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公共行政十篇

2024-08-07

传统公共行政 篇1

政府公共关系是指以各级政府为主体, 以社会公众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 指政府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事务, 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运用传播与沟通的手段, 与社会公众建立起协调互动关系的行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目的和任务。

行政文化, 是一种多层次、复合的文化, 包括了政府的行政认知、态度、愿望、情绪、信仰和价值观, 以及政府公务员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 即行政观念、行政思想、行政价值、行政原则和行政传统等。行政文化关系到政府部门及政府公务员的形象、权威、地位和作用, 关系到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与公众的关系, 是行政体系的深层次结构。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组织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 在组织成员中达成共识, 通过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共同价值准则规范约束成员的行为、思想, 调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的价值观内化为公务员个人的价值观, 使政府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 指导和约束公务员的行为;另一方面, 受到良好的行政文化影响的公务员更容易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 使之与行政组织保持一致。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公共关系的目的和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因素, 行政文化的建设也就是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对行政文化的重塑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良好的政府形象的塑造, 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2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1) 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权力崇拜。

在儒家思想和“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排序的影响下, 我国形成了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对权力的极度崇拜。在我国传统封建政治体制中, 以封建皇权为顶尖的金字塔形的官僚体系按权力大小和官职高低进行生活资源的分配的现实, 在社会成员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意识。尽管儒家经典中也有“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说法, 但现实层面的权力崇拜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 并作为谋求社会利益和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和衡量人的价值实现程度的基本尺度。这是行政文化意义上的一种潜在意识和行为取向。权力具有超常的支配空间, 百姓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 他们没有政治权利。百姓 (即公众) 只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 进入统治阶层, 才能获得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权利。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权力的崇拜和强烈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

积淀于公众心理层面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对权力的极度崇拜, 对现代社会存在着不利影响。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依附关系, 而不是平等的服务关系, 是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以及民主政治的实现遇到重大的阻碍, 同时对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存在负面影响。

(2) 行政文化的伦理本位。

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行政机构和行政活动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控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伦理性特点。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上以自身道德修养作为管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 将道德的社会调节作用扩展到解决行政活动的各种具体问题上, “使之成为行政官吏的中枢和力源”。伦理道德“不仅可以指导行政, 而且可以代替行政”。这种强烈的伦理性的特点与我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式管理和乡村社会的特征有很大的联系。传统中国的行政惯例主要是靠民德而非法律来执行。中国乡村社会重礼俗、轻法律的传统, 也是行政文化伦理本位特点的强烈体现。

这种伦理本位的行政文化的直接负面影响, 就是国家行政活动和公务员 (官吏) 的行政活动中对法律的轻视。更深远的影响则在于现代社会“法治”意识的薄弱。这种行政文化不仅导致行政原则如同虚设, 公私界限模糊, 不利于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和负担正常的行政功能和社会功能, 更是寻租和腐败滋生的温床。而这些, 都严重的影响着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其负面影响进而成为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障碍和阻力。

(3)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的内在控制机制和外在控制手段。

儒家把“德”和“礼”作为管理的两种手段, 反映在我国传统行政实践中, “道之以德”成为以伦理道德价值为导向的内在控制机制, “齐之以礼”则成为以礼义、礼法制度为规范的外在控制手段。从现代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 儒家“道之以德”的治心式的内在控制手段就是现在所讲的“软管理”, “齐之以礼”的礼治主张就是现在所讲的硬管理。这种强调礼法的硬约束与道德的软约束, 制度的外约束与道德良心的内约束, 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 是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这种以“德”、“礼”作为管理手段的行政活动, 从体制内部来讲就存在矛盾。与法治社会里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法律控制手段相比, “礼”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伦理道德式的软控制手段, 并不是真正的硬约束。因此并不能有效的约束政府, 从而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也有着负面的影响。

3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文化的重塑及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

首先, 树立科学的行政价值观是重塑行政文化的首要手段。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是行政文化的核心, 对整个行政文化具有整合、导向作用,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 出现了不同的行政价值观, 而且不同的行政观之间存在着冲突, 不同的行政价值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决定着行政活动的走向。树立良好的行政文化, 树立为公众服务的行政价值, 对于抵制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传统行政文化中对权力的崇拜, 削弱传统行政文化的不利影响, 具有首要作用。

其次, 构建现代法治社会, 是重塑行政文化的重要手段。政府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前提。法治精神一方面要求所有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 明确行政权力的来源, 法律则独立于政府和公务员, 并在其之上;另一方面, 行政的法治精神要求公务员自觉接受合法的监督, 使行政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构建现代法治社会, 不仅有利于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 更重要的是从深层次上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提高政府组织和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处于法治社会之下的政府行为, 有利于其形象的提升, 同时有利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

传统公共行政 篇2

关于什么是行政?不同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阐述了见仁见智的观点和学说, 比如除外说、国家意志执行说、管理说等, 这些观点和学说具有积极的合理元素, 为我们研究行政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参考价值。但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 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和模糊性, 有的也开始不适应现代行政实践。

现代意义的行政法学、行政学所探究的“行政”应该属于公共行政 (Pu bl ic Adminstration) , 与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相联系, 并与它们行使行政职权相联系, 具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这一界定代表了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比较普遍的看法, 显示了公共行政的这样一些特征:

1、特定性。

这是针对行政主体而言, 公共行政的主体限定为两类: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活动的必然主体,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行政活动的应然主体, 它是伴随着公共管理任务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而出现的一类主体, 按照法律、法规的授权具有一定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目前也成为行政活动的主体。比如普通高校根据相关法律的授权有权法学校对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给予纪律处分, 此时普通高校即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成为了行政活动的主体。

2、公益性。

这是针对行政管理事务而言, 公共行政主体管理的都是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主体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是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评价政府的最终标准, 政府管理是为公共利益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的, 是全体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和体现。

3、合法性。

公共行政主体的存在和发展建立在民主法治的框架之下, 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 要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监督。行政活动要体现国家意志, 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行为及其过程等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 否则就不具有合法性。

4、合理性。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由于难以穷尽所有新情况、新问题, 社会关系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而导致公共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这就要求公共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要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 努力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

5、程序性。

公共行政活动既要符合法律的实体性规定, 也要遵循法律的程序性规定, 程序即操作规程, 是行政活动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的总和, 按照规定程序行政可以有效地制约公共行政权力,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6、责任性。

这是由公共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这一特点所决定的, 在现代社会, 各国的宪法和法律几乎无例外都规定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赋予了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力, 因此必须接受人民监督, 行政行为要对人民负责。权力和责任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 没有无权力的责任, 也没有无责任的权力, 在一定程度上说责任甚至应该成为行政主体的第一位属性。

二、公共行政、经济组织行政与社会组织行政

从狭义来说, 行政仅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从广义来说, 行政不仅包括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 而且也包括经济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政府强制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自我管理机制是现代社会的三种基本活动机制, 三者各有不同的活动范围, 各有不同的国家和社会调节功能, 三者相互作用共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诸多行政著作中都把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纳入公共行政的范畴, 而把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纳入私人行政的范畴, 笔者认为这种提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在这里采用的是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概念, 近年来在党建领域也称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对于后一类组织, 我国原来一般采用民间组织等提法,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的提法。

下面我们简要对比一下公共行政、经济组织行政与社会组织行政的区别, 籍此来进一步明确公共行政的外延。

1、从活动范围来看, 公共行政是公益性服务, 主要提供公共产品;经济组织行政是私益性服务, 主要提供私人产品;社会组织行政主要是公益性服务, 主要提供公共产品, 部分提供私人产品。

2、从管理目标来看, 公共行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济组织行政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社会组织行政主要是满足社会特定群体需要,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从运行基础来看, 公共行政的运行来源于国家财政, 主要依赖税收和收费的支撑;经济组织的运行主要来源于在市场中获取的利润和投资收益;社会组织的运行主要来源于国际援助、各种捐助和捐赠。

4、从运行机制来看, 公共行政的权力运行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 同时必须依法行政, 在法治化的状态下运行, 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经济组织行政是依据市场机制来运行, 具有独立的自主权, 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征,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社会组织行政是依据志愿精神来运行, 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不带有强制性的特征。

5、从人员任用来看, 公共行政的人员任用是采取选任、委任、考任及聘用的方式;经济组织行政的人员任用是采取聘用的方式;社会组织行政的人员任用是采取志愿、招募及聘用的方式。

6、从组织形式来看, 公共行政的组织形式主要是采取官僚制的科层管理, 上下级之间是严格的命令和服从的关系;经济组织行政的组织形式主要采取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的相互制约, 内部之间主要采取灵活的、扁平化的组织形式;社会组织行政的组织形式主要采取协商和共识的自愿管理, 内部之间主要采取非等级的、分权化的组织形式。

7.从分配模式上看, 公共行政以政府为社会财富分配主体, 采用强制性分配原则, 极力促进社会公平;经济组织行政以市场为社会财富分配主体, 采用竞争性分配原则, 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社会组织行政以社会为社会财富分配主体, 采用志愿性原则, 极力达到社会公平。

摘要:行政是行政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开端, 是行政理论研究中最为核心的词汇, 目前使用的行政概念应该说起源于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国家, 并逐渐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本文认为现代行政管理实践所讲的行政属于公共行政, 对公共行政的内涵和外延应有较全面的理解。

传统公共行政 篇3

关键词:传统行政;公共管理;转型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行政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做好相应的公共管理工作,以便于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保证社会经济持续、迅速、平稳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行政存在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本文通过对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模式转变的探讨,找到了更加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

1 传统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含义

1.1 传统行政的含义 传统行政是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行使自身行政权力、公共服务权力。传统行政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是基于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主要强调了行政管理中的制度化和非人格化,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知识政策法规的执行者而并非是制定者。

1.2 公共管理的含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而公共管理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行政管理,相对于传统行政管理理论而言,规范了政府的行为。在公共管理中,政府可以更好地发挥职能,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2 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

2.1 转变管理理念 传统的行政管理中,政府人员通常以管理者、上位者的身份自居,造成政府工作人员权利意识增强,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的工作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地认识到政府的职能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是要管理人员转变管理观念,更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在相关政策的约束下,政府工作人员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再单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实际的行动。政府工作人员应当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积极地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要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让政府的工作人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2 建立健全决策机制 决策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能够更好地保障政府的行政管理质量。首先,我们需要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在决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其次,要注重民主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使决策更加民主。同时,在决策的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的规章制度进行,保证决策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最后,建立以法律为支撑的决策机制,政府在进行决策时要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恪守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做法律规定之外的事,切实保证政府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同时监督政府内部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减少不法行为的出现。

2.3 发挥媒体及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在传统的政府行政方式中,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外界人士无法对政府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最终使得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管理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政府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型时,政府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以及人民大众的监督,认真完成政府的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政府部门应该接受多方的建议,和社会大众共同治理,在人民大众的监督之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政府社会形象。除此之外,社会组织也充分享有监督权,他们可以帮助人民大众行使监督权,揭露政府的不作为,对政府行政队伍建设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相关媒体在揭露政府行为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舆论作用,使人们能够及时了解政府的动向并参与到行政管理中去。政府要健全信息公开机制,这样才能防止政府内部人员滋生腐败,有利于政府提高自身公信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全国各级政府的行政质量和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4 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政府是社会管理治理的主体,在国家层面中垄断了所有的字眼,从国家建设到小家发展,到处都有国家管理的身影。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现象得到了好转,治理国家的主体也发生了改变。现如今,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由国家治理、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各种营利性组织共同组成,这也导致了国家的职能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国家逐渐放宽经济上的管制,减少了对经济领域的过多干预和控制,国家治理的局面逐渐地向公共治理的方向转变,国家行政体制也开始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公共行政管理模式转变。

2.5 社会信息公开 行政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社会信息的公开,但是目前,信息公開情况并不是十分的理想,经常会发生公开征求意见时群众参与的人数过少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立法机关以及其他的相关部门信息公开不全面,公开范围较小造成的。因此,立法机关以及其他的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地进行信息公开,如果没有全面的信息公开只会造成公众参与的空洞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信息公开成为一种形式,比如说在价格听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政府与一些非营利性组织以及群众的交锋,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最重要的信息,比如说成本账目、垄断等现象是没有的。因此,社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公共行政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信息公开对增加政府公信力,提高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政府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进行公共管理,更好地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因此,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向公共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地转变行政管理理念,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吕志奎,孟庆国.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J].学术研究,2010(12).

[2]周燕.公共管理研究:传统与前沿——一个学科框架的描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许晖.积极推动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J].管理观察,2013-11-15.

传统公共行政 篇4

推荐人:杨志伟

1.沈荣华、魏刚主编:《公共行政学世界百年经典原著导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毛寿龙主编:《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版。3.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6.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8.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9.唐斯:《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2.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3.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14.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5.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奥斯本:《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文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17.盖拉特:《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8.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0.E·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21.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2.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3.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

阅读建议:阅读习惯将会扩展你的思维空间。以上推荐书目建议精读,学校图书馆以及学院资料室都有馆藏,建议分两年阅读,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来阅读,也可以按照你的兴趣选择性优先阅读。

传统公共行政 篇5

一、行政救济制度

行政救济是国家为受到公共行政 (国家公共行政和社会行政) 侵害的个人、法人或者组织提供的行政法上的补救制度。由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于遭受侵害需要恢复权力、弥补利益损失的地位, 所以称其为对权力的“救济”。法律救济或者行政救济是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上经常使用的概念。应为表述为legalrem edy, 德文表述为derrechtsbehelfe。日本学者曾这样阐释行政救济:“行政救济主义是在行政作用给国民造成侵害或负担的情况下, 根据该国民的请求, 通过一定机关防止和排除其侵害或负担, 以保护救济国民的权益。”[1]各国学者基于各国法制实践的区别, 对行政救济的表述和阐释并不完全一致[2]。一般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信访等制度, 行政救济在法律上表现为一种制度, 在具体到行政相对人为一种权力。公民的救济权力来源于宪法的规定, 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正是对宪法赋予人民权力的表现。我国已经先后颁布实施了《行政救济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信访条例》等。

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政府的职能不断的扩张, 人们越来越依靠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同时,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政府提供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行政权的公益性, 和执行行政权个人的私益性, 必然导致公权力会侵害到个人、组织或法人等的合法权益。为了补救这些权力造成的侵害, 行政救济制度应运而生, 正因为行政救济制度的制定是针对公权力行使不当引起的对个人、组织、法人等权力侵害引起所给予的赔偿, 所以其可以起到很好的整合社会矛盾的作用。

二、公共危机治理

(一) 公共危机

美国学者罗森塔尔 (R osenthal) 认为, 公共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 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3]中国的学者薛澜等人认为, 公共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 有关信息很不充分, 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4]。国内还有学者认为, 公共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行为准则、社会秩序等产生严重威胁, 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景下, 需要由政府做出决策加以解决的事件[5]。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公共危机是指那些危害国家安全, 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做出紧急处理的事件。我国政府自2003年SA R S病毒蔓延以后, 开始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公共危机的管理体系。目前就有关法律、法规的划分, 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划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从这个划分的角度上去看, 现在我国社会中最经常发生的是社会安全事件, 而社会安全事件之一就包含有经常发生的集体上访事件、行政冲突问题等等。这里, 笔者试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社会安全问题治理从行政救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 治理

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做出的界定, 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协调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俞可平认为, 治理是公民与政府共同管理公共事务诸多方式的总和。公民欲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如维护社区治安和秩序、保持居住环境的洁净, 必然借助于多种形式的公民参与来实现。因此, 公民参与是治理内在的不可分割的特征之一, 是治理的核心内容。所谓善治, 就是政府和民间组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管理和伙伴关系, 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善治的本质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 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其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法治化、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参与性和有效性等[6]。

根据善治的内涵, 善治是公共权力主体多元化的、参与式的、透明且具有公信度的, 同时也是有效率和公平的, 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社会管理过程[7]。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 治理的参与主义是公共部门主体的多元化, 尽管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但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事物的核心, 在公共危机治理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当下中国非常态的事件频频发生, 使非常态成为常态, 因此, 治理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由于行政救济法其特殊的立法目的和意义使其对社会矛盾的整合、公共危机的治理成为可能, 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起到了对公共权力行使不当良好的补救作用。

三、行政救济制度对公共危机治理的积极作用

(一) 从参与主体上看

行政救济起因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围绕行政权的行使而引发的争执, 表现为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所作的行政行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作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要求排除行政侵权行为, 给受损合法权益以补偿。

从上述的陈述可以看出, 行政主体也即治理中谈到的主义之一公共部门, 而行政相对包括个人、组织、法人等也即治理理论中另一参与主体私人和机构。正因为参与行政救济与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体制性, 使行政救济制度化解社会矛盾, 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成为可能。

从前述所指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状态明显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矛盾冲突, 在此种情况下处理矛盾冲突有三种:第一听之任之不去理它;第二使用暴力手段一方对另一方进行镇压:第三矛盾双方达成共赢, 冲突解决。从过程和结果上看显然第三种处理矛盾冲突的方式最好。从行政救济制度制定的目的是解决“官民冲突”, 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达成了双方共赢, 行政救济制度如果达成实施的效果, 那么政府机关就达到了调节矛盾的目的, 而行政相对人得到了应有的行政救济, 从而双方达到共赢。因此, 从参与主体上看, 行政救济制度存在着很好的缓解矛盾冲突, 治理公共危机的作用。

(二) 从行政救济对象上看

行政救济对象包括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救济、不当行政行为的救济、合法行政行为的补救。总之, 是对行政行为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给予的补救。

1. 对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的救济上看

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由于履行公务不当, 会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这样引起的“官民冲突”屡见不鲜。仅2008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就已经频频升级, 6月20日贵州发生瓮安事件, 造成上万人集中游行, 表达抗议;11月17日甘肃省发生陇南事件, 造成烧毁房屋, 打伤警察;继陇南事件后, 去年11月份, 重庆、甘肃、广东等地, 又接连发生多起群体性出租车罢运、冲击党政及公安机关的事件。这些问题的出现, 和当下加剧的社会矛盾冲突有关, 更是与我们许多的党政干部的执法、执政意识有关。当下中国面临体制转轨与经济转轨的剧变时期, 许多矛盾问题突出, 利益分配格局不均衡等问题容易加剧社会矛盾, 造成公共危机。而行政救济制度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矛盾, 对不适当的行政行为给予补救, 使人民在心理上获得了一定的补偿。因此, 行政救济制度可以很好的整合社会矛盾, 治理公共危机。

2. 对合法行政行为侵害行政相对人权益的救济上看

针对合法行政行为的补救主要是行政救济和行政赔偿。如针对湖北的佘祥林案件, 案情介绍:佘祥林, 男, 1966年3月7日生, 京山县雁门口镇何场村九组人, 捕前系京山县公安局原马店派出所治安巡逻员。1994年1月20日, 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后, 张的亲属怀疑张被佘杀害。同年4月11日, 雁门口镇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 经张在玉亲属辨认死者与张在玉特征相符,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994年4月12日佘祥林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被京山县公安局监视居住, 同年4月22日被刑事拘留, 4月28日经京山县检察院批准逮捕。1994年10月13日原荆州地区中级法院一审判处佘祥林死刑, 佘提出上诉。湖北省高级法院1995年1月6日作出裁定, 以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发回重审。1995年5月15日原荆州地区检察分院将此案退回补充侦查。1996年2月7日, 京山县检察院补充侦查后再次退查。1997年因行政区划变更, 京山县检察院于1997年11月23日将此案呈送荆门市检察院起诉。同年12月15日, 荆门市检察院审查后认为佘祥林的行为不足以对其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 将该案移交京山县检察院起诉。1998年3月31日, 京山县检察院将此案起诉至京山县法院。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佘不服提出上诉, 同年9月22日, 荆门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之后, 佘祥林被投入沙洋监狱服刑。直至2005年3月28日, 张在玉突然归来, 4月13日, 京山县人民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 宣判佘祥林无罪[8]。事后佘祥林得到法院赔偿和地方政府赔偿将近九十多万元, 虽然这笔费用无法补偿佘祥林含冤入狱的全部损失, 但是给沈祥林重新走向社会, 重新开始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经济补足, 这是政府对其失当行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 是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因此, 从此角度分析, 行政救济制度是很好的社会矛盾整合方式。

(三) 从行政救济的时间标准上看

行政救济的时间发生上看, 有事前救济也有事后救济, 以事后救济为主, 而我们的公共危机的治理也是发生在危机发生之后, 因此, 从发生的时间上看, 我们的公共危机治理和行政救济制度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 因此, 行政救济制度从发生效力的时间上来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危机治理的作用。

摘要:行政救济制度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一部分, 它是对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给予的行政救济, 是我国公民救济权力的体现之一。而现阶段频频爆发的群体性事件, 大多是由于领导干部无视人民的利益, 导致的干群冲突。这里试着分析行政救济制度对公共危机治理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救济,公共危机,治理

参考文献

[1][日]室井力主编, 吴微译.日本现代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55.196.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R osenthalU riel&C harlesM ichael.C opingw ith C rises:TheM ana-gem entofD isasters, R iotsand Terrorism[M].Springfield:C harlesC.Thom as, 1989.

[4]薛澜, 张强, 钟开斌.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7]冯玲, 王名.治理理论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理论与改革, 2003.

政府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研究 篇6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行政问责

所谓的公共服务, 就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大众提供的一种普遍性的服务,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的提供等, 都属于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收益对象不是某一个人,二是不特定数量的人,甚至是所有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共服务一般都由政府来完成。 这就给予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力,以及义务和责任。 本文就政府公共服务的具体职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实现时的行政问责模式进行阐述探讨。

1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只有政府未完成基本的公共服务职能时, 政府公共服务问责机制才会出现,所以说,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研究是基础, 特别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欠缺。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政府公共服务忽视监督程序

在今天,政府的职能可以说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到社区的基本设施,达到一个城市的治安维护,都有政府服务的身影,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公共服务在不断的增多,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重视了基本的服务,却忽视了服务监督,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政府为方便市民生活和娱乐,修建公园,但政府更多的是关注资金的投入,而对公园修建的过程的监督, 以及公园后期的应用的监督就相对较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公共服务的结果与最初的本意相背离,导致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无法实现。 所以说,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总,除了注重基本的服务环节之外,也应该关注后期的监督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价值。 总之,政府公共服务忽视监督程序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欠缺的一个体现, 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的基础。

1.2政府公共服务关于文化服务内容欠缺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基本得到满足,所以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可能就会更多一些,相应的,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文化服务的内容。 但是目前,政府的公共服务内容的侧重点还是偏向于物质服务,关于文化的服务内容,与社会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文化服务除了可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精神需求之外,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核心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所以说,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也应该给予文化服务一定的重视,保证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同时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平衡。 由此可见,政府公共服务关于文化服务内容的欠缺, 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欠缺的体现,是政府公共服务行政问责的基础。

2政府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

完善行政问责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行政机关以及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贯彻实施。 在政府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行政问责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效果的发挥,也有利于监督政府的公共服务行为。 2003年非典期间, 是我国政府问责机制建立的本质性进化时期,在此之后,我国的政府行政问责机制在不断的完善,到今天,关于政府职能的行政问责,已经有了全面发展,但是关于政府公共服务行政问责的机制,还有待于改进,上问下责、引咎辞职等方式仍然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的主要方式, 这与日渐增多的政府职能欠缺相比,显然是不足的,针对当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欠缺,本文认为, 政府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首先,明确责任主体。 在政府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不同的服务内容,其服务主体是不同的,政府公共服务过程中,有提供服务的主体, 自然也应该有监督服务内容和服务程序的主体,这样,如果出现政府公共服务忽视监督程序的问题时,就可以准确的找到监督行为人,有它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说,明确责任主体,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护政府机构,防止问责机制的滥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准确的惩罚行为欠缺的主体,使责任承担更具意义。 由此可见,明确责任主体使政府公共服务行政问责的一个重要方式。

其次,丰富政府内部的职能分工体系。 上面所说的,政府公共服务关于文化服务内容欠缺,是今天社会环境下,政府职能欠缺的一个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除了文化服务内容的欠缺之外,还可能出现其他服务内容的欠缺,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丰富政府内部的只能分工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在政府行政问责的过程中,才能保证责任人的存在。

传统公共行政 篇7

1.1 公共行政文化:

近年来, 关于公共行政文化的概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在这里笔者综合了多种概念中合理的成份, 即所谓公共行政文化一般来讲是指社会民众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由公共行政系统的总体价值观、功能结构观、行政过程观和政民关系观四方面基本价值取向模式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并充满活力的一种新型行政文化。

公共行政文化与平常所讲的行政文化并不是同语而论, 二者相比, 它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 公共行政文化首要的特点是实现和加强行政的公共性。其次, 公共行政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最后, 公共行政文化具有强而有力的系统性。

1.2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

所谓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是指与市场经济理念相适应, 以尊重公民期待为核心, 以服务公民为宗旨, 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转型和职能转变, 在信息化与知识化时代中, 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公共行政文化, 其精髓是“公民第一, 服务为本”。

这种新型的公共行政文化改变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打破了政府垄断以及服务与公民群体之间的分割, 尊重广大民众的独立人格和利益要求, 强调自由、平等、竞争等社会所普遍认同的现代价值观念, 将能否为公民提供满意的服务从而获得和保持公民的信任, 作为评价政府行政合法性的重要尺度, 在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时, 遵循体现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自由平等契约关系原则, 鼓励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竞争, 提倡公仆意识、服务意识, 体现以民为本、公众至上的理念。

2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特征与理念

2.1 民本位的特征与服务对象的顾客理念。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体现了“行政就是服务, 公众就是顾客”的重要理念, 其本质是社会本位、公民本位, 要求以公众为行政活动的主体与中心, 以公众的利益和需要为政府行动的导向。

2.2 有限政府的特征与服务过程的责任取向和服务绩效管理理念。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下, 政府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 但政府的权力只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手段, 权力行使的范围与方式只能由提供服务的需要来确定。行政责任是公众对政府行政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 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离开这一手段,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服务性和公共性特征就会丧失。服务行政对权力进行制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在服务行政领域引入服务绩效管理理念, 对政府的服务进行绩效管理与评估, 有助于实现和落实政府的服务责任, 从而使政府的活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包括对政府职能和权力的限制。

2.3 广泛参与的特征与服务决策的公民参与理念。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是以公众的利益、需要和愿望满足为目标, 因此它将公众纳入了行政活动内容之中, 彰显了其服务性和公共性本质。服务行政是公民参与式决策的行政, 参与式决策认为好的政策取决于广泛的公民参与而不仅仅是依靠官员或技术专家。同时, 参与式决策还主张开放式行政, 即政府制定政策的相关信息应该更多地让公众知道, 不断增加行政过程的透明度。

2.4 信息化、知识化的特征与行政技术的现代化理念。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产生于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中, 因而具有明显的信息化与知识化特征。信息化与知识化社会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它的主要生产要素是信息与知识这样的无形资产, 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在当代社会的行政活动中, 行政手段与行政技术的现代化成为制约行政活动效率和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数量与质量的关键性要素。

3 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必要性

3.1 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关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强调:我们应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不仅仅是行为方式、组织结构和行政方法的变革, 更重要的是作为价值层面的新型公共行政文化的更新。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就必须从变革原有的行政文化入手, 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 着力培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 使政府体制的硬件与软件协调配套, 相互促进。

3.2 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是推进公共行政文化创新和增强公共行政文化发展活力的要求。

总书记在讲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文化, 突出了行政服务的公共性和参与性, 提出了“顾客至上”、“民本位”、“平等”、“自由”、“竞争”等一系列新兴的价值观念和具体理念, 它的构建能够更好地推进公共行政文化的创新, 不断增强公共行政文化发展的活力。

3.3 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是惩治腐败的必然要求。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抛弃了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管制性因素, 限制了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权力, 加强了民众的监督, 实现了政府从管制者向服务者角色定位的转变, 强调公民的“权利意识”, 提高了行政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抑制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 有利于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

3.4 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提高到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生态文明也被写入党代会的文件之中, 这对公共行政文化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构建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涵, 要求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为社会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现阶段, 逐步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以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群众文化、公共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 都要求政府转变管理方式、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

4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构建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如何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 涉及整个社会文化心理的整体提升和优化、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政观念、工作态度、行为方式的转变, 以及公共行政人员的价值观的合理定位等问题, 它要求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行政文化的一些弊端, 注入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积极因素。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4.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逐步转变原来不合理的行政理念。

转变行政理念是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构建的关键。任何行政理念的转变都离不开宣传教育。一方面, 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 全面系统地宣传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逐步转变政府官员、国家的行政人员、公务员乃至普通公民原有的观念、态度与知识结构, 树立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意识, 减轻阻碍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要抓住机会加强教育培训。

4.2 建立健全行政监督制度, 逐渐扩大行政主体。

扩大行政主体是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公共服务过程中, 要保证社会的广泛参与, 必须逐渐扩大行政主体,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行政管理活动中来, 但更需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和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行政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使政府部门行使公共行政权力有制度可依, 有法规可遵, 有程序可参照。监督包括政府内部的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两个方面, 缺一不可, 必须同时配合使用。

4.3 注重运行机制创新, 变革原有的行政管理方式。

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不仅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 更需要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手段, 需要新技术支撑下行政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管理方式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 目前已经出现了电子政府和政务超市等先进的做法。电子政府为服务型公共行政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物资设备与技术路径支持, 为行政权力结构、行政运行方式的改革与提高、政府施政能力的改革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空间, 是政府的一种全新服务模式。

4.4 加强领导和组织创新, 着力培育、树立典型。

要做到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在政府机构及行政人员中扎根,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 把公共行政文化的创新摆上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 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在加强领导和进行组织创新的同时, 还要大力培育、树立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们能够以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为本机构的成员提供可以仿效的具体榜样。培育、树立、宣传先进典型, “组织广大成员深入学习先进典型, 可以让组织成员从这些典型榜样和模范人物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工作态度和言行表现中深刻理解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实质、意义和要求, 从而自觉地予以遵循”。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日益完善的今天, 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的构建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是短期内能够顺利完成的, 它不仅取决于政府在社会建设方面的重大决心, 更取决于我们对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认知的深刻程度。

摘要:公共行政文化是一种新型的行政文化, 而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则是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文化。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属于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文化性要素, 它的构建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具有自身的特征及具体理念, 在当代社会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意义重大, 需要从多个方面选择多种方法与路径去构建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

关键词:行政文化,公共行政文化,服务型公共行政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文惠, 张成福, 孙柏瑛.行政决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63.

[2]蒋云根.行政文化创新中注意的几个问题[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22~25.

[3]张秉福.服务型行政文化特征、意义及其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201~202.

浅析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 篇8

【关键词】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发展进程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共管理的外延比行政管理的外延大,公共管理的内涵比行政管理的内涵更丰富,但是,在当今世界各国行政管理又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主导者,舍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就无从谈起。

1.这里有必要对“行政管理学”这个概念作点说明。据我所知,“行政管理学”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晚于“行政学”概念。夏书章老先生1982年1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可能是“文革”后最早论及“行政学”概念的一篇文章。可是,到了1984年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部在吉林召开了行政管理研討会,同年底,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筹备组在京成立。这一年出版的《中国行政管理学初探》一书,正式公开提出了“行政管理学”这个名词。书中载有夏老的《关于开展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些粗浅认识》一文,此后,夏老主编的教材大多用《行政管理学》这个书名。1985年国务院在全国一些高校设置了第一批行政管理学专业,我们西北大学也有幸名列其中。可是,一些学者对“行政管理学”这个名词一直有看法。因为英文administration的含义是“行政”和“管理”的意思,而不是“行政管理”的意思,如果把administration译为“行政管理”就会发生同义语重复的问题。另外,英文management的含义是管理,而“管理学”在西方又是一门研究私人企业管理的学问。因此,“行政管理”这个名词有混淆公共行政与私人管理之嫌。所以,当夏老1985年推出由他主编的《行政管理学》时,黄达强先生随后出版了《行政学》教材。当“行政管理学”专业在一些高校开办后,另一个“政治学——行政学”专业也在一些高校开办起来。当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后,另一个全国行政学研究会也成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每年有年会,参加者包括政府官员、党校、行政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广大人员;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每年也有一个“政治学——行政学”教学研讨会,参加人员基本上是高校教师。考察历史我们发现“行政学”这个概念比“行政管理学”这个概念更精确严密些,更学术化些,专业化程度更高些,而“行政管理学”概念比“行政学”概念的含义更明白些,更通俗易懂些,更大众化些。其实,“行政管理学”与“行政学”从根本上看并无实质性差别,它们研究的是同一个对象,即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只不过是把“猫”加了个“咪”。因此,本文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学”与“行政学”概念是一个意思。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制度、法律和公共政策等方式对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

2.从历史上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比行政管理早得多。可以说早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就已经有了公共管理。正如恩格斯所言:“虽然当时的公共事务比今日更多,——家庭经济都是由若干个家庭按照共产制共同经营的,土地乃是全部部落的财产,仅有小小的园圃归家庭经济暂时使用,——可是丝毫没有今日这样臃肿复杂的管理机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数情况下,历来的习惯就把一切调整好了。”而行政管理只是在有了国家之后,才有的政府管理,并且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里政府行政与立法、司法是缺乏明确分工的,那时的行政管理更确切地讲是一种政治管理。真正明确地与议会立法、法院司法相区分的政府行政管理,是资产阶级建国后实行三权分立体制的产物。

3.从理论上考察,公共管理学又晚于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作为人类的政治实践经验和零星的理论观点,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俯拾即是。但是,作为科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人们公认(美)威尔逊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是行政管理学创立的标志。而当代“公共管理”只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从西方炒起来的一个新名词,它的含义就是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所倡导的“新公共管理”。当时,它在西方还只是一种实践运动,而并非一门学问,更不是一门理论学科,所以,在西方人的著作里只有“公共管理”的提法,没有“公共管理学”的提法,至今大学里也没有设这门学科。可是,当中国学者把西方人讲的“公共管理”引入中国后,事情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国,“公共管理学”不仅堂而皇之进入了大学课堂,而且成为MPA教育的首门核心课程。此时,人们就不能不为“公共管理学”正名了,而且人们认为“公共管理学”应当反映和概括客观历史和现实中的实际内容,应当名实相符。这样说来,“公共管理学”这个名词的发明权似乎不是外国人,而应当归属给中国人。

4.当然,这绝不是说公共管理的各种模式在公共管理里的地位就没有主次之分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各种公共管理模式中政府的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处于核心位置、具有基础功能、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地位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其他公共管理模式可以是政府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的必要补充形式,但是在现时代不可能成为取代形式。原因在于当今世界尚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阶级社会历史时期,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少数人要对社会绝大多数人实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维护社会共同体有一个起码的公共秩序和良性的运转,就不得不把政府以合法强制力为主要标志的公共行政或行政管理作为首选。同时,也只有如此,政府才能组织民众成就伟大公共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讲:“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 [J].中国行政管理, 2000,(5).

[2]张康之等.公共行政学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公共管理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汪玉凯主编.公共管理 [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公共行政学笔记 篇9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

一、公共行政学的含义

1、什么叫公共行政?

是指政府依法已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指国家行政组织依法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2、什么叫公共行政学?

是指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3、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新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

二、公共行政学的特征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

3、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4、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三、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1、行政职能

6、公共行政

2、行政组织

7、行政决策与执行

3、行政领导

8、行政监督

4、人事行政

9、行政法治

5、行政伦理

10、行政绩效

第二节: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行政学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行政权力的扩大,提出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要求

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行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

1、美国行政学的创始时期(1887~1899)

2、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效率时期(1900~1929)

3、美国公共行政学繁荣时期(1930~1959)

4、对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新调整时期(1960~1979)

5、政府改革与行政学发展新趋势(1980~)

二、公共行政学的历史发展

1、形成阶段(1900~1930年前后)

2、成长阶段(1930~1960年前后)

3、科学化阶段(1960~)

(1)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学(2)70中期~90中期的公共管理学

(3)90年代以来的新变化(公共服务理论)

三、现阶段公共行政学面临的挑战

1、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

2、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3、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4、关于回应全球化挑战问题

5、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首要问题

6、关于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7、关于如何应对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8、关于重振政府治理能力问题

9、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问题

10、关于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模式问题

第三节:中国的公共行政学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

二、近代行政学

三、新中国的公共行政学

四、对中国行政学的反思

变革时代的中国行政学:发展与前景

(一)中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契机

1、政府改革与创新

2、公共领域的问题和危机

3、公共行政的职业化

4、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的影响

(二)中国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基本成就

1、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学科认同的确立

2、专业学术团体的建立与发展

3、学院化与专业发展

4、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

5、公共取向和公共责任的展现

6、国际化:学习、借鉴与交流

(三)走向繁荣的公共行政学:未来的挑战

1、公共行政研究者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态度

2、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论问题

3、社会需求的回应与满足问题

4、关于科际整合与跨学科研究问题

5、关于比较公共行政的研究

6、关于公共行政学科的本土化问题

第二章:行政职能

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

一、行政职能概述

1、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能、职责和功能,主要涉及到政府应该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2、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的体现,本质上是国家权力的执行

二、行政职能的特点

1、执行性——执行党和人大的决策

2、多样性——全方位、多层次

3、动态性——随环境而变化

三、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

1、决定着政府的定位

2、政府机构设置和改革的依据

3、决定着行政的目标和任务

4、决定着行政的效能

5、决定着行政改革的成败

四、行政职能的分类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专政职能、民主职能

(2)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维持秩序、提供服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我国)

(3)文化职能: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规划、政策、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和协调

(4)社会职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社保、环保、城乡建设规划、社会治安等

提供方式:直接提供、市场化提供或混合提供

2、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1、决策职能

3、协调职能

2、组织职能

4、控制职能

五、西方行政职能演变的基本情况

1、前资本主义时期 重点在于政治统治,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微弱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发展民主,“守夜人”、管得越少越好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加强专政职能,民主职能削弱,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职能扩大

4、当代西方国家

暴力职能减弱,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加强,经济上与市场互补,政府的有限干预

瓦格纳定律: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具有内在扩大的趋势

第二节:行政职能与行政环境

一、行政职能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是指直接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并为行政系统反作用所影响的外部要素的综合。这些要素中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1、政治环境

政治体制——确立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党制度——决定行政活动中的政治方向、政治目标和行政的地位

还有政治形势、立法制度等等

2、经济环境

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行为方式

经济利益决定了行政行为的目标;经济实力为政府提供了权力的能量

物质技术水平影响公共行政活动的效率和水平

3、文化环境

4、人口、民族、历史等社会环境因素

5、自然环境

6、国际环境: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 ▲行政环境与行政职能的辩证关系

行政环境决定、制约着政府职能,是政府职能确立或转变的基本条件。行政职能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同时,能够能懂得利用和改造环境。

二、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1、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能 ①确定法律基础

②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包括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③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基础设施 ④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⑤保护环境

2、美国经济学家安德森提出七职能说:(1)提供经济基础

(2)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3)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4)维护竞争

(5)保护自然资源

(6)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7)保持经济稳定

第三节: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一、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1、政府职能的“越位”

(1)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我国政府的一些部门和一些管理者仍然习惯于代替市场去配置与私人产品相关的资源,行政审批的不合理和过多过滥就是政府取代市场的典型表现。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不仅妨碍了市场的有效发挥,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而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为行政职权寻租和腐败的前提

(2)政府与企业不分。表现为政府变相经营企业、经营公司,承担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不仅为企业制定决策、筹集投资、掌管人事,而且最终还负担亏损,使企业长期处于政府的管束和庇护之下,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影响了我国公司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进程。

(3)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表现为政府组织通过主管、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内部管理与事务运作,使它们直接或简介处于政府组织的附属地位,难以认真依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成长发育,阻碍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4)政府与事业组织不分。我国政府组织与事业组织难以区分,既有使用事业编制的行政机关,又有使用行政编制的事业结构。有的事业单位实际上是行政部门的延伸,承担着一定的行政职能。

2、政府职能的“错位”

主要是指在政府职能的分工定位上存在交叉和混淆的情况。

职能交叉主要指不同层级的政府与政府不同部门在职能定位上的交叉与冲突。如中央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职能的挤占,上级政府职能对下级政府职能的侵蚀,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因为缺乏统一协调的责任隶属关系机制而形成管理冲突与矛盾,从而导致职责行使中争夺权力、摩擦扯皮、推卸责任等情形。

3、政府职能的“缺位”

主要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力度不够;医疗、养老、事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仍然不足;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竞争规则不完备、信用体系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应坚持的原则

1、遵循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协调互补的原则

2、遵循“三个有利于”原则

3、遵循兼顾效率公平的原则

三、中国政府公共行政职能体系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1、职能重心的转变

(1)政治统治→社会管理

(2)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职能关系的转变

(1)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合理分权(2)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弥补市场缺陷(3)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社分开(4)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分开(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3、职能方式的转变

(1)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为主(2)微观管理——宏观管理(3)直接管理——间接管理

第三章:行政组织

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

一、组织理论

1、组织理论含义

(1)组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结合体。(2)组织理论:一种观察、解释、预测或控制组织现象的一整套知识体系。

2、组织理论简介

(1)西方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2)科学社会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

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政府组织原则的构想

②苏联在列宁、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府模式

③中国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组织理论(3)我国历史上对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

二、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广义:泛指一切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功能的组织结构。

狭义:国家的行政结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行政组织的特征(1)政治统治性(2)社会管理型(3)公共服务型(4)法治性(5)权威性

三、行政组织的要素与分类

1、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组织目标、组织人员、组织职能、组织权力、机构设置 职位设置、组织制度、组织文化、组织设施、组织资源

2、行政组织的类型

(1)从组织历史发展:古典模型、官僚模型、第三部门模型(2)从公共权力来源和强制性程度:法定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3)按组织权限大小:中央和地方

(4)根据管理的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国防、社会保障等(5)根据组织的职权和管辖范围:首脑机构、职能机关、幕僚机构、咨询机构、监督机关、信息反馈机关

(6)按组织存续的稳定性、专业性:常设机构、非常设机构(7)按行政管理对象:以行业、专业或产品划分

(8)按行政管理流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

四、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一般设计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管理的实际需要;二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功能

主要原则:适应需要、精简、高效率、依法设置原则

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结构与体制

一、行政组织结构

1、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关系的模式

2、行政职位是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3、行政分工是行政组织结构形成的基础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分类

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1、中国政府层级

中央—省—县区—乡镇(街道)

2、实践中的政府层级

中央—省—地级市—县—乡镇—村(居)委会

3、省直辖县的改革

三、行政组织体制概念

是行政组织内部各层级、各部门之间权力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围,是国家政治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受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1、行政权力体制

2、政府首脑体制

3、中央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四、行政区划体制

1、各国行政区划主要依据以下原则:政治、经济、民族原则

2、我国目前共有34个行政区,其中32个省级行政区,含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另加港澳特别行政区

第三节:我国行政组织改革

一、历次行政组织改革 1、1952年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国务院部门由35个增至42个,1954年精简到1956年机构总数增为81个 2、1956年精简调整,自地方分权,1959年国务院部委缩小到39个,加上21个直属机构共60个(3~7省略)8、20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WTO大背景 9、2008年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大部门体制 10、2013年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消行政审批,向市场、企业、社会放权、大部门体制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和特点(Leader&Leadership)

1、领导: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分钟方法与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行为过程。

2、领导的特点:

(1)是一种影响力

(3)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2)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4)具有目的性

3、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二、行政领导

1、行政领导的含义:

为实现公共行政目标,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级领导者根据法定职权而进行的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等多种形式的组织管理活动

2、特点

(1)法定性

(4)等级性(2)政治性

(5)协同性(3)权威性

3、行政领导的作用

(1)鼓舞部属的工作情绪(2)维持工作纪律(3)维持组织的完整

(4)知道机关达成行政的目标(5)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三、行政领导的构成要素

1、行政领导职位

2、行政领导职责

3、行政领导职权

四、行政领导理论

第一阶段:领导特质理论阶段 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 第三阶段:领导权变理论阶段

五、行政领导素质

1、行政领导素质

2、构成

3、行政领导能力发展的过程与途径

4、行政领导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二节:行政领导的产生和结构

一、行政领导的产生方式

选举制、任命制、考任制、聘任制

二、行政领导结构

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种领导的总和与构成;也可以指某个具体领导班子的结构,包括人数、分工、各类领导人员的组合情况等。具体的行政领导结构组成包括八个方面内容。

(1)政治结构

(5)身体结构(2)民族结构

(6)气质结构(3)性别结构

(7)知识结构(4)年龄结构

(8)能力结构

第三节:行政首长及其职责权的统一

一、行政首长的含义

1、行政首长:依据国家法律所授予的行政权力,在政府管理机关中处于领导、决策地位的人。

2、行政首长的职务、职权、职责

(1)职务:根据有关法律或规定,行政首长所担负的具体行政职

2、位(2)职权:由职位派生的,受到国家保护的权力

(3)职责:履行职务过程中所应尽的义务,是对国家和政府委托的任务应付的责任

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偏废

二、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

1、“首长”的范围

(1)法定的“首长”由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规定的(2)推定的“首长”

2、含义: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一种制度,重大事务在集体谈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

3、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1)行政首长的主要职权:

①领导本级政府的工作

②通过办公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③召集和主持本级政府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④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

⑤地方各级政府还要执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2)行政首长向“谁”负责

①各级政府首长都要向人民负责

②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③向国务院负责,向上级行政机关负责

④政府部门首长向本级政府负责(3)象征首长负“何”责

①公务员的责任

②行政责任

③政治责任

④领导责任

第四节:行政领导方法、方式与艺术

一、行政领导方法

1、含义: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为实现行政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和程序的总和。

2、行政领导方法:以工作事务为中心;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1)领导制度所要求的具有广泛制约力与影响力的根本方法(2)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可变的方法,这种方法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又称为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

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矛盾分析

三、行政领导方式

1、含义:它是领导方法的一种表现,是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形式。

四、行政领导艺术

1、用权要谨慎

4、用人的艺术

2、授权要相宜

5、理事的艺术

3、待人的艺术

第五章:人事行政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

一、含义:

1、人事

2、人事管理

(1)指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在管理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为达到用人以治事、人士两相宜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2)人事管理的主要职能:招聘、调配、培训、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

3、人力资源与人事管理的区别(1)工作性质和工作地位不同(2)内容不同(3)任务不同

(4)职责分担不同

(5)管理方式与手段不同

4、人事行政

(1)也称政府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与其他领域的人事管理相比,人事行政有以下特点:

①管理的对象不同

②任务不同 ③权威性不同

④性质不同

二、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

1、安邦兴国,保持政治稳定

2、振兴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3、提高效率,实现政府管理职能

4、开发人才,促进国际竞争

三、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势

1、政务官与业务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并对这两类人员进行分类管理

2、以恩赐官僚制和分赃制为核心的瞻恩寻思式人事行政向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核心的现代人事行政转变

3、从随意性、或然性很强的人治式人事行政发展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式人事行政

4、人事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大,考任、职位分类,培训、保险、抚恤等内容

5、经验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6、重视通才发展为通才专才并重

四、人事行政的原则

1、选贤任能,德才兼备原则

2、扬长避短,人事两宜原则

3、考试考核,晋升惟功原则

4、智能互补,结构合理原则

5、不断更新,合理流动原则

6、依法管理,管人与管事一致原则

第二节:人事行政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人事行政

我国古代人事行政按其发展顺序:

1、萌芽阶段:从夏朝到先秦

2、发展阶段:从秦统一中国到南北朝

3、成熟阶段:从隋唐到清末

二、西方人事行政的发展

1、以恩赐官僚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

2、以分赃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

3、以功绩制为核心的人事 ▲西方文官制度

所谓文官,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一经录用,只要无重大过失,就可长期任职,所以又称为常任文官。

西方文官制度虽随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在不断修改和调整,但是作为西方国家的共同制度又有其共同的特征。它们是:(1)公开考试,择优录取(2)严格考核,功绩晋升(3)终身任职,生活保障(4)政治中立,忠于职守(5)立法完备,依法管理

三、新中国人事行政的演变

我国的人事行政逐步趋于规范化,其中虽有曲折,但总的趋势是通过不断改革,日渐成熟

第一阶段:1949—1965

第二阶段:1966—1976

第三阶段:1976至今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一、公务员制度

1、在西方国家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行政工作的人员

2、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际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机关人工作人员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范围(七类)

4、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1、从组织上、制度上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国家机关中,充分发挥作用,形成高效能的国家管理系统,实现国家管理职能

2、有利于人事行政工作的法制建设和公开监督,使人事行政从“人治”走向“法治”,有利于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纠正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3、有利于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政务活动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P127~128

1、从公务员的组成范围上看

2、从公务员与政党的关系看

3、从公务员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来看

4、从公务员队伍系统的特征来看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结构)内容

一、公务员条件、义务与权利

1、公务员条件P128

2、公务员义务P128~129

3、公务员权利P129

二、职位分类 “职系”、“职位”、“职级”、“职类”

三、公务员录用

1、考试录用,是指政府根据用人计划、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做法

2、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四、公务员考核、奖惩、培训

五、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

六、公务员交流、回避

七、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

八、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

九、公务员的申诉、控告

第六章:行政伦理(道德)

第一节:行政伦理概述

一、伦理

1、伦理: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准则

2、伦理学(ethics)

二、行政伦理(是一种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

1、内涵:行政伦理是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属于职业伦理范畴

2、行政伦理的特点:(1)社会示范性

(2)具有相对强制性(3)鲜明的政治性

3、行政伦理与个人伦理的不同

(1)主体不同

(2)影响不同(3)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4)评价标准不同

4、当下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应蕴含的基本要求(1)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应公平、平等地分配公共服务(2)政府应当充足、优质的供给公共服务(3)主动及时地回应公共需求

三、行政伦理的类型

行政伦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体系,主要包括体制伦理、政策伦理和公务员职业伦理三种类型

1、体制伦理(社会通知、制度的合法性)

2、政策伦理(利用惩罚不道德行为,奖励高尚行为)

3、公务员职业伦理

四、社会伦理的功能

1、引导功能

2、规范功能

3、维系功能

4、选择功能

五、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2、有利于行政管理效能的提高

3、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全社会伦理的提高

4、有利于行政人员自为约束能力和抵御各种不良诱惑能力的增强

六、中国的行政伦理传统

1、重人情,“以孝治天下”

2、“正名原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亲贤爱民

4、重德利、轻政刑

第二节:西方行政伦理兴起背景与发展态势

一、行政伦理学的产生背景

二、行政伦理学的产生原因

1、社会根源: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反战运动、争取种族平等运动,表明西方社会存在着伦理危机,政治与行政必须正视伦理问题。

2、实践根源:水门事件

3、理论根源:二分法的局限,新公共行政的观点

三、西方行政伦理发展趋势

1、从控制导向转化为服务导向

2、从效率导向转化为公正导向

3、在工具研究中引入价值视角

4、确立合作和信任的新型整合机制

5、在治理变革上谋求德治愈与法治的结合

第三节: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责任

一、行政责任的本质和特征

1、不管是组织伦理还是人员伦理都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维持公共组织中的负责任行为”。“责任”是行政伦理的关键性原则之一

2、行政责任的特征

3、行政责任的控制

(1)客观责任:客观责任的具体形式是与职责相关且应尽的义务。包括:对上级负责;对法律、公共政策负责;对公民负责

(2)主观责任:是根植于公务员自己对忠诚、良知,认同而产生的伦理信念

有三个层次:①意识形态层次②价值观层次③心理层次(3)外部控制

与行政责任的两种类型相对应的事实现行政责任的两种方式: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

▲源于芬纳和弗里德里奇之争

芬纳:外部制约,实现客观责任

弗里德里奇:内在制约,注重主观责任 ▲外部控制途径:制度化伦理

(1)形式:法律(伦理立法)和道德规范

(2)优点:刚性标准,有据可查,便于追究责任,明确道德底线

(3)缺点:只能解决一般问题,不能解决特殊问题;伦理立法是对理性道德责任的放弃;监督成本高

内部控制的途径:制度化理论

(1)制度化理论:在强调法治基础作用的同时,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加强对公务员的道德教育、约束、考核,使得公共行政人员具备勇气,最终人类价值和正直等重要品质,使得人们的内在秩序力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产生强烈的道德自觉感和行为自控力

(2)优点:上限伦理。在法律存在和缺位的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使法律制度的不充分性和不适宜性得到补充和纠正

(3)缺点:队员加官,存在冲突的可能性。不能保证行政人员不会以满足自我利益的方式行事

二、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1、公平

(1)为何要追求公平?

(2)公平的表现:实体公平、程序公平与规则公平,权利与义务的平等

2、仁爱、宽容——行政责任伦理的基本义务

3、求实、节制——行政责任伦理的重要保障

4、行政官员问责——行政责任论实施的有效途径

三、行政伦理的选择

是指用什么标准证明行政行为是正确的或公正的过程

1、义务行政选择模式

(1)是指行政选择要履行行政责任,责任就是义务(2)是指行政选择在本质上要符合某一原则

2、目的论选择模式。指以行政行为后果的效益作为行政选择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现阶段我国行政伦理建设

一、现阶段行政伦理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渎职失职

2、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1)行政思想和公仆意识的丧失(2)私欲膨胀,官德扭曲

二、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原则和途径

1、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原则(1)服务至上原则(2)公平、公正原则(3)效率、效益原则

2、途径

(1)加强行政伦理教育(2)行政伦理建设法治化

(3)实行政务公开,加强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第七章:公共财政 第一节:概述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

2、基本特征:(1)以弥补市场失灵行为准则

(2)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非市场盈利性

(4)法治性

二、公共财政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了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1)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2)公共财政管理贯彻包括计划(预算)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

(3)公共财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强的活动

(4)公共财政管理技术是多元的,各学科的、各领域的发展其阿里的管理、分析技术都有可能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得到应用

(5)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保证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履行

三、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

1、效率

2、公平

3、稳定

四、基本职能

1、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

3、经济稳定发展

4、监督(发展)管理

第二节:公共预算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

2、特点:政治性、立法性、精细性、全面性、实效性、透明性

二、公共预算的分类

1、按照预算总体,工哦功能预算分为总预算、中央公共预算、地方公共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2、按照不同的编织方式,公共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3、按照不同的预算作用时间,可分为预算和中长期预算

4、按照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三、预算编制和决算

1、预算编制

(1)含义: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共部门收支进行测量和计划的活动(2)原则:①公开性原则:社会公布,便于公众监督

②完整性原则:所有的财政收支,反映所有的财政活动

③可靠性原则:收支数字的依据必须可靠

④性原则:编制

⑤法律性原则:法律效力(3)预算编制的依据

第一,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第二,上一公共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三,计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4)预算编制的依据 ①确保预算收入任务完成 ②支出管理和监督

③争取实现预算收支平衡或确保不突破预定的预算赤字规模 ④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管

2、决算

(1)决算是对预算结果的总结和评价(2)决算的四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第四季度

②编制阶段:各个部门按要求编制

③审查阶段:财政部门对同级政府收支总决算进行审查 ④批准阶段

第三节:公共收入管理

一、税收管理

1、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的的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方式

(2)税收有三大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收管理的要素

(1)课税对象与税率。是指对什么东西课税,即课税的目标物。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适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值

(2)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税负转嫁简单地将是对一个纳税人征收的税全部或部分的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税收归宿则是税负转嫁的终点(3)税收种类。依据课税对象性质不同,税收收入主要来自所得课税,商品(劳务)课税及财产课税

二、政府收费管理

1、概念:政府收费是指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规制某些经济行为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它是主要的非税收收入形式之一,可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缓和财政资金供求矛盾

2、特点:直接有偿性、灵活性、多元性

三、公债管理

1、公债的概念和特点

(1)公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凭借其信用举借的债务,是公共收入的又一重要形式。有三层含义:①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

②公债是公共财政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③公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

(2)与税收相比较,公债的特点: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2、公债管理过程

公债设计—→公债发行—→公债流通—→偿还

第四节:公共支出

一、购买性支出

公共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所谓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直接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公共支出

1、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政府为履行经济职能用于基本建设的税收支出,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支出以及一般政府服务支出

2、政府采购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过着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政府采购的特点:①采购资金的公共性(来自财政)②采购目标的非市场盈利性③采购行为的规范性④采购主体的特定性⑤采购活动的政策性⑥采购范围广、规模大,影响力大。

(3)原则:竞争、公开、透明、运用商业标准(4)模式:分散和集中

(5)方式: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

二、转移性支出管理

1、是指政府进行非市场性再分配,单方面拨付给受领者的支付,它不体现为政府直接对社会资源和要素的需求和消耗。

2、转移性支出管理主要分为社会保障支出管理、财政补贴管理和其他转移性支出管理。

第五节: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沿革 1、1950~1979年:计划型财政管理阶段 2、1980~1999年:计划型财政管理向公共财政管理过渡阶段 3、1999年以来 :明确导向公共财政管理阶段

二、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2、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

3、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

4、公共支出管理亟需规范

5、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三、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1、完善公共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2、加强公共收入管理,完善税收制度

3、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体制,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4、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

5、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

6、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

第九章:行政监督

第一节:概述

一、含义与特征

1、含义(1)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监督主体,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行政机关的自身的组织行为和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监察的活动(2)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一党和国家一级人民群众等包括行政机关在内作为监督的主体,依法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或,实施全面而系统的监督检查活动

2、特征:(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2)监督内容的全面性

(3)监督方式的法定性

(4)监督种类的复杂性

(5)监督利益的一致性

二、行政监督的作用

1、行政监督是依法行政的手段

2、行政监督是清廉行政的保障

3、行政监督是高效行政的措施

三、行政监督的原则

1、经常性与广泛性的原则

2、民主性与公开性的原则

3、确定性与有效性的原则

第二节:行政监督体系

一、国家监督体系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2、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一般、专门、特别监督和行政复议)

二、政党监督体系

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民主党派的监督

三、社会监督

第三节:廉政监督与行政监督

一、概述

1、含义:广义的廉政建设是指为了保证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做到清正廉洁而设置一定的前置义务,所建立的一套公开化、法制化的反腐败工程

2、当前腐败现象的表现

二、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2、标本兼治是原则: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监督机制

3、法治是保障

4、监督是关键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我国行政监督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权力机关的监督虽有权威性但操作性不强(2)司法监督中停留于事后监督

(3)政府的外部监督得到加强,而政府的内部监督乏力

2、健全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若干思考(1)健全行政监督的组织机制

要建立一个起核心作用的,能够统一组织、管理、领导和指挥全国行政监督工作的权威机构

(2)完善行政监督的心理机制

心理机制强调通过提高行政官员的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工作专业技能来确保行政监督。

第一,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第二,建立强有力的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培养社会的监督意识

第十章:行政法治

1、含义:

(1)依法而治,有法可依

(2)依法而治,有法必依,依法办事

2、行政法治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

3、当前我国现行主要行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行政立法

一、概述:

1、含义:

2、特征:

二、行政立法的种类

1、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

2、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3、执行性、补充性、自主性和试验性立法

三、行政立法的体制

四、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

1、含义

2、国务院的行政立法权限

3、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立法权限

4、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立法权限

五、行政立法的原则P313~314

第二节:行政执法

一、含义:P303

二、行政执法的种类

三、型号只能执法的生效要件

四、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效力

五、生效和失效

第三节:行政司法与行政诉讼

一、行政司法

1、含义: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处理特定民事争议或行政争议的行为。——即行政机关履行类似司法机关的功能

2、行政司法的方式

(1)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注意: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满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2)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调解

二、行政诉讼

1、含义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诉请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裁判的诉讼制度

传统公共行政 篇10

1.1 默顿关于官僚制反功能的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他认为:官僚制很容易导致“训练造成的无能”,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不适当地起作用或在其他方面存在着盲点,在训练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虽然过去运用得很成功,但是“在一种已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适当的反应”。官僚制的效率只是针对例行事务,一旦特殊事情发生,既定条件改变,便反应迟钝,用伯克的话来说:“当人们正在适应一种不适应性时,他们可能不适应”,而默顿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官僚制要求遵守规定本身倾向于转化为绝对的事情,而那些制定规定的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情况有碍于迅速适应特殊条件。其次,官僚制组织对纪律的高度依赖,这就要求官员必须遵从各种规章制度,以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纪律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即有可能使得官员的情感从组织的“目标”转移到组织规则要求的某些行为细节上,坚持这些规则的要求最初被看成一种手段,但是渐渐地会转变成目的本身,把实现目的的手段变成目的本身。工具价值成了最终价值,目的的重要性被手段取代。官僚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容易形成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而在这种组织中发展起来的集体精神和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现象,他们常常使全体人员保护他们牢固的防守的利益,而不为顾客和选举产生的上级官员提供帮助。官僚制中也过分强调组织关系的非人格化。这很容易造成官僚与公众的冲突,因为官员在执行事务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忽略个别特殊的情况,漠视公众的需求。

1.2 布劳关于官僚制反功能的研究

布劳是默顿的学生,作为其学生布劳沿袭了默顿对官僚制反功能的分析,他认为:官僚制的反功能在于其过于刚性,而使其无法回应环境的变化,从而阻碍组织的发展。官僚制的保守主义是对创新的抵制,而且他还认为官僚制能够固化甚至强调社会阶级裂痕的倾向。因此布劳将官僚制的反功能总结为效率低下,保守、不利于创新,固化社会阶层的差别等。

1.3 沃尔·本尼斯关于官僚制反功能的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理论家本尼斯对官僚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而且给官僚制宣判了死刑,他认为官僚制在“内适应”与“外适应”两方面都无力应对,认为官僚制的反功能主要有,第一,官僚制理论所提倡的理性化与制度化与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求的民主与自由是相悖的;第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的那种传统的履行职能的方式已经无法与环境变化对政府职能要求相适应;第三,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官僚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第四,官僚制组织强调的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要求建立文化多元、主体交往与公共哲学基础上的交往实践是格格不入,所以现代官僚制在“内适应”与“外适应”上会出现一种足以致命的症状。

因此自从默顿开创了官僚制的反功能研究先河后,布劳、本尼斯对官僚制反功能进一步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最终构建了官僚制的反功能理论,这也为后来的官僚制反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2 中国官僚制反功能的主要表现

笔者认为我国官僚制反功能主要体现在:首先,官僚制组织内部也容易形成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并且其组织成员会依靠其权力极力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去为民众服务,这与公共行政要求政府应由权力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确立民本行政理念相违背了。而且这种利益集团也容易对改革造成抵制,从而加大官僚制体制改革的难度。其次,官僚制使得权力过度膨胀,造成民主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美国的行政学大师沃尔多在《行政国家》中提出:在追求管理效率和效益的过程中,不断壮大的国家官僚机器完全有可能会侵蚀民主,最终成为不受欢迎的权力机构。既然中国的官僚制具有如此的反功能,那么是否应该摒弃?理论上来说是要摒弃官僚制,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这又为官僚制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并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传统官僚体制的某些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整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得到改变,从而使“官僚制同构”现象有所松动,总体而言,传统官僚体制对我国的影响仍然存在。公共行政学大师罗伯特·达尔在《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一书中曾提到:“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以后才可以判定。”那么类似地,对于一个国家是采取抑或摒弃某种行政理论,只有对自身的行政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之后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我国具有特殊的行政生态环境,因此在宏观分析中国行政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再做判定才是最客观的,而中国的官僚制是否应该摒弃,也应当根据具体的国情进行不断的完善。

至于我国的官僚制反功能的原因:不仅仅是官僚制本身的问题,官僚制本身是好的,只是中国的官僚制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官僚制改革属于行政体制方面,但是其根源是政治体制的问题。其次我国官僚制缺乏民众的监督使得官僚制的不足与缺点突出,官僚制排斥民主,忽视公民的参与,另外行政人员只是对职位负责并最终导致目标替代,将官僚制这种行为及其规则这种手段置于其目标之上,即“工具主义的价值观盛行于整个社会,而使可能的手段超越于对目的的坚持”,这种形式主义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压抑公民的个性,显然,这些都是由于官僚制缺乏民众的参与而引致的。

3 官僚制反功能研究对中国公共行政改革启示

(1)公共行政改革过程中要体现民主,公平。早期的公共行政学者们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主张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将价值与工具进行分开研究,威尔逊与古德诺完成了这历史性的第一步,而后韦伯、泰罗及法约尔则分别从社会和管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初步地形成了工具理性化强调的官僚制的理论逻辑体系。这里所说的工具理性则是不涉及价值问题的,它强调理性,追求高效。官僚制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将工具理性发挥到了极致。官僚制仅仅是关注效率至上,过于强调非人格化,忽视对人性的追求,因此这是其反功能最主要的体现,公共行政价值要求在效率至上更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民主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社会公平”的观点。其次公共行政改革要体现民主,强调民众的参与,正如竺乾威教授所说:新公共管理以及新公共服务等改革思潮,一方面是离不开官僚制所依附的组织形态,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改革又对传统的官僚制行政有所超越,除考虑政治法律标准之外还考虑到了经济和社会标准,将责任的焦点由规则的履行深化到了对公众的回应,公民的参与不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目的。而在我国的行政改革中一直也强调公民的参与,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公民参与最终是流于形式,因此中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应当要体现公民的参与,体现民主和公平。

(2)公共行政改革从何着手?政治体制改革抑或行政体制改革?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官僚制的反功能归根结底是政治体制的问题,而公共行政改革却又是与行政体制改革直接并息息相关的,如何使得官僚制组织服从政治控制,使其行使正当的职能,需要对政府制度和行政体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促进其共同发展,这才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一个关键点。因此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也就是官僚制所强调的法治精神:将规则、法律以及程序作为所有行政行为的一个基本依据,应当严格地按照法律要求办事。首先要求树立良好的行政法治观念,进一步完善行政法治的程序与规范,加强法治监督,积极推动以法治为基础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其次要消除传统行政的潜规则,如我们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情—面子—关系网”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要强化正式制度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因此官僚制体制的改革的重点在于政治制度的改革,政治改革改好了,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了,公共行政的改革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3)公共行政改革的方式与目的?从根本上来看,我国的公共行政组织实质上还是一种官僚制结构,改革方式不应该是对官僚制彻底的摒除,而是对其运作方式以及流程的一种改造。尽管新公共管理的改革者或倡导者都声称要将传统公共行政基础的官僚制取而代之,并且很多学者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也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但是他们建构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和理念的组织上的承担者却依然是官僚制组织,因此这种官僚制组织的优点是不可忽视的。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目标是以构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包含高效,民主,法治等等一系列目标体系。但是官僚制强调效率,这就与我国改革的目标有明显的冲突。新公共行政学倡导公共行政学在关注效率的同时,同时要兼顾社会公平。因此我国在改革中将效率、民主、公平正义等确定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

[2]Jay M.Shafritz and Albert C.Hyde: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A].4th ed.Harcourt Brace&Company,1997.

[3]李智.论官僚制的反功能[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4):42.

[4]Warren G.Bennis,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Fate of Bureaucracy,1996.

[5][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英]戴维·毕瑟姆.官僚制[M].韩志明,张毅,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母亲对我的影响下一篇: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