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十篇

2024-09-10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1

所谓整体化思维意识, 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看成一个整体, 重在将所有部分达到统一的过程。从教学上来说, 整体化思维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并且系统的过程。学习科学, 必须建立起严密的思维意识, 不仅是评判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进行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现代科学以高中物理为例,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层面的完整体系, 还包括整体化的思维和全面的方法, 具体来讲, 高中物理教学的整体化思维意识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将研究对象看做整体, 合理把握概念、过程和结论的一种整体化思考过程, 并养成从整体上宏观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

二、培养高中学生的物理整体化思维能力的途径

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 运用整体化思维学习和解题非常重要。然而整体化思维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还需要其他的思维能力同时建立, 相辅相成。因此培养学生整体化思维意识, 教师应该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情景教学调动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现代教育将教学目标从懂得这门科学转变成为研究这门科学和探索新的科学, 高中物理教学就着眼于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和开拓型人才, 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整体化思维的一项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情景的引入应在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树立亲切的教师形象,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学习兴趣, 学生们自然有了质疑和创新的平台。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充分提出疑问。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要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重视对学生的肯定和褒奖。情景的设定要符合实际情况, 又新奇有趣, 将身边的现象用科学的角视角展示出来, 并切合的解释明了, 将学生完全吸引到课堂中来。有了创造性的思维, 是建立整体化思维意识的前提和保障。

三、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抽象化思维

高中物理难度比较大,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抽象性很强, 如果不在平时的课堂中培养成抽象化的思维, 那么整体化思维的形成也就很难实现。所谓抽象化思维就是指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 并抽取其本质属性。从高中物理教学上说, 就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 将具体问题能够归类成统一问题的能力。物理的抽象思维源自于学生的概括性, 有了良好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才能充分开阔思维。这样的教学前提是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 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有能够通过具体的问题将这种思维传授下去。老师可以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模型, 用具体的模型概括总结性的物理概念。比如在高二物理中一到例题, 给出已知质量的物体在光滑圆弧轨道最低点, 被有一定质量和速度的子弹击中并且子弹留在其中, 求这个物体最开始的运动速度。这道题表面一看是有关动能定理的一道题, 但是体重没有给出圆弧的弧长或者圆心角, 如果以这样的思路进行下去, 会发现走进了死胡同, 无法进一步求解。然而如果将圆弧和物体结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 不难发现,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 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作用于物体上, 相当于单摆的一个运动模型, 这样看来, 圆弧最高点与最低点半径夹角小于5度。简单的一个例子说明抽象化的思维和整体化思维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和, 将这种思想合理运用到物理题目中, 很对问题会得到轻松, 巧妙的解答。

高中的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 不仅作为今后升学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且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高中物理让学生头疼, 更让老师犯难, 但是这种情况将会随着整体化思维意识理论的提出的到改变。整体化思维意识概念不言而喻, 就是将事物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对于高中的物理课堂, 整体化思维是与创造性思维、抽象化思维、结构化思维相辅相成的, 没有其他几种思维的建立和运用, 整体化思维的意识也将难以形成。老师要善于利用情景教学,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吸引学生兴趣, 注重将具体问题提炼出来进行抽象化思维培养, 并不知总结性作业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结构化思维形成, 最终建立整体化思维意识。

参考文献

[1]冯文贵.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J].祖国:教育版, 2014 (3) .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2

关键词:实际能力,潜在能力,自学能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面向大众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2. 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进而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以及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3

[关键词]链接 综合 整体性思维 抓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70

如果把数学比作一棵大树,那它一定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其内部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大系统,有着很强的整体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重视局部、单个知识点的优化,还应该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零散的数学知识串珠成链,形成几何立体的知识树。这种联系既包括相同知识领域之间的链接,也包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一、同一知识领域间的纵向链接

数学教材的编排整体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前期的知识点是后期知识点的基础,后期知识则是前期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全面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原理,把握好总体目标,并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将学过的知识串珠成链,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整体思维。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加减法,并举例算一算,说一说它们的算理。在交流中,学生发现:不管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都是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直接进行相加减。因此,在接下来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很自然地就迁移出了要先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进行相加减的算理。数学知识就像一条河流,而刚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是分数加减法的两条小支流,当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一起融入了数的加减法这条大河流时,问题的本质就会显现出来: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这样,通过课前的复习回顾和课堂结束前的追本溯源,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的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关于数的加减法算理的整体思维也悄然建立。

二、不同知识领域间横向链接

数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单向发展的,而是呈网状结构、纵横交错、同步提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拓宽自身的整体视角,将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如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在教学“用数学确定位置”时,要求学生先将“( )+( )=12”和“( )×( )=12”这两个算式补充完整,再将算式中所填的两个数组成数对,并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的点,最后把各点连接起来,看看是什么图形。这样引导,巧妙地将数对和计算融合在一起,同时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了“坐标”这一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对数学的简捷性和抽象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随后他又将数对和轴对称图形融合,在网格图中出示某一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直角梯形,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四个顶点的位置,要求学生以这个直角梯形的任意一条边为轴,将这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并用数对表示出这个轴对称图形中另外两个顶点的位置。刘老师通过这样的练习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使之克服思维定式,扩大想象空间”时,也让学生在练习中体悟到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三、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链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来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同时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打通学科关节,适当选择其他学科的资源融入教学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下图中,EF表示一根杠杆,G点是其支点。下表记录的是3次实验杠杆平衡时的数据:

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依照这样的规律,当EG=7dm,FG=5dm,E点所挂的物体重为2.5kg时,要使杠杆平衡,F点应挂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本题实际上是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内容,我把它编排在这里的主要用意是锻炼学生探究规律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整体思维,教师就必须具备整体的视角,以知识点的纵、横向联系为依托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将各知识点串成一个整体,构建起一个内容丰富、结构牢固的知识体系。

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篇4

灯塔小学 刘晓芳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与能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应以识字为手段,在识字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活动效率,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发展智力

编故事,巧计字形。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字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段小故事。例如学“呆”时,有个学生说:“一个人张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木)一动不动,原来他是发呆呀。”在这样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又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借助字谜,乐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为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时教师可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例如在教“王”字时,告诉学生:“王就是一加一。”怎么写呢?孩子们动手动脑,拼拼凑凑,就已经掌握了。此外,还可设立“编字谜有奖作业”,激励学生观察字形,展开联想,自己编字谜。这样的作业避免了学生单调重复的抄写,有趣味性,有创造性。如:“头戴一顶帽,忠实又可靠——实”;“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思”;“山上山——出”;“工人力量大,建功立业少不了他——功”等等。

二、丰富想象,鼓励创新

给生字配画,让生字充满活力。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我们可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运用想象,让字在学生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见生字质疑,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一次,有个学生问老师:“老师,‘篮球’不是用竹子做的,可是‘篮’为什么是竹字头呢?”老师趁机说:“这么平常的一个字,你就能提出这么高深的问题,老师真佩服你。如果你也能解答这样高深的问题,你就更不同凡响了,回去想想好吗?”第二天,他告诉老师,通过上网找资料,他果然找到了其中的奥秘。并且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做起了小老师,十分自豪。

三、拓宽途径,培养能力

自作“识字课本”。学生日常生活过程中常常碰到食品、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刊杂志的刊头等等。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号、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正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5

一、转变思想

要让教师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意义,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着重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结合, 热爱思想政治教学这一职业, 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以学生为本, 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积极创新教学思维、方法、手段, 适当地拓展学习领域, 开阔他们的视野,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目的。

二、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主体要求, 尽可能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 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育和自我教育, 从学生出发, 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在自主与主动的活动中进行思考, 并赋予情感及获得经验。教师要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开放拓展, 教学的内容要体现学科发展概况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不要只是一味地照搬教学内容, 充分运用所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以学生学习需要为主导, 提出一些可辩性强的讨论题, 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自信心。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时要生动、形象地讲清这堂课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或对今后学习新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投影灯, 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易于理解, 便于记忆。既节省了板书的时间, 又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信息量, 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可采取现实教育法、互动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感知法、主体探究法、合作研讨法、角色模拟法等激发学生自由和新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其创造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各种社会活动, 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 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 多接触社会, 到社会中去体验生活, 联系自身的实际, 读懂社会这本无字大书, 用书本上的知识解释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 从而让学生知道知识不只是书本上才有, 从课内课外的结合中发掘学生兴趣。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能使影响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达到优化, 进而主导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创设条件, 让学生积极参与

知识是学生学懂的, 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一味的填鸭式教学, 一味的讲, 而是要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 鼓励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 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和困难时, 不要急着直接予以解答, 要尽可能启发他们, 给予提示, 让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所知来解答问题, 就算发生错误, 也要充分肯定, 并及时予以纠正, 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质量, 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

五、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才能让学生主动去思考, 主动去学习, 产生思维共鸣, 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奠定基础。众所周知, 大数学家陈景润一直想摘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皇冠, 正是由于在中学时代的教师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知欲, 并从此在余下的几十年里坚持不懈。

六、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更是影响教学主体性发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 有些学生会刻意去模仿, 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除此之外, 教师的个人魅力还应包括其道德品行、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些成绩好, 有些成绩差, 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 一碗水端平, 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 要注意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对于成绩不好或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更加关心和鼓励。

七、组织社会实践

教师应尽量组织并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课本知识得以延伸,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面对新的情况与问题, 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动手的能力, 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还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促进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八、小结

综上所述, 在当今价值日趋多元化的社会,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就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判断、选择、建构等主体性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利用教学过程, 内容方法调整为依托,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唯有如此, 思想政治教学才能以主体性为基石和支撑而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白秀钦, 孟士坤.大课堂教学的弊端与对策[J].衡水师专学报, 2004.

[2]董耘.高校公共课大班教学质量审视[J].教育与职业, 2006.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4]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6

关键词:美术,教学,主体性

1 学生主体性的涵义

主体性又叫主动性, 也就是自觉能动性。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特征, 也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 是与生俱来的, 而不是后天赋予的。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在与客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 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难理解, 所说“学生的主体性”, 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对待学习的主体性。就是说, 学生不仅是能学习的, 而且是“独立、主动和创造”地去学习的, 这和人们的共识是一致的:人是能学习的, 人没有不学习的, 人是想学习的, 儿童、少年、青年尤其如此。

主体性的对立面是被动性。缺乏主体性的人, 在工作和学习中简单接受, 认可屈从, 甚至逆来顺受, 无所作为, 没有主见没有勇气, 不敢想, 随遇而安。而有主体性的人就完全不同。这种人, 在客体面前, 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 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力量。他不盲从, 不犹豫、不依赖别人, 敢想敢做, 充满生气、自觉、自信, 是一个能动、自由的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目标。

2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深邃的话题, 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已有知识试图提出几条关于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2.1 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关于教育问题的探索和发现也越来越多, 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也在不断地出现, 在当今时代, 如果一个教师不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那么这个教师必将为社会所淘汰。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教师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所以一个教师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第一步必须要学习关于主体性方面的理论, 只有他先弄懂了什么是主体性, 他才会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2.2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前提

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以前或传统的那种教师专制的那种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教师既是在课堂上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下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好朋友。

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应遵循尊重、民主、发展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 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 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权利。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个体, 学生同样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这种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 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不体罚学生, 不辱骂学生, 不大声训斥学生, 不冷落学生, 不羞辱嘲笑学生, 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2.3 营造氛围, 发散思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 应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 不要用“标准答案”来约束他们。对于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创造性的见解, 教师应给予热情的鼓励与表扬。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 教师要用眼神、语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并且要让学生明白美术课堂没有指责与嘲笑, 只有宽容与鼓励。

《新课标》强调:“美术教育方式的创新, 是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 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 走到学生中间去, 扮演“剧目的设计师”, 并与学生结成“合作伙伴”, 乐于跟学生一起学习、表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又兼任指导者的职位, 引导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允许质疑, 鼓励探索, 尊重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例如在观察《城市》一画时, 面对画面上纵横交错的粗壮直线、许多的灰色块和几块鲜艳的色彩, 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有的说, “粗线条是城市建筑”、“灰色让人感觉空气污浊”、“黄色是城市垃圾”、“绿色是仅剩的一点洁净的绿化带”、“红色应该是市长的儿子结婚了”。这种求异思维是多么有趣和宝贵啊!

2.4 激发求知欲望, 展开丰富想象

中专学校的美术教育, 基础性主要不是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是美术学习的兴趣, 没有了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讲授的知识内容就难以完成。因此, 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 以种种途径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使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学生带入美妙的乐园, 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从模仿到创造, 想象起着桥梁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美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它给人们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在美术课中设境, 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2.5 提供探究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这一要求不仅是消除接受性学习弊端的重要举措, 而且是应对知识经济形态的明智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 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因而更能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陶冶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况下,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实践表达与交流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是人的教育, 师为引导, 生为主体,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才能调动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积极性。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这一能力必须从实际出发, 不断探索中培养起来。在实践进行中, 教师把美术课教学内容设计得丰富多彩,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实践活动中来,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积累探索经验, 展示探索才能。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给学生注入创造力的兴奋剂, 学生愿意运用自己的心思去思考, 探索就可能出现令教师意想不到的火花。每个学生性格不同, 思维不同, 所选择探究的方式也有不同, 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不应刻意强调学生该怎么做, 而是多倡导学生求异思维、与众不同。

总之,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积极开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就能激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让课堂充满活力, 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翟小军.美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应用探析[J].新课程 (中学) , 2009, 1.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7

学生主体性指的是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够将自己的潜能自主地发挥出来。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是全部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接受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学生自主参与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教育水平也随之提高,然而,一系列教学方面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教学中师生关系较为紧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过少。研究发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从根本上改善师生交流少的现状。

(一)努力创设交流机会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同时可以促进学生间的沟通,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普遍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另外,高中生的思想较为活跃,并且处于叛逆期,这会导致由于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但是,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学习方法,或许是因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认识不到位,或许是对他人的学习方式不够了解,导致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很难从他人身上学到优点。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挖掘学生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自发地修正出现的错误,学习别人的长处。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几乎是每一位教师的口头禅。只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

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动力。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仅仅掌握语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应用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角营造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自发地说英语,引导学生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视、听、说技能。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赛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教师可以组织单词竞赛,激励学生背诵大量单词;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的单词,看看哪一组学生能更完整、准确地使用这些单词组成句子,并选出最优秀的一个小组进行奖励。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相较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欢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没有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在感到陌生的同时也无法激起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使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增高,英语教学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趣味英语对话和角色扮演活动,这种方式可以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维,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王广东2014)。

(五)鼓励学生多元化

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才能养成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学习和探究属于学生的权利,学生应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积极探究,以加深对英语知识的印象。任务探究是教学的重点,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参与教学,就是在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平台的同时,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出来。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实践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所设定的情景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规律性,使学生的语言技能有所提升。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态度。例如:在学习Unit 7 Shopping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超市的图片,让学生感觉身处超市内,在这种情景下,教师讲解有关超市的词句,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和枯燥。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为Lily过生日的情景——Lucy想要送给好朋友Lily一份生日礼物,请学生帮助Lucy挑选出最适合的礼物,并说出原因。学生在情景教学下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有利于理解。

(二)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问题会让人的大脑迅速运转起来,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能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问题,且这个问题必须是在学生共同合作下才能解决的,还可以让学生处于不断的推理与判断之中,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掌握知识要点与规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学习Unit 2 Travelling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Have you ever traveled to other cities?”“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it?”“If you want to go on holiday,what should you take?”等问题进行思考,这些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话题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此问题的探究和思考,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表达形式和语法的有效把握。学生的思考是围绕问题进行的,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提高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的一种高效的、常见的和重要的学习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完成前置性研究思考后,可在小组中自由发表意见,把各自的思想进行汇总,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其他成员,这有利于知识的互通。另外,学生可以在交流活动中汲取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拓宽视野,培养竞争意识。教师在对课堂结构进行设置时,把教学思想和原则融入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例如:在教授Unit 5 W ild animals的W elcome to the unit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掌握相关动物的英语表达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动物的特点,让其他小组成员猜测该学生描述的是哪种动物。比如:“I have black eyes and four black paws.I like eating bamboo,who am I?”通过这位学生的描述可以知道,这个动物是大熊猫。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对英语的分析与掌握更加详尽。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不足

教师并不是把任务交给学生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相反,教师要把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指导,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甚至在遇到一个简单问题时也会不知所措,若能在这个时候得到教师的指导,他们通常会豁然开朗。教师的指导作用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教学任务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与讨论,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其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便于学生日后进行改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梅未2012)。

结束语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吸收知识,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进行的,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梅未.2012.浅析高中英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与实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4):10.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整体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034-01

语文教学是中学阶段学生最基本的一门课程,也是最为关键的,很多学生认为从小到大一直学语文,早已失去兴趣,平时上课只是应付,對语文里的一些散文、议论文、诗歌等只是一知半解。全然没有认识到语文对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语文教师就应该发挥引导性作用,让学生从语文里寻找乐趣和成就感,通过这种成就感来提升自身的素质。

1 当前中学生素养的现状

当前的经济水平和中学生所面临的周围环境都和以往有巨大的变化,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也给中学生的个人素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自我、骄傲、自大、孤僻、冷漠、语言粗俗等等字眼甚至都和中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这些消极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个人素养的提高。而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在学习中把这些消极的负面状态转换为积极的正面行为,让团结、友爱、谦虚、文明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新回到学生身上。对中学生来说,语文已经学习了好多年了,也略懂一些诗词歌赋,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散文、小说的内涵。但是这些也只是仅仅限于浅层方面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发掘语文的魅力,理解汉字的真谛和精髓。

2 语文和素养的辩证关系

语文涵盖了很多的方面,有语言文字、有诗词歌赋、有熏陶情感的抒情文章,也有发人深省的议论文,这些方面如果可以深入挖掘并且学会去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对个人素养的提升有着难以想象的益处。

首先,语文和文字是分不开的,而文字和书法又紧密相联,我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各种书法知识更是层出不穷,从篆体到行书、从金文到草书,从板桥体到柳体,这些书法可以说是中华的瑰宝,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引入一些书法教学,当然这些书法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兴趣完成,学生通过研习书法,无形中会对自己叛逆、浮躁的性格形成一种良性的转化,变得更沉着、更谦逊,从书法里面得到安静和思考,在语文知识得到丰富的同时,也提升着自身的素养。

其次,提起语文里面最让学生感到轻松和喜欢的,莫过于诗词歌赋了,从唐诗三百首到宋词的优美、婉转,再到元曲的欣赏,每个阶段的诗词都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古代人通过吟诗作赋来表达情感,有表达大自然美好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也有表达思乡情绪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更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壮志。从诗词歌赋里面可以极大的调动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情感,让我们能够通过诗歌来理解忧伤、快乐、感动。在培养丰富情感的时候,也不断的丰富了学生的个人情感世界,把学生变成了更加懂得感动、懂得去体谅的人。

最后,提到语文课程,议论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议论文辩证的论述一个论题的写作要求,让我们无论是学习、写作、做事、做人都养成严谨的作风,就好像议论文的论据一样,具有说服力,论点就好像我们学习生活中要达到的目标一样,为了目标的实现要自己加倍努力,只有付出大量的努力,就好像议论文里面的严谨的论证一样,才能有让人信服的结果。

3 通过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语文教学贯穿了整个中学阶段,在教授一些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引申、暗喻、发展课外兴趣等方式让学生来形成自己的良好的个人世界观、人生观,把优良的品德、团结友爱的个人素养放到关键位置。

第一,通过引申让学生学会做事、做人要一丝不苟。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是一种个比较严谨的语言形式,从论点的提出到论据的收集,再到丝丝相扣的论证,最后才能得到让人信服的论证结果。语文老师可以在学习议论文时,引申开来,把做人和学习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或者以后的工作都要想做议论文一样,做到一丝不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大意,否则自己写出的人生篇章也是不能站住脚跟的一篇不合格的议论文。

第二,通过诗歌来熏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懂得关爱同学、朋友、家人,懂得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学会看到生活中的积极方面。中学课文里面有大量的诗歌,这些静心选取的诗歌都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有描绘大自然的美妙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朋友关爱之情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要对学生形成一种暗喻,诗歌也是人生的一个映照,要学会从诗歌里面反映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第三,发展学生的课外兴趣,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知道书法是我国的国粹,各种字体更是一种美的表现,通过学习书法可以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之余,获得些许的放松和快乐。通过多年的中学教学经验,我也深刻认识到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一旦对某些事物发生兴趣便会去积极的行动。因此,教师可以抓住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中学生性格比较浮躁、缺乏耐心的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发展课外学习书法的兴趣,甚至可以定期班级举行书法比赛,技能陶冶情操,又可以习得一门漂亮的书法,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语文是最基础的课程,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最基础的铺垫课程,我们应该利用好语文教学的手段,来对学生正确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汪立海.各得其所好其所好—— 教学设计要注意的问题[J].学语文,2011(3).

[2]田国瑞.语文教学要善于取舍[J].文教资料,2010(28).

[3]陈利平.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5教学设计(人教版)[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3(2).

[4]万永华.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设计[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9).

[5]张芹.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人物教学设计—— 以《美苏争锋》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2).

[6]朱武兰.让学生学会“诗意地生活”——管窥《金色花》、《咏雪》课堂教学设计的缺失[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7]杜会肖.走进悠悠古巷品味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8(1).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9

激活学生“三动”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摘要

引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智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什么,问什么,都表明他们在独立思考。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严,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口,积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让学生动脑,活跃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智力的发展。

1、巧设疑难。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能促进思维的“想象点”,巧设疑难,引导学生用脑去探个究竟,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材《小珊迪》这课时,当学习到“我”给了小珊迪一先令,小珊迪转身就跑了,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珊迪回来这一内容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小珊迪拿一先令钱很久不见回来,能给“我”送回零钱来吗?

学生①: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肯定先去买食物。

师:为什么?

学生②:因为天气很冷,小珊迪饿极了。

学生③: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可能丢失了,不敢回来了。

师:为什么你想到钱可能丢了?

学生④:因为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他转身就跑了,跑得快钱很容易丢失。

学生⑤: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去换零钱时,可能被人抢去了。没有钱了,他不敢回来,所以很久不见他回来。

师:为什么你想到钱会被抢去了?

学生⑥:因为在那个社会是万恶的社会,是富人的社会,穷人的孩子受人欺负。

我对学生种种大胆的设想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因势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下文。通过设题,跃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产生联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巧用插图。课文插图大多数是与文章重点内容相配合的。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配合课文内容,充分利用插图,积极引导学生去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准确表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使思维更活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五壮士巍然屹立,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画面情景,想象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我们胜利完成了任务;体会五壮士悲壮动人、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样借助插图让学生懂得怎样透过外表去想象人物的内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联系实际。小学语文课文不少蕴含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人生经历,给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因此,我在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如《小珊迪》这篇课文,所描写的人和事与学生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因而,我引导学生读后留下思维空间;所如小珊迪生活在我们现在的中国就不会这样了,因此,我就出了“与小珊迪比童年”的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自然会调集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联想,学生的思维就得到发展。

二、让学生动口,训练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什么,问什么,都表明他们在独立思考。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严,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口,积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调动学生读的欲望。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在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因此,我始终把读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去读,并人人参与读,做到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参与读的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要求,有引导地精心指导学生读,既重视量的要求,又重视质的提高。如《狼牙山五壮士》,在讲读到五壮士“壮烈跳崖”时,我先是在激昴壮烈的《英雄赞歌》乐曲中进行范读,调动学生读的欲望,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多次朗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体会悲壮动人的情境,再现五壮士项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2、满足学生说的愿望。动口说话训练,既是日常学生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说话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说话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①在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我都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图意。③充分利用概述,进行复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④看老师或学生的表演,讲述表演的经过,总之只要有学生说的机会,我就让学生说,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动手,培养自学能力。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把思维跟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大脑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事先设计好让学生自学的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动手划一划,圈一圈,运用“点、划、查、注”等方法,在课文中圈圈、点点、划划等手脑并用。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方法。例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我先拟好自学提纲。

(1)用“――”划出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句子,并读读,想想这个句子描写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用“△△△△△”划出来。

(3)爸爸从第一次沉思到第二次沉思,他脸上的表情变化的词语用“===”线划出来。

问题出来了,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划。手脑运用,促进思维。这些自学提纲不但把课文内在的知识挖掘出来,而且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思维定向,手脑并用,易于操作,日积月累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学习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引得适当,探得适当对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就高了,从而使学生学得有趣,思维活跃,教学质量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就相应地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亲社会行为,主体性道德人格,道德自我,同辈群体,体验式活动

“亲社会行为”一词, 是美国学者威斯伯于1972 年在《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其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凯蒂·吉诺维斯谋杀案。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 有关人类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就成为道德心理学的热点, 而近年来, 亲社会行为的弱化成为东西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基础薄弱, 单纯地把西方的亲社会行为理论移植在国内实践中, 难免会出现适应性难题, 而且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模式不够健全, 理论说教居多, 实践环节极为欠缺。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来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一方面为亲社会行为追根溯源, 丰富其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以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为基础, 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是停留在“心灵鸡汤”式的说教上, 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出可操作性的途径。

一、相关理论概述

从广义上讲,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通常被界定为个体做出的有益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 包括帮助、给予、分享、谦让、合作、安慰、捐献、救难、自我牺牲等[1]。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就是指大学生主体做出的有益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当前, 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动机、移情、情绪等影响因素, 然而, 对于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条件——主体性人格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相关探索目前在学术界更属初级阶段。如何从心理根源出发, 探索亲社会行为形成和培育的机制, 以主体性人格为原点生发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人格是人的独特的精神世界, 它内化为人的个性, 外化为人的行为。道德人格是人格的核心[2],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大特性:一是主体性。主体的特征, 指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实践中, 所反映出的诸如能力、情感、气质、性格等要素。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客观对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的、积极的、自主的认识和行为属性。道德人格的主体性是人的道德本质的表现, 是人所特有的价值属性。二是道德性。人格具有善恶之分, 道德性是人格的核心要素。日本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倡导者金井肇博士曾援引《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的解释认为, 道德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条件, 是构成人格的重要基石, 道德人格是个体所独有的人格的道德规定性[3]。三是社会性。马克思在谈到人格问题时曾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 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格的实质就是人的社会化性质和水平, 人格的最主要的社会素质是人格的“社会特质”[4]。

主体性人格是人格概念的深化和类化, 它是主题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 表达的是一种特定的人格范例和价值理想。具体来说, 主体性道德人格指的是主体在社会实践中, 以主体的自我需要、意识和觉悟为基础, 自主地、能动地在接受教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具备道德选择能力、蕴含道德需求、指向道德责任的人格形态。这一人格形态是主体所具有的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组合, 它能够使该主体在道德价值确立中表现出来自主性, 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能动性, 在道德创新中表现出来超越性, 对道德具有确认与表征的能力, 内在地蕴含了应当怎样存在的价值倾向, 主体的人的尊严和个性得到充分尊重, 体现人的独立、理性、自主、自为、自由等基本特征。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对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相适应的道德人格, 而主体性道德人格符合现代多元化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 以主体性道德人格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追根溯源, 将自古以来积淀的传统美德作为生成道德人格的重要资源传授给道德主体;将传统“仁义礼智信”的伦理价值同当今的社会公德结合起来, 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建立;将“圣人”的理想人格同当代自由、自为、理性的道德人格结合在一起, 为当代人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及其精神机制的塑造提供内在支撑和精神动力。因此, 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意义重大,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培养富有自主、自为、自由精神的道德自我

大教育家康德注重自由意志的培养和受教育者个性的养成, 90 后大学生自身成长环境比较优越, 从小娇生惯养, 双重因素导致了他们的道德选择的不自由和道德意志的不坚定。一方面, 从小学开始接受的以强制灌输为主的单一德育模式, 导致了知识方法与实践应用的严重脱节, 阻碍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另一方面, 而许多父母为保护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的“自保”教育, 使大学生难以解脱父母命令的束缚, 过于听从父母的命令, 瞻前顾后而丧失道德自我, 更加难以树立人之为人的道德尊严。

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意识是道德人格的根本属性, 以主体性道德人格为基础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首先重视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存在的“个体人”的道德尊严和人格尊严, 有利于增加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 将大学生内心的真善美从道德教条束缚中释放出来;在此基础上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增强独立的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辨别能力, 养成富有自主、自为、自由精神的道德自我, 成为道德选择的主人, 而非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的奴隶, 从而自觉自愿地实施亲社会行为。

(二) 形成具有导向、整合、内化功能的动力系统

人格与行为是相辅相成的, 长期的习惯化的行为形成人格, 而一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 便又反作用于行为。道德人格的目的在于培养道德行为, 道德人格不仅在人的性格中起着协调各个部分的核心作用, 而且引导着主体价值行为的方式、方法、立场、选择和创造。道德人格中的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构成了个体道德行为的整体动力系统, 因此, 主体性道德人格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发挥着价值导向、行为动力和协调整合和升华内化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特殊群体, 其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 但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 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并且试图弥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 但往往存在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不足的问题。面临道德选择时, 容易盲从盲信, 感性多过于理性, 道德他律多过于道德自律, 而主体性道德人格富含导向、整合、内化功能的动力系统, 有助于在实施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 建构主体性与道德感融为一体的心理结构, 促成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统一, 形成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四方面不断递进上升的系统, 并通过道德反思和道德自省能力将道德体验升华为价值观层面, 将亲社会行为体验更好地内化为亲社会价值

(三) 形成包容个性、规范、合作的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 年龄, 兴趣, 爱好, 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5]。大学生的同辈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平等性, 具有相近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大学生之间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和较为接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平等的基础上更容易进行交流合作, 互帮互助实施亲社会行为;二是自愿性, 自由选择和自主决策来完善道德人格, 很少带有强制性, 有利于个性和自由意志的培养和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三是独特性, 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后, 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 甚至在在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和决策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有利于形成包容个性、规范、合作的同辈群体, 将自我人格和社会人格统一起来, 从而实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实现自我与集体的统一。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减少由个体本位主义导致的自私冷漠行为, 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促进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的回归, 而且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未来社会主导价值观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途径探究

(一) 重塑道德自我, 建构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道德人格结构系统

所谓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是指学生作为道德学习的主体, 利用与外部世界互动所获得的信息, 通过自我加工, 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和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不是通过外部力量去塑造精神世界[6]。重塑道德自我, 是个体主动地参与、创造和实践亲社会行为的过程, 是一个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 以达到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最大张扬。

建构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道德人格结构系统, 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横向是依据马克思的人格需要动力结构系统, 而纵向是依据科尔伯格的层次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格学说认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下, 道德人格的形成, 是“人格需要”和“人格素质”相结合产生的动机和人格行为的结构过程, 而人格动力结构是人的一切活动和变化的内在根据和机制, 通过人格调控达到引导人的行为[7]。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横向维度, 即“人格需要——人格判断——人格行为”的系统, 这三个系统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 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在这个横向系统中, 人格需要是动机系统, 荣格认为, 人的“精神需要”而非“性需要”是更为基本的需要。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 重视主体内心的道德诉求, 培养道德敏感性, 引导其道德人格需要, 将自我的个性倾向/利益取向与主流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相结合, 形成稳定的动机来源, 例如, 经常起作用的亲和动机和成就动机等;人格判断是动力系统, 帮助大学生认同和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意义, 并且不断地修正错误观念,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同时认同自我的道德角色, 提高亲社会行为践行力;人格行为是行为系统, 道德人格作为一种稳定持久的正性心理状态, 将道德思想转化为道德行为, 融会贯通形成巨大的驱动力, 落实到亲社会行为培养过程中去。

依据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的三个发展层次, 即依从 (顺从) 、认同 (同化) 、信奉 (内化) , 提出道德人格在纵向维度上的建构有三个阶段, 分别是他律阶段、自律阶段、自律和他律相统一阶段。他律阶段, 即完全被动服从的阶段, 是主体缺乏对亲社会行为的理性认识, 尚未完全了解亲社会行为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出于安全的需要而遵从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自律阶段, 即自觉的阶段, 是主体出于对榜样的仰慕与趋同, 自觉地受他人的观点和态度的影响而主动做出亲社会行为;自律和他律相统一的阶段, 即自为的阶段, 是个体主动概括和规范道德体验, 将价值观作为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真正重视内心深处的道德需求, 将外在道德义务转化为内在行为需要, 完成道德人格结构系统的建构。因此, 应当加强主体对亲社会行为的认同、消化、吸收,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理性认识、上升为稳定的道德人格层次, 形成以道德需要为标准的内在调控、外在道德规范、法律义务的外在监督三者有机结合的调节手段, 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二) 共情培养:建立同辈支持鼓励与群体合作机制

大学生还尚在青春期, 某种程度上存在对老师和家长说教的逆反心理, 而更容易接受同辈群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适应于当前开放的多元社会, 同辈群体往往有自己心目中的道德英雄, 并且亲社会行为在很多情境下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达到的, 这往往需要借助于外界力量和多样途径,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就尤为重要。

建立同辈支持鼓励与群体合作机制, 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努力。首先, 在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上, 应当达到辩证统一。这里的辩证统一, 指的是在关系群体福祉、基于群体规则、符合群体约定的事务上, 进入这一群体的任何个体, 都应当遵循群体的要求, 群体也应当为个体承担保护个体免受违反群体规约行为的伤害、协助个体走出社会风险和社会灾难、提供有助于个体个性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的责任, 对于非原则性的、仅关乎个体的事务予以包容和引导, 对个性和创造力予以保护和支持;其次, 应当注重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协调同步。所谓正式群体, 顾名思义, 即有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管理方式和架构形式, 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核心诉求, 如班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学生自治机构等, 而非正式群体则与之相反, 它们往往是自发形成的, 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通常是由兴趣、爱好、个性相投的、数量不定的学生形成的, 组织形式较为松散。两种群体的客观存在, 是我们在培育亲社会行为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非正式群体可能对正式群体的教育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也可能会有反作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要保证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良性互动, 不排斥、不打压、不封堵, 注重沟通, 力促两类群体的目标趋于一致;另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发展个性、突出主体、涵养道德方面的特殊作用和显著优势, 潜移默化地传授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非正式群体中不健康的因素, 要采用柔性手段逐步化解, 不可操之过急;最后, 加强同辈群体合作, 达成群体约定。这句话逻辑地包含了三重意蕴:一是在亲社会行为上, 依靠群体而非依靠个体去实行。这是由于,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其本身的价值和功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以完整地发挥和实现。依靠群体实施的亲社会行为, 力量更大, 持续时间更长, 内化效果更明显。二是在同辈群体内部, 个体与个体之间既应该自发地相互扶持和帮助, 同时也应在助人行为、助人方式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三是亲社会行为的实行最终需要落脚到一定的规约上来, 群体规约对于教化人格、遵制守常、稳定秩序的作用是巨大的。群体规约由群体自主制定, 作为亲社会行为的规范规条, 以公民道德守则和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 附之以亲社会行为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共识, 从而在良好互动的基础上, 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高速而有效地实施亲社会行为。

(三) 体验式活动:回归以实践为主导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教育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 德性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多做、反复做、直到做到。而我们的方法是讲和反复讲, 亲社会行为的知识如果从未真正应用到体验式活动中去, 可能只会记忆一时, 根本没有时间去养成道德习惯、也没有机会进行道德反思而进一步升华为亲社会价值观, 反而会适得其反。科尔伯格曾提出著名的德育模式——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他认为德是可教的, 但不能让学生背记道德条目, 不能够用权威的影响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冲突和判断, 通过自身积极的道德思考, 把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从而使学生自己不断发展或建构他们的道德观, 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8]。以体验式活动为主导的亲社会行为教育, 就是将大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扶持, 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内心的道德需求, 呼唤个体真实的道德感受, 强化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环节, 改善人格教育不到位、教学方式太死板的现状, 进一步解决知行不统一, 课堂脱离实践的困境, 解放个体被规范和责任束缚的心灵。

架构以体验式活动为主导的亲社会行为教育, 一方面必须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前提, 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德育课堂应该是学生和教师互动的课堂, 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并非小学生, 已有一定的道德辨别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实践能力, 不需要再完全拘泥于课本教材, 不能培养由一个模子刻画出来的压抑个性的“木偶”。教育者应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突出主体参与, 加强主体感受, 优化主体接收, 使大学生的内在道德自我需要得到释放, 从而发挥个体在体验式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例如公益服务、团体辅导、志愿者活动等, 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四个环节在实践中贯彻实施。在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训练和实践活动中, 教育者充分发挥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注重道德缺失干预、道德结果归因和道德习惯升华, 可以依据不同的角色模拟情境, 讲授具体的道德方法以及应变措施, 将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驱动力, 从而将积累的道德体验内化为稳定的亲社会价值观, 解决知行不统一的困境, 改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弱化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吴映.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及其与人性观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伍揆祁.关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 2002 (6) :119-121.

[3]程建军, 张干.略论道德人格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J].江苏高教, 2011 (2) :116-117.

[4]唐国忠.人格调控原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172.

[5]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 (第四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6]张巧霞, 姜丹.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缺失与回归[J].成才之路, 2010 (13) :12-13.

[7]唐国忠.人格调控原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困难与对策论文下一篇:物流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