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十篇

2024-09-01

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 篇1

一、注册会计师收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 审计收费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我国,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收费制度实行政府定价模式, 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审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审计收费标准只有原则性规定, 在具体执行中存在差异, 地区之间、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以及审计人员之间的差异明显。这种价格制定的独特背景使我国的审计收费与国际惯例有较大的区别。从具体情况来看, 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的收费基本呈现出两种方式:一是依据被审计单位规模定价, 即计件制;二是根据工时定价, 即计时制。从我国审计执业实务来看, 虽然审计收费的计件制和计时制标准体系并存, 但其适用性却呈现出分化格局。具体来说, 国际四大事务所采用作为国际惯例的计时收费体系, 按照较高的标准收取审计费用;我国本土事务所大多采用计件收费的方式, 按照客户总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收取费用;另外各地区之间的收费标准不统一, 导致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低价争抢客户等恶性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

(二) 审计收费总体上偏低

经济学理论表面, 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与价值的偏离自发地调节供求关系。《独立审计准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的服务是一种有偿服务, 但收费的多少应当以服务性质、工作量大小、参加人员层次的高低等为主要依据, 按照规定的标准合理收费”、“注册会计师不得以降低收费的方式招揽业务”。价格竞争向来是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所惯用的手段,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市场主体, 也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这一方式。许多事务所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业务量而采取一些违规手段。而且, 这种低廉的审计收费形式, 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提取风险基金和执业保险, 大大增加了审计行业的风险。审计收费过低, 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程序不完善, 注册会计师就很容易偷工减料, 以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压低审计成本, 必然会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工作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现实问题表明, 规模越小的客户, 事务所争夺的就愈加激烈, 价格也就更低;反之规模相对较大的上市公司, 价格相对较高。这种低廉的审计收费形式, 不但不利于事务所提取风险基金和执业保险、加大了行业的风险, 也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三) 审计市场集中度低, 恶性低价竞争现象比较严重

在我国, 审计市场的准入门槛非常低, 市场集中度低, 绝大部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是有限责任的形式设立, 其注册资本只需要30万人民币。即使是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 其注册资本最多也仅仅只是200万元人民币。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 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增长迅速, 已经达5000家左右, 甚至更多。其中的大部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还是由过去的旧体制脱钩改制过来的, 不管是自身制度还是行业规范都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因此,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巨大的竞争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二.审计收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审计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审计市场的需求方一般为需要提供会计报表的一方, 其最终需求是报表使用者即投资者、债权人与监督者, 管理者也可能是为了改善单位的管理, 产生对外部审计的直接需求。以投机为主的投资者并不会有给报表的需求方带来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动力, 而那些严格依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做出决策的成熟型的投资者, 债权人则会提供高质量审计需求的经济源动力。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是由政府一手培育和发展的市场, 而不是自发形成的市场, 所以市场的直接需求方的需求动力也是由于政策等因素形成的被动需求。又由于以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缺位,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以广大股民为代表的最终需求者的要求得不到直接需求方的满足, 这就使得审计市场缺乏有效的需求。

(二) 审计收费信息披露不够透明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和有效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证监会于2001年12月24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中: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分别按审计费用和除审计费用外的其他费用披露, 其他费用指的是咨询服务 (包括资产评估) 的费用;上市公司在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时, 应列明差旅费等费用的承担方式;应披露本年及上年的比较数字。这种规定虽然对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但是, 其中指出应该进行披露的内容的分类仍然过于笼统, 有的公司在披露的时候没有按审计费用和非审计费用进行披露, 而是披露本年度支付给上市公司的费用总额。需要聘请境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司, 在对审计费用进行披露的时候并非将境内事务所审计收费和境外事务所审计收费分开进行披露, 而只是披露一个审计费用总额。这样的披露方式并不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更为有效地决策。证监会也只是对上市公司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内容和形式作了具体规定, 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 披露的质量还不够理想, 信息复杂混乱, 数据之间的可比性也不强。

(三) 对违法违规审计行为处罚较轻

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注册会计师法》等多部法律法规, 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等行为所应受的处罚进行了归类, 但对违法、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仍然比较轻, 目前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也仅仅主要停留在警告、没收违法收入、罚款、通报批评和暂停执业资格上。可以说,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 特别是民事赔偿风险近乎于零, 现行法规中虽然有相关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 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现有法律制度对民事诉讼的限制, 也使得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制度难以实施。

(一) 完善现行审计收费体制

1.确定科学、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以审计工作的时间作为收费标准, 我国的审计收费主要还是市场定价的计件模式, 主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 经过与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后形成, 没有达到统一规范, 并且审计定价的过程中所依据的信息也不一样, 有的以被审计单位的资产作为依据, 有的以被审计单位的收入作为依据。另外, 对于同样的审计业务工作量, 我国审计收费远低于国外的审计收费, 过低的收费标准使得我国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 有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借鉴国际惯例, 以审计工作小时为基本依据来制定全国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 根据公司的规模、销售收入、财务状况和所处行业会计处理的复杂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事先预测出工作量和不同级别审计人员的配备需要及不同级别审计人员的小时收费标准, 来确定最终的审计费用。这样就可以解决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水平高低悬殊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 收费标准的制定应能够体现差异性。借鉴国外的审计计时制收费模式, 在此基础上制定各地区审计每工作小时收费的上下限, 全国各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按照该标准执行, 在标准的上下限内收费, 并且规定实际收费不得低于标准的下限。完善审计收费体系, 制定合理、统一、科学的审计收费标准, 并以此规范价格秩序, 在全行业范围内形成有序竞争, 对于防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以低价抢夺业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很大的意义。

2.通过第三方介入改变现行审计收费模式。现行审计收费的模式是由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用, 导致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形成财务依存性。为了增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独立性, 必须改变现有的委托和付款方式。目前审计委托人就是被审计人, 针对这种现象, 应该设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审计委托中介, 该机构必须是与双方单位均无直接或间接经济关系的非营利性质监管机构以保证公正性, 并由政府或行业监管的权威部门组织和管理, 或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和管理。加入这一中立机构后, 在审计费用的支付流程中就加入了独立第三方的监管环节, 有利于解决我国现行的畸形的审计委托代理模式。

(二) 提高审计收费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审计收费信息的公开披露有助于社会公众对事务所进行监督, 减少审计收费环节的不正当行为, 有效阻止事务所利用价格进行的不正当竞争。我国现有的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只局限于上市公司, 且较分散、相对粗略、执行力度较弱。针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现状, 应重新制定条文或修订原有的规定, 披露的信息必须全面、客观、清晰和真实。将披露审计费用及相关信息作为企业的应尽义务, 任何企业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披露审计费用;明确规定其披露内容, 对需要披露的审计收费设置明细账, 将工作小时、差旅费、咨询费用等分别列示, 企业对审计费用发生重大变化的事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必须进行全面、客观、真实的披露, 对未能按要求披露相关信息的企业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另外,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的收费、境内、境外事务所的审计费用分开进行披露应分别披露, 以避免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不良影响。信息披露形式可以是指定的网站或者指定的报纸, 要能够让广大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方便查阅, 并推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披露信息的确认制度。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监督部门, 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加强对企业披露审计费用信息的检查和监管力度, 对于那些无正当理由的未能按要求披露相关信息的企业和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通过新闻媒体等进行公开曝光, 建立行业诚信的社会监督机制, 为审计行业营造一个纯净的执业环境。

(三) 严惩低价收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目前, 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招揽业务增加客户源而降低审计收费标准或给予中介人回扣, 这均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审计行业监管机构应从保证审计独立性入手, 明确规定除了按审计收费依据收取审计费用外不得再有任何变相的收费。对于不按标准收费, 随意降价、支付回扣等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会计师事务所, 应从严从重处罚, 并加大对没有遵循职业道德而实行超低价收费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力度, 除了给予经济处罚和追究其行政责任外, 必要时还要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 以起到警示的效果。在出台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之后, 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监督其管辖范围内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是否遵循最低限价标准进行审计收费,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据此监控事务所的违规违法审计行为, 对超低价收费的事务所加大处罚力度, 以保证审计收费标准的顺利实施和控制不正当低价竞争行为。

总之, 审计收费作为一种价格杠杆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审计质量的好坏对于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收费应该由市场来决定,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根据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阶段, 政府制定最低限价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审计收费标准并向被审单位收费的组合依然是一种较为理性的审计收费模式,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建立健全审计收费违规赔偿的法律制度, 强化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 增强审计收费的透明度等措施逐步规范审计收费, 促进审计行业健康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 篇2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1. 注册会计师方面

注册会计师作为一种集重大责任与高风险为一体的职业, 在很大程度上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工作能力。然而, 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迅猛发展, 其报考资格的审核、考试方式的规定、执业许可的审批等方面都不甚完善,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会计事务所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低下, 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无视其工作的责任与风险, 导致审计工作质量低下, 并隐藏着很多风险。

2. 被审计单位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 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项目、管理内容越来越复杂,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在记载和撰写财务报告时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肆意作假, 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陷入被审计单位设计的圈套中, 遭受审计风险的侵袭。

3.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我国注册会计师相关管理条例规定:任何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到会计事务所中才可以开展注册会计师的相关业务。其流程是:被审计单位必须要先委托会计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 然后选择注册会计师到被审计单位工作, 其中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与企业之间是间接的受托审计的关系。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的独立性。如果会计事务所缺乏对审计单位需审计项目的质量监控, 在接单的过程中没有顾及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而只是以增加收入为目的,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审计的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规避策略

1. 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

据调查, 大部分审计出现风险的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所从事的业务不清晰, 进而导致审计结果失误, 出现审计风险。为了有效降低其风险, 一方面, 注册会计师一定要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进行审计之前, 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深入研究其基本情况、所从事的业务情况、管理状况等, 进而分析出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 一旦接受其委托审计, 注册会计师就需要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 加强对企业最新的经营与财务情况的关注, 在增进对其了解的基础上, 将审计风险调控到自身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有效防范风险的侵袭。

2. 认真制订审计方案, 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

优质的审计方案是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基础, 严格履行审计程序是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因此在日常工作中, 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特点与审计项目情况的基础上, 需要从审计的角度、审计的重点、审计的程序、审计的方法等方面, 认真制定多层次、多角度审计方案, 以供日后严格遵循。

3.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保持谨慎的执业态度

我国经济结构日益复杂, 一些针对不同经济成分的新规定与政策也不断出台与更新, 与此同时, 审计的对象与内容也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 这对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适时学习新的知识, 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且还需要保持谨慎的职业态度,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提高法律意识的同时, 汲取相关法律知识, 有效维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4. 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本人在长期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由于在审计的内容中存在不可控的因素, 所以审计的风险是可以调控的, 但是无法真正消除, 而且, 切实降低审计的风险需要一定的审计成本, 随着成本的增加, 风险会有所降低, 但是如果一味地降低风险, 就会导致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因此, 在会计事务所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委托时, 一定要认真审核该企业的审计风险程度, 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接受高风险的审计项目, 使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5. 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法制建设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而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 使得其行业与相关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律支撑, 导致注册会计师因为审计问题而面临诉讼的时候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为此, 我国应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法制建设, 及早制定并完善《注册会计师法》, 同时建立起一整套的相关法律与法规, 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财务过程中有法可依, 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从根本上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

6. 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和专业指导机制

为了有效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 会计事务所应该建立并健全质量监控机制和专业指导机制, 切实将该机制推广到每一个部门, 每一个注册会计师以及他们所从事的业务中。与此同时, 可以聘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律师, 协助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 防范审计风险。在此过程中, 不仅可以使律师逐步熟悉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过程, 为可能出现的诉讼案件积累证据, 而且当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 可以向律师咨询, 并听取律师的指导与建议。这在有效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上, 有效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结语

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企业管理的内容, 提高着企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促进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降低审计风险, 我们应该在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改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为注册会计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这无疑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成为当今经济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在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原因的基础上, 探究有效规避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之平.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现状和防范措施[J].经营与管理, 2011, (11) :8-9.

[2]孙小东.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诚信视角[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4) :14-16.

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 篇3

关键词:审计失败;成因;审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1-0086-0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强烈的法律责任意识,正视法律诉讼这一现实,探索审计失败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

所谓审计失败,是指会计报表存在着重大错报或漏报,但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没有遵守一般公认的审计原则而发表不恰当或错误的审计意见。美国“六大”会计事务所在发表的一份题为《美国的责任危机对会计师职业界的影响的形势报告》中写道:“诉讼费用和保险金已成为事务所第二大支出,为解决法律诉讼,美国会计职业界花费9%-12%的审计和会计服务收入,针对整个会计职业界的总索赔额近300亿美元。”因此,积极探索审计失败的成因具有重大的意义。[1]

审计失败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错误与舞弊行为,另一方面来自于注册会师自身的工作过失或欺诈。

(一)企业的错误与舞弊行为

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一般公认的审计原则未能查出企业某些重大的错误、舞弊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可能会遭到企业及有关方面的控告,其原因是审计失败。

所谓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或漏报。即企业由于疏忽、误解等原因,在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会计报表中产生了错报或漏报。它强调的是非故意的差错。这种错误主要包括:(1)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2)对事实的疏忽的误解;(3)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所谓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即企业故意在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会计报表中造成错报或漏报。它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这种舞弊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虚报存贷;(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如伪报收入;(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6)关联交易。

对于上述企业的错误、舞弊行为,企业理应负直接责任和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则只能负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并通过实施适当且必要的程序,是可以将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舞弊行为检查出来的。但是由于审计测试及企业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不能苛求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披露出会计报表表中的所有错报或漏报情况。也就是说,不能要求注册会计师对所有未查出的错报或漏报情况负责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对未能查出的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没有负任何责任,关键要看未能查出的原国是否源于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过失。[2]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关注错误与舞弊,发现错误或舞弊迹象应及时作出处理,并考虑错误与舞弊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二)注册会计师的过失与欺诈

除企业的错误与舞弊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方面外,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和欺诈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另一方面,给会计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失。

1.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所谓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有的合理的谨慎。评价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是以其他合格注册会计师在相同条件下可做到的谨慎为标准的。当过失给会计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害,注册会计师应负过失责任。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可归纳为三个因素:一是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缺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的过失,往往与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和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的缺陷密切相联系。二是对客户的经营了解不够。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鉴证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否进行了公允反映。如果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经营了解不够,就会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导致审计失败。三是审计程序不妥。注册会计师发表正确审计意见的基础是必须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不妥,则会导致审计失败。

2.注册会计师的欺诈。欺诈又称注册会计师舞弊,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行为具有不良动机和目的是欺诈的重要特征,也是注册会计师欺诈与注册会计师过失的主要区别。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欺诈就是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企业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误、漏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因欺诈而造成审计失败,给企业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应给予严厉的处罚。

二、注册会计师规避审计失败的策略

(一)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审计风险面前麻木不仁、没有抗风险意识、没有抗风险能力。在每份审计报告产生前,要避免风险产生,进行审计风险预测(考虑报告是否存在风险因素)和审计风险的评估(风险产生的概率和损失大小),并考虑采用哪种方法可以控制和降低风险,在执业中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二)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执业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一般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在执业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二是应当按照审计计划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时,一般应采取抽样审计的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通过检查、观察、查询及函证等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三是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应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分析、评价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应说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以及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

(三)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

审计质量是社会审计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审计风险的大小,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对审计项目的主要环节,要本着保证质量、分清责任、互相制约的原则,实行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主任审计师检查审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负责制,对重大的审计项目必须实行审理会议制。

1.通过签订业务约定书进行控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主要是检查委托人是否具备审计条件,向部门负责人提出是否接受委托的初步意见;部门经理的责任是根据项目负责人的意见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安排人员起草业务约定书,重大审计项目的约定书签订要由主任审计师负责。

2.通过组成审计小组进行控制。审计小组是履行协议的具体实施组织,担负着实施审计计划、汇总情况、起草审计报告初稿、整理资料等全过程。审计风险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有密切关系,因此,组建审计小组时,即要考虑审计小组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结构,也要考虑其政治素质、政策水平,是否廉洁公正等。

3.通过制定审计计划进行控制。审计计划的制定应能全面反映协议合约事项,明确审计内容、范围、目标、要求和时限,应符合有关的政策规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审计取证的控制。审计证据是审计事项真实性的佐证材料,其控制点:一是要控制重要问题取证的途径、目的、方式、方法、步骤等,取证应符合有的放矢原则,取证要完整,防止有证无用,有用无证的现象。二是对证据的真实、可信赖程度的控制,要求出处可靠、有效,同时出处单位、部门负责人必须签章认可。三是在资料汇总时要对证据进行复核,证据与证据之间如发现相互矛盾,必须进一步核实统一,保证审计语气的真实性。

5.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的记录,是检查审计人员工作深度与广度的标尺,是编制审计报告的依据。因此,要对审计工作底稿完整性进行控制,对审计工作底稿规范性、合规性进行控制。建立三级审核制,即项目负责人负责全面审核工作底稿、部门经理审核报告中有关问题的工作底稿、主任审计师或业务分管领导应重点抽查重大问题的工作底稿。遇到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问题必须会同专业人员审核。

6.审计报告的控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后成果,体现审计工作的最终质量。因此要做到: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凿、引用规章要确切、措词要适当、文字要简练。为此,一是对报告形式的控制,如验资年检用审计查证报告,司法部门委托的案件用审计鉴定报告,咨询服务用咨询报告等;二是审计报告内容的控制,对写入报告的有关事实,必须逐一核实,必须有充分的政策依据。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后续教育

加强“两个教育”是为了提高社会审计执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执业水平,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因此,社会审计组织应当重视教育,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待教育,把“两个教育”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提高审计质量,确保控制审计风险。

(五)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

一是对客户的业务活动深入了解,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如金融、保险、高科技企业。二是掌握客户所处的经营环境,对经济形势及行业情况深入认识。三是对客户的高层管理人员过去的背景深入了解。四是对客户的组织结构深入了解。五是对客户的产品、制造过程及设备深入的了解,不要对管理当局的陈述及声明给予过分的信赖。六是对客户的其他人员、管理机关或供销商的某些报告要加以研究和重视。七是对于客户内部审计成立的目的及开展工作情况要充分了解。

(六)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要注意的重点有:一是适当动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由于注册会计师一般并不重视分析性复核程序,所以难以发现客户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异常变动。二是提高询问技巧。通常注册会计师对于客户内部控制的了解或问题的澄清,都是通过询问方式进行的。注册会计师要重视询问技巧,避免使询问变成简单的问答式会话,使询问程序流于形式。三是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在错误的时间及地点执行错误的程序,或使用错误的证据搜集方法,或使用证据的方法错误。如企业账上记录一笔未经正式订货程序的销货,而销货单上的单价相当高而数量少,经由海运送交国外顾客。注册会计师可能因检查运费单据以证明货物所有权已转移和存货已经出库,所以未能发现疑点。如果注册会计师曾经询问为什么选择以海运方式送交价高量少的货物,就很可能会怀疑这笔销货。四是对内部控制测试结果所发现的例外情况要加以重视。如注册会计师对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结果所发现的例外情况重视不够或未作处理,因为他不希望内部控制功能不全的测试结果出现。内部控制测试的目的在于减少实质性测试,但是注册会计师人多受时间预算的限制,希望其测试结果支持原有内部控制良好的假设,纵然遇到例外情况,也难以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超出时间预算而增加审计成本。六是正确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内部审计固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注册会计师应如实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及实际工作成效,适当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以大量减少自己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3]

参考文献:

[1] 李冬平,黄德华,王振林."不清洁"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J].会计研究,2001,(6).

[2] 王曙培.当前注册会计师作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财会通讯,2000,(1).

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研究 篇4

一、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研究的基本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滞胀”,表现之一就是企业的景况不佳,因此,企业希望聘请收费较低的会计公司,以求节省审计费用,一些企业还以广告的形式对此意向进行公开宣传。与此同时,美国会计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一些会计公司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包括低价竞争)招揽审计业务。这种情况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忧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美国司法部于1977年开始调查审计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调查一直持续到1981年。这期间,美国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其报告中对会计公司采用“低价进入式审计定价策略”(“low-balling”)提出公开批评,认为它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并号召会计理论界对这一定价策略进行研究,为制定相关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政府有关部门和AICPA的推动下,美国会计理论界开始关注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问题。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针对会计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数量显著增加,如“六大”会计公司(现为”五大")1990年的赔偿费和诉讼费约占其总收入的7%,1991年增加到9%,总额高达4.77亿美元,1993年则迅速上升到19.4%,金额之大,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1991年,整个会计职业界面临着高达300亿美元的损失赔偿要求。从责任保险金来看,据AICPA1994年的调查,1985年以来,“六大”会计公司的责任保险费增加了约6倍,而其他会计公司的责任保险费增加了3倍。由于必须支付高额的保险费用以防止和减少诉讼失败时的损失,这些被调查的会计公司中有40%陷入“无利经营”的境地。诉讼案件的不断增加也使美国会计理论界对其原因的探讨不断深化,眼光逐渐从审计收费以外投向审计收费本身,审计收费作为委托人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不再被看作研究的前提,而被当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探讨审计收费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由此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构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产品费用,即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所需要的费用;二是预期损失费用,包括诉讼损失和恢复名誉的潜在成本等;三是会计公司的正常利润。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影响产品费用的因素

产品费用的多少随委托人的特征而定,一般取决于委托人规模的大小、业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总体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的强弱。对较小的会计公司而言,产品费用受委托人特征的影响程度要大于那些财力雄厚的大会计公司。

1.委托人的规模。衡量委托人规模的指标一般是其总收入和总资产。委托人的规模越大,其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也越多,其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也可能越高,相应地注册会计师就需要扩大审计测试的范围,增加审计时间;同时,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审计调整事项也越多,因此,委托人的规模越大,审计收费也就越高。

2.总体财务状况。财务状况越差,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测试的范围越大,相应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费用。另外,财务状况较差的委托人更可能粉饰财务报表,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会加大审计的难度,审计费用也会越多。

3.内部控制的强弱。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基于内部控制评价的抽样审计,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使注册会计师评价较低的控制风险,减少实质

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 篇5

关键词:审计行为,审计文化,优化

一、引言

2001年,美国爆发了安然公司会计造假丑闻,投资者们通过集体诉讼将负责审计的安达信公司告上了法庭,因涉嫌舞弊和销毁证据而受到美国司法部门调查的安达信最终宣布关闭。基于这一事件的巨大负面影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监管法律和机构都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以加强监管力度。2002年颁发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关系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继美国爆发出的一系列财务丑闻后,中国证券市场上财务造假丑闻的曝光,也连带扯出了深圳中天勤、华鹏、华伦等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行为。这一系列事件使得注册会计师们的诚信和职业能力都受到了严重怀疑,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着一定的信誉危机。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消除种种审计舞弊现象,除了加强监管之外,还有必要剖析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动因,从内因上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二、文献综述

1. 审计行为

对于审计行为,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开始得较早,Hackenbrck(1992),Hoffman,Patton(1997),Zimbelman(1997,1999)等研究发现由于心理学的稀释效应,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的评估能力随评估指标增多而减弱。[1]Charles(1999)提出了依赖审计师道德操守的自主审计判断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重要战略。[2]对David O.Bryan(2005)等通过统计分析提出,功能失调的审计行为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与控制观有关。[3]David P.Donnelly(2011)等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且对其进行测试后,证明了轨迹控制、职位和组织归属感等因素影响了对功能不调的审计行为的态度。[4]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对于审计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们最先是从国外的案例出发的,比如葛家澍,黄世忠(2002)等总结了美国财务报告舞弊的六大症结。[5]杨慧君(2005)等认为审计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审计行为的研究应立足审计活动发展的实际,并且注意其环境因素对审计行为的影响。[6]王遥(2008)认为审计行为的影响因素有:(1)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2)注册会计师寻求心理依托;(3)注册会计师的认知偏差;(4)注册会计师的非理性行为。[7]孙永军(2011)等认为审计行为是动机、个体行为专长、个体独立性三个基本要素的函数。[8]

中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个体认知能力和所处行为环境,或者说,审计文化对审计行为具有较大影响。

2. 审计文化

在中国,文献中最早将“文”与“化”联系起来的,是《周易·贲卦》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晋代干宝对其注解道:“四时之变,悬乎日月;圣人之化,成乎文章。观日月而要其会通,观文明而化成天下。”[9]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由人及物,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早期的国外学者也不乏对“文化”释义所做的探讨。由上可见,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国学者马亚男、周洪杰(2011)从原初型、技术型和人本型这三个审计文化模式的发展阶段出发,认为人本型审计文化不但继承了技术型审计文化模式的民主、公开、高效等优点,同时还克服了技术型审计文化模式的弊端,是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10]

3. 评述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审计行为和审计文化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二者之一,明确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较少。事实上,对审计行为的研究离不开审计文化,对于审计文化的研究也必定会以审计行为为落脚点,因此,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会获得相辅相成的效果。由于审计文化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本文就会计师事务所这一经济组织,把“审计文化”理解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环境与注册会计师个体素养相互交融后的综合价值观。

三、影响审计行为的审计文化因素

1. 审计行为与审计文化的内在联系

对于组织行为与价值观的研究。当对会计师事务所这一特定组织考察时,“组织文化”即可理解为“审计文化”,而“组织行为”则可理解为“审计行为”。注册会计师是当代社会的“经济警察”,监督会计行为和披露客观事实是其主要责任。但实际生活中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联合作假的事件却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有必要认真剖析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因素,试着从源头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审计失败问题的存在,主要源自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引起的经济利益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因此,审计文化折射出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价值观,事务所的整体价值观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注册会计师个体的审计价值观,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受审计价值观的影响就会有相应的审计行为,继而,审计行为又会强化原先的审计文化,如此循环往复。

2. 审计文化因素的组成

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都以会计师事务所为载体,因此,可以说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文化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底蕴及在其氛围下形成的注册会计师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组成。

(1)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底蕴。概而言之,文化底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定环境。由于审计工作本身是一种比较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会计师事务所若缺少文化底蕴则会导致注册会计师文化关怀的缺失,加剧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道德贫困”现象,最终则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

(2)注册会计师的价值观。审计文化在精神层面主要由审计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指导思想、审计思维方式以及审计职业道德等要素构成。在审计实践发展中,审计文化区别于其他管理文化、行政文化、执法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服务权力和公众,恪守独立和谨慎,追求能力和修养,崇尚理性和证据,主张证明和公开等方面。这些也正是一个称职的注册会计师应该具备的价值观。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充斥着欺骗、钻营、徇私、尔虞我诈等不良的审计文化,那么很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价值观的偏离,从而影响到注册会计师是否实施正确的审计行为。

(3)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在现实工作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去从事审计工作。当然,合理的时间安排与物质支撑是正常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金保障。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放在哪里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道理。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的需求层次可分为五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满足了最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这一较高层次的需求才能转化成为其所必备的素养,才能成为积极审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优化审计行为的审计文化构建措施

原本恪尽职守的注册会计师若在一个不利于发挥自己执业水平的审计文化下开展工作,一般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因为坚持原则的外部压力太大而被不良的审计文化所同化;另一种是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而退出审计行业,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有必要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文化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审计行为的措施。

1. 优化合伙人对事务所文化的引导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合伙人对会计师事务所早期审计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审计文化的形成,往往会受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经营思想、管理艺术、工作风格的影响,并且与他们个人的品格、胆识和魅力,以及与事务所对过去成功历史的学习和强化有着直接关系。作为审计文化的主要发端者,他们应该勾画出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蓝图,并且依据其视野、认知、知识和经验,结合必要的专业咨询,不断地完善审计文化体系。在合伙人构建了良好的审计文化环境的前提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优化和加强。那么立足于持续经营期间考虑,良好的开端加上注册会计师的后期努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其更好地发展壮大。

2. 严格把关事务所人员的招聘工作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审计文化氛围说到底最终还是要靠大家一起去保持和维护,只要出现一例有违优良审计文化的事,整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形象和声誉就会遭到不利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特征表明,事务所应当任用较高素质的职业人员,并在最初招聘时就采用恰当的人才录用策略,即在录用人员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应该是精神品质,其次才是专业技术水平。如此良性循环,好的审计文化能够得到加强,坏的审计文化找不到滋生的土壤,相应地,事务所付出相对较低的文化建设成本,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仍能自然地得到优化。

3. 树立与保持注册会计师正确的价值观

优秀的审计文化首先应该具备一个明确地使命,使命是所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中所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也是其根本任务或其存在的理由。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而言,在执行审计行为的过程中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即审计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财务信息风险的一种合理保证服务,以此为标尺树立一个合格注册会计师应有的价值观。但是,树立价值观不是最终目的,因为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也许会在潜移默化中侵蚀原有的价值观,因此应该利用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审计文化的强化作用来不断提醒注册会计师审计价值观的存在,从而使其得以持续下去,并融入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工作。当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注册会计师熟谙的行动指南时,他们的审计行为也就自然不会轻易出现偏差,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4. 强化审计文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构建审计文化的关键在于,让积极审计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最终渗透于注册会计师的日常工作行为。当积极审计文化的主要指导原则成为注册会计师们的习惯时,大家自然会“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有了这样的荣辱观,可以说审计文化就在无形中起到了激励和约束作用。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高门槛、高负荷,激励注册会计师认真负责地对待审计工作的除了较高的报酬外,更多的应该是注册会计师优良的审计文化意识以及对于审计行为的正确认知。他们认为遵循职业操守的审计行为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而他们的付出对社会的进步是有意义的,那么,审计文化信仰就起到了对审计行为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执业中遇到“道德”和“利益”难以取舍的情况时,其第一反应会是谨慎对待,因为违背自己一贯执行的良好职业操守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心理代价的,这就体现了审计文化对审计行为的约束作用。如此,在强烈的审计文化激励与约束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就会逐步得以优化。

参考文献

[1]Zimbelman M E,Waller W 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of auditor auditee teraction under ambigu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9.

[2]Charles J.Coate,“Economic Analysis of Accountants’Eth-ical Standards:The Case of Audit Opinion Shopping”,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99(18),365-373

[3]David O.Bryan,Jeffrey J.Quirin,David P.Donnel ly,“LocusOf Control And Dysfuntional Audit 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Economics Research,2005(3):9-14.

[4]David P.Donnelly,Jeffrey J.Quirin,David O.Bryan,“Atti-tudes Toward Dysfunctional Audit Behavior:The Effects of Lo-cus of Countrol,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and Position”,The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2011,(19):95-107.

[5]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J].会计研究,2002,(2):3-12.

[6]杨慧君,杨伟国.论审计行为科学的研究[J].财会通讯,2005,(7):56-58.

[7]王遥.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假定[J].审计研究,2008,(2):72-78.

[8]孙永军,史延飚.基于审计质量视角的审计行为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12):115-117.

[9]郭维森,柳士镇.图说中国文化基础[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2.

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关系研究 篇6

关于审计质量,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比较流行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

美国审计总署从审计本源出发, 提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师按照公认审计准则实施审计, 以合理确信所审计财务报表和相关披露, 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进行表述;不存在由于错误或者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

(2) DeAngelo 提出了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发现客户违约行为并且愿意披露客户违约行为的联合概率。

首先, 重大的会计错报能够被查出, 其次重大的会计错报能够被披露, 并提出会计师发现客户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的可能性取决于会计师的技术能力, 而报告违约现象的发生则取决于其独立性。

(3) 李金华认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水平的高低。

审计工作质量是一个总的概念, 它要通过整个审计工作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综合地反映出来。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审计报告之中, 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论是否正确、适当和完整。

综合以上的观点, 笔者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遵循审计准则的优劣程度, 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 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其核心就是审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因此, 审计质量的概念是涵盖整个审计活动的, 从最初的接受审计委托开始, 制定审计计划, 符合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 编写审计工作底稿, 出具审计报告和管理意见书, 整个审计活动的每一个方面工作的优劣程度都应作为评价审计质量的一个指标。

2 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的关系分析

长期以来,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 这固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但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质量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对审计质量应该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目前, 导致我国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 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注册会计师的过失。

注册会计师的素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因为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既是审计业务的具体执行者, 也是控制审计质量的一个主体。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职业道德和独立性是影响审计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执业能力主要决定与注册会计师是否具有专门的知识和足够的经验, 道德因素则取决与注册会计师是否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去揭露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独立性则表现为注册会计师能否独立于管理者, 发表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2)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低下。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主要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足够的执业经验, 而执业经验又具体的表现为审计方法的创新和运用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因此要想胜任审计工作, 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对注册会计师的大量需求, 虽然注册会计师的数量增加了, 但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并没有相应的提升。

如财政部《06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第12号) 检查了60家会计师事务所并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它们受罚的原因表现在对企业账表严重不符等问题未予以关注、审计程序不到位、专业判断失误。如山西世纪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 未实施监盘和函证等必要的审计程序, 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与总账严重不符、未确认收入3.3亿元等违规问题未予以关注, 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据调查分析我国注册会计师对表外信息, 重大的非常规性交易和负向盈余的管理行为关注不够。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其专业知识存在缺陷,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 企业的非常规发展及一些非常规交易金融衍生品等使得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复杂, 而注册会计师只要通过了CPA考试就可以去执业, 没有随着业务的发展而相应得提高审计技术, 同时对其它相关行业知识的欠缺, 对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了解, 只是就报表论报表, 忽视了一些相关的行业因素和企业自身面临的风险, 导致审计人员不能发现企业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而且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时, 忽略必要的审计程序, 未能按照必要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 而是让被审计的客户去做一些基本的函证等工作以此来节省审计成本, 取得最高的效益, 严重的导致了审计质量的低下。

(3) 注册会计师的道德风险高。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注册会计师也不例外。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都要受到职业道德到影响, 一个执业能力不高但是职业道德高的注册会计师其执业的质量也会远远高于一个执业能力高但是职业道德低的注册会计师。可见职业道德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 是质量, 是竞争力, 关系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 在目前的状态下, 注册会计师讲职业道德则意味着审计成本的增加或者是审计份额的失去, 所以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道德不尽人意。财政部《06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第12号) 检查的60家会计师事务所并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它们受罚的原因就有伪造注册会计师的签名、盖章。有的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 但是由于和客户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为了一己私利, 发现问题也不对外公布, 更有甚者在审计的过程中和客户串通在一起, 一起造假。如04年审计署组织的对16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的检查结果显示, 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了19份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者是疏漏。如:1999年以来, 安徽某上市公司未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与其全资子公司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致使2003年少缴纳企业所得税5910万元, 占当期损益的176%,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该上市公司进行审计, 己经查明上述问题, 但其注册会计师未予以指明。无独有偶同年度, 吉林某上市公司为其5家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 担保总额为1.08亿元, 该上市公司未在其年报中披露。中鸿信建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该上市公司进行审计, 己经查明上述问题但其注册会计师未予以指明。这只是查明的小部分会计师事务所, 然而其存在的问题却是如此之多, 注册会计师查明了问题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未予对外公布, 可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低下。

(4) 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 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具审计意见时所展示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包含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所谓实质上的独立, 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对象必须毫无利害关系;所谓形式上的独立, 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社会公众面前表现出一种独立于委托人和被审计人的身份, 即要使外界相信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在选择非标审计意见的类型时, 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发表性质轻微的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这种行为的实质已经演变成以“事项”描述代替原本应尽的“专业判断”和“发表意见”的职责。即注册会计师在很多时候只是象征性的知会了信息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 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 如长江控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中披露的事项是未披露重大违规担保事项和诉讼事项, 而注册会计师却在审计意见中以“接受巨额股权捐赠、处置股权收益为年度利润的主要来源”为由出具了解释性说明的审计意见。湘酒鬼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事项是为第一大股东提供巨额资金及担保、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而注册会计师却以无法确认巨额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为由出具了保留+说明的审计意见等等。

3 结论

最后笔者认为,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以及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与我国目前的审计模式以及执业环境也很有关系, 总之, 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巨大, 因此, 研究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的关系十分必要。

摘要:从审计质量的内涵出发, 对于我国当前审计质量低下的状况, 从注册会计师角度, 进行了剖析。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 但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非常巨大。

关键词: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关系

参考文献

[1]肖小飞.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J].特区经济, 2005 (11) :375-376.

[2]徐建新, 余坚.论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 (1) :20.

[3]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姜虹.资本市场审计功效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篇7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主要是在财务报表存在严重报错时才会出现的一种风险。所谓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是针对注册会计师的, 主要用来检测会计师承担错误审计的风险。通常, 用审计风险率的高低来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水平, 进而选择信誉较好的, 也就是审计风险率较低的事务所。正因为这种考察基准,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勇于承担其在审计中所犯的错误, 这就出现了所谓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问题。大量研究表明, 当公司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时,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随之上升。比如, 一般情况下, 被审计的企业或公司经营不利, 导致各种损失, 很大可能会被归结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失败, 这样会使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提高。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审计风险发生的原因, 本文进行了以下探讨并针对相应的风险成因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

注册会计师中存在的审计风险问题, 影响了我国会计师的审计声誉, 阻碍了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与兴起, 为此, 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率, 提高我国审计行业的国际地位, 对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相应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当前存在的审计风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详细阐述。

(一) 审计业务协议书不规范

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审计业务时, 在协议书的规范性上达不到要求, 一方面, 协议书过于注重形式和流程而忽略了具体内容, 往往协议书的签订只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大多数人忽视了其在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对协议的内容考察不严谨;另一方面, 有些协议书的签订时间过于滞后, 往往在审计开始后仍然没有签订, 这样会干扰后续审计的顺利进行, 比如, 有些审计程序的执行需要在协议书签订后才能得到审计权限。协议书制定的不严谨性和签订的不及时性都会干扰审计的正常进程, 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 风险评估程序形同虚设

风险评估程序主要用来对审计业务中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 该环节能够预测审计中的一些风险, 帮助审计单位规避风险较大的审计, 还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根据收集到的被审计单位的资料进行一些审计分析, 指导下一步的审计环节的制定与实施。此外, 有些审计单位在审计时, 将风险评估程序和其他审计环节同时进行, 忽视了风险评估程度对后续程序的指导作用, 使其形同虚设。如此一来, 审计风险的发生率就会大大增加, 风险评估的执行失去了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 后续审计程序选择不合理

在风险评估完成后, 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前期的审计数据和审计因素确定下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实施时间以及审计范围。一般, 风险评估后确定的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就会被预测出, 在制定下一步审计程序时, 可以根据该预测, 规避审计风险。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制定往往忽视评估出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致使该程序在审计性质、审计时间以及审计范围上与实际需求出现偏差, 和前面程序的执行结果无法衔接, 最终导致前序审计工作失效, 引发审计风险。

(四)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完善

审计工作具有时间短、任务多而集中以及外勤服务时间长等特点, 这些都会给审计工作的底稿编制带来时间不够充分、内容不够详细、准确度不够高等缺点。在最终的审计底稿中, 内容上只会涉及一些重大的审计项目, 一些次要的或者不常出问题的项目往往被忽视, 抛离审计范围。另外, 在审计底稿的准确性上也得不到保证。审计底稿的编制常常需要统计大量数据和进行大量繁琐的计算, 而审计时间又较短, 这必然会影响审计底稿编制的质量, 造成大量的人为错误和偶然错误。这些都不利于审计进程中对审计风险的正确评估和有效规避, 造成大量审计风险发生。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 可以降低设计风险发生的几率, 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一) 加强对审计业务协议书规范性的管理

要在思想上强化对审计业务协议书的重视, 要摒弃对审计业务协议书的传统观点。审计业务协议书的签订不仅是审计执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更是审计顺利执行的保证书。它可以作为后续程序执行的指导书, 也可以对一些审计风险进行预测和规避。此外, 当审计方与被审计方出现分歧时, 协议书具有一定的法律保护效应。

(二) 风险评估程序要具有实效性

风险评估程序对后续程序的选择和执行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为此, 必须强化对风险评估程序的重视程度, 保证风险评估具有真实可靠性, 可以指导后续的审计环节。为此, 注册会计师要具有一些相关风险评估理论知识, 可以正确指导风险评估程序的执行。另一方面, 风险评估程序的执行要在其他程序之前进行, 不能在其他程序之后或者和其他程序同时执行。唯有如此, 风险评估程序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指导作用。

(三) 合理选择后续审计程序

后续审计程序的制定要根据前面环节所判断的评估风险———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来进行。为此, 注册会计师要深入学习风险评估原理,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下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其次, 要根据实际希望达到的审计结果, 合理选择下一步审计环节执行的时间;最后, 根据前述的审计过程以及当前的一些因素, 综合考虑, 合理划定审计范围。唯有如此, 才能使审计的范围更加明确、审计的内容更加清晰、审计的进度更加有效, 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 规范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主要存在编制不完整、不精确等问题。归根结底, 这些问题都是审计时间太短、审计量较大等因素造成的。为此, 必须增加审计人员, 采用分块负责的措施对审计业务进行全面审核和评价。比如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 指派专人分别负责重大审核项目、次要审核项目等的审核;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精确性问题上, 要注重前期数据的精确性, 可以指派一些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数据进行复审, 保证前期数据的正确性, 然后进行工作底稿的编制;在编制完成后, 进行编制复审, 降低数据错误率。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性, 规避了审计风险的发生率。

结论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比较具有发展前景的一个新兴行业,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完善了我国企业和公司经济水平的监管和评价机制。对于当前该行业中存在的审计风险问题, 我国已在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在实践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审计业务协议书的签订及时性和内容规整性为后续审计过程提供了证据;风险评估的重视与应用, 使得审计风险大大降低;根据确定的层次错报风险制定的进一步审计策略实现了前后审核环节的衔接;审计工作底稿的完善编制保证了审计数据的准确性, 审计进程的正确性。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风险的发生率, 推动了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

摘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 审计理论不够成熟, 常常会产生一些审计风险, 影响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风险进行研究, 不仅可以使我们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而且可以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概念的简单阐述, 引出当前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吴中春.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2) .

[2]王海燕.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的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交通财会, 2013 (307) .

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 篇8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审计质量 控制 博弈

近些年,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在我国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都选择学习会计专业。截止到2010年,我国已有将近16万人取得了全科证书。在这一职业兴起的同时,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就被社会和群众广泛关注起来。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弊端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总是惯性遵循信息不对称假设,这样的假设也表明了其对于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程度。审计中,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极大可能会利用到信息不对称而进行寻租[1],致使审计质量准确性不够,产生不利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信息不一致

目前大多数企业经营模式老套、经营手法单一,在时代发展中,对于经济业务的管理也略显力不从心,致使会计记录和有关财务报表经常出现实质性的错误,严重者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造假,给注册会计师一些不全面、有误差的信息。随着会计审计能力的不断加强,部分企业针对审计工作找到一些对策行为,对弄虚作假的部分加以隐藏,并且这种对策行为还都有一定的技术性和操作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时候,无法进入到公司内部的财务部门,不能了解到企业具体的财务信息以及实际运营状况,所以,很容易被企业牵着鼻子走,导致审计的结果不够完善。

(二)注册会计师工作素质较低

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素质包括两方面内容:技术能力以及道德素养[2]。拿技术能力素质来说,审计工作需要较强的技术性,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拥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储备量,这一点在目前还很难完全达标。文化知识水平有一定高度的人大都在从事其他的行业,而大部分专业过关的人却在文化层面上有所欠缺,导致无法胜任高层次的工作。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对于注册会计师的报名、考核以及后续的执业资格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所需条件的检查都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和一些发达国家同在一个比较平台的时候,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以及审计业务的成熟程度还远远不够,发展规模以及业务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其次,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同类型人员相比,专业技能的差距也甚为明显。

(三)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局限性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业务的时候会受到很多局限,比如有关制度规定: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接受任何委托[3]。简言之,会计人员如果想从事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就要加入一个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就表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与被审单位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审计与委托关系。这样的制度可以说是利弊结合,优点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审计步骤、审计信息以及审计意见能够保持独立性。另一方面,它的局限性在于,假设事务所在接业务时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独立性、工作人员的完成质量以及被审对象提供的信息是否属实等情况没有考虑在内的话,就容易出现审计的错误,对审计内容的质量问题也存在隐患,同时审计双方还可能会因为各自的私心而随意增减成本,这样极有可能使审计工作产生风险,造成财务的去向不明确、审计不达标[4]。

二、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被审企业加强审计质量的管理

企业向社会提供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产品以及各种服务性项目,其目的是盈利。目前,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加之网络时代下信息扩散迅速,企业的各方情况会在最短的时间曝光给社会大众。对于企业来说,信誉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为市场竞争提供有利条件、为维护与客户关系提供依据。所以,从这一点出发,企业要意识到信誉的重要性。信誉具体体现在企业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一份可信的审计报告,会使社会大众增强对企业的信心,使投资者对企业充分信赖,从而展开更多的合作。反之,报告虚假不真实,使企业形象受损的同时,还会遭到其他方面压力的打击,对企业日后的运作十分不利,甚至会使企业面临毁灭危机。

(二)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

国家发展以及就业情况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明显要求,主要是技术能力素质以及道德素养素质[5]。对于技术能力来说,审计工作者要有相应的业务水平处理日常审计工作。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开展相关培训学习活动,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培养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于道德素养来说,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应该本着公平、客观的心态处理审计内容。同时,对于审计任务的胜任程度以及对于审计内容的保密程度也属于职业道德素养的范围。另外,职业行为以及技术守则也是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评价的一项参照,有利于判断其工作质量,对其进一步规范,以防管理宽松之下产生错误的工作信息。同时,通过这一过程的具体实施,能够让社会大众增加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程度,也有利于行业的稳定发展。

(三)会计师事务所对审查质量严格控制,加强监督

审计质量的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运行当中要注意的重点。事务所对审查工作要全面管理、严格控制,达到审计质量的完美呈现。质量控制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显,就是保证审计结果符合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要求,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整体素质的加强,人力物力的支持,有关项目的制度守则,业务执行的实际情况等等。各方全面协调,保证审计工作的良好完成。

提高审计质量,还要做到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监督,创建上下级明确的进度体系,一层一层,由下而上的进行监督,企业本身和会计事务所以及审计人员都在监督范围当中,通过严密的监督管理,主抓审计质量问题。同时,让社会大众加入到监督的行列。在相关审计工作中,让群众具体参与,给出意见,发现违反审计规章制度的行为及时投诉和揭发,用这样的监督方式能够有效保证审计效果,使审计质量有所提高。借此,可以使大众对审计人员更加信赖,对审计工作大力支持。

三、结束语

审计工作繁琐复杂,且相关事物众多。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以及专业能力都尤为总要。其中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进行,比如对审计对象了解不全面、审计信息不充足、审计人员与被审方弄虚作假、监督力度不够等等。这些弊端的背后,都显示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还不成熟,有可提高的空间。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产生的种种问题,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被审企业加强审计质量的管理。被审企业只有对自身的报表内容加以管理,才能使审计工作有效开展。二是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审计结果的实用性。三是会计师事务所对审查质量严格控制,加强监督。强有力的监督制度能在审计工作中对各方因素起到警惕作用,保证审计工作的良性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韩冰.浅谈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6):99-100.

[2]吴爽.浅议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J].大观周刊,2011,(22):22.

[3]巴玉,王中艳,陈淼等.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J].企业导报,2010,(2):134-135.

[4]路纪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D].江西财经大学,2010.

注册会计师《审计》训练题 篇9

1.ABC会计师接受委托,对甲公司某项预测性财务信息进行审核。下列关于该项业务向预期使用者提供保证的相关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结果能否实现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B.对管理层采用假设的合理性提供有限保证

C.对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否依据假设恰当编制提供有限保证

D.对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否接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列报提供合理保证

2.在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在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报告中增加说明段,说明段的位置应当是()。

A.意见段之后

B.意见段之前

C.范围段之前

D.引言段之后

3.下面对有关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假设获取证据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A.对推测性假设应获取支持性证据

B.对最佳估计假设,注册会计师不需要获取支持性的证据

C.如果假设涉及事项最终可能有多种结果,注册会计师不需要获取支持性的证据

D.如果假设涉及事项最终结果只有两种,则只要该假设不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在不要求获取关于该假设的支持性证据的情况下出具审核报告

4.下列描述的情形中,不属于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意见内容的是()。

A.基本假设是否发现有不合理的B.选用的会计政策是否实际一致

C.编制基础是否正确

D.预测性财务信息能否实现

5.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被审核单位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明显不切合实际,提请其纠正,但坚持不改的,注册会计师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应当考虑这些假设对审核报告的影响,出具保留意见

B.应当考虑这些假设对审核报告的影响,出具否定意见

C.解除业务约定

D.应当考虑这些假设对审核报告的影响,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6.以下关于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审阅程序有限,注册会计师只能获取支持有限保证的证据

B.执行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

C.注册会计师对审阅后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

D.执行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对应收款项实施函证

7.在执行审阅业务时,即使在实施询问程序后没有发现明显迹象使注册会计师相信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一般也必须执行下列程序的是()。

A.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

B.对内部控制执行控制测试

C.对收入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D.对现金进行监盘

8.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阅业务过程中,如果认为存在重大的范围限制,且该范围限制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以致于注册会计师认为不能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时,应出具的意见类型为()。

A.保留意见

B.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提供任何保证

9.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阅,可能提供的审计结论不包括()。

A.无保留结论

B.保留结论

C.否定结论

D.无法表示意见

10.审阅报告范围段的内容不应包括()。

A.所审阅财务报表的名称

B.审阅业务所依据的准则

C.审阅主要限于询问和实施分析程序,提供的保证程度低于审计

D.没有实施审计,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时,出现以下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核报告的有()。

A.被审核单位施加的限制,导致一项或多项必要的审核程序无法实施

B.在预测性财务信息属于预测的情况下,如果认为一项重大假设不能为依据最佳估计假设编制的预测性财务信息提供合理基础

C.难以获取适当的支持性证据以评价假设的合理性时

D.在给定的推测性假设下,如果认为一项或多项重大假设不能为依据推测性假设编制的预测性财务信息提供合理基础

2.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时应了解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编制过程,以下与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相关的内部控制主要有()。

A.有关支持预测性财务信息假设所依据的原始信息的收集、筛选制度及其可靠性的甄别制度

B.预测性财务信息所依据假设的编制、复核、归类和审核制度

C.依据假设编制和列报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操作流程

D.相关的内部复核、审核和督导制度

3.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审核预测性财务信息,应对预测性财务信息()发表意见。

A.能否实现或可实现的程度

B.所依据的假设合理性

C.是否合法、恰当和一致

D.在假设的基础上恰当编制

4.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时,执行的审阅程序通常包括()。

A.询问被审阅单位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行业惯例

B.询问财务报表中所有重要的认定

C.询问股东会、董事会以及其他类似机构决定采取的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措施

D.实施分析程序,以识别异常关系和异常项目

5.以下关于审阅业务和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由于注册会计师实施审阅程序收集的证据很难支持很高的保证水平,因此审阅意见应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B.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实施审计程序以识别审阅报告日后发生的事项

C.注册会计师应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结果能否实现发表恰当意见

D.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业务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6.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中实施的程序有()。

A.控制测试

B.询问

C.分析程序

D.应收账款函证

7.在任何一个审阅报告中,必须说明以下内容()。

A.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B.审阅限于询问和实施分析程序,提供的保证程度低于审计

C.所审阅财务报表的名称、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D.审阅报告的日期

8.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阅L公司2009财务报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中,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保证水平低于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提供的保证水平

B.在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中,A注册会计师只需要对财务报表实施询问和分析程序,就能对审阅意见提供有限保证

C.与对财务报表审计相比,由于所提供的保证程度不同,在财务报表审阅中注册会计师采用的重要性水平应当低于对财务报表执行审计业务时的水平

D.委托人不能依赖财务报表审阅揭示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

9.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时,在确定审阅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会计信息系统

B.管理层的判断对特定项目的影响程度

C.以前期间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或审阅所了解的情况

D.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重要性

10.《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准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阅业务,具体工作流程包含()。

A.签订业务约定书

B.计划审阅工作,确定审阅程序

C.记录为审阅报告提供证据的重大事项和证据,形成审阅结论

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 篇10

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相结合, 能够促使注册会计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环境, 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或舞弊风险, 分析经营风险或舞弊风险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影响程度, 以便注册会计师恰当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合理控制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责就是通过鉴证财务信息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消除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与财务信息预期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不辜负财务信息预期使用者的殷切期望。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框架结构研究》是对审计实务框架的一次重新构建, 是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实务框架的新思考。本书由河北经贸大学董丽英副教授、孙拥军副教授历时3年多的艰辛努力, 最终付梓成书。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框架结构研究是一个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选题, 它有益于注册会计师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有益于把握审计实务的结构和内容, 有益于确定审计风险发生的主要领域, 有益于重新思考与指导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操作流程, 有益于丰富审计学思想。

全书共分五部分, 19.6万字, 以系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控制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等为理论研究基础, 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入手, 用案例分析法分别介绍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在审计实务框架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从控制审计风险的角度探讨编制审计计划的要点, 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行为科学等方面探讨了审计实务中常见的舞弊行为, 从经济活动的连续性、信息博弈等方面探讨了各业务循环的审计流程和审计技术, 用系统论的原理构建了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素质模型, 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对审计判断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 例如, 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策略与审计意见选择的博弈。

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结合在一起, 在过去的近20年里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领域, 这方面的研究明确无疑地改变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流程和取证技术。该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它吸收了风险管理、职业判断中相对较新的内容, 并运用较为传统的方法将其熔于一炉, 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框架结构形成全面、清晰的理解。对于那些希望深入探索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框架的读者来说, 不失为一部佳作。

该书对审计理论、案例研究及审计实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具备较完整的结构, 它既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计划审计工作、选择适宜的审计程序以及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也能够作为在校本科学生及具备一定财务、审计基础知识的其他人员学习更深层次的审计理论与风险管理知识的系统而又实用的教材。国内像《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框架结构研究》一书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框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著作还很少。该书的面世, 丰富了审计实务框架结构的研究, 也为注册会计师、在校本科学生提供了将风险管理知识运用到审计实务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

上一篇:空间电位论文下一篇:燃烧特征