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十篇

2024-08-03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身具有遗存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要素, 在二者的关系上, 遗存价值越大, 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越大。因此, 我们在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时, 一定牢记首先要实现其遗存价值, 其次才能谈得上经济开发。[2]但是,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其遗存价值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生活的充分接轨, 加大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使之充分的发挥其经济价值并融入现代生活里面, 具体来说, 可以从这三方面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长期传续下来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其博大精深, 丰富多彩的内涵, 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3]他主要包括: (1) 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 表演艺术; (3)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它的类别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4]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的是人类在进化发展的过程中, 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文化信仰, 他并不是一个被淘汰或落后的文化现象, 很大程度上他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精神、一种创造力、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是现代人了解世界文化融合发展与继承优良传统的必要程序。因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1年正式开始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活动, 每两年为一次。[5]中国作为有着5000年未间断传统的文明古国,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 中央政府于2005年连续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 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等具体的保护工作思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确定文化特性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在保障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我国的昆曲和古琴等已被评选为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 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民歌长调等, 这些成绩令人感动、鼓舞的同时, 不免让人深思, 问题犹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何等的地位, 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 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类似这样的问题并不为人所陌生, 多数情况下当问题摆在面前了, 真正让你花大量精力去研读、进行不确定能否产生回报的投入时, 很多人就退却了, 或者迫于压力照本宣读、形式主义, 不注重地域性及个案的不同特点, 模仿成功案例的运作方法, 最后的结果无疑是适得其反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就已存在, 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可真正被概括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以与物质遗产相提并论, 获得这样高的认识, 这是近几年的事。为什么具有悠久历史, 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非文化遗产到现代才被提升为重要认识?难道是人们对金钱名利看淡之后, 向往安详复古的生活状态吗?我想不然, 记得曾经偶然一次看到的语言——“精英文化的霸权”, 正因为是单一性的保护, 或是现实所必然的理由需要, 从而主动地去遗弃一些地方性文化遗产, 忽略非文本性质的遗产。从农村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 头脑中依稀记得婚礼、丧礼等一些活动中的场景, 像这些非文本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已只剩微弱的回味, 用不了多久便连记忆也将成为一种奢望。

虽然我们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 依然敌不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尤其是在保护的进程评估中, 放在首要位置的便是经济利益, 而商业化的保护模式, 却是现实生活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其中, 就是绝大部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群与团体、个人与机构, 会将思想习惯性的转向利益回报甚至于投资风险的考虑, 完全商业化的进行所谓的保护工作。其结果, 可能出现由于失败, 丧失再次投入和保护的信心, 也有可能使文化整体遗产遭到分散撤离, 使之变质, 或最终导致再一次的被发展的工业、城市所替代, 再一次消逝与遗忘。

贵州表面可以作为成功的案例, 其运作所产生的效应能有多大的生命力?纯粹的商业化开发带动其他产业, 最后文化遗产自身的意义和长远发展又在哪里?因为保护的中心最终是发展, 当世人关注他了, 经济由此上来了, 城市扩张了, 工业强大了, 文化遗产的商业推动力减弱时,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也就会发生逆转, 从我了解的贵州各地方涉及的遗产保护内容中都不约而同的上演着这样相同的情景。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侗族大歌, 侗族琵琶歌、铜鼓十二调、苗族古歌、苗族芦笙舞、木鼓舞、花灯戏、侗戏、布依戏、刻道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彩贵州这个平台发光发彩。他所涉及的内容有: (1) 贵州美丽富饶的旅游景点展示; (2) 贵州少数名族服装、风俗、节日等的介绍; (3) 少数名族专有的特色技能比赛 (如苗族同胞们的蜡染、刺绣等) 这涉及贵州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长征文化, 阳明文化, 少数民族风情, 国酒文化, 茶文化等。旅游产品有苗族蜡染, 茅台, 都匀毛尖茶, 安顺三刀, 水晶等”。[6]数以百万记的人, 从这个产业链当中获取了经济上的甜头。正在他们笑得合不拢嘴的时候, 试问, 这还是人民自愿和有意识的在保护传统行为吗?他已经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商业运作, 他的生命力让人担忧, 他只是起到了暂时性的保护。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商业化的利与弊。因此, 我们在运用商业手段的同时, 也应该切切实实的把文本中关于重点是保护、永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落实到位。商业化运作所产生的价值已经体现, 而定位却有些许晃悠, 如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已经体现, 可真正的坐标却不明确。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时, 我们更应该注重并强调文化现象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应该改变商业化运作在保护过程的中心地位, 地方性的个人和团体需要加强其执行力, 绝对不能照本宣科, 完全模仿, 在经过了对文化遗产的统筹归类后, 重点考虑对这些遗产“为什么保护”“怎么有效地保护”的问题, 也就是对要进行保护对象的历史、价值、意义、以及如何落实确定中心点的考虑。看看贵州最为成功的范例——酒文化, 以国酒茅台领头的各类酒文化早已名闻遐迩, 赢得了市场和声誉。可是还有多少人在把制酒看成文化, 看成遗产, 哪里还能看见亲朋好友聚会, 大碗大碗畅饮的情景, 这些酒被穿上了品牌的衣服, 高档酒是元首们享有的, 中低档酒是名流人士出得起钱的人享用的, 其他人就望梅止渴吧。再如少林寺信仰文化, 他的历史地位、发展进程影响了多少代人, 而今天听得最多的就是对他的价值评估, 怎么筹划着品牌上市融资。现在走进少林寺, 那里还是简单的信仰啊, 早已转变为价值、效益了。虽然我们不可能摒弃商业化的运作, 可是商业化成功保护需要放弃文化遗产自身的意义和特点作为条件的话, 这就是一种狭隘的保护, 不完整和不成功的保护。

我们看到了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利用与效应, 也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广泛性以及在保护的旗帜下存在的弊端, 是执行力不够?是现实社会追求的必须途径?还是商业化的腐化产物?不管是怎样的原因, 我想在保护过程中必须考虑和强化落实以下问题。

其一:弱化商业的中心地位, 始终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为主导地位, 反对纯粹以商业开发为目的的遗产保护, 从而对文化遗产造成毁坏性的行为。

其二:改变由地方政府独立领导、开发商经营的模式。反对只有开发前效益评估没有事后和文化效应的监测评估体系;应该大量的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 倾听民众的呼声, 监督反映以传承文化为根本性目的行为落实。

其三:大胆创新, 联系实际情况, 杜绝照本宣科, 形式主义。不能笼统的认为不同地区, 不同形态的文化遗产都能以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进行保护。

其四:加强从上到下的执行力建设, 各级团体、组织态度积极;认真研读、总括地区现有的文化遗产体系并进行分类评估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的整体, 商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益, 最终也要有一个合理的再分配制度, 不能只重收获不重投入, 总的来说就是长远考虑, 传承为主, 积极创新保护机制, 杜绝商业化领导一切的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严肃的议题, 经济效益、工业化、城市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现实阻碍, 纯粹商业化带来的利与弊, 上面有政策, 下面有对策, 落实中的不得力, 眼睁睁看着一批批绝技和文化消逝。因此, 商业化的运作手段应摆正其坐标、加强执行力建设、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 现代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危机。本文以多个案例为启发,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生活的渗透性角度出发, 浅析如何更好的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性,坐标与价值,商业化

参考文献

[1]王松华, 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232.

[3]肖静.高艳玲.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J].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2) .

[4]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 2005, 2.

[5]朱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 背景, 问题与思路.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它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审美、经济等多方面价值,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解说概况

(一)发展现状

截至2015年底中国已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64项,然而在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说方面的研究却存在极大不足,甚至未有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有完善的公开解说体系。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重视申报环节,在解说展示与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做得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征与深厚底蕴使得其在识别、解说与保护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解说既是建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必要展现形式,同时在对遗产的保护中也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二)研究现状

解说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产保护策略,已得到国外广大学者的关注与认同,其作用也正日益被遗产地管理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关于解说的理论研究匮乏,已有文献多是从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角度进行案例研究。

对于包含于遗产解说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说,当前学界的研究仍较为薄弱,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说方面更是几近于无。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解说”两词同时进行篇名与关键词检索,结果显示均为空白。此外,检索还发现目前也极少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说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的相关文献。因此,本文拟在现有相关领域理论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遗产旅游资源解说为切入展开初步整理与探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解说探究

(一)解说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活态性、传承性等特征,这决定其解说理念、方式等必然与其他遗产旅游资源不同。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上的不可视,使得其必须借助一定物质载体为人们所感知,反映出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意义,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简单的静态遗存,而是活态且完整的文化形式与过程,它的核心内涵与人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需要通过人来诠释与演绎;再次,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空变迁不断传承与发展,但其最为本质的原真性必须得到忠实呈现,要充分考虑其产生与存在的社会、文化、自然背景环境,探索原存脉络,在时空情境转变的现实下尽量将对其文化原真性的损害降至最低;最后,要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增强文化吸引力是必不可少的,必须一改以往单向解说的方式,使之与旅游者产生交互,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人而继承于人,只有增入人类行为的元素才能更具生命力,更持久地传承与发展。

(二)解说方式

1、实物解说

实物解说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或衍生体,给旅游者一种直观具体的认识,当然它也存在明显不足,参观者对所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和内涵难以充分认识。这种解说方式简单直接,但需要配合其他的手段与方式,以达到完整而全面的呈现。

2、还原解说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中的原生环境进行复原,通过模型以及各种道具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时的场景,再现周围环境、人物状态、空间形式等,帮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其源起与发展,为之创造身临其境之感,让其真切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3、展演解说

在还原场景的基础上融入人的因素,表演与展示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情节与内容,以动态表演方式生动诠释。这类解说尤其适于传统表演艺术、手工艺等具有很强展演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这类遗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4、数字解说

以信息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照片、录音和录像等资料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制作并展示传播。通过新技术与新媒介的综合运用,使解说活动更具交互性与创造性;增强多感官表现力,增进旅游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同时利用虚拟化场景,还原并展示出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现对珍贵遗产保护的同时,兼顾其静态传承与动态发展。

四、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解说探究能更好地为旅游者创造理解、欣赏和享受这些文化资源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对其的认可、尊重与保护意识;还将影响遗产旅游体验质量,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体验,并促进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3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国外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17-01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瓶颈

1.1 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保护有保护的意义,开发有开发的目的

保护是有责任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可解读的保护;开发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目的的利用,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目前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困惑。

1.2 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与开发文化遗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之间的悖论

地方政府为了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进行投入,但是文化遗产的开发往往是投入大于产出,遗产保护这一“惠遗产”功能,能够给政府带来多少政绩?

1.3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特别是居民利益之间的悖论

首先在文化遗产的规划方面我国目前往往是由少数专家讨论决定,没有引进社区参与机制,未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遗产地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文化遗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介入,由于缺少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开发的收益大部分流入了遗产的经营者,社区居民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再次,在古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社区居民不仅需要保护他们物化的传统形态,也向往现代的生活方式,社区参与机制影响着社区居民对遗产公平性的感知和保护遗产的积极性。

1.4 文化遗产保护区最少干预原则与开发现代游览设施的悖论

最少干预性保护原则是《威尼斯宪章》中首先提出的,旨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修复时,以最少干预的方式进行,但是对文化遗产的修复以及为了使文化遗产对现代人具有可读性,在修葺和利用现代技术和游览设施上存在着对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干预。

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2.1政府保护世界遗产的多样化措施

(1)设置“世界遗产城市奖”,鼓励地方政府保护遗产

西班牙是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为鼓励地方保护世界遗产,西班牙政府设立了“世界遗产城市奖”,评判的标准是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和执行质量,以及是否与外部环境、城市形象十分融合,是否使历史遗迹重新得到社会关注,是否对其他遗迹的保存修复有借鉴作用[1]。奖项名额有两个,奖金共24,040欧元。

(2)多元化投资机制保护遗产

意大利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采用国家财政拨款、吸收私人投资以及社会公益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私人资本的介入包括“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交易所”等,并从1997年起专设文物彩票,每年从彩票收入中按比例增拨1.5亿欧元用于文物保护[2]。

(3)维护遗产旅游的和谐环境

柬埔寨政府在遗产景区的管理中以提供公共服务、咨询服务及稳定和谐的社会旅游环境为己任,在每一个宾馆、餐厅、公共服务点免费向游客提供包括餐厅、宾馆价格、服务质量的对比、体验项目的特点、价格、交通的组织等的解说小册子,而且一般提供3—4中语言服务。

2.2 多种措施与遗产地周边居民互动

国外对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较早,早在1980年Seeking就指出“一个真实合理的旅游规划中必须依靠普通社区居民和私营机构、非盈利组织的多方参与[3]”而我国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多侧重于旅游扶贫理论的研究,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性行动更少。

(1)英国哈德良长城与周边居民互动的措施[4]

①利用解说系统促进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通过解说系统让游客知道去周边乡村哪里购物、就餐、停留。

②促进地方利益最大化,包括向游客推广当地服务业的项目,雇佣当地人才,发展新行业和地方供应链,提高社区经济可持续的能力。

③培养社区居民主权感和认同感,包括加强与当地居民沟通,使其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通过促销遗产景观和品牌来增加收入,激励社区居民对遗产的认同。

④鼓励居民成为遗产景观的保护者,实施自愿土地管理计划,把商品补贴变为景观的管理费,鼓励遗产地实现多元化发展。

⑤为地方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发展“教育和信息”项目,从小培养遗产保护意识,为地方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2)柬埔寨对社区利益的重视

柬埔寨主管部门将文化遗产旅游收入的20%作为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补贴以及教育的基金,并且鼓励当地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在吸引投资方面优先考虑当地人的投资和就业需要,外来投资者也必须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前提。

2.3 保证文化遗产景观原始、自然、和谐的状态

在对文化遗产的最少干预方面,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保持原真性

意大利首先提出了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整体保护原则,不仅保护建筑物本身,还要保存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在对文化遗产的修葺方面,强调新修补处必须与原文物有明顯区别,形传统与现代的经典对话,并且要求尽量使用传统材料特别是文物原来的材料。

(2)保持原始性

柬埔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和对自然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修葺严格按照本来面目,并且认为文化遗产的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遗产的生活方式,需要具备生活的各种要素,绝不干涉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更不会为了保护遗产而将居民整体搬迁。

(3)保持生态性

美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侧重于对景观的保护,针对遗产保护的法律认为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是国民欣赏自然和精神活动的场所,是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之地,严格禁止在遗产地修建索道,除了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

以上是国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举措的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げ慰嘉南:

[1] 肖锡维.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工作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04.

[2] 张国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3] Potts, T., and R. Harrell . Enhancing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A Travel Ecology Approach. Tourism Analysis 3.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论文 篇4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和人类在古老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后人在瞻仰那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叹服。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下面主要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特征、管理,并结合五岳之首的泰山浅谈世界遗产的保护以及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世界遗产特征、管理、泰山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前言: 截止2007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51处,其中文化遗产660处,自然遗产166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河流,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正文:

一、世界遗产特征: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遗产评定标准: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富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二、世界遗产的管理: 目标和任务:

1、保护资源的真实完整,包括自然文化遗产的人文景观,完整的生态多样性、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培育资源生态环境,避免受到破坏和污染。

2、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开发展示自然文化遗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实现遗产的社会效益。

3、注重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遗产科研能力。

4、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用于环境和资源保护,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须改革:

“在许多人眼里,世界遗产就是‘摇钱树’,申报成功就万事大吉,一些破坏行为随之而来,忘记了申报成功后的管理与保护更为重要。

中国现在很多的遗产地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保护区内就应该只有古迹、一切的东西都是自然的,绝不能够在保护区内出现现代化的设施,要保持保护区内真实性和完整性。中国的很多世界遗产保护区中现代化设施随处可见,这不仅让人们在欣赏的时候感觉大煞风景,同时也是对遗产地破坏。很多景区为了获取利润许可游人在内吃住过夜,以及在景区内建造宾馆、饭店、商铺、索道、人造景观等现代化设施,这些对遗产都是很大的破坏。有些大型商业活动,大型企业剪彩、开办大型会议居然在遗产地举行。灯光、音响、大规模的人流会对遗产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香山、泰山等山地景区建造索道不但影响大自然的景观也因为建造索道而破坏大面积地形。

三、结合泰山谈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遗产分类新标准,让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一份新遗产-双遗产。中国首批入遗唯一名山,文化与自然价值双高度在国际知名!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中华古代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这意味着中国泰山世界贡献了一种新的特殊遗产!同时泰山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同样具有其重要的地质意义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1、反映了古老的地质年代信息,在泰山地质公园探测到了带有37.2亿年地球年龄信息的捕获晶,标志着在泰山地区下存在着相当古老的岩石,是世界最古地质区之

2、是有特殊价值的岩石。泰山地区的骒马提岩(科拉马提熔岩)目前中国唯一,世界也只有五六个国家有发现的地貌。

3、是反映了典型地质变化过程,泰山地区所有26亿年前的岩石都已经变质变形了,而26亿年以后形成的则变形很小,这表明在26亿年前,泰山地区发生了一次重要地质运动。这次突变具有里程碑式的全球意义,与世界地质学界将太古宙和远古宙的分界定在26亿年设想划定方法不谋而合!

泰山地区在30多亿年前太古时代经历剧烈的地壳抬升和沉降,在3000万年前形成了今天的泰山。泰山地区的寒武纪片麻岩群是华北台地的基底,地层剖面出露齐全,化石丰富,保存完好。泰山杂岩形成于太古代,有丰富的地壳运动遗迹,在地质方面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设有著名的地质研究基地,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远眺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 瞬息万变,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人公然“在泰山上动土”,炸山劈峰,建了三条直插岱顶的索道,仅其中一条索道的上站就破坏了1.9万平方米的地形,这是泰山有史

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在中国,关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专家学者的意见总是微不足道。一条破坏严重的泰山索道,大批著名的院士、建筑师、教授、专家反对二十年,不仅不予理睬,反而扩大了五倍工程量。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类似“泰山现象”在我国的世界遗产区的不断蔓延,许多高山和低丘,都难逃被索道捆绑的厄运。有座名山的管理人员在解放初只有七八个,后来因为索道和超载开发,现在已高达3000余人,再加上其家属便多达四五千人,仅他们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就够这座名山“消受”的了,何况他们还在核心区建了大量宾馆和商店。归根结底是当地部门受到利益的驱使,最终将公益性的世界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加以错位开发,使世界遗产成了发展经济、开发旅游的响亮口号和目标,导致了开发后的“人满为患”和“屋满为患”。许多遗产区的超容量接纳游人,是对生态环境超强度利用。

超载旅游遗害无穷。由于登泰山的游客多以登上玉皇顶为目标,以看极顶日出为愿望,而岱顶目前的开发面积仅有0.6平方公里,所以这里常常人满为患,其结果是,造成岱顶地表植被严重受损,垃圾遍地,整体景观质量大大下降,恢复之难旷日持久。

在世界遗产的保护中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欧洲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世界遗产保护区内几乎见不到索道,即使有,也都远离遗产保护区。其作用更不是运送游人,而是主要为一部分滑雪爱好者服务。在德国,有一个近40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里面一条索道也没有,但外面却有八九条,目的主要是为那些滑雪爱好者提供方便。在其自然保护区内不会出现现代化设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解决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发展的涉及到现代中国的许多问题,前进中的挑战也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去应对,我们应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强化国家对遗产地工作的协调领导管理,国家要成立由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协调领导机构,权威地指导各世界遗产地开展工作,并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和最终决策

2、强化对遗产资源的严格管理和科学利用,在遗产地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注重对遗产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等生态境域的保护

3、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将资源保护的公益性与资源本身所具有经济利用价值有机结合。

4、创造条件,把遗产资源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除政策和管理措施外,当前急需加大筹措保护资金力度,以确保一些抢救性、恢复性的保护工程及适应旅游观光、科

研等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落到实处。

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保护和发展是个大课题,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诸多方面,影响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走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诚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现在确实还没有知识技能可以对世界遗产保护做出实质的贡献,无法对自然遗产地的开发提出合理的规划。现在的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可以利用学到的保护知识传播给人民群众,告知给每一个游客如何文明出游,也教会他们更好地发觉和欣赏世界遗产的美。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我们的想法和意见,通过我们作为世界遗产的欣赏者和世界遗产的保护者的角度,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文献:《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人民网——中国的世界遗产)

《图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刘珍强 编著—— 中国人大)

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篇5

1.1 邢窑的发展历史

邢窑古遗址位于太行山东麓,主要分布于内丘县冯唐、宋村以北,临城县祁村、双井村以南,内丘县西邱以东,隆尧县双碑以西的狭长地带内,面积约三百余平方千米。自北朝(公元550—577年)后期起,这里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到了隋末唐初,伴随着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邢窑址已经能成功地烧制出胎质坚细,釉色洁白的精美白瓷。

到了唐朝,强大的国力为邢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它在承继前人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历经改造和创新,最终发展成为唐朝著名的制瓷窑场。到了唐朝开元(713—742年)时,邢窑与越窑并驾齐驱一青一白引领制瓷的潮流。根据历史记录,在公元756年以前邢州瓷器由于其较高的品质,就大批瓷器作为贡品运往京城。到中唐后期邢窑产品已远销海外。此时邢窑制品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已达到顶峰。自晚唐以后,由于朝政腐败,优质原料枯竭等原因,邢窑细白瓷开始逐渐衰退。北宋时期,邢窑在世间已默默无闻。金元时期在邢窑的部分故址虽又一度恢复陶瓷的烧造,但终因质量不佳且无邢瓷的神韵和风采,而走向衰落。

1.2 邢窑的工艺特点

1.2.1“类雪”白瓷

“类雪”白瓷做工粗细皆有,到了隋代粗白瓷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胎面整洁有光泽,其中粗白瓷着色元素较少,透明釉和白色化妆土底色的结合使呈现了白釉瓷的基本特征,同时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

邢窑细白瓷工艺水平在唐朝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形体规整,器物轻薄,烧结适中,胎质细密结实,釉质细腻,釉色明亮,堪称上乘之作。

1.2.2“类银”白瓷

“类银”白瓷胎釉灰白如银,胎釉灰白,胎面多灰白色化妆土,唐朝是前期,邢窑“类银”白瓷进入了鼎盛时期,除了粗灰白之外,又出现了细灰瓷。

中唐时期,邢窑的高温窑炉技术取得很大成功,细白瓷产量因此也获得很大提升,但是它们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样品也还是生烧的,烧成温度很高,它的烧成温度是我们迄今发现中国古陶瓷中最高的烧成温度。

1.2.3 细腻内敛

五代北宋时期,邢窑工艺逐渐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对晚唐五代时期的延续。邢窑到了金代,制作的工艺方法发生了改变。普通白瓷的内在品质获得了较大提升,同时胎体烧结程度上好,唯一不足的就是外观白度欠缺,与此同时金代的制釉工艺中,氧化钙的含量也明显下降。

1.3 邢窑窑址概况

邢窑窑址大致位于临城西双井至邢台县西坚固,约60多千米长、近30千米宽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大致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瓷窑遗址,这一带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纵横,到处是冲沟埝垅。由于这种独特的地质情况,所以这里分布着极其丰富的邢窑制造所需要的原材料,在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贾村、邵明、磁窑沟、永固等地蕴藏着大量的粘土、铝矾土、硬质耐火土和半软质黏土,在内邱、临城和邢台县的西部山区还有石英、长石矿物广泛存在。丰富的制瓷原材料使这里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邢州窑产地。

2 邢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1 存在的问题

2.1.1 资金相对缺乏

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就曾进行过邢瓷产品的市场化之路的尝试,但最终由于资金技术的相对缺乏,市场化之路的尝试失败了。但是我们在邢窑的文化产业之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相同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多数依赖财政拨款,邢窑也是如此,但是政府的拨款并不能满足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资金需求,甚至成为制约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瓶颈。

2.1.2 人才匮乏,传承困难

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一个困境就是传承问题,并且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而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很冷淡,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了很严峻的问题,邢窑遗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人才匮乏,传承困难。

2.1.3 遗址侵蚀严重

随着岁月的流失,邢窑遗址也无法抵御时间的侵蚀,在夏曝冬冷、风蚀水润的情况下,土遗址最终会剥离、坍塌,甚至会成为一片黄土堆,然而经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护的成本又非常的高昂,所以这成为了遗址面临的难题,经过专家会诊,它们认为土遗址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难题。

2.2 邢窑遗址与瓷器的保护

邢窑遗址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调查我们文物古迹的具体情况,划定保留范围,确定保护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科学依据的长远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在邢窑文化遗产开发当中,邢窑遗址保护是基础,利用则只是目的,我们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文物遗产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者必须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利用,同时为了使文物古迹特有的文化品位、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必须严禁恶性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邢窑遗址。

对古窑进行细心调查,详细调研,对发掘的瓷器、瓷片进行科学严格的保护,建立“遗址博物馆”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当然恢复历史原貌,复原邢窑也是不能缺少的,因为这对人们认识邢窑的生产场景和工艺流程能起到很直观的作用。

2.3 邢窑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2.3.1 人才队伍建设

以往的人才培养是组织专家学者对先前遗留下来的邢窑产品进行研究,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制作邢窑产品的后继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传承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磁州窑、龙泉青瓷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功经验。它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高校的学生每年都会来到它们的研究基地实习。高校也设置了与之相关的专业,建立了研究基地和研发中心,彼此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于是逐步形成了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为培养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2.3.2 形成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

邢窑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使得后继有人之外,还必须需要有充足的财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规定,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除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之外,公益基金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成立专门的基金公司,制定规章制度,设立明确的目标,有效地管理各种资金。政府应该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从而筹措更多的社会公益性资金,逐步拓宽社会资金筹集的途径和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多元化,从而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

2.3.3 加强创新,实现新发展

针对邢窑文化遗产缺乏趣味性,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弊端,应该从全局出发,通过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名录体系建设、“以人为本”的传承制度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信息化建设、评估机制建立等,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和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吸引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起到很好地宣传和保护作用,这便是一种创新制度。

3 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3.1 精心谋划,科学开发

历史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的资源,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小心,必须在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实践调查之后,才作出科学决策,切忌拍脑袋决策。历史文化资源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协调,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出相对应的开发政策和措施,有步骤地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纳入各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增强有关的立法工作,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

3.2 开发利用要强调合理性

对待邢窑文化遗产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中强调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合理性需要成为邢窑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合理地开发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许多保存至今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因为这些文化具备自身特性,与其他传统文化相比,特点显著,于是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并且使人们真切地感受着它的存在,并从它的存在中得到了知识、体味人生、愉快身心。诸如东巴文化、江南的傩戏、白族的绕三灵、各地民间的各类传统工艺等无不是沿着这一轨迹。因此,合理地建设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合理地开发利用不只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传承一种人类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将产生多样化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目的。

3.3 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业

以邢瓷为文化载体,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创新并不是对原生态的资源的彻底改变,应该是在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质的提升,邢窑的创新也是如此。邢瓷的创新便是要保护发掘邢窑文化、培养邢窑产业、发展项目、重点打造邢窑商品、创建品牌,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找准市场定位,发挥邢窑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发挥市场作用,打造全面、丰富的文化产业。一是要将艺术的邢窑平民化、普通化。重点研发日用瓷的生产。二是要弄清楚消费者的心理和预见市场趋势,研究竞争者的生产与营销方式,确定自己的生产定位,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邢窑瓷器也有自己的特色,瓷器风格以豪放见长,瓷质类银似雪,这些特质就是其未来取胜的关键所在;在推广宣传方面,邢窑瓷器要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创办文化节”“制作宣传片”等手段,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2):97-101.

[2]张志忠,姚毅.邢窑工艺技术研究[J].河北陶瓷,1987(2):6-7.

[3]陈尧城,张福康,张志忠.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J].景德镇陶瓷学报,1990,11(1):46-48.

[4]杨文山,张爱茹.邢窑白瓷分类与工艺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7,4(1):56-58.

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与寺院景观 篇6

一、庙会与寺院景观由来及发展

庙会是一种很早就存在中华民族生活和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形式, 作为社会风俗的一种反映形式, 其由来和发展受到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影响, 其中对其形成和发展最大的当属佛教寺院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了。可以说, 宗教活动就是庙会成形的摇篮, 宗教中的寺院景观又像是庙会得以成长和发展的营养。在我国民俗文化中, 庙会文化是一种非常悠久、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宗教信仰和民俗生活现象, 全面地展示着中华民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及行为习惯, 千百年来不断地流传下来。尤其是近十几年, 我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乡庙会纷纷兴起, 对保护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东汉时期,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和道教的初见形成, 两个教派之间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又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寺院、道观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比如水陆道场、圣诞庆典、坛醮斋戎等。刚开始的庙会是在佛、道两教的宗教节日中开放的, 人们进庙主要是为了进香祈福。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交流的不断深入, 增添了交易买卖活动。此时称庙会为“庙市”, 代表着集市的含义。在以后的发展中, 人们又将娱乐活动增添到庙会中, 于是庙会又成为人们过年必逛的项目。再后来随着人们进香、购物、逛街后对食物的需求, 庙会中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但是各个地区的庙会形式会稍有不同, 因而具有浓重的地区特色。

二、当代庙会与寺院景观

随着庙会和寺院的发展, 其传承了很多旧时庙会和寺院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庙会和寺院景观反映着历史文化积淀

虽然随着历史变迁, 庙会和寺院同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它们能够反映历史文化积淀的本质不会变, 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还是被人们所熟知和传颂。我们知道, 承载历史文化的主要是文物。比如药王山庙会“拜药王”这项从未被取消, 充分显示了对药王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寺院拥有著名的储存石碑的内室, 称为献亭, 里面立有石碑30多尊, 上面是对药王山发展变化的历史及古人对药王赞颂诗句的记载。药王庙建筑群中以金国、元朝的建筑见长, 尤其是元殿中存有两幅大型元代壁画, 且至今还被保存的基本完好。药王大殿往东大概200 m处, 有景观“摩崖造像”, 分为8个大小各异的佛龛, 内保存佛像43尊。这些雕像形态各异、形象生动, 雕刻手法也是细腻、流畅且风格多变, 是关中渭北有名的古代石刻艺术。药王山存放于药王大殿西侧的五个内室和一个亭廊中的造像碑和各个朝代名人石碑都是值得保护的文物, 号称耀县碑林 (如图1、图2所示) 。这种种珍贵的历史文物, 无不对寺院历史演变有着清晰的记载。

2. 寺院景观充分体现了当地特色

庙会和寺院往往有地域特色, 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当地民俗、民风、思想、信仰等。比如铜川药王山能够名闻天下与“药王”孙思邈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段历史成就了药王山无与伦比的医术圣地, 这是别的寺院所无法代替的。药王山庙会也显示出浓重的当地色彩。2013年二月二庙会的办会主旨是“拜药王、逛庙会、品药膳、学养生、祈平安、享健康”, 充分体现了当地“医术”、“养生”为重的民俗风情。

3. 寺院建筑主要沿袭以往建筑风格

一般寺院建筑主要采用的是宫殿式的“伽蓝七堂制”模式, 并且寺院选址上对风水的讲究极多, 比较倾向选在环境清幽、山高林阔、清泉涌流的地方。主体建筑主要是大殿或正殿, 陪衬建筑往往少不了东西配殿等。除此之外, 往往会有功能性建筑, 比如钟鼓楼、藏经阁、客堂、斋堂、山门等。建筑总体风格主次分明, 屋舍排列整齐有序 (如图4所示) 。其具有繁多的楹联, 无论大小寺院, 都会有楹联匾额碑刻。比如药王山有812 m的海拔, 在北边山腰上建有药王大殿。顺着山阶缓缓向上, 过了天门之后就是恢弘壮阔的大殿。大殿长57 m、宽24 m、高22 m, 依山而建, 像空中楼阁般挺立于悬崖峭壁之边。大殿门前有一对

铁旗杆耸立, 上挂两旗, 旗上书对联“铁杆铜条耸碧霄, 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 一日回春。”, 赞颂了孙思邈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大殿中央靠山, 有药王孙思邈彩色塑像一尊, 塑像背后就是有名的药王洞, 药王山的这些建筑无不体现了对历史寺院建筑风格的传承。

当然, 除了对旧时庙会和寺院的传承, 更多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的与以往庙会和寺院景观很大的不同之处, 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

1.庙会和寺院景观风格不同

传统庙会和寺院是烧香拜佛之处, 主要强调的是庄严肃穆。而现在的庙会和寺院景观大多是偏向于旅游, 这使得宗教气氛大大缺失, 并且无论怎样重建都是难以恢复的。比如药王山庙会除了“拜药王”外, 还增添了许多的娱乐性节目。如看表演、大殿观灯、植树立碑等, 这使得寺院少了该有的庄严肃穆的特色。

2.庙会与寺院选址上不同

古代寺院选址上多倾向于清幽的地所, 而现代寺院大多数被扩建成寺院园林, 成了旅游区。其选址大多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 甚至现在有很多新的寺院都毗邻闹市。

3.建筑布局上不同

现代寺院建筑布局更加多样化, 除了沿袭以往规整的特点外, 主要还是讲求多变。现在大多数寺院都被扩建成寺庙园林的方式, 除了主要的寺庙区外, 还有风格多变的园林旅游区, 在景观布置、植物种植等方面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4. 庙会和寺院功能更加多样化

现代庙会和寺院融入了现代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 在功能上更加的多样化。以往庙会主要是以祭祀和进香为主, 而现在庙会在进香祈福的基础上还主要以集市交易和娱乐观光为主。寺院建筑功能上除了以往主建筑和应有的斋堂、客堂、钟鼓楼外, 还设置了很多带有游区服务性质的基础设施。

三、结语

总之, 庙会与寺院景观只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冰山一角, 各种庙会与寺院景观各有特色、各见所长。虽然本文只通过药王山庙会及寺院景观介绍了我国现代庙会与寺院景观的特点, 但目的在于通过个例, 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更加了解庙会与寺院景观, 更加感受到它们的美。从而唤起广大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为继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庙会与寺院景观的由来及发展, 并以陕西铜川药王山为例, 简单介绍了现代庙会与寺院景观对旧时的传承以及和旧时的不同之处, 以期以小见大地反映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庙会与寺院景观。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寺院

参考文献

[1]刘敏, 刘爱利, 袁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庙会的传承与运营——以北京地坛庙会为例[J].企业经济, 2011.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7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到1957年,历时八年,确立了辽宁在新中国以冶金、机械、化工、石油、煤炭、电力、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的地位。然而辽宁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工业日渐衰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阜新等城市集中留存了大量宝贵的工业遗产,这为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基础条件,大量老企业及旧工业区关闭、并购、废置,凭借这些独特资源、文脉、地域等优势,全方位,多元化的推动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科学、合理的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创意型的工业遗产品牌,以文化、旅游带动辽宁经济更快的发展。

1 文化创意产业与辽宁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分析

1.1 文化创意产业相对滞后

据调查显示,有80%的调查对象对“文化创意”概念并不清楚,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总量比例中,文化创意产业相对较少,发展缓慢,对文化创意缺乏清楚认识,创意意识相对滞后。然而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与区域特色经济对接,并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发掘,人们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在发达国家“文化被认可为一种生产力”,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方式比较局限

项目运作模式单一,缺乏文化创意意识,运营模式缺乏市场化运作,缺乏系统的文化品牌推广,主要局限于博物馆和旅游开发上,依赖于团体接待,忽略了本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如沈阳铸造博物馆、铁西工人村、造币厂等主要以博物馆方式展示,尚未形成规模化和有一定美誉度的艺术中心。无法形成文化产业中的竞争局面。传统的旅游、展览等盈利模式,始终处于文化产业链的最底端,无法形成具有竞争局面的产业格局。

1.3 文化创意产业与辽宁工业遗项目单线条开发,缺乏链接与合作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文化创意型企业在发展中往往会遇到资金缺乏、研发投入不足、无力开拓市场、创意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而辽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严重缺乏文化创意观念和思路,开发模式单一局限,虽然政府投入巨大,但回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不乐观。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开发缺乏系统的创造性的整合,前者发展条件受限,后者文化创意缺乏,更多的成为商业开发活动。总之,二者结合,工业遗产需要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从资金、设施上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2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保护和开发辽宁工业遗产的研究策略

2.1 工业遗产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辽宁工业旅游品牌

辽宁具有独特的工业遗产资源和深厚的工业文化历史,具备产生精品工业旅游的产品条件。创造性开发工业遗产娱乐项目,在现有主题博物馆和工业遗址公园等旅游项目中,增设寓教于乐结合的互动项目。在工业旧址上改造公众可以互动参与的游乐设施,作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比如增设青少年极限训练基地,把起重架改成攀崖训练场,冷却池用作潜水训练基地,废瓦斯槽变“太空馆”等;增设老年活动中心,通过对旧工厂、车间的空间改造设计,恢复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元素,老人们仿佛追忆年轻时的历史感与真实感等。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精品工业旅游文化品牌,拉升辽宁的文化旅游产业,从而提高在国内和国际知名度。

2.2 工业遗产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辽宁特色艺术创意品牌

创意文化产业“立意”要高, “创意”要足,严格杜绝产业发展思路高度趋同化,模式化。一方面利用老厂房特有的结构优势开展创意产业,大力吸引文化艺术产业进驻,建立特色艺术家社区。吸引具有创意思想的艺术家群体,形成艺术、设计和手工业创意园区,既是艺术文化中心,又是文化产品研发和诞生的基地,以艺术、文化带动经济。如“工业产品设计研发车间”可以直接服务合作于辽宁制造业;“手工业设计制造坊”“手工纤维艺术制作中心”、“城市现代艺术中心”、“大型雕塑和石雕创意工作空间”等,也可以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SOHO中心。另一方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创意思想、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不断延长,如典型的案例《哈利波特》,源于作家罗琳的新创意,其后对该新创意的系统开发,包括电影、DVD、录像带、电视片、唱片、游戏、广告等衍生品,已经创造了60亿美元的价值。

2.3 工业遗产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辽宁商业服务品牌

以博物馆为城市节点,放射性将老工业建筑和旧工业区以及陈旧的机器设备进行改造、位移,形成具有独特风格韵味的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房、服装城及儿童娱乐场所,形成完整具有特殊文化符号的外向型城市空间。将辽宁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人物、事件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逻辑顺序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阐释结合,集教育、纪念、回顾、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进行综合开发,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通过文化创意,实现与城市、社会、空间进行无缝连接,形成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实现辽宁工业遗产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工业遗产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辽宁商务博览品牌

开发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并行的展览模式。工业厂房由于工业生产特性,其厂房多为连续多跨建筑,与工业博览馆需要的建筑形态具有共同之处,可以通过取舍改造,形成新旧结合的独特建筑群,举办有主题的工业博览会,并与招商活动、商务交流和交易、旅游等融合,赋予其工业的历史、科技、审美等方面的价值,逐步形成辽宁工业遗产核心区域,使其成为最具活力的城市空间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景观。

3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意义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其中网游业、广告业、音像业、图书业、高档娱乐业、电影业、电视业、信息内容业等率先走上产业化道路。截至2007年底,中国有经营文化创意产业的机构已达27.2万家。一方面,辽宁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市场容量大、强大的辐射力、人文资源丰富等特殊发展优势,与辽宁工业遗产的开发相链接,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会使辽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辽宁也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成长速度较快的一个地区。另一方面,辽宁工业遗产开发,结合文化创意将逐步带动辽宁的文化、旅游、商业等产业的经济实体迅速发展起来,实现了经济飞跃增长,逐渐塑造了辽宁整体区域的美誉度,重新构建辽宁特色文化与繁荣经济体系。最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工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与工业遗产项目的创造性结合,必将推进辽宁地区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福文, 佟玉权, 王芳.德国鲁尔与我国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 2011 (05) .

[2]张健, 隋倩婧, 吕元.工业遗产价值标准及适宜性再利用模式初探[J].建筑学报, 2011 (S1) .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 篇8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青岛的海洋文化遗产与蓝色文化建设

潘娜娜, 杜成君, 吕飞云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保护并利用好海洋文化遗产对蓝色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岛的海洋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然而就已发现和挖掘整理的海洋文化遗产而言,尚缺乏有关其保护与利用的专门规划、氛围及传承网络。加强对青岛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推动蓝色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大投入,完善海洋文化遗产传承网络;二是要注重引导,以多元主体参与青岛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三是要整合海洋文化遗产资源,打造蓝色文化旅游品牌;四是要加快发展海洋文化遗产创意产业,提升青岛蓝色文化竞争力;五是要发展特色加工业,提升青岛蓝色服务的质量水平。

青岛;海洋文化遗产;蓝色文化

蓝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文化的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青岛蓝色文化是传承海洋文化、与蓝色经济互为表里的文化形态,保护并利用好海洋文化遗产对蓝色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挖掘并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文化遗产以促进蓝色文化建设已成为青岛市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繁荣的一项紧迫的议题。

关于海洋文化遗产与蓝色文化建设的问题,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一些研究成果虽然也涉及青岛的海洋文化遗产,如《山东海疆文化研究》《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等,但仅限于从历史文化角度研究海洋文化的源流,或者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而对青岛海洋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主要特征等一些基本问题未做科学的界定,也缺乏与青岛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缺乏针对建设具有鲜明青岛特色的蓝色文化而提出的与时俱进的观点和理念。对此,本文拟做一些补白性和拓展性的研究。

一、保护并利用好海洋文化遗产对青岛蓝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并利用好海洋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蓝色文化建设的经济价值,促进青岛的可持续发展。新生产力理论认为,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力量具有激发力、导向力、感通力三个作用。激发力赋予经济以活力,导向力赋予经济以价值,感通力则赋予经济以组织效能。良好的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文化发展或遗产保护做得好,能对经济产生持续带动作用。事实上,以海洋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如海洋旅游、海洋娱乐、海洋科技博览和海洋文化艺术活动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文化遗产的等级愈高,其吸引力愈强,所带动的消费愈多,经济效益就愈好。

保护并利用好海洋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蓝色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促进和谐青岛的构建。积极主动挖掘海洋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加强对海洋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可以增强群众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文化是一种意义和智力系统,是群体统一的逻辑基础,认同叙事可以选择与群体成长密切相关的文化特质进行重构,强调其在文化体系中的首要性,进而建构认同象征。海洋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及其相关文化空间是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是今天构建和谐蓝色文化的重要元素。

保护并利用好海洋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蓝色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蓝色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为基础,通过不断创新,努力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先进文化的过程。海洋文化遗产是青岛文化优秀品格的重要载体,“这些遗产是人们从事现代生活的人文历史参照,是人们现代精神文化艺术创造与享受的历史文化底蕴”[1],在促进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蓝色文化中具有独特作用,有助于先进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二、青岛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1.青岛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特征

海洋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在长期接触海洋、利用海洋和征服海洋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总称。海洋文化遗产包括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和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包括海洋自然文化遗产和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海洋自然文化遗产主要指地质和环境变化的自然造物,如海中被附会成民间人物的奇山奇石、被附会了宗教信仰的奇礁等;海洋历史文化遗产指涉海文化遗址、古船、古航线、海防卫所建构、古渔村和历史事件发生地遗址等。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沿海区域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达空间。

拥有700多公里海岸线和众多优良港湾的青岛,其海洋文化精彩而厚重。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居民开始出海渔猎和航行,后来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多次到青岛巡海,并开辟和发展了通往日本的海上航线。青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民间信仰与宗教遗址,如龙王庙、妈祖阁和天后宫等;体现滨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如栈桥、琴岛灯塔等;体现人们应对海上威胁能力的海防设施,如青岛山炮台遗址、团岛炮台旧址等;海洋历史名人活动遗存之地,如琅琊台、徐山、徐福岛等。

但就已发现和挖掘整理的海洋文化遗产而言,青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以海上名人事迹、历史事件发生地遗址、民间宗教信仰遗址和海防遗址为主,海战遗址、古航线、古船、古集镇等其他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相对较少。在青岛市公布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大类27项中,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占7项,包括崂山民间故事、琅琊台传说、徐福传说、秃尾巴老李传说、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沙子口庙会和周戈庄上网节,分属于民间文学、文化空间类别。在青岛市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大类22项中,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有1项,为金口民间故事。[2]就区级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以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相对较多的城阳区为例:第一批有龙王节,第二批有郎君爷的传说、盐宗夙沙氏煮海成盐的传说、海盐制作技艺、马家台刺绣、城阳大集(海货特色)、青龙宫庙会,第三批有红岛民间文学集、木质渔船制作技艺,它们分别占三批总数的 1/7、6/13 和 1/6。[3]具体说来,青岛市先后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1)以渔业文化为主题的遗产形态相对较少。渔业文化是青岛海洋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胶州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5 000年前的黑鲷、梭鱼、鳓鱼和蓝点鲅4种鱼的鳞骨证明,那时青岛一带居民就喜食鱼类,且有一定的捕鱼技能。春秋时期兴渔盐之利,渔业得以发展,渔船渔具和捕捞方法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明清时期,青岛沿海自北而南,渔、航两业逐渐发展,即墨市的唐家湾和董家湾均为良好渔场。至晚清时,青岛已成为渔船集中的港口,村内居民多操渔业。青岛人民在渔业生产中产生了以“祭海”为代表的渔家文化,田横祭海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目前来看,文化保护单位中很少涉及渔村古居、渔业遗址、古船类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海洋捕捞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绳网和绳结制作工艺、上下船的仪式等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2)以港口贸易文化为主题的遗产形态相对较少。青岛港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海路交汇地带,在历史上与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贸易往来。早在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已成为北方通高丽(朝鲜)的重要港口。明清时期,青岛沿海港湾更发展成为当时区域性的海上贸易中心,与日本、高丽等国进行外贸交易,在不断扩大的海上交通和贸易交往中,异质文化在青岛地区交流互动,极大地促进了青岛文化的发展。然而,就目前资源来看,近代之前的港湾、码头遗址相对缺乏,有关港口客运船、票的历史变迁及船上服务的文化遗产相对较少,港口货运中搬运工人的生活习俗、货运船上的管理制度、搬运工人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号子、港口贸易的管理制度、商会组织等文化遗产也比较缺乏。

(3)以欧洲文化为主题的遗产形态相对较多。1897年,青岛沦为德国的殖民地。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德国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对青岛进行了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兵营、炮台等军事设施与码头、火车站等交通设施以及总督府等一些重要的市政建筑上。欧韵洋溢的德式建筑与山海景色相互映衬,构筑了特色鲜明的青岛城市风貌,几百处近现代欧洲建筑成为青岛重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些建筑旧址大部分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国占领时期,西方的经济形态、思想观念、商贸文化、生活方式等也相继输入青岛,之后逐渐发展成为青岛重要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2.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政府重视不够,缺乏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专门规划。在青岛市制定的《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中,很少有专门涉及海洋文化产业的内容,对于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缺乏足够的重视;尽管青岛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了政策规定,但是有关海洋文化遗产的政策在空间和力度上有待进一步扩展;资金投入有待加大;民众缺乏对海洋文化的心理认同,意识不到海洋文化遗产的附加价值。

(2)缺乏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氛围。尽管青岛市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28家海洋教育与科研机构,有20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但是较少涉及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更谈不上蓝色文化的普及与参与,缺少像海洋论坛、蓝色文化课堂、海洋文化遗产宣传之类的活动,再加上缺乏宣传海洋文化遗产的平台和载体,公众无从参与、热情不高。

(3)缺乏海洋文化的传承网络。传承和建设先进的蓝色文化,有利于我们借鉴前人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又受制于海洋的历史,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证明: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对海洋价值的认识、公众海洋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这个国家或地区海洋事业的发展。青岛尚缺乏诸如专业的海洋文化遗产科研队伍、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网络和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络制等文化遗产传承网络,也缺少像海洋文化遗产专网等网络海洋文化遗产资源体系,海洋文化遗产的保存形式和传播介质急需更新。

三、加强对青岛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推动蓝色文化建设

1.加大投入,完善海洋文化遗产传承网络

(1)加大投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各级政府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传承和利用好海洋文化遗产,保证有的放矢、专款专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稳定的海洋文化遗产投入机制,建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海洋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机制,确保用于海洋文化遗产的经费稳定增长,确保海洋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有相应的制度扶持和资金援助。对于不能有效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地方政府,应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

(2)加强海洋文化遗产宣传,提高海洋文化的社会认知度。一是通过互联网宣传,如在青岛市各级文化部门的网站上开设海洋文化遗产专题,建立海洋文化遗产数据库,使之做到内容翔实、真实科学,以便人们及时了解海洋文化遗产动态和各项文化政策;二是通过电视媒体宣传,如在青岛电视台有关频道开设海洋文化节目,以此来宣传海洋文化遗产;三是通过报刊杂志宣传,如创办宣传海洋文化遗产的主流刊物,在《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和《青岛晚报》等报刊开设海洋文化遗产专题;四是将已出版的有关本土海洋文化遗产的书籍、影碟通过多种渠道向广大民众推荐。

(3)加强海洋文化遗产教育。应建立系统完善的海洋文化遗产教育体系,通过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基础教育对市民进行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引导;通过干部教育使各级干部在其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中具备本土海洋文化遗产知识和观念;通过高等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加强对教师的在岗培训,提高教师在海洋文化遗产方面的文化素养。总之,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使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逐步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2.注重引导,以多元主体参与青岛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1)鼓励传承,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青岛市在1994年被国家授予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2008年该市制定的《关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明确将其定位为滨海现代文化名城。作为滨海城市,青岛市的海洋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底蕴深厚,但政府财力有限,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出资保护与开发,还要开辟其他渠道。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型文化企业、民营企业、非营利性民办机构如文化类基金会、社团等民间力量进入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领域。通过各种措施充分调动青岛民间艺人和相关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民间组织通过自身力量保护和传承青岛海洋文化遗产。

(2)启动海洋文化遗产相关课题研究,扩大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对全市海洋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与调研,重点对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海洋文化遗产,如妈祖信仰及其天后宫、徐福东渡历史传说及其遗址、古港口、古航道、古文物遗迹等,进行较详细的综合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和个案的调查研究报告,为保护和利用海洋文化遗产积累资料。建立专门研究机构“青岛市海洋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海洋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旅游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扩大海洋文化遗产的研究队伍,从而推动海洋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不断扩大海洋文化的影响。

3.整合海洋文化遗产资源,打造蓝色文化旅游品牌

(1)以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遗产打造蓝色文化旅游目的地。青岛有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要坚持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原则,在历史街区的开发保护中善于借助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载体搭建各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使整片历史街区有更加丰富的品质内涵,体现青岛滨海文化街区的厚重历史感。在“黄金海岸旅游”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大连、烟台、威海等旅游区域协作,坚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游客的消费层次,把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相结合,打造以“海洋军事”、“欧陆风情”、“蓝色文化”等为核心的海洋特色旅游品牌,使其成为国际知名的蓝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2)充分利用奥帆赛资源,着力打造帆船休闲旅游品牌。有独特海洋特色的奥帆赛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如果开发和利用得好就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业。青岛应该充分发挥奥帆赛资源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帆船知识普及工作,普及帆船运动,积极推进帆船运动的大众化,瞄准体育健身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发展趋势,在景区推广亲近大海的帆船航海旅游,大力发展海上泛舟项目,推出趣味帆船赛、海上观赛、帆船知识竞赛等娱乐活动,使帆船休闲成为青岛海洋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3)积极发展国际海洋观光旅游。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跨国旅游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青岛市应该解放思想,树立危机意识与超前意识,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发挥海洋文化遗产优势,加大海洋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跨国旅游事业。通过开辟联结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上邮轮航线,打造文化、休闲、健身、度假与旅游相结合的国际性海洋观光航线,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游客。

4.加快发展海洋文化遗产创意产业,提升青岛蓝色文化竞争力

(1)制订切实可行的海洋文化遗产创意产业战略规划。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青岛市应大力发展海洋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突出“青岛·海洋·蓝色”主题,把青岛的蓝色文化推向世界。政府应制订海洋文化遗产创意产业中长期战略规划,以科技为基础,加强对重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按照“不同遗产、特色发展、联动融合”的发展原则,根据不同的区市特点分布设置影视、建筑设计、动漫等不同的创意产业基地,打造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带。

(2)加强海内外合作与交流,打造海洋文化遗产创意氛围。青岛应以世界的眼光来审视海洋文明的发展历史,融“海洋文化、创意科技”为一体,创新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发展体现青岛历史与文化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东北亚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中心,促进国内外海洋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由政府牵头成立青岛海洋文化创意中心,集政府、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软件产业多方力量,共同营造和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提升青岛蓝色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要时刻关注海洋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动向,及时为企业提供资金、制度等方面的保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为文化创意产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通过教育、培训和引进等途径,加强对自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吸引和激励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在青岛创业。

5.发展特色加工业,提升青岛蓝色服务的质量水平

(1)挖掘遗产内涵,发展海洋特色饮食业。2009年青岛市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2.6%,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64%,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青岛市一、二、三产业呈“二三一”格局,不尽合理。[4]餐饮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回报角度看,餐饮业是一个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回报高的产业。青岛应该挖掘海洋文化遗产,赋予海鲜产品以文化内涵,发展特色饮食业,形成像重庆火锅、山西面食、北京烤鸭这样的城市名片。

(2)挖掘遗产内涵,发展特色工艺品。据推测,中国13亿人中约有8亿人没有见过大海,有95%的人向往大海深处的神奇世界,有90.3%的人以拥有海洋工艺品而自得。[5]青岛可以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利用木质渔船制作工艺、贝雕制作工艺等,发展以贝雕、船模、沙画等为代表的有青岛特色的工业品,发展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形成富有海洋特色和优势的美术产品系列,如海洋植物画和海洋动物画等。

[1] 曲金良.海洋文化艺术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6.

[2] 青岛市图书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10-05-21)[2010-10-05].http://www.qdlib.net/whyc/index.asp.

[3]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EB/OL].(2007-12-30) [2010-10-02].http://www.qdlib.net/whyc/list.asp?unid=776.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发改委:我国将采取五项措施推进服务业发展[EB/OL].(2004-07-05)[2009 - 08 - 07].http://www.cafs.ac.cn/show.asp?ResName=newsd*orde.

[5] 艺之南网.特色工艺品——海洋工艺品宣传最好的平台是哪个? [EB/OL].(2010-02-01)[2010-08-04].http://www.yn1949.com/News Info.aspx?id=4707.

G127.52

A

1009-3729(2011)01-0044-05

2010-11-08

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读后感 篇9

如今社会旅游成为当今社会部可缺少的一种休闲消遣的方式。现在人们在生活中一直强调文化旅游,所谓文化旅游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众多的旅游口号,其实背后隐藏着众多的利益群体:在明媚的大海边吹海风晒太阳、在险峻高山背包探险、在体育赛事活动上热心观战,等等,都有不同的受益群体存在着。文化旅游将旅游活动依附在一些特别的文化主题上,知识趣味格调高,历史时空性强;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着全人类创造发明的最高智慧,如何兼顾“消费文化”与“保护文化”不同需要也在时刻考量着我们人类的智慧。本书令我最感兴趣的一句话就是: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适合开展文化旅游活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鲍勃·麦克彻的《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本书坦率地指出,遗产管理者不仅需要理解旅游,而且需要把他们所管理的资产通过商品化过程转化为旅游产品。作者要求旅游业的管理者要尊重构成他们所销售的旅游吸引物的文化遗产资产,并且要充分了解与这种旅游产品的长期保持相联系的一系列问题。这本内容丰富的著作向读者介绍了文化旅游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基本方面。它既对这一重要的旅游领域进行了概念上的审察,又对基本的管理实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中国的文化旅游市场。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媒介管理系200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国际旅游管理班的学生,再看待旅游方面已经不可以单单从最简单的定义去理解了,需要从更多的方面理解旅游,正如书中说的,要把旅游看做一种文化,看做一种遗产来面对,这样对以后学习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媒介管理系 旅游产业管理

范冰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动漫的结合 篇10

伴随科技化的高速发展, 非遗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使在非遗传播地, 也有大部分人不了解其内涵及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不是单个国家与民族的责任, 而是全人类的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过去了的文化、遗物, 但在传承与保护方面, 仍然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

古代以农业为主, 天气成了最看重的东西, 一年的风调雨顺后便以一曲禾楼舞作为对神的酬谢。而发展至今, 禾楼舞也渐渐由“娱神”转为“娱人”了。尽管几经转变, 但禾楼舞中感恩和答谢的精神价值犹在。禾楼舞的传承不单单是艺术欣赏上的传承, 更是对先祖拼搏精神的一种感恩。

与民歌和民间舞蹈一样, 以前禾楼舞在传承上也遵从“口传心授”的方式, 这种传承属于自然性传承的类型, 这种相传方式在现今社会往往容易造成技艺的失传。

文字与书籍是非遗传承人走出固有圈子的第一步, 通过文字将非遗的文化记载下来。比起口口相传, 受众面增广。

新传媒时代的到来, 给我们非物质文虎遗产的传承问题给予了启发, 结合新传媒技术, 将古老的静态文化活态传播, 一方面, 是在保护, 传承遗产;另一方面, 借助以网络为媒介的新传媒载体 (动漫) , 可以大力传播非遗, 这样做到的不单单是直线的传承下去, 在纵向上广而告之, 变成大众的高度关注。

新传媒技术是新时代的产物, 结合图形、图像的传播方式, 具有传播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创意海报、数字传媒、移动终端都能成为其传播载体, 因为借力网络传播的关系其受众面积更为宽广, 而且具有互动性, 兼备书籍记载的特性和远高于口口相传的传播效率, 是较其他方式更为高效, 且可以实现低投入高效益的新时代传播手段

二、新媒介特征中动漫的传播特征

动漫传媒技术的传播具有多样的传播方式,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广播和网络广告等等, 多元化的形式, 使得它的传播效率更加高速。原本只能呆在兰寨的禾楼舞, 如今就像插上了翅膀。

基于动漫的表现方式, 结合传统艺术精髓, 这本身就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话题。其实传统艺术的凋零主要在于现代文化的冲击, 而传统艺术本身缺少变通导致。作为新传媒技术的动漫传播本身就具有超高的融合性, 可滑稽、可庄重, 非常适合非遗的传播。大部分青少年不会对传统文化提起兴趣, 借助他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 引导青少年、潜移默化中传承非遗。文学经典《西游记》在孩子们中很难引起讨论, 但是更换形式后的《大圣归来》让我们想起了我们的文化宝库中的经典名著还可以有如此的魅力。现在人们都讲究个性, 而非遗动漫化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恰恰能引起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兴趣。

三、以动漫为载体对“禾楼舞”的表达

我们的传承形式—动漫传承, 舞蹈人物形象为身着统一服装的男女各数十人, 另有一名手举牛头的领舞者, 人物戏剧性的面具是这个舞蹈的特征。

在漫画的艺术语言中, 夸张事物、角色是基础语言和艺术手段, 但是对于禾楼舞来说,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禾楼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漫画的形式传承下去,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保留它的原真性, 其次才能发挥漫画的艺术效果。所以, 禾楼舞的原始服装、道具都是不能改变的。我们把目光转向了面具后面的真实人物, 郁南县为了保护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 专门培养了儿童舞蹈队, 我们的人物也有了双重性, 即原始面具人物的严肃性, 和现代儿童的活泼姓, 联系在一起, 增加了漫画的趣味性。

我们对禾楼舞漫画进行了脚本创作, 同时增加了猴子爷爷, 兔子一家等人物角色, 丰富了故事, 增加了新的视觉元素, 并在这些人物上展现了岭南特色服装, 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原始的禾楼舞一般舞蹈在农田边上, 场景单一, 在我们为禾楼舞增加了情节之后, 舞蹈的场景也不再局限于农田上。在禾楼舞的发源地, 郁南县的兰寨里, 有很多祠堂古建筑, 像福生大屋、正已学校等等一系列百年建筑, 我们以它们为题材原型, 创作出带有地方特色的场景, 即为漫画增添了特色, 又间接的传播了兰寨村落的古文化。

对于禾楼舞来说, 它的过程描述只依赖于图形信息是不够的, 为达到更好的描述效果, 就需要利用动画。动画具有电影的性质, 动画与真实生命体为拍摄对象的电影又有着不同的创作方式, 最大的区别是视觉形象上的迥异, 即动画的拍摄过程是创造、造型艺术作品的过程。

动画可以说是创造生命力的手段, 使得原本没有生命的形象, 获得生命与性格, 通过智慧的猴爷爷, 古灵精怪的兔妹妹, 憨憨呆呆的兔弟弟, 增加动画观赏趣味性和拟人化, 给观者带来情感上的认同和文化上的归属感。

四、文化原真性警惕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舞, 以动漫形式传播是一个可持续的方法, 我们借此做到了初步的承上, 能否更好的传下, 才是禾楼舞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现。时刻注意禾楼舞的文化内涵, 深入探究舞蹈发展历史;该舞蹈从娱神到娱人的演变过程;舞蹈所包含的人文特征, 郁南当地的风土民情等。

媒介的形态决定人类社会的形态, 动画依靠电视网络媒介, 有它的传播优势, 但是, 我们要注意的是媒介的演变形态、媒介的技术水平和媒介的技术属性所产生的感知方式和社会影响。媒介传情达意的特定方式能改变人的感官生活, 能改变人的“所见”和“所闻”的方式, 因而改变人的“所知”和“所为”。

网络传播有利有弊, 在追求非遗快速的传播给大众的同时, 我们还要时刻警惕, 网络信息具有, 断点性、片面性等特点, 使得人们在表面上知道了这项非遗, 实质上却不了解非遗的内容价值所在。表面的传承不利于非遗文化内在力量的保护。借助新传媒我们解决了承下的问题, 传上的历史使命还要我们不断完善自我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2][美]米歇尔.《图像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中]曲朋.《动画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中]徐恒醇.《设计符号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下一篇:变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