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师专美术教育专业三篇

2024-06-26

西部师专美术教育专业 篇1

师专作为专科学校, 所招学生为高考的最后一批录取生, 学生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教学中发现, 许多数学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很差。因此, 如何才能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水平, 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研究好这个问题, 我抽查了部分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 调查数学学困生在各班的分布情况, 以及引起“学困”的成因是什么, 等等。期望通过调查分析, 找到一套有针对性的并行之有效的提高学困生数学水平的方法, 从而解决由于受生源质量影响而数学“学困”较严重的现象。

二、学生入学数学成绩分布情况调查

要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提高学困生数学水平的策略, 首先要对各班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摸底调查, 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各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如何、学困生比例多大、学困生对象是谁并进而了解“学困”现象有哪些等问题。为此, 笔者抽查了部分班级。抽查的样本是数学教育专业2012级海南籍学生。

说明:1.满分是880分。2.确定400分以下为学困生。

通过统计发现, 各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太好, 成绩分布不理想。虽然高分有一些, 但总的来说还是低分的较多, 并且最低分与最高分相差很大。通过统计调查, 基本落实了样本班级的数学学困生对象, 为“学困”现象及其成因的调查研究铺平了道路。

三、“学困”现象调查

“学困”现象是较多的, 根据笔者对数学学困生的调查, 发现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概念“学困”。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得不好。它体现在对概念理解肤浅, 经常断章取义, 只重视记住结论、不注意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 结论的成立正是在其条件满足的前提下, 离开了条件, 结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2. 公式、定理、法则“学困”。

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公式、定理、法则多, 学生不易内化掌握, 从而产生“学困”。教学中发现, 由于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 许多学生不能理清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此记忆公式往往“逐个”记忆, 而不是“整类”记忆, 这样当然是事倍功半。另外, 学习公式、定理、法则时往往是只见形式, 不见本质, 因此这类学生最惧公式的活用。

3. 数学思想方法“学困”。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必不可少的手段。如在解题过程中要用到集合思想、对应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统计思想、分析方法、化归法、数形结合法、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等, 尤其是经常要用运动的观点来研究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发现, 近年来, 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学得较差。据调查, 即使是简单的分类讨论思想也掌握得不好, 许多学生只直接利用公式求出一种结果, 而没有分类讨论。至于运用运动的观点来研究数学问题就学得更不好了, 所以大一的学生对《数学分析》学得不好。据调查了解, 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都存在“学困”现象。

四、“学困”现象的成因调查分析

“学困”现象的产生总的来说是受其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但具体情况如何呢?笔者通过在一些班采取问卷调查、谈话调查的方式, 再结合教学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 认为“学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较早期数学就学得不好, 基础不扎实。

我对学生调查的一个问题是:简答你从什么时候起就对学习数学感到困难?调查结果是:约有1/3的学生回答在小学时数学就已经很差, 约1/3的学生是到初中或高中时数学才学得不好。有个别学生写道:对几何感到特别恐惧!约1/3的学生认为对数学还是较感兴趣的, 一直来都认真学, 但成绩就是不理想, 时好时差。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衔接性是非常强的, 前面某个知识点学不好后, 对后面有关联知识点的学习将产生严重的负面迁移。这些学生在早期数学就学得不好, 由此造成现在的计算能力较差, 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都较低。另外由此产生了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的态度来学数学。上课不用心, 练习懒得做。这些情况不解决, 数学成绩就难以提高。

2. 学习方法不对。

学习需要讲究方法。教师反映最多的是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很少, 抄作业很普遍。在大专班的一次作业调查中发现, 一个班独立完成作业的只有7人, 二班9人, 其他学生都是抄课外参考书答案, 一模一样。数学学困生平时较少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即使课后复习, 其方法也不对, 他们往往是直接把课后习题做一做就算巩固复习了, 其实复习也是要讲究技巧的。首先要回忆教师当天所讲的重难点是什么?所学内容有哪些?真正理解了所学内容吗?例题中介绍了哪些解法?练习编排的意图是为了巩固哪个知识点?解答这些习题的关键分别是什么?有何新的收获?等等。但是许多学生只是按例题依葫芦画瓢, 一知半解地完成就算了, 没有达到复习的效果, 甚至有些学生练习都懒得做, 到临考时才攻一攻。据了解, 各个班及时完成数学练习的不超过一半人。数学学习需要讲究方法, 需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 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不对头, 数学学习就很难进步, 这也就是部分学生反映的“努力学了数学, 但还是学不好”的主要原因。

3. 教师因素影响。

学生“学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受教师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谈到, 原来他的数学成绩是不错的, 后来初中或高中的时候换了数学老师, 他讨厌这位老师, 从而也不喜欢学数学了, 渐渐地数学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了。一般来讲, 教师的这几方面表现可能对学生产生“学困”现象: (1) 言行举止。言行举止不文雅、不端正, 上课时吊儿郎当, 不负责任, 挖苦学生, 经常批评学生, 等等都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从而使学生不认真听课, 对新的数学知识不易理解接受, 数学成绩也会越来越差。 (2) 教法不当。教材理解不透, 教学中没有做到深入浅出, 违反了教学规律, 缺少引导启发, 层次不明, 重点、难点没有处理好。 (3) 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如板书乱、普通话不标准、语速快等。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固然有本身的因素, 但教师方面的不足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勇于进行改正,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减少“学困”现象。

摘要:由于师专招生是高招中最后一个批次的招生, 因此生源质量较差, 而低分学生往往数学就更差。针对琼台师专数学教育专业中的数学学困生做了调查, 期望找到数学学不好的根源, 为下一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对症的措施。

关键词: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数学,学困生,调查

参考文献

[1]符方健.全概率公式及其应用技巧[J].高等数学研究, 2011, 14 (2) :52-54.

西部师专美术教育专业 篇2

一、英語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

2000年3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一个高素质的中学英语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还必须具有专业素质,即基本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基本能力包括综合运用英语专业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储备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审美能力;较强的自信、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敏锐地感知并吸取新的知识理念的能力。英语教学能力包括师范性教学语言的能力,创造性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策划并实施英语教育教学策略的能力,组织与引导英语学习活动的能力,设计教案与答案,组织教学,测试反馈,教学评价的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英语教学研究的能力。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事业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师范意识。

英美文学课程的素质能力内涵:

1.英美文学中包含有许多做人的准则,这些准则长期影响着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人们处理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等方面的处世准则,是规范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最生动的教材。

2.有大量的山水文学,反映了自然生态的生气盎然,激励人们热爱大自然、投身大自然。

3.英美文化的载体。英美文学的发生、发展、传承、变化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的产物,它涉及到思想史、政治史、文化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4.审美的蓝本。文学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意义的叩问,是情感的领域。文学中有文学家人格、良知、学识、审美力和价值观的自然流露和心灵表白,其中有着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态度,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5.理性思维素质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性潜质的重要课程。解读作品,要梳理相关的作家生平、作品创作背景、作家生活时代的文化艺术思潮等。这就需要学生进行从感性到理性、从审美感悟到理性评说的训练,引导学生分析解剖、归纳整理文学现象,并从中发现与总结艺术规律及人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

6.有助于语言素质的提高。要走进作家的心灵,要准确体会某作品之内涵与美感,就得突破语言文字的障碍,必须具备读懂、理解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能力。本课程有助于学生识别、记忆、理解等认知能力的提高。另外,文学提供了大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书面材料。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

1.观念更新

发掘人文性。我们要批判吸收外国文化,建设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充分发掘英美文学课程中的人文精神,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入现代意识及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既要追求尽可能地还原各个历史时期文学领域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面貌。同时,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其所处立场的独特的审美观。教师要用现代意识去发掘出洋为中用的素材,为我们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

突出审美性。文学是一门艺术,文学的审美特质和情感特质都势必要冲破理性的束缚,去追求个性化及难以言传的审美含义、意境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授课时,应由英美文学知识传授转变为英美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艺术素质的培养。

加强师范性。高等师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学教师,因此,英美文学教学必须根据师范生的特点,注意教学的示范性、学科知识的实用性、中学英文篇章的解读、鉴赏、评析的综合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美文学知识分析和研究相关的英美文学文本和中学英语课教学内容,独立编排教案,并以同班同学为模拟授课对象依次或选择性地走上讲台授课。

强化研究性。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层面的开拓,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充分认识文学的规律性,关注本学科研究前沿,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

2.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方面。英美文学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鉴赏能力、艺术感受和审美修养等。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得到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名家经典名篇的赏析比例。对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的教学,单篇作品赏析可占教学内容的70%,文学史和作家论知识占30%。为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实行双语教学,给学生提供作品的中译本,省去学生查阅生词的时间。

教学方法方面。突出实践性。重点对单篇作品进行赏析训练,加强学生鉴赏能力的基本训练。而文学史,只讲重点、难点,作家论知识部分,讲解严重影响作家作品的文学思潮,布置学生自读作业即可。强调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示范性审美鉴赏前,预读名篇并写出阅读感受。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取命题讨论、发言、教师小结等方式,不追求标准答案,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改变传统教学对作品的讲解方式,即介绍一些普遍接受的流行观点,然后举例,这种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传授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运用形象思维去领悟作品难以言传的艺术魅力。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章节,明确学生学习的主题,列出相关的具体问题:理论问题、实际问题、争议性问题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问题,然后去广泛查阅课外资料,去发现资料与教材的共同之处和独到之处,由学生写出书面报告或口头报告来交流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取长补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对学生没有感觉到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亮点,以及在赏析方法及思路上应当注意之处加以评说。在评说中,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文学理论知识。同时,当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价值取向在同行中引起共鸣时,他们也会有不可名状的成就感。这样的教学能实现师生对话,将教师作为高高在上的传道人转变为引路人,将把学生视为无知无能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求学者。

考试检查方面。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查,同时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旧的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讲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考试答案基本上是机械的标准答案,考试成绩侧重期末考试。

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评析等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设置一些激励学生创新的考试方法。首先,将平时学生上课讨论的情况计入期评成绩,对于阅读认真、有独立见解的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在答案上不追求标准。期评综合评价应该包括期考纸笔测验、探究与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评价的形式应该包括课堂表现评价、问卷评价、学生研究性参与过程和成果评价、小论文评价等。其次,期考纸笔测试题的内容也应该作相应的变动,文学知识题约30%,文学鉴赏论述题等占70%。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及影视资源,使英美文学课教学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播放根据英美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帮助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组织学生排练英语短剧,让学生亲自体会文学的魅力,陶冶情操,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文学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总之,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培养师范生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其素质培养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思维能力和文学审美鉴赏能力及思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了解英美主要思想艺术风貌,并从中接受其人文精神熏陶,初步养成独立处理中学英语教材的能力,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会促进师范生素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李旭明,贾俊民.试论高师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6)

西部师专美术教育专业 篇3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所面临的现状,提出了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达到在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等四个方面的目标与要求,并指出了临沧师专该专业在七个方面的专业特色。

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教育的中枢部位—师范教育体制成为枚关人才培养与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小学数学从教科书、课程内容到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太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师专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科学定位,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使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所面临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专业特色做了初步的探讨。

一、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所面临的现状

数学是任何一个学校的主题,是中学的主科,是高考3+X的三大支柱之一,所以数学教育的改革倍受关注。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在此新形势下,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师范院校的层次与布局进行了调整,把临沧师专推到了与综合大学、非师范院校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这迫使其必需转变教育观念,为未来发展准确定位;二是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其继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必要保证,而数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给临沧师专数学教育赋予了重大责任,带来了发展机遇;三是开放示范体系的建立使得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师范院校的任务,综合大学与非师范院校的参与将给临沧师专招生、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四是临沧师专地方性较强,自身条件有限,总体实力偏弱,发展不快;五是随着一九九九年高校扩招的开始、中专学校的逐渐消失,这必然导致了本科生在高校教育中出现“饱和”甚至“过溢”现象,近年来不少县级及以上城市的小学教师在迅速向本科层次发展,这使得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规定了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培养规格是本专业的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构建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培养目标:数学教育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数学教育改革所需的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胜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具有服务山区和农村义务教育思想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初中、小学数学教师。

培养规格: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一)思想品德的目标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特别是教师本身的思想观点、言行作风、教学态度等都有着深刻的教育影响。因此,我们要注重师范生的德育培养,使其今后以为人师表的姿态,能在教学中深刻的挖掘思想教育因素,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结合数学特点,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辨证唯物论的思想方法也是学好数学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二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必须具备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史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关数学研究、数学应用的伟大成就等。三是培养刻苦、求实、创新的个性品质,良好的个性品质是社会主义公民必备的素质,作为临沧师专的学生—未来的人民教师,更要具备这种品质。在学习阶段,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个性品质属于非智力因素,是促进数学学习,培养数学能力的强大动力。

(二)知识的目标要求

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研究与发展的前沿知识;了解现代数学科学的发展动态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情况;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网络知识,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三)能力的目标要求

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与合作交流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较强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基本的听读说写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素质的目标要求

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遵纪守法;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修养;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毅力;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强烈的数学素质教育意识。

上述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目标要求具体阐述如下:

以上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数学教学以及数学研究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教学能力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三、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

临沧师专位于云南省的一个边疆小城、“世界低乡”—临沧,总体情况比较落后。数学教育专业是临沦师专数理系最主要的专业之一,但是要与其他本科院校、师范院校的数学专业、数学教育专业相比,我们具有一定的弱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数学教育专业只有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和一定的专业特色才能在与其他学校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的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是指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从事教学工作,“用得上”是指数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功扎实,能胜任一切与教学有关的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留得住”是指大多数毕业生都能扎根于农村,为祖国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建立本专业的教学督导组,制定督导计划,开展专题教学督导活动。实行听课制度,包括系领导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学生评价教师等。通过督导活动和听课制度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数学教学课程开设与就业方向和人的发展相结合。比如找们开设了《中学数学教学论》、《初等数学研究》等专业课程,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还开设了《美术基础》、《音乐基础》等选修课程,为学生拓展各方面的兴趣、陶冶情操提供了平台;四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达专业课程的15%以上;五是加强学生见习工作。实习前三个学期内,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两次以上见习,充分利用微格教学室组织学生在实习前进行规范的试讲,并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案、教学进行个别指导,另外开设(中、小学数学教学法)与(中、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培训)课程使学生具备胜任初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六是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开设建模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七是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建立了“代数与几何”、“函数论”、“教法与初等数学”三个教研室。另外,数学教育专业的两门基础课程《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课时足,学分高,充分体现了该专业对基础教学的重视。

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迅速发展的大好趋势,临沦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的科学定位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其相适应的数学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并结合自身的特色来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期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能与我们同行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文植.关于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t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127-130.

[2]李海龙.21世纪师专数学教育的改革[J].数学教学研究,,(23):81-82.

[3]齐高岱.论成人院校的科学定位[J].高等教育,2000,(9)65-66.

[4]李桂华,陈斌,张政委.面向21世纪师专数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J]大学数学,(4):37-40

上一篇:回采巷道布置下一篇:厂(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