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研究十篇

2024-09-13

细节研究 篇1

关键词:细节腐败,腐败氛围,公私意识,低容忍度的制度,技术手段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日

温家宝谈及几十年政治生涯, 懂得两个问题可以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以至政权的巩固:一个是物价问题, 一个则是贪污腐败问题。

虽然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力度反腐倡廉, 虽然我国公务员队伍主体仍是清廉的, 但是, 正如孙立平先生所说, 今天的腐败分子趾高气扬, 不但不会成为人们鄙视的对象, 甚至会引来欣羡的目光。腐败开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成为人们都要去适应的生活方式, 甚至开始成为一种被人们接受或默认的价值。在一些地方, 清廉和正直甚至开始成为被嘲弄的对象。这是值得警惕的!

本文, 我将围绕细节反腐的角度来探讨处理腐败问题的途径, 主要分析细节反腐的重要意义与如何有效进行细节反腐。

一、细节反腐在本文的含义说明

笔者认为, 细节反腐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监控角度;二是从腐败程度角度。

监控角度是指将生活细节纳入监控视野, 从而使腐败现象进入可治理状态。例如, 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副处级以上官员婚姻及家庭涉外情况进行普查。

腐败程度角度是指按腐败程度、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将腐败分为轻度腐败与重度腐败。轻度腐败即细节、小腐败, 例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小额受理和吃请等, 我们常见而忽视其腐败性质的腐败现象。重度腐败即包括媒体报道中的令人震惊的腐败大案等。

本文, 细节反腐含义主要是从腐败程度角度出发, 是指加大反腐力量关注轻度腐败。当然, 进行反细节、小腐败更加需要对生活细节的有效监控。

二、细节反腐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社会中腐败大案、要案频发的事实, 人们自然会有一种疑问, 在此背景下, 对于细节、小腐败给予关注值得吗?会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或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反细节、小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一) 细节、小腐败的腐败性质。

桑图里山主编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 此定义虽言简, 却已强调了腐败行为的两个方面:第一, 采取的手段:对掌握的公权力不正当使用。第二, 目标和结果:谋取私人利益。

细节、小腐败, 如小额吃请、公车私用等, 虽然造成的经济损失与贪污上千百万相比很小, 但其腐败的性质并不因此而被弱化, 同是不正当使用手中公共权力以牟取私利。

(二) 我们的容忍是腐败的帮凶———从细节、小腐败开始

1、我们为何容忍了腐败———从细节、小腐败开始。

首先, 因为腐败是一个连续谱, 从轻度腐败到重度腐败是逐步加深的过程, 中间没有清晰的边界。当我们习惯了轻度腐败———细节、小腐败的时候, 也就会逐步习惯重度腐败。类似“审美疲劳”, 我们产生了“审腐疲劳”, 最终容忍了腐败;其次, 作为普通民众, 意识中, 我们认为自己对不论是轻度还是重度腐败都是无能为力的, 无法有所作为的。这又是多种因素复杂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 群众的监督与反映机制不健全是一重要原因;最后, 笔者认为, 从细节、小腐败开始的对腐败的容忍最根本是由于意识层面问题, 即公私不分的意识状态, 从而意识不到保卫自己所属的公共利益不被私人占有。

2、容忍怎样成了腐败的帮凶———“腐败氛围”的形成。

我们都承认绝对的权力必导致腐败, 而人又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内在驱动力, 因此在失去了权力来源与公共资源所有者的———我们的监督, 代替的是我们的容忍下, 腐败行为的产生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了。

对细节、小腐败的容忍造成的恶果不仅仅是纵容了小的腐败行为, 更严重的是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腐败氛围”。此“腐败氛围”最终必将会导致腐败的“常态化”。这才是我们应该警惕的关键, 也正是笔者分析反细节、小腐败的原因所在。

“腐败氛围”从大的方面讲是一种公私不分的社会文化, 身处其中的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手掌公权的官员都缺乏着公与私的概念。民众意识不到自己是公共权力的来源、是国家的主人, 意识不到公共资源是属于自己的;意识不到腐败行为, 即使是私用了公车1公里, 也是在私占公共资源, 我们应该去谴责, 去保卫公共资源。某些无公仆意识的手掌公权的官员更是在民众的“腐败高容忍度”下, 以权谋私, 且理所当然、安心自在, 毫无公私概念。在这样的“腐败氛围”下, 将无“腐败意识”, 腐败将会成为“习惯性”行为, 这将是极其危险的。

(三) 反细节、小腐败———消除“腐败氛围”、树立公私概念。

细节、小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比腐败大案, 因此倾注力量与反细节、小腐败所挽回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对较小的, 那是不是在做“赔本买卖”?但是, 容忍细节、小腐败将助纣“腐败氛围”与“腐败习惯”的逐渐形成, 最终成为腐败大案的土壤, 这一“软伤”与“内伤”是无法用经济损失来衡量的。

加大力度反细节、小腐败不仅能够遏制细节、小腐败, 更具有意义的是, 能够纠正久而久之形成的错误“腐败氛围”与“习惯性腐败”, 树立起明确的公私分明的观念, 提高民众对腐败的敏感度与容忍度, 从而迫使手掌公权的官员逐渐养成“清廉的习惯”。某种程度上, 意识层面的触动何尝不是一条同周密的制度规范一样有效的反腐思路呢。

三、如何有效进行细节反腐

笔者将主要从制度、规则的低容忍度与具体化、承担机构的专门化、有效的技术手段、配套的严厉惩罚措施与监督主体多元化五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进行细节反腐:

(一) 制度、规则的低容忍度与具体化。

目的在于反细节、小腐败, 首先制度与规则的内容就一定要体现对腐败的低容忍度并且明文规定要具体。

西方一些国家在实践中渐渐形成了极其广泛和细致的制度规范。例如, 芬兰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 标准只能根据物价指数调整, 一般在24美元左右。在一些餐馆里, 一杯白开水可能要5美元, 这样就算在餐馆里请公务员喝白开水, 也要数一数能喝几杯才可以。此法律规定就充分体现了芬兰的制度规则对腐败的低容忍度并且设置具体化。24美元的标准规定很具体并且很低。

(二) 承担机构的专门性、独立性。

已制定的制度、规则的实行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承担, 否则便是空纸一张。我国应该建立统一、专门性、独立性的进行反细节、小腐败的机构。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此专门机构的独立性, 否则无法真正的客观的“按法律、规则办事”, 必将成为“摆设的摆设”。

另外, “官官相护”是反腐败斗争中的最大障碍之一。七十年代以来, 西方许多国家加强了反腐败的机构建设, 其基本趋势之一就是专门机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而且, 反腐败专门机构大多直属议会。例如, 英国领导反腐败机关的总检察长直接对议会负责。在美国, 总检察署虽设于司法部, 由司法部长兼任总检察长, 但独立检察官有权直接向议会汇报案情和提供弹劾案情。

同时, 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防止此机构的“庞大化”, 加重组织机构的臃肿, 成为机构精简的负担, 因此, 一定要按实际工作需要来配备人员、设备等。

(三) 有效的技术手段。

任何制度, 除了配有相关专门承担机构, 若离开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都会成为一种摆设。因此, 制度建设需要技术性思维,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原则上, 在对细节腐败的监控上尤其如此。事实上,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 技术和可操作性问题已不再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不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 而是去不去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芬兰为管住数量很少的私车而曾设计的一套监控系统中反思与得到借鉴, 当然, 我国有着具体的国情, 还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系统具体是这样的:公车上装有两个发射器, 一个刻有公务字样, 另一个刻着私事字样。如果是私事, 就要照章交费。公务员用车需要事先向政府办公部门申请并说明去向, 上车时还需要按情况按下按钮, 让监控中心收到信号具体掌握公车一路的行踪。如果按下了公务按钮, 而汽车实际行驶方向不对头, 车上的无线电话就响了, 监督人员会询问和提醒开车者。

这样周密的技术手段保证了对公车使用监控的有效性。久而久之, 人们也就形成了不能私用公车的习惯。这种习惯与意识, 才正是我们“不顾成本”应用高科技手段来打击细节、小腐败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四) 配套的严厉惩罚措施。

若没有配套的严厉惩罚措施以提高腐败的成本, 那么再低容忍度的周密的制度规则、再独立公正的机构、再有效的技术手段也是毫无意义。惩罚措施虽处于反腐过程的最末端, 但却至关重要。

(五) 监督主体多元化———媒体、公众舆论的力量。

细节、小腐败现象的特点就是细而繁多, 因此只靠专门机构的监控是远远不够, 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 官员最怕的也是公众舆论的力量。媒体发现问题可以曝光, 公众发现问题可以举报, 形成监督主体的多元化, 这样才能形成对官员生活细节的有效监控。笔者认为, 实际生活中, 媒体比公众的影响力量更大, 因此应该保证新闻媒体一定的自由和独立性。

西方国家比较强调新闻的监督作用。通过自主的新闻报道、转播、调查、评论等, 发达国家的各级官员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尼克松曾抱怨, 即使换一把椅子, 也得小心翼翼, 以免被新闻界抓住口实。

综上所述, 我们应该从制度规则的低容忍度与具体化、承担机构的专门化与独立化、有效的技术手段、配套的严厉惩罚措施、监督主体多元化五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进行细节反腐, 并且分析借鉴西方国家在此操作层面的具体经验, 当然根本还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参考文献

[1]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细节研究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产科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04例。其中对照组85例顺产和19例剖腹产, 年龄20~44岁, 平均年龄 (34.78±8.15) 岁, 共有护理人员15名, 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 (25.15±1.55) 岁, 平均工作年限 (10.14±5.15) 年;实验组86例顺产和18例剖腹产, 年龄20~45岁, 平均年龄 (35.15±8.10) 岁, 共有护理人员15名, 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 (24.16±1.65) 岁, 平均工作年限 (9.45±5.25) 年,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研究资料中基本信息,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护理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加强了细节护理, 包括一对一了解产妇的情绪状况, 把握产妇出现焦虑或抑郁的原因, 与产妇交朋友, 对产妇家庭、社会背景等进行分析, 帮助产妇克服困难, 顺利完成产程, 围产期保健。

1.3 评价指标

应用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不同的护理管理后,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产科护理存在着大量风险因素, 比如工作专科性强、技术要求高、夜班压力大、产妇和家属挑剔多等, 而护理的内容不仅要观察产程的进展, 对婴儿的健康也丝毫不能疏忽, 无论是观察产程进展, 还是对产后新生儿的照料, 均有可能因为细节照顾不周到, 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 作为产科护理人员, 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 掌握更丰富的专科知识, 才有可能在护患沟通中取得主动。

加强细节护理, 要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 牢固树立责任制护理的信念。针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提升护理风险管理的意识, 在风险管理中对问题进行及时发现, 有效控制护理风险因素;并告知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对人文教育进行重视, 促进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意识及责任感的培养。

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后, 降低产科护理风险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产科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应用细节护理,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不同的护理管理后,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在产科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细节护理,产科,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晓琴, 刘晓英, 韩芳, 等.产科护理风险规范在新护士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2B) :463-464.

[2]区彩庆.强化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对护理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 (3) :389-390.

研究从细节开始 篇3

研究力是探寻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的能力,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试验、探索、总结和反思才能养成,而关注细节是源头、是基础。某种意义上,班主任研究力取决于对细节的把握、分析、处理,关注细节有助于班主任把握教育事件,聚焦核心问题,提升思想高度和思维品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一、孕育细节意识

生活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因为没有重视某些细节而付出惨痛代价,例子不在少数。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就是因为一个小数点而踏上了不归路;上海地铁二号线因为室外出口缺了三级台阶,大雨天引发“水漫金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某校园踩踏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临时放置在过道上的海绵垫……可见,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就可能带来弥天大错,正所谓“百分之一的疏忽,就可能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

每天,班主任都要处理班级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不一定理想。其症结在于,有些班主任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缺乏细节意识,缺乏对细节准确、客观、全面的把握,习惯于用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

人们常说,理念决定行为。班级管理无小事,班主任一旦养成细节意识,就会重视小事、研究细节,开启研究力提升的进程。

二、捕捉细节行为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皆教育。的确,生活处处隐含着教育契机的关键细节,可以说,得细节者得天下。

班主任理应是教育有心人,理应善于捕捉各种细节,学生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次作业、一句话、一件用品……都不应逃过班主任的火眼金睛。《99个班主任的教育机智》一书中记载了南汇四中倪新华老师的案例《善待学生的错误》:“下午的课上,我发现‘皮大王’小D趴在桌子上,头也不抬。‘生病了吗?’一下课,我就关切地走到他的课桌边,俯下身轻轻地询问。他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慌忙中连连摇头,神情中却流露出一丝惊恐。这一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由此,倪老师成功挽救了一个陷入盗窃团伙的孩子。

班主任应善于透过细节发现、研究学生的个性和天赋,保护学生的潜能,寻找教育的生长点:内向拘谨的背后是踏实、认真、严谨;外向莽撞的表象下面隐藏着遇事敢做敢为的侠义精神;易于满足的学生应激发其进取精神;畏首畏尾的孩子应着重自信心的培养……总之,班主任要像“显微镜”一样,看见肉眼看不见的细节,发现学生的优、缺点,扬其长、避其短,让学生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活力,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张力。

教育契机往往稍纵即逝,一个敏锐的班主任总能准确抓住它,深入挖掘,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当然,这种职业敏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才能上升为研究力。

三、解读细节内涵

教育的艺术体现在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教育的个性蕴藏在生动鲜活的细节中。面对教育细节,静心倾听、耐心叩问、潜心挖掘,在细节内涵上做足文章,于细微之处彰显精神,这样的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借我智慧大脑——敏于分析

分析体现在对学生特殊思想动态、思维方式的洞察和解读上。面对细节,班主任首先要具备对细节问题的诊断能力,能透过问题行为看到背后的核心原因。

1.档案材料分析法

接新班时,班主任都会拿到学生花名册、学籍档案卡、《班主任工作手册》等档案材料,有经验的班主任能从这些简单的材料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细节信息:如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成绩情况、兴趣爱好、生理状况、相貌特征等,从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举措奠定了基础。

2.纵横交错比较法

班主任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最常用的是“纵横交错比较法”。纵向上,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如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性格特征和行为表现,特别是家庭教养方式。横向上,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在其他学科老师面前的表现。

3.非正式场合借力法

在非正式场合,学生的表现往往最真实。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学生在非正式场合的表现,而这种视角常常是教师所缺乏的。其次,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了解学生,因为学生有学生的视角,他们的信息有助于老师掌握真实的情况。

(二)练就一指神功——善于诊断

医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对症下药”。实践证明,只有确诊病因,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练就一指神功,达到中医点穴一般的境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首先,诊断问题的类型。班主任要直面问题、准确预判,分析、归纳学生的不同问题类型:是学科问题、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

其次,诊断问题的原因。有些班主任在处理教育问题时,往往只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来推理,即:一个结果只是一种原因导致的。以常见的学生迟到问题为例,有些班主任往往不问原因,一律惩罚。其思维方式是:迟到就是违反班规、就要受罚,这就是典型的线性思维。其实,迟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身的原因,如身体不佳、作业没有完成等;可能是外界的原因,如闹钟坏了、堵车了;可能是主观原因,逃避上学;也可能是客观原因,父母吵架、殃及池鱼……不同原因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

最后,诊断问题的源头。班主任要联系学生平时的表现,回顾孩子的成长史,分析他现在的感受、处境、心态,从而探寻问题的源头:是自身,是同伴,是学校,是家庭,或是社会?如果我们只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只想到从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如同盲人摸象,只摸到了大象的腿、大象的尾巴,而不是整只大象。

只有弄清每一个问题背后隐藏的细节,进而进行合理的归因诊断,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三)力求一针见血——精于开方

在细节观察、细节分析、细节诊断之后,最关键的当属细节处理,只有处置得当,班主任的研究才能彰显专业价值。

如前文所提到的档案材料分析法,分析研究的目的是服务学生、服务班级工作。我区有一位班主任,每接一个新班,第一件事就是列一张分类表:家庭住址相近的、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幼儿园)的、有相同的特长爱好的、家长是同一职业或同一单位的……这样的分类,能帮助班主任既迅速记熟学生的姓名、特长爱好,又能通过照(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片掌握学生的相貌特征,还能找到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这样的分类,也为班级工作提供了保障,如临时班委的组建能兼顾到所有类型的学生,更具代表性;临时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让志同道合者在一起;座位编排时,可以分散调皮捣蛋的学生,避免不良小团体的形成;寄宿生宿舍安排时,可以让家庭住址邻近的、曾经是一个学校的、父母是一个单位的同学住在一起,便于学生之间的沟通,等等。可见,通过研究档案材料,班主任能尽快掌握总体情况,进入工作状态,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选择最合理的教育方法。

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面对层出不穷的细节问题,班主任要超越经验积累、超越因循行为,根据细节研究、制定一个具体的、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的治疗措施。思想问题要靠说理,行为问题要强化训练,心理问题要及时疏导;家庭问题要从家长入手,人际交往问题要从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入手;集体问题用主题教育,个别问题进行个性化教育……只有这样,班主任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开出的药方才是适合的、有效的;只有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从日常应付行为、经验行为走向研究行为。

细节源于生活,研究始于细节,细节成就优秀。班主任是普通人,每天在做一些简单而平凡的小事,但小事不小,那些穿过一切表象固化下来的小小细节,维系着班主任对品质、个性和生命的坚守。愿班主任们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揭示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道理,共同酝酿研究过程中的细节之美。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上海 200125)

细节营销研究论文 篇4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现代商战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推崇并付之实战。细节营销在提升企业争力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从细节营销理念的树立、细节营销规范的确立以及建立对细节营销激励约束机制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细节营销;商战;制胜利器

所谓细节营销,就是企业在深入研究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细节,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感受的营销行为。细节可能是产品某个局部的一点改变;也可能是一个程序,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营销细节可能是那些企业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恰恰成为影响顾客对你产品和服务选择的大事。因为细节往往能让消费者更深切感受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一、充分认识细节营销的重要性,重视细节文化的塑造与培育

海尔集团原总裁张瑞敏有句名言,“管理无小事”,他从哲理的角度向海尔的员工闸述了富有辩证法的观点,他认为,什么叫不简单,如果一个人能重复千百次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好,那就叫不简单。并且他明确指出,一个不拘细节、不屑小事的人,将来也很难成大器。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无疑向世人充分说明了细节在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海尔集团的成功在于张瑞敏多年来重视“细节”管理文化的建设与培育。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共识的产物。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种价值取向一旦被员工所接受,就会成为一只无形的手,实现对企业员工的“软”管理,像海尔员工理解认同了企业“管理无小事”、“真诚到永远”的文化,所以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就能自觉地去遵守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注重细节的文化理念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细节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上的转变。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细节营销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四大转变,随意化到规范化的转变,经验型到科学型的转变,外延式到内涵式转变,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变。

当然,细节营销应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因为强调细节就向过分关注小事,更不应该是舍本逐末。作为现代企业,没有宏观战略性的思考,没有科学系统的配套制度,最终也会迷失方向。

二、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制定细节营销的规范与程序

规范化是细节营销的基本要求。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到,完善的企业,总是单调乏味,没有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可能发生的问题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其转化为例行作业程序了。许多知名企业就是在一步一步的精细化努力中,最大化地实现了客户价值,最终成就了企业辉煌。时下,一些企业虽然目标远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营销细节的规范,再加之执行上的不到位,从而导致许多美好计划最终落空。可见,没有细节的制度化同样不能获得成功。细节规范的制定并不是企业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具体问题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才能制定出营销细节的科学规范。如海尔营销人员在关于家电售后服务的规范中,他们在长期的营销实践中观察发现,现代居民家庭一般都是精装修,消费者比较注重室内清洁卫生,根据消费需求变化趋势以及消费者关于家电维修服务的.意见,总结出了具有人性化家电维修“五个一”服务:服务者去客户家进门首先奉送一张名片,穿上一双拖鞋,维修时电器下铺一块小毯子,修完后用一块抹布擦净电器,走时再送一份小礼品。这“五个一”其实都是营销细节,但它所产生的效果却极大地彰显了海尔的企业形象和品牌魅力。

细节营销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了不只是停留在一些原则上,细节营销的规范应遵循的步骤是;(1)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收集目标消费者的意见及建议,(2)研究有关个案,总结共同的细节问题,(3)制定让消费者满意的细节标准,(4)在营销实战中检验和不断完善这些标准,(5)企业管理者明确相应监督机制。

三、建立细节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良好氛围。首先,为了顺利推进细节营销,塑造细节文化。企业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自己的权威性、可信性和人格魅力,从而对细节营销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和诱导作用。其次,企业领导要把细节营销、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才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在认识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中自觉遵守。

2、重视对细节营销优秀员工的荣誉激励。员工的细节营销理念、文化态度的形成是一种从被动适应到内化认同的过程。人的思想、情感常常受周围环境的感染和熏陶。所以,培育良好的细节营销理念和行为,可以设计一些恰当的激励仪式,如举行“五星级员工”、“五星级服务人员”、“十大优秀细节营销事件”等评选活动及庆典仪式,这样能使抽象的理念人格化,为员树立可感可观的榜样,增强细节营销理念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企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这样的活动,能使员工的思想在情境的感染中受到升华。

细节研究 篇5

课前研读

《认识周长》是新教材中一例典型的简化内容, 它没有像老教材那样将周长的认识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联系在一起学习。教材安排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认识周长, 并安排了描一描、画一画、围一围、量一量等活动, 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观察、体验感受“周长”的含义。了解了教材的特点后, 我又着重展开对教材的分析, 以便掌握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地位。

《认识周长》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周长的定义, 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 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这里的周长概念既包含规则图形的周长, 也包含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列入学生的认知范围,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这也是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周长”等知识的基础, 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一次教学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 小朋友们, 喜欢各种漂亮的树叶吗?老师现在就带领大家去欣赏树叶好吗?

2. 这些树叶漂亮吗?想不想动手描一描树叶的形状?

3. 谁来说一下, 你是怎么描的?从哪里开始描的, 又到哪里结束?

二、观察操作, 认识周长

1. 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儿童游泳池去看看。 (课件出示游泳池图片)

2. 谁愿意上来指出池口的边线?它是从哪里到哪里?刚才这位同学指出池口黑色边线的长也就是池口的什么? (周长) ……

思考:走进新课程, “新数学”对教师活用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表面看起来内容简单, 但弹性很大, 经常出现讲得简单而考得灵活的现象, 作为教师就必须想办法让教材厚起来、活起来, 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亲切感, 并提高其运用能力。从第一次的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仅仅靠教材中举的一两个例子并不能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 让学生找到较多的例证才是认识周长的前提。因此, 我决定对教材文本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感性材料:圆形的笑脸、长方形的国旗图片、三角形和不规则的树叶。

第二次教学

一、认识边线

1.今天老师第一次来给小朋友上课, 我带了一些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出示四幅图片:国旗、三角形、圆形笑脸、树叶) 可老师还没来得及把这些图片剪下来, 你自己能剪下来吗?

(学生动手操作, 感知图形一周的边线)

2.谁来跟大家说说, 你剪的是什么?你是沿着什么剪的?

3. 老师这儿有两个图片 (一大一小两个圆形) , 如果让你沿着它一周的边线剪下来, 你觉得剪哪个的速度会快一些?为什么? (边线有长有短)

这两幅图 (地图、篮球场) 要比谁剪的速度快, 你更愿意剪哪张?为什么? (边线有曲有直)

二、认识周长

1.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边线, 你能找到游泳池池口一周的边线长吗?树叶一周的边线长呢?

2.刚才小朋友指出的它们一周边线的长, 我们称它为周长。

思考:“边线”一词在三年级学生中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但不是特别清晰。在认识边线中, 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又分了两个层次, 一是沿着图片的边线剪下来, 二是感知边线的长短、曲直来进一步认识物体的边线。通过这两个层次, 学生对于边线的认识实现了从具体向抽象的有效过渡, 这对学生准确建立周长的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认识边线后, 我再提供实例, 让学生指一指儿童游泳池池口和树叶的边线, 总结出这些边线就是这些物体的周长。但我感觉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仍处于表面的、浅显的状态, 不够深入。怎样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发现, 不断地充实概念的外延呢?

通过教学, 我还发现课堂一开始呈现的四幅图片中, 长方形的国旗和三角形同属直线图形, 显得重复。长方形的国旗图片因考虑到学生要进行测量, 调整了长度, 却又发现长宽比例不对, 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 但也不能误导学生呀!因此决定, 把长方形国旗图片和三角形进行替换。那换什么呢?一下子没了头绪。好在有网络, 给了我们似乎是无穷无尽的资源。通过不断地甄选和比较, 我选定了一张长方形书签和五角星图片作为素材。选五角星图片是因为五角星的十条边长度相等, 在计算周长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便计算,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由此发现圆形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 慎重考虑后, 我又把笑脸图片改为圆形钟面。事实证明, 这几幅图的选择是整节课教学中的亮点, 特别是钟面, 学生想出了很多测量方法, 如:用线围一围, 拉直后再用直尺量;圆形钟面对折, 量出周长一半的长度再乘2;用线量出钟面上一大格的长度, 再乘12;在直尺上滚一圈等等, 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了空间观念, 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细节研究 篇6

1 计算机识别图像系统概述

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及流程包括:将图像采集到信息识别内部系统中,对图像部分和非图像部分进行分离处理然后,专门针对图像进行智能化识别,保证图像的真实性和清晰度。图像的数值扫描必须在保证流畅清晰的基础上达到速度的最小值,并且对多次扫描后输入的图像进行比对、甄别和筛选,选择最清晰、最精确的图像进行输出或者存储。

1.1 技术特征

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运用的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这种技术可以媲美人类的大脑,将不计其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数据分析系统后,对这些庞大的复杂的信息量进行迅速的比较和分析。然后从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信息。再进行下一步的筛选和比较,并且要运用技术分析的特别之处----速度,来进行完整的图像数据分析处理。保证经过处理后的图像带着高清晰分辨率呈现在使用者面前。

1.2 庞大的信息处理

计算机图像处理面对的是超乎想象的信息量,通过软件和数据库的祥和配合完成信息数据的甄别、对比、分析、去除和保存工作,而这一切可以发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1]。

1.3 完美精确度

技术发展到今天,图像处理已经超越了过去单张图片的识别技术,对数量巨大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这些图像在经过各种处理和转化后,去除了杂质和不需要保留的信息部分,最终经过计算机筛选后得出的图像是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者要求。

1.4 处理技术灵活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数据处理时,系统和数据库可以在处理过程中对图像进行智能化处置,在经过使用者允许后,自行判断图像的情况,提示使用者是否对图像进行精确和清晰的调整。如果得到允许,就可以自动进行图像的最强化效果的处理工作。

2 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的现状

(1)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经历的阶段具有数据信息特征。首先是文字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仅仅限于对字母和符号的识别,一些专用的技术领域中运用了这个技术,但还没有广泛使用。经过了10几年的推进后,图像处理已经能够可以具备存储功能。智能化的处理技术不仅对文字和符号,对物体也开始有了识别的功能。这个时期的应用已经开始向工业领域渗透。此后,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飞速发展,在全领域全行业已经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开始离不开这个技术。

(2)在图像识别系统运用过程中,如何将图像进行和区分是一个技术难题。目前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通过加大存储和进行压缩的技术,已经实现了数字图像识别系统从二维识别转变为三维识别技术。这个技术的突破使计算机图像系统的识别功能实现了飞跃,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空间的技术处理中,而且大大提高了对图像特征的区分功能和使用速度,并且能保证在进行图像调取时的清晰度。

3 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的优势

(1)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采用三维的技术手段,速度快而且存储量巨大。在计算机成像效果与传输效果上远远超出其他技术对图像的处理能力。这个科学技术目前是人类使用智能辅助系统来进行图像识别工作的最佳表现。

(2)计算机识别过的图像在相互关联上都会产生一定的逻辑练习。各种图像信息在被筛选、匹配、甄别后,不会再出现其他不相关的信息。这个分拣的工作背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和比对工作,计算机云识别系统的强大功能对于真实景物的干预和引导工作,在智能化图像识别处理功能得到完美展现。

(3)后期处理图像是计算机图像识别功能又一大优势。计算机在进行景物采集时,不会被环境的影响和被采集者的情绪所感染,他的图像处理不带感情色彩。计算机在智能化识别过程中只会运用接近于人类的视觉系统来对图像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最终甄选出来的图像将是最真实和清晰的。

(4)图像处理的最终要求是精确度。数字化处理功能可以将任何一张图片扫描为数据图像结构。这种结构中的矩阵将每个图像分割成无法用肉眼识别的点阵。每个点都带有独特的图像信息的全部编码。经过处理后的数字图像是最真实最精确的。

(5)计算机图像处理可以在输入和存储期间将图像出现的问题和差错进行重新修补,保证图像在经过计算机云计算处理后更加准确无误。

(6)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在对图像信息进行定位和识别时,几乎可以像显微镜对待细菌和细胞的识别和处理手法相类似,唯一不同的是计算机还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和思考功能,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后,对图像进行最大限度的重新数据组合后,将可保留的信息储存起来,将无关系的信息去除掉,再对有用信息进行重新排列组合。

4 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的突破方向

(1)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正在被科学技术领域的浪潮推进着。同时也收到来自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紧迫压力。工作与生活中无处不运用到图像处理技术。不仅要将文字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还要将图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比对。再进行整理压缩等处理时,还要接受多媒体对图像数据继续加以转换。这个过程实际上只有人类才能完成,而现在要由计算图像识别智能化科技来代替人类进行工作,因此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必须要向着高速和标准化进行突破。

(2)计算机在对图像识别的过程中,二维扫描与三维识别都要使用到,对图像的处理要求计算机的CPU功能不断强大和深化。由于被运用的领域非常广泛。计算机图像识别功能必须要讲求详细的信息处理技术,并按照人类的需要提供出最高清晰度的图片。这是计算图像识别系统的侧重点,因此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要向着多维和科技方向发展的方向进行突破。

5 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的问题

5.1 多对一的困惑

计算机图像识别是面对多个不同物体进行图像投影工作,在二维和三维空间的摄取方面没有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角度。这种处理情况容易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困惑。

5.2 场景问题

计算机在图像识别过程中对图像所处场景的条件容易发生混淆,光线、光源、位置等因素都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干扰,导致采集的图片出现误差。

5.3 重建图像的理解

在对平面二维图像进行立体三维处理过程中,从计算机的视觉角度看,由于硬件本身的局限或者重建过程中的偏差,容易对原有的图片产生误解。造成再建图片对原有图片的理解偏差。

5.4 信息处理巨大的困扰

计算机处理的图像信息可谓是海量。在处理的空间和时间上。一点点误差就会扭曲所有图片的使用高价值。导致数据存储的不安全,造成数据丢失或者数据损毁[2]。

6 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的运用

6.1 交通运输

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路况信息、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天气会有千差万别。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对道路的识别必须要根据路况的不同,帮助驾驶者识别不同地域不同地形的路况信息,这个识别的速度要非常地快,才能保证对车辆形势的准确判断,确保驾驶者的行车安全。同时图像处理识别对车辆状况的检测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情况下计算机识别系统要得到车辆信息的准确数据,就要对所有交通网络中的车辆进行准确分析和区别。车辆树木、车流状况、行车速度等都可以作为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的参照依据。将这些数据收录进系统内进行快速比对和分析。之后提交精确的检测报告,这个检测报告将对交通交通系统对车辆的检测起到重要作用。

6.2 安防系统

安防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的建筑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分布很紧密,系统很庞大。计算机图像识系统对视频设备采集到的图像要进行收录、查看、识别、筛选和存储。这要求云计算要具有智能分析的附加功能,对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提取时,减少安防人员的工作强度。将安防自动化监控工作进掺入了高端技术手段,提升安防工作的完备性。

6.3 医学研究

在医药和医学领域,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应用的已经相当广泛,包括CT等计算机图像识别手段的运用。在临床中,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帮助医生进行手术中的导航工作,利用医学影像的采集和分析提供最清晰最准确的患者治疗部位的情况,为医生进行精确手提供设备上的支持。而且如果在不确定因素下医生需要进行手术前的准备,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可以帮助进行手术的模拟演练,让医生可以在实际手术前排查不利因素,制定最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6.4 农业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计算机识别图像功能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在移植或者养护过程中检测到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并且对农作物种植区域进行全程全方位扫描和分析,帮助农民对农作物进行质量检查等工作。

6.5 文学艺术领域

在文学艺术领域,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在使用上,通过广播电视领域的声音和图像的护理,对图像和信息处理后收集存储为画面,经过技术人员的转送后,形成了电视画面和广播声音传递给千家万户。在图像输出过程中计算机识别图像系统会自动过滤掉无用的信息,并且对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和切断故障进行快速修补和处理,保证信息输出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还能对艺术作品在色彩上进行更加完美的调整。让涉及到美术专业领域的各个专业,包括时尚设计、动画影响、艺术布展等的效果更加完美。

6.6 商业领域

在互联网商业领域力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许多数字图片等信息需要利用这个技术上传到网络上,如果是用人工技术来做,将是不可想想的。而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就为人类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实现了商务领域的科技化和高速运转。同时,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还能将一些涉及到机密的商业资料进行防伪处理或者防盗处理。因此。。在航天航空领域的通信信息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已经影响到经济建设的发展。

6.7 工程建设领域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测量、施工阶段、完工验收阶段,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在设计图纸、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材料运用、质量检测等方面都有广泛运用,这项技术帮助工程施工企业在零部件、线路的质量检测和分析排查等工作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业施工人员在进行工程焊接等工艺运作时,运用计算机识别图像系统,减少了施工误差的发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3]。

7 结语

本文对计算机识别图像的概念、功能、细节处理、问题以及应用等展开了分析和论述,期望能够得到业界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计算机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当代科学迅猛革新的背景下,需要探索和创新的领域可谓不计其数。我们面对的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波澜壮阔的场景,我国的工业技术革命的革新幅度广度之大,也要求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必须紧跟潮流,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发挥关键作用,我国计算机智能图像处理技术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和运用中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宋晓玲.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板形识别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5):221-221,223.

[2]赖宏慧,王蓉.虚拟仪器的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J].卷宗,2014,(12):347-348.

细节研究 篇7

1 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

日用陶瓷设计要实现创新, 首先产品设计者的理念要创新, 设计者的观念陈旧, 产品设计将不会新颖, 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日用陶瓷产品的创新设计必须以人为主体, 服务于人的生活需求, 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为目的,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通过陶瓷物品的功能、结构和形式, 来领会到设计者的理念。

日用陶瓷设计因其独特的工艺流程、实用功能与造型设计, 常常容易形成一种固有的认识模式, 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必然会阻碍思维的扩展, 设计师应在这种固定模式的制约中发挥想象力、创新精神才能体现设计师的能力。在传统的理念里, 茶壶的造型就是一嘴一柄加上圆圆的壶身, 这种的传统的观念变成了设计者的绊脚石。转换理念, 把设计茶壶换成设计一个盛茶的容器, 那思维会拓宽很多。容器的可设计空间很多, 结合功能性的要求, 发挥创新精神, 拓宽想法是突破束缚的最有效途径, 做出来的设计才能出彩[3]。

2 细节设计在创新设计中的可行性

创新的设计离不开细节的支撑。从细节来看设计, 每个小细节可体现创新, 也就是说要把创新运用到每个小细节中来。壶体作为我国最常用的日用陶瓷, 是与它的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分不开的。生活的多姿多彩为它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各色的壶都是在极其简练的点、线、面组合中将嘴、把与壶体有机融合、和谐统一而创作出来的。同时, 它又体现了设计者的创新思维与细节的结合。下面主要从在日用陶瓷的壶体造型、壶盖、把手3个细节来探讨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的运用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2.1 日用陶瓷壶体的设计

综合所有壶的形状不难发现, 壶体基本都是正圆、椭圆或是方形、梯形以及方圆组合。在此基础上, 通过在壶体上加颈、加盖、加钮、加嘴、加把等细节部分的处理和搭配, 营造出了它的美妙形态。一把好的壶必须具备比例的协调、功能实用、工艺的完美、气质的蕴蓄, 这就构成各种要素的融洽调和、配合匀称。

壶体造型设计形式日趋丰富而多样, 异形的壶体造型就是创新设计的表现, 它在改变产品形态上有积极的意义。异形设计与同心圆的造型形成强烈的对比, 不仅丰富了壶体的形态, 还突出了壶的整体个性, 并且增加了使用者的新鲜感。

图1是艺术家石大宇的作品《清庭壶杯组》, 它打破了常规圆心壶的特点, 以中式单柄煎药壶及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急须壶为研究主轴。传统单柄壶的造型朴拙、文雅, 功能恰如其分。此设计以骨瓷挑战平面与斜角结构表现, 平板壶壶体有如一方勺, 以符合人体工学的单柄握把取代传统茶壶弯把, 双向皆有出水口, 使左右手拿壶皆运用自如;壶盖上减去壶钮设计, 以轻推旋开方式拿取, 使平面表现更为纯粹, 将功能需求纳入简洁美感。壶杯造型则与壶体的方形相应, 为角度扭转的四方形渐变结构。整体设计无一多余装饰, 均为适切解答。

2.2 壶盖的设计

壶体造型的完美与壶盖的细节设计有着很大的关系。壶盖的形状可分为珠圆形 (含扁圆形、圆柱形、水珠形) 、拱桥形、如意形、牛鼻形、瓜果形、流线形等多种形体类型, 与壶体造型相结合, 能产生出很强的艺术效果及和谐之美。日用陶瓷盖钮在造型中有双重作用, 首先是方便拿盖子, 因此在进行使用功能设计时, 应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一般手的大小和日常的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和研究, 要考虑到手感和手指拿捏盖钮的方便;其次是壶盖的美观。由于盖钮的体量较小, 能够产生出“小巧玲珑”的效果, 所以它的情趣设计主要靠造型变化来完成, 但有时装饰设计也会具有较强的形式感。

2.3 壶把的设计

壶把的主要功能是方便使用壶, 使壶体能被更好的被提取和倾倒。壶把有提梁式、端把式和侧握式等多种类型。从创新性思维来设计一个好的壶把, 首先要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一般手的大小和日常的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和研究, 要考虑到手感和端拿壶体时的方便。把手太大或太细会使手指端拿时产生出疲劳和紧张感, 甚至使整个壶体滑落;其次是节奏感, 在整体的设计中要强调盖钮、把手、壶嘴和壶体这四者的节奏感。

图2的壶身是一个正圆, 而圆弧线条的壶把则从圆形壶身拖曳而出, 形成另一个独立却又同时包容圆形壶身的外圆。此外, 自壶把吐露而出的壶嘴, 更以圆柱造型接续了圆的意境。整件作品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 仅以单一的圆, 展现出图像与意义完全简约、纯粹的圆形整体。

在烧窑过程中, 在每制作3个壶即需淘汰一个的高淘汰率下, 如何控制提梁把不会因高温而变形, 并确定与提梁壶的稳定接合, 更是设计者与工艺师需共同面对的技术挑战。透过圆的图像, 作者将“品茗”的日常活动, 回归到清雅艺术的层次。清香满溢的茶水, 于此流转于圆的壶身、壶把、壶嘴与茶杯之间, 传递了沁心的香醇茶气, 也献上了静谧的圆满意念。

3 结束语

设计需要在生活中寻求灵感, 抓住生活细节激发的灵感, 并把细节放大再进行艺术加工是引起使用者共鸣的创新设计思路之一, 值得每位设计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源.日用陶瓷设计的发展新趋势[J].佛山陶瓷, 2008 (8) .

[2]张文娟.日用陶瓷的趣味性设计[J].佛山陶瓷, 2007 (8) .

关于园林施工中的细节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园林施工;细节问题;处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工程建设施工也越来越重视,它不仅有利于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性,还保障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使其生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由于人们在对园林工程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的问题,这就对园林工程的整体结构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园林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要对这些细节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以确保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下面我们就对园林工程施工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介绍。

1.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1.1园林工程施工具有综合性

园林施工工程和其他的工程项目并不相同,它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工程项目,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对建筑结构和植物设计进行严格的要求,还要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来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使得园林工程的艺术美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应用到园林工程当中,从而使其现代化园林工程建设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此外,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还要注重于植物的栽培,使其园林的绿色美化效果得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1.2园林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

不过在不同的地区中,技术人员就要必须要其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来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建设,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还保障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存活率,使得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施工单位就要对其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尽可能的降低园林工程施工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的影响。

1.3园林工程施工具有规范性

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规范性使其中主要的施工要求之一,这不仅保障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还使得现代化园林施工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再受到传统设计施工理念的约束,建设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4园林工程施工具有专业性

由于园林工程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以及规范性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选择的时候,就要这些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样不但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还使得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园林工程的各个方面符合工程设计的相关标准。

2.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以及其处理措施

2.1土方工程

2.1.1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

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土方工程是其基础工程施工项目,它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期限,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土方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严格的要求,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2.1.2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①栽植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植物栽植土的质量问题往往会被人忽视,这就使得植物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生产土壤不符的情况,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植物的存活率。因此我们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就要对栽植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采用相关的措施使来对土壤进行优化。

措施:(1)在设计中要对植物栽培土壤质量的要求做出明确说明,例如其对土壤水、肥、热、气的要求。(2)栽植土要选用结构疏松通气、理化性能较好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料,避免使用保水能力差的沙质土壤或粘性较重的土壤。(3)在种植前对盐碱成分过高或者营养成分较低的栽植土壤进行改良或施加营养土。

②回填土方局部或大面积沉降。

分析:(1)回填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混有碎石、淤泥质土、建筑垃圾等物质作为填料,填土不易被夯实从而造成沉降。(2)回填土含水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对其造成影响,因为无法达到最佳含水量下的夯实密实要求。(3)与施工季节有关,在冬季施工,基底土质受冻,而未在其解冻前就作为回填土回用,就像回填了冻土块一样。

措施:(1)回填土要选择合适的土料,避免采用含有大量碎石、淤泥质土、冻土块、建筑垃圾、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杂土作为填料。(2)填土的密实度要根据工程的性质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由干密度来控制。(3)加强对回填土料的质量、含水量、施工操作规范和压实密度实度的现场检验,按照规定取样,严格按照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进行控制。(4)对于含水量较大,不能达到要求的土层,可以采用晾干、风干、翻松或均匀渗入干土和其他吸水材料后从新压实的方法。(5)冬季施工时,如果基底土质受冻,可以等土质解冻、压实处理后,再用做回填土料或者采用水拌砂的措施回填。

2.2园林假山工程

2.2.1园林假山工程的概述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以石、土等作为主要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加以艺术夸张和提炼,用人工方法再造山水景物的统称。按照构成材料的不同,假山主要分为4种:土假山、石假山、石土混合假山和塑山。

假山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也可以作为园林的地形骨架和自然山水主景,提供景观展示平台等等。

2.2.2园林假山工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①不注重石料的运输过程。

分析:石料的运输,特别是湖石的运输中,特别要注意防止损坏石料。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整个过程的仔细处理。

措施:运输石料过程中最易损坏石料的环节是装货时的吊装过程和运输车到达目的地的卸装过程。因为石料的装卸通常是由小型起吊机机械操作,再加上没有一些减震措施,极易损坏石料。所以在石料装卸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放慢速度,多花费一些人力、物力,尽量保护好石料。

②起脚时,定点、摆线不准确。

分析:起脚拉底之后,开始砌筑假山山体的首层山石层叫“起脚”。起脚时,定点、摆线能够防止山脚平直,使山脚按照设计成弯曲转折状,增加山脚部分的景观效果。

措施:起脚时,定点、摆线要准确。先选到山脚突出点的山石,并将其沿山脚线先砌筑上,待多数的主要突出点山石都砌筑好,再选择和砌筑凹进线、平直线处所用的山石。

2.3园林给水排水工程

园林中的用水点较为分散,用水点分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变化较大,所以园林给水过程中水质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分别处理。园林排水工程情况也和城市排水系统情况有些差别,园林排水作业主要有搜集输送天然降水、废水和污水,以及污水的处理和排放。从排水工程设施来看,主要有作为排水工程主体部分的排水管渠和作为水体净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因此在排水类型、排水方式、排水量构成、排水工程构筑物等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园林的给水排水主要问题是如何合理布置管道结构,必须使用过滤设备,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冲刷等。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技术人员对一些细节问题不进行很好的把握,那么就很容易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有着极大的影响,使得园林工程的效益大幅度的降低,为此我们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就要从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上出发,然后对各个细节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看,从而采用相关的措施来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使得园林工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得到有效的增加,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黄妍.城市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中外建筑,2009(07).

细节研究 篇9

先说一下自己吧,重点高校硕士毕业,加入北京的某国内著名的IT公司,2年后加入某著名IT外企,这个职位工作4年,自己有不错的技术水平和在此领域的工作背景,现在的工作性质7分技术3分管理,由于各方面原因,自己正处于职业发展的瓶颈,

11月份,一个猎头顾问找到了我,向我提供了这个外资金融企业不错的职位,由于考虑到年底奖金和待遇可能提升,当时没有太在意这个机会,

不过最后还是决定试一下,哪怕积累个经验也好,于是和猎头顾问见了面,谈的不错,这个职位比较适合自己,继而和公司的CIO见了面,

感觉谈得一般,其实自己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同时对方也不是亲和力很强的那种。

事情到此为止,应该是没戏了,无所谓,本来自己也没有太在意这个职位,因为毕竟,自己现在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尽管如此,还是觉得当时应该更好地对待这个机会,因为事后对这个公司和职位的研究,觉得对我整个的职业规划确实是个非常不错选择。

事情过去4个多月了,上周四,接到公司HR的电话,说要我去面试,当时有点糊涂,怎么是公司HR而不是猎头顾问电话我,不管怎样,还是欣然同意了周五的面试,放下电话后看到那个猎头顾问还在msn上,我们经常在MSN上沟通,

于是向她提到了这件事情,据我事后分析,也正是这个决定导致了自己最终和这份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

经过很充分的面试准备,我和两位面试官谈的很开心,我的技术和项目管理背景都很符合这个职位的要求,而且对方对彼此的面谈比较满意,经过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面试,面试官告诉我1周内给我答复。尽管没有当时确认,但自己对这个职位已经有了八成以上的把握。

不过自己还是有一个顾虑,就是和猎头沟通了这件事情,这或许不是件好事情。

MSN上,我和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好朋友沟通这件事情,他也觉得我和猎头沟通的决定有些不妥,但一切已经发生了,有什么方法可以弥补吗?

反复考虑后,我拨通了公司的电话,要前台将电话转到了面试官,我想和面试官再进一步的沟通并说明我和猎头沟通的事实,结果很出乎我意料,

面试官很委婉地拒绝了我,说这个职位的level不高,很难给到我现在的薪水。

故事结束了,该总结了。看过很多帖子,作为应聘者,和猎头顾问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你希望拿到更高的薪水,猎头顾问拿到更多的佣金,

但我确实忽略了一种情况,有时候,不管什么原因,公司也可能会考虑绕过猎头,毕竟大环境不好,企业都在控制成本。

如果我的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问题究竟在三方的谁? 公司? 猎头顾问?还是自己? 仔细考虑,其实还是自己的对细节的把握不够,

进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因为这三方考虑问题的前提都是利益和诚信的权衡,而我恰恰没有把握好这个平衡的杠杆。

细节研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PICC置管治疗。其中男33例, 女27例, 年龄30~75岁, 平均 (49.2±3.4) 岁。其中肺癌40例, 肝癌10例, 淋巴瘤6例, 肠癌4例。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在研究报告同意书上签字, 均采用上肢静脉穿刺, 行贵要静脉穿刺50例, 正中静脉穿刺7例, 头静脉穿刺3例。

1.2 入选标准

(1) 经肿瘤科确诊为肿瘤疾病并利用PICC进行化疗患者; (2) 年龄不低于18岁, 神志、意识清醒, 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且无认知障碍; (3) 病情相对稳定, 没有其他会导致疗程不能完成的疾病。

1.3 PICC置管化疗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择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置管管理的护士均为有临场经验5年以上并获得PICC操作资格者,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了无菌技术。然后根据PICC导管操作指南具体操作, 基本流程为是先测量穿刺点, 然后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以建立无菌区, 同时预冲导管, 行静脉穿刺, 通过套管法将导管植入, 接着安装连接器, 并对导管作抽吸、冲洗和固定, 最后完成胸部的摄片定位及记录。

1.4 细节管理

1.4.1 密切监控、记录患者病情

对60例PICC置管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全程跟踪监控, 建立档案, 对开始置管到导管拔除的全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记录的具体内容除了患者的性命、性别、联系方式、置管时间、置管长度、导管规格及外漏长度, 正压接头日期等基本资料外, 还应包括评估项目和效果监测项目。前者有穿刺点周围皮肤状况, 是否出现红肿、湿疹、过敏等异常现象, 管道是否回血、渗漏、破裂, 冲洗过程中是否有阻力及冲洗时间等, 效果监测项目则包含有穿刺时导管是否用并发症、治疗期间并发症及在患者拔管时的具体病状。

1.4.2 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和家属对PICC这项技术了解不多, 加上病情折磨给患者造成了身心痛苦, 在行PICC置管时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 不利于治疗。因此在置管前, 应对PICC的必要性及优势作详细的说明, 对置管的过程和置留时间等也对患者预先解释清楚, 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2]。也可以通过医院的成功案例, 增强患者的信心。置管过程中应和患者保持有效的沟通及交流, 减轻心理负担, 增加对医生的依从性, 提高穿刺成功率。

1.4.3 导管维护

穿刺后要对导管进行及时、有效的固定, 提醒患者穿刺后24 h内尽量不要随意活动手臂, 以免造成脱管、感染。手术后1~2 d内如果患者没有出血现象, 则可以缓慢抬高术肢, 做松握拳动作, 3次/d, 每次应控制在10 min左右, 不应过量, 力度也不可过大以免引起穿刺点出血。由操作护士每日对患者作观察、记录和评估, 做好导管维护。检测患者穿刺点是否有出血、发红、硬结等现象, 对出血者可更换敷贴, 疼痛、硬结者用喜辽妥外涂。如果出现红、肿、热、痛者, 用硫酸镁湿热敷, 同时叮嘱患者抬高肢体并尽量放松, 暂停输液, 如果上述症状3 d内仍没有缓解者, 则应和主治医师商讨是否应进行拔管。同时在导管维护中, 患者的配合起着关键作用, 操作护士应对患者提供积极正确的指导, 并做好置管期间的训练和护理教育, 使患者充分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并发症。

2 结果

6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 平均导管置留时间 (89.3±2.4) d, 无一例患者出现导管断裂、漂移、静脉炎等并发症, 其中出现液体外渗4例, 穿刺点出血5例, 穿刺点感染3例, 导管堵塞1例, 经过更换敷贴或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症状均好转, 没有出现PICC疗程未完成者, 患者评价良好。

3 讨论

PICC是现阶段患者静脉输液中最人性化的措施, 对胃癌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实施细节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 降低置管风险为原则, 实现医院救死扶伤、减轻痛苦的人道主义治疗精神[3]。因此操作护士在治疗中应对各项置管流程细化到最小环节, 从而规定出最为具体、安全、可行的程序及实现的方法, 减少置管感染或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密切监控、记录患者病情,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及对导管的细致化维护, 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提高了置管的依从性, 且保证了置管质量, 6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 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感染, 顺利完成了整个疗程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PICC置管治疗中行细节管理, 观察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和患者评价。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 平均导管置留时间 (89.3±2.4) d, 无一例患者出现导管断裂、漂移、静脉炎等并发症, 其中出现液体外渗4例, 穿刺点出血5例, 穿刺点感染3例, 导管堵塞1例, 经过更换敷贴或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症状均好转, 未出现PICC疗程未完成者, 患者评价良好。结论:细化PICC置管流程及维护能有效降低置管风险, 减少并发症发生威胁, 提高置管成功率, 从而为患者减轻化疗痛苦,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肿瘤,PICC,细节管理

参考文献

[1]成芳, 刘为红, 鲍爱琴, 等.9例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 2010, 17 (12) :65-66.

[2]曾小应, 许海丹.肿瘤患者PICC置管所致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7) :128-129.

上一篇:能源计量信息下一篇:劳动价值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