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联合手术十篇

2024-07-05

白内障联合手术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42眼,其中男20例22眼,女18例20眼;年龄最小40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3.8岁;右眼22眼,左眼20眼;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8例32眼,其中开角型青光眼12例13眼,闭角型青光眼16例19眼;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10例10眼。术前视力光感~0.5,眼压17.25~35.82mm Hg,术前经全身及局部使用降眼压药,25眼术前恢复正常水平,晶体皮质核硬度Ⅱ~Ⅴ级,术前经A超测量眼轴及角膜曲率计测半径,应用SRK-Ⅱ回归公式计算出人工晶体度数。

1.2 手术方式

手术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2 m L作球后浸润麻醉,贴眼科专用贴膜,撑开眼睑,林格氏液冲洗结膜囊,11-1点方位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烧灼止血,距角膜缘后3 mm作5.5 mm×3 mm的板层巩膜瓣(厚约半层巩膜)至透明角膜内1mm,3点,10点角膜缘穿刺切口,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作晶体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或开罐式截囊,充分水分离及分层,使核缩小,旋核于前房,核上,下注射透明质酸钠保护角膜及浮核并使之与后囊分离,穿刺并扩大内切口至核能娩出,注水式晶状体匙托起晶体核并娩出,3点方位插入前房维持器,形成前房,冲洗并抽吸残余皮质,必要时位置互换,直至皮质抽吸干净,拔出针头,囊袋内再次注入透明质酸钠,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卡米可林缩瞳,再次注入透明质酸钠于前房内,于巩膜瓣下作1 mm×1.5 mm小梁切除。相应用处作虹膜根部切除,置换出透明质酸钠,隧道切口巩膜瓣10~0尼龙线缝合2针,自侧切口注入平衡盐液形成前房并观察隧道口房水渗漏情况,视情况调整缝线,球结膜原位连续缝合,结膜囊内涂碘必特殊眼膏,术毕。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角膜水肿者用高渗氯化钠点眼,眼压高者给予噻吗心胺眼液,必要时可用乙酰唑胺及甘露醇1~2 d。术后随访4个月~3年,平均13个月。

2 结果

2.1 视力,见表1。

注:n=84,χ2=23.26,P<0.005,术前术后视力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2 眼压,见表2

注:术后眼压>20mmHg 6眼,经每日点噻吗心胺眼液及口服乙酰唑胺片,眼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n=84>40χ2=7.42 P<0.01。两组处理有统计意义。

2.3 滤过泡[1]

Ⅰ型(微囊状泡)26眼。Ⅱ型(平坦弥散泡)13眼,Ⅲ型(瘢痕泡)1眼Ⅳ型(包裹囊状泡)2眼。Ⅰ+Ⅱ型,为功能性滤过泡共39眼,占90.5%。

2.4 并发症

角膜水肿,内皮皱折3例用4%氯化钠点眼,术后4~7 d消退;前房浅2例,经对症治疗后恢复;前房积血1例,经对症治疗,积血吸收;瞳孔不规则,见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无特殊处理;后发障4例,3例行激光截囊。

3 讨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临床常见老年病,待病程进行致一定程度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当前大多眼科医师认为将以上两种眼病给予一次手术比分别各做一次手术效果要好,因为单独先做白内障手术,则术后青光眼问题不仅没解决,反而造成下次青光眼手术的困难和影响降压效果。相反,如单独先做青光眼手术,则以后做白内障手术时招致滤过泡的消失,从而导致房水引流中断而使眼压升高[2]。早期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采用大切口,组织损伤重,角膜散光大,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易致滤过口阻塞,眼压难以控制,随着显微技术的提高,开展小切口小梁切除联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以下优点[3]:(1)隧道切口小,减少了角膜散光及瘢痕形成。(2)组织损伤小,缝线少有利于滤过泡的长期保持。(3)Schlemm管投影清,易于准确定位。(4)辅助切口可以在手术台检查滤过情况,恢复正常前房。基于以上优点,该术术后眼压满意并发症少。42眼眼压控制在20 mm Hg以下36例占85.7%,其余6例眼压经局部用药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视力大于0.25者34眼占83.3%,大于0.5者10眼占23.8%,一次手术就达到了控制眼压和提高视力的双重目的。术后视力差者均为就诊较晚,视神经已受到损害,为不可逆盲,其中4例就是以头痛,呕吐为症状,经内科治疗不见好转而转诊。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基本原理是白内障摘除术可解除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晶体因素[4],晶状体摘出可以明显加深前房深度,恢复部分小梁功能,减少房水排出阻力,同时消除了虹膜与晶体接触,减少了瞳孔阻滞[5],使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该手术不需其他特殊设备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总之该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和恢复有用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节约医疗费用,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理想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FU P.The attendance and reestablish of functionality filtration bleb after trabeculectomy[J].Ophthalmology in China,2006,15(2):9396.Chinese

[2]LI FM.System of Ophthalmology[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7:16641665.Chinese

[3]FENG QG,DING KX,YAN ZH,et al.Analysis of visual acuity and corneal astigmatism following catara surgery with three dif-ferent incision[J].Journal of Injurie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of the Eye with Ophthalmic Surgeries,2000,22(2):136137.Chinese

[4]GE J,GUO Y,LIU YZ,et al.Preliminary clinical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 by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foldable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01,37(5):355358.Chi-nese

白内障联合手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51例, 共54眼进行研究, 其中男性为24例 (26眼) , 女性为27例 (28眼) ;年龄分布为 (58.6±15.7) 岁, 最大年龄为79岁, 最小年龄为41岁。所有研究人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愿意参见本次研究。

1.2 手术前准备

所有研究人群在手术前均进行药物控制眼压准备, 将手术人群的眼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同时应在手术开始前30min使用甘露醇静脉注射配合醋氮酰胺口服治疗。同时应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 尽量保持镇静, 对瞳孔应选择散大处理。

1.3 手术方法

手术前采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进行巩膜上腔麻醉, 作以上穹窿部为基地的结膜瓣, 在距角巩膜上缘大约2.5mm作切口, 大小为2.5~6mm为适宜, 分离板层至角膜缘内部0.5mm处, 在前房内注入黏弹剂等以充分进行水分离, 挽出晶状体核。若晶状体核较大时应分离后再挽出。吸净晶状体皮质, 注入黏弹剂, 同时放置人工晶状体。进行虹膜部切除术, 缝合结膜瓣。手术后使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进行维持治疗, 并进行随访记录治疗情况。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分析

研究人群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主要分布为0.5~1.0之间, 为34例, 占63.0%, 见表1。

2.2 研究人群手术后眼压情况分析

研究人群手术后眼压恢复情况可见<20.55mmHg患者为48例, 占88.9%, >20.55mmHg患者为6例, 占11.1%, 所有眼压较高患者使用噻吗心安滴眼液后均控制在正常眼压范围内, 见表2。

2.3 研究人群术后滤过泡分析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观察, 按照国际通用滤过泡分型标准, 即为Kronfeld[2], 主要将滤过泡分为4个型, 分别为Ⅰ型即为微小囊型, Ⅱ型即为弥漫扁平型、Ⅲ型即为缺如型和Ⅳ型为包囊型。其中Ⅰ, Ⅱ型为功能性滤过泡, Ⅲ、Ⅳ型为非功能性滤过泡。本研究显示手术后Ⅰ型为11例, 占20.4%, Ⅱ型为35例, 占64.8%和Ⅲ型为8例, 占14.8%, 见表3。

2.4 研究人群手术并发症情况分析

研究人群在手术后1天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浑浊, 经对症治疗, 均恢复正常。研究人群中有4例患者出现前房积血, 在手术后4d经自身吸收消失。

3 讨论

白内障和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 其中白内障即为晶状体混浊称。由于晶状体老化、遗传因素、代谢异常、外伤因素、辐射引起、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晶状体囊膜损伤, 使晶状体渗透性逐渐增加, 严重时丧失屏障作用, 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 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 形成混浊。白内障分型主要为分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白内障性。而青光眼也是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严重、可致患者失明的常见临床眼科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水平而造成的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损伤, 其后果科引起患者视神经萎缩、视野减少、视物模糊和失明等, 由于其急性发作期24~48h即可完全失明。故对青光眼的治疗应加强重视[3]。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和现代囊外术的普及, 手术方法不断变化。近年来, 由于微创手术的兴起, 大切口手术逐渐被小切口手术所替代, 超声乳化手术是小切口手术的代表, 但由于所需设备昂贵, 患者需承受较高的医药费, 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但传统的囊外摘出由于切口较大, 且需缝合伤口, 术后恢复时间长及散光较大。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 由于采用巩膜隧道切口, 伤口具有自闭性, 一般不需缝合, 术后散光较小, 早期就能恢复视力, 且避免了超声乳化术中超声能量对眼内组织的损伤。有报道显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与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由于不需高贵设备, 基层医院都能开展, 患者不需支付昂贵的手术费, 且手术者学习曲线较短, 较易掌握手术方法。术中摒弃了传统板层巩膜瓣的制作, 改用巩膜隧道切口, 手术切口设计为反眉弓-三角形巩膜瓣, 使白内障切口与小梁切除术的巩膜瓣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隧道内切除小梁组织, 有利于术后滤过泡的形成。本研究显示研究人群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主要分布为0.5~1.0之间, 为34例, 占63.0%, 研究人群在手术后1d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浑浊, 经对症治疗, 均恢复正常。研究人群中有4例患者出现前房积血, 在手术后4d经自身吸收消失.可见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疗效较好, 应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裴重刚, 周艳, 邵毅, 等.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应用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 (7) :1365~1367.

[2]熊小玲, 蒋幼芹, 吴振中.氟尿嘧啶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的临床效果[J].中华眼科杂志, 1993, 29 (2) :86~89.

白内障联合手术 篇3

【关键词】 传统手术;联合手术;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60-01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类型,两类疾病的分期手术是较为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然而,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两种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联合手术治疗技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临床实验分别使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现对临床实验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实验对象,共120只眼,男性53例,女性4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2岁至7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7±1.2)岁,右眼56例,左眼44例。其中,白内障合并青光眼59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41例。Ⅰ级核14只眼,Ⅱ级核33只眼,Ⅲ级核45只眼,Ⅳ级核28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并保证两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即分期手术治疗,具体实施方法为:首先实施单纯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待患者白内障症状发展至较为严重的程度后,再实施白内障切除手术[1]。

实验组接受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通过烧灼进行止血处理,并将穹窿作为结膜瓣基底,以眼角膜为基底,行厚度为50%的板层状梯形结膜瓣,向前分离到巩缘内侧1至2mm处,并穿刺入前房。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将核后娩核打开,吸注皮质,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部,并在囊袋和前房中注入黏弹剂。将隧道角膜处的小梁组织切除,同时周边切除虹膜,缝合巩膜瓣顶角,将结膜瓣热灼黏合。手术完成后,连续1周常规应用地塞米松、脱贫酰胺和妥布霉素等进行扩瞳和抗感染治疗[2]。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眼压控制和视力恢复情况,以及炎性无菌性反应、前房出血和角膜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眼压控制在10mmHg至20mmHg之间为良好,21mmHg以上为控制不良;光感提高0.1以上为视力显著恢复[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手术治疗后,对患者实施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49例患者眼压得到良好控制,控制率为98%,46例患者视力得到显著恢复,恢复率为92%。11例患者发生炎性无菌性反应,5例患者发生前房出血,15例患者发生角膜水肿;对照组46例患者眼压得到良好控制,控制率为92%,43例患者视力得到显著恢复,恢复率为86%。12例患者发生炎性无菌性反应,5例患者发生前房出血,16例患者发生角膜水肿。两组患者眼压控制效果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视力恢复情况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本次临床实验使用囊外小切口白内障切除手术技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散光的发生几率,且手术和住院费用也显著低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手术,能够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而,具有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尤其对于广大的基层医疗单位,更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首选临床治疗方法。现阶段,由于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尚无统一结论,因此,患者术后会有一定发生视力恢复不稳定的几率。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是由缺血和机械压迫共同造成的,一种是神经变性疾病,属于视神经节细胞触突和调亡变性。

综上所述,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眼压,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较好,且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小。同时,联合手术治疗能够减小患者的手术痛苦,且治疗费用更低,治疗时间更短,并能够降低术后散光的发生几率,因而是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 龙克立.两种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1,36(6):101-102.

[2] 郭建立.两种不同方法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5):159-160.

白内障手术协议 篇4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的致盲眼病,复明的唯一方法是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最好的白内障复明方法之一,具有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优点,其安全性较以往各种手术方式均有明显高,但作为一种手术,术中、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手术并发症及风险:并发症是指伴随手术出现的不良情况,白内障手术存在多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这些并发症中大多数可以恢复并且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部分并发症对手术效果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个别并发症极为严重,如眼内感染、驱逐性出血等,可能导致最后无法复明甚至眼球毁损摘除眼球,如诱发心脑等重要器官变化可能危及生命,但这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很低的,处理这类并发症一般用药物、激光甚至再次手术等,那时费用较高。主要并发症有:

1、术后炎症反应

2、出血

3、手术区及邻近组织损伤等

4、切口灼伤、切口愈合不良等

5、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6、术中后囊破裂、晶体悬韧带断离、玻璃体等眼内容物脱出等

7、白内障残留、再次手术的可能

8、人工晶体脱位、夹持、反应或不能植入

9、眼内细菌等微生物感染

10、虹膜损伤、嵌顿、粘连、瞳孔变形、移位等

11、继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12、视网膜病变(如黄斑囊样水肿等量齐观、脱离等)

13、后发性白内障

14、术后双眼配合障碍影响工作生活

15、诱发或并发全身病发作,如心脏病、脑血管病等,麻醉意外、眼心反射、术中、术后药物副作用等到

16、其它并发症及意外情况

手术效果: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确保达到什么水平,术前也无法准确推测术后视力。患者原有的白内障以外的疾病(如眼底病等)可能导致术后视力不良,这些眼病在术前常不能被发现。

后发性白内障: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可引起术后视力逐渐下降,需做激光治疗或手术

术后屈光度、调节及眼视;手术前经过测量,选择不同的人工晶体,基本上可以控制术后的屈光状态(度数),但由于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术后实际度数可能与预测度数存在一定差距,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采取小切口,手术引起的散光较其它手术方式小,但散光变化不可避免,人工晶体眼无调节能力,看远看近不能控制,以上情况配戴眼镜可得到一定程度弥补。由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原有屈光不正、隐斜、眼结构的个体差异等量齐观术后双眼配合可能发生障碍,引起不适,影响工作生活,个别患者长期不能适应。

白内障联合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5 月至2015 年8 月来我院眼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85 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93 例与对照组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 92 例。其中, 观察组中共137 只眼患白内障, 男43 例59 眼, 女50 例78 眼;年龄56~81 岁, 平均 (61.24±3.12) 岁;患者病程0.5~11 年, 平均 (3.94±0.72) 年;根据LOCS Ⅱ晶状体混浊分类标准对患者的晶体核硬度进行分级后, 患者核硬度均在Ⅲ~Ⅴ级。对照组中共有142 只眼患白内障, 男40 例62 眼, 女52 例80 眼;年龄58~79 岁, 平均 (63.04±3.06) 岁;患者病程0.5~10 年, 平均 (4.01±0.69) 年;根据LOCS Ⅱ晶状体混浊分类标准对患者的晶体核硬度进行分级后, 患者核硬度均在Ⅱ~Ⅲ级。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 术前先给予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为患眼散瞳, 采用2% 的利多卡因对球周进行表面麻醉, 再轻压眼球3~5 min以降低眼压, 软化眼球;术中要从上方角膜缘开始, 以穹窿为基底将球结膜剪开, 并迅速给予烧灼止血, 然后在其角膜缘后约2 cm处用巩膜隧道刀将患者的半层巩膜切开, 其刀口长度6~7 cm, 再向内做巩膜隧道至透明角膜内约1 cm, 然后将粘弹剂注射入前房, 9 点方位处的角膜缘做一约1 cm的穿刺作为手术的辅助切口, 并用自制而成的作截囊针状的连续撕囊, 常规进行核皮质的水分离的同时, 再次用巩膜隧道刀将其巩膜隧道的切口扩大, 直至大于内口方可停止, 将晶状体核旋至房前, 根据患者晶状体核的大小进行手法劈核, 一般将其劈至2~3 块, 再用晶体圈将晶状体核从晶状体内核的下方缓慢地托出切口, 将残余皮质及粘弹剂用吸引针清理干净后, 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 仔细检查其切口有无渗漏, 若有渗漏则将切口用1~3 针进行缝合, 若不存在渗漏, 则无需缝合, 然后将结膜归为后进行电凝;将妥布霉素及地塞米松等在球结膜下进行注射, 并为患者戴上眼罩, 预防感染。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 其术前的处理措施及巩膜切口与观察组患者一致, 但是其晶状体核是通过原位超声乳化吸出, 非手法取核, 在清除皮质时要将巩膜隧道切口扩大约5.5 cm, 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后, 将残余皮质及粘弹剂用吸引针清理干净, 并仔细检查其巩膜处的切口是否密闭, 注意预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对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有无改善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稍优于对照组患者,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与术前比较, 对照组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数、细胞密度及六角型细胞所占比例等角膜细胞改善情况均显著低于观察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白内障是导致中老年患者的行动不便的重要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 应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的超声乳化技术, 被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但超声乳化手术适用于LOCS Ⅱ晶状体混浊分类标准中Ⅰ ~ Ⅲ级的硬核, 但对于Ⅳ、Ⅴ级的患者并不适用, 因为在乳化过程中由于时间延长或能量提高等原因, 术中极易导致患者的眼内组织发生损伤;另一方面, 超声乳化技术不仅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而且超声乳化器材价格昂贵, 不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较超声乳化手术,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不仅对患者眼组织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 安全性更高, 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节约治疗费用, 最重要的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不受患者晶状体核硬度的影响, 另外,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还具有切口自闭性好, 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稳定性高等优点, 适用人群更为广泛, 比较容易在基层医院中开展。本研究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比较发现,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术前、术后比较患者改善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一研究结果与史天禹[3]、郑开兰[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超声乳化手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各有其优势, 但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更容易在医院中开展, 其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等优势更易被患者接受;而超声乳化手术随限制较多, 但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善作用显著, 因此, 临床治疗白内障应根据医院条件、患者疾病状况及接受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佳术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手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为白内障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和依据。方法 将185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93例与对照组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 92例,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预后均良好, 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术前的角膜内皮细胞数、细胞密度及六角型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超声乳化手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不仅更安全可靠, 简单易行, 而且还能够节约费用,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手术

参考文献

[1]王晓华, 张新, 蒋渝.小切口劈核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 2009, 30 (6) :855-857.

[2]费玉喜, 张志娟, 吴春松, 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 2013, 13 (2) :34-36.

[3]史天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 2015, 24 (2) :348-349.

白内障的预防及手术护理 篇6

1 老年性白内障的预防措施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明了。平时保养眼睛, 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不少老年人眼睛仍晶莹明亮, 晶状体的变化仅为密度增强, 核变硬并没有片状或块状混浊, 视力也在正常范围内。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适当增加营养

多吃水果、蔬菜等维生素量多的食物, 防止紫外线的照射, 太阳光强烈时出门可戴防紫外线的墨镜, 经常用些对晶体代谢有益的眼药或口服药物。对患有糖尿病或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 及早控制。

1.2 平时注意保养眼睛

看书、写字、看电视时间应适当控制, 复隔1~2h到户外活动让眼睛休息一会儿, 不在暗处看书。如有远视、近视或散光等属光不正现象, 应到医院检查验光或到正规专业眼镜店, 配戴合适的眼镜, 以避免发生眼疲劳症。切忌随便到小摊上或不正规的眼镜店里, 不经过正确验光, 胡乱买一副眼镜戴上, 这将对眼睛带来损害。

1.3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 性格开朗, 休息与运动应合理安排。

1.4 合理安排饮食

每日三餐保证除足够的营养外, 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 少吃油腻、过咸的食物, 忌烟酒, 避免暴饮暴食。

2 老年性白内障进行手术的时机

需要根据病人的综合情况考虑, 如晶状体混浊程度、视力情况、病人全身情况、病人工作性质、对视力的要求等。过去老年性白内障要等到光合成熟, 看不到东西时才能做手术, 尤其是以前做的白内障冷冻摘除 (囊内摘除) , 只有在晶状体完全混浊后才是手术最佳时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白内障手术方法有了质的飞跃。眼科手术进展、人工晶体问世、手术技巧不断改进, 目前已采取用了现代显微囊外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此手术安全, 成功率高。因此, 不一定要等到光混浊才动手术。一般来说, 在病人感到工作和生活有困难, 阅读不方便, 视力在0.2以下, 不能用镜片矫正时即可考虑手术。对于工作性质对视力要求高或生活处理发生困难者, 即使白内障并未成熟, 视力在0.4左右, 也可提前进行手术。

3 老年性白内障术前准备

白内障手术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要配合医生做好一系列眼部和全身检查外, 还要做好身心的调整。让病人及家属充分了解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配合医生治疗。术前病人要注意休息, 调整饮食, 戒烟戒酒, 有全身性疾病的病人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 将血压、血糖、心脑血管指标等调整到最佳状况, 术前常规点抗菌素眼药水。术前可正常饮食, 但不宜过饱。

4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后注意事项

现在白内障囊除手术十分精细, 切口缝合也很严密, 手术后能正确护理, 并发症应很少。手术后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病人不要用力挤眼, 避免剧烈活动, 有咳嗽或呕吐者, 要服用镇咳或止吐药。术后病人平卧, 尽可能放松头部, 避免过多活动头部, 自然呼吸, 不要用力憋气或打喷嚏。吃饭、大小便可起床, 但动作要缓慢些, 尽量少低头。术后手术眼一般无疼痛, 如有明显疼痛, 应注意有无眼内感染、眼压升高、前房积血等, 应请医生检查并做相应的处理。手术眼需要加金属或塑料保护眼罩, 以避免误伤手术眼, 每日换药一次。注意术眼有无分泌物、创口有无渗出、缝线剪脱等。老年性白内障病人都年老体弱, 全身合并有多种疾病, 需要用适当药治疗, 必要时请专科医生协助治疗。术后3天内不吃难以咀嚼和过硬的食物, 不吃刺激性食物, 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每日排便1次的习惯。

5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矫正

白内障手术摘除后等于摘除了一个高度的凸透镜, 如要矫正视力, 需另加一个高度数凸镜。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三种方法: (1) 配戴眼镜: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但存在着许多光学缺点, 病人戴此种白内障眼镜需要一个阶段适应期, 这种也不适合只接受一眼白内障手术的病人, 它会造成复视、头晕、昏眩等现象。因此目前临床上已很少使用。 (2) 朽戴角膜接触镜 (隐形眼镜) :它能有很好的周边视力, 虽然影响放大约7%左右, 但病人不易察觉, 它适合单眼白内障病人, 但朽戴隐形眼镜, 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每日需清洗以防止因镜片污垢而造成角膜及结膜, 而且经常戴上取出较为麻烦。若有干眼症或双手动作不灵巧的病人不适合戴。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为年岁高者, 所以不易接受。 (3) 植入人工晶体:将高分子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通过手术植入眼球内, 取代原先混浊而被摘除晶状体。因为它植入在眼球里面原来晶状体体解剖位置上, 术后可以有非常好的视力, 不需要再戴眼镜。对一个老年人来说每天早晨能看清周围的景象, 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所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属光度数, 都必须通过高度精密仪器测出患眼的眼球轴长度, 角膜曲率仪测量出角膜的曲率, 然后输入电脑计算出人工晶状体准确的度数, 一般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手术手如还有低度近视、远视或散光度数, 3个月后再验光配镜以得到最佳视力。

6 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注意事项

白内障手术与血糖关系的探讨 篇7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血糖

我们都知道外科手术的类型及大小与糖尿病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眼科白内障的手术与血糖的关系报道较少, 为了对白内障手术对血糖应激性的反应进行探讨分析, 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和正常群体对手术的应激性反应的存在的差异进行了解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来自我院的20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90例, 女110例;年龄4~87岁, 其中16例患者年龄在4~20岁, 50例患者年龄在21~50岁, 80例患者年龄在51~70岁, 54例患者的年龄在71~87岁。其中老年性的白内障130例, 149眼, 其中有5例患者同期行双眼白内障手术, 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26例, 41例患者为外伤性白内障, 29例患者为先天性白内障。其中30例患者进行晶体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78例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 75例患者单纯的进行白内障的摘除手术, 10例患者进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2例患者进行角膜移植和人工晶体植入, 5例患者进行小梁切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1.2 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第一天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空腹血糖。血糖的正常值为3.89~6.11mmol/L。根据患者测定的血糖结果划分为A、B、C三组进行比较。A组的患者在手术前血糖正常没有糖尿病的症状有150例, 手术后对患者的全身进行局部使用激素。B组的患者30例为手术前糖耐量异常, 手术后对患者的全身不采用激素。C组的患者进过检查空腹血糖异常, 经过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20例, 患者手术后全身不适用激素。

2 结果

其中正常组的150例患者经过白内障手术后血糖应激性升高的有90例 (60%) , 平均升高1.89mmol/L, 其中60例患者的血糖升高>6.11mmol/L, 升幅为0.21~16.20mmol/L, 平均为2.56mmol/L。与手术前比升高但是<6.11mmol/L的患者30例, 平均升高为0.3mmol/L。其中由于药物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患者20例, 患者的血糖>7.5mmol/L, 2例患者糖尿病合并轻度酮症酸中毒。38例患者手术后的血糖下降但是不低于3.89mmol/L, 下降幅度平均为0.4mmol/L。在B组的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中15例患者的血糖应激性升高, 占50%。升高的幅度为1.20~3.78mmol/L, 平均升高为1.54mmol/L。其中15例患者的血糖下降, 下降的幅度为1.08~2.10mmol/L, 平均为1.63mmol/L。其中C组 (糖尿病组的20例患者) 中15例患者在手术后的血糖升高, 升高的幅度为0.42~11.19mmol/L, 5例患者的血糖下降, 下降的幅度在1.32~1.45mmol/L, 平均下降的幅度为1.35mmol/L.其中3例患者糖尿病性轻度的酮症酸中毒。

3 讨论

白内障手术与血糖有着一定的关系。患者机体的应激因素包括, 麻醉、焦虑和手术, 血糖与手术的大小和类型也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甲状腺手术、骨折手术和腹腔手术都是更大的应激因素, 一般手术能够导致血糖升高20%左右。如果手术更大的话能够导致血糖上升到70%以上。在本组的患者手术中200例患者应激升高的120例患者占60%, 平均血糖上升为2.23mmol/L。手术的刺激和手术后全身使用激素对没有症状的糖尿病的患者是潜在的危险[1]。而糖尿病的患者要比正常群体对白内障手术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大。正常组的150例患者经过白内障手术后血糖应激性升高的有90例 (60%) , 平均升高1.89mmol/L。C组 (糖尿病组的20例患者) 中15例患者在手术后的血糖升高, 升高的幅度为0.42~11.19mmol/L。两组患者经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1。C组的患者由于患有糖尿病所以经过手术的刺激就会导致患者的血糖处于更高的水平。并且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等。手术后需要经过严密的观察和监测才能防止并发症和消除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有专家指出, 如果严重的应激情况或者治疗不当就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也是患者的主要的危险因素[2]。

总之, 白内障手术对于正常群体和糖尿患者都会造成应激性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更加显著, 手术上如果使用激素就会诱发无症状糖尿病转变为临床糖尿病。为了预防糖尿病和并发症, 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做血糖和肾功能的检查, 患者手术之后应该尽量的全身不适用激素, 患者要借助于饮食和心理调节。

参考文献

[1]Congdon NG, Friedman DS, Lietman T.Important causes of visuaimpairment in the world tody[J].JAMA, 2008, 290 (15) :2505-2670.

白内障不必成熟才手术 篇8

白内障不可怕

老年人白内障的发生率高,由于过去医疗条件的限制,白内障持续发展会致盲,一些老年人总觉得患上白内障就是大病。其实白内障并不可怕,它是人体老化的一个必然过程,就如同人老了长皱纹一样。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的达8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达到90%以上。

许多老年白内障患者就诊时间太晚,或者确诊后迟迟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甚至由于视力不佳,跌倒摔伤,因此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白内障吃药无效

一些老年人患上白内障后听信广告,用药物盲目治疗。临床研究表明,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真正解决白内障的问题,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老年人要正确认识白内障,不要花冤枉钱,擅自用药,反而容易导致病情变复杂。

虽然吃药对治疗无效,但是健康的饮食、心理,可以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这是因为白内障是人体老化的过程,心态年轻,常吃蔬果可以延缓身体的衰老,对眼睛的作用也一样。另外,紫外线也是导致白内障的发病原因之一,避免暴晒,是保护眼睛的重要方面。晴朗天气下,白天户外活动可戴太阳镜阻隔紫外线。

手术宜早不宜迟

何时做手术最好?不少白内障患者至今仍固守他们年轻时所见所闻。认为白内障必须等到成熟了,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其实,这种观念的产生是由于以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限制,随着近年来超声乳化手术方法的出现,已经突破了这种限制白内障不必等到成熟后再手术。

一般从发现白内障到其完全成熟需要5~20年的时间,等到成熟后再手术,往往患者视力持续下降,中间要有很多年的时间忍受低视力的痛苦且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一些老年患者已经发生了糖尿病、心脏病等全身疾病,此时进行白内障手术,难度会增加。另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本身就容易造成眼底的病变,白内障会影响眼底的检查,使医生不容易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因此,患者选择手术时机应该以自身需要为前,提,宜早不宜迟。

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 篇9

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在鹤岗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05例。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60例, 外伤性白内障患者32例,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例, 并发性白内障5例。术前平均视力0.05~0.5, 术后平均视力0.8~1.2.随诊3~10个月。

2 术前及术后治疗

术前3~5 d局部滴抗生素滴眼液, 对于精神紧张患者, 术前一日晚睡前口服地西泮5~10 ml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并能安睡。术前2 h使用散瞳, 1次/0.5 h, 共3次。对于眼压高患者, 术前使用高渗剂。术后从第2天开始局部滴抗生素及激素眼药水, 根据眼压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高渗剂或碳酸酐酶抑制剂等降眼压药物[1], 使用托吡卡胺眼药水活动瞳孔, 防止粘连, 对于虹膜炎症反应较重的患者术后给予妥布霉素1 ml加地塞米松5 mg术眼球结膜下注射, 1次/d[2]。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白内障这种常见眼病, 并了解超乳这种术式的先进性。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使其树立信心, 配合手术。向患者解释本手术的特点及术前、术中的准备和术后护理, 做到心理有数, 合理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眼科手术是较精细, 手术过程要求患者眼位保持不动。手术过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适或稍痛感, 因此术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交代, 使患者做好思想准备, 尽量配合治疗。

3.2 瞳孔准备

超乳手术要求患者散瞳。散瞳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关既往全身及眼部病史。散瞳可诱发闭角型青光眼, 散瞳药物对心律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应了解闭角型青光眼、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病史, 如有以上病史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每次点药后应压迫泪囊区。本组患者均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3.2 其他护理

保持正常生活起居, 避免因激动出现并发症;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服通便药或行肥皂灌肠, 防止术后因便结引起眼部充血, 出血。术前眼部作局部皮肤清洁处理, 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4 术中护理

手术开始前给术眼点表面麻醉剂 (5~20 min) , 待眼部充分麻醉后, 将患者扶入手术室, 并置于舒适平卧位, 并固定头带。再次强调治疗中眼位固定的重要性, 取得患者充分配合。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心慌等症状, 一般由紧张引起的, 此时嘱患者深呼吸一般患者能得到缓解。

5 术后护理

5.1 更换床单, 创造良好舒适清洁环境, 一般尽量平卧避免剧烈活动。

5.2 术后24 h打开敷料, 首次换药, 嘱患者勿大声呼唤、勿摆动头部、勿用力解便、预防感冒、咳嗽, 因以上动作都引起眼内小血管破裂出血或人工晶状体植入位置变化, 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视力。

5.3 手术后注意营养摄入要均衡, 以半流食、蔬菜、水果等消化高营养食物为主, 多食粗纤维食物, 防止便秘。忌烟酒、少食鱼虾韭菜等腥、辛辣刺激性食物, 手术后3个月内不进太补食物如人参等, 糖尿病患者按遗嘱进行。

5.4 伤口疼痛时可酌情给予镇痛药物, 注意鉴别局部疼痛和青光眼发病, 以防止失掉抢救视力的时机, 严密观察并发症症状, 及时给予处理。手术后禁忌患者揉眼, 按时上药, 预防感染, 定时到医院复查。

5 讨论

对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适当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与生理不适状态, 改善了医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白内障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刘家琦.实用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12.

白内障联合手术 篇10

关键词:白内障,复明工程

白内障是眼科致盲性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白内障患者逐渐增多, 在“扶贫助残”活动的号召下, 我院成为市政府指定的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定点医院, 本文对2013年1~5月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5月我院眼科对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 对不能进行手术的危重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排除。能进行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共200例, 患者年龄47~85岁, 平均60岁, 男90例, 女110例, 视力<0.05的有120例, 视力0.05~0.3的有80例。在这200例中, 151例为老年性单纯性白内障, 28例为并发性白内障, 角膜混浊23例, 18例为术后无晶状体。

1.2 术前准备

术前询问病史, 对视力、角膜曲率、眼A/B超、眼压、裂隙灯、光定位等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血尿常规、血糖、血生化、X线胸片、心电图、血压等进行常规全身检查。对有心血管病史或异常者, 进行心脏彩超, 或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检查。术前血压平稳、血糖不超过8 mmol/L,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要进行消炎止咳治疗。术前进行剪睫毛、冲洗泪道, 用可乐必妥眼药水点眼1~3 d。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术前当晚酌情给予少量镇静剂。

1.3 方法

手术中给予持续的低流量供氧, 心电监护, 扩瞳, 进行眼球周围麻醉注射。采用后房型缝线的方式固定人工晶状体。180例顺利进行超声乳化后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3例因后囊膜破裂未能初次植入人工晶状体原, 4例黑色障在摘除行现代白内障囊外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有12眼无晶状体, 粘连和剪除虹膜的玻璃体后再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1]。手术结束后, 给每眼的结膜下注射2 mg的地塞米松和2万U的庆大霉素, 术后常规进行换药, 给予类固醇和抗生素混合眼药水滴眼, 术后1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 眼盲为最佳矫正后的视力<0.05, 低视力为视力0.05~0.3, 脱盲为视力>0.05, 脱残为视力>0.3。脱盲视为手术成功。

2 结果

200例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后的患者, 脱盲率为93%;脱残率为82%。人工晶体的成功植入率达92%。手术成功率99.7%。有15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包括人工晶体偏中心5例, 继发性青光眼3例, 角膜水肿10例, 前房出血3例。

3 讨论

(1) 白内障患者高龄较多, 机体组织器官明显退行性变, 多数伴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全身性疾病。术中术后容易发生全身意外。因此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 对全身和眼部进行全面的检查, 对有全身疾病者, 应改善心肺功能, 控制血压、血糖, 待病情平稳后再择期手术。术前对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必要时术前当晚给予少量镇静剂。术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持续的低流量供氧和心电监护, 静脉输液, 随时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确保患者安全。 (2) 老年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和创口愈合能力下降, 因此在术前1~3 d予可乐必妥眼药水点眼3~4次/天, 术前冲洗泪道、剪睫毛, 除个别非糖尿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手术外, 一般多采用角巩膜缘三平面隧道切口, 以增加切口的密闭性。术前术后给予0.5%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有15例合并糖尿病长期胰岛素注射者术毕使用头孢呋辛针1 mg前房注射预防感染。术毕检查切口是否密闭, 必要时水封切口, 保证切口密闭。术后继续予地塞米松妥布霉素眼药水点眼等对症消炎处理。 (3) 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可以降低手术风险。老年人晶状体悬韧带脆弱, 晶状体核随年龄增长而浓缩硬化增大, 后囊膜弹性差,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 数目少。本组对≤Ⅳ级核进行超声乳化手术, 采用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或拦截劈核技术。术中及时合理应用粘弹剂, 超声乳化针头斜面朝下或侧方, 术中时刻注意保护角膜内皮, 充分发挥辅助钩的作用, 避免裸露超声, 减少超声能量释放。术中连续光滑的环形撕囊直径5.5 mm左右, 充分的水分离, 精确的控制超声能量、负压、流速、精巧的后囊抛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撕囊不成功或Ⅳ级核困难者, 根据术中情况及时转换成现代囊外摘除。>Ⅳ级核及过熟期白色白内障行现化囊外摘除。术中应用足量粘弹剂保护后囊及角膜内皮, 娩核前充分估计晶状体核大小, 以使核顺利娩出。 (4) 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会以对眼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以及随年龄增长, 老年人发生老年黄斑变性的概率随之增加[3], 老年人视神经组织的退行性变和高龄老人并发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又可引起视神经组织有效灌注不足而造成缺血性病变。这些均对术后视力的恢复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术前评估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并向患者和家属说明, 取得他们的理解, 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减少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4]。尽管有些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有限, 但与术前比较还是有所改善, 患者主观感觉较满意, 生活质量有改善[5]。故作者认为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应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综合评估治疗全身疾病, 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处理, 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术中轻巧操作, 才能提高临床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综上所述, 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帮助每一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意义重大,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洪波, 杨向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8, 30 (11) :879-881.

[2]姚克.复杂病例白内障手术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3-20.

[3]刘家琦, 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09.

[4]付颖.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7) :505-506.

上一篇:大车管理下一篇:组织制约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