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十篇

2024-07-29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篇1

1. 溃疡面的处理

1.1 传统中医

其基本原则是祛腐生肌, 活血化瘀。比如:国内有临床研究表明湿润烧伤膏 (MEBO)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疗效满意[2], 其原理为:MEBO能够增强血液循环, 活血化瘀, 消除热度和毒素, 清除腐烂、坏死组织, 促进新生组织生长[3], 其所含有的再生物质, 能使各种创疡面定向生长出上皮组织形成皮肤、黏膜, 修复创面[4]。又如紫丁膏和溃疡液等对溃疡的愈合也有独到之处[5~6]。国内也有研究表明:龙血竭具有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局部用药配合内服龙血竭胶囊治疗下肢慢性溃疡有独特疗效[7]。

1.2 西医

半导体激光波长为810 nm, 照射人体后吸收部位主要在皮肤和皮下组织, 其穿透深度可达7 cm, 能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毛细血管新生, 加速病理产物和代谢产物的吸收, 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生长, 有助于溃疡愈合[8]。高压氧治疗可促进形成新生血管网, 改善微循环, 还可提高血氧含量, 使患者伤口的氧含量增加, 促进伤口的愈合[9]。国内有报道:采用50%的葡萄糖液治疗不同时期的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屡用屡验, 其原理为: (1) 高渗性, 有抑制和消灭细菌的作用; (2) 糖参与机体物质代谢, 可增强局部营养, 促进创面新生肉芽组织生长, 加快创面愈合; (3) 刺激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 促进组织粘连[10]。另外, 生物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也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提供了基础。

2. 原发病的治疗

2.1 传统中医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是采用绷带缠缚或按摩曲张浅静脉, 有效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 减轻下肢水肿, 从而有效地改善皮肤营养状况, 促进溃疡的愈合。

2.2 西医

西医仍以手术为主, 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小隐静脉结扎剥脱术、溃疡周围曲张静脉经皮环扎术、硬化剂注射法、电凝术治疗曲张静脉、静脉瓣膜修复术、肌袢代瓣术、静脉瓣膜移位术、股静脉壁环缩术及带戒术等等。国内有临床研究表明:传统手术联合内镜下交通支离断术 (SEPS)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疗效满意[11], 因为有研究表明: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发生率与交通支的功能呈正相关, 如反流仅限于浅静脉或深静脉时, 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6%和, 而当伴有交通支反流时, 其发生率升33%[12]。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皮肤顽固性溃疡, 难以愈合, 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日常生活。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积极处理溃疡面是治疗的关键, 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多创伤较大, 治疗费用较昂贵, 发现新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晚期表现, 溃疡常年不愈或愈后复发, 是顽固疾病之一。近年来, 治疗方法日新月异, 现本文对其进行如下简述。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篇2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 男10例, 女20例, 年龄37~69岁。均表现为大、小腿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瓣机能不全, 浅深静脉交通、支静脉瓣机能良, 深组静脉血液回流正常, 其中4例小腿有溃疡。

1.2 治疗原理

通过激光热能精确毁损血管, 使血管闭合和纤维化。

1.3 手术方法

腰麻和硬膜外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后, 病人取平卧位, 在患肢腹股沟处先找到大隐静脉, 结扎处理大隐静脉近心端, 远心端血管钳阻断备用, 在内踝上方扎止血带, 在内踝处找到大隐静脉, 用18号静脉留置针穿刺大隐静脉, 成功后退出针芯, 留置塑料套管, 然后用导丝将导管导入大隐静脉, 直至大隐静脉根部腹股沟切口处, 退出导丝及留置针塑料套管, 将激光光纤顺着导管插入到导管顶端, 退出导管3~5 m m, 使光纤末端与导管保持一定的距离, 然后结扎大隐静脉残端, 启动激光仪, 一边踩下脚踏, 一边将导管和光纤同时后撤, 每秒钟后撤的距离为0.5~1cm, 直到治疗完毕。小腿部弯曲的静脉, 一般不用导丝和导管做引导, 可直接用18号静脉留置针穿刺, 抽出针芯, 插入光纤治疗。

2 术前准备

2.1 心理护理

术前1d巡回护士到病房, 访视患者, 了解病情,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手术体位及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与成功率, 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2 物品准备

常规大隐静脉手术器械及布类包。特殊用品:激光治疗仪、激光光纤、导丝、导管、无菌压脉带、18号静脉留置针1~2支、肝素钠盐水 (生理盐水500mL加入肝素钠1mL) 、20mL注射器1付。

3 手术配合

3.1 巡回护士配合

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 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平卧位, 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巾。打开激光治疗仪电源, 插入激光光纤, 设定激光各种参数:输出功率10~15W, 选用脉冲1s, 间歇1s, 将激光治疗仪设定为待定模式备用 (此时可见无功率红色亮点) 。术中应注意观察手术进程, 根据手术需要随时关闭或打开手术灯光, 以方便手术医生观察激光光纤的位置。术中及时提供特殊用物。

3.2 器械护士配合

配合医生处理大隐静脉腹股沟处。将激光光纤前端外层剥脱1~2 m m, 手术过程中, 注意光纤不要打折, 避免断裂。导丝及导管用肝素钠盐水冲洗备用。配合医生穿刺踝部大隐静脉, 用过的静脉留置针针芯及塑料套管用肝素钠盐水冲洗, 以备再穿刺时使用。激光治疗仪工作时, 用湿带尾纱布按压治疗部位以加速管腔闭合。

4 体会

巡回护士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使用步骤、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械护士应熟悉器械的名称, 了解其性能及手术步骤, 做到准确、快捷传递器械, 主动认真配合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篇3

长期的负重和站立,是发生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常有肢体沉重、乏力和疲劳感,可试用下法防治:

热敷疗法用热水浸透毛巾(水温以不灼费皮肤为度)敷于患处,每次5~6分钟,换敷2~8次,每天1~2次(也可用热水袋取代)。敷后,在患处再辅以轻柔的按摩,有舒经、活络之效。

按摩疗法 在患处持续进行保健按摩10~15分钟。常用以下两种按摩手法;

1.前推法——四指并拢,拇指分开。用手掌平推小腿血管曲张处至膝部,由远端推向近端,反复推移。

2.擦摩法——用拇指与四指侧分成钳形状,按住血管曲张侧部,以拇指为支点,其余四指用指腹擦摩,可采用直线或螺旋形向前推移,达到活血、散淤作用。

体育疗法

第一节:站式,两脚并拢,举踵,下蹲。重复10~12次,练习节奏,由慢至快,渐次递增。

第二节:站式,单腿屈膝高举,两手胸前抱膝,两脚各重复10~15次。

第三节;坐式,两脚并拢,,两手放在膝上。脚尖抵地,两踵举离地面,慢速。然后脚踵着地,脚趾尽力上翘,重复20~25次。

第四节:坐式,两脚分开(同肩宽),脚踵微微举离地面。两脚持续快速有节奏地抖动1~2分钟。

第五节:站式,两脚并拢,两手屈肘与腰齐高,掌心向下。两脚轮流上举,两膝力求触及掌心(上体不可后仰),两脚各重复10~15次。

第六节;站式,两腿开立,两手位于体侧,左右脚交又跳,两脚各重复10~15次。

锻炼注意事项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篇4

TriVex静脉旋切系统治疗曲张静脉团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面积广泛严重曲张静脉团、皮肤色素沉着和/或皮肤溃疡、硬化剂注射后复发的静脉曲张。但有学者认为其治疗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硬化剂的治疗是一种较早使用的方法,目前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在泡沫硬化剂应用于临床后,更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硬化剂注射治疗的疗效,研究表明液体硬化剂治疗与手术疗效早期结果相当,随着时间的延长,硬化剂注射组复发率明显增高。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41例, 均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复发。纳入标准: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见深静脉通畅, 伴或不伴浅静脉返流。排除标准:①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或血栓形成;②严重出血倾向;③血液高凝状态;④妊娠或哺乳期;⑤重度下肢动脉闭塞症;⑥行走功能障碍或长期卧床。患者中男18例, 女23例;年龄39~73岁, 平均年龄 (54.6±6.7) 岁;静脉曲张病程2~8年, 平均病程 (4.2±2.7) 年;术后时间1.0~2.5年, 平均术后时间 (1.7±0.5) 年;查体:下肢可见多处切口瘢痕及曲张静脉, 23例患者存在消退色素沉着, 7例存在大腿内侧静脉曲张, 4例存在足靴区浅表溃疡。

1.2治疗方法多普勒超声定位曲张静脉交通支位置, 并在皮肤表面标记。硬膜外麻醉, 仰卧位, 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中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ZX-900型, 豫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240220号) 进行治疗, 治疗功率:小腿12 W, 大腿14 W, 对溃疡与大隐静脉主干的交通支为12~13 W, 而对于溃疡周围的静脉交通支宜选取较大功率, 为12~14 W。脉冲时间为1 s, 间隔1 s, 走行速度4 mm/s。对较为细小且曲张性状为串珠状者采取多部位穿刺置入光纤方式光凝, 对于管腔较为粗大者应直接经导管置入光纤[2]。同时对溃疡周围细小交通支以及细小静脉网于血管外或网状结构中心注射泡沫硬化剂 (聚桂醇注射液, 天宇长安集团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20060445) , 注射剂量1~2 ml。治疗结束后, 患肢给予弹力绷带包扎, 2周后去除, 继续给予弹力袜6~8周。合并溃疡者加强换药, 直至愈合。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术后随访观察, 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1. 3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患肢复发的曲张静脉完全消失, 皮肤浅表溃疡创面愈合, 术后随访至少6 个月, 患者在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及社会活动基础上未见复发及皮肤溃疡。好转:患肢复发的曲张静脉基本消失, 皮肤浅表溃疡创面基本愈合或缩小≥ 50%, 可从事基本的日常生活。有效:复发的曲张静脉大部分消失, 但皮肤浅表溃疡创面未见明显改善。无效:复发的曲张静脉未见好转, 甚至存在加重趋势[3,4]。

2 结果

41 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2~36 个月, 平均随访 (22.3±5.2) 个月, 患者下肢曲张静脉消失, 皮肤浅表溃疡创面愈合, 至随访结束未见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

治疗及随访期间出现皮肤轻微灼伤1 例, 未行特殊治疗自愈;多处小血肿2 例, 2 周后自行吸收;静脉走形区域出现条索状并伴痛性结节2 例, 术后8 周后逐渐恢复;皮下瘀斑3 例, 2~3 周后自行消失;患肢麻木感2 例, 8 周后自行消失。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由于大隐静脉管腔粗大, 走形较长, 从事体力劳动以及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较易发生大隐静脉曲张。该病病因较多, 但静脉血管内压力过高以及静脉壁的弹性发育较差是引起大隐静脉曲张发生的最直接原因[5]。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患肢疼痛、肿胀, 并有沉重以及酸胀感, 小腿下段皮肤因静脉回流障碍, 局部营养障碍, 可发生难以愈合的溃疡。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并不复杂, 且手段多样。在病变早期, 可通过弹力袜以及弹力绷带等方式延缓病变发展, 局部应用硬化剂等微创治疗方式亦具有较好疗效。对于病变时间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 传统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进行治疗, 可将曲张的大隐静脉去除, 短期效果较为满意。

对复发患者采取激光治疗, 属于微创操作, 充分利用导管激光的散射特性, 通过导管置入光纤, 对曲张静脉直接进行高能激光光凝治疗。在术中依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治疗功率, 防止出现血管壁穿孔或治疗不彻底现象。此外, 溃疡周围细小交通支以及细小静脉网是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部分, 作者采用局部注射硬化剂方式, 将其管腔硬化闭塞, 并有效改善外观, 达到治愈目的。41 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 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因此, 激光微创技术可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 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 临床疗效确切, 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士丰, 朱静, 韩武军, 等.改良器械配合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对比分析.山西医药杂志, 2015, 44 (15) :1802-1805.

[2]张士丰, 朱静, 韩武军, 等.改良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河北医药, 2015 (21) :3290-3292.

[3]周巍, 林裕科, 李启龙.腔内激光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8例疗效观察.福建医药杂志, 2015, 37 (4) :18-20.

[4]褚福涛, 曾晶, 王春喜, 等.下肢静脉曲张激光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5, 24 (1) :1-4.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其中男108例,女92例,26~70岁,平均56岁。根据患肢病变的相似度及下肢肿胀程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足背静脉顺行穿刺。观察组采用下肢趾指处血管逆行穿刺,方法:将肿胀向向心方向推进后用2根止血带,一根在踝部结扎,另一根在在掌指关节远端结扎(或用手在此处捏住),轻拍血管待下肢趾处血管凸起,常规消毒后,选用24号杰瑞留置针逆行穿刺,穿刺成功后选择大的透明敷贴固定[3]。大的透明敷贴固定更加牢固,不易将留置针脱出,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然后根据需要进一步实施下肢静脉造影或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管暴露清楚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固定牢固情况以及平均术后留置时间。

2 结果

观察组血管暴露清楚83例,占83%,一次穿刺成功92例,成功率92%,固定牢固35例,占35%,平均术后留置时间4 d;对照组血管暴露清楚62例,占62%,一次穿刺成功78例,成功率78%,固定牢固15例,占35%,平均术后留置时间2 d;两组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液体渗漏发生率观察组19例,占19%,对照组35例,占35%。

3 讨论

静脉穿刺通常采用的是顺行穿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下肢尤其足背肿胀显著,血管清晰度差,脆性增加,血管暴露不清楚、一次穿刺成功率低,液体率低,液体易渗漏、术后平均留置时间短,不仅影响介入手术的进一步开展,对术后帮助也不大[4]。本研究结果显示,选择下肢趾处静脉逆行穿刺,避开肿胀的足背,穿刺血管清晰度高、一次穿刺成功均高于足背静脉顺行,术后留置针固定牢固,平均留置时间长,液体渗漏率低,说明此方法可行性。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下肢静脉肿胀明显的患者,选择下肢趾处静脉逆行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术后留置针固定牢固,平均留置时间长,液体渗漏率低,利于进一步治疗,为患者节省相关费用,提高了医护合作满意度,获得了社会效益,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肖文星,石如海,黄伟杰,等.滤网置入结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166-166.

[2]顾建平,徐克,滕皋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3):293-296.

[3]蔡红晶.肢端关节逆行穿刺输液与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263-264.

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56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21例, 女35例;年龄21~77岁, 中位年龄4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相关诊疗标准, 且对本院的相关诊疗措施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血管外科手术史者;曾经发生过血栓者;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28例。观察组患者, 男11例, 女17例;年龄21~76岁, 中位年龄43.1岁。对照组患者, 男10例, 女18例;年龄22~77岁, 中位年龄43.8岁。两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接受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方法治疗, 在患者股部中上三分之一处位置进行充气加压处理, 压力控制在6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同时进行间断排气, 充气30 min后, 要求患者完全放松15 min, 同时, 在患者足背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 采用微量泵注入尿激酶, 每次注入10~20万u尿激酶, 时间为2 h, 3次/d。

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介入治疗, 其中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 同时给予患者经颈静脉滤器植入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取后仰位, 将肩部尽量偏左垫高头部, 在患者右胸锁乳突肌中点以及颈动脉外侧0.5~1.0 cm处穿刺颈静脉, 注意要避免误穿到颈动脉, 穿刺成功后, 将5 F导管直接送入, 在X射线的指导下进行下腔静脉造影, 同时在患者肾静脉开口下方位置将滤器置入, 后更换9 F导管鞘, 同时将5 F导管送至患者血栓远端位置;采用微量推注泵, 对患者进行持续尿激酶推注, 推注量为40~80万u;在X射线引导下进行造影以观察患者血栓溶解状情况, 发现导管位置偏移, 要及时做出有效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时间, 比较治疗后尿激酶总量和大小腿周径, 同时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做出判定, 判断标准为[2,3]:下肢静脉血栓全部 (或绝大部分) 溶解, 血管管腔内部血流情况较好为显效;下肢静脉血栓部分溶解, 血管管腔内部血流状况部分恢复为有效;血栓、血流无变化, 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相关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 (26/28) ,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29% (18/28) ,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溶栓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激酶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小腿周径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 (P<0.05) ;两组患者溶栓时间、尿激酶总量和大、小腿周径缩小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可导致患者下肢肿胀、淤血, 若不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则血栓会逐渐延伸到深静脉主干, 给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 患者出现下肢胀痛, 且下肢周径比健肢粗, 同时合并浅静脉曲张, Homans征呈阳性。

根据权威文献总结,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标准[4]: (1) 静脉管腔无法压闭; (2) 静脉血管腔内出现低回声或无回声表现; (3) 血栓段静脉无血流信号产生, 或只存在少量血流量信号; (4) 脉冲多普勒检查, 证实静脉血管腔无血流变化, 或其检查时的频谱不能随着患者的呼吸产生变化。

此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接受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介入治疗, 也就是在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经颈静脉滤器植入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综合性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足背静脉加压溶栓治疗的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 (P<0.05) ;观察组患者溶栓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激酶总量小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观察组患者大、小腿周径缩小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 (P<0.05) 。此研究结果与王铭义[5]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表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选择对症的治疗方法, 并将综合性介入治疗融入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中, 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认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 要积极为患者开展凝血功能检查, 发现血栓形成, 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预防感染处理, 及时对凝血功能进行复查。

参考文献

[1]李清, 肖勍, 何曦聪.空气波压力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6 (21) :2864-2865.

[2]李长海, 张希全, 董戈.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介入治疗[J].当代医学, 2012, 18 (27) :61-63.

[3]蒲洪波, 游箭.布加氏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 2012, 18 (36) :17-20.

[4]刘启宁.导管介入滴注重组链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D].遵义医学院, 2013.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篇8

【摘要】 大静脉曲张是普通外科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女性25-30%,男性为10-20%[1]?目前临床上针对下肢静脉静脉曲张开展了各种微创治疗的技術,对于基层医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微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取得与其它微创技术近乎相同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效果好?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1例(92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 微静脉切除术 微创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61例(92条)中男21例,女40例;年龄37~ 65岁,平均( 51± 3. 5)岁?所有患者均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主要了解深静脉的直径?深静脉通畅情况?有无深静脉血栓及瓣膜功能情况?术前于体表尽可能地标记出曲张大隐静脉及其分支的走行?

1. 2 方法( 1) 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在腹股沟区卵园窝处,做一长约1.5cm的切口,分离出大隐静脉,另于膝上股骨内上髁上约2cm距处作一长约1.5cm的切口并分离出大隐静脉,予以钳夹?切断?远端结扎,距隐股静脉分叉处约1.0cm处钳夹大隐静脉,将剥离器由远端伸向近心端,于大腿根部切口见到大隐静脉剥离器头端时,回抽剥离器约2cm,高位钳夹?切断大隐静脉,近心端结扎加缝扎,远心端固定于剥离器上,缓慢?轻柔回抽牵拉剥离器,行大隐静脉大腿段主干剥脱,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后其属支可无需处理,剥脱后的大隐静脉主干径路予以按压止血,以防皮下血肿,逐层缝合切口皮下及皮肤?

(2) 于小腿段曲张静脉皮下注射由盐酸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配成的膨胀(比例1/200000)液以减少术中出血,切开曲张静脉表面皮肤0.3-0.5cm,分离静脉周围组织后夹提出曲张静脉,予以尽可能地抽剥,最后静脉残端用0#丝线结扎?根据静脉曲张情况设计切口,尽可能以少的切口数目抽剥曲张的静脉,最后伤口对合整齐后以创可贴黏贴即可?静脉抽剥后的部位以棉垫包扎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

(3) 术后多做踝关节被动及主动活动,防止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抬高患肢,患者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术后原则上是终身穿弹力袜,至少术后三个月内穿弹力袜或绑弹力绷带,如深静脉瓣膜共不全则需术后长期穿弹力袜或绑弹力绷带?

2 结果

61例(92条)静脉曲张患者均治愈,小腿区的溃疡?皮肤湿疹?瘙痒?脱屑等术后1周明显好转,部分小的溃疡创面术后2周愈合?其中1例小腿皮肤感染(非切口区),行引流后愈合良好,11例(16条)出现大腿段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区皮下瘀斑,均于术后1-2周消退?在患者术后6~28个月的随访中,3例患者术后再次出现曲张静脉(小腿2例,大腿1例),全部61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采用该手术方法,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愈合时间较短?术后效果好?瘢痕较小(尤其是小腿段)?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手术所用设备要求低?治疗费用低?对术者手术技能要求不高(能开展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治疗的即可行该手术),特别适合基层及偏远山区医院?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或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所致?其治疗方法有多种: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3. 1 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除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微静脉切除术,还有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部分行小腿段静脉切除)?硬化剂注射治疗?腔内激光治疗?腔内射频消融?经皮浅静脉缝扎术?导管内电凝术?透光直视旋切术?内镜下交通支离断术?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早期或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局部溃疡感染严重而不能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是穿弹力袜?绑弹力绷带或硬化剂注射?与传统手术相比,硬化剂治疗具有减少术后疼痛和创面出血,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优点[2]?但是对于静脉曲张严重,出现多处大静脉留的患者需分次注射,术后出现静脉再通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不能很好阻断静脉血液倒流?以上治疗方法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患者到后期还是要行手术治疗?

3. 2.1 传统手术法切口较大,影响美观?周围组织损伤偏大?切口感染率较其它手术方法高,但优点是能够完全阻断静脉血液由深入浅?自上而下倒流,术后效果较好?

3. 2.2 腔内激光治疗

腔内激光治疗但是该方法需要价格昂贵的激光治疗系统,对术者的操作要求较高,光纤后撤速度过快血管机化不全易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后撤过慢易烧伤血管周围组织包括皮肤,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对于扭曲的属支及曲张静脉团块激光热能治疗过程中存在着穿透血管?烧伤皮肤?神经损伤?光纤断裂的危险[3]?目前该方法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受有一定难度?

3. 2.3 腔内射频消融

腔内射频消融操作过程中有烧伤皮肤?神经等危险,术后出现静脉再通?静脉炎的可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基层医院不易广泛开展?

3. 2.4 经皮浅静脉缝扎术

经皮浅静脉缝扎术该手术方法虽然手术操作简单,但是患者术后缝扎线拆除时间较长,不便于行弹力绷带包扎,术后静脉炎及血管再通的机会较大?

综上所述,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微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使相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减小手术创伤?愈合时间短?术后效果好?瘢痕小?并发症少?对手术所用设备要求低?患者治疗费用低?对术者手术技能要求不高,适合基层及偏远山区医院?

参考文献

[1] 刘鹏.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2013,5(1):4-5.

[2] 崔世军?张建?谷涌泉等.聚桂醇400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12(4):234-239?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篇9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1、皮肤色素沉着,严重影响肢体美观。

2、下肢水肿疼痛,限制患者活动。

3、身体消瘦,机体无力。

4、伤口容易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5、患肢局部恶臭流脓,严重影响患者社交。

6、有的患者疼痛剧烈,生活不能自理,使其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有轻生念头。

7、如果大块血栓脱落,随下肢深动脉流回心脏,再经由心脏流回肺部会导致肺栓塞,造成猝死。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0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2.6~68.8 (56.2±5.6) 岁。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凝组和传统剥脱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电凝组

(1)采用硬膜外麻醉,标记笔描出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变范围,在内踝上方一横指处做长约1.0cm的切口,紧贴大隐静脉游离使隐神经不受损伤,在大隐静脉的远端处切断并结扎;(2)向大隐静脉的近端插入电凝导管,向前导入直至腹股沟部位的大隐静脉和股静脉交界处;(3)分离出大隐静脉,结扎后切断大隐静脉各分支;(4)循着用标记笔标记曲张的静脉,使用16号静脉留置针穿刺小腿标记的曲张静脉,连接高频电刀,持续电凝,使曲张静脉变性闭塞。电凝结束后缝合内踝部切口。从患肢内踝上方开始向上缠弹力绷带至股部切口处加压包扎。患者手术后6h,嘱其下床活动,弹力绷带包扎3d检查无并发症等可以出院,门诊拆线。

1.2.2 传统剥脱组

静脉剥脱术采用常规大隐静脉腹股沟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全程抽剥。大隐静脉曲张的分支可以行分段切除。抽剥结束后,缝合腹股沟下切口及各个分支切口。从患肢内踝上方开始向上缠弹力绷带至股部切口处加压包扎。

1.2.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抬高肢体,常规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治疗。嘱患者适度活动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踝部肿胀。术后4~7d拆除加压绷带,术后14d拆线。

1.2.4 观察指标

本组所有治疗的病例均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率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方法进行资料统计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及满意率比较

本组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满意率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附表。

注:与电凝组相比*:P<0.01

2.2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有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神经损伤、皮下硬结、皮下瘀斑等。电凝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9.68%,传统剥脱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45.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剥脱术主要采用在腹股沟区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然后行分段切除。但该术式缺点较多,例如因曲张静脉的分支较多造成皮肤切口过多,进而影响肢体外观;通常只能剥脱位于膝关节以上的大隐静脉主干,造成大隐静脉主干剥脱不全产生复发,或者剥脱器穿破大隐静脉主干使大隐静脉残留,这也成为大隐静脉曲张复发的主要原因[2]。大隐静脉主干内用剥脱器自远而近顺行推进,将剥脱器改为踝部顺行插入大隐静脉即顺瓣膜单向开放方向能完整地剥脱大隐静脉主干,术后不易发生皮下水肿、疼痛等并发症,复发率也大大降低。术前用标记笔沿小腿浅表迂曲静脉血管走形作标记,选择曲张较重而无皮肤损伤的部位做0.5cm左右的切口,标记定位,分离皮下曲张静脉,钳夹曲张血管。尽可能贴静脉外壁将其剥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神经损伤,切口如果采用皮内缝合,皮肤愈合后能够较常规缝合美观。

电凝疗法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温烧灼大隐静脉血管内膜,导致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增生,血管管腔闭塞从而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3]。使用电凝法治疗静脉曲张,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时间短等优点,出现皮下血肿和神经损伤导致皮肤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老年患者如果伴有下肢溃疡,以往临床经验不选择手术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电凝法属于微创手术,对老年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我们采用对比电凝术和传统剥脱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电凝组与常规剥脱组相比,电凝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均明显减少。电凝组患者的满意率也较高,得到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认可。本研究表明,电凝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效果确切、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摘要:选取31例下肢静脉曲张采用电凝术治疗;同期选择31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 比较其疗效。结果电凝组治疗下肢静脉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满意度较高及术后住院天数少,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1) ;电凝法治疗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传统剥脱术,电凝法

参考文献

[1]何财富, 鲁俊.张志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87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18) :2927-2928.

[2]朱蔚东, 许铮, 赵亮, 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J].实用医学杂志2009, 25 (24) :4259-4260.

上一篇:电视新闻的编辑意识下一篇:“反刍式”单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