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审美教育十篇

2024-08-22

文化审美教育 篇1

关键词: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审美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呈现出与之相符的特点。2001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认为:“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会孤立存在, 都根植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 成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亦是如此, 它不但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 而且推动社会文化的进程。那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如何认识艺术审美教育, 如何实施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改革?这些都是尚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一、审美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 简称美育, 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 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 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 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 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 审美教育中, 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 审美教育的目的, 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 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

艺术审美教育, 是通过借助欣赏艺术美的方式, 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立足于艺术审美角度, 通过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审美视察, 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 净化受教育者的心灵, 启发受教育者审美学习的自觉性, 提高他们创造美与鉴赏美的能力。高校所进行的艺术审美教育, 是全面执行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美的理解和鉴赏水平需要, 更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教育

(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

“多元文化”的观点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于上世纪初期提出的。当时的教育观点认为:为了了解和接受来自各个国家、民族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受教育者应接触不同文化的信仰、价值和环境。时至今日,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提法已被艺术教育界广泛接受。它涉及艺术教育课程中广泛艺术文化的教授, 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特征方面。尽管很多学者对教育的多元文化问题存在着争议, 但立足于客观现实, “甚至它的恶意批评者也赞成, 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成为现代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和艺术教育的一个常见的组成部分”。[1]从这个意义上说,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观点。

(二) 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与现今我国艺术审美教育的距离

当今世界, 已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存在着大、小民族共三千余个。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 不存在不受民族特质约束的文化, 也不存在绝对脱离民族根基的艺术。

仅以亚洲为例:亚洲目前有48个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约38.23亿, 大小民族、种族1000余个。由于亚洲区域大, 民族多, 且文化的多样性强、差异性大, 因此无统一的“亚洲文化”。亚洲各民族传统观念非常浓厚, 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各民族的艺术形式上, 便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样式和文化特征。因此,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局面:许多学生在欣赏亚洲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艺术作品时, 由于不了解该民族的文化信仰, 故无法体会到异文化艺术的美。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改革与实施途径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新产物。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下达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 其中强调, 高等学校要完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 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确保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促进高校艺术教育持续、健康、深入的发展。

(一) 改善审美教学环境

其一, 高校在制定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时, 可结合高校本身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制定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计划, 将艺术审美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其二, 高校每年度在预算时确定一定数目的艺术课程教研经费, 使艺术教育各项教学任务及艺术实践活动能正常开展。其三, 逐步改善高校校园审美文化环境, 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仅能通过对艺术的体验去感受与体验自然美、生活美, 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和谐、合作的关系, 引导学生在艺术审美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吸引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 改善艺术审美课程的教学方法

目前, 高校已开设的艺术审美课程有很多, 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把学生当成被动学习的一方。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不符合艺术审美教学的目的。我们应改善艺术审美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 在《音乐鉴赏》课程传统教学中, 对西方交响乐的学习是一个知识难点。交响乐中的多个乐章及诸多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通常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交响乐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强调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交响乐作品理解的再创造,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

(三)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

高校应多组织开展艺术审美实践活动, 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 培养健全的人格。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画展、书法比赛、摄影作品展等活动, 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种多样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作为第二课堂, 将开展学术活动与艺术活动结合起来, 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实现艺术审美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文化审美教育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声乐,艺术,审美

声乐是音乐艺术大类下属的一部分,作为具有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鲜明的文化品质,以及独具个性的审美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审美观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声乐艺术在审美上的价值取向,而不同的文化审美观则形成于其所属民族的历史以及文化传统背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审美性。

一、美善合一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音乐常常是被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传统观念下的声乐艺术审美中。这种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音乐美学的萌芽时期,即奴隶制过渡至封建制的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大变革,声乐艺术的创作也开始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对对于声乐的优劣与美丑评判诞生了最初的标准,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平和”或者说是“和平”,人们把“德音”也就是能够表现德行的音乐看作是最优秀的。孔子作为正统音乐的美学奠基人,在对《韶》乐进行分析评价后,形成了其主要的音乐审美观念——“尽善尽美”,不仅美与善的不同进行了区分,还肯定了两者互相补充之后达到的“美善合一”的状态,并作为其声乐审美的最高标准。儒家声乐美学观的成熟是在荀子那里,荀子从功能角度出发对声乐中的美、善给予肯定,认为声乐能够“善民心、移风易俗”,还将其当成“治人之盛者”,以此作为主张人们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欣赏声乐的原则,感受声乐的美与善。

二、心理和谐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不论哪种艺术,都具有和谐的共性,是一种对美的最高理想实现。在艺术的创作及欣赏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利用艺术表现主体心理上的和谐来完成对于人格的塑造,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通。另外还艺术本身传达出来的意境美以及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从而对审美客体产生影响。中国的艺术从古代开始,就对形式与内容、感性和理性之间和谐统一非常重视,从而力求完成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那种和谐统一的美学实践。可以说,声乐艺术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着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儒家文化对声乐具有的、对和谐的积极作用非常重视,将“礼”作为一种行为上和情感上的表现方式并把其纳入到道德的范围,并运用“乐”将“礼”转化为作为君子应该具有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心理与精神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这种礼乐合一的思想将礼和乐一起融入了社会和谐的框架之中,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导规范。中庸是儒家思想之一,古代的声乐艺术重视伦理与人格之间的和谐,构成了以心理和谐为传统的声乐审美观念,并影响着历朝历代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三、清新简淡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儒家思想主张声乐应该平和淡泊,而道家则认为声乐应该恬淡无为。儒家的这一声乐艺术主张其实是来源其提倡的中庸的人生哲学以及和谐的审美观念,这对于中国古代琴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使其形成了阴柔空灵的风格以及飘逸淡雅的特色,也令琴歌的曲调多是以曲淡节稀为主,旋律质朴,气疏韵长,恬静淡雅,节奏平缓,很少有复杂繁琐的表现手段,而仅仅是运用简洁的音乐语言以及清淡的节奏和旋律来寄托曲调的情趣。

中华民族以诗歌、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大都是抒情艺术,并且浓郁的抒情色彩常常是与意境美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传统的审美观念中,常常是把有无意境作为衡量艺术优劣的标准之一。中国的古典诗歌创作常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来进行意境美的营造。因此在文学风格上,便逐渐形成了追求诗化的审美观念,造就了传统中华民族艺术中的含蓄美。这种含蓄美要求欣赏着要在对美进行不断地体味与想象,并通过思索来获取,其中的想象是基于艺术性的想象,是对神韵和意境和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声乐艺术审美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清雅简淡的审美风格。

四、追求韵味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并锻炼了成熟的唱法技巧,形成了大量关于声乐的规律的见解,这其中又以对于声乐演唱中对行腔吐字的认识最具美学特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学概念中的一种,韵味不仅指艺术中所达到的美的境界,还指人在审美欣赏中所获得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能够激发出人在情感上的共鸣,从未获得美的体验。音韵美中的一种最佳体现就是歌唱,汉语独特的个性形成了中国传统歌唱中才有的行腔咬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营造出一定的韵味,在声乐作品中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说,声乐艺术具有了韵味才能提高音乐的表现力以及感染力,激发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

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个性,韵味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各类传统艺术中,包括戏曲、诗歌等。从宋代戏曲到明清传奇剧,文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进行戏曲的创作,其作品不仅对格律、文辞极为讲究,对于其中音韵的使用和意境的营造也尤为重视。

五、结语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阈下来探析声乐艺术中的审美观,是对于声乐艺术的发展特性的遵循,能够使我们声乐艺术中审美价值内涵有一个深切的体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对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审美风格进行探讨,有利于构筑和完善美学概念下的声乐审美体系,以满足新时代下大众对声乐艺术的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晓农.传统文化审美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兼及中西传统艺术的审美差异[J].音乐研究,2004,01:59-64.

军工文化要引入审美教育 篇3

引进美育的意义

审美教育,简称为美育,有的称为情感教育、美感教育。最早提出“美育”概念的是德国启蒙时期哲学家席勒。他在《美育书简》中把美育作为达到人性解放、道德完善、人格统一的唯一途径。席勒认为,人性分为感性内容和理性形式。人只有进行审美教育,感性和理性才能达到平衡状态,人性才能得以完整。前苏联著名的美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大力实施美育,审美教育能使人的情感趋于丰富、细腻、深沉、纯朴、明朗和美丽。现当代西方美育思想,均较突出地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感性和理性的和谐。

中国的美育有着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设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他把艺术教育作为完成“诗教”和“礼教”的最后手段。儒家向来把“美”看成是砥砺品行、完善人格的结果。儒家重视“礼乐”的道德感化作用,其目的就是要人和谐、充实、快乐;强调以礼节制感情,就要使人服从道德准则规范;提倡中庸之道,认为美的形态是中和,美的功能是成德,也是为了达到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

美育着眼于“自律”,传统文化侧重于“他律”;美育着眼于“塑造”,传统文化强调“规范”;美育重视发展个性,传统文化强调突出共性;美育重视情感,寓教于乐,传统文化则重视理性和说教;美育强调在审美活动中双向塑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精神品格,传统文化虽然也提倡以身作则,身教第一,但教育效果往往是单向的;美育与传统文化教育都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美育更能挖掘受教育者的潜能,关注教育对象的人生价值和审美趣味,更讲究文化品位。可见,引进美育的观念,将对文化建设起到内容补充和方式更新的作用。

树立人文精神,引进美育观念,是文化建设创新的必然趋势。人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统一,人的提升是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之一。审美教育能推动职工思想道德升华,既满足情感需求,又孕育出对知识、文明的理性需求,是实现理性和感性有机统一的绝佳途径之一。

军工文化要扩大视野,高瞻远瞩,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真正认识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认识的不断更新中实现情感沟通。

弘扬道德与智慧的美

在实践教育中审美,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组织、引导职工在各种实践中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在审美中受教育;二是组织、引导职工欣赏自己创造的美,在创造中进行自我教育。

军工文化,首先是要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弘扬道德与智慧相结合后产生的美。这是因为:

道德规范智慧。当智慧面临道德选择时,道德规定智慧所遵循的方向,也就是说,不能违背道德良心来施展智慧,即我们通常所谈论的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良心。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在广大科研人员中还不够充分,这也是人文精神淡薄的体现之一。

道德发展智慧。智慧的发展,离不开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参与,道德品质非智力因素,但智慧美的体现,离不开这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发展的不竭动力,也会左右智慧的发展。良好的道德精神,带来新的思维,新的观念,开创新的局面。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必定会促进智慧的发展,一个智力超群又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最能作出卓越的贡献。

道德融合智慧。当道德本身深深地融入智慧之中,与智慧合二为一的时候,道德就是智慧,而且是人类最高层次的一种智慧。当一个人运用智慧时,个人融入了整体,现在联系着将来,智慧变成宏大而永恒的道德,道德又进一步体现了他本身的智慧。

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元勋们,他们的人生奋斗轨迹是对以上论述的最好证明。军工文化建设者们长期坚持收集、研究、宣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境界,以此来不断教育和培养职工,收效是很好的。

其诚鉴赏 寄予希望

一个文化要历久弥新,必须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军工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扶植新思想、新观念的生长,重视思想的吐故纳新。

除建立相关制度鼓励奖掖创新外,还要引入自我审美的概念,鼓励职工追求自我,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构建真实适当的自我意象,努力塑造理想成功的自我形象,是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的非常有效的做法。

培养审美的积极心态,就是高举信念大旗,樹立成功的心态。所谓成功,不仅是某些物质上的利益和享受,还必须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成功应当体现为人的优秀本质力量对象化,体现为一种创造性的成就,成功将赋予人心灵的满足和生活的乐趣,使人期待着每一个新的一天的到来。这样的积极心态,是有所作为的心态,是一种善待人生的高层次的精神状态。

始终如一地保持进取精神,是正确表现自我的关键。只有持之以恒,不断进取,才能充分表现自我,塑造理想成功的自我形象。鼓励每一个职工不但要追寻自我,还要善于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将体现一个人的道德良心,由关爱自我延伸为关爱他人,进而关爱人类,关爱世界。

善用情感激励 实现审美驱动

情感激励通过满足内在审美需求来调动积极性,并使这种积极性转化成为自觉行为。与物质激励不同,情感激励通过设立适当和具体的审美目标,树立审美理想,驱动人的审美情感,诱发人的审美动机和审美行为,以此激发和调动蕴藏在人们身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运用得当,将在激励对象身上产生物质激励所没有的长期有效的自觉行动。

情感激励要达到最好的效果,首先要确定审美目标的真善美。树立的典型必须反映时代的本质和历史的潮流,不要求高大全,但必须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又经得起历史考验。那种过眼云烟、昙花一现的典型,体现的可能只是美的因素或美的形式,而展现不了完整的典型形象美。

其次要求教育主体本身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做到情真意切。心灵感化来自于教育主体的人格力量,产生于教育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实际行动,一个具有人格力量的人,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具有较高道德境界的人,必须是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各方面率先垂范的人。审美的过程,就是情感升华、思想转化的过程,以真挚的情感打动教育对象,培养和调动对象的积极情感,才能实现思想行为的正确转化。

军工文化创新,就是要在职工中产生“文化定势”,把实现事业目标变成职工的自觉行为。通过引进审美教育,高举人文大旗,能够形成优良风气,铸成人际关系的新准则,使职工的整体素质持续提高,应对竞争和挑战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军工事业赢得和储备发展壮大的文化能量。

浅谈大学体育文化与审美教育论文 篇4

2.1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人类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世界,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社会和人群。我们对于这两个世界的认识是运用了不同的认知体系:世界—认识—记忆—思考—知识—考试—改造;生活—感受—体验—情感—艺术—欣赏—生存。以前我们的教育比较少地关注学生们内心的真实体验,而今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具有幸福感的生活。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目的,体育教育、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如此。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除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肯定,我们还非常渴望寻求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缺乏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我们认知的客观世界和社会人群,缺乏在情感中凝聚感悟,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是当代人新的追求和共识。人只要正常地活着,没有感觉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觉能力退化,人们变得粗俗、简单,甚至麻木,人类感受和体验的能力正在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和网络提供了人们交流和表达的无限可能,现代交通几乎消灭了空间的隔阂。所以,离别变得可以轻描淡写,我们就不再稀罕“思念”,但我们每天端坐在视频前,与外界在没有表情、没有肢体动作、没有眼神的交流、没有真实的环境和氛围的关联中,我们的感受能力渐渐变得迟钝,感受空间渐渐变得狭窄,就算“物质极大地丰富了”,没有感受能力,作为“感觉”的幸福又从何而来?人类未来的福祉,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能够得到幸福的外部条件;人类未来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人人都能感受幸福,都有能力“感受”的基础之上,这是内因,内因才是关键。而唯一专职用来激发、保持、丰富人们感受能力的东西就是艺术、审美。审美依赖的是心灵的敏锐、情感的丰富和充沛的想象力,而僵化的知识往往可以掩盖和扼杀敏感性和想象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是具有丰富知识却不知人间烟火和人情冷暖的人才,只能培养出具有专门技能但却没有创新精神的“劳动工具”。所以,当前通过艺术欣赏和审美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丰富情感体验场所、经历,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索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体育文化中审美活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需要学生个体亲自参与、体验、感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的体育文化的审美教学课程的开设,能为大学生们提供参与、体验、感悟生活,追寻幸福生活和意义的重要途径和舞台。

2.2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知真、善、美

审美教育与智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是,二者并不是没有关联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心理结构各自都不是封闭的。美育与智育间存在着必然的双向互补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双向互补关系,才使美育能够感知、学习,体会真、善、美。

(1)审美教育对象本身的认知价值。审美教育借助于一定的审美对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审美对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也具有认识价值。可见,美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它的外在形式所包含的内涵,在一定范围内跟知识具有同样深刻的认识价值。至于美丽的大自然,则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具有这种双重价值,因为它既是艺术和审美的对象又是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对于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有利于增进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而对于自然艺术认识和审美把握,也有助于更加直接而明确地把握客观真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2)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探求科学真理和创造发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方面,它表现为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逻辑活动,依赖于人的逻辑思维作用。而非逻辑思维就是灵感、顿悟、直觉和想象等。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科学家往往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而没有所获,而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却灵光闪现,获得了突破,这已为许多科学事例所证实。事实上,科学活动中的直觉,跟审美直觉有某种相通之处,即都是在感性直观中通过想象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认为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创造思维能力中的最主要成分是想象力。这里,如果说灵感、顿悟、直觉(包括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创造有重要意义的`话,那么想象力意义则在于它是创造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是贯穿于整个创造过程最活跃的角色。这是因为,想象力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主要标志。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创造力,爱因斯坦之所以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不仅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是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3审美教育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

对生活的兴趣是人们热爱生活的前提。一个对某项事物毫无兴趣和感情的人,就不可能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兴趣、爱好是人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原动力。审美教育就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源泉之一。世界是美丽的,有许多生动、富有灵性的东西,对于那些未知领域的神奇魅力,人们总是愿意花费精力去探求的。

2.4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汉服饰文化的审美价值 篇5

关键词:汉服,文化,礼仪,东方美

一、汉服饰文化的主流思想

汉服饰文化一直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而发展和演变, 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在历史的激辩中逐渐深入人心, 并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密切相关, 而又以儒家思想为其精神领袖, 真正的民族文化之根正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特质中诞生。1汉服饰文化的这种主流思想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发展而形成。

(一) “尊卑有序”的礼治观

古往至今, 人们都视服饰作为一个象征符号也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儒家文化以“礼”为核心,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 因此, 服饰必然会为儒家“礼”服务, 同时统治者用服饰作为标尺, 来“治理天下”。瞿同祖先生对“礼”做了独到精辟的见解在《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他认为“礼”是具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 其目的在于区别贵贱, 长幼, 亲疏。以维持社会秩序。2这种用服饰来治理天下的实质是用服饰来区别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阶级, 以形成尊卑有别, 上下有序的社会秩序。

而汉服饰制作为礼制的具体表现, 在周代随着礼制的逐渐完善而完善。据史料记载唐代文武百官, 三品以上穿着紫色官服, 四品穿着深绯色官服, 五品穿着浅绯色官服, 六品穿着深绿色官服, 七品穿着浅绿色官服, 八品穿着深青色官服, 九品穿着浅青色官服。这种用色彩来体现身份等级的也是汉服饰的一大特点, 其次汉服饰的形制也是中国古代划分等级的重要标志, 如“深衣”是贵族平常穿着的休闲服饰, 也可以服用为礼服, 而普通老百姓只能穿短小的衣服。另外服饰的质地面料也是传达等级的媒介, 精美华丽的金锣绸缎只能为王侯贵族所使用, 而庶民只能使用质地一般的棉布和麻布作为服装的面料。

(二)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天地同构感”的宇宙观是中国汉服饰文化的哲学基础, 因此它深刻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天人合一”即认为人和自然相互和谐相处的关系。《老子》说:“人法地, 地发天, 天发道, 道发自然”。3这种经过人们主观意识构建而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不仅可以把任何自然万物联系到一起, 甚至可以把自然和伦理道德相互统一, 达到“天人合一”的人文信仰, 构成了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观念。4

棉麻丝绸这些取之于自然的精华当和人类相遇的时候会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达到人, 物合一的境界, 来自大自然的面料遇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中变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媒介, 使人类与自然产生共鸣, 而这种共鸣正是“天人合一”的最好体现。《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生, 而万物与我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故一切人事均应顺应于自然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取自然的材料, 色彩和造型的搭配和协调, 同人组合之后, 达到人与自然的相生相通的外在艺术和实用形式, 形成“天人合一”的自然美。

二、汉服饰的艺术审美价值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除了维护统治地位和安定社会的秩序外, 还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汉服饰宽博大气, 舒适自然, 内敛含蓄的东方韵味无不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一) 宽博大气的形态之美

“宽博大气”是汉服的突出的特点, 给人的感觉既宽松自由, 衣服不是紧紧的裹着身体, 而是人体与服饰之间有一定的宽松度, 给身体一个呼吸的空间, 身着汉服, 身体可以自由的伸展, 产生束缚感, 这样的宽博大气之美是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理念的完美的展现。而这种宽博大气的宽松度又与中国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服饰掩盖下的躯体又给人的视觉留有无限的遐想。

(二) 柔美飘逸的东方韵味

汉服的美还表现在流畅婉约, 柔美飘逸的形态上, 汉服外观优美的长线条给人超凡脱俗的美感, 这种长线条运用的了太极八卦的思想意念。八卦运用简洁的直线, 根据不同的排列组合解释宇宙现象, 而太极则是以柔顺的曲线表达了和谐统一, 阴阳转化之美。汉服通过外在形制附着在人体之上所产生的线条美, 来展现这个协调, 平和, 灵动的美感, 刚柔并济, 曲直得当。富有层次感, 强调东方女性的柔顺婉约的性格内涵。汉服的飘逸灵动之美在魏晋南北朝事情表现的尤为突出, 在服饰上追求洒脱飘扬, 放荡不羁, 整体气质清新自然, 极富羽化登仙之美感。

汉服这种飘逸灵动之美也造就了中国画中的线条美, 历代的画家们乐此不彼的描绘了汉服之美, 历史上著名的“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就是体现了汉服线条的美感。

(三) 含蓄内敛的审美取向

与西方国家崇尚开放的性格和过分强调表现人体部位的服饰审美不同, 汉服的审美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伦理道德, 礼仪制度的制约。汉服的审美表现在外的是色彩, 面料, 纹样之上, 因长期受着传统礼仪文化的影响, 感染和熏陶, 呈现一种含蓄的审美特点。华夏文明历来追求“内美”和“外修”, 即内在的道德修养, 外在的仪容服饰。内在的道德通过外在服饰表现出来, 呈现的是端庄高雅的气质。华夏文化一直贯穿着礼仪, 通常通过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 提高道德修养, 因此在汉服不提倡肌肤外露, 认为肌肤的裸露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大不敬。所以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女子着装需要注意衣衫整洁, 处处体现中国女子应有的贤惠淑静, 娴淑婉约的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虽然在唐朝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开放的风气一度流行, 也出现了“坦胸露乳”的表现, 但是这种审美开放的模式, 毕竟只是一时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支配下, 符合道德规范, 符合礼仪制度的着装才是“美”的表现。

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汉服, 要体现出礼仪的重要性, 反对肌肤的裸露。一切服从于礼的制约, 因此汉服的审美取向, 衣服是否合体, 是否能表现人体特征, 展现人体特有的美感, 不是其审美的重点, 而是着重强调一种“人神相通”的精神境界, 讲究一种崇尚礼仪的着装理念, 这是都是引导汉服向着含蓄的方向发展。

结语

汉服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 是中国民族绚丽之花, 数千年的文化传统, 使中国以礼仪之邦文明与世。受其影响, 传统中国人在服饰生活上表现出端庄, 大方, 和谐, 含蓄等特点。对于当代, 一方面要继承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抛弃不合时宜的思想, 另一方面也要吸取西方服饰造型中科学合理的设计元素, 注重服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使我国服饰的发展即孕育东方美又跟随着世界的时尚前沿。

注释

11 .宋渙.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异[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5) .

22 .瞿同祖.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33 .老子.李耳.道德经.二十五[M].中华书局, 1989.

文化审美教育 篇6

关键词:传统民居,审美属性,适应性,民族特色

1 概述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绚丽精致、绰约多姿, 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地域性格,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是我国民居建筑文化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价值哲学观点认为, 所谓美就是客体的审美属性与主体的审美需要在审美实践中相契合而生的一种价值[1]。而建筑美来源于建筑的审美属性, 取决于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味, 产生于人对建筑的审美和创美的实践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 从人的生存和生命情感需要的角度分析, 建筑的审美属性就在于建筑的适应性, 即对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情感等需要的适应性, 包括建筑的自然适应性、建筑的社会适应性、建筑的人文适应性[2]。在大理白族传统民居中, 不难看到其善于利用自然, 对自然环境的遵从和认同, 对时代的顺应变通, 以及白族人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本文通过对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审美属性的解读, 进而揭示出大理白族传统民居丰富的多层面的审美意义。

2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社会适应性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势必会打上社会时代的烙印, 传达出特定时代的社会理性, 透射出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生产生活方式的适应性[2]。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这种社会适应性, 如同建筑自然适应性一样, 是其审美属性的重要内容, 成为了建筑美生成的原因和条件。

大理偏处西南一隅, 居民以白族为众, 但随着与中原交流的扩大以及大量汉民的迁入, 中原建筑文化在大理扩散, 并进而结合, 两种不同的居住文化碰撞, 发生了向更为先进的汉文化的转变。经历元明清的三代深化以后, 汉式合院民居得以在大理地区发展成熟。其次,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汉文化, 其倡导的“礼乐教化”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 逐渐得到了大理白族本土文化的认同[3]。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方面逐步汉化的转变, 民居形式相应发生了变化:由早期的民居形式———独立的外向型布置, 转而变化为院落式内向型空间。

中原汉文化和大理白族本土文化在整合的过程中, 大理白族本土文化对汉文化进行了吸纳和创新, 最终形成了大理独特的合院民居, 其布局形式以“三坊一照壁”为典型代表 (见图1) , 相对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 它创造性的去其一坊改为一壁, 以庭院天井为中心, 组织各坊房屋, 设置厅廊, “四合五天井”是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另一典型平面布局, 由四坊房屋围合而成, 无照壁, 除正中一个大的庭院外, 四坊交角各有一个小院, 称“漏角”天井, 平面形式上更为严整。

由于白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无论是“三坊一照壁”还是“四合五天井”, 均体现着“礼”的等级观念。平面布局方正, 主次分明, 与汉文化推崇的“中正无邪, 尊者居中”的礼制思想相符合, 同时又相对传统的汉族四合院民居布局更为灵活, 适应性强, 在采光、舒适、灵巧方面更胜一筹[4], 增添更多率性真趣, 充分体现出了白族人民开朗大方的民族性格。顾奇伟先生对云南地区建筑的特点指出:“崇自然、不拘于天道;求实效、不缚于法度;尚率直、厌矫揉造作;善兼容、非抱残守成[5]。”, 这不失为对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贴切的注解。

3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人文适应性

注:1—堂屋;2—卧室;3—院子;4—漏角天井;5—厨房;6—猪圈;7—照壁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人文适应性, 是建筑的审美属性的一个重要层面, 通过其建筑布局、风格造型、空间组合和细部处理等建筑形象要素, 深刻表达出大理白族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

照壁是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点睛之处, 在因袭汉族合院照壁“一字平”形式下, 结合本土文化地域特性,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三叠水”照壁, 如图2所示。有分隔空间, 增强空间层次的效果, 同时通过照壁白墙反射, 对室内光线不足问题有所改善。常见的三叠水照壁是由中间高两边低的庑殿式瓦面屋角构成, 四角上翘, 正中是方形、菱形或扇形的题诗壁画, 通过题字传达特定的文化内涵。根据院落的方位, 院落之东的照壁一般题书“紫气东来”, 南边的照壁题书“彩云南现”, 背山靠海者题书“苍洱毓秀”, 仕宦人家多题书“科甲联芳”“世人书香”等, 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表现出白族人民的深厚文化修养和审美追求。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人文适应性在建筑细部处理、建筑装饰中体现颇多, 是审美、实用、寓意结合的典范。通过平淡色彩的运用和图案的构成, 在门窗、栏杆、梁柱等构件上雕琢花鸟虫鱼或琴棋书画等主题 (见图3) , 以符号的形式表达白族人民的心理诉求, 反映出白族人的祈福心理和积极的价值取向。

白族传统民居飞檐高翘, 呈振翅欲飞的姿态。墙体的砖柱和贴砖刷灰勾缝, 墙心粉白, 檐口彩画宽窄不同, 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 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 门、窗、照壁及檐下墙面, 善于使用民间喜爱的木雕、石雕、彩绘和水墨画作装饰, 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审美情趣。

大门门头是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装饰重点 (如图4所示) , 分有厦门楼和无厦门楼, 大型民居以有厦出角式最为华彩, 尖长的翼角翘起, 用泥塑、木雕、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各种手法, 形成了清新秀丽、结构严谨的建筑艺术风格, 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4 结语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变化、建筑造型、建筑细部等的细致处理, 对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情感等需求做出了积极回应, 从而丰富了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建筑审美属性, 使绚丽精致、绰约多姿的大理白族传统民居, 显现出了独特而富有人文魅力的民族建筑品格。

参考文献

[1]唐孝祥.美学基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13.

[2]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53, 59.

[3]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73.

[4]张汝梅.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文化意蕴[J].大理文化, 2007 (165) :55.

[5]顾奇伟.有特质才无派——探释云南城镇、建筑特色 (二) [J].云南建筑, 1993 (3-4) :17-22.

[6]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24-25.

基于文化本源下的中西审美差异 篇7

一、文化意象上的审美差异

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由于各民族在某些意象上的理解不同,或者说审美文化上的趣味差异,构成了文学翻译中的诸多问题.

例如,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里都有“龙”的意象.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贵、神圣以及权力的象征.与之相应的,许多与龙有关的词汇也就染上了高贵、神圣的色彩,诸如“真龙天子”、“龙宫”、“龙颜”、“龙袍”、“龙床”、“望子成龙”,等等.我们炎黄子孙也被称为“龙的传人”;每年的端午节也被称为“龙舟节”,英语译为“Dragon-boat Festival”.但在英语文化里,龙却是一个凶残肆虐的、应该消灭的怪物,一个可怕的象征.如在英国古代英雄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中就有关于主人公杀死邪恶的火龙的描写,并以此突出主人公的丰功伟绩.另外,“dragon lady”在英语中的含义不是“龙夫人”,而是“母夜叉”(A dragon lady refers to a powerful,domineering or dangerous woman).如:They call her the dragon lady because she is always yelling at children.译为:“他们把她叫作母夜叉,因为她总是对着孩子大吼大叫.”而“chase the dragon”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攀龙附凤”的意思,而是相当于“smoking”.如,Jane's marriage broke up after she began chasing the dragon.译为:“沉迷于‘吞云吐雾’之后,简的婚姻破裂了.”因此,当中国人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西方人听了这话未必能引起共鸣.在近年的一部好莱坞影片《龙帝之墓》中,导演把龙的中西意象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既突出了龙的尊严威武,又刻画了它的残暴乖戾,取得了理想的感官效果.

又如,在汉民族文化里,“狗”总是一个受人唾弃、诅咒的对象,与狗有关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贬义,诸如“狗杂种、狗东西、走狗、落水狗、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咬吕洞宾、画虎不成反类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不一而足.但在西方文化里,狗却是人类的好朋友,地位要高得多.当某人碰到好运时,人们会对他说“You are a lucky dog”;最著名的是“爱屋及乌”的谚语:Love me,love my dog.另外,像Every dog has his day和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前者意为“人人都有得意之时”或“瓦片也有翻身日”,以狗喻人,却无贬义;后者意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同情心明显在狗的一边.

从以上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文化本源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越发约定俗成、根深蒂固,这之中体现出的文化取向的差异也是不可撼动的,因此也势必造成中西方对于很多事物的爱憎好恶也不同.在文学翻译中必须注意这种文化色彩和审美差异,才能正确解读原文的褒贬意图,从而准确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

二、中西文化选择下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审美差异

在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和文化长期影响下,汉民族总体而言表现出一种重悟性、重内涵、重主体意识的思维模式及美学认知心理.因此,中国文化也以和谐、含蓄、体悟与综合为其主旋律,并形成了中国传统文艺审美观的独特性——模糊性.这一点深深反映在中国古典文学之中.中国作家塑造描绘人物形象时,往往采用心灵视点,即在阅读了某个特定的人物形象之后,脑海中立刻现出了相应的视觉意象,虽然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描写不一定是具体的,相反有可能是模糊的、艺术的处理手法.如《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初进贾府的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一段中,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描写虚虚实实,神形兼得;虽没有对黛玉的具体细节的眉眼描画,却能使读者对她的倾国倾城之姿了然于胸;脑海中立时出现了一个袅袅婷婷、娴静柔弱而又脱俗出尘的佳人.但是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就无法理解了,什么叫“笼烟眉”、“含露目”?“心较比干多一窍”是形容她心机深沉吗?这究竟美在何处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对于黛玉是做了模糊羽化的艺术处理,产生了留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同样是对美人的刻画,外国作者就显得格外细致精确,力求描画出人物的具体五官长相,凸显人物的立体感.我们现在拿西方文学名著《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容貌描述来与上文做对比:

“…But it was an arresting face,pointed of chin,square of jaw.Her eyes were pale green without a touch of hazel,starred with bristly black lashes and slightly tilted at the ends.Above them,her thick black brows slanted upward,cutting a startling oblique line in her magnolia-white skin…”.

“……这张脸实在迷人,尖下巴,方下颌,淡绿色双眸,不杂一星茶褐.眼梢微翘,乌黑的睫毛浓密挺直,两弯蛾眉斜斜上挑,挂在木兰花般白净的肌肤上……”

根据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审美思维更重个体性和精确性,是一种解析性思维,习惯于从个体上把握描述对象,长于对整体中各个细节的精密分析,能比较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其语言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富有逻辑性的缜密语言,但却丧失了一份朦胧美感,少了一丝含蓄,多了一种直白.

大众文化消费的审美反思 篇8

在消费型社会里,大众文化已然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消费的对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一方面不仅使受众的范围瞬间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另一方面,资讯的新鲜度也随时而动、随事而动。现代传媒无限拓展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广度,同时更是把大众文化追逐时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眼球经济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消费中,迷失了文化本身固有的批判性而沦为世俗的附庸;受众在传媒扭曲误导下,文化消费的对象被虚拟化。媒体的真实已经遮蔽了事实的真实,受众表面上在享受大众文化的繁荣之态,幻化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无疑是令人痛心之事,本文拟从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生发的审美主体、对象及过程进行研究。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替代美学批判性

大众文化是与中国社会文化自身转型相伴而生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为大众文化的发生发展注入了内在的经济动力和强劲的传播条件。大众文化自身具备的商品性、时尚性、媚俗性在当下消费型社会里得以充分展现,它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却离不开“消费”魔掌的推波助澜。

经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社会生产还不能有效供给社会消费的情况下,生产就规定和制约着消费,通常是社会能够生产什么,人们就消费什么,这便是生产型社会。反之消费型社会里,消费指导、制约生产,通常是市场消费什么,厂商就生产什么。在经济过程中消费不仅仅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方面,更在精神层面上形成了一种商品拜物教。它创造了一种使人类的生活迷失了方向的物化的逻辑,在于这种物化的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宰制。物的逻辑创造了一种主宰人的逻辑!对物的迷恋主宰了人的精神生活。受众沉醉在对物品消费带来的迷狂和快感之中,势必在不断摧毀自身的理想追求,钝化自己审美感受能力,而当对物的占有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宰之时,艺术(美学)也就难逃被世俗化、趣味化的厄运,沦为受众空洞灵魂上披着的华丽外衣。于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追逐的流行消费行为。姑且不论“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兴起的理论背景和它对艺术的创新,单从消费的角度来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对商品(包括家居装饰、衣着服饰、个人美容等日常生活所需品)消费产生的感性欢悦,即感官的快适和满足。无疑“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受众通过消费提升了生活质量。丰富了生活内容,但这种泛化的审美观只能导致受众对商品的外观形象即象征意义被强烈的追捧,商品的实用价值被淹没在意义价值之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此时演化为对商品外在形象及象征意义(或者说商品外在符号化)的消费中得到快感和满足,如对品牌的过分追求,对色彩风格的迷恋等,出现了当下城市建筑的干城一面吗,家居装饰的风格剪切、复制的审美泛化景象。从表面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似乎是当代艺术摘掉头上的“光环”向日常生活靠拢,拓展了艺术受众的广度,开启了艺术发展的新趋向。实质上它是一种把神圣美学世俗化,高雅艺术大众化的行为,在不断挑战美学自身的严肃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在麻醉观赏者自身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以至混淆真正的艺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的本质差距:把艺术等同于琐碎的日常生活。而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肯定了模仿是艺术真实性的体现,艺术(美学)是对现实世界影子的影子的描述。从审美活动的角度出发,日常生活与艺术活动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日常的生活世界在给人以稳定感和居家感的同时,也消磨着人的创新意识和忧患情怀,是人最终溶解至下种平均化的生活状态中,与之相比,审美活动则使人从平凡、琐碎的世界中超拔出来,天生具有的开放性、超越性,使其不会安于日常生活的习惯状态中,天然地具有一种对平庸现实的批判力量,通过颠覆日常生活世界中那仿佛已自动化了的惰性链条,把人们移植到批判地审视生活的新视点上。揭开遮蔽在日常世界之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迫使人勇敢地面对挑战,凝视现实,在打破平静生活的同时,却把生活的真正意义深深地嵌入人的心灵。这正是人不断超越自身的本质追求的集中体现。

二、媒介真实遮蔽事实真实

据权威的关于大众文化概念解读认为:“大众文化”是在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塑造并加以支撑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传播形式。它之所以被大众广为使用和利用的文化消费形式,是由于文化已成为大众普遍的消费品。“大众文化”一方面是一种文化的现时代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报刊对事件、资讯的快速报道,电视对现场的直接传送,网络更是把地球演变成地球村,大众对大众文化、新闻资讯的消费也在悄然发生着革命。历时性的阅读变成共时性的观赏,被动性的接收变成主动性的参与。人们一方面在享受现代高科技技术带来文化消费形式的全新体验,另一方面现代传媒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在消费型社会里,消费成为衡量一切的主导性价值,在经济利益的牵引和推动之下,影视传媒、网络媒体对收视率、点击率的追求,势必造成电视网络传媒用尽全身解数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观众的极度关注,因为观众消费已然成为传媒生存的唯一道路。于是,大众文化在传媒的推动下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娱乐狂潮,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从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到内地的“家庭轻喜剧”,观众在娱乐狂欢中沉醉,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而今借助发达的通讯工具、手机短信、网络论坛直接参加到各种选秀节目的现场,通过短信的支持率高低直接选出自己的“草根明星”,媒体更是顺水推舟把大众的热情推向极致,双方在互动之中达到“共赢”的局面。而节目本身质量的优劣、艺术价值几何、事件真实与否、审美品位高低与否等本质问题大众已无暇顾及。同时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大众关注节目的热情。使大众沉醉在盲目、非理性的消费中从而达到其收视率、点击率的理想经济收益。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充分调动大众的猎奇心理、娱乐心态,从而片面地报道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误导大众对事件形成不真实、不全面的认识。而在科技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大众也对媒体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媒体真实已然遮蔽了事实真实,大众在通过媒体虚构的空间里进行对象虚拟化、幻想化的观赏。当然,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瞬间进发的无比奇异的触及心灵深处的体验,也被大众传媒所屏蔽,因为事件发生的一系列的真实细节已经被大众传媒所忽略和遮蔽,审美主体的独有的感知、深刻的体验同时也在观看传媒传递出来的扭曲画面之前消失殆尽,诚然,大众也就无从体验或品味审美对象带来的真正的“品味”和“意境”,这种“快餐”式的消费只能使得大众在渐渐丧失对“真实性”的判断能力,也滋生了娱乐至死的消费审

美观,从而失去对真正美的感悟能力。

三、感官快适阻断审美体悟

如前所述,中国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中,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并迅速成长壮大,一方面消弭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解构来自学界精英文化的绝对权威,而成为一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追捧的文化新形态,伴随着全球性的传媒革命引发了一场“文化娱乐化”狂欢。因为在这种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社会里,商品的符号价值(形象价值)已远远超出实用价值而跃居价格榜首,任何新闻事件借助现代媒体传播,迅速辐射开去而成为可消费的文化娱乐产品,商家从中牟利。明星的个人隐私,媒体的超级秀场,甚至社会新闻事件,在全球咨询共享时代的裹挟下,电视和互联网的全球共时性传播的推动下,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可能加入到同步娱乐狂欢当中。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在一些区域是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而在另一些区域,可能就变成了消遣的对象,转化为公众共同参与的“集体狂欢”。无论是眩晕的视觉冲击,尖厉的听觉震撼,骇人的触觉接触等感官的怪异的体验,还是阴森恐怖的惊悚片,荒诞搞笑的肥皂剧,色情低俗的“爱情片”等文化产品极尽能事地发掘大众的感官快感,当这种肤浅、空洞的身体体验消失之后,受众仅且仅能通过大众文化提供的娱乐产品来填充渐渐上瘾的感官需求,这无疑于饮鸩止渴而不能自拔。受众在疯狂地吞噬着大众文化的垃圾品,同时也在为其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日益恶劣的经济循环之中,主体的审美体悟越来越被大众所遗忘和丢弃。“快感”和“体悟”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短暂的肤浅的简单的生理反应,为大众所共有的感官“享受”;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与对象直接相处中的体验。“体悟”是一种持久的深层次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审美观照中所达到的精神愉悦。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情由心生,境由情生。心灵、情感、意境是三位一体共同作用于审美主体,才能生发“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胸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闲适静谧的禅思。同时,由“体验”而发的“感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凝神的赏析,精致的阅读,面对审美对象之时顿生的美妙、持久的精神愉悦,由“情”人“境”而达“天人合一”的境界,了悟人类的终极关怀——灵魂的寄托,精神的皈依。然而当下流行的大众文化运用“消费”这种廉价的入场券,“媒体”传播的快速覆盖,彻底阻隔了受众通往审美之境的道路,使其沉醉、迷狂在大众文化快餐所带来的感官快感和满足之中而浑然不知,这无疑也给大众文化的未来发展使用了“障眼法”,文化的消费者和制造者在共生的文化圈中失去了批判力和创造力,沦入世俗的泥沼。

四、结语

当“消费”和“文化”共生在当下社会里,这本身就是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繁荣假象表面似乎给大众文化的审美难题找寻到了出路,从本质上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给那些缺乏文化批判意识、美学鉴赏能力的受众找到了美丽的“藉口”,现代媒体制造娱乐大众的“真实”幻象成为欺骗自己的善意谎言,迷恋在感官饕餮后带来的娱乐至死的虚幻空间里,误认为自己已达到美妙绝伦的审美境界。如何在大众文化与审美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需要不断思索和研究的问题。

旅游审美文化 篇9

摘要:随着世界的和平、稳定及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从古至今的旅游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的审美变迁。在旅游逐渐大众化的今天,旅游作为自身的心灵与自然交融的审美感应形式,可以达到健身壮体、陶冶性情,觉悟人生哲学境界的旨意。

关键词:旅游文化 山水文化 宇宙观哲学 旅游现实问题

中国的旅游自然审美思维方式并不像西方那样仅仅作为一种精神娱乐与休闲生活的方式来完成情感的陶冶,促进身心的健康,而是强调以自然宇宙景观作为精神审美的对象,拟取人生、社会、自然的精神意象。

中国是一直一个很讲究自然山水旅游的国度。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无数的圣人贤哲骚士墨客,从自然审美行旅中,寻觅人生宇宙灵感的思维,指示人生对社会、自然的价值取向,获以创造不朽文化的精神力量。中国旅游文化其实并不新鲜,由来已久,早在中国古代2000多年前便有史记载。论语中孔子和其学生曾点就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子曰:“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赤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一段本是表现孔子希望社会大同,和谐美好的理想景象描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当时的“童子”“冠者”等士族阶级的一项娱乐活动便是郊游踏青,四月暮春,芳菲始尽,邀上志同道合的好友四五人,一起于沂水沐浴,感受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始发的活力,又迎风起舞,意由心生,随风舞动,大声歌咏而归,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如同《诗经·小雅·鹿鸣》中有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这是一个有感就发的年代,这是一个歌颂美与爱的年代,旅游似乎可以追溯到那时候,从最简单的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之美中得到人文的生华,得出生命的感悟,与生活的体会,劳动的价值之可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山水水更是氏族名士们的最爱,寄情于山水,即使放浪形骸,也得一种超脱洒然的自在。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是真名士自风流,兴尽则好,此时的旅游集会是士大夫们交流开阔胸襟的最好形式,把一盏曲水流觞,奏一曲高山流水,酬尽知音,谢尽风流。如王羲之所书千古名书:《兰亭集序》。不从书法上讨论其如何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单从其文学文化价值上就有难以企及的高度。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所谓旅游,其最终目的仍是使自身获得一种身与心的洗礼,获得一种情感的浸染和释放。所以必然离不开人文,离不开文化,说古人喜欢山水,喜欢奇绝的自然景物,不如说他们喜欢开阔自己的胸怀,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视界的开阔远比旅游景物本身能带给人的东西多。同样,用于今日,当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当人人有能力有基础去旅游去消费,那个人所求亦不过寄情山水,开阔视界罢了。

说到审美:在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旅游审美中,人们往往把自然景观作为自己心灵感应的对象物,从中获取审美的精神力量。旅游热点和旅游路线的变迁能够很好的反映这个问题:古人很讲究以主体游心于自然山水之中体验情感,使审美观照与审美精神迈向高度自由的境界。古人西山水,即使是在自家的小园林里也要砌上假山,挖好渠塘,做一个缩小版的山水之境,其喜爱程度不言而喻。现代人似乎沿袭了这种喜爱。山山水水仍是大多数人的最爱。但凡和奇绝自然扯上点关系的都可以变成旅游名景区。除此之外,文化旅游的兴起也占了半壁江山。各人文景点也是一片爆满,于是乎,名人住过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晚上,那也叫做故居。比较新兴的旅游热点就是农家乐文化旅游和名族特色文化旅游了,其实这两个旅游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所体验,所感受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别人的,是自己不曾知道或很少了解的一种生活。这可以让人们体会不一样的环境,利用这样一种新奇感来达到旅游景点的吸引人的目的。

以西部民族特色游为例: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40个少数民族,他们生计方式不同,语言文字各异,有着彼此有别的宗教信仰,绵延着各具风情的民俗习惯,在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生态作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巨大吸引力。因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作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对西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旅游带动经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在保护西部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中找到一个契合点,使旅游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达到一个平衡这是旅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活动。中国旅游审美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旅游审美文化视域中的“山水景观”由单纯的自然山水升华为“人文山水”,自然山水文化已融入到人们旅行游览活动当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旅游审美文化与审美心理。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审美观就是中国传统旅游审美观,而当代旅游审美文化与审美心理则受当代文化观念与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与演进。

一、旅游与审美: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从旅游现象产生的历史过程来看,旅游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娱乐活动,是人们为满足审美和娱乐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行。近现代旅游因旅1游产业的推动而得以迅速发展,内涵与形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许多与时代需求相伴生的功能,如休闲、度假、猎奇、探险、康乐等。但这些功能并未在根本上改变旅游审美和娱乐的基本功能,并统辖在审美和娱乐基本功能之下。旅游的本质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但对旅游的基本功能与文化属性却有着趋于一致的看法。如果把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

再说哲学: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综合的文化现象,它的背景跟文化哲学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中国山水旅游更是以哲学思维去指导人们从自然宇宙观中,获以审美情感,伦理道德、人生价值、思想境界的哲学精神力量。

庄子逍遥乐游自然山水,从情感汪洋的《庄子》里,提示人生与自然互相感应的精神意义;司马迁早年“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写下名垂千秋的《史记》;南朝画家宗炳对自然山水审美痴迷到如此程度:“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此等等,都是从不同的哲学思维角度,来审察认识感悟自然旅游的文化精神。这种自然山水旅游的文化精神,蕴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精神。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可以来很好地说明中国山水旅游的哲学精神。

(一)天人感应。从现代旅游科学思维来认识,即是人在大自然景观中旅游,自然景观的物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体心理情绪、情感思维、生物钟节奏,血脉流通等等。这种“天人感应”的自然山水旅游效应,既能使人的精神愉悦,思维清明,性情陶冶,身心健康得到优化,又能提高人生哲学思想境界。如白居易在《读谢灵运诗》中云:“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居易可谓深悟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山水旅游的精神奥秘,从而点明了谢灵运把山水作为一种郁愤或情感宣泄的对象物,得到某种精神的藉慰。

人的生命存在于消逝的自然时空中,参与社会创造人生价值时,既要有积极进取的刚健创造精神,亦需要退守澹泊的思想作补充。从自然景象中体验人生向往的精神世界,感悟人类创造文化价值的精神意义,是旅游者从自然景观中,以自然精神意象作为心灵感应的对象物,体悟人生与自然审美的感应。

(二)天人合一。从旅游审美心理状态来认识,即是人在自然山水旅游中,使自身的思维情感,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取向交融于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中,进入到物我俱忘的境界。

人对自然的审美情感与心灵视界的融和,可以讲是一种自由的审美行为,没有受到社会功利或人为压抑的种种心理负担,而是一种纯粹原始情感的审美快感表现过程。因为人与社会情感的交换,往往带有某种功利的目的,造成人们心理的负担,制约审美情感抒发的自由性与舒展性。因此,中国古典旅游美学的“天人合一”审美思维方式能消除社会有时阻阀人的个性与心灵的自由开放,活泼灵性的弊端,使人在自然山水旅游中,将自身的审美情感纳入大自然中,与自然物象交融合一的忘我境界。

因此,自然山水旅游是以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与幽深远阔的生命情调相结合,使人生充盈着盎然生趣的生命意趣。从精神超越的身心澄淡中体悟人生艺术境界,使心灵体验大自然的美感,摆脱功利羁绊,万象混化,物我为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旅游哲学精神将是人类未来世界最高尚最重要的旅游哲学意识。也只有这种山水旅游哲学意识,才是人类摆脱现代科技文明所造成的种种消极因素的精神苦恼与心理疾病的科学旅游思维方式。

此外,中国传统山水旅游美学的特征就是把人的哲学精神“物化”为自然山水的人格精神意象,借助山水以澡雪消解种种现代精神的烦恼和痛苦,使困顿苦寂的心灵得以春萌和复苏。美国学者S·阿瑞提说:“创造活动可以被看成具有着双重的作用,它增加和开拓出新的领域而使世界更广阔,同时又由于使人的内心灵体验到这种新领域而丰富发展了人本身。”(见《创造的秘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旅游与旅游文化,除了强调人的生存空间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之外,还要求人的精神境界同样要与自然统一和谐。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种把人生价值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放在宇宙时空流程中去追求人生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作为解决当前人文精神所出现“物我所耗”的极度挥霍与“唯利而图”的唯我独尊的一种思维方式之一,是具有重要的思想启发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审美观的变迁与发展——基于山水文化的视角》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作者:李向明;杨桂华;

2、《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与西部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3期

作者:沈阳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李巍

3、《浅谈中国山水旅游审美的宇宙意识》作者:凤博

文化审美教育 篇10

一、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人的审美心理具有双重结构的特点, 是过去审美经验的积累, 也是个人审美的积累, 审美是时代发展的沉淀, 也是民族和国家生生不息的见证, 只要民族继续存在, 审美就会无限延续, 像陈年老酒, 越积累越沉香。人们审美的改变, 并不是由个人因素导致的, 也与社会群体意识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的发展特色。

审美心理的发展过程, 是直觉跟非直觉的统一,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虽然在表面上不能展示全部过程, 但是在心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审美经验。当审美对象比较浅显时, 不用耗费很大的力气去感知, 如果审美对象过于复杂, 那就需要我们有一颗清晰的审美之心去慢慢把握其中的底蕴。这种直觉和非直觉的交替出现, 可以互相促进, 提高审美水平。

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有了新的解释, 美虽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但是美存在的必要性却不能忽视, 美依赖于审美, 审美却是人的心理构造, 审美会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 人们的审美观会根据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的激化, 展开心理上的激动, 所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时代感也逐渐加强,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 表面或内心都有着强烈的时代意识, 审美当然不能落后, 现代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 当世界变小, 时间也会变短, 我们考虑问题的方法也随之改变。当我们的意识被加强, 感情也会越来越丰富, 对艺术的审美也会更加宽容。

二、民族舞蹈文化与现代审美心理

从古至今舞蹈都是一种不能忽视的艺术文化, 无论是国家重要的政治活动或者重要的节日庆典都有着传统民族舞蹈的身影。舞蹈不仅象征着一种民族文化, 也是人们生活的一笔彩色, 它伴随着人们一起成长, 给人们带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它可以激励人们摆脱挫折, 激励人们能像舞蹈一样翩翩起舞, 生活的更加多姿多彩。舞蹈更像一种生命, 代表了时间, 也代表了人们生生不息的精神。而民族舞蹈则反映了一种民间状态, 体现了一种社会生活, 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 体现了一种民族文化, 民族舞蹈通过它独有的原生性和适应性, 通过创作提升, 很快适应了现代化发展, 体现出了民族舞蹈的价值。

民族舞蹈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 不会因为民族的衰落而消失。民族舞蹈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传统文化, 可以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历程, 通过民族舞蹈, 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消失的文化, 例如战争、狩猎、巫术、祭祀, 也会感受到繁衍不息和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通过舞蹈可以宣泄我们的感情, 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 增强我们对生活的信念, 激发我们战胜一切的困难和挫折。

任何艺术类型都是对美的阐述, 现代发展过程中, 根据审美的侧重点, 可以把艺术划分为表现性和再现性两方面, 舞蹈体现了人体形体美, 也是体现生命的最高象征, 由于舞蹈具有的抒情性, 规定了它所包含的生活属性。人类的繁衍过程中, 审美观念在慢慢改变, 舞蹈也通过历史的沉淀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性, 跨越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舞蹈类型, 舞蹈的姿态或者外部形态以及内部律动, 都受到了中国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影响。

民族舞蹈具有的民族文化品质, 对社会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流行的现代舞也吸取了民族舞的精华, 有机的结合了现代审美, 形成了随意自由的表现风格, 通过现代舞,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民族舞蹈的痕迹。而现代舞大师邓肯也说舞蹈的目的就是表现人类灵魂中富有的各种情感。所以现代舞和民族舞从本质上是无法分割的。任何艺术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现代舞能够轻易被现代人接受, 正是说明了现代舞具有吸引现代人的特点, 现代舞吸取了民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抛弃了单一、呆板的东西, 创造出时代感强烈可以展现人们心理变化的舞蹈。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紧张, 并不是民族舞蹈文化可以体现的, 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不是过去的那种单一的、孤立的社会关系, 并不是说在现代不能体现民族舞蹈的价值, 也不能说现代人的审美没有民族舞蹈的地位。现代人的生活中, 商品竞争愈演愈烈, 都市生活工业化严重, 人们的审美意识特别希望一种返璞归真的追求。很多欧美国家把象征民族文化的东西看做宝贝, 民族舞蹈具有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正是我们现代人缺少的品质。民族舞蹈可以给我们一种质朴、亲切的感觉, 也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精神象征。所以, 民族舞蹈在现代社会中被十分珍惜, 这是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艺术瑰宝, 也是人们审美心理的一次提升。

传统民族舞蹈与现代人的生活意识还存在着很大差别, 现代人的审美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对于这点来说, 民族舞蹈也不是完美的, 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滞后性, 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 电视媒体与高新科技已飞快的速度涌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逐渐频繁起来,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人们的心理需要慢慢扩大, 我们的参与意识也不断得到提高, 自我表现欲也随之加大, 我们不甘满足过去那种陈旧被动的格局, 不希望继续充当观众的角色, 对固定的文化审美逐渐排斥, 民族舞蹈虽然代表了传统文化, 却客观的存在现实社会中。

民族舞蹈象征着本土文化,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注入新的元素, 现代民族舞蹈要从传统民族舞蹈的内涵上和情感上找到结合之处, 才能找到发展出路。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也愈加丰富多姿, 审美心理也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发生了巨大变化, 各种文化艺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寻找着能够生存的空间。

关键词:现代审美,心理,民族舞蹈

参考文献

[1]李坚.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舞蹈文化传统[J].学术探索, 2007 (09)

上一篇:少数民族创作下一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