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成就十篇

2024-08-17

发展与成就 篇1

神木县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台原的结合与过渡地带,为农牧交错区,属温带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半干旱地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县境北部和中部为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属半荒漠草原,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干草原;海拔738.7~1448.7m;全县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低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38.9℃;年平均降水量440.8mm, 70%以上集中于7、8、9月份;相对湿度平均55%,无霜期平均169d。水源有河水、井水、泉水,水质较好;土壤:西北部以耐风沙、盐碱的沙土和盐生类土壤为主,东南部以耐干旱的旱生类黄绵土为主。人工种草主要有紫花苜蓿、沙打旺和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风沙、霜冻等。

全县畜牧业收入多年来约占农业总收入50~60%,农民每户畜牧业年收入约1万元左右。党和政府发出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种草的伟大号令10年来,我县迅速开展了山川秀美植树种草绿化工程,全县林草产业与畜牧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产业无论从产量与质量、加工调制和综合效益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1 草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

1.1 天然草场与人工种草

从1984~2009年的25年来,特别是10年退耕还林种草以来,县上加大投资力度,每年狠抓人工种草,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虽由20.7万hm2减少4.0万hm2,而人工草地却由原1.3万hm2增加到10.7万hm2,连片草地由20hm2增加到333.3hm2以上。由于人工草地的大幅度增加,全县草场总载畜量达200万个羊单位,相当1984年26万多个羊单位近8倍。现今年存栏仅100万个羊单位,一改过去超载过牧为饲草剩余,这样还可再发展100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场植被覆盖度达35~41%,增加一倍以上,人工草地达70%以上;天然草场单位面积鲜草产量4500kg/hm2,翻了一番,人工草地为24000kg/hm2,增加4倍多,可见人工种草大显优势。当前全县人工种草可承担140万个羊单位,占到现有总载畜量的70%以上,且牧草品质优越,生产效益大,生态效益好,山清水秀。生物养田保土保肥,促粮增产,特别是种植占人工草地面积90%的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为主,解决了蛋白质饲料营养长期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畜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

2009年4~7月份,为了搞清全县草产业,特别是天然草场的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县上组织人力,选择了代表性强的四个镇进行重点典型调查。这次调查选择县境南、北各两个镇,南部为花石崖镇和栏杆堡镇,北部为大柳塔镇和大保当镇。每个镇选定有代表性的4个村、3块天然草场和1块人工草地。调查的结果同1984年比较发现:⑴天然草场面积均在减少,其中大柳塔减少27.8%,大保当9.7%,花石崖17.3%,栏杆堡23.3%。而按实际减少面积,北部明显大于南部,因为北部草场面积历来就大于南部;⑵可利用草场面积也有减少,四个镇分别减少了29.0%、6.2%、19.5%和19.1%。实际减少面积北部亦大于南部;⑶植被覆盖度均增加,四个镇依次为18%、16%、21%、19%,南部大于北部;⑷单位面积(kg/hm2)产鲜草量普遍提高,四个镇依次为1950、1500、1650、1350,北部高于南部;⑸载畜量非但未减少,羊单位数量反而大增,尤以北部显著,四个镇依次为2597、1633、111、42。这些与前述全县天然草场的变化特点是基本一致的,同时说明全县的草产业和畜牧业重心在北部和中部地区。

1.2 农作物秸秆

神木县为农牧业县,每年生产约25万吨农作物秸秆(主要有玉米秸、麦秸、豆类秸及杂粮秸秆)。过去,除部分为家畜利用外,多被作为燃料焚烧,浪费较严重。近10年来,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大量可被家畜利用的秸秆被重视起来。群众采用青贮、干贮、半干贮、氨化等加工调制方法,将大量秸秆最大限度给予利用。大田玉米秸秆的50%左右用来青贮,其他禾本科及豆科等作物秸秆大部分被干贮、半干贮和氨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总利用率达70%以上。实行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了畜牧业的大发展。反过来,畜牧业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又促粮增产,农牧业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

1.3 树叶饲料

神木县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带的重点县之一,树木以柳、杨、枣及其他杂树为主。树叶历来是家畜冬春季的主要补饲草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成本极低,饲用价值远高于干贮的作物秸秆,很受养殖户欢迎。今后将会增加其在家畜粗饲料中的比重。

2 草产业发展的实践启迪

神木县立草为业,将小草当作大产业来抓,以较短时间抓出成效实属不易,难能可贵。它告诉人们:⑴退耕还林种草的方针政策,很适宜西部粗放的广种薄收地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要求。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持了水土,又实现了农、林、牧、草业大发展,是完全正确的;⑵退耕还林种草是实现草业优质、高产、宏效、规模化与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小草方能变成大产业;⑶大搞人工草地建设和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如此,载畜量的增加才能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⑷要以种植优良豆科牧草解决蛋白质营养不足为重点,辅以高产优质的禾本科牧草或饲料作物广泛栽培,经青贮、晒制干草,这是解决家畜冬春季青绿饲料缺乏问题的有效措施;⑸草产业投资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于种粮和植树,是一项转化快的“短、平、快”致富产业,不仅应在牧区、农牧及农林交错区,而且在农区亦应部分的实行粮草轮作,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⑹农作物秸秆经科学加工调制后的有效利用,是草业中的一次技术革命,并促进了农牧业共同发展;⑺牧草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及产品加工业亟待发展,必须以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来带动,以提高草产业的生产综合效益。

3 发展草产业前景广阔

综上可见,神木县草产业在短短数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当前,尽管在发展进程中尚存在如:要在局部地区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杜绝饲草资源浪费、天然草场退化、草原病虫、鼠害防治薄弱等问题,但从总的生产发展要求看,只要继续加强工作,发挥已有优势,神木县的草产业将会可持续地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认知基础牢固。有护草种草的传统悠久历史,更有30余年来的宝贵经验。尤其是有近10年的发展基础,退耕还林种草政策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发展草产业是畜牧业命根子的信念不会动摇。

其二,发展促草业。神木各项事业在加快发展,依托草产业为主题的畜牧业也将腾飞。神木县地处国家陕、晋、蒙经济区域中心,又是陕北能源重化工重点基地,全国百强县之一,加之城乡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肉、奶、蛋等高蛋白质食品的要求必然加大。同时,由于交通便利,向周边和邻近大、中城市畜牧业提供量多质优的草产品及畜产品,发展草畜商品生产也将成为可能。一个以草产业为依托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畜牧业定将在发展中实现。

其三,草业发展潜力很大。全县草场总面积较1984年增加5.3万hm2(人工草地增加9.3万hm2,天然草场减少4.0万hm2,净增加5.3万hm2),且增加的部分均为人工草地,今后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场面积将成长消之势。目前全县至少还可增加载畜量1倍左右,单位面积产草量和天然草场的植被覆盖度仍有很大增幅潜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仍将增加。预计在产草量和家畜数量增加的同时,随着种、草、繁、管水平的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会相应攀升。

其四,草业科研推广须先行。在目前成功引进优良牧草品种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继续引进以多年生豆科牧草和耐旱抗寒的优质高产禾本科牧草为主体,应是人工种草的方向与重点,并努力提高草产业的科技含量。全县人工中草的面积仍可增加1~2倍,天然草场补播人工牧草的潜力巨大。继续推行飞播和人工播种相结合的有效发展模式等,推动我县草产业步入新的台阶。

其五,加强领导与管理是关键。要使人们转变传统的“种草不如种粮”(不是要人们弃粮种草)观念,树立种草护草爱草发展养殖转化效益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草产业和不可分割的畜牧业视为“三农”的主导产业。做好草产业发展规划与区划,建立或健全草业领导和管理组织体系,切实针对性的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加大人、财、物对草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防御自然灾害对草产业的威胁及危害,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努力培育和扶持草产业加工龙头企业,提高草产业的经济效益。

发展与成就 篇2

1 与时俱进的立法为水资源管理保驾护航

1979年我国第一部环保法律《环境保护法》 (试行) 及1989年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均对水污染控制作了原则规定。1984年5月的《水污染防治法》, 是水污染防治领域的专项法律, 全面规定了水污染治理的管理体制和基本制度。之后, 该法经历了1996年和2008年两次“大修”。通过两次修订可以看出:从立法理念到制度构建都有了重大变化, 对具有不同特点的水污染防治的规定更有针对性。新法在加大政府责任、明确违法界限、全面推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管理、应急管理、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加大处罚力度、追究民事赔偿责任等方面, 新意颇多。该法无疑是在水污染严重和水污染事故频发的形势下的“及时雨”, 为实施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2 从分级管理到流域综合管理的体制变革

对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都是依据水资源的流域特性, 发展以自然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 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 各国政府在流域管理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2]。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流域管理经验具有代表性, 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没有流域管理的规定, 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4条规定“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 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分级管理的思路, 人为地将水资源的系统性割裂开了。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区域为基础, 是一大进步。自2007年至2008年5月, 国务院陆续批复了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06~2010年) 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从治污项目、环境准入、饮水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要求, 为进一步作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然而2008年的《水污染防治法》没有规定流域总量控制方面的内容, 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第18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作用, 这是今后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确立流域管理机构独立的法律地位, 具有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权以及综合的有关水资源管理的行政权, 因此达到了综合管理, 提高效率的目的。通过能反映各方利益的整合性决策, 树立流域机构的权威, 实现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综合管理。

3 确立“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政策理念

针对一些地区长期积累、集中暴发的水污染问题, 国务院先后组织召开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会议、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河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 借鉴我国历史上安邦兴国的重要经验, 给予水环境人文关怀, 提出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 以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利用的“度”, 这个“度”就是自然资源的再生和永续能力。无度或者过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它的状况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恶变。有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将使它既发挥最大的效益, 又不损害它的再生和永续的能力[3]。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将这一战略思想作为立法理念, 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根本出发点, 并对这一战略思想的实现予以了法律保障, 具体为:

(1) 严格环境准入 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实行“区域限批”、“流域限批”、加强源头污染控制。如第18条规定:“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2) 淘汰落后产能 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 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 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并加大处罚力度。如第42条规定:“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3) 全面防治污染 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非点源, 尤其是农业面源的污染控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如第3条规定:“水污染防治应当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 强化综合手段 加强对污染防治情况的考核评估、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经济政策、加强科技攻关、加大执法力度。如第5条规定:“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第7条规定:“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5) 鼓励公众参与 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如第6条规定:“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第10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 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实施休养生息, 就是要用法律的、综合的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就是要促进环境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坚决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 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 唤起群众珍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伟大觉醒。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将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治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分区保护、生态修复等作为主要任务, 并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科技支撑、严格考核等措施来保障任务的落实。这些举措必将推动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得以休养生息。

4 突出群众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保护重点

面对突发水污染事故高发态势和水污染依然严重的形势, 我们必须把饮用水保护作为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1984年的《水污染防治法》中, 仅有关于饮用水保护的笼统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 不得新建排污口 (第19条) 。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 第20、21条对于饮用水源的划分、禁止从事的活动、应急措施予以简单规定, 仅仅涉及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不能新设排污口, 不能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至于已设置的排污口, 只有在危害饮用水源时才要求其搬迁, 对于已建成的建设项目, 没有任何规定。第49条也仅对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法律责任方面进行了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止或者关闭。

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关注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明确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机关和争议解决机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行严格管理、在饮用水准保护区实行积极的保护措施[4]。为此, 在第1条就增加了“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立法目的。并在第3条提出“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特别是将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门列为一章, 完善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 分为一级, 二级和准保护区, 实行严格管理, 确保饮用水安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些变化体现了“人民的安全是至高无上的”法律的思想, 也符合法律坚决保护重大的需要和利益的目的。

5 加大了水污染执法力度

全国连续5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对直接影响群众饮用水源环境安全的3.4×104家化工、冶金、造纸、印染企业及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现场检查, 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281家。取缔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工业排污口1 200个, 排查污染隐患5 800余处。涉及113个重点城市居民饮水的38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水质达标率达到72.3%。辽宁省2008年上半年, 关闭3.4×104 t以下的制浆造纸企业和1.0×104 t以下的废纸造纸企业200多家, 年减排COD 5.7×104 t。江苏省连续5年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的专项行动, 共出动人次6.0×105以上, 检查污染源厂次2.0×105以上, 取缔关闭900多家, 停产600多家, 罚款2 750多家, 限期治理1 200多家。通过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全国重点流域水质总体有所改善。2007年, 全国地表水759个国控断面Ⅰ~Ⅲ类断面比例为41.6%, 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6.7%, 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为6.5 mg/L, 比2006年降低7%。其中, 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国控断面Ⅰ~Ⅲ类断面比例为50.0%。与上年相比, 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提高了7%, 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了2%。

6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实行跨界水质目标责任考核

1984年的《水污染防治法》对政府责任的规定较笼统, 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政府责任具体定位在宏观控制方面 (第3条、第6~8条、第10条、第16条、第17条) ;实行区域控制和集中控制方面 (第11条、第19条、第39条) ;水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方面 (第9条、第12条、第20条、第21条) 等。但旧法对政府责任总体规定偏弱且操作性差。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关于政府责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1) 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强调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第4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第5条规定:“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这会极大地激励地方政府及其相关人员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 使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牢固地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勤政为民, 励精图治,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效率和效能兼具地服务公众, 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5]。

(2) “流域限批”和“区域限批”制度 第18条规定:“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 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这将加强地方政府防治水污染的力度。

(3) 实行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 第7条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 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由环境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按照一定的标准, 对生态效益输出地进行经济补偿, 从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形成制约, 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经济激励和稳定的财务支持。这其中, 政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另外, 流域水污染防治需要上下游各省 (区、市) 通力合作、 联防联控, 主要责任在地方各级政府。目前河北、 河南、 江苏等省份已经在部分重点流域开展了跨市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考核和区域环境资源补偿政策试点, 其他省份也要确定重点, 尽快开展跨市界水质目标考核和区域环境资源补偿政策的试点工作, 真正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职责落实到位。2009年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对重点流域的国家考核目标进行考核, 切实使地方政府在水资源保护中负起应有的职责。

摘要:着眼于我国的水资源保护, 以三部《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及其修订为视角, 对其发展历程与成就予以回顾, 并对我国水资源的保护法律前景进行展望, 为我国水资源法制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法,发展历程,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庆东.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1 (4) :22.

[2]蓝楠.国外饮用水源保护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环保产业, 2007 (9) :58.

[3]王曦.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109-111.

[4]本刊记者.谈谈百姓关注的三部法律草案[J].半月谈, 2007 (17) :31.

创新成就责任与发展 篇3

创意大赛 贵在创新

2013第四届现代汽车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由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合主办。“大赛是为中国大学生打造专属的创意舞台,帮助大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践,为未来的职业成长之路打下基础。”徐承铉部长表示,一方面,大赛让大学生参与企业界命题的创意活动,相当于把课堂延伸到了商场,从中体验到商业实战中的竞争氛围、策略和呈现方式,对塑造综合能力和专业精神都具体常规课堂和实习难以達到的效果。另一方面企业也从大学生们的创意和思想中了解未来汽车消费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对人才培养、企业和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从产品营销还是人才培养方面,现代汽车坚持与最新的时代需求相一致。当前,国家在制度和政策等方面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而现代汽车在校企结合、推动大学生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赛在中国举办四年来之所以深受大学生欢迎,魅力之一在于大赛本身每年都在创新和发展中。例如,本届大赛突出了广告创意,在内容设置上更有针对性。

”为了达到帮助大学生实践的目的,大赛需要引导和培训选手,让他们充分获得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与通常单一提交作品的大赛形式不同,现代汽车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有一套丰富而有逻辑性的赛程安排:海选阶段,组委会对入围选手进行作品完善和深化指导,而10强团队将于决赛前参加由广告、营销等方面的专家授课的创意课堂,接受更深入的专业培训。最终获奖团队还将参加Global Marketing Camp国际交流,每个阶段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

完善公益体系 践行社会责任

“现代汽车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的宗旨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创意舞台,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徐承铉部长告诉记者,大赛未来还会不断完善,以更好地为大学生创造条件,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早在2008年,现代汽车逐渐规划建立在华CSR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共建安全社会(S A F E MOVE)、共同维护绿色社会(GREEN MOVE)和共同分享幸福社会(HAPPY MOVE) 三大主要部分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公益体系。

除了面向大学生开展“现代汽车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现代汽车还针对贫困小学开展了“梦想之屋”以及针对贫困大学生的“雅科仕奖学金”,同时还开展了“内蒙古治沙”等多个中长期公益项目和灾区援助项目。徐承铉部长表示,自2012年1月与共青团中央签署(现代汽车青年公益资助行动)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现代汽车将在交通安全、环保等项目中展开全面合作,同时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建设与中国人民“携手共进的社会”而努力。

多样化营销成就品牌路

近年来现代汽车的品牌价值大幅跃升有目共睹。2005年,现代汽车成为全球100大品牌榜中首个韩国汽车企业,此后连续9年上榜。今年,现代汽车的品牌价值比2005年增长了160%,品牌价值增长率达20.5%,远高于排行榜中汽车品牌的平均值12.4%,排名上升了41个名次,成为发展最迅速的汽车企业。在汽车品牌榜中,现代汽车位列第7。

徐承铉部长说,2011年企业提出了全新品牌理念‘Modern Premium’和品牌口号‘New Thinking. New Possibilities.’,以现代汽车独有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全新的体验和价值,而全新的品牌口号也成为此后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的主题。

在现代汽车的品牌战略中,多样化营销功不可没。现代汽车除了在全球开展CSR活动以外,还积极参与全球体育盛事,通过全情赞助和深度合作的方式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包括世界杯、欧锦赛、美国超级碗橄榄球赛事、中国斯诺克公开赛、世界高尔夫锦标赛在内的诸多赛事中,都能看到现代汽车的身影。

“现代汽车始终拥有活力和激情,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我想这与大学生朋友的心情是一样的。”在徐承铉部长看来,现代汽车还将与中国汽车产业一同成长。

理论学习+成就与发展 篇4

1通过学习总书记七一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一定要学会坚定信念,从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永远跟着党走。在整个讲话过程中,不仅回顾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发现进程,而且瞻望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使我对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这90年的风雨兼程,虽历经艰辛,却辉煌灿烂,一片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之景。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民族给予我们深切的期望。因此,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增强爱国的热心与责任感,逐步完善自我,做到思想理论成熟,树立顾全大局的观念和意识。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作为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的新一代青年,深知历史已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发挥聪明才智,尽显自我价值与人生价值,让美好的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流光溢彩。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发展与成就 篇5

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新思路,在经济社会领域引起了全面、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文共有21处提及物流二字,并在第四篇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十二五时期,作为兼具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属性的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凸显,经济动脉的综合服务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1.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其中无论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是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亦或是发展服务业,都需要依赖完善、专业的物流服务来支撑[1]。

1.2 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物流业的大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逐步转向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拉动,建设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成为转变的重心。据商务部预测,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0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实现翻番。中国已经成为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满足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体现现代化和个性化的网上购物迅猛发展,对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5]。

1.3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大提升了物流作业效率

十二五时期,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科技含量显著提升,信息网络及现代管理技术深刻融入服务业发展。就物流业来看,得益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物流设备、设施等基础服务条件向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流作业效率将得到较大提升,特别是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物流信息化,将带来物流管理、服务和技术的革命[6]。

1.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而现代物流的聚集和整合功能具有天然的绿色环保特征,也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服务产业。十二五期间,物流业逐步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运作模式向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可循环的持续发展模式转变。[6]。

2“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成就

国务院先后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促进了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物流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一是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降,表明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阶段,传统的依靠“高物耗、高物流”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逐步显现。

二是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201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8]。

2.2 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十二五以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具体体现为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全国公路总里程、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全国生产性码头泊位和全国颁证航空机场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日趋完善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3][4]。

2.3 我国对国际物流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进出口贸易额上,我国2014年的进出口总值达到了4.1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标志着中国跻身全球最强大国家之列。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国际物流事业同样处于高增长阶段,物流业在不断地优化升级,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这些都为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2014年6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9月12日以国发[2014]42号文正式发布,这是继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又一个指导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考察物流企业,对物流业发展作出重要讲话和批示。此次出台的《中长期规划》,把物流业定位于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物流业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

3“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点

总体来看,十二五之后我国物流业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总体运行保持了较强的发展韧性。但是我们看到,物流整体市场环境较为严峻,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持续走低,地方保护、不正当竞争、诚信体系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有待落实,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发展有以下几个关键点:(1)继续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2)进一步推进国际物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3)继续发挥政府在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中的作用;(4)建立与时俱进的全球物流运输网络和一体化的综合运输管理体系;(5)搞好物流专业教育,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摘要: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支撑。现代物流业是降低国民经济运行成本的基础保障,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利器。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文中分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给我国物流业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成就,进而指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点。

关键词: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物流总费用,国际物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EB/OL].新华网,2011.

[2]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

[3]2014年铁道统计公报,国家铁路局,2015.

[4]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交通运输部网站,2015.

[5]沈绪明.解读“十二五”规划物流业发展迎来大好时机[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1,(14),卷首语.

[6]洪水坤.“十二五”规划与中国物流业发展机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3),28-29.

[7]吕红,丛东洋,石爽.中国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J].2014,(14):51-52.

发展与成就 篇6

一、本科教育发展———入学率和公平度提升,但质量不高

规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量”的规定性,规模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是民主化进程的逻辑结果。1994年,南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但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特色:非洲黑人群体入学率仅为9%,白人群体达70%。南非黑人群体占全国人口的89%,但在校学生比例仅为52%,相对应地,白人群体仅占南非总人口的11%,但学生比例为48%,存在明显的种族“鸿沟”。[1]从1994 年高校民主化进程开始,南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工具,如在入学机会上实施了消除种族和性别歧视、肯定性行动、入学考试多样化、先前学习认可、拓展课程以及国家财政资助等重大举措。教育公平程度明显提高,但仍存在较大问题。2001 年《国家高等教育规划》设定到2011 年本科教育入学率达到20%的目标未能实现,实际入学率仅为17.3%。非洲黑人群体入学率从1994 年的9%上升到2011 年的14%,2011 年白人群体入学率下降到57%;白人群体社区高等教育机构黑人学生比例仍较低,黑人群体社区高等教育机构仍以黑人学生为绝对优势比例。[2]造成这一结果的逻辑因素由传统的“种族歧视”开始转向“社会阶层”。

与此同时,南非本科生成功率和毕业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本科成功率(包括推迟完成学业的学生)看,白人学生为82%,非洲黑人学生为71%;从毕业率(按期完成学业)看,2010 年非洲黑人学生毕业率为16%,白人学生为22%。[3]尽管如此,仍存在一定挑战:毕业率并没有入学率增长快,大学未能按时向社会输出充分的合格毕业生。在本科教育入学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公共教育财政却未能予以配套投入,从而导致大学教师短缺、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此,南非国家规划委员会(NPC)在《国家发展规划2030》政策报告中指出,将高等教育学术型教师博士学位比例从2012 年的34%增长到2030年的75%,并建立基础设施国家统一标准,确保大学之间教育质量的可比性。[4]2014 年南非《中学后教育与培训》白皮书中提出:将高等教育入学率从2011 年的17.3%增长到2030 年的25%。[5]为实现该战略目标,南非将学生入学机会、学习成功、毕业率作为高等教育重要发展指标;实施入学机会、学习成功、质量提升、体制多样化和多方协同的统一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贫困学生免费教育和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实施范围。另外,2013 年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本科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即“改革现有本科生课程结构,构建灵活的课程结构,从而有效提升本科毕业生教育质量”。[6]新课程结构具有高度灵活性,为不同背景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可选择路径。但当前在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南非政府仍面临着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大挑战。

二、研究生教育发展———公平度提升,但规模仍显不足

相对于其他非洲国家来讲,南非在科学知识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2012 年,南非科学研究产出占非洲第一位,世界第33 位。[7]自1994 年,南非高等教育机构科研产出、研究生入学人数及毕业人数均处于快速增长的优势地位。1995 年,研究生数量占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3.7%,到2010 年研究生数量增加了一倍,占学生总数的15.5%。在研究生群体中,2010 年黑人在校学生占了71.6%,女性在校学生占了56%,女性毕业生占59.3%,黑人毕业生占63.3%。[8]由此可见,研究生层次学生分布渐趋合理。但相对于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南非研究生入学率和毕业率仍较低,在1995 年~2010 年间,研究生入学率仅增加了1.8%,硕士研究生毕业率(规定年限内)为19%(2001 年高等教育规划设定33%),博士研究生毕业率为13%(2001 年设定20%)。[9]2010 年南非大学培养出的博士生总数为1,423 名,而巴西一所圣保罗大学就培养了2,244 名。韩国和巴西每百万人口博士生人数分别为187 和48 名,而南非仅为28名。[10]由此可见,南非研究生教育规模仍严重不足。

从教师队伍看,南非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学者仅占34%。大学科研表现参差不齐,有10 所大学占了全国86%的科研产出和89%的博士生。相对于其他国家,南非缺乏大学、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协同研发创新密集网络,产学研协同创新互动平台严重缺失。姆顿(Mouton, J.)在对南非大学知识生产的研究中发现,跨地域、跨部门、跨性别、跨种族和跨学科协同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大学机构学术劳动力扩张过程中不包括大量黑人学者参与,其知识产出规模和整体知识生产力就会下降。[11]为改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困境,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南非政府提出了新一轮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措施,以推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量和质量显著发展;并将本科生毕业率提高到国家核心战略高度,以此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充分的学生来源。南非政府计划到2030 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达到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的25%(2010 年为15.5%),科学领域应占绝大多数。[12]然而,由于南非许多大学研究生培养所需的研究基础设施匮乏,以及高层学术人才短缺,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仍需政府给予充分资金支持并进一步加强高层学术人才队伍建设,以便能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学术环境。

三、大学学术研究发展———学术职业平等性增强,但资金严重短缺

以种族主义和父权制为核心特征的种族隔离制度塑造了南非高等教育机构独特的学术职业结构。1994 年,南非大学学术人员白人占83%、男性占68%;尽管南非黑人占总人口的89%,但在学术群体中仅占17%。[13]由此可见,大学学术职业领域性别和种族不平等现象十分严重。在过去20 年民主化进程中,南非大学学术劳动力市场平等程度有大幅度提升,2011 年,全职学术职业领域,白人下降到53%,男性下降到55%。[14]但大学之间学术人员分布仍持续遵循种族和民族历史特征,2011年,南非大学黑人学术人员比例从17%到91%不等,女性比例从29%到51%不等。[15]

当前,南非大学在学术职业领域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如何有效培养和留守新一代学术人员;二是如何促进性别和种族社会平等来实现学术职业领域劳动力社会结构的历史转型;三是如何促进南非大学根本性转型和发展,实质性提升大学学术能力。对于第一个挑战,主要原因是,学术人员数量并未随着学生入学人数大幅增加而做相应增加。新大学创建和高等教育入学规模扩大需要更大规模的学术劳动力予以配套,然而,在既定65 岁退休年龄制度下,未来10 年将有近30%的学术人员退休,其中包括50%的优秀教授和副教授。第二挑战与第一挑战存在密切联系。即,如果不关注社会平等,不彻底改善黑人和女性社会生存状况,新一代学术人员再生也只是前期不平等的再生。第三挑战是新一代学术人员必须具有较大比例的黑人和女性,他们必须拥有与教学、学习、科研、社会参与相关的技能,这是南非大学发展的根基。

培育下一代卓越学术人才的关键在于资金投入,如果缺乏资金投入,学术劳动力的社会平等、去种族化和去性别化的推进将难以实现,学术人员培养质量将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大学培养高质量毕业生和开展高质量知识生产的能力严重不足,大学通过培养新一代卓越学者贡献于社会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能力也将会受限,黑人和女性参与知识生产的必要条件将会严重缺失。长期以来,南非大学学术人员待遇明显落后于其他社会部门同类职位,这是培育和留守未来学术人员的重要障碍。近年来,南非政府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确保学术职业平等和强化学术人才队伍建设,但仍存在严重的财政紧缺问题。如2011 年南非政府启动了“南非高等教育新一代学术人员国家开发计划”,明确了学术人员开发的目标、价值取向、基本原则、战略举措,规划了国家和大学机构层面开发“全纳导向”的新一代学术人员的关键条件。[16]但由于南非政府财力匮乏,在大学学术职业发展中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这些明智的战略举措难以落实。

四、高等教育体制发展———多样化分层体制初步形成,但仍未完善

传统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下的种族歧视以及阶层、种族、性别等方面的不平等性,塑造了南非不平衡的高等教育体系。基于“种族隔离”意识形态而构建的南非高等教育体制,是为殖民化和种族隔离社会中的主流种族、民族、语言群体准备的,如历史白人高校(historically white institutions)和历史黑人高校(historically black institutions)之间的历史性差异本质上就是“种族隔离”在高等教育体制上的再生产物。这种种族化结构差异在大学学术研究、教师队伍、入学机会、教育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表现出对历史黑人高校的不利。1994年,南非高等教育体制包括21 所大学、15 所技术学院、120 所教育学院、24 所医学院和11 所农学院,这些高校在学术质量、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1994 年“宪法民主制”建立,所有南非高等教育机构都需要从种族隔离制度中解放出来,使其服务于新的社会目标。1997年,政府白皮书《高等教育转型计划》中指出:“传统公立高等教育体制结构存在严重缺点,即高等教育体制在实现其发展目标上缺乏灵活性;主要任务是对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和数量进行优化评估,满足高等教育体制转型目标。”[17]对此,南非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对其使命和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推动了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机构使命和教育项目的多元化。从整体看,1994 年后,南非政府从两条路径实现了对新型高等教育体制的创建。两条途径是高等教育机构重组和高等教育机构资格重新认定。在这次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成效不佳的教育学院被迫关闭,有一定成效的教育学院则并到大学或技术学院;一些大学和技术学院后来又重新并为目前的11所传统大学(主要提供学位教育)、6 所综合大学(提供学位教育、文凭教育和资格教育)和6 所技术大学(职业导向)。随后又成立了两所不属于大学级别的省级“高等教育学院”(institutes of higher education),2013 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94 年后高等教育机构重组旨在创建一个层级化、多样协调性的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体系更加适应南非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高等教育分层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在历史黑人高等教育机构存在分层的合法性质疑,即高校分层和多样化的政策可能持续引发“有利”和“不利”的历史格局。另一方面,在“如何分层和采取何种机制实现南非高等教育分层”上仍存在诸多争议。即便分层的价值意义已被人们认可,但在实践上,仍存在机构同质化发展趋势,许多高校都按照统一标准追求研究型大学。因此,南非高等教育要真正实现其科学分层,必须解决历史黑人高等教育机构能力建设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对历史黑人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持力度,并为农村贫困人群和工薪阶层黑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学机会。南非政府2012 年《中学后教育与培训绿皮书》就指出:根深于不平等的多样化大学体制是种族隔离教育政策的必然产物,尽管南非顶级大学享有一定国际声誉,但历史黑人大学仍持续面临严峻的财政、人力、基础设施以及其他资源限制。[18]对此,南非2014 年《中学后教育白皮书》就高等教育分层问题提出了新的治理工具。白皮书指出:应积极看待高等教育合理分层,它是确保高等教育体制多样化,为所有南非公民提供接受多种形式教育机会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也是使所有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国家不同发展需求准确定位的最有效途径。[19]在具体指导原则上,白皮书提出:坚持机构连续体———从大规模一般本科教育机构到专业型大学再到研究密集型大学;每所机构都必须有明确使命;任何机构所提供的教育项目都不应该固定不变,而是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实行动态调试;为资源欠缺机构提供必要发展性资助。[20]由此可见,建立更加合理的多样化分层体系是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

五、高等教育认识论发展———机会均等得到共识,但深层认识问题依然突出

从南非民主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看,早期主要强调学生入学和学习机会均等,在20 年发展过程中,机会均等理念已得到普遍共识,但在高等教育领域仍存在深层的文化哲学认识论问题。在民主化进程中,南非高等教育转型的核心挑战是父权制、知识殖民化和种族化历史遗产。南非著名学者杜托伊特(Du Toit)教授认为,殖民的和种族的话语秩序在南非根深蒂固,这是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威胁。他将这些话语秩序与高等教育组织文化和学术自由相结合指出:以殖民化和种族化话语秩序为特征的历史文化将会阻碍“对知识话语共同体的赋权”(empowering intellectual discourse communities),机构文化的持续转型是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21]对此,南非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需要对其大学予以“去殖民化”“、去种族化”、“去父权制”、“去性别化”,需要解决这些复杂过程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深层哲学问题,涉及大学学术研究、学习与教学、课程等各知识领域。其中最核心问题是,南非高等教育认识论是典型的西方主导型而非南非自治认知范式,急需创建真正尊重和包容多样化的大学组织文化(不论阶层、性别、国籍、语言、信仰等)以及大学发展认识论的多元繁荣空间,从根本上消除认知思维上的“霸权主义”倾向。

这些关于南非高等教育领域社会隔离和全纳的认知思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入学机会均等和学习成功层面的认识,深入到大学组织和学术文化,以及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与学习、教学、课程开发、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认识论深层哲学问题。对此,南非著名政治学家曼达尼(Mamdani,M)列举了当前南非高等教育发展一系列认识论问题:高等教育知识空间主导性话语秩序在历史上是如何生成和再生的?这些主导话语秩序对高等教育领域社会融合、社会正义以及对人权尊严的肯定、对多样性的尊重等方面有何意义?高等教育领域主流认识论和本体论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高等教育领域“去种族化、去性别化和去殖民化”?高等教育领域主流文化对学生学习以及社会平等有何影响?这些主流文化对未来学者的性别和种性平等发展有何影响?当前高等教育认知文化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大学组织改革有何意义?[22]这些深层次的认识论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会对南非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六、结语

从1994 年到2014 年民主化进程的20 年间,南非社会民主化程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呈现出持续进步的发展态势,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公平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有质量的公平”正成为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追求。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南非高等教育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本科教育虽然在学生入学率、毕业成功率都有明显提高,不同性别、种族之间的差异有所缩小,但种族之间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不同种族、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仍较大。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生在性别和种族上分布的民主化程度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相对于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南非研究生入学率和毕业率仍较低,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极度匮乏。在大学科学研究方面,学术职业性别、种族差异渐趋缩小,但由于资金缺乏而导致学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严重挑战。在高等教育体制发展方面,为加快民主化进程,近年来南非政府对其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综合改革,初步构建了多样化分层高等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背景、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但并未真正解决历史黑人等处境不利群体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力建设问题,仍需面向所有学生进一步完善多样化分层高等教育体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确保公共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充分性。

从南非民主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成就与问题看,处理好数量、质量、公平、体制和认识论的逻辑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发展的“量”是外延,“质”是内涵,“公平”是途径、体制是保障、认识论是导向。高等教育发展是这五者有机统一的逻辑结果,即要提升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整体质量,需要在科学认识论指导下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有质量的公平”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和必然选择。学术研究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本原。然而,高水平学术研究需要高层次学术人才,这就为大学学术职业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其中学术职业性别、种族不平等性是导致南非学术职业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高层学术职业女性缺失、性别失衡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高层学术职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高等教育体制分层化和多样化是满足不同学生群体教育需求、推进教育平等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基本趋向。在民主化进程中,既要关注浅层教育不平等现象,更要思考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哲学的认识论问题。这是决定一个民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成功与否的重大指导思想问题。同时,南非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归因于财政紧缺。近年来,南非政府虽然出台一系列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但由于财政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许多战略举措难以实施。因此,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不但需要有科学的战略规划做政策保障,更要有充分的财政投入予以支持。

摘要: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南非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民主化进程中,南非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科教育入学率和公平度有所提升但质量不高;研究生教育公平度有所提升但规模仍显不足;大学学术职业平等性增强但资金短缺严重;高等教育多样化分层体系初步形成但仍不完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理念得到共识但深层认识论问题依然存在。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处理好数量、质量、公平、体制和认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给予充分财政支持,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优化课程结构,成就全面发展 篇7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前身是天津市第十三中学,是1952年建立的国办普通中学。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我们从学校的资源优势出发,以劳动技术教育为切入点,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功能,探索出了一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并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简称劳技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勤工俭学活动,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开展勤工俭学,增设经验课程。

这一阶段的劳技教育是以校办工厂为基地,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 建立专用基地,开发多元课程。

1981年,教育部提出在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1982年我校编印了自己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从1983年起,在巩固原有机械加工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又开设了家电维修、金属加工、制图、英文打字、服装裁剪等课程。1994年,配备了专用设施和设备的劳动技术教育楼落成,并成为学校和全区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为我们进行多元化的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

3. 依托教育科研,加强课程综合。

1997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初、高中的课程进行优化组合。此时,我们边实践边研究,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初、高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了融合与贯通,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并纳入学校统一的课程体系。

五十多年中,我校劳技教育的创新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劳技教育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功能和课程的实施不断得到优化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成就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让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

20世纪末,我国揭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如何让教师在思想与行动上真正走进新课程呢?为此,我们提出了“科研型教育”的理念。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学校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科研型教育”与现实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科研型教育”主导下教师的教学主要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思考进行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第二,“科研型教育”主导下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围绕着研究、探索和思考展开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第三,“科研型教育”主导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与探索都是主动时态,而传统教育中,往往是被动时态。

“科研型教育”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整合在统一的教育实践之中,并且清晰地指明了这种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科研型教育”在现实教育和理想教育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找到了一种简洁、经济、高效的实现手段。“科研型教育”实施的强度、力度和速度是可控的,因此“科研型教育”具有广适性。“科研型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学习型组织构建、培养和完善的过程。

实施新课程,每位教师必须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理念,具有课程的加工能力、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科研型教育”的构想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与传统的办学特色相适应,为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探索

我校劳技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表明: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学科课程结构,改革学科课程功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吸收了劳技教育学科成功的经验,将其推广到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并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 调整课程体系的结构。

主要是增加课程的类别,突出两类课程:一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如综合型课程和经验型课程,特别要突出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关联的内容;二是学生特别需要的课程,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课程。调整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在突出劳技教育课程特色的基础上,构建更适于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

2. 优化课程体系的功能。

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需要把这些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整合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去落实,同时还要将教学的微观目标和教育的宏观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课程的整体功能才能得以体现。我们需要研究课程体系综合化、个性化的思路。

3. 拓展课程体系的载体。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把学校的每个要素都变成课程文化的载体,让显性的课程与隐性的课程协同作用,让学生在现代校园文化的沐浴中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建设了人文园、科学园和艺术园,让这些文化园“讲出”美丽动听的故事。

发展与成就 篇8

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快而平稳。2003年,中国经济完全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2008年上半年,中国采取了遏制盲目投资、清理开发区、加息等综合手段,防止经济过热。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中国果断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扩内需、保增长,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速在全球率先实现漂亮的“V”形反转,重新回到两位数平台。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回归常态,并把稳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2012年,稳中求进成为主基调,把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5%,更加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惠及民生。

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城乡矛盾,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城乡统筹”。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中,要求重庆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6月7日,国务院同意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6月27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全国第一个“城乡总体规划”—《2007至2020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这一系列的举措,不断是党中央对重庆的“定位导航”,而且是正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促进全国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深刻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把改革开放向内陆和纵深推进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当前城乡二元结构、资源环境约束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改革,不仅肩负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任务,同时肩负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使命。”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成为有效“杠杆”。7月1日起,阶梯电价制度将在全国全面试行,探索“多用电者多付费”的促进节能新机制;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和资源稀缺程度的油价定价机制,正通过改革逐步建立;2010年以来,资源税改革从新疆试点起步,并向全国推开。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潮下,资源价格改革和资源税改革的推进,对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可持续发展要让山更青、水更绿,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是根本。“天上灰蒙蒙,地下满地尘”,工业重镇湖南株洲曾给人们留下这样的第一印象。如今的株洲,天变蓝了,水变绿了,路边园林生机盎然。

长株潭城市群2007年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财政生态补偿等一系列制度创新纷纷面世,排污权交易等50多项改革试点出台实施,在政绩考核上设置了环保“一票否决”权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湖南要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路子。坚持把两型社会的理念、目标、方法全面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成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第二阶段的目标任务并向第三阶段推进,引领带动全省各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和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国发挥示范作用。在全省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取得湘江治理的明显成效,打造“东方莱茵河”,建设美丽繁荣的湘江经济带,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各类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可持续发展靠的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国家投入连续6年、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

“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从根本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重要的动力。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离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

2012年,中国航天任务最重的一年,也将是载入中国航天辉煌史册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要完成21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更是举世瞩目,重中之重。“这项技术也是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和组装大型空间站,乃至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马兴瑞表示。正因如此,交会对接技术与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并称载人航天领域的三大基本技术。

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正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中国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飞天梦想。

在此之前,美、俄两国已掌握了这项技术,并多次进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其对接形式也多种多样。但美国和前苏联早期在实施航天器交会对接任务时,都有故障发生,造成任务失败,甚至导致航天员伤亡。

再难的问题,也有办法克服。“这项技术,我们要靠自主创新来实现。”马兴瑞的话中透露出航天人强大的自信。

在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漫漫征途中,我们要越过很多道“槛”:竞争优势要从低成本转换成自主创新,社会结构要从城乡二元转换成城乡统筹,发展模式要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转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每一道“槛”的迈过,都考验着下一步改革的智慧和决心。

发展与成就 篇9

人民教育 奠基中国

——新中国60年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伟大成就

中共教育部党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强教兴,教兴国强。1949年新中国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也掀开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一页。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6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伟大进程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突出地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针,创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坚持向工农开门,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有计划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为我国教育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位的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从体制改革入手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强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我国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推进,把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教育是在极其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1949年,我国80%人口是文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仅有20%和6%,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经过60年的不懈奋斗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20世纪80年代,又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经过不懈努力,到上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进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新阶段。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3.58%以下。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是直到1998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仅340多万人。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8万人,是1998年的6倍;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6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7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

第三,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崛起,形成了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分别占居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第四,以促进教育公平引领教育发展,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迈出重大步伐。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逐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采取倾斜政策等措施,使全国城乡儿童、青少年和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五,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到2.6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我们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况下,我们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将教育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和全社会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教育战线几代人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两基”奋斗目标的实现,高校扩招和促进教育公平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实施,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理念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7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2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期待。新中国教育发展的60年,是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60年。在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中,我国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特征、富有生机活力的发展道路。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教育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具有深远的启迪作用和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只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面对西方国家长期占据经济科技优势的挑战,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必须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关键是教育要科学发展,按教育规律办事。只有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统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始终不渝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的经验,破除一切妨碍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开放水平,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六,必须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国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进入让所有孩子“上好学”的新阶段,进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6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仍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贯彻好,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落实好,努力实现更大规模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一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二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坚持改革创新。三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四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到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推动我国教育在新世纪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发展与成就 篇10

公司早在1999年被原国家国内贸易部任命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并于2006年度被评为国家4A级物流企业,在2008年公司凭借其高标准的仓储物业环境和出色的物流管理水平被中国仓储协会评为首批4星级仓库之一。

作为上海地区颇具资源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公司已建立起一个由25个物流仓储基地组成,仓储面积资源达32万平方米,覆盖整个上海地区东、西、南、北、中的仓储服务网络。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司一体化服务在全国商储物流网络的基础上,也已延伸至整个华东地区和国内所有的一级城市,所有这些资源都是公司做大做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有力保障。

当然,公司能达到现有的规模优势也不是一天所能造就的。为实现企业扩张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需要,解决公司所面临的自有物流资源开发量已趋于饱和的发展瓶颈,公司管理层果断的将基地战略从原有的资产型向轻资产型进行逐步转变,所谓轻资产,即轻国有资产,重社会租赁资产。

关于经营模式,不同体制的物流企业会有不同的模式,举例而言,某一大型民营物流企业早期走的是轻资产经营之路,最近一直在努力实现从轻资产型向资产型的转变,并从2002年开始就计划大刀阔斧的在2010年以前投资10亿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5个物流基地。作为国营企业,对于民营企业的这种对基地的可控性与灵活性是望尘莫及的,关键点在于国有资产使用的主动权与控制权未掌握在企业手中,企业的经营难免会受限,会动荡。历史上我公司曾拥有近100万平米的土地及100万平米的房产,被业内称为商储企业的“大哥大”,但在改革开放的十年中,公司先后被上级集团公司划拨和置换土地和房产达70万平方米,经营受到巨大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解决资源不断被置换,经营规模不断萎缩的问题,摆脱由此造成的经营被动局面,如何解决公司由此面临的生存及发展问题,努力保持公司稳定经营,持续发展态势,实践告诉我们必须通过轻资产型经营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对于大多数正在缓慢发展或者资金链薄弱的物流企业而言,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策略。

公司将以前简单的“借鸡生蛋”,租借一些社会仓库小打小闹的权宜之计,提升到依靠公司管理优势、经营的优势、品牌优势、积极整合社会供需资源,打造仓储物流核心基地的战略之策,提高企业的快速发展能力,同时通过租赁社会资源的形式进行整合,促进企业从资源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进行转变。

截至2008年底,公司正在经营的25个物流仓储基地中,外租基地接近半数有12个,库房面积达14万平方米。占公司全部库房面积的43%。而与之相对应的基础设施和固定成本的投入却大大减少,增加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

随着对轻资产经营的不断摸索和完善,公司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经营新借基地模式。

第一,明确拟借基地定位———“资源主导型”或“订单主导型”,前者是以拟借基地良好的物流运作条件为基础,而后者是以现有客户的扩仓需求为基础,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先有资源,后招客户,而后者先有客户,再找资源;

第二,评估拟借基地,包括对出租方的资信、基地的安全性、基地自身条件、营销计划及盈利水平、风险评估与控制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三,与拟借基地业主方洽谈长期合作事宜,谈判重点在于租赁单价、租金支付方式、租赁年限、安全问题解决方案以及违约责任等;

第四,组建项目梯队,上到基地负责人,下到安保人员,清洁工,对每个岗位严格筛选,明确各岗位人员与职责;

第五,营销招商,结合基地定位,确立营销目标,对于资源主导型的基地,采取“一年亏二年平三年盈”的策略,制定预警措施,严格防范风险,而订单主导型基地,相对规模较小,风险性也较小,盈利能力相对稳定,基本能达到次年盈利的良好态势;

第六,稳定经营,逐步改善客户结构,拓展增值服务,提升服务能级,为客户创造价值。

轻资产经营模式基本采取如上所述的六步走,下面以公司2008年的两个实际案例为例进行介绍我们如何为服务客户提升服务价值和含金量。

首先介绍位于松江地区的全方新桥配送基地。

全方新桥配送中心位于上海松江区书林路685号,靠近沪杭高速新桥出口处,整个基地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仓储库房面积为1.5万平方米,仓库净高不低于6米,配有一个可移动装卸平台,另配有1500平米设施完备的商务楼,该基地于2008年底正式开始启用。

全方新桥配送中心是公司在不断完善轻资产经营模式下所提出的“订单主导型”基地这一概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也可以通俗的称之为“定制仓库”。

所谓“定制仓库”,具体而言是指一些正在接受我们物流服务的客户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计划,对所需的商品储存面积的规模或地理位置等提出了新的个性化的需求,并委托我们公司寻找、拓展合适的仓库资源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物流服务。新桥配送中心就是我们根据百事食品公司的需求而增扩的新基地。

我们将原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服务模式完全复制到新基地中去,对客户而言,这一类的合作方式将大大弱化其管理的幅度和难度,并且保证了我们所提供服务的标准将不会被降低,减少了合作风险;对我们物流企业而言,此类合作不仅体现了我们关键时刻为客户排忧解难的高质量的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与依赖度,是双方长久稳定合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全方新桥配送中心从起用到为百事食品“量身定制”的仓库正常运作仅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使用面积近9000平方米,约占整个基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招商压力明显小于“资源主导型”基地。

下面再介绍“资源主导型”基地的典型———位于宝山区的顾村基地。

商储公司顾村基地位于宝山区陈广路1558号,靠近外环线顾村出口附近。顾村基地总占地面积约100亩,库房建筑面积近3.9万平方米,拥有12栋独立的标准平面库房,单栋面积从2150~4500平方米不等。库房主体结构为钢混结构,地面承重3吨,净高7.2米。库区内的主通道宽度达23米,同时配备了5组沉降式卸货平台,10个固定式液压登车桥。此外,24小时闭路监控系统、专职安保、专业避雷和消防设备都将更有效的保证相关商品存放的安全性。顾村基地从库区布局到相关物业设施条件配置都是非常适用于物流运作的。这是“资源主导型”基地的典型,为了便于理解,也可以称之为“标准化核心基地”。

所谓“标准化”,是指我们有效地通过提供标准化设施设备、标准化操作流程以在较短的周期内满足不同客户对仓储物流的需求。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多年来的行业经验,公司在战略性的物流配送区域内,拓展基础设施条件符合标准的社会资源,并在其基础设施、运作环境上进行改造和完善,开发出高质量高标准的通用型物流仓储设施。将选择战略性的物流配送地点,建造在规格、标准等各方面满足客户要求的通用型物流仓储中心。

所谓“核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指核心模式,公司未来开拓物流基地都将复制此种模式,这将成为公司稳定高效发展的一项核心技术及方法;二是核心优势,核心基地的体量、规模、硬件设施、信息化技术、标准流程管理等方面在公司下属的所有基地甚至与其他物流企业的基地相比具备一定的核心优势,这是现代物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顾村基地启用之前,公司投入了近百万元对其进行设施改良,保证了基地各项硬件设施能完全符合现代化物流服务运作的需求。同时,根据公司相关的SOP标准文件结合基地实地情况,迅速建立起了一系列规范的运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优越的地理位置、高标准的物流设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上商储公司老字号的品牌效应,得到了社会高端客户的广泛认可,顾村基地从库房启用到引入品牌客户实现了无缝衔接,打开了过渡期极短的良好局面。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轻资产型的经营模式对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在控制市场风险、建设企业品牌、创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帮助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取得双赢的根本所在。

上一篇:跳闸处理下一篇:危险房屋鉴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