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教育十篇

2024-09-09

口语教育 篇1

幼儿的思维是比较具象的, 而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应该使幼儿顺利地从具体形象思维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定向思维, 从而帮助幼儿进行数学活动。

1. 边看边说

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学具, 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认真观察和思考, 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边看边说的过程中, 教师既要让幼儿掌握一定数学知识, 又要时时把握好语言关, 使幼儿语言严密、准确。

2. 边做边说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 提供操作的学具, 在操作中促进思维和语言的相互操作, 相互发展。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可逆思维, 又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边玩边说

采用游戏的形式组织数学活动, 能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生动、形象、具体化, 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老师应鼓励引导幼儿在数学游戏中多看看、摸摸、说说, 进而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在巩固幼儿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的同时, 也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数学活动中, 操作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 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由于幼儿学数, 体验数概念内涵离不开对材料的直接操作, 所以教给幼儿的数学知识都应尽可能地转化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幼儿通过语言表达关于动作结果积累的经验, 在感性经验基础上获得知识、规律。这样顺应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既有利于幼儿在增多接触外界实物基础上理解数学逻辑结构, 又有利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还有利于不同幼儿的数学天赋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语境, 抓住表达的契机。

幼儿语言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因此,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发展幼儿教育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1. 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

教师良好的语言素质是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模仿是幼儿的天性, 幼儿学习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 教师的语言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 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以清楚、简练、规范、有条理的语言给幼儿正确的示范, 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榜样。

2. 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

练习是帮助幼儿掌握和运用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重要手段。教师应结合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 通过多种途径, 为幼儿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除在数学集中教育活动和各类游戏中渗透外, 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 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提供口语练习的物质材料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必须提供语言表达的物质基础, 给幼儿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环境。这样, 既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 促使幼儿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可以允许幼儿有不同的观点。如在学习数的拆分时, 有的幼儿说5可以分成5和0, 教师可以问:“你为什么这样分?”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既能培养他的表达能力, 又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求异思维能力。同时, 教师还应多培养幼儿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其思维能力。

对幼儿来说, 语言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还能帮助思维发展。幼儿在认识数学概念的过程中, 更需要语言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他们通过操作、摆弄等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 再通过语言将感性认识予以整理、归纳、概括、明确概念的内涵。在数学活动中, 语言是为掌握数学概念和表述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服务的。要使幼儿理解“数词”“数量词”的意义, 就需要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让他们用具体操作进行感受、探究、验证、发现这些词的意义的实质。

摘要: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与环境互相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在数学教育中, 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 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十分必要。

口语教育 篇2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完全走出以“我”为核心的误区, 实施“大学生、小教师”的原则, 以兴趣引路, 在口语上作文章。教师还必须广开思路, 寻求多种生动、活泼的途径并持之以恒, 定会受益深广。笔者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便是“课前交际十分钟”, 具体分以下三个步骤。

一、自我表述式 ( 起始阶段)

在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 我没有急于讲教材, 而是先向学生介绍自己和学校的情况, 同时表达了对新生强烈的喜爱之情。随之课堂上呈现出热烈、愉悦、轻松的气氛, 我便随意地走到几位学生面前问几个简单的诸如名字、毕业学校等问题。然后让同学们4人一组互相介绍自己。下课前的十分钟里让同学们随便站起来向全班同学谈自己、谈学校、谈自己想谈的任何问题, 一些勇敢的学生纷纷发言, 这时完全形成了Free Talk的那种随意、轻松的气氛, 为下一步的课前交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要求从下节课开始每天必须有一人进行3 ~5分钟的Free Talk。规定所谈内容有二:一是必须谈当天的天气和出缺习情况及原因 ( 1分钟左右) ; 二是向新同学介绍自己, 包括毕业学校、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新学校及新同学印象。

二、表演问答式 ( 发展阶段)

提高学生“说”的素质要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主要从强化“兴趣、情感、竞争”三大机制入手。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点拨”的角色作用, 落实“大学生、小教师”的原则。完成起始阶段后可以针对下一轮Free Talk的形式、内容作民意调查。从每人交上来的调查表中, 教师集中采纳多数人的意见, 实现他们的表演欲望, 提高口语表达质量。

三、话题讨论式 ( 提高阶段)

“说”的素质还包括思维的敏捷性和条理性以及表达的灵活性。口头表达的特点是“想”和“说”几乎是同步进行。随着学习的深入, 必须使学生逐渐摆脱“心译”。教师应再度充分发挥其“启发、转化”的角色作用。虽然老师的表面作用越来越小了, 但学生的能量越来越大了。在表演问答训练进行了一个学期之后, 我又采取新的做法使Free Talk在实际意义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具体形式是话题讨论式, 每次由一个人主持。主持人事先想好话题 ( 别人谈过的话题不许重复) , 用两三分钟引出主题, 引子要精彩, 不得少于七句话, 然后精心设计大话题下的具体问题, 要求设计出能引发同学们广泛参与讨论的问题。最后主持人简短归纳其话题的意义, 抒发自己的感受。为便于学生及早进入话题思维, 要求主持人头一天晚上公布Topic, 但具体问题守口如瓶。同学们开动脑筋, 话题丰富多彩, 无所不涉。

另外, 在讲解课文时, 为达到加强口语训练的目的, 我还采取了以下方法: (1) 简化课文听说法, 即教师把课文简化后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 (2) 问答法。教师若适度地运用疑问句进行课文教学, 可将学生“听、说、读”训练有机结合一体, 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3) 阅读理解法。这种方法与“问答法”相似。“阅读理解法”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 以突出理解课文和处理课文信息为目的。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口语教育 篇3

【关键词】 针对;特点;口语;教学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languag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LiSongsong

【Abstract】Described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teaching, 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oral teaching.

【Keywords】For; characteristics; spoken; Teaching 英语是一门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具有较强的交际性,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生活、工作中运用它。因此,英语口语教学便成了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教师便要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口语教学: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是外语启蒙教育的最佳年龄段。儿童好奇、好玩、好胜、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但儿童注意持续时间短。抓住此特点,英语教学中应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为主,目的主要放在培养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意识和习惯上,而不在于量化的要求上;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重在语音语法调上,以利于口语训练;方法则要把视、听、说、唱、演、做、玩、写等结合起来,以直观形象为主,禺教于乐。关键是综合设计出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活动,引导他们学习英语。例如:在教学中,教one two three four five等前十个数字时,我们可以通过教儿歌“one little,two little,there Indians,four little,five little,six little indians,seven little,eight little,nine little Indians,ten little indianboys”并配手势动作、找朋友“找一个小学生上台,听老师用英语描述,自己动手拉出英语所显示的朋友个数,拉出越多你的朋友越多,多组轮流做”等多种方法来进行口语兴趣化教学,用孩子们喜闻乐观的教具、实物、现代教学媒体等做展示,通过唱英文歌曲、背英文小诗、讲英语故事、做英语游戏、猜英语谜语等丰富多彩的一系列具体创设情景,让学生们充分地用英语交流,哪怕是只言片语,哪怕是一个个单个的词。

同时,还应注重文化背景的差异,引导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话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在很多方面花很大的力气。教师除了纠正学生语言上的错误外,还应酌情穿插介绍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社会和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并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着重讲解中外人士交谈时应注意的礼节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这方面的知识在口语教学中不可忽视,否则容易闹出笑话,甚至发生误会。

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的语言错误做到心口有数,同时还要设法利用有利的时机与妥善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所学语言。这就是灵活协调“准确”与“流利”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准确”是指语言结构的准确和用词的准确,“流利是指交际表达时流利自如。”准确是流利的基础,流利是准确的体现。若没有正确的语言能力而过分发展流利能力,则容易使学生养成使用语言的随意性,在日后的正式场合进行语言交际时,就难免出现许多错误。例如:在教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时,为了让学生好记,我自编了顺口溜“我是I,你是you,男他he,女她she,动物它是it,我们是we,你们是you,他、她、它们都是they。加上'的'字的意思变,牢牢记住不混淆,我的my,你的your,男他的his,女她的her,动物它的its,我们的our,你们的your,他、她、它们的都是their。说清楚,记明白,英语单词轻松学。”同学们拍子打上读的高兴、学的轻松,记得确实很快,很流利,但在之后的巩固复习中我发现,同学们似乎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图一时的高兴,一时的嘴溜,而没有真正的记住这些词,在运用中嘴里乱念,手下乱写,根本不分什么有“的”与无“的”。我想这就是我在教学中没有把握、处理好“流利”与“准确”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大部分学生平时连开口的机会都不多,加上英语课的授课时数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适当偏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交际会话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有了扎实的语言能力,一旦有交际会话机会,就能在准确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过渡到流畅程度。

口语教育 篇4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现代人社会生活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把口语交际向家庭、学校、社会延伸,不断拓宽口语交际空间,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全面提升口语交际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把口语交际向家庭生活延伸,学会倾听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会倾听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问题,往往注意力难于集中;

二是没有明确目的,未能养成听的习惯。倾听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是进行正确应对和表达的前提。

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生活中的倾听大致分为两类:无目的性的随机听和有目的的倾听,要重点培养的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倾听。教学中带有目的性的倾听又不外乎两种方式:

一是日常生活的留心倾听,这种听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是自己喜欢的奇闻异事,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等。

二是带着任务听,这种听目的性非常明确,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倾听别人的讲话,更要适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因为倾听不光能知道别人讲什么,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二、把口语交际向校园生活延伸,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及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择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学生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话说好,让学生会说。书本上的口语交际内容只是一个范例,如果只靠那几节课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师除了要讲好书本上的内容之外,还要把学生的口语交际向校园生活延伸。可以说,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光,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由于受年龄、知识等的限制,对于一些陌生话题不感兴趣或难以理解表达,而对于自己的校园生活他们再熟悉不过,不会让他们无话可说。因此,校园生活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宝贵资源。

教学中,以校园生活为中心,通过话题辩论、情景剧表演、校园生活剖析、调解专家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些活动的特点:

一是预设,就是事先设定好的,是每学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二是随机,就是根据发生的事情和校园生活需要临时决定的话题。

随机话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是针对班级中出现的某一种现象或问题,也可以是校园中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对话。再比如发现学生随手乱扔杂物,就立即让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再让其他同学对这一行为进行评价,同时想想如何说才能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其实,生活中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非常丰富,关键是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善于用身边的话题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把口语交际向社会生活延伸,学会应对口语交际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学会应对。

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对能力相对薄弱,是造成口语交际不能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问题和症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加以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和训练都离不开社会生活。

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把社会生活话题搬进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现场,又要让学生把学会的应对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口语交际从社会生活中来再到社会生活中去,逐步学会应对,形成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爱模仿、善于模仿的特点,捕捉社会生活话题,为学生建立模拟的口语交际场景,让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交际,再通过师生共同的评价,来领悟不同话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懂得要正确应对,就必须做到倾听时要听明白、抓重点,表达时要有针对性、完整性。比如,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接待客人、购物、旅游、指路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模拟场景将之搬进课堂,教给学生基本的应对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运用和体验,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应对。

口语教育 篇5

现阶段我国初中校园的体育特长生团队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有着比较多的出国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有着很多与国外友人交流的机会。以便于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和国外团队学习,提升其自身的水平。因此我国初中的体育特长生还需要注重其口语的交流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这样能够打造出其良好的形象。对于体育特长生英语口语的训练,老师还需要意识到其学习团队的特殊性,由于团队的人员需要兼顾训练、比赛以及文化课程学习,所以达到提高口语水准的效果比较微弱,因此想要体育特长生能够良好的接受英语口语教育,还需要采用专门的课程教育模式,以便于促进其快速接受学习内容,把握良好的口语能力。

一、选择教育主题,突出口语教育

对于体育特长生的英语口语训练和普通的班级不同,运动员的口语课程并没有专门的教材,或者是相关教学内容的规定,因此课程的设计完全由老师掌握,因此很多校园中都存在着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以及教学方式的系统性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英语口语课程的高效开展。

1.案例1:文明礼仪问候语。老师在教导学生文明礼仪问候语的时候,老师在第一堂课开始的阶段,学生们陆续来到课堂中,由于每一位队员所在的班级和训练的团队不同,因此大家并不熟悉,因此大多数学生寻找到比较合适的座位的时候,就安静地坐在角落或者是与个别比较熟悉的同学窃窃私语。老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给予同学们问候语,而是直接开始上课,介绍问候语的使用方式。在经过五分钟的简单介绍之后,提问学生:“why i did not say hi to you,early?”“why you did not say hi to your classmate?”“Did you felt the atmosphere is well,at the begining?”老师通过简单的提问,使学生们意识到文明礼仪问候的重要性,在这时候老师带领学生们互相发招呼,并且重温刚开始上课的场景,这样的热身之后,学生很容易理解到文明问候语的重要性,并且把初次见面的文明问候作为一种习惯。

2.案例2:人格修养。初中校园的体育特长生在参加国际比赛的过程中,除了比较正式的赛程只之外,相关的主办方人员还会临时举办一些交流和展示的活动。这些情况和西方的思维有着比较重要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口语相对比较弱的中国初中体育特长生就会比较拘束,经常使用一些比较常见的“I can not do it,I think”语言进行躲避和推辞。因此老师还需要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说“Who can try?”,并且要求学生大喊出“Let me try”,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勇气和人格,保证学生把这种机会当成比赛的动力。

二、循环教育主题,培养交际语言

同时老师在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其策略性,保证口语的学习能够具有渗透性,并且保证教育的主题开展不仅仅体现在某一堂课上,还需要不间断的每堂课都进行。同时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加入比较新颖的主体,带领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同时重复上一堂课的内容,这样学生也能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三、注重评价过程,巩固教育效果

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口语拓展课没必要采用测试进行最终的评价,老师为了能够良好的发挥评价对于学生口语学习的激励作用,需要在日常课堂中采用评价的方式,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英语口语的学习在体育特长生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口语的学习动机也就出现了。

结论: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在体育特长生中,开展口语拓展渗透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的,并且比较复杂的,循序渐进学习的语言课程,同时也需要长期的进行训练,这一点内容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因此还需要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英语教师,还需要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根据学生的特点由浅及深、由简到难、以点带面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口语渗透性教育,这样能够良好的提高体育特长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能够良好的拓宽特长生的事业,实现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重要方式,值得初中校园广泛应用。

摘要: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校园中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共同意识到需要在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特长,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道路上具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能够良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初中校园中的体育特长生所有的特点都是脑子比较聪明,但是身体上特别好动,所以这一类学生在选中体育特长生之后,就会有很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因此体育特长生需要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语沟通能力。但是由于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程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如何良好的设计学生的课程安排,以便于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现阶段比较重要的问题,下面本文针对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口语渗透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口语,渗透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永斌.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评价实验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08:29-33+64.

[2].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研究课题目录[J].浙江教育科学,2010,01:56-63.

口语教育 篇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之一”。因为, 学前阶段是儿童模仿语言、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 教师规范的发音、恰当的表达方式对儿童语言、思维等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加之学龄前儿童的识字量很少, 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必须依靠教师口头来传达, 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就具有了“课程”的功能。可见, 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幼儿教师的口语技能需要经过系统的、严格的、科学的专业训练才能达成。如何培养、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并试图形成了粗略的构想。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的现状

《教师口语》这门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才以独立的课程形式存在。之后, 国内的一些幼教专业陆续开设了与教师口语相关的《普通话》和《幼师口语》课程, 教学内容包括普通话发音训练、幼儿文学作品诵读及幼师职业口语技能训练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教师口语课也开始走上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轨道, 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偏误, 弱化技能训练

幼儿教师口语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培养的重点应该结合其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 让学生掌握幼教工作的口语技能。而据了解,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 (包括我校) 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口语课程, 将教学重点放在普通话训练上, 甚至, 有些学校将普通话过级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口语水平的唯一手段。这种偏颇的教学目标, 弱化了幼师职业口语的训练, 使“口语课”形同虚设, 势必阻碍了教学进度, 难以保证教学进度的完成, 也更难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生方言严重, 影响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 加之学生在中学阶段受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重视阅读写作忽视听说能力训练, 导致学生不仅方言明显, 而且胆怯、保守、不善言谈。为此, 我对我校近两年 (2010级、2011级高中起点) 500多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基本的调查, 进入本校之前, 坚持用普通话表达、交流的只占16%;入校后通过普通话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一年后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的学生不到50%。这种语音现状,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 教学模式单一, 缺乏职场演练

目前, 高职院校的幼师口语课, 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仍然存在, 学生训练时间少, 课堂互动氛围弱。这种现象, 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学设备简陋, 二是一般的教室虽然都配置了多媒体, 但没有切合幼教口语教学特点的专业教室。势必造成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模式, 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职场模拟演练, 最终, 课堂训练没有落到实处。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技能的培养路径

达标是学习的结果。根据幼师口语技能的个体性、行动性、情境性、反思性等特点以及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 可通过以下构想和路径来实施口语教学, 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达标。

(一)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课程认识

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可知,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属于专业应用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 课程结构必须由普通话基础训练、幼儿文艺作品吟诵训练和幼师职业口语训练三大模块构成。因此, 实际教学中, 应转变观念, 不可将普通话训练作为教学重点。普通话训练是基础, 可以贯穿始终;幼儿文艺作品吟诵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 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幼师职业口语训练是学生口语表现能力的提高和扩展。这三部分逐层深入, 教师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 要求学生增强用语的规范意识, 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幼师职业口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并能对幼儿的口语进行指导。

(二) 明确课程标准, 增加课时总量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以培养和提高教师口语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技能课程。这就确定了“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口语课程设置, 必须立足学生实际, 真正发挥该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具体可分三大模块设置:普通话训练安排在第一学期, 每周2课时, 训练内容是: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幼儿文艺作品吟诵训练安排在第二学期, 每周2课时, 训练内容是:文学作品朗读、命题说话、幼儿儿歌及散文朗诵、复述、讲故事;幼师职业口语训练安排在第三学期, 每周2课时, 训练内容是:幼儿曲艺表演、幼儿戏剧表演、幼儿教育教学口语练习。这样既能让学生进行系统的普通话训练, 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 又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口语技能, 为在高年级见习实习等实践工作中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 改进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作为专业技能课的《幼师口语》课, 教师应从全方位、多途径入手, 改进教学方法, 确保技能训练的质量。

1.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积极的心理状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而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是搞好教学的起点。可以通过观摩和欣赏活动, 要求学生对优秀幼师的语言教学案例进行审美和效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展赛事、社团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建立良好的课堂和语言环境,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师生及学生互帮互助的习惯, 不断巩固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

2.设置情境训练, 提高口语技能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口语课的教学中,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模拟幼教职场, 让学生扮演“幼师”或“幼儿”, 进行情境对话表演、情境动作表演、情境教学表演等训练, 既可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运用技能。

3.拓宽教学资源, 增加课堂信息量

口语教学中, 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丰富教学手段, 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录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形成共同作用, 产生示范效应;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录音、录像等练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效率。

4.凸显反思教学, 变革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路径一般是理论认知、练习实践, 而笔者认为, 幼师口语运用技能是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 通过练习实践, 再加上信息反馈和内心反思提炼而成的。这几个环节是一个整体, 缺一不可。反思提炼, 指对自己或他人的语言运用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反思, 并提炼运用规则。反思之后是新的学习与实践的开始。以课前三分钟练习为例, 每堂课先安排两位学生分别作三分钟的口头练习并用多媒体录音存档, 然后即时播放, 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分析, 这种评价就是对他人实践的反思。课堂教学中, 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案例研习、反思讨论, 以取得更佳效果。

5.寓教于乐, 拓展课外实践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校里最大的浪费就是他不能运用他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另外, 他也不能把学校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是学校的孤立, 孤立于生活之外。”在口语教学中, 更应该注重口语技能的实践训练, 可通过多途径、多形式, 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环境中不断运用和提炼职业口语。如到幼儿园见习听课、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交流等。只有这样, 才可以让学生在愉快、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快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职业语言的能力。

(四) 完善考评机制, 量化考核标准

在常规教学中, 考评虽然是最后一个环节, 但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恰当地运用考评手段, 以考促练, 正确引导学生围绕考核目标进行强化训练,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制订考核目标时应着重于两个原则:全面、量化。

1.坚持全面的考核原则。

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全面能力, 在组织课程考核时, 应适当贯彻全面考核的原则。无论是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还是幼师职业口语技能考试, 都要强调学生口语表达中语调的抑扬、语音的轻重、语义的停连、语速的缓急、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要求。这种考核结果, 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综合口语水平, 也强化了考试的导向作用。

2.制定细化、量化的考核标准。

围绕教学大纲, 分版块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大纲和考核方案, 强化考核的针对性。无论是对学生普通话水平进行考核, 还是对学生进行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能力的综合测评, 都要制订具体、细致的考核标准, 将考核内容一一分解为若干项目, 每一项都进行等级量化, 并对应制定水平等级和实际要求。为了保证考核的真实性, 每次考核都按照考核标准, 精心准备若干套试题, 学生随机抽题, 即兴应考。教师对学生应考情况量化记录, 对应等级。

实践证明, 只有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 制定一套完整的口语教学体系, 并配之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才能保证学生的职业口语技能有序、良好地发展和提升。

摘要:良好的教师职业口语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口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一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大学课程教学及幼儿园的教育实践。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口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技能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口语技能,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3-23.

[2]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 .

[3]高昕.20世纪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 2011, (8) .

口语教育 篇7

目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 尤其是口语运用能力相对薄弱;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 学习氛围与环境不理想等不利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教师难以组织课堂活动, 从而导致口语课教学效果不佳。笔者通过多年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认为任务型教学模式既突出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社会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有效的途径之一” (Skehan, 1998:8) 。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概要

任务型教学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 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有Krashen (1982) 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学习和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促进教学的主体、情境和资源等三个要素的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 (1) 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主体的作用; (2) 学习情境要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因为实际情境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 能使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习; (3) 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 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任务型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模式: (1) Nunan (1989) 认为任务型教学具有结构性, 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 (2) J.Willis (1996) 提出的前任务阶段、任务环阶段和语言聚焦阶段的三个步骤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 (3) Skehan提倡的结构型、交际型和中间型等三种任务设计模式。这些理论研究为以任务型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模式。

三、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研究目的:本课题采用实验教学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在学前教育专业口语课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具体回答三个问题: (1) 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后, 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否优于对照班? (2) 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优于对照班? (3)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口语教学中能否提高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

研究时间:2012年9月~2013年6月。

研究设计: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实验班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按照“布置任务、信息输入、合作讨论、演练实施、总结评价”五个完整的步骤来进行教学的。

研究对象: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两个班58名学生。这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和目的相同, 使用的教材和授课时数相同, 由同一教师授课。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采用统一考试, 考试时间、考试内容相同, 课题组老师流水阅卷。上述措施基本上能消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

课题组对英语口语测试制定了一定的标准, 口语测试包括四个题型:根据图片说句子、回答问题、情境对话、角色扮演。评分从五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口语能力:发音、词汇、句法、流畅度。每项占25分, 总分100分, 分为4个档次。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在研究前, 我们做了英语口语水平前测, 具体数据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班和实验班人数接近, 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英语口语水平前测平均分分别为67.31、67.27, 无明显差异。实验前, 还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现这两个班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积极性基本相近, 在英语学习情感方面也无太大差异。此外, 我们还根据教学要求和平时学生对教学的反馈, 设计了英语口语教学调查问卷, 调查和了解教学实验的效果, 对口语教学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实验结束后, 将实验过程中教师记录的考试数据用SPSS 2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标准差为.62和5.86, 学生成绩分布离散度差别不很显著, 符合实验条件。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后,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表明, 两个班的英语口语水平都有所提高, 然而, 实验班的进步较大, 后测平均成绩为74.68, 明显高于对照班的成绩71.49;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口语后测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7.31, 6.75, 这表明实验班学生英语口语成绩的离散度加大了, 说明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有使学生口试成绩两极分化的趋势, 由此可推论, 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中受益更大。

另外, 英语口语教学调查问卷的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口语教学有助于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68.3%学生同意关于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说法。由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所设计任务的内容和情景都具有真实性, 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46%的学生上课前准备时间超出1小时/周, 高于以前的13%。学生对用英语口语交流表现出极强兴趣,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不再胆怯, 他们对自己很有信心, 踊跃发言。

此外, 通过实际运用, 笔者也发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一些问题:

(1) 任务型教学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较长, 学生在课堂上接收的知识量就较少。

(2) 对于教师设计的任务, 基础差学生认为任务太难, 超出他们的能力;而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任务太简单, 很容易完成。所以, 教师如何设计出不同难度的任务来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 是任务教学的难点之一。

(3) 小组合作是任务型教学中常用的形式, 它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如何在小组建设上把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合理分配, 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 这也是今后教学需要考虑的问题。

五、结语

实证研究证明, 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学, 是切实可行的, 有利于提高学生者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有效表达和交流的途径之一。然而, 任务型语言教学还处于不断尝试阶段, 须根据学生的状况、教学实际不断调整, 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英语口语教学。

参考文献

[1]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Series[M].New York:Pergamon Press, 1982.

[3]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Willis.J.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in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C].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6.53-54.

[5]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口语教育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教学实践

G633.41

虽然我国整体英语教育水平在社会改革开发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进步,英语教育的普及工作也已深入任何一个教育阶段,但是,口语教育一直是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我国初中英语教育过程中极易忽视的地方,很多初中学校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生英语基础不一,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短,使得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较少,再加之缺失英语口语练习环境,基本上呈现出初中学生英语听的少,口语也练的少的现象。长此以往,这直接导致了初中学生口语基本功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句型、词汇、语法训练不够,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差,更重要的是缺乏口语表达的自信,在心理上和口语技巧上都表现得比较匮乏,这对于我国初中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何更好的教育初中学生练好英语口语是每一个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从学习心理和学习技巧进行综合实际培养,才能更好的促进初中学生大胆的进行英语口语表达,从而提高英语口能能力。

一、初中英语口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初中英语教学法》的说明,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主要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英语口语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口能能力的提升,从我国大部分初中英语口语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首先从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来看,教师却时常忽略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中,互动设计与互动情境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并且非语言行为互动缺乏。其次,初中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表现出接受能力存在差异,不同的英语基础水平导致教学设计存在难度,特别是很多初中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英语知识获取量不足的情况下,口语练习更是难以开展,甚至很多初中学生由于性格上的关系,不愿意进行英语口语表达,不接受英语口语互动活动。

二、初中英语口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育中,认识到影响口语实践教学的原因是改善教学模式的基础,具体的原因体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来说,很多初中学校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标准下难以平衡,当学生成绩成为教学评估的主要目的之时,英语口语相比较于英语听、读、寫来说就显得容易被忽视。同时,我国的社会环境也存在很少的英语口语表达的就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均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这种教育体系、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等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了目前初中学生在英语口语基础练习上缺乏实践。

而从主观上来说,初中学生本身的自我因素和家庭因素等的自我观念的影响,使得他们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笔试上,同时教师自身口语水平的不一、教师不主动引导学生口语实践、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来吸引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和对英语口语的兴趣是影响初中学生口语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

三、初中英语口语实践教学改善办法分析

英语口语毕竟是一门实践教学,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需要从基础发音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比如教师对各个字母、音标进行标准化教学,首先是初中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基本组成有清晰的认识,加强对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训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在课外观看英文电影,观看感兴趣的英语题材视频,比如体育、音乐等,边看边学习电影中人物讲话的语音语调。

然后,加强初中学生的口语表达实践训练,在课堂上采取情境教学方法,通过对角色的分配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精细设计各种各种英语口语实践的活动,比如让初中学生自编英语会话或短剧表演,在积极带动班级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兴趣的同时,可以在平时的训练和排练中互相纠正学生在发音、表情、音调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也可以设置Personal report活动,让学生在每周的固定时段进行英语口语实践报告,对学生的演讲的语调、语速等方面作具体的要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甚至还可以组织双语演讲,一个学生进行英文的演讲,另一个的学生紧接着进行普通话的演讲,在训练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而英语口语模拟训练则是英语实践教学的提升部分,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情境,比如招聘面试,练习基本的英语交流对话,使初中学生不断的得到口语的实践的经验和体验,也可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样,多媒体教育的普及使得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口语基础,比如将一些天气和季节的明显特征展现在了一张图上,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表达,表达出自己观看图片后的感受。也可以借助英语歌曲,来提升初中学生对英语口语实践的兴趣,充分借助英文歌曲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样,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将口语水平作为英语成绩的一个评价内容,从目标上刺激初中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实践联系,包括英语发音、英语实践反应等各个基础方面。

初中英语口语实践学习是学生英语基础和英语习惯形成的关键内容,而英语口语实践能力的提升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不仅需要初中英语教师的悉心教育,也需要初中学生从自身性格和意愿上去尝试英语口语实践,也需要我国的英语教育体系适当调整英语学习评估内容。在借助多种活动来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热情的同时,在活动组织的细节中改善学生口语实践缺陷,以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邱智平.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3.

[2]刘佳.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课堂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周汉容.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4.

[4]王玲娜.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剖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 (02):51-53.

口语教育 篇9

无论是大树,还是小花、小草,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人类的灿烂文化、科学技术的成果其实也是一粒种子萌发起来的,那是一颗创造力的种子;创造力的种子孕育在每个孩子的大脑中,这颗种子需要生根、发芽,必须精心播种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播撒创新的种子,去唤醒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初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也要实施创新教育。

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用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教材上相关内容的历史;二是教师运用电教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录像等,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三是让学生课前去观察,发现问题,发现材料,激发他们去创造;四是自己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去创造;五是走出教室,在特殊的氛围中激发交流欲望;六是设立口语交际支点,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如让学生搞社会调查等。

二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思维

口语交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突出主体性,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例如,演课本剧《陶罐和铁罐》,通过学生语言改编、夸张表演,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课本剧的表演,对课文寓意的再现,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口语交际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再如,口语交际《购书,谈体会》教学中,通过学生模仿营业员、我、爸爸,围绕购书展开交流,从自创情境到参与表演,在表演中创造性的语言到淋漓尽致的角色表演,课堂气氛活跃,发展了他们创造的思维,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文明、大方的交际习惯。

三延伸教材,启发学生创造想象

想象,是指以事实和已知知识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信息,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让思维自由驰骋,形象化地构造出新的图景,从中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延伸教材,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在设计导游解说词、小记者采访、辩论会,首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采用各种方法,如设计导游词,可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比喻、夸张等修饰,风趣诙谐的语言,优美的景物描写,历史小故事等方式,对不同的景观,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启发学生创造想象。再如记者采访,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不论是记者还是观众,他们在交流中都会有创造性的问话、创造性的答语,这无疑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启发自我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许多人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都可能有发明,有所创造。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尝试。例如,在口语交际的有趣的小实验时,师生共同用塑料板吸小纸屑,看小纸屑的变化,通过实验,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再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实验,边做边讲实验过程,讲小实验蕴含的科学道理,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都乐于动手、动脑、动口。做的过程肯定会遇到一些小问题,那么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创新性地思考,启发自我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动手操作时,许多同学做出了自己创造的产品,如用琥珀制作雕像等,这些创新性的演讲尝试启发了学生口语方面的创新,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总之,在口语交际中,只要突出实践性、艺术性,渗透创新性,体现自主性,就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养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

口语教育 篇10

随着幼儿园英语活动日益普及和双语教育的推广, 需要越来越多的既掌握幼儿教育理论, 又具备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并同时熟悉幼儿英语教学的合格幼儿英语教师。为了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我校近年来新开设了学前教育英语专业, 已为本地区培养了两届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 深受社会及家长的欢迎。

笔者于2007年底作为指导教师见证了该专业毕业生实习全过程。在实习中, 发现了实习生普遍存在一个不足——幼儿园教师口语不过关。虽然学生在实习前已接受了两年半的英语听说训练, 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 但是在幼儿园尤其是在双语幼儿园的教育实习中, 口语表达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 语音缺陷多

我们的学生经过第一年的语音训练以及两年多的听说训练, 大多数学生发音准确, 语调自然, 语流流畅, 整体语音面貌没有存在大的问题。但是, 在实习中, 如果仔细留意学生在组织活动中的语言时, 就不难发现, 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语音细节要求不够严格, 如元音不到位、辅音不清晰、辅音连缀缺陷、不完全爆破和音变处理不当等。在处理幼儿教材中儿歌、童谣或故事时, 往往出现重音、节奏处理不当, 语调不够自然等问题。

(二) 幼儿园专业词汇贫乏

我们的毕业生在校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英语词汇, 到了幼儿园后才发现, 自己原先积累的词汇派不上用场, 而幼儿园里常用的物品和词汇却非常陌生, 如积木 (blocks) 、橡皮泥 (play dough) 、滑梯 (slide) 、跷跷板 (seesaw) 、拼图 (puzzle) 、迷宫 (maze) 、去小便/大便 (go pee-pee/poo-poo) 等。许多学生临时抱佛脚, 急忙查阅词典, 以解决燃眉之急, 但是从词典上查到的词汇, 或较生僻、或成人化、或不够口语化, 而且临时学习的词汇, 无法运用自如。

(三) 幼儿园一日活动用语及课堂用语辞不达意

在实习中, 大多数学生在组织英语活动时能够使用常用的课堂用语, 如问候、点名、表扬、指令等, 但是还不够流利自然, 而且也有诸多语法错漏。

双语幼儿园要求所有的老师用英语与幼儿沟通, 营造浸入式的英语环境。因此, 实习生除了能够用英语组织英语活动外, 还必须掌握大量的幼儿园一日生活用语, 如幼儿入园、晨检、用餐、洗漱、个人卫生、午休、户外活动、游戏、区域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的活动包括手工、美术、数学、音乐、体育、语言等。面对幼儿园这个特殊的环境, 许多在双语幼儿园实习的学生感觉压力非常大, 原先在学校学到的英语竟然无法派上用场, 一时间不知所措。

实习生在实习中遇到的这些问题, 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效果, 进而影响到学生对今后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心和积极性。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我校课程安排的缺失。虽然本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开设英语口语课, 但是其教学内容依然是普通英语口语训练, 没有涉及幼儿园教师口语训练。学生在毕业实习前, 教师也向学生提供了一部分课堂用语和幼儿园日常用语材料, 但并没有进行系统的专项训练。

基于这一事实, 笔者提出了增加幼儿英语教师口语训练课的建议, 即一二年级的口语课内容不变, 把第五学期口语课改为幼儿英语教师口语训练课, 在毕业实习前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教师口语训练。时间为一个学期, 每周两节, 内容包括语音语感训练、幼儿园专业词汇、幼儿园一日活动用语、课堂用语、幼儿园情景对话等。

二、幼儿园教师英语口语教材的编写

幼儿园教师英语口语训练课不同于普通的口语课, 需要专门的训练材料。尽管近年来有个别相关的书籍出版, 但主要是以“教师口语手册”的形式出现, 有的过于简单, 有的内容又太多太杂, 都不适合作为课堂教学的教材使用。笔者决定根据实际需要, 动手编写教材。

(一) 幼儿园教师英语口语训练课的教学目的

本训练课是专门为学前教育英语专业毕业班学生量身定做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师技能课, 目的是通过短期的强化训练, 帮助学生突破幼儿园专业口语的瓶颈, 提高语音语感, 掌握幼儿园专业词汇及日常用语, 能够用流利得体的英语开展幼儿英语活动, 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 与幼儿进行沟通。同时激发毕业生对幼儿英语教育的热爱, 增强信心。

(二) 幼儿园英语教师口语教材的内容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是语感训练。这一部分不是重复一年级语音课的内容, 而是针对学生目前存在的语音弱点及今后的工作需要, 从本地区常用的幼儿园英语教材中选取相关的词汇、儿歌、对话、故事等材料, 对学生进行语音缺陷、节奏、停顿、语流、语调的训练。第二部分是幼儿常用词汇及幼儿园专业词汇, 包括食物、动物、植物、衣物、文具、玩具、幼儿日用品、幼儿活动设施器材等。第三部分是课堂用语和幼儿园一日活动用语, 以情景对话和分类表达两种形式。课堂用语除了英语活动的常用语外, 还有各类教学活动包括手工活动、绘画活动、音乐活动、数学活动、科学活动、体育活动等;幼儿园一日用语包括幼儿入园及晨检、早操、用餐、午休、盥洗、以及区域活动包括娃娃家、结构区、棋类区、科学区等;户外游戏、意外情况处理等。另外, 还适当编排一些相关的儿歌或游戏, 让幼儿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中灵活运用。如入园时唱“Good morning”, 点名时唱“What’s your name?”, 餐前洗手歌“Washing my hands”, 教师在邀请幼儿参加游戏时唱“Eeny, Meeny, Miny, Mo”等。

(三) 幼儿园英语教师口语教材的特点

(1) 针对性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 这是专门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教师口语教材, 其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很强;另一方面是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强。教材中所编写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对话, 都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及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息息相关。

(2) 实用性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经过短时间的训练, 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掌握的技能能够直接运用到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中, 非常实用。另一方面是作为毕业班的口语教材, 其编写不象其他“手册”一样, 仅仅作为工具书, 把所有的内容一一罗列出来, 而是以课堂活动的形式, 设计情景活动和任务型活动, 以此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教师使用起来, 既方便又实用。

(3) 趣味性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教材内容有趣。本教材选取幼儿园和孩子们常用的词汇、句子, 儿歌、童谣、故事, 自然趣味性很强。另一方面是教材的编写形式丰富有趣, 有词汇活动、游戏、情景对话等。

三、课堂训练形式

幼儿教师口语由于其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决定了其课堂训练形式的特殊性。在课堂上,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形式, 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1) 语感训练, 以模仿为主, 结合唱歌、表演、手指游戏等; (2) 专业词汇的学习, 课堂上则采取竞赛、游戏、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 (3) 幼儿园一日活动用语, 以情景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师把几个小情景串在一起, 4人为一组角色扮演, 一名学生当幼儿园教师, 其他学生当孩子。要求运用教材中提供的语言和词汇, 并运用相关的儿歌进行组织。如;“用餐”情景, 由“餐前、餐中、餐后”三个小情景组成。在这个情景中, 要求运用到“餐前动员、洗手、节约用水、分发餐具、食物名称、用餐对话、用餐习惯、餐后收拾”等语言和词汇。在餐前洗手环节中, 插入儿歌“Washing hands”Turn on the tap, wet my hands.Soap my hands, rub, rub, rub.Turn off the tap, shake, shake, shake.These are my hands, clean and clear.” (4) 课堂用语训练以模拟课堂的形式进行。4人为一组, 一名学生当教师, 其他学生当孩子。教师指定具体的内容, 如学习英语词汇“hot dog, hamburger”, 或手工活动“做母亲节贺卡”或数学活动“认识三角形”等。要求运用课堂各环节的用语、指令用语、表扬用语等。重点突出教师口语的运用和表达, 省略教学过程的细节, 这样既节省时间, 又区别于教学法课的模拟课堂。 (5) 学生创作设计。课堂上教师的鼓励和表扬用语, 是课堂用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幼儿课堂活动中运用非常多。表扬用语也是教师个性化课堂的一部分, 它既起到表扬鼓励孩子的作用, 也能够起到组织课堂秩序, 调节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因此, 笔者以任务型的作业,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表扬用语, 如:Good, good, good, very very good, good, good!/Super, super, super, You are super!/Go-ga-ga, goo-ga-ga, very very good, good, good!并配上肢体动作, 如击掌、拍手、拥抱、手指动作等。

灵活多样的课堂训练形式吸引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尽管课后需要背记大量的词汇和语言材料, 但是丝毫不感觉到有压力。尤其是情景表演和模拟课堂训练, 让学生仿佛找回了童真, 课堂轻松愉快, 笑声不断。

四、效果分析

经过半年的准备, 幼儿园英语教师口语训练课于2008年9月在我校三年级学前教育英语专业的学生中第一次试行, 每周两节。经过几个月的训练, 学生于2008年底到幼儿园教育实习。

在实习指导的过程中, 笔者就实习生的教师口语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跟踪了解, 发现效果明显。一是通过听课, 跟踪在双语幼儿园的实习生在组织一日活动及组织英语活动是的口语表达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专业词汇积累丰富, 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表达流利得体, 没有出现辞不达意、不知所措的情况。二是向幼儿园英语指导教师了解情况, 与前一届的学生相比, 本届实习生的口语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三是问卷调查。在实习结束后, 笔者就开设幼儿园英语教师口语课的作用做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调查对象是我校三年级学前教育英语专业的125名学生, 调查结果如下:

五、结语

幼儿园教师英语口语课是学前教育英语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 也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其实践和探索才刚刚起步。本人将继续探索, 改进教材和创新教法, 提高效果。

摘要:学前教育英语专业是我校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在实习指导中, 笔者发现学生在实习中教师口语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如语音缺陷、幼儿园专业词汇贫乏、课堂用语和幼儿园一日组织用语辞不达意等, 主要原因是课程安排方面的缺失。基于这一事实, 笔者提出了开设幼儿教师英语口语训练课的建议, 着手编写教材, 并于2008年9月份开始课堂实践和探索, 其效果在毕业实习中初步显现, 得到学生和实习幼儿园指导教师的肯定。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师口语,教材编写,课堂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支持因素下一篇:蔬菜种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