 深刻了解的情况下创作而成的。让我们与《艺人的小调》采取同样的方式, 来了解钢琴曲《社戏》的原型参考剧种“社戏”。“社戏”是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 “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社戏”就是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大部分地区以庙会戏为主。庙会戏是指各种神道, 如关帝、龙王、包公、火神、城隍、土地公等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中, 首位就是庙会戏, 后面还有节令戏、祠堂戏等。庙会社戏以传统的越剧为主, 还有绍兴莲花落的笃板等。

音乐美学的研究学者们认为, “境界”和审美趣味相通相关, 对音乐韵味风格准确把握, 就把握了音乐的灵魂。蒋祖馨先生通过对生活中的“社戏”深入了解, 准确把握, 包括对社戏周边环境的深入了解。社戏演出环境:“戏台上放着道具, 大喇叭在独自叫着, 戏台前站着一些中年人, 后面是坐在高凳上的老年人, 淘气的男伢互相打闹, 嬉笑, 哭闹, 吆喝声构成了这幅热闹的图画。”作曲家把这幅图画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并且恰如其分, 身临其境。

钢琴曲《社戏》的主部主题的第一句主旋律就把右手E宫调式的la音加上了还原记号, 也就等于第一个和弦就把la这个音降低了小二度, 这个六级的降低如果理解为和声大调的降六级就理解错误了, 这个E宫的降la和上面的音形成了增三和弦, 与左手的Ⅰ级四六和弦同时使用。左右手两个和弦的低音形成了极不协和的小二度。这种不协和和弦的刻意应用, 很准确的表现了前面讲的社戏演出场地那种混乱的画面。这种和弦的用法表现了对西洋和声的创造式应用, 是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典范, 这种把和弦尝试性的应用, 表现的是作曲家心中的社戏, 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 这种习惯是真实的, 是不可随便改变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的美表现出来?作曲家蒋祖馨采取了用两组毫不相干的和弦, 创造性地表现出了这种场面。

钢琴组曲《庙会》之第五分曲《社戏》, 除了从头到尾贯穿着不协和的和音组以外, 它的第二大特点是戏剧性的主旋律和不规律变换拍子的出现, 这些都表现了社戏这种剧种的音乐结构不够严谨的方面。 (下面是简化了的乐谱, 意在解读旋律、节拍的不规律性)

上面这一段主旋律在第十二小节至第十三小节有所发展, 把主部主题展开了, 发展部前面的九个小节与主部主题完全相同, 即同样的旋律, 同样的变换拍子。后面的旋律包括和弦是前面四十小节发展变化出来的。有的是用重复的手法表现音乐的。

钢琴曲《社戏》通过对庙会中的社戏, 运用写实与写意的手法表现音乐语言, 不求工细, 注重形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把庙会中的社戏用钢琴演奏的方法表现出来, 巧夺天工。用钢琴曲的优美旋律, 表现了戏剧的唱、念、做、打, 同时还能使人感受到看戏人群所发出的拥挤和吆喝的热闹场面。

艺术哲学理论认为, 音乐、绘画、诗歌、电影、小说等艺术, 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它们把生活中的背景元素作为艺术创作的内在思想动力, 并把这种元素进行加工, 发扬光大, 让其成为对人类产生美感的艺术作品。4作曲家蒋祖馨通过钢琴组曲《庙会》中的五首乐曲, 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民间生活、娱乐、庆祝等生活方式, 用钢琴曲对民间音乐与民俗风情进行生动描绘,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摘要:“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的风俗, 也是我国历史上主要的集市贸易之一。钢琴组曲《庙会》是作曲家蒋祖馨凭借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用音符创作出来的钢琴水墨画卷, 作品融入西方作曲的风格, 是传承西洋技法、弘扬民族精神的宏篇大作, 巅峰之章。

关键词:庙会,曲式,和声,西洋,民族

参考文献

[1].邹丽.独辟蹊径.锐意创新--蒋祖馨钢琴作品浅探.[J]音乐探索.2011.1:93-96.

[2].宋瑾.《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8

[3].中国音乐家协会编.《1949—1979钢琴曲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

[4].顾建华.《艺术鉴赏》.[M]北京出版社.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篇6

传承传统中医,创新弘扬国粹

梁德榜既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医师。他的医术师从当地名医杜成序老先生,而杜成序老先生则家传五代并师从民国时期南宁名老中医伍绍岐(留法人士,广西中医学院鼻祖、第一代教授、内科系创建者),得到伍绍岐先生中医临床、用药的真传。

在杜老先生的传授下,梁德榜在20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努力挖掘历代名医医术,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中医科研成果,探索中医药临床新经验。在具备了严密的中医辩证思维和丰富的中医药临床实践基础上,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以师传的医术为基础,根据临床需要把疗效显著的30多部中医教材或名著电子化并剪辑成了《中医药方精选网》。

在网站中,梁德榜医师借助灵活的网页链接将中医辨别病人体质、诊断病情的基本方法及中医治病的遣方用药的辩证思维有效揭示出来,将师传的中医药方灵活加减变化的规律有效地展示,将师传的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该网站使中医师开处方的繁杂的脑力劳动变成简便,有效地提高中医师开处方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了中医学习与使用的难度,让中医医术通过网络有效地传播。

创建网站,彰显中医之奇效

梁德榜创建中医网站的原因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中医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是静态的纸张无法把动态的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有限的篇幅无法把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现行的中医教材不利于灵活的中医辩证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的传播与学习。中医书籍智能化与中医传播手段的改进,势在必行。

《中医药方精选网》是在杜老先生指导下创建的,以30多部中医教材、名著为基础,是一个中医辩证思维严密、有170年临床经验积累、疗效显著的中医网站。临床医生既能快速地精准地找到对症的药方,又能结合病人的体质与病情灵活使用药方,从而有效地使用中医药,提高疗效,使古老的中医在网络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该网站开通后便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推荐,现已成为广大中医师、在校学生、药店中医工作人员、网友、病友学习中医和治疗疾病的网络平台,为基层诊所、药店、网友提供较规范的中医医术服务,向广大民众宣传中医、推广中医,为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中医在新时代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传承民歌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篇7

一、陕北民歌发展及其传承困境

陕北民歌发源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坚毅,用他们的智慧凝结出宝贵的陕北民歌艺术。

陕北民歌之所以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与它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分不开的。从内容、题材上看,陕北民歌包含广泛,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万象、风俗礼仪、爱情家庭等劳动人民能够触及到的方方面面。记录着陕北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孕育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与追求。与内容相对,陕北民歌在体裁上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其中,有与生产相关、带有劳动节奏的号子;有自由奔放、直抒胸怀的信天游、山曲;有叙事陈情的小调;有打坐腔、耍丝弦等丝弦小调;有红火热闹、亦庄亦谐的秧歌大场子、旱船、小场子、转九曲等社火小调;有猜拳调、酒曲,祈雨调、神官调等风俗小调;有催眠谣等儿歌,还有哭丧调、吆牛调、叫卖调等生活音调。陕北民歌的结构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句式与四句式两种。上下两句形成一个小段落,两句一个韵脚,自由变化。调式方面,最具典型性的是建立在商、徵、羽三种五声调式的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上下方五度构成的双四度叠置音调。

陕北民歌走出黄土高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在张振涛的《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一文中,他将二十世纪陕北民歌的兴衰起伏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伴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冼星海、李焕之、吕骥、刘炽等进步音乐家追随革命的步伐来到陕北、来到延安,他们在这里发现了陕北民歌这座还未被发掘的艺术宝藏。《东方红》《三十里铺》《绣金匾》《南泥湾》《翻身道情》等流传广泛的陕北民歌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发掘、传承的。陕北民歌第一次突破地域,风行天下,汇集而成的区域音乐概念,被郭兰英、王昆等表演艺术家演绎为经典,响遍全国,持续半个世纪,久盛不衰。第二个阶段,建国伊始,中国艺术代表团参加布达佩斯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陕北民歌与陕北秧歌在此次联欢节中大放异彩,民歌第一次起到了如同1949年后一系列国家行为起到的撑起中国人精神的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天明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人生》中采用《天下黄河几十道弯》《走西口》的曲调,大获成功。无独有偶,1989年,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也运用了陕北民歌音乐元素。随着影视作品中陕北民歌的启用,陕北民歌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次陕北民歌的兴起还伴随着寻根的热潮,歌手们涌向熟悉而又陌生的黄土地。西北风的大获成功,不单在于重新唱出了陕北,还在于形式感上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第四个阶段是在21世纪初,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们开始寻找精神的家园与回归。陕北民歌以其原生态的特质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基本完成了经济积累的起飞阶段,开始向更高台阶迈进,对物质的焦虑开始转换为精神焦虑。学术界再次把目光转向传统,喊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兴国学”的口号。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与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意识、审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陕北民歌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面临逐渐消亡和灭绝的危机。具体说来,首先,黄土地上人们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了以往陕北民歌所具有的诸如民俗、娱乐、情感表达媒介等功能从客观上弱化或消失。其次,多种文化的冲击、涌入,使得黄土地上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转变,陕北民歌不再是他们精神上的唯一选择、首要选择。“这样一朵民族民间艺术奇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通俗流行文化无限丰富、审美情趣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尴尬……曾经的民歌经典只能在很多中老年人的激情回忆中找寻,更多的青年人痴迷于快餐文化。陕北民歌陷入落后与老土的灰色地带。”

面对当前陕北民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处在我国教育最高阶段的高校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传承责任和天然的传承优势。这集中表现在:首先,高校中汇聚着优秀的声乐教学力量,这些专业教师无疑会对陕北民歌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高校教育具有多学科同时开展教学研究的特点与优势。从视唱练耳到专业课的学习,再到更高层次的和声、曲式的学习。有一整套完整、复合化的培养教学体系,便于系统化地培养新型全面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

二、高校陕北民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培养传统与科学的发声方式

长久以来,陕北民歌在黄土高原上以一种自发、原生的状态发展传承着,形成了独有的艺术奇观。如今,为了在高校中更好地传承陕北民歌艺术,我们应该在保持它原有民族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及训练方法,使陕北民歌的研究教学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一是,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当中关于发声的系统理论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尤其是民歌教学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模式,吊嗓、喊嗓、念白等戏曲化的发声训练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民歌教学的需要。二是,民歌教学中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声区理论,即胸声、混声、头声三个声区的训练,以达到陕北民歌演唱扩展音域,声音上下连贯统一的目的。三是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共鸣腔体的理论。共鸣腔是调节歌唱音色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当注重歌唱共鸣腔体的整体运用,同时也要注重对歌唱共鸣腔进行不同比例的调节运用,以达到发声方式民族化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2、注重陕北民歌的润腔艺术

润腔是对音乐进行润色和装饰的过程,是我国民歌艺术独有的音乐处理方式,也是民歌区别于西洋唱法的一大特色,丰富的润腔技巧是陕北民歌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在解决了民歌基本发声方式之后,要更加重视润腔的训练学习。“唱好陕北民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一是歌唱方法的基本功;二是风格润腔技法的基本功,二者缺一不可”。陕北民歌常见的润腔手法有:(1)甩腔。陕北人在日常说话中有拉长尾音的习惯,往往在长音的后面加上一个重音字,陕北民歌中许多长音后面加一个短装饰音就是这种语言习惯的体现;(2)断腔。陕北民歌中有一字数断,也有一腔几断,效果是真切实在唱出每个音符,每一个歌词都交代的清清楚楚。(3)衬腔与衬词。出现在陕北民歌中的衬词衬腔包括一些常见的叹词、助词,如哎、呦、呀、嗨呦等,还有诸如“太平年”、“杨柳青”、“摇三摆”等长期传承而沿袭下来的一些衬词、衬句。(4)滑音。滑音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也十分常见,包括了大、小滑音,上、下滑音。高校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陕北民歌丰富的润腔技巧,才能将陕北民歌的演唱从形似提升到神似的高度。

3、重视方言的学习

方言是体现陕北民歌浓郁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掌握准确、形象的陕北方言是唱好陕北民歌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方言自然不是问题,而在高校教学当中,还有很多外地甚至外省的学生,方言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为了学习陕北民歌的一个首要障碍。所以在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应该把陕北本地与外地的学生区别开来。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要训练学生准确区分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要能够使生活语言上升为歌唱语言。生活语言化的发声不仅不能把字咬得清楚准确,而且还会对歌唱状态和发声腔体造成损坏。教学的目的应该使学生达到字咬而无痕、咬而不死,进而字正腔圆的要求。对于外地的学生,陕北方言的学习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说来,学唱陕北民歌之初,先重点掌握歌词中的关键字,所谓关键字就是最能体现陕北方言的单字。比如苦命人中的人,应发“仍”的读音;鞋子的鞋,应发“孩”的读音;山下,应该发音为“三”、“哈”等。在熟练掌握这些关键字之后,完整的陕北方言加上行腔处理,就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演唱效果。

4、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

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一书中强调:“每一门类的艺术,都有其最适当的教育形式。”在当前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首先要重视一对一专业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显而易见,专业个别课有着因材施教、灵活性强的特点,以这种方式上课,教师能够直接针对特定的学生进行辅导,针对性很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示范环节也能够做到清晰明了、效果显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最为直接的了解。然而,专业个别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容易造成实践锻炼有余而理论学习不足,专业教师也容易形成主观随意等。对于低年级初学陕北民歌的学生,在基本发声理论、民歌理论课的教学中,探索多人集体课教学,也应该进行有益的尝试。此外,走出去、请进来应当成为高校陕北民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深入陕北,深入陕北民歌世代传唱的黄土高原;请进来就是邀请民间艺人到高校定期进行讲座与示范。最后,还要通过举办校内民歌大赛、组织演出等激励机制来激发高校学生学习陕北民歌的热情。

5、强化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培养

声乐艺术是舞台的艺术。研究与传承陕北民歌,出发点与落脚点最终都是舞台实践,也就是要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这就要求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要特别重视舞台上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而这恰恰是当今高校艺术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一点。如何让学生在表演陕北民歌时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这包括了准确的音准节奏感,符合乐曲音乐表达的旋律感与律动感,良好的音韵感与语气感。二是训练学生在演唱表演时要投入真情实感。歌以咏言、声以宣意,声乐是音乐、语言、情感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作为一名歌唱演员,尤其是演唱陕北民歌这样细腻与粗犷兼具,感情表达丰富多样的地方民歌,更要注重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掌握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作为歌手在舞台上不仅要完成歌曲演唱,还要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演员在舞台上自始至终都是没有任何形体动作,一动不动地唱歌,就会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命力。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包括: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手势情感表达,通过运用引、定、开、合、托、错等几种手势可以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传神、点睛的眼神交流。眼神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传递陕北民歌神韵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总之,培养优秀的歌唱能力与舞台表演实践能力都是高校陕北民歌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其一。

6、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艺术

多学科交叉、不同课程间穿插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一大特点与优势,这就为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提供了可能。第一个角度,声乐演唱人才的培养。这包括了视唱练耳、乐理、专业个别课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要素。当代民歌教学需要突出理论积淀,而高校或音乐学院理论层面教学的摄入,则会帮助学生完善理论认识,为其实现科学的演唱提供有效帮助。第二个角度,音乐学多学科的交叉导入。当代音乐学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系统,这对教师与学生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层面,完整的音乐学分类体系及其总体系,能帮助其解决陕北民歌整体分类、教学范畴、教学范式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学生层面,如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音乐学科的学习,则能帮助他们建立对陕北民歌,进而是陕北文化的整体认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曲目所传递的情感、内容。

三、小结

综上,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华丽的瑰宝。当前,我们应当充分借助高校的平台进一步挖掘它深厚的文化价值,建立系统科学的陕北民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使陕北民歌艺术永葆青春。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篇8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后天就是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流传的大约有四、五种说法,但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我想不少同学都有一些了解,老师再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来历。

据《史记》记载,战国末期楚国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反对和排挤,屈原被迫离职,还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消息后,划船拯救,将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吃饱了,不要吃掉屈原,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端即是“初”的意思,人们也以吃粽子,喝黄酒来纪念屈原。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你早已听过无数遍,今天也无法让我们非常感动,但是,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恍如昨日刚发生的事,最后以韩国成功申请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而告终。虽然专家称“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并非坏事。但毕竟“端午节”一词还是被别国抢先一步给端走了。

这件事情无疑给国人敲响了保护中华文化的警钟,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有很多正濒临消失,有的甚至已经失传,如世界三大艺术门类:西班牙的舞、意大利的歌、中国的戏曲。而中国戏曲现在有很多剧种已经失传,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赫哲族目前只有4000多人,能掌握自己民族语言的已不足几十人,整个赫哲族都在濒临消失,更别说民族文化了。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向日本人购买高质量的宣纸。试问,将来我们连过节都是要过别人国家的节日,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我们的祖先。

所幸近几年,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将一些重要文化遗产纳入国家保护单位加以保护,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设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教育部还对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改革,在20多所学校尝试京剧进课堂的做法。刚刚过去的6月11日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日。但这些做法都还只是杯水车薪,甚至还引起各种争议。

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广大民众的共同支持。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并非是已经过时的东西,相反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需的,它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巨大的意义,是一个民族坚强的精神支柱,孔孟思想的指导价值对世界文明都有着巨大的贡献,时下,一些消极颓废的文化把人们引向歧途,道德缺失、人情冷漠、心灵空虚已成为社会的症结,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歹徒砍杀学生这些悲剧的发生更加向人们昭示社会精神文明的缺失。

后天就是端午节了,一起来好好度过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是我们非常简单就可以做到的,节日除了是一种欢庆活动外,更代表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因为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传统节日背后积淀的是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中华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灵,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传承和延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永远熠熠生辉。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伦理;中华文化;批判继承;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认为“在新历史时期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部署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文化成为炙手可热的关注点,“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投入比例”“设立全民阅读节”“保护文化遗产地”……这些提案议案代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对文化强国的殷切期盼。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是历史先贤留给我们的瑰宝,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作为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全中华民族共同的骄傲和财富。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想这“特色”要从弘扬传统文化来体现。因此,我们在今天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化,并不像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只是一种道德形而上,而是集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于一身的、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是整个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所形成的最为发达的学说体系,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曾经为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儒家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儒家文化的先进性渐弱,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下,以官僚资本主义的形式存活下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因此,在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和李大钊领导了对儒家文化的批判运动,然因历史原因不了了之。直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后,官僚资本文化(儒家文化的新形式)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依然在阻碍社会的进步。到了近阶段随着“和谐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等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随着“百家讲坛”的火爆,儒家思想方有了复兴之势。

今天,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谈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呢?

一、“尚礼”“明德”“仁爱”“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评价古代圣贤的标准

儒家思想还倡导“人以群分”,其中的“群”字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阶级性,也就是说“尚礼”“明德”“仁爱”“至善”的对象是在社会中拥有相同利益的阶级群体。这是儒家思想的鲜明特征之一,它将人群划分成一个个圈子,在这样的圈子里,不知不觉中就积淀了过多的、历史的腐朽。这些毫无疑问将要制约国家的创新与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我们从批判的角度来继承,

从发展的角度来创新。就说这个“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平等,那么,“群”应该泛指广大人民群众,“尚礼”“明德”“仁爱”“至善”的对象应该是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繁荣的传统文化,我们更加迫切要“重新发现”“重新认识”,让传统文化、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二、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丰富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兴盛,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就必须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与和谐文化资源。

儒家思想指导公民的道德教化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互动”。儒家伦理以人为本,认为道德是人与人互动的产物。孟子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仁、义、礼、智“四德”,这就为每个人的道德成长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搭建起心灵的桥梁,使道德教化成为可能,也为中华后世道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国际儒联顾问徐惟诚教授强调研究道德环境,他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受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所制约,在没有“熟人”的环境里,不道德行为更容易发生。

孔子还认为,“吾道一以贯之”,什么是孔子的“道”呢,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陈瑛教授就此给出了新的解读,他认为孔子主要用“仁义”之道或“忠恕”之道来成己、成人、成物,这“仁义”“忠恕”就是孔子的“道”。今天,我们仍可以借鉴“一以贯之”之道,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把握和发展“一”,用“一以贯之”的思想来落实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在内容上当前讲“仁”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而“成己”,益于社会而“成人”,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而“成物”。

以上仅是儒家伦理道德智慧中的“冰山一角”,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对丰富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近代以来,囿于现代与传统对立的思维偏见,国人对传统文化否定多于肯定,很多人将近代中国的落后全部归因于祖先,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身上。岂不知,中华文化曾支撑中华民族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直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张弘扬传统文化,这才给了传统文化复兴以政治保障。

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认同传统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领悟儒家核心价值追求。国际儒联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的钱逊教授曾经就“儒家价值追求与共有精神家园建

设”这一问题提出看法,他认为无论是共同理想、民族精神,还是核心价值体系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每一样都要扎根于儒家伦理的沃土,都需要研究儒家核心价值——仁、义。

我们具体来看:1.儒家主张“仁以为己任”“居仁由义”,以仁和义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2.儒家主张“志于道”,将精神生活放在首位;3.儒家主张“修己以安百姓”,将个体放在群体之中;④儒家主张“养浩然之气”,具备“大丈夫”精神,由此构成民族精神的基础。不仅如此,若能将儒家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见义勇为”,它的最高境界毫无疑问是“舍己救人”“成仁取

义”。这些在利益至上,仿佛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的今天,无疑是我们最缺乏也最需要的。认同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最重要途径。

另外,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人文科学学者李汉秋教授认为应当重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传统节日,他主张要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如:李教授建议以七夕节作为中国的情侣节、以孟母生孟子之日即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中华母亲节、以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加上已确定的重阳节为中国老人节,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完善的中华节日体系,以利于弘扬儒家伦理道德、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十八大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四个字,早就被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不能丢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各种文化潮流的冲击,我们一定要站稳脚跟,秉承传统文化,坚持对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路。

参考文献:

[1]张伟.儒家道德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山东大学,2008.

[2]张治敏.近代儒家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D].新疆师范大学,2011.

[3]非云华.儒家之道的传承与发展变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12).

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篇10

——丽春小学2013年10月国学经典活动综合报道为弘扬中华民族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广大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学习习惯,进一步丰富新课改内涵,丽春小学于2013年10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国学经典活动。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全身心投入,人手一本经典,开展了诵读经典比赛,经典读后感展览,以及时代需要经典的辩论比赛,不断掀起诵读国学经典的高潮。

这次活动,不仅让丽春小学全体师生感受到了国学经典的魅力,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感染力,也深化了新课改工作。

张徐静

上一篇:电影欣赏课程下一篇:非贫困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