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超越四篇

2024-06-29

精神超越 篇1

“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 一线的中小学校长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领军人物”, 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制约着学校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生涯20多年来, 我常常扪心自问, 提醒自己, 校园应该是师生寄托精神的圣地, 校长应该是圣地的主持, 天天行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观看着每一个孩子的笑脸, 那里折射着教育的品质。这就决定了校长并不在于位高权重, 颐指气使, 而在于其职业资质要求, 在于校长是一校之长, 在于校长是教育服务的领班, 是师生员工行为的首席。所以, 优秀校长职业精神的主要内涵有研训的习惯、引领的思想、超越的品质。

一、研修的习惯

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人与人的差异不在于能力大小, 而在于习惯的好坏, 形成于对休闲时间的掌控。校长工作是一种繁杂、艰苦、忙碌的工作, 我们总感觉时间匆匆, 问自己, 问别人, 时间都去哪里了?但校长职业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职业。正确的办学思想绝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国家督学周德藩告诫校长“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交天下友”, 这句金玉箴言是我们校长职业研修的习惯要求。

伴随着思想的不断发展, 面对教育改革的与时俱进, 学校工作繁杂, 任务层面多, 工作有挑战性, 笔者身心也偶尔感到疲乏, 但始终保持着“享受教育, 享受校园, 诗意地栖息”的工作与生活心态。稍有空隙, 总习惯泡一杯清茶, 认真地思考并记下问题。外出调研考察, 无论参加哪种会议, 无论走到哪所学校, 笔者总是认真地听记, 待到空闲时将问题与体会整理好。在节假日或闲暇时, 面对记录的一段文字, 面对几段视频, 反思自己的实践, 轻敲键盘, 诉说着自己的教育情怀。其实这是一种对教育深度思考的习惯, 是内心对教育的一种挚爱, 是对校园生活感恩与祈祷。

校园里, 天天都有最美的风景, 天天都有动人的教育故事。每当看到可爱的孩子们及令我崇拜的教职工, 内心就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 审视每天的课堂, 也多了一份认识与思考, 于是有了更多的困惑, 有了更深研究, 更深学习的自觉, 有了继续努力把学校做得更好的坚实行动。

校长的思想境界往往决定于他行走的活动范围大小。十几年的管理实践, 使笔者清醒看到, 校长之间发展快慢与经营能力的差异往往形成于他行走时观察的深度、行走的范围和反思的能力。当我们走进众多的优秀学校, 走进名师课堂, 聆听名校校长的办学经验介绍, 我们才会如梦初醒, 猛然醒悟, 我们的办学仍然“任重道远”, 学校要真正成为“品质学校”, 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进一步思考:何为品牌教师, 何为特色学校, 何为品质校园。当我们拓宽教育视野, 放眼世界教育, 用比较教育的方法去研究我们的传统教育, 去分析当下我们的教育生态, 我们又会有一种强烈的学习、吸收、模仿、借鉴的自觉和冲动。

二、思想的引领

要使学校在诸多学校中拔尖, 校长必须引领着教职员工的思想奔跑。所以校长的首要任务是对教师思想的引领。这来源于我们对实践的感悟, 人的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创造力的生成、内在潜能的释放, 无一不在于心灵的顿悟。无论你是事务型校长, 还是学者型校长, 或是专家型校长, 都要紧紧把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 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构建起生动的、向往的、美好的愿景, 并愿意和大家携起手来, 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 实现共同目标。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 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管理方法, 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仅仅有了这些, 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队伍出了问题, 其他的要素再强, 也很难发挥作用。校长要以人为本, 把队伍管理好了, 钱和物就管好了, 这些财物不仅会越用越好, 还会越用越多。作为一线校长特别要注意: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集体参与, 集体认同, 创造的成就, 大家共同分享。只有这样, 才会发生连锁反应, 释放出巨大的管理效应。

如何对教师进行思想引领?一般认为, 思想引领就是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的确是思想引领的重要途径, 但它并不是全部。而且要注意, 进行思想教育不能满足于“已经讲过多次了, 说得很清楚了, 大家都明白了。”而必须达到:理解了、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且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光大, 这样的思想教育才会发生作用。当然, 思想引领还应该有更多途径和方法, 它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交流互动、达成共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相互熏染陶冶的过程, 如果运营得好, 它时刻在群体中产生着影响。

1. 目标引领教师。

现代管理学家谈道:校长, 要做明白三件事:一是指明方向, 清晰地描绘出你的未来集体美好景象。二是指明如何才能实现、到达这样的目标。三是让教职员工都明白每个人的角色和任务是什么。领导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心”, 即建立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目标。目标和愿景可以鼓舞人, 激励人, 拉动人。目标明确了, 任务清楚了, 执行力增强了, 愿景能实现, 目标能达到。

2. 制度引领教师。

现代学校的管理模式要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尤其是对教师的管理, 仅仅追求严密细致的量化管理, 只能束缚教师, 无法使其充分释放潜在才能, 而要以人为本, 合理引导, 讲精神, 讲原则, 给教职工留有充分的思考、工作的空间, 方能促进多方合作、促进学校发展。学校的制度如《办学章程》、《中长发展规划》、《考勤制度》、《绩效工资方案》等, 还有教师着装规范、语言规范、师德规范等, 这些制度都要让广大教师参与讨论修订, 再经职代会通过, 这实际上就是制度引领的良好做法。

3. 专业引领教师。

教师的所有教育行为都应该是学校办学思想的体现,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个体的教育思想也是基于学校,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建立的。因此,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进行引领。尤其当教师困惑的时候更需要校长及时地指点迷津。学校推行课程改革, 年轻教师改变较快, 积极性较高, 接受新的东西迅速, 渴望到处听课, 回来后模仿他人的课堂模式, 而教学效果怎样呢?年轻人原本就经验不足, 往往产生了很多困惑。这时, 学校针对年轻教师面临的困境, 领导团队及时走进课堂, 引领青年教师走出迷茫。学校领导团队在了解分析的基础上, 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 按照课改的要求, 引导教师认真备课 (备教材, 备学生, 备互动, 个体备课和集体研讨相结合) ——认真上课 (磨课, 反思, 研讨) ——认真作业 (设置多元化多层次科学有效的作业) ——认真辅导 (走近学生, 交流互动,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合) ——认真检测 (紧扣课标, 擦漏补缺, 评价科学) , 从而落实好教学常规。我们强调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并不是课堂越热闹越好, 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地位, 我们搞课改, 并不否认传统教学。总之, 校长要在不同时期抓住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教育教学实践中及时引领教师走出困境, 促使年轻教师尽快增强专业能力, 提高专业水平, 建立专业自信, 形成专业态度, 促使学校内涵发展。

三、超越的品质

好校长要具备超越的品质。校长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不断学习, 经历锤炼, 反思为伴, 与时俱进, 产生了较强的教育使命感及坚定而执着的教育信念, 行动中包含着专业精神的教育人文理想, 充盈着深切而宽容的教育情怀, 形成了稳固的超越品质, 他所带领的团队实现了一个目标后, 又坚定地向下一个目标行进。

笔者认为, 好校长的精神世界应具有专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但专业精神不应是好校长精神世界的唯一要素。好校长的精神世界要有不断超越的专业精神, 为此, 校长精神世界的建构需要确立新的广度: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也是一种伟大的事业, 教育就是为学生的奔跑制造合适的鞋子, 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构建立体交通, 是一种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一种体现了生命个体快乐成长的现象。校长精神世界的建构也需要确立新的深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创新、修养品德等, 而是改变人的习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完善人的美好生活过程, 是使人成为人、成为他自己的过程, 良好的教育是用人类的普遍文化塑造个性化的个体, 用人类积累的知识之水浇灌出自由个性的五彩花朵。

教育基于实践, 校长的专业思想来源于实践, 离开了实践, 校长的专业思想便成了无本之木。孔子言:“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我们必须认识到, 教育作为专业是知, 所有的知道都有明确的界线, 界线范围内是知, 界线范围外的是不知, 知总是有限的, 不知确是无限的。真正的智慧是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有限性, 而不是迷信教育的万能作用, 能够解决教育现实活动中冲突的所有问题。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他具有双重身份, 首先是学校的一员, 是一个普通的人。校长应当经常自我反思, 正确认识自我, 注意克服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做好教育担当。

要善于发现问题。在我们的实践当中, 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 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 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发现问题, 既要善于从高处着眼, 看一看你的工作计划、方针、指导思想是否对路, 是否符合上级要求,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又要善于从低处观察, 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实际, 是否符合民意, 群众是否乐意接受和执行。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 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 从而给自己施加压力, 产生改变的动机, 实现自己的超越。

要学会系统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 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 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 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 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 认识了共性, 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 进行借鉴比较, 启发自己的思路, 去创新求解。只有在工作中系统分析, 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高度。

只有校长养成了研修的习惯, 学会了科学及时的引领, 具备了超越的品质, 才有校长精神品质和精神境界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才能出现如陶行知那样的伟大的校长。

摘要:好校长要有专业精神, 最重要的是要有研训的习惯、引领的思想、超越的品质。

精神超越 篇2

展示空间设计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如何融合?三维展示空间如何塑造?

梅赛德斯奔驰是一个汽车行业的神话, 它们的展厅设计师是否也与众不同?

本次《第一人物》带您走入梅赛德斯奔驰车展指定设计公司首席设计师的设计世界, 探寻他在设计中的设计思想、理念、设计方式、技术应用, 为中国“Spatia communication”这个亚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主要经历

2010年至今达姆施塔特应用科技学院建筑教授

2006年至今马格赋 (德国) 设计师事务所首席创意设计师及常务董事

2002-2009年美国俄勒冈州大学、尤金大学、波特兰大学建筑设计及数字媒体设计副教授

1999年成为德国注册建筑师及规划设计师

1996-2006在马格赋 (德国) 设计师事务所从事建筑及展览设计

1996年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工程学博士

1995年俄勒冈州大学建筑硕士

199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Morphosis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

1993年斯图加特Auer+Weber+Partners建筑事务所

1992年Fulbright奖学金

精选项目

斯图加特梅赛德斯奔驰“Legend 6”永久性展览

慕尼黑柏林梅赛德斯奔驰艺术馆概念商店

德国法兰克福IAA 05梅赛德斯奔驰展厅

巴黎、伦敦、米兰、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展厅

梅赛德斯奔驰Bionic巡回展“Copycats welcome!”

德国莱比锡波恩“At 17...”展览

达姆施塔特德国电信体验中心

汉诺威德国电信展厅Ce BIT pavilion 2007

德国达姆施塔特德国电信Futurezone, T-Online AG

德国汉诺威戴姆勒Expo 2000 LAB.01

德国慕尼黑德国博物馆“Transport Center”展览

住宅项目:Presche Stuttgart;Haus Kaiser Ludwigsburg

主要奖项

ADC, DDC, IF Design Award, Deutscher Designpreis

作品发表

作品曾经在美国Interior Design杂志, 阿姆斯特丹Frame, 汉堡HAUSER, 巴塞尔form, 斯图加特AIT design report发表

近期评委工作

斯图加特Quartier am Karlsplatz建筑设计比赛, 与诺曼福斯特事务所Rafael Vinoly, Richard Meier, Sauerbruch Hutton,

精神的超越 篇3

写距离自己几百年的历史,实地考察与游历毕竟有限,《史记》的内容史实多半还是来源于《左传》、《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同时在人物刻画方面不仅对他们进行了学习与借鉴,而且有了更新、更丰满的写法。例如在《冯谖客孟尝》一文中,作者已经不经意地在使用发展的笔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了。冯谖从初侍孟尝不为人知,到成为其倚仗的重臣,其发展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不断变化的冯谖,这可以算是冯谖的小小传记了。然而这样的写法在《左传》等作品中毕竟少而又少,而且显得粗糙短促,但是尽管如此还是为司马迁的传记文学开辟了道路。我们说司马迁之所以一改以往而用传记的形式来写人物,有文学进步成熟的历史必然性,但更重要的则是由于司马迁的个人经历,他将生命融于作品,对自己命运不平的控诉也促使他去关注历史人物的命运,正是这种对人的重视也使他摒弃以史为纲的史书写法而采取以人为本的写法,于是纪传体应运而生。

司马迁想要了解古今人物的人生际遇与道路,探求掌握历史的变化规律,从而抒发个人见解,正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创作动机促使他在《史记》的人物创作中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情感。梁启超曾有一段论述:“迁著书最大目的即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子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之耳。”这就与之前史作有了本质的区别了:《左传》、《战国策》更多的只是单纯的记录历史,在陈述历史事件的发展、变更中勾勒人物形象,人物描写过程中鲜少见到作者个人的情感外露,而篇末的“君子日”也只是从统治阶级正统道德标准角度出发的,是毫不浸渍个人情感的评述。中国传统史家一贯主张“秉笔直书”,《左传》《战国策》的作者们亦是如此,他们或者歌颂统治者,或者单纯记录,绝不会对笔下人物进行评价,也许这些作者更惧怕得罪统治阶级。例如《左传》中就经常以事件是否合乎礼度作为衡量标准,所以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为准确地称为史作。而《史记》则突破了这一点,它的“实录”与古人的“直书”是有一定差距的,司马迁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批判统治阶级、敢于为那些不容于统治阶级却极大地促进历史进步的英雄进行热情的赞颂。例如《货殖列传》、《游侠列传》等,司马迁把自己的评判标准带进了《史记》,他不仅仅在记录历史,还在为自己心中的英雄呼喊。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如果说《史记》是一个超群飘逸的仙人的话,那么《左传》《战国策》就是一个和他长的很像的凡人,形貌相同,却差了一点灵气,而这灵气正是司马迁所赋予的。

那么,这灵气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个人的情感体验。司马迁更注重人物的命运,他在写一个人时,开篇到结尾以及中间所选取的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构成具有代表性的整体。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太史公所关心的不是每个事件本身,而是一个人究竟是怎样得到他最终结局的,无论好坏,他所寻找的是一个原因,是一个人生哲理问题,这就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司马迁的一生坎坷,或许他这样刻画历史人物也是想为自己的一生坎坷找寻一些理由。他希望通过他的记述能够帮助更多的人看到真正生命的意义吧,不是围绕在统治阶级周围,不是唯唯诺诺的什么都不说,英雄不分出身,所以他才有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问!而《左传》《战国策》在这方面是没有的,只是一因一果的客观简单叙述。当司马迁将一些人物命运最终归为天命时,我们看到其实他是不信天命的,他写《李将军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写李广生不逢时,写屈原、贾宜生之遗感,似乎从表面看是命运使之然,其实这些都是在从反面对统治者进行讽刺与批判、控诉他们的不公正,替这些历史人物控诉、也替自己控诉。因此,人们才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虽没提及自己一笔,但是我们却在这些他所刻画的每一个人身上看到他的影子,从正面亦或从反面。也正是对这些人物的精彩描写才增加了《史记》的悲剧精神与悲壮色彩。

人们说司马迁写《史记》的一大贡献是扩展了描写范围,为一些中下阶层的人著文立传,我认为这与司马迁的情感个性与实录精神是有很大关系的。班固在《汉书》中说:“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叙游侠则对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差贱贪,此其所蔽也。”这些对司马迁的批评是站在儒家正统思想上的,其实这些所谓的“蔽”处正是《史记》中的最进步处。司马迁创作《史记》所选择的人物并不是泛泛的,或者像《左传》那样为事而带出人物,或者像《战国策》那样只写善于纵横之术的谋士、说客。他是有所选择的,正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凡《史记》次序说论,皆有所指,不徒为之。”司马迁之所以将项羽列为本纪,为李将军、为屈原、贾谊作传,都体现出他的人生观、哲学观,对于历来正统思想的质疑,对于后人认识历史的真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他之所以为魏其武安、为屈原贾谊、为范睢蔡泽等人做合传,也不是毫无目的的,在太史公心目中,这些人或性格、或命运总有值得相提并论之处,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会更鲜明地体现人物个性,也由此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不同时的人物背后相似的社会动态,这些个性当然也渗透着太史公的个性。

说到人物个性,其实这在《左传》、《战国策》中已有所体现,例如《战国策》中写苏秦并不志在表现他的性格,尽管作者关心的是说客与诸侯国之间的利益与权术,但是却在无意中通过语言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在无意中体现人物的性格,又在无意间组合出整个人物形象,使每一个人物无论是帝王还是将相都带上了自己最为鲜明的特点,成为实实在在的独立的、唯一的人。这些正是使司马迁受到启发而开始人物传记文学的先声,以至成为中国史传文学的典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史记》人物范围的扩大更多的是受到《战国策》的启发,因为时代大变革、礼乐制度倾颓的关系,《战国策》中记录的那些为利益与权势的驱使的谋臣说客形象已经打破了《左传》中仅以儒经六义为行为准则的模式,这些都为司马迁写刺客、写游侠、写货殖开辟了道路。

在创作技巧方面,《左传》善于描写大场面的战争,从战争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这也被《史记》所吸收并给予较大发展,如《项羽本纪》中西楚霸王的形象很大一部分是在巨鹿之战、垓下之围与乌江厮杀等大场面中刻画出来的。《左传》中经常在事件叙述过程中穿插一些小事以交代某些事件的起因,如《齐晋安之战》韩厥之父托梦、逢丑父被蛇咬等插曲的描写,这些被司马迁吸取后又有更大的发展。例如在《魏公子列传》中写范睢领秦兵围魏的危急时刻,突然笔锋一转而写魏无忌曾经的一些事迹,在这里已不像《左传》中只是交代事件起因,而是起到突出人物性格、换冲气氛的作用。还有《史记》中写李斯少年时看见老鼠时有趣而颇耐人寻味的感受,韩信胯下之辱等小事都增加了《史记》的文学色彩。《左传》与《战国策》虽也时有文笔,但由于不是一时一人之作,且为史家所作,故少而又少,也由于编年体与国别体的限制,而不能对人物进行展开描写,而《史记》的纪传体则打破限制,以一人为中心向纵横发展,包罗甚广。

在语言方面,我们说司马迁是用血泪浇灌《史记》,自然比处于痛苦之外的人写痛苦之中的事生动得多,而且《左传》、《战国策》属先秦散文,很多地方还保留古笔,例如《冯谖客孟尝》中冯谖三次击剑而唱,正是《诗经》中回环往复手法的运用,而《史记》的叙事手法则是传奇性的、故事性的,是后世小说的萌发的先兆。而《刺客列传》中大段摘抄《战国策》中荆轲一段的原文则体现出司马迁对古文的学习与肯定,是批判地继承。而且《史记》中对人物的刻画除记叙手法外还有许多大段的议论,例如《货殖列传》、《游侠列传》等合传在具体分述某一人之前都是先有一段总体的议论,鲜明地表露自己的态度,对老子、儒家等传统看法进行反驳,这在《左传》与《战国策》中是绝对没有的。

超越的精神作文 篇4

上帝下班回家,为了消遣,做了一只乌龟,又做了一群兔子,把它们放到跑道上,然后冲了一杯咖啡一边喝一边坐在沙发上观看比赛。

很不幸,偏偏你就是那只乌龟,而让你羡慕、不满、愤怒、忌妒的是那群兔子。

于是,兔子们笑呵呵地大步跳着、跑着,一会儿便没了踪影,而标荀,刚刚离开起点。你从地上爬起来,两手叉腰一面皱着眉头一面咒骂那恶心的兔子。

于是上帝笑了,笑得捂着肚子,笑得涨红了脸。

“让上帝死去吧!”你怒吼着。

彼不公平的愤怒纠缠的.你重新趴回地上,直向终点一步一步地进发了。

然而,当你经过山谷时,山洪暴发了;当你走过平原时,洪水泛滥了。

尽管这使你伤痕累累,你的壳己支离破碎,但你仍然坚持着、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前、再向前。

你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你身上的血都在沸腾,像烈火在燃烧,像岩浆在涌动,互相冲撞着、挤压着、排斥着、沸腾着。

兔子们看见了你,遥远的你、疲惫的你、执著的你。看见你破碎的壳、残缺的皮、污浊的脸,他们讽刺、他们嘲笑、他们辱骂、他们蔑视,他们还翘着尾巴在路旁睡大觉。

于是你告诉自己机会来了。你提起十万分精神.用出吃奶的力气冲了过去,将沉醉在梦境的兔子远远甩在了身后……

也不知过了多久,你,爬到了终点。

你.遥望着兔子们。

你,仰望着上帝。

你,审视着自己。

你,流着泪,流着坎坷.流着疲惫,流着愤怒,流着悲哀,还流着喜悦。

【精神超越】推荐阅读:

三超越05-02

超越05-09

超越美学05-13

超越思维05-16

超越文本05-16

创新超越06-29

超越时空07-26

技术超越07-27

评价超越08-09

超越函数08-11

上一篇:潜能导师下一篇:做好基层计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